减速机的工作原理

2024-05-19

减速机的工作原理(通用7篇)

篇1:减速机的工作原理

一、减速机的结构:

减速机一般由箱体、轴系部件和附件三大部分组成(一)箱体

箱体是减速机中所有零件的基座,是支承和固定轴系部件、保证传动零件的正确相对位置并承受作用在减速机上的荷载的重要零件。箱体一般还兼作润滑油的油箱,具有充分润滑和很好的密封箱体零件的作用。

箱体大多做剖分式,由箱座和箱盖组成(取轴的中心线为剖分面)(二)附件

为保证减速机正常工作和具有完善的性能,减速机箱体上常设置某些必要的装置和零件,这些装置和零件及箱体上相应的局部结构统称为附件。

1、窥视孔和视孔盖(窥视孔:用于检查传动件的啮合情况和润滑情况等,并由该孔向箱内注入润滑油。)

2、通气器(减速机工作时,箱体内的温度和气压都很高,通气器能使热膨胀气体及时排出,保证箱体内外压平衡,以免润滑油沿箱体结合面、轴外伸处及其他缝隙渗漏出来。)

3、轴承端盖(用以固定轴承外圈及调整轴承间隙,承受轴向力)

4、定位销(箱盖和箱座需要两个圆锥销定位)

5、油面指示装置(指示减速机内油面的高度是否符合要求)

6、油塞(排油孔,更换减速机箱体内污油)

7、启盖螺钉(为了方便开启箱盖,对抗密封胶或水玻璃的粘结作用)

8、起吊装置(方便搬运)(三)轴系部件

分为:阶梯轴和齿轮轴两种 阶梯轴:常用

齿轮轴:当齿轮直径较小,齿轮与轴做成一体

二、减速机工作原理

减速机一般用于低转速大扭矩的传动设备,把电动机、内燃机或其它高速运转的动力通过减速机的输入轴上的齿数少的齿轮啮合输出轴上的大齿轮来达到减速的目的,普通的减速机也会有几对相同原理齿轮达到理想的减速效果,大小齿轮的齿数之比,就是传动比。减速机是通过机械传动装置来降低电机(马达)转速,而变频器是通过改变交流电频率以达到电机(马达)速度调节的目的。通过变频器降低电机转速时,可以达到节能的目的。国内比较有名气的变频器生产企业有三晶、英威腾等等。

减速机是一种相对精密的机械,使用它的目的是降低转速,增加转矩。它的种类繁多,型号各异,不同种类有不同的用途。减速机的种类繁多,按照传动类型可分为齿轮减速器、蜗杆减速机和行星齿轮减速机;按照传动级数不同可分为单级和多级减速器;按照齿轮形状可分为圆柱齿轮减速器、圆锥齿轮减速器和圆锥-圆柱齿轮减速器;按照传动的布置形式又可分为展开式、分流式和同轴式减速机。

通用减速机和专用减速机设计选型方法的最大不同在于,前者适用于各个行业,但减速只能按一种特定的工况条件设计,故选用时用户需

根据各自的要求考虑不同的修正系数,工厂应该按实际选用的电动机功率(不是减速器的额定功率)打铭牌;后者按用户的专用条件设计,该考虑的系数,设计时一般已作考虑,选用时只要满足使用功率小于等于减速器的额定功率即可,方法相对简单。

篇2:减速机的工作原理

减速器有两条轴系——两条装配线,两轴分别由滚动轴承支承在箱体上,采用过渡配合,有较好的同轴度,从而保证齿轮啮合的稳定性。端盖嵌入箱体内,从而确定了轴和轴上零件的轴向位置。装配时只要修磨调整环的厚度,就可使轴向间隙达到设计要求。

箱体采用分离式,沿两轴线平面分为箱座和箱盖,二者采用螺栓连接,这样便于装修。为了保证箱体上安装轴承和端盖的孔的正确形状,两零件上的孔是合在一起加工的。装配时,它们之间采用两锥销定位,销孔钻成通孔,便于拔销。

箱座下部为油池,内装机油,供齿轮润滑。齿轮和轴承采用飞溅润滑方式,油面高度通过油面观察结构观察。通气塞是为了排放箱体内的挥发气体,拆去小盖可检视齿轮磨损情况或加油。油池底部应有斜度,放油螺塞用于清洗放油,其螺孔应低于油池底面,以便放尽机油。

箱体前后对称,两啮合齿轮安置在该对称平面上,轴承和端盖对称分布在齿轮的两侧。

箱体的左右两边有四个成钩状的加强肋板,作用为起吊运输。

二、减速器的装配示意图

装配示意图是在机器或部件拆卸过程轴测图所画的记录图样,是绘制装配图和重新进行装配的依据。它所表达的内容主要是各零件之间的相对位置、装配与连接关系、传动路线和工作情况等。

在全面了解后,可以画出部分装配示意图。只有在拆卸之后才能显示出零件间的装配关系,因此应该一边拆卸,一边补充、完成装配示意图。

装配示意图的画法没有严格的规定,通常用简单的线条画出零件的大致轮廓。画装配示意图时,对零件的表达一般不受前后层次的限制,其顺序可以从主要零件着手,依此按装配顺序把其它零件逐个画出。

装配示意图画好后,对各个零件编上序号并列表登记。应注意图、表、零件标签上的序号、名称要一致。

图2-2给出了减速器的装配示意图,可供参考。零件序号横线上方的为零件序号和名称(或标准件规格尺寸)。

三、减速器的拆卸顺序

篇3:减速机的工作原理

1.1 减速型起动机组成结构

减速型起动机主要由电磁起动开关、高速电动机、减速齿轮、小齿轮、起动机离合器等零部件构成。减速齿轮组将电动机转速减至1/3或1/4,然后再传至小齿轮;电磁起动开关的可动铁芯直接推动小齿轮,使其与发动机飞轮齿圈啮合,实现发动机的起动。

1.2 减速型起动机工作原理

1.2.1 点火开关位于“START”位置

端子50将来自蓄电池的电流传至保持线圈和吸引线圈,电流随后从吸引线圈通过端子C,流至励磁线圈和电枢线圈。吸引线圈的电压降,限制了电动机(励磁线圈和电枢)的电流供应,电动机只能低速运转。同时,吸引线圈和保持线圈产生同向磁场,将可动铁芯向左推,压住回位弹簧。小齿轮因此向左移动,直至与齿圈啮合。此阶段,电动机始终低速运转,加之螺纹花键的作用,使小齿轮与齿圈之间可以平顺啮合,如图1所示。

1.2.2 小齿轮与齿圈啮合

当电磁起动开关和螺纹花键将小齿轮推至与齿圈完全啮合的位置时,固定在可动铁芯上的接触片使端子30和端子C短路,接通主开关,蓄电池的强电流进入电动机,使电动机产生较大的扭矩转动。此时,因吸引线圈两端等电位,电流不再流经吸引线圈,可动铁芯由保持线圈产生的磁场力保持在原位,如图2所示。

1.2.3 点火开关位于“ON”位置

点火开关由“START”位置扭回至“ON”位置时,切断了施加在端子50上的电压,但主开关保持闭合状态,部分电流从端子C通过吸引线圈流至保持线圈。流经保持线圈的电流,与点火开关位于“START”位置时的电流方向相同,保持线圈仍产生拉动可动铁芯的磁场力;而吸引线圈中的电流则反向流动,产生了将可动铁芯复位的磁场力;因两个线圈产生的磁场相互抵消,回位弹簧将可动铁芯拉回;可动铁芯的回撤切断了施加在电动机上的强电流,同时将小齿轮与齿圈分离,如图3所示。

2减速型起动机常见故障

2.1故障类型

发动机起动的常见故障主要有两类:

1)曲轴转动正常,发动机不能起动。故障一般发生在发动机点火、燃料或压缩系统中,与起动机关系不大。

2)曲轴转速太低,发动机无法起动。此类故障通常由起动机造成,少数情况是发动机的原因。

2.2按车诊断

若认定故障在于起动机,而不在发动机,则应首先检查起动机上的电压是否正常。因车型不同,起动电路大致分为两类:一类带有起动机继电器,另一类不带起动机继电器。如图4所示,两类起动机的端子30始终接在蓄电池上,而端子50只在点火开关扭至“START”位置时,才与蓄电池相连。自动变速器车辆的换档杆位于空档或驻车档时,才能起动;手动变速器车辆踩下离合器踏板时,才能起动。就车检查包括:蓄电池端子电压(V1)、端子30的电压(V2)、端子50的电压(V3),测试位置如图5所示。

2.3常见故障排除程序

2.3.1 点火开关至“START”位置,小齿轮不向外移起动机不转

将点火开关扭至“START”位置,小齿轮不向外移动,起动机不转动。此类故障可能源于与端子50相关的电路部分,或源于起动机。

1)测量蓄电池端子电压。当点火开关位于“START”位置时,端子电压应不低于9.6 V。如测量结果低于9.6 V,则应将蓄电池重新充电或更换蓄电池,同时检查蓄电池端子有无锈蚀现象。

2)测量起动机端子50与地线之间的电压。当点火开关位于“START”位置时,电压应不低于8 V。如测量结果低于8 V,则应检查端子50与蓄电池之间线路,对有故障的零件进行修理或更换。

3)前两步骤检查若正常,则需拆卸起动机进行修理,可能由于吸引线圈、励磁线圈、端子C至起动机零件之间的配线损坏等原因造成的。

2.3.2 点火开关至“START”位置,小龄轮向外移出,起动机不上升

将点火开关扭至“START”位置,小齿轮伴随“咔嗒”声向外移出,但起动机保持非起动状态或转速不能上升。此类故障可能源于起动机、发动机,或端子30之前的电路。

1)检查发动机转动阻力。用工具转动曲轴进行检查,转动曲轴时,不需要过大扭矩。若阻力过大,则需修理发动机。

2)测量蓄电池端子电压。点火开关位于“START”位置,端子电压应不低于9.6 V。如测量结果低于9.6 V,则应对蓄电池重新充电或更换蓄电池,同时检查蓄电池端子有无锈蚀现象。

3)测量起动机端子30与地线之间的电压。点火开关位于“START”位置,电压应不低于8 V。如测量结果低于8 V,则应检查蓄电池与端子30之间的电缆,根据需要进行修理或更换。

4)前3个步骤检查若正常,则需拆卸起动机进行修理,可能由于主开关接触不良、电刷与换向器之间电阻过大、起动机离合器打滑等原因造成的。

2.3.3 点火开关至“START”位置,小龄轮反复进出

将点火开关扭至“START”位置,小齿轮反复移出移入。此类故障可能源于端子50处的电压不够高,或起动机本身。

1)测量蓄电池接线柱电压。点火开关位于“START”位置,端子电压应不低于9.6 V。如测量结果低于9.6 V,则应将蓄电池重新充电或更换蓄电池,同时检查蓄电池端子有无锈蚀现象。

2)测量起动机端子50与地线之间的电压。点火开关位于“START”位置,电压应不低于8 V。如测量结果低于8 V,则应检查端子50与蓄电池之间线路,对有故障的零件进行修理或更换。

3)前两步骤检查若正常,则需拆卸起动机进行修理,可能由于保持线圈损坏、保持线圈接地不正确等原因造成的。

2.3.4 点火开关从“START”位回到“ON”位,超导体劝机仍运转

点火开关从“START”位置回至“ON”位置,起动机仍继续运转。此类故障可能源于点火开关、起动机继电器或起动机本身。

1)检查点火开关。点火开关回至“ON”位置,点火开关与起动机之间的连接应断开,若未断开,则修理或更换点火开关。

2)如起动机中装有起动机继电器,则应检查。继电器应处于正常状态,否则,修理或更换。

3)前两步骤检查若正常,则需拆卸起动机进行修理,可能由于回位弹簧损坏或疲弱、可动铁芯卡住等原因造成的。

2.3.5 点火开关至“START”位,小齿轮后外移,不能起动发动机

点火开关扭至“START”位置,小齿轮向外移动时,发出刺耳的异常噪音,却不能起动发动机。此类故障可能是小齿轮或齿圈损坏所造成的,如发现损坏,则应更换。

3结束语

减速型起动机具有外部尺寸小、相对扭矩大、使用寿命长、低温性好等优点,因而被广泛使用。但每个机械产品都有其固定的寿命规律,起动机也是如此,即便故障修复,也必将影响其使用。因此,了解减速型起动机的结构原理,掌握常见故障的发生原因,从使用方法、维护条件等方面入手,才能保证其使用性能和延长其使用寿命。

摘要:通过对车用减速型起动机组成结构及工作原理的阐述,详细分析减速型起动机的测试方法及常见故障,并提出了故障的诊断排除流程,为使用者了解其结构原理、掌握其故障排除程序提供有益的帮助。

关键词:起动机,减速型,原理,故障分析

参考文献

[1]仇雅莉.汽车起动机电枢绕组短路故障分析[J].交通标准化,2009(7):203-206.

[2]周又濂.汽车用起动机的发展与故障处理[J].汽车与配件,2011(38):12-15.

[3]崔德友,张丽波.起动机常见故障分析及排除[J].农机使用与维修,2011(5):24-26.

[4]赵清国,于成伟.减速型起动机在车辆中的应用[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0(3):33.

[5]于成伟.马秀艳.马秀成.减速型起动机[J].汽车电器,2010(3):30-34.

[6]莫莉萍.减速起动机及其常见故障分析[J].农业装备与车辆工程,2008(10):44-46.

篇4:减速机的工作原理

关键词:铸造起重机 主起升机构 减速器 棘轮棘爪

铸造起重机是桥式起重机的一种,是炼钢车间、铸造车间运输液态金属的专用起重设备。根据冶金工业的工艺要求和生产特点,铸造起重机工作级别最高、吊运的液态金属物最危险、工作条件最恶劣、工艺过程最严格,因而也导致其结构和安全保障措施也很复杂。棘轮棘爪装置作为机械中防止逆转的制逆装置,可保证起重机起升机构在一台减速器发生故障时,另一台减速器能正常完成工作。

1 棘轮棘爪装置的工作原理

棘轮棘爪装置是由棘轮和棘爪组成的一种单向间歇运动机构,它属于棘轮停止器,一般用来作为机械中防止逆转的制逆装置或者供间歇传动用。棘轮机构按结构形式可分为:齿式棘轮机构和摩擦式棘轮机构。齿式棘轮机构结构简单,制造方便;动与停的时间比可通过选择合适的驱动机构实现。而摩擦式棘轮机构是用偏心扇形楔块代替齿式棘轮机构中的棘爪,以无齿摩擦代替棘轮,特点是传动平稳、无噪音;动程可无级调节,但因靠摩擦力传动,会出现打滑现象,虽然可起到安全保护作用,但是传动精度不高,适用于低速轻载的场合。根据以上叙述的特点,以及起重机类产品的实际要求,需要选用齿式棘轮机构作为铸造式起重机中的防逆装置,保证两台减速器的同步运行。

2 棘轮棘爪装置在铸造起重机减速器中的应用

根据国家有关规定,铸造式起重机主起升机构应有两套驱动系统,当其中一套系统因发生故障无法工作时,另一套驱动系统必须保证在额定起重量下,完成工作。因此,两套驱动系统必须进行刚性联接,在驱动系统正常工作时,两个卷筒组必须同步。为了保证两个卷筒组的同步运动,必须在减速器中加入棘轮棘爪装置,消除两个输入电动机转速不同带来的影响。

铸造式起重机主起升机构布置图

棘轮棘爪装置在铸造式起重机主起升机构减速器中必须成对使用,才能在一台减速器发生故障时,另一台减速器能确保正常完成工作。其工作原理为,上升时,电动机带动高速轴转动,通过二轴齿轮传动传递给其上的棘轮棘爪装置,棘轮推动棘爪,棘爪推动三轴,三轴驱动输出轴,带动重物起升;下降时,由重物自重反带卷筒旋转,而输出轴带动三轴,三轴带动二轴、二轴上的棘爪推动棘轮旋转,直至传递到高速轴上,而这时候,电动机起反向制动的作用。

棘轮棘爪减速器工作原理图

3 铸造式起重机主起升机构减速器中的棘轮棘爪装配

铸造式起重机主起升机构一般选用硬齿面或中硬齿面减速器,棘轮棘爪装置核心部件包括:棘毂、棘爪、顶簧、推杆、导向套等构件。棘毂采用镶嵌的方式,镶嵌在大齿轮的内部,棘毂材料选用ZG340-640,铸造、加工、热处理工艺必须严格按照规范要求进行。棘爪安装在棘毂上,弹簧、推杆、导向套按要求进行安装,安装精度必须达到设计要求。

棘轮棘爪装配图

总之,棘轮棘爪装置对铸造式起重机主起升机构起到安全的作用,也起到同步的作用。在实际使用中,要对其按照设计要求进行检修。由于棘轮与棘毂是通过铜套安装在一起的,一旦棘轮安装尺寸发生变化,会加剧铜套磨损加速,润滑油中会残存大量的铜粉末,因此要注意观察、化验油液中铜元素的变化。在使用过程中,要注意检修弹簧、推杆,有问题时,要及时进行更换。由于铸造起重机工作级别最高、吊运的液态金属物最危险、工作条件最恶劣、工艺过程最严格,其结构和安全保障措施也很复杂,所以一定要对棘轮棘爪装置有较高的重视。

参考文献:

[1]成大先.机械设计手册[M].化学工业出版社,2008-4-1.

[2]郑君,李峰.大型铸造吊主减速机棘轮棘爪故障及对策[J].安徽冶金科技职业学院学报,2012(01).

篇5:减速机的工作原理

从2008年中国遭遇罕见的全球金融危机,到2012年中国经济继续保持强劲增长,并成为最先摆脱危机的经济体之一,五年风雨兼程,政府工作报告展現出的数据和变化,能够清晰地看到政府经济决策之变。

7.5%

五年来首次调低增长预期

7.5%,这一数据一经公布,立即成为全国上下关注的焦点。

这是5年来中国首次调低经济增长预期,过去4年,一直是“增长8%左右”。

对于这一调整,温家宝解释说,主要是与“十二五”规划目标逐步衔接,引导各方面把工作着力点放到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切实提高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上来,以利于实现更长时期、更高水平、更好质量发展。

“十二五”规划纲要中确定,“十二五”期间经济增长目标为7%。

中国社科院工业经济研究所张世贤研究员向《中国经济周刊》表示,今年GDP的预期增长调整为7.5%,是综合了方方面面包括地方目标和历史数据得出的,如果定得再低,会担心打击各方面的积极性;定得太高,就会对调结构、惠民生,留不够充足的空间。“政府可能还是不想把GDP的增长作为首要目标来对待。因为现在调结构、惠民生应该是政府工作最重要的落脚点。”

有学者将这5年的增幅形容为“又好又快”,张世贤基本认同,但他同时表示,在这个基本上还是“以快为主”,主要原因是“增长方式转变还不是很到位,而且路还很漫长”。

回望5年GDP增速,不能不说是中国经济增长的一大奇迹,但有学者估计,受各方面条件限制,在未来可以预见的阶段不会再有这么高的增速。“这5年应该是一个GDP高速增长的黄金期。未来增速可能在6%~9%这个空间内再进行整理。能稳定在7%就相当不错了。”

4%

难控的CPI涨幅

CPI(居民消费价格指数)是一个反映通货膨胀水平的宏观指标,也是国家进行经济决策、价格总水平监测和调控及国民经济核算的重要指标。CPI直接关系到日常生活,当CPI增幅大于3%时,为通货膨胀;而当CPI增幅大于5%时,为严重的通货膨胀。

去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出,CPI“涨幅控制在4%左右”,而当年涨幅在5.4%左右。对此,温家宝总理并不讳言。他表示,政府工作仍存在一些缺点和不足,物价调控目标没有完成。

“CPI的控制和GDP增速的控制,这是个两难选择。因为CPI说到底是物价指数,是货币流动性的直接表现。而M1(狭义货币供应量)和M2(广义货币供应量)的货币流通量那么大,让物价不上涨是不可能的。因为在需求大于供给之后,直接表现肯定是物价涨。”张世贤说。

控物价和保增长其实是一个两难选择,西方经济学所讲的“刃峰理论”,就是说在刃峰上调整是很艰难的。

“等物价控得见效了,经济下滑也就拖不住了,失业问题也出来了,中小企业的债务链也起来了,GDP的增速也下来了。这个时候就要往回调了,所以它是一个两难选择。” 清华大学中国与世界经济研究中心研究员袁钢明向《中国经济周刊》表示。

900万人

就业问题的底线

5年《政府工作报告》公布的数据显示,每年新增就业人数都在1100万人以上,都能很好地完成当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的预期指标。

记者注意到,有4年(2009—2012年)的预期指标都是“900万人以上”这个固定数字。张世贤告诉《中国经济周刊》,900万人口数基本上是按照当年大学毕业生和没有上大学但适龄就业的人数及转业军人数等几项来确定的,能达到900万这个数,社会就是稳定的。如果达不到,就会出现大量的失业。而大量失业就会构成社会不安定因素,“所以这是一个低目标。”

当然,每年“城镇新增就业”这项指标完成得好,除了广开就业渠道之外,跟我国只统计“城镇登记失业率”、不进行“调查失业率”有关。

我国从上世纪80年代初开始建立登记失业制度,当时称“待业登记”,后更名为“失业登记”。“登记失业率与领取失业救济与低保补助密切相关,统计登记失业率更多的是劳动社会保障部门从社会保障的角度出发。”人社部劳动科学研究所副所长莫荣接受《中国经济周刊》采访时表示。

5年《政府工作报告》公布的数据显示,即便在金融危机发生后的2008年和2009年,中国的城镇登记失业率始终保持在4.2%~4.3%之间,每年提出的4.6%的控制目标也在5%以下。

我国关于“城镇登记失业率”是否应该废除取而代之“调查失业率”的争议由来已久。专家表示,调查失业率比登记失业率更能反映经济的实际情况,就经济趋势而言,是真正有效的经济晴雨表。

人均可支配收入增幅

赶不上GDP

让老百姓的钱包跟着GDP鼓起来,是近年来呼声最高的倡议。

5年来,只有2009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9.8%高于当年8.7%的GDP增幅。也就是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幅实际上赶不上GDP增幅。

张世贤分析认为,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GDP有差距,主要表现在GDP的增量部分更多地被财政收走了,劳动者的收入在整个收入分配格局的份额看似增长了,实际上是下降的。“比较平衡的关系是GDP的增长率和财政收入的增长率、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增长率三个指标相等才对。现在是财政收入拿得多了,相应地,老百姓的收入在里面占的比例就少了。”

而“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指标却有上好表现。图表显示,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在2010年之后均超过GDP增幅。张世贤向《中国经济周刊》表示,一是免了农业税,农民收入自然就增加了。二是各种补贴导致农民收入增加,“现在种粮有补贴,种树也有补贴,各种各样的补贴都在往农村倾斜,再加上一些转移支付。农民的日子是比以前好多了。但即使这样,跟城市的差距还是比较大。”

(实习生方宁、刘靖宇对此文亦有帮助)

政府工作报告·数字

GDP目标7.5%

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发展,2012年GDP增长目标调低到7.5%,是要引导各方把工作着力点放到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上来。

CPI控制在4%左右

2012年居民消费价格控制在4%的目标综合考虑了输入性通胀因素,要素成本上升影响以及居民承受能力,也为价格改革预留一定空间。

进出口总额增10%

2012年进出口总额增长目标为10%左右。中国对外开放已进入新阶段,进出口贸易、双向投资的地位和作用发生了深刻变化。

城镇化率超50%

力争2012年中国城镇化率超过50%,各类城市要更加注重把在城镇稳定就业和居住的农民工有序转变为城镇居民。

新开工保障房700万套

保障性住房新开工700万套以上。推进保障房建设,既能促进房价合理回归,其带动的投资又能成为“稳增长”的重要力量。

新增就业900万人以上

城镇新增就业900万人以上,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6%以内。数字与去年持平,在世界经济艰难复苏之际,稳住就业对中国意义重大。

财政赤字8000亿元

中国2012年拟安排财政赤字8000亿元。其中中央财政赤字5500亿元,代发地方债2500亿元。上述数据较2011年均出现回落。

“三农”投入1.2万亿

2012年中央财政拟安排用于“三农”的投入12287亿元。解决13亿人的吃饭问题依旧是中央政府要解决的头等大事。

(连接)

《政府工作报告》五年“关键词”

2008年I深化改革

这一年,恰逢改革开放30周年,把改革开放提到决定中国命运的新高度,是本年度《政府工作报告》的最大亮点。温家宝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重大而关键的抉择。”

2009年I信心比黄金更重要

面对突如其来的世界金融危机,增强和鼓舞全国人民信心成为本年度《政府工作报告》的最大亮点。温家宝总理在本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8次提到“信心”,强调在挑战和困难面前,信心比黄金和货币还要贵重。

2010年I转变经济增长方式

在本年度的《政府工作报告》中,“加快转变发展方式,大力推进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被放在了第二条。这一年,“三更”成了媒体流行语:要让人民生活得更幸福、更有尊严、让社会更加和谐。

2011年I“稳物价”、“控房价”

“稳物价”第一次写入了《政府工作报告》。在连续两年货币供应量高速增长的背景下,政府显然意识到了通胀对社会稳定的影响不容忽视。当年,房价已成了社会矛盾的焦点之一。《政府工作报告》中关于房地产调控的表述也更加“强硬有力”——要坚定不移地调控房价。

2012年I改革

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改革”一词出现了近70次。报告提出,“以更大决心和勇气继续全面推进经济体制、政治体制等各项改革,破解发展难题”。今年的改革重点任务包括:推动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等。

篇6:减速机的工作原理

关键词:盾构;机构驱动;刀盘;减速机;齿轮

中图分类号: U455.4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1069(2016)34-186-2

0 引言

盾构机驱动刀盘减速机故障是影响盾构机驱动的主要原因,也是影响盾构机在工程中的应用效率的主要原因。近几年随着我国自主设备研究水平的逐渐提升,在盾构机驱动刀盘减速机的研究与设计上获得了突破性的进展。我国自主研发的盾构机驱动刀盘减速机也在国家重大工程中应用,打破了国外技术垄断和封锁的现象。但是,在实际应用和操作过程中发现盾构机驱动刀盘减速机仍然存在故障,因此,为进一步强化我国自主研发技术,为机械设备的应用与生产做出贡献,应该进一步分析产生原因,从而有效地为实际技术研发和工程应用提供改进参考建议。

1 减速机及盾构机驱动刀盘

减速机是机械设备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其利用原动机和工作机结构之间匹配转速和传递转矩的作用实现对机械设备的减速[1]。齿轮是减速机中重要的组成零件之一,根据齿广轮的形状当前我国减速机分为圆柱齿轮减速机、圆锥齿轮减速机和圆锥-圆柱齿引轮减速机。盾构机是地下隧道工程开发过程中使用的一种密集型重大工程装备,而刀盘是盾构设备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地下隧道工程开发所使用的主要部分之一。为满足盾构设备在工程中的应用,其自身驱动系统需要具有功率大、扭矩输出大、抗冲击、转速双向连续可调等特点。

2 盾构机驱动刀盘减速机工作原理

盾构机驱动系统内部主要包含马达、主减速器、小齿轮减速单元、大齿轮减速单元等结构。盾构机驱动系统是刀盘工作过程中的动力传动机构,被用来驱动刀盘旋转,从而实现刀盘切割土层的目的。单盘通过螺栓连接固定的前承压隔板中的法轮,实现刀盘逆时针或顺时针旋转,本次论文中的盾构机驱动刀盘直径为6.28m,总功率为1520W,刀盘最大扭矩值为5300kN·m,最大推进力为30000kN,挖掘的最大速度为0.08m/min,刀盘最大转速为6r/min。刀盘传动工作图见图1[2]。

盾构机驱动刀盘减速机工作传动中为了进一步地稳定刀盘的低转速和大扭矩下的工作,一般采用的是行星齿轮结构,从而达到完成复杂结构、高功率的作用。内部主减速箱内含有三级行星减速装置,每一个层次的行星减速装置之间采用螺栓连接的方式,由太阳轮提供机械设备的传动动力。此外,每一个行星减速层次中含有单独的减速结构,减速结构内部有太阳轮、齿圈、行星架、行星齿轮等组成。其工作的过程中利用太阳轮与行星齿轮相反方向内啮合转动和行星齿轮与齿圈相同方向内啮合转动实现内层次单独减速的工作原理[3]。

盾构机驱动刀盘减速机在实际工作过程中的工作原理是利用各个层次的减速机作用,共同实现主驱动大齿轮的减速作用。大齿圈在工作过程中利用螺栓、定位销与刀盘链接作用,为减速机的工作提供动力,从而驱动刀盘达到旋转工作的目的,最终实现切削土质的作用。与此同时,盾构机驱动刀盘减速机还可以在工程中执行挖掘任务,但是在该任务操作的过程中需要对刀盘的旋转进行重新启动,实现刀盘旋转推进的模式。利用油缸的动力和大齿轮作用,推进刀盘,使其实现连续切削挖掘工作的目的。

3 盾构机驱动刀盘减速机齿轮故障

3.1 齿轮损坏故障

齿轮损坏故障分为几种不同的类型。当前我国盾构驱动刀盘减速机齿轮损坏故障主要分为齿轮断齿、疲劳点损坏、剥落和齿面磨损四种类型。进一步对盾构机驱动刀盘减速机故障的发生率进行研究,发现其中齿轮疲劳点损坏是盾构机驱动刀盘减速机齿轮故障中最常产生的一个故障类型[4]。盾构机驱动刀盘减速机疲劳点损坏根据特征会出现点状麻点、凹坑等,因此根据齿轮疲劳点损坏程度可以将其分为初始点损坏、破坏性损坏和表面剥落性损坏三种类型。其中初始点损坏主要是非扩展性的损坏,一般不会对齿轮本身造成一定的损害;破坏性损坏和表面剥落性损坏则会产生损坏区域扩大的现象,从而加深齿面破坏程度,使齿轮的传动失去平稳定。此外,一旦齿轮产生破坏性损坏和表面剥落性损坏会造成整个盾构机驱动刀盘减速机的传动系统出现瘫痪的现象。

3.2 齿轮损坏故障原因分析

齿轮损坏本身是发生在齿轮自身上,因此其故障产生的原因主要分为内在原因和外在原因两种类型。第一,内在原因。盾构机驱动刀盘减速机在自身组装过程中需要使用不同类型的齿轮进行组装,从而实现设备齿轮动力的组装。但是,针对本次研究中的盾构机驱动刀盘减速机内部齿轮进行拆解检测发现,一台盾构机驱动刀盘减速机内部齿轮的生产厂家中出现了4家,由于每一个齿轮生产厂家在进行齿轮加工的过程中使用的加工设备不同,齿轮与齿轮之间虽然型号相同,但是存在细微差别。因此,造成齿轮在实际工作过程中产生轴承磨损和齿轮磨损的现象。第二,外在原因。外在原因主要分为安装原因和操作原因两种。其中安装原因主要是指设备在工程项目进场施工安装的过程中,对盾构机驱动刀盘减速机固定螺栓的紧固和实效并没有及时地进行调整和处理。尤其是在启动和运行的过程中,对减速机的冲击力相对较大。操作原因主要是指盾构机驱动刀盘减速机在实际操作施工的过程中根据生产厂家的要求盾构机驱动刀盘减速机刀盘换向时间需要在40s以上,但是在实际操作过程中现场的刀盘换向时间为4.5s,从而导致齿轮和轴承由于操作不当导致出现破坏性损坏和表面剥落性损坏。

3.3 齿轮损坏故障改进措施

针对齿轮损坏故障对其进行分析,从而提出改进措施可以从自身设计上、生产制造商、现场调试上和运行维护上对其进行改进。首先,在设计盾构机驱动刀盘减速机的过程中根据其各个减速层级对其齿轮的需求和最大扭矩进行分析,通过具体的疲惫值计算齿轮的使用寿命和相关规定指标,在有效提升现有功率的基础上提升工作效率。其次,在生产制造过程中采用机械设备设计人员现场监督处理的方式,对其生产过程进行监督,提高设计与生产的统一性[5]。然后,在现场调试上根据施工现场的情况,由专业的机械设计人员对设备进行调试和处理。最后,利用温度、震动、噪音、油检、内窥镜等检测手段,对盾构机驱动刀盘减速机进行日常运行维护。

4 总结

盾构机驱动刀盘减速机故障是盾构机在实际工程应用中最常见的一个问题。因此,在提升自身设备水平的过程中必须深入地对刀盘减速机故障进行分析,通过本文的研究能够得出齿轮故障是盾构机驱动刀盘减速机故障的主要故障。因此,未来在实际操作设备设计和使用过程中应该对盾构机驱动刀盘减速机内部齿轮的设计和使用进行加强,从而有效提升机械设备的工作效果,增强实用价值。

参 考 文 献

[1] 吴朝来.盾构螺旋输送机驱动密封故障处理与防护技术[J].隧道建设,2012(01):134-138.

[2] 杨明金.NFM盾构主驱动系统减速箱毁坏原因分析及改造[J].现代机械,2012(02):66-68.

[3] 黄克,赵炯,周奇才,熊肖磊.基于多变量统计过程监控的盾构机故障诊断[J].中国工程机械学报,2012(02):222-227.

篇7:减速机的工作原理

【关键词】减速机;损坏形式;预防措施

0.引言

SGB-620/40T型刮板输送机在煤矿生产中已得到大量的应用,为煤炭的生产起到了极大的作用,但在使用过程中,由于升井检修和生产维修中存在的问颗,造成减速机频繁出现故障,甚至严重影响生产的事故也时有发生,减少事故的发生,可给—线生产创造—个良好的生产环境。

1.减速机损坏的形式

减速机损坏的形式大概有以下几种:主轴轴齿及圆弧伞齿轮的轮齿损坏及减速机其它轮齿的损坏;主轴的断裂;轴承的损坏;减速机外壳的损坏;减速机的漏油。

1.1主轴轴齿和大圆弧伞齿轮的损坏原因

(1)间隙调整不合理。轴圆弧伞齿轮和大圆弧伞齿轮的啮合侧隙应为0.17~0.25mm,接触斑点沿齿长和齿高方向都不能小于50%,侧隙过大,使齿轮啮合的重叠系数变小,同时工作的齿数减少,单个轮齿受力时间变长,并且受力大,容易造成轮齿疲劳损伤,产生推齿现象。间隙过小使齿轮在啮合程中容易发生咬死现象,并且齿间带油量少,润滑不好,使齿轮在短时间内磨损严重。

(2)减速机缺油或油质不合格,造成齿轮的润滑状态变坏,使减速机温度上升,超过允许的温度,严重的发生齿轮的轮齿退火,长时间工作使齿轮损坏。

(3)齿轮齿厚磨损超过了标准规定,对于硬齿面齿轮,齿面磨损不能超过硬化层的80%,一旦磨损超标,使轮齿的齿型不再是原齿型,并且造成侧隙变大、工作不平稳、振动大等。

(4)固定一轴、二轴的单列圆锥滚子轴承的轴向游隙量大,按规定一轴、二轴的轴承轴向游隙量为0.06-0.15mm,如果超过这个数值,将使轴圆弧伞齿轮和大圆弧伞齿轮的正确啮合位置变动,由于轴圆弧伞齿轮和大圆弧伞齿轮大小端的模数不一样,致使齿轮的工作状态变坏,振动增大,传动不平稳,容易造成轮齿损坏。

1.2造成主轴断裂的原因

(1)主轴质量的原因。

(2)输送机在正常工作时,突然被卡住或刮住,使主轴承受大的冲击载荷。

(3)轴圆弧伞齿轮和大圆弧伞齿轮的啮合位置不正确,这时轴圆弧伞齿轮和大圆弧伞齿轮受力状态改变,使主轴不但承受正常的扭矩同时还承受侧向的弯曲力,长期这样工作,使主轴造成断裂故障。

(4)减速机主轴和电动机轴不同心,也能造成断轴。

1.3轴承损坏的原因

轴承的损坏大部分是由于润滑不好造成的,减速机在缺油的状态下工作,轴承得不到足够的润滑油,使轴承温度上升,轴承退火,使耐磨性降低,再有就是长期使用轴承磨损超限,使间隙变大,振动大,轴承将很快损坏。

1.4减速机外壳损坏的原因

减速机外壳的损坏是由于在使用过程中,减速机进入硬质异物或损坏的轴承碎块,进入到啮合的齿轮中间或齿轮与外壳之间,使外壳承受瞬间冲击力,造成外壳损坏。

1.5减速机漏油的原因

(1)主轴油封及大轴油封损坏。

(2)减速机服务期限比较长、受到过外力冲击等原因,造成外壳变形或上壳体和下壳体的接口密封不严,造成止口漏油。

(3)在装配过程中,止口胶抹的不均匀,也能造成止口漏油。

(4)在装配前,上壳体和下壳体的结合面没有处理干净,有油污等致使抹上的止口胶起不到密封作用。

2.日常检修和装配

(1)在装配减速机和日常检修中,首先应调整好齿轮的啮合侧隙符合规定,发现啮合侧隙大,应立即调整好间隙,不能带病工作。

(2)注入减速机的润滑油应符合规定(既150#工业齿轮油),油量为水平位置时,浸入大圆弧伞齿轮的1/3,以保证良好的润滑,油脂不合格不准使用。

(3)发现减速机漏油应立即检查漏油的部位及原因,并且立即处理好,使齿轮和轴承始终处于良好的润滑状态。

(4)升井检修的减速机在地面检修时,应仔细检查轴承和齿轮的磨损状态,超过规定不能使用。

3.结束语

上一篇:地理教材中应补上一幅重要插图下一篇:诚实的人作文4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