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管理的创新思维

2024-05-05

学校管理的创新思维(共8篇)

篇1:学校管理的创新思维

高标准,严要求

“高标准”还要“严要求”,这难道不够崇高吗?但事实上,“高标准”的结果通常只能是“不要求”或“低要求”。

管理水平的提高,不在于标准有多高,而在于要求有多严。“低标准,严要求”做到了,自然会进化到“中标准,严要求”乃至“高标准,严要求”。

用人不疑,疑人不用

很多老板一讲到“用人不疑,疑人不用”这句话,一定很自豪,等着众人的赞誉。然而,这句农业社会的用人观是不适合现代商业社会的。现代人活动半径很大,人口流动频繁,社会身份变换速度快。真要“用人不疑,疑人不用”,结果可能是无人可用,或只有亲信可用。

什么是人才?就是做得事,吃得了亏,负得了责的人!“用人要疑,疑人可用”才是现代社会的用人观。我的观点是,用人就要用人要疑,疑人也要用。通过制度、制衡、监督、控制,避免“好人”经不住诱惑而犯错误,让“坏人”找不到犯错的机会而成为“好人”。

“用人要疑”,主要是指约束和监督机制,用了的人不等于不需要监督,疑问在先,就能把可能产生的风险降到最低。“疑人要用”,就是在其人格、能力不确定的情况下,观察、选拔和使用他,免埋没人才和浪费人才。敢用疑人,会用疑人,才能保证企业的人才用之不竭。

“用人不疑”的往往是小老板——他身边只有几个人是“不疑”的,最终无人可用;奉行“疑人可用”的往往是大老板,因为“疑人可用”,所以人才很多。

左膀右臂、不可缺少的人

二战时期美军陆军参谋长马歇尔将军只要听到谁是“少不了的人”,一定会及时将其调离。站在个人角度看,“少不了的人”确实是荣誉;而站在组织角度看,“少不了的人”恰恰反映了组织上存在问题。调离“少不了的人”,就是为了避免个人弥补组织的缺陷,从而强化组织功能。

如果你被称为上司的“左膀右臂”或“少不了的人”,通常意味着由于你过分杰出而掩盖了上司的无能和组织的缺陷。

21世纪什么最重要?是人才吗?

人才真的很重要,为什么那么多从优秀企业挖来的人才最后一事无成,变成了“废才”?

人才固然重要,但人才表演的舞台更重要。没有舞台,人才就不能成为人才。微软在中国招聘的员工是人才,难道进入微软之前就不是人才吗?微软的舞台成就了所谓的人才,而不是相反。

常见到业绩不断下滑的企业人才济济,快速成长的企业反而人才捉襟见肘。优秀企业之所以有人才,是因为他们有人才培养体制,有化腐朽为神奇的管理力量。

招人首先要招贤

我很了解,现在很多企业招聘有一个通病:招聘一个普通的岗位都会设定了很多限定条件。为什么?因为他们是按某个最优秀的人才的模板设计的。于是,这个岗位成为“不可能岗位”、“坑人的岗位”。

德鲁克提出过一个非常重要的岗位设计原则,“一个职位,如果先后由两人或三人担任都失败了,就能肯定这是个常人无法胜任的职位,必须重新设计。”员工不胜任岗位工作,多数企业的做法是培训员工,但这是很困难的。比较简单的办法是重新设计岗位,让普通人也能胜任。

比执行力更重要的是企业的管理力、控制力。执行力的初衷是让管理变得简单,执行变得复杂,这不符合现代管理的趋势。真正的趋势是组织流程变得越来越复杂,一线岗位的执行动作日益标准化。

执行力为王

执行力的流行,隐含的基本逻辑是:员工没有执行力,所以业绩上不去。可是道德上像雷锋一样、能力上像上尉“罗文”一样的下属,到哪里去找?

管理的前提应该是:在道德上把员工想象为“自私自利”的普通人——这是人的本性;在能力上把员工想象为平凡的人——普通岗位留不住高水平的人。在此前提之下,企业要通过有效的管理,让员工的“自私自利”不损害企业和他人的利益,让平凡的人做出不平凡的业绩。

创新就是超越

曾经举办过一个以“创新前沿”为主题的栏目,主持人提出了与创新有关的30个词汇,其中包括背叛、摒弃、超越、改良、颠覆、发现、妥协、模仿、实践、学习、整合、执行、不破不立、成功破坏、与众不同等。与会的100多位企业家、经济学家、职业经理人对他们心仪的词汇进行点击。结果,超越、与众不同、打破框框,分别以60%、40%、40%的点击率成为最受欢迎的词汇。

这又是一个光荣的错误。如果这就是创新,那么,创新就只能是少数技术人员、经理人和“聪明人”的“专利”,普通人从此绝缘。他们说的其实是创造,而不是创新。

最高科技的产品才是最伟大的产品

创新为何不可以是模仿(创新性模仿)、整合、改良、妥协、尝试?德鲁克提出创造性模仿以及创新的源泉和流程,认为创新不是“缪斯的宠儿”,而是从概念、制度和流程角度把创新变成普通人的工作,这样的创新才是最有价值的创新。

伟大的产品不在于是否是高科技,高科技产品不代表就有大市场,而在于它是否能给人们生活带来福祉。比如,拉链带给人们生活的方便几乎无处不在,它难道不是伟大的产品吗?

篇2:学校管理的创新思维

班组是企业最基层的行政组织,是企业组织机构的基石,是企业生产经营最基本的单位,是增强企业活力的基础,也是员工参加日常管理活动的主要场所和企业各项工作的落脚点。班组建设是企业综合性的基础建设,又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涉及思想、生产、生活、学习和经营管理等许多方面,所有企业都会非常重视班组建设。云南三环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三环化工”)在班组管理和建设中走出了一条新路。

企业班组管理面临的新形势

从宏观的角度看。当今世界是开放的世界,随着世界经济全球化、一体化时代的到来,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体制的日臻完善,旧体制条件下的工作和生活方式必将被打破,新思想、新观念、新秩序正在碰撞中逐渐形成,反映在职工头脑中的是,生活内容丰富化、思想观念复杂化、价值取向多元化,作为企业细胞的班组,在思想政治教育、生产经营管理工作方面的困难增大。另一方面,市场经济使得企业成为市场竞争的主体,员工从就业风险、收入变化中充分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压力,对企业的依赖也达到自新中国成立以来的顶峰。

从管理思维的角度看。三环化工一直着力于实现由“以物为本”的传统管理向“以人为本”的现代管理转变,力求使管理者从“命令支配”式的硬性管理变为“尊重教导”式的柔性管理。然而,作为一个传统的制造生产型企业,公司绝大多数管理者来自生产一线,长期养成的思维习惯,对人性管理的感悟和经验不足。

从公司班组实际情况看。在体制上:管理结构扁平化,管理授权充分化,管理重心下移,班组管理范围扩大,对班组的总体素质提出更高的要求。在形式和类别上:班组的形式多样化,有从事生产、检修、分析的操作班组,也有进行调度指挥、行政管理、技术管理的综合班组;人数上从3人到20多人不等,要做到管理整齐划一,“制度”的固化、通用有相当的难度;在成员结构上:个体间的文化素质差异较大,从初等文化到大学本科,参差不齐,导致成员间劳动效能相互抵消,劳动效率降低;在班组成员的需求变化上:由于近年来公司效益的不断提升,员工物质财富不断得到丰富,员工已不仅仅满足于能够完成本职工作获取劳动报酬,而转向对人文环境、工作氛围、人本管理、工作改进、技能提升等更多角度、更高层次的需求。

从公司班组管理发展历史看。第一,传统的班组管理——不论是达标管理还是科学管理都存在着管理者明显的强制性,并不一定是班组成员的共同要求,管理者和被管理者这一对天生“冤家”难以找到一个平衡点;第二,很难建立一套对所有班组都完全适合的管理制度和评价考核方法;第三,班组长既是管理者又是执行者,班组长凭借经验和主观意志进行管理等弊病,已经不能够适应公司文化发展的需要。

由此可见,必须从班组开始推行一套管理模式来培养和引导管理者在管理理念、管理方式上的快速转变,推动公司的管理进步,达到内部管理高效化的一种管理模式。

推动班组管理创新的依据

以人为本的企业文化核心思想。失败的企业各有不同,成功的企业必有一样是相同的,这就是都具有优秀的企业文化。随着市场竞争的加剧,人们逐渐认识到,企业利润就像人体需要的氧气、食物和水一样,没有它们,就没有生命。但这些不是生命的目的和意义。利润终会枯竭,只有精神力量生生不息。文化力才是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源泉。而“以人为本”则是企业文化的落脚点。通过企业文化的建设,营造创新氛围,吸引凝聚人心,激发团队潜能,建设常青事业。企业文化的效力可以达到制度所不能及的方方面面,影响着组织的整体效能。因为物质利益讲的是“利”,行政命令讲的是“权”,规章制度讲的是“约束”,情感投入讲的是“纽带”,这些以物质利益、行政命令、规章制度、情感投入等构成的管理运作机制,在企业的经营活动中虽不同程度地发挥作用,但是这些方式方法都带有外在力量的约束和控制色彩,凭借这种外在的异己力量不可能从根本上让员工自觉地产生激励效力,不能真正调动起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力。

管理的最高境界是“自律”。自律与他律是一对矛盾。当员工缺乏自律意识时,企业势必要加强他律,而过多的他律会对员工的主动性造成伤害,让员工觉得自己是在被奴役、被压迫。当员工试图逃避这种纪律的约束时,就会形成一种恶性循环,员工越逃避,企业就越会加强纪律的约束和惩罚,而这种加强会进一步打击员工的积极性。所以,一个企业团队的成功,需要有严明的纪律,但更需要大家的自律。高度自律的员工感觉不到企业纪律会对自己形成约束,因为自律越多,他律就越被淡化。这种自律保障下的自由感,会让员工觉得自己就是主人,觉得可以有一个自由的环境去实现自己的想法。在高度自律的企业中,每个人都会对自己的行为负责。所以说,“自律”是现代管理的最高境界。

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团队是由人群组成的,团队中的个人虽有不同的性格和爱好,但基本需求是相通的。美国著名心理学家马斯洛指出:人类的需要是分层次的,由低到高。它们是:生理的需要;安全的需要;社交的需要;尊重的需要;自我实现的需要。三环化工经过30多年的奋斗和发展,特别是2001年改制后发展速度和经济效益呈现出良好势头,员工收益、福利有了很大的提高。员工已经不仅仅满足于生存条件的改善,对较高层次的需求也有了一定的追求,对人性化管理的要求逐渐提高。同时,由于工作压力日渐增加,员工特别希望有一个和谐的人文环境作为心理压力缓冲的平台,希望个人价值能得到一些体现、个性能够得到充分的尊重,通过所在团队能得到更多相互学习的机会。企业文化的发展和员工的精神需求,为创新班组管理提供了动力。

麦格雷戈人性假设理论。西方管理学家麦格雷戈提出了一些新的观点:一般的人并非天生就厌恶劳动;外部控制和惩罚不是使人努力实现组织目标的唯一手段,人在对目标负有责任的工作中能够实现自我指挥和自我控制;在适当条件下,人能够主动承担责任;人在努力实现组织目标的同时,能够得到实现自我价值的满足;在解决组织问题时,多数人具有发挥想象力、独创力的能力等等。

开展创建活动的基本原则和基本思路

“管理的最高境界就是自己管自己”。以“诚信”作为基础,以“自律”作为方式,以精神鼓励和经济奖励相结合的激励机制,力求建立一种让员工参与管理,由员工自己管理自己,让员工对自己的行为负责的管理机制,进而达到内部和谐,班务公开,学习氛围浓厚,内部高度信任的基本目标。按照这一思路,三环化工初步形成了创建活动的六条基本原则:“加强制度建设;突出民主管理;重在全员参与;讲求自觉自愿;履行自我约束;确保持续改进”。所谓诚信,就是诚实,讲信用,说到就要做到;自律,就是自己约束自己,自己管理自己;加强制度建设:就是要求班组在学习公司、部门规章制度的基础上,自己制定班组的管理制度,建立“诚信自律”机制,依靠这个机制进行管理;突出民主管理:就是要充分发挥员工的主动性,建立民主、公开、透明的管理氛围;重在全员参与:一切班组事务包括管理制度的制定都必须全体成员参与并同意,班组管理的具体环节要充分体现成员的意志;讲求自觉自愿:就是创建诚信自律班组应该是员工的自愿行为,对偏差行为的认识和纠偏措施的落实,也由员工自觉自愿接受并实施,以克服强制性管理带来员工“口服心不服”的被动管理状态;履行自我约束:是尊重员工的个人尊严,培养员工自觉按照诚信自律机制进行自我约束的习惯,能够自我约束的员工才是“诚信自律”的员工;确保持续改进:就是通过纠偏机制的运行,不断总结、发现班组管理的薄弱环节,及时进行改进,使成员的素质和班组的管理水平螺旋提升。

由此可见,“诚信自律”班组强调给员工足够的尊重和信任,强化员工的诚信意识和行为自律,减少管理者对员工的监督和硬性约束,强化柔性管理,弱化刚性管理,与在员工中具

有高度认同感的“团结、奉献、创一流”、“效益为本、员工为本”的公司企业文化核心理念相一致。这种管理结合了管理学、行为学、心理学等多种学科的内容:在管理理念上,注重员工的需求变化,充分体现以人为本;在管理模式上,建立“自我发现、自我改进、自我完善”的自主管理机制;在管理方法上,引入ISO9000中全员参与、持续改进、基于事实的决策方法等管理原则,使管理科学化、民主化、规范化;在创建流程上,采用辅导、申报、评价、授牌的方式,确保创建质量;在管理目标上,力求达到高效率、低成本、可持续。创建“诚信自律”班组活动的实效

从2003年8月,公司党委下发《关于开展创建“诚信自律”班组活动的通知》开始启动创建“诚信自律”班组活动,由于创建活动在公司班组管理、班组建设上是一个创新和探索,找不到任何现成的经验可以借鉴,因此,采取了边探索边进行边完善的工作方式。到2007年4月,公司先后有7个班组获得“诚信自律”班组光荣称号。创建班组在班组管理的规范性、班组事务处理的公正、公平性、班组的民主氛围、班组成员的自我约束意识和集体荣誉感等方面都在创建过程中不同程度地得到了提高,创建工作取得了初步的效果。例如:发供电班通过“诚信自律”班组评审后,大大促进成员的工作热情,结合“双讲学”活动开展“岗位练兵”,提升了成员的劳动技能,继2004年发电量突破4232万度大关,2005年再次刷新纪录达到4700万度。磷铵技经组在创建过程中编制了班组“„诚信自律‟管理网络图”,据此开展工作,班组管理逐步规范化;通过“纠偏机制”、“„诚信自律‟民主管理制度”的运行,使班组管理进一步走向民主、公正,不断持续改进。已经授牌的班组均呈现出和谐、进取、注重学习的氛围。

篇3:学校管理的创新思维

一、当前学校安全管理现状分析

不得不说当前学校确实面临着沉重的安全管理压力, 导致学校安全管理工作渐趋保守, 很多学校出现了“圈养式”的管理模式。教育者们几乎是如履薄冰, 逐渐把“只要学生不出事”当作唯一的信条, 有的甚至“一朝被蛇咬, 十年怕井绳”, 甚至规定下课后只能在教室及走廊上活动, 严重束缚了学生的自由。

《新华每日电讯》中曾出现过《把学生“圈养”起来就安全吗》的报导, 其中提到上海某网站做过一项调查, 70%的家长表示自己的孩子在学校被“圈养”。中国教育部体卫艺司体育处调研员王龙龙谈及校园足球困境时, 抨击部分小学校长的“圈养”政策, 称“校园足球这些年走过的弯路, 显然是我们对后备力量的培养不够重视。尤其是有些小学校长宁可‘圈养’孩子, 也不愿因踢球出了问题去负责任。”

“圈养”现象已不是个别学校的个别行为, 而是在当前的社会环境下发展为普遍行为, 想要从“圈养”逐渐过渡到“散养”, 改变僵化了的管理模式, 就必须从根源处探讨“圈养”现象的成因, 从而对症下药, 使安全管理冲破桎梏, 于学生于学校都能获得最大的发展。

二、“圈养”现象成因解读

1. 学校管理者自身观念缺乏创新性, 呈现功利主义的特点

频频发生的校园安全事件, 在学校间形成了“谈安全色变”的氛围, 使管理者们人心惶惶, 谁都不想触及“安全”这条底线。很多管理者思维缺乏创新性, 在高危线下只能用强制性的管理措施避免一切事故发生的可能性, 希望通过斩断根源的方式求得安定。学校制定的各项措施不是从学生的角度出发, 而是以学校的管理绩效为本位, 即一切都是为了便于管理出发, 限制了学生正常活动, 具有很强的功利主义性。

2. 媒体舆论对安全事件的过度渲染, 给学校的管理施加了压力

媒体的功能是将社会事件真实地传递给人们, 然而有些媒体为了吸引群众的眼球, 迎合大众的娱乐心理, 过度夸大安全事件的严重性, 大肆宣传学校的偶发事故。一旦发生事故便一边倒地将矛头指向学校, 而不是理性地分析事故发生的来龙去脉, 这无疑给教育工作者施加了无穷的压力, 无形中打击了其工作积极性, 久而久之, 社会对学校教育产生了误解, 学校安全管理工作更难进行。

3. 社会、家庭等教育系统外部的力量对学校的管理提出过高要求, 缺乏理性

当前我国教育的主体多为独生子女, 是每个家庭的全部希望, 因此社会、家庭等对学校的教育给予了更多的关注, 给学校施加了很大的压力。有人的地方难免会产生矛盾, 加上学生活泼好动的天性, 学生在学校里出现安全事故是无法杜绝的, 学校也无从保证学生时时刻刻都在教师的眼皮下受到关注。然而每个孩子又都是父母的100%, 因此一旦发生事故, 有些家长便失去理智, 出现过激行为, 给学校正常的教学秩序带来负面影响。家长的行为在一定程度上与社会导向相互作用, 对学校教育过多地关注, 对教育的专业性缺乏应有的认识和尊重。在这样的情况下, 学校管理者实行“圈养”的管理模式也是不得已而为之。

三、学校安全管理创新思维

1. 树立“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 真正彰显学生的主体性

安全管理坚持“以人文本”的理念是人文精神在教育上的一个重要体现, 学校教育与管理的对象是人, 人具有主观能动性, 他不是机械地、被动地接受学校的教育, 而是有思想、有个性地主动吸收, 因此学校应当充分关注学生的需求, 真正做到“一切为了学生, 为了学生的一切”。在具体措施实施过程中, 管理者应尊重学生、理解学生、发展学生, 避免受到功利主义思想的侵蚀, 忽略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性。管理者的管理思路应当从重管理向重教育的方向转变, 丰富安全教育的形式, 提高安全教育的效果, 使学生具有安全行为习惯和安全防范能力, 激发学生自主安全意识, 这才是促进校园和谐的长久之计, 一味地压制只能治标不能治本。

2. 制定学校安全相关法律, 使学校教育有法可依

在涉及校园管理、设施、老师素质和政府政策多方面的校园安全问题上, 法律法规的规范也显得尤其重要。目前, 我国还没有一部单行法律对校园安全问题进行专门规定, 只有一些相关基本法律在内容上对校园安全问题有所涉及或者有原则性规定, 如《教育法》、《义务教育法》、《未成年人保护法》、《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等。

有学者指出:这些法律对校园安全管理的内容规定过于笼统, 缺少现实的指导意义;对于学校的管理职能和监护责任规定过于泛化, 在实践中缺乏可操作性;对于学生人身伤害案件的归责原则和处理标准没有具体规定, 存在法律空白。

因此, 学校安全立法应当坚持权责明晰原则, 对学校安全所涉及的相关主体的权责用法律加以确定, 划清各主体的责任范围, 避免出现权责不清、相互推诿的情况出现。只有完善的法律才能从根本上改变“圈养”的现状, 学校才不至“戴着镣铐跳舞”束手束脚。

3. 学校管理制度细节化, 为学生的安全保驾护航

学校限制学生课间活动场所是出于学生安全考虑, 下课后教师离开教室, 学生在无人监管的情况下假使随意追逐打闹, 有发生危险的可能性。鉴于此, 学校可以安排教师在固定地点进行看护, 保证学生活动的安全。这仅仅是一项很细小的措施, 但却能体现学校管理制度的细节之处。学校如若能够考虑到管理过程中的每一小细节, 并提出相应的保障制度, 将其落到实处, 为学生的安全保驾护航, 那么学生自然能获得更大的发展又不至受到伤害。

4. 学校、家庭、社区形成合力, 共同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学校教育、家庭教育与社区教育是学生成长过程中的“三驾马车”, 三者相辅相成, 缺一不可。学校的安全管理工作需要社会各界的协助, 形成合力, 才能真正向着创新模式转变。学校自身需要反思在管理过程中出现的失误, 及时找到解决措施, 家庭与社会需要给予学校教育更多的理解与支持, 共同营造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环境, 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安全问题重于泰山, 学校、家庭以及社会都对校园安全给予了无限的关注。当前学校安全管理工作中出现的“圈养”现象, 对学生的发展产生了诸多负面影响。鉴于此, 笔者认为学校教育工作者在管理工作中要本着“以人文本”的理念, 遵循儿童身心发展规律, 将各项制度细化, 让学生的自由发展与安全工作取得平衡。学校只有创新安全管理的思路, 转变“圈养”的管理模式, 才能把安全管理工作做好, 办人民满意的教育。

摘要:近几年, 校园安全问题不断成为舆论关注的热点。在安全事故频发的今天, 安全管理理所当然地成为学校教育管理的重中之重。然而反观中小学安全管理现状, 由于社会各界的压力, 很多学校出现了“圈养”现象, 呈现出过于保守的局面, 创新学校管理思维刻不容缓。文章从当前学校安全管理现状、成因以及危害这几个方面进行探讨, 从而提出学校安全管理的新思路, 从“圈养式”管理模式逐渐转变为符合学生身心发展规律的“散养式”模式。

关键词:安全管理,创新思维,圈养

参考文献

[1]陈尔胜.“散养式教育”实施策略刍议[J].科教文汇, 2011.

[2]王法敏, 杨挺.从“圈养”现象透视学校安全管理思维[J].教育导刊, 2009.

[3]尹晓敏.学校安全管理的人文关怀论[J].中国教育学刊, 2006

[4]冉亚辉.学校过重安全压力的负面影响及对策[J].教学与管理, 2007.

[5]尹晓敏.审视学校安全管理过度化倾向[J].建构学校安全管理适度原则.中小学管理2006.

篇4:班级管理中的创新思维

一、采用“金鱼缸”式管理法,实行民主治班

“金鱼缸”,我们无论从哪个角度,都能一目了然地观察到透明的缸里金鱼的活动情况。“金鱼缸”式管理法是一种极富透明度的民主管理。班主任应改变以往的家长制或保姆式工作作风,遇事不必事必躬亲,班级事务应交给班委会,让班委干部各司其职,各负其责。

1、突出“三项民主”民主选举班干部;民主制定班级的各项管理制度,包括学习、纪律、卫生、体育、课外活动等方面的细则条例;民主决定班级中的“大事”、“要事”,例如开展某项活动,处理违纪现象等。这样做的目的,其一是使班干部能代表大多数同学的意愿;其二是使班级制度能符合、体现大家的利益和要求;其三是激起学生在班级管理中的“主人”意识,调动大家参与管理、自我管理的积极性,焕发出:“班好我荣,班差我羞”的责任感、使命感和自豪感。

2、建立班委轮换制。经过学生民主评议的班委会,在經过一定时期的磨合,实践后,对班级管理已进入最佳状态。这时应立即调整,由新一轮班委继续管理。这是一种打破常规的做法,使学生积极参与管理,并努力在管理中创造自己的特色、风格、发挥积极性、独创性、把班级管理推上新的境界、新高度。

二、创设团结互助、拼博竞争的氛围

班级管理中,最重要的是树立起一种积极向上、团结拼博的班风、勤奋求实、执着创新的学风。首先,让学生明确学习目的,“胸中有了大目标,千斤重担也敢挑”,树立起远大的理想。其次,组织开展各种竞赛,激发上进意识,形成一种争先创优的心理态势。再次,注重班级考核,制度透明高,可操作性强的考评制度,公开、公平、公正地对学生的德、智、体、美、劳作出全面考核,作为评选校级三好学生、优秀干部及发展团员的重要依据。

班主任要与学生交朋友,心灵沟通,真诚相待,同他们架起友谊的桥梁。为了架起师生间友谊的桥梁,班主任要打破年龄界限,找学生谈心里话,了解学生喜爱的东西,陪学生一起“赶时髦”,课外活动中,与学生一起活动,在欢声笑语中打成一片,团结互助。

三、运用“七擒七纵孟获”,为使“蛮王”孟获永不反叛而采用

攻心为上战略,即得民心,顺民意,使孟获口服心服。对于“蛮王”都能制服。对于顽童,宽恕他、监督他,注意他,教育他,引导他,感动他,使他心灵深处受之震动,不搞“烽火滚滚的鏖战”,“不动干戈”,也不“剑拔弩张”,“不战而屈人之兵”,而是班主任献出爱心,爱心是一片照在冬日的阳光,使贫困交迫的人感到人间的温暖;爱心是一股流淌在沙漠里的泉水,使濒临绝境的人看到生命的希望;爱心是一首飘荡在夜空的歌谣,使孤独无依的人获得心灵的慰藉。事事关心学生,处处体贴学生,而使他们内心动情,亲师信道。

四、培养不驯服的“野鸭精神”,张扬学生的个性

丹麦哲学家哥尔科加德说:“野鸭一旦驯服,就失去了它的野性,再无法海阔天空地去自由飞翔了。”过去的班级管理中,班主任总是希望学生做听话的“小绵羊”,循规蹈矩。结果,许多学生成了高分低能者,缺乏个性及灵性,要改变这种状况,班主任要有计划地组织各种活动,给学生提供表现自我,弘扬个性的机会。如举行辩论会,演讲会、诗歌朗诵、广视角读书、学法交流等,让他们关心流行歌曲排行榜,去关注体坛重大赛事,去交流最新科研成果。使大家感觉到生活充实,有趣味,有活力。在活动中,既受到启发教育,又得到锻炼提高,还能广博见闻,取长补短,积累信息。

当我们还给学生一个张扬个性的广阔空间,培养他们不驯服的野鸭精神时,便会给枯燥无味的学习生活注入活力,整个班级管理工作将呈现出勃勃生机。

五、推行“三七开”奖惩制,鼓起学生自信的风帆

平时考试不排名次,而从多方位,多角度来评估学生,鼓励学生发挥潜能,树立“没有最好,只有更好”的理念。以前考试,以分数定人。考,考,考,成了老师的法宝;分,分,分,成了学生的命根。学生只知死读书,长此以往,磨灭灵气,丧失活力。我们改变了以前的单以成绩的评估方法,将70%的学生评为优良或优秀。改进了奖惩制度,有利于激励多数,鞭策少数,学生会更加坚定信心,鼓起自信的风帆,驶向理想的彼岸。

对于30%的学生,不要一味地认为是差生,一味地认为他们头脑简单,四肢发达,不可挽救。而事实上,这些成绩差的学生的头脑是一个需要开采的宝藏,一束需要点燃的火把。要重视对他们学习方法的指导,引导他们作学习的主人,大胆的想象,积极思维,主动探索,“手、脑、口”并用,让他们尽快掌握打开知识宝库大门的钥匙。

篇5:张维智--思维创新与管理创新

一、什么是思维?

思维是人脑对客观现实的间接的、概括的反映,是认识的高级形式。表现在两个方面:

思维的间接性:思维的间接性是指人们借助于一定的媒介和知识经验对客观事物进行间接的认识。

思维的概括性:指在大量感性材料的基础上,把一类事物共同的特征和规律抽取出加以概括。概括水平在一定程度上表现了思维的水平。

二、什么是创新?

思维创新是不受现成的常规思维的约束,寻求对问题全新的独特性的解答和解决方法的思维T***过程。

1、关于思维创新的几点结论

(1)思维创新是应变性思维

(2)创新思维是反定势思维

(3)思维创新是发散性思维

(4)思维创造需要知识和勇气

2、是什么阻碍了创新

(1)直线思维、惯性思维——无法突破常规

(2)见识过于狭窄——很难有新颖的、超前的创意

(3)惰性 保守——不愿意或难以接受改变;墨守成规

(4)经验主义——过早否定各种可能性

2、是什么阻碍了创新

(1)直线思维、惯性思维——无法突破常规

(2)见识过于狭窄——很难有新颖的、超前的创意

(3)惰性 保守——不愿意或难以接受改变;墨守成规

(4)经验主义——过早否定各种可能性

3、开发创意的Q605556860方法

(1)逆向思维法

(2)头脑风暴法

4、管理创新内容:

(1)管理理念创新

(2)管理组织创新

(3)管理机制创新

(4)管理方法创新

(5)管理模式的创新

三、思维创新与管理创新:

1、企业组织结构概述

2、企业组织结构类型

(1)直线制组织机构:

(2)直线职能制:

(3)事业部制:

(4)矩阵制:

(5)多维立体:

(6)模拟分、企业组织设计概述

4、企业组织设计的原则

(1)劳动分工

(2)统一指挥

(3)管理幅度原则

5、企业组织设计的原则

6、企业组织的部门化

5、企业组织设计的原则

6、企业组织的部门化

篇6:陈馨贤-创新思维与创新管理培训

讲师:陈馨贤

培训时间:2天

培训地点:客户自定

培训对象:企业中高层管理者

培训对象:

1、心理咨询师、婚姻家庭指导师、EAP培训师;

2、从事家长培训的各机构培训师;

3、学校心理辅导师、社区心理工作者、青少年心理工作者;

4、希望改善与自己孩子关系的各年龄阶段的家长;

5、有志于做亲子教育培训的各界人士。

培训背景:

在今天巨变而又剧变、无序而又无需的商业格局中,所有的市场规则都在进行着猛烈冲击与快速洗牌!《思考的技术与思维创新》课程将跟你一起探讨创新与变革的规则、创新的实施计划与创新工具的使用,让创新的变革动力与解决方案,时刻帮助团队突破成长瓶颈提升竞争优势,并成为应对高度不确定性未来的决策基础!

创新思维与创新管理培训课程内容如下:

思考是为了明天的行动

左脑与右脑

理性思考与感性思考

决策思考的三段式

失败的思考者常犯的错误

分析:创新思维与创新管理培训案例!

解析:创新思维与创新管理内训案例!

案例:创新思维与创新管理课程案例分析!

讨论:创新思维与创新管理经典案例讨论!

分组:创新思维与创新管理培训案例学习指南

分析:创新思维与创新管理学习中的八大陷阱!

建立思考的逻辑步骤

思考问题需要步骤吗?

如何建立思考的步骤

狂问+整理的方法

互动:创新思维与创新管理培训案例评估

分享:某集团创新思维与创新管理培训案例

分享:哈佛经典创新思维与创新管理案例分析示范

分享:企业创新思维与创新管理培训三步走!

案例:联想(中国)公司的创新思维与创新管理培训案例

讨论:明天的道路——企业如何做好创新思维与创新管理?

提高思考质量的四项基本技术

管理关注点

横向思考的练习(发挥右脑的潜力)

纵向思考的练习(发挥逻辑思维的潜力)

落地式思考的练习(纵向思考和横向思考的特殊应用)

分享:创新思维与创新管理培训四部曲!

分享:创新思维与创新管理内训五步骤!

分享:企业创新思维与创新管理六技巧!

分析:某药业集团所面临的创新思维与创新管理难题!

分享:企业创新思维与创新管理七方案;

分享:公司创新思维与创新管理八大军规!

分析:企业创新思维与创新管理十大黄金法则

课程联系:一五零三八三九九七二七

管理者思维创新的障碍与三项基本内容

管理者创新的障碍:

创新的心理障碍

创新的认知障碍

创新的行为障碍

管理者创新的三项基本任务:

系统的创新

方法的创新

习惯的创新

分析:领导者创新思维与创新管理做什么?

分析:创新思维与创新管理内训哪些步骤很重要?

分析:创新思维与创新管理培训哪个环节很重要?

分析:企业如何贯彻创新思维与创新管理全过程?

分析:创新思维与创新管理培训,我们做对过什么?

案例:海尔集团创新思维与创新管理咨询方案案例研究

创新三部曲之一:焦点

范围与主题

通过质疑寻找主题的方法

主题的分解与焦点

切西瓜的方法

三三制

案例:麦当劳的创新思维与创新管理UP计划

分享:创新思维与创新管理培训师一句话说清楚创新思维与创新管理

创新思维与创新管理七宗“最”:从失败中寻找经营秘诀,从检讨中探索成功之道。

创新三部曲之二:获得

如果你逻辑思维能力很强:想想“还有什么?”和“为什么不。呢?”

换一条路

逆向思考

如果你感觉自己总是被框在一个圈圈里:想想“。。?” 问自己三个问题:X,Y,Z

从高处看下来

更多的方法:

概念三角形方法的练习

不相关联想法

让思维解放的练习:PO

分享:创新思维与创新管理培训的新金科玉律!创新思维与创新管理深度剖析:疑难问题与解决对策

创新思维与创新管理内训解决之道:案例延伸与对策分析

创新三部曲之三:实现

第一问:做不做?

第二问:怎样做效果最好?

第三问:有什么需要注意之处?

第四问:计划完善吗?

第五问:是不是预想的结果?

分享:创新思维与创新管理内训的三种武器

创新思维与创新管理实战密码:策略?技巧?案例

篇7:学校管理的创新思维

2.1创新管理观念

创新管理观念。管理观念在整个管理工作中占据着中心地位,为了促进建筑工程管理工作向着更好的方向开展,需要从根本上创新工程的管理观念。①更新管理观念,要积极改变传统意义上的管理观念,根据建筑工程的实际情况不断拓展管理思维,大胆对相关管理制度进行改进。②企业给予建筑工程管理一定的重视,不仅要在资金上提供保障,还要为建筑工程的管理提供相应技术支持。③用发展的眼光看待管理工作,立足于长远的战略计划,结合工程自身的特点,制定出合适的发展规划,并按照相应的趋势来展开工程管理工作[1]。

2.2创新并完善管理体制

管理体制的创新,可以将其理解成管理体系结构和制度的创新。基于当下不完善的管理体制,应当对其进行完善并在其基础上进行创新。为了保证管理工作的科学合理,应当从以下几方面对管理体制进行完善和创新:①成立相应的工程管理部门,专门负责工程各个方面的管理工作,保证管理工作能够不受其他因素的影响而独立运行,并对相关管理工作人员的综合能力和素质进行严格把关。②建立终身责任制度,明确管理工作人员的管理职责和义务,保证责任能够落实到每个人身上,进而促进工程管理的质量能够满足相关规范和标准。③建立严格的奖惩制度,部门根据管理工作人员工作表现的程度对其进行奖惩,对管理工作条理清晰且产生良好效果的工作人员给予一定奖励,对于一些消极怠慢、得过且过的管理工作人员给予一定的惩罚,通过这样的方式来加强每个管理人员的责任感,提高其工作的积极性,以保证工程的质量[2]。

2.3创新管理技术

管理工作所使用的管理技术应当要现代化科技相符,并有效理由现代化技术来完成各个环节的管理工作。因此:①管理人员必须要掌握施工过程中所涉及到的多方面技术,如:混凝土技术、测量技术、仪器的.安装和检修技术等,在掌握基本的施工技术后,才能对工程各个环节进行有针对性的管理,实现高效化的工程管理。②有效利用计算机技术,通过计算机网络技术来完成资源的共享,并分享给建筑过程中的不同部门和工作人员,及时找到施工过程中的不合理之处,便于相关工作人员针对不合理之处进行讨论,保证工程的合理性。③加强自动化技术在工程中的应用,自动化技术是基于计算机网络的技术,其可以有效减少人力和时间的浪费,在节约成本的同时提高管理效率[3]。

2.4创新型管理人才的培养

创新型人才的培养在建筑工程管理工作中十分重要,其不仅是提高管理效率的关键之处,还是保证工程现代化发展的重点,在竞争越发激烈的建筑行业市场中逐渐显示出了重要地位。因此,面对部分管理人员综合素质低下的现状,应当从多个方面提升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并逐渐将其培养成创新型人才。①建立新的人才培养机制,即:将创新性思维融入到企业中去,从不同的角度培养管理人员的创新意识,并在实践中逐渐提高其创新能力,进而为建筑工程管理工作带来新的发展方向,提出更多建设性意见。②组织现有的管理人员外出学习,外出进修是增长能力和知识面的良好途径,不仅能够接触到先进的管理技术,同时也能够在前辈的指导下总结更多的工作心得,便于在对建筑工程管理的过程中发挥出更高的效用[4]。

3结束语

总之,为了让建筑行业能够更加适应不断发展和变化的社会,就必须要注重建筑工程管理工作。因此,创新思维在建筑工程管理工作中发挥着越来越明显的促进性作用。在实际情况中,可以通过创新管理观念、管理技术、管理体制、培养高素质管理人才等手段不断提高管理效率,为建筑行业的发展奠定良好基础。

参考文献

[1]钱志伟.探析创新思维在建筑工程管理中的应用[J].科技展望,2015,25(26):54.

[2]何振涛.创新思维在建筑工程管理中的应用[J].江西建材,2016(14):282+289.

[3]刘力溏.创新思维在建筑工程管理中的应用分析[J].科技经济导刊,2017(07):238.

篇8:论工程建设管理的创新思维

, 厦门会展中心二期为会展中心一期的配套建筑,位于会展中心一期北侧,建筑由展厅、展览配套及辅助用房、地下设备用房三个部分组成,占地面积47078.8m2,总建筑面积75745m2,其中地上建筑面积67628.1m2,地下建筑面积2667m2,建筑物长387m,宽147m,高27.6m。厦门国际会展集团有限公司投资建设,厦门联发(集团)房地产有限公司代建。主体为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屋面为张弦梁钢结构。本工程于2007年9月份进行设计竞赛,2008年1月9日开始进行预应力管桩施工,2月份完成上部招标,定额工期700多天,专家论证缩短为480天,3月1日主体工程开工,同年“九八” 提供展览使用,也就是说实际工期仅为180天,圆满完成市政府如期举办国际展览的要求。81米跨主展厅采用张弦梁钢结构体系,是此种结构体系在福建省的首次应用,也是当时福建省最大跨度,建成后钢结构获得中国建筑钢结构金奖。实践证明,只有基于技术进步、管理意识思维的创新才能真正带来工程建设的超常规突破。

二、项目的难点及特点

1.设计难度大:会展二期主展厅为81米跨度,且建筑风格须与一期相协调,因此造型比较复杂,工程综合性强协调量大。由于是标志性公建,结构设计安全等级全面提高。项目二次设计量大,如钢结构、幕墙、精装修、智能化等子项,由于工期紧迫,深化设计时间与工程实施基本同步,对项目进度协调、质量把关和造价控制带来比较多的不确定因素。

2.技术难度大:屋盖采用了在福建省首次应用的张弦梁钢结构体系,其箱梁灌浆属国内首例,在当时,该钢结构体系的检测控制技术和验收规范尚无统一标准。

3.工期异常紧张:工程(桩基除外)定额工期700多天,专家论证缩短为480天,由于“九八”投入使用要求,实际工期只有180天,此间需完成地下一层地上三层土建结构及大跨度屋面张弦梁钢结构、围护结构、幕墙、装饰、安装调试、室外等诸多工作内容并满足布展条件,总投资约5.5亿元,被认为“不可能完成的任务”。特别是张弦梁钢结构从工程中标、详图转化、材料采购、构件加工到进场仅60天,3800t钢构安装也只有60天。

4.场地狭小,大量穿插,施工组织困难:二期建设不能影响到会展一期的正常使用,所以能留给二期建设的场地非常有限。由于工期的压力,材料使用在瞬间达到高峰,基本无法周转,而且短期内要解决大批量材料的水平及垂直运输,根据现场条件布置10台塔吊及5台汽车吊全负荷运输,仍不能满足需求。两侧的辅房和屋顶的女儿墙造型使钢结构吊装只能采取跨内实施,展厅须设吊机行走通道,在外立面上需预留吊装设备出场的空间,也就造成在砼结构和幕墙上封闭进度压力大。

5.建筑造型复杂,施工难度大:梁板式基础,砖胎膜形式及二次回填施工工艺,施工繁琐,周期长。圆柱及异型柱,柱模板无法采用夹板形式,需采用定型钢模板,机械配合安装,安装难度大,施工周期长。每层均设有造型复杂的砼现浇挑檐板,施工难度大。大部分支撑架均为高大模板支撑系统,施工周期长。金属屋面板和彩板天沟有整体成型的要求,压型机只能设置在砼10米结构屋面上,制作后再进行二次转运,难度大。女儿墙均为高度6~15米3~5层框架及剪力墙结构,大量悬挑外架搭设在夏季台风季节中存在安全隐患,且交叉作业直接影响展厅屋面板施工。

6.资源组织困难:本工程工期异常紧张的实际特点,造成劳动力工种需求的不均衡,资金占用大,材料采购种类和数量大,资源组织非常不易。例如3800T钢板、石材、铝合金和玻璃,特别是厚板备料(Z向性能要求,国内仅两家钢厂可以生产,供货十分紧张)尤为困难。

三、项目管理的核心思路和控制点

尽管困难重重,但是建设团队并没有被吓倒,本着敬业务实的态度,大胆创新,使用新技术、新工艺,新思路,也为项目打开了新局面。

1.设计方案,牵一发而动全身

首先是主结构体系:展厅主跨度81m,设计院原设计三层网架结构。网架结构是较成熟的大跨度结构形式,2000年建成的会展一期,其中的81m×81m展厅大跨度屋盖结构采用的就是三层焊接球网架结构。二期81m大跨度展厅仍采用三层网架结构,技术上可行,但三层网架焊接球的焊接工作量浩大,海边腐蚀性较大,不能保证构件焊接部位的耐久性,进度上也无法满足立体施工作业要求,况且展厅两侧的砼辅房和女儿墙的建筑形式也使网架吊装,吊机站位成为困难,在施工组织上不论整体提升还是累积滑移的吊装方案都难以实现;而如果将网架焊接球节点改用螺栓球节点,虽然施工进度可以加快,但是相关节点数量繁多,质量可靠性差,不能满足安全性要求。若采用钢结构管桁架体系,由于跨度超过了70米——这个桁架体系比较经济的界限,含钢量过大,造价没有优势。经过考察、与国内专家反复讨论分析,从技术先进性、施工工期、节约造价等多因素综合考虑,最终确定采用张弦结构体系。正是这个关键体系的选择,为项目如期竣工奠定了最有力的基础。

其次是基础选型:在填海的地质情况下,既要满足设计要求,又要满足工期,预应力管桩是比较合适的选择,为了确保质量,通过采取装卸和焊接保护钢板的措施很好地解决了干湿交替区的中度腐蚀的问题。3000多根桩共90000多米,在一个多月的时间内全部施工完成。

关于箱梁填充材料的选择:本工程为海边大型公建,为防止在特定台风状态下屋面结构在负风压作用下可能反拱造成预应力拉索失效,必须保证屋面自重足够平衡风吸力,就需增加张弦梁自身重量,即在箱形梁内填充配重材料增加自重。原设计方案中考虑采取箱形梁中卵石填砂的措施,即箱梁内每4.5m设一隔板,在其空腔内填充卵石砂砾。但此措施首先在钢结构的箱梁制作过程中需要设置构造隔板,给工程下料和加工造成困难,而且砂卵石的流动性很差,较难保证箱梁内的均匀性及饱满性,施工周期长且容易造成钢构件的腐蚀。同时,这种方法在高空作业上基本无法实施,而且即使能够实现,也严重影响了后道工序的衔接。为此参建各方进行了长达2个月的试验研究、模拟验算及现场1:1试验,最终决定灌注流动性更好的轻质水泥砂浆来满足屋面配重的要求,采用泵送自流轻质水泥砂浆重力灌浆的施工工艺进行施工。

2.工作思路,预见性和全局性并重

好的管理思路能加强统筹,避免绕弯,而良好的布局才能实现收官顺利。业主的项目管理思路应该体现良好的掌控性,任何重要的决策应该是全面和有效的。

主体未动、市政先行:在设计方案胶着时,正值冬季,正是市政管网施工的黄金时间,二期作为一期的配套工程,管网涉及到大量的改造完善,因此雨污管网打破常规先行施工,在雨季和上部单位到来之前全部完成。同时,在基础承台施工期间穿插室外道路路基的施工,这样做既可以利用做好的路基作为施工临时道路的路基,同时又省去了室外道路的施工时间又节约了造价。而对于设计还未完成的管网驳接区域,在主体招标时,要求投标单位采取悬挑式的脚手架,这样落架和室外工程就能同时保证。

招标策略关乎成败:工程合理发包,该切的要切,该打包的要打包。桩基和基坑支护先行实施,这样既可以让桩基工程避免遇到雨季又为设计完善争得时间;公建主体工程非常复杂,完善的施工图和工程量清单是顺利完成招标并很好地控制造价的有效手段;在主体招标中,总承包单位又是主承包单位,不分解工程,通过招标文件明确技术和质量控制要求,将责权利一体化,矛盾内部消化,减少界面扯皮,最终使施工单位有信心完成所有既定的目标。

层次分明的组织保证体系:快速有效的决策才有利工作推进,因此建立行之有效的管理组织架构非常重要。由建设局长亲自挂帅的建设局各处室全程保驾的工程协调工作组是第一个层次,很多重要的协调工作都在现场完成,工程进展一路绿灯,突破大量的管理瓶颈,从政府的层面解决了企业无法快速解决的事。第二个层次是成立了由建设和代建单位参与的高层协调小组,每周协调,大事不过三小事不过夜,决策有效及时,工作重点清晰。第三个层次是现场各参建单位,其中也包括了建设质量监督站,派驻监督小组,随时对工程质量和安全进行跟踪和指导,设计院安排各专业人员驻场及时处理各类变更,以实现工程管理的零耗时。值得一提的是,各参建单位为这个项目配备了最强的技术力量,在智慧的碰撞中,工程不断创造建设奇迹。

用好专家资源,四两拨千斤:大量新技术的实施需要坚实的理论科学依据,我们依靠建设局的支持,聘请国内知名的专家进行了各专业必要的安全性论证,据不完全统计,该项目的专家论证有近20次,既解决了大型公建安全和规范解释不明确的问题,也少走了弯路,为相对合理的安排施工工期做好准备。

3.技术创新,预控到位

压缩工期不意味着质量妥协,会展二期作为创优工程,短期内如何把控好技术和质量关呢?除了常规手段外,我们对重点部位重点工序采取重点控制的办法,预控在前,把问题消除在萌芽当中,减少了纠偏的时间。

验收标准的合理制定和有效实施:该体系当时在国内尚无成熟的验收标准,因此我们结合了南京会展和国内同类体系的特点,制定了符合设计要求且能全面反映体系施工过程的验收评定标准,并通过了质监站和设计院的认可。张拉过程中,位移量和垂直度是最直观的指标,它是对设计、钢结构详图转化、制作、安装过程的全面检测。实施时,施工单位首先模拟了整个张拉过程,并通过计算得到了张拉位移的理论指标,在条件具备后,首先试张第一榀,根据监测得到的数据,检验模拟验算是否正确,将相关的意见及数据反馈设计单位,在得到设计院的确认后,作为控制后续张拉的标准。除此之外撑杆的垂直度关系到张弦梁压杆、拉索的受力性状,是保证张弦梁几何形状及平面内刚度的重要因素。张拉前的预偏,张拉、灌浆后的检测,有效控制了体系的受力稳定。另外除了施工单位自检、监理旁站,我们还委托了第三方进行检测,以确保数据的真实和准确。

实验模拟,指导施工:在招标文件中专门编制了《钢结构技术要求》,同时确定了主材品牌和钢结构加工厂的选择名单,良好的加工质量确保了后续工程的顺利进行。对于抗风压需采取的箱梁灌砂的方案,经过ANSYS软件对钢梁填充物的几次模拟分析,结合箱梁壁厚普遍较薄,灌浆后力学性能的变化情况,以及钢构件的二次深化设计,最后确定填充容重在16kN/m2~18kN/m2之间的轻型特种砂浆的方案。高空灌浆的实施,砂浆的水化热的变形控制方案,由于没有先例,为了慎重起见,我们提请设计院模拟复核,同时在现场按1:1的比例做了一根钢箱梁,在钢箱梁高端顶面开灌浆口,低端开出气口,利用砂浆自身流动性来填充。试验结果相当成功,砂浆充满度符合设计要求,变形在控制范围,砂浆水化热没有对钢箱梁有不利影响。

4.成本意识,贯穿始末

预见性强的商务标的计量组成规避造价风险:在招标时有些设计工作来不及细化,在标书编制中充分考虑工期过紧造成的设计缺漏,工程量清单的编制慎重、仔细,充分了解施工过程及工艺要求,合理地确定各种清单价格,同时对可能出现缺漏的地方技巧地通过清单的计价组成,把设计缺漏的风险消化掉,有效地规避了重大设计缺漏造成的风险。

合理使用赶工措施费用:为避免赶工造成成本失控,招标文件中将包干的赶工措施费的合理使用作为应标的基本条件,许多措施和变更可以很好的消化在赶工措施费中,杜绝了大量签证的发生。同时变更签证一单一结,资金使用清晰明了。

设计优化成本效益:设计方案、计算模型、结构断面、材料选择都是造价控制的关键,从图纸深化、细化入手,优化每一个设计环节,最终实现目标成本控制。同期厦门某大跨度网架,跨度为92.6m和77.8m,用钢量173kg/m2。而本工程钢结构(同口径)用钢量99kg/m2。

四、小结

1.基于技术、工艺进步和管理意识思维的创新才能真正带来工程建设的超常规突破。

2.工期的缩短不意味着质量的缺陷,只要预控科学监督到位,一样能实现优质产品。

3.赶工没有造成成本失控,会展二期不仅没有突破总概算投资额,还实现节省。这对于建设期间正赶上钢材、人工等价格上涨的情况,是很难得的。

上一篇:八年级数学课改总结下一篇:好看经典的励志言情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