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法律服务活动实施方案

2024-05-03

社区法律服务活动实施方案(共11篇)

篇1:社区法律服务活动实施方案

新社区价格服务进社区活动实施方案 价格服务进社区 服务民生促和谐

xx社区位于xx北路和xx河交界处,距市中心xx公里。社区常住人口xx余人,流动人口xx00多人,所辖企事业单位xx家。从xx年开始,xx社区深入推进“价格服务进社区”工作,充分发挥社区价格咨询室的功能,走进社区、贴近百姓、服务群众,调研走访社区居民,了解群众的呼声需求以及对政府价格监管工作的意见建议。xx年,省级六家新闻媒体对新区“价格服务进万家”活动进行了采访和宣传,xx市政协主席贡培兴同志对我社区民生价格工作开展了调研,充分肯定了我社区在宣传服务方面的突出亮点。xx年 3月,xx社区又被市物价局授予“‘迎世博规范市场价格行为年’活动优秀单位”的称号。xx社区还先后荣获“xx新区价格监督服务网络先进集体”和“xx新区xx价格管理工作先进集体”称号。今天,我非常有幸能参加此次会议并交流发言,谈谈如何做好价格服务进社区工作。

一、统一思想 提高认识随着社会管理不断地从各个方面进入社区,作为社区工作者,我们应该从老百姓最关心的事情做起。例如:住房、医疗、养老、就业等,还有老百姓最关心的“菜蓝子”、“米袋子”。社区正逐步发展成为具有完备社会服务功能、满足居民基本生活需求的场所。为此,政府的价格和收费政策在社区的贯彻落实,直接关系到千家万户的切身利益。xx社区“价格服务进社区”活动的开展,更好地加强了价格法律、法规、政策的宣传,扩大了价格工作的社会监督范围,提高了价格政策、收费标准的透明度,充分调动了社区群众参与价格监督的积极性,也体现了我们服务百姓的心愿,取得了一定成效,深受群众欢迎。在价格服务进社区工作中,xx社区设站长、专职负责价格监督的社区工作者一名,价格监督联络员各片区共12名,居民价格联络员10名,站长由社区一把手亲自担任。按照新区物价部门的指示精神,社区每季度定期组织学习物价局下发的各项通知要求和制度,各种文件和材料等。为做好宣传工作,我们将xx市物价局印制的《xx市民生价格手册》和新区物价办印制的《价格法规知识问答手册》等宣传材料,通过社区价格服务员将数千份具体分发到各个居民户手中;在社区三个主要道口设立了“居民主要价格和收费标准公示栏”,包括《农副产品价格表》、《超市食用品价格表》、《日用工业品价格表》以及《常用药品价格表》,每月5号、xx号、25日更换。让居民第一时间了解民生价格信息,也能清楚地看到不同商家价格的高低分明,就可以有选择、有参考地进行购物;公示内容还包括涉及老百姓生活的一些价格变动情况。比如居民用水调整了、公园门票的涨跌价情况,xx社区的价格公示栏都有及时进行公示;协同物业公司对物业管理费、停车费、房屋维修费等热点问题进行公示。类似这种价格信息的公示,社区老百姓都表示做得非常细心与合理,虽然现在能够了解价格信息的渠道很多,但是住在小区内只要不出大门口也能了解各种价格信息,确实很贴心、很方便。另外还制作了“价格政策法规宣传栏”每月定期更换知识宣传;从2012年起,社区启用了大型电子屏进行民生价格公示,这种即环保又清晰的公示方式受到了老百姓的普遍好评。在社区网站上开设“价格服务进社区”专栏,公布价格监督联络员名单、工作制度等信息,并且对物价局下发的文件及时公示,让小区网民在社区网站就能了解到有关物价的信息。

二、完善制度 注重学习摸清需求,是做好“价格服务进社区”工作的首要环节。只有摸清楚服务对象的需求,做起工作来才有针对性,才能有的放矢。xx社区先后制定了《社区价格监督服务工作计划》,出台了《社区价格监督(服务)室工作职责》、《社区义务价格监督服务联络员工作职责》、《价格进社区五项工作制度》(价格管理制度、优质服务制度、价格诚信制度、明码标价制度、定(调)价制度),并以社区网站、触摸屏及公示板的形式上墙,接受社区居民的监督和咨询。在社区醒目的宣传栏里设置价格公示栏,公示居民关心的水、电、煤气价格和工商、税务登记、教育、民政、环卫、有线电视、物业管理等收费的项目、标准、范围、依据、投诉方式等内容,增加价格政策的透明度,让群众明明白白消费。每年5月1日是《价格法》颁布实施的纪念日,我们都组织开展了一系列丰富多彩的纪念活动,增强了群众对《价格法》的认识和了解。每月在社区大小广场开展社区宣传和咨询服务活动,同时宣传跟群众生活密切相关的水、电、气价格和教育收费,以及对特殊群体的部分价费优惠政策。在“3.xx消费者权益保护日”里,与新区物价部门和街道工商部门开展价格法制宣传服务活动。设立社区价格举报信箱,聘请社区义务价格监督员,形成社区价格监督管理、宣传服务网络。对义务价格监督员进行上岗培训,并建立联系制度。义务价格监督员负责对社区周边价格进行监督,接受群众举报,通过唠家常宣传价格政策、了解群众的想法,及时转达社区群众对价格工作的建议和要求。xx 年3月10日,xx社区召开了价格联络员自治小组会议,学习温家宝总理在第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上关于“保持物价总水平基本稳定,坚持抑制涨势”五点重要讲话以及国家物价相关政策,并于会议上做了《xx社区价格法规知识问答卷》。7月6日,新区民生价格工作座谈会在xx社区召开,新区各街道价格监督站站长、社区义务价格联络员代表参加了会议,宣传普及民生价格公示工作。8月,社区党员集中学习了由中宣部出版的《从怎么看到怎么办——理论热点面对面·xx》一书,社区草根宣讲团成员吴琦华讲解了该书的第一章《怎么保持物价稳定》,以最贴近居民生活的“猪肉价格变动”为例详细阐述了价格变动的影响因素以及国家对稳定物价所作的相关措施,在社区党员掀起了关于民生价格问题的积极讨论。

三、明确目标 履行职责“价格服务进社区”是一项新的工作,没有固定模式,要使工作切实有效的开展起来,必须结合社区实际情况,创造性的工作。在工作中我们重点做到了“三进社区”。一是价格法律、政策宣传进社区。通过在社区设立宣传专栏、宣传点、发放宣传资料等方式,广泛深入开展价格政策宣传活动。重点要宣传《价格法》、明码标价规定、收费管理条例、价格举报、价格监测、物业收费管理等有关方面的内容。提高居民群众自我维权、识别抵制各种价格违法行为的意识和能力。二是全面推行价费公示进社区。公示涉及居民的教育、医疗服务、公安、工商、电信、出租车、居民用电、用水价格、管道煤气价格等,提高收费政策的透明度,保证社区广大居民的知情权和监督权。居民反映很好,说“现在不出社区就可以了解各项收费价格,物价部门将政策送到了家门口,政府真正为我们办了实事”。三是价格咨询、举报进社区。为了让群众能及时反映生活中遇到的价格、收费问题,并尽快得到解决、答复,我们在社区醒目位置,公布了价格举报、咨询电话,设立举报咨询台,及时受理社区居民群众的投诉举报。要求社区物价监督员要掌握、熟悉价格、收费政策,尽量将问题解决在基层,方便群众,不能解决的由社区帮助反映到物价局,为群众价格举报建立了快捷通道。目前,xx社区每年要接受居民群众咨询、举报10多件,件件得到了落实,受到了群众的好评。

篇2:社区法律服务活动实施方案

一 课程实施步骤

1、提前准备。全面考察、了解活动所需的人力、物力等条件,确定参观、访问、服务、实践等活动的对象、时间和地点,与参观、访问的对象(人或机构)取得联系,共同商议活动如何进行。

2、拟定方案。由师生及其他有关人员共同拟定实施方案或计划。方案内容包括:主 题、时间、地点、参加人员、具体步骤、组织形式、活动方式和必要的活动设备以及活动的评价形式等。

3、实施活动。师生走出课堂进入活动场地进行实践活动。教师既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又要及时了解学生活动的进展情况,做好组织和引导工作,还要注意与家庭、社区保持密切联系,活动如果没有家长、社区的大力支持,是很难取得预期成效的。

4、交流总结。学生把自己在活动中的收获汇集、整理成各种形式,并通过多种方式表达、交流和评价。教师则关注每个学生在已有水平上的发展,及时准确地 给予肯定和鼓励。

二 课程实施的基本保证。

学校领导观念的转变和实质上的重视是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实施成功的基本保证。如果没有学校领导实质上的重视,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将流于形式。

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把学生的学习从教室拉向牡会、从以教科书为蓝本转向通过自主 探索与活动体验来求得发展,这对教师课堂讲授的传统角色提出了挑战,使得教师承担着更深刻的义务和更艰巨的任务,对他们提出了更高要求。如果学校没有高瞻远瞩的重视师资队伍建设并接受新的教育观念的领导群体,如果学校没有一批具有现代教育意识、能够高出书本、课堂与考分来考虑问题的教师,学校就不能很好地开展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为此,必须做好以下工作:

1、更新教育观念,实现教师角色从传统到现代的转变。应使教师认识到,教师的主要职责在于为学生的学习探索创设一定的教育情景、营造良好的精神氛围,把充分的学习时间和空间留给学生,而不是代替学生、强迫学生或把学生束缚在书本、课堂的圈子里。教师的主导作用只有体现在学生主动、积极的学习与探索活动中。

2、加强教师指导、组织及协调能力的培养。在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活动中,教师尤其需要做好学校与家庭、社区和社会的协调工作,做好本课程和其他学科教学等方面的协调工作,调动社会各方力量支持本课程的实施。

篇3:社区法律服务活动实施方案

一、共建基层卫生服务实践教学基地的意义

学校在人才培养和教学上和基层卫生服务的对接主要体现在: (1) 人才培养的目标和要求与基层卫生服务机构的用人标准对接; (2) 教学内容和要求与基层卫生服务的工作内容、工作任务对接; (3) 将卫生服务融入专业教学计划中, 专业实践教学模式与基层卫生服务工作模式对接。因此, 要实现这些对接, 需要学校与基层卫生服务机构进行深度合作, 共建卫生服务实践教学基地, 使之成为延伸课堂, 共同育人、共同发展, 这对培养基层高素质的应用型卫生技术技能人才和完善基层卫生服务建设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二、基层卫生服务实践教学基地的合作与管理模式

1.为便于管理, 原则上选择离学校较近的若干家有强烈合作愿望的乡镇医院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进行合作, 在不改变各自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的前提下商谈并签订合作协议书, 增挂实践教学基地牌匾, 共建卫生服务教学基地。

2.成立由双方人员组成的工作小组, 具体负责协调制订基地的建设和发展规划, 重点就学生专业实践教学和社会服务衔接的相关问题进行研讨, 拟订工作计划。

3.开展教学团队培训, 聘请乡镇医院和社区卫生机构的骨干为学校的卫生服务实践兼职指导教师, 和学校的专业教师一起负责计划实施。

4.双方每年均提供适当的经费支持, 用于基地的教学建设。

三、开展卫生服务实践教学的内容与任务

按照工作计划, 在双方教师的组织下, 学生分批进入基地, 在指导教师的带领下, 开展基层卫生服务实践教学活动。具体内容有:

1.社区基本医疗服务。包括一般常见病、多发病的诊疗、护理和诊断明确的慢性病治疗;社区现场救护;体检服务;家庭出诊、家庭护理和家庭病床等上门服务;转诊服务;基本恢复期的康复医疗服务等。

2.社区公共卫生服务。包括社区卫生信息管理、健康教育、传染病防治、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的防治、妇女保健、儿童保健、老年保健、康复、计划生育技术服务、提供技术指导等。

3.实践教学模式。融社区卫生服务于专业实践教学, 实施教育教学—专业实践一社会服务“三位一体”的模式, 使学生将所学的专业知识和实践活动充分结合并运用, 在干中学、在学中练, 增强服务于民、人文关怀的意识, 使学生的理论知识得到巩固和强化, 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得到培养和锻炼, 提高学生在实践中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综合职业能力, 具备从业的心理准备和就业适应能力。这种强化实践教学, 参与社会、服务农村和社区的模式, 是培养学生职业荣誉感和社会责任感的重要举措, 是不断提升学生职业情感、职业精神、职业道德及专业能力的重要过程, 是完善学生人格和培养学生沟通能力、团队协作精神的重要措施, 是学生感兴趣地解决问题学习、社会体验性学习、探究性实践的重要途径, 为实践教学开辟了一条新路。

4.共同制订活动效果的评价方法与标准。

5.共同组织专业课程的教学设计;课程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研讨;并编制实践教学大纲、实践教学与学习指南、案例库等教学资料。

6.学生职业道德教育、职业兴趣和情感、人格培养和就业导向教育贯穿于实践教学的全过程。

四、开展基层卫生服务实践教学活动的形式

组织学生分期分批进入基地进行卫生服务实践活动, 活动形式主要有: (1) 参观。主要针对低年级的学生进行; (2) 社会调查; (3) 建立家庭健康档案; (4) 开展健康教育活动; (5) 开展区域重大疾病流行病学和寄生虫病调查、健康状况普查等; (6) 社区医疗、预防实践; (7) 组织教学研讨会, 共同设计和改革临床课程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手段, 并编制教学大纲、学习指南、案例库等教学资料。

五、开展卫生服务实践教学的效果评价

主要通过向学生和农民、居民发放调查问卷的方式, 从 (1) 学生实践前后对农村和社区卫生服务内容的知晓率; (2) 农民和居民对社区卫生服务实践活动的接受度; (3) 学生对农村和社区卫生服务基本项目的掌握度; (4) 学生对农村和社区卫生服务实践基本项目的满意度; (5) 学生实践前后对职业能力与职业认同感的影响等五个方面对开展卫生服务实践活动的效果进行评价。

农村和社区卫生服务是以人的健康为中心, 以妇女、儿童、老年人、慢性病人、残疾人等为重点, 以解决社区基本卫生服务需求为目的, 融预防、医疗、保健、康复、健康教育、计划生育技术服务功能等一体的综合管理和服务行为。开展社区卫生服务, 使广大人民群众获得方便、价廉和优质的基本卫生服务, 有利于适应医学模式的转变, 是当前卫生体制改革的重大举措。卫生体制的改革促使卫生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必须进行相应的改革, 应加大教学与基层卫生服务相衔接的实践教学活动, 建立基层卫生服务实践教学基地, 为学生提供一个实践教学的真实环境和学习实践的机会。

当前高职卫生人才培养存在与岗位需求衔接不够, 服务意识不强, 对岗位和社会适应不良的现象。为此, 应积极深化高职卫生人才培养模式改革, 以培养其适应基层卫生服务工作的职业能力为重点, 强化学生基本技能和实际工作能力的训练和培养, 实施融教育、实践、服务一体化的新教学模式, 通过认识、体验、发现、探究、操作等多方式学习和训练活动, 培养学生的基本职业素养和专业技术应用能力。这种走出课堂, 紧贴岗位, 把课堂延伸至农村和社区的实践教学活动, 也对“双师”教学团队建设和转变学生就业观念, 提高其适应职业变化的能力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摘要:农村和社区卫生服务体系建设是当前卫生体制改革的重大举措, 促使卫生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必须进行相应的改革, 应加大教学与基层卫生服务实践活动的衔接, 建立基层卫生服务实践教学基地, 为学生提供一个实践教学的真实环境和学习实践的机会, 实施融教育、实践、服务一体化的教学模式, 通过认识、体验、发现、探究、操作等多方式学习和训练活动, 培养学生的基本职业素养和专业技术应用能力。

关键词:高职院校,卫生服务,实践教学基地

参考文献

[1]李芳健, 刘宇珊, 罗冰, 等.预防医学专业学生社区卫生服务综合实践效果评价[J].卫生职业教育, 2013, 31 (5) :98-100.

[2]赵小华.高职院校社区护理实践基地建设初探[J].卫生职业教育, 2008, 26 (10) :75-76.

篇4:社区法律服务活动实施方案

【中图分类号】R721【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2095-3089(2012)09-0291-02

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课程是国家设置、由地方和学校开发的课程领域。由于特殊的社会形势,社区服务和社会实践课程实施起来有一定的难度。一是受安全责任追究的影响,不少学校对组织校外活动心存担忧;二是学生在校时间多,课余时间少,社会实践与社区服务组织难度大;三是由于学生人数较多,有些工厂、社区等社会机构不太愿接纳;四是受相关收费政策影响,学校统一组织活动耗时、耗力、耗经济,基本经济保障较困难。此项工作开展不好就容易走过场,做形式。

针对这些情况,我们开拓创新,精心组织,经过几轮实验、反思、总结,再实验,再总结,探究出了“五个结合”的实施方式。

1课堂与课余相结合

社区服务和社会实践课程不可能全部在课堂上完成,也不可能全部在课余时间完成。

在培训和指导上,我们对要求绝大多数学生集中统一参与的项目如社区服务和社会实践活动动员报告会、表彰总结大会及全校性、年级性、班级性的培训会等都安排在课堂上进行,对分散性、个体性开展的差异性较大的项目的指导和培训则利用课余时间。

在活动组织上,我们根据实际情况将难度较大、组织纪律要求强、安全隐患大、必须集体完成的项目纳入课时计划,安排课堂时间进行,例如校园社区服务、军训、国庆和元旦庆祝晚会、运动会、十八岁成人仪式等等;将难度较小、组织纪律要求不高、安全隐患较小、适合个体完成、可以分散进行的项目安排在课余时间进行,例如打扫清洁卫生、办黑板报、各种社团活动及寒暑假各种活动等等。

2校内与校外相结合

社区服务和社会实践活动是一门“没有围墙”的课程。学生不仅生活在学校中,而且还生活在家庭和社区中。因此,社区服务和社会实践活动课程的实施不可能全部在校内进行,于是我们将必须在校内开展的课程如校园社区服务、值周、校内实践活动等安排在校内进行。将必须走出校门才能开展的课程如社会参观、调查、访问、慰问孤寡老人、生产实习基地活动及双休日、寒暑假各种活动安排在校外进行。这样将学校、家庭、社区的课程资源融合起来,打破学校、教室的束缚,把校内课程与校外课程整合起来,实现了教育空间的最优组合。

3群体与个体相结合

社区服务和社会实践课程是全体学生必须学习的课程,但是,学生是有差异的,因此,在实施过程中又必须尊重学生的个性化特征,关注每个学生的个性化发展。

在课程目标要求上,既面向全体学生制订合理的、大众化的目标,做到大多数学生参与的可能性,又尊重学生的个性化特征,照顾少数学生的差异性。

在活动组织上,对合作性强、要求集中统一同步完成的课程,则组织学生进行全校性、年级性、班级性、小组性等群体活动。对个性化差异大、适合分散性、阶梯性不需要集中统一同步完成的课程,则安排学生进行个体性活动。

在活动过程中,在不偏离总目标的前提下,尊重学生多元化的生活经验、多样化的学习方式和表达方式,合理分组和分配任务,允许并鼓励每个学生在自己擅长的领域以自己喜欢的方式去承担任务和发挥作用,促进学生的个性化发展。

在评价上,一方面注重团体成就,全面评价在一个活动主题下,大家共同努力所取得的成果,倡导合作精神;另一方面,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以多元化的评价指标突出学生的个性和长处,让学生能通过评价看到自己与别人之间的差异,感受到同学、老师的承认与尊重。同时引导学生更多地关注自己所取得的进步,淡化自己与别人的比较和竞争,让学生更积极地看待自己的评价结果,既看到成绩,也看到努力的方向。

4集中与分散相结合

在时间安排上,在新的基础教育课程体系中,社区服务和社会实践课程的课时数为平均每学年一周。由于社区服务和社会实践课程倡导学生对课题的自主选择与主动探究,因此,那种每周的某几天固定安排内容的固定课时制显然不符合实际要求。于是,我们实行了弹性课时制,即将每学年一周的社区服务和社会实践课程课时时间根据需要灵活安排,做到集中使用与分散使用相结合。

在活动组织上,我们根据社区服务和社会实践课程的特点,将全校性、全班性统一开展的课程如庆祝性、典礼性、军训、校园社区服务等活动集中安排,将社团性、小组性、个体性分散开展的课程如校园报刊编稿审稿、调查访问、慰问孤寡老人等活动分散安排。

5安排与自愿相结合

在社区服务和社会实践课程的实施过程中,我们发现一些问题:一是有些学生参加活动的积极性不高,认为开展这些活动费时费力,与高考没有直接关系;二是有些学生参加活动的积极性虽然很高,但由于多方面的原因,他们不知道做什么,不知道怎么做;三是有些学生愿意参加某种活动,不愿意参加某种活动。

针对这些情况,我们采取安排与自愿相结合的办法予以解决。安排的内容主要有:一是对于新课程所要求的社区服务和社会实践课程必须完成的活动内容、课时时数、基本目标等由学校作为“必修”内容做出统一安排;二是对集中性、统一性、群体性进行的全校性、全班性的活动项目进行统一安排;三是在学生选题过程中,对目标不清、方向不明、不知所措的学生进行安排;四是在学生分组活动中,针对学生的差异性所进行的“人员结构搭配”进行统一安排。

篇5:社区服务活动方案

一、积极稳妥地推进避孕方法的知情选择。

避孕方法知情选择是计划生育优质服务的核心内容。一是解放思想、统一认识,转变工作思路和工作方法,在知情上下功夫,在指导上做文章。二是加强咨询,正确引导,科学客观地向群众介绍各种避孕方法的种类、避孕原理、适应症、优缺点、禁忌症、副反应及正确使用方法。三是在尊重群众知情选择权的同时,坚持国家指导与群众自愿相结合的原则,采用“政策引导、群众自愿、协议管理”的方式。四是及时随访,对落实了避孕措施的群众,组织技术人员上门随访,对副反应较大,群众有更换需求的避孕方法、及时予以更换。

二、深化宣传教育,搞好优质服务。

深化宣传教育,促进群众婚育观念的转变,是搞好优质服务的工作基础。首先,在其它部门的配合下,努力营造有利于人口与计划生育的社会环境,形成对人口与计生宣传教育齐抓共管、综合治理的浓厚氛围,加大社会宣传力度。促进计生宣传工作的大联合。我们将利用春节、元旦外出人员大量返乡有利时机,开展避孕节育、优生优育、药具知识、生殖健康宣传咨询活动。

其次,以树新风为主要内容,深入持久地开展“婚育新风进万家”活动,我们将围绕“实”、“新”、“进”、“好”字做文章,在宣传国情国策、政策法规的同时,不断加大计划生育、生殖健康科普知识宣传力度,引导群众学科学、爱科学、讲科学、用科学,树立科学、文明、进步的婚育观,增强参与计划生育的自觉性、主动性。

三、完善服务网络,拓宽服务领域。

我们进一步加强和完善计划生育网络的建设。

全社区配备了药具管理员,并定期随访用药具人员。创造公平、平等、竞争、择优的选人用人环境。选择热爱计生事业、责任心强、懂专业、年富力强的人上岗。其次,不断拓宽服务领域。围绕生育、节育、不育,全乡积极实施节育措施知情选择,出生缺陷干预和生殖道感染“三大工程”,在开展环、孕情监测服务的同时,广泛开展生殖保健服务,我们将进行一年两次的妇女普查,为育龄妇女检查妇女常见病、多发病。我们还将开展优生优育、避孕药具、生殖健康等咨询活动。

篇6:法律进社区活动方案

在--年的普法工作中,尝试了一些新颖活泼、为群众所喜闻乐见的普法形式。采用律师讲坛、法律咨询、橱窗、黑板报等形式的进行法制宣传,各社区成立法律读书角和法律服务咨询站为辖区百姓提供法律服务。可以说--年普法宣传是“有声、有色、有味道”。同时,我们加强对青少年法制教育,经常性、有针对性地开展普法教育;我们坚持对适龄应征青年进行普法宣传,讲授“宪法”、“国防法”、“刑法”等内容,--年普法工作的开展不仅取得了满意的效果,而且对指导今后普法工作开展也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为满足社区居民对法律服务工作的不断需求,营造良好的街道社区法治环境。某街道以促进“三个文明”建设协调发展为主线,在辖区内广泛开展“法律服务进社区”活动,突出法律服务的便民、利民特色,实现了法律服务与辖区居民“零距离”的接触。

某街道党工委、办事处领导班子对“法律服务进社区”工作高度重视,把全面开展“法律服务进社区”,深化基层社区法律援助服务工作纳入街道工作的重中之重,建立了--社区法律工作者联系卡,与弱势群体结成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法律援助模式,为辖区法制宣传和法律服务进社区工作奠定了坚实的基础。首先,社区根据各自实际开展不同内容的法制讲座,采取以“辖区居民需要什么形式的法律服务”和“您对开展法律服务进社区活动有何建议”?的法律需求问卷调查。同时,利用社区法制宣传画廊,普及宣传与社区居民生活密切相关的法律知识。

篇7:社区法律服务活动实施方案

一、活动目的1、贯彻局指示精神,体现民生广电理念。

2、提高医院,报纸,电视台的影响力和知名度。

3、进一步拉近和社区居民的关系,贴近百姓生活。将健康送到百姓身边增加与社区居民的互动。

二、参与方的利益(一)

医院

1、可以具体体现医院的公益性和服务性。

2、在河北电视台经济生活频道、河北广播电视报上每周的专栏上宣传和报道以及现场的场地宣传。

3、直接和患者见面,影响到最终端。

4、有利于提升参与医院品牌形象。

▲医院的选择首选正规公立省级医院其次是市级医院。

(二)

电视台

1、具体落实局、台相关指示精神,体现民生广电理念做到栏目进社区。

2、影响观众,提高收视率。

三、社区的选择1.每周举办一次社区义诊活动,遇节假日可举办有针对性的特色义诊。比如教师节儿童节或肿瘤日等等相关节日举办特色义诊和宣传。目前石家庄部分小区有成熟的物业管理公司,部分没有。在有物业管理公司的小区举办活动管理较规范;没有物业管理的小区则显得乱一点。因此,在选择上倾向于有物业管理公司以及有代表性的小区,其分布要考虑到广泛性,不宜过于集中,保证每个区都有。

2.本次活动首选有影响力的部分社区,根据进行情况和季节需求可到部分县市进行,在冬季也可进行市内的健康养生等讲座。具体合作方案另行制定。

四、活动程序

1、提前一周选好小区。活动时间为每六上午8:30至11:30,具体时间以预告为准。

2、制作条幅和海报并提前一周挂到小区(最好是门口、至少两幅),另制作易拉宝一幅。条幅内容:河北电视台经济生活频道、河北广播电视报社、河北医科大学第三医院健康进社区。

3、河北电视台经济生活频道《今日资讯》栏目提前两周对此活动进行总体报道,然后每周预告义诊的时间和地点以及XX医院的XX专家。每周现场栏目将派电视台记者对医院专家和社区居民进行采访

4、河北广播电视报开辟“XX企业健康送社区活动”专栏,对小区的选择以及相关专家的需求进行互动。相关义诊稿件及来信将由医院专家一一解答并刊登。且电视台《今日资讯》栏目一起报道,每期预告,每期总结,活动结束后要做总结报道。

5、报社派专人用依维柯拉帐篷、桌子、椅子到指定小区,并有专人维持秩序。

6、为防止参与人员过多,可与专家商量,确定一上午义诊多少人按先后顺

序发号,发完为止,按号码顺序义诊。

7、现场本报将举行订报有将品活动。景区门票、河北电视台节目门票或其他合适礼品,读者订一份报纸,现场赠。一张门票或礼品(节目票)

8、编辑部记者在现场采访居民的感受,并询问对我报的意见和建议以及对冠名客户的采访。

篇8:社区法律服务活动实施方案

近年来, 下城区的社区卫生服务按照社区卫生服务“五个转变”和“四个化”的要求, 围绕“户户拥有家庭责任医生, 人人享有基本卫生保健”的目标, 努力实现从“打造卫生强区”向“建设健康城区”转变, 从“医疗服务”向“健康服务”转变, 不断完善社区卫生网络建设和制度建设, 基本构建起网络健全、配置合理、功能完善、保障有力、运行科学、监管规范的具有下城特色的社区卫生服务体系。从2006年1月起, 全区启动了以“社区卫生服务机构收支两条线管理、300种基本医疗用药零差率销售”为主要内容、新型绩效考核体系为核心的社区卫生服务综合改革工作;从2008年4月起, 进一步深化和完善了“社区卫生服务机构收支两条线”综合改革, 实施了“核需定支, 全额管理, 300种基本医疗用药‘个人零自负’”的试点改革。2010年2月25日起, 下城区作为浙江省首批试点区, 全面实施国家基本药物制度, 在破解群众看病贵、看病难, 完善社区卫生服务运行机制, 促进社区卫生服务可持续发展方面取得了一定成效, 得到了国务院和国家有关部委的充分肯定。

1 主要做法

1.1 确定机构性质, 明确功能定位

区委、区政府把做好社区卫生服务工作作为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体现政府公共财政职能、关注民生和有效缓解居民群众“看病难、看病贵”问题的重要举措, 并列入政府实事项目, 着力推进体制、机制创新, 努力满足群众基本卫生服务需求。明确社区卫生服务机构是政府主办的公益性事业单位, 主要功能是为居民群众提供安全、有效、方便、价廉的公共卫生和基本医疗服务, 不以营利为目的。要求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统一设置全科诊室和预防保健区, 以提供公共卫生和基本医疗服务为重点。建立起以家庭责任医师为主体的全科服务团队, 明确以主动服务、上门服务为主要服务形式, 以妇女、儿童、老年人、慢性病人、残疾人和贫困居民为主要服务对象, 开展以健康教育、预防、保健、康复、计划生育技术服务和基本医疗等为内容的“六位一体”的社区卫生服务, 实现了“服务功能和服务模式的转变”。

1.2 履行政府职责, 加大财政投入

1.2.1 实施“中心提升工程”

近三年来, 政府共投入7 500万元, 用于改善服务机构软硬件建设, 提升服务功能, 优化服务环境。

1.2.2 实施“站点覆盖工程”

按照15分钟社区卫生服务圈要求, 区政府提出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整体建设和改造方案, 对社区卫生服务机构房屋产权属于街道所有的一律免收租金, 不属于街道所有的, 租金由区、街道共同分担。区政府在城市新建、扩建、旧城改造中, 充分考虑社区卫生服务机构设置的需要, 优先安排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业务用房。目前全区共设置了6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34家社区卫生服务站, 实现了“服务网络化和全覆盖”。社区卫生服务站纳入到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统一管理中, 实行“统一布点、统一药品、统一财务、统一制度、统一工作任务、统一业务考核”, 做到“人员互动、工作互通、资源互补、组成整体、形成合力”, 实现了“管理的一体化”。

1.2.3 实施“经费保障工程”

按照公共财政的要求, 建立稳定持续的社区卫生服务经费有效投入机制, 加大投入力度, 确保政府举办的社区卫生服务机构正常运行。从“以药补医、以医养防”转向“核需定支, 全额管理”的模式, 由政府全额保障社区卫生工作经费。近六年来, 区财政对卫生事业经费投入年平均增加幅度为22.4%, 2009年达到5 800万元 (不包括基本建设经费) , 其中社区卫生服务公共卫生经费从2003年的200万元, 增加到2009年的1 575万元, 年平均增幅为105%, 达到每人每年38元, 并以每人每年19元的经费标准覆盖到外来人口。另外, 区财政又增加了社区卫生服务综合改革保障经费400万元, 以确保“收支两条线”的改革顺利实施, 实现了“经费投入机制的转变”。

1.2.4 实施“医疗援助工程”

从完善管理、规范服务、提高覆盖着手, 加大了医疗援助的力度, 专门制定了《进一步加强社区卫生爱心服务举措的实施意见》。设立了“社区卫生爱心服务站”、“民工医院”、“爱心门诊”和“惠民病床”, 把“六位一体”的社区卫生服务送到了困难家庭和外来民工群体中。完善优惠政策, 规定符合条件的对象在爱心服务站和相应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进行诊断治疗可享受“十免”、“十减半”、“药费按不同比例减免”等政策, 并明确凡到爱心门诊看病的所有患者处方值控制在50元以内的服务。到目前为止, 民工医院共发放“爱心医疗卡”10 000余张, 各中心共帮扶12 711人次, 减免医疗费用达80余万元。

1.3 实行“三个分离”, 转变运行机制

1.3.1 实行“收与支”的分离

社区卫生服务机构收入全部上缴财政专户, 参照政府部门预算编制要求, 对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经费实行全额预算拨款, 明确“收支不足政府补, 收支节余用于发展社区卫生服务”的补偿原则。同时, 对资金的使用实行事前审批、事中监督、事后审计和绩效评估三阶段规范化管理, 确保合理使用经费。

1.3.2 实行“医与药”补偿的分离

参照《浙江省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基本用药目录》、《浙江省乡村医生基本用药目录》和临床用药实际情况, 依照“低价、安全、合理、有效”的原则, 从目前常见病、慢性病的临床常用药中选择临床疗效肯定, 价格适宜, 质量可靠, 居民欢迎的300种基本医疗用药, 实行“零差率”销售和医保“个人零自负”, 政策性亏损由政府财政承担, 切实减轻居民的药品费用负担。

1.3.3 实行“收入与分配”的分离

取消原有以经济收入为主的考核分配办法, 实现机构收入、科室收入与职工收入分配“双脱钩”。建立起以有效工作时间和工作效果为主的考核分配办法, 实现“按岗位定酬、按任务定酬、按业绩定酬”。实现了“运行机制的转变”。

1.4 完善人事分配制度, 强化绩效考核

1.4.1 实施人员三级聘用制度

按照每万人常住人口配备16名 (外来人口减半) 和每张康复病床0.7名社区卫生服务工作人员的标准重新核定编制, 全区共核定社区卫生服务工作人员编制1 078人。在合理定编的基础上, 采用定编不定人的办法实行岗位公开竞聘, 严格准入资质, 推行全员聘用制度, 做到“因事设岗、职责明确、权限清晰、按岗定酬、竞聘上岗”。按照能进能出的机制, 实行“三级聘用制度”, 即卫生局聘任中心主任、中心主任聘任科主任、科主任聘任工作人员, 实行双向选择。制定量化考核标准, 对聘用人员的考核每月1次。凡考核不合格的受聘人员, 应及时调整其岗位;对不同意调整岗位, 或到新岗位后考核仍不合格以及其他符合辞聘、解聘条件的人员, 按照有关规定解除聘用关系。

1.4.2 推行三大绩效分配制度

1.4.2. 1 实行“档案工资与实际工资分轨制”

职工职称工资进档案, 实际工资由岗位工资和绩效工资构成, 体现“按劳分配、多劳多得、优劳多得”, 形成重实绩、重贡献、向优秀人才和社区医生倾斜的分配激励机制。岗位工资与绩效工资之比在1:2左右。

1.4.2. 2 实行“岗位工资与绩效工资挂钩制”

按工作内容、工作数量和权重系数设定岗位工资, 根据完成任务的数量、质量和居民满意度确定绩效工资。

1.4.2. 3 实行“中心主任风险目标抵押责任制”

中心主任年前上缴风险抵押金。对完成目标任务好的, 卫生局全额返还, 并按1:1比例配套奖励;对考核较差的, 按比例扣减风险抵押金;对综合目标考核成绩在总分70%以下的中心主任处以全额扣罚风险抵押金。

1.4.3 实行三级绩效考核制度

1.4.3. 1 突出财政绩效, 加强对财政资金使用绩效的考核

引入第三方评价机制, 结合项目经费的使用效果和经费使用的绩效审计结果, 实行绩效考核, 重点考核公共卫生和基本医疗工作完成情况, 主要内容包括预防保健效果、传染病和慢性非传染性疾病控制情况、居民满意度等。考核结果与卫生局班子成员和工作人员奖金挂钩。

1.4.3. 2 突出工作绩效, 加强卫生局对中心的考核

卫生局按照“千分制综合目标任务书”、“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绩效考核办法”和“八大医疗质控标准”, 结合中心预算执行、卫材消耗比例、均次费用控制等情况, 对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项目落实和工作任务完成情况进行全面考核, 考核结果与中心主任的收入和中心职工绩效工资总量挂钩。

1.4.3. 3 突出服务绩效, 加强中心对职工的考核

按照“社区家庭责任医生工作手册”中明确的工作规范和标准, 对社区卫生服务工作人员进行考核, 考核过程中, 重点引入群众评价机制, 通过定期召开街道、社区的意见征求会、座谈会, 开展知晓率、服务利用率、服务满意率等测评, 征求群众对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和医务人员的工作意见, 考核结果与职工个人绩效工资挂钩。

1.5 推行家庭责任医生制度, 深化服务内涵

1.5.1 明确工作目标

按照服务的区域和人口划分责任片区, 建立家庭责任医生制度, 落实工作任务。推行以家庭责任医生为主体, 家庭健康档案为基础, 契约式服务为手段, 健康行为干预为重点, 通过家庭责任医生对管辖居民的有效服务, 确保服务对象得到“温馨、便捷、规范、全程”的社区卫生服务, 形成了“任务到人、责任到人、经费补助到人”的工作机制, 实现社区卫生服务“责任网络化”。使家庭责任医生成为社区居民健康的“守门人”, 努力向“户户拥有家庭责任医生、人人享有基本卫生保健”的目标迈进。

1.5.2 确定服务原则

1.5.2. 1 服务可及原则

每1 500~2 000名服务对象配备一名家庭责任医生, 覆盖到社区区域内的所有居民。

1.5.2. 2 群众需求原则

坚持以人为本的服务理念, 以社区群众的卫生服务需求为导向, 深入社区, 走进家庭, 服务于群众, 做居民的健康守门人。

1.5.2. 3 全程、全天候服务原则

对服务居民从出生到死亡进行全程跟踪服务, 对有需求的居民开展全天候服务。

1.5.2. 4 综合服务原则

提供融预防、医疗、保健、康复、健康教育和计划生育技术指导六位一体的社区卫生服务。

1.5.3 明确服务内容

为家庭责任医生制定具体的服务内容和工作手册, 主要为居民提供:建立家庭健康档案, 进行家庭健康评价和风险干预;开展高血压、糖尿病监测及访视;协助开展传染病病人访视和个案调查, 病原携带者、接触者跟踪;掌握服务对象的接种情况, 发放接种通知;协助高危随访和产后访视, 协助妇科普查, 随访并督促治疗;提供健康教育资料和健康处方;开展个性化的健康咨询与生活方式指导;提供上门出诊、送医送药、就诊陪护、居家护理、建立家庭病床、帮助联系专家和上级医院会诊及转诊等医疗保健特需服务;提供其他的公共卫生和基本医疗服务项目。

1.6 加强信息化建设, 构建数字化社区卫生服务

1.6.1 加强健康档案的采集

采集居民从出生至死亡的全过程中所有健康活动数据。通过数字化、信息化、网络化技术, 以个人健康档案为基础、家庭档案为单位、社区档案为范围, 建立连续、完整、动态的个人健康信息数据库。通过社区卫生服务网络建立健康档案数据中心, 存放管辖居民从生到死, 原始的、完整的、连续性的健康信息, 实现地区服务居民拥有个人电子健康档案的初级目标。

1.6.2 建立社区卫生服务信息系统

围绕“六位一体”的社区卫生服务宗旨, 掌握个人健康问题, 采取优先的预防保健和疾病治疗措施;实现对孕产妇、儿童、老人和特殊困难群体保健的有效管理, 建立社区内收集健康问题的正式渠道和评价系统;加强对社区计划生育、计划免疫、慢病、健康教育活动的管理, 消除或减轻影响健康的危险因素;预防疾病、促进社区居民的健康知识及生活质量;满足社区居民对维护与促进健康的基本需要, 为居民提供全面的初级卫生保健服务。

1.6.3 建立数据共享交换平台

在社区卫生服务信息系统与中心HIS、妇幼保健系统、儿童计划免疫系统, 慢性病管理系统之间建立数据共享交换接口, 定期交换就诊记录, 拼接完整的个人健康档案, 为建立社区卫生服务首诊制奠定基础。努力向社区卫生服务“信息现代化”迈进。

1.7 加强人才队伍建设, 努力提高服务水平

为真正实现“立足社区、面向家庭、便捷低价、优质服务”的目标, 加强了科教工作, 进一步完善社区卫生服务内涵, 提高全区社区卫生服务工作的整体水平。

1.7.1 重视全科医生队伍的培训, 实现“知识结构的转变”

通过卫技人员素质提升工程, 使医务人员从掌握单科医学知识转向掌握全科医学知识。全区累计参加全科医生培训人数217人, 培训率90%, 其中已完成培训取得全科医生培训合格证书的124人;参加社区护士岗位培训106人, 培训率达80%, 已取得社区护士培训合格证的79人。同时, 开展与英国皇家全科医师协会的交流合作, 选派优秀的社区医生赴英国进修。

1.7.2 实行“牵手1+8, 共同护健康”行动计划

6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分别与省人民医院、浙一医院签订协议, 为每位社区责任医生配备8名省级医院专家作为技术支撑, 不断提高社区责任医生的技术水平和服务能力, 为社区居民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优质的社区卫生服务创造了良好的条件。

1.7.3 参与国家科技攻关项目《社区卫生服务绩效评估》的子课题研究

开展《社区卫生服务适宜技术评估》、《社区卫生服务收支两条线评估》等社区卫生服务模式的研究;配合制定《全国城镇社区卫生服务与乡镇卫生院服务质量与绩效评估考核标准》。

1.7.4 开展《浙江省高血压社区综合干预信息化管理规范》试点工作

通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对高血压人群进行及时随访干预和疾病监测工作, 提高了居民对高血压的知晓率、服药率和控制率, 同时有效地整合已有的慢病防治网络。该项目已列入国家“十一五”重大攻关课题的子课题。

1.7.5 整合区疾控中心与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资源

开展“疾病预防控制进社区省级试点区”和“艾滋病综合防治省级示范区”工作, 建立多部门合作和全社会参与的工作机制, 形成了“五级防病网”。

1.7.6 分别与中国疾控中心和省、市疾控中心合作

开展了《儿童食物营养监测调查》、《新生儿死亡率调查》、《重点人群艾滋病相关行为干预研究》、《慢性病情况调查》、《社区居民结核病防治知识知晓率调查》、《社会办医疗机构消毒质量分析》等课题研究。

1.7.7 与世界卫生组织 (WHO) 合作

开展社区居民健康反应性调查;与联合国儿童基金会合作开展外来流动人口妇幼保健项目;与杭州师范学院医学院合作开展社区护理模式研究等。

1.7.8 及时总结和整理社区健康教育成果

组织编写了一套十册《社区健康教育丛书》, 满足了社区居民对健康知识的需求。通过科研工作, 深化了社区卫生服务的内涵建设, 提高了社区卫生服务水平和发展后劲。

2 主要成效

2.1 群众满意, 社区卫生服务认同感得到提高

2.1.1 公平性得到提高

通过将职工的收入与群众满意度挂钩, 使医务人员的工作重心逐步下移到社区和重点人群, 实现“机关围着基层转、中心围着社区转、医生围着居民转”的服务模式, 医务人员服务意识不断增强, 人性化服务不断细化, 以人为本的亲情式服务理念渗透到了社区卫生服务全过程。改革前后的同期对比数据显示, 医卫人员下社区、进家庭服务人次同比上升1.37倍, 下社区的有效工作时间同比增加了2.03倍, 居民对社区卫生服务的知晓率、利用率、满意率分别比改革前提高8.7、32.1、3.6个百分点, 分别达到92.1%, 90.3%和97.5%。

2.1.2 医疗费用得到控制

推行了绩效考核与群众满意度密切结合的奖惩制度后, 合理检查、合理用药、降低医疗费用已成为医务人员的自觉行动, 医疗费用的不合理增长得到了控制。统计资料显示, 门诊均次费用从改革前的每人105元, 下降到改革后的每人88元, 同比下降了16.2%, 康复病住院床日均费用从改革前的209.1元, 下降到改革后的173.4元, 同比下降17.1%。

2.2 职工满意, 社区卫生服务人员价值得到体现

通过建立新型绩效考核体系, 社区责任医生下社区、进家庭的主动服务意识不断增强, 赢得了社会和群众的信任。同时, 社区卫生服务工作人员劳动价值得到体现, 从2007年人员收入情况分析来看, 差距之比约为1:2, 凡是能较好地完成工作任务、主动参与社区卫生服务的人员, 收入都有不同程度的增长, 职工工作的安心度和满意度明显提高。

2.3 政府满意, 改革社区卫生服务预期目标得到实现

改革以后, 从体制上淡化了创收机制, 根除了趋利动机, 促使“六位一体”的服务内容真正得到落实。通过综合改革, 建立起新型的绩效考核评估体系, 有效地调动了工作积极性, 提高了工作效率。改革前后同期对比, 全年家庭健康档案建档率同比上升4.65倍, 签订保健合同的人数同比上升1.55倍, 门诊人次提高了14.84%, 康复病房床位使用率达到98%, 糖尿病、高血压规范化管理率分别提高了11%和32%, 抗生素、激素、静脉输液和临床检查的使用更加规范, 基本达到了改革的预定目标。

3 体会

下城区开展该项改革以来, 初步建立了较为完善的社区卫生服务机构运行机制和新型绩效考核评估体系, 彻底切断医务人员收入与机构业务收入之间的联系, 有效保障群众的基本健康权益, 居民对社区卫生服务的知晓率、利用率和满意率均有大幅度提高。改革中建立的各项理论政策依据以及具体实践, 基本达到了“群众满意、职工满意、政府满意”的目标。

3.1 政府主导是前提

把做好社区卫生服务, 保护和促进居民健康作为政府履行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的一项重要内容, 建立起政府牵头、多部门协调配合的工作机制, 研究制定社区卫生服务发展规划和重大政策措施, 充分发挥街道办事处、社区居民委员会的作用, 与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共同做好社区卫生服务工作。同时将社区卫生服务工作纳入部门和街道年度综合目标管理考核, 切实加强组织领导。明确社区卫生服务机构是政府主办的公益性事业单位, 从而确保资金的有效投入, 配足、配好机构人员, 确保“有钱办事、有人管事”。

3.2 群众参与是基础

依靠群众、为了群众和服务群众是开展社区卫生服务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做好社区卫生服务综合改革, 促进社区卫生服务可持续发展, 同样离不开居民群众的支持和参与。在实施社区卫生服务综合改革过程中引入了“三问四权”制度, 即“问需于民、问计于民、问情于民”, 保障居民群众的“知情权、参与权、选择权、监督权”, 确保居民群众在改革中真正得到实惠。

3.3 制度创新是保障

篇9:社区法律服务活动实施方案

【关键词】 360°健康管家;社区卫生服务;效果

【中图分类号】R19 【文献标识码】A

为了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以党的十七大报告重要思想为指导,贯彻新时期卫生工作方针,创建平安和谐社区;坚持为人民健康服务的方向,为居民提供安全、有效、便捷、经济的公共卫生服务和为居民提供及时、连续、优质的基本医疗服务。根据“保证基本医疗、惠及人民群众”的原则,切实减轻群众的医药费用负担;坚持社区卫生服务公益性质,以社会效益为主。实行低廉、可及的卫生干预服务,实现“小病在社区、防病在社区、健康在社区”的目标。从2009年12月至2012年12月,我院对东兴社区居民进行入户调查,了解辖区居民健康状况,针对社区居民的健康状况,开展360°健康管家服务,现将经验介绍如下:

1实施步骤与方法

1 360°健康管家服务实施步骤

1.1 我院从2009年12月开始,首先制定了360度健康管家服务工作方案和360度健康管家服务工作制度,明确指导思想。成立360°健康管家领导小组、技术管理小组和服务管理小组,确立服务宗旨、服务口号、服务内容和标准。

1.2 制定领导小组职责,明确工作任务内容和工作目标、落实保障措施。

1.3 根据质量考核标准,落实质量考核机制,实施绩效考核。

1.4 建立健康服务热线、服务监督电话,接受群众的监督。

2 360°健康管家八项服务内容

2.1开展“心手相连,彰显亲情”结对帮扶服务。与慢性病患者结对为帮扶对象,提供亲情化的卫生服务,定期进行随访,每年免费健康体检一次。

2.2 “足不出户,尽享健康”健康快车服务。电话预约和咨询,送医送药上门,及时的健康知识短信、在线答疑解惑等服务。

2.3 “相约健康,享受人生”知识讲堂服务。每周为居民举办健康知识讲座1次;每月出版卫生保健知识专题宣传版报1期。

2.4 “母亲安全,婴儿健康”母婴保健服务。进行孕妇、产妇保健:免费为辖区孕妇、产妇提供卫生、营养、心理等方面的咨询和指导以及产前定期检查等医疗保健服务和胎儿保健、新生儿保健。

2.5 “健康成长,快乐儿童”儿童保健服务。为儿童常见营养性疾病的进行矫治;儿童常见心理行为疾病的诊断与矫治;儿童智力、个性、气质测试;早期教育及康复训练;学习困难与干预;儿童智力测查;高危儿随访;微量元素及骨密度测试;儿童视力检查,弱视、斜视及屈光不正的诊治等。免费为辖区3岁前儿童定期体检。

2.6 “和谐伴侶,幸福人生”婚育指导服务。进行婚前卫生指导、婚前卫生咨询;婚前医学检查,母婴保健指导。

2.7 “安康长寿,夕阳更红”关爱老人服务。老年人日常保养与健康、常见疾病预防指导、饮食健康指导、心理卫生保健、常用药物指导等。辖区65岁以上老年人每年免费健康体检一次。

2.8 “美丽心灵,沟通无限”心理咨询服务。青少年问题心理咨询、成人问题心理咨询、等心理咨询指导。

3 实施方法

3.1 从2009年12月开始,我院360度技术团队首先对东兴8个社区5000多户居民进行入户调查,了解辖区居民健康状况,为真正落实“360度健康管家”服务进社区,根据“360度健康管家”服务项目,“360度健康管家”工作团队走街串巷,深入社区,上门入户调查了辖区内近5000户居民,摸清辖区居民健康状况,并为社区居民建立健康档案。

3.2与行动不便的老年人及慢性病人建立结对帮扶档案,定期上门访视、义诊、送医送药。同时,每周定期派出医务人员到社区进行义诊,居民可以在社区内享受到疾病预防等公共卫生服务和一般常见病、多发病的基本医疗服务。

3.3 为辖区65岁以上老年人和慢性病患者建立健康档案并规范管理;定期进入社区免费为居民举办健康教育讲座;每周在院内开设健康大讲堂。

3.4为辖区困难户儿童、体弱儿建立服务档案,进行生长发育评价监测、营养指导和日常生活上的指导帮助;为辖区需早期健康干预的儿童提供康复治疗;3.5免费为辖区居民测血压、检测微量血糖、检测血脂;免费为辖区3岁前儿童提供定期的健康体检等。

3.5“360度健康管家”开通了“3836930”心理健康热线和“3860138”儿童保健热线,提供心理咨询服务,及时为群众分忧解难。

4 加强保障措施,建立绩效考核激励机制,强化监管和考核。

4.1加强领导和管理,院长书记带头抓落实,制定职责、明确分工、密切合作,同时加大人力和财力投入,加强社区卫生服务人员培训。

4.2建立绩效考核激励机制,强化监管和考核。将“360度健康管家”的8项服务内容纳入医院目标管理考核,对其任务指标、服务质量、服务水平等,每月进行考核评估,考核结果与绩效奖励挂钩。“360度健康管家”工作与医务人员晋级、晋升和年度绩效考核挂钩,对圆满完成工作任务者,在职称评定、工资奖励、先进个人的评定及科研审报评定中予以优先考虑。对工作成绩突出、做出重大贡献的个人将给予表彰和奖励。

5 实施效果

5.1 2009年12月至2012年12月期间,“360度健康管家”团队深入社区共进行了183次的义诊活动,服务居民群众6万多人次。

5.2随访老年人、高血压及糖尿病等慢病患者共37892人次,与198名行动不便的老年人及慢性病人建立结对帮扶档案。为辖区居民建立健康档案并规范管理,为60%以上老年人(65岁以上)和慢性病患者建立健康档案并规范管理,健康档案的管理率达到65%,高血压患者规范健康管理率达到86%,糖尿病患者规范健康管理率达到82%。

5.3 举办健康教育讲座312期,参加人数达11532人次;每周开设周六健康大讲堂,累计发放各种宣传资料、健康处方10万多份,出版了118期健康专栏;

5.4 与8名困难户儿童、体弱儿建立服务档案,经常进行生长发育评价监测、营养指导和日常生活上的指导帮助;为辖区需早期健康干预的儿童146人提供康复治疗,对27人给予减免医疗费等优惠服务。

5.5免费为辖区居民诊治、测血压、血糖66913人次,;优惠检测血脂986人次;免费发放药品1万多元。为社区居民减免让利医药费10万元。免费为老人、留守儿童进行营养监测、为辖区3岁前儿童健康体检10528人次人次。

5.6 在广西社区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督查中,我院社区医疗保健服务质量评分名列全区前茅。自治区社区卫生健康教育专题检查获得满分,名列全区第一名。

5.7 至2012年底,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设施条件、队伍建设、服务功能和服务水平取得进一步的发展,居民可以在社区内享受到疾病预防等公共卫生服务和一般常见病、多发病的基本医疗服务,居民到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就诊比例增加。

5.8 360°健康管家服务开展以来,360°健康管家服务团队为群众提供了及时、贴心、全方位、零距离的“360度健康管家”的社区卫生服务,得到了居民群众和政府的赞赏,群众的综合满意率达到95%。

6 结论

篇10:社区文化服务活动方案

为了进一步加强我校的德育工作,全方位提高少年儿童的文明素养,创设良好的育人环境,学校准备开展“文明礼仪进社区”活动。

通过本次的文明礼仪进社区实践活动,使学生们明白“文明、礼仪”的重要性,促使他们提高礼仪意识,自觉践行文明礼仪,人人争当“社区文明礼仪之星”,形成人与人之间彼此尊重、互相帮助的和谐关系。

二、活动主题:

学文明礼仪 做文明使者

三、活动对象:

巨化一小六年级全体学生

四、活动时间:

20XX年 3月21日下午3:30~4:30

五、活动地点:

巨化花径村社区

六、活动内容:

1、争做“卫生礼仪之星”:

六年级一共八个中队,由其中的六个中队争做“卫生礼仪之星”。带着垃圾袋和手套,清洁社区草坪上的垃圾。

2、争做“宣传礼仪之星”:

由六年级的一个中队争做“宣传礼仪之星”。在花径村社区的门岗发放巨化一小的文明礼仪三字经。

3、争做“美化礼仪之星”:

由六年级一个中队争做“美化礼仪之星”。美化社区的橱窗,在社区橱窗里贴上由我校六年级学生自己动手制作的文明礼仪手抄报。

七、活动准备:

1、事前发动每个中队准备5份精美的文明礼仪手抄报;

2、布置每位学生准备垃圾袋、手套(或一次性筷等);

3、准备分发的文明礼仪三字经宣传卡片、礼仪生绶带;

4、准备抹布、图钉等美化橱窗的工具;

5、提前与花径村社区做好联系、沟通;

篇11:法律进社区的活动方案

一、活动主题

践行服务精神,构建法治社会

二、活动目的旨在丰富社区居民的精神文化生活,增强居民法律保护意识和自我维权意识,推进文明城市创建活动和构建社会主义法制社会。

一.活动单位

主办单位:马蹄社区

二.活动时间

2011年9月初

三.活动地点

马蹄社区会议室

四.活动流程

1.前期工作准备

1)做好宣传工作

活动前安排社区内的活动宣传工作

2)做好事项确定工作

活动前一天联系参会人员,提醒活动时的一些注意事项

2.活动形式

设立法律培训会,方便社区居民现场进行法律咨询,解决常

见法律问题,增加法律维权意识.临邛镇马蹄社区

上一篇:酒店员工晋升和调任制度下一篇:童市学校教师家访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