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娜 卡列尼娜》读书笔记

2024-05-10

《安娜 卡列尼娜》读书笔记(精选14篇)

篇1:《安娜 卡列尼娜》读书笔记

世界文学名著《安娜卡列尼娜》的作者从奥布隆斯基出轨被妻子多莉发现,引出整个故事。

多莉很生气,跟奥布隆斯基闹矛盾,奥妹妹安娜来莫斯科为他们劝解,在火车站偶遇前去接母亲的弗隆斯基,两人一见钟情,弗隆斯基追随安娜回彼得堡并展开强烈攻势,安娜沦陷了,生了一个女儿,以为将死请求丈夫宽恕,谁知又康复了。安娜抛弃了大她二十岁,不会表达感情,只是醉心公务的老公和安娜之前寄托了所有情感的八岁儿子,跟弗隆斯基私奔,先去国外,后经历彼得堡,乡下,莫斯科,因为安娜和弗隆斯基的关系,安娜进不了之前的贵族社交圈,因而特别孤独,全部心思就是渴望弗隆斯基的爱情,可是爱情不是弗隆斯基的全部,他还要社交,要工作,要地位。于是两人矛盾激化来。最后安娜忍受不了弗隆斯基的冷漠,想让他悔恨,卧轨自杀了。

另一方面,弗隆斯基本来是在追求多莉的小妹妹吉蒂,吉蒂还因此拒绝了另一个求婚者列文。吉蒂因此还大病一场,在国外疗养期间结识了那谁(名字想不起来了)小姐,认识到生命的意义在于善,不是刻意给谁看,思想的结解开了,身体也就康复了。列文和吉蒂偶遇,意识到互相还爱着对方,终于放下过去的疙瘩,成功结合。

虽然本书第一主人公是安娜,虽然很美丽,富贵又精致,很吸引眼球,男人都喜欢,可是我不喜欢她。说是全身心追求爱情,为了爱情放弃了一切,可是爱情是什么?就是整天腻在一起,卿卿我我,你侬我侬?结果来,受不了情郎经常不在家,成天的吵架甩脸子,虽然爱,但是很痛苦。想正大光明的跟情郎在一起,又不舍得放弃儿子抚养权,不离婚,就没有正当身份。我看安娜想要的太多,情商又没那么高,单纯,但又控制不住自己,又那样的美丽动人,注定要红颜薄命。

转回来,不管是吉蒂,还是列文我都非常喜欢,这才是爱情好吗,脸红,心跳,担心自己配不上对方,一点小事就嫉妒,却又时时为对方着想。

喜欢列文忙里忙外,想东想西,紧张时的不知所措,哈哈,可能因为我自己性格跟列文也很像吧。要的是心安,所以能幸福。

篇2:《安娜 卡列尼娜》读书笔记

2、我们都在等待,等待着别的人来拯救我们自己。

3、幸福的家庭有同样的幸福,而不幸的家庭则各有各的不幸。

4、风中之烛在风中摇曳,微弱的亮光照亮四周,最终在黑暗之中黯然消逝。

5、人都是为希望而活,因为有了希望,人才有生活的勇气。

6、“水满则溢,说盈则亏”,这个世界从来只有更美,而没有最美。而最靠近完美的一刻,就是最容易走向相反的时刻。

7、由此可知,上帝是一个禁欲主义者。他不允许别人干他不喜欢的事,因此他又是一个独裁主义者。

8、爱情如同燎原之火,熊熊燃烧起来,情感完全控制了理智。

9、爱情的力量使她几度冲破世俗的藩篱,去寻求属于自己的幸福,但自私感和罪恶感立即来到她的身边,使她的内心充满了矛盾和痛楚。

10、当在爱的纯洁之中涂抹上其它色彩的时候,这种爱就不再是完美的了。但此中没有是非之分,没有对错之分,只有理智和情感不懈的抗争。

11、我们有罪,是因为我们没有去拯救像安娜一样的人,拯救像她那样美丽而高尚的灵魂。

12、如同飞蛾扑向野火,注定这场爱情要将她毁灭。

篇3:安娜·卡列尼娜悲剧成因分析

安娜熄灭了自己生命的火焰, 却给我们留下了深深的思索。

安娜悲剧很重要的原因在于那个虚伪冷酷的上流社会。那个社会从婚姻、社交、法律各个方面, 一步步把安娜逼到了不幸的边缘。

首先, 那个社会铸造了安娜悲剧的根源———同卡列宁的婚姻。八年前, 安娜由姑母做主, 嫁给了当时做省长的、比她大二十岁的卡列宁。这种不是基于爱情而是出于家长之命的婚姻本身就埋下了不幸的种子。卡列宁, 这个被安娜骂做“官僚机器”、“善于在虚伪中游泳”的人, 其实也是那个社会的道德熏陶出来的不幸之人。注重功名、不懂爱情, 最终使他没有得到安娜的心。

安娜和这样的丈夫共同生活了八年, 虽努力去爱他却因情趣不合归于失败, 她只有将满腔的爱倾注在儿子身上。当她遇到了潇洒倜傥的伏伦斯基时, 她那被压抑的生机和活力“不由自主地忽而从眼睛的闪光里, 忽而从微笑中透露出来”, 她迈出了走向短暂幸福却终为悲剧的第一步———同伏伦斯基相爱了。这是她婚姻的不幸。

其次, 上流社会“放逐”了敢于背叛它的安娜。在那个虚伪恶俗的上流社会, 尽管夫妻间彼此欺骗、各自偷情的事屡见不鲜, 但只要维持表面上的体面, 即夫妻之间的“正常”关系, 大家就相安无事。安娜的品性是高于这个上流社会的, 心地单纯忠于感情的她不能够像其他贵妇一样有秘密关系而“完全不算一回事”, 她为不能及早了结自己的暧昧关系而痛苦不堪。她大胆公开了秘密关系, 离开了丈夫投奔到伏伦斯基那里。而上流社会的贵妇们, 虽比她“坏上千百倍”, 却认为她的行为大逆不道, 将她排斥在彼得堡上流社会之外。

再次, 上流社会的法律加剧了安娜的痛苦。那种虚伪的法律不顾人的感情而只是维护宗法关系。安娜只有被判定“有罪”才准许离婚, 离婚后却再也不能组织合法的家庭。试想, 在这种法律规定下, 安娜钟爱的儿子跟随了她会有美好的前途么?安娜自己会得到正常爱情生活的幸福么?

安娜悲剧更重要的原因在于安娜自身的性格因素和她对生活认识的局限。

与她所生活的污浊的上流社会相比, 安娜无疑是清高脱俗的。她有纯真、诚实、善良的品性, 有追求爱情、特立独行的勇敢精神。她就像一朵出淤泥而不染的莲花, 卓然独立于世俗之上。

但安娜的性格和处事方式并不是完美无缺的, 换个角度来说, 她常常过分沉溺于感情而缺少理智。

第一, 她那“我要爱情, 我要生活”的呼喊和挣脱封建婚姻桎梏、奔向自由爱情的行为虽然是符合人性的, 但也是不计成本的。她没有考虑到, 她对纯真爱情的追求伤害到了丈夫的尊严, 会遭到丈夫拒绝离婚、拒绝她亲近儿子的报复;她也没有意识到, 她公开秘密关系的做法是对上流社会“偷情游戏”潜规则的破坏, 会招致上流社会的排斥。对于安娜来说, 拥有儿子和立足上流社会是她生存的重要支柱, 而她率性的行为使她付出了高昂的代价。

在安娜大病之后, 卡列宁曾答应离婚, 并愿意放弃儿子, 但安娜出于良心的不安, 羞于接受丈夫的宽宏大量, 放弃了这个机会。此后, 她跌入了一种不清不楚、麻木屈辱的生活状态, 什么也不考虑, “什么也不在乎”。表面上看来, 她既没有失去儿子, 又没有失去伏伦斯基, 实质上, 她彻底失去了儿子, 并有失去情人的危险。

第二, 她那偏狭的爱情观为伏伦斯基套上了爱情的枷锁, 使他淡漠了对她的感情。

伏伦斯基的爱情当然并非无可挑剔。他当初追求安娜可以说是为了虚荣心的满足, 后来他也不够体贴安娜内心的母爱和情爱的痛苦斗争, 这一点人们已经谴责得够多了。但他的情感在安娜爱情的感应下逐渐变得严肃专一起来, 他也曾给过安娜一段无比幸福的时光。然而, 安娜的热情越来越炽烈, 而他的却越来越淡漠, 其中二人各有责任, 但主要在安娜。

诗人拜伦曾说过:“爱情对男人而言只是生活一部分, 但对女人而言却是一生的全部”, 可谓一针见血地道出了男女两性对爱情的不同心态。安娜的可悲在于她不懂得这个道理, 她不仅把自己的全部感情和整个生命都奉献给了爱情, 而且要求伏伦斯基也是如此。“对于她来说, 整个的他, 以及他的习惯、思想、愿望、心理和生理上的特质只是一种东西:就是爱女人。而她觉得这种爱情应该完全集中在她一个人身上。”这就是安娜的爱情观, 这也是她和伏伦斯基主要的分歧。

诚然, 伏伦斯基为了爱情曾经放弃了皇家卫队军职, 放弃了对家产的继承权, 但当他们的经济出现危机的时候, 他就后悔了。他努力想恢复自己在上流社会中的地位, 恢复自己对财产的继承权, 他整天迷恋着社交生活并在其中过得津津有味, 自然就冷落了安娜。

孤独的安娜发现伏伦斯基对她越来越冷淡了, 她没有理解他们之间冷淡的实质, 误认为伏伦斯基一定另有新欢。无端的猜忌、嫉妒、口角自然使伏伦斯基始而厌倦, 继而冷淡, 终至憎恨这副爱情的枷锁。物极必反, 从这一点上来说, 安娜是用自己的双手将情人推离了她的身边。

当安娜确信她付出高昂代价所追求的爱情并不存在时, 她绝望了。她在回顾了自己的一生之后愤怒地说:“一切都是虚假, 一切都是谎言, 一切都是欺骗, 一切都是罪恶!……”她选择了自杀。

篇4:《安娜卡列尼娜》读书笔记

安娜为了调解哥嫂纠纷来到莫斯科,在火车站与近卫军军官渥伦斯基邂逅。安娜的高雅风姿和笑容中蕴含的一股被压抑的生气使渥伦斯基为之倾倒。

安娜在归途中发现渥伦斯基也同车而行,她心神不宁,却又兴奋,回到彼得堡后,安娜和渥伦斯基在社交场合经常相遇,在一次宴会上渥伦斯基向安娜表白了爱情。他们两人单独在一起时间过长,引起人们议论,回到家卡列宁警告安娜要注意社交礼仪、遵守妇道。而这种官腔和说教反而使安娜关闭了心灵之门,从此她陷入情网而不能自拔。安娜与渥伦斯基的关系在赛马会上终于暴露:当渥伦斯基的马摔倒时,安娜的态度完全失常。回家途中安娜向丈夫承认了她是渥伦斯基的情人,但卡列宁却要求安娜一切维持现状,只是不许在家里接待渥伦斯基。

安娜的处境越来越糟,她怀了孕,分娩时又患产褥热,几乎死去,病危时她向丈夫请求宽恕,并希望他与渥伦斯基和好,卡列宁出于基督徒的感情答应了她的要求。可是安娜病愈后又无法继续与丈夫生活下去,终于不等丈夫同意离婚,就与渥伦斯基一起到国外去了。

在欧洲旅行三个月回来,安娜思念儿子,在谢辽沙生日时,她不顾一切撞进自己住过九年的那幢房子。看到儿子她激动异常,母子俩紧紧拥抱,难分难舍。直到卡列宁走进儿童室,安娜才不得不匆匆离去。从此,安娜永远失去了心爱的儿子,得不到离婚许可,与渥伦斯基只能是非法结合,上流社会的大门对她紧闭,处处遭受冷遇。她只能孤独地住在渥伦斯基的庄园里,想方设法消磨时间。当渥伦斯基一人外出时她就怀疑他另有新欢,因此两人发生口角。一次在争吵后安娜陷入绝望境地,一面写信发电报,一面追随渥伦斯基到了火车站。这时,她朦胧中想起他们第一次的相见以及当时一个工人被轧死的情景。这仿佛暗示了她的归宿。安娜向正在驶来的火车扑倒下去,生命的火焰熄灭了,她的痛苦也永远摆脱了。

二、安娜的形象分析

安娜是个带有资产阶级个性解放色彩,但同时又无法摆脱上流社会的道德规范束缚因而充满内心矛盾的贵族妇女形象。同时,她也是一个外表美丽,情感真诚,内心世界丰富,充满生命活力的年轻女人。

当她不懂爱情时,身不由己的嫁给了虚伪,冷酷,自私自利且与自己年龄悬殊很大的沙俄政府官僚卡列宁,并与他维持了八年平静而无聊的婚姻生活。随着她个性的成熟和人格的独立,她开始对自己的婚姻状况感到不满,她越来越明白她不可能从卡列宁那里得到自己所渴望的爱情,她也不可能爱卡列宁。她的内心燃烧着一把火,这注定她不可能从一而终,而是会拼死追求幸福,宁可遭受社会唾弃,也要过上真正女人的生活。

当她与风流倜傥的年轻军官伏伦斯基相遇时,她那长期被压抑的人性和爱欲终于冲破了种种道德观念的束缚,她不顾上流社会的非难和攻击,大胆的向伏伦斯基表达了火一般的爱慕之情,俩人很快坠入情网。安娜因私情怀孕,虽切齿痛悔,又大病一场,但还是弃家而走,依伏伦斯基而生。

这也许是女人共性的悲哀,把自我全放在一个男人身上。安娜也不例外。与伏伦斯基在一起,她体验了偷偷当一个情人的甜美和紧张,品尝了私生子的痛苦和与死神相见的恐怖,经受了忏悔,认罪,再反悔,再决心私奔的挣扎,享受了与爱人相伴出国旅行的幸福舒畅......她对伏伦斯基倾注了全部的爱。可是安娜并没有意识到,她那如火如荼的爱伤害了伏伦斯基的自由,她想控制伏伦斯基的全部生活,甚至垂死挣扎时,还自己以为“他不敢不爱我,不能不爱我”。伏伦斯基感到她的爱是“沉重”的,“阴沉”的。所以他逃避安娜,这无疑是安娜走上极端的一个重要因素。

临死前的安娜不再信任任何人,她怀疑伏伦斯基与索多金娜幽会。她的思想行为处处走极端,觉得她“从来没有像恨伏伦斯基这样恨过任何人”,决心要用死来报复他,一会儿跟他大吵大闹,一会儿低三下四的向他认错。她突然有了很多错觉,一会儿像见到了儿子谢辽沙,一会儿好象伏伦斯基在亲吻她,一会儿听见伏伦斯基在说粗鲁的话,她忽然梦见一个小老头在敲一块铁板。她莫名奇妙的恐惧,不敢一个人呆在家里。她盲然不知所措,烦躁不安,胡思乱想。她忽然热衷于梳妆打扮,心想只要打扮的漂亮了伏伦斯基就不会离开她。她一会儿决心去死,一会儿又自言自语“不啊,怎么都行,只要能活着”......安娜就是在这样的心理状态混乱和自我误导下一步步走到那火车轮下......

三、结语

这样的爱情从一开头就是一场灾难,它从伤口出发,而且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伤口只会越来越大,越来越深,渐渐她便陷入恨意与悔意的深渊中。在这过程中,她折磨了那些无辜的人。安娜就这样由一个思想单纯的贵族妇女而演变成一个思想复杂,充满怨恨的可怜妇女,就如渥伦斯基回忆第一次见到安娜的模样。当时也是在火车站上,她是那样神秘,迷人,充满爱心,自己在寻找幸福,同时也给别人幸福,而不是他记忆中最后一刻那种冷酷,复仇的形象。安娜虽有反抗社会的勇气,然而却无法摆脱上流社会的惯性生活,即使她最后选择以死来控诉社会,她的思想也太狭隘,她的死也是犹豫不决,矛盾的,以至于在死前那一刻,她被自己的做法吓呆了。“我在哪儿?我在做什么?为什么要这样?”她想站起来,想往后闪开,可是一个庞然大物无情地撞在她的头上,拉住她的背部。

因此很明显,她的自杀并非是想与社会彻底决裂而是以死来实行报复,假如在自杀前一刻,渥伦斯伦在他身边,我想无论如何她也舍不得这样做。这就是一个活生生的形象,不用说在当时社会,即使当代,我们生活中也不乏这种因赌气而选择以死来惩罚“敌人”,解脱自己的人。

在安娜的身上,我很自然地看到现实生活中某些人的影子,某些家庭潜在的危机。生活并非太多矛盾在为难我们,而是我们将太多的时间用在缠住这些无中生有的矛盾以致于栽倒在这些矛盾的旋涡中。

篇5:《安娜卡列尼娜》读书笔记

安娜对真挚爱情的追求与上流社会虚伪腐败的道德观念之间的不可调和的冲突,是安娜悲剧的主要原因。这种种冲突首先表现在她与丈夫卡列宁的矛盾斗争中,属于彼得堡官僚集团的卡列宁是个残酷无情的沙皇官僚制度的化身。他在生活中孜孜以求的只是勋章和官爵,在他看来,他之所以需要一个家庭,并非出于爱情的需要,而是因为他在仕途上少不了这样一个点缀品。安娜一再,卡列宁“不是男子,不是人,他是木偶”,是“一架官僚机器,当他生气的时候简直是一架凶狠的机器”。“想得到功名,想升官,这便是他灵魂中所有的东西!“至于高尚的理想,对文化,对宗教的爱好,这些都不过是为了升官的许多敲门砖罢了”。在安娜心目中,卡列宁是个虚伪的人,安娜说,“他乐于游泳在虚伪里,正象鱼在水里游泳一样。”卡列宁这种冷漠、虚伪、一心想往上爬的思想,他那种令人憎恶的性格,是安娜所不能容忍的,安娜痛切地感到婚后“八年来”,卡列宁摧残了活在她“体内的一切的东西”。安娜说:“他甚至一次也没有想过我是一个需要爱情的活的女人。”这一种无爱的家庭,由一开始结合就埋下了巨大的危机,而当“维特式”的热情的渥伦斯基一出现,安娜心中的压抑已久的感情便一发不可收拾。她于是再也不能容忍卡列宁式的“虚伪与欺骗”,不顾一切,牺牲一切地与渥伦斯基结合了。----------

爱情的幻灭是悲剧的直接原因。为了爱情,安娜几乎牺牲了一切,换来的结局却是失望与憎恨。安娜企图通过爱情摆脱“虚伪与欺骗”的上流社会,渥伦斯基却使她陷入了另一个新的更虚伪更欺骗的处境中,他以自己的方式显露了贵族资产阶级的虚伪,自私与冷酷无情,这个罪恶的社会就是通过他,最后把安娜逼上悲剧的绝境。如果说安娜从前在跟卡列宁的关系上犯了一个可怕的错误,那么现在,她在与渥伦斯基的关系上却犯了一个更大的错误。她对渥伦斯基估计过高,期望过大。她以为他能带她逃离“虚伪与欺骗”的社会,可是她不可挽回地错了,他带给她的永无止境的痛苦矛盾与恐惧,远远超过他带给她的生之欲望与欢乐。他的爱情消失后,安娜便被逼上了悲剧的绝境,她控诉这一切:“全是虚伪,全是谎话,全是欺骗,全是罪恶!”……

篇6:《安娜.卡列尼娜》读书笔记

在网上看了对卡列宁的评论,也是从安娜口中说出来:“木偶不是人……假如我处在他的地位,有我这样的妻子。我早就把她杀死了。”说卡列宁一心追求功名、感情麻木、虚伪自私。但我觉得卡列宁在知道妻子出轨前,还是爱着妻子的,在安娜第一次去看望兄嫂返回家时的车站,卡列宁前去接她:他接着说,但巳不再是戏谑的口气,“你想不到我多不习惯……”他久久地握着她的手,带着一种特别的微笑扶她上了马车。”回到家后他们夫妻两人继续交谈,他吻了吻她的手,坐在她身旁。

“我看,总的说来,你的旅行很成功。”他说。

“是的,非常成功。”她回答道,开始从头诉说发生的一切:她同渥伦斯卡亚伯爵夫人的旅行,她抵达车站,火车站的事故。她还谈到她先是同情她哥哥,后来又同情多莉。

“我觉得不能原谅这样的男人,即便他是你哥哥。”卡列宁严峻地说。”我觉得这对于结婚八年有一个孩子的夫妻来说,能够有亲昵的动作,有日常生活的交流,这种相处模式已经很不错。

卡列宁爱着安娜但也不否认他更醉心于自己在事业上的成功,他不想花更多的时间去经营家庭,他希望有个稳定的家庭成为他事业成功的助力而不是绊脚石;读书笔记他没有想过年轻貌美的妻子却需要感情生活上的关爱和激情。做一个成功男人背后的女人注定是要寂寞的有奉献精神的,但悲剧在于安娜不是这样的女人。说卡列宁虚伪,这似乎是所有政治家不可避免的特质,玩弄权术的人有几个不虚伪阴狠?

当安娜向丈夫坦白她有情人后,卡列宁也把自己的想法摆在明面上,这点说卡列宁不算卑鄙小人。安娜的出轨实则也让卡列宁痛苦万分,虽然很大一部分是担心名誉受损,可是情感上的受伤,是安娜不会相信的。

造成卡列宁悲剧的地方我认为是对待妻子的感情问题不善于沟通。如果交给现在的心理专家去帮助干预,这种事情恐怕就会避免发生。

安娜的结果狠心点说是咎由自取,唯一称道的是她在追求爱情时的勇敢和真实。

渥伦斯基刚开始我认为他是个花花公子,但后面他能举枪自杀和参军作战,又让我对他刮目相看。用现在的看法,追求爱情没有错,而追求一个已婚的且有孩子的女人的爱情,那便是大错特错,天理难容,除非你的爱不会伤害他人。

篇7:《安娜.卡列尼娜》读书笔记

耗时一个半月或者两个月,终于读完了。有的地方很能引起共鸣,有的地方就不是太懂。刚开始看的时候,被一系列名字完全绕晕了,什么斯捷潘·阿尔卡季奇·奥布隆斯基、达里娅·亚力山德罗夫娜、安娜·阿尔卡季耶夫娜·卡列宁娜、阿列克谢·亚力山德罗维奇·卡列宁、阿列克谢·基里罗维奇·弗龙斯基、康斯坦丁·德米特里奇·列文,尤其是安娜的丈夫和情人一个名字,我就更晕了。好在多背几遍名字再结合人物关系图,总算是理清了。

开局是斯捷潘的出轨和达里娅的原谅,再就是花花公子弗龙斯基甩掉基蒂后与安娜相恋,最不能理解的是安娜为了追求自己的爱情自由竟然抛下丈夫和儿子走了,虽然安娜在书中是美丽的贵妇,但我还是对她这种不忠的行为接受无能。

不过最后她卧轨自杀是我没想到的,可能是深陷放大的痛苦无法解脱吧。列文对于农业和农民的思考是亮点,可惜他土地承包制带领农民致富的洪伟愿望被别人的不理解和质疑以及他晕陷在爱情里的愚蠢行为搁置了,感觉挺遗憾的。总体感觉这本书我连一半都没有读懂,但是这是一本巨著无可否认。

篇8:安娜·卡列尼娜悲剧的原因探析

一、内在原因

(一) 自身思想不成熟。安娜年轻貌美, 个性纯真热情, 在追求爱情的道路上义无返顾, 以惊人的勇气和激情抛开名誉, 不惜与整个上流社会对立, 与渥伦斯基公然同居。 但是安娜是善良的, 作为母亲, 她对儿子有着强烈的爱, 这种爱使她在情人与儿子之间难以做出选择。她在渥伦斯基的庄园里生活后, 这种短暂而甜蜜的幸福使她宁可丢弃母亲的身份, 但是失去爱子所带来的悲伤却时时侵扰着她脆弱的心灵。安娜是矛盾的综合体, 所受的教育和信仰使她无法坦然面对与渥伦斯基的爱情, 并由此而产生沉重的负罪感, 一方面她想大声向世界宣布自己追求爱情, 是幸福的女人, 但另一方面有夫之妇的身份却使她滋生出罪恶感, 她的灵魂渴望爱情, 但又受到爱情的煎熬, 渐渐地在孤独与无助之中难以自拔。当一个女人把全身心投入到爱情中, 其举止在常人眼里是不可理喻的, 渥伦斯基面对“反常”的安娜滋生厌烦的情绪, 渐渐疏远了安娜, 而安娜为了爱已经一无所有, 面对情人的冷淡自私, 她感到绝望和发狂。

(二) 把爱当作生命的独特个性。安娜的爱情悲剧源自她的个性, 一直以来她的生活是衣食无忧的, 处于上流社会之中, 与卡列宁的婚姻生活是乏味的。在这种情况下与渥伦斯基相遇, 使安娜内心深处的爱之火被点燃, 她渴望自由, 渴望爱情, 渴望自己掌握命运。她所谓的爱情, 其实是一种精神寄托, 是期待挣脱枷锁而生成的暴戾, 这种非理性的爱情是不会被社会所理解和接受的。安娜一直处于矛盾纠结之中, 她虽是狂妄率性的, 但从小受的教育和宗法信仰却起到束缚的作用, 她的身份是一位母亲、一位妻子, 但内心深处的渴望却又时时折磨着她, 使她难以决断。在这种情况下, 她的爱没有理性可言, 已扭曲变形。她的个性和行为被上流社会所不齿, 并非因为她爱上其他男子, 而是因为她公开了爱情, 这是对上流社会的挑战和蔑视, 于是上流社会抛弃了她, 失去一切的安娜近乎偏执和疯狂, 而此时的渥伦斯基渐渐失去耐心和爱情, 对安娜日益冷淡。由于爱情的破裂, 安娜陷入绝望之中, 她在丈夫那里没有得到爱情与自由, 在情人这里也没有得到, 上流社会的虚伪和道德、冷漠与残酷共同谋杀了她。

二、外在原因

(一) 婚姻的原因。安娜年轻美丽, 个性率真善良, 对爱情有着无限的渴望, 但是却在姑母的摆布下成为高官卡列宁的妻子, 这位比自己大二十岁的高官不可能给予安娜所向往的爱情, 这是日后安娜背叛家庭的根本原因。八年的夫妻生活, 安娜没有得到过爱情的滋润, 丈夫热衷于追名逐利, 在家庭观上更加看重形式, 他的眼里没有爱情与激情, 思想僵化, 他认为婚姻是法律形式的存在, 而爱情对他来说是不可理解的东西, 他视安娜为妻, 提供安娜所需要的物质享受, 却永远无法进入她的内心世界。在安娜眼里, 他是冷淡和虚伪的, 他的生活是规律和机械的, 他热衷于政治, 喜欢哲学和神学, 忽视夫妻之间的交流。安娜对他的感情也是复杂的, 有尊敬, 有依赖, 也有厌恶。如死水般的婚姻、名存实亡的夫妻关系, 令安娜深恶痛绝。

(二) 社会的原因。安娜的悲剧与当时的社会背景有着密切关系, 当时的宗法制社会和宗法制家庭是安娜无法摆脱的。不论任何社会和国家, 家庭道德观具有共性, 悖于常理的做法是社会所不允许的。安娜身处上流社会, 新的资产阶级思想创造出男女公开社交的环境, 在这种环境里滋生出通奸等事件, 但是封建礼法却又束缚这种放荡的行为, 弥漫着既淫荡又虚伪的气氛。在社交场所中, 贵妇人们对于安娜的不贞都执有幸灾乐祸的态度, 她们无所事事, 安娜的出轨使为她们提供了津津乐道的话题, 她们认为安娜蔑视上流社会, 这是不可容忍的, 所以开始排挤孤立安娜, 把她驱逐出上流社会的社交圈。这种冲突在安娜去剧院听帕蒂演唱会时达到高潮, 她不敢再抛头露面, 开始过着与世隔绝的生活, 精神上极度空虚的她寄情于对情人的疯狂爱情, 但是由于卡列宁拒绝离婚, 加之渥伦斯基的日渐冷漠和疏远, 她饱受折磨, 最后绝望地以结束生命来做出最后的抗争与控诉。

篇9:安娜·卡列尼娜

制片:蒂姆·贝万 Tim Bevan .....

编剧:汤姆·斯信恋 Tom Stoppard.

主演:凯拉·奈特莉 Keira Knightl..

类型:剧情

地域:欧美

国家:美国,英国

片长:130分钟

发行公司:焦点电影公司

出品年份:2012

上映日期:2012·10·16 中国

剧情

安娜无法忍受丈夫卡列宁的伪善和冷漠,与青年军官沃伦斯基相爱,但卡列宁为了名誉和地位不愿离婚,使安娜受到当时上流社会的轻视和攻击。这时沃伦斯基也背弃了安娜,安娜愤然自杀。

幕后

《安娜·卡列尼娜》改编自同名小说,由英国著名导演乔·怀特执导,凭借《莎翁情史》荣膺奥斯卡奖的汤姆·斯托帕德担任编剧。继《傲慢与偏见》《赎罪》两部奥斯卡获奖影片之后,该片也是乔·怀特第三次与奥斯卡提名女星凯拉·奈特莉,著名制片人蒂姆·贝万、埃里克·菲尔纳和保罗·韦伯斯特合作。

篇10:《安娜·卡列尼娜》读书笔记

夏洛蒂·勃朗特·C.(1816~1855)英国女小说家。艾米莉·勃朗特之姐。出生于英国北部约克郡的豪渥斯。夏洛蒂·勃朗特排行第三,有两个姐姐、两个妹妹和一个弟弟。两个妹妹,即艾米莉·勃朗特和安妮·勃朗特,也是著名作家,因而在英国文学史上常有“勃朗特三姐妹”之称。内容简介

这是一部具有浓厚浪漫主义色彩的现实主义小说,小说主要描写了简·爱与罗切斯特的爱情。主人公简·爱是一个心地纯洁、善于思考的女性,她生活在社会底层,受尽磨难。但她有倔强的性格和勇于追求平等幸福的精神。小说以浓郁抒情的笔法和深刻细腻的心理描写,引入入胜地展示了男女主人公曲折起伏的爱情经历,歌颂了摆脱一切旧习俗和偏见。扎根于相互理解。相互尊重的基础之上的深挚爱情,具有强烈的震撼心灵的艺术力量。其最为成功之处在于塑造了一个敢于反抗,敢于争取自由和平等地位的妇女形象[1]。

著名对白

“每个人以自己的行为向上帝负责,不能要求别人承担自己的命运„„ ”

“我们是平等的,我不是无情的机器。”

“你难道认为,我会留下来甘愿做一个对你来说无足轻重的人?你以为我是一架机器?——一架没有感情的机器?能够容忍别人把一口面包从我嘴里抢走,把一滴生命之水从我杯子里泼掉?难道就因为我一贫如洗、默默无闻、长相平庸、个子瘦小,就没有灵魂,没有心肠了?——你不是想错了吗?——我的心灵跟你一样丰富,我的心胸跟你一样充实!要是上帝赐予我一点姿色和充足的财富,我会使你同我现在一样难分难舍,我不是根据习俗、常规,甚至也不是血肉之躯同你说话,而是我的灵魂同你的灵魂在对话,就仿佛我们两人穿过坟墓,站在上帝脚下,彼此平等——本来就如此!”

(表达爱情的方式才不是甜腻的赞美,温柔的絮语,更不是祈求,诱惑或勾引,归根结底,她追求的是两颗心的平等结合。)

罗彻斯特:“你很沉着。像你这样身份低微的孤儿,哪来的这种沉着?”

简:“它来自我的头脑,先生。”

罗彻斯特:“是我看到的,你肩膀上的那个?”

简:“是的,先生。”

罗彻斯特:“你头脑中还有没有其他类似的东西?”

简:“我想它样样具备,先生。”

(她所受过的教育和经历使她拥有一个富有智慧、善良敏感、坚强独立的高贵灵魂,在这一点上,她与主人相比毫不逊色,甚至使其有时感到惭愧。)

“如果大家老是对残酷,不公道的人百依百顺,那么那些坏家伙就更要任性胡来了,他们会什么也不惧怕,这样也就永远也不会改好,反而越来越坏,当我们无缘无故挨了打,我们一定要狠狠地回击。”

一段简被置于台上示众时自己的想法:“一位姑娘走上前来,从我身边经过。她在走过时抬起了眼睛。那双眼睛闪着奇怪的光芒!那道光芒使我充满了一种多么异乎寻常的感觉!这种新感觉给予我多大的支持!仿佛一位殉道者、一个英雄走过一个奴隶或者是牺牲者的身边,刹那之间把力量传给了他。我控制住了正待发作的歇斯底里,抬起头来,坚定地站在凳子上。她回到自己的位置上时,再次走过我,对我微微一笑。多好的微笑啊!我至今还记得,而且知道,这是睿智和真正的勇气的流露,它像天使脸上的反光一样,照亮了她富有特征的面容、削瘦的脸庞和深陷的灰眼睛。”那位姑娘就是海伦•彭斯——她最好的朋友。

(正是海伦•彭斯对简•爱所说的话和她的一举一动,使她豁然开朗,不再产生受辱后的报复念头。简决定从头努力,决心排除万难披荆斩棘地前进。用心学习法文、绘画、钢琴,从普通班一下子升到了高班。她重新获得了伙伴们的友爱,博得了老师们的欢心,赢来了校长的喜爱。)

读后感

小说告诉我们,人的最美好的生活是人的尊严加爱,小说的结局给女主人公安排的就是这样一种生活。虽然我觉得这样的结局过于完美,甚至这种圆满本身标志着浮浅,但是我依然尊重作者对这种美好生活的理想--就是尊严加爱,毕竟在当今社会,要将人的价值=尊严+爱这道公式付之实现常常离不开金钱的帮助。人们都疯狂地似乎为了金钱和地位而淹没爱情。在穷与富之间选择富,在爱与不爱之间选择不爱。很少有人会像简这样为爱情为人格抛弃所有,而且义无反顾。《简爱》所展现给我们的正是一种化繁为简,是一种返朴归真,是一种追求全心付出的感觉,是一种不计得失的简化的感情,它犹如一杯冰水,净化每一个读者的心灵,同时引起读者,特别是女性读者的共鸣。

在现代的社会中,很少有人会象简爱一样,为爱情,为人格而抛弃所有,而且义无反顾.追求的全心付出,而且纯净的犹如一杯冰水.......对简爱,我有的是欣赏和赞美。她追求独立的人格,追求男女之间精神的平等。虽经历不幸却热爱生活,并把爱带给每个需要她的人。为了自己的爱的信念,平等的真实纯粹的爱,甚至毅然放弃渴望以久的唾手可得的爱情,并最终也自己的爱人实现了精神上的平等,简爱的一生,虽谈不上轰轰烈烈,但却是平凡而不平庸。在我心中,简爱就像一个充满智慧、充满爱心并努力使自己生命得到最大张扬的精灵。她的生命,有如彗星的闪亮和美丽。

篇11:安娜卡列尼娜读书笔记

爱情固然美好,就像绚烂的花朵,它可能是人一生的向往,拥有一个人一生的快乐和幸福,但在不轻易间它却将安娜带入痛苦的深渊,就像飞蛾扑火一样在爱情中灰飞烟灭。

安娜原本期盼和弗伦斯基过着幸福的生活,她才有了勇气,对她来说他就是希望和寄托,而弗伦斯基呢?他似乎只是一种征服感,就像猎人战胜猛兽一样,这种爱谈不上伟大。安娜对爱情的渴望让她忘却了苦恼,爱情的力量就是如此强大让她冲破世俗。安娜才决定投入新生活-----和弗伦斯基在一起。

不过,安娜是一个母亲,对儿子的牵挂,对儿子的愧疚与罪恶是她陷入了矛盾和痛苦。她对生活和理想失去了信心,失望的她最终以自己的方式结束了生命,寻求心灵的安静。

当迎面扑来的火车碾过她的身躯是,不知安娜是否后悔她的一生就这样结束,她被世俗嘲笑和讥讽,她完全追求的爱情也将粉碎,经过心灵的折磨,她以死来证明对社会的反抗,对真爱的执着。(我很是佩服)

我敢相信在现在的社会安娜这种形象还会受惩罚,我们企盼的和平人性,我想怀疑是否还存在。在哪?但安娜还是没有对现实妥协,她,一个柔弱的她还是没有对现实妥协,她,现在需要的大概是无痛苦,无干扰的生活吧,但现实给不了。

爱情是什么?对安娜来说,她又是否得到过?她所追求的是和她在一起不抛弃她,在任何时候都在背后永远给她依靠的人,但她却得不到。

火车从她身上驶过,发现她只是一个脆弱的女子,她无力抵制。因为她决定死亡,一个常人无法乱下的决定。在孤独的身躯背后我还看到一个孤独的灵魂,来时一人,去时一人。孤独是这个女人的结局,悲惨是这个女人的宿命。

火车驶过时,轻轻地,不要打扰安娜安静的生活。

篇二:安娜卡列尼娜读书笔记

这本书通过主人公安娜卡列尼娜追求爱情而失败的悲剧和列文在农村面临的危机而进行的革命与探索,这两条线索,描绘了俄国从莫斯科到乡下乡村广阔而丰富多彩的图景,是一部社会百科全书式的作品。

安娜可列尼娜的哥哥奥布朗斯基在已经有五个孩子的情况下却仍与家庭教师相爱,与他的妻子杜丽闹翻。而赶去莫斯科为哥嫂调节的安娜,却在车站认识了故事的另一个主角——渥伦斯基。于是,这个纠结的故事就这样华丽丽的开始了。

话说当时,杜杜丽的妹妹吉提正暗恋渥伦斯基,可渥伦同学却无心娶她。十分不巧,爱着吉提的列文从乡下赶来,在舞会上向吉提求婚,却被当场拒绝。在同一场舞会上,渥伦斯基被安娜迷倒,不顾一切地追到人家家里才想起来安娜已经有家庭了,安娜的丈夫卡列宁也觉得渥伦同学有点一根经,所以也露了面,言下之意便是——喂,我是她丈夫,别把我当空气。本来吧,这事到这也差不多要结束了,可是当时艰辛谁人知?没想到安娜和渥伦斯基,一个里应,一个外合,硬是弄出一大堆事儿来……天理难容,也注定了他们的悲剧。

最后,安娜卧轨自杀了卡列宁参加了她的葬礼,并带走了他们的女儿。渥伦斯基受到良心的谴责,志愿参军去塞尔维亚与土耳其作战,但求一死。哎,要我说,他早干嘛去了?

哎,回想当时看书时,我可没少骂渥伦斯基和安娜,爱情是一回事,家庭又是一回事,他们所谓的爱情是虚无飘渺的,无论如何总不应该冲开家庭的底线。虽然说当时卡列宁与安娜岁数相差甚大,但他宽容可是少见的,他总在为安娜着想,对安娜的私生子也很好,更只因安娜之后有了悔改之心而求他原谅,他便原谅了她,样的胸襟一百个人里面也没有一个啊!从安娜的种种来看,安娜是一个连自己都不会为自己考虑更别说顾全大局的人,不理解道德为何物的可怜人,也正是因为她自己,才一手造就了这场悲剧……

篇三:安娜卡列尼娜读书笔记

读完列夫托尔斯泰的《安娜卡列尼娜》,一种苍凉不觉涌上心头,自己也仿佛随着书中的主人公走完了一个人生——一个不凡的人生。

安娜本来也算是个幸福的女子。上帝给她太多:美丽的容貌、姣好的身材、活泼的儿子、能为她带来安逸富足的生活的丈夫。可是幸福,每个人又是怎么定义的呢?上帝却没有给她最想要的——理想中的爱情。与比她大二十岁的高官,卡列宁。结婚十余年,丈夫地位显赫、醉心功名,也会对安娜好,但是这些的“好”,只不过是她丈夫关注的社会性的舆论,遵守并履行结婚的宗教意义,以及为人丈夫对妻子的责任而已。每晚进行循例式的对话,更令安娜生厌。生活上的富裕,却难以掩盖心灵上的干渴。

火车站下的相遇,造就了安娜与渥伦斯基在火车上了结的孽缘。她拥有的丈夫是一潭死水,如今一股热流像海啸般向她涌来。冷水如热流的相涌,最终冲破了安娜的堤防,任由渥伦斯基的爱如海啸般一泻万里。如果没有婚姻制度、如果没有生下爱儿、如果没有社会舆论,安娜与渥伦斯基的水乳交融的相爱,来得太迟且来得让人感到欣慰。但是现实便是现实,他们的结合,虽然并不稀奇,反而在圣彼得堡,拥有情人是常事。看来违反婚姻制度,失去母亲职责并不可怕,可怕的是,他们毅然破坏了上流社会体面的游戏规则。但是,安娜,却头一回为自己做了主——她想拥有完整的爱情。

可是,最后安娜却卧轨而死。一个真挚、动人、生机勃勃的生命就这样逝去。回顾安娜的人生轨迹,从有一个快乐单纯的家庭,快乐的生活,到渥伦斯基的介入,并美名其曰“爱情”。而这个“爱情”的到来,却带走了她的一切。

篇12:《安娜·卡列尼娜》读书笔记优秀

书中的安娜是“一个多么奇妙、可爱和可怜的女人。”不仅仅如此,书中的安娜在人性上也是极美的。安娜遇到铁路工人惨死,极为怜悯,竭力想减轻其家属的苦难;兄嫂不和,她对嫂嫂陶丽的劝说,使其受到莫大的安慰;对儿子谢辽查的母爱,更是感人肺腑。可她的丈夫卡列宁则是个做官的机器,虚伪冷酷,正是当时俄国上流社会虚伪,猥琐、残酷和自私的化身,与安娜的真诚、善良截然相反。安娜这样一个长期生活在卡列宁的控制压抑中的感情丰富又有个性解放、恋爱自由的挑战的时期,是很容易爱上伏伦斯基的。在这之前,她的内心也是矛盾重重的,畏惧社会舆论的谴责。最后,她选取了冲破旧的宗教道德观念与伏伦斯基走到了一齐,这正好与当时的俄国的社会道德观念相违背。自然只有被重新燃起的不令当时社会状态的自我生命之火焚成灰烬。当然,她的杯具,伏伦斯基也有不可推卸的职责。他固然能够为了安娜放下功名,改变生活方式,但他毕竟是贵族子弟,不能把自己的生活长期局限于两人之间的不和,使得拿娜身上的舆论压力越来越重,世俗目光与长期离开儿子的母性的痛苦以及伏伦斯基感情的淡化使她内心一片空虚,最后卧轨自杀。这一切正反映了俄国社会对极美人性的蹂躏。“一切都是虚假,一切都是谎言,一切都是欺骗,

一切都是罪恶!”安娜的临终之言正是对当时俄国社会深切的通诉。

书中除安娜之外,列文也是深受当时社会迫害的人。

列文与安娜无论是从生活环境、方式,还是从人性、爱好上都是有差异的。但她们在精神上却有着共同之处:善良、真诚、个性顽强都代表了俄国上流社会中的少数优秀分子,对不公平的社会愤愤不平,既不愿同流合污,又敢于用各自的方式进行对抗。

列文是个大地主,但不同于一般的地主,他有改革的愿望。当时的农村经济也受到俄国社会大变动的影响,列文为此忧心忡忡。他主张实行对分制(收成一半归农民,一半归地主)来提高农民的用心性。但是,农民世代受地主剥削,积累了惨痛的教训,是不会听从列文的主张的,他的改革方法是行不通的。这使劲头十足地搞农业改革并亲自做农活的列文最终一事无成,其精神受到极大打击,甚至想自杀,以致藏了绳子以免上吊,不带手枪以免向自己开枪,这真是杯具!这种杯具也正反映了俄国社会的黑暗动荡的社会中,土地所有制问题不可能真正的解决,农民和地主的矛盾更不可能调和,列文期望别人幸福,期望俄国富强是不可能实现的,其灵魂也受到当时黑暗社会无情的蹂躏

篇13:《安娜 卡列尼娜》读书笔记

《安娜·卡列尼娜》是十九世纪俄国批判现实主义文学的杰出代表列夫·托尔斯泰的代表作之一, 同时也是西方女权主义发展初期的代表性作品。女权主义者认为她是妇女争取自由平等和人格独立的旗帜, 是女权主义的先驱。在文中安娜看清了人性的虚伪, 男女精神世界的差异性, 最终走向死亡, 寻求精神上的解放。

二、作品中安娜地位的体现

1. 安娜在封建家庭中的地位

封建家庭就是一座禁锢自由摧残爱情的囚牢, 在以男性为中心的贵族社会中, 丈夫则成了这里的看守。然而在这个男性为主的家庭中, 在社会上是否出人头地, 是男人首要关心的事。卡列宁是上流社会的旧势力、旧观念的代表, 是残酷无情的沙皇官僚制度的化身。在他看来, 他之所以需要一个家庭, 并非出于爱情的需要, 而是因为他在仕途上少不了这样一个点缀品。“他要去看他的妻子, 无非是因为他决定了每星期去看她一次, 以装装门面, 加以, 那天, 正逢十五日, 照他们向来的规定, 他得给他的妻子多少钱作为生活费用。”妻子在他眼里就像衙门中卑恭屈膝、唯命是从的下属, 完全依附于自己, 依附于自己的金钱, 不应该也不需要有什么个人的感情与爱好。

安娜与卡列宁的结合本身就是封建家长制包办婚姻的体现。在安娜姑母的眼里, 卡列宁出身贵族、官位显赫, 堪称佳婿, 在卡列宁的心中, 安娜是皇室后裔、妙龄贵宵, 可做配偶。他们的结合没有一般婚姻所应有的了解和感情, 当时的安娜只有十八岁并“不知道爱情是什么”。而卡列宁也只是出于道义——怕影响到安娜的名声, 而同意求婚的。尽管卡列宁对年轻妻子充满迷恋, 但他只是满足于妻子的美貌和温娴动人的仪态, 并没有去了解安娜内心真正的想法。他一厢情愿地视妻子的贞节为当然, 而不去理会她作为年轻女性的纯情洋溢;忽略了她的幻想和日常生活中必有的心绪起伏。他不是把安娜当作一个有自由意志的人看待, 而是将安娜推到依从的一隅, 使她丧失了自主的地位和与丈夫平等交流的前提。

2. 安娜在情人眼里的地位

在贵族阶级腐朽的道德观念中, 只有情欲, 没有爱情。所谓爱情, 就是满足个人的情欲。一个“伟大的”男子汉, 如能在情场上, 用尽一切狡诈的权谋, 冒着身家性命的危险, 击败情敌而博得已婚的贵妇的青睐, 把她猎取到手, 就是他们最大的光荣和胜利, 从而受到人们的羡慕与崇拜, 这种胜利不亚于拿破仑称霸欧洲, 不逊于梅特涅的外交成功。这种贵族阶级的卑劣观念深深根植于伏伦斯基头脑中。这就决定了他得到安娜的爱, 只是为了满足他的虚荣心, 满足他的情欲, 安娜在他眼中仍然是一“玩偶”。

契诃夫说过“面貌的美丽当然也是爱情的一个因素, 但心灵与理想的美丽才是崇高爱情的基础”。伏伦斯基外表俊美, 但内心极为空虚, 在认识安娜之前他的生活内容主要是与漂亮女子交往、参加赛马、同上流社会的花花公子到滑稽歌剧场消磨时光等。而被誉为世界文学史上最丰满的女性形象之一的安娜·卡列尼娜, 她的美令人赞叹。就连一直对其怀有成见的列文和被安娜夺去爱情的吉提都为她的美吸引。这样美丽的贵妇不免让具有浓厚虚荣心的“彼得堡的花花公子的一个最好的标本”伏伦斯基动心。然而, 他千方百计追求她, 只是沉迷于她的美丽和独特气质。但更为重要的是, 他与安娜的特殊关系带给他一种征服感、荣誉感。

她渴望沃伦斯基尊重她的感情, 把她当朋友和知己, 但她没有意识到更不知如何才能争取到这种平等与恒久的爱情。她爱得愈深便愈没有安全感。到了最后, 她甚至被迫使用一般上流社会妇女使用的靠姿色与服装去吸引沃伦斯基的视线。

三、作品中安娜的反抗

1. 安娜对封建家庭的反抗

“需要爱情”, 追求幸福, 渴望自由, 是一位“活的女人”最起码、最基本的生活权利。富有反抗精神的安娜倡导女性主义, 表达出了每个女人的心声。安娜在作品中一出场, 作者便描写:“在那短促的一瞥中, 伏伦斯基已经注意到了一股被压抑的生气在她的脸上流露, 在她那亮晶晶的眼睛和把她朱唇弄弯曲了的轻微的笑容之间掠过。仿佛有一种过剩的生命力洋溢在她的全身心, 违反她的意志, 时而在她的眼睛的闪光里, 时而在她的微笑中显现出来。她故意地竭力隐藏住她眼睛里的光辉, 但它却违反她的意志在隐约可辨的微笑里闪烁着。”安娜全身心充满着的生气和洋溢着的过剩的生命力, 是她对自由爱情的渴望和对幸福生活的追求。可是, 所有这些合理的要求, 都被现存的合法的封建家庭关系和传统的贵族道德观念控制着, 使她不得不“故意地竭力隐藏住”它们。

在她与伏伦斯基相爱后, 她大胆地表达自己的感情。她去赛马场看伏伦斯基赛马, 她紧张地看着赛马场上的变化, 没有看丈夫一眼, 甚至听到他的声音就觉得厌烦。在伏伦斯基的赛马摔倒后, 她不顾体面地尖叫出来, 甚至在坐车返家的路上, 她坦荡地向丈夫公开表自“我听着你说话, 但是我心里却想着他。我爱他, 我是他的情妇, 我忍受不了你, 我害怕你, 我憎恶你……随便你怎么处置我吧”。大胆的真诚, 无畏的坦率, 震动了卡列宁的心灵。安娜最终凭借积极的思想与美好的性格, 勇敢地决定接受这种爱情, 抒发自己对它的理解时说:“……时候到了, 我知道我不能再欺骗自己, 我是活人, 罪不在我, 上帝生就我这样的人, 我要爱情, 我要生活。”她冲破了封建家庭的蛛网, 离开了把理想和信仰当作升官晋级“敲门砖”, 把人类一切美好的品德丧失殆尽的丈夫, 全身心地投入她认为值得为之奉献一切的爱的怀抱之中了。

2. 对虚伪情人的反抗

安娜的爱情观是将自由爱情与美好生活联系了起来, 认为爱情就是生活, 追述爱情就是探索美好生活。安娜曾说, 爱情“对于我有太多的意义”。她以为找到了可以寄托全部的人, 毅然抛弃了丈夫和她心爱的儿子, 与情人过美好的有爱的生活, “真正的人”的生活。然而, 伏伦斯基除了年龄、相貌方面能使卡列宁黯然失色之外, 而在冷酷、热衷功名、不懂爱情等方面, 同卡列宁只有程度的不同, 并无本质的差异。

伏伦斯基在得到安娜后, 只是满足于自己的虚荣心, 沉迷于他对安娜的情欲中。并没有理解和安慰安娜, 更不用说想办法去让安娜摆脱困境。伏伦斯基认为, “爱情是消遣, 是享乐, 是为生活调味的刺激。”岁月流逝, 新鲜感也慢慢过去, 他重新投入了母亲的怀抱, 开始了他的社交生活。伏伦斯基开始视安娜的

基于影像细读方法分析电视剧中城市形象的传播效果

王小乐李政亮许德娅杨春曲文秀袁鹏

(南开大学文学院天津300071)

摘要:通过对当代国产电视剧《奋斗》中的城市形象, 进行量化分析和“影像细读”, 对城市形象的影视传播进行效果评估, 分析受众对城市形象的偏好, 从而规避形象宣传中的无序感和盲目性, 为实现城市品牌形象在电视剧传播中的效果最大化, 建立可量化、可比较的视觉识别系统提供参考。

关键词:影像细读;电视剧;奋斗;城市形象;影响

image of the city was analyzed in order to avoid disorder and blindness in

南开大学2010年“百项工程”项目, 编号:BX8-117

影视文化传播作为大众喜闻乐见并主动接受的一种信息传播形式, 具有声像并茂、通俗易懂、形象生动及情感体验等优势传播特点, 是信息时代最为强势有效的传播工具之一。

城市品牌, 是指蕴含城市个性及受众效用的城市名称和标记, 是公众对城市整体特征的感知、识别和认同。在当今经济全球化、市场化的背景下, 城市作为一个区域经济体, 其自身形象的塑造与传播已经成为现代城市参与市场竞争、谋求更多发展资源的重要手段。城市形象的传播、推广和营销, 是利用各种渠道和媒介来向社会公众传递和宣传城市形象信息, 吸引公众的注意

爱为累赘, 他原来对安娜的爱逐渐被一种虚荣心得不到满足的愤怒所代替。两人经常为一句话、一件小事而发生口角, 以至于伏伦斯基发出“简直无法忍受了”“凡事都有一个限度”的怒吼。“在他眼里不仅闪耀着冷淡的神色, 而且有一种被逼到穷途末路和不顾一切的冷酷的光芒。”从卑微心灵里投射出来的这种令人齿寒的冰冷表情, 叫安娜心痛欲碎, 由苦恼妒嫉, 到消沉绝望。残酷的现实, 逼使她不得不承认“我要爱情, 可是却没有。那么一切都完结了。”安娜感到的是绝望、怨恨。她不愿意继续过猜疑的生活, 而是倔强地选择了死亡, 对伏伦斯基进行报复。

在安娜最后走向死亡的时候说“全是虚伪, 全是谎话, 全是欺骗, 全是罪恶!”这不只是对卡列宁、伏伦斯基的虚伪的反抗, 更多的是对整个社会的控诉。

3. 安娜对旧的社会势力和传统观念的抵抗

“我要爱情, 我要生活”。安娜敢公开她想要的爱情, 这是公然对贵族社会虚伪的道德观念挑战。旧的社会势力和传统观念则上下窜通、左右勾结、竭尽全力企图把异己思想和叛道行为绞杀在摇篮之中。安娜抛弃丈夫和儿子, 不顾一切和伏伦斯基生活在一起时, 违反了封建社会的礼法。于是整个上流社会都轻视她、仇视她, 把她看成是堕落的不道德的女人, 认为她大逆不道。以卡列宁为首的集团用法律责任、拒绝离婚、不准跟儿子见面等伪善的观念和冷酷措施来压迫、折磨她;以莉蒂亚为首的集团, 又用宗教的名义把安娜的儿子夺走, 还借荒唐无稽的降神术否定安娜的离婚要求;以培脱西公爵夫人为代表的年轻贵族集团, 则对安娜关闭了所有社交界大门。由于她们遵守了社交界允许夫妇间相互撒谎、男女间可以逢场作戏的原则, 维护了上流社力, 增强公众对城市的好感度和美誉度。

在城市形象传播上, 目前, 国内的学者还没有把媒介传播策略单独从营销手段中提炼出来, 以此进行专门的理论研究, 而电视剧理论研究中针对城市意象的分析也只是采取美学和社会学的角度。

以反映80后工作、生活、恋爱为主题的电视连续剧《奋斗》为研究对象, 通过对电视剧中的城市形象进行量化分析和“影像细读”, 进行电视剧受众调查和对传播城市的实地考查, 对城市形象的影视传播进行效果评估, 分析受众对城市形象的偏好。力图实现城市品牌形象在电视剧传播中的效果最大化, 建立可量化、可比较的视觉识别系统, 基于电视剧传播渠道的特点, 推动中国城市有意识地在影视剧中宣传自身形象。

一、电视剧《奋斗》中城市形象的影像细读

选取了电视剧《奋斗》开头、中间和结尾的第1集、第2集、第15集、第22集和第32集共5集为影像细读对象, 电视剧以北京为背景展开剧情, 剧中出现的典型城市形象都具有特殊的意义。通过对影视剧中的影像细读, 从反映城市形象内容的 (1) 频率分析:分析所有与城市有关内容在电视剧中出现的频率。 (2) 显性与隐性程度分析, 包括:电视剧中出现的与城市或地方有关的语言出现的频率、方式、效果;电视剧中出现的带有城市地方特色的配乐、歌曲, 以及它们出现的频率、方式、效果。 (3) 镜头分析:分析电视剧中城市影像色彩基调运用, 出现的频率、方式、效果。 (4) 位置分析:分析电视剧中城市有关内容出现在开头结尾和高潮的位置, 基于上述几方面研究电视剧中的城市形象视传播技巧, 见表1

表1电视剧《奋斗》中城市形象的影像细读记录表

会的体面, 故此, 最该受到唾弃的她们反而成为安娜道德的精神审判者。在重重的压力面前, 安娜孤军作战、奋力抗争, 但遭到了惨败。她失去了名誉, 又失去了儿子。

四、结论

“我要爱情, 我要生活”是安娜为之奋斗终生的人生目标。她认为追求真正的、自由的爱情和渴望幸福的、美好的生活, 是人类基本的生活权利, 是上帝创造人类的自然天性。她不能忍受卡列宁的虚伪, 更不想与卡列宁过无爱的生活;她爱伏伦斯基, 但不能忍受伏伦斯基的虚伪, 不能忍受伏伦斯基把她的爱当累赘。她可以一个人为爱去战斗, 但当她生活没有目标的时候她勇敢地选择了死亡。在这一斗争中, 安娜所表现出来的反封建主义的勇敢精神与叛逆性格, 也是封建社会中女性主义的体现。

参考文献

[1]马秀丽.安娜·卡列尼娜婚姻和爱情悲剧的剖析[J].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03年第06期.

[2]邹云虹.追求爱情和幸福的“叛女”[J].无锡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8年第7卷第1期.

[3]惕思聪.安娜·卡列尼娜爱情悲剧新论[J].西南师范大学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 , 1990年第2期.

篇14:《安娜.卡列尼娜》中之安娜新评

摘 要:安娜为了爱情毅然离开了丈夫和儿子,与情人渥伦斯基走到了一起,对丈夫来说他不是一个好妻子,对儿子来说她不是一个好母亲,同样,对情人渥伦斯基来说她也不是一个好情人。安娜对婚姻的背叛以及对爱情扭曲的追求最终导致了她悲剧的发生。

关键词:安娜 爱情 责任 道德

安娜是沙俄时代上流社会的一位贵族妇女,她漂亮迷人,个性突出,给读者留下了许多美好的印象,但正是这样一位让人一见顿生爱慕之情的女人,卧轨自杀了。着实让很多读者为之震撼、同情,为之惋惜、声讨,痛斥导致安娜悲剧的一切因素,同时也下了一些不很恰当的结论,所以,我们有必要重新认识一下安娜这个人物形象,纠正一些对她、对卡列宁乃至渥伦斯基的一些不恰当、不公正的评论,并对当时的社会环境作一个客观的分析和评说。

安娜是一个复杂的人物形象,分析她的思想性格,主要从四个方面来入手,即:安娜与丈夫、情人、儿女以及社会的关系,和安娜对这四种关系的行为态度。

一、对丈夫卡列宁

安娜在十八岁时由姑母做主嫁给了比自己大二十岁的官僚卡列宁,他们之间虽然谈不上爱情,但生活也相对稳定。卡列宁是一个学识渊博、工作责任心很强的人,但生活上死板、僵硬、缺乏生气,并且年龄又大。所以,当年轻英俊、风流倜傥的渥伦斯基出现以后,安娜的爱情被唤醒了。从此开始了对丈夫的疏离与背叛。

开始时,由于伦理道德的关系,安娜曾试图压制白己的情感,但最后,她终于抛弃了作为妻子的责任,成了渥伦斯基的爱情俘虏,并对丈夫的人格、尊严进行了无情的嘲讽和伤害。

安娜在赛马场上的失态,让丈夫卡列宁十分痛苦,可安娜却这样认为:“我是一个坏女人,我是一个堕落的女人,但我不爱撒谎,也不能容忍谎言……,他这个人还能有什么感情呢?如果他杀死我,杀死渥伦斯基,我倒还会尊敬他。”[1]这说明安娜并不了解丈夫的感情,不能为丈夫的情感无奈付以理解。当然,安娜是个勇敢的女人,她有真诚的、不虚伪的一面,她想要痛快的爱、自由的爱,于是她向卡列宁坦白了一切。但卡列宁做出了维持原状的决定,也许有人会随同安娜的意志认为卡列宁是在用虚伪无耻卑劣的手段糟蹋安娜。其实不然,卡列宁固然有虚伪的一面,但他是一个善良的人,这个决定也是合乎于现实的。卡列宁想问题是不会像安娜那样感性的,他想的问题远比安娜的思考更深入。处于一个上流社会,一个特定的环境,就必然会受到各种条件因素的制约,他为了家庭的名誉,为了孩子的成长,同时也不乏是为了安娜本人,这个决定是无可非议的,虽然他心里难免有嫉恨,但也是一个丈夫应有的正常反应,我们不可妄加指责。

安娜对卡列宁的决定非但不领情,还拼命寻找背叛的理由。她谴责丈夫虚伪、冷酷,并对渥伦斯基这样说:“他不是个男子汉……,要是我换了他,我早就把这种妻子杀掉,撕成一块块……,他不是人,他是一架做官机器。”[1]从这段话中,我们可以更清晰地看出安娜对丈夫理解的偏颇,以及因为爱情而导致的对丈夫缺乏理智的恨。很多读者认同安娜,认为卡列宁是一架做官机器,毫无情感可言,其实这是没有站在卡列宁的角度想问题,而是在情感上一味迁就安娜的错误表现,是对卡列宁这个人物认识得不够。的确,卡列宁是一个缺乏生气和感情变化的人,但他并非毫无情感可言。他的出身、性格、学识、年龄,使他将年轻人的热情压下,并且看似僵硬,而从政的工作又使他沉稳有加。但是,卡列宁为官确是有着深刻的背景原因的。他自幼便成孤儿,对于一个孤儿而言,为官不但可以提高社会地位,也是一种高收入的来源,这样,他的家庭就可得到保障,经济上也会相对稳定。所以,我们不可以把卡列宁为官单纯地看作是一种权利欲的驱使,他严肃认真,正直从政,我们可以说他是一个政治工作狂,但却不能单纯地把因为生存而热衷于自己工作的卡列宁当成一架做官机器来看。

安娜在家会见情人,这是对卡列宁尊严的公然蔑视和人格的侮辱。任何一个正直的头脑清醒的丈夫都不会容忍自己的妻子存有外遇,更何况在家里接待情人。于是卡列宁做出了离婚的决定。但当他得知妻子病危的消息时,还是马上回到了妻子身边,去尽一个丈夫的责任。在这里,曾有人指责卡列宁的虚伪,因为他明明想她死。但请站到卡列宁的立场,站到我们自己的立场,恐怕我们连这份虚伪的责任都尽不到。卡列宁所表现的,自始至终都证明着他良好的道德和修养。濒死前的安娜一反常态,对丈夫大加赞美,并成了真正了解丈夫的人,死神的临近,让她记起了丈夫的好:“阿历克赛不会拒绝我,……,只有我了解,……。他这个人真好,他自己也不知道他这个人有多好。”[1]当安娜见到丈夫后还不断地请求丈夫的饶恕,与以前骂丈夫不是人,声称自己无罪恰恰相反。这是值得我们思考的一种反应,为什么安娜前后的反应如此悬殊呢?这是因为她知道自己的行为是错误的,她明白丈夫是个好丈夫,只是以前自己不愿意承认罢了,所以现在只有得到宽恕,她内心才会平静,她不能带罪去见上帝,对基督教义合理婚姻的破坏,使她惧怕在上帝面前受到惩罚,同时,也可以看出安娜对丈夫内心深处的依赖。

但病好后的安娜,却又恨起了丈夫,恨他的宽宏大量,尽管她知道自己抵不上他的一个小指头。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出,安娜对丈夫的宽容和仁慈非但不报任何感激和尊重,还又站到了与丈夫对立的一面,这不能不说安娜的自私和残忍。同时,到国外后,也不愿想丈夫的痛苦,甚至“丈夫的痛苦又使她太幸福,她这一点也不后悔”[1],这都反映了安娜的冷酷与绝情以及掺有自私和虚假善良的本性。所以,对于一个尽到责任的丈夫,一个希望挽救妻子的丈夫,我们不能再苛求于卡列宁,否则,那就成了一种无情的索取,一种自私的共鸣。所以说,安娜非但不是一个好妻子,更在人性上存有问题。

二、对情人渥伦斯基

渥伦斯基是彼得堡上流社会的一个公子哥,在他身上既有优秀青年的一面,又有贵族公子哥的劣根性,按奥勃朗斯基公爵所说,他是彼得堡花花公子中的一个最好的标本。他聪明、勇敢、温文尔雅,内心也不乏真情实感。在遇到安娜之前,也曾过着奢侈、放荡的享乐生活。他随意玩弄女孩子的感情,却认为生活中最重要的是毫不忸怩地沉迷于任何一种欲望,而嘲笑其他的一切,这不难看出渥伦斯基的享乐主义和自我主义。

渥伦斯基遇上安娜后,安娜深刻热情的付出与纯真爱情的力量提升了他的心灵,使渥伦斯基结束了他原有的生活,并在情感上、爱情上趋于严肃认真。他尊重安娜,深爱安娜,他认为安娜应获得他合法妻子的地位,和更多的尊重。为了安娜,他不顾家人的反对,放弃了功名前程,甚至不惜自己的生命,所以说,渥伦斯基对安娜的爱也是真诚的。

有些读者认为安娜错爱了渥伦斯基,因为他经不住上流社会的诱惑,重返了社交界,并且开始对安娜表现出了冷淡的态度。这里我们就要重点分析一下了。渥伦斯基的确是深爱安娜的,只是人并不是能够独立于社会之外的,只要活在人类社会当中,就不可能脱离社会各种条件的诱惑和制约。同时,男人也不同于女人,尤其是一个上流社会的男人,他不可能使自己长期局限于两个人的世界,这不仅是他们存在性别的差异,更有性格和趣味的差异。安娜所要的是与渥伦斯基寸步不离的厮守,一个完全的理想中的二人世界,但渥伦斯基的性格和兴趣爱好,使他不仅需要爱情,也需要丰富的交际生活,而且处于一个世俗的社会,处于“一家之主”的地位,渥伦斯基也是不可能完全没有交际的,重返社交界是他的必然。所以,对有些读者所认为的,渥伦斯基厌倦了安娜,不再爱安娜的观点,笔者认为是不成立的。渥伦斯基重返社交界,使安娜产生了失去他的恐惧心理。她怕他在外面找别的女人而抛弃她。为了“挽回”渥伦斯基,她刻意打扮自己,凡是渥伦斯基喜欢的,她都表现出极大的兴趣,甚至为了刺激渥伦斯基的醋意而故意与别的男子调情。但是,正如托尔斯泰指出的:“她最关心的毕竟还是她自己,关心怎样博得渥伦斯基的欢心,而且曲意奉承他。”[1]她甚至对列文也进行了女性的诱惑,尽管她知道列文是个正派的人,并且是吉娣的丈夫。罗曼·罗兰曾说过:“无法抑制的情欲蛀蚀着这个高傲的女子的精神大厦,她身上优秀的东西,她的勇敢真诚的心灵瓦解了,毁灭了,她没有力量去对抗上流社会的虚荣心,她的生活除取悦她的情人再没有别的目标……,嫉妒折磨着她,征服了的肉欲迫使她的举止、声音、眼神中处处弄虚作假,她堕落到要使任何男子都为之着迷的女人之列。”[2]而安娜越是想网住渥伦斯基,越是要支配他,他便越会保持他所认为的男子汉的独立性,并慢慢地不能忍受安娜对其自由的干涉,进而冷淡于她。于是,安娜的精神支柱也就崩溃了,导致这场悲刷的直接因素也就出现了。

我们不能骂渥伦斯基无情,因为他对安娜的爱自始至终都没有变,只是安娜将爱情等同于生活,将爱情看作全部生活要义的做法,非但无法拴住情人,反而使渥伦斯基与她越走越远。可以看出,安娜悲剧的重要原因在于她自身性格的偏狭和斤斤计较的气质。她的生活情趣只有单一的甚至畸形的爱情,最终,她的爱情也只能成为一种盲目的性爱以及自私的理由和情欲的象征。

三、对儿女

谢辽查是安娜与丈夫卡列宁的儿子,由于卡列宁的事务缠身和缺乏生气,活泼可爱的儿子便成了安娜最幸福的源泉,在安娜与卡列宁平静的生活中,儿子给安娜带来快乐和安慰,是她生活的乐趣和精神的支持。安娜与情人在一起后,心里也是由儿子的事而耿耿于怀,放心不下,一心想要回儿子,当遭到拒绝后,更是痛苦矛盾。她回国的目的之一就是看望儿子,并且在儿子生日那天不顾一切地去看望儿子,这说明安娜是非常爱儿子的,失去儿子对她来说是一件非常痛苦的事。

但安娜毕竟抛弃了儿子随情人走了,当母爱与情爱发生冲突时,她选择了情爱,甚至蜜月之初,更是幸福的想不到儿子的存在,即使偶尔想到儿子,也是因为生了渥伦斯基的气,或者有了什么别的苦恼。可见,安娜虽然爱儿子,为失去儿子这份支持而痛苦,但她更爱渥伦斯基,更爱她自己,儿子的地位总是低于情人渥伦斯基的。

在这里有几个问题,即难道身为人母,就必须以母爱为主吗?就必须放弃自己的爱情追求?这其实是一个非常难回答的问题,要看我们以什么为重要了。有的人看重儿女,儿女是自己的最大的幸福。而有的人更看重自己的快乐。那么这两种母亲应该怎样评价呢?恐怕这需要从她的家庭、社会环境以及对子女的影响上来看待这个问题。毕竟孩子是无罪的,任何一个做父母的都有照顾子女的责任,都要为子女的成长、幸福担负一定的义务。否则,他(她)就不是好的父母,更不要说给孩子带来伤害了。

10世纪的沙俄时代,还是一个比较传统的时代,当时的人们由于传统观念和宗教原因并不主张离婚。一个离婚的家庭,不仅是夫妻双方感情的破裂,也是一种宗教合理婚姻的破坏。在社会上,这会给家庭成员带来耻辱。卡列宁不愿离婚,有其深刻的社会原因,不仅是为了自己家庭的荣誉和脸面,也是为了孩子。他希望孩子能在一个完整的家庭里成长,并给他一个良好的生活和学习环境,他不希望给孩子带来伤害,也不希望给孩子幼小的心灵蒙上家庭悲剧的阴影,但所有这些,安娜不会想到,也不会去想,在她眼里,爱情是至高无上的,谁也阻挡不了的,所以说,对儿子谢辽查,安娜非但没有尽到母亲的责任,在一定程度上还会给慢慢成长的儿子带来心灵上的阴影。

安妮是安娜与情人渥伦斯基所生的女儿,是一个没有得到多少母爱的孩子,尽管在国外时受到过母亲的宠爱,但很快,随着父母回到国内,她也便失去了母爱。从陶丽的眼中我们可以看到:“安娜、奶妈、保姆和婴儿之间很少接触,母亲难得到育儿室来。安娜想给孩子找一种玩具,可是找不到……,最使人惊奇的是,问到婴孩有几颗牙齿,安娜答错了。她根本不知道她最近长出的两颗牙。”[1]而安娜本人甚至觉得她在育儿室是个多余人。如此一个母亲,可以想象她对安妮的关心程度有多低,她的心思已经全部转移到如何拴住情人了。同样,将安妮与谢辽查相比,安娜的母爱也是不公平的。不仅如此,她对女儿的未来同样漠不关心。安妮是安娜与渥伦斯基的女儿,按说应该姓渥伦斯基的姓氏,继承渥伦斯基的财产,应该有一个合法的家庭,但安娜在法律上并未与卡列宁离婚,所以安妮名义上就是卡列宁的女儿,但事实上她得不到合理的法律上的承认。渥伦斯基常常觉得这是他的一块心病,而安娜则不会关心这些。安娜临死前虽认为有没有谢辽查也照样过,但毕竟还想到了儿子,而对幼小的安妮,她是连想都想不起来的,可见安妮在母亲心目中是几乎不存在的了。

安娜在与渥伦斯基的一次争吵时曾骂渥伦斯基的母亲说:“一个母亲不懂得什么是儿子的幸福和名誉,就是没有心肝。”[1]而她对自己的孩子又怎样呢?其实,她更是一个不称职的母亲。

四、对于上流社会

安娜虽然是俄国上层社会的贵族妇女,但却受到了资产阶级自由思想的感染,她追求个性解放,追求爱情婚姻自由,当遇到渥伦斯基后,更没有刻意隐瞒自己的爱情,最后与心爱的人远走高飞。安娜鄙视上流社会中一些贵族男女的堕落虚伪生活,她能够不顾一切地向传统道德观念挑战,而且,面对社会舆论的压力,安娜始终不悔于追求个人幸福的选择,认为“即使一切要从头再来,也还是会一样的”,由此可以看出安娜勇敢和执着的个性。

但是,人终究是一个社会中人,安娜从小便是在典型的俄国贵族教育和宗教氛围中成长起来的。上流社会的一切在她身上留下了不可消除的影响。她虽然敢于与情人私奔,但内心也是矛盾重重,她无力摆脱传统道德对她自身的束缚。她对自己既是妻子又是母亲的身份去追求爱情有着一种精神上的痛苦。同时,社会荣誉和地位的丧失,更加重了她的苦恼和心理负担。当陶丽来看她时,她不止一次问陶丽,对她与渥伦斯基结合的这件事的看法,这说明安娜很在乎别人的眼光的,她希望通过陶丽的肯定而获得内心的平静,减轻心理的压力。再者,面对社交界,安娜虽表现的很勇敢,但内心却很虚弱、矛盾。她盛装看戏,对自己的出现所引起的不满虽表现的镇定自若,可内心却感受像被钉在耻辱柱上示众的人。如果她确信自己所做的一切无可非议的话,她也就不会有这样的感觉了。

大多数人认为上流社会是造成安娜悲剧的重要因素,不错,上流社会的确给安娜造成了很大的心理压力,并且通过安娜的自身弱点直接影响到她的内心,使其充满了痛苦和矛盾。但是,在当时的年代,无论安娜在哪个社会阶层都是不被允许和承认的,哪怕是放到今天,我们也不会提倡婚外恋的。所以,我们不要一味谴责那个上流社会的虚伪、冷酷。同时,作为一个社会,都有其一定的道德准则和法律规范,这既是一种约定俗成的东西.又是一种促成社会稳定的砝码。毕竟我们所处的现实世界是一个理性的世界,而非蛮荒的原始世界。如果人人率性而为,那社会必将陷入混乱,而我们今天的第三者也应该名正言顺,而不是受到法律的约束和一致的谴责。我们赞成追求幸福的爱情生活,但要遵从一定的道德观念和法律规范来合理解决。安娜的爱情追求虽然勇敢执著、轰轰烈烈,但她把爱情等同于生活,为自己的情爱而抛弃一切责任的做法,就导致了她必然成为渥伦斯基,也是她自己的无条件的奴隶。正如杨正先先生所说:“安娜的死是她内心矛盾和只关心自己的必然的结果,是爱情破灭后无可奈何的选择。”[3]

从以上四个方面来看,安娜既不是一个好妻子,也不是一个好情人,既没有尽到母亲的义务,又违背着社会的道德,她虽然有勇敢真诚的一面,但我们不能因为她的美丽和对爱情执著追求的个性而忽略她更多的不足。她的悲剧是由她自己一手造成的。人不可以独立于社会,也不可能脱离于社会。社会的发展需要勇敢的叛逆和改革,但并不代表着不顾一切的毫无原则。托翁的“道德的自我完善”的思想虽然看起来还很遥远,但却是我们可以找到的最好的出路。

注释:

[1][俄]列夫·托尔斯泰:《安娜·卡列尼娜》,草婴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88年版,第262页、第447页、第508页、第507页、第790页、第760页、第918页。

[2]刘桂荣:《矛盾的心灵历程——安娜悲剧命运的分析》,太原:太原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01年,第11期,第42页。

[3]杨正先:《对安娜形象的再认识》,武汉:外国文学研究,1991年,第7期,第85页。

参考文献:

[1][俄]列夫·托尔斯泰.安娜·卡列尼娜[M].草婴译.上海译文出版社,1988.

[2]王群.安娜和苔丝悲剧之比较[J].外国文学研究,1990,(8).

[3]刘桂荣.矛盾的心灵历程——安娜悲剧命运的分析[J].太原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01,(11).

[4]杨正先.对安娜形象的再认识[J].外国文学研究,1991,(7).

[5]杨宏,王永奇.从存在主义女权理论对安娜悲剧的再审视[J].陕西师范大学学报,2005,(5).

上一篇:fortunate的用法和例句下一篇: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就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