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娜卡列尼娜读后感500字

2024-05-08

安娜卡列尼娜读后感500字(精选15篇)

篇1:安娜卡列尼娜读后感500字

这本书主要写了面容姣好,心地善良的安娜·卡列尼娜为了追求爱情,毅然离开了丈夫卡列宁,与伏伦斯基结合,却因为上流社会人们的鄙视和伏伦斯基的渐渐冷淡而选择卧轨自杀的一场悲剧。

其实刚读完这本书的时候,我更加喜爱列文一家和陶丽,因为我觉得列文一家是那种朴朴实实,白头偕老的幸福家庭,而陶丽之所以能在安娜的劝导下原谅奥布朗斯基,不仅仅是因为普通的爱,也许还有一种在每天平凡的生活中积累下来的更厚重的感情,也许是亲情吧。而我觉得安娜虽然心地善良,可亲可爱,但我始终不能理解她抛夫弃子的行为。

之后我看了一些别人的读后感,又重新读了读这本书。我发现卡列宁的心中根本没有什么爱情,只要能保全自己的声名,安娜对他忠不忠心,他根本无所谓。安娜是个好女人,她成功调解了奥布朗斯基一家,也征服了原本不喜欢她的列文。她很爱自己的儿子,但是她已经受够了没有真正纯粹爱情的家庭和虚伪的上流社会,所以她是为了自己生活的意义才会这么做的,她想要纯粹的爱情。

从阅读中,我感受到安娜十分没有安全感,一直抓着伏伦斯基不放,然而伏伦斯基却慢慢地待她冷淡了,最终安娜绝望地卧轨自杀。但是最后读到安娜对自己的举动害怕了,但是火车已无情碾过的时候我发现我之前一直觉得鲜活动人,努力反抗的安娜原来竟然如此弱小,她只是想得到她想要的,她为此放弃了原有的安定生活,因为这些遭到侮辱,但最终令她失去最后一丝希望的是伏伦斯基。她有错吗?也许有一点,但是错的更多的是社会,是整个上流社会让安娜感到绝望。

把这本书看完,我感觉心脏都在隐隐作痛,这场悲剧实在令我痛心。

篇2:安娜卡列尼娜读后感500字

“由爱故生忧,由爱故生怖,若离于爱者,无忧亦无怖。”佛家有言如是。慈悲的佛是在说:亲爱的孩子,不过分执着于爱,不要迷失于恨,云淡风轻才能追求生命的解脱。

生命之弦华美而珍贵,只有充满柔情的手才能弹奏出美妙的乐章。我们是需要爱的,我们需要丰沛的情感来点缀这冰冷的世界。但尘埃中蒙头追逐的人啊,又总是容易忘记,水满则溢,过犹不及,担负太多,生命自然无法承受。

安娜之死,于我们这些无关紧要的旁观者而言,是一次华美而壮烈的英勇就义,她用生命“挺身反抗人生无涯的苦难”。于她自己而言,却是一场一败涂地的豪赌。凡是有果,则必有因。扼腕叹息之余,与朦胧泪光之中,我却也隐约了悟:正是因为作文Www.ZuoWEn8.Com/追求的太多,安娜才最终压垮了她自己。

于上流社会那一片虚伪泥沼中,安娜勇于放弃荣华的地位转身奔向爱情和自由,这样纯粹又热烈的勇气便是她迷人魅力的源泉。可事实上,她高估了她自己,在狂热爱情的驱使下,她于某一瞬间奋不顾身,可随后却又胆怯畏缩。

她以为她不在意,可上流社会的议论纷纷让她在意得要命;她以为她可以割舍,可她还是拖着不离婚,因为放不下自己的儿子;她以为她不屑,可她还是拼命维护自己的美丽,哪怕内心焦灼如火……

安娜太贪心了,红玫瑰与白月光,她都想要。既要爱情,也要名誉。这一切都需要巨大的精力去维持。于是一日日,安娜熬尽了自己的心血,迷失,焦虑,渐至沦丧,终究一败涂地。

篇3:安娜·卡列尼娜悲剧成因分析

安娜熄灭了自己生命的火焰, 却给我们留下了深深的思索。

安娜悲剧很重要的原因在于那个虚伪冷酷的上流社会。那个社会从婚姻、社交、法律各个方面, 一步步把安娜逼到了不幸的边缘。

首先, 那个社会铸造了安娜悲剧的根源———同卡列宁的婚姻。八年前, 安娜由姑母做主, 嫁给了当时做省长的、比她大二十岁的卡列宁。这种不是基于爱情而是出于家长之命的婚姻本身就埋下了不幸的种子。卡列宁, 这个被安娜骂做“官僚机器”、“善于在虚伪中游泳”的人, 其实也是那个社会的道德熏陶出来的不幸之人。注重功名、不懂爱情, 最终使他没有得到安娜的心。

安娜和这样的丈夫共同生活了八年, 虽努力去爱他却因情趣不合归于失败, 她只有将满腔的爱倾注在儿子身上。当她遇到了潇洒倜傥的伏伦斯基时, 她那被压抑的生机和活力“不由自主地忽而从眼睛的闪光里, 忽而从微笑中透露出来”, 她迈出了走向短暂幸福却终为悲剧的第一步———同伏伦斯基相爱了。这是她婚姻的不幸。

其次, 上流社会“放逐”了敢于背叛它的安娜。在那个虚伪恶俗的上流社会, 尽管夫妻间彼此欺骗、各自偷情的事屡见不鲜, 但只要维持表面上的体面, 即夫妻之间的“正常”关系, 大家就相安无事。安娜的品性是高于这个上流社会的, 心地单纯忠于感情的她不能够像其他贵妇一样有秘密关系而“完全不算一回事”, 她为不能及早了结自己的暧昧关系而痛苦不堪。她大胆公开了秘密关系, 离开了丈夫投奔到伏伦斯基那里。而上流社会的贵妇们, 虽比她“坏上千百倍”, 却认为她的行为大逆不道, 将她排斥在彼得堡上流社会之外。

再次, 上流社会的法律加剧了安娜的痛苦。那种虚伪的法律不顾人的感情而只是维护宗法关系。安娜只有被判定“有罪”才准许离婚, 离婚后却再也不能组织合法的家庭。试想, 在这种法律规定下, 安娜钟爱的儿子跟随了她会有美好的前途么?安娜自己会得到正常爱情生活的幸福么?

安娜悲剧更重要的原因在于安娜自身的性格因素和她对生活认识的局限。

与她所生活的污浊的上流社会相比, 安娜无疑是清高脱俗的。她有纯真、诚实、善良的品性, 有追求爱情、特立独行的勇敢精神。她就像一朵出淤泥而不染的莲花, 卓然独立于世俗之上。

但安娜的性格和处事方式并不是完美无缺的, 换个角度来说, 她常常过分沉溺于感情而缺少理智。

第一, 她那“我要爱情, 我要生活”的呼喊和挣脱封建婚姻桎梏、奔向自由爱情的行为虽然是符合人性的, 但也是不计成本的。她没有考虑到, 她对纯真爱情的追求伤害到了丈夫的尊严, 会遭到丈夫拒绝离婚、拒绝她亲近儿子的报复;她也没有意识到, 她公开秘密关系的做法是对上流社会“偷情游戏”潜规则的破坏, 会招致上流社会的排斥。对于安娜来说, 拥有儿子和立足上流社会是她生存的重要支柱, 而她率性的行为使她付出了高昂的代价。

在安娜大病之后, 卡列宁曾答应离婚, 并愿意放弃儿子, 但安娜出于良心的不安, 羞于接受丈夫的宽宏大量, 放弃了这个机会。此后, 她跌入了一种不清不楚、麻木屈辱的生活状态, 什么也不考虑, “什么也不在乎”。表面上看来, 她既没有失去儿子, 又没有失去伏伦斯基, 实质上, 她彻底失去了儿子, 并有失去情人的危险。

第二, 她那偏狭的爱情观为伏伦斯基套上了爱情的枷锁, 使他淡漠了对她的感情。

伏伦斯基的爱情当然并非无可挑剔。他当初追求安娜可以说是为了虚荣心的满足, 后来他也不够体贴安娜内心的母爱和情爱的痛苦斗争, 这一点人们已经谴责得够多了。但他的情感在安娜爱情的感应下逐渐变得严肃专一起来, 他也曾给过安娜一段无比幸福的时光。然而, 安娜的热情越来越炽烈, 而他的却越来越淡漠, 其中二人各有责任, 但主要在安娜。

诗人拜伦曾说过:“爱情对男人而言只是生活一部分, 但对女人而言却是一生的全部”, 可谓一针见血地道出了男女两性对爱情的不同心态。安娜的可悲在于她不懂得这个道理, 她不仅把自己的全部感情和整个生命都奉献给了爱情, 而且要求伏伦斯基也是如此。“对于她来说, 整个的他, 以及他的习惯、思想、愿望、心理和生理上的特质只是一种东西:就是爱女人。而她觉得这种爱情应该完全集中在她一个人身上。”这就是安娜的爱情观, 这也是她和伏伦斯基主要的分歧。

诚然, 伏伦斯基为了爱情曾经放弃了皇家卫队军职, 放弃了对家产的继承权, 但当他们的经济出现危机的时候, 他就后悔了。他努力想恢复自己在上流社会中的地位, 恢复自己对财产的继承权, 他整天迷恋着社交生活并在其中过得津津有味, 自然就冷落了安娜。

孤独的安娜发现伏伦斯基对她越来越冷淡了, 她没有理解他们之间冷淡的实质, 误认为伏伦斯基一定另有新欢。无端的猜忌、嫉妒、口角自然使伏伦斯基始而厌倦, 继而冷淡, 终至憎恨这副爱情的枷锁。物极必反, 从这一点上来说, 安娜是用自己的双手将情人推离了她的身边。

当安娜确信她付出高昂代价所追求的爱情并不存在时, 她绝望了。她在回顾了自己的一生之后愤怒地说:“一切都是虚假, 一切都是谎言, 一切都是欺骗, 一切都是罪恶!……”她选择了自杀。

篇4:安娜·卡列尼娜

制片:蒂姆·贝万 Tim Bevan .....

编剧:汤姆·斯信恋 Tom Stoppard.

主演:凯拉·奈特莉 Keira Knightl..

类型:剧情

地域:欧美

国家:美国,英国

片长:130分钟

发行公司:焦点电影公司

出品年份:2012

上映日期:2012·10·16 中国

剧情

安娜无法忍受丈夫卡列宁的伪善和冷漠,与青年军官沃伦斯基相爱,但卡列宁为了名誉和地位不愿离婚,使安娜受到当时上流社会的轻视和攻击。这时沃伦斯基也背弃了安娜,安娜愤然自杀。

幕后

《安娜·卡列尼娜》改编自同名小说,由英国著名导演乔·怀特执导,凭借《莎翁情史》荣膺奥斯卡奖的汤姆·斯托帕德担任编剧。继《傲慢与偏见》《赎罪》两部奥斯卡获奖影片之后,该片也是乔·怀特第三次与奥斯卡提名女星凯拉·奈特莉,著名制片人蒂姆·贝万、埃里克·菲尔纳和保罗·韦伯斯特合作。

篇5:安娜卡列尼娜读后感500字

安娜早年嫁给长她20余岁的卡列宁,少女渴望得到应有的爱情,但卡列宁是一架官僚机器,想升官,冷漠无情。安娜同他过了8年苦闷虚伪的生活,还生了个儿子谢廖沙。两人思想性格的尖锐对立,正是家庭破裂的根本原因。

安娜本来是去调解哥嫂感情纠纷的。哥哥斯蒂瓦同家庭女教师偷情,嫂嫂多莉便同哥哥大闹一场,家庭危机愈演愈烈。不想在火车上邂逅渥伦斯基,他风度翩翩,热情活泼又年轻,浑身洋溢着青春活力,这就同年老古板、官气十足的卡列宁构成尖锐的反差。同渥伦斯基的相遇是安娜性格的转折点,使她第一次领略到了她从来没有体验过的爱情,认识到过去全部生活的虚伪。安娜以感情为第一生命,她极其珍视自己的爱情,不愿意像其他贵妇人一样,偷偷摸摸当情妇,以丧失个性的人格尊严来获得上流社会的默许。当看到渥伦斯基从马上摔下来时,她立刻泪流如雨,不顾一切地大声叫喊起来,因而大受上流社会小姐太太们的指责。在回家的途中,她对卡列宁说“我爱他,我是他的情妇……随你高兴怎么样把我处置吧。”可卡列宁要求她保持表面的夫妻关系,不要把渥伦斯基带到家里来。卡列宁的冷酷是安娜无法接受的,而她同渥伦斯基的公开结合却又把自己置于同上流社会对立的地位。于是,这个弱女子同上流社会之间,便展开了力量悬殊的殊死斗争。

渥伦斯基对爱情的冷淡则成为加速安娜死亡的催化剂,使得安娜陷入了空前的绝望和孤立无援的窘境。渥伦斯基原本是个不错的青年,对下层人民也表现出一定的同情,在火车上看到一名铁路工人被压死了,立刻拿出200卢布,赠给孤苦无依的寡妇。对安娜的爱情也不乏真诚,当与安娜一见倾心后,他不顾周边人的议论,疯狂地追求安娜。从安娜与渥伦斯基热恋到相爱来看,安娜是尽情享受了渥伦斯基的爱,两人缠缠绵绵纵情做爱,渥伦斯基竭尽全力把握做爱节奏,使双方都感受到了爱的魅力。可以设想,如果安娜与卡列宁离婚手续能够办下来,渥伦斯基绝不会放弃安娜,一定会与安娜生活在一起的。在19世纪的沙皇俄国,贵族阶级把持着国家政权,专制思想和特权思想根深蒂固。一个20多岁的青年难以承受社会和家庭压力,最后必然选择抛弃原本喜爱的女人。

作为贵族出身又嫁给社会上层官僚的安娜,自己也有许多不被世人认可之处。寻找爱情固然是人间最崇高的权利,但维持爱情靠一个人是办不到的。安娜是一个有夫之妇,并且有一个孩子,家庭地位珍贵;渥伦斯基是一个尚未婚配的青年,小安娜4岁,爱情观尚未定型,思想活跃,且家庭出生同样高贵,受到社会的广泛关注。不要说在19世纪的沙皇俄国,就是在当今中国,安娜的行为也很难得到社会的广泛认同。如果安娜和渥伦斯基真的结为夫妻,那么不论在当时还是在现在的社会,他们都不可能过着像原来那样的优越生活,更谈不上幸福,不能想象他俩会白头偕老。安娜应该面对现实,没有必要去毁掉自己,当一切都无可奈何时,应该追寻自己应有的生活,活着才是最美好的。

篇6:安娜卡列尼娜读后感1000字

安娜可列尼娜的哥哥奥布朗斯基在已经有五个孩子的情况下却仍与家庭教师相爱,与他的妻子杜丽闹翻。而赶去莫斯科为哥嫂调节的安娜,却在车站认识了故事的另一个主角——渥伦斯基。于是,这个纠结的故事就这样华丽丽的开始了。

话说当时,杜杜丽的妹妹吉提正暗恋渥伦斯基,可渥伦同学却无心娶她。十分不巧,爱着吉提的列文从乡下赶来,在舞会上向吉提求婚,却被当场拒绝。在同一场舞会上,渥伦斯基被安娜迷倒,不顾一切地追到人家家里才想起来安娜已经有家庭了,安娜的丈夫卡列宁也觉得渥伦同学有点一根经,所以也露了面,言下之意便是——喂,我是她丈夫,别把我当空气。本来吧,这事到这也差不多要结束了,可是当时艰辛谁人知?没想到安娜和渥伦斯基,一个里应,一个外合,硬是弄出一大堆事儿来……天理难容,也注定了他们的悲剧。

最后,安娜卧轨自杀了卡列宁参加了她的葬礼,并带走了他们的女儿。渥伦斯基受到良心的谴责,志愿参军去塞尔维亚与土耳其作战,但求一死。哎,要我说,他早干嘛去了?

篇7:安娜卡列尼娜读后感400字

安娜的死是19世纪俄国文学中的悲剧情节,但这实在不能怪托尔斯泰。1828年8月28日,托尔斯泰出生在俄国一个名叫“雅斯纳亚·波良纳”的贵族庄园,父亲尼古拉·伊里奇伯爵,参加过18卫国战争,以中校军衔退役。母亲玛丽亚·尼古拉耶夫娜,是尼·谢·沃尔康斯基公爵的女儿。作为俄国贵族,托尔斯泰接受过良好的教育,办过学校,当过公务员,参加过高加索战役和克里木战争。正如典型的俄罗斯人,托尔斯泰年轻时也酗酒,沉迷性爱,33岁迎娶比他小16岁的索菲亚,但耽于声色的他在老年却成了一个不折不扣的清教徒。所有这些,让我们大致看到了一个身影活跃,个性鲜明的托尔斯泰。他爱憎分明,血气方刚,他笔下的安娜,注定只是男人对女人的理解,跟真实的女人无关。他认为,安娜会卧轨。这不公平,但不是托尔斯泰制造的不公。

在写《安娜•卡列尼娜》之前,托尔斯泰花了三年时间完成了巨著《战争与和平》。妻子索菲亚忙着照顾孩子,还帮着誊写手稿,托尔斯泰感念爱妻操劳,送了她一枚镶有钻石和红宝石的戒指,并将戒指命名为“安娜•卡列尼娜”(他小说中卧轨自杀的女人的名字)。但索菲亚在日记中哀叹:“我很累,怀孕让我变得愚笨,经常失眠。”她在和托尔斯泰结婚的中,为他生了13个孩子。女人为男人放弃了很多,目的往往只是一个戒指。为了婚姻,女人全心全意、毫无保留的奉献着,青春、身体、精力、爱情、思想,而男人只用一个戒指就轻松换取了女人的全部。故事和真实,让我们开始思考,婚姻是什么。

婚姻不一定就能和幸福划上等号。安娜被定义为一个反叛而勇于追求个人幸福的女人。反过来看,19世纪俄国上层社会中的女人为了婚姻,多少都牺牲了自己内心的真实感受和需求,比如《安》开篇写到的陶丽。其实确切地说,安娜只不过是个感情至上的女人,本来这也没有错,错就错在,她把所有的感情和幸福寄托在了一个男人身上,而不是她自己。所以,当这个男人抛弃她的时候,除了卧轨,她还能以什么样的方式来宣泄自己的痛苦,并让她的爱人感受到同样的伤痛?

从这个意义上说,《安娜•卡列尼娜》诠释的是一个非常男权的社会。因为从托尔斯泰刻画的女人形象中,可以看出来,他所理解的,女人的幸与不幸,完全取决于男人。吉娣,在书中就是安娜的鲜明比照。吉娣嫁给了列文,因而过上了宁静而祥和的生活,安娜为了伏伦斯基抛弃了自己婚姻,结果受到上流社会的排斥,最后感情受挫,只能卧轨。两个不同的男人,造就了女人两种截然不同的结局。当女人的幸福完全来自于男人的时候,这会是真正的幸福吗?

从18世纪到20世纪,从简奥斯丁的爱玛到托尔斯泰的安娜,忙碌的女人们都在筹谋着自己的婚姻。对女人来说,让人艳羡的幸福,评判标准往往是家庭,丈夫,和孩子。谁曾真正关注过女人本身?如果对女人幸福与否的评价,只能从这几个方面来考虑,那这种幸福,会不会太男性思维,太过于虚幻和脆弱了?因为家庭会因为婚外情而遭受震荡,丈夫可能有外遇,孩子十八岁之后就拥有自己的世界了。什么都不属于女人,除了女人自己。

篇8:《安娜·卡列尼娜》

享誉世界的圣彼得堡艾夫曼国立芭蕾舞团成立于1977年。创立者艾夫曼为舞团奠定了勇于创新、大胆实验的格调。1998年,继马林斯基和莫斯科大剧院两大剧团之后,被俄罗斯政府授予“国家艺术团”的最高荣誉。经过三十年的探索发展,如今它成为唯一一个包揽了俄罗斯所有重要艺术奖项的现代芭蕾舞团。

艾夫曼杰出的才华在学生时代已初见端倪,1964年从基什尼约夫芭蕾舞学校毕业后,又考入了列宁格勒音乐学院,在编导大师阿列克西泽门下深造。他在1970年首演《艾卡诺什》时崭露头角,同年成为马林斯基剧院——基洛夫芭蕾舞团“维格鲁华学院”的舞蹈编导。毕业后,于1972年进入瓦冈诺娃芭蕾舞学校,为马里歌剧暨芭蕾舞剧院编排了芭蕾舞剧《格伊雅奈》,1975年为基洛夫芭蕾舞团排演了新版《火鸟》。1988年,获得俄罗斯加盟共和国授予的“功勋艺术家”称号。早在上世纪70年代至80年代初,艾夫曼就开始找寻自己的方式来编排剧目,探索新的流派。他逐渐将眼光投射到古典文学之上,倾向于选择极其矛盾的、尖锐的人物形象,意在表达热烈的舞蹈激情。《白痴》、《疯狂的一天》、《第十二夜》、《柴可夫斯基》、《卡拉玛佐夫兄弟》、《红色吉赛尔》、《安魂曲》、《我的耶路撒冷》、《唐璜与莫里哀》、《安娜·卡列尼娜》以及最新排演的《罗丹》概莫能外。

舞蹈几乎成为情节的唯一承载

《安娜·卡列尼娜》这部艺术作品本身所包含的人物形象、戏剧冲突与艾夫曼一贯持有的创作思路不谋而合。小说中原本有两条平行线索,一是安娜、卡列宁和沃伦斯基三人间的情感纠葛;另一条是以作者托尔斯泰自己为原型的农场主列文与社会及自我之间的矛盾。小说结尾,列文找到了出路,而安娜走向了毁灭。

为了集中矛盾冲突,明朗故事线索,艾夫曼砍去列文的人物线,将舞剧聚焦于安娜、卡列宁和沃伦斯基三人的情感冲突与命运走向,并作出独特的造型处理。演出中,卡列宁从头至尾以黑衣示人,从与安娜的第一段双人舞开始,反复出现将手背于身后的体态动作:焦虑地背手踱步、大量的抱臂和下蹲动作,塑造出隐忍的、也可以说是古板的艺术形象。在发觉安娜与沃伦斯基的私情之后,他与安娜的双人舞不断出现前后进退的动作:卡列宁坚定有力的完成他的大动势,无论安娜一次次失去重心或是往反方向倾倒,还是跪地向前,颤抖着抓住卡列宁的脚,都不顾一切努力前行。在试图用孩子绑住安娜的几次“动作”之中,安娜每每痛苦地乞求,卡列宁就直接将安娜扛于肩上。下半场的独舞秉持长线条的大开大合,但是地面动作的设计仍十分克制。

沃伦斯基则完全不同,他跟安娜相仿,身着明艳的、不同颜色的服装出现,动作明快而直接。与安娜的托举建立在拉手的动作之上,具备长线条的流畅感。在描绘安娜与沃伦斯基的第一场感情戏中,编导艾夫曼将两人置放于舞台前后对角线两侧,上场门沃伦斯基的沙发和下场门安娜的床遥相呼应。沃伦斯基先站立起来,随后安娜也站立起来,在不同空间完成相同动作,体现二人情感的胶着状态。紧接着,难忍相思的安娜披上外衣,从舞台后方跑下,迎来了与沃伦斯基相见的高潮。大量的举抱旋转,各式的空中下腰,直到二人相吻倒地。下半场的双人舞也是同样的基调,直到当二人度过美好的独处时光回到现实世界之中,迫于压力,沃伦斯基表现出和上半场安娜相似的畏惧和躲避的动作特点。值得注意的是,舞蹈几乎成为整部舞剧其戏剧结构的唯一承载,继承了以舞蹈为主要表情手段的方式。以下半场三人的情节舞为例,不同于以往将一些文学作品改编的芭蕾,一味追求舞蹈戏剧性和哑剧。艾夫曼所编排的舞段不仅具有情节性,更长于抒情。黑衣卡列宁左手背手与红衣安娜的双人舞,充满摆荡的对抗,此时的安娜去意已决,不断抗争以投入绿衣沃伦斯基的怀抱。

舞剧的收尾采用了符号化的虚拟手法,将安娜内心的世界外化于形。安娜服下酒后,倒于椅子上,待钟声敲响,脱下紫衣只着肉色体服。在干冰和音乐的配合下,用独舞和群舞营造出嘶鸣感,展现出情欲的纠缠与挣扎。在最后一段双人舞中,被托举起的安娜上身僵直,刻意摆出勾脚和内八字。此时,披头散发的安娜早已失去了独立的人格,与其说那是对沃伦斯基的愤恨,不如说她已选择了自我放逐。在铁轨群舞,灯光刺眼的最后一瞬,安娜走向了生命的终结。

用身体探索内在精神

一部上乘的舞剧总是以自己的独有的艺术手段,通过形象舞蹈来揭示内在思想。《安娜·卡列尼娜》不僅展现了爱情纠葛,更揭示了伦理人性。安娜是可悲的,她受到了时代洗礼,敢于为生活而同社会抗争,却未能摆脱旧思想桎梏。如艾夫曼所说,安娜并没有学会爱,对沃伦斯基的爱也好,对新生活的追求也罢,都出自自身旺盛的生命力。她唯一爱的是她的孩子,这也只是出于无法抗拒的母性本能。安娜与沃伦斯基之间的感情只建立在情欲之上,这也是他们的爱情走向毁灭的原因。安娜选择了自杀,表面看来是报复沃伦斯基和卡列宁,表达对上流社会的抗议,事实上是时代的局限与个人性格缺陷的冲撞导致的必然结果。安娜杀死的是她无法控制的、陷入激情的另一个自我。是同情还是批判?艾夫曼并没有在作品中站在某个价值层面上评价人物,他甚至没有提出问题。他的作品与创作阐述十分一致的是,《安娜·卡列尼娜》意图单纯展现一个处于激情之中的女人的悲剧。亘古不变的总是人性,全剧透露出艾夫曼对文本本身的咀嚼和人之为人的思辨。

艾夫曼总是热衷于各种极端矛盾的人物情节,同时勇于将这些问题变成戏剧性的舞台现实。他是一个充满哲学智慧的舞蹈家,曾将自己的风格定义为“心理芭蕾”:反对为艺术而艺术,着眼于表现人物内心世界的种种矛盾。无论是吉赛尔还是安娜,作为编导的艾夫曼都竭力去揭开隐藏在人物内心与行为下的动机。他的舞蹈美学观正如哲学家苏珊·朗格所定义的一样:“舞蹈表现的是一种概念,这种概念展示的是感情、情绪和其他主观经验从产生到消失的过程,因而是一种标示主观感情之产生和发展的概念,或是再现我们内心生活的统一性、个别性和复杂性的概念。我所说的‘内心生活’,是指一个人内心对其自身历史发展的内心写照,是他对世界生活形式的内在感受。”他既努力追求现代舞蹈风格,又坚守古典芭蕾的美学原则与表情手段。当然,对现代舞、爵士舞等元素的灵活运用,造型动作不拘一格的自由创作,甚至杂技一般高难度的托举技巧,也对古典思想原则起到了反作用。

nlc202309031622

对艾夫曼来说,舞蹈创作不只是身体上的拓展,更是精神上的探索。他孜孜不倦地找寻一种能够表达人类精神生活的身体语言,重视芭蕾舞剧的主题选择和内在传达。这种将现代舞丰富的表现力与古典芭蕾舞语汇融合,以真挚感情和戏剧意味为基础,来探讨哲思的表现手法可追溯到18世纪,当时法国舞蹈家让·乔治·诺维尔已对情节芭蕾作出较为完整的阐释。艾夫曼所成长起来的20世纪,正是苏联戏剧芭蕾的兴盛之时。30年代,苏联舞蹈界掀起改编文学名著的潮流,编导们纷纷选用名著情节创作舞剧,改编自巴尔扎克的《幻灭》甚至被称为“三幕的舞蹈长篇小说”。到了20世纪中期,在表情和手段上已不限于哑剧,而是以舞蹈来塑造人物性格、表现情节的“情节舞蹈”。从这个角度上看,艾夫曼的作品可以说是对俄罗斯舞蹈美学的传承与发展。可惜当时大批的舞蹈作品对现实主义表现手法的理解相对狭隘,造成舞剧中的行动过于生活化,使得戏剧芭蕾在60年代日渐衰微。随着20世纪后期,交响芭蕾的再度盛行,表现人物内心世界的虚拟手法大行其道。如俄裔舞蹈家乔治·巴兰钦,其作品不仅在形式上有极大的突破创新,在交响乐的配合下,作品诗歌一般的意境充分发挥了舞蹈本身的特性。俄国舞蹈家米歇尔·福金在提出对芭蕾舞剧改革的思想时,表达过这样的观点:“舞蹈应该是解释性的。它不应堕落成简单的体操。舞剧决不能再由节拍、登场等构成,它必须表现出艺术概念的整体性。音乐、绘画和动作这三种成分应该和谐地融为一体。”舞蹈形象与音乐形象有着类似的特性,舞蹈的结构可以借鉴音乐,尤其是交响乐的结构。艾夫曼深谙创作规律,他认为《安娜·卡列尼娜》之所以获得成功,柴可夫斯基的音乐功不可没。在他编导的作品中,已有六部选用柴可夫斯基的音乐。也许是出于对作曲家的钟爱,艾夫曼总能熟練且妥帖地找到音乐作品情感表达的爆发点。

舞蹈艺术和音乐艺术都是表现型艺术,更准确地说,它是表现型艺术中的抒情型艺术。任何表现型艺术、抒情型艺术都明显地倾向于艺术的主观来源,更注重作品与艺术家包括情感在内的内心世界的关系。舞蹈艺术更倾向于表现心理事实而非再现客观事物;更倾向于比较理想地描述客观现实而非比较忠实地描述客观现实;更倾向于追求感情真实而非追求本质真实。舞蹈不只服务于视觉之美,还要通过形象的介质去探寻内在的本质。艾夫曼在作品中,用自然的、非程式化的动作,去推动情节发展、刻画人物性格。他没有停止在创作中自我承认、自我启示,以求探索内心的源泉,挖掘生存的直觉现实。

篇9:安娜卡列尼娜读后感800字

安娜,美丽而风韵,有一个深爱着的儿子,一个身世显赫会赚钱的丈夫,生活在上层社会,衣食无忧,这样让旁人无比羡慕的生活又有多幸福呢?她的男人醉心于功名,虚伪而冷漠,婚姻在他的眼里没有感情的基调仅此只是“神的意志”。在只有金钱和名望的婚姻中安娜得不到幸福,得不到爱情无疑对她是一种折磨,这时一个仿佛可以点亮她的人生的男人出现了,渥伦斯基,同样出身贵族,英姿飒爽使多少少女为之倾倒,而他却被安娜深深地吸引,对安娜张开热烈的追求。起初安娜还在压抑着自己的情感,但渥伦斯基的热情终究还是唤醒了安娜沉睡已久的爱情。他给了安娜爱情的确点亮了安娜的人生,但因为他的爱情安娜被他推进无尽深渊最终,在宗教信仰压力,被原有社交圈集体唾弃,内心的自责和愧疚等多重压力下,沃伦斯基对外界压力的妥协、对安娜的冷落,成为压倒她的最后一根稻草,多疑和无所寄托使她崩溃,她穿着一袭黑裙,卧轨自杀。

在我看来,每个人的生命中都需要一个依靠,都需要一个精神寄托,我们可以把爱情,友情,亲情以及自己的事业和荣誉当做依靠和寄托。很显然,安娜的精神寄托便是她与渥伦斯基的爱情。爱本身是没有错的,爱情是美好而甜蜜的,但是安娜的爱错就错在她对爱情的要求太严苛了,把爱的本质扭曲了。她厌恶憎恨卡列宁,认为卡列宁平平淡淡,对她根本没有爱情,她爱渥伦斯基,虽然她从未承认但是我认为她爱的正是渥伦斯基的轰轰烈烈,爱的正是他对她的殷勤,而并不是渥伦斯基本人。可以说,安娜的生活是痛苦而纠结的,她想为了爱情而生活,但是完全没有能够站得住脚的立场。从经济上来说,她没有任何的经济来源,她的生活费完全靠卡列宁供给,书中提到,在卡列宁写给她告诉她被原谅的那封信中,甚至还夹了一卷钞票。从情感上来说,虽然书中着重描写了安娜生产之后卡列宁坚决不同意离婚,但是在第四部的末尾也描写了安娜在这个时候也主动放弃了离婚的想法的心理活动。我认为,安娜之所以出现这样的转变还是因为她放不下她的儿子谢辽查。她知道,一旦离婚丈夫卡列宁势必会夺走孩子的抚养权,那样的话对安娜又是一次痛苦的折磨。

篇10:安娜卡列尼娜读后感500字

关于安娜这个形象,自其诞生以来,古今中外,众说纷纭,不同阶层不同世界观不同时代的人都有不同的观点。安娜是一个性格极其复杂,极其矛盾的形象,有她积极、进步的方面,也有她消极、落后的一面,今天如何全面深入地分析她的性格,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仍具有很深刻的意义。

在文章中,女主人公安娜,在自己的少女时代就嫁了人,嫁给了一个比自己大20岁的高级官员卡列宁。安娜过着衣食无缺的生活,可又有谁知道安娜心里究竟想的是什么。小说中描绘出的安娜,是一个美丽善良,温柔的少女,花一样的少女,就像那人们花园里的花朵,渴望得到自己所渴望的空间,自己所渴望的幸福生活。在丈夫面前,安娜是一个善良而又贤惠的妻子,在儿女面前,她又是一个温柔美丽的母亲。但是这并不是安娜所渴望的幸福空间,并不是她所渴望的美满幸福的生活,因此,她总是郁郁寡欢,强把自己对生活的渴望深深地埋在心灵深处。然而一个偶然的机会,安娜邂逅了渥伦斯基,一个近卫军军官。渥伦斯基对安娜展开了疯狂热烈的追求,而安娜也陷入了情网。他俩不顾社交界人们的非议,公然同居,而安娜也怀了渥伦斯基的孩子,却在分娩时差点死掉。

虽然因为这件事情安娜得以和自己的丈夫和解,但最终她仍和渥伦斯基一起逃到意大利,在那里度过了两年的时间。在这虚掷的光阴里,两人的生活极为空虚。后来安娜回到俄国,又走入她所熟悉的社交领域,但物是人非,人们不再像从前那样对她,不再欢迎她,用冷言冷语将其拒于千里之外。与此同时,渥伦斯基也弃她而走,回到了属于自己的庄园,并置身于新的农业经营。两人的距离随着时间的推移,内心的隔阂而逐渐疏远,变得冷若冰霜。安娜也很清楚的意识到,自己虽然依旧美丽,但却从来没有得到过什么幸福的空间或是什么幸福的生活.最终,生活的苦闷,无人支持了解。最终,安娜带着自己那美丽纯洁的追求和梦想,结束了自己空虚的生活,卧轨自杀,了结了自己在空中飘忽不定的短暂生命。

《安娜·卡列尼娜》写于19世纪70年代。当时农奴制度改革已过了,新的资本主义秩序刚在建立,新旧交替,导致了原先建筑在封建制度基础上的家庭,婚姻,伦理道德,宗教信念等一系列的混乱,动摇和崩溃。托尔斯泰怀这极度不安的心情紧张地思考和探索着俄国社会的出路问题。她在这部小说中所反映的社会生活,与俄国当时的社会生活几乎是并行的。能如此迅速而真实地通过长篇小说反映社会现实,这在文学史上是不多见的。

篇11:安娜卡列尼娜读后感500字

这次的看书,是立体的看法。所谓立体的看法,就是将纸质书、电子书、音频广播、电影(多个版本)等各种艺术形式同步读、听、看。看一段书,利用跑步机上的时间听一段音频广播,再利用周末或者晚上的时间看一段电影,并把几个版本的电影进行比较观看。因此,这次看书的印象也比较深刻,看得虽然慢,感想却也比较多,收获应该比只看纸质书来得多一些。

这次买的纸质书,还是从网上买的,上海文艺出版社的“世界十大文学名著”丛书,草婴译的版本,8月1版,上下两册平装本。

先说一下书的开头一句话吧。不是全书题记的一句话“伸冤在我,我必报应”,而是正文的第一句话:“幸福的家庭家家相似,不幸的家庭各各不同。”有些新的版本译作“幸福的家庭都是相似的,不幸的家庭各有各的不同。”相比较来看,草婴的译法注重了上下句的对称,句式整齐,节奏统一,有一种和谐规整之美。新版的译法则比较通俗,比较口语化一些,而且说得更细致一些,降低了理解的成本。还有一点,字数更多,稿费更多,呵呵。

再说这句话的内涵。从哲学的角度来讲,事物的普遍性与特殊性是对立统一的。幸福的家庭都相似,这是共性,也就是普遍性。不幸的家庭各不同,这是个性,也就是特殊性。从现实的生活中来看,幸福的家庭应该有这么几个共同点:和睦,互相理解,互助,亲密,关爱,宽容。不幸的家庭确实有很多种不同的情况,有的是因为意外灾祸,有的是因为疾病与伤痛,有的是因为背叛与猜忌,有的是因为贪婪与吝啬,有的是因为无知,有的是因为懒惰,有的是因为历史遗留问题……可见,文豪之所以成为文豪,就是能够发现生活中的普遍现象,而用一句简单的话语进行概括,而我等凡夫俗子却要用一大段话,啰里啰嗦却还没有把话说全说清——这就是差距啊!

篇12:安娜卡列尼娜读后感500字

《安娜·卡列尼娜》是通过女主人公安娜的追求爱情悲剧,和列文在农村面临危机而进行的改革与探索这两条线索,描绘了俄国从莫斯科到外省乡村广阔而丰富多彩的图景,先后描写了150多个人物,是一部社会百科全书式的作品。安娜是个悲剧人物,她是个文化修养极高的贵族女子,在当时上流社会中以她惊人美丽高贵聪慧在任何场合出类拔萃,美丽迷人。虽然生活舒适无忧无虑,可是身处虚伪的列子和虚伪社交场合社会环境。使她疲惫不堪,同时又极力想摆脱一切。当遇到渥伦斯基爱后,她毅然勇敢离开列子甚至牺牲自己家庭和爱子,追求自己幸福,可是当她放弃一切后,让她意想不到是渥伦斯基是个伪君子,又无情抛弃她,迫使她坠入痛苦深渊,最后导致安娜卧轨自杀悲剧。

现实生活中,爱情不能解决人所有的欲望和需求,纵使爱情一直存在,没有保障的爱情让人恐慌让人累。我欣赏安娜的勇气和勇敢。她活的很真,很纯粹,我喜欢她的真。渥伦斯基爱安娜,而且他的爱并不肤浅,也许刚开始他对安娜的爱恋有着虚荣的成分,但安娜患上产褥热即将死去时,“他在她患病期间真正认识了她,了解了她的心灵,所以他觉得以前就好像从来没有爱过她,现在,在他了解了她,真正爱上她的时候,他却在她面前显得非常低下”甚至列文也为她倾倒,因为“她除了聪明、文雅、美丽之外,她还非常诚实…”我爱安娜,她是一个“仿佛有一种过剩的生命力洋溢在她整个的身心,违反她的意志,时而在她的眼睛的闪光里,时而在她的微笑中显现出来”的生气勃勃的女人。

无奈,生活就是这样,我们只能压抑我们的真。

篇13:安娜卡列尼娜读后感500字

安娜是幸福的,因为上帝给了她美丽的容貌,姣好的身材,活泼的儿子以及能为她带来安逸富足的生活的丈夫。可是每个人对幸福却有着不一样的定义。安娜感到自己是不幸福的,她没有得到理想中的爱情。与比她大二十岁的高官,卡列宁,结婚十余年,丈夫地位显赫,醉心功名,也会对她好,可这些“好”只不过是丈夫关注的社会性的舆论,遵守并履行结婚的宗教意义,以及为人丈夫对妻子的责任而已,那种生活上的富裕,却难以掩盖心灵上的干涸。

火车站上的相遇,让她已死的心重新点燃。她拥有的丈夫是一潭死水,如今一股热流像海啸般向她涌来,冷水与热流的相涌,冲破了她的堤防,让她陷入了爱的泥潭,不能自拔。可是他们的爱情不能得到社会的承认,既违反了婚姻制度,又失去了母亲的职责,最可怕的是他们破坏了上流社会体面的游戏规则。但是安娜却头也不回的拥有了爱情,最后的结局却让人悲悯,安娜自杀了,一个真挚动人,生机勃勃的生命就这样逝去。

篇14:安娜卡列尼娜读后感500字

首先,女主不够漂亮。凯拉这种略”马脸”的脸型和怎么挤都挤不出沟的身材,在英国都只能算“清秀的少妇”,更何况是专出美女的俄国。她到底哪一点像“红润可人、波涛汹涌”的多情俄国少妇?电影一开始,安娜靠各种眼神来吸引渥伦斯基,但当干瘪的安娜眯起眼睛来,却有种“亲,你是不是近视了”的错觉。

女主角“柴火妞儿”一点其实也没关系,糟糕的是,两个男主又都这么帅,渥伦斯基金发蓝眼完全就一白马王子,而卡列宁本应该代表迂腐陈旧毫无感情的贵族糟粕让裘德洛演成了温文儒雅的隐忍型帅哥。

编剧和导演的剪辑,也让人觉得是不是故意增加了两个男主尤其是卡列宁的戏份。反而让安娜的各种举动变得不可理解。

前半部故事,本来应该讲安娜和渥伦斯基的自由恋爱的各种幸福,以及卡列宁那种冷漠的冷暴力令安娜丝毫感觉不到爱意。但是整个故事中,安娜和渥伦斯基的恋爱被处理得简单暴力,似乎两人就是激情+饥渴,完全看不出有什么灵魂上的碰撞,或者“soulmate”的真爱感。各种符号式的情节,搞得安娜似乎只是想找一个有体力有时间可以和她大跳热舞外加“打野战”的419。

同时,对于卡列宁的很多特写和刻画又太细腻,每一次安娜和他说什么,都会给卡列宁眼睛特写裘德洛的眼睛本来就迷人,这么反复特写,只给观众一个“卡列宁很深情”的感觉。事实上很多情节也指向这一点。比如电影交代了卡列宁和安娜有维持性生活这说明,安娜并不存在什么守空闺的寂寞。而几场奠定安娜出轨的戏,卡列宁都出现在现场,在舞厅他主动接安娜,安娜各种冷言冷语不给面子。在赛马场安娜当众给卡列宁戴绿帽子,回家的马车上更是表情凶狠、决绝地直接摊牌,之后甩车门而去。整个过程卡列宁一脸受伤害。而在此之前,当有人提醒卡列宁时,卡列宁说“安娜是我妻子”的反应,整个一个力挺老婆的好丈夫。

种种片段,完全把卡列宁塑造成了“有点木讷不善言辞的深情男人”,而安娜对于卡列宁,则是毫不顾及地各种无视,她和渥伦斯基的感情更没有一点“这是地下情这是出轨我对不起卡列宁”的挣扎(只在开始时有“我不该这么做”的道德上的反省)。前半部看来,只能感觉到安娜对卡列宁的冷酷。

高潮部分,安娜怀孕。安娜几乎是欺人太甚对于两个男人都是。首先,安娜直白告诉卡列宁我和别人有了孩子,然后继续吃卡列宁的、住卡列宁的,让卡列宁白养活着做她高贵的孕妇,还直接召情人来卡列宁府上私会。当渥伦斯基遇到还没离开家的卡列宁,连渥伦斯基都觉得太尴尬向安娜发火,安娜竟然不在乎地说“那是他没准时离开家”。

如此,当卡列宁终于下定决心和安娜离婚的时候,观众们都要爆发出“活该!”的感慨了。

安娜对于离婚的逻辑是这样的:“就算我出轨了我怀了别人的孩子,你们一众人等也绝对不能说我不好,不能排挤我,和前夫的孩子也必须给我,现在的孩子也必须跟着我,和我出轨的情人也必须娶我。否则我就闹。”放到当今社会,这也属于泼妇吧?

其实即使安娜怀别人的孩子,卡列宁都原谅了她。甚至原谅了渥伦斯基。当他主动和渥伦斯基手握在一起,渥伦斯基竟然抱着卡列宁大哭两个大男人这么抱在一起哭,只能说,安娜你把他俩都委屈成啥样了。

安娜既然选择了丈夫,就得和渥伦斯基分手。结果她又是一通大闹,连“我只爱渥伦斯基”这种话都说出来。卡列宁只得放手。那就和渥伦斯基一起过吧,也不行有一个情节很神奇:安娜非要去舞会,渥伦斯基说你最好不要去,安娜歇斯底里“你嫌弃我离婚给你丢人啦”,于是渥伦斯基就让她去了,结果舞会上果然有人说她闲话(她难道以为自己出轨怀别人的孩子,大家还会拍手鼓掌说好么= =+),她又是一通对渥伦斯基的歇斯底里“他们都欺负我你为什么让我去啊?!”

后半段渥伦斯基其实还一直爱着安娜的,她酗酒嗑药,各种无理取闹,渥伦斯基都几乎满足,说搬家就搬家,说不见母亲就不见。渥伦斯基已经从之前的“意气风发花花公子”,变“二十四孝好好先生”了。但这也不能阻止安娜发疯的脚步。这正说明安娜不是缺爱,她只是作。

电影最后,安娜自杀虽然之前被铺垫成了疯女人,但多少还有些震撼。可画镜头一转,是卡列宁温柔地坐在草坪上,旁边他的大儿子和安娜的私生子在玩耍的和谐无比的画面。这等于再次强调了“卡列宁是个好丈夫+好爸爸”,也等于在安娜身上又补上一脚“这女人自作自受”。

篇15:安娜卡列尼娜读后感500字

《安娜卡列尼娜》全文由两个故事组成,一个是安娜悲惨的爱情故事,另一个是列文对爱情和生活的寻求之路。而我在这里主要为大家讲的,便是第一个故事。

安娜出身贵族,可是因为政治联姻,在还是个未涉世的少女时,嫁给了大她20岁的其貌不扬但却有极高地位的军官卡列宁,此后她一直过着平淡无趣的生活,后来在一场宴会上,她遇见了年轻英俊而又迷人的青年军官沃伦斯基,不顾一切的开始了对爱情的渴望和追求,可最终无法摆脱命运的枷锁,落得一个悲惨的下场。

看完书后,安娜她那迷人的身姿,一颦一笑,皆印在我的脑海中,挥之不去!很多人都说,安娜是懦弱,自私,卑微的,因为她一直都在安慰自己,没有任何错,为了爱情,以儿女和名誉为代价,最后卧轨自杀,而这一切都成了众多人责备她的理由。可我认为,任何人都没有资格去评价她,她应该是勇敢的,因为她可以勇敢的承认她与沃伦斯基不光明的恋情;她也是可怜的,因为她选择了独自承担无结果的爱情的全部后果。

本书中最使人难忘的,便是安娜与普通女性的不同,当时,想追求女性的独立与自由,却只能依附于男人的爱来实现,可安娜却没有这样做,她没有选择忍耐、依靠任何人,而是解放自己,勇敢的去追逐爱情。虽然她有了这份勇气,但是她为了追求所想求的自由和爱情,就像扑火的飞蛾一般,落得凄惨的下场。但她这种敢于追求精神值得我们每个人去学习。安娜的悲剧,是时代的悲剧,书中的每个人都被“时代”所困扰住,像网中鱼,笼中鸟一样,无论怎样挣脱,也脱离不开时代的枷锁与束缚。

上一篇:上学期幼儿园大班美术画车教案下一篇:语言的简明连贯得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