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变化的研究报告

2024-05-08

生活变化的研究报告(精选6篇)

篇1:生活变化的研究报告

研究报告

――我们家生活的变化

五四班 邓XX

一、问题的提出

现在,我们天天吃着含有营养的蔬菜,开着高科技小汽车逛街,住着奢华的大房子,过着开心又快乐的生活,可是以前呢,爸爸妈妈爷爷奶奶那一代,又是怎么吃、穿、住、行呢?

二、调查方法

1、询问爷爷奶奶爸爸妈妈小时候是怎样吃、穿、住、行。

2、询问家人们是在什么时候过上好日子的,并问问是怎么过上好日子的。

3、在网上查询有关改革开放的知识。

4、到老家看看现在的生活,在询问当地老人以前的生活。

三、调查情况的资料整理

信息渠道

涉及的方面

具体内容

爸爸的讲述

那个时代,他们吃、穿、住、行的是什么。

爸爸小时候吃的是杂面馍,没有小麦和米,穿的是奶奶缝制的粗制衣服,住的是茅草堆起来的草房,上学时都是徒步去,没有自行车或交通工具,据说要走十八里。

奶奶的诉说

人民是在什么时候过上好日子的。

1949年后,人民的生活在逐渐提高,生活越来越好。妈妈是在改革开放后才过上了好生活。

网络查询

有关改革开放的知识

是二十世纪七十年代末中国开始实行的改革经济政策、对外开放的政策。改革开放包括对内改革和对外开放。中国的对内改革首先从农村开始,安徽省凤阳县小岗村开始实行“家庭联产土地承包责任制”,拉开了我国对内改革的大幕;

老家老人的讲述

现在的生活和以前的生活

现在,他们都住上了用砖盖的楼房,穿上了干净的衣服。在以前他们住的都是草房,穿的是兄弟姐妹剩下的衣服

四、结论

1、 以前家里都是住着不结实的草房,家里只有一张床、一个厨房、几把凳子。吃的是野菜,只有过年时才偶尔能吃四、五个饺子,水果也没有。

2、在没解放之前,爷爷奶奶吃发霉的红薯和树叶,只是穿补了不能再补的衣服,小小年纪就开始挑水干活,没有学上,天天在菜园里种地,帮父母干活。

3、从解放以后,人民的生活逐渐提高。改革开放以后,人民们的生活才慢慢走入现代化,也就是妈妈爸爸那一代。

[生活变化的研究报告]

篇2:生活变化的研究报告

一、问题的提出。

现在,科学技术日新月异,我们的生活也越来越好了,可爸爸妈妈却常说:“你们从小都是在蜜罐里长大,可别身在福中不知福啊!我们小时候,可比现在哭多了!”每当听到这些话时,我都会十分疑惑。于是,我决定对我家近五十年来的生活变化做一次调查。

二、调查方法。

1、访问家庭成员,并把了解到的情况记录下来,加以整理。

2、查阅有关以前生活的的.书籍,看一下以前的生活情况。

3、上网查阅,了解以前的生活情况与现在的生活情况作对比。

三、调查情况和资料整理。

时间

人均年收入

家用电器

交通工具

住房条件

70年代

150元左右

手电筒、

收音机、电灯

新建30O平房一间

80年代

2500元左右

新增:17寸黑白电视机、单门冰箱

一辆

自行车

三间筒子楼

90年代

18000元

新增:双门冰箱、21寸彩电、

半自动洗衣机

3辆

自行车

80O楼房一套

现在

30000元

37寸液晶电视、电脑、微波炉

3辆电瓶车、3辆自行车

三居室

四、结论。

1、我家用的电器种类越来越多,功能也越来越齐全。七十年代家中仅有供照明的电灯。现在光厨房就有微波炉、双门冰箱、油烟机,这些都这大大方便了我们的生活。

2、我家用的交通工具也不断的更新,从以前家人出门只能靠公共汽车。现如今,父母都骑上了电瓶车,以车代步,出行真是越来越快捷了。

篇3:生活变化的研究报告

中国要面临的是在城市化过程中, 要考虑乡村城镇化、城镇城市化、城市国际化, 这不是一个激进的概念, 而是一个进程的概念, 在城市化进程当中, 要留下城市的运营空间和发展的可能, 还要考虑国际化的可能, 这对中国城市化的扩展, 是非常关键的。思维是多点式还是一点式非常重要。

城乡的差别、价值观的差异性, 会给城市化带来一些阶层的矛盾。这可能是中国在城市化过程中不能不完全解决的问题, 这一点中国和世界上其他的国家有不同。我国是从计划经济走向市场经济, 这一过程发展非常迅速, 可以说把人家几百年的进程融入我们几十年的进程当中来, 这种改变会使我们生存、精神、文化层面的价值观、世界观很难协调, 这可能是中国在城市化进程当中很大的障碍, 也是全世界城市化进程当中可能从未遇到过的问题, 是中国的问题。这种矛盾的解决和城市化进程的发展方式有很大的关联。如果我们逐步地阶梯式地向城市发展, 比如乡村城镇化, 城镇再城市化, 城市再国际化, 通过梯阶的综合是一种很好的城市化扩张。美国的洛杉矶, 本来也不是城市, 是由很多城市和城镇组成的, 是在发展过程当中自然形成的。中国在急速的城市化过程当中, 就是以速配的方式来完成, 矛盾会相当多。

社会生活方式的改变, 是时代变迁的一种体现, 而社会的变迁往往最直接反映在城市。改革开放20多年来, 伴随中国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 城市生活方式也悄然发生了一系列新变化。

变化之一:消费结构明显升级, “衣食住行”消费位次发生变化:“食”的消费比重开始让位于“衣住行”。私房、私车进入平常居民生活。城市生活方式日趋“个性化、现代化、多元化”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 我国绝大部分城市居民家庭开始由温饱型向小康型转化, 人们的消费结构也由过去的“温饱型”向“发展型”和“享受型”转变。

首先是“衣食住行”中的消费位次发生了明显变化:“食”的消费位次开始让位于“衣住行”。长期以来, 衣食住行中的“食”在人们的生活消费中所占比重最高, 居民收入的大部分主要用于解决“吃饭”问题, 其他消费很少。如今这一状况已经发生了根本性变化, 跨过“温饱线”的城市居民, 食品类消费比重逐年下降, 城市恩格尔系数已经下降到40%以下。居民的消费重点正在发生转移:住房、交通、通讯、教育、旅游等方面的开支明显增加。人们越来越舍得“花钱买时间”、“花钱买教育”、“花钱买健康”……

城市居民的家庭电脑、电话普及率快速上升, 通信消费支出成为居民家庭消费支出增长最快的项目。过去被视为“奢侈品”的手机, 如今已经成为大众化的日常用品。全球手机用户现在已经达到了20亿户左右, 到2008年底有望达到30亿, 即全球每2个人中就有1部手机。在北京, 2006年6月手机用户目前已达1500多万, 平均每个北京人就拥有一部多手机。

90年代以来, 城镇居民已经成为住房投资和消费的主体, 个人购买商品住宅的比例超过了9 3%, 居民住房自有率超过80%。

城市生活方式日趋“个性化、现代化、多元化”。人们的衣着从过去注重“结实耐穿”逐步向展示个性风采和与国际时尚“接轨”。

人际交往也日趋“现代化”:过去亲朋好友逢年过节相互走动, 往往是送些食物礼品或“压岁钱”, 如今送鲜花贺卡、礼品书籍蔚然成风。过年过节方式则呈现“多元化”趋势:在“回家”过年人潮涌动的同时, 选择“离家”过年的城里人似乎越来越多。许多城里人春节举家到外地度假——南方人到北方看雪, 北方人到南方看海, 春节出游人数一年多过一年。新兴的“电话、手机短信息、网络贺卡”拜年逐渐取代传统的“串门拜年”。社会学家指出:从另一角度看, 现在“年味”有些变淡, 恰恰折射出社会生活的进步。

变化之二:拥有更多可自由支配的“休闲”时间, 市民生活从“静态”走向“动态”。生活方式个性分层, “小资”时尚浪漫生活模式引人注目

随着社会的进步、生产力的提高, 收入增长和工作时间缩短, 人们拥有了更多可自由支配的休闲时间。

自1995年5月起, 我国实行了5天工作制, 加上近年来法定节假日的调整和带薪休假制度的实行, 职工全年法定休息日大大增加。越来越多的城里人开始走出家门加入“周边游”、“跨省游”和“出国游”行列, “旅游黄金周”与带薪假期, 带给人们新的感觉和快乐。走出家门、走出国门“看世界”, 被越来越多的普通百姓列入自己安排的“休闲出行表”。

对外开放以来逐渐形成的“都市白领”一族, 其生活方式变化尤其显著, 堪称引领时尚潮流的先锋。追求时尚品牌服饰、拥有较高学历和工作收入、思想“前卫”、模仿西方某些生活方式的所谓“小资”生活, 近年在大城市逐渐流行。

改革开放中涌现的新阶层, 使都市生活方式增添了一道独特的新景观。改革开放之前, 城市居民大部分在全民或集体单位就业, 工资收入差距不大, 生活方式也基本相同。改革开放以来, 市场经济得到承认, 民营、个体、私营、外资、中外合资等多种经济形式快速发展, 涌现了一批包括科技影视体育明星、企业家在内的“先富人群”。这些被称为新阶层的“富人”中, 一部分人的生活方式提前进入“富裕生活”轨道, 过上了与一般市民不一般的生活。高收入使他们拥有轿车、别墅和各种高消费机会和能力, 一般市民望尘莫及。今年人大, 政协中新阶层的代表和委员的增加, 表明这一阶层的政治诉求也在扩大。社会学家认为, 这一高消费群体由于有比较雄厚的经济实力为依托, 生活水平远远超过一般民众是可以理解的, 只要他们的生活方式没有违背法律和社会公德准则, 是可以接受的。但是对某些出轨的生活方式, 社会应该加以规范、引导, 不能盲目追捧, 更不值得大众效仿。

变化之三:率先步入“数字时代”。家电和电脑网络的普及, 改变着生活的方方面面, “e化生活”实实在在, 不再是少数人的时尚

科技的进步和普及, 深刻影响和改变着城市居民的生活方式及生活观念。市政基础设施的建设和不断完善, 带给市民更多的实惠。自动化程度越来越高的洗衣机、微波炉、吸尘器、电烤炉等家用电器的普及, 以及生育子女数的减少, 使家务劳动强度大为降低, 城市居民的家务劳动时间明显缩短:据统计, 1997年我国城市女性职工平均每日家务劳动时间为3小时3分钟, 比1990年减少了1小时20分钟;男性职工的家务劳动时间从2小时10分钟下降为1小时43分钟。

与此同时, 家政服务业近年迅速崛起, 家务劳动社会化趋势日益明显。有人统计, 1996年我国城市居民家庭平均在外就餐2 0次, 这一数字目前不断刷新。在南方许多城市, 许多人不愿再为一日三餐耗费太多精力, 早、午餐大都选择以快餐形式解决。人们从简单的家务劳动中得到解脱, 投入更具效益的“炒股”等活动, 以求实现更高的劳动价值。

手机、电脑、金融卡的普及应用, 直接改变了城市生活的节奏, 提高了市民的工作和生活效率。“e化生活”成为实实在在的大众生活, 不再是都市少数人的时尚。

传统的寄信、发电报和电传方式, 正被E-mail、手机等现代通信手段代替, 人际沟通和信息交流变得更快捷、有效。过去, 一封信跨越太平洋寄达美国要1个月时间, 而今电子邮件只需要几秒钟。现在写信、发电报的人越来越少, 导致信件, 电报等业务萎缩, 国家电信部门不得不取消部分电报及相关业务。“网络生活”不再神秘, “上网”不再是一种时髦, 而是市民生活、工作的现实需要。电子商务、电子银行、电子货币、网络学校等日益普及, 网上订票、购物、咨询等服务项目无所不能, 极大方便了市民生活。

变化之四:“独生子女”一代生活观念更新迅速, 年轻人追求新的生活方式的热情和大胆, 大大超过其父母一代。都市“学习化社会”正在形成

社会生活方式的更新, 不可避免地引起家庭生活的变革。传统的以父母为核心的家庭生活, 正在发生悄然变化:人们注意到, 上世纪七八十年代出生的“独生子女”一代已经大规模地踏上社会舞台, 伴随着经济上的独立, 他们求新求异求变的生活方式在家庭中明显占据了重要地位。相关调查表明, 市场经济为年轻人发挥才干、快速成才提供了极好的机遇, 大批年轻人的经济收入已超过其父母一代, 年轻人追求新的生活方式的热情和大胆, 也大大超过其父母一代。

年轻人对用“明天的钱买今天的福”的消费理念相当认同并付诸实践。“轮子上的生活”方式强烈吸引着都市的年青一代。拥有私车, 从某种意义讲, 不仅是拥有速度和增加活动半径, 更是都市年青一代呼应新生活的一种行为表达。

在改革开放中成长起来的都市年青一代, 其伦理道德、家庭婚育观念也发生了很大变化。“传宗接代”、“重男轻女”等传统观念在都市青年中相当淡化, 人们更加注重婚姻生活的“幸福”指标。育龄妇女生育一孩的年龄在向后延, 28—35岁妇女的一孩生育率有所提高。

据国家计生委的统计, 过去20年间, 由于实行计划生育, 全国少生了2.5亿孩子, 平均为每个家庭起码节省了1.4万元抚养费。目前城市家庭规模总体趋于小型化:已由1980年的一家4.54人下降到2000年的3.63人, 4人以下的小家庭所占比例达到76%以上。家庭规模的缩小, 意味着人均收入水平的提高, 家庭生活更为丰富多彩。

知识经济浪潮中, 高学历带来高收益的不争事实, 空前地激发了城市居民追求知识、提高自身素质、以求适应竞争挑战的热情。城市青年“赶考风”日盛, 考学、考研、考博、考本 (驾照) 、考级 (计算机、英语级别等) , 接受各种进修培训。“知识充电”, 已然成为都市人生活的一个重要部分。

变化之五:居住模式变迁, “花园”、“广场”逐渐取代“单位宿舍”和“简易公房”。“社区”概念导引市民步入现代化新生活

“安得广厦千万间, 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安居乐业是历代中国人的愿望和共识。住房紧张曾经是长期困扰城市居民的头号难题。20年来, 随着城镇建设发展和住房制度的改革, 城市居民逐渐告别住房严重短缺时代, 进入了增加住房面积与改善居住质量并重的新阶段。

据统计, 20年来城市居民人均住房建筑面积扩大了两倍, 已由过去的7平方米提高到21平方米!大多数居民住宅条件得到改善。从过去的公家“单位宿舍”到入住拥有个人产权的“阳光公寓”、“花园广场”, 这不仅是一个称谓的改变, 更意味着居住模式和生活方式的一次飞跃。

社会化、企业化、专业化的“物业管理”的兴起, 为人们进入真正的现代化“数字城市”生活搭建了一个基础平台, 意味着新的生活方式的到来。如今, 城里人买房不仅是买空间, 更是买“新的生活方式”, 人们越来越注重户型结构、环境绿化、家居装修和物业管理。统一规划、环境优美、服务设施配套的“小区”, 在取代“胡同”、“里弄”老平房的同时, 也带给市民全新的现代化生活理念。

变化之六:进城务工人员由原来进城打工, 赚钱回乡转变为融入城市, 共享城市公共服务

农民进城务工加速了农村经济与社会的发展, 促进了农村产业结构的调整, 提高了农民生活水平, 推动了我国农村现代化进程。农民工的辛勤劳动, 解决了城市劳动力不足的问题, 为城市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 从而为加快城市化进程发挥着重大作用。

国务院于2006年发布了《关于解决农民工问题的若干意见》, 随后各种配套政策出台, 确定了农民工的地位, 并在逐步解决农民工收入保障, 劳动保险, 就业培训, 子女就学等问题。

农民进城务工多年后, 有相当部分人不再是赚钱回家发展, 而是通过在城市中购 (租) 房, 在城市中创业或寻求长期职业, 逐步融入城市, 成为城市中的一员, 与城市居民共享城市公共服务。其生活方式也由原来的农村生活, 半城市半农村生活, 转变为城市生活。农村进城务工人员逐步转化为城市人口, 成为推动城市化进程的有力推力。

结语

十七大明确把城市化进程作为我们国家今后一个历史时期的重要任务, 任重而道远。通过20多年的改革开放, 社会开放了, 人民富裕了。劳动力从农业上、从农村释放出来, 进入城市。只有加快城市化进程, 才能使农民发展变成真正的城市产业生产者, 我们初步进入小康这样一个局面, 下一步发展最大的动力是解决城市化的问题。生活方式的变化使得城市化进程有了新的推动方式与内容。

参考文献

[1]王琪延.中国城市职工生活时间分配研究[J].统计研究.1998, (6) .

[2]赵人伟, 李实.我国居民的收入变化分析

[3]王宁.传统消费行为与消费方式的转型.广东社会科学.2003年 (5)

篇4:小鸟生活的变化

从前,这里是个风景特别秀丽的地方,也是我休闲、乘凉的好去处。那时,我的衣服光彩夺目,生活惬意无比。每天清晨,我都是先润润歌喉,唱上一首动听的歌,然后才去寻找美餐。等到肚子吃得圆滚滚时,我便去寻找我的伙伴——被称为“歌后”的百灵鸟、消息灵通的喜鹊和爱多管闲事的八哥。我一边找一边唱,伙伴们听到我的歌声,就会在老地方——树大哥的“手”上与我会合,一起看“森林快报。”看完报纸,我们还会玩捉迷藏,树大哥茂密的枝叶足以遮挡住我们娇小的身材。晚上,我回到温暖的家中,透过枝叶望向璀璨的星空,望着那无数只“眼睛”。我跟它们说过“晚安”,这才开心地躺下休息。

可现在,一个个保卫着我们的“士兵”倒下了,久而久之,“森林小区”里的鸟儿们都无家可归了。我曾跟着人类,看他们把树大哥们的尸体运去哪儿。我发现,这“森林小区”里的树全部被送到一个叫“XX造纸厂”的地方“改造”。没过几天,树大哥们就被削成了纸张,运往城里。而人类还不知满足,还要用捕鸟器来捕捉我们。我亲爱的伙伴们全被人类一一“逮捕”,人类不是把它们拿去卖钱,就是关在笼子里养着。而伙伴们早已习惯了自由自在的生活,为了不受人类的奴役,它们中的一些忍着数天不进食,最后竟然饿死了。

我憎恨人类!

不过,我的一位远亲,住在南宁市良凤江一带的鸟儿,却传信来说它们很幸福,因为人类为它们建造了一幢幢“别墅”并放在树上,让它们不用再辛苦捡枝、和泥筑巢,就可以直接入住新居。

在寻找新家的途中,我心想:同样是人类,差别为什么会这么大呢?一些人拥有善良之心,让鸟儿住上舒适的“别墅”;一些人却满怀贪财之念,乱砍滥伐,让树木失去性命,让鸟儿无家可归。

我想告诉那些怀有贪财之念的人:不要再乱砍伐树木了,树木有美化环境、消除噪音和抵挡风沙的作用。乱砍伐树木,对你们有什么好处呢?若你们吸入太多的受污染的空气,久而久之,也是会有性命之危的呀。所以,我希望你们能良心发现,不要再砍伐、捕猎了;我希望你们能种上更多的树木,把捕捉到的鸟儿放归大自然,让南宁市成为一座名副其实的文明城!

爱财之心,人皆有之。可是,拥有善良之心比拥有财富更加宝贵。人类,请为自己“换”上一颗善良的心吧,从不砍伐树木、不捕捉鸟儿开始。

篇5:农民生活变化的调查报告

调查目的:了解农村经济发展的途径。

调查时间:2009年5月27日

调查方法:参观、采访

调 查 人:雷诗怡、吴元鹏、东东、周强、梁林子、粱帆。

近几年,农村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农民富裕了,生活条件也越来越好了,使用现代电器也不再是稀奇的事了。村村办起了农家乐,农民们休闲、娱乐的时间和场所也越来越多了。农民的生活从头到脚发生着全新的变化,具体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一、物质生活越来越丰足。物质生活的提高,从农民们的衣食住行可以都到充分的体现,以前的房子是低矮的土房或是木制房,一到刮风下雨墙壁就会被风刮破,然后雨水灌进来。现在可好了,房子是用砖砌起来的,结实牢固,就是遇到刮台风下大雨也不用担惊受怕。家家有闭路电视和大彩电。在穿着上,不用担心穿不暖,补丁的现象也一去不复返。也开始追求名牌,像德尔惠、耐克呀、李宁等名牌服饰也流入了农村里。他们出入交通便捷,村村通水泥公路。家家都有自行车、电动车、摩托车,有的甚至有小汽车。至于吃嘛,一顿三餐,顿顿饱足,四菜一汤,荤素搭配,一年四季都能吃上香甜可口的瓜果。

二、精神生活越来越丰富。村村都有健身场所,一到傍晚,这里就成了孩子、老人玩耍、健身的好场所。一到晚上,以前是天黑就睡觉,但现在可不同了。老人坐在一起拉拉家常、年轻的妇女在家看韩

剧,年轻的小伙子到“农家乐”唱首歌,喝喝酒,聊聊天,这跟以前夜晚农村的万籁寂静可是天壤之别呀!

篇6:我家生活变化情况的调查报告

随着科技的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来,我们家的生活发生了哪些变化?我作了1次调查。

2、调查方法

一、询问爸爸妈妈。

二、自己的回忆。

3、调查情况和资料整理

4、结论

上一篇:经济责任审计处副处长竞聘演讲稿下一篇:勇敢的跨出那一步作文4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