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雅西湖作文

2024-04-29

风雅西湖作文(共13篇)

篇1:风雅西湖作文

动人的风雅作文

很喜欢这样一种状态:阳光很好地照着,春风拂过衣角,迎面是满满的花香。

这时,有一朵粉白色的小花掉落在我的眉上,轻轻一拂,有一种叫风趣的东西便从空气中渲染开来。

校门口不知何时多了一家卖桂花糕的铺子,店主是个聋哑女人。她的糕,很香很甜,她的笑,很美很好。放学后,我总要买一块,细细品尝着满嘴的清香,仿佛暖了心底。

记得那是一个风雨大作的傍晚,空气中的寒意让人直打颤。放学之后,我小心翼翼地走着,怕被淋湿,心情便如这天色般阴沉。不知怎的,雨竟越下越大,我只得可怜巴巴地躲在屋檐,不停哈气取暖。

这时,店主朝我招了招手,我有点不可置信,待确认后,心下一喜,忙跑过去。店中白气缭绕,熏得人的身心暖暖,猛吸一口,便是浓浓的桂花香。女主人递过来一块糕,我心中窘迫,推迟不收,她却执意给我。我咬着一口口软软的.糕,才发现店里还有一个坐在轮椅上的男人,他的左腿有疾,行动不便。我这才想起这是女主人的丈夫,匆忙点了点头,他朝我微微一笑,眼中充满了善意。接着,他便又望向了女主人的背景,她还在忙碌地招待客人。他的眸子回墨色般浓,深深地望着她,眼中有一丝痛楚,有一缕无奈,更多的是满满的幸福,那说不清道不明的情丝便漾了开来。无关风月,不论情爱,他们便是这凡尘中的风雅。蓦地,我的心中有一个角落,春暖花开。

我想,这最动人的风雅便是人世间的幸福和美好吧。他们在我的生命中唱着歌,跳着舞,丝丝的风雅,动人的心神,直化作一缕香气,飘到生命中最深的地方。

篇2:风雅西湖作文

画国画的女子常有一种与众不同的风采。他们拥有国画的古色古香与风雅之韵,更有奇女子般玉洁冰心之气质。犹如从《诗经》之中,一步一步迈向现实的优雅女性。

我的国画老师,便是如此。

其实她的面容并不出众,或说长着一张会失散于人群中的脸孔。但一袭素白哑光旗袍及膝,靛色青丝滚边淡淡装饰着,胸口横系的一字扣,朴素而不浮华,这便是她的日常穿搭。简简单单,十分和谐。如此一身衣裳却能给人无限的震撼,并非是浓墨重彩的精彩出场给人带来的华丽感受,而是深深触碰到已见惯各种浮华的人的内心中的那一抹纯净与优雅。

她安静,平和。在上课时,她的嘴角常挂着微笑,静静地看着我手上的墨笔在纸上留痕。直到画毕,才将我的优缺点缓缓道来。或是褒扬,或是批评,都是如此缓缓地,淡淡地从她口中流出。没有波涛汹涌,没有惊涛拍岸,却能够悄悄地流向我的心间。

她爱写生,也爱游山玩水。

每个假期都可以收到她发来的停课通知,这必定又是去写生了。一个多月的外出,远离城市,回到最为自然的山林中,体会原始的美。

假期结束后,她总会带来数十张新画,或是完整的作品,或仅是简单的速写稿。画面中悬泉飞瀑,奇山异石,尽是我从未见过的壮阔之景。面对着一幅幅画作,在我的脑海中总能浮现老师带着画板,探寻于山林之中的身影。身着古雅的亚麻便衣,提着一台小小的工具箱,伴着翠竹林间偶尔的几声清脆的鸟鸣,踏在被一层落叶掩盖着的石径上。偶遇清泉,随意倚坐在青石旁,支起画板,取水泉中,随着空灵的流水潺潺,她描摹着自己最美丽的`心境。

她是优雅的,穿得优雅,做得优雅,活得优雅。

有多少人能够拥有她的优雅之风采?她忠于自己的心,为自己的爱好与事业――画而不断付出着,用心着,也开心着。她,从《诗经》中走来的女子,在如今的快时代中悠闲漫步,并未因为外界之快,而失了自己内心那丝对生活的优雅。

篇3:风雅西湖作文

一、赏诗词,学构思

精巧的构思可以使作文提纲挈领、主旨凸显,让人拍案叫绝。诗词作为反映社会生活最集中的文学样式,尤其讲求构思。许多诗词构思新颖巧妙,方寸乾坤,咫尺兴波。比如南宋词人蒋捷的《虞美人·听雨》:

少年听雨歌楼上,红烛昏罗帐。

壮年听雨客舟中,江阔云低,断雁叫西风。

而今听雨僧庐下,鬓已星星也。

悲欢离合总无情,一任阶前,点滴到天明。

这首《听雨》,以“听雨”为线索,以蒙太奇手法先后展现了在人生的三个阶段———少年、壮年、老年听雨的不同场景和感受,高度概括了作者一生的经历和对人生的况味,层次清楚,脉络分明。

通过鉴赏这首词,学生学习这种以典型意境一以贯之,以画面反映生存状态的构思方法。从实际应用上讲,运用这种构思方法既可以纵向深入写,又可以横向比较写;既可以写一个人在不同的人生阶段对同一事物的不同感受和认识从而反映认知的变化,又可以写不同年龄、性格、阅历的人对同一事物的不同认识来反映不同的人的认识差异。

在诗词中,像这样可供借鉴的构思方法还很多。如杜牧《过华清宫》(长安回望绣成堆,山顶千门次第开。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运用的悬念、铺垫;李白《越中览古》(越王勾践破吴归,战士还家尽锦衣。宫女如花满春殿,只今惟有鹧鸪飞。)前三句和最后一句所形成的“反跌”,等等。

二、赏诗词,学手法

许多诗词正是由于写作手法运用恰当、高妙,更好地突出了主题,抒发了强烈的情感。如欧阳修(一说朱淑真)的《生查子·元夕》:

去年元夜时,

花市灯如昼,

月上柳梢头,

人约黄昏后。

今年元夜时,

月与灯依旧。

不见去年人,

泪满春衫袖。

此词能成为脍炙人口的名篇,在很大程度上得益于鲜明对比的运用。那种物是人非的怅惘,情人难觅的伤感,那种清婉和缠绵,深深地打动了一代又一代人的心。再比如唐代李峤的《风》(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过江千尺浪,入竹万竿斜。)通篇运用侧面描写。柳永的《雨霖铃》上阕写别时情景,下阕写别后想象,虚实相映,倍增离别之哀。

所有这些能在古诗词中见到的写作手法,我们都可以引导学生在自己的作文中自觉运用。在学生写作过程中,教师应该强化指导学生对写作手法的运用,多让学生问自己几个“为什么”:我想说什么,怎样说表达效果就更突出了,在这里我可以运用什么样的写作方法,其意图和作用如何,等等。学生就会对自己的写作过程体验得更加深刻,写作状态就会由自发向自觉转变,就能获得更多更大的写作自由。

三、赏诗词,学写景

中国古典诗词“贵含蓄,忌直露”。在抒情表意上常常借助于客观物象。景物则是诗人抒发情感最多的媒介。他们或借景抒情,或触景生情,或寓情于景,在诗歌的发展过程中形成了高妙的写景技巧。

还以蒋捷的《听雨》为例:“壮年听雨客舟中,江阔云低,断雁叫西风。”词人选取了宽阔的江面、低垂的阴云、萧瑟的秋风、失群的雁鸣和漂泊的客舟来作为听雨的背景,渲染了衰飒凄冷的氛围,烘托了词人颠沛流离的奔波之苦和内心的无限凄楚。

在作文教学中,可以引导学生学习词人的这种因景寄情、设境传情的方法。这几句词虽无一悲字,但无字不悲。在设计作文训练时,可以让学生自由选定情感靶向,然后训练学生为传达这种情感,练习选取与情感相应的典型物象组合成为意境,同时注意训练学生用词的精确、生动和传神,做到抒情达意“不着一字,尽得风流”。

四、赏诗词,学语言

诗词语言的一个突出特点就是形象化。形象化的语言能让人产生丰富的联想和想象,从而让篇幅相对短小、语言高度凝练的诗歌产生“象外之象,韵外之致”,让人获得艺术上的美感。尤其是一些抽象化的事理,如果用形象化的语言表现出来,就具有了诗情画意。比如毛泽东的《贺新郎·读史》:

人猿相揖别。

只几个石头磨过,

小儿时节。

铜铁炉中翻火焰,

为问何时猜得?

不过几千寒热。

……

写猿向人的进化,从此成为万物之灵长,用了“人猿相揖别”这一画面来具象地描写。把人类诞生惊心动魄的一刻,想象为人和猿拱手作揖道别,即形象生动,引人遐想,又充满谐趣,妙趣横生。

其实,许多学生不是缺乏思想,而是缺乏表达思想的语言,缺乏表达思想的语言技巧,缺乏表达思想的语言力量。深刻新颖的思想,如果能让学生用这种形象化的语言生动地传达出来,不是更有吸引力、说服力和感染力吗?

篇4:附庸风雅近义词-附庸风雅反义词

文质彬彬:注音:wén zhì bīn bīn  释义:1、原形容人既文雅又朴实2、后来形容人文雅有礼貌。

温文尔雅:读音是wēn wén ěr yǎ,意思是形容人态度温和,举动斯文。

篇5:风雅西塘散文

江南因西塘而妩媚,西塘因水而灵秀。西塘之水源自春秋,裹着唐风宋韵,戴着明清星月,浩浩荡荡穿越千年红尘,沉淀在岁月流年里散发出迷人的风雅,风靡了多少爱恋的目光,倾慕在时空里游荡,流连,迷醉在心灵的深处。

9月2日,“山水怡情”群的朋友们慕名游览了江南6大水乡古镇之一的西塘,圆了一个流年缱绻,梦醉江南。

素有“吴根越角”之称的西塘又叫胥塘。自春秋伍子胥治水以来,得“九龙捧珠,八面来风”之独厚,临水成街,依水成市,桥多,棚长,弄深,河网密布的独特水乡风貌,演译了一方风物清嘉。明清建筑古风犹存与石皮巷弄的狭窄悠长相得益彰,成就了水乡“双绝”;临街搭建的廊棚象一条乌龙与河道平行延伸,形成了独特景观;五光十色的现代商品与古街旧巷和谐相处,彰显了古韵今风;乌蓬小船荡漾在碧波的河面,穿梭于各式桥洞,船上的游人与桥上行人相映成趣,构成了一幅“上下影接波底月,往砣硕伤中天”的醉人画图。水陆并行,船桥叠加,构成了立体的诗,写意的画。一方水土的独特风情,占尽了江南风韵,倾倒了中外多少游人。

我们沿着蜿蜒的廊棚一路行去,如同走进岁月斑驳的长廓,坠入了世外桃源。河廊下一幅幅小镇民居图尽收眼底。绣花的,做画的,捶苏饼做糕团的,悠然吸着烟闲坐的`,河岸边纳凉的情侣亲昵私语的,还有人把桌子搬到了河边,临河小酌,或者清茶一杯消磨时光,闲情雅致,恬淡安逸。来往小船橹声G乃,摇过河面摇过石桥,摇向远方。 走进石皮弄,踏上那窄窄的幽深而神秘的石板路,屐声倥侗,如同穿越时空探寻红尘的久远。八珍糕,木捶酥,荷叶粉蒸肉,凸现特色饮食文化。西塘,一幅江南水乡水墨画,让人回味无穷,去了还想来。

旅游,除了欣赏旖旎山水风光,更是一种文化的洗礼和一份心

灵的净化。午餐品味了古镇遗存的越地风情,也就品味了一种地方文化。游览中激发出来的愉悦心情,让群里朋友聊发“少年”狂,一种装穷卖苦“沿街乞讨”的疯颠,也是一种另类生活的体验和一种心情的放纵。

继续沿着西街探寻。时光翻阅着流逝的曾经,是谁把往事串串相连,组合成异彩分呈的珠链。古镇古街古巷古民宅和古典园林的明清遗风,感怀着红尘岁月的苍老和江南文明的悠长。逝水流年,人生匆匆步履,不经意间便沉沦于前世今生。吴越纷争,春秋霸业,只存孤月照清秋。恍惚间,我好像听到了远方传来悠扬的歌声,一种似曾相似的感悟得以释放,原来红尘竟是如此的遥远。

归途,我们乘船而渡,与外国游客同坐一条船,相互拍照,乍见如熟人。社会本是一个多元体,国别只是人与人交际的一道蕃蓠,越过那道坎,人与人竟然如此亲近。小船悠悠荡清波,沿着弯弯曲曲的河道滑行,如同行驶在历史的长河里随着流年远去。

篇6:风雅苦楝优美散文

也弄不清,鸟吃了苦楝子,会影响它清脆的鸣叫吗?一只鸟,如果是因为贪嘴,成了哑鸟,代价也太大了。

苦楝,开淡紫色花朵,且有淡香。楝树上的果子,如铃如词,从前我们叫它“天落果儿”,青碧、圆溜、光滑,极耐看。

王安石《钟山晚步》,“小雨轻风落楝花,细红如雪点平沙。槿篱竹屋江村路,时见宜城卖酒家。”江南的郊野,天空飘着牛毛细雨,苦楝花纷纷飘落,细小的红丝,如雪覆盖在一望无际的荒园上。临近江边的有户人家,木槿为篱,青竹做庐。走几步,便见悠然自得的卖酒人家。好一幅诗意图画。

弹弓少年,对天弹射,“呼”,一道弧线划过天际,应声落地。小时候,我家住升仙桥。升仙桥的孩子和八字桥的孩子,在两桥之间打弹弓仗。弹弓上的子弹,用的是苦楝子,弹雨纷飞,危险性极大,多少带有冷兵器年代野蛮征战的意味。

楝树长在贵族深宅,婆娑风雅。曹雪芹祖父曹寅为官的江宁织造府内,有一株楝树,为曹氏先人所植。清人叶燮的《巳畦文集》记载:“久之,树大可荫,爰作亭于其下。”这棵树的出处,清代词人纳兰性德在《满江红》也提到,“移来燕子矶边树。倩一茎、黄楝作三槐,趋庭外。”我多次到南京,经过大行宫附近,终没去过江宁织造府,不知道重修的那个故址上,还有没有那个旧亭子?

寻常人家的房前屋后,栽楝树,图的是有伴儿,清淡生活的自在安逸。

我原来住的楼下,有户平房人家,家里准备搭棚子,用来做厨房,也堆放柴煤杂物。搭棚子的空地上,有一棵长了十多年的楝树,那户人家舍不得锯掉,就把树包在棚子中间,形成棚抱树,树抱棚的姿势。这多少带有些人间草木,相依相偎,烟雾缭绕的朴素温馨。

遇上刮风下雨的日子,站在楼上观望,感到树在微微摇晃,而棚子岿然不动。到了秋天,老熟的楝子,呈老黄色,半挂在树枝上。有一二只寒雀,蹲在枝上朝下张望,一棚顶的老熟苦楝子。

苦楝,有人世悲欢的宿命。光听名字,就觉得树是苦的,包括树皮、树叶和树根,其实苦楝的花、果实、根皮均可入药。

读过一篇小说,写悲剧的人生和爱情。一棵苦楝树,渲染着一种生活的象征意味。树本来是平淡的,没有得失之心,没有大悲大喜。悲欢离合,是人把情感,赋予了一棵树。

再说我当同学邻家的小男孩,吃了苦楝子的那个孩子。多年后碰到他,其实不哑,对待生活的喜悦烦恼,没有什么不会诉说表达。大概是当时发育迟缓,说话吐字不清,给人的误判,与吃不吃苦楝子,并没有多大关系。

篇7:芭蕉的风雅论

芭蕉在俳谐创作实践和理论两个方面, 创造性地丰富和发展了风雅的闲寂文学思潮。芭蕉俳论的主要内容由三部分组成。一是风雅之诚;二是风雅之寂;三是不易流行。三者是不可分割, 但前两者, 即风雅之诚和风雅之寂是以不易流行作为基础的。从这个意义上说, 芭蕉俳论的核心是不易流行。芭蕉认为作为日本文学传统基本精神的诚 (真实) 是流贯于各时代的不易的东西, 所以他强调了“风雅之诚”。芭蕉的不易与流行的辨证统一, 实质上是解决诚与虚、传统性与创造性的对立与统一的问题。这是近世革新俳谐的时代思潮的中心。

芭蕉在《笈小文》中强调“风雅乃意味歌之道”, 他认为西行的和歌、宗祗的连歌、雪舟的绘画和利休的茶道, 虽然其艺术形式不同, 但其艺术精神的根源是同一的, 这就是诚, 就是真实。风雅近于风流, 单它又不是一般意义上的风流, 而是更广泛地指自然美的感兴和艺术的感动, 即指雪、月、花等自然风流之情, 一自然为友之风流。芭蕉俳谐的风雅精神, 首先是摆脱一切俗念, 采取静观的态度, 以面对四时的雪、月、花等自然风物, 乃至与之相关的人生世相。其次, 怀抱孤寂的心情, 以愉悦为乐。芭蕉认为心灵悟到这一点, 才能创造出风雅之诚、风雅之寂。换句话说, 风雅甚或风流本身, 就是孤寂。这就是芭蕉的所谓“俳眼”。从这点出发, 以静观自然的心情静观人生, 则人生等同与自然, 达到物我合一, 真实的物心与纯粹的感情相一致。

芭蕉俳论的“风雅之诚”与“风雅之寂”是以“不易流行”为中核的。“不易”是万古不变的东西, 即现象千变万化, 然其生命是万古不易的。作为文学思想来说, 流贯于日本文学历史长河的“真实”, 这是有其传统的。而“流行”是随时代而变化, 自然也是随着四季推移而变化的, 所以把握自然的本质, 不应是眺望原来的自然, 而是以凝视自然所获得本质认识, 还原与原来的自然之上。这样凝视物象所把握的东西, 就是“闲寂”。“闲寂”就成为芭蕉观照自然的根本。芭蕉的“闲寂”文学思想具有两重性, 是从枯淡到华美的两极情调, 并且辨证地加以调适与统合, 使之既含“空寂”的情趣, 又超越“空寂”而达到具有更为广泛、更为丰富内容的艺境———即虚与实的无常之境。可以说, 芭蕉俳论的“风雅之寂”是以“不易流行”的思想所具有的特征即无常性为基调的。其精神基础是“禅俳一如”, 以禅气作用于自然之美和艺术精神。他在旅次以“四时为友”, “顺随造化”, 通过自然的观照, 自觉四季自然的无常流转, 进而感受到“诸行无常”。因此他竭力摆脱身边一切物质的诱惑, 以“脑中无一物为贵”, “以旅为道”以及以大自然作为自己的“精神修炼场”, 在俳谐思想中培植“不易流行”的文艺哲学思想。芭蕉在《奥州小道》一文中写道:“日月是百代的过客, 去来年年岁岁又是旅人也。舟上漂浮一生者, 或牵马辔而终老者, 日日在旅行, 以旅行为家。古人多死于羁旅中。不知何年会看到被风飘荡的孤云诱发而不断生起漂泊之念。……我如同被神物所缠, 心意慌乱, 而道祖神亦来相邀。”可以看出, 芭蕉这些话是明确的目的意识的, 即“以旅为道”。其旅行是为了佛道修业, “顺随造化”, “回归造化”, 这成为其文学思想的重要源泉。首先, 芭蕉在旅次常常感到寂寞和悲凄、不安与忧伤, 所以时常吐露无常之心, 慨叹自己“早已抛却红尘, 怀着人生无常的观念, 在偏僻之地旅行, 若死于路上, 也是天命” (《奥州小道》) 。并且在最后一次旅行, 写了俳句:“秋日暮分道无人, 深秋邻人何孤寂。”他还写了一句辞世句:“旅中罹病忽入梦, 孤寂飘零荒野行”。他出于“一切皆空”的佛法观, 追求空虚的幻想世界, 鼓而其俳句观和自然观贯彻了“山川草木悉无常”的思想, 给他的“风雅之寂”平添几分玄妙的趣味和宗教色彩。其次, 他在旅次目睹人世的变迁的冷酷, 人间不象大自然的素朴, 于是不无感慨地作句:“长夏草木深, 武士留梦痕”。这时人世的“流行”与自然的“不易”抓住了他的心。这是他的“不易流行”的结晶句。实际上, 从《奥州小道》开始, 他已经超越世俗与欲望, 与自然合为一体, 同时表现出脱离世俗的修道的意志, 并且将自己托于自然, 处于自我与山川的一体感中, 确立自己将旅行与人生视为同一的思想。芭蕉一生以旅为伴, 以漂泊为生。他通过旅行的实践, 逐渐摆脱外形写实的影响, 将俳论本质的自然观照和表现技法内面化和深化。

芭蕉的名句《古池》也是通过“闲寂”的独特表现力, 产生艺术性的风雅美的典范。《古池》句曰:“闲寂古池旁青蛙跃进池中央水声扑通响”这首俳句, 如果从表面来理解, 古池、青蛙入水、水声三者似是单纯的物象罗列。但如果从芭蕉的“俳眼”来审视, 古池周围一片幽寂, 水面的平和, 更凭添一种寂的气息。但青蛙跃进池水中, 发出扑通的响声, 猝然打破这一静谧的世界。可以想象, 水声过后, 古池水面和四周又恢复了宁静。这瞬间, 动与静达到完美的结合, 表面是无穷无尽无止境的静, 内面却蕴含着一种大自然的生命律动和无穷的奥妙, 以及作者内心的无比激情, 飘溢者一股微妙的余情余韵, 达到了“顺随造化”、“回归造化”的玄境。可以说, 芭蕉吟咏自然, 不是单纯地观察自然物表面的形, 而是契如自然物的心, 将自我的感情移入其中, 以直接把握对象物生命的律动, 直接感受自然万物内部生命的巨大的张力。这样, 自然与自我才能在更高的层次上达到一体化, 从而获得一种精神的愉悦, 进入幽邃的幻境, 艺术上的风雅之寂也在其中了。芭蕉以闲寂为基础, 将自然与人生、艺术与生活融合为一, 达到“风雅之诚”。这个“诚”, 较之物质的真实, 更是重视精神的真实, 是作为精神净化的艺术的真实, 从而创造了俳谐的新风。

总括来讲, 芭蕉艺术观以及基于此的艺术实践, 根本上是源于日本传统的“真实”、“物哀”、“幽玄”文学思想。芭蕉以古代传统的歌情作为媒介, 捕捉自然物象的固有生命, 并将此固有生命称作“本情”, 以为风雅终极的目的。这是离开自我的小主观, 归入自然的本情, 并通过两者合一, 走向大宇宙。芭蕉的“风雅之寂”, 确立在风雅之诚上, 贯彻其自然与人生融合一体的风雅之寂。在芭蕉看来, 艺术创作主体是心, 要去私意, 提高创作者的心位, 才能使客体的自然和主体的自我处于变动不居的状态, 才能使诚与寂存在于相反相成、互相依存的对立统一中。芭蕉开拓出一个时代的新俳风, 推动了一个时代文学思潮的发展。

参考文献

[1]今井桌尔.古代文艺思想研究, 早稻田大学出版社, 1984.

篇8:风雅的解释及造句

2、也许婚姻的幸福就是庸俗的,但是,我想她现在也许宁愿少风雅一点儿。

3、布莱顿摄影双年展把他的作品介绍给附庸风雅的全新观众,也反过来刺激了格雷斯。

4、在这种场合,克莱格先生正好来表现他的风雅嗜好和炫示那些在温室里培养出来的花草。

5、这个城市有生气蓬勃的文化和艺术风雅的生活,有大量做学术和行社交的机会,以及不胜枚举的吃喝玩乐之处。

6、在显宦贵族们当中,这类风雅好客的事不足为奇。

7、例如,母亲也许和她那个敏感、喜欢附庸风雅的儿子特别亲近,而父亲则会十分关注自己爱好运动的女儿。

8、有两个大款附庸风雅,参加一个冷餐会,与会者自然不乏真正的名流学者。

9、随着收入的增加,他买了一套公寓,还开始收藏古董(主要是古老的国际名表和鼻烟壶),并在私密、风雅的小圈子里享受着生活。

10、讲法语和弹钢琴是社交界的两大风雅。

11、我本来以为她的穿着很风雅,可那次在音乐会上我真替她害臊。

12、用他一贯的风雅的言词,他正确地抓住了问题的核心。

13、黄鹤楼不仅要忍受将军与士兵杂乱无章的脚步,更要承受旅者与游客层层叠叠的踏访,而且,还要接纳诸多附庸风雅的所谓墨宝。

14、韩国城原本由喝酒带动的夜生活,因为卖咖啡带来一点附庸风雅的气息,已经成为这个地区实际上的乡村俱乐部。

15、体现了政治学院的严谨、中科院的民主精神、中央音乐学院的风雅和书香世家的古韵今风。

16、风雅这种东西和鉴识力比较相近,也许是艺术家天性的.一部分,可是一个人要有相当的学识,看见一部艺术作品时才能够感到最高的喜悦。

17、专门为此片创作的音乐吸收了中国古曲的元素,使得整片焕发着古朴而风雅的气质。

18、名茶的清香与人生的况味一起,在这座凭湖的风雅茶楼里迂回婉转。

19、当然大城市并不占尽建筑风采或名胜古迹之风雅。

20、红细胞是最风雅的运输兵。

21、该国中部的风雅喀班国家公园所保存的韩松洞,最深最广之处,可以停靠一架波音747客机。

22、他们只是附庸风雅地死抱着那本书,像崇拜明星似的将之视为圣品。

23、机智、自谦的牛津大学毕业生威克汉(39岁),当年创造女主角时,并未试图迎合附庸风雅的小说读者。

篇9:《风雅——宋 》 教学设计

班级:六(3)班 时间:12月16日 执教人:曹菊萍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通过对宋徽宗艺术成就的了解,走近文化经典。

2.能力目标:通过多媒体,进一步了解宋代的文化经典。

3.情感目标:培养对宋代绘画、瓷器及文化经典的兴趣,养成健康高尚的审美情趣,逐步提高自身的修养。

教学重点:

通过对宋徽宗艺术成就的了解,走进文化经典

教学难点:

通过多媒体,进一步了解宋代的文化经典。

教学过程:

一、导入

——介绍宋徽宗:

宋徽宗赵佶,宋神宗第十一子、宋哲宗之弟,宋朝第八位皇帝。先后被封为遂宁王、端王。哲宗于公元1100年正月病逝时无子,向太后于同月立他为帝。第二年改年号为“建中靖国”。

二、介绍宋徽宗创立的艺术学院

--------宣和画院

1、考题一:踏花归来马蹄香

2、考题二:深山藏古寺

三、介绍宣和学院学生的成就

--------张择端 《清明上河图》

宋徽宗是《清明上河图》的第一位收藏者。作为中国历史上书画大家的宋徽宗酷爱此画,用他著名的“瘦金体”书法亲笔在图上题写了“清明上河图”五个字,并盖上了玉玺龙印。

四、介绍宋代五大名窑

——汝窑、官窑、哥窑、钧窑、定窑

宋代官窑瓷器主要为素面,既无华美的雕饰,又无艳彩涂绘,最多使用凹凸直棱和弦纹为饰。

五、介绍宋徽宗的书法

——瘦金(筋)体

评价:“天骨遒美,逸趣霭然”

六、结束语

--------元代宰相脱脱《宋史 徽宗记》:

宋徽宗诸事皆能,独不能为君尔!

七、作业布置

1、宋代瓷器如此珍贵的原因是什么?(上网查资料300字)

2、如果宋朝也有高考,面临“皇帝”和“艺术家”两场考试,赵佶会选择走进哪个考场?(结论+理由300字)

清明上河图

我俯身看去,那一帘秋雨 多少能人将相书画三千里,上河图雕琢的意义

落下的水滴,却悄无声息

雕刻在石碑上的印记,是否隐藏着秘密

在你的眼神中,我看到了情丝万缕

古巷的忧郁,写下琵琶的旋律

飘逸的外衣,街上叫卖的小曲

仿佛隔空变换到那里,一切模糊又清晰

几秒钟的世界,感叹不平凡的意义

绫罗飘起遮住日落西,奏一回断肠的古曲

抬起画面如此的美丽,孰不知是谁的墨笔

淡淡胭脂遮住了思绪,小酌几杯却有醉意

多少能人将相书画三千里,上河图雕琢的意义

古巷的忧郁,写下琵琶的旋律

飘逸的外衣,街上叫卖的小曲

仿佛隔空变换到那里,一切模糊又清晰

几秒钟的世界,感叹不平凡的意义

绫罗飘起遮住日落西,奏一回断肠的古曲

抬起画面如此的美丽,孰不知是谁的墨笔

淡淡胭脂遮住了思绪,小酌几杯却有醉意

多少能人将相书画三千里,上河图雕琢的意义

绫罗飘起遮住日落西,奏一回断肠的古曲

抬起画面如此的美丽,孰不知是谁的墨笔

篇10:诗经中风雅的精神

今天我要讲的是春秋时代的文化精神,这个时代的文化精神是可以用风雅精神来概括的。春秋时代是因为鲁国的编年体史书——《春秋》而得名的,以一部书命名一个时代这在中国历史上是唯一的。从公元前770年到公元前453年,共317年的历史,简称春秋三百年,就是我们要讲的春秋时代。

春秋三百年是中国历史上激荡人心的三百年。有一个时代是春秋时代,有一种精神是春秋精神,有一种风度是春秋风度,有一种气象是春秋气象。这并不是政治上最美好的时代,但却是历史上少有的思想自由的时代。伴随着王纲解纽,诸侯争霸,人们的思想空前活跃,充满生机。春秋士人或效命于战场,或奔走于列国,他们可以敲击着古老的编钟而赋诗断章文采斐然,也可以驾驶着战车而披坚执锐豪气凛然,由此开启了一个时代特有的文化精神。

雅斯贝尔斯在其《智慧之路》一书中说:“发生于前800年至200年的这种精神的历程似乎构成了这样一个轴心,正是在那个时代才形成了我们与之共同生活的这个‘人’。我们就把这个时期称作‘轴心时代’吧。非凡的事情都集中发生在这个时期,中国出现了孔夫子和老子,中国哲学的全部流派都产生于此,接着是墨子、庄子和诸子百家。……希腊产生了荷马,还有巴门尼德、柏拉图等哲学家,悲剧诗人。”从公元前722年到公元前453年的春秋时代正处于这样一个轴心时代里,是整个‘轴心时代’文化的`动人心魄的一幕。

对春秋时代的认识我们必须超越两个误区:第一,是在政治上仅仅把春秋当作一个乱世来描绘。孟子已把春秋时代描写成“世道衰微,邪说暴行有作,臣弑其君者有之,子弑其父者有之”(《孟子?滕文公下》)的混乱局面。汉代的经学家们更认为这是一个“王道衰,礼义废,政教失,国异政,家殊俗”的世界。站在经学的立场上春秋时代是不足取的,因为经学家们普遍怀念一个西周盛世,而这种思想的影响相当深远,连那些近现代史上激烈的经学反对者,在理论上他们可以和经学家们水火不容,但一写到春秋其口吻又是惊人的一致。在他们笔下春秋时代依然是周文疲敝、王纲失坠、礼崩乐坏、政治失序的一幅黑暗图画。其实,假如没有王纲解纽,假如春秋诸国依然小心翼翼地侍奉一个西周王朝,春秋时代怎么能有一个空前的思想解放?更何况春秋诸邦脱离周代王权其实质并不是地方政权脱离中央政权,而是城邑文明发展到一定阶段所形成的城邦自立,而恰恰是这种自立促成了思想的自立,也形成了充满丰富性与多元性的城邦文化。如果我们不是以经学的眼光看待春秋文化,这种变革正是新文化新思想展露生机的时代。

人们习惯上把春秋当作一个礼崩乐坏的乱世描绘,其实这是一种误解,春秋一世固然有许多礼乐制度的僭越和破坏,但同时也是礼乐文明的坚持和创新。《左传》评论记载春秋时期评论得失臧否人物的道德标准就是以“礼”为基本评价准则的。合乎礼乐,便是合乎道德合乎历史发展的规律;违反礼乐,便是背逆道德背逆历史发展的传统,这在春秋士人中是很流行的观念,《左传》“君子曰”的基本评判标准就是如此。而对中国文化影响深远的文化经典如《诗经》《易传》《春秋》《国语》《论语》《老子》《墨子》等也大都完成于这一历史时期。因此简单地把春秋时代描绘成礼崩乐坏是不对的,准确地说这是一个充满矛盾的文化时代,一方面是礼乐的被僭越被破坏,另一方面是礼乐文化精神的被坚持被建设。僭越的是制度层面,建设的是精神层面的。随着王官解体,史官散在四方,宫廷雍容持重的西周文明风范也走出宫廷散入民间,经过新的城邦精神的洗礼与滋养,实现了一种文化的飞跃与哲学的转折,而生成出一种新的充满活力的、空灵优雅的新的文化精神。

另一个误区是人们习惯上把春秋战国联在一起表述,一些历史著作常常把春秋战国作为一种形态的文化进行研究。其实春秋自春秋,战国自战国,两者呈现出不同的文化风貌。这一点顾炎武早就意识到了。他在《日知录?周末风俗》里说:

“春秋时犹尊礼重信,而七国则绝不言礼与信矣;春秋时犹尊周王,而七国则绝不言王矣;春秋时犹严祭祀、重聘享,而七国则无其事矣;春秋时犹宴会赋诗,而七国则绝不闻矣;春秋时犹赴告策书,而七国则无有矣。”

春秋时代尚有礼乐文明的风流余绪,尊礼重信,重大义重然诺的君子人格屡屡见于史书。春秋虽已城邦自立,但对城邑联邦盟主的周王朝至少还有一丝名义上的礼貌;国际交往间还有大家相互遵守的公约,行人间往来赋诗,言语之美,穆穆皇皇,有士大夫的文雅风采;春秋人对祖先对神灵,还心存几分虔敬。而降至战国,风气骤变,呈现出一片刀光剑影急功近利的面貌,各诸侯国已完成了从城邦到军事帝国的转变,已彻底走出城邦文明的范畴,不再讲尊王,不再讲礼信,列国间不再讲赴告策书,其思想主流不再是老子的智者风范,不再是孔子的圣人气象,而只是法家的冷峻急切和纵横家的博辩辞章。以孔子和孟子论,孔子有一种从容祥和睿智通达的歌者风范,相比之下孟子多少有些急切多少有些面部表情紧张。

篇11:风雅西湖作文

《诗经》作为一部诗集, 传递了先民的心声, 它还有一个很重要的意义, 就是作为“经”来发挥教化人民的作用。在中国两千多年的文化史上, 《诗经》的经学作用远大于了它的文学作用。

周代统治者把诗纳入当时的礼乐制度体系, 《诗》一开始就为统治者宣扬政治思想而工作, 是礼乐制度的物质载体。《诗》被应用于祭祀、典礼仪式等场合, 其中的《颂》40篇, 全部用于祭祀和典礼仪式, 《大雅》和《小雅》也大部分是用于典礼, 它们都是从原始仪式的祭祀歌直接发展而来。《诗》用于典礼, 同时宣扬着“礼”的精神, 这种对于“礼”的宣扬也是编《诗》的主要目的。诗的创作大体上分两个时期:

(一) 西周前期到西周中期:这一时期社会安定繁荣, 到西周中期礼乐制度基本完善, 此期间的《诗》为政治服务, 集中体现了周代的礼乐精神。因此此时间段内的诗歌是以典礼歌为主, 正面宣扬礼乐精神的内容。《大雅·大明》中说:

天位殷适, 使不挟四方……维此文王, 小心翼翼, 昭事上帝, 聿怀多福, 厥徳不回, 以受方国。天监在下, 有命既集……有命在天, 命此文王……保右命尔, 燮伐大商。

周人称颂了文王获得上帝的眷顾, 在天命的选择下, 于武王时代推翻殷商王朝, 入主中原。这首诗利用“天命”来证明周灭殷和周王统治的合理性, 宣扬了天命佑周、君命天授的“王权中心”思想。

(二) 西周晚期, 至东西周之交到春秋中叶《国风》创作时期礼乐制度渐渐崩溃, 礼乐精神没有了制度依托, 于是这种精神成为了道德评判的标准。这期间的内容以讽谏教戒为主, 诗音中充斥着忧怨和激愤, 体现了以礼乐精神为核心的道德精神, 影响了后世价值观和思想形态的形成。例如《周南·麟之趾》:

(一)

麟之趾, 振振公子, 于嗟麟兮!

(二)

麟之定, 振振公姓, 于嗟麟兮!

(三)

麟之角, 振振公族, 于嗟麟兮!

全篇以神兽作比来描写贵族公子, 以仁兽麒麟的行为和体征况喻公子家族诚信宽厚的形象, 此诗对公子家族的仁德进行赞颂, 并希望得到传承光大, 不仅可以是贵族内部教化、加强凝聚力的乐歌, 也可能为部族黎庶歌唱, 反映人民的对仁德的贵族和美政的渴求和拥戴。

二、《诗》的接受与发展——经学还是文学?

《诗》发展为《诗经》不是偶然的现象, 《诗》经过历史与社会变化的种种选择在文化中沉淀存活下来, 它的强大生命力说明了它在生产之初的合规律性和其后诠释的合理性, 因此得到人民的认同, 自然地相信了它的正确性和作为经的权威性, 因而对其崇奉。而《诗》的接受与发展正是通过不同时代人们对其新的诠释而展开的。

(一) 孔子解诗

孔子对于诗的态度和他论《诗》传《诗》的实践, 对《诗经》的传播和使之成为经典都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孔子对《诗经》的阐释继承了春秋时代对《诗》的应用性阐释形式, 他认为《诗经》具有中和之美:“《关雎》乐而不淫, 哀而不伤。” (《论语·八佾》) 而且在社会交流功能上有重要的实用价值:“不学《诗》, 无以言。” (《论语·季氏》) “诵《诗》三百。授之以政, 不达;使于四方, 不能专对。虽多, 亦奚以为!” (《论语·子路》) 并根据前人的见解, 总结出《诗经》的政教功能:“《诗》可以兴, 可以观, 可以群, 可以怨。迩之事父, 远之事君, 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孔子把《诗》“可以怨”作为诗经的政治功能之一加以强化, 从确立了诗歌干预政治生活、发挥政治教化功能的准则, 提供了后世诗学发展的基本方向。

(二) 《诗经》的文学本质

《毛诗序》中有这样的描述:

诗者, 志之所之也, 在心为志, 发言为诗, 情动于中而形于言, 言之不足, 故嗟叹之, 嗟叹之不足, 故咏歌之, 咏歌之不足, 不知手之舞之足之蹈之也。

这是经学家对《诗》的情感认识, 它对诗歌的情感发端及创作动机提出了很深入的见解, 这说明经学家是在利用诗歌的这种感人情志的特点进行政治教化, 也就是说, 诗歌的文学属性是其起到教化作用的前提。

两汉时期对于《诗经》的解释和认识继承了孔子对《诗》的解释, 仍是以浓重的经学方式来进行阐释, 在《史记》这部正史中, 政治观、伦理观、人生观各个方面都渗透了孔子精神, 可见孔子精神对这个时代的影响。直到魏晋南北朝时, 随着玄学的兴起, 文学自觉意识的发生, 文学批评勃然兴起, 人们对于《诗经》的文学性解释变得活跃起来。

颜之推的《颜氏家训》中有这样一段话:

王籍《入若耶溪》诗云:蝉噪林逾静, 鸟鸣山更幽。江南以为文外断绝, 物无异议。简文吟咏, 不能忘之……《诗》云:“萧萧马鸣, 悠悠旆旌。”《毛诗》曰:“言不喧哗也”。吾每叹此解有情致, 籍诗生于此意耳。

这是从文学角度来品评欣赏《诗经》的, 作者很欣赏其中肃穆优美的意境, 并指出王籍受其影响而写出了自己的名句。此外, 魏晋时期的文学理论兴盛造成了对《诗经》写作手法、诗歌总体特点等方面的评价的兴起。齐梁时期文论家刘勰与中荣都对《诗经》的赋、比、兴表现手法作了深入而有益的探讨。从文学角度研究《诗经》在魏晋南北朝形成了一种普遍风气, 这是诗经研究的一个具有重要意义、影响深远的一个里程碑。在此之后, 《诗经》的文学性阐释成为解释《诗经》的一个固定阐释方面, 从文学角度来解释诗越来越为常见, 越发广泛地为社会说接受, 到隋唐时期, 《诗经》阐释表现出来经学与文学的交融, “诗”与“儒”的高度统一, 宋明时期, 《诗经》文学阐释兴盛繁荣, 清代时《诗经》文学阐释继续深化, 而现代以来, 《诗经》的文学阐释已经占据了诗经阐释的主体地位。《诗经》的文学的意义逐渐从经学的掩盖中显露出来, 焕发光彩, 这一历史过程是诗经的发展过程, 也表现着中国文化的发展和变迁, 包括文化与政治制度, 从中我们可以看到从那时到今天历史和思想的曲折发展和深刻变更。

篇12:附庸风雅贬义词

典故出处

清·李宝嘉《官场现形记》第四十二回:“喜欢便宜,暗中上当,附庸风雅,忙里偷闲。”

英文翻译

mingle with men of knowledge and pose as a lover of culture

成语资料

成语解释:附庸:依傍,追随;风雅:泛指诗歌。指缺乏文化修养的人为了装点门面而结交文人,参加有关文化活动。

成语举例:却偏要附庸风雅,在扬州盖造了不少的花园,因此种花之风,遍及扬州。(《晚清文学丛钞 情变》第八回)

常用程度:常用

感情色彩:贬义词

语法用法:作谓语、定语、宾语;含贬义

成语结构:动宾式

产生年代:近代

成语辨形:庸,不能写作“拥”。

造句

1) 这个“秀才”只字不识,却专会附庸风雅。

2) 墙上挂满了名人字画,其实他什么也不懂,不过是附庸风雅罢了。

3) 他本不懂什么艺术,却偏要花大钱买艺术品,只不过是附庸风雅罢了。

4) 现代人也不可能尽如古人吟诗作画,附庸风雅,觥筹交错,在白墙黑瓦之间,小桥流水中,曲觞流水中品位诗情画意。

5) 很多附庸风雅、虚有其表的收藏家,专干买椟还珠的蠢事。

6) 我对人家附庸风雅的地位没有兴趣.

篇13:西递游记散文随笔:风雅西递

西递古称西川,又名西溪,因地处原徽州府之西,北宋以前曾设古驿“铺地所”,涧溪双引,水势西流,故称西递。

西递四面环山,林木茂盛。东为杨梅岭,南是陆公山,西有屠公山,北为松树山。两条溪流从村北、村东经过村落在村南汇源桥汇聚,阔澜双引,皆向西流。自然环境,山水钟灵,堪称桃源之胜壤,自古有“桃花源里人家”之雅称。

西递村是以宗族血缘关系为纽带、胡姓子孙聚族而居的古村落。这处古代的驿站能够成为一个著名的村落,源自它的开村立业之祖胡士良的独具慧眼。胡士良世居徽州婺源考水村(今属江西),他于北宋皇祐元年(1049)从婺源前往金陵,路径西递,见此处山色如黛,峰峦环抱,势如虎步前蹲,奇若犀牛望月,为之大喜。并根据风水学的理论得出“船行西递,大吉大利”,“东水西流,吃穿不愁”的结论,从而选定山形有“天马涌泉之胜,犀牛望月之奇”的西递,为胡氏安身立命的生存之地。

日出日落,春去冬来,风雨烟云,岁月沧桑,经过胡氏子孙近千年的开发建设,西递村已成为黟县境内一个较大的村落。最鼎盛的清代“乾嘉”年间,西递宅院多达600多座,有99条巷子,90多口水井,34座祠堂,13座牌坊,达近万人,号称“三千烟灶九千丁”。

历史的车轮飞驰到二十一世纪的时光里,如今,西递村仍保存明、清完整的古民宅124幢,祠堂3幢,均已列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完整的古村落原型和大量的地面文物遗存,精良的建筑文化艺术与原生态的自然环境和谐统一,使西递成为皖南古村落的典型代表,与邻近的宏村同属世界文化遗产地。20西递村被联合国科教文组织列入“世界文化遗产”保护名录。

来到西递,在村口迎接我们是一座高大雄伟的牌坊。它像一位饱经风霜的“历史老人”,屹立于火辣的秋阳之下,仿佛在向来往穿梭的人群诉说着西递几百年间的风雨历程……

据《西递明经胡氏壬派宗谱》载:明经胡氏昌翼,系唐昭宗李晔之子。公元8昭宗立淑妃何氏为皇后。公元93月,唐昭宗迫于朱全忠的威逼,迁洛阳途中经河南陕州生下此子,因朱全忠重握兵权恐发生意外,李晔有意将皇子藏匿民间。恰逢婺源人胡三在陕州做地方官,受托将皇子带回婺源考川,筑庐隐居,养育皇子,易李姓为胡姓,取名昌翼。这年四至八月,朱全忠对昭宗李晔全家大小二百余人“尽杀之”,唯独昌翼已南迁婺源而幸免一难,独存于世。随其养父胡三之胡姓,实为“唐太子明经胡”始祖。

昌翼21岁中明经科第,金榜题名,养父胡三拿出皇子御衣,祥告其真实身世。当他知道自己的身世历史后,决定终身不仕,耕读乡里,讲经于书院,怀古于幽谷,交游于僻壤,舒怀于高台,成了一位隐居洞谷之间的著名学者。

胡昌翼传至三世文晟,有十子,以十干分派,五世胡士良系壬派令极所出,又称“十大衍派”。胡士良即是搬迁西递第一人,成为西递村胡姓始祖。由此揭开了胡氏宗族在西递聚族而居的新 篇章。

自此,明经胡氏在这里繁衍生息,代代相传,山山水水留下他们祖祖辈辈的辛劳脚印和身影。

导游向我们介绍:这座威武神骏的石牌坊,是为纪念西递人胡文光刺史所修建的。胡文光于明代嘉靖三十四年(1555)中举,曾任万载县的县令,后官至荆州王府长史。明万历六年(1578)皇帝恩准胡文光的乡亲在此建了这座功德牌坊。为“阁楼式”,故又称“牌楼”,分为五层,总高12米多,宽近10米,系四柱三间五楼单体结构,通体用西递附近山上开采的质地坚柔、纹理细腻的“黟县青”大理石精雕细琢而成。全坊以四根见方抹角石柱支撑坊体,底座是四座长方柱墩,中间两柱东西侧雕有不常见的四只倒匍石狮,造型逼真传神,栩栩如生。

精致古朴的牌楼,像块磁铁一样紧紧吸引着我的眼球,专注的目光从牌楼底墩往上慢慢移动、扫描。牌楼一层月梁粗硕,上面刻有浮雕,大额枋雕有五狮戏球图,两侧额枋雕有形态各异的麒麟、仙鹤、凤凰、奔鹿等吉祥图案。梁柱间用石斗拱承托,并嵌以石雕漏窗。二层西向横梁上刻有“胶州刺史”,东向横梁上雕刻“荆藩首相”字样,呈双钩楷书体,遒劲有力。三层正中间置有匾额“恩荣”二字,花板上雕有鹿、鹤、虎、豹等,两边衬以盘龙浮雕。整个牌楼每层左右两侧和顶端,均为流檐翘角,脊头饰有鳌鱼吻兽,有“独占鳌头”之意;锡丝鱼须游离弯曲,在蔚蓝的天空里显得更加突出。斗拱间还有圆形镂空花翅,以及文臣武将、八仙雕像,形象逼真。正楼东西两面刻有“登嘉靖己卯科朝列大夫胡文光”和“登嘉靖乙卯科奉直大夫胡文光”字样。虽历经数百年风吹日晒、雪雨浸蚀,仍清晰可见,彰显和见证着西递的这份荣耀。

当我们走进西递村后,似乎是进入了一个神圣的古老殿堂。大街小巷,纵横交错,有直有曲,有宽有窄,布局巧妙。许多小巷苔苍径古,仅容一人,抬头观天,只有一线,堪称一景。一幢幢古民居高低错落、古朴典雅,粉墙黛瓦,脊凸檐翘。檐上的青瓦间长出绿苔,彰显它的古老。斑驳的墙体上残留着风雨侵蚀的痕迹,失去了旧时的明朗。门罩石窗,雕刻精巧,犹如画龙点睛。随意推开一家人家的大门,院内又是一番风景,庭院似花园,花草树木、盆景石雕,组成惹眼的图画。充分展示其主人的情趣,反映出主人闲云野鹤般的高雅气质。进入堂内,这里是一个封闭的世界。四壁无窗,光线幽暗,上方只有一个小小的天井,吸纳着天地之正气。突兀多姿的马头墙,飘逸洒脱的临街小楼,与蔚蓝天空的轮廓线清晰和谐,流动着徽派建筑的韵律美,极其潇洒地向来自四面八方的客人们展示了皖南古村落独特的艺术风韵。

我们在西递那一条条纵横街巷里穿行,犹如在美妙诗行里徜徉。一个个园林式的庭院里,不知隐藏着西递人多少创业的艰辛历史;高低不一的楼舍,流传着多少徽商儒士辛酸的故事。那高高的山墙,分明是西递先祖的脊梁,是他们扛起了往日徽商的辉煌;那缓缓流淌的溪水,分明是他们的汗水在回旋、闪光;那路径上被岁月磨光的青石板,分明是他们世世代代留下的坚实脚印;那一幅幅雕刻典雅精致的匾额、楹联,分明是他们深厚村落文化、宗法制度的珍贵遗存……

西递村最精彩的看点,莫过于该村的祠堂——敬爱堂。可以说,它是旧中国宗法社会的的标本和缩影。

“举宗大事,莫最于祠。无祠则无宗,无宗则无祖。”在古代。为凝聚家族的人心向背,巩固统一血缘关系村民的团结,有效的管理宗族及村落的大事,每个宗族都有一整套管理办法和措施。修建祠堂是最重要的措施之一。因此,西递胡氏家族建有许多祠堂。“敬爱堂”是目前村里遗存下来的规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胡氏祠堂。

敬爱堂坐落在西递村中央,建于明万历二十八年(1600),进深62米,跨度30米,占地面积1900余平方米,40根高大的白果木柱、48根粗壮的梁枋托起大厅屋顶,由门楼、天井、廊庑、大厅、祭堂、厢房等组成,气势宏伟,场面宽阔。祠堂前后均有清溪回绕,波光闪烁,一眼即可看出,这是徽州人建房立庙所修筑的“风水沟”。千年不改,世代相传。站在门前仰望,前檐翘起飞角,凌空而动。堂内两旁是黑黝黝的栅栏,上枋高悬“敬爱堂”匾额,及“天恩重沐”、“上国琳琅”、“四世承恩”、“盛朝英俊”四块金字匾额。进入正厅,是胡氏族人祭祀的地方。大厅宽广宏敞,梁柱雄伟,步架规矩,下庭有两根六米高的青石方柱,与上庭十根大白果木柱相对称,着实引人注目。天井四周斗拱层叠相承,气势凝重壮观。后进堂挂有三幅胡氏祖先遗容像,像前的香案上,香烟袅绕,异常庄严肃穆。享堂门上方挂着一个特大的“孝”字,据传为南宋哲学家朱熹所写。随着导游的解说,我们的目光沿着这个“孝”字的笔画,慢慢移动,细细品尝。此“孝”字上部酷似一仰面作揖敬老爱幼的后生形象,人面后好似一猴头形象。蓄意为尊老爱幼者孝顺者为人,忤逆不孝则为猴狲之类。字之书写,形象逼真,解说意巧,令人深思。越看,这个“孝”字愈显得古朴典雅,熠熠生辉。曾记得唐明皇说过:“是知孝者,德之与欤!”意思是说,懂得孝道是一切德行的根本,也就是说百善孝为先。清康熙皇帝曾说:“孝治天下”。一个“孝”字奠定了几千年的封建伦理关系和社会秩序。时至今日,“孝”仍然是人们遵循的伦理道德和宗法理念。

心怀兴致,走迷宫似的在西递村游览了整整一下午。走出村头,方才看到已是夕阳西下,青山背后远方的天际有几缕橘红色的云朵飘浮。此时的西递,沉浸在一片盛世的烟岚里,氤氲在一片祥和的时光中……

作者:田启礼

本文来自 360文秘网(www.360wenmi.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风雅西湖作文】相关文章:

风雅的作文850字04-20

风雅颂04-22

清秋若诗,韵致风雅04-27

凉了茶,岁月依然风雅散文04-12

丹韵词音之风雅田园04-13

附庸风雅的反义词05-02

的西湖作文04-12

醉人西湖作文04-15

忆西湖作文04-24

幸会,西湖作文04-27

上一篇:议公私经典散文下一篇:英语歌曲比赛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