歌词:我的中国心 导学案与教学反思

2024-05-23

歌词:我的中国心 导学案与教学反思(通用4篇)

篇1:歌词:我的中国心 导学案与教学反思

歌词二首 我的中国心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进一步提高学生识图能力、收集资料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过程与方法

1、学习地图,知道华人、华侨遍布世界各地。

2、通过搜集、交流各个国家里的中国城资料,知道海外华人以中国人勤劳、刻苦的美德创建并开拓着事业,为所在国家的建设与发展做出的努力。

3、通过搜集、交流海外华人的故事,知道海外华 人、华侨有着割舍不断的祖国情结,并把中华文化传播到世界各地,为祖国的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激发与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

【教学重难点】

重点:通过搜集信息, 了解海外华人为祖国的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难点:激发与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

【导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你们听过《我的中国心》这首歌吗?条件具备的可以播放这 首歌曲的录音或光碟,请学生欣赏或跟着录音一起唱。

这首歌是台湾著名歌星张明敏的成名作。20多年来,他无数次地登台演唱这首歌曲,每次演唱,他都和观众一起热 血沸腾,激情满怀!这首歌为什么牵动这么多人的心呢?答案只有五个字--我的中国心!(揭题,板书课题)今天,让我们一起走进这首久唱不衰的《我的中国心》。学生齐读课题两遍。

二、走进作者:

三、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一)自由地读读这首诗,勾 画出生字和不认识的字,借助字典理解、认读,勾出自己不明白的地方,多读几遍,看能不能自己解决,不能解决的,再小组讨论,还不能解决的,提出来全班解决 。同时,把最感人的句子画下来,作上感叹号或者自己喜欢的符号,多读几遍,反复体会。

(二)学生自读,勾画,小组讨论。

1. 交流自己不明白的地方,明白了,就把问号画去。

2. 交流最让自己感动的句子,读出来给小组的同学听听。

(三)全班交流。

1. 交流小组讨论仍然不明白的地方。随机解决生字新词。

2. 交流小组内同学认为最让人感动的地方。

五、 合作探究:

1. 想唱唱这首歌吗?为了唱好这首歌,最重 要的是熟悉歌词,有感情地朗读歌词。有条件的,引导学生跟着歌碟或录音的节奏朗读歌词,反复琢磨,感受,升华情感。

2. 最令人感动的地方是什么?能读给大家听听吗?指读,评价。再读,比较。如需要,教师可范读。

正因为感动,所以,海 外赤子要用这首歌来表达思乡之情。现在,你就是那位多年未见到祖**亲的海外赤子,在 梦中,你来到了祖国,你唱起了《我的中国心》。试一试。放录音,学生跟唱,反复 诵 读,感受。

六、 精读品析:

1. 想唱唱这首歌吗?为了唱好这首歌,最重要的是熟悉 歌词,有感情地朗读歌词。有条件的,引导学生跟着歌碟或录音的节奏朗读歌词,反复琢磨,感受,升华情感。

2. 最令人感动的地方是什么?能读给大家听听吗?指读,评价。再读,比较。如需要,教师可范读。 正因为感动,所以,海外赤子要用这首歌来表达思乡之情。现在,你就是那位多年未见到祖**亲的海外赤子,在梦中,你 来到了祖国,你唱起了《我的中国心》。试一试。放录音,学生跟唱,反复诵读,感受。

七、拓展延伸 :

我们都是中国人,我们都应该拥有一颗滚烫的中国心,无论何时,无论何地,我们不能忘记中国是我们的母亲。那么,只有海外赤子才拥有一颗中国心吗?还有多少炎黄子孙,正是在中国心的感召下,为国家和民族而努力呢!“神舟六号”载人飞船成功上天,让中华儿女扬眉吐气,背后是几十万人的精诚合作,是什么驱使他们如此忘我地工作呢?是一颗滚烫的中国心! 你还从哪里 看到了滚烫的中国心呢?

板书设计:

教学反 思

雷真民

[歌词二首:我的中国心 导学案与教学反思]

篇2:歌词:我的中国心 导学案与教学反思

知识与技能

学习抓住特征、按照空间顺序、有重点的说明事物的方法。

过程与方法

理清由总到分,由外到内的顺序和文章是如何紧扣“巍巍”这一特征展开介绍的;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了解中山陵在人民心目中的地位,了解中国革命先驱孙中山先生的革命历程,学习他的伟大品格和不朽精神。

【教学重难点】

重点:理清由总到分,由外到内的顺序和文章是如何紧扣“巍巍”这一特征展开介绍的;

难点:文章如何体现孙中山在人们心中的崇高地位。

【导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大家知道,与其他节日相比,清明是唯一一个充满哀思的节日,是一个让人心情沉重的节日。清明刚过,就让我们怀着这种日子特有的沉重心情来悼念一个人。他既不是我们的亲人,也不是“抛头颅,洒热血“的革命烈士,但是他却值得每一个中国人深情缅怀,因为在中国近代历史上,他曾带领国人推翻清朝的腐朽统治,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共和国--中华民国。后人为了纪念他,就为他建造了中国近代史上规模最大的陵墓,就以他的名字命名。他就是伟大的民主革命先驱孙中山,他死后所埋葬的陵墓就叫做中山陵,现在让我们一起跟随着一位名叫刘叙杰的作者,一起去巍巍的中山陵,缅怀这位伟大的人物。(板书课题)

二、走进作者:

刘叙杰,我国著名建筑史学家、建筑教育家刘敦桢之子,南京师范大学附中49届校友,东南大学古建筑研究所教授,古建园林专家、建筑学家,中国建筑学会中国史学会副会长、中国文物学会传统建筑及园林委员会副会长、中国圆明园学会学术委员。他写的《巍巍中山陵》发表到1981年10月30日《光明日报》,经过改动后,又收入苏教版七年级下册语文书12课所著书籍:《中国古代建筑史》 《 东南大学建筑系理论与创作》丛书。

三、预习检测:

给下列字注音:

山麓莽原嵯峨汲取参错灵柩坡陀

深邃牌坊琉璃门楣趺嵌

四、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从表达方式看,本文的体裁是?1分--说明文(师:好,恭喜xx组旗开得胜。)

2、说明文五要素是?3分--说明对象、说明对象特征、说明方法、说明顺序、说明语言(xx组再接再厉xx组迅速反超了得分)

3、本文的说明对象是?1分--中山陵

4、本文说明对象的特征是?1分--巍巍加问:你怎么知道的?(标题,嗯标题的作用是很重要的)

五、合作探究:

1、中山陵前冠以“巍巍”二字有何意?

教师明确:巍巍:高大的样子。既指陵园建筑群体的规模气势,也指它在广大人民心中的崇高地位。

2、阅读文章,找出与“巍巍”相应的描写。

学生活动:阅读并用波浪划出来、朗读。集中于2、9段。

3、陵园的设计方案是怎样选的?吕彦直设计的钟形图案有哪些特点?

学生回答:通过竞争入选。“密封评议的方式”,保证了设计方案的最优化。特点:见文中第4段。

4、写中山陵的巍巍气势与写孙中山的伟大品格和不朽精神有什么关系?营造中山陵肃穆的氛围,寄托了人们对先生怎么样的思想感情?

教师明确:衬托了孙中山先生的伟大品格和不朽精神的象征;寄托了人们对中山先生无限敬仰的思想感情。

5、本文的说明方法及语言有何特点?请举例说明。

学生讨论:列数据的说明方法。特点是:准确、简明、生动、形象。

6、这个不朽的建筑是为孙中山先生建造的陵墓,我们从哪些地方能找到先生的痕迹?又从哪些地方读出陵园的庄重?

明确:

(一)先生的痕迹:

1、入口处一座石牌坊上,悬挂着先生手书的“博爱”横匾;

2、正中拱门楣上镌刻着中山先生手书的“天下为公”几个金光大字;

3、碑亭内石碑上刻:“中国国民党葬总理孙先生于此,中华民国十八年六月一日”;

4、祭堂面明间的又檐处刻有中山先生手书“天地正气”;

5、三个圆券门上方分别刻阒“民族”、“民权”、“民生”六字;

6、祭堂内右壁上刻有中山先生的《国民政府建国大纲》全文;

7、祭堂中央置有伟大革命家孙中山先生的白色大理石像,端坐平视,神态安祥,栩栩如生。

8、看书后附的平面图,宛如一个“钟”字平铺,象征了中山先生领导中国七老八十的意义和贡献,同时又与所在地钟山相吻合。

……

(二)庄重的气氛

1、第4段:采用了中轴对称、民族形式的建筑外观、淳朴的色调、简洁的装修和大面积绿化等手法,基本上达到了表现陵园庄严气氛和孙中山先生不朽精神的要求,在实用上也取得满意的效果。

2、第5段:由中山门开始的宽阔陵园大道,至陵前长六公里,两旁栽种着许多法国梧桐,这些行道树在长成后,枝繁叶茂,丫杈交错,形成了一条浓翠蔽日的林阴大道。道外的丘岗坡陀上,密植着众多的落叶树和常绿树,林丛复叠,莽苍深邃,使人们在未达陵墓以前,就已逐步进入庄严肃穆的气氛之中。

3、第12段:解放以来,党和国家一直对陵园十分关注,除了设立专门的管理机构以外,还对整个陵区进行了维修和整修,使得这位伟大革命家的安息之所,始终保持着整齐、宁静、肃穆的景象。

六、精读品析:

从山势到建筑本身,到处透着“巍巍”气势,我们从哪些字里行间,读出了“巍巍”的气势?

本文的巍巍气势还从大气而生动的描绘中得以展现:

例如:“它的山顶坡陡崖峭,峰石突兀,十分险峻,但山腰以下渐趋平缓,松柏森郁,草莽绵连。在苍翠的林海与山巅紫红色的页岩相互衬映的蓝色的天幕下,形成了一幅十分鲜丽而又和谐的大自然图画。

又如:

……这里视野辽阔,气象万千,既便近观,又宜远眺。当阳光灿烂时,远处方山如屏,秦淮似带;近处村舍相望,田圃纵横,道路津梁渡口和桥梁。行人车马,无不纤细入微,仿佛眼前展开了一轴工笔长卷。而当日出日没之际,在晨烟夕雾的迷蒙中,城犹潜蛇,山若伏鳖,馆阁楼台,隐约参错,远峰近树,依稀可辨,人们又好像面对着大幅的泼墨山水……

分析:这些生动大气的描写,或与说明交织在一起,或安排在一段说明之后和说明紧密结合,无不生动地突出了陵园的特征,增强了说明的效果,同时也增添了文采,使我们得到了美的享受!说明文原来也可以如此美丽。

七、拓展延伸:

查阅有关孙中山的资料,进一步理解他的高尚人格和不朽精神。

板书设计:

陵园

“巍巍”:

人格

方法:列数据

语言:准确、简明、生动、形象

教学反思

《巍巍中山陵》是一篇典型的事物说明文,本节课是第一课时,故设计了两个教学目标一、识记文中生字生词。二、明确说明对象及特征,学习文章抓住特征说明事物(重点)并体会中山陵在人民心目中的崇高地位。(难点)

围绕这两个教学目标,设计了三个导学题。1、生字词2、找说明对象及说明对象的特点。3、说说文章是怎样说明中山陵的“巍巍”的特征的?从课堂的教学效果来看,导学三的问题出得有点大,学生回答起来有点困难,虽然完成了教学任务,但整个课堂一点都不轻松,课堂气氛也不是很活跃,细想之下,可以把这个问题细化为三个小问题:(1)课文中哪些地方直接体现了中山陵的巍巍?(2)这篇课文是介绍中山陵的,但作者为什么用这么多的文字介绍钟山呢?(3)你认为哪些建筑、设计能直接表现中山先生的革命理想和伟大形象呢?在此基础上做一个总结,学生牒臀按笮蜗竽兀吭诖嘶础上做一个总结,学生自学讨论起来就容易多了,究其原因,还是自己在备课方面准备得不是很充分?br>

篇3:歌词:我的中国心 导学案与教学反思

知识与技能

1、了解人们送英雄出征太空的点面结合的场面描写。

2、指认并体会文中恰当的议论抒情。

过程与方法

1、在课前准备的基础上,用多媒体展示照片和录象,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本文充满民族自豪感,描写、议论、抒情中洋溢豪情,学习时应当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

3、可以 借助教学环节,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口头表达能力、写作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了解中国航天事业飞速发展的形势,认识中国首位航天员出征太空的意义,激发学生为中华民族的崛起的而勇攀科学高峰的决心和信心。

【教学重难点】

重点:了解人们送英雄出征太空的点面结合的场面描写。

难点:学生收集并交流航天资料,办手抄报,激发学习兴趣,激发学生探索宇宙的热情。

【导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0月15日上午9时,中国历史上的第一艘载人太空船“神舟五号”成功发射升空,这标志着中国正式加入了航天大国的行列。作为第一个进入太空的中国人,38岁的杨利伟成为第431位进入太空的地球人。这一天,多少 炎黄子孙翘首以盼!

10月12日上午9时整,我国在酒泉卫星发射基地用长征二号F运载火箭成功发射了“神舟六号”载人飞船。

二、走进作者:

廖文根,江西樟树人,毕业于武汉大学生物学专业,获理学学士学位;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专业,获文学硕士 学位。208月进入人民日报社。现为教科文部编辑(记者)并担任中央常备记者,主要负责科技新闻和中央重要时政新闻报道工作。人民日报记者。

三、预习检测:

给加点字注音。

瞩目(      )     绥中县(      )     浩瀚(      )    蕴含(      )

载人(      )     翟志刚(      )     瞬间(      )

四、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请朗 读基础较好的2-3位学生模仿记者的语音语调朗读课文,其余学生合上书本,凝神谛听,让那一激动人心的场面再现于脑海。

2、请学生用一句话概括这一则新闻的主要内容,并说说听完这则新闻之后的感受。

(交流明确:内容--“神舟”五号飞船航天员杨利伟出征场面。感受--重在激发起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3、学生快速阅读文章,从文中找出相关语句加以分析,作好圈点勾画。

4、同桌交流讨论,教师巡视,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课文内容,切忌对句子架空分析,每一种结论都必须有依据和自己的分析。(重点在“受命”、“踏上征程”两个场面中)

5、引导学生深入体会杨利伟作为中国航天第一人的风采。

6、教师总结归纳:虽然课文中没有多少直接赞扬杨利伟的话,但从细微处看,他从容稳健的步伐,他微笑的神情,他对国旗深情 的注目都显出了他的精神气质。这种从细微处着手写人物的方法值得我们借鉴。

(先组织学生自读勾画,再同桌相互交流,畅谈自己的想法,最后班级交流,组织学生互评。教师应鼓励大胆发言,提出看法。只要言之成理,就应给予肯定。)

五、 合作探究:

1、此文与我们所读过的消息、通讯相比,有何独特之处?这种独特性赋予了这则新闻什么样的优点?

讨论明确:既非一般意义上的消息,也不是典型的通讯;它比消息要更丰富、生动,又比通讯 更集中。作者抓住一个场面的速写的形式对这件事情进行了更集中报道,表现手段和表达方式更为丰富多样。

2、文章8-11插叙交 代有关的背景资料,你能 分别用一句话概括各段的主要内容吗?这些插叙的内容在文章中起到了什么作用?

讨论明确:

第八段:简要介绍宇航员的挑选。

第九段:介绍杨利伟的简历。

第十段:介绍人类的飞天历史。

第十一段:中国人也将飞向太空。

这段插叙,既提供了读者渴望知道的有关信息,也使文章的内容更为丰富;从行文看,也使文章的节奏更富有变化。

(第一问需结合学生的学习经验,教师可作引导,例如从消息的结构五部分、通讯的篇幅长短和表达方式等方面作些提示,唤起学生的旧知。若时间允许,可让学生将文章改写为一则100字左右的消息,加深学生对本则新闻专注于场景描写的独特构思的理解。第二问重在考察学生概括能力及理解“插叙”这一种叙事手段的功能,教师也可适当举例文。)

六、 精读品析:

1、教师展示例句,让学生好好揣摩,可从句子蕴含的情感、表达方式、修辞、语言的精炼等角度来赏析 。

例句:

①“快看!我们的航天员来了……”

这一句普通的话语却饱含了丰富的情感,“我们的”这一个限制语中充盈着无比的自豪和激动。

②随着杨利伟标准的军礼,中国第一代航天员的夺人风采,瞬间 便定格在记者们的镜头里,定格在共和国的航天员上,定格在人类征服太空的篇章中。

这是一个记叙、描写和抒情、议论高度融合的句子,三个“定格”构成排比,一层进一层地揭示了杨利伟这个军礼所象征的历史意义。

2、学生再读课文,勾画优美的语句,与同学交流。

3、反复诵读,含英咀华。

(教师要引导学生把握赏析要旨,让学生有“法”可依,当然也鼓励学生有新颖的角度。对学生的评价,只要言之成理即予以肯定,以激励性评价为主。对精彩的点评要毫不吝啬地表扬,好词好句可让学生反复诵读,培养对优美语言的感觉能力)

七、拓展延伸 :

描写一个场面,要求:

①要写出场面的特点;

②注意点面结合,于细微处写人物;

③注意借鉴本文语言特色。

板书设计:

“神舟”五号飞船航天员出征记

记叙、描写、议论、抒情

一、评价出征意义

中国人的民族自豪感

以时间为序

二、交代时间、地点与场景

(插叙)

三、杨利伟奉命出征场面

四、杨利伟踏上征程

教学反思

“神舟”五号飞船的成功发射是20的一件盛事,本课牵涉到很多航天方面的知识,学生学习的激情也比 较高,在预习过程中,就有几位学生向我提出关于航天方面的种种疑问, 这在从前是没有的现象,于是我因势利导,立即让他们进行相关书籍阅读,网络阅读并做好整理,这样既积累了知识,又提高了他们搜集阅读的能力。课堂上我多穿插鼓励性的引导语和评价语,果然学生们较从前都愿意发言了,课堂气氛活跃得多!另四人一组品人物形象,两人一组模拟现场采访,三人模拟新闻报道等,这些安排让学生的自主合作交流能力得到了提高。还有课堂评价方式多样化,模拟新闻报道时,评价形式有两人互评,大家评,自评,提高了大家的表达能力,参与能力和上课的积极性。 遗憾的是本课的失误也不少:

1.课前的准备时间失误

这堂课我本着学生基础薄弱,知识面狭窄的实际情况,让学生在课前的准备时间充裕,做学案,读课文,搜集资料几乎用去两堂课。学案内容也是充实而详尽,课上完后才发现学生准备得太“充分”,以致课上所提问题回答的准确无误(照参考书答),作为老师都无需点拨,无法点评,目前最让人担心的便是“他们真正理解了没”。

2.课堂时间安排失误

课堂时间安排有误差,重点研讨“走近英雄”时间过短,这部分本来安排的角色朗读也未展示,反而课堂延伸的“现场模拟采访”部分安排时间较长。严重的后果便是重点突出不明显。

雷真民

[神舟五号飞船航天员出征记 导学案与教学反思]

篇4:歌词:我的中国心 导学案与教学反思

一、课前预习与小组合作学习

课前预习在很长一段时间内都停留在学生无目的地把课文看几遍的层面上,有的学生会看个三五遍,而不太自觉的学生往往是看一遍甚至一遍都不看,就等着上课的时候教师讲。这样的预习效果可想而知。课前的预习质量直接关系课堂教学的深度与广度,这一部分应该要用一定的方式方法指导学生扎扎实实地完成,才能使教师的备课更有效地贴近学生。在此以《祝福》教学为例谈一谈课前预习与小组合作学习。课前预习,下发课前预学案,内容不能太多,最好有层进性。《祝福》的预学案笔者是这样设计的:给出课文中生字词,要求学生注音。请说说读了这篇小说后你的收获。(100字以内即可)列出祥林嫂的年谱。以问题的形式列出你在预习过程中不懂的地方(不能少于5个问题)。给生字词注音没有任何难度。但要让学生说说收获,再列出祥林嫂的年谱甚至再提出些问题,学生就得一看、二看乃至重复看课文,关注细节找到自己感兴趣或疑惑的点。这样让学生带着问题去自学对阅读有明确的指向性。预习要求保证了课文预习的充分性,既使学生能独立自主地完成生字词的注音并收获心得,又调动了组员之间的合作,使部分学生遗漏的点能得到及时有效的补充。提问最能直接反映学生预习的质量,学生问题质量的高低直接反映出他们预习的深度、广度、对细节或疑难点的抓取度。问题提出后,组员之间可以互相看看其他成员都提出了哪些问题,有没有共同的问题,问题表述是否清晰地切合到疑问点,有无难度和深度,哪些问题可以吸引学生的兴趣点……。这个环节看似随意但能使小组成员在合作学习中得到潜移默化的.提高,学生通过对比问题质量的高低,学到提问的方法,提高提问能力。

二、课堂自学与小组合作学习

学生完成预学案后,教师一定要把预学案收上来批改。看一看学生在收获部分表述的深浅度,这关乎课堂可推进的深度与广度。教师对学生提出的问题进行细致梳理,将表述好的、有难度和深度的、抓住了关键点和重点的、提问有技巧和方法的问题整理后展示给学生看,让学生把握提问的方法。把表述模糊不清、没有难度深度、偏离了文本的问题展示出来,让学生避免以后再出现此类错误。例如,学生对《祝福》提出了这样的问题:作者整篇文章几乎都在写祥林嫂的不幸的遭遇,但文中题目以“祝福”为名,并在最后一段写“我在这繁响的拥抱中……预备给鲁镇的人们以无限的幸福”。作者为什么这样写?此问题的指向性不明确。因此,教师可以展示高质量问题范例:文章大部分内容都在描述祥林嫂的经历,为什么要以“祝福”为题?经过对比,让学生明白找到解决问题的切入口在哪里。问题理顺后,教师让小组在课堂上讨论自学,组员之间互相帮助解决问题,共同探讨疑难问题,小组的记录员把组员讨论的结果有条理地分条罗列出来。对于在经过组内讨论后还未解决的问题,教师组织组与组之间合作学习。组与组之间可以互相提问也可以互相答疑,要力求有理有据。经过了课前预学和课堂自学的两轮学习,学生有很多问题得到了解决,许多的细枝末节也在整理与记录的过程中被梳理出来。这一活动方式使每位学生都参与其中,都有收获。最后把经过课堂自学后还未解决或者有争议的问题和讨论学习的过程中产生的新问题再列出来,每个小组把这样的问题生成单交上来。而这张问题生成单上的疑问就是课堂上教师需要集中引导解决的问题。这样的学习让学生在阅读中产生疑问,是对课堂导学的生成做准备,也为课堂导学提供了教学资源。问题来自学生,使学生对下一堂课有期盼,对激活学生的学习兴趣、提升学生的批判性思维有帮助。

三、课堂导学与小组合作学习

课堂导学案的设计应基于学生的问题,只有抓住学生的关注点才能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也要将需要达到的教学目标融入其中。既要以文本为基础拓展学生的学习面,呈现学生不知道又必须知道的知识,又需要拓宽教学思路,通过资料的搜集、知识的系统化整理完善自己的教学设计,让课堂教学更加充实饱满[2]。问题的设计应该同时具备启发性、思考性、难易度、层面性、开放性等特点,也应该与学生的实际语文水平相当,使大部分学生都能通过思考讨论来解决问题,这样才能培养学生的创新性思维,达到掌握知识点和培养思想情感的目的。课堂上引导小组合作学习是打开学生思维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可以做一些规范,例如,发言规范:我认为……。对学生的发言可做多种要求,如回答问题时解读要有层次、有条理、多角度、尽量一次性讲完;小组之间展开竞争,一个组讲三点,另一组能否讲出四点?(内容不能重复);不随意打断别人的发言,认真听;好的学生负责对中等甚至偏下学生的发言做点评、补充;小组分版块,用对抗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一篇课文一个小组主打,讲得好给1~3分,另一小组补充,讲得好给4~6分,其他补充得好的给7~9分,说到教师没考虑到的给10分);打擂台(一个小组上台,台下学生提问,台上学生解答,坚持5分钟算过关)……。在此过程中,教师要及时鼓励和肯定学生,激发学生的潜能,例如,对好问题的提出者和对文本解读得比较好的学生给予肯定和表扬,并让他们来回答部分学生的疑问。这些活动让学生学会了提问、点评、说话,并在体验、思考的过程中逐步提升了提问、表达、点评、交流的能力。以《祝福》教学为例,笔者的导学是这样设计的。《祝福》第一课时的学习目标:反复研读故事情节,探究造成人物悲剧的根源,从而认识封建礼教的“吃人”本质。知识链接:简介鲁迅及其作品,介绍《彷徨》及《祝福》的写作背景,简介“祝福”。补充材料:《红楼梦》第三十三回,宝玉挨打,王夫人的哭劝词。“吃人的礼教”———林语堂《吾国与吾民妇女的从属地位》节选。

呈现学生典型的疑难问题:文章为什么多次出现“大家仍叫她祥林嫂”这句话?(A同学)为什么第一次祥林嫂来,四叔没有像第二次那样看不起?(B同学、C同学)导致祥林嫂死亡的原因难道仅仅是因为“穷”吗?(D同学、E同学)。笔者先让A同学谈她提出这个问题的想法。学生说,人们第一次称她为“祥林嫂”是因为她的第一个丈夫叫祥林,但祥林嫂第二次到鲁镇的时候她的第二任丈夫贺老六已经死了,为什么“人们仍然叫她祥林嫂”而不叫她“贺六嫂”?这句话在文中是独立成段的,作者还特意用了“仍然”二字,作者这样做肯定有他的理由,为什么?这是一个很有价值的问题,可以作为本堂课的切入口。针对这个问题,笔者提示学生从小说的情节本身找原因,提醒学生思考问题要因时、因地、因人,如鲁镇的社会环境或风俗是怎样的;也可以结合导学案上的社会背景和补充材料来找答案;还可以自己读一读“祥林嫂”这三个字,读的时候在心里揣摩一下人们第一次叫“祥林嫂”和“仍然叫她祥林嫂”时的语气、语调、神情和心态有什么区别。这样的导学给了学生充分的讨论点和切入文本的方法,使学生在快速进入文本的同时,又突出了语文课的语文味,并兼顾了对环境的关注。

在这些导学切入点的引导下,有学生结合时代背景和文本的环境描写说明鲁镇是个封闭、封建的小社会,人们的思想保守顽固;有学生结合林语堂的《中国人》的补充材料指出了“人们仍然叫她祥林嫂”的本质原因是“夫权”;其中F同学对人们两次叫“祥林嫂”的演绎,掀起了课堂的一个小高潮。有学生不明白《红楼梦》补充材料的用意,笔者提醒学生关注王夫人的语言,让他们把她和祥林嫂在身份地位上做个比较,由此,学生对“夫权”又有了进一步的理解。此时,让学生再回到文本,从文中找出“夫权”对祥林嫂迫害的情节事实来。笔者用这样的导学让学生在小组合作学习的过程中细致、快速、完整地梳理了文本的情节和细节,使学生学会了用证据证明观点的方法。总之,导学案的有效运用促进了课堂教学的有效进展,它是教师的帮手,是有益于学生学习的指明灯。导学案教学的模式不仅重视教师组织、引导、点拨、示范的教学过程,更注重学生主动学习、知识迁移、小组合作探究的学习过程。这种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法充分尊重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发挥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激发了学生内在的学习潜能,培养了其学习的兴趣,提高了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与自主学习能力,提高课堂的教学效率。

参考文献:

[1]汪生萍.浅谈高中语文教学中导学案的作用[J].现代交际,2017(11):165-166.

本文来自 360文秘网(www.360wenmi.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歌词:我的中国心 导学案与教学反思】相关文章:

《歌词三首》导学案05-05

歌词三首导学案范文06-10

表达对祖国热爱的歌曲《我的中国心》歌词05-13

中国歌词范文05-18

中国人歌词05-26

圆中国梦歌词04-14

《中国歌最美》 歌词05-10

中国少年说歌词05-10

中国美歌词完整版05-09

张杰少年中国说歌词04-08

上一篇:2023党员个人总结下一篇:涂装冬季施工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