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固工程评估报告

2024-05-04

加固工程评估报告(通用6篇)

篇1:加固工程评估报告

幼儿园校舍安全加固工程施工总结

加固工程竣工报告

一、工程概况及实际完成情况: xxxxxx幼儿园校舍楼安全加固工程为三层砖混结构局部四层,建筑面积约1316.57㎡;本工程由xxxxxxx幼儿园投资,北京市xxxxx有限公司设计,北京xxxxx有限公司监理,北京xxxxxxx有限公司承建。

本工程,建造年代90年代,位于xxxx幼儿园,根据北京市建筑工程质量第二检测所检测,结构构造措施不能满足要求,为保证结构安全,依据国家及地方相关法规政策,对该工程进行结构加固。对外墙采用单面现浇钢筋砼板墙加固,采用喷射C25砼施工工艺进行施工。对楼梯间采用单面钢筋网砂浆面层加固钢筋网水泥砂浆采用1:3水泥砂浆。主要结构材料钢筋:ФHPB300级钢,ФHRB400级钢。

二、企业自评的工程实体质量情况:

根据工程设计图纸要求及特点,我单位认真执行国家的施工规范标准,在有关单位的支持下细致认真的编写施工组织设计,经心组织施工,完成定位放线与规划验线手续。工程于2014年07月21日开工进入墙体植筋、钢筋安装、砼锚喷、外墙和楼梯间墙面抹灰涂饰工程,在有关单位的大力支持配合下已全部完成。我单位严格按建设工程质量验收规范标准,经全面检查,未发现质量问题,达到竣工验 1

幼儿园校舍安全加固工程施工总结

收标准。在此情况下我单位于2014年

日申请建设单位、设计单位、监理单位、施工单位对该工程进行验收,评定合格。

三、企业自评施工资料完成情况:

在施工中我单位对施工资料的收集、整理、汇总等各方面严格执行《建筑工程资料管理规程》的各项要求。施工用的主要原材料进场后经施工单位自检规格、型号、数量、质量证明文件齐全后,及时向监理单位报验,并按相关要求进行见证取样复试,各种材料的各项技术指标和试验结果符合要求。(1)本工程材水泥见证复试1次,钢筋各种型号见证复试1次。

(2)原材施工配合比 主体:C25配合比1次。

(3)本工程施工试验见证混凝土、砂浆(按施工段)主体:C25砼4次。

(4)本工程质量评定(按施工段)外墙钢筋12次:混凝土工程9次。装修:一般抹灰8次,水性涂料涂饰8次.综上所述,原材实验、原材配合比实验、施工试验、各分部、分项工程手续充分代表整个施工过程中施工技术资料的准确性、完整性。经我单位公司技术质量科对本工程施工技术资料进行核查,符合〈建筑工程资料管理规程〉的要求,具备工程竣工资料要求。

幼儿园校舍安全加固工程施工总结

综上所述,依据本工程施工合同、施工图纸、工程洽商已完成施工任务,达到工程竣工验收合格标准,特此申请建设单位组织竣工验收。

监理单位:北京xxxxxx工程管理有限公司 总监理工程师签字:

施工单位:北京xxxxxxxxx工程有限公司项目经理签字:

****年**月**日

篇2:加固工程评估报告

课程结业报告

名:X X X 学

号:X X X X X X 研究方向:X X X X X X

《工程改造与加固》学习有感

未听课之前就听师兄说,王老师讲的“工程改造与加固”很值得听一听,加上自己对这方面也比较感兴趣,终于有幸聆听了这短短七周凝练而深刻的教诲,感慨颇多。

这个课程更完整更准确的名字是“土木工程诊治与改造技术”。与以往的“混凝土结构设计原理”、“大跨空间结构”、“钢结构设计原理”等学科不同,这门课程针对的是既有建筑。随着建筑使用年限、自然灾害、原设计估计不足等多方面的因素影响,建筑物易出现不同程度的损伤,传唱着历史文化的古老建筑亦难以抵挡岁月的侵蚀,为了保持建筑物的正常使用功能和文化的延续和传承,对这些结构的加固改造逐渐凸显其重要性。“建筑物的医生”也就是结构工程师发现地基沉降或结构破损等状况时,首先是对结构进行“诊治”,通过实地检测、查找相关文件等,查清造成事故的原因,对事故的危害性作出估计;然后提出合理、经济的加固和改造方案,使结构恢复正常的使用状态。

从“显性知识”到“隐性知识”

虽然在本科时也接触过加固方面的课程,但由于当时的知识体系尚不成熟,学习态度比较随意,很多东西老师讲到了但是没有真正体会到其中的原理,更多的甚至完全没有听进去。听王凤来老师的第一堂课时,老师首先问了我们一个问题“受均布荷载的钢筋混凝土梁的破坏有哪几种形式?”完全蒙掉了,努力回想着本科时学的混凝土结构设计原理课本里的那几段极长极晦涩难懂的话,只记得“超筋、适筋、少筋、剪压、斜拉、斜压”等支离破碎的词语,却不能整合出一个完整的答案,不禁低头一阵惭愧。自觉本科时学过理论力学、材料力学、结构力学等各种力学基础课程,却无不是在考试结束后就扔得一干二净。第一堂课让我意识到必须完全摈弃以前为考试而学习的惯性思维,“把所学知识转换成工程能力”,跳出课本知识的禁锢,同时又不脱离课本的知识体系,培养正确的结构概念体系;“由现象找原因”,看到某一结构的破坏形态,不仅要知道该怎么做,还要知道为什么要这么做,这样在遇到新问题时才不至于不知所措。

对于有些结构上的专有名词我们是初次听说,偶尔会感到有些不知所云,但老师结合PPT图片讲解的授课方式逐渐让我们的理解清晰和深入。王老师总是能用特别通俗易懂的词语让我们理解他想要表达的意思,比如:钢筋就如同人体内的筋骨一样,合理配置了钢筋的混凝土结构即使在地震等灾害的强烈作用下依然会“打断骨头连着筋”,达到大震不倒的设计水准;看到裂缝需要“按图索骥”,即由裂缝的形态特征联想到它的破坏原因从而最大程度地还原结构产生裂缝的过程,寻求合理的加固方法;“积劳成疾”是用来形容结构的损伤累积„„

在废墟中缅怀和省思

倚山而建的学校沦为废墟,一个个鲜活的生命从此离开了这个世界,摆放在废墟旁空地上的花圈无声地表达了孩子的父母的悲戚,我忍不住落泪:地震灾害固然无情,生命固然脆弱,但本该成为人类庇护所的房屋竟也如此不堪一击么?令人不忍直面的死伤究竟是谁的错?

在介绍中国建筑西南设计研究院对汶川地震灾害的调查报告中,我看到学校、政府办公楼、农房和文物等的毁坏或倒塌,一张张图片再现了建筑物当时的破坏状况,在老师的引导下思考其破坏原因和正确的处理方式。

在遭受汶川地震的重灾区,钢筋混凝土结构以多层框架居多,主要的震害形式包括:整体倒塌、局部单元倒塌、局部楼层垮塌、房屋倾斜、构件破坏等。大量多层框架结构设计时由于违背了“强柱弱梁、更多节点”的设计原则,几乎都出现了在底层框架柱上下端形成塑性铰的破坏形式。多层框架结构由于层数不多、柱上轴压力不大,柱截面尺寸及配筋量均较小,而与之相连的框架梁的截面尺寸及配筋量主要由跨度决定,与建筑物的高度关系不大,因此与高层建筑相比,多层建筑中的框架柱更难实现“强柱弱梁”。调查分析表明:即使将抗震设防烈度提高一度,所考察的框架结构的大部分柱的轴压比、最小体积配箍率和大部分梁柱的强度比都满足二级抗震等级的要求,但是框架柱端还是发生了严重破坏,说明设防要求尚存不足。

此外,填充墙布置不当也会引起框架结构严重破坏,但是目前的规范及现有计算手段尚无法准确量化分析填充墙对结构刚度的影响,这是个亟待解决的问题。在问题得到解决之前,由空心砖或轻质墙板构成的轻质填充墙在地震中的良好表现,让我们看到轻质填充墙也是暂时的良策,但同时也因板材的尚不成熟无法推广利用。

“底框结构”还是第一次听说,开始并不明白是什么样的结构,但通过观察图片和文字解释,才恍然大悟,原来这种结构多在底层设置商业用房、上部为五六层的砖砌体结构。在我的家乡的大街上很常见,底层多是服装店、大型超市、仓库等,二层以上则是居民楼,却是直到上了这堂课才知道这种结构的专业名称,可见生活中处处有学问。底部框架结构由于底层抗震墙的变形和耗能能力较上部砖墙要好,而上部砌体抗侧刚度大,属于脆性材料;第二层作为这两种材料和两种承重结构体系的过渡层,受力复杂,容易成为薄弱层,甚至发生垮塌导致结构整体倒塌。因此,严格控制过渡层与底层的刚度比,并关注两者的抗剪承载力储备系数是避免底框结构破坏的关键。

砌体结构中圈梁构造柱所起的抗倒塌作用自不必说,早在本科时的抗震课程上就已熟悉。老师还着重给我们介绍了现浇楼梯对结构整体性能的影响,这对于我来说又是一个很新颖并且很吸引我的问题。一系列的图表数据简洁明了地概括了问题所在:楼梯对与之相连的框架柱的影响很大,并且参与结构整体工作的受力模式不能满足通道的安全。

在地震作用下、发生于结构中的各式各样的破坏形式和破坏机理就这样生动地呈现在我的视野里、嵌刻在我的脑海中,不断汲取不断联想,在缅怀地震中的逝者的同时更加坚定了我将来的职业原则——做个对得起自己良心的土木工作者。

课堂的最后,老师还提到了一个我们对之了解甚少的学科“结构生态学”,讲到竹子靠一个个竹节抵抗风荷载、减小横向位移时,我如醍醐灌顶般地联想到了这几个月所接触到的课题研究对象——拟建于大连的千米级摩天大楼,大约每一百米就设有一个行人平台,大概就是利用了竹节的原理。

关于“规范”

“规范”二字是建筑结构行业里耳熟能详的字眼,在课堂上自然就成了出现频率最高的词汇。2012年8月24日事发于哈尔滨的阳明滩大桥引桥垮塌事件,事故原因和责任人至今未有明确的定音。设计问题、施工问题,抑或规范有误,或者是各方面问题的集合,谁也不能给出绝对的答案,但有一点是明确的:并不是所有的规范都是正确的,完全照搬规范、无视结构实际受力性能的做法毫无疑问是错误的,规范只是一种经验的总结,例如规范规定的设置圈梁和构造柱等构造措施就是在总结国内外历次地震灾害以及广泛深入的科研基础之上,获得的宝贵设计经验。然而经验毕竟是建立在过去的工程应用上,并不一定与时俱进。

现今的建筑质量堪忧,还有一个重要原因就是设计和施工之间微妙的关系。安全系数是为了防止多种不利因素同时发生或者不同程度老化、施工质量有起伏而设置的安全量。以球面网壳的承载力标准值为例,当按弹塑性变形进行全过程分析时,安全系数取为2,按弹性考虑则为4.2。这样大的安全系数再加上折减系数,承载能力按理应该是有很大的富余量的,但是却仍会有安全隐患问题出现。究其原因,是因为设计者不信任施工,为了规避责任,设计时把安全系数取得尽可能大,设计会倾向于设计更安全的方案,即使花费很大;而施工单位知道安全系数很大,勇敢地偷工减料缩减工期,从而导致了由施工造成的承载力减小量远大于考虑较大安全系数引起的承载力增大量,设计和施工于是陷入了走不出来的囚徒困境。

2014年6月的《焦点访谈》就曾曝光河南省南阳市的一些楼盘在施工时违规使用“瘦身钢筋”以从中谋取暴利,所幸的是涉嫌生产、销售这样的伪劣产品的相关工作人员和单位受到了法律的惩处,不幸的是仍然有很多众多违规违法的行业潜规则大行其道,不为建筑物的使用者所知晓。之所以会出现这样的情况,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建筑质量责任划分不清楚,即使出现建筑安全事故,责任也追究不明。有效杜绝这一行业陋习的有效措施就是严格执行建筑工程质量终身责任制,即在建筑物的使用年限内(如普通住宅为50年),施工方都必须承担项目建设过程中施工质量遗留问题产生的维修、赔偿等事宜,如若是设计方面的问题,则需追究该项目设计人的责任„„建筑工程质量终身责任制针对的就是所有利益和责任相关者,从项目负责人、勘察、设计、施工、建设到监理5方单位,一个都逃避不了各自应该承担的责任。随着人们关注和维护自身利益的意识越来越强烈,我们有理由相信建筑工程质量责任制必将落实到每一座工程结构中去。

“德”的教育

王老师在教授我们“技”的同时,更注重对我们“德”的培养。几乎每堂课都能听到一两句极具哲理性的话语,而我总是认真的将这些话抄录在笔记本上,生怕漏记了或漏听了哪怕一句人生哲言。王老师似乎想将自己几十年来从事加固工程的工作经验和人生经验倾囊相授,我们更是恨不能记下老师所说的每一句凝聚着智慧的经典语录。很多知识点都是通过工程事例传授给我们,让我们感受到的不再是抽象难懂的纯理论知识;更重要的是老师很注重培养我们思考问题的能力,在教授一个解决问题的方法时,老师没有简单直接地给出答案,而是引导我们在脑海中构建形象的结构图,想象力如同血液一样在结构中流动和传递,解决问题的思路就这样一点一点清晰明了。其中,“改变传力路径”是我印象中最深刻的一种加固思路,这就如同一条道走不通了,需要换条道路试试。这样蕴含着人生道理的结构知识还有很多,让我们在消化专业知识的同时,领悟到对待生活的正确态度。

一个个动人的故事在讲述着专业知识的同时,更传递着对人生的思考和对职业道德的呼唤。当我听到老师的上司在老师画的节点图上签上自己的名字,而老师却默许了这种不公的做法时,我看到了在职场中做人的智慧和胸襟。是啊,生活总会给予我们或多或少的不公平的待遇,我们应该做的是看看自己所处的社会地位和角色,看看有没有能力回击,回击会不会对将来的道路产生阻碍,如果会,何不坦然放下呢。

结语

篇3:旧桥评估与加固方法探讨

省内某一级公路于1997年11月建成通车,至今已运营12年,路线全长214.67km,有大、中、小桥及天桥共计105座。既有桥梁的上部结构主要形式有钢筋混凝土空心板、预应力混凝土空心板、预应力混凝土I型梁、现浇钢筋混凝土连续箱梁等结构形式。主线桥梁设计荷载等级为:汽-超20,挂-120;桥面铺装采用刚性桥面。

桥梁在车辆荷载作用下,由于设计、施工、水流状态、气候条件及其它环境因素的变化和影响,钢筋混凝土桥梁出现损伤,须进行桥梁评定确定维修加固方案。

2 桥梁评估方法

2.1 常用桥梁评估方法

对旧桥进行评定的工作远比新设计桥梁复杂。多年来,国内外的桥梁工作者一直致力于解决该问题,在工程实践和研究中相继提出了各种旧桥评定的方法,各有特点与不足,因此,在决定采用哪种评定方法之前,应分析评估的目的,以便对桥梁的技术状况作出符合实际的评价。目前较常用的几种评定方法如下:

(1)外观调查评定方法

由有经验的桥梁技术人员通过旧桥外观所表现出来的现象,根据《公路养护技术规范》(JTJ073-96)直观地判定桥梁质量是否适应现有交通运输,推定桥梁实际技术状态。该法目前只能对桥梁的一些基本构件使用状况进行简单的定性分析,对所见桥梁的损伤提供大致印象,可能因人而异,主观随意性较大,常常会带来较大的误差,评定结果不尽合理。

(2)分析计算评定方法

先对桥梁进行详尽的外观调查,然后根据桥梁结构加以理论分析计算,以其结果对旧桥结构进行评定。这是目前在桥梁结构评定中运用较多的一种方法。该方法的优点是既尽量考虑旧桥实际情况,又能通过理论计算公式得到对旧桥承载能力和使用状态的定量值,对旧桥的评定较为确定。同时,通过计算分析,不仅能判定旧桥是否具有原设计能力,而且还能判定旧桥是否具有更大的承载能力,故而成为目前旧桥评定方法研究的重要方面,得到不断发展。

(3)荷载试验评定方法

对桥梁进行外观调查和粗略评定后,施加试验性荷载从而对桥梁结构进行评定的方法。其主要优点是直观、比较可靠,多用于新结构的研究和桥梁质量的评定。在旧桥评定中,较多用于桥梁实际工作状态不明确情况下的评定与研究工作,以弥补前述两种方法的不足。

2.2 该实例工程采用的旧桥评估方法

鉴于上述常用桥梁承载力评估方法均具有一定的片面性,单独使用时会造成评定结果的较大差异,在确定桥梁评估目标和方法时,一方面依据《公路旧桥承载能力鉴定方法》,根据桥梁调查、检算及荷载试验情况,采用旧桥检算系数Z1、Z2对检算结果进行适当的修正。同时,依据桥梁结构材质状况检测结果、结构固有模态参数测定以及荷载调查分析情况等,确定检算系数Z1、折减系数、恶化系数以及活载修正折减系数的合理取值,并将其反映在结构抗力的表达式中,然后借助桥梁设计或竣工资料,通过结构检算分析,进行荷载效应和抗力效应的比较,对桥梁承载力作出评定。其评定体系框架如图1所示。

3桥梁加固方法

3.1 常用桥梁加固方法

桥梁维修加固的目的主要是确保桥梁工程的安全、完整、适用和耐久,提高原有桥梁的通过能力与承载能力等。在桥梁加固中目前比较成熟且应用较多的方法有增大截面加固法、粘钢加固法、预应力加固法、体系转换法以及新兴的粘贴纤维复合材料加固法。

3.2 扩大截面加固法

3.2.1 桥面补强层加固法:

在桥面上加铺一层钢筋混凝土,使其和各梁形成整体,达到加厚梁高度和增大梁的抗压截面强度,改善桥梁荷载横向分布能力,从而达到提高桥梁承载能力的目的。

3.2.2 增大梁截面和配筋加固法:

当梁的强度、刚度、稳定性和抗裂性能不足时,通常采用增大构件截面、增加配筋,提高配筋率的加固方法。这种方法是在梁受拉边缘面或侧面,加大钢筋砼截面(增配主筋)使梁的有效高度和抗弯截面加大,提高梁的承载力。该法广泛用于梁桥及拱桥拱肋的加固。其加固示意如图2所示。

3.3 粘贴加固法

借助化学粘贴剂将抗拉强度高的材料粘贴锚固在混凝土结构的受拉缘或薄弱部位,使其与结构形成整体,可以提高构件的抗弯、抗剪能力以及减小裂缝的扩展。其最大优点在于施工简便,基本上不减小桥梁的净空且对桥上交通影响甚小。常用粘贴加固法包括粘贴纤维加固法和粘贴钢板加固法。

3.4 改变结构体系法

目前,体系加固法在简支梁板中的应用主要表现为简支变连续加固法,在简支梁下增设支架和桥墩,或把简支梁与简支梁纵向加以连接,由简支变连续梁,或在梁下增设钢桁架等加劲或叠合梁等,以减小梁内应力,达到提高梁的承载力的目的。其主要工作原理如图4所示。

3.5 增设纵梁加固法(拓宽改建)

在墩台地基安全性能好,并且有足够承载能力的情况下,可采用增设承载力高和刚度大的新纵梁,新梁与旧梁相连接,共同受力。由于荷载在新增主梁后的桥梁结构中重新分布,使原有梁中所受荷载得以减少,从而使加固后的桥梁承载能力和刚度得到提高,当增设的纵梁位于全梁的一侧或两侧时,则兼有加宽的作用。为保证新旧混凝土能够共同工作,必须注意做好新旧梁之间的横向连接,可提高主梁之间的横向连接刚度,有利于荷载的横向分布。

3.6 体外预应力加固法

对钢筋混凝土梁或板,采用对受拉区施以体外预应力加固,可以抵消部分自重应力,起到卸载的作用,从而较大幅度地提高梁的承载能力。该方法具有自重增加小、明显改善承重结构的刚度和抗裂性能、对墩台及基础影响小、对桥梁营运影响小等优点。

3.7 清连高速化改造项目中采用的主要桥梁加固方法

鉴于桥梁结构形式不同,不同类型桥梁承载潜力不同、桥梁损伤状况不同,在确定桥梁承载力评估体系基础上,确定采用以下加固方法。

(1)简支空心板桥

对于20米以下空心板桥,在对主梁损伤修复的前提下,确定采用桥面增厚补强法进行加固。即拆除原结构整体化层和铰缝构造,桥面植筋,加强桥面钢筋网,重新浇注并增厚桥面混凝土。

对于20米以上的无粘结预应力混凝土空心板桥,确定采用去梁增肋加固法对其进行全面加固,去掉个别主梁,剩余主梁在原桥梁宽度范围内均匀分布,主梁之间新增预应力混凝土梁肋,新肋与旧梁通过新增桥面铺装形成横向刚度,张拉新梁预应力,调整原主梁应力状态,达到改善桥梁横向分布,增强横向刚度,提高承载力或改善正常使用阶段受力状态的目的。加固后的荷载试验结果表明,该方法能够明显提高桥梁承载能力,提高结构的整体刚度,改善原结构受力状态,提高了桥梁的可靠性和耐久性。

(2)工字组合梁

全线工字组合梁数量较多,外观检测结果表明,工字组合梁桥梁肋无明显病害,主要损伤出现在桥面板上。这主要是由于原设计桥面板设计标准与当前实际运营荷载不符造成的。检算评估结果也表明,在对桥面板进行适当改造后,其承载力能够满足清连高速化改造后的荷载标准。因此,确定对工字组合梁桥采用更新桥面板的方法进行技术改造,以提升桥梁承载能力,满足改建后的荷载要求。

4 结束语

综上所述,本文借鉴旧桥评估最新研究成果,提出了桥梁承载力综合评估方法,为国内桥梁技术状态评估提供了依据。根据评估结果,总结和阐述了现阶段旧桥的加固思路、加固目标及加固方法,为国内桥梁的改造和荷载提升提供重要的技术资料。

摘要:本文以省内某一级公路桥梁维修改造项目为工程实例,总结了在桥梁维修加固领域中常用的桥梁评估方法,并针对目前桥梁类型的多样性及构造特点,对桥梁的加固方法进行了总结和评价,可供日后其它桥梁改造加固时参考借鉴。

关键词:旧桥维修,评估方法,加固技术

参考文献

[1]白宝鸿,张玉娥.后张法空心板梁端裂缝分析及控制措施[J].桥梁建设.2003年第4期.

[2]李世红,孙永新.预应力混凝土空心板加固工程实例分析[J].特种结构.2005年第12期.

篇4:加固工程评估报告

关键词:古建筑木结构;抵抗破坏潜能;能量耗散;地震破坏评估;破坏系数

中图分类号:TU366.12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44764(2013)06010309

古建筑是中国民族历史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形成和发展从不同侧面反映了中国各个历史时期的政治、经济、艺术以及科学文化状况,这其中,木结构古建筑作为中国古代建筑的主流,被广泛应用在宫殿、庙宇、民居、楼阁等建筑中,是历史发展的见证和民族文化兴衰潮汐之映射,是不可再生的珍贵的历史文化遗产[1]。但是对于现存的古建筑木结构来说,千百年的历史传承中受到了自然力和人为的破坏,材料发生腐朽、虫蛀、老化以及结构或构件发生破坏,再加上多年来对其保护不够重视、年久失修,使得现存古建筑木结构绝大多数处于不同程度的残损状态,其健康安全状况不容乐观并有进一步恶化的趋势,有的已处于危险状态甚至濒临损毁[23]。但是由于木材资源相对匮乏以及中国保护文物的政策性要求,不可能大面积地采用替换新材的方法来修缮和改造破坏的木结构古建筑。因此,对古建筑木结构进行科学合理的修缮保护已迫在眉睫,而对加固后各构件及整体结构的抗震性能研究也成为古建筑木结构修缮保护的关键工作。为了能够合理地评估古建筑木结构加固后的抗震性能以及研究加固结构在各工况地震作用下的破坏过程及对应的破坏状态,本文提出了一种能够客观评价加固后木结构地震破坏程度的方法。

通过碳纤维布加固古建筑木结构振动台试验可以发现,在枓栱铺作层以及柱架榫卯节点发生滑移前,结构或构件不断吸收外部输入的能量,结构基本处于弹性阶段,这个过程中结构将少量的能量转化为动能和弹性势能储存;而开始滑移之后,结构或这两部分耗能元件进入弹塑性阶段,塑性变形和阻尼使得地震输入能不断被释放和耗散导致结构也逐渐出现不同程度的破坏。也就是说,结构或构件的破坏过程实质上是能量耗散和释放的过程,而结构或构件最终的破坏是因为地震输入的能量向结构或构件释放的过程受到抑制[46]。因此,对于碳纤维布加固古建筑木结构来说,结构的破坏是因为枓栱铺作层或碳纤维布加固燕尾榫柱架的破坏不断加剧而导致。鉴于此,借助碳纤维布加固古建筑木结构振动台试验以及碳纤维布加固燕尾榫柱架和四铺作枓栱拟静力试验,基于耗能元件在低周反复荷载作用下所表现出的“构件抵抗破坏潜能”以及整体结构在地震作用下各种工况下所耗散的地震能量,建立了古建筑木结构各耗能元件及整体结构在不同工况地震作用下的地震破坏评估模型,并结合试验进行破坏分析,以期能够客观地反映木结构古建筑的实际震害等级。

1.2碳纤维布加固古建筑木结构的构件破坏评估

为了定量地评估2个耗能元件在不同工况地震作用下的破坏程度,结合碳纤维布加固古建筑木结构振动台试验,采用本文提出的构件破坏评估模型对碳纤维布加固木结构中的柱架榫卯节点和枓栱铺作层在地震作用下的破坏程度进行分析。

通过对碳纤维布加固古建筑木结构振动台试验的动力响应分析,得出了碳纤维布加固燕尾榫柱架层和枓栱铺作层在各种工况地震作用下的地震剪力和层间位移,并根据公式(4)和(5)分别计算出了碳纤维布加固整体结构的2个耗能元件在地震过程中的累积滞回耗能(如图4所示)。

2.1整体加固结构地震破坏评估模型

根据振动台试验结果分析得出,地震作用下古建筑木结构发生倒塌(图7(a))之后的破坏情况如图7((b)~(i))所示。从图中可以看出,东北角燕尾榫节点和西北角燕尾榫节点破坏相当严重,卯口发生断裂,且发生脱榫现象;东南角和西南角燕尾榫节点卯口局部出现竖向裂缝,但并未发生脱榫现象;东北榫头纵向开裂,其余榫头没有出现破坏;普拍枋在倒塌过程中被折断;柱头馒头榫在水平反复地震荷载作用下发生弯曲挤压破坏;枓栱在水平反复荷载作用下,主要破坏情况为暗榫的弯曲挤压破坏,而枓栱本身并未发生较大破坏;梁、柱构件基本完好。

未加固结构模型经过首次振动台试验倒塌破坏之后,根据试验中的破坏情况,分别对图7出现的不同破坏形态按照加固规范的规定[13]进行加固或者替换修复:将劈裂的榫头、卯口以及节点区域的外表面用丙酮清洗干净,以除去破损处以及外表面的污物,待丙酮完全挥发后,涂敷配套的树脂粘结剂,再用碳纤维布将受损的节点区域进行包裹拼装成加固模型如图8所示。各节点采用同一规格的、相同数量(层数、长度)的材料(碳纤维布和粘结剂)以及相同的加固方法,保证结构的各节点松紧程度尽量一致;同样对普拍枋破损处用用丙酮清洗干净后,再涂敷配套的树脂粘结剂将其粘好;对枓栱铺作层和柱头由于挤压导致破坏的榫头进行更换处理,然后将修复加固后的模型重新拼装如图9所示,并对加固后试验模型进行模拟地震动振动台试验研究。

3结论

借助碳纤维布加固燕尾榫柱架和枓栱铺作层的拟静力试验以及整体加固结构的振动台试验,计算出了两耗能元件在低周反复荷载作用下所具有的“抵抗破坏潜能”和各工况地震作用下每一耗能元件所耗散的能量,并基于构件/结构的“抵抗破坏潜能”和能量耗散原理建立了碳纤维布加固古建筑木结构各构件及整体加固结构在不同工况地震作用下的地震破坏评估模型,为碳纤维布加固古建筑木结构的震前破坏预测和加固古建筑木结构的保护再修复提供可靠的理论依据。主要结论有以下几点:

1)碳纤维布加固古建筑木结构在小震作用下的主要耗能元件为碳纤维布加固柱架榫卯节点,但随着地震强度的增大,榫卯节点破坏逐渐加剧,枓栱铺作层分担的地震能量越来越多。

2)利用构件地震破坏评估模型,定量地计算出了碳纤维布加固燕尾榫柱架以及枓栱铺作层在各工况地震作用下的破坏系数,碳纤维布加固燕尾榫柱架由于粘合榫卯本身的弱承载力以及碳纤维布的单一受力性能,当地震动强度为800 gal时,节点几乎完全退出工作,破坏系数接近于1;而枓栱铺作层即使在8度罕遇地震作用下,其破坏系数也仅仅在034左右,属于轻微破坏。

3)基于能量分配系数建立的碳纤维布加固古建筑木结构整体结构地震破坏评估模型,较好地计算出了整体加固结构在各工况地震作用下的破坏情况,与试验现象基本符合,并基于破坏程度,得出了整体加固结构不同破坏系数对应的结构不同震害等级。

参考文献:

[1]李诫(宋). 营造法式[M]. 上海:商务印书馆,1954.

[2]谢启芳. 中国木结构古建筑加固的试验研究及理论分析[D]. 西安: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07.

[3]张鹏程. 中国古代木构建筑结构及其抗震发展研究[D]. 西安: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03:8287.

[4]Tanahashi H,Suzuki Y. Elastoplastic Pasternak model simulation of static and dynamic loading tests of traditional wooden frames [C]// World Conference on Timber Engineering WCTE 2010, Riva del Garda, Italy, vol. 2, 2010: 476485.

[5]Seo J, Choi I, Lee J. Static and cyclic behavior of wooden frames with tenon joints under lateral load [J]. Journal of Structural Engineering, 1999, 125(3): 344349.

[6]Suzuki Y, Maeno M. Structural mechanism of traditional wooden frames by dynamic and static tests [J]. Structural Control and Health Monitoring, 2006, 13: 508522.

[7]JGJ 101-96 建筑抗震试验方法规程[S]. 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7.

[8]邱法维,钱稼茹,陈志鹏. 结构抗震试验方法[M]. 北京:科学出版社,2000.

[9]薛建阳, 赵鸿铁, 张鹏程. 中国古建筑木结构模型的振动台试验研究[J]. 土木工程学报,2004,37(6):611.

[10]隋. 中国古代木构耗能减震机理与动力特性分析[D]. 西安: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09:7497.

[11]隋,赵鸿铁,薛建阳,等.中国古建筑木结构铺作层与柱架抗震试验研究[J].土木工程学报,2011,44(1):5057.

[12]姚侃. 木结构古建筑的结构特性及抗震性能研究[D]. 西安: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06:127139.

[13]GB 50165-92 古建筑木结构维护与加固技术规范[S].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2.

[14]于琦,孟少平,吴京.基于变形与能量双重准则的钢筋混凝土结构地震损伤评估[J].土木工程学报,2011,44(5):1623.

[15]Park Y J, Ang A H S. Mechanistic seismic damage model for reinforced concrete [J].Journal of Structural Engineering,1985,111 (4):722739.

篇5:水库除险加固工程施工总结报告

河南广厦建设工程有限公司

2015年10月26日

叶县抗旱渠道工程施工管理工作总结报告

一、工程概况:

龙泉乡水库位于宁国市仙霞镇境内,属黄河流域水阳江水系,水库距仙霞镇10.5公里,坝址处集水面积为1.15平方公里总库容为22.05万立方米,水库按20年一遇洪水设计,200年一遇洪水校核,设计洪水位211.50m,校核洪水位212.04m,正常蓄水位210.85m,兴利库容19.0万m3。

水库是一座以灌溉为主,兼顾防洪、水产养殖等综合利用的小(二)型水库。由于运行年代久远,水库大坝、溢洪道及放水涵等主体建筑物均存在不同程度的险工隐患,水库一直限制蓄水运用,宁国市水务局于2008年12月开始组织对叶县水库进行大坝安全评估,评估叶县水库为“三类坝”。

除险加固工程内容包括为:新建放水隧洞、溢洪道改建工程、防渗墙施工、坝肩帷幕灌浆工作、迎水面坝体六角块施工、背水坡堆石体施工、启闭机房施工等。工程于2010年9月28日开工,由于天气、库区排水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工程于2011年5月30日全部完工。

二、施工依据:

(1)、宁国市叶县水库除险加固工程施工图纸

(2)、防洪标准

(3)、水利水电施工施工规范

三、相关参建各方

1、项目建设单位:河南广厦建设工程

2、设计单位:平顶山水利水电勘察设计院

3、监理单位:平顶山诚信监理有限公司

4、施工单位:安徽省和县第一建筑安装工程有限公司

四、本项目主要工程量:

1、防渗墙体混凝土方量:139立方米

2、压浆板和坝肩混凝土方量:119立方米

3、泥结石路面: 70米

4、坝坡土方填筑:3623.1立方米

5、土工膜面积:2415.5平方米

6、六角块面积:2415.5平方米

7、干砌块石拆除:1385.38立方米

8、隧洞开凿:444.23立方米、118米

9、浆砌块石工程量:152.58立方米

五﹑工程施工实施过程管理

1、施工组织管理:

为确保该项目工程顺利进行,我公司成立以项目经理负责制的工程质量创优领导小组和以项目总工程师负责德工程技术管理体系,建立以项目经理部,技术科,质检科,施工队,质检员为主的三级管理体系,科学的指定施工工序的质量保证措施,实施标准化作业,并在劳力、设备、物资等方面最大限度的保证该工程的顺利实施。2﹑施工总体布置。

①﹑首先做好施工前的准备工作,人员选拨和临建工程的安排,并做好施工测量网络的控制和放样工作。

②﹑集中力量进行隧洞开凿和迎水面坝坡的施工工作,同时调动机械展开防渗槽土方工作,待土方工程彻底完成,通过甲方和监理工程师验收符合设计要求后,再按照相关规范有序的组织施工。

③﹑劳动组织以不打乱原施工队的专业队为原则,按各阶段需要调

配力量,以保质保量按工期完工。3﹑主要分部分项工程施工方法:(1)、隧洞开凿

我项目部选派资格较深的技术员采用全站仪根据现场坐标进行隧洞的定位放线工作,线型确定好以后,我单位委派具有足够经验的隧洞开凿施工队伍进场进行施工作业,在施工作业中我单位积极的采用全站仪进行线型的控制,对施工作业队伍,我单位对安全、施工质量等方面进行全方位控制。

隧洞于2010年9月27日开始施工,作业队伍采用人工配合机械打孔、清孔,装药、启动爆破、人工出渣的形式开凿隧洞,爆破点采用环形布置,在施工中,我单位严格要求作业队伍进入隧洞前必须检查安全帽、隧洞内空气质量、隧洞上方石方松散情况,确保施工作业队伍的安全。隧洞于2010年11月28日顺利贯通。

隧洞贯通后,及时的对洞内部分比较松散的部位进衬砌,按照图纸要求安装DN500的混凝土管道。

(2)﹑防渗墙施工

防渗墙在2010年11月15日开挖完毕,在开挖工程中,我单位克服种种困难,调用大型机械,对防渗墙基槽进行大面积开挖,基槽开挖完毕后,积极的组织建设单位、监理单位进行验槽。实际开挖沟槽的断面与设计图纸完全不符,详细见隐蔽验收图纸。防渗墙混凝土于2010年11月18日浇筑完毕。在施工过程中我单位积极的响应业主的指令对防渗墙的各项工作有序的进行的施工。(3)、启闭机房施工

启闭机房于2011年2月21日开始施工,在施工过程中,我单位对启闭机房所用材料、混凝土配合比进行严格控制,因启闭机房排架高度较高,我单位在施工排架时,严格按照要求搭设外围脚手架,确保施工人员的安全,每到工序完成后,积极的组织监理单位进行验收。由于天气原因,启闭机房主体于2011年4月21日顺利施工完毕。

(4)、坝体黏土墙施工

由于施工面板施工难度较大,经建设单位的要求,将原设计迎水面的混凝土防渗面板改为黏土斜墙、铺设土工布和混凝土六角块进行防渗。设计修改后,需要增加黏土斜坡填筑黏土的厚度,故需增加填土方量,我单位和业主一起调查走访后,决定在仙霞镇冷渡桥,采用挖机装土、农用车运土,对迎水面进行填筑培土,并分层碾压,填筑黏土方量为:3623.1立方米,于2011年3月填筑,至2011年4月2日结束。

黏土填筑完毕后,在黏土上方铺筑一层15公分厚的砂垫层,再在其上次铺设土工布,土工布铺设完毕后,再在其上方铺设一层15公分厚的砂保护层。其铺设的面积为:2415.5平方米(5)、六角块施工

由于库区内施工场地受限,预制六角块的工作在云梯乡进行,待保养期到达规定龄期后,再用农用车托运到库区内进行铺设安装。

我单位在2011年4月25日开始组织施工队伍铺设六角块工作,在铺设过程中,按照规范要求进行施工,并加强质量监督工作,与2011年5月25日施工完毕。共计铺设面积为:2415.5平方米(6)浆砌块石施工

浆砌块石工程量为:152.58立方米,与2010年10月中旬开始施工,于2010年12月10日完工。

浆砌块石所用石料采用质地坚硬、新鲜、完整、无风化剥落和裂纹。石材表面的泥垢、水锈等杂质,砌筑前清除干净。其天然密度、抗水性、抗冻性、抗压强度等物理力学指标均符合施工详图的规定。砌体表层的石料必须具有一个可作砌筑表面的平整面。块重小于25kg的片石可用于塞缝,但其用量不超过该砌体重量的10%。

砂浆符合施工详图的强度等级与和易性的要求,并具有良好保水性能。砂浆拌合均匀,一次拌料在其凝结之前使用完毕。砂浆的配合比,须经试验确定,并应征得监理单位同意。必须严格按配料单进行配料,称量的偏差:水泥、水及外加剂溶液不得超过2%; 砂不得超过3%。

砂浆采用机械拌和。拌和时间,自投料完算起,不得少于2分钟。使砂浆具有良好的保水性,可掺入无机塑化剂或皂化松香(微沫剂)等有机塑化剂,不采取增加水泥用量的方法。

浆砌块石砌体必须采用铺浆法砌筑。水泥砂浆沉入度宜为4~6cm。砌筑时,砌体石块分层卧砌,上下错缝,内外搭砌。不得采用外面侧立石块、中间填心的砌筑方法。

在铺砌灰浆之前,石料洒水湿润,使其表面充分吸收,但不得残留积水。灰缝厚度宜为20~30mm,座浆及竖缝砂浆饱满密实,石块间较大的空隙先填塞砂浆后用碎石块嵌实,不得采用先嵌碎石块后塞砂浆或干填碎石块的方法。

砌体基础的第一层石块座浆,并将大面朝下。砌体基础的扩大部分,如做成阶梯形,上级阶梯的石块至少压砌下级阶梯的1/2,相邻阶梯的石块相互错缝搭砌。砌体的第一层及其转角处、交接处和洞口处应选用较大的平整块石砌筑。

砌体外露面宜在砌筑后12~18小时之内及时的进行了养护,经常保护

外露面的湿润。养护时间为14天。(7)施工测量

进场后根据业主提供的三角网点和水准网点进行复核,并将复核的成果报监理工程师批准。精确地测定建筑物的位置,进行放样和完成全部测量数据的计算工作,并在施测前10天将有关施工测量的意见报告报送业主审批,在施工中,我们将尽力保护好全部的三角网点、水准网点和施工中增设的控制点,使之容易进入通视,防止移动和损坏。

1、在测量中做到

(1)熟识施工图纸,掌握设计意图,严格按照规范规定的程序要求和标准精心施测。

(2)选用高精度的先进仪器,所有测量仪器在使用前均按有关规定检验、校正,保证测量仪器精确度。

(3)做到“勤”、“精”、“复”。“勤”即勤测,每一道工序开始时都要施测,认为必要时可重测或加密施测。“精”,施测要精确,技术要熟练,设计和规范的要求要精通,施测的方法要先进,措施要可靠。“复”即所有施工测量工作必须做到有放必复,各项工作分别由专人负责,并应对测量标志定期进行复测,测量内业工作应有专人进行校核,确保测量准确无误。(4)所有外业测量资料,都应有记录,测量完成一段时间后,由监理工程师复核并签字认可。

测量人员组成:测量放样,是工程施工质量达到预期效果的重要环节,为此,成立专门测量放样小组,由具有理论与实际工作经验的测量工程师担任组长,并配备有实际经验的测量员组成,在整个施工过程中,进行测量

放样和测设复测。

2、施工测量控制

(1)施工测量放线的任务就是把设计图纸上的布置尺寸放到地面上,即根据工程的图示坐标和标高用测量仪器确定在实地的平面位置和所处高程。(2)测放临时水准点

工程施工之前,应根据图纸指定水准系统的已知水准点,引导至施工范围内,设置临时水准点,当施工牵涉到的水准系统不是一个标准时,应同意换算为工程的施工水准系统,据此设立临时水准点。临时水准点设置后,要逐一编号,其精度要求闭合差不得超过规范要求,并标在图纸上。根据需要和设置的牢固程度应定期进行复测,临时水准点的设置要求是: 1)设置在坚硬的固定建筑物、构筑物上,或者设置在不受影响和外界干扰的稳定土层内;

2)在村民居住区或生产区每200米设置一个水准点,旷野每400米设置一个水准点;

3)两水准点之间能保持通视。(3)平面放线

根据工程的起点、终点和转折点的设计坐标,计算出这些点与附近控制点或建筑物之间的关系,然后根据这些关系把各个放线点用标桩固定在地面上。为了避免差错,每个点都要进行校核。在工程的起点、终点和转折点均已打桩核定后,再进行中心线和转角测量。(4)﹑文明施工与安全生产:

文明施工是一项综合性的管理工作。因此,除文明施工综合管理制度

外,还要建立健全质量、安全、消防、保卫、机械、场容、卫生、环保、民工管理等制度。2﹑安全文明施工措施: ① ﹑建立安全生产责任制

② ﹑坚持“三级”安全教育,强化安全意识,施工现场设置安全标志,坚持做到无安全措施不施工,无安全技术交底不施工,实行安全一票否决制。

③ ﹑加强安全检查,实行定期安全检查,突出安全检查与特殊安全检查相结合。

④ ﹑坚持作业标准化,控制施工中的不安全行为,同时合理布置作业场地,使用工具设备,操作幅度等,使其符合人机学的要求。⑤ ﹑完善施工安全人员配置。

⑥ ﹑在施工路段设置明显的交通安全标志或安全牌,应作好在转弯处,陡坡等地段设置警戒标志,确保现场的施工交通安全。施工现场的危险区域应当设立危险警示标志。

六、工程主要变更内容:

1、大坝防渗由C25防渗混凝土面板改为黏土斜墙+土工布+六角块

2、增加隧洞出口导流槽 七﹑工程质量评定资料总结:

在施工过程中,我单位积极的对现浇的混凝土会同监理在现场进行取样工作,在工地同条件养护。

该工程试块共计十组试块,其中C20为2组、C25为3组,经质检

站检测合格率为100%。

八、单位自评

在施工过程中,我单位按照设计单位图纸要求及水利水电施工规范进行施工,工程质量符合设计要求及《水利水电标准》、国家标准和国家及地方政府有关部门颁发的有关质量管理的文件等规范、规定要求。总之:我们在施工过程中均按施工顺序、设计文件、施工图纸及施工规范等标准安全、文明施工。因此,我公司将该工程自评为合格工程!

河南广厦建设工程有限公司

叶县水库工程项目部

篇6:运动场维修加固工程申请报告

运动场加固维修工程申请报告

敬爱的XX镇教委:

XX小学地理位置偏高,学校运动场周边悬崖峭壁,日常给师生带来了一定的安全隐患。经学校及村委会干部讨论决定,对安全隐患及时进行整改。主要是对运动场周边维修加固,建造防护网。该项工程预算共需资金二万七千七百元。(安装铁柱框架、铁丝网(长160米,高2米)面积320平方米、材料工钱每平方80元,共25200元,加上税费2500元)

为消除隐患,确保师生安全,特向镇教委申请拨款27700元,用于建造该项工程。恳请批准为盼。

上一篇:对于校园文明汉语演讲下一篇:百货商场楼层简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