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写幸运的中考话题作文

2024-05-02

描写幸运的中考话题作文(共14篇)

篇1:描写幸运的中考话题作文

幸存下来的人们四处逃散,这时,一颗炸弹把一块钢板炸飞起来,飞向一对夫妇和一个孩子,那对夫妇立即做出反应,把孩子压在自己身下,那块钢板不偏不倚砸在这对夫妇身上……那孩子使出吃奶的力气,终于从父母身下爬了出来,他可能知道他再也见不到自己的父母了,便哇哇地大哭起来,一个著名的战地记者刚好路过,便把这个孩子带回家,收养了他。

那个小孩子渐渐长大,他非常刻苦努力地学习,小学、中学、高考,他都拿第一,清华、北大都免了他的学费,毕业时他不听劝告,去了电视台。在电视台里,台长让他自己选择节目,他从容地选择了做一名有关和平的节目的主持人。自从他当了主持人后,几乎每期节目都要呼吁和平,从此,这个以前收视率不高的节目,现在成了整个电视台收视率最高的节目。

篇2:描写幸运的中考话题作文

很多很多人组成了繁杂的社会,人们的生活过的好与坏都被幸运之神牢牢地抓在了手中。比如,在一次独自一人走夜路的时候,感觉大树的.枝条像万只魔爪来抓你,可爱的影子变成了一个穿着黑色披风的坏人在紧紧跟着你,当你后悔为何要拒绝和妈妈一起回家的时候,幸运之神的法术就在你的身上围成了一个大大的保护圈,护送你赶快回家与父母团聚。

比如,当在一次重大的考试中,你被一些送分题拦住了去路,当你像热锅上的蚂蚁一样不知如何是好的时候,幸运神就会帮助你打败难题。其实在你坚持了,往往要坚持不住的时刻,幸运之神往往都是第一个冲上来帮助你的人。

那么,为什么幸运之神会一直“保护”我们呢?那当然是因为在很多时候你被难处拦住了通往胜利的道路,而且,周围也没人能够帮助你,幸运之神当然会来帮助你了。

但是,幸运也不是所有人都能拥有的。往往幸运只会落在那些有道德的身体上,来保护他们。所以,不是所有人都会和幸运之神成为好朋友。

篇3:关于中考话题作文的几个陷阱

陷阱一:把“话题”当“题目”

“话题”与“题目”,二者既相关又不同。“话题”是所限定的写作范围,是进行思维的中心点,往往内容比较宽泛,涉及面比较广。因此,话题作文常常要求考生自拟题目,可是许多考生却直接用话题命题。如要求以“幸福”为话题,学生的作文题就是《幸福》。因为材料给的是一个话题,也就是说,题目都比较大,学生不易把握,往往难以下笔,写出的作文空泛无物。所以, 考生应在话题范围内自拟一个符合选材内容的更小更新的题目。如以“幸福”为话题,就可以拟《我和幸福有个约定》、《别让幸福擦肩而过》、《缝在衣服上的爱》、《幸福的滋味》、《拒绝幸福的“侵蚀”》等。

陷阱二:把“文体不限”当“没有文体”

话题作文往往有“文体不限”的要求,但“文体不限”不等于“不要文体”。“文体不限”只是放宽了对文体的限制,给考生提供了选体的自由。其实,同一个话题的作文,学生的生活实践不同,立意与选材不同,写出来的文章体裁肯定各不相同,如同样以“幸福”为话题的作文,有写成议论文的,有写成记叙文, 也有写成夹叙夹议的抒情散文, 甚至有的写成了说明文的。但对个体考生而言,一旦选定了某一种文体,就必须按这一文体行文,不能不管文体,信马由缰,切忌写成“四不像”文章。一般来说,要选择自己最擅长的文体写,如果擅长写记叙文,则在记人叙事中必须体现记叙文的六要素;如果擅长写议论文,则在逻辑严密的论证过程中,有鲜明、正确的观点,有充分有力的论据,如果擅长写说明文,就要科学地说明事物的特征,运用恰当的说明方法,合理安排说明的顺序,准确使用语言。总之,写什么必须是什么,写什么必须像什么。

陷阱三:不扣话题,若即若离

“围绕话题”是话题作文的唯一限制。能否紧扣话题 、突出主旨是评卷老师紧抓不放的。由于有的考生对其置之不理,考卷中便出现了不少不符合话题的离题之作。

1.任意扩大话题的外延 ,写似是而非的内容。如有的考生将“感激”写成“感动”。

2.整体偏离。指文章内容全部没有落实题目要求 ,比如 ,题目要求以“诚信”为话题写作,有的考生拟题“要做个诚实的人”,全文大谈诚实,忽略了“诚信”中“守信”的意思。

3.部分脱轨。即行文中出现离心句 、离心段 ,使得部分内容偏离题旨和文章中心。比如《我关注“神舟”八号飞船升空》一文,记叙“我”全天守候在电视机旁关注飞船的情况,中间写母亲教育“我”不要因此耽误学习,顺势写“我”以前痴迷于电视导致学习退步的经历,结尾又写“我”看飞船而感到自豪一事。文中插入“影响学习”的一段就偏离了题旨。

造成偏离题旨的原因,首先是写作时审题不准,错误地理解了题意。比如以“责任”为话题作文,你若将它等同于“任务”,就会写别人“指定”你担任的工作,而不是写自己“应尽”的职责。曲解题意,写作就极容易离题。其次是扣题写作和围绕中心写作的意识不强,写作时随意性强。特别是话题作文,不要以为只要把写作内容锁定在话题范围之内就万事大吉了。殊不知,符合话题理所应当,扣住自己拟定的文题写作也很重要。再次是没有掌握一定的点题方法。比如有的同学重视开头点题而忽视结尾扣题,结果在中间部分跑了题。

陷阱四:选材贪大求全,内容空泛

考场作文大多有字数限制,其容量极为有限。有的同学往往忽视这一点,想在作文中装进尽可能“丰富”的材料,尽可能“全面”的观点 ,尽可能“充分”的感情 , 想要面面俱到 , 结果面面不到。如有关“环保”的话题,有的同学既想谈环境污染的愈演愈烈,又想谈环境污染的严重后果,更想谈环保的措施,最后还不忘呼吁人们强化环保意识,承担起环保责任。在有限的篇幅内,怎能将这些问题一一谈得清,谈得透? 只能是“蜻蜓点水”、浮光掠影而已。平时学生作文的选材常出现以下三个方面问题:

1.忌“信马由缰”不着边际 。文章主题集中突出才有“冲击力”,可是有些学生贪大求全,面面俱到,搞“多头并进”,这样反而费力不讨好。例如,以“朋友”为话题写作,有的同学把家庭、学校、社会,人类、物类各种“朋友”,凡感兴趣的一股脑塞进作文;写“与_______对话”,有些学生便海阔天空,闲聊瞎侃。还有一种情况是学生对文体把握随意性强,写成“临界文”或“四不像”。因此,教师要教学生学会在命题范围内,通过对纷繁的生活表征和积淀的审美印象进行盘点, 并与内心的创造冲动印证,精准地确立自己要表达的主题,做到心无旁骛,思绪不外驰,确保文章主题鲜明、集中、突出。

2.忌“顺手牵羊”不作深究。 话题作文取材立意空间广。往往想写、可写的东西很多,不少学生消除了“巧妇难为无米之炊”的烦恼,却又容易犯“鱼目混珠”的错误。例如,以“亲情”话题写一篇文章,生活中能反映亲情的人和事多如牛毛,有的学生不能从“真、新、深、独”的要求出发,通过反复比较,精心思考选取典型材料,而是信手拈来一个,以为符合题意就行,如此写出来的作文自然是平浅之作。因此,教师要提醒学生消除这种作文时的懒惰心理和草率态度,鼓励学生工于构思、勇于创造。

3.忌“管中窥豹”只见一斑 。中学生写话题作文 ,提倡“开口”小,以小见大,这样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但不少学生选材立意时就事论事,以小见“小”,不能做到言近而意远,题浅而旨深。例如,以“幸福”为话题写作,不少学生避重就轻,少惹麻烦,选取生活中的寻常小事,表现自己对“幸福”的感受,认为这样稳实可靠,而忽视对“小事”本身的裁剪与挖掘。这种无视生活的普遍意义、本质意义,缺少对人类自身深切关注的写作习惯,断然不足取。

陷阱五:阐述过多,缺少创新

一些应试者认为话题作文“比较好写”,觉得写作话题作文只不过是对所供材料的阐释和类比。近年的高考话题作文中就出现了这种苗头。比如2015年有不少记叙性文体是比照材料原文杜撰出的救人故事: 有自己登山时风雪中勇于救人,有路遇车祸不顾安危凛然救人,有突发洪水冒着被卷走毅然救人,等等。议论性文体只是对材料故事的简单议论和说明,如解释登山者为什么要舍己救人,这样做的结果是什么,应如何向登山者学习,等等。这种缺乏创造性的肤浅简单的照搬和阐释,也是对话题作文写作的又一种误解。与此相联系,这种杜撰编造的文章,其感情必定是虚假的,行文必定是矫揉造作的。

话题作文要求对所供材料进行深入思考,是指经过这样的思考, 找到与材料题意完全吻合的规定情 境。这种规定情境 ,如写记叙类文章 ,表现为人、事、景、物。如写议论类文章,表现为哲理、情感和思维逻辑。对每一个考生来说,要取得好成绩,围绕话题深入思考,找到与材料题意完全吻合的“规定情境”是关键。把自己思考的创造性成果,再用一定的文体形式,通过恰当的表达方式,准确、生动地反映出来,这又是检验考生写作水平的重要尺度。上面列举的考生对材料缺乏创造性的简单阐释和类比, 根本谈不上围绕话题进行深入思考。2015年我省高考优秀作文《选择》、《拷问灵魂》(刊登于《燕赵都市报》7月19日C2版 )等 ,对考生如何围绕材料深入思考,富于创造性地找到“规定情境”,如何立意、选材,最终写出有创意的作文提供了有益借鉴。从某种意义说,话题作文倡导创新,鼓励创新。只有这种新型的作文形式,才能为那些有写作特长的考生提供展示才华的广阔天地。阅卷教师每每碰到有新意的作文,眼睛总要一亮,同时出现沐春风、浴甘露的感觉。大家相互传阅,连连称赞。这就是有新意的话题作文答卷的社会效果。

篇4:中考话题作文的创新

一、把握材料。立意求新奇。

例:幸福是每一个人穷其一生都在追求的目标,但因个人的生活方式、生活目标及生活环境的不同,对于幸福,人们会有不同的理解。那么,你是如何看待幸福的呢?请以“幸福”为话题,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作文,文体不限,题目自拟。针对此话题作文,应注意以下三个环节:

1、化大为小。“幸福”是一个大而空的概念,如果就此写开,文章一定会空而无物、苍白无力;而把它“化小”,则会使材料容易把握,立意明确。(1)限制法,即在话题词语前加上必要的修饰或限制成分,使话题变小。如“不可思议的幸福”、“老张的幸福”、“妈妈幸福的一生”、“一个平民心中的幸福”等,这样一限制,作文就容易多了。(2)置疑法,即用设疑的方式把话题变小。“他真的很幸福吗?”、“怎样才能得到幸福?”、“幸福离我们有多远?”等。这样设疑后,话题的中心或主旨就已经呼之欲出了。(3)联想法,即围绕话题进行发散思维。展开联想,从而使话题变小。如“幸福从哪里来”、“幸福怎样去争取”等,这样,文章的中心就会浮出水面。

2、化虚为实。话题作文所给的话题,往往是比较空泛的概念,在进行构思立意时一定要把它落实到具体实在的观点或主张之中。“幸福”这个话题,可以实化为“吃亏是福”、“有钱不一定是幸福”、“我感到很幸福”等实在的观点,实化后文章的主题或立意就凸显出来了。

3、化抽象为具体。有些隐性材料,难以发现其意旨,只有在吃透材料的基础上,明白材料的寓意所在,才可能把握其意蕴,从不同角度去立意。在宽泛的题材之下,不妨适当进行反向、多向思维,别人肯定我否定,别人写熟我写生。尽量做到“与众不同”,文章方才耐人寻味。

二、巧拟标题,文体出新。

如“幸福”为话题的作文,可拟下列标题来写作:“吃亏才是福”、“多子一定多福吗?”、“幸福不会自己从天上掉下来”、“一切都靠自己来把握”、“珍惜拥有”、“拜金者的下场”等。

如果说标题是文章的眼睛,表达方式便是一针兴奋剂。一篇话题作文,可以通过不同的文体加以表现。记叙议论、书信日记、诗文小说等等,究竟采用何种文体,这就要据具体情况而定。看所选材料角度适合哪种文体就用哪种表现,再者看作者本人擅长哪种文体,熟悉哪方面的材料,在不脱离材料范围的前提下采用擅长的文体表现熟悉的材料,自然会得心应手,优秀之作便举手可得。

三、巧妙布局,文采飞扬。

在写家乡题材时,一位学生以《古树作证》为题,写了这棵古树在这个贫瘠的小山村站立了一个半世纪,古柏树干疮百孔,却虬枝横生,在这棵古树下曾有部队安营扎寨,大炼钢铁时,在这棵树下支过锅炉,合作化时,古树更是集合点……全文以古树为线索,反映小村的历史变迁,而今,小村富起来了,古树旁茶园叠翠,小村茶厂星罗棋布,高速公路由古树前横穿而过……山村的巨变,古树可以作证。匠心到处,尺水兴波,小作者以一棵普普通通的树來反映小村的沧桑变化,以小见大,结构巧妙。作文结构安排不可忽视,语言技巧更应讲究,好的语言在文章中如行云流水,如空中蹁跹的蝶影,如地上缤纷的落叶,给人以美感,给人以无穷的魅力。文章千古事,语言是载体,语言优美,方能击人心扉,扣人心弦,语言精妙,才可把平常之事、平淡之事写得生气盎然,神采飞扬。在话题作文里,倘能巧妙地借助独特优美的语言表现文章深邃的思想内容,文章则定会妙笔生花,才情无限。

故此,在平时作文训练中,要让学生逐步具备观察能力,思维能力,想象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在老师的正确指导下,灵活运用,把翔实的内容、隽永的语言和华美的结构完美结合,定能写出其个性和风格。只有这样,学生才会把作文写得斑斓多彩,摇曳生姿,也只有这样,作文教学才能真正走上创新之路。

学生作文道路漫长,需要学生日积月累,走逃生活,需要教师勤于指导。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提高学生创新能力,是作文教学不可忽视的重要环节。

篇5:以幸运为话题的作文

有失落的时候,在每次看到别人成群结队地玩耍时,总会在一个角落里承受这一份孤独。然而,默默间言语中的问候:“怎么样?可以一起玩吗?”一句简单的话蕴含了一个小时我被感化的神情。抬眼望去,世界上多少人多少与我共沐洗傻纳命,他们对我的关爱,让我体会到我与日与共,水与息的美好,让我看到了每个人对我的热情,那一刻我感受到我是多么的幸运。

我是幸运的,因为有指责,让我体会到我自身的完善。

有犯错的时候,老师与父母在本子上的指指点点:这里,这里,还有那里……对我的指责,这种絮絮的话语,我感觉却不是唠叨,仔细地听着,心中有种悔意,有种苦涩。可是指责后的结果,并不是一举颓废,改正后,我深切地认识到我的完善。又是一种喜悦。回想当时老师的话语,那一刻,我真的很幸运。

我是幸运的,因为有挫折让我体会到我意志的提升。

有失败的时候因为人生的路不可能是平平凡凡的,如果毫无挫折,他的人生不会精彩,数学的满分是我的目标,更是我所追求的,一次次考试成绩的公布,数学离满分虽相差不是很多,但多也差9分的时候,当时我有一种气馁,可是这却变成了我的动力,有了一种奋发的劲头。就算不会实现,但是越挫越勇,磨练中,那一刻,我的确很幸运。

篇6:以“幸运”为话题的初一作文

什么是幸运?在路边捡到了钱,就是幸运?在紧急关头,躲过一劫是幸运?在危险时刻没有受伤是幸运?……在我眼里,这些不是真正的幸运,真正的幸运是在你遇难时,别人会伸出援助之手来帮你;是在你受伤时,别人会来安慰你;是在你生病时,别人会来关心你。

记得那天,我从学校出来时已经晚了,因为我出来的比较晚些妈妈不知道还没赶到来接我,我只好站在校门口等待妈妈。五分钟过去了,十分钟过去了,十五分钟过去了……半小时过去了,我焦急地等待着,心想,怎么还不来,今天的作业好多啊!妈妈如果再不来的话,我今晚要写到老晚了!我心里默默地祈祷着老妈快来,一边嘴里自言自语地说着。这时,对面卖早餐的阿姨听见了,微笑着对我说:“小朋友,你妈妈还没来啊?在我这打个电话吧!”我满怀谢意地点点头,拿着阿姨的手机拨打了妈妈的电话。“谢谢您阿姨!妈妈马上就来接我了。”我满怀感激地说。“不用谢。外面天气冷,来屋里坐坐吧!”阿姨笑了笑。我一进小卖部,感觉浑身暖和。阿姨又连忙拿一个干净杯子,把热水倒进杯子里,然后递给我,让我把水喝了,暖暖手。我突然感觉是那么幸运。过了几分钟,妈妈来了……

就在那一瞬间,我知道了什么是幸运……

篇7:初一作文关于幸运的话题500字

最近有很多人都在寻找幸运草,听说,这是一种很独特、能给人带来幸运,却很难找到的草!

然而,我却没有兴趣去寻找!因为,有些东西,用幸运得不到!

也许,财富可以用幸运得到,可是会成为很短暂的幸运,如果没有能力去把握财富,没有能力管理财富,那么,就算你是个幸运的人,会用幸运得到一生的财富么?

也许,感情可以用幸运得到,无论亲情、友情、爱情,可都会是虚无飘渺!如果你得到后不懂得珍惜,不懂得如何处理感情,那么,就算你得到了幸运草,它能改变什么?

也许,幸福能用幸运得到,可是给予的毕竟很少,这样的幸福,不会美好!若是一味地用幸运得到幸福,有可能会失去已经拥有的幸福!那么,幸运,能挽回什么?

也许,成绩能用幸运得到,可是,如果不知道怎样保持,不努力地学习,只顾享受成功的喜悦,陶醉在成就感之中,那么,你是必定会尝到失败的,就算用幸运带来了好成绩,那也只会是曾经!

世界上的很多东西,用幸运得不到,所以,千万别抱有侥幸的心面对每一件事!就算偶尔走点小运,也不能守株待兔地等待幸运的光临,或是一味地寻找所谓的幸运草!与其这样浪费时间,还不如努力地自己创造!

幸运草,就算美好,也不要奢望得到!因为,幸运,只在一瞬,努力,却可以持续一生!

我很幸运

我很幸运,我庆幸自己生活在这里,庆幸我有这么多好朋友,有疼爱我的老师,父母……

我感谢父母给了我生命,我庆幸我是完整的,我庆幸我的生活和平幸福,我庆幸我有汲取知识的权利,我庆幸……

有些人总是说自己非常不幸,但是,只要看看那些盲人,看看那些比你更不幸的人,你就会发现,你,是幸运的。

我出生在农村,生长在经济不怎么样的家庭中,但是,我很开心,幸福,我认为,有钱的人不一定快乐,往往经济不景气的家庭才幸福。

我还有一个疼爱我的哥哥,他很疼我,当我作业不会时,他都会一点一点耐心解释;做得不对时,他也会一点一点给我解释;当我叫他买东西时,只要不会那么贵,他都会给我买,他是我的好哥哥。

我还有一些朋友,她们都是我的死党,如果没有朋友,我会很悲哀,如果在我伤心的时候,没有她们安慰我,我会怎么样;如果在我做题不会时,没有她们给我解释,我会怎么样;如果没有朋友,我会怎么样啊!所以,我庆幸我有朋友,我庆幸有朋友给我给我遮风挡雨,我庆幸我伤心时有倾诉的对象,我庆幸我有心事时能大胆说出来,我庆幸在我哭泣时,有一双手过来为我擦干泪水,讲笑话逗我笑,有时,在我有问题时,可以有免费的教师给我解答。

可是,在我小学的时候,却没有什么朋友,总是孤独一人,因为我很内向,所以成绩很不好,但是,来到这个学校后,我渐渐变得开朗了,活泼了,渐渐地,我的成绩提升了。

我很幸运!

孟子的幸运

孟子被人们称为“亚圣”,和孔子合称“孔孟”,事实上是后人抬举了他。孔子做的是实事,而孟子则只会做一些徒劳的事情。

孟子继承发扬了孔子的思想,认为统治者只要施行“仁政”就能称王。《孟子》里的很多篇,总是一大段对白然后一句翻译后意思为“这样就能称王了”结尾。这些文章观点相同,论据雷同。而《齐人有一妻一妾》更是破绽百出,读了让人起鸡皮疙瘩。

然而孟子能成为继孔子后的儒学大师,就是他的幸运了。

孟子一生为了宣传自己的政见而周游列国,然而始终没有一个君王听从了他的建议,一直到死也没有达到自己的理想。这个看似不好的结局事实上是他最好的结局,是他的幸运。因为他的思想在当时的社会情况下无异于“乌托邦”,可以想象,如果有一个君王采纳了他的建议,死心塌地地施行“仁政”,肯定是失败的。幸好没有,所以孟子是幸运的。正因为这样,人们就只知道他有这么一种听起来很好很好的思想,并不知道这种思想并不适合当时的实际,于是他成了圣人。

和孟子形成强烈反差的是赵括,赵括小时候就熟读兵书,对书本上的东西无一不知,对战事分析得头头是道,被人们目为天才。不幸的是他被派去指挥战争,结果失败了,于是他成了只会纸上谈兵的典型。试想一下,如果当时天下太平,姓赵一生都没参加战争,那么他在人们心目中就一直是天才,从而留下佳名,结局还不和孟子一样?

篇8:中考话题作文写作指要

一、解析话题作文的构成

话题作文一般由四个部分组成, 即材料+提示语+话题+ 要求。比如下面的试题中:

在非洲, 每天早晨, 羚羊睁开眼睛, 所想的第一件事就是: 我必须比跑得最快的狮子跑得更快, 否则, 我就会被狮子吃掉。而就在同一时刻, 狮子从睡梦中醒来, 在脑海里闪现的第一个念头是:我必须能追得上跑得最慢的羚羊, 要不然我就会被饿死。于是, 几乎是同时, 羚羊和狮子一跃而起, 迎着朝阳跑去。——这是“材料”。

同学们, 读了上面的材料, 你一定会有许多感触。生活就是这样, 每当太阳升起之时, 我们就应当毫不迟疑地向前奔跑——这就是“提示语”。

(请联系自 己的生活 实际) 以“奔跑”为话题写一篇文章——显然这是“话题”。

①题目自拟。②除诗歌外, 文体不限。③不少于600字。④文中不出现 (或暗示) 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这就是“要求”。

许多话题作文没有材料, 比如:

阅读下面的文字, 按要求作文。

生命是一个奇迹, 在这个星球上相聚、相守、相处也是一个奇迹。但是世界给予我们的还有更多的忧虑和不安:战火纷飞、环境污染、瘟疫蔓延……

对此你一定有自己的体验或思考。请以“共享生命”为话题写一篇文章。立意自定, 文体自选, 题目自拟, 不少于600字。

本题中“生命是一个奇迹, 在这个星球上相聚、相守、相处也是一个奇迹……”这不属于材料, 而是提示语。

有些话题作文有材料却没有提示语, 比如以下一题:

学校准备组织我们搭车到百里外的县城去参加作文竞赛。我们一听, 又兴奋又担扰, 兴奋的是我们能够坐上大汽车去县城里看看, 担忧的是我们这群山里的孩子, 作文能赛过城里的学生吗?头发花白的老校长看出了我们的忧虑, 他就说:“你们常常上山下田, 谁能说出一种不会开花的草?”不会开花的草?我们想了半天都摇摇头说:“老师, 没有一种草是不开花的, 所有的草都会开出自己的花朵。”

老校长笑了, 说:“是的, 孩子们, 每一种草都是一种花, 栽在精美花盆里的花都是一种草, 而生长在田地边和山野里的草也是一种花啊。不论生活在哪里, 你们和其他人一样, 都是一种草, 也都是一种花。记住, 没有一种草是不会开花的, 再美的花朵也是一种草!”

请以“每一种草都会开花”为话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说真话, 叙真事, 抒发真情实感。②除诗歌外, 文体不限。③文中不得出现与自己真实身份相关的地名、校名、人名。

本题是直接从材料到话题, 中间没有提示语。

还有的话题作文, 则是直接给出话题, 比如:

以“亮点”为话题, 自拟题目, 写一篇作文。

这道题目没有材料和提示语, 属于直陈话题。可见, 构成话题作文的四个部分中, “材料”和“提示语”不一定非得有, 但“话题”和“要求”是必不可少的。其中“话题”是核心, 是审题立意的对象;“材料”的作用主要是引出话题, 同时对话题起注释和说明的作用;“提示语”的作用是启发审题、立意和明确写作的范围; “要求”则是写作时的注意事项, 也要认真审读。

二、明确话题作文的特点

中考话题型作文的特点, 首先是立意自定。命题者所提供的话题, 是对写作范围和题材内容的限定, 而不是确立一个具体的主题。比如以“责任”为话题作文, 此题至少可有以下几种立意:一、青少年要培养责任意识, 这种责任是对自己的, 也是对家庭的, 更是对民族的、国家的、社会的、人类的。二、领导干部、公务人员应当承担起肩头的责任 (可以通过揭露互相推诿、不负责任的世相加以诠释) 。三、责任是双向的, 我们十分强调个人对社会的责任, 也不能忽视了同样重要的另一方面——社会对个人的责任, 比如政府应为下岗工人建立必要的社会生活保障体系。

其次是文体自选。只要没有特殊限制, 除了记叙文、议论文外, 写成散文、诗歌、小说、剧本等都是允许的。

再次是写法灵活。考生可以自选写法, 或记叙经历, 或发表议论, 或抒发感情, 或展开想象, 或编述故事。

第四是题 目自拟。这 虽然有考查拟题能力的意思, 但主要还是给考生以更大的自主权。这样, 话题作文为考生展示写作个性提供了广泛的发挥空间。

话题作文不同于命题作文、材料作文。它和命题作文的区别在于:话题作文只提示写作的内容指向, 而命题作文大多会提供一个中心意思;话题作文所写内容与话题相关即可, 而命题作文一般要求紧扣标题展开;话题作文的写作范围一般来说远远大于命题作文;话题作文允许自拟标题。话题作文与以往的材料作文相比, 最大的差别是:“话题作文的核心是话题” (教育部考试中心张伟明先生语) , 话题作文提供的材料, 不像以往的材料作文那样, 是立意的出发点和归宿点, 它只是命题者所作的“作前指导”, 是引发考生思考的一个“由头”, 是启发考生打开思路的一个“例子”, 是“举一反三”的“一”;而材料作文行文的主旨要与材料相吻合。如果考生不了解这一区别, 抛开话题, 随意地从材料中自行引出一个观点作文, 那么很可能下笔千言, 离题万里。此外, 从结构上看, 材料作文中的“料”是必须使用的, 如果是议论文, 一般应放在文章的开头作为引出论点的依据;而话题作文的材料, 用不用它无所谓。

三、分清话题作文的类别

从内涵的显隐看, 有显豁类和含蓄类, 前者如“伸出你的双手”“享受过程”“责任”“怦然心动的感觉”“忽略的, 有时是最重要的”“陶醉”等;后者如“没有卖不出去的豆子”“灯”“心中的太阳”等。一般含蓄类的话题除了“字面义”外, 须挖掘其“深层义”, 比如引申义、比喻义、象征义, 等等。

从语言形式看, 有词、短语与句子之别, 比如“责任”“奔跑”“灯”“表达”, 这是词;“伸出你的双手”“享受过程”“怦然心动的感觉”“成功的秘诀”“共享生命”“成长与追求”“快乐和痛苦”, 这是短语;“忽略的, 有时是最重要的”“动物也是我们的好朋友”, 这是句子形式。一般来说, 话题的字越少, 外延可能就越大;字越多, 外延可能就越小。字多的话题观点比较明确, 容易下笔;字少的话题可在话题前补上一些限定语, 以缩小其外延, 从而精选一个角度来作文。

从范围的大小看, 有窄、宽之分, 比如“动物也是我们的好朋友”“借口——弱者的托辞”等, 就比较窄;“陶醉”“怦然心动的感觉”“表达”等, 就比较宽。

从涉及的对象来看, 有单一和多个的区别, 比如“亮点”“责任”“享受过程”等, 写作对象比较单一;而“成长与追求”“快乐和痛苦”等, 就属于多对象话题。多对象话题实际上是一种关系型话题, 写作时两者都要顾及, 并要把两者之间的关系揭示出来。

再从涉及的内容看, 大致可以分为以下几类:成长经历、人生感悟、道德修养、教育学习、社会热点、哲理思辨, 等等。

四、打破审读题目的顺序

考生往往习惯于这样的审题顺序:材料—提示语—话题—要求。这种“先看材料, 后看话题”的顺序, 实际上是材料作文审题顺序的惯性使然, 因为材料作文审题立意的中心是“材料”。而话题作文的审读顺序最好是:话题—材料—提示语—要求, 即“先看话题, 后看材料”。这是因为话题作文审题立意的中心是“话题”, 而非材料或提示语。不少考生审题时出现偏差, 原因可能正是忽视了这一点。像面对试题“共享生命”, 部分考生围绕提示语中的“生命”“战争”“环境”“瘟疫”等内容立意, 而没有看到话题中“共享”一词的“题眼”作用, 没有在关键词上做文章, 以致严重偏离了题意。

[实战演练]

阅读下面的文字, 根据要求作文。

自然是最伟大的一部书, 歌德说, 在他每一页的字句里我们读得最深奥的消息。并且这书上的文字是人人懂得的: 阿尔帕斯与五老峰, 雪西里与普陀山, 莱茵河与扬子江, 梨梦湖与西子湖, 建兰与琼花, 杭州西溪的芦雪与威尼斯夕照的红潮, 百灵与夜莺, 更不提一般黄的黄麦, 一般紫的紫藤, 一般青的青草同在大地上生长, 同在和风中波动——他们应用的符号是永远一致的, 他们的意义是永远明显的, 只要你自己性灵上不长疮瘢, 眼不盲, 耳不塞, 这无形迹的最高等教育便永远是你的名分, 这不取费的最珍贵的补剂便永远供你受用。只要你认识了这一部书, 你在这世界上寂寞时便不寂寞, 穷困时不穷困, 苦恼时有安慰, 挫折时有鼓励, 软弱时有督责, 迷失时有南针。

请你以“亲近自然” (或“感悟自然”) 为话题, 写一篇文章。

[ 注意 ] ①所写内容必须在话题的范围之内。试题提供的文字, 在文章中可用也可不用。②立意自定。③文体自选。④题目自拟。⑤600字左右。

[提示]

“亲近自然”, 指的是“融入自然”“陶然沉醉于自然”;“感悟自然”, 指的是“在用眼睛、用心灵感受自然的基础上有所领悟”。这两个概念相当宽泛, 为我们提供了很大的思考、写作的空间。看到这样的话题, 有些同学可能会摸不着头脑, 不知从何写起。构思时我们要善于把抽象的概念化为具体的意象, 从大自然的众多事物中选择你最喜爱的或最能感悟到哲理的来书写, 从小处着眼, 精心选取切入点。

下面试以“感悟自然”为例略作解说。比如花有花开花落, 含苞欲放时你能感受到勃勃生机, 感悟到要从小树立远大理想, 准备着将来为国家、为民族做出贡献;绚丽灿烂时你会感受到生命的美丽, 感悟到要珍惜青春年华, 勤奋学习, 让人生焕发光彩;随风飘落时你会感悟到“化作春泥更护花”的崇高的精神境界。又如同样是雨, 毛毛细雨使你联想到“润物细无声”的美好;倾盆大雨使你联想到人生道路上也会有暴风骤雨, 从而鼓起你在困境中抗争的信心与勇气。对于同一种景色、同一个事物, 由于各人的人生经历、认识水平、美学修养有别, 所“悟”也会有所不同, 因此, 如何写出立意新颖、思想深刻的文章就是一大难点。我们不妨从王之涣登鹳雀楼抒发的“欲穷千里目, 更上一层楼”中获得启发, 不妨借鉴苏轼面对滚滚长江水发出的“浪淘尽, 千古风流人物”的慨叹, 还不妨仔细品味陆游游山西村得到的“山重水复疑无路, 柳暗花明又一村”的哲理……同学们在立意时可尝试一下“异想天开”“反弹琵琶”等方法。

参考拟题:1. 用心看自然2. 别让她哭泣3. 抚着绿叶是种幸福4. 自然的距离有多远5. 听听那冷雨6. 心灵的深呼吸7. 东坡的感悟8. 母亲的召唤。

[精品素材]

虚荣是花开得太多

虚荣的人就像一棵花开得太多的树, 是很难结出硕大的果实的。

树都喜欢绚丽的花开满枝头, 博得众人的喝彩。可也别忘了, 要是花谢了, 长不出果实或长不大果实, 种树人就要把它砍掉, 栽种别的果树。果农不管它的花开得多美, 他要的是果实。

[点击]

人世也一样。你开花只能博得路人的赞美, 可是你为了虚荣花开得太盛, 就不利于果实的生长。等花谢人去, 青春已老, 你没结出果实, 又以何脸面见人呢?想多开花是件好事, 但进取与虚荣只一步之隔;开花时要想一想自己的实力, 别为了与他人比花的多少而耗尽精力, 以致无力结果了。

荒岛上的公爵兰

1982年, 挪威探险家威廉姆斯在结束南羊裂谷带的探险后, 记者曾问他有何感想。他说, 我始终有两大遗憾:一是为世人遗憾, 地球上有那么多瑰丽的景色, 世人竟不得一睹;二是为景色遗憾, 它们那么壮观美丽, 而不为世人所知。而1991年, 他来到新西兰的斯奈尔斯岛, 这次旅行彻底改变了他的这种心态。

斯奈尔斯岛是新西兰南部的一个小岛, 终年人迹罕至。威廉姆斯跳上这座小岛, 发现这里竟生长着成片的公爵兰。这种兰花, 花姿奇秀, 香味馥郁, 在欧洲被列为群芳之冠。看到这些兰花, 他想, 如此珍稀的花卉如果在欧洲早就被拿去装点总统套房了, 可是在这儿它们却寂寞地生长着, 几百年甚至上千年都无人知晓。正当惋惜之情再一次从心底油然而生时, 不经意间, 他发现一个小山崖上有一窝野蜂, 它们正忙碌着, 把兰花上的花粉和蜜带回蜂房。威廉姆斯看着眼前的一切, 十几年的迷惑一下子解开了。他在当天的日记中写道:“这一片公爵兰, 有这一窝野蜂不就够了吗?世界上奇绝的景色, 有一两个探险家走近过目睹过, 不也就值了吗?”

[点击]

身处物欲社会, 我们究竟靠什么才能立世?我们应该怎样来面对有可能遇到的不公?荒岛上的公爵兰给了我们许多有益的启示。

[学生例文]

第一次亲密接触

江苏太仓?顾千慧?⊙

随着一缕朝阳的闪射, 我在蒙中睁开睡眼, 雪白的天花板是映入我眼帘的第一事物。没错, 我同大家一样, 从小生活在这个充满钢筋混凝土的城市里, 到处是高楼大厦、车水马龙, 对于自然, 我们除了知道草是绿的、天是蓝的、云是白的、太阳是红的, 恐怕就再没有更深刻的了解了吧!但那一天, 我却有幸同大自然进行了一次亲密接触……

那一天, 在公鸡的啼鸣声中, 惺忪的眼睛渐渐睁开, 棕黄色的木制房顶在第一时间冲进我的视线, 一下子使我记起已远离了喧闹的市区。是的, 本人现在身处湖南张家界自然保护区。我打开旅馆那木制的小拉门, 深深地吸了一口气, 满山的绿色瞬间映入眼帘, 在那一刻, 我的心突然变得宁静, 似乎整个人都透明起来了。我静静地望着远处发呆。金灿灿的阳光下, 远处那怪异的山峰在浓密的丛林中若隐若现, 神秘得好似神仙一般; 清澈的溪流在草丛中调皮地闪着波光, 好像在和我捉迷藏, 那哗哗的水声就似孩子咯咯的笑声;五彩缤纷的野花好像一个个娇滴滴的小姑娘, 等着有人拿起画笔, 绘出她们可爱动人的模样……一阵清脆的鸟叫声, 把我从不尽的痴迷中唤醒……

那一刻, 当我乘着竹筏从溪间顺流而下时, 旅程就此真正开始。我不顾一切纵身大自然中, 难以自拔。两岸峻峭的山壁上, 缠满了墨绿色的树藤, 粗壮苍劲。它们似乎充满无穷的力量, 让我不禁想起人猿泰山拉着藤蔓在林中飞跃的场面。在情不自禁中, 我将脚伸入清澈凉爽的溪水中, 调皮的溪水就像舍不得我离开似的拉住我的脚, 阻止竹筏前进。我笑着用手抚摸了一下水面, 将脚收回。天空中的小鸟和水中那些不知名的小鱼, 都似与我嬉戏般亲近, 鸟儿们时不时停在竹筏上, 小鱼们也不时地从澄澈的溪底浮上来, 随舟而行, 在水面跳跃不已……当竹筏在下游停泊时, 我迫不及待地冲上岸, 因为在不远的前方有一片翠绿的草地。我静静地躺在草地上, 用耳朵去倾听小虫们的窃窃私语;用鼻子去闻那嫩草的清香和野花的芬芳;用心灵去感受那一片幽静、天然的大地。那一刻, 我的心与自然靠得那样近, 我们是那样和谐, 那样亲密。

我第一次与自然如此亲密地接触, 它使我突然发现, 其实草也可以是五彩的, 因为它们充满生机和活力;天也可以是碧绿的, 因为天空中满是绿色的植物; 水也可以是金色的, 因为水中溶解了无限的阳光……

用心去亲近一下自然, 我想你会发现很多、很多……

[简评]

顾千慧同学表现自己在湖南张家界自然保护区与大自然“亲密接触”的经历, 写景绘声绘色, 展示出比较扎实的描写功底。文中用对比手法 (比如“对于自然, 我们除了知道草是绿的、天是蓝的、云是白的、太阳是红的, 恐怕就再没有更深刻的了解了吧”与倒数第二段之间的比较) , 有效地增强了文章的情趣。

此外, 拟题精彩, 具有较强的吸引力。

[拓展训练]

题目一和谐之美

阅读下面的材料, 根据要求作文。

“落霞与孤鹜齐飞, 秋水共长天一色”, 构句之美, 在于对仗整齐, 那是一种和谐。

“念去去, 千里烟波, 暮霭沉沉楚天阔”, 构句之美, 在于长短错落, 那是另一种和谐。

和谐, 指存在各方彼此相合, 关系融洽而协调。文字如此, 其他的艺术呢?人、社会、我们生存的这个世界呢?……请以“和谐之美”为话题, 写一篇文章。

[ 要求 ] ①立意自定;②除诗歌外, 文体自选;③不少于600字。

[提示]

天上, 地下, 世间万物, 无处不存在“和谐”;同时, 也存在着特殊的“不和谐”。正因为有许多“不和谐”的出现及其导致的恶果, 更引发了我们对“和谐之美”的呼唤。

构思本题, 可采用“以问领写”的方法。比如先提出下列问题:一、什么是和谐之美?二、为什么要追求和谐之美?三、怎样创造和谐之美?……再试着打开思路, 回答这些问题。比如针对第一问, 可以联想到“和谐之美是一种自然美, 又是一种默契——可意会而不可言传, 可神通而不可语达”“和谐之美表现为宁静淡泊的人生态度”“和谐之美美在规律, 有人提出‘人定胜天’, 企图打破这种规律, 结果遭到大自然严厉的惩罚”;针对第三问, 可以联想到“创造和谐之美需要信任”“创造和谐之美需要宽容”“创造和谐之美需要关爱”, 或“沟通带来和谐之美”“尊重产生和谐之美”“受到道德制约的科技发展产生和谐之美”……然后对以上各种回答 加以筛选、组织, 精选素材, 挥笔成篇。

题目二敬畏

阅读下列文字, 按要求作文。

按照《现代汉语词典》的解释, “敬畏”的意思是“有敬重有畏惧”。敬畏在某种程度上, 就是我们生存或生活的底线。无法想象, 人若是没有了敬畏, 这世界将会怎样。

请在我们奔波忙碌的学习生活中作一短暂的歇息, 静下心神反观自我, 轻轻地问一问自己: 在我们的心中, 还有让我们感到敬畏的东西吗?请以“敬畏”为话题, 写一篇文章。题目自拟, 文体自选, 不少于600字, 不得抄袭。

[提示]

写本题时须注意:一、关注提示语, 从中获取重要信息。提示语不但解释了什么是“敬畏”, 而且指明了心存敬畏的必要性——这“是我们生存或生活的底线”;而“无法想象, 人若是没有了敬畏, 这世界将会怎样”一句, 又提示了一种作文构思——可以从反面入笔, 虚构一篇想象作文。二、立意上要求高远。如果整篇文章就是谈“敬畏鬼神”或者“敬畏”某个人, 那就缺少应有的深刻性和感染力。其实以“敬畏”为话题, 可写的内容还是很多的, 比如“敬畏生命”“敬畏心中的道德律”“敬畏规则”“敬畏责任”“敬畏尊严”“敬畏文化遗产”“敬畏民意”“敬畏法 律”……三、文中要有“我”, 要着力表现富有个性色彩的“我”的经历或“我”的认识, 从而使文章真切感人, 与众不同。

篇9:中考中话题作文的“各个击破”

关键词:中考;作文

中图分类号:G658.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5)18-206-02

对话题作文要有快速而准确的把握,就要抓住话题作文的特点,对话题作文的材料、提示语、题干(含话题)、注意事项等各个部分作认认真真的审渎,“各个击破”。而审题时既要全面,又要抓住重点,还要注意各部分之间的内在联系。

其一,要全面把握话题材料

如果说,话题作文提供的是可以尽情奔驰的广阔的大草原,那么审题的第一要素就是要全面把握材料中心,在材料中找出控制骏马奔驰的缰绳。这样就可以把命题的意图吃准,在一定的高度上审视材料,在写作的时候能够抓住材料的中心,而不会顾此失彼。

1、要抓住关键词句,读懂材料

例有一道考场作文题是这样的:一个海员/他最欢喜的是起锚所激起的/那一片洁白的浪花……/一个海员/最使他高兴的是抛锚所发出的/那一阵铁链的喧哗……/一个盼型出发/一个盼望到达。

“一个盼望出发,一个盼望到达”,诗中的“出发”和“到达”引发你想些什么呢?以此为话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要写好这篇话题作文,就要认真阅读并准确理解这首诗的深刻意蕴,尤其要深入理解“出发”和“到达”这些关键词句的象征意义。“出发”,可理解为事情的开始,对目标的追求,准备面临的考验等;“到达”,可理解为事情的结束,理想的实现,成功的喜悦等。“出发与到达”与人生中的无数个起点和终点一样,是对立统一、紧密相联的。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人生航船,一个追求的目标达到了,又要去追求另一个新的目标,人生的价值就是在不懈的追求中实现的。对这首诗,如果不能迅速抓住关键词句来思考分析,如果仅局限于从字面意义和诗中的“海员”形象去理解,就会过于狭隘,过于肤浅,甚至偏离题意。

2、要借助提示语,读准材料话题作文,命题者在提供的材料之后往往设计段提示语。提示语的作用或是对材料作解释说明.帮助学生理解材料,或是启发思考,开展思维。借助提示语对迅速准确把握材料及话题的内涵十分重要。如某年考场作文题。在材料之后有一个提示语:的确,世界是千变万化的,疑问是层出不穷的,答案是丰富多彩的。在生活中看问题的的角度。对问题的理解、解决问题的方法以及问题的答案不止一个的事很多,你有这样的经历体验、见闻和认识吗?请以“答案是丰富多彩的’为话题写一篇文章。这个提示语,一方面对图形材料作了很好的解说,并揭示了“答案是丰富多彩的”的主要原因:一是世界是千变万化的,二是人们看问题的角度标准方法多种多样。另一方面,这段提示语提醒学生在把握“答案不止一个”的思想的同时,要放宽眼界.开拓思路,尽快从具体的图形符号的分析理解中走出来。

3、要读清题干,准确把握话题慨念的内涵和外延,“题干”是命题者用简洁概括的语言揭示写什么,即要求习作者以什么为话题写文章。审清题干,就能把复杂模糊的问题变得简单清晰。题干是对写作者的一个核心指令,写作者要严格按照指令作文,不能另起炉灶。对话题的关键词语,要认真琢磨,迅速准确地把握其内涵和外延。例如写“假如记忆可以移植”,首先就要明确“记忆”是指保存在脑子里的过去事物的印象,不是思维、性格;“移植”在这里是指“将机体的一部分组织转移到另一机体上的一种医疗手术”,不是克隆、复制。又如“诚信”是指“誠实”和“守信”,但部分考生由于不认真审题,把“诚信”单纯写成承诺、忠义、忠诚,信任,或误解为“诚恳”和“自信”,严重偏离了题意。

4、要把材料和话题综合起来审视

材料和话题,两者是联系的、统一的。审题时不能把两者孤立开来,不能顾此失彼。话题是由材料引出来的,材料对文章的内容范围也有限制作用。既符台材料,又符合话题的文章内容,才没有超出题意要求的范围。有这样一道作文题:坚持是什么?坚持是人生的希望,在滴水如冰的严冬,坚持春天的渴望;在漆黑如墨的风雨之夜,坚持心中的太阳;在人生的航程里,坚持是同守心中唯一目标而不改初衷。坚持,为人生创造了生命中的奇迹。请以“坚持”为话题写一篇文章。

初看这道作文题,似乎很容易读懂,认为“坚持就是不放弃”,但如果这样写,就不够切题。因为命题者在材料里对“坚持”这个话题的内容范围作了提示和限制。认真审读材料,就不难发现材料包含了三个要点:①希望不灭,就是坚持;②目标不变,就是坚持;③坚持能使生命辉煌。有的写作者在审题时,只注重看话题。忽略了材料,对材料缺乏冷静的思考分析,看不出材料的指向和限制的内容范围,一看到“坚持”,就先人为主,立即想怎样写自己的事情,如写自己遇到一道数学难题,连续做了几个小时也不放弃等等。这就偏离了题意,也导致联想和选材不当。

其二,要认真分析话题材料

一篇升学作文题目,凝结着命题专家的大量心血,材料中的每一句话,每一个字都有许多深刻的内涵。如果我们视而不见,或草草浏览,就很难把握文章的中心,想找到正确的切入点就非常困难了。下面这道中考作文题应该说是非常成功的一道题目:“处处留心皆学问”,如果你在生活当中处处留心,认真观察,勤于思考,那么你就可以获得许多知识。请你以此为话题,联系自己的实际,写一篇文章。

我们要想很好地把握文章中心,就要对这个材料进行认真的分析。材料告诉我们,学习知识不仅仅从书本上学习,在生活当中,有许多东西可以学习,而这个知识的学习是“处处”可以,面广量大,这就给考生以广阔的材料空间。似乎什么都可以写,写什么都适合。其实不然,这个材料里几个要素必须认真分析:“处处”仅仅是第一个出现范围要求和提示,下面还有“留心”,认真观察,也就是告诉我们出现在作文里的材料必须是在你的生活当中自己“认真观察’’而来的。如果是道听途说.从们本上看来的,你就不可能写出好的文章来。还有下面的“勤于思考”.如果你就事写事,没有经过思考,没有对这个学习过程进行理性化思考,你就不能够深刻地反映这个过程。也就是说,你的发展级等级分就有可能拿不到。所以认真研读材料,认真分析这个环节必不可少。

其三,要认真研究作文要求

现在作文要求非常宽泛,文体你可以自由选择。但是不等于没有要求!你如果选择了记叙文的体裁,你就必须老老实实地按照记叙文的规矩去写;如果你选择了议论文,你就得有论点、论据和论证。千万不要说明和记叙分不清楚,抒情和议论搅在一块。所以我们在审题的时候,要仔细看清作文要求,注意发挥自己写文章的长处,扬长避短,才能够写出最能反映自己作文水平的好文章来。

篇10:以幸运为话题的作文500字

我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才挤到前面,等我准备刷饭卡的时候,却被人抢先了,唉,该怎么办呢?我呆呆地站在那儿,想等到大学生打过饭以后我在打,这时,一位穿着黑色上衣打饭的伯伯一眼看见了我,说:“大家不要挤,等我帮这位小朋友打完以后,你们再打,可以么?”话音刚落,有些大学生沉默不语了,还有的脸红了。

这时,伯伯又用温和的声音问我:“小朋友,打几毛钱的饭?”我快速刷完卡,害羞地说:“伯伯,我打三毛钱的饭。”伯伯帮我打好饭后,又加了一些,然后补充了一句:“小朋友,吃多一点,长胖一点,要象我这样结实!”他说话真风趣,逗的我扑哧一声笑了。可是,饭打完了却走不出去,我叫道:“让我出去!”一位白色上衣的大学生说:“听到没有,让这个小朋友出去!”

篇11:以幸运为话题的作文500字

说她幸运,是因为:老师公布考试成绩前三名的名单里,有她;文艺会演上上台领奖的,是她;操场上那个好似小鹿般奔跑最后夺冠的,一定又是她。我羡慕她,崇拜她,甚至有点儿嫉妒她。感觉她运气太好了,做什么事都能轻而易举获得成功。

一天,体育测验刚刚结束,同学们陆续回到教室,有的拿着水杯喝水,有的在擦拭满头的汗,还有的已精疲力尽地趴在课桌上休息,唯独她不声不响地低头做作业。

我很纳闷:她为什么要这么着急地赶作业?于是我走到她身边,轻轻拍拍了她肩膀,问道:“你怎么不歇一会儿?”她抬头冲我一笑说:“放学后我要去排练节目,晚上还有两节网课,所以现在必须抓紧把作业做完。”说完,她又低下头去。只见她时而专注地看着课本,时而陷入沉思,时而提笔书写……此刻,教室里、走廊上,同学们在嬉戏打闹,可她旁若无人,依然聚精会神地写作业,好像整个世界只剩下她一个。

篇12:以幸运为话题的作文800字

那天,老师问我们谁想当电脑课课代表,我们大家都纷纷举手。这时,老师又说:“为了公平,我报一个学号,报到学号的人想做的话就由他做,不想做的话,我再报另外的学号。”

这时大家都非常紧张,都想要老师报到自己的学号。我的心里暗暗念着:38号,38号……“38号”老师报道。我兴奋地嗖地一下站了起来。就在这时,叶诚杰忿忿而又委屈地说:“这个学号本来是我的!”我也不甘示弱地说:“现在我们大家的学号都向前进了一位。”最后,老师宣布说:“就照现在的学号来。”

篇13:描写幸运的中考话题作文

(一) 思维导图的涵义

思维导图 (Mind Mapping) 是由英国学者托尼·巴赞在20世纪60年代所创。巴赞认为, 人类大脑接收信息之后, 以中心球体立体结构呈放射性存储在记忆库中, 可以通过思维导图呈现。思维导图形象直观, 可以使抽象的记忆和思维可视化, 两者产生和谐的“共生现象”, 记忆内容比较深刻、快速、有效。思维导图的绘制并没有定式, 能够充分运用左右脑的机能, 利用记忆、阅读、思维的规律, 协助人们展开各种想象的逻辑平衡, 开启人类大脑的无限潜能。

每个人想问题时, 思维都有跳跃性, 产生丰富的分岔, 如果把内容按顺序列出来, 思维很可能被打断, 在某一点上停滞不前。而采用画图的方式, 不仅可以用图标来愉悦学习者的心情, 还能在每个所能想到的分支上增添新的内容。在画思维导图时, 人会不断有新思想、新发现和新感受, 这会鼓励思想的潮流无止境地涌动。大脑在不断的刺激下, 会越来越清晰, 越来越容易接受新事物。通过训练, 每个人都可以让自己的记忆力达到巅峰状态。

(二) 话题复习的涵义

Brown (2001) 认为, 现代语言教学呈现“综合” (Integration) 的趋势, 提倡全语言教学 (Whole Language) , 并提出主题式教学 (Theme-based Teaching) 的思路。他认为, “主题式教学”蕴含着有效学习的原则:自动化、意义学习、内在动机、交际能力等, 这些对提高中考复习效率有一定的促进意义。初中三年整体知识的复习, 应该建立在梳理课本知识的基础上, 围绕话题进行高效复习, 强化知识的灵活应用。

戴军熔 (2010) 指出, 话题复习教学是指以话题为依托, 把语言知识的复习与语言技能的训练、情感价值的理解、文化意识的体验和学习策略的培养有机地融入其中, 在提高学生认知能力的同时, 促进其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提高。以话题为中心的立体复习框架的构建是以话题为主线, 通过整合同类话题构建知识网络, 并围绕话题进行听、说、读、写等一系列语言技能练习和综合语言实践, 其目的是促使不同水平的学生稳步提高英语的学习实践水平和复习效率。

毛克民 (2014) 指出, 话题复习教学体现了课程标准的理念, 它倡导以话题为主线, 围绕课程标准, 并结合学情和教材特点进行立体、综合的教学设计与开发。话题复习打破了传统的耗时多、收效微的复习模式, 有机地把知识整合在一起, 增强了语言运用的机会, 这样不仅提高了复习效率, 而且有助于学生从整体上复习, 帮助学生建立知识结构和提高自学能力。

(三) 思维导图在话题复习中的应用

在中考复习阶段, 复习课若只是一味地进行语法或句法讲解, 对于提高复习效果毫无裨益。由于时间紧迫、任务重, 因此, 教师应该帮助学生更加高效地梳理知识点, 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构建高效课堂。本文以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人教版Gor for it! (新目标) 初中英语的话题复习为例, 将思维导图应用在话题复习的过程中, 帮助学生进行讨论整合话题。学生通过画思维导图将知识梳理一遍, 更好地做到了个性化学习, 提高了复习效率。

二、导图话题词汇复习

众所周知, 单词的记忆包括记忆单词的音、形、义, 但目前很多人对单词的记忆还只是停留在拆音和死记硬背的基础上, 对于单词联想和具体应用记忆比较少。结合思维导图, 将词与词联系起来, 很容易通过某一个词的学习, 达到复习和巩固其他单词的效果。在话题的中心词的指引下, 通过思维导图将各个分散的相关内容串接起来, 进行词汇的话题分类教学。正如冒晓飞 (2013) 所述, 围绕单元话题的词语集被称为单元主题词汇, 其包括主题单词、主题词块 (短语、句式) , 是单元的核心词汇, 也是该话题的重点词汇。教师应创造相应的情景, 将主题词汇通过学生的使用进一步强化其应用能力, 使词汇学习具有针对性和实效性, 使教和学同步增长。

笔者以话题School Life中Language Learning语言学习的词汇复习为例, 如图1所示, 将Language Learning的词汇分为学习过程、学习内容、学习环境和学习用品四部分, 通过思维导图, 帮助学生展开想象, 将其涉及的词汇进行整理和记忆。

教师使用思维导图可以将分散的词汇总结到一起, 分类展开讲解和背诵。对学生而言, 这样不仅能够提高背诵词汇的速度, 加强对词汇的理解和分析, 还能强化学生的动手能力, 提高学生“用英语做事”的能力, 更有利于学生对词汇的灵活使用。另外, 教师有了思维导图就能够将词汇分块教学, 帮助教师强化词块剖析, 提高词汇教学的有效性。因此, 教师要充分利用思维导图, 将其应用在话题词汇复习的过程中, 提高学生英语词汇复习的有效性。

三、整合话题语法复习

花晓梅 (2013) 指出, 英语学习的最终目的是培养学习者的英语交际能力, 而学习者所要具备的交际能力至少包括四个方面, 即语法能力、社会文化能力、语篇能力和策略能力, 其中语法能力是基础。思维导图能够在短时间内强化学生的语法能力;思维导图可以将那些看似零散、孤立的知识编织成一个网络系统, 寻找其中的规律, 然后, 学生就有了一个整体的概念, 将该语法知识相关的东西内化到大脑, 付诸于具体的实践应用中。下面以思维导图在被动语态教学中的应用来展开分析。

首先, 给出和被动语态相关的任务, 让学生用所给单词的正确形式填空。

1.Chinese___________________ (expect) to shake hands when meeting each other.

2.Students__________________ (suppose) to study hard at school.

3.You______________________ (not allow) to play computer on weekdays.

4.The flowers________________ (water) by the girl.

5.A farm____________________ (visit) by us yesterday.

6.Some trees_________________ (plant) next week.

7.Teenagers should____________ (allow) to wear their own clothes.

8.Is the room_________________ (clean) by Rick?

9.Yes.It_____________________ (tidy) by Rick and his deskmate yesterday.

10.When was the telephone_______ (invent) ?

其次, 学生做完后, 教师给出答案:1.are ex-pected;2.are supposed;3.are not allowed;4.are watered;5.was visited;6.will be planted;7.be allowed;8.cleaned;9.was tidied;10.invented。接着, 教师指导学生观察这些答案的特点, 学生会发现它们的共同点是助动词be+V-ed (动词的过去分词) 结构, 即要学习的语法规则———被动语态。接着, 如图2所示, 在练习题的帮助下, 将“被动语态”四个字作为思维导图的中心词展开分析, 从定义、构成和用法三个方面进一步加强对被动语态的理解。

第一步, 搞清楚被动语态的定义。第4题花儿和浇水之间是被动关系;第5题农场被参观;第6题树木和种植之间是被动关系;第7题青少年和允许是被动关系。因此, 学生就会总结出来:被动语态指的是主语和动作之间是被动关系。

第二步, 探索出被动语态的构成。通过观察这10道题的答案, 学生会发现它们有个共同特点, 即助动词be+V-ed (动词的过去分词) , 可以得出肯定句的构成。再观察第3题are not allowed的答案时, 可以看到否定词not放在助动词be (are) 之后, 所以, 被动语态的否定句是直接在助动词be后面加not。第8题是被动语态的一般疑问句形式, 将助动词be (is) 提到句首, 首字母大写, 然后加上其他。第10题是被动语态的特殊疑问句, 由特殊疑问词when加上后面的一般疑问句构成。

第三步, 让学生思考被动语态的用法是什么。正如第6题“明年将要种一些树”, 到底是谁明年种树, 执行者不明确, 也没有必要强调执行者, 因此用被动语态。

最后, 在教师的指导下, 学生能够通过习题独立思考, 自主完成被动语态的思维导图构建。如图3所示, 将被动语态从定义、构成和用法三方面进行分析, 将规律性的知识通过思维导图进行总结, 这样能帮助学生加深对被动语态的理解和记忆。然后再通过做被动语态的练习题, 进一步将被动语态落到实处, 做到知识“从实践中来, 再到实践中去”。

四、精炼话题写作复习

在复习School Life话题时, 与其相关的子话题有:School Rules, School Trip和Language Learning等。笔者在这里就以School Rules (校规) 的写作为例, 将思维导图在其中的应用进一步阐明。

首先, 针对校规进行写作训练时, 要搭建起写作的大框架。正如吴红 (2012) 所述, 搭建起支架后, 学生要经过一定的训练才能掌握语词结构, 厘清写作思路。利用思维导图工具, 给出学生最基本的写作框架, 如图4所示, 在学校要做的事和不许做的事, 从而帮助学生从整体高度上审视自己的文章。

其次, 帮助学生联系自己身边的相关校规, 然后相互讨论。李文中 (2003) 指出, 围绕某一主题进行词汇教学, 注重常用词语的搭配和用法, 适当运用这些词汇表达本土文化和社会生活, 将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如图5所示, 学生会联系实际, 补出相关内容。在学校要做的事情:穿校服、尊敬他人、努力学习等;在学校不许做的事情:穿自己的衣服、举止不礼貌、在课上玩、不学习。

最后, 在思维导图的提示下, 学生再添加上相关句型, 比如, be (not) allowed to do, be (not) expected to do和be (not) supposed to do等和祈使句。另外, 使用连词, 如and, but, however等, 将语言输入与语言运用更为紧密地联系在一起, 真正提高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 为学生独立创作语篇提供直接的语言输入。在这个过程中, 学生既可以展示自己的理解力, 又能将琐碎凌乱的知识系统化和整体化, 化知识为能力, 最后应用到写作中去。

思维导图的运用提高了学生的篇章构思效率, 提高了学生的篇章构架能力, 提高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开阔了写作思路。通过思维导图开发学生的左右脑, 增强其自主学习意识, 为其终生学习打下良好基础。

五、反思及启发

在思维导图解决词汇复习的前提下, 将语法的规范表达通过思维导图方式进一步讲解清楚, 最后将词汇和语法相结合, 运用思维导图支架进行写作训练, 不仅能改善学生的学习方法, 而且能增强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同时能更深一层地强化英语的语用价值, 使学生更容易达到“五易”:易懂、易说、易写、易背、易用。易懂:将难懂的文字转换成图片, 看起来更直观, 更易懂;易说:有了思维导图, 学生就能够根据图示快速地复述出文章内容;易写:有话可说, 自然就可以有话可写, 在说的基础上, 学生能更好地发挥其篇章构架能力, 提高作品质量;易背:有了思维导图这个大框架, 学生能够发挥其想象力, 将与话题复习的相关知识能够在很短的时间内联系起来, 不仅仅看到知识的点, 更能够抓住中考复习的面;易用:结合思维导图这个框架, 学生将话题复习从词汇到语法再到最终的写作, 逐层推进、由浅入深, 固化知识点在学生心目中的地位, 达到语言灵活输出的目的。

本文通过思维导图与话题复习在词汇、语法和写作三方面的灵活应用, 激活学生封闭的记忆, 开启学生幽闭的心智, 唤醒学生沉睡的创新意识, 最大限度地发挥他们的潜能。围绕话题的主线进行复习, 学生边讨论、边动手制作思维导图, 在这一过程中学生就好比与所学内容进行面对面沟通, 该如何定位, 如何将知识归类, 划分到哪个部分等等, 这对学生来说都非常实用, 更培养了学生对知识的归纳整理能力。思维导图和话题复习的结合能够节约课时, 强化复习效果, 提高复习效率, 达到真正复习的目的。

参考文献

戴军熔.2010.基于话题的立体式语言教学的设计与实施[J].中小学外语教学 (中学篇) , (1) :6-12.

花晓梅.2013.思维导图在初中英语复习课中的应用[J].中学外语教与学, (12) :17-19.

李文中.2003.基于英语学习者语料库的主题词研究[J].现代外语, (3) :284-293.

毛克民.2014.九年级英语话题式复习教学的实践与思考[J].中学外语教与学, (3) :39-43.

冒晓飞.2013.初中英语单元主题词汇教学实践与探究[J].中小学外语教学 (中学篇) , (12) :33-37.

托尼·巴赞.2004.开动大脑[M].北京:世界图书出版公司.

吴红.2012.例谈初中英语写作支架的搭建[J].中小学外语教学 (中学篇) , (8) :6-9.

篇14:中考话题作文写作技巧探析

一、细审题

一般来说,话题作文的题目大,范围宽,选材有一定的难度,一般让学生难以下手。怎样迅速选定材料呢?一是“化大为小”。它指的是通过对话题进行修饰、限制、补充等方法,将话题锁定在某一内容上,尽量缩小选材的范围,迅速抓住写作的切入点。比如以“美景”为话题,你可以通过限制和修饰补充话题,使文章变成“校园美景”“家乡美景”“心中的美景”“美景其实也平凡”等等。二是“化虚为实”,有的话题比较抽象,是一个“虚”的话题,你就应该从实入手。比如“靠”这个话题,你可以往实处“靠”,爸妈靠科技致富,学生靠勤奋成才,运动员靠拚搏夺冠等,这样一来,文章就有话可说,文章的内容就充实了。

二、走熟路

首先,话题作文的不限文体,给考生提供了自由广阔的写作空间,有利于考生张扬个性,发挥自己的特长。因此,你应选定你擅长的文体来充分展示你的写作个性。擅长叙事,你可选择记叙文;擅长说理,你可选择议论文;擅长抒情,你可选择散文;擅长想象,你可以选择童话;擅长讽刺,你可以选择杂文……比如以“水”为话题的文章,你可以叙述一个停水后的故事,你可以说明水的性质、用途,你可抒发对“水”的情感,你可以议论“水滴石穿”“水能载舟,亦能覆舟”的道理,你可叙述“水”的童话,你可以想象说资源枯竭后地球的劫难等等。然后,确立中心,谋划全篇,编写提纲。在文章的中心确定下来之后,就要考虑选用哪些材料,怎样组织材料,怎样结构全文了。在这个思考过程中要做的一件重要的事情是编写提纲。就像盖房子之前要画好图纸一样,写作之前要先给文章搭个架子,把审题、立意、构思中落实下来的东西用文字条列出来。编写提纲的过程实际就是清理思路、安排材料,组织结构的过程。提纲要确实反映自己的思路,要做到条理清楚,层次分明,简明扼要,突出文章每一部分的要点。至于文章细部的安排,可在写作过程中进一步落实。在写作过程中,发现提纲有不当之处,还可进一步修改。如此,就会“胸中有全局,笔下有路数”,为文章提供了可靠的依据。按“纲”顺“路”走下去,就不会出现行文过程中的思维“短路”现象,这不但可以节省写作时间,更可以提高作文质量。

三、显亮点

亮点的表现是多种多样的。它可以是一个巧妙的构思,可以是一个生动传神的细节描写,可以是一个内涵比较丰富的好句,可以是一个用得很有个性的词,可以是一个精炼出来的字,甚至可以是一个别具风采的标点……总而言之,它必须有“光辉”:没有“太阳”,总得有个“月亮”;没有“月亮”,总得有个“星星”;没有“星星”,总得有个“萤火虫”吧。在文章中设置一两处让阅卷老师眼睛发亮的闪光点,就可以起到“一俊遮百丑”的作用,可从以下几个方面考虑:

1.醒目的标题

标题醒目,是整篇文章的一个亮点。仅这一点就能使阅卷者为之瞩目,一个好的题目可以起到先声夺人作用,这是提升作文档次的一种极为有效手段。题目“宜小不宜大”,切入口以窄小为好,把原话题宽泛的大范围变为一个具体的小范围,把大题目变为小题目。或借用名言佳句拟题;或巧用修辞手法拟题。议论性的文章,标题要使人一目了然;记叙类的文章,要生动形象,标题亮丽,文自生辉。

2.精彩的开头

开头是展现给阅卷者的第一缕“阳光”,考生尤需悉心打造。它不仅奠定了行文的基调,而且也带给阅卷者一份好心情。

3.意味深长的结尾

文章的结尾同文章的题目和开头一样是至关重要的。但有些学生草草结尾,随便了事。这样会大大影响整篇文章的整体质量。文章的结尾要或紧扣开头,首尾呼应,或重申观点,再次点题,或给读者留下想象的空间等。结尾是留给阅卷者的最后一道“风景”,一定要给阅卷者“回眸一笑百媚生”的惊喜。

4.句段文采飞扬

如果说好的题材是作品的搏动的心脏的话,那么优美的语言该是美丽的面庞。杜甫“为人性癖耽佳句,语不惊人死不休”更显见大诗人创作之严谨。一篇考场作文通篇都文采飞扬是很难做到的。一段甚或一句精彩的议论,不仅可以升华文章的主旨,而且还能给人以心灵的感悟和启迪。个别句子表达,句式多样灵活,个别段落善用排比、比喻等修辞手法,个别地方恰当引用,言由心发,文自情生,就会赢得阅卷老师的青睐。

5.动人的细节

如果说情节是人物性格发展的历史,那么细节就是人物的血肉。只有抓住了“一言一动之微,一沙一石之细”(朱自清语),才能使形象丰满起来。

6.美化的文面

文面整潔干净,书写端正美观,字体清晰规范,标点准确无误,篇段合乎格式,字数合乎规定等等。文面美化是考场作文获得高分的一张王牌。

四、慎修改

契诃夫说:“写作的技巧,就是删掉写得不好的地方的技巧。”文章是写出来的,好文章是改出来的。考场作文要“自找毛病自诊治”。如果说先前的搭架是成文前“着眼于防”,那么,成文后的修改就是“着手于治”。考场作文应以积极防治为主,因为写完后不好“另起炉灶”,否则时间不允许。基于修改的时间有限,修改时最好是两遍:第一遍可采用“略观大意”的方法,参照原先列就的“框架”,从主题、思路、材料等方面进行复审。如果发现某方面的“毛病”,切忌大增、大改和大换,而做些小修小补的工作,竭力使之“顺理成章”;第二遍应倾力于文字表现方面的问题。对于局部性的小毛病,细加追究,诸如错别字、病句,用得不当的标点符号等,逐个订正,力求文字整体的协调和优美。

上一篇:俺的父亲散文下一篇:美国留学会计专业申请注意事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