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振兴产业融合示范工作方案

2024-05-21

乡村振兴产业融合示范工作方案(精选7篇)

篇1:乡村振兴产业融合示范工作方案

陈堂村农村产业融合发展试点示范村

工作方案

(产业链延伸型)

为贯彻落实2016年中央一号文件,把产业链、价值链等现代产业组织方式引入农业,推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要求,结合陈堂村农村经济发展实际,推进陈堂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让农民不仅分享种养业而且分享加工流通休闲旅游带来的收益,补齐农业现代化短板,助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加快我镇农产品加工业、休闲农业发展和农村产业发展,特制定如下方案:

一、陈堂村经济社会发展基本情况

陈堂村位于***镇东部,距***县城15公里,耕地面积3750亩,有473户,1713人。近年来该村采用“村集体+合作社+农户”的发展模式,现已发展核桃种植面积1600亩、预计亩产200公斤,收入8000元/亩。樱桃100多亩,收入30000元/每亩。现有生猪养殖龙头企业两家,年产值600余万元。陈堂村成立了宏兴旅游合作社和“泉家乐”家庭农场,实现了旅游发展专业化,农民收入显著增加。以核桃、樱桃和养殖为主要产业,通过土地流转、大户承包等方式,该村生态资源丰富,重点发展核桃种植业。

二、陈堂村农村产业链延伸融合发展优势条件

陈堂村具有得天独厚的核桃产业发展条件,现已发展核桃种植面积1600亩,均已进入挂果期。目前陈堂村集体与济宁森亚工贸有限公司签订核桃供应协议,年供应核桃260吨。实现核桃产业从生产、储存到精细化加工,一二三产业融合紧密,产业链延伸较长,为产业链延伸融合发展创造了条件,具备良好的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示范优势。

(1)自然条件。陈堂村地势东高西低,地貌属山地类型,山地坡度小于25度的占总面积的60%,基岩为太古代片麻岩,分化程度较深,土层厚度25—50cm,温湿润季风气性大陆气候,四季分明,年日照时间2745小时,无霜期190天,土壤以褐土分布广。PH值5-7,有机质平均13.4%,以上因素均为核桃生长提供有利条件。

(2)产业链延伸效果显著。依托核桃加工产业链延伸,全村农业生产由粗放型向加工型、经验型向科学型转变,设施农业、品牌农业、休闲观光农业发展迅猛。通过土地流转平台,引导企业建设规模化原料生产基地。积极鼓励涉农企业吸纳农村人力、土地、山区等资源,统一解决农民就业、福利和社会保障。陈堂村“纸皮核桃”荣获第十二届中国林产品交易会金奖。

(3)农业经营主体带动显著。积极探索新型经营主体发展机制,激发产业融合发展活力,陈堂村通过引进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合作社、产业联盟等农业经营主体参与农业生产经营,已初步形成“龙头企业+合作社+农户”的经营模式。其中济宁安鑫养殖有限公司位于陈堂村辖区内,通过先进的养殖理念和数字化、精细化的管理模式,先后被评为省级种畜禽场、省级标准化示范场及济宁市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产业带动效果显著。

三、发展目标

核桃产业链充分延伸。以核桃种植、储存、加工为基础的产业链充分延伸,至2018年济宁森亚工贸有限公司投资建设的10万吨精品核桃油加工项目建成投产。通过“企业+农户”的模式,鼓励农户以核桃林作价入股,降低农户生产成本,增加农户收入,村内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2万元以上。

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努力构建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的新体系,以核桃精细化加工、电子商务、休闲旅游为主导的新兴产业比例进一步提高。农业与二三产业交叉融合的现代农业产业体系初步建成,形成实体、电商、大宗交易等多种农产品流通交易模式,核桃销售交易应用电子商务比例超过70%。

四、保障措施

(1)加强组织领导。由镇党委、政府牵头成立陈堂村产业融合发展试点示范工作领导小组,成员包括镇主要领导和各相关部门主要负责人,协助陈堂村做好试点示范工作。(2)加大政策支持力度。统筹安排财政涉农资金,加大对核桃产业融合发展的投入力度,全力支持龙头企业、合作社等涉农经济组织延伸产业链条。支持建设覆盖优势产区的产销公共服务平台建设,保持陈堂村核桃特色产业优势地位。(3)增强产业链条支撑。坚持产业先行,推动核桃产业转型升级,延伸产业链条,转变发展方式,促进核桃产业在更高的水平上融合发展。推动产业链向基础延伸,向上链接市场,加快发展“互联网+”现代农业经营模式,推动阿里巴巴电商交易平台实现全覆盖,构建完整的主导产业链条。

篇2:乡村振兴产业融合示范工作方案

为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打造乡村振兴xx样板。根据中央、省委、市委决策部署以及县委《关于做好2022年全面推动乡村振兴重点工作的实施意见》,结合我县实际,制定本工作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三农”工作重要论述和考察安徽系列重要讲话精神,根据“产业兴盛、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有”的总要求,打造一批符合xx特色的乡村振兴示范乡(镇)村和示范区。通过先行先试、示范引领,形成一批可借鉴、可复制、可推广的成果,扎实有效推动乡村振兴,促进农业高质高效、乡村宜居宜业、农民富有富足。

二、基本原则

[一]坚持党建统领。深入贯彻落实《中国共产党农村工作条例》,坚持和加强党对农村工作的全面领导,健全党管村工作领导体制,确保党在农村工作中始终总揽全局、协调各方,以更大力度更大举措推动乡村振兴。

[二]坚持全民参与。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进展思想,从满足人民群众对奇特生活的憧憬和解决不平衡不充分进展为出发点,把广大群众认可和满意度作为重要标准,切实发挥农民在乡村振兴中的主体作用,主动引导群众参与,广泛接受群众监督,不断提升群众的获得感、美好感和安全感。

[三]坚持综合创建。坚持一切从乡村需求实际出发,整合部门资源、资金,根据“强产业、补短板、惠民生、求实效”的原那么,集中力量、集中投入、集中项目,开展综合创建,主动推动产业振兴、生态振兴、文化振兴、人才振兴、组织振兴。

[四]坚持因地制宜。根据乡村振兴的总体目标,立足实际,综合考虑全县不同区域产业基础和进呈现状,分类施策,突出重点,补齐短板,呈现特色。

三、创建目标

根据“抓点连线成片”的思路,着力实施“322十N”乡村振兴示范创建行动。

(一)3个示范区重点支持xx村振兴休闲产业、xx生态农业、xx电商小镇等区域开展乡村振兴示范区创建,以点带面,辐射带动,打造乡村振兴xx样板。

(二)2个示范乡镇:xx乡、xx乡为乡村振兴示范创建乡镇。

(三)20个示范村:在xx、xx以外的其他20个乡镇各选定1个班子战斗力强、产业基础好、生态环境优的行政村开展示范村创建。

(四)N个乡村振兴示范乡村(区):根据创建申报要求,分开展示范乡村(区)申报。

四、资金支配

大力统筹各类资金,重点支持乡村振兴示范创建工作。根据当年财政连接资金规模和可统筹的各部门其他涉农资金规模,由县统筹确定当年对各示范区、示范乡(镇)、示范村的资金补助标准。其中2022年从连接资金中支持的标准为:xx乡和xx乡2个示范乡支配资金原那么上不少于xxx万元;20个乡村振兴示范村(除xx乡和xx乡以外每个乡镇1个],每个示范村原那么上不少于xxx万元;xx生态农业、xx村振兴休闲产业、xx电商小镇等3个乡村振兴示范区,每个示范区支配资金原那么上不少于xxx万元。

五、创建内容

[一]聚焦乡村产业,促进农村进展

1.进展特色产业。示范村充分利用资源禀赋、紧扣市场需求进展一个主导产业或建设一个产业基地。(责任单位:县农业农村局、县乡村振兴局、县林业局、县文旅体局、县商务局、县发改委,各乡镇等)示范乡镇主动实施158行动打算,建设长三角农产品生产加工供应基地。(责任单位:县农业农村局、县乡村振兴局、县林业局,示范乡镇等)

2.支持主导产业。示范乡镇选准主导产业,加大“双招双引”工作力度,培育产业链,推动产业融合进展,吸引农民就地就近就业,创建1个主导产业现代农业产业园。主动争创国家、省、市级现代农业产业园。(责任单位:县农业农村局、县乡村振兴局、县招商中心、县科经局、县市监局、县商务局、县文旅体局等相关县直单位,示范乡镇等)

3.坚持品牌创建。在继续稳固以“龙成油茶、仙田米业,黄雀皈稻虾、xx葡萄、xx香芽”等品牌的基础上,加强品种培优、品质提升、品牌打造和标准化生产,大力推动主导产业和特色产业开展”三品一标”农产品认证。主动创建具有xx特色、竞争优势的各类绿色农业品牌。(责任单位:县农业农村局、县乡村振兴局、县市监局、县商务局,各乡镇等)

4.壮大村级集体经济。示范村党组织要引领进展村级集体经济,稳固拓展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和”三变”改革成果。(责任单位:县委组织部、县财政局、县农业农村局,各乡镇等]

5.实施“两强一增”行动。实施好科技强农、机械强农、促进农民增收行动,推动农业高质量进展。(责任单位:县农业农村局、县乡村振兴局、县科经局、县人社局、县统计局等相关县直单位,各乡镇等)

6.稳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落实“四个不摘”要求,在过渡期内保持主要帮扶政策总体稳定,建立健全防止返贫动态监测和帮扶机制,坚决守住防止规模性返贫底线,逐步实现脱贫攻坚向乡村振兴平稳过渡。(责任单位:县乡村振兴局,各乡镇等]

[二]聚焦乡村建设,补齐农村短板

1.推动乡村建设规划设计。示范乡村(区)要立足现有基础,凸显村庄特色风貌,因地制宜,编制多规合一的村庄规划。示范,乡镇要强化集镇的区域中心服务功能,根据城乡融合、工贸服务、农业产业、文旅商贸等类型推动示范乡镇集镇改造全覆盖,提升集镇服务水平。(责任单位县资规局、县住建局,各乡镇等)

2.推动基础设施城乡一体化。示范乡村(区)要提高交通设施、供水保障、环卫工程、市场服务、数字乡村一体化水平。加快“四好农村路”工程建设。(责任单位:县交运局,各乡镇等)实施农村供水保障工程,农村自来水通村率、供水保障率、饮水达标率、水质合格率均到达100%。(责任单位:县水利局、县卫健委,各乡镇等)示范乡村(区)农村卫生厕所基本普及,村内至少建一座标准化无障碍公厕,村庄常态保洁,建有集中或分散污水处理设施,污水处理率到达省市确定的目标以上,基本消除大面积黑臭水体。(责任单位:县农业农村局、县乡村振兴局、县生态环境分局、县住建局、县城管局、县文旅体局、县卫健委,各乡镇等)示范乡镇建有标准化集贸市场,行政村建有标准化的农产品交易示范点。(责任单位:县商务局、县住建局、县市监局,各乡镇等)示范乡村(区)内实现千兆光网、第五代移动通信(5G)、移动物联网全覆盖,实现乡村数字信息资源整合示范村内至少有一家运行正常的益农信息社或农村淘宝网点。(责任单位:县科经局、县数据资源管理局、县文旅体局、县商务局、县农业农村局、县交运局,各乡镇等]

3.推动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示范乡村(区)要推动基本公共教育、卫生、文化、养老、就业服务一体化。示范乡镇至少有一所公办幼儿园,招引一批公共卫生人才、全科医生,创建省级卫生乡镇,乡村卫生院(室)标准化信息化建设100%达标。(责任单位:县教育局、县卫健委,示范乡镇等)要主动推动文化惠民工程和全民健身工程,示范乡镇建有体育“三个一”工程(一个1000平方米室内健身中心、1个2000平方米健身广场、一个多功能球类运动场),示范村建有健身场所。(责任单位:县文旅体局,各乡镇等)示范乡镇建有标准化敬老院,示范村建有一个养老服务中心,可与残疾人之家统筹使用。(责任单位:县民政局、县残联,各乡镇等)示范乡村(区)要开发公益性岗位安置就业困难人员、脱贫人口就业,加强有培训意愿的农村劳动力就业技能培训。(县人社局,各乡镇等]

4.推动人居环境生态宜居化。示范乡村(区)要稳固农村人居环境“六乱〞整治成果,全面提升人居环境,到达线上有看点、点上有亮点的目标。(责任单位:县农业农村局、县乡村振兴局、县城管局、县生态环境分局、县住建局、县林业局、县水利局、县交运局等相关县直单位,各乡镇等)加快农村杆线整治,有效遏制”蜘蛛网”现象。(责任单位:县科经局、县供电公司、有关通讯网络公司,各乡镇等)加快交通沿线整治,消除交通安全隐患,交通主次干道环境洁净洁净、绿化美化有序。(责任单位:县交运局、县林业局、县住建局,各乡镇等)根据“六有”标准,加快建立长效管护机制,确保常态保洁。(责任单位:县农业农村局、县乡村振兴局、县城管局等相关县直单位,各乡镇等)主动开展秀丽庭院创建。(责任单位:县妇联,各乡镇等)

[三]聚焦乡村治理,维护农村稳定

1.政治引领。示范乡村(区)要推动党建引领信誉村扩面选点建设,加强党组织标准化、规范化、信息化建设,设置一个党内政治生活馆,每个村至少选配一名年轻优秀后备干部担任乡村振兴专干。开展“听党话、感党恩、跟党走“宣讲活动,组织xx“好支书”评选活动。(责任单位:县委组织部、县委宣扬部、县乡村振兴局,各乡镇等)

2.自治为基。示范乡村(区)要建立村民议事机制,完善村民代表会议制度,发挥“一约五会”作用明显。(责任单位:县民政局、县委组织部、县委宣扬部,各乡镇等)

3.法治为本。示范乡村(区)要主动开展平安乡村创建、民主法治示范村创建,确保不发生重大刑事案件和不出现重点信访户,配有法律顾问,到2022年底,每个自然村(村民小组)至少培育3名“法律明白人”。(责任单位:县委政法委、县司法局、县公安局,各乡镇等〕

4.德治为先。示范乡村(区)要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实施文明创建工程;示范乡镇要主动争创省级文明乡镇,示范村要争创市级文明村庄,开展文明家庭、星级文明户评选。进一步完善村规民约,建立文明积分制度,革除高价彩礼、人情攀比、薄养厚葬、铺张浪费等陈规陋习。加大对农村非法宗教活动和境外渗透活动打击力度,依法制止利用宗教干预农村公共事务。(责任单位:县委宣扬部、县委统战部、县民政局、县公安局,各乡镇等)

5.智治支撑。示范乡村(区)要加强“雪亮工程”建设,每个自然村监控探头不少于2个,中心村不少于5个。(责任单位:县公安局、县数据资源管理局,各乡镇等)开展数字乡村治理模式创新,整合数字信息资源,推动“互联网十”农产品出村进城工程,主要农产品网络销售额到达30%以上。(责任单位:县商务局、县农业农村局、县科经局、县数据资源管理局,各乡镇等)

六、示范村申报要求

[一]申报条件

1.班子战斗力强。村(社区)两委班子凝聚力强,群众支持参与乡村振兴的主动性、主动性高,村(社区)内无重点信访户,社会风气主动向上。

2.产业基础较好。聚焦优势特色产业,有明确的主导产业和确定的进展基础,产业有较强的区域竞争力。

3.资源优势突出。具备独特的资源优势,生态条件较好,农村环境优美宜居。

[二]申报程序

1.策划申报。除xx、xx两个乡镇外,每个乡镇申报1个行政村作为创建示范村。

2.编制方案。对入选示范创建名单的示范区、乡(镇)以及村(社区),要编制示范创建工作方案和项目资金使用概算及子项目资金需求清单,并按时报县乡村振兴指挥部办公室。由县委农办、县财政局、县发改委、县农业农村局、县乡村振兴局组织综合审定,报县乡村振兴指挥部批准,正式启动乡村振兴示范创建工作。

七、工作要求

[一]健全工作机制。县乡村振兴指挥部统一领导乡村振兴示范创建工作,乡村振兴指挥部办公室负责统筹协调日常创建工作。乡村振兴各专项小组成员单位要充分发挥各自职能作用,探究成立资金整合工作专班和规划建设指导专班,全力支持示范创建工作。示范乡村(区)要成立主要负责人亲自抓的组织领导机构和工作专班,细化职责分工,狠抓创建。根据县领导联系乡镇分工建立县领导联系示范区工作机制;建立示范创建工作调度机制,定期召开会议,报送工作推动状况,分析短板、商量政策、解决问题。

[二]强化要素保障。加大资金统筹力度。县统筹各类资金用于乡村振兴工作,根据各示范乡村(区)建设进度,根据考核方法,实行“以奖代补”方式予以嘉奖;县相关部门要整合各类涉农资金支持乡村振兴示范乡村(区)创建工作乡村振兴各相关部门整合相关资金投入乡村振兴示范乡(镇)村、示范区的比例原那么上不得低于本部门上级专项资金的30%,并做到应整尽整;各部门整合相关项目资金支持乡村振兴示范创建方案,须经分管副县长审核把关后,报常务副县长审定方可组织实施;

鸠江区、上交所帮扶资金主要用于支持乡村振兴示范乡村(区)创建连接资金和地方政府新增债券资金向示范乡村(区)倾斜;鼓舞各乡镇出台具体扶持政策,吸引社会资本参与示范创建,把各方资源和力量凝聚到乡村振兴示范区创建工作中。加大用地保障力度。充分发挥国土空间规划的引领作用,统筹支配示范乡村(区)建设用地,保障用地空间;盘活存量土地和闲置土地,着力提升土地资源配置效率。加大金融支持力度。引导金融机构主动配置信贷资金,推动信誉村镇建设,加大对示范乡村(区)项目储备库内重点项目的信贷支持;发挥开发性金融机构和政策性银行综合服务功能和作用,为示范乡村(区)提供多元化融资支持。

[三]加强督查考评。各乡镇要进一步解放思想、担当作为,乡村振兴示范单位必须在当年年底前取得明显创建工作成效。乡村振兴指挥部办公室牵头对全县乡村振兴示范地区创建工作进行定期或不定期督查,把握工作动态,通报创建工作进展。财政、审计及相关主管部门要加强财政性资金使用绩效管理,确保资金发挥最大效益。资规、住建等部门要加强对村庄规划、建设用地等方面的监督指导,压实示范创建工作责任。要发挥考核“指挥棒”作用,将乡村振兴示范创建工作成效纳入乡镇和部门目标绩效考核。

篇3:乡村振兴产业融合示范工作方案

为了落实党中央、国务院保增长、扩内需、调结构的总体要求, 确保电子信息产业稳定发展, 加快结构调整, 推动产业升级, 根据《国务院关于印发电子信息产业调整和振兴规划的通知》 (以下简称“规划”) 文件精神和《国家发展改革委办公厅关于召开落实电子信息产业调整和振兴规划部门工作会议的通知》要求, 按照“立足当前, 谋划长远;市场运作, 政府引导;自主创新, 国际突破”原则, 现提出2010~2012年“振兴电子信息产业标准化工作方案”。

主要工作内容

根据《规划》中提出的主要任务以及“大力推进T D-S C D M A、地面数字电视、手机电视、数字音视频编解码、中文办公文档格式、W A P I (无线局域网安全标准) 、数字设备信息资源共享等标准产业化进程, 加强R F I D、数字版权管理、数字家庭产品等关键标准的制定和推广工作, 加快制定工业软件、信息安全、信息技术服务标准和规范”具体要求, 本工作方案从推进产业化进程、加快关键技术标准制定、建立健全标准体系等多个角度, 围绕以下十八个重点领域, 提出主要工作任务、重点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和国际标准制修订项目, 以及标准前期预研项目 (项目清单略) 。

1 时分同步的码分多址的第三代移动通信技术 (TD-SCDMA)

积极推广T D-S C D M A的应用, 补充和完善T D-S C D M A配套标准, 继续开展对T D-S C D M A增强型技术 (T D-L T E) 的研究, 积极开展T D-S C D M A网络和终端设备节能环保、基础设施共建共享的标准化工作。另外, 随着T D-S C D M A网络的建设和业务的应用, 不断深化T D-S C D M A终端的标准化工作, 包括外部接口、智能化、业务平台、操作系统、电磁兼容和电磁辐射等。继续推进TD-L T E及后续演进技术国际标准化工作。

2 数字电视

(1) 开展数字音视频摄、录、编、播设备与系统、传输设备与系统、接收设备与存储设备等方面国家标准的研究制定工作。开展关键数字音视频测量仪器标准研制。开展“家电下乡”产品规范、测试验证方法等标准化工作。

(2) 围绕地面数字电视传输标准的海外推广工作, 推进《地面数字电视接收机技术要求》成为IEC国际标准, 推进地面数字电视传输国家标准成为I T U国际标准。研究开发自主标准符合性测试验证工具, 建设地面数字电视室内接收效果评价体系, 形成室内射频测试数据流库。

(3) 完善地面数字电视广播标准体系, 制定网络覆盖、性能评估测试、紧急广播、设备管理等方面标准。制定高清晰数字电视系列标准, 推进高清晰度电视的推广和普及。制定广播电视数字媒体内容管理相关标准。

3 手机电视

加快手机电视标准化进程, 完善标准体系, 配合3G网络的建设和业务的部署, 积极推动手机电视业务的应用。促进通信与广电的融合, 深入开展手机电视下行传输技术研究和标准制定工作。加强手机电视上行传输技术、应用层技术标准研制。逐步开展手机电视终端技术要求和测试方法标准研制。

4 数字音视频编解码

完善现有数字音视频编解码标准体系。加强在移动语音和音频编码领域的自主创新标准制定工作, 开展立体声、多声道音频高效有损及无损编码标准化研究。开展超高分辨率 (至少为4 k×2 k) 视频的高效编码和三维视频、多视角视频的高效编码标准化研究。针对超高分辨率视频应用、三维音视频应用等领域开展相关的标准预研。研究开发针对先进音视频编解码/多声道数字音频编解码 (A V S/D R A) 等标准的符合性验证平台。

5 中文办公软件

修订完善第一版《中文办公软件文档格式规范》 (“标文通”) , 充分结合版式语言、非结构化数据处理等相关技术, 研制开发第2版。制定《“标文通”符合性与兼容性规范》、《“标文通”分级与测试规范》、《中文办公软件编程接口规范》等配套标准, 以提高“标文通”实际应用中的兼容性, 促进“标文通”在办公软件产业链中各个环节的使用。同时开展“标文通”测试套件、测试案例、“标文通”开放软件开发工具包 (U O F O p e n S D K) 、“标文通”模板的开发与相关培训工作。

6 无线局域网安全 (WAPI)

继续开展无线局域网安全协议、设备终端、接入、鉴别、网络控制、网络管理等方面标准研究, 制定一批无线局域网产品技术规范以及检测方法标准。继续完善无线局域网标准符合性检测系统, 搭建产品互操作检测环境, 开展互操作性测试, 确保不同厂商无线局域网产品的兼容性, 促进无线局域网技术的发展与产品的市场推广。

7 数字设备信息资源共享

围绕消费类电子终端产品的互连互通、远程控制及交互需求, 继续开展信息资源共享协同服务国家标准制定。继续推进信息资源共享协同服务国际标准的制定。研究开发测试系统, 丰富测试集, 搭建标准符合性测试平台。针对不同厂家产品开展互操作性测试, 同时开展产品认证工作。推动低速无线个域网 (L R-W P A N) 国际标准化工作, 向I S O/I E C J T C l提交国际标准提案。制定L R-W P A N标准测试规范、基于双载波的超宽带 (U W B) 标准测试规范等标准, 开发标准测试工具、搭建测试平台。

8 射频识别 (RFID)

加快制定射频识别词汇、空中接口、编码、测试规范、应用规范等R F I D国家标准, 建立相对完善并满足各行业应用需要的RFID标准体系。同步开展RFID应用试点, 在物流行业、图书管理行业、医疗保健业、离散制造业建立若干具有一定规模的应用试点。积极开展R F I D系统的互操作性测试研究, 特别是RFID系统中标签、读写器、上位机之间涉及的接口协议。开展射频识别技术与传感器网络、移动自动识别技术、条码等其他识别技术的集成研究。

9 数字版权管理

研究数字版权管理的定义和范围, 跟踪国际国外数字版权管理的标准化发展情况, 调查产业/应用领域的需求, 研究提出数字版权管理标准体系。开展以数字电视为代表的音视频领域数字内容保护关键标准的研究制定, 重点制定消费电子设备数字接口内容保护标准与证书测试规范。制定数字版权保护的参考模型、可信基础架构、内容保护评估模型, 接口协议等基础标准, 实现数字接口保护协议模型等标准的国际突破。开展数字内容保护标准在数字电视领域的应用示范平台建设, 开发数字家庭娱乐环境内容保护系统标准与示范环境。

1 0 数字家庭产品

结合国内已有技术基础, 重点开展数字家庭关键技术标准、产品标准、应用服务等方面标准研制工作。其中, 关键技术标准包括无线网络体系、个人信息安全管理、通信协议等。产品标准包括关键部件设计生产, 整机产品电性能、物理性能、基本功能等要求。应用服务标准包括音视频、产品增值服务、集成化与远程管理等。开展数字家庭关键技术评估与评测、标准符合性测试和集成仿真环境测试的建设工作。

1 1 工业软件

建立我国工业软件标准体系以及开展重点国际标准的研究制定工作, 在制造执行系统和制造软件互操作两个重点领域实现国际突破:

(1) 制定制造执行系统 (MES) 通用功能体系架构, 接口与数据交互定义, M E S评价体系和关键性能指标等国家标准, 指导M E S技术与软件

产品的开发、选型、测试、评价和培训。指导M E S软件产品和构件集的开发与应用, 以及M E S评价手段、测试工具及评价工具的研究与应用, 并建立相关培训服务体系。

(2) 研发符合ISO 16100国际标准的软件互操作的原型系统并在企业实施验证。开发规范化的软件单元验证、注册、发布、查询平台, 为推广应用、产品化奠定基础。

(3) 研制产品全生命周期的设计、分析、制造与回收再利用系统的共性技术标准, 制定基于多学科领域知识的创新优化设计技术和流程标准、基于人机工程建模和系统工程学的仿真分析系统标准、生产设备维护管理系统标准以及节能减排信息技术应用标准。研制企业信息系统与政务系统、电子商务系统的集成和互操作等方面标准。研制制造服务系统参考框架、产品全生命周期参考模型、企业业务过程管理系统等方面标准。研究建立企业协同管理标准体系, 研制企业协同管理的接口和数据交换等标准。研制信息系统的评价、测试、数据交换、集成和实施等公共服务系统标准。制定面向服务的网络化制造资源、过程、模型、本体互操作等标准。促进工业装备的数字化和智能化, 重点研制计算机辅助制造/计算机数值控制 (C A M/C N C) 集成与数据交换标准、智能数控系统服务标准、制造过程知识管理标准。

1 2 信息安全

加大关键信息安全标准自主开发的比例, 提高信息安全保障技术和产品的自主可控能力, 提升我国信息安全标准化的总体水平以及国际地位。有效推进和落实信息安全等级保护、涉密信息系统安全保密、密码技术、网络信任、信息安全管理、信息安全应急与灾备、信息安全测评、信息安全保障指标与评价等标准体系的研究。加强电子政务信息安全、电子商务信息安全、可信计算技术、无线通信和移动通信安全、生物特征识别、信息安全政府监管、信息安全服务、通讯社及广播电视新闻发布系统安全等关键领域技术标准的自主制定和推广。积极推进信息安全管理体系、信息安全事件管理、访问控制等领域国际标准化工作。

1 3 信息技术服务

(1) 在信息技术服务方面, 研究国内外信息技术服务标准化现状及趋势, 建立完整可持续改进的信息技术服务标准体系。围绕信息技术服务管理、信息技术治理、信息技术外包、信息技术运维、信息系统建设和信息技术服务基础标准等重点工作领域, 尽快制定一批满足产业发展需要的关键技术标准, 组织各类从事信息技术服务的企事业单位开展应用示范。在信息技术服务外包、信息技术服务质量评价、信息技术运维、信息系统建设等具有核心竞争力的领域与国际标准化组织ISO/IEC JTCI以及IEEE、万维网联盟 (W 3 C) 等国际组织开展合作, 力争在国际组织中承担重要职务, 组织国内产学研用各方承担国际标准制定工作, 举办国际会议及相关学术交流活动。

(2) 在基于服务的体系结构 (SOA) 标准化方面, 重点开展国内S O A标准体系及基础标准、S O A技术实现及互操作标准、S O A工程标准、S O A质量与评测标准、行业/领域S O A应用标准和基于S O A云计算标准的研究制定。在国际上, 继续推动与ISO/IEC JTCI以及W3C、结构化信息标准促进组织 (OASIS) 、网络服务协同组织 (WS-I) 、I E E E等相关国际协会组织的沟通及交流, 积极推动S O A国际标准工作, 在国标准工作中承担重要职责, 组织承办S O A领域的国际会议及交流。

1 4 平板显示

加快液晶 (L C D) 显示器件的测试方法和产品详细规范的制定工作, 依据不同应用制定适用于薄膜晶体管 (T F T) 类产品的有源L C D模块相关标准。从冷阴极荧光灯 (CCFL) 和发光二极管 (LED) 两类背光源着手, 制定液晶显示器用背光组件的测试方法标准、技术术语及总规范, 加强有机电致发光 (O L E D) 显示器件的测试方法和产品规范, 加快等离子体 (P D P) 显示器件测试方法和产品规范的制定。积极参与I E C/T C 1 1 0相关国际标准的制定。

1 5 半导体照明

加快制定半导体照明的相关标准, 特别是半导体照明产品、测试技术等标准规范, 以满足市场和产业迅速发展的需求。重点制定半导体照明相关的公共标准和基础标准, 包括半导体照明术语、L E D芯片、器件测试方法、L E D加速寿命试验方法、L E D模块和组件测试方法、液晶显示背光组件用L E D性能规范等。加强L E D标准体系和检测体系的研究, 积极推进半导体照明能效性、L E D辐射安全性的研究及相关标准的制定, 建立半导体照明检测平台, 提高检测能力和服务能力。

16宽带光纤接入

在当前成熟宽带光纤接入技术 (如以太无源光网络E P O N、千兆无源光网络G P O N及有关光电子和纤缆等) 基础上, 加快新型宽带光纤接入技术 (如无源光网络W P O N、新型光电子器件和纤缆) 标准研究。积极推广光纤接入的应用, 规范互连互通要求, 规范工程实施及线路技术要求等, 补充和完善宽带光纤接入配套标准, 继续开展对光纤接入增强型技术演进的研究和标准化工作。开展标准的宣贯推广和新技术的交流研讨。

17互联网电视 (IPTV) /网络视频

继续加快IPTV的标准化进程, 完善国家标准体系, 配合国内多个宽带业务网络的建设和业务的部署, 会同有关部门, 积极推动I P T V标准化成果的应用。

18传感器网络

篇4:乡村振兴示范镇方案

一、基本情况

朱台镇乡村振兴示范片区位于镇域东边部,涵盖麻王、大夫、张王、魏家、罗家、东单、陈营、王营、西单9个村。片区内基础设施良好,近年来共硬化路面24.3万平方米,美化墙体8万平方,新增绿化面积23万平方米,游园广场、旱厕改造、“气代煤”工程均实现全覆盖。

二、发展目标

1.调整产业结构,实现产业富农。一是发展特色农业,推进“一村一品”培育,以“齐民要术·上乘农品”为主题,统一策划,深入挖掘我镇农产品核心价值和文化内涵。二是发展壮大工业生产,以厨房设备产业为主导产业,推进皓泰等重点项目建设,引导厨具企业转型升级、规模发展。三是发展农业新产业新业态。创新农村电商模式,大力发展农业和文化旅游相结合,发展文化休闲、红色教育、康体养生、民俗体验等乡村旅游业。

2.加强政策引领,建设专业技术人才队伍。打造农村人才队伍建设,吸引各类人才回乡创业,优化人才发展环境,提升乡村地区“留人、聚人、育人、引人”能力。

3.创建新时代文明实践阵地,传承优秀文化。培育新时代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提升农民精神风貌,塑造乡村文明新风尚。

4.打造绿水青山,营造宜居环境。结合城乡环境大整治精细管理大提升攻坚行动,彻底解决各类扬尘污染、环境脏乱差问题,营造美好的生活环境。

5.强化基层党组织建设,提升组织权威。全面增强农村基层党组织政治功能和组织力,乡村治理体系进一步完善,实现村集体收入10万元以上。

三、具体措施

1.加强组织建设,抓好组织振兴。一是完善党组织领导的乡村治理体系。继续完善“议政理事暨党员活动日”品牌、“有事今天办”品牌,以陈营村“红十条”为代表,完善村民自治章程、村规民约,健全矛盾纠纷调处化解机制,落实“一村一法律顾问”,推进网格化服务管理体系。二是全面构建农村党组织工作新格局。实施思想武装、村党组织带头人队伍建设、党支部标准化规范化建设、党员队伍建设、基层党建工作示范引领、基层组织服务等质量提升工程。三是壮大村级集体经济。以“党支部+合作社”模式、“党支部+盘活资产”模式、“党支部+物业实体”模式,促进村集体增收,支持多村联合或镇村抱团发展集体经济,建立部门、企业对口帮扶机制,增加村级集体经济收入。

2.发展产业特色化,实现产业振兴。一是发展特色农业。加快优化农村产业机构,加快培育农业发展新动能,加快提升农业发展质量,加快构建特色精致高效的现代农业体系,抓好朱台镇西单村计划投资5000万元、一期投资3000万的蔬菜产业园项目,20xx年底建设完成40个高标准设施蔬菜大棚。推进张王村火龙果、无花果,罗家村草莓、梨,魏家村核桃等,打造一批特色农业示范村。二是发展壮大工业生产。依托厨房设备产业园,吸引优质要素集聚,实现沿链聚合、集群发展。在项目建设上,建成淄博皓泰置业7个车间,推进山东美控科技、中德国际厨具产业设计研发中心、奥驰厨具研产销综合基地等招引项目入驻。在配套上,明年6月前建成中博仓储物流创新示范园,承接园区展览展示、物流运输功能。引进有实力投资主体,逐步完善园区基础设施。三是发展农业新产业新业态。创新农村电商模式,推进农产品电商物流配送和综合服务网络建设。支持各村成立专业合作社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开设地方特色馆,开展朱台绿色食品推介活动。大力挖掘农业与文化旅游深入融合,充分挖掘齐文化、孝文化等文化内涵,结合文化遗址和系列地方小吃,发展文化休闲、红色教育、康体养生、民俗体验等乡村旅游业。

3.培养农民职业化,推进乡村人才振兴。一是加快培育新型职业农业。全面建设新型职业农业制度,依托各村党群服务中心和文明实践中心,全方位提升农业劳动者素质,重点加强对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农业企业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领办人和骨干的培训。同时,加强农村实用人才培育,定期组织优秀村党支部书记、致富能手等现身说法,提高培训针对性、实用性。二是加强专业技术人才建设。依托全镇现有科技平台,加大高层及人才引进力度。加强面向农业农村的专业人才队伍建设,与驻地高等院校、职业院校和专业培训机构合作,通过定单培训、定向培养等方式,重点培育农业销售型、智慧农业型等方面人才。三是吸引社会各界投身乡村发展。以乡情乡愁为纽带,大力吸引高校毕业生、大学生村官、退伍军人等群体到农村创办领办农业企业、合作社,培养造就一批新农民。鼓励支持企业家、党政干部、专家学者、规划师、建筑师等,通过下乡担任志愿者、投资兴业、包村包项目等方式服务乡村振兴实业。

4.抓好环境大整治,实现生态振兴。一是统筹空间布局、完善乡村规划。优化乡村规划编制体系,根据村庄自然禀赋资源,积极吸引规划、建筑、园林、景观、艺设计、文化策划等专业人员参与美丽乡村规划建设,深入挖掘本地乡土文化,确保村庄规划符合实际,使乡村更像乡村。二是健全农村卫生厕所长效管护机制,以“十有”为标准,依托西单村农厕服务站,为大夫片各村进行管护,全面建立起农村卫生厕所长效管护机制。做好乡村旅游线路,引导各村配套建设公共厕所。三是开展乡村环境综合整治。结合城乡环境大整治精细管理大提升攻坚行动,进一步完善“户集、村收、镇运、集中无害化处理”城乡环卫一体化的垃圾收集处理体系。学习探索农村生活垃圾分类示范经验,推行适合农村特点的垃圾就地分类和资源化利用方式,争取到20xx年,实现农村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全覆盖。四是实施农村生活污水治理专项工程。统筹镇村污水处理体系建设,推进各村建设小型污水处理设施。五是强化乡村特色风貌建设。保护乡村风貌多样性,建设立足乡土社会、富有地域特色、承载田园乡愁、体现现代文明的美丽乡村。开展“美丽庭院”创建,积极建成精品庭院。

5.提升文化质量,实现文化振兴。一是深入开展乡村文明行动。继续开展移风易俗,引导广大农村青年树立新型婚恋观,

篇5:乡村振兴示范工作汇报

一、工作开展情况

一是强力推进项目建设。聚焦现代农业发展,突出抓好总投资1。8亿元的千峰农业“新六产”、汇通粮食仓储设施扩建等9个产业类项目,目前7个项目开工建设,4个项目顺利完工。聚焦基础设施提升,投资540万元实施乡村道路改造、镇区管理提升和垃圾资源化利用项目,已进入建设阶段。聚焦文化资源优势,推进xx伏击战第一枪史迹馆建设,对麦秸画、霸王鞭等传统文化进行宣传展示。聚焦组织人才保障,重点实施非公党建阵地提升、人才招引、企业家培育等5项工程,组织座谈对接等活动6次、培训1000余人次。

二是着力强化发展支撑。探索实施xx镇现代农业支持奖补办法,鼓励支持1000亩以上、镇村监管下的土地有序流转,兑现24家经营主体奖补资金72万元。创新建设电商公共服务中心,开展直播带货8场,孵化电商企业3家,实现销售额18万元。全力推进总投资2343万元的11个党支部领办合作社,积极推动3家以上合作社成立联合社抱团发展。依托产业发展优势,联合广饶街道争创市级乡村振兴示范片区,成功创建为国家级农业产业强镇。

三是努力营造优良环境。深化人居环境综合整治,科学设置57个垃圾暂存点,清理各类垃圾1500余吨,积极争创市级垃圾分类示范镇。实施生态绿化工程,对工业园区、村庄和主干道路进行高标准绿化,新增绿化面积290余亩。开展环保攻坚提升行动,投资5000万元建设挥发性有机物治理、大气在线监测等4个环保项目,对全镇81处坑塘进行彻底整治。推进治安防控提升工程,新增智慧监控178路,构建起点线结合、全面覆盖的“乡村天眼”安全防控网络。

二、存在的问题

从前期工作看,我镇乡村振兴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一是统筹谋划水平不高,实施的大项目、好项目数量较少,示范带动作用不明显。二是系统性推进工作力度不够,在文化资源挖掘宣传、推动产业融合发展等方面还存在短板。三是人才支撑力度不强,本土人才培育不足,外来人才引进较少,高端人才相对匮乏。

三、下一步打算

一是夯实基础,突破片区产业发展。全力推进总投资8760万元的9个示范片区产业项目。对盛源蔬菜设施改造提升等4个建设中项目,强化日常调度,力争早日达产。对中心粮油制粉设备改造升级、李西林下中草药种植2个未开工项目,明确专人负责,帮助开展手续办理等工作,推动项目尽快建设。

二是深挖资源,打造片区特色亮点。按照设施农业、电商孵化、园林休闲、中草药种植、农产品加工“五区”规划,科学编制片区内16个村村庄规划。依托镇电商公共服务中心和县智慧农产品监管追溯平台,整合区域优质农产品统一宣传推介,打响“好品xx”品牌。深挖文化资源,投资150万元高标准建设xx伏击战第一枪史迹馆,打造耿贞元事迹展馆,策划文旅融合嘉年华项目,讲好xx故事。

三是加大投入,推进片区基础提升。投资330万元,实施示范片区内环境提升、路域整治等5项工程,全方位改善村容村貌。投资700万元,推进示范片区道路建设,改造提升沙场路、丰收三路、东风路,建设集观光、交通于一体的淄河防汛道路。实施村庄绿化工程,支持南十里堡、东水、黄西村争创省级森林村居,全面消除“无绿化村”。

篇6:乡村振兴示范工作汇报

一、集中开展“五大专项行动”

1、我乡分别于xx月xx日、xx月xx日召开两次“五大专项行动”专题会进行培训部署,乡直单位、各村分别对帮扶人培训10余场次,共培训600余人次。会议对监测户的精准识别、精准风险消除,以及脱贫户的精准帮扶、政策落实、资金使用、资料收集、工作推进和巩固脱贫成效方面业务知识等方面进行了培训,让广大干部进一步准确把握关于巩固脱贫成果的新政策、新要求、新部署,准确掌握入户走访、排查方式方法和内容,全面掌握五大专项行动的要求、内容、步骤。同时各村对网格员进行了培训,落实网格管理责任,强化实时跟踪、常态监测、及时预警、落实帮扶措施、解决实际困难。

2、大走访、大排查情况

我乡共五村,6304户农户,其中脱贫户1246户,监测户61户(包括20xx年xx月前识别边缘户55户)。截止20xx年xx月xx日全部走访完,帮扶手册目前已更新入户1307户,共排查出问题601个,问题主要是网格化管理、务工就业信息、人居环境、自来水安装等方面,截至目前已全部整改到位。

3、大整改、大提升情况

对于不知晓网格员的户责令网格员进行入户走访,熟悉了解户内情况,互留电话号码;对于务工就业信息发现错误及时向乡、村反馈更正人员、务工地点、电话号码等信息;人居环境差的帮扶人、村干部立即进行督促清洁,并要求网格员日常注意走访查看;督促施工方加快施工,完成增压等配套实施建设,尽快投入使用,确保农户用水。走访中发现我乡大泉、团结两村各有一户存在义务教育阶段未上学的现象,原因儿童存在智力残疾,无法适应正常学校教育生活,需要行业主管部门协调整改。通过整改我乡网格化管理水平、务工就业相关信息质量进一步提升,人居环境得到进一步优化。

二、多层次多方位开展动态监测

年初,我乡系统内边缘易致贫户55户151人,其中致贫风险为因病40户,因残11户,占全部边缘户的93%。经过xx月、xx月两次全覆盖大排查及住房、重病、低保、突发困难等专项排查,按照“两评议两公示一公告一比对”程序,经多伦复核确认,新识别脱贫不稳定户3户4人,突发严重困难户3户9人,共6户13人,其中因病3户,因残2户,因意外身故1户,xx月初死亡1户1人。1246户脱贫户、55户边缘户、6户新识别监测户,全部落实结对帮扶工作,已退休已调离等全部调整到位,全部政策落实到位,做到应享尽享,同时落实动态跟踪管理,根据发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及时检索政策“工具箱”,及时予以应对。根据实际情况,我乡绝大部分监测对象均为医疗花费较大或本身残疾导致发展能力不足,重点在医药费报销、促进就业、发展产业、社保兜底等方面予以帮扶。根据这种情况我乡进一步完善监测体系,全乡建立一级网格5个、二级网格24个、三级网格208个,实行全覆盖网格化动态监测制度,定期开展走访排查,加强信息快速传导,及时发现问题、制定对策、加强帮扶,确保不返贫、不致贫。

三、紧抓“两业”巩固民生之基

产业发展是乡村振兴的重要抓手之一,我乡产业主要有林果种植特色产业、豆制品加工业、旅游服务业,总体思路是持续完善基础设施建设服务林果特色产业、旅游服务业,依托豆腐小镇及安徽豆制品厂打造豆制品加工产业。今年申报特色产业发展奖补项目163户,xx月底兑现补贴45。7万元。由于我乡地里位置特殊,地域狭小,耕地稀少,受到城区、风景区、生态红线等规划限制,建设类产业项目一直没有突破,成为制约集体经济发展的最大短板。

我乡通过技能培训、介绍工作、提供就业信息及开发公益性岗位等措施稳定脱贫人口及监测对象就业,加大劳务输出。20xx年我乡脱贫户及边缘户就业人口1026人,与去年同期就业人数略有增加。我乡共有五村建有7座光伏电站,规范运营,管理到位,效益持续稳定增效,利用光伏收益共开发公益岗位145个,均按照公告-申请-评议-公示-聘用程序规范执行,制定公益岗位管理制度,严格考勤制度,坚持按月发放薪酬待遇,及时公示收益分配结果,接受社会监督,并利用就业政策,开发公益性岗位21个。

四、全力推进项目建设加快资金拨付力度

截至目前县下达我乡基础设施项目6个,xx月下达衔接资金大泉村通户水泥路已完工,已拨款30万,整合资金xx村东套抗旱井9。5万元,也已完工。xx月下达整合和盘活资金项目3个,资金160万元,两个项目已施工,一个正在招投标,xx月份新下衔接资金一个正在招投标。

五、全力开展各级巡视督查问题整改

一是中央巡视反馈脱贫攻坚问题和20xx年脱贫攻坚成效考核反馈问题整改,我乡梳理问题1个,巩固脱贫攻坚成效还有不足。我乡产业项目规划实施受到地理及政策条件限制,防范返贫致贫机制还需进一步健全,制定了整改措施五条,目前已整改到位;二是20xx年xx月巩固拓展脱贫攻坚集中排查问题整改,排查问题94项,建立了整改台账,明确了整改时限,制定了整改措施。截止20xx年xx月前整改完成。

六、稳步推进脱贫攻坚档案整理归档工作

我乡所有整理好的档案委托专业档案整理公司进行电子扫描,并要求保证如期通过验收后拨付服务经费,目前已全部完成扫描,正申请县档案馆验收。

七、当前存在的问题及下步工作打算

一是基层基础工作存在一定短板,主要体现动态更新不及时;二是网格化管理质量不高,作用不明显;三是我乡由于地里位置特殊,“三规”、资源限制,建设类产业项目谋划困难,实施更难;四是xx发展主导产业是旅游服务业,但多年投入不够,发展严重滞后。

下一步工作打算

1、提升网格管理水平。对村组网格员加强培训,实行定人定岗、定职定责的工作机制,落实网格管理责任。

2、完善基层基础工作。结合网格化管理和帮扶人走访,畅通信息反馈渠道,做到动态了解监测户、脱贫户、一般农户家庭信息情况,及时更新系统数据,为动态监测,针对性帮扶提供信息基础。

3、按照“五大专项行动”方案,继续加大摸排整改力度,开展脱贫户监测户信息及收支信息采集,帮扶、政策、项目三跟踪,因户因人施策,着力实现年度工作目标。

篇7:乡村振兴产业融合示范工作方案

《教育部财政部关于进一步推进“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计划”实施工作的通知》 (教高[2010]8号) 指出, 建设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 是为更好地适应我国走新型工业化道路, 实现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建设人力资源强国发展战略的需要。加快高等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 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和办学水平, 更好地发挥示范特色高职院校在培养高素质高级技能型专门人才, 促进就业、改善民生, 构建终身教育体系和建设学习型社会等方面的重要作用, 也是中原经济区建设和中原崛起战略实施的迫切要求。河南省人民政府豫政[2012]49号文件要求, 要牢固树立抓职业教育既是当务之急又是长远大计, 既是民生又是发展的意识, 切实增强加快职业教育发展的紧迫感和责任感。

目前, 国内职教理论界对示范高职院校的研究已如火如荼, 但对以服务中原经济区建设和中原崛起为基础的高职教育研究还不算深入。2012年以来, 河南省政府连续下发了一系列文件, 但都是宏观层面和指导性的, 还没有技术层面和理论研究方面比较成熟的经验或成果值得借鉴。分布在河南的7所国家高职示范 (骨干) 院校近50个重点建设专业, 经过2-5年建设, 已取得了一些高水平建设成果, 但多是大型企业或行业办学, 成果推广受到很大局限。要建设河南本土高职教育品牌示范院校, 直接服务于中原经济区建设, 任务艰巨, 使命光荣。每一位高职院校教师和教研工作者, 都有责任、有义务, 为河南职教事业改革发展和品牌示范院校建设尽力。只要全省职教战线特别是高职院校共同努力, 集聚集体的力量和智慧, 我们坚信, 在不长时间内, 一定会研究出省内一流、国内领先的一系列标志性院校 (专业) 建设成果。

高职院校专业品牌形成的前提是具有在同行业有影响的优势专业群, 它既有超前、领先的专业领域, 又能形成某一领域的专业发展群, 从而产生专业的群体优势。濮阳职业技术学院是河南省政府2012年立项的高职教育品牌示范院校。我院教学基础扎实, 建设积淀深厚, 培养特色鲜明, 在全省高职界具有一定代表性。本文力求通过对建设路径的探讨和研究, 为河南省品牌示范院校建设乃至全国高职示范院校建设提供一些有价值的素材和基础资源。

二、从微观到宏观实施系统设计

(一) 微观方面

要以行业、企业的实际需求为基本依据, 遵照技能型人才成长规律组织教育教学。以濮阳职业技术学院为例, 重点推进6项内容。

一是做好重点建设专业和特色专业群顶层设计。进行专业市场分析与调研, 形成以重点建设专业为龙头的由3-5个专业组成的特色专业群基本框架, 聘请国内知名专家如马树超、姜大源等来校进行专业群规划与设计。

二是推进校企合作和产教融合。具有不同类别专业特点的校企合作组织框架、运行机制和管理体制的建立, 是品牌示范专业建设的短板。对照教育部最新专业标准, 参照国家专业教学资源库核心内容, 进一步修订完善人才培养方案, 力争实现真正意义上的“五个对接”。组成课题组, 专题研究产教融合问题, 结合区域特点和企业行业实际需求, 按照国内一流水平设计融合方案。

三是系统总结成功经验, 以人才培养模式创新为基础, 努力探索建立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基本框架。根据重点建设专业与企业行业产业融入度, 进行现代职业教育体系主要内容和核心内容试点。如中高职衔接、考试制度改革、学生评价体系和教学质量评价体系建设等。整合现有优质教学资源, 精心策划应用型本科专业建设评价体系, 使之真正达到全省一流或领先水平。发挥重点建设专业示范带动作用, 抽出专门力量, 捆绑几个重点建设专业, 进行前期调研、论证和科学规划, 力争3年左右实现建设目标。

四是进行专业社会服务能力检测。聘请濮阳、豫北乃至全省企业行业专家, 以及社会各界人士参加专业社会服务能力研讨。学院教务、科研部门和教学系组成专门小组, 对影响专业建设的各项指标进行分析与预测。参照麦可思研究机构和国家高职、中职年度质量评价报告, 对检测结果进行论证, 寻找改进措施。

五是提炼一系列代表全省、全国一流水平的专业建设成果。按照教育部、河南省教育厅文件要求, 对照省政府6条建设标准, 成立专门小组, 搜集、整理、完善和系统归纳前期建设成果, 形成专题报告。与其他国家示范院校和行业特色明显的职业院校加强联系沟通, 吸取他们的最新成果, 特别是国际领先的尖端成果, 形成系列研究报告, 努力申报省部级、国家级教学和科研成果奖。

六是发挥重点专业引领作用。2014年10月前, 形成符合豫北和冀鲁豫交际区域经济发展要求, 支撑产业结构调整, 企业行业发展急需, 代表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领先水平的濮阳应用技术学院基本框架, 早日实现濮阳人民共享高等本科教育资源的迫切愿望。

(二) 宏观方面

以重点专业建设为蓝本, 以特色专业群建设为抓手, 侧重解决河南省未来3年100家省级品牌示范院校建设中存在的共性问题, 努力突破以下5个关键点。

一是把科学规划与调整河南职业院校布局作为首要任务。坚持人才优先发展, 显著提升人口综合素质, 把人口压力转化为人力资源优势, 努力建设全国人力资源高地。2013年, 河南省将建设40所品牌示范院校和35所特色院校。如何建设好这些职业院校, 应把科学规划和布局调整作为头等大事。要科学分类, 把建设、调整与资源整合充分结合, 促进“专业与产业对接、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对接、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对接、学历证书与职业资格证书对接、职业教育与终身学习对接”。大力改造传统专业, 及时增设产业结构调整急需专业, 培育和打造特色专业。要在培育示范、凝结特色、打造品牌上下功夫, 把优质教学资源建设作为调整布局的突破口。同时, 建议河南省项目管理办公室成立专家组, 从宏观层面专门研究和指导全省范围的院校布局调整与结构优化问题。坚决避免专业重复建设、基地闲置浪费、课程模式陈旧和教学名师不名等现象。

二是尽快完善校企合作体制机制。河南省人民政府豫政[2012]48、49号文件, 对职业院校校企合作作了明确规定, 但真正把好的政策付诸实施, 有很多工作要做。第一, 必须充分认识校企合作工作的艰巨性, 省、市、县要成立强有力的工作机构, 多家联动共同推动这项工作。第二, 要抓紧兑现企业优惠政策, 调动企业和行业组织参与校企合作工作积极性, 有计划、有措施、有步骤地根除“一头热”现象。第三, 省项目管理办公室要督导和监控示范特色院校专业建设工作, 建立评估指标体系和一票否决制度, 敦促高职院校下狠心走好校企合作这条路。同时, 良好的校企合作体制机制, 催生出优秀的文化。在教书育人、服务育人、管理育人、环境育人中, 根据教育方针和技能人才培养规律, 大胆、谨慎借鉴企业中符合工业文化精神的制度文化、行为文化和物质文化, 构筑职业院校文化特色。

三是下力气引导高职院校加强教学内涵建设。内涵建设是示范特色院校建设的根本。河南省项目管理办公室和省教育厅, 应制定更加细化的建设方案和评价体系, 增加可操作、可评估、可量化的指标, 严肃奖惩办法, 引导学校尽快步入正轨。实训基地是实现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目标的载体和平台, 课程开发和课程体系建设是重要抓手。搭建良好平台的根本, 是要不断丰富平台的功能以促进课程开发和“双师”教学团队建设, 而不能把它看成机械或静止不变的东西。同时, 要按照生源特点, 系统设计、统筹规划人才培养过程。我国十几年高职教育发展的实践证明, 专业课程、教学团队、实训基地建设是优质和特色专业内涵建设的三条筋骨, 缺一不可。

四是建立科学的评价机制。高等职业院校要强化质量意识, 尤其要加强质量管理体系建设, 重视过程监控, 吸收用人单位参与教学质量评价。建设300家职业教育示范特色院校, 是河南省政府在新时期和中原经济区建设新阶段, 实现职业教育持续快速发展的重要引擎。2012-2014年要想全面实现建设目标, 必须用科学的评估、评议、评价制度作保障。要让专业建设和项目建设单位明白什么是优秀, 什么是一流, 如何才能起示范、辐射、引领作用。这些问题, 需要用硬性制度和柔性措施规定下来, 作为衡量办学质量优劣的尺度和准绳。同时, 奖罚一定要分明, 要让办学者明白, 省财政的资金不是白拿的, 良好发展机遇贻误不得。

五是同步推进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和建设现代职业教育体系, 是党的十八大报告和《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 (2010-2020) 确定的我国近10年的职业教育发展目标。河南作为中部农业大省、工业大省、文化大省和中原经济区建设的主体, 必须与全国其他省份一起同步推进这项事业。高职示范特色院校建设的历程, 一定要伴随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不断建立、成熟与完善。省政府应牵头制定河南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总体框架和建设方案, 引导市、县政府, 企业行业与职业院校共同做好这项工作。

三、明晰研究的具体路径

(一) 科学设计, 占位前沿

目前, 全国已建立了100家国家示范高职院校, 多数已进入示范后建设期。100家国家骨干高职院校正在奋力直追, 赶超发展, 意在抢占先机。我们的任务就是从中遴选部分与我院重点建设专业 (群) 相近、教学资源可以匹配的院校 (专业) 进行借鉴或移植, 特别是已经建成的国家专业教学资源库, 有很多现成的东西值得学习。以这些全国最优秀的建设资源为基础, 结合区域经济建设和产业发展实际, 进行品牌示范院校、特色专业群、重点建设专业三个层面的谋划与设计。

(二) 集聚资源, 筑牢基础

濮阳及豫东北地区乃至冀鲁豫交界区域有很多待挖掘的教育资源, 特别是企业行业合作伙伴、“双师”师资、优秀中职学校和社会培训机构等急待开发。应打破各种界限, 高效利用内部资源, 来一个全院大融合, 形成3-5个左右特色专业群建设团队。同时, 注重借鉴外地优质资源, 强化区域合作, 实现地域资源、内部资源和外部资源有效、有序、合理配置。

(三) 倒排工期, 鼎力推进

科学的建设方案需要有一套更加科学的推进措施来实现。应学习借鉴国家一流职业院校的经验, 特别要注重消化吸收目前濮阳开展并已取得实效的“富裕、和谐、美丽新濮阳”建设的经验, 实行大会战、攻坚战、倒逼法等方式, 一步步推进品牌示范院校和重点专业建设步伐。

(四) 台账管理, 不留死角

大项目建设最容易出现的问题是死角。应建立台账, 强化督导, 严格标准, 扎实推进。必须建立强有力的重点项目督查系统, 依据台账进行拉网式排查, 构筑严密防线, 保证建设质量。

(五) 以建促改, 紧盯一流

按照省政府制定的6条标准进行品牌示范院校和重点专业 (群) 建设, 实质上是高职教育专业教学改革不断深入的实践与探索过程。必须具有开拓创新、紧盯一流、勇攀高峰的精神, 用改革的勇气和谋略建设好一个个代表全省、全国先进水平的教改项目。

(六) 克难攻坚, 实现目标

建设全省一流、国内领先的品牌示范专业, 会遇到很多困难和问题。没有克难攻坚的勇气、胆略和信心, 就很难实现预期的目标。项目单位领导和专业带头人, 应该经常教育建设团队的老师们, 必须不怕出力流汗、不怕吃亏奉献、不怕返工失败。要有一以贯之的精神面貌, 不达目的, 决不罢休。

四、努力突破建设重点与难点

(一) 建设重点

第一, 重点建设专业与行业企业深度合作, 探索共建实习实训基地, 合作兴办面向社会的财政金融、电子政务、信息咨询等事务公司, 合作组建产学研联合体。第二, “订单培养”教学班的有效运行。第三, “工学结合、校企合作、顶岗实习”人才培养模式的设计。第四, 专业与产业、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专业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的有效对接。第五, 项目教学、案例教学、场景教学、仿真教学和岗位教学的真正实现。第六, 具有真实 (仿真) 职业氛围的校内实训中心建设。

(二) 建设难点

具有浓厚专业特色的数字化教学资源库建设和网络环境下职业教育学习新模式设计;建立科学的教师考核评价制度;院校最新管理体制的形成。

五、打造与提炼专业特色, 实现创新发展

专业特色提炼和实现创新发展, 是建设高职院校品牌示范专业的根本目的。要努力实现五个方面的目标, 即学生学习质量考核评价标准、评价体系建立, 注重学生成长、成熟和成才;集聚校内外教学资源, 搭建优秀青年教师成长立交桥, 达到“双师”结构省内一流;以构建“高效课堂”为依托, 推进课程体系建设和课程开发;教改课题 (项目) 研究采纳国内外最新成果, 推进建设方案不断优化;实行专业建设台账管理, 以品牌示范专业和应用型本科双重标准, 倒逼建设进度、建设质量和建设成果, 创造高职示范特色专业建设的濮阳模式。

摘要:建设河南省高职教育品牌示范院校, 对接地方重点产业, 直接服务中原经济区建设, 意义重大。本文以濮阳职业技术学院为典型个案, 力求通过对建设路径的探讨和研究, 为河南省品牌示范院校建设乃至全国高职示范院校建设提供一些有价值的素材和基础资源。

关键词:高职教育,品牌示范院校,系统设计,特色和品牌效应

参考文献

[1]王明伦等.论高职院校品牌[J].职业技术教育, 2011 (34) .

[2]教育部.关于充分发挥行业指导作用推进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的意见[Z].教职成[2011]6号.

[3]国务院.关于支持河南省加快建设中原经济区的指导意见[Z].国发[2011]32号.

[4]教育部.关于推进中等和高等职业教育协调发展的指导意见[Z].教职成[2011]9号.

[5]余祖光.职业教育校企合作中工业文化对接的新动向[J].职业技术教育, 2011 (25) .

[6]教育部.关于推进高等职业教育改革创新引领职业教育科学发展的若干意见[Z].教职成[2011]12号.

上一篇:保护野生动物活动下一篇:《后汉书列传第八》文言文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