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注册城市规划师考试大纲

2024-04-26

2011年注册城市规划师考试大纲(精选6篇)

篇1:2011年注册城市规划师考试大纲

2011年全国城市规划师执业资格考试大纲

(修订版)全国注册城市规划师执业资格考试指定参考用书(共6册)本套书共分五册,分别是

一、《城市规划原理》(2011年版)

二、《城市规划相关知识》(2011年版)

三、《城市规划管理与法规》(2011年版)

四、《城市规划实务》(2011年版)

五、《城市规划法规文件汇编》(2011年版)

六、《考试大纲》

目 录

一、城市规划原理„„„„„„„„„„„„„„„„(1)

二、城市规划相关知识„„„„„„„„„„„„„„(7)

三、城市规划管理与法规„„„„„„„„„„„„(12)附:现行法律法规和技术标准与规范一览表(2008年)„(16)

四、城市规划实务„„„„„„„„„„„„„„(19)全国城市规划执业资格考试科目为:《城市规划原理》、《城市规划相关知识》、《城市规划管理与法规》、《城市规划实务》。本考试大纲对各考试科目分层次列出了具体的内容,分别用掌握、熟悉、了解来界定各条目的考试要求。“掌握”是指必须具备的重要知识,“熟悉”是指应当具备的较重要知识,“了解”是指一般知识。在《城市规划实务》科目中,“掌握”是指考生必须具备的专业能力。

一、城市规划原理

《城市规划原理》作为一门理论性考试科目,内容是关于城市与城市发展的知识,城乡规划学科知识,城乡规划体系知识,城市用地与空间布局形成的知识,城乡规划编制的知识,城乡规划实施的知识。本科目考试的目的是:考核应试人员所具备的城乡规划理论知识的状况,包括对城市发展及城市规划学科的基础理论,对城乡规划制定、编制、实施等有关的专业理论的了解、熟悉、掌握程度。

1.城市与城市发展

1.1城市与乡村

1.1.1掌握城市和乡村的基本特征

1.1.2熟悉我国城乡社会经济的特点

1.2城市的形成与发展规律

1.2.1了解城市形成和发展的主要动因

1.2.2熟悉城市发展的阶段及其差异

1.2.3熟悉城市空间环境演进的基本规律及主要影响因素

1.3城镇化及其发展

1.3.1熟悉城镇化的含义

1.3.2熟悉城镇化发展的基本特征

1.3.3熟悉我国城镇化发展的历程及当前状况

1.4城市发展与区域、经济社会及资源环境的关系

1.4.1熟悉城市发展与区域发展的关系

1.4.2熟悉城市发展与经济发展的关系

1.4.3熟悉城市发展与社会发展的关系

1.4.4熟悉城市发展与资源环境的关系

2.城市规划的发展及主要理论与实践

2.1国外城市与城市规划理论

2.1.1了解欧洲古代社会和政治体制下城市的典型格局

2.1.2了解现代城市规划产生的历史背景

2.1.3熟悉现代城市规划的早期思想

2.1.4熟悉现代城市规划主要理论发展

2.2中国城市与城市规划的发展

2.2.1了解中国古代社会和政治体制下城市的典型格局

2.2.2了解中国近代城市发展背景与主要规划实践

2.2.3熟悉我国现代城市规划思想和发展历程

2.3当代城市规划的理论探索和实践

2.3.1了解当代城市发展中的主要问题和趋势

2.3.2熟悉当代城市规划的主要理论或理念

2.3.3熟悉当代城市规划的重要实践

3.城乡规划体系

3.1城乡规划的内涵

3.1.1掌握城乡规划的概念

3.1.2熟悉现代城乡规划的基本特点与构成 3.1.3熟悉城乡规划的公共政策属性

3.1.4熟悉规划师的角色与地位

3.2我国城乡规划体系

3.2.1熟悉我国城乡规划法规体系的构成 3.2.2熟悉我国城乡规划行政体系的构成 3.2.3熟悉我国城乡规划工作体系的构成 3.3城乡规划的制定

3.3.1掌握制定城乡规划的基本原则

3.3.2熟悉制定城乡规划的基本程序

3.3.3掌握城乡规划编制的层次及其相互关系

3.3.4熟悉城乡规划编制的公众参与

4.城镇体系规划

4.1城镇体系规划的作用和任务

4.1.1掌握各层次城镇体系规划的作用

4.1.2掌握各层次城镇体系规划的主要任务

4.2城镇体系规划的编制

4.2.1熟悉城镇体系规划编制的基本原则

4.2.2了解各层次城镇体系规划的主要内容

5.城市总体规划

5.1城市总体规划的作用和任务

5.1.1掌握城市总体规划的作用

5.1.2掌握城市总体规划的主要任务

5.2城市总体规划编制程序和方法

5.2.1熟悉城市总体规划编制的基本工作程序

5.2.2掌握城市总体规划编制的基本工作方法

5.3城市总体规划的基础研究

5.3.1掌握城市总体规划现状调查的内容

5.3.2掌握城市总体规划的实施评价内容与方法

5.3.3熟悉城市发展条件综合评价内容与方法

5.3.4熟悉城市发展目标和城市性质的内涵

5.3.5熟悉城市规模预测方法

5.3.6了解城市总体规划的其他专题研究

5.4城市总体规划纲要

5.4.1掌握城市总体规划纲要的主要任务和内容

5.4.2掌握城市总体规划纲要的成果要求

5.5城镇发展布局规划

5.5.1熟悉市域城镇体系规划的内容和方法

5.5.2掌握划定规划区的目的及其划定原则

5.5.3掌握城市结构与城市形态的类型

5.5.4掌握城市空间布局选择的基本方法

5.6城市用地布局规划

5.6.1掌握城市建设用地分类的标准

5.6.2掌握各项城市建设用地间的相互关系及布局要求

5.6.3掌握城市建设用地变化及分布的特征

5.6.4掌握城市用地布局与交通系统的关系

5.7城市综合交通规划

5.7.1熟悉城市综合交通规划的主要内容

5.7.2了解城市交通发展战略研究的要求和方法

5.7.3掌握城市对外交通与城市道路网络规划的要求和基本方法

5.7.4熟悉城市交通设施规划的要求和基本方法

5.7.5了解城市公共交通系统规划的要求和基本方法

5.8城市历史文化遗产保护规划

5.8.1熟悉历史文化遗产保护的意义

5.8.2掌握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的内容和成果要求

5.8.3掌握历史文化街区保护规划的内容和成果要求

5.9其他主要专项规划

5.9.1熟悉城市绿地系统规划的主要内容

5.9.2熟悉城市市政公用设施规划的主要内容

5.9.3熟悉城市防灾系统规划的主要内容

5.9.4熟悉城市环境保护规划的主要内容

5.9.5熟悉城市竖向规划的主要内容

5.9.6了解城市地下空间规划的主要内容

5.10城市总体规划成果

5.10.1掌握城市总体规划成果的文本要求

5.10.2掌握城市总体规划成果的图纸要求

5.10.3掌握城市总体规划成果的附件要求

5.10.4掌握城市总体规划强制性内容

6.城市近期建设规划

6.1城市近期建设规划的作用与任务

6.1.1掌握城市近期建设规划的作用

6.1.2掌握城市近期建设规划的任务

6.2城市近期建设规划的编制

6.2.1掌握城市近期建设规划的内容

6.2.2掌握城市近期建设规划的成果要求

7.城市详细规划

7.1控制性详细规划

7.1.1掌握控制性详细规划的作用

7.1.2掌握控制性详细规划的内容

7.1.3掌握控制性详细规划的编制方法

7.1.4掌握控制性详细规划的成果要求

7.2修建性详细规划

7.2.1熟悉修建性详细规划的作用

7.2.2熟悉修建性详细规划的基本内容

7.2.3熟悉修建性详细规划的编制方法

7.2.4熟悉修建性详细规划的成果要求

8.镇、乡和村庄规划

8.1镇、乡和村庄规划的工作范畴及任务

8.1.1熟悉镇、乡和村庄规划的工作范畴

8.1.2熟悉镇、乡和村庄规划的任务

8.2镇规划的编制

8.2.1熟悉镇规划的内容

8.2.2熟悉镇规划编制的方法

8.2.3熟悉镇规划的成果要求

8.3乡和村庄规划的编制

8.3.1熟悉乡和村庄规划的内容

8.3.2熟悉乡和村庄规划编制的方法

8.3.3熟悉乡和村庄规划的成果要求

8.4名镇和名村保护规划

8.4.1熟悉名镇和名村保护规划的内容

8.4.2熟悉名镇和名村保护规划的成果要求

9.其他主要规划类型

9.1居住区规划

9.1.1掌握居住区规划的目的与作用

9.1.2掌握居住区规划的内容与方法

9.2风景名胜区规划

9.2.1了解风景名胜区规划的任务

9.2.2了解风景名胜区规划的基本内容

9.3城市设计

9.3.1熟悉城市设计在城市规划中的地位与作用

9.3.2熟悉城市设计的基本理论和方法

10.城乡规划实施

10.1城乡规划实施的主要影响因素

10.1.1掌握影响城乡规划实施的基本因素

10.1.2熟悉公共性设施建设与城乡规划实施的关系

10.1.3熟悉商业性开发与城乡规划实施的关系

二、城市规划相关知识

城乡规划工作涉及相关多学科的理论与方法,综合性很强。《城市规划相关知识》考试科目涵盖了与城乡规划工作关系最为密切的八个相关专业领域的知识,即:建筑学、城市交通、城市市政公用设施、信息技术在城乡规划中的应用、城市经济学、城市地理学、城市社会学、城市生态与环境。本科目考试目的是考核应试人员的专业知识结构状况,即对各相关学科相关专业知识的掌握、熟悉与了解的程度,以及在城乡规划实践中运用相关专业知识的能力。

1.建筑学

1.1 中外建筑史的基本知识

1.1.1 了解中国传统建筑和园林的主要分类与特征 1.1.2了解外国不同历史时期建筑设计的主要特点 1.2各类建筑的功能组合

1.2.1熟悉公共建筑的空间组织与场地要求 1.2.2熟悉住宅建筑的类型及套型空间设计要点 1.2.3熟悉工业建筑的功能空间组织与场地要求 1.3建筑场地条件的分析及设计要求

1.3.1 掌握场地选择的基本原则与规划控制要点 1.3.2掌握场地空间布局与竖向设计要点 1.4建筑技术的基本知识 1.4.1 了解建筑结构的选型

1.4.2 了解建筑材料的分类与建筑物的组成构件 1.4.3 了解建筑节能的相关政策要点 1.5建筑美学的基本知识 1.5.1 了解建筑美学的基本要素 1.5.2掌握建筑环境的设计方法 1.6建筑项目策划与设计

1.6.1了解建筑项目策划的程序与内容 1.6.2熟悉我国建筑设计阶段 2.城市交通

2.1城市道路规划设计

2.1.1熟悉道路横断面设计方法 2.1.2熟悉道路平面及交叉口设计要求 2.1.3了解道路纵断面设计要求

2.1.4了解城市道路交通管理设施的规划设计要求 2.2城市停车设施规划设计

2.2.1 了解停车场的分类及停车特点 2.2.2熟悉路边停车带的规划设计要求 2.2.3掌握停车场库的规划设计方法 2.3城市交通枢纽规划设计

2.3.1 了解城市交通枢纽设施的分类与特点 2.3.2熟悉城市交通广场规划设计要求与方法 2.4城市轨道交通

2.4.1 了解城市轨道交通的分类和技术特征

2.4.2 了解城市轨道交通线网的规划要求和基本方法 2.4.3 了解城市轨道交通工程建设标准 3.城市市政公用设施

3.1城市市政公用设施规划设计

3.1.1 了解城市各项市政公用设施的系统构成 3.1.2熟悉城市各项市政公用设施规划设计的主要内容 3.1.3 了解城市各项市政公用设施容量预测的内容与方法3.1.4熟悉城市各项市政公用设施规划设计的技术要求 3.2城市用地竖向工程规划

3.2.1熟悉城市用地竖向工程规划的原则与内容 3.2.2了解城市用地竖向工程规划的方法 3.2.3了解城市竖向工程规划的技术要求

3.3城市工程管线综合规划

3.3.1熟悉城市工程管线的分类与特征 3.3.2熟悉城市工程管线综合的技术要求 3.4城市防灾规划

3.4.1熟悉城市灾害的种类与防灾减灾系统的构成 3.4.2掌握城市防洪、抗震、消防、人防设施的设置要求 4.信息技术在城乡规划中的应用 4.1 信息技术的基本知识 4.1.1 了解信息技术的主要构成 4.1.2 了解信息技术在城乡规划中的应用 4.2 计算机辅助设计技术(CAD)4.2.1 了解计算机辅助设计技术(CAD)4.2.2 熟悉计算机辅助设计技术(CAD)在城乡规划中的应用4.3 地理信息系统(GIS)4.3.1 了解地理信息系统(GIS)的基本构成

4.3.2 了解地理信息系统(GIS)在城乡规划中的应用 4.4遥感技术(RS)4.4.1 了解遥感技术(RS)的要点

4.4.2 了解遥感技术(RS)在城乡规划中的应用 4.5城乡规划管理信息化

4.5.1 了解城乡规划信息化管理的现状与发展 4.5.2 了解城乡规划信息化管理的应用 5.城市经济学

5.1城市经济学的基本知识

5.1.1 了解城市经济学的主要研究内容与特征 5.1.2熟悉城市经济学与城乡规划的关系 5.2城市规模与城市经济增长 5.2.1熟悉城市规模的基本概念 5.2.2 了解城市规模的形成机制

5.2.3熟悉城市经济增长的基本原理与分析方法 5.2.4熟悉城市产业结构对城市职能和空间布局的影响

5.3城市土地市场与城市空间结构 5.3.1掌握城市土地市场中的资源配置原理

5.3.2熟悉我国的土地制度、房地产市场与住房供给体系 5.3.3熟悉运用经济杠杆对城市空间结构的引导与调控手段 5.4城市交通经济与政策分析 5.4.1熟悉城市交通的供求特征 5.4.2熟悉城市交通的政策调控

5.5城市公共财政与城市规划的公共品配置 5.5.1 了解城市公共财政的性质与功能

5.5.2 了解城市公共品的概念与城市规划的公共品配置 5.5.3熟悉公共财政对城市空间结构的调控作用 6.城市地理学

6.1城市地理学的基本知识

6.1.1 了解城市地理学与城乡规划的关系 6.1.2 了解城市地理学的基本研究内容 6.2城市形成和发展的地理条件 6.2.1 了解地理条件与城市分布的关系 6.2.2熟悉影响城市形成与发展的基本地理条件 6.2.3熟悉城市发展条件的地理学评价方法 6.3城镇化的基本原理 6.3.1熟悉城镇化的基本理论 6.3.2 了解世界城镇化的发展趋势 6.3.3 了解中国城镇化的特征与城镇化战略 6.3.4 了解城镇化水平的预测方法 6.4城镇地域空间结构的演化规律 6.4.1熟悉城镇地域的主要类型

6.4.2 了解城镇地域的城乡空间关系及演化规律 6.4.3 了解我国城市密集区的发展状况和发展趋势 6.5 区域城镇体系的特征和规律 6.5.1熟悉城镇体系的基本概念 6.5.2熟悉城镇体系的分工与协作关系 6.5.3熟悉城镇体系空间联系的基本理论 6.5.4熟悉城镇体系的城市规模分布规律 6.6城市地理学的研究方法

6.6.1 了解城市地理学的调查与分析方法

6.6.2熟悉城市地理学分析方法在城乡规划中的应用 7.城市社会学

7.1城市社会学的基本知识

7.1.1 熟悉城市社会学研究的主要内容与基本理论 7.1.2 了解城市社会学与城乡规划的关系

7.1.3掌握城乡规划的社会价值取向与构建和谐社会的关系7.2城市社会学的调查与研究方法 7.2.1熟悉城市社会调查与数据处理的方法

7.2.2掌握城市社会学调查方法在城乡规划中的应用 7.3城市社会阶层与社会空间结构 7.3.1熟悉城市社会阶层特征及其空间分异 7.3.2掌握人口结构与问题

7.3.3熟悉当前中国城市社会结构的特征和存在问题 7.4城市社区

7.4.1掌握社区和邻里的基本构成要素

7.4.2熟悉中国城市社区建设与社区自治的内容 7.4.3 了解中国城市社区发展对城市建设的影响 7.5城乡规划的公众参与

7.5.1掌握城乡规划公众参与的要点

7.5.2熟悉西方国家城乡规划公众参与的实践 7.5.3了解城乡规划公众参与的原则、内容与形式 8.城市生态与环境

8.1 生态学及城市生态学的基本知识 8.1.1 了解生态学的主要研究内容 8.1.2 了解生态系统的基本功能

8.1.3 熟悉城市生态系统的构成要素与基本功能 8.2 城乡环境问题 8.2.1 熟悉环境问题的类型与影响城乡环境质量的主要因素 8.2.2 了解城乡主要环境问题形成原因与解决途径 8.3 区域生态适宜性评价

8.3.1 了解区域生态适宜性评价的内容与方法 8.3.2 了解区域生态安全格局的基本知识与构建目标 8.4建设项目与区域环境影响评价 8.4.1熟悉环境影响评价的目的与内容 8.4.2 了解环境影响评价的程序与基本方法 8.4.3 了解城市承载力的要素与评价方法

8.4.4 熟悉区域环境影响评价在城乡规划中的应用 8.5城乡生态规划与建设

8.5.1 了解生态工程的基本概念与应用领域 8.5.2熟悉生态恢复的概念与主要方法

8.5.3 了解城市与区域生态规划的基本概念与内容

三、城市规划管理与法规

城乡规划是一项重要政府职能,经批准的城乡规划具有法律效力,必须依法行政。遵循依法行政原则,《城市规划管理与法规》科目包括两方面内容:一是城乡规划法规,含城乡规划行政法学基础、城乡规划法、城乡规划法配套法规、城乡规划技术标准与规范、城乡规划相关法律法规和方针政策。二是城乡规划管理,含城乡规划管理基础知识、城乡规划编制与审批管理、城乡规划实施管理、城乡规划监督检查和城乡规划行业职业道德。本科目考试目的是:考核应试人员对行政法学和公共行政管理基本知识,城乡规划法规、技术标准与规范以及城乡规划方针政策,城乡规划管理的目的、原则、内容和方法以及城乡规划行业职业道德等有关知识的了解、熟悉和掌握程度。

(一)城乡规划法规 1.城乡规划法学基础 1.1行政法学知识

1.1.1了解法律的本质、作用与法律渊源 1.1.2熟悉行政法学的概念与原则

1.1.3熟悉行政法律关系主体和行政行为的内涵 1.1.4了解行政违法与行政责任

1.1.5熟悉行政法制监督的内涵和基本要求 1.2行政立法知识

1.2.1 了解行政立法概念和我国的法律体系 1.2.2熟悉行政立法权限与程序 1.2.3熟悉行政立法的内涵和立法要求 1.3行政许可知识

1.3.1 了解行政许可的内涵和行政许可的设定 1.3.2熟悉行政许可的基本内容与实施程序 2.城乡规划法制建设概况

2.1 了解我国城乡规划法制建设的历史演进 2.2熟悉我国城乡规划法规体系

2.3熟悉我国城乡规划技术标准与规范体系 3.《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

3.1 了解《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立法背景 3.2熟悉《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的重要意义与作用3.3掌握《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内容与说明 4.《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配套法规 4.1 熟悉城乡规划编制与审批现行法规的适用条件 4.2掌握城乡规划编制与审批现行法规的主要内容 4.3 熟悉城乡规划实施与监督检查现行法规的适用条件 4.4掌握城乡规划实施与监督检查现行法规的主要内容 5.城乡规划技术标准与规范

5.1 了解城乡规划技术标准与规范的知识 5.2熟悉城乡规划技术标准与规范的主要内容 5.3掌握城乡规划技术标准与规范中的强制性条文 6.城乡规划相关法律法规 6.1熟悉主要相关法律的内容 6.2 了解其他相关法律的内容 6.3熟悉主要相关行政法规的内容 6.4了解其他相关行政法规的内容

7.城乡规划方针政策

7.1熟悉国家有关城乡规划的方针政策 7.2了解部门有关城乡规划的政策

(二)城乡规划管理

8.城乡规划管理知识 8.1 公共行政管理知识 8.1.1 了解公共行政的概念 8.1.2 熟悉公共行政的主体与对象 8.1.3 掌握政府的主要职能 8.1.4 熟悉行政权力与行政责任 8.1.5 掌握公共政策与公共问题 8.2城乡规划管理基本内容

8.2.1 熟悉城乡规划管理的概念与特征 8.2.2掌握城乡规划管理的目的和任务 8.2.3掌握城乡规划管理的原则、依据与方法 8.2.4熟悉城乡规划管理的工作内容 9.城乡规划编制与审批管理 9.1城乡规划编制管理

9.1.1 掌握城乡规划体系与城乡规划的内容和要求.9.1.2掌握城乡规划组织编制的主体 9.1.3掌握城乡规划的编制与报批程序 9.2城乡规划审批管理

9.2.1熟悉城乡规划的审查规则 9.2.2掌握城乡规划审批主体

9.2.3掌握城乡规划的审批程序与方法 9.3城乡规划修改的管理

9.3.1掌握城乡规划修改的原则与条件 9.3.2掌握城乡规划修改的主体 9.3.3掌握城乡规划修改报批程序与方法 9.4城乡规划编制单位资质管理 9.4.1 了解各级城乡规划编制单位的资质等级及其条件 9.4.2 了解各级城乡规划编制单位的资质审批程序 9.4.3熟悉各级城乡规划编制单位承担项目的内容 10.城乡规划实施管理 10.1城乡规划的实施 10.1.1熟悉城乡规划实施主体

10.1.2掌握城乡规划实施管理原则与要求

10.1.3掌握近期建设规划实施管理依据、内容与方法 10.2建设项目选址规划管理

10.2.1熟悉建设项目选址规划管理的对象 10.2.2熟悉建设项目选址规划管理的目的与任务 10.2.3掌握建设项目选址意见书核发程序 10.3建设用地规划管理

10.3.1熟悉建设用地规划管理的概念 10.3.2熟悉建设用地规划管理的目的和任务 10.3.3 了解国有土地划拨与出让的规划管理程序 10.3.4掌握建设用地规划行政许可程序 10.4建设工程规划管理

10.4.1熟悉建设工程规划管理的概念 10.4.2 掌握建设工程规划管理的目的和任务 10.4.3掌握建设工程规划管理行政许可程序 10.5 乡、村庄规划管理

10.5.1 熟悉乡、村庄规划管理的概念 10.5.2 了解乡、村庄规划管理的目的和任务 10.5.3 了解乡、村庄规划行政许可的程序 10.6 临时建设和临时用地规划管理

10.6.1熟悉临时建设和临时用地规划管理的概念 10.6.2掌握临时建设的规划管理程序与要求 10.6.3熟悉临时用地规划管理的程序与方法 10.7历史文化遗产保护规划管理

10.7.1 了解历史文化遗产保护规划管理的意义 10.7.2熟悉历史文化遗产保护规划管理的原则、内容与方法 10.7.3掌握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保护规划实施管理要求 10.8风景名胜区规划管理

10.8.1了解风景名胜区规划管理的概念 10.8.2熟悉风景名胜区规划管理的目的与任务 10.8.3掌握风景名胜区规划管理原则、方法与程序 11.城乡规划监督检查与法律责任 11.1 城乡规划监督检查

11.1.1 熟悉城乡规划监督检查的原则与要求 11.1.2 掌握城乡规划监督检查的内容与方法 11.2 城乡规划法律责任

11.2.1 了解城乡规划法律责任内容 11.2.2 熟悉城乡规划行政处罚种类

11.2.3 掌握城乡规划行政处罚的原则及程序 12.城乡规划行业职业道德 12.1熟悉城乡规划行业准则

12.2掌握城乡规划行业职业道德标准

附:现行法律法规和技术标准与规范一览表(2008年)1.《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

配套的行政法规与规章及规范性文件 2.《村庄和集镇规划建设管理条例》 3.《城市规划编制办法》

4.《城镇体系规划编制审批办法》 5.《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编制要求》 6.《城市总体规划审查工作规则》 7.《县域村镇体系规划编制暂行办法》 8.《村镇规划编制办法》(试行)9.《城市规划设计单位资格管理办法》 10.《注册城市规划师执业资格制度暂行规定》 11.《城市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转让规划管理办法》 12.《近期建设规划工作暂行办法》 13.《城市规划强制性内容暂行规定》 14.《城市紫线管理办法》 15.《城市绿线管理办法》 16.《城市蓝线管理办法》 17.《城市黄线管理办法》 18.《开发区规划管理办法》

19.《城市地下空间开发利用管理规定》 20.《建制镇规划建设管理办法》 21.《停车场建设和管理暂行规定》 22.《停车场规划设计规则(试行)》 23.《城市抗震防灾规划管理规定》 24.《城建监察规定》

技术标准与技术规范

25.《城市规划基本术语标准》 26.《城市规划制图标准》 27.《镇规划标准》 28.《城市绿地分类标准》 29.《防洪标准》

30.《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 3 1.《城市道路交通规划设计规范》 32.《城市工程管线综合规划规范》 33.《城市环境卫生设施规划规范》 34.《城市园林绿化规划设计规范》 35.《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规范》 36.《风景名胜区规划规范》 37.《城市规划工程地质勘察规范》 38.《城市防洪工程设计规范》 39.《城市用地竖向规划规范》 40.《城市给水工程规划规范》 41.《城市排水工程规划规范》 42.《城市电力规划规范》 43.《城市抗震防灾规划标准》

44.《城市用地分类与规划建设用地标准》 45.《城镇老年人设施规划规范》

相关法律与行政法规

46.《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许可法》 47.《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复议法》 48.《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 49.《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处罚法》 50.《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 51.《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 52.《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房地产管理法》 53.《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筑法》 54.《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 55.《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 56.《中华人民共和国物权法》 57.《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务员法》 58.《中华人民共和国立法法》 5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赔偿法》 60.《中华人民共和国测绘法》 61.《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

62.《中华人民共和国军事设施保护法》 63.《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防空法》 64.《中华人民共和国防震减灾法》 65.《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 66.《中华人民共和国广告法》

67.《中华人民共和国保守国家秘密法》 68.《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 69.《中华人民共和国公路法》 70.《风景名胜区条例》 71.《城市道路管理条例》 72.《基本农田保护条例》 73.《公共文化体育设施条例》 74.《城市绿化条例》

75.《中华人民共和国自然保护区条例》 76.《信访条例》

四、城市规划实务

城市规划实务是指城市规划师所从事的实际业务工作,包括规划制定、实施管理、监督检查三大方面。《城市规划实务》科目考试的目的是:考核应试人员综合运用城市规划原理、城市规划相关知识、城市规划管理与法规的能力,理解、把握技术标准规范和国家政策的能力,以及在实际工作中综合分析与协调的能力。

1.城乡规划的制定与修改 1.1城乡规划的组织

1.1.1熟悉城乡规划编制的组织要求 1.1.2熟悉城乡规划编制内容和原则要求 1.2城乡规划方案的评析

1.2.1掌握城镇体系规划与城市、镇发展布局方案的评析 1.2.2掌握城市、镇总体规划方案的评析 1.2.3掌握乡、村庄规划方案的评析

1.2.4掌握城市、镇控制性详细规划方案的评析 1.2.5掌握修建性详细规划方案的评析 1.2.6掌握建设项目用地规划选址方案的评析 1.2.7掌握建设项目总平面图的评析

1.2.8掌握城市、镇近期建设规划方案的评析 1.2.9熟悉道路交通等专项规划方案的评析 1.2.10熟悉其他类型规划方案的评析 1.3城乡规划的审批

1.3.1掌握城乡规划审批的程序要求 1.4城乡规划的修改

1.4.1熟悉城乡规划修改的条件和程序

2.城乡规划的实施管理 2.1规划条件的拟定

2.1.1掌握建设项目规划条件的基本内容和要求 2.2规划行政许可证件的核发

2.2.1 掌握建设项目选址意见书核发程序和要求 2.2.2掌握城市(镇)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核发程序和耍求 2.2.3掌握城市(镇)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核发程序和要求 2.2.4熟悉乡村建设规划许可证的核发程序和要求 2.3规划行政许可的变更和延续 2.3.1 掌握规划条件变更的程序和要求

2.3.2掌握建设项目规划与建筑设计方案变更的程序和要求2.3.3熟悉规划行政许可延续的程序和要求 2.4掌握规划条件核实

3.城乡规划的监督检查与法律责任

3.1.1掌握城乡规划的监督检查的相关工作内容 3.2违法用地和建设的查处

3.2.1掌握违法用地的界定及查处程序 3.2.2掌握违法建设的界定及查处程序 3.3法律责任

3.3.1掌握城乡规划法律责任的相关内容 20

篇2:2011年注册城市规划师考试大纲

1、城市形成的原因不包括()A、军事防御 B、商品卖卖 C、集体耕作 D、产业分工

2、城镇发展的主要动力是()A.地理气候条件 B.法律、法规 c.工业与服务业发展 D.交流网络的发展

3、关于城乡统筹的表述,不准确的是()A.城乡统筹应统筹城乡的基础设施

B.城乡统筹应统筹城乡的医疗与社会保障体系 C.城乡统筹的核心任务是保障城乡居民平等的权利 D.城乡统筹的核心任务是保障城乡居民的同工同酬

4、古代欧洲城市轴线放射型街道布局主要体现了()A.古希腊的民主政体思想 B.古罗马的强势与享乐观念 C.君主统治的意志 D.中世纪的宗教理念

5、十九世纪巴黎改建是由()A.一批有责任心的建筑师发起的 B.工会组织的 C.规划协会组织的 D.政府组织的

6、不属于索里亚*马塔提出的城市形态的内容是()A.城市平面布置要保证结构对称 B.园形城市形态 C.城市点到点的方便联系 D.街坊呈矩形或梯形

7、西谛城市规划与设计理念的核心是()A,强调城市土地使用功能的最大化 B,主张人的感受与艺术性空间布局 C,要求发展快速公共交通 D,优先建设城市行政中心

8、首先提出规划过程理念的是()A.《雅典宪章

》 B,《马丘比丘宪章》 C,柯布西埃的现代城市理念 D.沙里宁的有机疏散理论

9、不属于邻里单位理论倡的所提原则是()A.创造安全的社区环境 B.一所小学的服务人口规模 C.街坊式的布局

D.商业服务设施应与其他商业设施对接

答案(C)答案解析:教材P326佩里提出的邻里单位的六条原则包括:1.邻里单位周边为城市道路所包围,城市交通不穿越邻里单位内部;2.邻里单位内部道路系统应限制外部车辆穿越,一般应采用尽端式道路,以保持内部的安全和安静;3.以小学的合理规模为基础控制邻里单位的人口规模,使小学生不必穿越城市道路,一般邻里单位的规模是5000人左右,规模小的邻里单位3000-4000人;4.邻里单位的中心是小学,与其他服务设施一起布置在中心广场或绿地中;5.邻里单位占地约160英亩(约合65公顷),每英亩10户,保证儿童上学距离不超过半英里(0.8KM);6.邻里单位内小学周边设有商店、教堂、图书馆和公共活动中心。

10、我国古代都城大部分采用规整的空间布局形态,其主要原因是为了()A,尊重自然 B,交通便捷 C,方便建设 D,合乎礼制

11、近代由于交通方式与交通设施的发展而导致原有地位相对衰落的城市是()A,郑州 B.家石庄 C,芜湖 D,扬州

12、有关城市规划特点的表述,不确切的是()A。城市规划需要考虑城市社会经济环境技术发展等各项因素的综合作用

B。城市规划是政府调控城市间资源维护社会公平保障公共安全和公众利益的重要手段

C。城市规划是从城市的地实际问题和需求出发的地方性事务 D。城市规划是在城市发展过程中发挥作用的社会实践

13、有关《城乡规划法》的表述,不准确的是()A 《城乡规划法》是国家法律体系的组成部分

B 国务院部门和省级人民政府制定行政规章时必须符合《城乡规划法》

C 所有的城乡规划建设管理行为都不得违背《城乡规划法》 D 制定《城乡规划法》的目的就是确立各类法定城乡规划的权威性

选A法规是法规,法律是法律。行政法规与法律虽是两个不同等级层次,但它同样是地方性法规、部门规章和地方政府规章制定的基本依据。

14、下列表述中,错误的是()。

A。城乡规划主管部门是各级人民政府的组成部门

B,城乡规划主管部门负责各自行政辖区内的城乡规划管理工作 C,上级城乡规划主管部门对下级城乡规划主管部门 进行业务指导和监督

D.下级城乡规划主管部门应当定期向上级城乡规划主管部门报告城乡规划实施情况,并接受监督

15、有关县人民政府所在地

镇规划体系 的表述,借误的是()。

A,镇总体规划由县人民政府组织编制

B。镇控制性详细规划由县人民政府城乡规划主管部门组织编制 C,镇的建性详细修规划由镇人民政府组织编制

D,县人民政府城乡规划主管部门组织编制重要地块的修建性详细规划

16、全球化时代的城镇地工域分最显著的特点是()。A.金字塔型

B.功能明确

C.垂苴结构

D.没有规律 答案:C 解析:2011版城市规划原理参考用书 第74页

第三自然段:„„由原来的城市与城市之间相对独立的以经济活动的部类为特征的水平结构改变为紧密联系且相互依赖的以经济活动的层面为特征的垂直结构

17、有关省域城镇体系规划的表述,正确的是()A 应制定全省(自治区)经济社会发展目标 B应制定全省(自治区)城镇化和城镇发展战略 C 由省(自治区)住房城乡建设厅组织编制 D 由省(自治区)人民政府审批

18、不属于省域城镇体系规划内容的是()A、城镇规模控制 B、区域重大基础设施布局

C、划定省域内必须控制开发的区域 D、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 答案:D 解析:省域城镇体系规划的主要内容:(1)制订全省(自治区)城镇化和城镇发展战略。包括确定城镇化方针和目标,确定城市发展与布局战略。

(2)确定区域A城镇发展用地规模的控制目标,并结合区域开发管制区划,确定不同地区、不同类型城镇用地控制的指标和相应的引导措施。

(3)协调和部署影响省域城镇化与城市发展的全局性和整体性事项。包括确定不同地区、不同类型城市发展的原则性要求,统筹B区域性基础设施和社会设施的空间布局和开发时序;确定需要重点调控的地区。

(4)确定乡村地区非农产业布局和居民点建设的原则。包括确定农村剩余劳动力转化的途径和引导措施,提出农村居民点和乡镇企业建设与发展的空间布局原则,明确各级、各类城镇与周围乡村地区基础设施统筹规划和协调建设的基本要求。(5)确定C区域开发管制区划。

(6)按照规划提出的城镇化与城镇发展战略和整体部署,充分利用产业政策、税收和金融政策、土地开发政策等政策手段,制订相应的调控政策和措施,引导人口有序流动,促进经济活动和建设活动健康、合理、有序的发展。

19、不属于城镇体系规划内容的是()。

A,统筹安排区域社会服务设施 B,提出实施规划的政策措施 C,确定城镇体系规划区的范围

D,确定保护区域生态环境、自然环境和人文景观及历史遗产的原则和措施 答案(C)

答案解析:教材P108市域城镇体系规划应当包括: 1.提出市域城乡统筹的发展战略

2.确定生态环境、土地和水资源、能源、自然和历史文化遗产等方面的保护与利用的综合目标和要求,提出空间管制原则和措施。3.预测市域总人口及城镇化水平,确定各城镇人口规模、职能分工、空间布局和建设标准。

4.提出重点城镇的发展定位、用地规模和建设用地控制范围。5.确定市域交通发展策略,原则确定市域交通、通讯、能源、供水、排水、防洪、垃圾处理等重大基础设施、重要社会服务设施的布局。

6.在城市行政管辖范围内,根据城市建设、发展和资源管理的需要划定城市规划区。

20、于城镇体系的表述中,错误的是()。

A,城镇体系是以一个相对完整区域内的城镇群体为研究对象,不同的区域有不

同的城镇体系

B,没有一个具有一定经济社会影响力的中心城市,就不可能形成有现代意义的城镇体系

C.城镇体系是由一定数量的城镇所组成的,城镇之间一般存在着性质、规模和功能方面的差别 D。在一定区域空间内,相互缺乏联系的城镇可以构成城镇体系

21、下表述中,正确的是()。A,城镇体系规划体现各级政府事权

B。城镇体系规划涉及全国、省域、地(市)域、县(市)域、镇域等层次

C,城镇体系规划需耍单独编制并报批 D。城镇体系规划的对象只涉及城镇

22、城市总体规划进行区域环境调查的范围应为()。A.该城市所在的省域 B,该城市的经济区域 C该城市的市域 D,该城市的规划区

23、编制城市总体规划必须进行深入细致的调查工作,下列表述中正确的是()。

A 自然环境调查的主要方法是地形图判读 B 经济环境调查的核心是了解城市建设资金状况 C 历史环境调查主要是了解历史文物的分布情况 D 住房及居住环境调查需要了解城市现状居住水平选 D 解析:

A,自然环境调查的内容很多,不仅仅是地形图判读; B,城市建设资金状况也是经济环境调查内容的其中一项; D, 了解历史文物的分布情况是历史环境调查的主要目的。

24、下不属于规划现状调查的主要方法的是()。A,建立数学模型 B查阅地方志 C.企业访谈 D,出行调查

25、城市规划调查中,社会环境的调查不包括()。A人口的年龄结构、自然变动、迁移变动和社会变动 B构成城市社会各类群体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

C城市与周边发生相互作用的其他城市和广大的农村腹地所共同组成的地域范围内的城乡状况 D城乡医疗卫生系统的基本情况

26、关于城乡规划实施评估的表述,错误的是()。A,应评价规划方案的优劣 B,应跟踪评价规划目标实现情况 C,应定期进行评估

D,应确定是否需耍修改规划 答案:A 解析:由2011版城市规划原理参考用书 第121页推断得出。

27、造成人口机械增长的因素是()A 人口构成 B人口死亡 C 人口出生 D 人口迁徙 答案:d

28、根据《城市规划编制办法》,不属于城市总体规划纲要编制内容的是()

A、提出市域空间管制原则 B、提出市域各城镇建设标准

C、安排建设用地、农业用地、生态用地和其它用地 D、提出建立综合防灾体系的原则和建设方针 答案:c 解析:,《城市规划编制办法》第二十九条 总体规划纲要应当包括下列内容:

(一)市域城镇体系规划纲要,内容包括:提出市域城乡统筹发展战略;确定生态环境、土地和水资源、能源、自然和历史文化遗产保护等方面的综合目标和保护要求,A 提出空间管制原则;预测市域总人口及城镇化水平,B 确定各城镇人口规模、职能分工、空间布局方案和建设标准;原则确定市域交通发展策略。

(二)提出城市规划区范围。

(三)分析城市职能、提出城市性质和发展目标。(四)提出禁建区、限建区、适建区范围。(五)预测城市人口规模。

(六)研究中心城区空间增长边界,提出建设用地规模和建设用地范围;(七)提出交通发展战略及主要对外交通设施布局原则。(八)提出重大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的发展目标。(九)D 提出建立综合防灾体系的原则和建设方针。

29、下列可以不划入规划区的是()A 城市生态控制区 B 基本农田保护区 C 区域重大基础设施廊道 D 水源保护区 答案(B)答案解析:

教材P132划定城乡规划区要根据城乡发展的需要与可能,深入研究城镇化和城镇空间拓展的历史规律,科学预测城镇未来空间拓展的方向和目标,充分考虑城市与周边镇、乡、村统筹发展的要求,充分考虑对水源地、生态控制区廊道、区域重大基础设施廊道等城乡发展的保障条件的保护要求,充分考虑城乡规划主管部门依法实施城乡规划的必要性与可行性,综合确定规划区范围。30、关于城市总体保护区布局的表述,不准确的是()。A小城市规模小,应尽可能采用集中式的总体布局 B大城市规模大,应尽可能采用组团式的总体布局

C集中式的总体布局可以节约用地,减少城市蔓延发展的压力 D组团式总体布局的城市应在组团内做到居住与工作的基本平衡

31、关于城市用地布局的表述,不准确的是()。A仓储用地宜布置在地势较高,地形有一定坡度的地区

B港口的件杂货作业区一般应设在离城市较远、有深水的岸线段 C有生产技术协作关系的企业应尽可能布置在同一工业

D不宜把有大量人流的公共服务设施布置在交通量大的交叉口附近

32、关于城市布局的表述,不准确的是()A在静风频率高的地区不宜布置排放有害废气的工业

B铁路编组站应安排在城市郊区,并避免被大型货场、工厂区包围 C城市道路布局时,道路走向应尽量平行于夏季主导风向 D各类大型专业市场应统一集聚配置,以发挥联动效应

33、城市用地建设条件评价中不包括 A地质灾害 B城市用地布局结构 C交通系统的协调性

D人口结构及人口分布的密度 答案 选A 城市用地的建设条件评价一般包括城市用地布局结构评价、城市市政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评价以及社会、经济构成评价。①城市用地布局结构评价

A.城市用地布局结构是否合理,主要体现在城市各功能部分的组合与构成的关系,以及所反映的城市总体运营的效率与和谐性。B.城市用地布局结构能否适应发展,城市布局结构形态是封闭的,还是开放的,将对城市整体的增长、调整或改变的可能性产生影响。

C.城市用地分布对生态环境的影响,主要体现在城市工业排放物所造成的环境污染与城市布局的矛盾,这一矛盾往往影响到城市用地价值,同时为改变污染状态而需要更多的资金投入。D.城市内外交通系统结构的协调性、矛盾与潜力,城市对外铁路、公路、水道、港口及空港等站场、线路的分布,将对城市用地结构形态产生深刻的影响,同时,城市内部道路交通系统的完善及与对外交通系统在结构上的衔接和协调性,不仅影响到建成区自身的用地功能,还对城市进一步扩展的方向和用地选择造成制约。

E.城市用地结构是否体现出城市性质的要求,或是反映出城市特定自然地理环境和历史文化积淀的特色等等。②城市市政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评价

城市市政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的建设现状,包括城市市政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的质量、数量、容量与改造利用的潜力等,都将影响到土地的利用及旧区再开发的可能性与经济性。

在公共服务设施方面,包括商业服务、文化教育、邮电、医疗卫生等设施,它们的分布、配套及质量等。无论是在用地本身,还是作为邻近用地开发的环境,都是土地利用的重要衡量条件,尤其是在旧区改建方面,土地利用的价值往往要视旧有住宅和各种公共服务设施以及改建后所能得益的多寡来决定。

在市政设施方面,包括现有的道路、桥梁、给水、排水、供电、煤气等管网、厂站的分布及其容量等方面。它们是土地开发的重要基础条件,影响着城市发展的格局。③社会、经济构成评价

影响土地利用的社会构成状况主要表现在人口结构及其分布的密度,以及城市各项物质设施的分布及其容量,同居民需求之间的适应性。在城市人口高密度地区,为了合理使用土地,常常不得不进行人口疏解,人口分布的疏或密,将反映出土地利用的强度与效益。当旧区改建时,高密度人口地区常会带来安置动迁居民的困难。城市经济的发展水平、城市的产业结构和相应的就业结构都将影响城市用地的功能组织和各种用地的数量结构。

34、下列表述中不准确的是()

A在城市中心附近安排居住功能,可以防止夜晚的“空城”化 B设置步行商业街区,有利于减少小汽车的使用 C城市中心的强化有可能引发城市副中心的形成

D在城市中心安排文化设施,可以增强城市中心的吸引力

35、关于城市用地工程适宜性评定的表述,错误的是()A.对平原河网地区的城市必须重点评价水质条件 B.对山区和丘陵地区的城市必须重点评价地形、地貌 C.对地震区的城市,必须重点评价地质构造

D.对矿区附近的城市,必须重点评价地下矿藏的分布

36、普通仓储用地布局应考虑的因素不包括()A.坡度有利于排水 B.地下水位低

C.远离主要城市居住区 D.便捷的交通运输条件

37、影响工业用地规模预测的主要因素不包括()A.城市主导产业的变化 B.各主要工业门类的产值 C.劳动生产率的提高 D.现状工业用地的布局

38、关于商业用地布局的表述,不准确的是()A.商业用地应选择高地价区域布局

B.为居民日常生活服务的商业用地应结合一定规模的居住用地进行布局

C.商业用地应布置在通达性好的地点 D.商业用地应远离有污染的工业用地

39、列表述中,错误的是()A.道路功能应与毗邻用地性质相协调 B.道路系统应完整通畅

C.各级道路要有相同密度和不同的面积率 D.城市道路系统应与对外交通系统有方便的联系

40、关于城市综合交通规划中交通调查的表述,不准确的是()A.居民出行调查通常采用抽样调查 B.车辆出行调查通常采用抽样调查 C.吸引点调查通常采用抽样调查

D.交通小区是研究分析居民、车辆出行及分布的空间最小单元

41、关于城市综合交通规划的表述,不准确的是()A.交通发展需求预测应以现状用地布局为依据 B.综合交通规划应体现城市综合交通体系发展的总体目标和相关要求

C.交通网络布局、重大交通基础设施布局应进行多方案比较 D.编制过程中,应采取多种方式征求相关部门和公众意见

42、在城市综合交通规划中,不属于交通发展战略研究任务的是()

A.优化选择交通发展模式

B.确定交通发展与市域城镇布局、城市土地使用的关系 C.提出城市用地功能组织和规划布局原则和要求 D.提出交通发展政策和策略

43、关于城市道路横断面选择和组合的表述,不准确的是()A.交通性主干路宜布置为分向通行的二块板横断面 B.机、非分行的三块板横断面常用于城市生活性主干路 C.次干路宜布置为一块板横断面 D.支路宜布置为一块板横断面

44、关于公路客运站的布局原则,错误的是()A.公路客运站一般布置在城市中心区边缘附近B.公路客运站的布置一般应远离铁路客运站

C.公路客运站布置一般应与城市公共交通换乘枢纽相结合 D.公路客运站应尽量与对外公路干线有便捷的联系

45、下列缓解城市中心区停车矛盾的措施中,错误的是()A.设置独立的地下停车库 B.结合公共交通枢纽设置停车设施 C.在城市中心布置自行车停车设施

D.在商业中心附近的步行街或广场上设置机动车停车场

46、关于交通枢纽在城市中的布局原则的表述,错误的是()A.对外交通枢纽的布置主要取决于城市对外交通设施在城市的布局

B.城市公共交通换乘枢纽一般应结合大型人流集散点布置 C.客运交通枢纽不能过多地冲击和影响城市交通性主干路的通畅 D.货运交通枢纽应结合城市公共交通换乘枢纽布置

47、下列不属于申报历史文化名城必要条件的是()A 历史上曾经作为政治、经济、文化、交通中心或军事要地 B保留着传统格局和历史风貌 C 历史建筑集中成片

D 在申报的历史文化名城范围内有两个以上的历史文化街区

48、关于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内容的表述,不准确的是()A.应包括城市格局及传统风貌的保持与延续

B.应保护与历史文化密切相关的自然地貌、水系、风景名胜、古树名木

C.应划定历史地段(历史文化街区)、历史建筑(群)、文物古迹和地下文物埋藏区的保护界线

D.应合理调整历史城区的职能,控制人口容量,限制市政设施的建设

49、下列不属于划定历史文化街区原则的是()A.有比较完整的历史风貌

B.构成历史风貌的历史建筑和历史环境要素基本上是历史存留的原物

C.历史文化街区占地面积不小于1h㎡

D.街区内文物古迹和历史建筑的总建筑面积不少于保护区内建筑总量的60% 50、关于城市绿地系统规划与实施的表述,不准确的是()A.城市绿地系统规划的编制主体是城市规划行政主管部门,但需会同园林主管部门共同编制,并纳入城市总体规划

B.城市绿化行政主管部门主管本行政区域内城市规划区的城市绿化工作

C.城市规划区内的风景林地属于城市绿地系统的重要组成内容,但不属于城市建设用地

D.城市公共绿地和居住区绿地的建设,应当以植物造景为主

51、根据《城市水系规划规范》(GB50513-2009)关于水域控制线划定的相关规定,下列表述中错误的是()

A.有堤防的水体,宜以堤顶不临水一侧边线为基准划定 B.无堤防的水体,宜按防洪、排涝设计标准所对应的洪(高)水位划定

C.对水位变化较大而形成较宽涨落带的水体,可按多年平均洪(高)水位划定

D.规划的新建水体,其水域控制线应按规划的水域范围线划定

52、关于城市能源规划主要内容的表述,不准确的是()A.预测城市能源需求

B.平衡能源供需,优化能源结构 C.落实能源供应保障措施及空间布局规划 D.落实节能技术政策,统筹城乡碳源、碳汇平衡

53、下列不属于城市人防工程专项规划主要内容的是()A.城市总体防护 B.人防工程建设规划 C.防止次生灾害规划

D.人防工程建设与城市地下空间开发利用相结合规划

54、按环境要素划分,城市环境保护规划不包括()A.大气环境保护规划 B.水环境保护规划 C.噪声污染控制规划 D.土壤污染控制规划

55、城市环境容量的制约条件不包括()A城市自然条件 B.城市社会条件 C.经济技术条件 D.历史文化条件

56、关于详细规划阶段竖向规划不同方法的表述,不准确的是()A.一般的设计方法有高程箭头法、纵横断面法、设计等高线法、方格网法

B.高程箭头法的规划设计工作量小,图纸制作较快,易于修改和变动,但此法仅适于地形变化比较简单的情况

C.设计等高线适用于地形较复杂的地区,优点是对规划设计地区的原有地形有一个立体的形象概念,容易着手考虑地形的改造 D.纵横断面法应先根据需要的精度在规划平面图上绘出方格网

57、关于城市用地选择的表述,不准确的是()

A.城市中心区用地应选择地质及防洪排涝条件较好且相对平坦和完整的用地,自然坡度应小于15% B.居住用地应选择向阳、通风条件好的用地,自然坡度小于30% C.工业、仓储用地选择便于交通组织和生产工艺流程组织的用地,自然坡度应小于10% D.填方较大的区域宜作为城市开敞空间用地

58、城市总体规划阶段的地下空间规划的主要内容不包括()A.城市地下空间资源的评估 B.开发利用的指导思想与发展战略

C.城市地下空间开发利用的分层规划,开发利用的需求 D.对地下空间的综合开发模式、运营管理提出建议

59、住房建设规划的内容不包括()A.重点落实保障性住房用地 B.确定各类住房供应比例 C.提出住房价格控制目标 D.提出流动人口住房解决方案 60、控制性详细规划主要借鉴了()A.中国古代传统的里坊制度 B.美国的土地区划制度

C.《雅典宪章》所提出的功能分区原则 D.邻里单位理论

61、关于控制性详细规划的表述,准确的是()。A,控制性详细规划中确定的各项强制性指标不得更改 B。控制性详细规划中确定的用地性质不得兼容其他功能 C。控制性详细规划的编制可以根据需要划分为若干规划控制单元 D.控制性详细规划中可以划定禁建区、限建区和适建区 答案 C 答案解析

d是显然错误的,因为这个是在总规阶段提出。

b也是错误的,《城市、镇控制性详细规划编制审批办法》 第十条 控制性详细规划应当包括下列基本内容:

(一)土地使用性质及其兼容性等用地功能控制要求;

a是大家比较纠结的,但是控规本身都可以通过法定程序修编啊,所以a是错误的。《城市规划强制性内容暂行规定》

第十一条 调整详细规划强制性内容的,城乡规划行政主管部门必须就调整的必要性组织论证,其中直接涉及公众权益的,应当进行公示。调整后的详细规划必须依法重新审批后方可执行。c项的根据是《城市、镇控制性详细规划编制审批办法》 第十一条 编制大城市和特大城市的控制性详细规划,可以根据本地实际情况,结合城市空间布局、规划管理要求,以及社区边界、城乡建设要求等,将建设地区划分为若干规划控制单元,组织编制单元规划。

如有错误,请大家来本页底部直接评论!让大家知道你的答案,你的理由„„

62、在控制性详细规划中,为保证环境质量,应按下限值控制的指标是()。A。绿地率 B.容积率 C.建筑密度 D.地面停车位数量 答案A 答案解析

这个题简单的,容积率和建筑密度都是控制上限的,当然现在工业用地有控制上下限的。

然后从题目主干上看,是为保证环境质量,那么肯定是选a绿地率比较稳妥,毕竟地面停车数量是配套,可以无关环境,而且可以考虑地下停车方式。

63、下列不能作为建筑高度控制直接依据的是()。A,无线电通讯的走廊通道要求 B,文物保护单位以及历史街区等的风貌保护要求

C,城市设计中的天际轮廓线控制、视线走廊等方面的控制要求 D,建筑防火及工程管线布置空间的控制要求

64、修建性详细规划中一般不需要标注数据的是()。A.建筑物的最小间距 B.建筑物后退红线距离 C,首层室内地坪的高程 D,地下车库入口坡道的坡度

65、修建性详细规划中总平面图的比例尺一般为()A.1∶ 5o B, l∶ 5oo C, l∶ 5ooo D, 1∶ 5ooo 66、城市修建性详细规划编制的直接依据是()。A.城市总体规划

B,项目所在地区的控制性详细规划 C,本项目的概念性规划设计成果 D.本项目的建筑设计方案 答案:B 解析:由2011版城市规划原理参考用书 第290页

第二自然段:修建性详细规划的任务是依据已批准的控制性详细规划及城乡规划主管部门提出的规划条件,对所在地块的建设提出具体的安排和设计,用以指导建筑设计和各项工程施工设计。67下列表述中不准确的是()A 随着城镇化的进程,部分村庄将消失 B重大区域性基础设施建设将使一些村庄迁并 C 可以根据城乡规划预测确定村庄的撤并 D 商业性开发是村庄改变的动因之一 68、下列表述中,准确的是()。A。城镇以外地区都是乡村 C.乡驻地兼有城镇和村庄特征 B.城镇建成区内没有村庄 D.村域内都是村集体土地

69、村庄规划区范围是在()中划定 A,城市总体规划 B.镇总体规划 C。乡规划 D。村庄规划

70、村庄规划内容不包括()。A.村庄的城镇化战略 B.住宅的用地布局、建设要求

C,农村生产、生活服务设施的用地布局、建设要求

D,耕地等自然资源和历史文化遗产保护、防灾减灾等的具体安排 71、村庄是()农村居民生活和生产的聚居点

农村居民商品交换聚集地

城乡农副产品集散地

村政府驻地

72、名镇名村保护规划的成果中,不包括()A,村镇历史文化价值概述、保护原则和保护工作重点 B,整体层次上保护历史文化名村、名镇的措施

C。各级文物保护单位的保护范围、建设控制地带以及各类历史文化街区的范围界线,保护和整治的措施要求 D.分析现状保护状况、论证规划意图 73、下列表述中,正确的是()。A.邻里单位是市场经济的居住模式 B,居住小区是计划经济的居住模式 C,若干居住街坊可以构成居住小区

D.邻里单位是在居住小区理论的影响下产生的 74、下列表述中,错误的是()。A。居住区的住宅用地比重比小区的高 B、居住区的公建用地比重比小区的高 C、居住区的公共绿地比重比小区的高 D、居住区的道路用地比重比小区的高 答案:A 答案解析:根据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GB50180-93)2002年版P7-居住区用地平衡控制标准:住宅用地 50-60(居住区),55-65(小区)

公建用地15-25(居住区),12-22(小区)公共绿地7.5-18(居住区),5-15(小区)道路用地10-18(居住区),9-17(小区)75、下列表述中,正确的是()A.居住区绿地率计算中应包括配套公建的绿地 B,居住区绿地率计算中不包括居住区级道路绿化 C。居住区绿地率是公共绿地面积与用地面积的比值 D。居住区绿地率是宅旁绿地面积与住宅用地面积的比值 76、在风景名胜区规划中,不属于游人容量统计常用口径的是()。A.一次性游人容量 B.日游人容量 C.月游人容量 D.年游人容量 答案:C 解析:由2011版城市规划原理参考用书 第346页

第二自然段:(5)„„游客容量一般由一次性游客容量、日游客容量、年游客容量三个层次表示„„

77、下列关于城市设计的观点,正确的是()A 城市总体规划编制中应当使用城市设计的方法 B由政府组织委托的城市设计项目具有法律效力

C 我国的城市设计和城市规划是两个相对独立的管理系统 D 城市设计与城市规划是两门独立发展起来的学科 78、埃利尔·沙里宁最先把()纳入城市设计考虑的范畴。A,景观学 B,建筑学 C,社会学 D,文化现象学

79、不属于城市总体规划实施行为的是()。A。编制控制性详细规划 B,对旧城区改造项目提供奖励 C,规定保障性住房的申请条件

D,对规划开发区内的建设项目进行规划管理

80、关于政府部门建设的公益性项目管理的表述,不准确的是()A、在建设项目报送有关部门批准前,应向城乡规划主管部门申请核发建设项目选址意见书 B、在签订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合同后,向城乡规划主管部门申领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

C、申请办理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应向城乡规划主管部门提交使用土地的有关证明文件

D、项目施工结束后,未经城乡规划主管部门核实符合规划条件,不得组织竣工验收 答案选B 答案解析:详见书374页,公益性项目管理一般按照划拨土地的程序,相比较其他答案,B是不准确的

81、单中心城市向多中心城市演化的主要动因包括()。A,城市规模的扩大与城市人口的增加 B,城市发展方向与布局结构的改变 C,城市行政中心的迁移

D,城市现代服务业的发展与分工的细化 E.城市轨道系统的形成

82、霍华德田园城市理论中不包括()。A,城市土地归国家所有 B,城市外围保留永久性绿地 C,城市中心规划为中心公园

D,城市土地开发的增值效应归政府所有 E。城市林荫大道两侧建设居住区 83、城市规划的作用包括()。

A,减少或克服土地使用的外部不经济性 B,抑制商品房价的过快增长

C,配置公共设施和基础设施等公共物晶 D,提高人居环境质量 E。提高城市中心商业的经济效益

84、关于城市控制性详细规划制定程序的表述,正确的有()。A,由城市城乡规划主管部门组织编制

B,城市城乡规划主管部门将规划草案公告不得少于⒛ 日 C,由城市城乡规划主管部门将规划成果报城市人民政府审批 D.城市城乡规划主管部门应及时公布批准的城市控制性详细规划 E,城市城乡规划主管部门应将批准的控制性详细规划报城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和上一级人民政府备案 85、城市总体规划的主耍作用包括()。A.带动市域经济发展 B.指导城市有序发展 C,调控城市空间资源 D.促进城市房地产业发展 E,保障公共安全和公众利益

86、关于城市总体规划中的城市建设用地规模的表述,正确的有()。

A,规划人均城市建设用地标准为100m2/人 B,用地规模与城市性质、自然条件等有关 C,规划人均城市建设用地应低于现状水平D,依据规划用地规模可以推算规划人口规模 E,依据规划人口规模可以推算规划用地规模 答案:BE 解析:由2011版城市规划原理参考用书 A第127页:表5-1,所以不对

B 第127页:城市用地规模是指城市规划区内各项城市建设用地的总和,其大小通常依据已预测的城市人口以及与城市性质、规模等级、所处地区的自然环境条件,通过人均城市建设用地指标来计算。所以B对

C第127页:对其余所有的现有城市,应在现状人均建设用地水平基础上,符合表5-1中的指标级和允许调整幅度的双因子的限制要求进行调整。在表中,会发现有+,有—,所以C说只能低于现状水平不对

D错E对,B选项解析中提到。

87、城市总体规划中的城市规模主要包括()。A,用地规模 B,人口规模 C,资源规模 D,经济规模 E.环境容量 答案:AB 答案解析:城市规划原理教材p124-127 有人可能会多选E 因为教材上也有提到环境容量,但是这个不属于城市规模。88、与人口规模关系不大的用地类型包括()。A。对外交通用地 B。教育科研用地 C。仓储用地 D,军事用地 E.绿地 答案:ABCD 答案解析:城市规划原理教材p146中的表5-3 规划人均单项建设用地指标中载明的种类有居住用地、工业用地、绿地、道路广场用地,那么用一下排除法就得到答案了。89、关于城市公共中心的表述,正确的有()。

A。在选址与用地规模上,要顺应城市发展方向和布局形态 B,特大城市的副中心主要起着地区服务的作用 C,公共中心应有良好的公共交通可达性

D。专业性公共中心功能应避免混合,以提高运营效能 E。公共中心的选址应有利于展示城市特征与风貌

90、城市综合交通规划中,公共交通系统规划的主要内容包括()。A.确定城市轨道交通的线位设计 B,确定城市公共交通的系统结构

C.确定城市公共汽车网络,提出公共汽车线位控制原则及控制要求 D.确定公共汽(电)车停车场、保养场规划布局和用地控制规模标准 E.确定公共交通专用道设置原则和技术要菸,规划公共交通专用道网络布局方案 答案ACDE 解析:详见《城市综合交通体系规划编制导则》3.5.2 公共交通系统的主要内容有:

(1)确定城市轨道交通网络和车辆基地的布局原则及控制要求(2)确定大运量快速公共汽车(BRT)网络,提出纤维控制原则及控制要求,以及停车场,保养场规划布局和用地规模控制标准。(3)确定公共汽(电)车停车场、保养场规划布局和用地控制规模标准,提出首末站规划布局原则。

(4)确定公共交通专用道设置原则和技术要求,规划公共交通专用道网络布局方案。提出港湾式公交站点的布置原则和规划建议。(5)提出出租车发展策略和出租汽车驻车站规划布局原则。91、在历史文化名镇保护范围内,经批准允许的活动有()。A.修建储存腐蚀性物品的仓库

B。改变园林绿地、河湖水系等自然状态 C,在核心保护区范围内进行影视摄制 D,对历史建筑进行外部修缮装饰 E.在历史建筑上刻划、涂污

92、根据 《城市绿地分类标准》CJJ/T85-2002),城市绿地系统规划的主要绿地控制指标有()。A.人均公园绿地面积(平方米/人)B.人均生产绿地面积(平方米/人)C。城市绿地率(%)D,城市公共绿地比例(%)E.城市绿化覆盖率(%)93、关于城市燃气管网布置的原则,正确的有()。A,燃气管不能在地下穿过房间 B,燃气管应尽可能形成环状管网 C,燃气管不得布置在道路两侧

D.燃气管和自来水管不得放在同一地沟内 E,燃气管穿过河流时不得穿越河底埋设 94、城市地质灾害易发区划可分为()。A,多发性地质灾害易发区 B,突变性地质灾害易发区 C.缓变性地质灾害易发区 D。地质灾害易发影响区 E,地质灾害非易发区

95、下列城市总体规划的成果内容,应与省域城镇体系规划衔接的有()。A,城市社会经济发展日标 B,城市性质 C.城市规模 D,中心城区布局 E。重大基础设施布局

96、应编制控制性详细规划的有()。A,城市 B,镇 C,乡 D,村庄

E,风景名胜区内的重点建设地段 答案:A B 解析:由2011版城市规划原理参考用书

控制性详细规划 regulatory plan 以城市总体规划或分区规划为依据,确定建设地区的土地使用性质、使用强度等控制指标、道路和工程管线控制性位置以及空间环境控制的规划。根据《城市规划编制办法》第二十二条至第二十四条的规定,根据城市规划的深化和管理的需要,一般应当编制控制性详细规划,以控制建设用地性质,使用强度和空间环境,作为城市规划管理的依据,并指导修建性详细规划的编制。

控制性详细规划是城市、镇人民政府城乡规划主管部门根据城市、镇总体规划的要求,用以控制建设用地性质、使用强度和空间环境的规划。

控制性详细规划是城乡规划主管部门作出规划行政许可、实施规划管理的依据,并指导修建性详细规划的编制。组织编制机关 城市、县人民政府城乡规划主管部门组织编制城市、县人民政府所在地镇的控制性详细规划;其他镇的控制性详细规划由镇人民政府组织编制。编制单位

城市、县人民政府城乡规划主管部门、镇人民政府(以下统称控制性详细规划组织编制机关)应当委托具备相应资质等级的规划编制单位承担控制性详细规划的具体编制工作。综上所述A B正确。

97、城市控制性详细规划的强制性内容不包括()A 各地块土地使用的主要用途 B特定地段规划允许的建筑高度 C 城市设计的特定要求

D 各地块的地下停车位数量及比例 E 各地块的公共服务设施配套规定 答案:CE 98、编制村庄规划时,编制单位可直接获取村庄人口资料的单位通常包括()。

A,当地政府人事部门 B。乡镇派出所 C,村委会

D.规划局或建设局 E.当地的人口和计生部门

99、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保护规划的主要内容包括()。A,保护原则、保护内容和保护范围 B,保护措施、开发强度和建设控制要求 C.传统格局和历史风貌保护要求 D。历史文化街区、名镇、名村的核心保护范围和建设控制地带 E。保护规划近期实施方案

100、下列对住宅日照分析的表述中,正确的有()。A。日照计算间隔越大,计算精度越低 B.减小日照计算范围可以保证公平性 C.大寒日有效日照时间带是9:oo~15∶ o0 D,住宅落地窗的日照计算起点为地面高度

篇3:2011年注册城市规划师考试大纲

面授培训班拥有周末班、集训班两大培训种类,注册会计师面授培训班下设周末面授精品班、周末直播精品班、周末面授实验班、周末直播实验班、封闭集训精品班、封闭集训实验班六大类辅导班次;注册税务师面授培训班下设周末面授精品班、周末面授实验班、封闭集训精品班、封闭集训实验班四大类辅导班次。课程通过科学合理的教学体系、丰富多样的教学手段、独家权威的师资阵容、全面准确的模拟演练、专业贴心的服务品质,实现教、学、练、考、答线上线下完美结合,大幅提升考试通过率。

现场聆听名师讲解

独家权威师资阵容,零距离面对面现场讲授

人性化教学安排

周末班、集训班多种班次选择,教学地点紧邻地铁、交通便捷

高通过率教学体系

基础、强化、冲刺三段式教学模式,网络、面授完美结合

未通过满足条件全额退费

篇4:2011年注册城市规划师考试大纲

一、《会计》教材基本结构的变化

《会计》原来是24章,现在改成了28章。新会计准则对《会计》的主要影响分析如下:

(一)新增内容:“金融资产”、“投资性房地产”、“长期股权投资”、“资产减值”、“财务报告”、“政府补助”、“股份支付”、“所得税”、“企业合并”、“每股收益”和“金融工具列报”。

(二)变化较大的内容:“固定资产”、“无形资产”、“非货币性资产交换”、“负债”、“收入、费用和利润”、“债务重组”和“借款费用”。

(三)变化较小的内容:“总论”、“货币资金”、“存货”、“所有者权益”、“或有事项”、“外币折算”、“租赁”、“会计政策、会计估计变更和差错更正”、“资产负债表日后事项”和“合并财务报表”。

以下笔者就《会计》新增内容进行重点分析。

二、《会计》教材各章主要内容的变化及考情分析

第一章《总论》

近三年题型及分数分布:2004/多选/2分;2005/单选/1分;2006/无。本章主要概念性的解释做了一些微调。如会计要素的定义、会计基本假设和会计信息质量要求等。

第二章《货币资金》

近三年题型及分数分布:2004/单选/1分;2005/无;2006/无。直接涉及本章的考题不多,以客观题为主,内容集中在:货币资金的管理与控制;特殊货币资金业务和其他货币资金的核算内容等。本章重点掌握:货币资金的管理与控制;货币资金的核算。

第三章《金融资产》

本章是新增内容。重点掌握:金融资产的概念及分类;金融资产初始计量的核算;采用实际利率法确定金融资产摊余成本的方法;各类金融资产后续计量的核算;不同类金融资产转换的核算;金融资产减值损失的核算。金融资产的初始计量与后续计量见表1。

第四章《存货》

近三年题型及分数分布:2004/单选/1.5分,多选/2分;2005/无;2006/单选/2分,涉及计算及会计处理题。本章重点掌握:不同方式取得存货的初始计价;期末存货的计价方法。

第五章《长期股权投资》

近三年题型及分数分布:2004/计算及会计处理题/8分;2005/单选/1分,多选/6分;2006/单选/2分,多选/2分。长期股权投资始终是考试重点,分数比重较高,多为主观题。本章重点掌握: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非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以及非企业合并方式形成的长期股权投资初始投资成本的确定方法;长期股权投资的权益法与成本法的核算。由于增加了企业合并的内容,因此本章应与企业合并的有关内容结合学习。长期股权投资的初始计量与后续计量见表2。

第六章《固定资产》

近三年题型及分数分布:2004/单选/1分;2005/单选/1分;2006/单选/2分,多选/2分,涉及计算及会计处理题。本章近年来常与差错更正、所得税等构成重要考试内容,债务重组、非货币性资产交换、借款费用资本化也与本章相关。重点掌握:固定资产的初始计量与后续计量、固定资产的折旧方法和固定资产的处置。

第七章《无形资产》

近三年题型及分数分布:2004/单选/1.5分;2005/涉及综合题;2006/单选/1分。2007年教材中无形资产的确认计量有较大变化,近年主观题常涉及到该章内容,因此,预计今年会有更多的考点。本章重点掌握:企业自行研究开发无形资产过程中研究与开发支出的确认条件;无形资产的初始计量;无形资产使用寿命的确定与摊销原则;无形资产的处置与报废,无形资产核算会计科目的变化。

第八章《投资性房地产》

本章是新增内容,重点掌握:投资性房地产的概念和范围、确认条件、初始计量、后续计量,投资性房地产的转换、处置等核算内容。投资性房地产主要核算内容见表3。

第九章《非货币性资产交换》

近三年题型及分数分布:2004/单选/1.5分;2005/多选/4分;2006/无。本章重点掌握:非货币性资产交换具有商业实质的判断;非货币性资产交换概念与判断:(支付补价方)支付补价/换入资产公允价值<25%,或:支付补价/换出资产公允价值+支付补价<25%;(收到补价方)收到补价/换出资产公允价值<25%;非货币性资产交换的核算以及非货币性资产交换损益的确认。

第十章《资产减值》

本章是新增内容,引入了资产组、总部资产、资产减值的有关新概念,以及资产减值的认定、资产可收回金额的计量、商誉减值的处理等不同会计处理方法。内容较多,也较新,应引起考生的重视。

1.资产组减值损失确认分摊顺序:

(1)抵减分摊至资产组中商誉的账面价值。

(2)资产组中除商誉之外的其他各项资产的账面价值所占比重,按比例抵減其他各项资产的账面价值。

抵减后的各资产账面价值不得低于以下三者最高的(留下最多的):该资产公允价值减去处置费用后的净额(可确定);该资产预计未来现金流量现值(可确定);零。

(3)未能分摊的减值损失,按资产组中其他各项资产的账面价值所占比重进行分摊。

2.总部资产减值损失确认分摊顺序:先认定所有与该资产相关的总部资产;再根据相关总部资产能否按照合理和一致的基础分摊至该资产组,分别下列情况处理:

(1)相关总部资产能够按照合理和一致的基础分摊至该资产组的部分,将该部分总部资产的账面价值分摊至该资产组,再据以比较该资产组的账面价值(含已分摊的总部资产的账面价值)和可收回金额,按照资产组减值测试的顺序和方法处理。

(2)相关总部资产中难以按照合理和一致的基础分摊至该资产组的,按以下方法处理:

1)不考虑相关总部资产,估计和比较资产组的账面价值和可收回金额,按资产组减值测试的顺序和方法。

2)认定由若干个资产组组成的最小的资产组组合:包括:所测试的资产组和可以按照合理和一致的基础分摊至该资产组的总部资产的账面价值。

3)比较所认定的资产组组合的账面价值(包括已分摊的总部资产的账面价值部分)和可收回金额,并按照资产组减值测试的顺序和方法处理。

3.主要账务处理。借:“资产减值损失”;贷:坏账准备、存货跌价准备、持有至到期投资减值准备、贷款损失准备、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长期股权投资减值准备、固定资产减值准备、在建工程减值准备、工程物资减值准备、生产性生物资产减值准备、无形资产减值准备和商誉减值准备。划线部分是允许转回的。

第十一章《负债》

近三年题型及分数分布:2004/单选/1.5分,多选/2分;2005/单选/1分,多选/2分,涉及计算及会计处理题;2006/单选/1分。本章重点掌握新增“金融负债”和“职工薪酬”的内容;应交税费和应付债券的核算。

职工薪酬包括的内容:(1)职工工资、奖金、津贴和补贴;(2)职工福利费;(3)医疗保险费、养老保险费(包括基本养老保险费和补充养老保险费)、失业保险费、工伤保险费和生育保险费等社会保险费;(4)住房公积金;(5)工会经费和职工教育经费;(6)非货币性福利;(7)因解除与职工的劳动关系给予的补偿(下称“辞退福利”);(8)股份支付;以现金结算的股份支付和以权益工具结算的股份支付也属于职工薪酬。特别注意非货币性职工薪酬的核算。

第十二章《所有者权益》

近三年题型及分数分布:2004/单选/1.5分;2005/无;2006/无。本章重点掌握资本公积和盈余公积核算内容的变化。直接针对本章的考题较少,注意与投资业务的结合。

第十三章《收入、费用和利润》

近三年题型及分数分布:2004/单选/1分,多选/2分,综合/15分;2005/单选/1分,多选/4分;2006/单选/4分,多选/1分。本章重点掌握:销售商品收入、提供劳务收入、让渡资产使用权收入的确认和计量问题;营业外收入和营业外支出的构成。特别注意掌握新准则的变化:分期收款销售商品收入的确认与计量;附有销售退回条件的商品销售;售后回购;销售商品和提供劳务混合业务。建造合同业务变化不大。

注:原第十四章

第十四章《财务报告》

近三年题型及分数分布:2004/计算及会计处理题/12分;2005/单选/1分,多选/4分;2006/单选/1分,多选/6分,计算及会计处理题/10分。历年考题均会涉及到会计报表项目的填制或调整,是非常重要的一章,而由于2006年新准则的发布,会计报表的项目发生了重大变化,更应引起考生的注意。重点掌握资产负债表、利润表、现金流量表、所有者权益变动表的内容格式和编制方法。

第十五章《或有事项》

近三年题型及分数分布:2004/单选/1分;2005/无;2006/多选/2分。本章重点掌握预计负债的确认与计量;亏损合同和重组形成的或有事项的处理;熟悉或有事项的概念及常见或有事项、了解或有事项的特征。本章主要与所得税和资产负债表日后事项相结合出题。

第十六章《债务重组》

近三年题型及分数分布:2004/无;2005/多选/2分;2006/无。本章重点掌握债务人和债权人对债务重组的会计处理,本章内容应与存货、固定资产、无形资产以及负债等章节结合复习。新准则的主要变化体现在以非现金资产抵债时计量基础采用公允价值,不是非现金资产的账面价值计量,因而产生债务重组损益,并且计入当期营业外收入或营业外支出。

第十七章《政府补助》

本章为新增内容,重点掌握政府补助有关概念、分类和计量基础、与资产相关的政府补助和与收益相关的政府补助的会计处理。

第十八章《借款费用》

近三年题型及分数分布:2004/单选/1分,多选/2分;2005/单选/1分;2006/多选/2分。该章内容与固定资产、投资性房地产和存货等章相联系。重点掌握借款费用的确认、借款费用资本化金额的确定;借款费用开始资本化、暂停资本化、停止资本化的条件。借款费用应予资本化的借款范围既包括专门借款,也包括一般借款。尤其重点掌握一般借款的借款费用资本化的计算。

第十九章《股份支付》

本章为新增内容,重点掌握股份支付的概念、分类和计量基础;授予日、等待期、可行权日及可行权日后会计处理规定;掌握权益结算和现金结算的股份支付。

第二十章《所得税》

本章内容每年试题均会涉及,大多是综合题与“会计政策、会计估计变更和差错更正”和“资产负债表日后事项”等相结合。新所得税会计准则发生很大变化,更应重点掌握资产负债表债务法核算所得税的方法。资产负债表债务法核算所得税的基本核算程序:

1.应纳税所得额=会计利润±当期调整数(所有差异)

2.应纳税所得额×所得税率=当期应交所得税=当期所得税费用

3.确定资产、负债的账面价值;确定资产、负债的计税基础;比较账面价值与计税基础,确定暂时性差异

4.应纳税暂时性差异×所得税率=递延所得税负债余额

可抵扣暂时性差异×所得税率=递延所得税资产余额

5.计算确定递延所得税资产、递延所得税负债发生额(年末-年初)

递延所得税=当期递延所得税负债的增加(贷方)+当期递延所得税资产的减少(贷方)-当期递延所得税负债的减少(借方)-当期递延所得税资产的增加(借方)

6.确定利润表中的所得税费用

第二十一章《外币折算》

近三年题型及分数分布:2004/无;2005/单选/1分;2006/计算及会计处理题/6分。本章重点掌握:外币交易的会计处理和外币财务报表折算。

第二十二章《租赁》

近三年题型及分数分布:2004/单选/1.5分;2005/单选/2分;2006/多选/2分。本章重点掌握承租人和出租人融资租赁的处理。本章大多出客观题,因此应重点掌握基本概念。

最低租赁收款额、最低租赁收款额的现值、最低租赁付款额、最低租赁付款额的现值、租赁资产余值、担保余值、承租人担保资产余值、第三方擔保资产余值、出租人担保余值、承租人担保资产余值、租赁资产公允价值、初始直接费用、未确认融资费用、未实现融资收益、初始直接费用以及未实现售后租回损益的确认。

第二十三章《会计政策、会计估计变更和差错更正》

近三年题型及分数分布:2004/多选/4分;2005/多选/2分,计算及会计处理题/10分;2006/单选/1分,多选/2分。重点掌握:滥用会计估计的会计处理;年初未分配利润的调整;追溯调整法、未来适用法、追溯重述法的区别与应用。本章与资产负债表日后事项以及其他章节结合出综合题。

第二十四章《资产负债表日后事项》

近三年题型及分数分布:2004/多选/2分;2005/单选/1分,综合题/21分;2006/综合题/16分。重点掌握:调整事项与非调整事项的判断;调整事项的会计处理,注意有关所得税的调整问题;与资产负债表日后事项有关的差错的会计处理等。

第二十五章《企业合并》

本章是新增内容,合并方式:控股合并、吸收合并、新设合并;合并类型: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和非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重点掌握:同一控制下和非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的处理。注意本章与长期股权投资相关内容的衔接以及合并财务报表的相关内容见表2所示。

第二十六章《合并财务报表》

近三年题型及分数分布:2004/多选/2分,综合题/28分;2005/单选/1分,综合题/21分;2006/单选/1分,多选/2分,综合题/16分。本章重点掌握合并范围的确定、合并净利润的计算、合并会计报表抵销分录的编制;合并报表合并数的计算。注意新增内容:编制合并资产负债表前需要按权益法对子公司长期股权投资进行调整,然后进行抵销处理。

第二十七章《每股收益》

本章是新增内容,重点掌握:基本每股收益和稀释每股收益的计算方法及其列报。

第二十八章《金融工具列报》

篇5:2011年注册城市规划师考试大纲

1、由于人类活动排放至大气中的污染物会引起臭氧层破坏,引起大气臭氧层破坏的主要污染物是()。

A、汽车排出废气中的二氧化碳

B、燃煤电厂排出的二氧化硫 C、制造厂排出的氟氯烃化合物

D、锅炉房排出的烟尘

E、含硫燃料的不完全燃烧剩余的气体

2、下列工作内容中()项不属于城市分区规划中燃气工程规划的内容。

A、选择城市气源种类

B、确定燃气输配设施的分布、容量和用地

C、确定燃气输配管网的级配等级,布置输配干线管网 D、确定燃气输配设施的保护要求

3、下面选项中,属于城市排水工程系统总体规划内容的是()。

A、确定排水干管、渠的走向和出口位置 B、确定排水干管位置、走向、服务范围 C、对污水处理工艺提出初步方案

D、按照确定的排水体制划分排水系统

E、划定排水区域,估算雨水、污水总量,制定不同地区污水排放标准

4、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A、建筑空间包括平面形状与剖面形状

B、变形是对基本造型要素作形态上的变化 C、在建筑设计中需要运用对比以克服单调

D、统一是处理建筑造型视觉平衡感的手段 E、建筑色彩一般不超过4种色

5、城市地价最高处是()。

A、中心商务区

B、商业带

C、专业化商业区

D、零售业郊区

6、()标志着城市经济学正式成为一门学科。

A、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城市化的迅速发展 B、《城市经济学导言》一书的出版

C、20世纪20年代对城市土地经济和土地区位的研究及城市土地规划的分析 D、《城市经济学》一书的出版

7、克里斯泰勒创建中心地理论深受杜能和韦伯区位论的影响,下列对其表述正确的是()。

①每一点均有接受一个中心地同等机会,一点与其他任一点的相对通达性只与距离成正比,而不管方向如何,均有统一的交通面;②生产者为谋取最大利润,寻求掌握尽可能大的市场区,致使生产者之间的间隔距离尽可能的大;③消费者为尽可能减少旅行费用,都自觉地到最近的中心地购商品或取得服务;④经济人假设条件的补充对中心地六边形网络图形的形成无直接关系。

A、①②③④

B、①②④ C、①②③ D、②③④

8、产业结构演化论是根据产业结构演进的特点,将经济绿展划分为五个时期,按正确的发展顺序排列的是()。

①传统结构阶段;②二元结构时期;③复合结构阶段;④先进技术主导结构阶段;⑤高度化结构阶段

A、①②③④⑤

B、②①③④⑤

C、②①④③⑤

D、①②③⑤④

9、将首都搬迁到内地,这是()型城市化。

A、向心 B、离心

C、外延

D、飞地

10、多层停车库的规划设计要求是()。

A、进出口分开设置,并设置有限速、禁止任意停车、鸣笛等日夜显示的交通标志和照明、消防以及排除有害气体的设施 B、仅需分开设置出入口

C、出入口是否分开设置没有关系,但必须设有限速、禁止任意停、鸣笛等日夜显示的交通标志和照明、消防等设施 D、以上各项均不满足要求

11、()应优先考虑建设噪声控制小区。

A、人口密度过低,工业生产点与住宅犬牙交错的现象严重,厂群矛盾激烈,治理难度很大的街道、地区

B、人口密度适中,开发建设基本定型的工商业与居民住宅,混合区 C、人口密度高,主要以居住为主的区域 D、人口密度很高,全部是居住用地的区域

12、居室的主要功能是满足住户的()要求。

A、团聚的要求 B、娱乐的要求

C、集中活动与分散活动的要求

D、睡眠的要求

13、由于外部性经济效果可以分为(),所以在城市规划中要分析研究城市中各种经济活动的得失,充分利用外部性正效果,以便求得最佳的整体城市效益。

A、正效果和负效果

B、好效果和坏效果

C、正面因素和负面因素 D、好的因素和坏的因素

14、城市道路衔接原则不正确的是()。

A、低速让高速

B、次要让主要 C、交通性让生活性 D、适当分离

15、不属于城市环境卫生设施工程系统详细规划内容及深度的是()。

A、估算规划范围内固体废物产量

B、进行可能的技术经济方案比较 C、确定垃圾收运方式

D、选择固体废物处理和处置方法 E、提出规划区的环境卫生控制要求

16、热电厂附近的堆放灰渣场地大小按()年排灰量考虑。

A、2 B、5 C、8 D、10~15

17、小城市水源的选择规划中,应设()个以上取水口。

A、1 B、2 C、3 D、4

18、土地需求者对土地竞标的“价高者得”的方式能够使城市土地得到合理的配置,需要符合下列假设的()条件。

A、土地配置完全基于价格、成本和效益的衡量标准 B、土地需求者在选择土地时仅考虑土地的价格因素 C、公开的、公平的“价高者得”的竞标方式 D、没有政府的干预 E、政府采取一定政策

19、从国外,特别是美国等规划实践来看,真正有成效的公众参与是()。

A、个人层次的参与 B、个人与单位共同参与

C、社区组织的居民代表的参与

D、单位参与

20、下列关于生活垃圾的收集与运输的说法,错误的是()。

A、垃圾的收运是城市垃圾处理系统中的重要环节,影响着垃圾的处理方式 B、垃圾的收运过程复杂,耗资巨大,通常占整个处理系统费用的50%~70%

C、垃圾的收集运输方式受到城市地理、气候、经济、建筑及居民的文明程度和生活习惯的影响

D、在城市垃圾的收运过程中,应尽可能封闭作业,以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21、下列关于屋顶防水构造的原理和方法叙述正确的是()。

A、屋面可按个人喜好设置坡度或不设坡度

B、屋顶防水构造可分为卷材防水屋面和柔性防水屋面 C、一般采用3~6mm粒径的粗砂粘贴作为保护层

D、水泥砂浆找平层一般采用1:2~3水泥砂浆抹20mm厚作为钢筋混凝土屋面板上的平整表面,以便于防水层的铺粘

E、保护层有利于防止暴风雨对油毡防水层的冲刷

22、下面()属于城市中经济活动的外部性负效果。

A、由于机场的噪声污染,使得机场周围的房地产贬值 B、城市道路的拓展带来沿道路两边的发展

C、绿地广场的建设导致其周边房地产的升值和热销

D、工厂由于“三废”排放不合标准,污染了大片区域及水体

E、房地产开发商为了追求最大利润,尽可能提高建筑容积率,使房屋的日照和通风受到阻碍

23、城市土地经济学的研究内容,主要包括()。

A、城市土地的一般理论 B、土地利用经济 C、土地开发

D、土地制度

E、土地权属转移及收益分配中的经济问题

24、以下()关于取水点和取水构筑物布局的论述是不正确的。

A、地下水取水点应设在城镇和工矿企业的地下径流上游,取水井尽可能垂直于地下水流方向布置

B、地表水取水口宜设在水量充沛、水质较好的地点 C、地表水取水口宜设在河流的支流与主流的汇入口处 D、取水构筑物的设计最高水位应按100年一遇频率确定

25、城市地理学研究的重点是()。

A、城市的形式 B、城市的分类

C、城市的发展

D、城市的空间组织26、1972年国际高层建筑会议规定了四类高层建筑,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第一类高层:11~16层(最高到50m)B、第二类高层:17~25层(最高到75m)C、第三类高层:26~40层(最高到100m)D、第四类高层:40层以上(100m以上)

27、关于环境保护说法不正确的有()。

A、建设地区的环境现状

B、主要污染源和主要污染物 C、环境保护投资

D、设计采用的环境保护标准

28、下列关于“模数制”的叙述正确的是()。

A、标志尺寸减去缝隙为构造尺寸

B、模数协调中选用的基本尺寸单位为基本模数 C、基本模数的数值为300mm D、选定的尺寸单位为模数

E、模数制分为模数和体制两部分

29、GIS软件的几何量计算功能有()。

A、计算不规则曲线的长度

B、计算不规则多边形的周长、面积 C、计算不规则地形的设计填挖方

D、以上皆正确

30、在城市社会学研究中,用指标去度量社会现象的时候,要对指标进行筛选,筛选指标的方

法有()。

A、用统计方法进行筛选

B、用概率方法进行筛选 C、用传统方法进行筛选 D、用经验方法进行筛选 E、用问卷调查方法进行筛选

31、下面关于遥感的说法正确的是()。

A、图像判断、解译后获得的往往是对地物的直接信息,会和实际情况有较小出入 B、在很多情况下用计算机判读、解译,比用熟练的人工误差小

C、城市规划中需要地物的社会属性,但靠遥感只能间接获取,主要还得靠实地调查解决 D、遥感信息的获取、解译技术比较简单,成本较低

32、城市土地的使用模式中,提出同心圆城市理论的是()。

A、B•W•伯吉斯 B、H•霍伊特

C、克里斯泰勒

D、乌曼

33、城市道路设计中,下列()情况不需设竖曲线。

A、相邻坡段坡度差小于0.5%

B、外距小于6cm C、切线长小于20m D、城市次干道 E、支路

34、雅典卫城的中心是()。

A、帕提农神庙 B、伊瑞克先神庙 C、胜利神庙

D、雅典娜铜像

35、关于土地问题的经济研究可以追溯到经济学的()。

A、发展中期 B、起源时期

C、后期

D、前期

36、项目建议书编制的内容有()。

A、建设项目提出的必要性和依据

B、产品方案、拟建规模和建设地点的初步设想 C、投资估算和资金筹措

D、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估计

E、资源情况、建设条件、协作关系等的初步分析

37、为了适应车辆从一条折线段进入另一折线段需要设置(A、道路平面曲线

B、超高缓和段

C、加宽缓和段

D、平面曲线加宽段)。

38、中心地理论是由德国地理学家克里斯泰勒和德国经济学家廖士分别于()年和()年提出的。

A、1943;1933

B、1940;1933

C、1933;1940

D、1925;1933

39、关于调压站的布置,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调压站供气半径以0.5km为宜,当用户分布较散或供气区域狭长时,可考虑适当加大供气半径

B、调压站应尽量布置在负荷中心

C、调压站布局时应保证必要的防护距离,级制为中压(B)的调压站与重要建筑物的最小距离为15m D、调压站应尽量避开人流量大的地区,并尽量减少对景观环境的影响 E、调压站应远离负荷中心

40、下列四项内容中,属于城市给水工程系统详细规划内容的是()。

A、布局给水设施和给水管网

B、平衡供需水量,选择水源,确定取水方式和位置 C、选择管材

D、计算用水量,提出对水质、水压的要求 E、估算分区用水量

41、垃圾的收集过程复杂,其收集的方式主要有()。

A、垃圾桶收集

B、混合收集 C、垃圾车专运 D、垃圾管道收集 E、袋装化上门收集

42、城市社会学和城市规划都是以城市为研究对象的相关学科,二者关系十分密切,以下说法中不对的是()。

A、城市社会学的理论和方法为城市规划学科的深入发展奠定了基础 B、城市社会学拓展了城市规划学的研究领域

C、作为“公共对策”或社会工具的城市规划本身也属于城市社会学的研究对象 D、城市规划是城市社会学的必然产物

43、阿历克山德森在1956年研究()城市经济结构时,企图为各部门寻找一个“正常城市”作为衡量所有城市应有的非基本部分的标准。

A、英国 B、法国 C、意大利 D、美国

44、城市邮政通信枢纽的选址应()。

A、靠近火车站站台 B、面临广场

C、地势平整,地质条件好

D、两侧是城市主干道 E、符合城市规划

45、利用CAD软件,产生二维与三维设计图,这体现了计算机辅助设计的()功能。

A、交互式图形输入 B、数据管理

C、图形计算与分析

D、可视化表现与景观仿真

46、重现期为50年的洪水,其频率为2%。防洪堤的转弯半径应尽可能的大一些,一般为()倍的设计水面宽。

A、2~4 B、5~8

C、4~6 D、6~8

47、交通量较小的次要交叉口,异形交叉口一般采用()的交通组织形式。

A、无交通管制

B、渠化交通 C、交通指挥 D、立体交叉 E、互通管制

48、关于供需与政府政策的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A、政府能利用供求关系的市场规律,通过对价格的控制来达到调节市场运作的目的 B、基础设施供应企业是自主经营的企业,政府可以直接决定价格 C、在自由竞争的市场中,由买者和卖者共同决定市场的均衡价格

D、政府实行的价格上限高于市场均衡价格,市场力量自然而然地使经济向均衡变动,价格上限没有实际影响

49、按材料组成物质的种类和化学成分,建筑材料可分为()。

A、无机材料、有机材料、复合材料

B、金属材料、非金属材料、植物材料 C、沥青材料、合成高分子材料

D、颗粒集结型、纤维增强型及层合型

50、城市供热对象选择应满足()的原则。

A、先小后大;先分散后集中

B、先小后大;先集中后分散 C、先大后小;先分散后集中

D、先大后小;先集中后分散

答案

1、A C

2、A

3、A E

4、A B C

5、A

6、B

7、C

8、A

9、D

10、A

11、C

12、C

13、A

14、C

15、B D

16、D

17、B

18、A B C D

19、C 20、B

21、C D E

22、A D E

23、A B D E

24、C

25、D

26、A

27、C

28、A B D

29、D 30、A D

31、C

32、A

33、B C D

34、D

35、B

36、A B D E

37、A

38、C

39、A B D 40、A C D

41、A D E

42、D

43、D

44、A C E

45、D

46、B

47、B C

48、B

篇6:2011年注册城市规划师考试大纲

城市规划法规

1、一个完整的法律规范由三个要素组成:假定、处理、制裁,缺一不可。2、法律法规的效力:等级效力和效力范围。

等级效力:1)取决于制定机关的地位,2)严格程序高于普通程序,3)后法优于先法,4)特殊优于一般,5)授权下级时,其效力等同于授权机关自己的制定的法律。

效力范围,包括时间效力范围,空间效力范围和对人的效力范围。

3、行政法的渊源也就是行政法的表现形式,行政法在我国,来源于成文法。(宪法、法律、行政法规(以上是主要渊源);地方性法规;自治法规;行政规章;有权法律解释;国际条约;其它行政法渊源)9项。

4、行政法的原则。依法行政是城乡规划管理的一项基本原则。

1)行政法治原则,概括为依法行政,又包括行政合法、合理、应急性三原则。

行政合法,是指行政主体合法,行政权限合法,行政行为合法,行政程序合法,其它

行政合理,适用于自由裁量权领域,包括行政目的动机合理,内容和范围合理,行为方式合理,手段和措施合理。

5、行政法律关系要素:行政主体、行政相对人,6、行政行为的五个法律要件:主体、客体、内容、形式、结果

7、行政行为合法要件是:主体合法、权限合法、内容合法、程序合法,8、行政行为分为具体的行政行为和抽象的行政行为,9、行政违法,即主体违法,尚未构成犯罪的行为。不是尚未构成严重犯罪的。

10、行政法律责任构成五要件:1)行为客观上已经构成了违法,2)行为人必须具备责任能力,3)行为人主观上必须有过错,4)以法定职责和法定义务为前提,5)只有以上全部要件,才能追究其法律责任。

11、行政立法主体是特定的国家行政机关,可以分为权力机关的立法和行政机关立法,12、行政立法三个主体:国务院、国务院部委,地方政府,13、行政立法的四个原则:依法立法,民主立法,效率原则和加强管理与增进效益回体相结合的原则。

14、行政许可六原则:合法原则;公平、公开、公正原则;便民原则;救济原则;信赖保护原则;监督原则

15、行政许可的分类:普通许可、特许、认可、核准,登记五种,只有特许有自由裁量权,16、行政许可的程序:申请、审查、决定。

17、一般许可20天;联合审批45天,特殊可延长10天。听证在告知后5日内提出,机关20日内组织听证.并提前7天告知听证时间.

18、行政沟通的原则包括:高效率原则,高质量原则,民主化原则。城乡规划建设概述

1、1988年,建设部第一次在吉林召开了全国城市规划法规体系研讨会,2、1989年12月26日,1990.4.1日,2008.1.1,2008.10.28通过。

3、规划法规体系:1)城乡规划法;2)城乡规划行政法规,3)城方性法规,4)部门规章,5)地方政府规章。

4、纵向体系与横向体系。横向体系:基本法、配套法和相关法。5、历史文化名镇名村条例2008.4.22,2008.7.1起施行,1 6、城乡规划技术标准体系: 城乡规划法

1、立法背景:在90年规划法,和93年村庄集镇管理条例的基础上,总结而成。三次审议,常委会第三十次会议。2007年10月28日通过并公布。

2、意义: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城市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其意义在于与时俱进,通过新法来提高城乡规划的权威性和约束力,进一步确立城乡规划的法律地位和法律效力,以适应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城市建设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和发展的需要,使各级政府能够对城乡发展建设更加有效地依法使规划、建设、管理职能,从而进一步促进我国城乡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3、框架,共七章,七十条,分别为总则,规划的制定,规划的实施,规划的修改、规划的检查,法律责任和附则。

4、目的,加强城乡规划管理,协调城乡空间布局,改善人居环境,促进城乡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5、制定和实施城乡规划的五项基本原则:

1)城乡统筹,合理布局,节约土地,集约发展的原则;

2)先规划后建设原则,3)环保节能,保护耕地的原则,4)保护历史文化遗产和特色风貌的原则,5)公共安全,防灾减灾的原则。

6、城乡规划实施的原则:

1)地方各级政府,即根据经济社会发展水平,量力而行,尊重群众意愿,有计划、分步骤的组织实施城乡规划。

2)城市在建设过程中,即应当优先安排基础、公共设施,妥善处理新旧区建设关系,统筹兼顾进城务工人员生活和周边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村民生产与生活的需要。城市新区的开发和建设,定时序,充分利用现有基、公设施,保护自然生活,体现地方特色;

在旧城区改建,保护历史……,合理确定拆迁和建设规模,有计划地对危房集中、基础设施落后等地段进行改造;

城市地下空间开发与利用,尖与经济和技术发展不平相适应,遵循统筹安排,综合开发,合理利用的原则,充分考虑防灾减灾,人民防空和通讯等需要,并符合规划,履行规划审批手续。

7、规划法没有授权乡、镇政府设有城乡规划主管部门,(乡、镇人民政府有处罚权,但只对乡、村庄规划范围内的建设)

8、镇总规是经镇人民代表大会,而不是常委会审议

9、城市控规,本级政府审批,报本级人大和上级政府备案,(镇控规有点不一样)

10、近期建设规划的重点内容:1)基础设施,2)公共服务设施,3)保障性住房,4)生态环境保护,1

1、修改总规的五种情况:上位规划变动;区划调整;国务院得大设施;经评估;审批机关认为的其它原因,1

2、城乡规划的监督和法律责任(三种监督检查)行政、人大、公众。

3、乡村违法,没有罚款,只有责令停止建设,限期整改,不改正的,可以拆除。城乡规划法的配套法规 1、村庄和集镇管理条例

1993年11.1施行,注意适用范围和报批程序

适用范围:1)城市规划区内的村庄,集镇和征用集体土地进行建设两种情况除外。

报批:1)第十四条 村庄、集镇总体规划和集镇建设规划,须经乡级人民代表大会审查同 2 意,由乡级人民政府报县级人民政府批准。村庄建设规划,须经村民会议讨论同意,由乡级人民政府报县级人民政府批准。

矛盾之一:规划法第二十二条 乡、镇人民政府组织编制乡规划、村庄规划,报上一级人民政府审批。村庄规划在报送审批前,应当经村民会议或者村民代表会议讨论同意。矛盾之二:条例规定要有选址意见书,而规划法里没有要求。2、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保护条例

2008.4.2日通过,2008.7.1起施行。其规划制定主体为:名城由名城所在市政府,名镇,名村对县以上人民政府,在批准公布1年内编制完成。3、城市规划编制办法

2005.12.31,2006.4.1施行。城市和城关镇是适用范围。城市规划的编制主体(总规,分规,控规,详规),总体规划的编制程序:纲要要分别报建设部和建设厅组织审查,根据纲要审查意见,而不是审批,根据意见编制总体规划。城市总规期限一般为20年。

4、城镇体系规划编制审批办法

省域城镇体系由国务院同意后,建设部审批。新规划法中明确是国务院审批。市域,县域体系规划纳入总体规划,按规划法分级审批。

跨行政区域的城镇体系规划,由有关地区的共同上一级人民政府城市规划行政主管部门组织编制。跨行政区域的城镇体系规划,报有关地区的共同上一级人民政府审批。

5、村镇规划编制办法

村镇总规前,可编纲要,经乡(镇)人民政府批准后,做为总规的编制依据。村镇总规一般是20年,近期建设规划一般为3年。

6、镇规划标准:2007.5.1日施行。

1)镇区和村庄的规模应按人口分为特大、大、中、小型四级。50000(1000);10000(200)

2)6米以上道路才计入道路用地。人均建设用地一般80-100平。

3)其道路等级分为主干路(24-36)、干路、支路、巷路四级。用地分9大类,30小类。

4)高速和一级应与镇区有点距离,二,三级不应穿过镇区和村庄内部。学校、幼儿园等距铁路应大于300米,并主要入口不应开向公路。

5)枯水期的保证率不得低于90%。

6)疏散场地每一处不小于4000平方米,人均不小于3平方,疏散距离不宜大于500米

7、城市总体规划审查工作规则

审查五依据:党政方针,一法一办法,五年计划产业政策,体系规划,当地实情 审查重点:性质,目标,规模,布局分区,交通,基础设施,协调发展等。

审查形式:建设部组织召开部际联席会议,讨论协调有关部门意见;报批总期限不超过5个月。

8、城市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规划管理办法1993.1.1

9、开发区规划管理办法,1995.7.1,开发区总规由开发区所在地政府审查同意后,报省级政府审批。开发区详细规划,由所在地人民政府审批。开发区报请批准时,应当附有所在城市的城市规划行政主管部门核发的选址意见书。

10、近期建设规划工作暂行办法

近期建设三条强制性内容:1)确定近期建设的重点和发展规模,2)确定近期发展 的区域,进行具体安排,制定控制和引导发展的规定,3)依据重点,提出对历史,风景区等的保护措施。

近期建设规划由本级政府批准,批准后征求同级人大常委会竟见。批准后报原审批机关备案。(国务院批准的,报建设部)

11、城市规划强制性内容暂行规定:

省域体系规划:1)控制开发的区域,2)重大基础设施,3)涉及相邻城市的重大基础设施布局。

总体规划:规划法表述:1)规划区范围、2)规划区内建设用地规模、3)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用地、4)水源地和水系、4)基本农田和绿化用地、5)环境保护、6)自然与历史文化遗产保护,8)防灾减灾等内容,应当作为城市总体规划、镇总体规划的强制性内容。

12、城市紫线管理办法,2004.2.1。

按历史文化街区的保护范围界线,以及历史建筑的保护范围界线,必须进行建设控制的地区,包括历史建筑本身和必要的风貌协调区。

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在编名城规划时确定,其它城市在编总体规划时确定。

撤销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中的紫线,应当经国务院建设行政主管部门批准。

13、城市绿线管理办法,2002.9.9,2002.11.1施行 三同时,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验收。

14、蓝线管理办法2006.3.1

15、黄线管理办法2006.3.1

16、城市地下空间开发利用管理规定

17、城市抗震防灾规划管理规定,2003.11.1日施行

基本烈度在六度以上地区,要贯彻“预防为主,防,抗,避,救相结合”的方针。要达到以下目标:1)多遇地震时,城市一般功能正常,2)遇抗震设防烈度时,一般功能及生命系统基本正常,重要工矿能正常或很快烦恢复生产,3)当遇罕见震时,城市功能不瘫痪,要害系统和生命线系统不受破坏,不发生严重次生灾害。

三类模式(甲,乙,丙)1)七度设防以上的大城市按甲类,2)六度的大城市和中小城市,按乙类,3)其它按丙类。18、停车场建设管理规定

19、城建监察规定,城建监察人员三条件:1)国家正式职工,2)中等以上文化,3)作风正派。。

20、城市规划单位资质管理规定,甲级:高级20%,需4规划,4其它,中级规划8,其它15人。80万元,乙级:高级15%,需2规划,1建筑,1其它,中级规划5人,其它10人。50万。丙级: 专业人员不少于20人,其中规划中级2人,其它5人。20万。高等院校申请规划设计资格,教学人员参加控制在固定在编人员的30%以内。管理备案:取得总规的,在省备案,其它在市县备案。1----3万罚款。21、注册规划师暂行规定,1999.4.7发布施行。城乡规划技术标准与规范

1、城市规划基础术语标准 2、城市用地与分类标准

大、中、小三个层次,10、46、73小类,建设用地标准分为:人均建设用地指标,规划人均单项建设用地指标,规划建设用地结构。

人均用地指标分为四级。I-IV

居住18——28平方米/人————20%—32%

工业10---25,,,15%--25%

道路广场7—15,,8—15%

绿地:大于等于9,(7,公共绿地),,8—15% 电厂、煤气厂用地属于工业用地;货运公司车队、交通指挥中心、交通队、教练场等属于交通设施用地;公安局和公安分局不是特殊用地,纳入公共设施用地;露天矿场是其它用地;长途客运站属于对外交通用地;村镇公路用地纳入其它用地,不是对外交通用地;中小学属于居住用地。

3、防洪标准

150特别重要城市,,200 100—50 100

50-150重要城市

200-100 50-20 100-50

20-50 中等城市

100-50 20-10

50-20

20一般小城市 50-20 10-5 4、规划地质勘察规范:总体规划和详细规划阶段。

根据复杂程度分为:I级,II级,III三类。根据造成的后果分为一级很严重,二级严重和三级不严重。总规阶段对场地的稳定性和工程建设适宜性作出评价。

5、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

住宅:老年住宅建筑不应低于冬至日2小时标准,旧区不低于大寒日1小时标准。

国家一、二类人防重点城市均应按标准配建防空地下室。绿地率新区30%,旧区25%.绿地总指标旧区70%。

居住区道路等级,宽度,有无热力管等情况)人行出口80米,机动车150米。

6、道路交通规划设计规范

大城市800-1000人一辆标准车,中小城市1200-1500人,公共交通路网3-4公里/平方公里,边缘区可2-2.5公里/平方公里。公交线路长8-12公里,快速轨道40分钟, 自行车出行一般4-8公里,规范里表述为:大中城市,6公里,小城市10公里。

货运交通包括:过境货运、出入市货运,市内货运三部分组成

城市道路面积率按8-15%,大于200万人口按15-20%。交通集散广场按0.07-0.1平方米/人计算,广场的人流密度1-1.4人/平方米计算。

城市公共停车场由外来机动车停车场,市内机动车停车场和自行车公共停车场三娄,按0.8-1.0平方米/人计算。加油站服务半径0.9-1.2公里。

7、道路绿化规范

不适合快速路绿化。园林景观路不小于40%,宽于50米的路,不小于30%,40-50,25%,小于40米,20%.分车带绿化一般1.5米,主干路上不宜小于2.5米,中间带,0.6-1.5范围之间,常年枝叶茂密的树种,株距不大于寇幅的5倍,最小株距为一般为4米,距路缘石0.75米。

广场绿地不小于25%,车站码头不小于10%,停车场乔木满足停车要求,2.5,3.5,4.5。8、管线综合规划规范

道路超过30米宜配水和配气…………,50米应布置排水管线,布置次序为:电力电缆,电信电缆,燃气配气,给水配水,热力干管,燃气输气、给水输水,雨水排水,污水排水。

综合管沟内宜设电信,低压配电,给水,热力管线,污水雨水排水管线。

热力管不应与电力、通信电缆和压力管道共沟。可燃有毒等不能与消防共沟。9、给水工程规范

城市水源两部分组成:城市统一供水;自备水源供水。

水量确定最高日最高时用水量。市区的配水管网应布置成环状。10、排水工程规范

排水体制,分流和合流。污水排放系数,一般为0.7-0.8,综合用水量(平均日),径流系 5 数城市中心区0.6-0.85,一般规划区0.45-0.6,公园等0.45---污水处理厂和排水泵站应采用二级负荷;城市污水处理一般应达到二级生化处理标准。重要地区重现区3-5,,,一般1-3年,污水处理厂,下游,夏小上风频。11、电力规范

城市用电负荷分为一、二、三产用电和城乡居民用电。、由发电厂和电源变电所两种电源,电厂安排在三类工业用地内。12、竖向规划规范

规划地面形式为平坡式,台阶式,混和式。小于5%为平坡式,大于8%为台阶式。城市中心区宜小于15%,居住用地宜小于30%,工业,仓储15%.高度大于2米的挡土墙上缘三米,下缘二米。机动车道最小坡度0.2%,主干道最在纵坡5%,非机动车道宜小于2.5%,广场最小坡度0.3%,最大1%-3%(平原和邱陵、山区),地面排水不宜小于0.2%,地块比道路中心线高0.2米以上。

挡墙,土质坡小于0.5,砌筑为0.5-0.1。挡墙高度应为1.5-3 米,6米以上退台,并且退不小于1米。

13、风景名胜区规划规范

分为总体规划和详细规划两个阶段。景点五级标准,人口超11人/平方公里,应进行职能分析,人口容量为一次性游人容量,日游人容量,年游人容量三个层次组成。当超100人/平方公里时,必须测定用地的居民容量。相关法律、法规 法律

1、国土法:将土地用途分为农用地、建设用地和未利用地。

2、文物保护法,2003.7.1日施行。历史文化名城与规划纳入城市总体规划。一般不原址重建,应当实施遗址保护。

3、房地产法。国有土地上进房地产开发。。。房地产开发,是指在国有土地上进行基础设施和房屋建设行为。房地产交易包括转让、抵押、租赁。

以出让方式取得使用权的,满2年未动工,可以无偿收回使用权。商品房预售、应持有工程许可证。

4、建筑法。1998.3.1 5、环境保护法。环境质量标准和污染物排放标准.十一五末污染物排放总量减少10%.,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源消耗降20%, 6、环境影响评价法。2003.9.1 规划环评的内容:实施规划的影响分析,预测与评估;预防或者减轻影响的对策与措施;评价结论。

项目环评:报告书、报告表、登记表 7、物权法,2007.10.1日施行。

因物的归属和利用而产生的民事关系,适用于本法。包括所有权、用益物权、担保物权。建筑区划内的绿地属于业主共有,道路,公共设施等。建筑区划内的,用于停车用的车 位、车库的归属,由当事人通过出售、附赠或者出租等方式约定。

相邻关系——,,建造建筑物,,,不得危及相邻不动产的安全,造成损害的,应当赔偿。

8、公务员法,2006.1.1 录用主任科员以下及其它相当职务层次的非领导职务公务员,采取公开考试的办法。公务员交流方式:调任、转任、挂职锻炼。轮换

9、测绘法,测绘成果汇交制度。基础测绘成果和国家投资完成测绘成果,用于国家相关决策和社会公益性事业的,应当无偿提供。

国家采用全国统一的大地基准、高程基准、深度基准和重力基准。10、水法。水资源属于国家所有。水资源规划包括流域规划和区域规划。流域规划包括流域综合规划和流域专业规划,区域规划包括区域综合规划和区域专业规划。

国家对用水实行总量控制和定额管理相结合的制度。直接从江河、湖泊或地下取水,应申请办理取水许可证。

11、军事设施保护法。1990年8月1日起施行,陆地和水域的军事禁区、军事管理区的范围,根据军事设施的性质、作用,安全保密的需要和使用效能的需要,由军区和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共同划定,或者由军区和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国务院有关部门共同划定。空中军事禁区和特别重要的陆地、水域军事禁区的范围,由国务院和中央军事委员会划定。

12、人民防空法。长期准备,重点建设,平战结合的方针。

13、防震减灾法。防震减灾工作,应当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

1)重大建设工程和可能发生严重次生灾害的建设工程,必须进行地震安全性评价;并根据地震安全性评价的结果,确定抗震设防要求,进行抗震设防。

2)第四十二条 国家依法保护典型地震遗址、遗迹。典型地震遗址、遗迹的保护,应当列入地震灾区的重建规划。14、行政复议法。

行政复议决定分为:维持决定、履行法定职责、撤销或变更决定和确认具体行政违法,行政复议应遵循合法、公正、公开、及时、便民的原则。60日内申请。

行政诉讼法,公民、法人或组织直接向人民法院提出行政诉讼的,3个月内。

行政诉讼法规定,依法实行合议、回避、公开审判、两审终审的原则。

国家赔偿法,规定受害人可以在两年内请求国家赔偿。二个月内赔偿。

15、行政处罚法。遵循公开、公正的原则。违法行为在二年内没有发现的,不再处罚。

程序分为简易程序、一般程序和听证程序。16、保守国家密秘法。绝密,机密,秘密三级。17、森林法。十一五末森林20% 18、公路法。1998.1.1公路按其在公路路网中的地位分为国道、省道、县道和乡道,并按技术等级分为高速公路、一级公路、二级公路、三级公路和四级公路。相关法规

1、风景名胜区条例。2006.12.1。分为总体规划和详细规划。2年内完成,期限20 年。规划审批:国务院和省政府(总规),建设部、建设厅或风景名胜区管理部门审详规。2、城市道路管理条例。

3、基本农田保护条例。1999.1.1 全面规划、合理利用、用养结合、严格保护的方针。80%以上耕地面积划为基本农田;占用需国务院批准,并补充数量相当的农田。

征用下列土地的,由国务院批准:

(一)基本农田;

(二)基本农田以外的耕地超过35公顷的;

(三)其他土地超过七十公顷的。4、公共文化体育设施条例。5、城市绿化条例,6、自然保护区条例。国家级和地方级自然保护区。自然保护区分为核心区、缓冲区、和实验区。核心区禁止进入,缓冲区只准科学研究观测。

7、文物保护法实施条例,建设控制地带,全国重点由省级政府批准,省级以下,7 也是由省政府批准。

8、信访条例。信访15日内作出处理,受理之日起60日内办结。

信访——复查——复核,,复核不满意,不再受理。城乡规划方针政策

1、科学发展观

以人为本是发展观的核心;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是基本要求;统筹兼顾是科学发展观的根本要求。

2、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大力加强农田水利建设,提或耕地质量和生态建设。加快乡村基础设施建设,,特别是生活性基础设施建设。十一五末乡镇通油路。东、中部有条件要建制村通油路。

加强村庄规划和人居环境治理。

3、构建合谐社会。城乡协调发展;区域协调发展;人与自然协调发展;教育、医疗、文化事业,满足文化需求。

4、节能。城乡新增占用耕地增长幅度要在现有基础上减少20%.十一五目标,单位工业增加值用水降30%.5、土地管理。开发区规划权限问题,2002年国务院13号文件,《关于加强城乡规划监督管理的通知》,开发区范围内的规划制定审批权必段集中由所在市、县规划部门。6、总体规划修编和审批。建设部2005,2号文件,建设部2007年,88号文件,体系规划调整和修编管理的通知。

7、道路广场建设。2004年29号文件,建设部。暂停批准80米大道,和2公顷广场。

广场:规定小城市、镇不得大于1公顷,中等城市2公顷,大城市3公顷。200万以上城市5公顷。

道路:小城市、镇,40米,中等城市55米,大城市70米,200万以上70米的,应在总规中说明。

8、城乡规划效能监察

重点监察内容:规划审批权限问题;管理程序问题;重点项目选址问题;历史文化名城、古建筑的保护和风景名胜区保护问题;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9、住房建设。2006.37号文件,国务院。

自2006.6.1日起,凡新批。新开工商品房,套型建筑90平方米以下所占比重,必须达到开发建设总面积的70%以上。

国务院2002,13号文件《国务院关于加强城乡规划监督管理的通知》,建规2008,46号《关于做好住房建设规划与住房建设计划制定工作的指导意见》,总结08年住房建设的基础上,于3月底前制定并公布2009年住房建设计划,在6月底前制定并公布2008—2012年住房建设规划,并认真组织实施。城乡规划管理基础知识 1、公共行政的含义。政府公共权力行使的一个重要原则就是:行政机关的行为“越权无效”。2、“公民第一”的原则是公共行政的核心原则。

3、公共行政包括决策、组织、协调和控制四种基本的管理活动。

4、公共行政的范围,就是公共领域的管理。包括基本公共产品领域和混合公共产品领域。5、公共行政的四个作用:导向作用、管制作用、服务作用、扶助作用。

6、公共行政的主体、三种理解:P146;通常是第二种,即行政机关,以及依法成立的各种享有行政权力的独立机构。如美国的联邦储备委员会。

7、公共行政的客体:即公共行政的对象是公共事物。可分为: 1)国家事物,是全国性统一的行政事务,如国防建设等; 2)共同事务,是涉及区域较广、涉及利益集团较多、跨行政区域、需要多方面协调的事务,包括流域环境治理、大经济区合作、跨地区打击犯罪等。

3)地方事务,指地方性的行政事务,如城市规划管理、城市公用事业管理等。4)公民事务,涉及公民个人权力的事务,如户籍管理、人口控制、老龄工作等。

8、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公共行政主要任务是生产和提供公共产品。包括经济类、政治类、社会类、科技教育与文化类公共产品。

9、掌握政府的基本职能。基本职能体系和运行职能体系。四大基本职能。1)政治职能:保护国家独立与主权,维护社会治安,界定和保护产权。2)经济职能:是现代国家公共行政的基本职能之一。包括宏观经济调控,区域性经济调节,国有资产管理,微观管制,组织全国力量办大事。

3)文化职能:思想政治工作等,其目的是提高全民素质,民族精神。

4)社会职能:即组织动员全社会力量对社会公共生活领域进行管理的职能。专门机构 10、行政体制。政府组织机构;行政权力结构;行政区划体制;行政规范。行政组织类型:领导机关,执行机关,辅助机关,派出机关

政治体制改革方向:建设服务型政府;完善制约和监督机制,保证人民赋予的权力绐终来为人民服务。

11、熟悉行政权力与行政责任

行政权力具备公共性、强制性和约束性的特征。国家权力包括行政、立法和司法权。

具有四种行政权力:1)立法参与权;2)委任立法权;3)行政管理权;4)司法行政权。行政责任:法律责任和一般责任,一般责任包括:政治、社会和道德责任。12、掌握公共政策和公共问题 公共政策:是政府为处理社会公共事务而制定的行为规范。凡是解决社会共同问题的政策都是公共政策。公共政策的实质是政府对全社会的利益所作的有权威的分配。

1)

利益选择。政府对社会利益的分配是有目的的。其选择与政府的价值偏好一致。2)

利益整合,考虑各社会成员之间的利益相关性。

3)

利益分配。政策是一种资源,谁有政策,谁就拥有了资源,4)

利益落实,政策不能落实,意味着政策对象不有从政策中获得利益。

13、现实社会始终存在三个基本现象:社会现状、社会期望和社会问题。社会问题是指社会的实际状态与社会期望之间的差距。任何公共政策都包含五个基本条件:

1)

社会客观现象;是客观存在的……

2)

大多数人对社会问题有所察觉并受期影响,并越有可能成为公共政策问题。3)

利益与价值观念的冲突。4)

团体的活动与力量,5)

政府的必要行动。一是属于政府应该管辖的,二是政府能够管辖的。14、公共政策问题认定的程序:1)认定问题;2)说明偏差; 3)确定原因;4)问题表述

15、公共政策的基本功能:1)导向功能,2)调控功能,3)分配功能。

16、有三种利益群体和个体,容易从公共政策中获得利益。即1)往往与政策看法一致或基本一致的。2)最能代表生产力发展方向的,3)且是社会普遍获益的多数者。

17、公共政策分析基本分析框架:1)问题的认定,2)政策的制定与通过,3)政策内容的落实,4)公共政策效果评价。

18、公共政策分析方法 1)事实分析(客观存在):政策分析的一个基本点,是选择具有特定价值的事实。2)价值分析(政府价值取向):无论政治、经济上还是技术上的评价,都离不开价值。3)规范分析(尺度、标准);

4)可行性分析:包括政治可行、经济可行和技术可行性。5)利益分析:(公共政策分析最本质的方面是利益分析)。城乡规划管理基本知识

1、熟悉城乡规划管理的概念与特征

广义:宏观的城市公共行政,公共管理乃至公共政治行为。

狭义: 比较微观的城市规划主管部门日常工作。城市规划编制,审核,和实施等管理工作的统称。

规划管理五个基本特征:

1)

就管理的职能而言,规划管理具有服务和制约的双重属性;2)就规划管理的对象而言,宏观和微观双重属性,3)管理内容,专业与综合,4)管理过程,阶段性与系统性,5)管理职能和方法而言,具有规律性和能动性。

2、掌握规划管理的目的。1)维护社会公共利益;2)保护相关方面合法权益,3)促进经济、社会、环境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4)促进建设纳入轨道,和城乡规划实施,规划管理的实现过程:从抽象到具体,从模糊到精确,从全面到局部,从内化到外化的过程,可概括为管理目标的分解,管理目标的内化,管理目标的外化。3、规划管理的依据

1)

法律依据,2城乡规划依据,3)技术规范和标准,4)方针政策依据。4、规划管理环境:广泛性,复杂性,差异性,变异性。5、城乡规划管理职能。

1)

控制职能:控制的要求包括依法,适时,适事,适度,客观进行弹性控制,按不同标准,分为微观、中观(详规和地区开发建设方案的审查)和宏观控制。按控制方式分,程序控制和实体控制。

按过程分,事前控制、事中控制(中间成果、设计方案和施工图审核),事后控制。

2)

协调职能,系统性和复杂性,决定了协调是必要的。包括工作协调和人际关系协调。

3)

引导职能。

城市规划编制管理与审批管理 编制管理

1、编制主体。

2、制定城市规划的依据:1)上层次规划,2)技术、规范、标准,3)政策,方针,4)尊循规划法确定的原则。

3、总规强制性内容:1)规划区范围,2)规划区内建设用地规模,3)基础设施和公共设施,4)水源地和水系,5)基本农田和绿化用地,6)环境保护,7)自然与历史文化遗产保护,8)防灾减灾。4、熟悉分级审批的规划

总规主要审查的内容:性质,发展目标,规模,空间布局和功能分区,交通,基础设施与环保要求,协调发展,规划实施,符合编制规划办法要求,其它,共10项。5、掌握审批主体。

6、掌握审批程序。1)前置程序,2)上报程序,3)批准程序,4)公布程序。

7、掌握规划修改的原则与条件

规划实施评估是定期的。

总体规划修改的五个条件:1)上位规划调整,2)行政区划调整,3)国务院批准的重大基础设施,4)经评估确需要修改的,5)审批机关认为应当修改的其他情形。

控规修改。论证必要性,征求地段内利害关系人意见,提出专题报告,经同意方可修改。修规修改。修规和工程设计总平面图是审定,而不是审批。听证,和依法给予补偿。

8、编制单位资质管理,暂定资质等级 2年有效,取得至少 3年并符合要求,可往上申请

城乡规划实施管理

1、实施管理的五个基本原则。法制化。程序化,协调原则,公开化,科学性,(没有民主

2、实施管理的依据。1)城乡规划的依据,2)法律规范与政策依据,3)计划依据,4)技术规范,规定。

3、实施管理的基本制度。1)一书两证,2)乡村建设许可证。

4、管理的范围。1)地域范围,指在制定规划时明确的规划区,2)对象范围 5、管理方法。行政方法,法制方法,科学技术方法,社会监管,经济方法(罚款,共五种。

6、熟悉划拔方式取得土地的,需要选址管理。

1)选址管理的意义,国家对项目实行宏观管理是通过:计划管理,规划管理,土地和环境保护管理,其中规划管理就是选址审批制度。其意义,是在可研阶段选址,2)选址管理的任务。A,保证布局符合城乡规划,B,履行城乡规划的宏观调控职能。C,综合协调矛盾,促进项目实施。

3)选址审核的内容:基本情况,城乡规划协调,与基础设施的协调,与环境自然的协调,4)选址的行政主体:重大,国家级的,跨区域的,,,省级规划部门,其余的在县、市规划行政主管部门。

5)选址的程序:申请,审核,核发。

7、用地管理。不得在城乡规划确定的建设用地范围以外做出规划许可。

8、用地管理的主要任务:1)有效控制各项建设合理使用规划区内土地,保证规划实施,2)节约用地,保护耕地,3)综合协调,提高土地经济、社会和环境综合效益,4)依法调整规划中问题,不断完善。9、用地管理审核内容:

1)划拔用地审核:1)审核建设用地申请条件;2)提供规划条件;3)审核总平图; 2)出让地块审核:1)提供规划条件;2)审核建设用地申请条件;3)审总平图。10、规划条件:一般分为限制性条件和指导性条件。

11、工程规划管理。建设工程分为建筑工程,道路工程,市政工程三大类工程,12、主要任务(掌握),1)保证各项工程依规划有序建设,2)违护公共利益和建设单位个人合法权益,3)改善城镇景观面貌,提高环境质量,4)促进工程顺利建设。

工程管理审查的主要内容:

1)审核建设工程申请条件;2)审核修建性详细规划;3)审定建设工程设计方案(2个方案);4)审查工程设计图纸文件。

13、工程规划管理程序。申请,审核,核发许可证,竣工验收前的核实,竣工验收后的资料报送。

14、熟悉了解乡村规划管理(规划确定的建设用地范围内)

乡村规划的任务:1)确保先规划后建设,2)节约占地,保护耕地,3)合理安 11 排乡镇企业,公共设施和公益设施,4)引导农民村民住宅建设,乡、镇没有核发许可证的权力,只有审核,依法把好审请关。

乡和村庄建设规划管理的审核内容:1)申请条件;2)规划设计方案;3)农用地转用审批文件;

15熟悉掌握临时建设和临时用地管理

临时建筑四个特征:一是时间短,2年;二是简易结构,三是无条件拆除,四是期限内自行拆除。

临时建设影响近期建设规划或者控规实施,以及交通、市容、安全的,不予批准。16、历史文化遗产保护规划管理。形势严峻,不容乐观。109座名城,85 座名镇,72名村。

17、世界遗产,包括物质和非物质文化遗产。2003.10.17,巴黎《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

世界文化遗产包括:文物、建筑群、遗址,非物质文化遗产,也称口头或无形遗产。

18、五类保护文物:1)历史上,有科学、艺术价值,2)近现代、重大事件,运动,3)历代珍品、艺术品,4)历史文献、资料等,5)历代有代表性实物。分为移动和不可以移动文物。移动文物分为珍贵文物和一般文物,一般分为一、二、三级。

不可移动分为7级。1)世界文化遗产与世界文化与自然遗产;2)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3)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4)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和历史文化街区、村镇;5)市级、6)县级文物保护单位,7)尚未核定公布为文物保护单位的不可移动文物。

19、历史文化名城申报条件:1)文物丰富,2)特别集中成片,3)还有传统格局和风貌,4)历史上曾经作为。。。中心。。要地,,发生过,,事件,有过重要影响,还有自身特色。历史文化名城必须还有2个以上街区。

20、历史文化街区申报条件:1)比较完整的风貌,2)要素基本上是原物,3)1公顷以上,4)保护建筑用地占总用地的60%以上。

21、文化遗产保护方针: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加强管理(物质)

— — — — 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传承发展(非物质)22、历史文化遗产规划管理主要方法

1)文保单位:划定范围,划出控制建设地带,2)名城,划定保护范围,保护传统格局,保护与建设结合,保护与旅游结合。3)街区,控制各项建设,加强环境整治,合理更新利用。4)名镇名村,做好规划,格局,风貌,空间尺度的保护; 23、规划编制要求。批准后,1年内由所在城市政府或县级政府编制完成。保护规划由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审批。报建设部和文物部备案。通常分为总体规划和详细规划。

规划管理要求,一般不可重建,如需要,则要审批。建设审批公示时间不少于20日。

规划原则:真实载体,历史环境,合理利用,永续利用。

历史建筑的概念:未公布为文物保护单位的建筑。24、风景名胜区规划管理。条例,2006.12.1 1)分为国家级和省级风景名胜区。

2)管理目的:有效保护生态、生物多样性和自然环境,永续利用名胜资源,服务当代,造福人类。

3)管理任务:当务之急,加快规划,加强规划管理,控制建设,严禁违法建设,坚决遏制急功近利的开发。

4)管理原则:科学规划,统一管理,严格保护,永续利用。

5)规划分为总体规划和详细规划。编制主体,12 国家级风景区总规由省、自治区直辖市建设或风景名胜区主管部门编制,报省政府审查后,报国务院审批。

省级风景区总规由县级人民政府组织编制。报省、自治区政府审批,建设部备案。详细规划编制主体一样,审批分别为国家级风景区详规由建设部或省级风景区详细规划由建设厅(风景区管理部门)审批。

设施风景名胜区2年内编制完成规划。期限20年。城乡规划监督检查和法律责任 1、城乡规划的法制监督: 城乡规划的权力机关的监督;

城市规划的层级监督,包括规划督察员制度; 城乡规划的社会监督;

2、城乡规划的行政执法监督:是以行政机关的名义进行,是强制性行政行为,不需要征得行政相对人同意,规划行政监督必须依法进行。

3、规划行政执法监督,是指对本行政区域内城乡规划编制、审批、实施、修改的情况进行检查;对建设单位或者个人的建设活动是否符合城乡规划进行检查;对违反城市规划的行为进行查处。

4、县级以上人民政府规划行政主管部门对城乡规划进行监督,其内容为: 1)验证土地使用和建设申请的申报条件是否符合法定要求,有无弄虚作假; 2)复验建设用地坐标,面积,与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的规定是否相符;

3)对已领取工程许可证并放线的建设工程,履行验线手续,检查其坐标,标高,平面布局等是否符合许可证。

6、执法监督的原则,1)规划监督检查内容合法,2)程序合法,3)采取措施合法。7、行政处罚程序:取证、决定、制作处罚决定、送达。

行政处罚的五个原则:法定原则;公开、公正原则、与教育结合、权利救济、不能取代 8、行政处罚的适用:

行政处罚拆抵刑罚;行政处罚追究时效,二年;

行政处罚与责令纠正并行,不能一罚了之;一事不再罚。9、城乡规划部门的法律责任,如处分,未编规划、该发不发证的、越权胡乱发证的、不公布详规的、该听证没听证的、不作为的,可以处分。

10、职业道德,12条要求,…爱国爱民,敬业奉公,……………

上一篇:8位公务员自述真实生活 基层公务员涨薪有望下一篇:小学教师实习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