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教育实验行动方案

2024-04-30

新教育实验行动方案(精选6篇)

篇1:新教育实验行动方案

小学新教育实验行动方案(试行)

新教育实验是探索本真教育,思考终极意义,引领师生“过一种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为追求的教育活动。开展新教育实验,是深入推进素质教育,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办好人民满意教育的重要平台。为进一步提升办学层次,全力打造教育强区,根据国家省市《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和省市《关于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实施意见》,结合学校实际,制定如下新教育实验行动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为指导,以学生、教师和学校“全面和谐的发展”为根本,坚持“传承与创新、改革与发展”的工作原则,采取“稳步推进、分类实施、全面介入、重点突破”的基本策略,确立“燃烧热情,积极参与;点亮信念,创新创优;奋展勇气,提升质量;温暖心灵,塑创特色”的基本思想,强化“研究兴校、质量立校、品牌强校”的工作要求,积极追寻教育的理想和理想的教育,促进学校各项工作提档升级,进位争先。

二、目标任务

积极推进“新生命教育、新公民教育、新父母教育”三项整合性教育项目,组织实施“营造书香校园、师生共写随笔、聆听窗外声音、培养卓越口才、构筑理想课堂、建设数码社区、推进每月一事、缔造完美教室、研发卓越课程、家校合作共建”十大行动,实现“学生生存状态、教师行走方式、学校发展模式、教育科研范式”四大改变,逐渐形成“晨诵、午读、暮省”的学生生活方式和“专业阅读+专业写作+专业发展共同体”的教师发展模式,推动学生生命成长、教师专业发展和学校学习型组织的构建,让师生“过一种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让每个受教育者获得成功的智力、整合的智慧、高尚的德性和丰富的情感。

三、实验板块

(一)营造书香校园

1.书香氛围。学校要进一步打造文化走廊,构筑文化载体,丰富文化视点。在文化环境的建设上,美化景观布点,张贴名人格言,制作读书标语,设置校级图书角和班级“快乐书吧”等等。通过“橱窗文化”“标牌文化”“命名文化”以及“墙壁文化”,让读书成为一种享受,一种校园文化,一种生活状态。

2.读书条件。继续加大投入,切实增加图书的藏量。加强设施建设,有足够的书架、书柜、阅览桌椅以及报刊架。提高图书利用率,设立读书角,阅览室以全开架借阅为主。加强校园网建设,设置相关链接,增设“书香校园”栏目,依托“师生博客”和“教师论坛”,开展新书好书推介、时文美文共读、思想观点交流等活动。

3.读书组织。以学科组为单位,建立教师读书会,培植教师自觉读书。以班级、年级为单位,建立学生读书会,培养学生读书习惯。建立文学社、小记者、广播站、兴趣小组等社团和组织,培育学校读书氛围。组织读书沙龙,促进大阅读和大讨论。

4.阅读机制。根据自身实际,明确频率、数量、节点方面的硬性要求。按照“周月季年”的“四段阅读计划”,诵读古诗,赏析美文,阅读名著佳作。按照“写讲演节”的“四项活动计划”,撰写读书体会,做好读书演讲,组织情景剧表演,举办校园读书节。按照“师生家友”的“四项共读计划”,师生、生生、家长与学生之间共读书籍,学校举办读书展示会。

5.阅读引导。加强“晨诵、午读、暮省”引导,明确规定时间和数量,教师和学生记载阅读记录本。进行“阅读课堂”引导,每周设1课时阅读课(指导课、欣赏课、交流课、推荐课),对学生如何选书、如何正确阅读等及时予以指导。加强师生“自主阅读手册”引导,及时记录精彩片段、好词好句、名人名言、心得体会,每学期组织1次展示评比活动。实施“读写绘”引导,全校学生在阅读的深度和广度上予以拓展。

6.考核评价。⑴教师读书情况纳入教师考核。⑵学生读书情况纳入教师考核与学生评价。⑶班级读书情况纳入班级考核。⑷开展“读书明星”“书香班级”“书香家庭”“推动读书人物”等评比活动。

(二)师生共写随笔

1.教师随笔。由每月、每周,逐步过渡到每天撰写。年轻教师每学期3~4篇,45岁以上教师每学期2篇,每篇不少于1000字。教师随笔可上传学校网站,交流共享。鼓励撰写专题性随笔。

2.学生随笔。以日记为主,撰写内容不限,阅读感爱、见闻经历、成长感悟、心得体会均可。鼓励撰写其他主题性写作,通过学校网站专题帖、博客分享成果。学校开辟“学生习作”专栏,设立图书角随笔陈列柜。

3.考核评价。⑴组织沙龙活动,观摩成果,介绍分享经验。⑵组织优秀随笔评比,表彰奖励。⑶协助征文活动,推荐优秀随笔刊登发表。⑷学校每学年各编印1本优秀教师随笔集和学生随笔集。

(三)聆听窗外声音

1.教育资源。运用政策法规、国计民生、热点新闻方面的最新资讯,充分发掘盐都本土厚德载物、崇文重教、乡风民俗、爱国爱民的教育素材,引导学生热爱生活,关注社会,帮助学生形成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和健康科学的价值观。

2.活动形式。开展专题讲座、文艺汇演、校园评论、电影电视观看、“校园之声”新闻广播、先进事迹和重大时事、节日纪念报告会等多种形式的活动,培养学生修身立己、热爱集体、心系祖国、胸怀天下的优良品质。

3.考核评价。⑴相关部门确立目标任务,活动情况纳入考核。⑵学校评比“道德模范”“服务明星”或“感动人物”。

(四)培养卓越口才

1.组织要求。坚持话题常有、主题突出、立意高远的原则,每个班级、每个年级、每个学科、每个部门、每个办公室,均可以作为卓越口才培养的阵地。各条块、各条线正常组织活动,每学期安排2次以上大型活动。

2.活动形式。通过交流、汇报、演讲、座谈、讨论、辩议、叙事、述评、故事等活动,营造教师和学生愿说、敢说、会说的氛围,培养师生自信心,形成终身受益的沟通和表达能力。

3.考核评价。⑴语文、品德与社会、思想品德等学科的课堂教学,要正常组织学生演讲。⑵纳入教导处、德育处、学科组工作考核。⑶学校组织相关评比,表彰奖励。

(五)构建理想课堂

1.执行依据。依据《盐都区有效课堂教学评价标准(试行)》和盐城市将制定下发的《课堂教学常态课达标要求》,坚决摒弃低效课堂,积极打造高效课堂,认真搞好常态课堂。通过创设平等、民主、和谐、愉悦的课堂氛围,促进学生文化知识与生活体验的有机结合。

2.基本标准。要切实加强“三层面”和“六维度”的研究。“三层面”:教师层面,主导入手,亲其师,信其道。学生层面,自主切入,乐观主动,永不言败。师生互动层面,彼此感染,教学相长。“六维度”:参与度,关注学前参与和学中参与,引导全员参与和全面参与。亲和度,课堂上愉快沟通,智慧交流,教师以理解和尊重之心,赢得学生学习兴趣和热情。自由度,课堂气氛不压抑,不沉闷,轻松愉快,凸显人的生命价值。整合度,通过研读教村,解析文本,发现思想精髓和内容精华,以整合的思维,选择适合学生的教学内容。思维度,找准学科属性,基于学科思维,培养学生的思维品质。训练度,通过问题情境和有效设计,引导学生动脑、动手、动口,观察、模仿和体验。

3.保障手段。以“教学常规、问题引路、行动研究”为抓手,以“推门听课、观察法听评课、学科组与师徒捆绑考核”为手段,以“同课异构、教学反思、成长规划”为动力,以“榜样示范、同伴练兵”为引擎,以“课堂达标、优课展评、基本功大赛”为平台,探索理想课堂途径,丰富教育实验内涵。

4.考核评价。⑴每位教师重视教学“五认真”,每学期开设1~2节研究课、示范课。⑵学校正常组织教学常规检查,进行2~3次专项督查,开展1~2次成长汇报、达标验收、观摩研究、基本功考核方面的课堂教学活动。⑶积极开展校内青年教师“优质课”评比和基本功大赛。

(六)建设数码社区

1.活动目的。通过学校内外网络资源的整合,建设学习型网络社区,让师生利用网络进行学习与交流,培养师生的信息意识与信息应用能力。

2.活动形式。教师登陆“教育在线”,实名注册,通过跟帖请教专家和榜样老师,对自己所实验的项目,寻找榜样帖子,直接与大师对话,尽量少走弯路,认真研读领会其精神实质。学校网站建“新教育实验”链接,设置若干栏目和主题帖窗口。建设各类“新教育实验”QQ群、微信群,通过及时沟通、交流,收获经验,收获信念,收获力量。收索、存储同伴网络,通过学习、借鉴,快速入轨,跃马扬鞭。建立健全教师之间、学生之间、师生之间、学校与家长之间正常快捷的网络、通讯信息联络机制。

3.考核评价。学校评选“榜样班级”“榜样老师”“榜样学生”“榜样家长”。均可采用网络投票和实绩论证方式。

(七)推进每月一事

1.活动主题。以“关注学生的终身发展,交给孩子一生有用的习惯”为宗旨,确定鲜明主题,通过系列活动,开展良好习惯养成教育,促进校风、学风建设。“一月一事”的主题内容可参考为,一月:学会吃饭,懂得节俭;二月:学会走路,遵守交规;三月:学会种树,热爱公益;四月:学会踏青,走向自然;五月:学会扫地,热爱劳动;六月:学会唱歌,走进艺术;七月:学会运动,强体健身;八月:学会微笑,关心他人;九月:学会阅读,丰富知识;十月:学会尊老,懂得感恩;十一月:学会演讲,增强自信;十二月,学会反思,培养毅力。

2.活动建议。⑴活动计划。明确责任处室和当月活动主题负责人,班主任负责实施。⑵确定主题。与“时事”“时令”同步,与学校计划、区域实际相结合。⑶宣传发动。与“培养卓越口才”结合进行,通过国旗讲话、班会、橱窗、板报等形式,引导、启发学生参与。⑷升华阅读。依据主题,与晨诵、午读相结合,发动学生搜集活动资料,精选与主题相关的成语故事、诗词歌赋、书籍文章等,在阅读中感受活动主题的意义。⑸实践体验。通过动态展示(具体活动开展)、静态呈示(宣传窗、墙壁布置、简报等)、网上显示(校园网在线栏目、主题帖),分享交流每月主题教育的活动成果。⑹整理资料。收集文字、图片、音像资料、典型案例、成长故事等,归集存档。

3.考核评价。制定“每月一事”评比细则,学生养成教育的检查要做到一周一评一通报,每月一汇总一考评一表彰。

(八)缔造完美教室

1.实现目标。以构建规范而有特色的班级文化为总体目标,以共读共写共同生活为基本愿景,以晨诵午读暮省为基本生活方式,以实施全人课程为根本载体,以积极开展每月一事活动为具体途径,以师生成为叙事的主角为基本使命。

2.活动建议:⑴有班级标识,如班名、班徽、吉祥物等。⑵有班级共同愿景、使命或价值观。⑶有最好契合班名的班歌或班诗。⑷有科学有效、富有特色的班级制度,如学生之间、师生之间、师生与家长之间公约、协定等。⑸有关注生命的特色化、灵活的班级课程,如人格课程、节日课程等。⑹有家长的参与,通过家校通,与家长正常联系。⑺有相对固定的兴趣小组或社团等课外活动。⑻有班级图书角,读书活动扎实有效。⑼有班级网络主页或主题帖,专人管理,及时更新,内容充实。⑽积极开展每月一事活动。⑾班级环境美化、绿化、整洁化、知识化、育人化。⑿每学期写1篇高质量的师生成长叙事。⒀每学期有1个真实感人的转化案例。

3.考核评价。⑴活动成效纳入班主任工作考核。⑵评选“完美教室”“优秀实验案例”“优秀学生干部”“优秀班主任”,表彰奖励。

(九)研发卓越课程

1.实现目标。与学生的生命经验相结合,设计丰富多彩的课程,拓展和丰富学生智力背景、情感体验,促进良好道德品质的形成。打通教育与生活、学校与社会、学生与家长、知识与实践之间的壁垒,帮助学生丰富知识多样性,提高学生学习和实践能力,培养学生自信、自主、自强和独立批判的精神。

2.活动建议:⑴组织要求。成立课程开发领导小组和工作小组,拟定计划书,严格申报和论证,合理、规范推广和使用。⑵课程体系。依据国家三级课程体系,符合区域和学校课程体系的整体构架。⑶课程内容。基于师生特点和学校特色,传承民俗文化,整合地理、人文、经济、旅游和社会条件等要素,参考人文类、科技类、艺术类、体育类、心理类、社会类、生活类、实践类等角度。⑷基本途径。适度拓展国家和地方课程的某些“点”,内引外联,适度发掘课程资源;与“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整合,进行创造性设计和开发;将地方特色、传统优势项目、校本和地域资源转化为校本课程;运用科研成果,进行成果转化;借鉴选修课和活动课经验,进行课程改革。

3.实施要求。切实加强特色课程建设,开设选修课程,开发校本课程,增强课程多样性和选择性,满足不同潜质学生发展的需要;同时积极形成基于课程体系、基于优势学科、基于课外教育的学科特色。

4.考核评价。根据实际,重点培育1~2门校本课程,已经开发实施的考虑完善和升格。

(十)家校合作共建

1.实现目标。通过全面培训学生父母,开展父母学生共同参加的亲子交流、读书、娱乐、修学、旅游等活动,倡导父母与孩子相互学习、共同成长、共享成长。促进全面建成学习型家庭、学习型文明社区,促进构建青少年全方位、和谐健康的成长环境。

2.活动建议:⑴制定家校共育工作计划和具体活动方案。⑵编写《家校共育手册》,增强家校沟通的效果和质量。⑶建好网上家长学校,引导家长上线学习、观看视频、发帖分享心得。⑷建立校级、班级家长委员会,吸收家长建言献策、组织策划、提供服务。⑸组织家校共育集中探讨、培训和现场观摩活动。⑹收集、整理、归类家校共育文字、图片、视频和案例资料。

3.考核评价。每学期召开1~2次家长会,组织1次家长开放日。策划1~2次家校共育专题特色活动,录制视频资料。

四、实验步骤

按照区局的统一部署安排:

1、2015年8月至2015年11月,为准备发动阶段。学校制订“新教育实验行动方案”,成立新教育实验工作领导小组和新教育实验工作室,对全体教师进行专题辅导;

2、2015年11月至2016年8月为实验启动阶段,组建项目团队,召开家长会,赢得理解和支持。举办巡视周和开放周活动;

3、2016年8月至2017年8月,为全面实施阶段,组织考察学习,深化教师跟进培训,举办新教育实验论坛,组织评选新教育实验优秀案例、论文和随笔等各类成果,总结全校新教育实验实施情况;

4、2017年8月及以后,为总结提炼阶段和展望阶段,收集整理过程性资料,包括图片、文字、数据、音像、画册、著作等实验成果,邀请专家和领导进行鉴定,进行更高层次的实验准备。

五、保障措施

1、学校制定新教育实验实施方案,做好顶层设计,明确推进策略,确定工作任务和目标,落实责任人,坚持统筹安排与重点突破,全面落实与有序推进,弘扬传统与创新发展,坚持特色与克服瓶颈相结合,针对十大行动,对照标准和要求,排查自身不足和劣势,找准当前困难和问题,有计划、有步骤地加以推进。可以先行遴选几个实验项目,做优、做强、做特,塑造出自己的亮点和品牌。

2、督导考核,评价表彰。学校制定新教育实验工作评价方案,将考核结果纳入教师绩效考核,同时开展各类先进典型评选活动。

3、加强投入,保障实施。学校把新教育实验专项经费列入公务经费预算,采取多种形式,保障新教育实验顺利实施和推进。

2015年11月6日

冈中小学新教育实验项目领导小组和新教育 实验工作室成员名单

一、新教育实验项目领导小组: 组

长:丁振科

员:刘

义、李桂茂、王荣桂、王仕文

项目领导小组主要负责统筹推进新教育实验工作,研究部署项目规划和解决实施中的重大问题;领导、协调、督查具体工作的开展。

二、新教育实验工作小组: 组

长:丁振科 副组长:王荣桂

员:尹鸿江、仇广海、王

群、尹

秀、徐海霞

工作小组主要负责研究、制定学校新教育实验行动方案和实施意见;组织新教育实验培训,指导开展相关活动;研究、指导、解决实验过程中的专业问题;对学校开展情况进行督查和评估并总结经验。

篇2:新教育实验行动方案

新教育实验是探索本真教育,思考终极意义,引领师生“过一种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为追求的教育活动。开展新教育实验,是深入推进素质教育,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办好人民满意教育的重要平台。为进一步提升办学层次,全力打造教育强区,根据国家省市《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和省市《关于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实施意见》,结合我区实际,制定如下新教育实验行动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为指导,以学生、教师和学校“全面和谐的发展”为根本,坚持“传承与创新、改革与发展”的工作原则,采取“稳步推进、分类实施、全面介入、重点突破”的基本策略,确立“燃烧热情,积极参与;点亮信念,创新创优;奋展勇气,提升质量;温暖心灵,塑创特色”的基本思想,强化“研究兴校、质量立校、品牌强校”的工作要求,积极追寻教育的理想和理想的教育,促进盐都教育又快又好发展。

二、目标任务

积极推进“新生命教育、新公民教育、新父母与幼儿教育”三项整合性教育项目,组织实施“营造书香校园、师生共写随笔、聆听窗外声音、培养卓越口才、构筑理想课堂、建设数码社区、推进每月一事、缔造完美教室、研发卓越课程、家校合作共建”十大行动,实现“学生生存状态、教师行走方式、学校发展模式、教育科研范式”四大改变,逐渐形成“晨诵、午读、暮省”的学生生活方式和“专业阅读+专业写作+专业发展共同体”的教师发展模式,推动学生生命成长、教师专业发展和学校学习型组织的构建,让师生“过一种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让每个受教育者获得成功的智力、整合的智慧、高尚的德性和丰富的情感。

三、实施范围

全区各中小学、幼儿园。

四、实验板块

(一)营造书香校园

1.书香氛围。各校要进一步打造文化走廊,构筑文化载体,丰富文化视点。在文化环境的建设上,美化景观布点,张贴名人格言,制作读书标语,设置校级和班级图书角,等等。通过“橱窗文化”“标牌文化”“命名文化”以及“墙壁文化”,让读书成为一种享受,一种校园文化,一种生活状态。

2.读书条件。继续加大投入,切实增加图书的藏量。加强设施建设,有足够的书架、书柜、阅览桌椅以及报刊架。提高图书利用率,设立读书角,阅览室以全开架借阅为主。加强校园网建设,设置相关链接,增设“书香校园”栏目,依托“师生博客”和“教师论坛”,开展新书好书推介、时文美文共读、思想观点交流等活动。

3.读书组织。以学科、年级组或办公室为单位,建立教师读书会,培植教师读书自觉。以班级、年级为单位,建立学生读书会,培养学生读书习惯。建立文学社、小记者、广播站、兴趣小组等社团和组织,培育学校读书氛围。组织读书沙龙,促进大阅读和大讨论。

4.阅读机制。根据自身实际,明确频率、数量、节点方面的硬性要求。按照“周月季年”的“四段阅读计划”,诵读古诗,赏析美文,阅读名著佳作。按照“写讲演节”的“四项活动计划”,撰写读书体会,做好读书演讲,组织情景剧表演,举办校园读书节。按照“师生家友”的“四项共读计划”,师生、生生、家长与学生之间共读书籍,学校举办读书展示会。

5.阅读引导。加强“晨诵、午读、暮省”引导,明确规定时间和数量,教师和学生

与和全面参与。亲和度,课堂上愉快沟通,智慧交流,教师以理解和尊重之心,赢得学生学习兴趣和热情。自由度,课堂气氛不压抑,不沉闷,轻松愉快,凸显人的生命价值。整合度,通过研读教村,解析文本,发现思想精髓和内容精华,以整合的思维,选择适合学生的教学内容。思维度,找准学科属性,基于学科思维,培养学生的思维品质。训练度,通过问题情境和有效设计,引导学生动脑、动手、动口,观察、模仿和体验。

3.保障手段。以“教学常规、问题引路、行动研究”为抓手,以“推门听课、观察法听评课、学科组与师徒捆绑考核”为手段,以“同课异构、教学反思、成长规划”为动力,以“榜样示范、同伴练兵”为引擎,以“课堂达标、优课展评、基本功大赛”为平台,探索理想课堂途径,丰富教育实验内涵。

4.考核评价。⑴每位教师重视教学“五认真”,每学期开设1~2节研究课、示范课。⑵学校正常组织教学常规检查,进行2~3次专项督查,开展1~2次成长汇报、达标验收、观摩研究、基本功考核方面的课堂教学活动。⑶区局正常安排教学调研,每学期组织1~2次教学视导,组织推荐青年教师参加省市“优质课”评比和“基本功大赛”,组织全区“巡礼周”和“开放周”、管理干部“课堂教学展评”、青年教师“优质课”评比和“基本功大赛”。

(六)建设数码社区

1.活动目的。通过学校内外网络资源的整合,建设学习型网络社区,让师生利用网络进行学习与交流,培养师生的信息意识与信息应用能力。

2.活动形式。教师登陆“教育在线”,实名注册,通过跟帖请教专家和榜样老师,对自己所实验的项目,寻找榜样帖子,直接与大师对话,尽量少走弯路,认真研读领会其精神实质。学校网站建“新教育实验”链接,设置若干栏目和主题帖窗口。建设各类“新教育实验”QQ群、微信群,通过及时沟通、交流,收获经验,收获信念,收获力量。收索、存储同伴网络,通过学习、借鉴,快速入轨,跃马扬鞭。建立健全教师之间、学生之间、师生之间、学校与家长之间正常快捷的网络、通讯信息联络机制。

3.考核评价。⑴学校评选“榜样班级”“榜样老师”“榜样学生”“榜样家长”。⑵区局评选优秀“新教育实验”网站。以上评选,均可采用网络投票和实绩论证方式。

(七)推进每月一事

1.活动主题。以“关注学生的终身发展,交给孩子一生有用的习惯”为宗旨,确定鲜明主题,通过系列活动,开展良好习惯养成教育,促进校风、学风建设。“一月一事”的主题内容可参考为,一月:学会吃饭,懂得节俭;二月:学会走路,遵守交规;三月:学会种树,热爱公益;四月:学会踏青,走向自然;五月:学会扫地,热爱劳动;六月:学会唱歌,走进艺术;七月:学会运动,强体健身;八月:学会微笑,关心他人;九月:学会阅读,丰富知识;十月:学会尊老,懂得感恩;十一月:学会演讲,增强自信;十二月,学会反思,培养毅力。

2.活动建议。⑴活动计划。明确责任处室和当月活动主题负责人,班主任负责实施。⑵确定主题。与“时事”“时令”同步,与学校计划、区域实际相结合。⑶宣传发动。与“培养卓越口才”结合进行,通过国旗讲话、班会、橱窗、板报等形式,引导、启发学生参与。⑷升华阅读。依据主题,与晨诵、午读相结合,发动学生搜集活动资料,精选与主题相关的成语故事、诗词歌赋、书籍文章等,在阅读中感受活动主题的意义。⑸实践体验。通过动态展示(具体活动开展)、静态呈示(宣传窗、墙壁布置、简报等)、网上显示(校园网在线栏目、主题帖),分享交流每月主题教育的活动成果。⑹整理资料。收集文字、图片、音像资料、典型案例、成长故事等,归集存档。

3.考核评价。制定“每月一事”评比细则,学生养成教育的检查要做到一周一评一通报,每月一汇总一考评一表彰。

(八)缔造完美教室

1.实现目标。以构建规范而有特色的班级文化为总体目标,以共读共写共同生活为基本愿景,以晨诵午读暮省为基本生活方式,以实施全人课程为根本载体,以积极开展

验的相关理论,了解新教育实验的基本情况。

3.建章立制。成立全区新教育实验领导小组和新教育实验研究室,编制印发《盐都区新教育实验行动方案》。各实验学校成立新教育实验工作领导小组和新教育实验工作室,制定实施方案和工作计划。

4.动员大会。召开全区新教育实验动员大会,明确实验的目标和意义,提出研究内容、推进措施和工作要求。

第二阶段:实验启动阶段(2015年11月~2016年8月)1.实地考察。赴外地考察学习,跟岗培训。

2.申报实验。按照统筹安排、稳步推进、由点突破、榜样引领的思路,申报新教育实验区。先确立第一批实验试点学校,其他学校关注跟进。

3.建立网站。加入“教育在线”,建好盐都教育网和各实验学校网的链接按钮,明确栏目版主,丰富网站内容。

4.宣传推动。利用媒体,召开家长会,赢得理解和支持。5.组建各项目团队。6.完善相关工作制度。

7.组织系列推进活动。召开新教育实验座谈会、研讨会,举办新教育实验论坛、培训、现场会,开展新教育实验教学视导、巡礼周和开放周活动。

8.展示新教育实验初步成果,邀请新教育核心成员检查与指导工作。

9.组织新教育实验优秀案例、论文、随笔等各类成果评选,表彰奖励“优秀实验学校”“优秀读书人物”“优秀实验教师”“优秀实验团队”等。

10.对试点学校新教育实验工作进行综合考核评估。第三阶段:全面实施阶段(2016年8月~2017年8月)

1.建立实验共同体。开展“1+1”帮扶活动,进行各项研讨、交流、展评活动。2.组织新一轮考察学习。

3.深化教师跟进培训,扩大实验骨干教师队伍。4.探讨实验与日常教育教学的一体化管理模式。

5.继续举办全区新教育实验论坛、培训、现场会,开展新教育实验教学视导、巡礼周和开放周活动。

6.全面展示新教育实验成果,继续邀请新教育核心成员检查与指导工作。

7.继续组织新教育实验优秀案例、论文、随笔等各类成果评选,表彰奖励“优秀实验学校”“优秀读书人物”“优秀实验教师”“优秀实验团队”等。

8.对所有实验学校新教育实验工作进行综合考核评估。

9.面向全国新教育实验区,举办全区新教育实验开放活动,积极争取全国新教育实验区工作会议和全国新教育实验年会在我区召开。

10.全面总结各学校新教育实验实施情况,形成全区特色经验,提升我区素质教育水平。

第四阶段:总结提炼阶段(2017年8月~2017年12月)

收集整理过程性资料,包括图片、文字、数据、音像、画册、著作等实验成果,邀请专家和领导进行鉴定。

第五阶段:展望阶段(2017年12月及以后)

加强成果转化和辐射,进行更高层次的实验准备。

六、保障措施

篇3:新教育实验行动方案

一、微行动愿景——健康成长, “淳美微行动”为学生终身发展奠基

根据新教育实验的相关要求, 为进一步提高学校德育工作的实效性, 增强学校德育工作的针对性, 深化“良好日常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 结合我校实际情况。近年来, 我们在全校各班级中开展“一月一事”主题教育活动, 结合班级实际, 创造性地开展此项工作, 旨在全面加强学生良好日常行为习惯的养成, 从大处着眼, 小处入手, 让学生在日常小事中学会做人, 在做人中学会求知, 形成良好的道德情操, 过一种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 使每一位学生形成积极进取、奋发有为的人生观。以“关注学生的终身发展, 教给孩子一生有用的习惯”的理念为指导, 紧紧围绕“一月一事”主题教育活动, 本着立足切口小、内容实、易操作的要求, 遵循学生心理、生理特点和认知规律, 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参与, 用学生的语言规范学生的行为素养。通过“一月一事”系列教育活动的开展, 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促进校风、学风建设, 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基。

二、微行动保障——分层推进, 把“一月一事”“淳美微行动”落到实处

三、微行动成效——润物无声, “淳美微行动”让学生品德健康成长

篇4:新教育实验行动方案

1.心理健康教育的提出是社会进步、教育事业发展的需要

20世纪80年代以来,中国社会发生了巨大变化,总的趋势是由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过渡。这种发展给每个人都带来了价值观的变化,具体表现为:价值主体由社会本位向个体本位变动,价值选择出现功利性倾向,价值评价出现多样化倾向。价值观的演变使传统的德育体系常常陷入困境。

困境之一:现代社会的一个主要特征是多信息源。学校不再是青少年获得信息的惟一或主要来源,而且,校外的影响大于校内的教育。

困境之二:传统的教育内容与方式滞后于社会的发展。多年来学校的德育工作习惯于用某种抽象的政治原则向学生进行灌输,这种灌输不能适应学生的身心发展,导致德育工作缺乏实效性。

困境之三:当前的中小学生大多为独生子女。独生子女在家庭处于核心地位,家长的溺爱、娇宠容易使他们变得任性、自私、经不起挫折;又由于缺乏同伴交往,所以,易产生性格孤僻、情感脆弱、压抑、焦虑等种种心理问题。近年来离婚率上升,家庭结构动荡不定,升学、就业的竞争日趋激烈,带给学生的紧张、恐惧、悲观等种种心理冲击都不是传统的德育工作能有效解决的。

时代要求我们改革现行教育中落后于社会发展的内容,适应时代的变化,增加反映时代气息的教育内容。心理健康教育即适应了这一社会发展的需要。

2.心理健康教育体现了素质教育的核心

人的素质可分为身体素质、心理素质和文化素质。生理素质是一切素质的自然载体,文化素质在人的整体素质中居主导地位,是人才素质高低的标志,心理素质是二者的中介。换言之,我们的一切教育活动必须通过学生的心理作用,才能落实到学生的生物体上。惟其如此,学生才有可能接纳学校的一切教育。

3.学生的实际情况说明了心理健康教育的紧迫性和必要性

健康的心理与造就学生健康的身体同样责无旁贷,两者都是受教育者成长的基础。良好的心态对德、智、体、美、劳都能发挥促进作用。随着教育程度的提高,学生的心理发展必须同步而行,因此,学校教育应该干预学生心理的发展,但这种干预应是积极的和建设性的。

近年来大量的调查表明,我国中小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不容乐观,因此,改善学生的心理卫生状况,预防心理疾病的发生是心理健康教育的着眼点。

心理健康教育的落脚点是以解决学生成长中的实际问题为主,使他们掌握个体顺利成长、顺利渡过青春期所需要的知识、技能和态度。教师要对学生的心理迷惘与心理困惑及时洞察并给予疏导,对学生生活及学习中最为敏感、重视的问题要予以关注,对能够引起学生心理冲突的问题给予有效的辅导和妥善的解决,使学生能以良好的心态适应现代社会的快节奏、高压力和强竞争。

青少年的身心发展是环境、教育和自身内部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在基础教育中,学校如何凭借自身的优势来维护学生的心理健康,优化学生的心理素质,开发学生的心理潜能,并对学生的心理成长施加积极的干预和有效的指导,是实验研究要解决的根本问题。

另外,学校的心理健康教育能否取得成效,取决于有无科学的理论指导及操作模式是否行之有效,这也是实验研究要解决的具体问题。

二、心理健康教育的研究目标

心理健康教育的研究目标包括总体目标、学校教育目标和效果达成目标,它是课题研究的指导思想,也是学校教育水平和学生质量水平的具体要求和评价标准。

1.总体目标

培养受教育者良好的心理素质,开发其心理潜能,促进其心理的健康发展是课题研究的总体目标。

2.学校教育目标

(1)对学生心理发展施加积极的干预,使其掌握个体顺利成长、顺利渡过青春期所需要的知识、技能和态度。

(2)唤起学生关注自身心理卫生和心理健康的意识,着眼于心理疾病的预防。

(3)有效解决学生成长中遇到的具体心理问题,使学生能以良好的心态适应学校生活。

3.效果达成目标

(1)从教育思想的视角看:青少年心理发展的最终目标是人格的提升,心理教育的效果指向是学生的心理品质——即学生人格的优化。

(2)从教育活动的角度看:心理健康教育的迁移将促进教育方针的全面落实,学校各项教育活动要明确其心理训练目标,使心理训练的层次不断提高,促进学生自觉接受学校的各项教育。

三、实验假设

1.从学生成长的角度出发

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应该以学生成长中的实际问题为基础,以提高学生综合素质为目标,通过学校的心理健康教育使学生了解心理学的知识、掌握心理调适的技能,进而形成正确的为人处事态度,促使学生心理健康发展和社会适应能力的不断提高。

2.从教育者的立场出发

通过实验研究探索基础教育中心理健康教育相对完整的理论,提出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模式、操作和评价方法,使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得以顺利实施并取得预期效果。

四、实验方法

1.被试

以24所中小学58个教学班3000余名学生为样本,以原有自然班为单位。

2.具体实验方法

以实验法为主,辅之以观察法和文献法。通过对实验班施加实验因子考察被试的变化,与对照班进行比较。通过因果分析,验证实验效果的可靠性和实验方法的可重复性。

3.实验的变量

(1)自变量

A.课程体系:以《小学生心理素质培养》和《中学生心理健康教程》为自变量。

B.辅导体系:通过活动训练对学生进行心理辅导,包括情绪调适辅导、人际关系辅导、个性品质辅导及心理卫生辅导。

(2)因变量

考察实验班和对照班学生的学习、身体、品德及心理卫生情况。对实验班学生施加刺激变量,经过三年的三轮实验后再进行后测。

(3)控制变量

为了使实验成果具有普遍性,我们的实验校包括城市、郊区、乡镇、农村的中小学校,既有经济发达地区也有经济落后地区。实验以中等水平的学校薄弱班级为主,以青年教师为主。使实验班一切自然条件与对照班等同,实验结果具有可比性。

五、实验的实施范围

1.超前性教育

心理健康教育的超前性教育是通过课程的设置得以实现的。它能系统、有组织、有计划地传授知识和训练技能。通过课程的学习可使学生了解心理学知识、掌握心理调适的技能、化解心理问题。

2.过程性教育

以学生成长中的实际问题为核心,通过活动训练、辅导讲座、个别谈话和学科教学渗透等多种形式来维护学生的心理健康。

3.补救性教育

对学生中出现的心理迷惘、心理困惑、情绪偏常以及成长过程中的生理心理上的疑问给予解答或疏导,对心理卫生欠佳、患有心理疾病的学生给予指导和帮助。

六、心理健康教育的实验原则

1.协同与和谐发展的原则

学校应该将心理健康教育摆在基础地位,将心理教育目标与学校各育、各科教学及各项工作目标结合起来,创设有利于学生心理发展的外部环境,使学生的心理素质通过各类教育得到和谐发展。

2.活动训练原则

学校的各项活动要有明确的“心理训练”目标。学生不仅仅是活动的参与者,更应该是活动的策划者,应在活动中培养学生的生存能力、合作精神和社会适应性。

3.人本主义原则

虽然教师在教育活动中占主导地位,但由于师生之间人格是平等的,所以在教学过程的组织上师生关系应是民主的。惟其如此,才能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品质。

4.创新性原则

心理健康教育要着眼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充分挖掘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可以考虑突破班级授课的组织形式,增或删选修课内容,培养学生创新思维,挖掘学生创新潜质,唤起学生的创新意识。

七、实验过程

2001~2002年,参与总课题组网络课程教材的建设。

2002~2003年,建成本地区心理健康教育资源库。

2003~2004年,在本地区建成中小学生心理咨询体系,实现异步咨询和同步咨询。

八、成果方式

篇5:新教育实验十大行动

(一)营造书香校园

1.书香氛围。各校要进一步打造文化走廊,构筑文化载体,丰富文化视点。在文化环境的建设上,美化景观布点,张贴名人格言,制作读书标语,设置校级和班级图书角,等等。通过“橱窗文化”“标牌文化”“命名文化”以及“墙壁文化”,让读书成为一种享受,一种校园文化,一种生活状态。

2.读书条件。继续加大投入,切实增加图书的藏量。加强设施建设,有足够的书架、书柜、阅览桌椅以及报刊架。提高图书利用率,设立读书角,阅览室以全开架借阅为主。加强校园网建设,设置相关链接,增设“书香校园”栏目,依托“师生博客”和“教师论坛”,开展新书好书推介、时文美文共读、思想观点交流等活动。

3.读书组织。以学科、年级组或办公室为单位,建立教师读书会,培植教师读书自觉。以班级、年级为单位,建立学生读书会,培养学生读书习惯。建立文学社、小记者、广播站、兴趣小组等社团和组织,培育学校读书氛围。组织读书沙龙,促进大阅读和大讨论。

4.阅读机制。根据自身实际,明确频率、数量、节点方面的硬性要求。按照“周月季年”的“四段阅读计划”,诵读古诗,赏析美文,阅读名著佳作。按照“写讲演节”的“四项活动计划”,撰写读书体会,做好读书演讲,组织情景剧表演,举办校园读书节。按照“师生家友”的“四项共读计划”,师生、生生、家长与学生之间共读书籍,学校举办读书展示会。

5.阅读引导。加强“晨诵、午读、暮省”引导,明确规定时间和数量,教师和学生记载阅读记录本。进行“阅读课堂”引导,每周设1课时阅读课(指导课、欣赏课、交流课、推荐课),对学生如何选书、如何正确阅读等及时予以指导。加强师生“读书成长册”引导,及时记录精彩片段、好词好句、名人名言、心得体会,每学期组织1次展示评比活动。实施“读写绘”引导,全区各小学在阅读的深度和广度上予以拓展。

6.考核评价。⑴教师读书情况纳入教师考核。⑵学生读书情况纳入教师考核与学生评价。⑶班级读书情况纳入班级、级部考核。⑷开展“读书明星”“书香班级”“书香家庭”“推动读书人物”等评比活动。

(二)师生共写随笔

1.教师随笔。由每月、每周,逐步过渡到每天撰写。年轻教师每学期3~4篇,45岁以上教师每学期2篇,每篇不少于1000字。教师随笔可上传学校网站,交流共享。鼓励撰写专题性随笔。

2.学生随笔。以日记为主,撰写内容不限,阅读感爱、见闻经历、成长感悟、心得体会均可。鼓励撰写其他主题性写作,通过学校网站专题帖、博客分享成果。学校开辟“学生习作”专栏,设立图书角随笔陈列柜。

3.考核评价。⑴组织沙龙活动,观摩成果,介绍分享经验。⑵组织优秀随笔评比,表彰奖励。⑶协助征文活动,推荐优秀随笔刊登发表。⑷学校每学年各编印1本优秀教师随笔集和学生随笔集。

(三)聆听窗外声音

1.教育资源。运用政策法规、国计民生、热点新闻方面的最新资讯,充分发掘盐都本土厚德载物、崇文重教、乡风民俗、爱国爱民的教育素材,引导学生热爱生活,关注社会,帮助学生形成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和健康科学的价值观。

2.活动形式。开展专题讲座、文艺汇演、校园评论、电影电视观看、“校园之声”新闻广播、先进事迹和重大时事、节日纪念报告会等多种形式的活动,培养学生修身立己、热爱集体、心系祖国、胸怀天下的优良品质。

3.考核评价。⑴相关部门确立目标任务,活动情况纳入考核。⑵学校评比“道德模范”“服务明星”或“感动人物”。

(四)培养卓越口才

1.组织要求。坚持话题常有、主题突出、立意高远的原则,每个班级、每个年级、每个学科、每个部门、每个办公室,均可以作为卓越口才培养的阵地。各条块、各条线正常组织活动,各学校每学期安排2次以上大型活动。

2.活动形式。通过交流、汇报、演讲、座谈、讨论、辩议、叙事、述评、故事等活动,营造教师和学生愿说、敢说、会说的氛围,培养师生自信心,形成终身受益的沟通和表达能力。3.考核评价。⑴语文、品德与社会、思想品德等学科的课堂教学,要正常组织学生演讲。⑵纳入政教处、教导处、团委会、年级组工作考核。⑶学校组织相关评比,表彰奖励。

(五)构建理想课堂

1.执行依据。依据《盐都区有效课堂教学评价标准(试行)》和盐城市将制定下发的《课堂教学常态课达标要求》,参照盐城市一中“先学后教、以学定教;先教后学、以教导学”的教学策略和“学案导学·问题引领·合作探究·自主展示”的教学模式、河南樊相一中“五让六环节”的课堂做法,坚决摒弃低效课堂,积极打造高效课堂,认真搞好常态课堂。通过创设平等、民主、和谐、愉悦的课堂氛围,促进学生文化知识与生活体验的有机结合。

2.基本标准。要切实加强“三层面”和“六维度”的研究。“三层面”:教师层面,主导入手,亲其师,信其道。学生层面,自主切入,乐观主动,永不言败。师生互动层面,彼此感染,教学相长。“六维度”:参与度,关注学前参与和学中参与,引导全员参与和全面参与。亲和度,课堂上愉快沟通,智慧交流,教师以理解和尊重之心,赢得学生学习兴趣和热情。自由度,课堂气氛不压抑,不沉闷,轻松愉快,凸显人的生命价值。整合度,通过研读教村,解析文本,发现思想精髓和内容精华,以整合的思维,选择适合学生的教学内容。思维度,找准学科属性,基于学科思维,培养学生的思维品质。训练度,通过问题情境和有效设计,引导学生动脑、动手、动口,观察、模仿和体验。

3.保障手段。以“教学常规、问题引路、行动研究”为抓手,以“推门听课、观察法听评课、学科组与师徒捆绑考核”为手段,以“同课异构、教学反思、成长规划”为动力,以“榜样示范、同伴练兵”为引擎,以“课堂达标、优课展评、基本功大赛”为平台,探索理想课堂途径,丰富教育实验内涵。

4.考核评价。⑴每位教师重视教学“五认真”,每学期开设1~2节研究课、示范课。⑵学校正常组织教学常规检查,进行2~3次专项督查,开展1~2次成长汇报、达标验收、观摩研究、基本功考核方面的课堂教学活动。⑶区局正常安排教学调研,每学期组织1~2次教学视导,组织推荐青年教师参加省市“优质课”评比和“基本功大赛”,组织全区“巡礼周”和“开放周”、管理干部“课堂教学展评”、青年教师“优质课”评比和“基本功大赛”。

(六)建设数码社区

1.活动目的。通过学校内外网络资源的整合,建设学习型网络社区,让师生利用网络进行学习与交流,培养师生的信息意识与信息应用能力。

2.活动形式。教师登陆“教育在线”,实名注册,通过跟帖请教专家和榜样老师,对自己所实验的项目,寻找榜样帖子,直接与大师对话,尽量少走弯路,认真研读领会其精神实质。学校网站建“新教育实验”链接,设置若干栏目和主题帖窗口。建设各类“新教育实验”QQ群、微信群,通过及时沟通、交流,收获经验,收获信念,收获力量。收索、存储同伴网络,通过学习、借鉴,快速入轨,跃马扬鞭。建立健全教师之间、学生之间、师生之间、学校与家长之间正常快捷的网络、通讯信息联络机制。

3.考核评价。⑴学校评选“榜样班级”“榜样老师”“榜样学生”“榜样家长”。⑵区局评选优秀“新教育实验”网站。以上评选,均可采用网络投票和实绩论证方式。

(七)推进每月一事

1.活动主题。以“关注学生的终身发展,交给孩子一生有用的习惯”为宗旨,确定鲜明主题,通过系列活动,开展良好习惯养成教育,促进校风、学风建设。“一月一事”的主题内容可参考为,一月:学会吃饭,懂得节俭;二月:学会走路,遵守交规;三月:学会种树,热爱公益;四月:学会踏青,走向自然;五月:学会扫地,热爱劳动;六月:学会唱歌,走进艺术;七月:学会运动,强体健身;八月:学会微笑,关心他人;九月:学会阅读,丰富知识;十月:学会尊老,懂得感恩;十一月:学会演讲,增强自信;十二月,学会反思,培养毅力。

2.活动建议。⑴活动计划。明确责任处室和当月活动主题负责人,班主任负责实施。⑵确定主题。与“时事”“时令”同步,与学校计划、区域实际相结合。⑶宣传发动。与“培养卓越口才”结合进行,通过国旗讲话、班会、橱窗、板报等形式,引导、启发学生参与。⑷升华阅读。依据主题,与晨诵、午读相结合,发动学生搜集活动资料,精选与主题相关的成语故事、诗词歌赋、书籍文章等,在阅读中感受活动主题的意义。⑸实践体验。通过动态展示(具体活动开展)、静态呈示(宣传窗、墙壁布置、简报等)、网上显示(校园网在线栏目、主题帖),分享交流每月主题教育的活动成果。⑹整理资料。收集文字、图片、音像资料、典型案例、成长故事等,归集存档。3.考核评价。制定“每月一事”评比细则,学生养成教育的检查要做到一周一评一通报,每月一汇总一考评一表彰。

(八)缔造完美教室

1.实现目标。以构建规范而有特色的班级文化为总体目标,以共读共写共同生活为基本愿景,以晨诵午读暮省为基本生活方式,以实施全人课程为根本载体,以积极开展每月一事活动为具体途径,以师生成为叙事的主角为基本使命。

2.活动建议:⑴有班级标识,如班名、班徽、吉祥物等。⑵有班级共同愿景、使命或价值观。⑶有最好契合班名的班歌或班诗。⑷有科学有效、富有特色的班级制度,如学生之间、师生之间、师生与家长之间公约、协定等。⑸有关注生命的特色化、灵活的班级课程,如人格课程、节日课程等。⑹有家长的参与,通过家校通,与家长正常联系。⑺有相对固定的兴趣小组或社团等课外活动。⑻有班级图书角,读书活动扎实有效。⑼有班级网络主页或主题帖,专人管理,及时更新,内容充实。⑽积极开展每月一事活动。⑾班级环境美化、绿化、整洁化、知识化、育人化。⑿每学期写1篇高质量的师生成长叙事。⒀每学期有1个真实感人的转化案例。

3.考核评价。⑴活动成效纳入班主任工作考核。⑵评选“完美教室”“优秀实验案例”“优秀学生干部”“优秀班主任”,表彰奖励。

(九)研发卓越课程

1.实现目标。与学生的生命经验相结合,设计丰富多彩的课程,拓展和丰富学生智力背景、情感体验,促进良好道德品质的形成。打通教育与生活、学校与社会、学生与家长、知识与实践之间的壁垒,帮助学生丰富知识多样性,提高学生学习和实践能力,培养学生自信、自主、自强和独立批判的精神。

2.活动建议:⑴组织要求。成立课程开发领导小组和工作小组,拟定计划书,严格申报和论证,合理、规范推广和使用。⑵课程体系。依据国家三级课程体系,符合区域和学校课程体系的整体构架。⑶课程内容。基于师生特点和学校特色,传承民俗文化,整合地理、人文、经济、旅游和社会条件等要素,参考人文类、科技类、艺术类、体育类、心理类、社会类、生活类、实践类等角度。⑷基本途径。适度拓展国家和地方课程的某些“点”,内引外联,适度发掘课程资源;与“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整合,进行创造性设计和开发;充分利用“孝文化”“芦荡、水乡文化”“剪纸、龙舞、打莲湘、老虎鞋民俗文化”“淮剧、太极、三门球、乒乓球体艺文化”“朱升墓、泽夫园历史教育文化”等,将地方特色、传统优势项目、校本和地域资源转化为校本课程;运用科研成果,进行成果转化;借鉴选修课和活动课经验,进行课程改革。

3.实施要求。切实加强特色课程建设,开设选修课程,开发校本课程,增强课程多样性和选择性,满足不同潜质学生发展的需要;同时积极形成基于课程体系、基于优势学科、基于课外教育的学科特色。

4.考核评价。⑴各校根据实际,重点培育1~2门校本课程,有条件的学校重点培育3~4门校本课程,已经开发实施的考虑完善和升格。⑵评选“优秀校本课程”,表彰奖励。

(十)家校合作共育 1.实现目标。通过全面培训学生父母,开展父母学生共同参加的亲子交流、读书、娱乐、修学、旅游等活动,倡导父母与孩子相互学习、共同成长、共享成长。促进全面建成学习型家庭、学习型文明社区,促进构建青少年全方位、和谐健康的成长环境。

2.活动建议:⑴制定家校共育工作计划和具体活动方案。⑵用好《家校共育手册》,增强家校沟通的效果和质量。⑶建好网上家长学校,引导家长上线学习、观看视频、发帖分享心得。⑷建立校级、班级家长委员会,吸收家长建言献策、组织策划、提供服务。⑸组织家校共育集中探讨、培训和现场观摩活动。⑹收集、整理、归类家校共育文字、图片、视频和案例资料。

篇6:新教育实验行动方案

按照库教发2014的41号文,库车县教育系统卡站师德师风专项整顿行动,我校按照文件精神,制定本活动方案,以确保此项行动落到实处。现将我校行动方案制定如下:

一,指导思想

以科学发展观作为知道,以“做合格人民教师,办人民满意教育”为宗旨,以“学为人师,行为世范”为准则,以“爱岗敬业、教书育人、为人师表”为核心,以提高教师思想政治素质和职业道德水平为重点,强化我校教师的服务意识、责任意识和法制意识,进一步规范我校教师的从教行为,努力把我校教师队伍打造成为一支忠诚教育事业,热爱本职工作,让学生尊重、家长信赖、人民满意的教师队伍,为我县的教育事业科学跨越提供坚强有力的队伍保障。

二、组织领导

为确保此次专项整顿行动扎实有效的开展,特成立行动领导小组,成员名单如下:

组 长: 陈重宇 库车县实验中学校长 副组长: 哈德尔〃依明 库车县实验中学书记

吴丽霞 库车县实验中学副校长

牛旭红 库车县实验中学副校长

成员: 薛林明 库车县实验中学工会主席 电教中心主任

蒙莉莉 库车县实验中学教务处主任

陈 艾 库车县实验中学教研室主任

谭春玲 库车县实验中学政教处主任

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主任由吴副校长兼任,工作人员由相关科室人员负责,具体工作具体安排。

三、整治范围及重点

全校所有教职员工,重点政治工作中政治意识、责任意识不强,德育工作薄弱,部分管理不规范,教学水平和教研水平不高,有偿补课,信仰宗教

及穿戴不符合教师职业规范的服装、对学生划类管理,区别对待,体罚或变相体罚学生、推销教辅资料等热点,难点和焦点问题,纠正歪风邪气,塑造风清气正、健康向上的教师形象,造就一支人民满意的教师队伍。

四、工作任务

(一)集中开展师德师风学习宣传教育活动,(3月-6月)

1.宣传动员,制定专项整顿方案,召开专题会议,抓好思想动员,明确职责任务,提出具体工作要求,企鹅报专项整顿行动顺利开展,充分利用校园广播,专题橱窗,板报等形式,大力宣传《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师德建设的意见》、《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教师资格条例》等政策法规内容。同事,悬挂横幅,张贴标语,充分利用校园广播和电子屏幕,切实在我校营造浓厚的活动氛围。同时,组织教师向社会公众公开作出师德“承诺”,并将承诺内容公布在学校宣传橱窗内。(3月完成)

2.集中学习。(贯穿活动始终)(1)学习相关内容

(2)学习方式,利用每周三的政治理论学习时间和教师的课余时间,采取集中和分散相结合、集体学和自学相结合的方式,通过辅导讲座、观看光碟、书面测试、现场提问等多种形式,扎实开展学习活动,逐步把师德师风规划教育转化为教师的内在理念和自觉行动。

(3)具体学习要求,处理好工学矛盾,充分利用政治学习和课余时间,组织教师开展不少于10天的集中学习,全体教师包括工勤人员及外出培训学习人员一个都不能少,一个都不能漏,要确保学习对象全覆盖,外出培训的教师超过30天的要在培训第开展自学,回来后进行补学。

(4)开展大讨论。围绕作为教师该如何低于恶化防范宗教向校园渗透,怎样做新时期师德高尚的人民教师;教师如何做到正人先正己;现代教师应该具备什么样的内在素质和外在形象,教师个人言行对教师形象、学校形象的影响,当前教师队伍中存在那些等待解决的问题,如何建立师德建设的长效机制等方面开展大讨论活动。每位教职员工都要根据讨论的主题结合自身实际情况撰写讨论稿,重点从思想根源查找不足,从灵魂深处找寻问题,着力解决近年来教职工队伍中存在的错误思想和认识误区,切实解决问题,强化师德,净化师风。(4月完成)

(5)开展走访调研。学校主要领导要深入了解教师队伍中政治意识、责任意识不强,德育工作薄弱,校园管理不规范,教师管理不严格,教学水平和教研水平不高,有偿补课,信仰宗教及穿戴不符合教师职业规范的服装,校风教风不正,对学生划类管理,区别对待,体罚变相体罚学生、推销教辅资料等热点、难点和焦点问题开展全面的调研,并形成调研报告,于2014年6月5日前上报教育局正教师。(5-6月完成)。

(二)全面开展查摆剖析活动。(7-9月)

1.查摆剖析的总体要求,将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提出的“照镜子、正衣冠、洗洗澡、治治病”的总体要求始终。

“照镜子”:主要照好“四面镜子“,一是照好“多棱镜”。学习对照《教师资格条例》、《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教育法》、《教师法》,看自己的言行是否做到了言传身教,以身示范,心中有发,依法执教。二是照好“显微镜”。深入剖析自己,结合工作实际自查反思,认真查找自身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剖析问题根源,自我反思,自我教育,自我纠正,自我提高。三是照好“望远镜”,对照先进典型,楷模等榜样,自身在树立职业理想、鉴定职业信念方面还有多少差距。四是照好“放大镜”,放大爱心,看自己是否做到了“爱校、爱岗、爱生”,是否具备了职业的荣誉感、责任感和使命感。

“正衣冠”:主要是按照依法执教、依法治校的要求,紧密联系自身实际,严明各项师德师风纪律和规定,特别是“两个不得”、“五个严禁”,要敢于触及思想,正视矛盾和问题,从自己做起,从现在改起,表明态度,做出承诺,端正行为、树立形象。

“洗洗澡”:要敢于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深入分析出现教师队伍政治意识、责任意识不强,教学水平和教研水平不高、有偿补课、仪容仪表不规范、体罚变相体罚学生、推销教辅资料等问题的原因。坚持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既要解决实际问题,更要解决思想问题。

“治治病”:主要是坚持照章办事,制度管人,惩前毖后,治病救人的原则,区别情况,对症下药,对师德师风方面存在问题的教师进行教育提醒,对问题严重的要进行专项帮扶转化,对造成恶劣影响的要依法依规进行严肃查处,主要治理的问题有以下四个方面:一是认识观念问题,部分教师对当前教育改革与发展

认识不足,思想保守,吃大锅饭的思想严重,不思进取,对本职工作缺乏责任感和紧迫感。育人意识淡薄,对上级教育部门的要求听之任之,任由个别教师利用节假日、双休日进行有偿家教,把主要精力放在“第二职业”上,对工作得过且过,敷衍了事。二是组织纪律问题,个别教师违反《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穿着或佩戴与教师身份不符的服装、饰品,对学生仪容仪表不规范睁只眼闭只眼,态度暧昧,不能规范执行上级关于师生仪表的相关管理规定。上班期间不能坚守工作岗位,闲谈,说闲话,扇子离开工作岗位串办公室,办私事,迟到,早退现象屡禁不止,随意缺课旷课,上课时间接打手机,会私客,上班时间上网聊天,看影视片,玩游戏等。三是工作态度问题,个别教师不服从工作分配,拈轻怕重,只要组织照顾,不要组织纪律,自由主义思想严重,工作无起色,工作方法陈旧,不能创造性第开展工作,极少数教师教学成绩底下,事业心和责任心不强,不重视业务学习和提高,教师教学工作敷衍塞责,随意性大,不能严格遵守课堂常规进行上课,辅导。四是廉洁从教问题,教育方法简单粗暴,教育管理学生缺乏耐心,细心和爱心,体罚学生,将学生赶出教室的行为也偶然有之,强制学生购买教辅材料,向学生家长索要财物,以教谋私现象在个别教师身上存在,极个别教师同事之间不团结,闹矛盾,斗嘴,不能很好的处理同事之间的关系,在工作中造成了不好的影响。

1.查摆剖析方式,要通过自己查、群众提、互相帮、领导评等方式,采取发放征求意见表和调查问卷、设立意见箱、召开座谈会、个别走访等形式,广泛征求教职工‘家长、学生、同行业和社会各界对学校和教师师德师风建设方面的意见和建议,并按照《阿克苏地区中小学师德师风挂历考评办法(试行)》相关要求开展是的考评工作。认真查找学校领导班子在师德师风和自身形象建设方面存在的问题、教师队伍中普遍存在的倾向性问题、影响教师公众形象、损害学校声誉的难点问题、极个别教师师德失范的重大问题,并在此基础上形成学校、教师师德师风查摆剖析报告,查摆剖析报告要突出查摆我呢体、剖析根源,学校的查摆剖析报告于2014年9月15日前报教育局正教师。组织开展师德师风民主评议大会,针对教师个人和学校集体的查摆剖析报告,广泛征求教师代表、家长代表、学生代表、社区代表、同行业代表的意见和建议,考核评议出一个客观公正的结果。

(三)开展整改提高工作。(10月)

各学校要全面梳理查摆剖析阶段发现的师德师风建设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制定整改方案及措施,整改方案要符合学习、个人事迹,针对性强,言简意明,便于操作,急要有长远规划,又要有阶段性要求,既要有整改措施,又要有落实整改措施的实施步骤,对问题较突出的个人,学校要拿出帮教方案和措施,并落实帮教领导和帮教责任。

(四)建章立制阶段,11月份完成,建立师德师风民主评议制度。建立师德问题一票否决制度。建立师德责任追究制度。完善师德师风考核机制。六是建立师德示范岗制度。

五、具体工作要求

统一思想,提高认识,精心组织,加强领导,明确校长为专项整顿行动的第一责任人,教师为专项整顿行动的直接责任人,要运用方法提高教师的思想认识,小储侥幸,抵触的不良心理,引导教师积极自查自纠并自觉整改。突出重点,务实求效,在方案实施中,政治重点严格进行自查自评,扎实开展工作,切勿浮于表面、刘于形式。要与日常师德师风建设工作相结合,通过专项整顿行动促进教育系统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开展。

上一篇:品味成长高中优秀作文650字下一篇:营销广告管理书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