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勤耕耘四十载教育世家谱新篇

2024-05-23

辛勤耕耘四十载教育世家谱新篇(精选2篇)

篇1:辛勤耕耘四十载教育世家谱新篇

辛勤耕耘四十载

教育世家谱新篇

——大仑中心小学颜迪迪老师先进事迹

人物名片:颜迪迪,男,1957年3月出生,1975年参加工作,大专学历,石狮市大仑中心小学高级教师,从事教育教学工作四十年。福建省教育学会会员、福建省教育学会小学数学教育分会会员。连续担任十七届毕业班教学工作,启蒙培养了天使投资人、美图秀秀董事长蔡文胜等一大批优秀学生。十几次评为市、镇级优秀教师、先进教育工作者。指导学生参加各级各类竞赛,荣获全国、省、市奖励,成绩显著。秉承良好家风,培养优秀后代,其儿子、儿媳、女儿、女婿均为教师,在教育百花园里躬耕不辍,为教育世家再谱新篇。

一、秉承家风当表率

颜迪迪出生在一个教师家庭,他的父亲颜天胜是石光中学一名数学老师,桃李遍天下,一家三代有8人从事教育工作,2005年被泉州市人民政府授予“教育世家”称号。颜老先生时常教育子女,务必牢记教师的身份,做与教书育人相称的事,朴实的语言,反映了一位老教育工作者的心声。颜迪迪从小就受到良好的家庭教育,尤其耳濡目染父亲倾心教育、兢兢业业、甘于奉献、勤俭节约、与人为善、敬老睦邻,使他懂得了为人处事的基本准则。当三个弟弟一个妹妹先后大学毕业、结婚成家后,一对耄耋双亲长期与他生活在一起,作为家中老大,更多了一份责任和担当。他对双亲十分孝顺,赢得乡邻和亲戚的称赞。他有一双儿女,在祖、父辈的影响下,也报考了师范院校,工作后找的对象也是教师。他充分尊重子女的选择,他经常对子女、儿媳、女婿说:“是你们成就了教育世家,这是一种荣誉,也是一种动力。我们是教师世家,一言一行都要符合教师的 1

规范。”这是一个和睦温馨的家庭,三代同堂,其乐融融。颜迪迪作为家庭第二代,肩负着照顾老人,培养后代的重任,他正确处理家庭、工作的关系,他认为,一个好老师,不应该只顾学校,不顾家庭,只会工作,不懂生活,而是要事业、家庭兼顾。在父母眼里,他是一个好儿子,在妻子眼里,他是一个好丈夫,在儿女眼里,他是一个好父亲。长期的家风熏陶,滋养了他温文尔雅、敦厚善良、宽容厚道、诚实守信、笃学勤勉、淡泊名利的品格。在学生、同事、家长眼中,他是一位好老师。但颜迪迪总是谦虚地说,自己不算是好老师,最多算是一名老教师——年龄大了的教师。但在旁人看来,对“老教师”却有另外的一种诠释。说他老,一是教龄长,至今已有四十年;二是资格老,从师范院校毕业后,就在大仑中心小学任教;三是业务精,尤其数学教学;四是热心肠,长期担任学校工会组长,关心教职工生活,为教职工办实事;五是口碑好,校内外一致称赞。

二、爱岗敬业写春秋

颜迪迪热爱教育事业,几十年如一日,在三尺讲台上默默奉献。他是一个平凡的人,不善言语,却做着不平凡的事。他把教书育人作为孜孜以求的事业,全身心投入。在当今社会,金钱至上、物欲横流、人心浮躁的环境下,他却能安之若素,坚定信念,不求名利,醉心于校园,陶醉于书香。他从未请过一天病假,有一次他生病了,病情比较严重,医生要求他要连续打点滴,这可让他犯难了,因为这意味着要请假好几天,怎么办呢,有病总不能不治吧?颜迪迪老师为了不影响工作,利用每天放学后到医院去打点滴,连续几天下来,输液的手都肿了,细心的同事发现了这个状况,关心地询问病情,建议他要及时休息治疗。颜迪迪笑了笑说:“没事的。”短短的三个字,道出了一个人民教师的职业情怀。他从未向领导提出过任何照顾要求,每年的评优考核,他从未特意去向领导提要求,向 2

同事打招呼以争取推荐资格;从未与同事争吵闹意见,从未因承担额外工作而感到委屈或不满……他,就是这样一个人,一个老实本分、不计个人得失、任劳任怨的老实人。他把踏踏实实做人、认认真真做事,作为最基本的要求,严格遵守各项规章制度,做事一丝不苟。他潜心教学,钻研教材,认真备课,课堂活跃,效果显著,教学成绩名列前茅。毫无夸张地说,颜迪迪的数学教学,在石狮是有一定名气的,他长期担任学校、学区(中心校)数学教研组长,卓有成效地开展教研活动,获得同行的一致好评。他的教学成绩,来自于对教材的深入钻研,对学生的全面研究,对教学方法的娴熟运用。他坚决反对搞题海战术,注重课堂效果。学生上他的课,已经成为一种享受。他多年来担任数学竞赛指导老师,为了培养更多优秀学生,他指导的学生,不止局限在他自己教的学生,而是主动把全年段的所有参加竞赛的学生,一起集中辅导,这样无形中增加了工作量,但他毫无怨言,当看到同事的学生成绩有进步了,所有的劳累都消失了。家访是学校的一项常规工作,每学期都要组织,每次活动,颜迪迪都成了“抢手货”,原因在于他对学生家庭熟,路途熟,更重要的他还是那些女班主任最合适的“摩托车工”,他与班主任挨家挨户进行家访,有时一次找不到家长,还要走第二趟、第三趟,直到与家长见面。他就是这样一个人,心中有大局,心中有集体,心中有他人。他深知打铁还需自身硬,几十年来,从不间断专业学习,积极参加各种竞赛活动,提高业务能力。他参加泉州市中年教师数学优质课比赛获得一等奖,与同事代表石狮市参加泉州市第六届“中国梦·爱国情”教师集体朗诵比赛,荣获三等奖;参加凤里中心校“中华经典美文”诵读比赛荣获第一名。他把几十年来积累的教学经验,毫无保留的与同事共享,热情指导多名青年教师,使他们的业务水平得到明显提高,目前已成为石狮、泉州市级教学骨干。说起颜迪迪对同事的帮 3

助,大仑中心小学的蔡老师深情回忆起当年的一幕幕。那年,蔡老师还是一位新老师,往往要承担更多的公开教学活动,这可让蔡老师发了愁,经验不足,多次上台,又累又烦。在这关键时刻,颜迪迪老师帮了她的大忙,颜老师同她一起备课,设计教案,制作课件,使蔡老师圆满地完成了公开教学任务,蔡老师也获得了一次学习提升的机会。

颜迪迪在学校里还是个大忙人,他担任学校工会小组长,这是个吃力不讨好的“官”,很多人都敬而远之,可他却傻傻的一当就几十年。个中原因,在于他任劳任怨,不计个人得失,心中有教师,坚持原则,办事公道。教职工生病或亲人去世,他一定去慰问,力所能及地帮助解决一些实际困难;教师们对学校有要求或建议,也喜欢向他反映,他也积极协调,尽量给教师满意的答复。为了拉近教师间的距离,增进教师的友谊,构建一支和谐、团结的教师队伍,寒暑假、过年,他都会组织工会小组成员及部分老师去走访同事家,增强教师间的情感交流。他是教师心目中值得信赖的人,因此,学校如有什么工作不好推动,也通过他去落实,如每年的无偿献血活动,只要他跟教师们沟通后,大家都会乐意参加。由于他积极发挥工会的作用,凝聚人心,使学校成为一个温馨大家庭,学校工会被评为石狮市优秀工会小家。

得益于家庭勤俭节约教育的熏陶,颜迪迪在学校以勤俭节约出了名。学校课桌椅、门窗坏了,他二话没说,自己动手维修,既及时又省钱。每天下课后,他都要从教室一楼到五楼,每层巡视过去,检查日光灯、风扇是否已关。在食堂吃饭,他很注意节约,吃多少打多少,不浪费食物,这种“光盘”行动,有些老师感到有无形压力,吃饭时不敢与他同桌。正是这点点滴滴的细小行为,使他赢得了良好口碑,2014年9月22日石狮日报以《勤俭节约的颜老师》为题,报道了他的事迹。一滴水可以映出太 4

阳,正是一些微不足道的小事,更可以看出一个人的道德修养,颜迪迪正是以自身的言行,给人们竖起了标杆。

三、春风化雨育桃李

教师职业的崇高在于培养人才,小学教育是人生的奠基阶段,启蒙教育对每一个孩子来说至关重要,因此,教书育人是光荣又艰巨的。颜迪迪老师怀着一颗热爱学生的心,带着强烈的责任感,把最美好的青春岁月都献给了孩子们。他不抽烟、不喝酒,不善交际,甚至多次婉拒领导要提拔重用的好意,这在常人看来有点“傻呆”。但正是这种“傻呆”,使他拥有了更健康、更充实的生活。颜迪迪的业务能力有口皆碑,为了让他发挥更大作用,当时的教委办领导有意提拔他到教委办当教研员,这可是一个千载难逢的好机会,没想到颜迪迪却不“领情”,他说:“我还是喜欢跟孩子们在一起,喜欢教书单纯。”颜迪迪认为,一名好老师不能只当教书匠,他最反感一提好教师,就像不食人间烟火的苦行僧,不是病了,就是伤了,不顾家庭、不管孩子,似乎只有这样才算是一个好教师的“标配”。他说,这样的老师能给孩子带来阳光的心态?自身心理不健康,能给学生带来正能量?他兴趣广泛,多才多艺,篮球场上,有他为教委办夺得全市教职工篮球赛小学组第一名的矫健身影;石狮市教职工趣味运动会上有他的快乐笑脸。他可以一头钻进书房,遨游书海,汲取知识的养分,充实自己,提高教学质量。他爱好灯谜,潜心研究,每有谜会,必有收获,他利用课余时间,指导学生猜射灯谜,陶醉其中;他对围棋,情有独钟,钻研棋艺,废寝忘食,指导学生智斗黑白世界,总能“棋”开得胜。他醉心园艺,把精心培育了二三十年的几十盆盆栽摆放在学校的小花园里,成为校园的一道靓丽风景。他拿出更多的时间,与学生交流沟通,推优补差。他以校为家,中午从不休息,把宝贵时间用在辅导学生功课上。他关爱每一位学生,5

对学生一视同仁,与学生亲如父子(女),他关心学生,甚至超过了自己的孩子,为此没少受到家人的责怪,但他仍不改初衷,最终还是得到了家人的理解和支持。有一位患脑瘫的女生,胆小自卑,刚到班里时,同学们都不愿意和她接触,颜迪迪对她倾注了大量心血,发动同学关心她、照顾她,使她得到集体的温暖。那位女生也把颜迪迪当做自己的亲人,以至于有一天颜迪迪外出听课,没给学生上课,该生一脸着急到处打听颜老师为什么没来学校,直到知道原因后,她才露出开心的笑容。对外来工子女,颜迪迪也同样给予慈父般的爱。上六年级的小曾同学,来自外地,父母在石狮打工,无暇照顾快毕业的小曾,颜迪迪了解情况后,二话没说,就把孩子接到家里吃住,直到小曾毕业。家里人起初很不理解,学生跟他非亲非故,家长也没有提出要求,何必自找麻烦?但颜迪迪却说,现在是六年级复习冲刺阶段,孩子生活环境不好,又是长身体的关键时候,缺少照顾,对孩子的学业和身体都不好,我们有能力帮家长一点忙,对孩子成长也有好处。就这样,颜迪迪就像对自己的孩子一样,每天接送小曾同学上下学。小曾同学在颜老师家安心住下来,顺利完成了学业。小曾的家长每每提到这件事,都再三感谢颜迪迪爱生如子的善举。颜迪迪对学生的爱,是不分课内外的,每年寒暑假,他都要找几个学生来家里补习功课,这可不是违反明令禁止的有偿家教,这些补习都是免费的,正因如此,每到放假前,总有家长向他预定名额。在家长朴素的眼光里,颜迪迪俨然是一位有水平的的好老师,以前他教过的学生已经有了第二代,家长们都以自己的孩子能再让颜老师教为荣。他指导学生参加全国“九章杯”数学竞赛、福建省“小火炬杯”数学竞赛、省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有多人次获奖;指导学生参加石狮市小学生数学竞赛、智力竞赛、灯谜竞赛、围棋比赛,有几十人次获奖。这些荣誉的取得,凝聚了颜迪迪的无数心血。学生们对老师的 6

辛勤劳动,心存感激,同学们毕业后,经常到家里拜访,组织同学联谊会,也把最亲爱的颜老师拉到微信群里。

四十年的辛勤躬耕,培育了无数桃李,中国著名的天使投资人、北京联网时代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美图秀秀董事长蔡文胜的启蒙老师就是颜迪迪。蔡文胜在大仑中心小学就读期间,颜迪迪就发现了这个孩子与众不同的个性,他悟性高,思维能力强,善于思辨,有股不服输的劲儿。颜迪迪有意识地培养他,为他以后的人生之路打下了坚实基础。学生能成人成才成功,这是每一位教师最大的心愿。颜迪迪教育培养了多少学生,他也无法具体统计,许多学生走出校门后,总还念念不忘他们的颜老师。付出终有回报,而这种回报是不需要学生用财物来表达的。

高尚的师德,是教师的立身之本,精湛的业务,是教师的育人素质,一名普通教师,很好的把二者合为一身,平凡人在平凡的岗位上,干着平凡的工作,却做出了不平凡的业绩,让我们再次记住他,他就是大仑中心小学的高级教师颜迪迪。

篇2:辛勤耕耘绘蓝图 继往开来谱新篇

五十年——是一段感人的记忆

半世纪的沧桑岁月,在历史的长河中,只是短暂的一瞬。然而,对于由原黎阳厂、新艺厂、红湖厂、贵发所、601库组成的中航工业黎阳来说,却是沧海桑田的永恒记忆。这些记忆,见证了黎阳的诞生、起步、发展、辉煌,记录了黎阳人自强不息、科技创新、敢于竞争,铿锵前行的坚实步伐。

50年前,党中央根据国际形势,为了做好反侵略准备,作出了三线建设的重大战略部署。1965年,为了三线建设需要,我们的父辈们、来自四面八方的创业者们,为了建设国防战略大后方,满怀革命豪情,离开故土,齐聚云贵高原,在贵州平坝的崇山峻岭中披星戴月,餐风露宿,肩扛人挑,“抢晴天、战雨天、抗酷暑、斗严寒”,凭着一腔报国热血和对共和国的忠诚,扎根在黎阳这片热土,白手起家,克服了文化生活和物质条件极差的困难,用勤劳的双手,挥洒的汗水,青春的热血,无穷的智慧,先后建起了新艺厂、红湖厂、黎阳厂、601库和011贵发所等航空发动机设计制造企业,开启了贵州航空发动机事业新时代。

五十年——是一部华彩的篇章

50年来,为振兴和发展祖国航空事业,几代黎阳人矢志报国,不辱使命,在同行业规模最小,国家投入最少,环境条件最差的情况下,勇于接受挑战,不等不靠,主动作为,以航空武器装备产品制造为己任,“献了青春献终身,献了终身献子孙”,无私奉献,顽强拼搏,取得了举世瞩目辉煌成就,为航空武器装备现代化建设事业作出了突出贡献。

通过不断改进改型,黎阳先后研制生产了涡喷-7和涡喷-13系列20多个型批5000多台发动机,为部队歼七、歼八飞机提供了80%以上动力装置,有力保证了空、海军武器装备建设,先后参加了国庆50周年、60周年盛大阅兵式和历届珠海国际航展,完成了中俄联合军演、空军节等重大任务,用智慧和双手托起战鹰,翱翔蓝天,为建设航空强国、铸就“蓝天长城”书写了彪炳史册的华彩篇章。同时,还向巴基斯坦、埃及等11个国家出口了1000多台发动机,创汇6亿多美元。

50年春华秋实,50年硕果盈枝。黎阳先后两次荣获全国先进基层党组织,两次荣获全国先进集体“五一”劳动奖状,两次荣获全国职业道德先进单位,一次荣获全国思想政治工作优秀企业,一次荣获全国文明单位,三次荣获全国企业文化优秀单位,六次荣获航空工业有重大贡献单位等荣誉称号。

半世纪沐风栉雨奋斗不息,五十年甘苦备尝矢志不渝。黎阳所取得的辉煌成就,无论是从我国国防建设角度、还是我国航空工业发展乃至世界航空工业发展来看,都是一个奇迹。为此,黎阳也在行业内外,形成了“条件差、包伏重、投入少、贡献大”的“黎阳现象”。

五十年——是一部成长的史诗

50年时光荏苒,50年沧桑巨变。经过50年的开拓和发展,历经几代人的拼搏和努力,黎阳各项经济指标屡创历史新高,经济效益快速增长,技术成就硕果累累,职工收入逐年提高,各项事业不断取到新成就。如今,黎阳已发展成为我国航空发动机制造骨干企业,是我国中小推力航空动机研制生产修理服务基地,具有科研生产服务一体化的系统能力,产品结构正逐步由第二代向第三代、第四代跨越。公司通过实施“产研结合、军民融合、转型升级”的发展战略,形成了“军品、非航、转包”等相关产业共同发展的良好格局。当前,企业生产重心正从平坝老区逐步向贵阳新园区转移,黎阳也正以全新的面貌和更加振奋的精神,面向市场,参与国际化竞争。

50年的峥嵘岁月,黎阳创造了一个又一个奇迹,谱写了一曲又一曲时代颂歌。1970年,第一台涡喷7发动机在贵州试制成功;1981年,首批发动机出口埃及,开启我国航空发动机外贸出口先河;1984年,涡喷某发动机配装飞机首飞成功;1999年,世纪大阅兵,公司生产的发动机配装战机成功飞越天安门上空,接受党和人民检阅;2010年,某新型发动机配装飞机首飞成功;2013年,公司成功实现三型新机首台点火;2014年,公司第5000台发动机成功交付……每当追忆这些激荡人心的历史时刻,黎阳人无不感到万分骄傲和自豪。

50年来,黎阳人坚持技术攻关推动科技进步,从而促进产品发展的理念,推进全面质量管理,攻克一个又一个技术难关,取得了一个又一个丰硕成果。先后获得国家科研成果奖50余项,省部级以上的科研成果奖240余项,有两型航空发动机获得国家颁发的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有两型航空发动机分别荣获国家至今颁发过的最高质量奖──质量银奖。

50年的精心培育,不但使黎阳硕果累累,而且使黎阳人才辈出,成为优秀人才成长的摇篮。先后涌现出全国劳模、全国“五一”劳动奖等国家级荣誉获得者13名,涌现了44名省部级劳动模范,培养造就了大量技术带头人和工程技术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温俊峰、第四代发动机总设计师江和甫等众多优秀人才杰出代表,都是在黎阳这片沃土上,伴随着黎阳事业发展成长起来的。

黎阳50年的发展成绩,承载着党和国家、军队的亲切关怀;沐浴着改革开放的阳光和雨露,凝聚着老一代的顽强精神和智慧结晶,更离不开兄弟单位和社会各界的帮助和支持。

饮水思源。我们深深缅怀那些为黎阳的发展呕心沥血、无私奉献的先贤和前辈!也将永远铭记关心支持黎阳的各级领导、军方用户、兄弟单位和社会各界!

五十年——是一轮文化的凝练

nlc202309040547

翻开黎阳50年发展史,企业文化作为企业之魂,是黎阳建设、发展的原动力和助推器,一直伴随着企业的发展壮大而与时俱进,在黎阳发展历程中发挥着不可估量的作用,引导着黎阳由小到大,由弱变强,长盛不衰,基业长青。

创业时期,老一辈黎阳人立足高原,扎根三线。艰苦创业,是黎阳人无怨无悔的追求,也是黎阳精神在当时最为鲜活和生动的体现。改革开放后,“艰苦创业、敢打硬仗、求实创新、质量至上”的黎阳精神和“厂所结合、科技先行、使用发展、渐进改型”的技术创新道路,成为黎阳企业文化的灵魂,渗透进黎阳广大职工的心田,起到了重要思想引领和智力支持和文化保证作用,成就了黎阳激昂涡喷时代、振翅涡扇时空的荣耀。

进入新时期,黎阳坚定不移地贯彻落实中航工业发展战略,将原五家成员单位进行历史性的改制重组,建立了以产权为纽带的现代企业体制。2013年,5707厂划归黎阳管理。在实施黎阳“新机、新区、新制”新的三大战略性任务的过程中,新一代黎阳人承前启后、一脉相承,沿着前辈足迹,经过提炼积淀,继承发展,逐步形成了特色鲜明、紧扣时代、较为系统的黎阳优秀企业文化。当前,“中小推力航空发动机研发生产修理服务基地”的定位、“价值引领、任务刚性、效益优先、以快制胜”的经营理念、“开放创新、激情进取”的企业精神、“爱航空、爱黎阳”核心价值观,强基固本、提质增效理念,已成为企业一种强大精神和文化力量,推动着黎阳又好又快发展。

五十年——是一曲砥砺的赞歌

回首50年,黎阳风雨兼程、砥砺前行,逐步形成了一些带有规律性的认识,必将成为黎阳宝贵精神财富和持续发展的动力源泉,激励和鼓舞一代又一代黎阳人奋发向上,推动黎阳的事业扬帆远航。

50年的实践启示我们:坚持艰苦创业优良传统,是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的传家之宝。在创业之初,黎阳人满怀革命豪情,在崇山峻岭中挥汗如雨,披荆斩棘,撼天动地;在坎坷的建设中,黎阳人面对常人难以想象的困难,历经艰辛,不畏挫折,无怨无悔;在改革开放新形势下,黎阳人锐意改革,勇于创新。无论是在艰难困苦的条件下,还是在快速发展的环境中,黎阳人始终胸怀大业,矢志不渝求发展,“艰苦创业、敢打硬仗”的精神,激励和鼓舞着一代又一代黎阳人不屈不挠,为祖国的航空发动机事业奋斗搏战,不断续写辉煌篇章。

50年的实践启示我们:坚持军品为主,是履行使命、报效祖国的神圣职责。黎阳自诞生之日起,就肩负着报效祖国的历史重任。即使在上世纪80年代,国家大规模军转民改革脱困阶段,黎阳在军品任务高峰陡然下降情况下,仍然心无旁骛,始终坚持航空为本、军工第一不动摇,牢记航空报国的崇高使命,克服重重困难,通过围绕用户需求,不断渐进改型,研发新产品,创造了前所未有的辉煌。今天,黎阳作为航空发动机主机企业,仍然承担空海军航空动力装备支撑责任,批生产、新机研制、参研型号任务异常繁重,必须肩负起国家、军队赋予的神圣使命,努力践行报效祖国的庄严承诺,专注于航空发动机主业不动摇,进一步加强航空武器装备建设。无论任务多么艰巨、无论其他产业发展多么好,都要首当其冲、毫无条件地高质量、按节点完成军品科研生产任务。

50年的实践启示我们:坚持科技创新,是不断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强大动力。航空发动机被誉为现代工业“皇冠上的明珠”,代表着人类工程技术的最高智慧。经验和教训反复证明,航空发动机的核心技术是用金钱买不来、用市场换不来的,只能走自主创新之路。多年来,黎阳正是因为一直坚持走“厂所结合、科技先行、使用发展、渐进改型”的技术创新道路,才在二代机上创造了航空发动机发展史上的辉煌。当前,随着中小推力涡扇发动机研制工作的推进和深入,公司主导产品将进入更广阔的市场,必须秉承科技先行理念,探索新体制下“厂所结合”的新模式,形成新的“产研结合、军民融合、转型升级”产品研发模式,走核心机派生发展的道路,用国内技术预研和型号研制的成果,结合引进技术消化吸收,循序渐进,发展产品,推动公司产品升级换代和科技创新发展。

50年的实践启示我们:坚持以人为本,传承黎阳精神,是不断取得事业成功的根本保证。50年来,我们全心全意依靠职工办企业,党政工团密切配合,大力加强管理人才、技术人才、技能人才三支队伍建设。经过长期重点型号研制和批生产锻炼,我们锤炼了一支思想稳定、顾全大局、技艺精湛、甘于奉献的特别能打硬仗的职工队伍。目前,公司拥有中航工业特级技术专家2人,一级技术专家4人;中航工业发动机首席技术专家5人,一级技术专家15人,二级技术专家21人。中央企业技术能手1人,中航工业首席技能专家1人,特级技能专家5人;中航工业发动机首席技能专家 9人,一级技能专家29人,二级技能专家61人。贵州省有突出贡献高技能人才6人;贵州省技术能手9人,享受政府特殊津贴2人。

50年来,黎阳以发挥优势为保障,积极推进企业和谐发展。通过扎实开展党建、思想政治工作、企业文化建设,坚持铭记、传承、激励黎阳精神,不断解放思想,转变观念,关心职工生活,正确处理改革、发展和稳定的关系,增强了企业凝聚力,形成了同舟共济,共谋发展,共享成果的良好局面,不断推动黎阳跨越发展。

五十年——是一个崭新的起点

抚今追昔,意在登高望远;知往鉴今,志在开辟未来。奋斗的历程已经载入史册,新的创造寄希望于我们。有着辉煌历史的黎阳,正进入转型升级的新常态,进而实现新一轮崛起的关键时期,期待我们书写崭新的一页。我们面临的任务无比艰巨,我们肩负的使命无上光荣。

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我们豪情满怀、信心倍增,将在党的是十八大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指导下,在中航工业的总体规划和发动机公司的领导下,以迁址贵阳新区为契机,与时俱进弘扬黎阳精神,继往开来,乘势而上,抢抓我国航空发动机产业迎来的历史机遇,主动适应新常态,积极推进“新机、新区、新制”三新发展战略落地,筑牢四型新机平台,打造中小推力航空发动机研发生产修理服务基地,不断谱写航空武器装备现代化建设新的篇章,不断增创黎阳发展新的辉煌,为国防军队建设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作出新贡献!

(作者:中航工业黎阳董事长)

上一篇:王老吉市场营销分析下一篇:电梯维保招标评分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