廉耻的句子赏析

2024-04-16

廉耻的句子赏析(共7篇)

篇1:廉耻的句子赏析

1. 鞠躬尽瘁为人民,人民永远怀念你。

2. 村看村,户看户,群众看党员,党员看干部。

3.平时多给群众办实事,百姓才会真心拥戴。

4. 民不容贪,党不容腐;人心向背,决定存亡。

5. 为人民服务要落实到行动中,不能停留在口头上。

6. 立公心甘作公仆德乃大,去私念不谋私利品自高。

7. 一份权力,一份责任。

8. 民众如水,水能载舟亦能覆舟;民意浩荡,顺之则昌逆之则亡。

9. 共产党员要廉洁奉献。权大,不能偏离航线;官大,要促一方发展,才能做老百姓的“父母官”。

10. 清风两袖朝前走,与时俱进创伟业。

11. 全民动员,反腐倡廉;“三个代表”,牢记心间;信念坚定,经受考验;与时俱进,一往无前。

12. 勤廉创辉煌,反腐促发展。

13. 廉政不做贪官,勤政不当懒官,仕政不为庸官。

14. 立身修心当以“德”为先,清正自律当以“廉”为本。

15. 礼义廉耻,国之四维;四维不张,国将不国。

16. 莲,因洁而尊;人,因廉而正。

17. 严是爱,松是害,不讲廉政自垮台。

18. 倡廉反腐乃国策也,非倡廉无以反腐,非务实难于求真。

19. 人生漫道诱惑多,严以律已不能少。

20. 视金钱美女如粪土,威胁利诱望而却步。

21. 多敲“枕边钟”,常吹“廉政风”。

22. 人有七情六欲,当以德统之;官有大小权力,须依法而行。

23. 做官不勤政,不如菩萨;从政不清廉,即是盗贼。

24. 为公德乃大,无私心自安。

25. 无贪心,无私心,心存清白真快乐。

26. 勤能补拙才偏敏,廉不沽名品益高。

27. 清正廉洁作表率,身先士卒正风气。

28. 戒骄风清日朗,除躁海阔天空。

29. 洁廉显党性,奉献见精神。

30. 廉洁是正义的象征,廉洁是腐败的天敌,廉洁是群众的心声。

31. 让自己完全受物欲支配的人是不可能主持公下的。

32. 当官有私不公道,从政无为不服人。

33. 为官清廉万古流芳,掌权腐败万人唾弃。

34. 廉非为政之极,而为政必自廉始。

35. 智而用私,不如愚而用公。

36. 多管齐下倡廉风,刹堵并重反腐败。

37. 清正廉明树丰碑,腐化堕落自掘坟。

38. 涓涓细流,能汇长江浩波;点点私欲

39. 索取与奉献仅一念之差。

40. 天若有情天亦老,人能无私人自明。

41. 贪如火,不遏则燎原;欲如水,不遏则自溺。

42. 沉湎于物质的诱惑,则如跌进蜜里的苍蝇,永难自拔,终聚丧命之疾。

43. 祸莫大于不知足,咎莫大于欲得。

44. 贪污一根针,刺痛百姓心。

45. 苍蝇专叮有缝蛋,糖弹专袭贪婪人。

46. 做官不贪亏心钱,半夜敲门心不寒。

47. 入仕为官,贵在不贪。

48. 人腐必堕,党腐必亡。

49. 艰苦奋斗事业成功,贪图享乐必毁前程。

50. 贪婪是一切罪恶之源。

廉政的经典名言

1. 高举反腐旗帜,弘扬时代正气。

2. 忠肝义胆不事苟且,傲骨丹心专为正大。

3. 正气一身官气扫,清风两袖腐风离。

4. 树一身正气恪循正道,盈两袖清风甘作清官。

5. 一身正气冲天地,两袖清风鉴古今。

6. 做人要堂堂正正,堂堂正正心自安;为官要清清白白,清清白白树德行。

7. 欲影正先端其表,欲自廉先正其身。

8. 洪涛倒海砥柱屹然,阴风四起皓月朗然。

9. 反腐倡廉乃立身之本,私心贪欲是祸害之源。

10. 从政不为己,掌权不谋私。清清白白做官,老老实实做事,堂堂正正做人。

11. 一身正气立身从教,两袖清风以德育人。

12. 清正廉明,树师者风范;刚正不阿,扬中华正气。

13. 俯仰无愧,堂堂正正。

14. 人无德不立,国无德不强。

15. 官品源于人品,政绩来自政德。

16. 作风是生产力,作风是凝聚力,作风是战斗力。

17. 是非明于学习,名节源于党性,腐败止于正气。

18. 公则民不敢慢,廉则吏不敢欺;公生明,廉生威。

19. 民主集中,民族复兴;独断专行,自毁前程;党风正,世风日正;勤政爱民,国运昌盛。

20. 壬午年马到成功,倡廉政两袖清风。

21. 标本兼治,重在治本;源头治腐,功效长久。

22. 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反腐倡廉,功在千秋。

23. 视名利淡如水,看事业重如山。

24. 权力意味着责任,职位意味着奉献。

25. 用真诚赢得信任,以党性凝聚人心。

26. 作风要清正,为官要廉政。

27. 奉献无止境,宗旨在心中。

28. 扶正祛邪,扬公抑私。

29. 廉洁奉公,勤政为民;上不愧党,下不愧民。

30. 党纪国法,至高无上;社情民意,不可看轻。

31. 干部廉洁为人民,人民与党心连心。

32. 为政之要在于安民,安民之道在于察疾苦。

33. 千秋功罪,人民评说;是非曲直,人民裁决。

34. 创业自需克勤克俭,为官理应为党为民。

35. 群众是水,干部是舟。千年古训记在心头,水可载舟亦可覆舟。

36. 权大不忘责任重,位高不移公仆心。

37. 深怀爱民之心,恪守为民之责,善谋富民之策,多办利民之事。

38. 廉洁从政,报效人民;防微杜渐,永做公仆。

39. 想民疾苦以自俭,想民喜乐以自励;不使小节致民怨,不使放纵招民愤。

40. 清清白白,当好公公正正官;实实在在,办好桩桩件件事。

41. 政声人去后,民意闲谈中。

42. 民为邦本,本固邦宁。

43. 民不畏我严,而畏我廉。

44. 党员干部要做到三不伸手:在荣誉上不伸手,在待遇上不伸手,在物质上不伸手。

45. 激浊扬清,为党为民;无私无畏,乐于奉献。

46. 不请、不送、不拍、不谀,无官何惧?宜勤、宜俭、宜清、宜廉,为仆欣然!

47. 人民的干部要记住,当官一任为民造福;少说空话多办实事,群众满意百姓拥护。

48. 民之所好,好之;民之所恶,恶之。

49. 金奖银奖,不如百姓夸奖;金杯银杯,不如百姓口碑。

50. 忘记宗旨,背叛人民,欺压盘剥百姓,无异于自掘坟墓。

篇2:廉耻的句子赏析

《廉耻》

顾炎武

教学目标:

1、简单了解顾炎武的《日知录》。

2、理解课文所蕴含的意义。教学重点:体会文章的语言特色。

教学难点:理解廉耻观的论述于我们今天的借鉴意义。

教学方法:讲授法、点拨法、师生合作探究法

教学课时:2课时

教 学 内 容

一、题解

本文节先自《日知录》。旨在说明廉耻和国运兴兴衰的关系。廉是修身的大节,耻是立心的大德,廉耻是立德的基本,廉耻一旦沦丧,则国家民族亦将随之覆亡。《日知录》是明末清初著名学者顾炎武的代表作品之一。《日知录》是一本随笔记录性质的百科全书。《日知录》内容宏富,贯通古今。三十二卷本《日知录》有条目1009条,其内容大体划为八类,即经义、史学、官方、吏治、财赋、典礼、舆地、艺文。

二、写作背景

顾炎武身处明、清两朝更替(国破家亡)之际,目睹当时许多汉族士大夫不顾国家存亡,只追求一己之富贵,忘却名族大义,纷纷变节,屈膝求官,顾炎武内心十分沉痛,深恨时人寡廉鲜耻,悖德求荣,顾炎武一直以反清复明为己任,因此,他对明清之际卖国、变节的士大夫,给予了无情的谴责和批判,因而提出‚行己有耻‛的古训,强调一切祸败乱亡,皆由于寡廉鲜耻所致,并以‚士大夫之无耻,是谓国耻‛,讥讽那些曲意迎合异族的士大夫。指出‚廉耻‛的重要性,讽劝士大夫要知耻养廉。

三、作者简介 顾炎武(1613-1682)汉族,苏州府昆山县(今江苏昆山)人,原名绛,字忠清。明亡后改名炎武,字宁人,号亭林,他人尊称他为亭林先生。明末清初著名的思想家、史学家、语言学家、爱国学者。曾参加抗清斗争,后来致力于学术研究。晚年侧重经学的考证,考订古音,分古韵为10部。著有《日知录》、《音学五书》等,他是清代古韵学的开山祖,成果累累;他对切韵学也有贡献,但不如他对古韵学贡献多。

顾亭林强调做学问必须先立人格:‚礼义廉耻,是谓四维‛,同时提倡‚天下兴亡,匹夫有责‛,人民对于国家的存亡发展有极其重要的意义。在经学、音韵、史地、文学等方面都有很深的造诣,他在学术研究上 尤重国计民生,强调学问要切于实用。有《日知录》、《天下郡国利病书》、《亭林诗文集》等书传世。顾炎武的笔下充满了爱国思想和民族气节,忧国伤时,并对降清贰臣予以无情的讽刺。

学术贡献:《日知录》书名‚日知‛二字,是来自论语‚日知其所亡,月无忘其所能,可谓好学也已矣!‛意思是学习知识,要靠日积月累。本书为作者一生治学之结晶,而其内容实以治道为中心,其研究对象不以书本为限,广及宇宙万象、国家社会、人生日用等,其所钻研之知识,实为活知识。顾炎武对政治制度、经济状况、社会风俗等情况特别注意并进行考察,他反对空疏,讲求征实,对当时文人尚空谈、9

本文虽是读书笔记,亦可视为评论时政的警世之文。作者征引旧典,感慨时事,其借古讽今之深意,流露于字里行间。不仅谴责了当时寡廉鲜耻的社会现实,又把自己对国家与民族的满腔热情,作了强烈的表达。凛然正气溢于言表,尤其在环境晦暗不明,价值混淆不清的时代,读这篇文章,真有激动人心、震耳发聩(比喻用语言文字唤醒糊涂麻木的人,使他们清醒过来)之效。

五、课文内容探讨:

1、四维之中,何以顾炎武特别重视耻?

答:在明、清交替的动荡时代,很多士大夫不顾国家安危,变节求荣,顾炎武忧国伤时,因而重视爱国思想和民族气节,对降清贰臣予以无情的讽刺。所以顾炎武特别重视耻,是有期特殊朝代背景的。

2、文中说:‚士大夫之无耻,是谓国耻。‛在现代社会中,你认为这种说法可以成立吗?

答:此种说法仍然可以成立。因为民主时代一样有贪赃枉法,只是较易监督,纠举出来。但在贪官多,又一时未纠举出来时,确实会影响民心,形成祸乱社会的歪风。所以,民主国家执法不严,守法之风未彻底,官吏贪赃枉法,仍将影响社会风气。可见,人人养成守法的习惯是相当重要的。

3、本文引用五代史与颜氏家训之言,有何用意?

答:引述五代史之语,用来说明四维的重要。而以廉耻尤为人所不可或缺者。引颜氏家训教子篇,有影射时人多盲目媚俗,作为猎取功名富贵的手段。痛斥阉然媚于世者,进一步说明耻的重要。颜之推虽历仕各朝,便这是**的时代中小人物的无可奈何,为了整个家族的生存发展,颜氏只得继续任官,但他却能在其中表现出不奉承外族的骨气与节操,并以此精神告诫、教育子孙。

4、文末说‚彼阉然媚于世者,能无愧哉!‛‚阉然媚于世者‛是指何人?作者为何如此抨击?

答:‚阉然媚于世者‛是指当时明清之际媚满的汉人,他们掩去自己汉族的身份、血统,卑言侍统治者——满人,甚至为满人去害民,以求得荣华富贵。作者如何抨击,是因为这些人不但助敌害民,祸国殃民;而且身为文人,士大夫却未能为民表率,不但败坏自身名节,也影响民风,社会论理因之沦亡。

5、现代人竞相学习外国语,这与本文中北齐士大夫教其子学鲜卑语的心态是否相同?请说出自己的看法。

答:北朝时,学会鲜卑语,可以靠它获得较多的名利和物资,北齐士大夫教其子学鲜卑语是为了争取个人的名利和享受。但今日世界犹如地球村一般,知识的流通传递很快,如何快速有效地接受新知识,成了现代人必须学习的重要课题。故多学会一种外国语言,就能多接收一种文化,也因多一种才能而增加了求职的机会,现代人学习外国语的动机、心态已有不同,自不能加以指责批评。

六、写作特色:

1、层次分明

文章虽短,但组织严密,层次分明,尤其善于烘托主题,井然有序。

首先提出‚礼义廉耻,国之四维;四维不张,国乃灭亡‛之说,肯定四者平等地位,但立即将此四者分为两股‚礼义,治人之大法;廉耻,立人之大节,‛为下层

传统的伦理、道德框架的一次最彻底的颠覆。

现在一说到神佛就会被无神论所耻笑,说是‚迷信‛的思想,甚至被认为是‚无知‛的代名词,我们的先辈曾经敬畏神明,‚头顶三尺有神明‛,人们的行为,不敢过于放肆,怕‚善有善报,恶有恶报‛,而且讲究积德,急危救困,修桥补路,为自己,也为子孙积德。虽然那时也有造假,也有坑蒙拐骗,但数量和恶劣的程度并不严重,怕因果报应。

一人如果没有信仰,或只信仰物质生活和金钱,不信有因果存在,那么这个人将失去对神佛和天地自然的敬畏之心。一个没有对因果对上天敬畏的人,他还会惧怕什么呢?他会无所敬畏,无所惧怕;一旦在危及到自身利益的时候,就会放弃道德和良心,道德在他们那里只会成为拿来掩饰的工具,而实质上他们是无法无天,为所欲为,无恶不作。甚至丧失基本的道德底线和做人的人性,干出一些丧尽天良禽兽不如的事情。

我们应该有所敬畏。首先要敬畏大自然。以前,山青水绿,海晏河清,正是大自然对人类的回报。现在人们乱砍滥伐,乱采滥挖,没有植被涵养水了,山洪,泥石流,也正是大自然对人类的惩罚。我们已经为我们的‚无敬畏‛付出了惨重的代价。

我们还应该敬畏生命。我们应该懂得,当人类把其他生命都消灭同时,我们也在消灭着自己!人与人之间更应该敬畏生命,不能把自己生存的基础建立在剥夺他人生命之上。只有敬畏生命,才能真正保护我们自己的生存环境,才能真正建成和谐社会。

我们应该敬畏的还有历史,还有许许多多的自然法则,社会规则。只有有敬畏之心,才会有有序的社会,只有生活在一个有序的社会里,才会有家庭和个人的安宁。就是为了自己,我们也应该有敬畏之心。

人没有了敬畏,就没有了廉耻之心。什么感恩、什么天地、鬼神、生命、父母、老师、道德、法律,全不在话下,自己才是天下第一,什么事情都会做得出来,什么坏事都敢干,人间的事情做绝了,他就敢去折腾大自然,甚至敢把天捅个大窟窿。所以说,人一旦没有了敬畏感,一个国家没有了敬畏,甚至人类没有了敬畏,人类就将走向毁灭!

八、思考与练习——单选题:

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C 易:替换)A.弃礼义,捐廉耻

捐:放弃

B.鸡鸣不已于风雨 已:停止 C.国必有慈孝廉耻之俗,则可以死易生。易:改变 D.羌性贪而贵吏清 贵:以……为贵,敬重

2、下列属于直接讨论‚廉耻‛问题的一组是(A)①人之不廉,而至于悖礼犯义,其原皆生于无耻也。②彼昏之日,固未尝无独醒之人也!③士人有廉耻,则天下有风俗。④彼阉然媚于世者,能无愧哉!

A.①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②④

篇3:廉耻的句子赏析

一、廉耻观的文化内涵与廉耻教育的基本内容

廉耻观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本体价值观, 是道德之底线, 人伦之基础。所谓廉, 指思想清正, 引申为检点、自守之意。所谓耻, 指因自己的言行不符合道德规范而引起的羞愧之情、羞恶之心。从先秦诸子到孔孟以来的儒学, 中国传统文化无一不强调廉耻观与个人道德修养和治国安邦的密切联系。 孔子曰:“道之以政, 齐之以刑, 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 齐之以礼, 有耻且格。”[1]孟子曰:“人不可以无耻, 无耻之耻, 无耻矣。 ”[2]宋代理学家朱熹说:“耻者, 吾固有羞恶之心也。 存之则进于圣贤, 失之则入于禽兽, 故所系为甚大。 ”[3]清末思想家康有为说:“人之有所不为, 皆赖有耻心。如无耻心, 则无事不可为矣。”[4]不仅古人管子将礼义廉耻视为国之四维, 毛泽东同志也将礼义廉耻同样视为国之四维:“治国就是治吏, 礼义廉耻, 国之四维;四维不张, 国将不国! ”廉耻观可谓中国传统道德的根本价值观念, 构建了传统文化关于做人的基本要求。

中国历代统治者都重视廉耻观教育。 这种教育的实质是提升整个国民的道德素质, 使人民有羞耻之心, 自我约束。 当下, 我国经济发展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 但国民道德素质下滑。 “特别是在文化与道德面临困境时, 廉耻观念往往承担了道德底线的修复与人性复归的重任。 中国文化精神之生生不息, 道德礼义之薪火相传, 其中一个重要原因, 是因为有着廉耻观念的再生功能作支撑”[5]。 加强道德文化建设, 重在加强整个社会的廉耻教育。 廉耻教育, 包含三个层面的主要内容:其一, 廉耻的道德认知教育, 使受教育者明荣辱、知廉耻。“羞耻之心, 是一种强有力的抗毒剂, 是善心的忠实保护神;真正学会做人, 要从知耻开始”[6]。 知耻, 才能明善恶、知是非、辨美丑, 进而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 塑造良好的道德品质。 其二, 廉耻的道德情意教育, 使受教育者遵循廉耻的道德规范, 完善品格, 自尊自重。 其三, 廉耻的道德行为教育, 使受教育者在日常生活中以廉耻为行为标准, 追求真善美, 杜绝假恶丑。

二、高校大学生毕业教育的现状分析

毕业生是高等学校中比较特殊的一个群体。 他们是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同时是追求自身利益与价值的独立个体。 目前针对毕业生的毕业教育存在以下突出问题。

1.毕业教育重智育轻德育

多数教育者认为毕业生接受了多年的教育, 已经思想成熟、价值观道德观基本定型, 即将离开校园走向社会, 德育已经不是毕业教育的主题了。 毕业教育更多是强化毕业生的智育, 提升毕业生的求职技能及适应社会的技能, 忽视了针对毕业生走向社会的最后关口的道德教育。

2.毕业教育重形式轻内容

每所高校都非常强调毕业教育, 旨在进一步促使毕业大学生完善综合素质, 优化人才培养质量。 各种形式的毕业教育轰轰烈烈, 如:毕业典礼、毕业酒会、毕业晚会、毕业合影等。 但这些形式普遍都缺乏深入人心的精神内涵。

3.毕业教育重就业轻教育

高校毕业教育更重视为毕业生求职就业提供服务, 不断突出毕业生的求职指导、职业规划指导等内容, 但不够重视毕业生在求职就业过程中的道德教育、思想教育。

毕业教育的局限使大学毕业生中存在诸多普遍的问题。第一, 不少毕业生就业问题突出。如:求职目标功利化, 重短期效益轻长远规划, 重个人利益轻国家和集体利益, 重发达城市轻基层边远地区;求职过程失信行为屡见不鲜, 轻易撕毁协议合同, 频繁跳槽追高, 好高骛远, 眼高手低;求职时甚至有男生穿着拖鞋招摇过市, 女生穿着奇装异服以丑为美;求职语言表达言之无物, 苍白无力;部分毕业生缺乏基本的文明礼仪。 第二, 少数毕业生严重缺乏廉耻心, 如:自身不努力学习导致科目挂科, 埋怨老师刁难他, 临近毕业不是自强不息努力复习通过重修考试, 而是低声下气哀求老师放他一马;不去积极主动求职找工作而是宅在宿舍沉迷网络游戏, 不顾念家中父母生活之艰辛, 以求职就业为借口大肆跟父母亲要钱。

大学毕业生就业难有人才市场需求不足、结构不合理等客观因素的影响, 而毕业生自身道德人格不完善等主观因素也是重要原因之一。 改善毕业生就业状况, 必须使毕业生牢牢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与人生观, 从加强毕业生廉耻教育抓起, 使毕业生提升自身的道德水平, 知廉耻, 明荣辱。

三、加强大学毕业生廉耻教育的重要意义

1.增强大学毕业生明辨是非善恶的能力

勤学、修德、明辨、笃实, 是习总书记新时期送给青年人的八字箴言。 对大学生而言尤其需要增强明辨力。 明辨是非利害、明辨个人与集体的荣辱与共、明辨个人与国家的兴衰共存, 这些都是树立正确就业观的思想基础。 加强廉耻教育有利于大学毕业生树立正确的就业观。

2.加强大学毕业生社会主义荣辱观

廉耻教育重在引导毕业生廉洁知耻。 加强廉耻教育利于毕业生强化社会主义“八荣八耻”的荣辱观。 八荣八耻指:以热爱祖国为荣、以危害祖国为耻;以服务人民为荣、以背离人民为耻;以崇尚科学为荣、以愚昧无知为耻;以辛勤劳动为荣、以好逸恶劳为耻;以团结互助为荣、以损人利己为耻;以诚实守信为荣、以见利忘义为耻;以遵纪守法为荣、以违法乱纪为耻;以艰苦奋斗为荣、以骄奢淫逸为耻。毕业生明明白白地做到“八荣八耻”, 自然能克服求职就业的困难, 脚踏实地沿着规划的人生道路前进, 艰苦奋斗, 最终心想事成。

3.巩固大学毕业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以加强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为主题, 学生在校期间接受了多个层面、多种形式的价值观教育。 毕业期间加强廉耻教育有利于巩固大学毕业生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念, 使毕业生走向社会的时候, 牢牢谨记“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24字核心价值观, 时刻以此指导自己的生活与事业。

4.完善大学毕业生的行为举止

通过加强廉耻教育, 可以促使毕业生提升综合素质, 着装整齐得体, 语言文明优雅, 行为举止彬彬有礼, 待人接物诚心正意, 做事谨言慎行诚信为本, 孝顺父母友悌兄弟姐妹, 尊重师长心存感恩。

四、构筑毕业生廉耻教育的创新模式

1.诵读经典

如在毕业生中倡导诵读《弟子规》、《论语》、《大学》、《中庸》、《孟子》等经典传统文化读物, 使毕业生补上优秀传统文化这一课。 这一课利于毕业生提升思想高度, 领悟人生中廉洁自守、知耻明理的根本道理。

2.学唱良善歌曲

当代青年大学生所听的音乐多是靡靡之音。 《礼记·乐记》指出:治世之音, 安以乐, 其正和;乱世之音, 怨以怒, 其正乖;亡国之音, 哀以思, 其民困。大学生听了不善的音乐, 往往是欲望膨胀, 情绪躁动, 自私自利。 多听良善的音乐, 能启发人的孝心、爱心、感恩心、恭敬心、责任心、事业心等。 学唱良善歌曲, 利于毕业生在音乐陶冶中, 改变心性, 懂得廉耻与感恩, 责任与奉献, 爱国与守法、孝顺与友善。

3.观看传统文化视频

播放优秀的传统文化视频, 使学生在观看视频的过程中, 受到优秀传统文化的沁润与洗礼, 明白孝悌忠信礼义廉耻, 是这个社会进步所需要的正能量, 自觉继承与弘扬民族优秀传统文化。

4.举办廉耻教育的专题讲座

邀请优秀的传统文化专家学者前来为毕业生讲解廉耻等传统文化的精要精髓, 使毕业生在聆听讲座的过程中形成正确的人生态度。

通过加强毕业生廉耻教育, 最终目的旨在使毕业生成为知廉耻的有道德的社会主义事业接班人和建设者。 在今后的人生道路上, 每名毕业生做到“存好心、说好话、行好事、做好人”。习总书记说:“未来中国, 是一群正知, 正念, 正能量人的天下。 真正的危机, 不是金融危机, 而是道德与信仰的危机。 谁的福报越多, 谁的能量越大。 与智者为伍, 与良善者同行, 心怀苍生, 大爱无疆。”知廉耻、明荣辱的大学毕业生必将是我们这个民族复兴的中流砥柱。

摘要:目前大学生毕业教育存在一些不足之处, 使毕业生不能在走入社会之前受到最有效的道德教育。加强对毕业生的廉耻教育, 利于提高大学毕业生明辨是非善恶的能力, 增强大学毕业生社会主义荣辱观, 巩固大学毕业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完善大学毕业生的行为举止, 使毕业生在今后的人生道路上明理守礼, 诚实守信, 爱岗敬业。

关键词:廉耻教育,毕业教育,思想政治教育

参考文献

[1]论语·为政[M].北京:燕山出版社, 1995.

[2]孟子·尽心上[M].北京:燕山出版社, 1995.

[3]朱熹:孟子·集注[M].北京:燕山出版社, 1995.

[4]康有为:孟子微[M].台北:台湾商务印书馆, 1970.

[5]袁济喜.廉耻建构与文化本体[J].中国人民大学学报, 2007, 04:114-121.

篇4:顾炎武《廉耻》第二段

吾观三代以下,世衰道微,弃礼义,捐廉耻,非一朝一夕之故。然而松柏后凋于岁 寒,鸡鸣不已于风雨,彼昏之日,固未尝无独醒之人也!顷读《颜氏家训》有云:“齐 朝一士夫尝谓吾曰:‘我有一儿,年已十七,颇晓书疏,教其鲜卑语,及弹琵琶,稍欲 通解,以此伏事公卿,无不宠爱。’吾时俯而不答。异哉,此人之教子也!若由此业自 致卿相,亦不愿汝曹为之。”嗟乎!之推不得已而仕于乱世,犹为此言,尚有《小宛》 诗人之意,彼阉然媚于世者,能无愧哉!

罗仲素曰:教化者,朝廷之先务;廉耻者,士人之美节;风俗者,天下之大事。朝廷有教化,则士人有廉耻;士人有廉耻,则天下有风俗。

字词句梳理

三代:指夏、商、周三个朝代。

世道

翻译

我考察自三代以下,社会和道德日益衰微,礼义被抛弃,廉耻被掼在一边,不是一 朝一夕的事了。但是凛冽的冬寒中有不凋的松柏,风雨如晦中有警世的鸡鸣,那些昏暗 的日子中,实在未尝没有独具卓识的清醒者啊!最近读到《颜氏家训》上有一段话说: “齐朝一个士大夫曾对我说:‘我有一个儿子,年已十七岁,颇能写点文件书牍什么的,教他讲鲜卑话,也学弹琵琶,使之稍为通晓一点,用这些技能侍候公卿大人,到处受 到宠爱。’我当时低首不答。怪哉,此人竟是这样教育儿子的!倘若通过这些本领能使 自己做到卿相的地位,我也不愿你们这样干。”哎!颜之推不得已而出仕于乱世,尚且 能说这样的话,还有《小宛》诗人的精神,那些卑劣地献媚于世俗的人,能不感到惭愧 么?

罗仲素说:教化是朝廷急要的工作;廉耻是士人优良的节操,风俗是天下的大事。朝廷有教化,士人便有廉耻;士人有廉耻,天下才有良风美俗。

作者简介

顾炎武是明末清初著名的思想家、史学家、语言学家。也是一位致力于反清复明的 爱国斗士。顾炎武认为,明朝灭亡,一是亡于学术,二是亡于道德沦丧。他所说的道德 沦丧,就是指“士大夫之无耻”。明末清初之际,许多汉族士大夫只追求一己之富贵,忘却名族大义,寡廉鲜耻,投靠清朝廷,顾炎武对这些卖国、变节的士大夫,给予了无 情的谴责和批判。在他的心中,民族大义高于一切,那些投降清朝的人是出卖民族的败 类,是“阉然媚于世者”,是最无耻之人。因而他号召每一个国人讲廉耻,讲民族气节,肩负起拯救民族危亡的责任。他提出的“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就是指民族兴亡,匹夫有责。他用一生实践了自己的主张,集道德文章于一身,给后人树立了学习的楷模。而《廉耻》一文就集中地体现了他的这种主张。

引用

1【然而松柏后凋於岁寒,鸡鸣不已於风雨。】

松柏后凋于岁寒:语出《论语·子罕》:“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年岁寒冷,然后才知道松树和柏树最后萎谢的道理。比喻经过严酷考验,才能识别 一俱的品质。

鸡鸣不已於风雨:语出《诗经·郑风·风雨》:“风雨如晦,鸡鸣不已。既见君子,云胡不喜。”

晦:黑暗;已:止。风雨交加天色昏暗的早晨,雄鸡啼叫不止。比喻在黑暗的社会 里不乏有识之士。

其实,这里的松柏、鸣鸡正是作者精神的自况。康熙时有人举荐他去修《明史》,他以死辞之。后清廷开博学鸿词科,以怀柔政策安抚明朝遗贤,有人欲举荐他,他说: “七十老翁何所求?正欠一死。若必相逼,则以身殉。”他大节不亏,正气凛然,永远 拒绝这个异族政权。

2【《颜氏家训》有云:“„„亦不愿汝曹为之。”】

这句话引用自引用《颜氏家训·教子第二》。

《颜氏家训》是南北朝至隋朝时期颜之推的作品,主要记述个人经历、思想、学识 以告诫子孙,共二十篇。

在教子篇中,颜之推反对以媚世之术教子鞭斥弃礼义、捐廉耻的世风士习。顾炎武 认为这是知廉耻的表现,推而广之,以正道教世。

3【尚有《小宛》诗人之意。】

这里的《小宛》指的是《诗经·小雅·小宛》。

《诗经·小雅·小宛》描述的是:作者的父母去世之后,他的兄弟们嗜酒如命、不 务正业,致使家道衰败。而作者终日为国事或家事操劳奔波,力图维系着家门的传统。表达了作者怀念祖先、父母的思想感情,也暗含着今不如昔的深切感慨。

顾炎武说的“《小宛》诗人之意”即是颜之推对上文所提到的“三代以下,世衰道 微,弃礼义,捐廉耻”这种社会现象的悲愤和惋惜,4【罗仲素曰:“教化者,朝廷之先务;廉耻者,士人之美节;风俗者,天下之大事。朝廷有教化,则士人有廉耻,士人有廉耻,则天下有风俗。”】

引用南宋理学家罗仲素的语录,说明倡导廉耻的途径。

这里开头三句运用排比句式,从三个方面突出强调了“教化”“廉耻”“风俗”的 重要。然后,再从“朝廷”“士人”“天下”三个方面,对“教化”“廉耻”“风俗” 三者的关系进行推理,语气连贯,推理严密,富有逻辑力量。

内容解析

在之前的第一段顾炎武说明了“礼义廉耻”这“国之四维”中,耻尤为重要。但在 顾炎武所处的明末清初,礼崩乐坏,世风日下,百姓都不讲廉耻。所以在第二段,顾炎 武通过同样身处乱世、饱经忧患、颠沛流离的颜之推来证明士大夫能够于恶劣的社会环 境中,知廉耻,守节操。颜之推这个事例,与《颜氏家训》中的“阉然媚于世者”形成 正反对比,既是对作者观点的一个有力例证,也给人们树立了一个学习的榜样,充分体 现了文章论证过程逻辑的严密性。

篇5:讲信义 知廉耻 负责任 守纪律

琅琊国税 杜宏亮

尊敬的各位领导、同事们:大家好!今天我能够有机会站在这里发言,感到很荣幸,同时也非常激动!此时此刻,我最想说的话只有两个字,感谢!作为一名基层一线税务工作者,我觉得我是非常幸运和幸福的。因为在这里工作,我能够时刻感受到领导和同事们对我的关心和帮助,感受到工作中给我足够的信任与支持。因此,在这里,我首先要衷心的感谢各位领导们,感谢同事们!今天能够代表先进典型发言,我觉得归功于十二个字:“讲信义、知廉耻、负责任、守纪律”。17年如一日,怀着对税收事业的无限忠诚,我始终坚持这十二个字的人生信条,勤勤恳恳工作,清清白白做人。

坚守“忠诚、服从、进取”的理念

“共产党员是块砖,哪里需要哪里搬。”这些年来,在组织需要我的时候,我从不讲条件,坚决服从组织决策安排,以实际行动默默地实践着这句话。对于每一次组织上交付的工作,从来不扯理由,不讲条件,不计得失,并且迅速在新的岗位上打开局面,创造新的成绩。2013年9月,市局抽调我参加世纪大道和扬子东路两处的拆迁工作,开始了“5+2”“白+黑”的工作模式,直到12月底,没有完整的休息过一天,白天奔赴十几公里外的拆迁现场逐户做被拆迁户的思想工作,晚上不知何时下班,只要有空就立即赶回办公室处理日常工作难题,不让一件工作落下,在此期间本人还承担了市局岗位责任规程个体部分的编写工作。在扬子分局的5年里,在全体同事的共同努力下,大家荣辱与共,开拓创新,克难奋进,个体税收征管不断取得新进展。个体税收收入从2009年的900万,增长到2013年的6489万,占全市个体税收总量的39.3%;达起征点户由2011年底的289户上升到811户,月核定税款由49万上升到60万,分别增长了18%和22%。

坚定“正直、廉洁、自律”的信念

古人有“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铮言,工作中我始终奉行“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的信念,耐得住寂寞,守得住清贫,挡得住诱惑,学会了用党员的标准对不良现象说“不”。特别是在规范行业管理工作中坚决抵制说情风,每开展一个行业整治,首先在全局内部进行动员宣传,“堡垒”首先从内部进行强化,不让“堡垒”从内部被攻破,整治期间一律不得接受请托,统一政策,统一思想,确保行业整治达到效果,给纳税人营造一个公平的竞争环境。连续3年在市直范围内开展了药品零售行业的专项整治,对全市72户有医保刷卡资格的纳税人进行专项整治,补缴税款60余万元;对拒不缴纳税款的纳税人强制执行6户次,保障了税收秩序稳定;对金银首饰、电动车、建材市场等行业进行专项治理,取得良好效果;规范苗圃经营户免税资格的备案手续,对建账情况进行实地检查,核定每户的发票用量,有效控制了虚开、代开行为。

坚持“敬业、忘我、奉献”的观念

“他心中装着百万人民,唯独没有他自己”。这是当年兰考县委书记焦裕禄的人生境界,也是我学习和效仿的榜样。在扬子分局工作5年,殚精竭虑,工作业绩上来了,却不知疾病也已上身了。看到我每天身体不适,妻子逼着我去医院检查,医生发现我不仅患有胃病,颈椎病、还患有多发性肾结石,一痛起来,常人难以想象。今年8月,因颈椎病压迫右手神经传导受阻,右手无法正常抬起和抓笔,医生说如果不及时休息治疗会造成神经永久性损伤,到时右手可能就废了,将无法再正常工作。当时市局安排我去配合拆迁工作,分局也正在开展几个行业的专项治理,我权衡再三,不能因为我耽误了工作运转。我没有向组织上请假住院,隐瞒了病情,与医生商量办理了住院手续,每天利用中午和晚上时间去医院治疗了一个月,由于没有好好的休息治疗,至今右手还留下了麻木的后遗症。在“敬业、忘我、奉献”观念的支持下,近几年我始终忘我地开展各项工作:定期开展漏征漏管清理,提请代征单位协助,对主要城区、繁华路段、专业交易市场、偏远集镇等,进行了拉网式调查,建立调查清册和电子台账,彻底清查漏征漏管户;利用信息化技术,规范开展了个体委托代征工作,做到依法征收;组织代征人员专题培训,提高委托代征人员操作技能,共培训委托代征人员60余人次……我局委托代开发票的部分做法得到了省局巡视组的充分肯定。

昨天的收获已成为过去,信念要坚持一生才有意义,“讲信义、知廉耻、负责任、守纪律”我将坚守一生。

篇6:廉耻顾炎武文言文翻译

廉耻,即廉操与知耻,出自《荀子·修身》。另有散文《廉耻》,作者:顾炎武。下面是廉耻顾炎武文言文翻译,请参考!

廉耻顾炎武文言文翻译

原文

《五代史·冯道传》论曰:礼义廉耻,国之四维,四维不张,国乃灭亡。善乎,管生之能言也!礼义,治人之大法;廉耻,立人之大节;盖不廉则无所不取,不耻则无所不为。人而如此,则祸败乱亡,亦无所不至;况为大臣而无所不取,无所不为,则天下其有不乱,国家其有不亡者乎?然而四者之中,耻尤为要。故夫子之论士,曰:“行己有耻。”孟子曰:“人不可以无耻。无耻之耻,无耻矣。”又曰:“耻之于人大矣,为机变之巧者,无所用耻焉。”所以然者,人之不廉,而至于悖礼犯义,其原皆生于无耻也。故士大夫之无耻,是谓国耻。

吾观三代以下,世衰道微,弃礼义,捐廉耻,非一朝一夕之故。然而松柏后凋于岁寒,鸡鸣不已于风雨,彼昏之日,固未尝无独醒之人也!顷读《颜氏家训》有云:“齐朝一士夫尝谓吾曰:‘我有一儿,年已十七,颇晓书疏,教其鲜卑语,及弹琵琶,稍欲通解,以此伏事公卿,无不宠爱。’吾时俯而不答。异哉,此人之教子也!若由此业自致卿相,亦不愿汝曹为之。”嗟乎!之推不得已而仕于乱世,犹为此言,尚有《小宛》诗人之意,彼阉然媚于世者,能无媿哉!

罗仲素曰:教化者朝廷之先务,廉耻者士人之美节;风俗者天下之大事。朝廷有教化,则士人有廉耻;士人有廉耻,则天下有风俗。

古人治军之道,未有不本于廉耻者。《吴子》曰:“凡制国治军,必教之以礼,励之以义,使有耻也。夫人有耻,在大足以战,在小足以守矣。”《尉缭子》言:“国必有慈孝廉耻之俗,则可以死易生。”而太公对武王:“将有三胜,一曰礼将,二曰力将,三约止欲将。故礼者,所以班朝治军而兔苴之武夫,皆本于文王后妃之化;岂有淫刍荛,窃牛马,而为暴于百姓者哉!”《后汉书》:张奂为安定属国都尉,“羌豪帅感奂恩德,上马二十匹,先零酋长又遗金鐻八枚,奂并受之,而召主簿于诸羌前,以酒酹地曰:‘使马如羊,不以入廐;使金如粟,不以入怀。’悉以金马还之。羌性贪而贵吏清,前有八都尉率好财货,为所患苦,及奂正身洁己,威化大行”。呜呼!自古以来,边事之败,有不始于贪求者哉?吾于辽东之事有感。

杜子美诗:安得廉颇将,三军同晏眠!一本作“廉耻将”。诗人之意,未必及此,然吾观《唐书》,言王佖为武灵节度使,先是,土蕃欲成乌兰桥,每于河壖先贮材木,皆为节帅遣人潜载之,委于河流,终莫能成。蕃人知佖贪而无谋,先厚遗之,然后并役成桥,仍筑月城守之。自是朔方御寇不暇,至今为患,由佖之黩货也。故贪夫为帅而边城晚开。得此意者,郢书燕说,或可以治国乎!

译文

《五代史·冯道传·论》道:“礼义廉耻,国之四维,四维不张,国乃灭亡。”妙啊,管子的善于立论!礼义是治理人民的大法;廉耻,是为人立身的大节。大凡不廉便什么都可以拿;不耻便什么都可以做。人到了这种地步,那便灾祸、失败、逆乱、死亡,也就都随之而来了;何况身为大臣而什么都拿,什么都做,那么天下哪有不乱,国家哪有不亡的呢?然而在这四者之间,耻尤其重要。因此孔子论及怎么才可以称为士,说道:“个人处世必须有耻。”孟子说:“人不可以没有耻,能以无耻为可耻,就能免于羞耻了。”又说:“耻对于人关系大极了,那些搞阴谋诡计耍花样的人,是根本谈不上耻的。”其所以如此,因为一个人的不廉洁,乃至于违犯礼义,推究其原因都产生在无耻上。因此(国家领袖人物)士大夫的无耻,可谓国耻。

我考察自三代以下,社会和道德日益衰微,礼义被抛弃,廉耻被掼在一边,不是一朝一夕的事了。但是凛冽的冬寒中有不凋的松柏,风雨如晦中有警世的鸡鸣,那些昏暗的日子中,实在未尝没有独具卓识的清醒者啊!最近读到《颜氏家训》上有一段话说:“齐朝一个士大夫曾对我说:‘我有一个儿子,年已十七岁,颇能写点文件书牍什么的,教他讲鲜卑话,也学弹琵琶,使之稍为通晓一点,用这些技能侍候公卿大人,到处受到宠爱。’我当时低首不答。怪哉,此人竟是这样教育儿子的!倘若通过这些本领能使自己做到卿相的地位,我也不愿你们这样干。”哎!颜之推不得已而出仕于乱世,尚且能说这样的话,还有《小宛》诗人的精神,那些卑劣地献媚于世俗的人,能不感到惭愧么?

罗仲素说:教化是朝廷急要的工作;廉耻是士人优良的节操,风俗是天下的大事。朝廷有教化,士人便有廉耻;士人有廉耻,天下才有良风美俗。

古人治军的原则,没有不以廉耻为本的。《吴子》说:“凡是统治国家和管理军,必须教军民知道守礼,勉励他们守义,这是为了使之有耻。当人有了耻,从大处讲就能战攻,从小处讲就能退守了。”《尉缭子》说:“一个国家必须有慈孝廉耻的习尚,那就可以用牺牲去换得生存。”而太公望对答武王则说:“有三种将士能打胜仗,一是知礼的将士,二是有勇力的将士,三是能克制贪欲的将士。因为有礼,所以列朝治军者和粗野的武夫,都能遵循文王后妃的教化行事;难道还有欺凌平民、抢劫牛马,而对百姓实行残暴手段的么?”《后汉书》上记载:张奂任安定属国都尉,“羌族的首领感激他的恩德,送上马二十匹,先零族的酋长又赠送他金环八枚,张奂一起收了下来,随即召唤属下的主簿在羌族众人的面前,以酒酹地道:‘即使送我的马多得像羊群那样,我也不让它们进马厩;即使送我的金子多得如粟米,我也不放进我的`口袋。’把金和马全部退还。羌人的性格重视财物而尊重清廉的官吏,以前的八个都尉,大都贪财爱货,为羌人所怨恨,直到张奂正直廉洁,威望教化才得到了发扬。”唉!自古以来,边疆局势的败坏,岂有不从贪求财货开始的么!我对辽东的事件不能无感。

篇7:廉耻顾炎武文言文翻译

廉耻顾炎武文言文翻译

原文

《五代史·冯道传》论曰:礼义廉耻,国之四维,四维不张,国乃灭亡。善乎,管生之能言也!礼义,治人之大法;廉耻,立人之大节;盖不廉则无所不取,不耻则无所不为。人而如此,则祸败乱亡,亦无所不至;况为大臣而无所不取,无所不为,则天下其有不乱,国家其有不亡者乎?然而四者之中,耻尤为要。故夫子之论士,曰:“行己有耻。”孟子曰:“人不可以无耻。无耻之耻,无耻矣。”又曰:“耻之于人大矣,为机变之巧者,无所用耻焉。”所以然者,人之不廉,而至于悖礼犯义,其原皆生于无耻也。故士大夫之无耻,是谓国耻。

吾观三代以下,世衰道微,弃礼义,捐廉耻,非一朝一夕之故。然而松柏后凋于岁寒,鸡鸣不已于风雨,彼昏之日,固未尝无独醒之人也!顷读《颜氏家训》有云:“齐朝一士夫尝谓吾曰:‘我有一儿,年已十七,颇晓书疏,教其鲜卑语,及弹琵琶,稍欲通解,以此伏事公卿,无不宠爱。’吾时俯而不答。异哉,此人之教子也!若由此业自致卿相,亦不愿汝曹为之。”嗟乎!之推不得已而仕于乱世,犹为此言,尚有《小宛》诗人之意,彼阉然媚于世者,能无媿哉!

罗仲素曰:教化者朝廷之先务,廉耻者士人之美节;风俗者天下之大事。朝廷有教化,则士人有廉耻;士人有廉耻,则天下有风俗。

古人治军之道,未有不本于廉耻者。《吴子》曰:“凡制国治军,必教之以礼,励之以义,使有耻也。夫人有耻,在大足以战,在小足以守矣。”《尉缭子》言:“国必有慈孝廉耻之俗,则可以死易生。”而太公对武王:“将有三胜,一曰礼将,二曰力将,三约止欲将。故礼者,所以班朝治军而兔苴之武夫,皆本于文王后妃之化;岂有淫刍荛,窃牛马,而为暴于百姓者哉!”《后汉书》:张奂为安定属国都尉,“羌豪帅感奂恩德,上马二十匹,先零酋长又遗金鐻八枚,奂并受之,而召主簿于诸羌前,以酒酹地曰:‘使马如羊,不以入廐;使金如粟,不以入怀。’悉以金马还之。羌性贪而贵吏清,前有八都尉率好财货,为所患苦,及奂正身洁己,威化大行”。呜呼!自古以来,边事之败,有不始于贪求者哉?吾于辽东之事有感。

杜子美诗:安得廉颇将,三军同晏眠!一本作“廉耻将”。诗人之意,未必及此,然吾观《唐书》,言王佖为武灵节度使,先是,土蕃欲成乌兰桥,每于河壖先贮材木,皆为节帅遣人潜载之,委于河流,终莫能成。蕃人知佖贪而无谋,先厚遗之,然后并役成桥,仍筑月城守之。自是朔方御寇不暇,至今为患,由佖之黩货也。故贪夫为帅而边城晚开。得此意者,郢书燕说,或可以治国乎!

译文

《五代史·冯道传·论》道:“礼义廉耻,国之四维,四维不张,国乃灭亡。”妙啊,管子的善于立论!礼义是治理人民的大法;廉耻,是为人立身的大节。大凡不廉便什么都可以拿;不耻便什么都可以做。人到了这种地步,那便灾祸、失败、逆乱、死亡,也就都随之而来了;何况身为大臣而什么都拿,什么都做,那么天下哪有不乱,国家哪有不亡的呢?然而在这四者之间,耻尤其重要。因此孔子论及怎么才可以称为士,说道:“个人处世必须有耻。”孟子说:“人不可以没有耻,能以无耻为可耻,就能免于羞耻了。”又说:“耻对于人关系大极了,那些搞阴谋诡计耍花样的人,是根本谈不上耻的。”其所以如此,因为一个人的不廉洁,乃至于违犯礼义,推究其原因都产生在无耻上。因此(国家领袖人物)士大夫的无耻,可谓国耻。

我考察自三代以下,社会和道德日益衰微,礼义被抛弃,廉耻被掼在一边,不是一朝一夕的事了。但是凛冽的冬寒中有不凋的松柏,风雨如晦中有警世的鸡鸣,那些昏暗的日子中,实在未尝没有独具卓识的清醒者啊!最近读到《颜氏家训》上有一段话说:“齐朝一个士大夫曾对我说:‘我有一个儿子,年已十七岁,颇能写点文件书牍什么的,教他讲鲜卑话,也学弹琵琶,使之稍为通晓一点,用这些技能侍候公卿大人,到处受到宠爱。’我当时低首不答。怪哉,此人竟是这样教育儿子的!倘若通过这些本领能使自己做到卿相的地位,我也不愿你们这样干。”哎!颜之推不得已而出仕于乱世,尚且能说这样的话,还有《小宛》诗人的精神,那些卑劣地献媚于世俗的人,能不感到惭愧么?

罗仲素说:教化是朝廷急要的工作;廉耻是士人优良的节操,风俗是天下的大事。朝廷有教化,士人便有廉耻;士人有廉耻,天下才有良风美俗。

古人治军的原则,没有不以廉耻为本的。《吴子》说:“凡是统治国家和管理军,必须教军民知道守礼,勉励他们守义,这是为了使之有耻。当人有了耻,从大处讲就能战攻,从小处讲就能退守了。”《尉缭子》说:“一个国家必须有慈孝廉耻的习尚,那就可以用牺牲去换得生存。”而太公望对答武王则说:“有三种将士能打胜仗,一是知礼的将士,二是有勇力的将士,三是能克制贪欲的将士。因为有礼,所以列朝治军者和粗野的武夫,都能遵循文王后妃的教化行事;难道还有欺凌平民、抢劫牛马,而对百姓实行残暴手段的么?”《后汉书》上记载:张奂任安定属国都尉,“羌族的首领感激他的恩德,送上马二十匹,先零族的酋长又赠送他金环八枚,张奂一起收了下来,随即召唤属下的主簿在羌族众人的面前,以酒酹地道:‘即使送我的马多得像羊群那样,我也不让它们进马厩;即使送我的金子多得如粟米,我也不放进我的口袋。’把金和马全部退还。羌人的性格重视财物而尊重清廉的官吏,以前的八个都尉,大都贪财爱货,为羌人所怨恨,直到张奂正直廉洁,威望教化才得到了发扬。”唉!自古以来,边疆局势的败坏,岂有不从贪求财货开始的么!我对辽东的事件不能无感。

上一篇:自编童话故事作文六年级下一篇:今天,阳光很好心情很高兴散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