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普法学习记录

2024-04-08

教师普法学习记录(共9篇)

篇1:教师普法学习记录

军民路小学普法学习记录

时间:2015年3月13日

地点:一楼办公室 参会人:全体教师

主题:学习《宪法》

主持:关华

主要内容:

充分了解到了这次修改宪法的特点 从修正案的内容看,主要有以下几个特点:

一、现实性

这次宪法修改通过对以下几方面的补充和调整,进一步保证了宪法与现实的统一。

一是确立“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宪法的指导思想。宪法的指导思想是宪法的灵魂,是引导国家各项工作和实施宪法的指南。把“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写入宪法,反映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意愿,为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在新世纪新阶段继续团结奋斗提供了共同的思想基础。

二是进一步明确国家发展非公有制经济的方针。在宪法中规定经济制度是我国社会主义宪法的基本特征之一。现行宪法制定时我国还处于计划经济时期,个体、私营等非公有制经济在国民经济中所占比重很小,宪法没有明确非公有制经济的地位。随着改革开放的发展,非公有制经济在国民经济中扮演的角色越来越重要。宪法修正案把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纳入统一战线的范

畴,表明我国政权的基础扩大了,合法性增强了,对于维护国家稳定,保护劳动者的积极性,促进经济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三是完善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组成的规定。自香港、澳门回归祖国后,特别行政区就成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组成部分,向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选派自己的代表。宪法修正案在宪法第59条第1款关于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组成的规定中增加“特别行政区”,符合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组成的实际情况。

四是关于国家主席职权的规定。改革开放以来,国家间的交流和合作越来越频繁,客观上要求国家主席参与更多的国事活动。宪法修正案根据现实需要赋予国家主席“进行国事活动”的职权,是非常必要的。

二、以民为本

宪法修正案充分体现了对公民权利的关注和保护。第一,宪法修正案确立“国家尊重和保障公民权利的原则,把公民权利由一个政治概念上升为法律概念,把尊重和保障公民权利的主体由党和政府上升为国家,突出了人本精神,对于保障公民权利,推动我国的宪政事业,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第二,完善对私有财产的保护。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公民拥有的私人财产有了不同程度的增加,越来越多的公民有了私人的生产资料,人们对用法律保护自己的财产有了更加迫切的要求。这次修改,一是规定了国家保

护公民私有财产权的职责;二是用“财产权”取代了原条文中的“所有权”,明确了“私有财产权”的概念,私有财产权成为公民的基本权利;三是规定一切合法的私有财产都受保护,公民的生活资料受保护,公民的生产资料也受保护;四是规定对私有财产的征收、征用制度。

第三,建立健全社会保障制度的规定。社会保障制度直接关系到广大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是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客观要求,是社会稳定和国家长治久安的重要保证。宪法修正案在宪法第14条中增加一款:“国家建立健全同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的社会保障制度。”这样修改必将有力地推进社会保障的立法进程,更好地保障公民特别是困难群体的基本生存权利。

军民路小学普法学习记录

时间:2015年5月26日

地点:一楼多媒教室

参会人:全体教师

主持:张利华 主题:学习解读《未成人保护法》 主要内容:

学校不得违法开除未成年学生

学校对品行有缺点、学习有困难的学生,应当耐心教育、帮助,不得歧视,不得违反法律和国家规定开除未成年学生。否则,学校教职工将承担法律责任!

新的《未成年人保护法》明确要求当地政府要承担起农民工同住子女义务教育的责任:各级人民政府应当采取措施保障家庭经济困难的、残疾的和流动人口中的未成年人等接受义务教育。

针对目前中小学生日益加重的学习负担,新的《未成年人保护法》规定,无特殊情况,学校不得延长未成年学生在校学习时间。学校应当与未成年学生的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互相配合,保证未成年学生必要的睡眠、娱乐和体育锻炼时间,不得加重他们的学习负担。

教师再骂“笨死了”将受惩处

“笨死了”、“都笨成这样了你还活着干吗”,6月1日起,如果老师再这样骂学生,将是一种违法行为。

老师脱口而出的辱骂词句,是许多被辱骂孩子心中挥之不去的阴影。

针对这一现象,《未成年人保护法》明确规定,学校的教职工应当尊重未成年人的人格尊严,不得对未成年人实施体罚、变相体罚或者有其他侮辱人格尊严的言行,违者最高可追究刑事责任。

教师不能在校内吸烟

如果校园内见到老师抽烟的话,从6月1日起,学生可以理直气壮地制止。

新修订的《未成年人保护法》明确规定:任何人不得在中小学校、幼儿园、托儿所的教室、寝室、活动室和其他未成年人集中活动的场所吸烟、饮酒。对经营者向未成年人出售烟酒作出了禁止性规定。

如果经营者向未成年人出售烟酒,或者没有在显著位置设置不向未成年人出售烟酒标志的,由主管部门责令改正,依法给予行政处罚。

突发事件先救未成年人

学校、幼儿园应当建立安全制度,发生突发事件时,应当优先救护未成年人;教育行政等部门和学校应当根据需要,制定应对各种灾害、传染性疾病、食物中毒、意外伤害等突发事件的预案。

父母外出要委托“代家长”

为了防止父母对子女“生而不养、养而不教、教而不当”,新的《未成年人保护法》规定,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应当学习家庭教育知识,正确履行监护职责,抚育未成年人健康成长;父母因外出务工等原因不能履行对未成年人监护职责的,应当依法委托有监护能力的其他成年人代为监护。

父母不可偷看孩子日记

2007年1月,在商报和心理专家举办的“问题少年”见面会上,15岁的女孩小雪,很长时间不和爸爸说话,在心理咨询师的引导下,孩子才说出来是因为爸爸偷看了她的日记。

父母再偷看孩子的日记,不仅是伤害感情了,还要受到批评教育。新的《未成年人保护法》指出,任何人不得不经未成年人同意,察看他们的日记、信件等。

军民路小学普法学习活动记录 时间:3月25日 地点:会议室 主持:关华

主要内容:

《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

出席:全体教师

内容摘要:

一、爱国守法。

热爱祖国,热爱人民,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拥护社会主义。全面贯彻国家教育方针,自觉遵守教育法律法规,依法履行教师职责权利。不得有违背党和国家方针政策的言行。

二、爱岗敬业。

忠诚于人民教育事业,志存高远,勤恳敬业,甘为人梯,乐于奉献。对工作高度负责,认真备课上课,认真批 改作业,认真辅导学生。不得敷衍塞责。

三、关爱学生。

关心爱护全体学生,尊重学生人格,平等公

正对待学生。对学生严慈相济,做学生良师益友。保护学生安全,关心学生健康,维护学生权益。不讽刺、挖苦、歧视学生,不体 罚或变相体罚学生。

四、教书育人

。遵循教育规律,实施素质教育。循循善诱,诲人不倦,因材施教。培养学生良好品行,激发学生创新精神,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不以分数作为评价学生的唯一标准。

五、为人师表。

坚守高尚情操,知荣明耻,严于律己,以身

作则。衣着得体,语言规范,举止文明。关心集体,团结协作,尊重同事,尊重家长。作风正派,廉洁奉公。自觉抵制有偿家教,不利用职务之便谋取私利。

六、终身学习。

崇尚科学精神,树立终身学习理念,拓宽知识

视野,更新知识结构。潜心钻研业务,勇于探索创新,不断提高 专业素养和教育教学水平。

法制教育活动记录

活动时间;2015.5.12 活动地点:学校操场 参加人员:全体师生

活动主题: 预防侵害的基本方法原则是什么?

为了辖区青少年健康成长,让青少过一个健康、快乐、平安的学习生活环境,胡桥乡派出所给辖区青少年上了堂以安全防范为主题的法制讲座课,内容如下:

预防侵害的基本方法是什么?

1.义正辞严,当场制止。2.处于险境,紧急求援。3.虚张声势,巧妙周旋。4.主动避开,脱离危险。5.诉诸法律,报告公安。6.心明眼亮.记牢特点。7.堂堂正正,不贪不占。8.遵纪守法,消除隐患。预防侵害的基本原则是什么?

1.依靠法律,预防违法犯罪对自己的侵害 2.依靠组织,预防违法犯罪对自己的侵害 3.依靠群众,预防违法犯罪行为对自己的侵害 4.依靠智慧,预防违法犯罪行为对自己的侵害

篇2:教师普法学习记录

(五)时间:2014.5.200

地点:二楼微机室

参加人员:全体教师

支 持 人:张文武

主题:《教师法---教师的权利与义务》

主要内容:

教师法(权利和义务)

教师享有下列权利:

(一)进行教育教学活动,开展教育教学改革和实验;

(二)从事科学研究、学术交流,参加专业的学术团体,在学术活动中充分发表意见;全国注册建筑师、建造师考试备考资料 历年真题 考试心得 模拟试题

(三)指导学生的学习和发展,评定学生的品行和学业成绩;

(四)按时获取工资酬,享有国家规定的福利待遇以及寒暑假期的带薪体假;

(五)对学校教育教学、管理工作和教育行政部门的工作提出意见和

建议,通过教职工代表大会或者其他形式,参与学校的民主和理;

(六)参加进修或者其他方式的培训。

教师应当履行下列义务:

(一)遵守宪法、法律和职业道德,为人师表;

(二)贯彻国家的教育方针,遵守规章制度,执行学校的教学计划,履行教师聘约,完成教育教学工作任务;

(三)对学生进行宪法所确定的基本原则的教育和爱国主义、民族团

结的教育,法制教育以及思想品德、文化、科学技术教育,组织、带领学生

开展有益的社会活动;

(四)关心、爱护全体学生,尊重学生人格,促进学生在品德、智力、体质等方面全面发展;

(五)制止有害于学生的行为或者其他侵犯学生合法权益的行为,批评和抵制有害于学生健康成长的现象;

(六)不断提高思想政治觉悟和教育教学业务水平。

为保障教师完成教育教学任务,各级人民政府、教育行政部门、有关部门、学校和其他教育机构应当履行下列职责;

(一)提供符合国家安全标准的教育教学设施和设备;

(二)提供必需的图书、资料及其他教育教学用品;

(三)对教师在教育教学、科学研究中的创造性工作给以鼓励和帮助;

篇3:“观察记录”助幼儿教师成长

一、观察记录的意义目的

观察记录的意义目的是了解儿童的行为和行为变化,评价儿童的发展状态,探明儿童的最近发展区,理解儿童的内部需要,与儿童交流,因人施教。这样有助于与家长沟通创设和调控教育环境,设计和调整教育活动计划,支持儿童的学习,促使儿童实现发展的目标。

有些教师认为:“天天在看,还有什么好看的?看到的就这些事,那有什么用?班上孩子那么多,我怎么观察得过来?我对孩子是很熟悉的,观察不观察还有什么不同吗?”幼教体系一直都忽视幼儿教师观察能力的培养,长期使用购买的课程,导致教师忽视观察, 大量的时间付出也让一些教师选择无视观察。实际上,观察是幼儿教师的基本功,观察是适宜性教育的基础,是教师指导的前提,更是幼儿园课程设计的依据。观察能力需要培养,更需要实践锻炼,观察需要教师有耐心、细心和恒心。因此, 是否坚持观察是衡量教师专业水平的重要尺度。观察不是随便看,也不只是技术,没有足够的专业知识准备,在教育场景里很可能无法识别有价值的信息。因此,教师的视线和反应是衡量教师专业水准的重要依据。

二、观察记录的方法

《纲要》指出 : 采用观察记录的方法收集幼儿发展的资料是教师每天都必须做的。老师要具备观察记录的意识,不同老师对观察记录的理解是相同的。可见在进行记录前,首先要明确观察记录的意义和价值,有目的地强化自己在这方面的意识。

1.随机记录。即将自然情感中幼儿有代表性的行为记录下来。每个幼儿的性格及对事物的理解能力都是不一样的,哪怕针对同一件事情,幼儿做出的反应都会大不一样。秋游活动开始了,我们互相检查整理每位孩子的服装和背包,发现魏成峰小朋友没有准备秋游食品。魏成峰从小都是爷爷奶奶带大的,性格孤僻,不善于表达。我询问时,他低着头说:“奶奶没有帮我准备。”看到这里,我想到教师在进行观察记录时,自己是与被观察者有互动关系的人。此刻我想他的心里一定非常难过,一定希望自己有一份秋游食品。于是我决定把消息告诉小朋友:“有谁愿意主动分享背包食物。”有小朋友出于不舍心理,有小朋友举手并从包里拿出饼干、饮料赠送给魏成峰小朋友。他哭着说:“谢谢大家,谢谢你。”之后又笑着吃香喷喷的饼干,开心极了。我立即把这些都记了下来,每次想到这件事心灵深有感触,弱小的心灵需要受保护,需要更多人关爱与支持。

2.随时记录 。为即时记录孩子们在活动中的行为、语言 ,并同时与家长达成共识,我园自行设计的《成长手册》就是一本集全面、快速、有效、沟通于一体的成长档案册。在《成长手册》中,我们分为三个年龄段,针对不同的年龄进行不同的教育观察侧重点。如在小班年龄段以打钩记录生活方面 (如进餐、午睡、礼貌、情绪等)为主,有需要时则加入简短的文字记录;而中大班则从与同伴相处的合作性方面、解决困难的独立性方面、活动的参与性、主动性、创造性等方面着手进行文字记录。 同时我园的《成长手册》包括孩子们每学期身体发展方面的各项测查记录,这样家长不仅可通过记录及时、全面地了解孩子当天的在园情况, 还可系统性看到孩子生长发育的情况。

3.记录孩子 的作品。主要是记录幼儿的绘画作品、手工作品及数学课上的分类记录练习等, 促使孩子们更积极地参与各项活动。蒙台梭利提出:每位老师都要将自己的眼睛训练得如鹰眼般的敏锐、能观察到儿童最细微的动作、能探知到儿童最般切的需要。可以不受线路限制,但要从作品中发现一些不寻常的事情,更好地了解幼儿的发展趋势。

三、观察记录的交流与体会

教师凭借详细的观察记录, 得以真正走进幼儿的内心世界,最终准确、科学地分析、评价幼儿,找到适宜的教育对策。

1.与幼儿的交流 : 起先 , 孩子们对于记录工作很好奇 , 很想知道老师为什么整天拿支笔在记录,为什么拿相机拍他们?每当我们冲他们对准镜头时,敏感的孩子会躲开镜头,大方的孩子却摆个Pose,让我们啼笑皆非。渐渐地,聪明的孩子们感觉到我们的记录是与他们有关的,就会上前来问:“老师,你在写什么呀? ”为满足孩子们的好奇心,消除他们的疑虑与不安,我们把记录的读给孩子们听, 把拍下的照片夹进他的档案袋给他看,师生交流就自然和谐地开展着。孩子们自从知晓老师是在记录他们进步的地方,就更积极地投入活动,尽量把自己优秀的方面展现给老师看。我们读记录的方式也受到幼儿的欢迎,每当宣读记录时,连平时最调皮的孩子也安静下来,他们会为自己的出色而感到骄傲, 也会为别人的进步而感到高兴,他们分享着各自的快乐,自信心在老师对他的关注下悄然树立。

2.与同班老师的交流 :班上的两位老师 ,平时都各自记录各自发现的点滴,到周末了,就会坐下来进行交流,根据记录进行各案分析,发现问题,找到原因,商讨对策,联系家长,共同教育,最关键的是反思再教育。

篇4:一个幼儿教师母亲的个案记录

1、基本情况:案主为一名3岁半的女孩,父亲工作非常忙,一天中,经常与孩子两头见不到面,母亲是一名非常敬业的幼儿园教师,案主两岁之前是由一名五十多岁的农村大妈独自在家带,一岁九个月后,被母亲全托到一名性格比较急躁,要求严格的退休教师家,直至两岁九个月上幼儿园,现在与父母在一起,但是父母累了一天回家,极少与孩子沟通,业余时间案主常常是独自看电视或者玩玩具。

2、 性格特点:活泼好动,不惧生人,能主动与人沟通并很快信任别人,心理特点上表现出没有安全感,常常吃手、啃手指甲。

3、教师对他的评价:案主性格开朗,胆子大。由于母亲是本园的教师,有一种与生俱来的优越感,再加上许多同事经常到班上逗她玩,虽然我有非常丰富的幼儿教育经验,但是仍感觉到比较难管理。她在与同伴的交往中,常常表现出较强的“自我性”,经常抢别的小朋友的玩具,推挤别人,像个男孩子;在学习知识时,小动作多、注意力非常容易分散、数学能力比较弱、自我约束能力差。

4、母亲的心里话:由于我是一名幼儿教师,把耐心都给了工作中的孩子,面对自己的孩子,一方面表现出希望她比别的孩子强,更严格的要求她;另一方面在教育她的过程中缺乏耐心,经常训斥,使得她在犯错误时虽然能及时讨饶道歉说对不起,但过不多久她多动的毛病又犯了。

二、个案指导设想

1、通过与母亲的特殊关系,加强情感联系。调整母亲对孩子在许多问题上的看法,对自己的孩子多一些耐心、多鼓励和赏识自己的孩子、多沟通从而更深入的了解孩子,培养和孩子之间的情感。

2、以尊重为原则,循序渐进地改变案主的不良习惯,帮助她与小朋友较和谐地相处。

3、教师应给予特殊的关爱,在生活方面给予帮助、在学习方面多鼓励随时督促、对其优点适时表扬使其转变观念意识到自己是一个好孩子,逐渐约束自己的行为。

三、观察与教育记录

实录一:

下午接孩子时,班上教师告诉我案主在区域活动时把什么玩具都占为己有。人家要玩,他就打,就咬,吓得其他孩子哇哇大哭,为了和小朋友抢积木打人、咬人,当被伤害的两名小朋友去告诉老师时,她还若无其事的玩抢来的积木。

措施:

针对这种情况,我主动与已经了解了案主五个多月的教师交谈,希望从他那里得到与孩子沟通的更好的方法,我怕自己因为“医不自治”而再次使用好像已经没用了的老办法,果然,他们班的教师给了我三个办法,我一一去试,比较有效果:

1、引导孩子从说“我”到“看我”,增强案主的自我认识能力,给孩子作良好的榜样,让孩子在模仿父母或者喜欢的动画人物的过程中,学会认识自我、评价自我、控制自我,形成良好的自我意识。

2、父母多抽出时间安排和孩子的周末活动,丰富活动内容,增强案主的自我情感体验,体验与父母在一起倍受重视的感觉。

3、以更积极的态度去面对孩子,少批评多表扬。并常常鼓励孩子带一些好吃的东西与班上小朋友一起分享。

实录二:

别人送给案主两个小印章,我下班回家在做饭,案主一人在客厅玩耍,我怕她用印章到处乱印,专程给她找了两张大纸,并叮咛了不许在墙上和别的地方印,可是当我半小时后回到客厅却发现沙发上、墙上等地方已印满了印章上的图案。

分析:

处在三岁左右时期的孩子好奇心理很强,不管对什么东西都很感兴趣,尤其是那些好看好玩的。动画片里经常出现的一些人物、动物,对他们的吸引力非常强,他们会很认真地听讲故事,有的东西总想弄个明白,所以他们会玩玩弄弄,甚至把图书也撕坏了。再加上通过自己的小操作,就能留下印迹,好奇心和成就感会促使他们乐此不疲的重复着同一动作,而忘了妈妈的叮咛和后果。事实上,孩子所表现出的小破坏,有时并非真的坏行为。我将孩子的这些行为总结出来与同事共同讨论提出了以下几种方法:

措施:

1、体验成功

案主的绘画不是很好,经常乱涂乱画,有时甚至涂得整张都是黑黑的。但是有一次,她却画得非常成功,那是用棉签画小花,班主任及时地表扬了她,还在班级里展示了她的作品,并奖励一颗五角星,她开心极了,从这以后,她画画不再是乱涂乱画了。班主任的一句“很好”、“真棒”、一个微笑、点头都鼓舞了她、激励了她。

2、榜样示范

案主在班上经常横冲直撞,觉得别人妨碍她,就用手把小朋友一把推开,惹得小朋友看到她就急忙躲开。班主任对她说:“如果你走路时慢慢地走,不去撞人家,别人就会愿意和你玩。你看,思思小朋友走路慢慢的,眼睛看好了再走,就不会撞到别人了。如果你和他一样,小朋友就喜欢跟你玩了,对吗?”她使劲地点点头。

我和案主在院子里玩一只小鸡,她迎面对小鸡跑来,吓得小鸡早早就躲到一边。我说:“你看,小鸡也知道你会伤害它,所以就早早跑到一边不想和你做好朋友。你看亮亮哥哥多爱你怕你摔倒遇到不好走的路就紧紧拉住你的手,你是不是很喜欢和他玩呢?……”

3、赏识激励

案主的爸爸有一天照顾其起床,刚好突然要赶一篇材料,在他不停的鼓励下,从没有自己穿过衣服的案主居然从头到脚没让大人插手,把自己的衣服穿得整整齐齐。

案主把自己心爱的小鸡借给楼下的弟弟玩,第二天在楼上看到了想要回小鸡,我就鼓励他自己去要回来,没想到它不仅成功地要回了小鸡,而且够不着电梯按钮的她居然还会跑到楼门外,找到保安帮助她成功的回到了家。我在大肆的表扬她一番之后,对她说:“你要是以后做什么事都像这次这么用心,我们一定会更爱你的。”

四、观察記录小结

每个孩子都是一块玉,一块未经雕琢没有成型的玉。在他幼小的时候,如果我们能正确的引导、有效的教育,那么她就会闪闪发光。作为家长应该在了解孩子心理特点的基础上多和孩子的班主任沟通,从小事入手一步步的帮助孩子改掉不良的习惯。

篇5:教师普法学习制度

教师普法学习制度

为了增强全校教职员工法制观念,提高法律素质,做到知法、懂法、守法、用法、护法,依法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和依法治牧,特制定本制度。

1、学习对象为全校所有的在职教职员工;

2、学习方式采取自学和集中学习相结合;

3、普法学习的内容根据上级的安排并结合教育工作的具体。情况确定;

4、普法学习要做到经常化、制度化、专门化;

5、每次学习不得少于2个学时,每月学习不少于4个学时;

6、普法学习由校长室组织实施,普法学习要做好材料的收集、汇总;

7、学习时要认真作好学习记录;

8、按时参加学习,学习时不得迟到、早退,不得做与学习无关的事;

篇6:优秀教师普法学习心得

一、爱岗敬业,乐于奉献

爱岗敬业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也是实现人生价值的重要途径,更是教师职业道德建设的重要基石。一位老师只有具备了高度的责任感和强烈的事业心,才会在教育实践中,全身心地投入,潜心钻研业务,努力掌握现代科学理论知识,广泛搜集最新教育信息,不断改进教学方法,树立正确的教育观。我想,既然我选择了教育事业,那就要对自己的选择无怨无悔,积极进取,开拓创新,无私奉献。因此,在工作中,我力求干好自己的本职工作,尽职尽责地完成每一项学校安排的工作,不求最好,但求更好,不断地挑战自己,超越自己。人们常说:“要给学生一杯水,教师就要有一桶水。”诚然,在基础教育教学改革的今天,我认为“一桶水”是远远不够的,而应该

是“源头活水”,如果你经常计较个人利益,把教书当成一种索取,就难以引导学生在知识的海洋里遨游。对此,我始终把无私奉献融入到教育教学工作中,作为一种崇高的信念,自参加工作以来,从没因事耽误学生一节课,认真备好上好每一节课,并且每节课都进行检查,反馈学生的学习情况,认真分析学生不足的原因,及时查找在备课和上课中的不足,反思自己的教学。30年教学教育工作,让我知道:对于一个深爱自己事业的人来说,必须把学生放在第一位,把自己的事业放在第一位,时时刻刻为自己的事业奉献着。30年来,每每想到一批批学子成长进步,我感到无比骄傲和自豪,真正体验到人生的价值,奉献的可贵。

二、爱上学生,安于教学

有句俗话说:“谁爱孩子,孩子就爱他,只有爱孩子的人,他才能教育孩子。”因此,教师应用自己博大的爱去温暖每一位学生。教师只有热爱学生、尊重学生,才能去精心地培养学生,只有爱得深,才能更认真、更耐心、更细心地对学生进行教育。

教育学生,最重要的是要倾注爱心。教师没有深切的爱就难以收到理想的教育效果。用爱心架起师生心灵的桥梁,注意寻找他们身上的闪光点,及时给予表扬,增强学生学习的自信心。热爱学生、关心学生的生活,及时了解学生的思想状况,及时排解学生的思想困惑,公平地处理学生之间的矛盾纠纷。理解“差生”,从不冷嘲热讽,而是耐心地帮助他们找差距,给他们安排适当的角色,让他们找到自己

的位置,感觉到自己存在的价值。对于他们的一点点进步及时给予鼓励,使他们感到自信。

三、爱生上进,严于律己

“教师要给学生一杯水,自己就要成为一条常流常新的`小溪。”这就向老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老师必须不断提高自身素质,不断完善自己,以求教好每一位学生。于是,我不断勤奋学习教育新理论,积极参加各种学习培训和听课、讲座等活动,与同组老师们共同探讨教学中的每一个困惑,结合本组的实际情况认真钻研教材,备好每一堂课,尽量做到理论和实践互动,努力成为一名乐学善思的学习型老师。

作为培养人的专门工作者,应廉洁从教,坚持高尚情操,自觉抵制社会不良风气的影响,其品德操行有着巨大的社会影响性和对学生的熏染性。学生无所不在,消息无所不通,教师言行上的任何不检点,人格上任何不完善,都会影响到自己的学生,并会影响教师的教学效果。在学生眼中,教师是偶像的代名词,他们不容自己的偶像有任何的瑕疵。我们应以身作则,注重身教,为人师表。人常说:“无德不成师”、“有其父必有其子”。这些都阐明了这浅显而又深刻的道理。要有好的学生,必须要有好的老师,只有教师的言行正直高尚,才能用自己的道德思想逐渐感染并逐渐支配学生的思想感情。让我们从自身做起,给学生一个美好的印象吧!严格按照教育法律法规和《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中的要求去做,保持廉洁自律,坚持高尚情操,努力促进道德认识,不断地自我评价、自我约束、自我调控,及时矫

正和调整教师行为中失误,抵制不良风气和腐朽思想的侵蚀,保持行为的端正廉洁。

篇7:实验小学教师普法学习材料

学习时间:2013年3月25日 地点:阶梯教室 主讲人:王海燕

学习内容:《未成年保护法》

保护未成年人的工作,应当遵循下列原则:(一)保障未成年人的合法权益;(二)尊重未成年人的人格尊严;(三)适应未成年人身心发展的特点;(四)教育与保护相结合。

未成年人保护工作面临的问题是多方面的,不可能通过修改一次法律就可以解决所有问题。抓主要矛盾、解决突出问题,是未成年人保护法修订的重点。

国家鼓励研究开发有利于未成年人健康成长的网络产品,推广用于阻止未成年人沉迷网络的新技术。”还作了以下有针对性的具体规定:

(一)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及其教育行政部门应当采取措施,鼓励和支持中小学校在节假日期间将文化体育设施对未成年人免费或者优惠开放。

(二)社区中的公益性互联网上网服务设施,应当对未成年人免费或者优惠开放,为未成年人提供安全、健康的上网服务。

(三)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应当预防和制止未成年人沉迷网络。

(四)中小学校园周边不得设置营业性互联网上网服务营业场所(即网吧)等不适宜未成年人活动的场所。

(五)互联网上网服务营业场所等不适宜未成年人活动的场所,不得允许未成年人进入,经营者应当在显著位置设置未成年人禁入标志;对难以判明是否已成年的,应当要求其出示身份证件。

(六)在中小学校园周边设置营业性互联网上网服务营业场所等不适宜未成年人活动的场所的,由主管部门予以关闭,依法给予行政处罚。

(七)互联网上网服务营业场所等不适宜未成年人活动的场所允许未成年人进入,或者没有在显著位置设置未成年人禁入标志的,由主管部门责令改正,依法给予行政处罚。

未成年人保护法修订着力解决的突出问题还有:一些家长不履行或者不正确履行监护职责问题;校园安全问题;对孤儿、流浪乞讨等生活无着未成年人的救助问题;优化未成年人成长环境,预防和减少未成年人违法犯罪问题,等等,修订后的法律都有新的规定。

尊重和保障未成年人的权利,坚持和完善保护未成年人的原则,重视和逐步解决突出问题,对于维护未成年人的合法权益,促进未成年人健康成长,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实验小学教师法制教育学习资料

学习时间:2013年10月25日 地点:阶梯教室 主讲人:张作维 学习内容:中华人民公国教师法

第二章 权利和义务 教师享有下列权利:

(一)进行教育教学活动,开展教育教学改革和实验;

(二)从事科学研究、学术交流,参加专业的学术团体,在学术活动中充分发表意见;

(三)指导学生的学习和发展,评定学生的品行和学业成绩;

(四)按时获取工资报酬,享受国家规定的福利待遇以及寒暑假期的带薪休假;

(五)对学校教育教学、管理工作和教育行政部门的工作提出意见和建议,通过教职工代表大会或者其他形式,参与学校的民主管理;

(六)参加进修或者其他方式的培训。教师应当履行下列义务:

(一)遵守宪法、法律和职业道德,为人师表;

(二)贯彻国家的教育方针,遵守规章制度,执行学校的教学计划,履行教师聘约,完成教育教学工作任务;

(三)对学生进行宪法所确定的基本原则的教育和爱国主义、民族团结的教育,法制教育以及思想品德、文化、科学技术教育,组织、带领学生开展有益的社会活动;

(四)关心、爱护全体学生,尊重学生人格,促进学生在品德、智力、体质等方面全面发展;

(五)制止有害于学生的行为或者其他侵犯学生合法权益的行为,批评和抵制有害于学生健康成长的现象;

(六)不断提高思想政治觉悟和教育教学业务水平。

为保障教师完成教育教学任务,各级人民政府、教育行政部门、有关部门、学校和其他教育机构应当履行下列职责:

(一)提供符合国家安全标准的教育教学设施和设备;

(二)提供必需的图书、资料及其他教育教学用品;

(三)对教师在教育教学、科学研究中的创造性工作给以鼓励和帮助;

篇8:教师普法学习记录

形式:QQ群集中学习交流

主持人:北京市三义里第一幼儿园刘晓颖园长(专家组成员)

参与者:专家组成员及全体”学习故事”研习项目教师

一、我是如何开展“学习故事”的

1. 大连甘井子区实验幼儿园谢婷婷 : 我把自己给孩子写的“学习故事”读给孩子听以后,他们特别高兴, 因为他们觉得被重视,被尊重了,觉得自己特别棒,树立了自信心。 每个人都渴望被认可,尤其是成为故事的主人公。

2. 杭州市京都实验幼托园俞蓉蓉 : 我们在观察孩子的“哇时刻”。目前发现的一般都是比较小的事情。发现之后马上分享给孩子,孩子们非常开心,有一个孩子说她甚至快哭了。

3. 重 庆市上林幼儿园李浉杰 :写 “学习故事 ”可以进一步了解和倾听孩子的心声,促进每一个孩子学习,并且能够及时发现孩子身上的闪光点。

4. 河北省张家口市宣化区鼓楼幼儿园王甜 : 我园经过三个月的尝试,孩子是最大的受益者,他们开始自主学习,尝试讨论,一起解决问题。 孩子给我们更多的思考与启发,“哇时刻”是孩子的,“学习故事”是我们大家的。 每一个教师都在放慢脚步,随着孩子一起学习, 成长。

在我园的“学习故事”中,有这样一位小主人公,他是一个男孩,在幼儿园三年几乎不怎么说话,和教师交流少之又少。 但通过“学习故事”,我们发现他的“哇时刻”,和他分享,和他身边的人分享,短短两个月,孩子好似变了个人,开朗、自信。

5. 浙江省宁波市明楼幼儿园王琳 : 我们目前尝试在幼儿区域活动中教师用照片或小视频记录幼儿表现,并在评价环节利用多媒体呈现。孩子们在欣赏中回忆、交流,相互发现优点,自主学习,提建议。 这是我们追随幼儿的开始, 从中我们发现孩子们的很多想法是出乎我们成人意料的,“学习故事” 源源不断!

6. 重庆市人民小学幼儿园谌利群 : “ 学习故事 ” 真的让自己改变了很多。 班里有一个很调皮的小男孩,今天早上,做早操时,我站在他的身后,发现他早操动作特别认真,就及时地肯定和表扬了他,并请他当领操员。 集中活动中,我也努力改变视角,发现这孩子的闪光点,给我带来的惊喜是:整个上午小男孩调皮的行为减少了很多。“学习故事”让我变化,助我成长。

7. 南昌市龙泉实验幼儿园周婷婷:上次学习回来 , 就开始试着观察孩子,寻找孩子的“哇时刻”。 一开始有点迷茫,寻找不到。 慢慢地发现孩子的兴趣了,顺着孩子的兴趣延伸下去,惊喜的时刻就源源不断了! 没想到孩子们比我想象中更棒, 他们的想法和做法出乎我的意料! 目前我们开展了两个孩子自发的活动,一个是自己开展的舞会,一个是从想妈妈联想到寄信寄明信片。 孩子们都积极参与活动, 我感觉这个活动才真的是孩子的活动! 感谢“学习故事”让我真正懂得去如何去了解孩子,用心观察孩子! 我反思自己原来错过了很多这样的教育契机!

二、研习“学习故事”的主要困惑

1. 在观察过程中总是遇到困惑, 比如不知道该怎么为幼儿提供支持,从哪些地方来支持幼儿,观察后又怎样拓展?

2. 在实际操作过程中 ,我们都认为 ,观察不难 ,但注意很难,教师不能静下心关注,有时会漏掉孩子的精彩瞬间。 最重要的是不太分得清到底什么才是 “哇时刻”。 我们认为孩子每一个亮点都是“哇时刻”,可是又觉得这样的话,“哇时刻”就太多太多了。 那到底怎样的故事才是“哇时刻”呢? 是不是每一个“哇时刻”都是“学习故事”呢?

3. 在事件描述过程中是全部写孩子的行为么 ? 如果有教师指导,或者与孩子对话响应孩子问题,写还是不写呢?

4. 教师的引导语需要记录详细吗?

5. 写“学习故事”需要写题目吗? 需要固定的格式 吗? 故事里的人是用第几人称?

6. 一日活动中一件小事上如果发现孩子的优秀品质,如帮助他人、坚持、有担当等,马上与孩子分享算不算实施“学习故事”呢?

7. “学习故事”一定是关于一个孩子的吗 ? 可以是 一组孩子吗?

8. 识别的过程中, 我们要完全以幼儿能看懂的语言去记录么?采用咱们专业上的分析可以吗?还是两者结合?

9. 记录“学习故事”需要照片吗? 需要几张照片?

10. 微课程是“学习故事”的后续发展吗? 在实施微 课程的过程中必须进行小组教学活动吗?

11. 大家发现 “学习故事 ”主要在幼儿自由游戏时间,目前在集体教学活动时教师“教”相对较多,幼儿自由活动相对较少。 请问,教师在集体教学活动中“学习故事”是不是不好开展? 不如自由游戏时容易被“哇” 到?

12. 孩子们的表现总是给我们惊喜,孩子们的需求也很多,我们如何回应呢? 比如说,在建构时总认为材料不够,那我们是不是就应该不停地提供呢?

13. 开放的课程也可以是孩子的一句话吗 ? 比如孩子无意中的一句话:我很想知道宇宙里有什么。 教师便可以追随孩子的兴趣开展相关的活动?

14. 在建构区 ,孩子不愿意拆掉自己的作品 ,怎么 办? (可是场地又实在有限)

15. 我常常找不到幼儿真正的兴趣点,怎么办?

16. 我们有的教师 ,挺会发现 “哇时刻 ”的 ,在非正式场合聊起来,说得也特别好。 可落到文字上时,就显得黯淡和无味了不少。 不少教师就是怕写,我们应该怎样引领呢?

17. 全班有那么多孩子 , 有那么多兴趣 , 我们怎么才能做到一一支持呢? 能不能把他们的兴趣融合呢?

三、专家答疑解惑

(一) 刘晓颖回答:

1.对儿童的观察建立在欣赏 、 理解的基础上很重要,这是“学习故事”最值得推崇的。 “学习故事”立意倾听、观察与理解是一种非常好的体验。 每个人都渴望被关注、重视和肯定,孩子更甚。

2.教师思考一个问题 :支持在前 , 还是理解 、 判断在前? 有时候可能你观察了,但是并没有真正理解、看懂幼儿的游戏行为。 观察并不仅仅是眼睛看, 心里要想,脑袋要转,嘴巴还要问。

3.回 应困惑 3:如果教师自然介入 ,教 师也是故事 的一部分为什么不可以写呢?

4.大家一上来就聊怎么写故事 , 比我们的步子快很多。 但是,我们为什么要写呀? 不写行不行? 我认识很多特级教师、优秀教师,她们不写“学习故事”,为啥那么优秀呢? 我觉得写“学习故事”的目的之一,就是让教师们一点点地学习积累, 在不知不觉中成长为好教师。 优秀的教师们是在不断地倾听、观察、理解中才形成正确的儿童观、科学的方法策略。 我们和她们的差距在于用心。

5.回 应困惑 5:“学习故事 ”需要写题目 ,不需要固 定格式。 故事里的称谓是第一或第二人称。

6.回 应困惑 6:最好用便笺纸简 单记录下来 ,孩子 可以真切地感受到来自你的关注与鼓励。

7.回应困惑 9:有图片当然好,没有也没关系。 如果 后面补一张与之相关的作品或环境更好。

8.回应困惑10:微课程是把一个个散开的“学习故事”串起来,整合,深入地推进儿童学习的一种生成性主题活动。 它使得“学习故事”与幼儿园课程产生了深入连接。 我们也刚刚开始探索,名字也是随便起的。 此外,开放的课程就是支持孩子的行为。

9.回应困惑12:要根据自己的观察调整环境与行为,让其更加有效地支持和推动孩子的“哇时刻”! 太对了,孩子还是原来的孩子,只是我们自己在改变而已!

10. 我记得很久以前我所在的幼儿园中班有一个特别内向的男孩,那时我正和我老公交朋友。 同事们都说那个男孩像我男朋友,于是我天天去看他,逗逗他, 抱抱他。 这个孩子到了大班整个性格都变了,特开朗活泼。 他父母不明白怎么回事,还来感谢我。

11. 回应困惑 13: 孩子表达的愿望我们要帮他实 现。 可以把问题抛给全班的孩子,听听大家的想法。

12.回 应困惑 14:尽 量晚拆 ,可以让孩子自己拍照 留下影像。

13.回应困惑15:想要读懂孩子必须要调动更多感觉器官,还要反复地望、闻、问、切。 计算机专业必须懂计算机,养牛专业必须懂牛,幼教专业必须懂儿童。

14.回应困惑 16:让 教师们录音记录 ,也可以欣赏 经典的“学习故事”并仿写,慢慢提炼规律。

15.自我修炼这种说法真好! “学习故事”没有标准 答案,就是要我们自我修炼,悟出真谛。

(二)沈蓉晖回答:

1.我们园也是从活动区入手的 , 因为孩子在活动区中更自由一些,主动学习的机会比较多,所以,刚开始的时候,大家很兴奋,觉得“哇时刻”真多啊。 然后,就出现了一些困惑,比如观察了一个孩子,其他孩子怎么办?孩子在某个区域里没有“哇时刻”怎么办?到底用哪个人称写“学习故事”?文笔不好怎么办?记录多少才合格?等等。好像这也是大家普遍的困惑,做了一段,进入瓶颈期,教师觉得自己写不好“学习故事”,也有的教师有点小抵触情绪。 我们也做了思考,表面上看是教师不会写,其实是过于看重“写”了。 而事实上,“学习故事”不仅是记录儿童的“学习故事”,更主要的是传递一种儿童观和教育理念, 如果观念对了,方向对了,很多问题就迎刃而解。

2.如果说某个区域活动中 ,你发现不了 “哇时刻”,其实不是孩子不会主动学习,而是你提供的环境需要调整。

3.我感觉孩子的变化不是教师写 “ 学习故事”所立刻带来的,他们一直都是有能力、有自信的学习者和沟通者, 只是原来你没有发现。 现在你看他们的角度变了,试着去走进他们的内心了,“哇时刻”就出现了,而且会越来越多。 我们有位教师组织了一次吹泡泡的活动,把铁丝弯成不同形状,还有一个是有缺口的,让孩子尝试总结关于吹泡泡的经验。 本来,有缺口的是不能吹出来的,但是有个孩子恰巧用手捏住了缺口,他高兴地说这个也能吹出来,这个不就是“哇时刻”吗? 可惜, 教师没有关注这个,还是按计划走了下去,于是失去了一个跟孩子一起探究的好机会。

4.回应困惑11:又说到了刚才所说的,“学习故事” 的重点不在写, 在于观念, 是否关注了孩子的主动学习,哪怕是无意中的发现,如果观念没有变,还会去关注活动的结果,集体活动当然就不会有“哇时刻”啦。

5.“学习故事 ” 特别关注孩子心智倾向的培养 ,关注情绪情感的支持, 我就是被这个所吸引而满怀热情而来。

6.管理者要懂教师 ,相信教师 ;教师才能去用这样 的心态了解孩子、相信孩子。

7.看不到很正常 ,看懂更难 ,所以教师们不要总是 检讨自己。

(三)顾春晖回答:

1.回应困惑 3:无论有没有教师 ,记录儿童的学习 即可。

2.回应 困惑 5:不是 为写而写 ,而是通过写来思考 和积累观察评价的经验。

3.回应困惑 6:学习发生了,就是“学习故事”呀。 写 与不写,“学习故事”都在那里。

4.我认 为 ,可以念给孩子听的故事已经不仅是观 察评价,还是实施教育的重要手段了。

5.回应困惑11:高结构确实会对发现幼儿有影响 , 所以教师更要有观察的意识, 并尽量降低集体活动的结构。

6.回应困惑13:和孩子们讨论怎么办。 此外,“学习故事”允许识别不清,回应无效,只要继续注意识别回应,就一定能读懂孩子。

(四)周菁回答:

1. 用这 张图回答教师们关于不记录下来的算不 算”学习故事”。

2.用这张图回应集体教学活动中是否会有 “ 哇 时 刻”。

3. 有时候 , 发现兴趣 也不能仅 就一次随 机的观察 就下判断 , 还需要持 续观察 , 看看孩子 的学习过 程和行为 有没有什 么规律 , 然后发现 兴趣点 。

4.回应 困惑 15:找 不 到真正兴趣点的一大可能的 原因是观察和倾听所收集的信息还不够。

5.回应困惑16:不管大家是从写故事切入,还是不写故事从发现和讨论“哇时刻”开始,只要是适合自己的学习者共同体的,都是可以的。

6.读懂 不易 ,所以你更要用心 。 想读懂孩子 ,需要 足够的信息。

7.教师们都开始发现 “哇时刻 ” 了 , 开始发现孩子身上可贵的学习品质。 但是很多时候,还没有习惯去深入地看和听,深入发掘内驱力。

(五)张海凤回答:

1.在学习 “学习故事 ”中 ,让我们转变了儿童观和课程观,看到了孩子的能力,但这只是看到了孩子,要看懂孩子,需要静下心来思考分析。 所以,需要记录和照片,帮助我们去读懂孩子。 教师给孩子自由的空间, 作为管理者也要给教师自由的空间。 相信教师,给他们一个自由成长的时间, 相信总有一天会收获精彩的故事。

篇9:教师普法学习记录

一、观察、记录中的主要问题

在幼儿园调研中发现,和一线教师交谈关于“观察、了解儿童”的话题,较多教师第一反应是看到儿童的“作品”、“照片”以及一些零散的言行举止片段等等,其实那预示着我们只看到了儿童外显的表象!同样,因为缺失科学的教育观和儿童观,缺乏相应的观察知识和方法,很多时候教师为“观察”儿童埋头苦干,记了满满数页,但教师自己也不知道实际上看到了什么……观察儿童似乎变成了外加的甚至是强迫的任务,撰写观察记录更是毫无头绪。下面就观察儿童目前存在的典型问题做梳理:

(一)观察方面的问题

调查发现当前幼儿教师观察幼儿意识、能力与策略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1.观察意识的缺失:在日常保教工作中,幼儿教师相对比较关注每日的保教活动以及自己的教育行为,但容易忽略幼儿在一日活动中的生活、游戏与学习各环节的具体表现和状态,还普遍缺乏主动观察幼儿的意识和习惯。

2.观察目的的缺失:《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颁布以来,更多的幼儿园和教师开始重视“观察儿童”的工作,但缺乏明确的观察目的,具体表现为:不能根据多方因素确定观察目的、明确观察目标、制定观察计划。还没有充分认识到确定观察目的、明确观察内容、制定观察计划是保证观察取得预期成效的基础。所以,更多时候的观察是漫无目的的。

3.观察方法的缺失:因为缺乏相关的知识经验、科学有效的观察方法以及观察手段,教师在现场中用的更多是描述法、叙事法等,较少采用拍照、录像、录音等观察手段,一旦现场呈现出的幼儿信息比较多元或场景比较复杂时,教师就会显得手忙脚乱、不知所措,往往捕捉到的信息不够客观、全面、系统。

(二)记录方面的问题

在观察记录中主要有以下几点突出问题:

1.缺乏目的性:教师在观察记录幼儿行为前,首先要确定本活动现场要重点关注的人、事,有明确的观察目的。但我们发现教师在记录幼儿信息时,往往不能明确自己所要观察记录的目标,所以眉毛胡子一把抓,最后记了满满数页,但自己也不知道实际上看到了什么、记录下了什么。

2.缺乏客观性:教师在观察记录幼儿行为时,要持客观和研究的态度,学会从客观的立场看问题,从而获得大量具体、真实的信息。但从教师记录的信息分析来看,往往教师会不自觉的带有主观色彩:如对信息进行夸张虚构、记录较概括、主观性语言多等。

3.缺乏有效性:教师在观察过程中要能够辨别、选择对观察有价值的信息进行客观、真实地记录,呈现完整的观察记录。现实中的任何活动现场幼儿都会呈现大量的信息,但是并不是所有的信息都具有研究的价值。一线教师还普遍缺乏在观察记录时能敏感地捕捉幼儿活动中有价值的典型行为,并采用最适宜的手段及时记录。

二、观察、记录的“方法”

(一)如何观察儿童

观察目的:观察一名2岁6个月女孩的语言发展情况。

B和教师坐在一起看她喜欢的故事书——《饥饿的毛毛虫》。

教师指着第一页问:“B,这是什么?”

“树叶。”

“看,毛毛虫。”B说。

“对,这是一条毛毛虫,还有太阳。”教师说。

“太阳。”

“这是什么?”教师问。

“苹果。”B指着图画说:“毛毛虫、苹果。”

“对,毛毛虫吃苹果。”成人说,“他还吃了两个梨。”

“还有梨。”B说。

“让我们来数数这些梨。”教师说道,指着图画数起来:“1,2,3。”

“2,3。”B重复着。

上述案例教师在观察幼儿时,更多的只是关注到了幼儿和教师对话的内容,缺乏更为全面和细致的观察,如:面部表情、语调和姿势、行为持久度等……

观察儿童时我们应该尽力做到三个层次:第一,视其所以。通过视觉、听觉、触觉等感官,仔细观察儿童的一举一动,用“白描”的方式微格描述儿童的活动,包括他们的表情。第二,观其所由。即用我们的头脑去“诊断”式观察:儿童的所为,反映了该年龄段的共性特征,还是个性特点?有何行为动机、有何需要等等。第三,察其所安。即用心去观察,我们要陪伴儿童一起经历他们的心路历程,体察他们的情感态度,欣赏并学习他们的视角、思维、逻辑,分享他们的灵性、率真。

(二)如何记录儿童

教师甲记录:豆豆今天很生气,他谁也不想理,老师想和他一起做花灯,他也不高兴。

教师乙记录:豆豆今天早上皱着眉头走进教室。老师向他打招呼,他低头不语,一声不吭。他垂着肩,穿过教室走向睡房的阅读区角,一屁股坐在地垫上。浩浩想过来和他一起玩,却被他一把推开。老师走过来,问要不要一起做花灯,他摇摇头……

案例中教师乙的记录相比教师甲更为客观、真实,用“白描”的方式呈现了豆豆的情绪表现以及其他相关信息,便于教师后期更好地去解读该幼儿,并进一步支持他的发展。

所以在记录幼儿信息时,应该做到:第一,客观:对现场中的幼儿进行非判断性的观察,如实记录现场信息,在观察和记录时,不要解释和下结论。第二,具体:围绕近阶段的观察目的全面捕捉和记录幼儿的信息,即便是最不起眼的细节也不能忽视。第三,使用直接引语:观察者要细心聆听幼儿,并记录幼儿的原话。第四,使用情态词:用最直接的词语记录幼儿的情绪状态。

二、“专业”观察中的教育智慧

晨间区域游戏中,大班的孩子们正饶有兴趣地剪窗花。游戏操作中,大家纷纷忙着用自己手上的剪刀剪东西。

一个男孩手上拿着一张红色的纸“甩着”,头微微低着……我走近,他一点都没有动……班级老师正好走过来:“不着急,先想一想你要剪什么?”

过了会儿,有几位小朋友已经剪出了各色的窗花,并聚集在一起展览。男孩着急地看着其他人,依旧一副很茫然的样子。这时,班级内稍年轻的老师走过去,说:“还不会啊,来,老师帮你吧!”我站在旁边轻轻对她说:“不着急,再给他一点时间看看。”

3分钟过去了,看着他还是没有动手做,我微笑着向他征询:“我们一起去看看其他的小朋友怎么做的,好吗?”男孩使劲地点了点头,于是我带他到隔壁桌(观察中我已经“留意”好的资源)进行“观察”……

大概看了5分钟,他抬起头对我说:“老师,我好像会了。”回到桌前,他继续开始他的“创作”,这时已经只剩下不多的几个小朋友在做了,他才刚刚开始。

看见他“工作”了,我就不着急了。用了将近20分钟的时间,他才完成(和班级同伴相比,一个非常简单的作品)。虽然时间还是比较长,但是他看到了自己工作的成果,脸上挂着微笑,蹦蹦跳跳地进入了属于他们的“同伴展览区”。

当教师蹲下身子,需要把“我是老师”转化为“我是孩子”,和孩子们平等地走到一起,走进孩子真实的内心世界。只有这样,教师才能看见、看懂儿童,知道她们想什么、要什么,再用最合适的方式满足她们成长的需要,而“专业”的观察是实现真教育的前提和基础。

观察和解读童心,我们还行走在路上……正如著名儿童教育家蒙台梭利所言:“儿童不是成人灌注的容器,也不是可以任意塑造的泥和蜡,教师和父母必须认真研究、观察儿童,了解儿童的内心世界,在儿童自由与自发的活动中,帮助儿童获得身心发展。”

上一篇:镇建设管理办公室的述职报告下一篇:南科大校长朱清时:反对让学生回去参加高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