居住区景观设计注意事项

2024-04-10

居住区景观设计注意事项(精选11篇)

篇1:居住区景观设计注意事项

居住区环境景观设计注意事项 居住区环境景观绿化设计最早发展于西方发达国家,上世纪四、五十年代,工业的迅猛发展,破坏了生态环境,带来一系列严重后果,迫使相关国家开始重视环境设计。70年代,日本率先制定了改善居住环境的方针政策,提出了居住环境设计的基本要求:舒适、优美、安全、卫生、方便。80年代,英国在新城市和居住区建设中提出“生活要接近自然环境”的设计原则,得到社会广泛认可。

我国住宅规划则从20世纪70年代末引进组团绿化概念,80年代末,开始学习国外居民社区集中绿地、规模绿化概念。90年代,特别是近年来,随着房地产开发业的蓬勃兴起,以及人们环保意识的日益增强和对生活环境要求的不断提高,在选择住房的过程中,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强调一个新的选择尺度:景观环境,亦即居住区内及其周边的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是否丰富,是否和谐,是否绿意盎然,是否富有活力。这种生态的现代居住观,给居住区环境设计注入了新的内容,同时,也向居住区环境设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居住区环境景观设计基本常识和要求:

1.居住区环境景观设计原则:

社会性原则、经济性原则、生态原则、地域性原则、历史性原则。

2.要从场地的基本条件、地形地貌、土质水文、气候条件、动植物生长状况和市政配套设施等方面分析设计的可行性和经济性。

3.景观设计着重从光环境、通风环境、声环境、温、湿度环境、嗅觉环境、视觉环境、人文环境、建筑环境

4.居住区内绿地,应包括公共绿地、宅旁绿地、配套公建所属绿地和道路绿地,其中包括了满足当地植树绿化覆土要求、方便居民出入的地下或半地下建筑的屋顶绿地。

5.绿地率:新区建设不应低于30%;旧区改建不宜低于25%;种植成活率不应低于98%。

6.公共绿地应设置中心绿地,以及老年人、儿童活动场地。

7.中心绿地包括:居住区公园、小游园、组团绿地;绿化面积(含水面)不宜小于70%。

8.宜发展垂直绿化,并宜保留和利用规划范围内的已有树木和绿地。

9.适用居住区种植的植物分为六类:乔木、灌木、藤本植物、草本植物、花卉及竹类。

10.宅旁绿地贴近居民,特别具有通达性和实用观赏性。宅旁绿地的种植应考虑建筑物的朝向(如在华北地区,建筑物南面不宜种植过密,以致影响通风和采光)。在近窗不宜种高大灌木;而在建筑物的西面,需要种高大阔叶乔木,对夏季降温有明显的效果。

11.居住区道路两侧应栽种乔木、灌木和草本植物,以减少交通造成的尘土、噪音及有害气体,有利于沿街住宅室内保持安静和卫生。行道树应尽量选择枝冠水平伸展的乔木,起到遮阳降温作用。

12.公共建筑与住宅之间应设置隔离绿地,多用乔木和灌木构成浓密的绿色屏障,以保持居住区的安静,居住区内的垃圾站、锅炉房、变电站、变电箱等欠美观地区可用灌木或乔木加以隐蔽。

13.架空层内宜种植耐荫性的花草灌木,可配置适量的活动和休闲设施。

14.要把握“人流居中,绿地靠窗”的原则,以防止对首层居民的干扰,绿地靠窗设置,并种植一定数量的灌木和乔木,减少户外人员对室内居民的视线干扰。

15.屋顶绿地分为坡屋面和平屋面绿化两种,应根据生态条件种植耐旱、耐移栽、生命力强、抗风力强、外形较低矮的植物。

坡屋面多选择贴伏状藤本或攀缘植物。平屋顶以种植观赏性较强的花木为主,并适当配置水池、花架等小品,形成周边式和庭园式绿化。屋顶绿化可用人工浇灌,也可采用小型喷灌系统和低压滴灌系统。屋顶多采用屋面找坡,设排水沟和排水管的方式解决排水问题,避免积水造成植物根系腐烂。

16.停车场的绿化可分为:周界绿化、车位间绿化和地面绿化及铺装。

17.古树,指树龄在一百年以上的树木;名木,指国内外稀有的以及具有历史价值和纪念意义等重要科研价值的树木。古树名木分为一级和二级。凡是树龄在300年以上,或特别珍贵稀有,具有重要历史价值和纪念意义、重要科研价值的古树名木为一级;其余为二级。

一级古树名木要报国务院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备案;二级古树名木要报省、自治区、直辖市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备案。

新建、改建、扩建的建设工程影响古树名木生长的,建设单位必须提出避让和保护措施。

18.居住区内道路可分为:居住区道路、小区路、组团路和宅间小路四级,道路宽度应

19.居住区内的消防车道占人行道、院落车行道合并使用时,可设计成隐蔽式车道,即在4米幅宽的消防车道内种植不妨碍消防车通行的草坪花卉,铺设人行步道,平日作为绿地使用,应急时供消防车使用,有效地弱化了单纯消防车道的生硬感,提高了环境和景观效果。

20.休闲广场应设于住区的人流集散地,如中心区、主入口处。广场周边宜种植适量庭荫树和休息座椅,为居民提供休息、活动、交往的设施,在不干扰邻近居民休息的前提下保证适度的灯光照度。

铺装材料不宜采用无防滑措施的光面石材、地砖、玻璃等。广场出入口应符合无障碍设计要求。

21.儿童游乐场一般均为开敞式,游乐场地必须阳光充足,空气清洁,能避开强风的袭扰。应与住区的主要交通道路相隔一定距离,减少汽

车噪声的影响并保障儿童的安全。游乐场应离开居民窗户10m远为宜。

儿童游乐场周围不宜种植遮挡视线的树木,保持较好的可通视性,便于成人对儿童进行目光监护。

游戏器械选择和设计应尺度适宜,避免儿童被器械划伤或从高处跌落,可设置保护栏、柔软地垫、警示牌等。

居住区绿化景观设计主要内容:

1.居住区公园:主要设置应包括花木、草坪、水面、凉亭、雕塑、健身休憩设施、停车场和铺装地面等;园内布局应有明确的功能分区和清晰的浏览路线;最小用地不得少于1公顷。

2.小游园:主要设置应包括花木、草坪、健身休憩设施和铺装地面等;园内布局要有一定的功能划分;最小面积不能小于0.4公顷。

3.组团绿地:主要应设置花木、草坪、桌椅等,面积不应小于 0.04公顷。

以上设计主要包括道路的布置、水景的组织、路面的铺砌、照明设计、小品的设计、公共设施的处理等等。居住区景观设计注意事项:

1.强调环境景观的共享性:

2.强调环境景观的文化性:应注重住区所在地域自然环境及地方建筑景观的特征;挖掘、提炼和发扬住区地域的历史文化传统,并在规划中予以体现。

3.强调环境景观的艺术性:居住区环境设计开始关注人们不断提升的审美需求,呈现出多元化的发展趋势。同时环境景观更加关注居民生活的方便、健康与舒适性,不仅为人所赏,还要为人所用。尽可能创造自然、舒适、亲近、宜人的景观空间,实现人与景观有机融合。

4.强调环境景观可持续的生态方向发展:通过环境设计为居民提供良好的日照、通风、阻隔噪音、吸附有害气体的条件,实现住区地域生物的多样性。主要体现在保持水土、固碳制氧、维持大气成份稳定、调节气温、增加空气湿度、改善住区气候、净化空气、吸尘滞尘、消减噪音等方面。居住区景观设计常见方法:

居住区景观设计,应注意整体性、实用性、艺术性、趣味性的结合。具体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1.主题原则 任何设计都应有其主题,包括总主题和各分片、分项主题,它是景观设计的控制和导引,起到提纲挈领的作用。和城市住区比起来,休闲住区档次更高,规划水准也理应更高,更体现功力,只有选一个有思想深度的主题,才能做出真正好的景观园林规划。

2.收放的原则应把放开视线和隐蔽景物尽量结合起来。开放式大空间给人的震撼是其它手法无法替代的,只要有足够的空间,都应该给出适当的大空间来,如成片的绿地、水面等。隐蔽的含义有两层,一是指把有碍观瞻的东西藏起来,如垃圾站、管线井、过滤池、挡土墙等,是一种被动的应付。更重要的一层含义是把景观有层次地布局,在最佳时机展现,是一种主动的造景。当然还有半隐半现的,如山地的休闲别墅,在景观上处理成若隐若现于树林中的很好的选择。

3.体现地方特征景观设计要充分体现地方特征和基地的自然特色。我国幅员辽阔,自然区域和文化地域的特征相去甚远,居住区景观设计要把握这些特点,营造出富有地方特色的环境。同时居住区景观应充分利用区内的地形地貌特点,塑造出富有创意和个性的景观空间。

4.点线面相结合环境景观中的点,是整个环境设计中的精彩所在。这些点元素经过相互交织的道路、河道等线性元素贯穿起来,点线景观元素使得居住区的空间变得有序。在居住区的入口或中心等地区,线与线的交织与碰撞又形成面的概念,面是全居住区中景观汇集的高潮。点线面结合的景观系列是居住区景观设计的基本原则。在现代居住区规划中,传统空间布局手法已很难形成有创意的景观空间,必须将人与景观有机融合,从而构筑全新的空间网络:① 亲地空间,增加居民接触地面的机会,创造适合各类人群活动的室外场地和各种形式的屋顶花园等等。② 亲水空间,居住区硬质景观要充分挖掘水的内涵,体现东方理水文化,营造出人们亲水、观水、听水、戏水的场所。③ 亲绿空间,硬软景观应有机结合,充分利用车库、台地、坡地、宅前屋后构造充满活力和自然情调的绿色环境。④ 亲子空间,居住区中要充分考虑儿童活动的场地和设施,培养儿童友好、合作、冒险的精神。

5.使用现代材料材料的选用是居住区景观设计的重要内容,应尽量使用当地较为常见的材料,体现当地的自然特色。在材料的使用上有几种趋势:① 非标制成品材料的使用;② 复合材料的使用;③ 特殊材料的使用,如玻璃、萤光漆、PVC材料;④ 注意发挥材料的特性和本色;⑤ 重视色彩的表现;⑥ DIY(DoItYouself)材料的使用,如可组合的儿童游戏材料等。当然,特定地段的需要和业主的需求也是应该考虑的因素。环境景观的设计还必须注意运行维护的方便。常出现这种情况,一个好的设计在建成后因维护不方便而逐渐遭到破坏,因此,设计中要考虑维护的方便易行,才能保证高品质的环境日久弥新。

6.新理论新理念的吸收应用主要包括“生态设计”、“设计遵循自然”、“场所精神”、“有意味的形式”、“诗意地栖居”等等。居住区绿化设计注意事项:

在居住区绿化中,为了更好的创造出舒适、卫生、宁静优美的生活、休息、游憩的环境,要注意植物的配置和树种的选择,原则上要考虑以下几个方面:

1.考虑绿化功能的需要,以树木花草为主,提高绿化覆盖率,以期起到良好的生态环境效益。

2.要考虑四季景观及早日普遍绿化的效果,采用常绿树和落叶树,乔木和灌木,速生树和慢长树,重点与一般相结合,不同树形、色彩变化的树种的配置。种植绿篱、花卉、草皮、使乔、灌、花、篱、草相映成景,丰富美化居住环境。

3.树木花草种植形式要多种多样,除道路两侧需要成行成列栽植树冠宽阔、遮荫效果好的树木外,可采用丛植、群植等手法,以打破成行成列住宅群的单调和呆板感,以植物布置的多种形式,丰富空间的变化,并结合道路的走向,建筑、门洞等形成对景、框景、借景等,创造良好的景观效果。

4.植物材料的种类不宜太多,又要避免单调,力求以植物材料形成特色,使统一中有变化,各组团、各类绿地在统一基调的基础上,又各有特色树种,如玉兰院、桂花院、丁香路、樱花街等。

5.居住绿化绿化,以选择生长健壮、管理粗放、少病虫害、有地方特色的优良树种。还可栽植一些有经济价值的植物,特别是在庭院内,专用绿地内可多栽植即好看又实惠的植物,如桃、核桃、樱桃、玫瑰、葡萄、连翘、麦冬、垂盆草等。花卉的布置使居住区增色添景,可大量种植宿根球根花卉及自播繁衍能力强的花卉,以省工节资,又获得良好的观赏效果,如美人蕉、蜀葵、玉簪、芍药、葱兰、波斯菊、虞美人等。

6.要多种攀援植物,以绿化建筑墙面、各种围栏、矮墙,提高居住区立体绿化效果,并用攀援植物遮蔽丑陋之物。如地锦、五叶地锦、凌霄、常春藤、山荞麦等。

7.在幼儿园及儿童游戏场,忌用有毒、带刺、带尖,以及易引起过敏的植物,以免伤害儿童。如漆树、夹竹桃、凤尾兰、构骨等。在运动场、活动场不宜栽植大量飞毛、落果的树木,如杨柳、银杏(雌铢)、悬铃木、构树等。

8.要注意与建筑物、地下管网有适当的距离,以免影响建筑的通风、采光,影响数目的生长和破坏地下管网。乔木距离建筑物5m左右,距离地下管网2m左右;灌木距离地下管网和建筑物1~1.5m左右。居住区人群行为及心理需要:

以人为本的设计,应符合现代生活模式,适合各种人群行为及心理需要的室外休闲活动场所和交往空间。

小区中人群行为形成一般包括五个过程:(1)若干个体聚集在一起为某一共同注意的目标而相互交往,相互影响;(2)受到某种特殊鼓动;

(3)产生情感上的共鸣并出现极化性的倾向;(4)产生为实现共同目标的行动;(5)对环境重新估计。在居住区的景观设计中,要对那些最常接触环境、使用环境并与环境发生密切关系的人给予更多的关注。通过分析他们如何感知、想象和感受场所,通过研究他们在一天中活动的踪迹,来评价一个场所,找出每个场所的关键功能,作为设计该空间内在和谐的支柱。

一个好的室外环境应与使用者的行为相适应。为了做到这一点,就要了解居民是否有空间进行活动?地块大小、人的间隔有无拥挤感?有无相应的设施和管理?隐藏及显露的功能?有无足够的照明等等?还要了解他们的各种行为:晨练、上学放学、上班下班;从小区大门到家怎么走;沿路看什么;与邻居交谈;怎样通过环境显示身份与财富;闲逛;倒垃圾;寄信;傍晚坐在户外、各种游戏活动、散步等等;处理好种种行为之间的冲突,提供较为优化的适应性设计:做好容量控制、合理的交通安排、各空间的独立性及连贯性、各种设施操作的简易性、资源保护最终达到优良的适应性与适合性。

清晨,参与晨练的中老年人居多,应有就近方便的活动场地及锻炼设施。上班上学的车流、行人流,在方便快速通过的同时,可以见到令人赏心悦目的景观。之后,在小区中活动的主要人群是老年人、婴幼儿及照顾孩子做家务的工人、维修工、物业管理人员等,照顾他们活动及和睦交往的场地及设施合理的交通就很重要。下午中小学生回来后,游戏活动的场所,应适当远离住宅,减少对住户的干扰。有限的硬质铺装应具有多功能性,方便球类活动。晚饭后应有宜人的散步环境,并设置休息的小品等。

设计中应注意人们在日常生活中的行为与环境的互动:设计中还应注意避免出现易导致人跌倒、绊脚之处;出现使人产生犹豫、相撞、退回的场所;还要尽量规避令人们产生明显的愤懑、恐惧、沮丧等情绪的地方。良好的设计有助于人们的社会交往,设计师需要根据人们的行为特征,合理地组织交往空间。例如:散步道过宽,使人们不易接近,适当收窄可以促使人们在礼貌避让的同时,友善地打招呼,顺利地进行交往。居住区景观设计新趋势:

外部空间环境营造的立体化、复合化。运用“挖、填、堆”等传统的造园手法,力求在竖向上有层次、有变化,并且尽可能地利用地形本身的高差避免环境设计平面化、图纸化。“复合化”则是近几年来很多明星楼盘提出的新概念。多种功能的复合,增加了小区环境视觉上的兴奋点,比如在小区中将退让红线部分做成小型滑草场,在假山设计中引入探险谷的构思等,把旅游与居住两大概念较好地结合起来。

造园基本元素的软性化。减少由于钢筋混凝土材料产生的冰冷感和生硬感,主要表现在水体、膜结构、木质材料的运用上。在水体上,利用先进的技术设备使小区中的水景设计营造出“鱼在水中游,人在岸边走”的画面,此外通过用人工喷泉来丰富空间。膜结构打破了中国古园林中“亭、台、楼、阁”的传统观念,以其独特的造型、鲜明的时代气息成为现代园林设计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并在一定程度上起到了标志性的作用。木质材料被大面积采用,常常利用实木做出较大的平台、小桥,精致的扶手,造型新颖的路灯,收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

小区配套设施的符号化。利用“建筑符号”是设计学中的常用手段,小区中每一个小品、部件,如小区路标、入口指示牌、果皮箱、座椅、灯具、雕塑等都是极好的宣传载体,采用以一种色彩搭配或相关符号反复在视野中出现来加强人们的领域感、归宿感,与其它构成要素一起成功地营造外部空间,将现代商业与住宅建筑设计有效地结合,使整个建筑更精致,增加了其观赏性。

高层建筑的“低层化”。高层建筑的住户不可能像多层建筑中的住户一样真正享受到小区中的公共绿地,也减少了相互间的交流机会。如何使住在高楼中的业主可以像住在多层住宅的业主一样享受到怡人的自然环境就成了当代建筑师亟需解决的问题,目前已有一些成功的实例,主要有几种模式:

1.架空层绿化模式。将室外绿化引入建筑内部的方法是很常用的,但与传统做法不同的是,不仅仅只是对小区进行简单的分区、铺草,而是如同园林设计一样,力求形成一个微型景观。为了通风和视觉效果,往往还要提高架空层高度,甚至将水引入架空层。

2.空中花园模式。将二或三层通高的空间做成公用空间,用外长廊将各住户连接,同时在公共平台上布置大量绿化,这样虽然减少了二至三套房的面积,但解决了高层住宅居住者“老死不相往来”的弊端,给大家提供了一个相互交流的场所。不足之处在于公共绿地无人管理,搞不好反而成了各家放置垃圾的地方,因此这种模式对物业管理水平要求较高。

3.空中私家花园模式。在每户入口处做二十平方左右的露台,用户可根据自己的喜好做成半开敞的小园林,这样业主不用下楼就能享受到花香草绿,同时也解决了公共绿地无人管理的难题。

4.过渡绿化空间模式。这种模式尤其适用于裙房是商场而主楼是住宅楼的建筑,在裙房屋面布置大面积的公共绿地,设有一个总的住宅入口,大厅内有集中的电梯将人引导到裙房屋面架空层,在架空层各单元均有各自入口。这样既解决了人流问题,又补充了小区绿地的不足,这是当容积率较高时处理绿化与住宅关系的较好方法。

植物造景形成了3个特点突出的设计模式:

1.生态观光型模式 遵循地带性植被的生物学规律,应用植物生态位互补、互惠共生的生态学原理,科学配置人工植物群落,体现植物景观的文化特色和地方风韵。主要应用垂柳、银杏、碧桃、梅花、紫薇、玉兰、桂花、泡桐、木棉、槐树、观赏竹等形体优美或花朵艳丽的树种。林木栽植以群落组合为主,疏密有致,高低错落。群落结构一般控制为乔木与花灌木的比例为3∶1,落叶树与常绿树的比例为3∶1,阔叶树与针叶树的比例为8∶1,地被草坪覆盖率达85%以上。

2.生态保健型模式 依据植物吸收二氧化碳,释放氧气的光合作用功能和某些树种分泌植物杀菌素的生物特性,运用拟生造林学原理,配置生态保健型的人工植物群落。主要树种配置有白皮松、罗汉松、丁香、合欢、悬铃木、臭椿、白杨、榆树等。其结构要求加大复层立体绿化,突出生态保健功能,兼顾景观质量要求。群落结构主要为释氧、分泌杀菌素效应强的,地带性特色明显的树种集合。其中,大乔木、小乔木、花灌木的比例为5∶2∶2。

3.生态环保型模式 主要针对交通流量大或周边环境有较大污染的居住区,强化森林植被吸收有害气体、吸滞粉尘、削减噪音等生态环保效应,减轻环境污染对人体的危害。植物配置主要强调发挥森林植物的生态环保功能,以改善环境质量为主,适当考虑景观效果。选配主要树种时,基调树种可选择垂柳、合欢、紫薇、大叶女贞、广玉兰、棕榈、侧柏等,骨干树种可选择国槐、冬青、黄杨、杜鹃等。行道树栽植,可采用栾树与大叶女贞,臭椿与广玉兰,枫香与大叶冬青,合欢与厚皮香等常绿树种和落叶树种组合形式,既增强林带的生态环保功能,又能兼顾生态景观效果。

篇2:居住区景观设计注意事项

1.强调环境景观的共享性:做为公众休闲区域,环境景观应充份考虑到居民观赏及使用的功能性和易用性,尽可能贴近居民需求设计,并保持景观路线的合理与畅通,

2.强调环境景观的文化性:应注重住区所在地域自然环境及地方建筑景观的特征;挖掘、提炼和发扬住区地域的历史文化传统,并在规划中予以体现。

3.强调环境景观的艺术性:居住区环境设计开始关注人们不断提升的审美需求,呈现出多元化的发展趋势,

同时环境景观更加关注居民生活的方便、健康与舒适性,不仅为人所赏,还要为人所用。尽可能创造自然、舒适、亲近、宜人的景观空间,实现人与景观有机融合。

篇3:居住区景观设计注意事项

一、居民居住区园林景观工程概述

一般来说, 居民居住区的园林工程包含前期的设计、施工以及后期的养护几个阶段, 其具有工序复杂以及工期较长等特点。其中, 居民区园林景观的设计十分重要, 因为它是整个园林工程顺利完成的基础和保证。而且只有在进行合理设计的前提下, 园林工程施工才能顺利进行, 整个园林工程的质量才能得到保证, 园林景观才能达到其预期的效果, 才能起到美化城市居民居住区的作用。园林工程的施工作为设计的具体实现, 其重要性不言而喻。而后期的养护可以维护园林景观, 起到很好的保养作用。实践表明, 只有将这三个环节紧密地结合在一起, 才能高质量、高效率的完成整个园林工程, 才能最大程度地体现出园林工程的社会价值、人文价值。

二、居民居住区园林景观设计的基本原则

(一) 充分体现美观性

园林景观作为城市景观的一种, 其是美化城市环境的一种有效方法。而居民居住区的园林景观设计作为改善居民生活环境的一种方法, 其更应当体现出美化环境的作用。一份优秀的园林景观设计不仅会使得居民居住区在每个季节都充满生机、充满活力, 还会形成一个较为完整的小型生态系统, 使得居民区的一草一木都十分美丽, 一年四季都生机盎然, 从而体现其社会价值。

(二) 充分体现出实用性

居民居住区园林景观设计者必须明白, 园林景观不但要起到美化环境的作用, 更要起到为居民生活提供服务的作用。举个很简单的例子, 若是某校区的景观设计十分美观, 但提供给居民的活动空间不足, 导致小区居民“只能远观”, 这样的设计称得上优秀吗?因此, 居民区的景观设计必须要从居民的角度出发, 以人为本, 在具备较强生态效益的同时也应具备足够的社会效益。比如, 多在园林中设置一些座椅来供人们休息, 提供足够空间来供人们进行集体活动, 如跳舞、合唱等, 以方便小区老年居民进行活动。在一些隐蔽安静的位置设置休息处, 供想独处的人休息。又如, 在进行草木的栽培时不应当只考虑其观赏性, 还应当考虑其是否是无毒无害植物, 以免对居民的身体健康产生不良影响。

三、居民居住区园林景观设计与相应工程的注意事项分析

(一) 居民区园林景观设计与建筑工程

一般来说, 在建筑工程的主体施工完成之后才可进行园林景观设计, 因为从某种程度上来说, 园林景观设计是对建筑工程的美化和点缀, 其应当根据建筑工程的实际完成情况来进行调整。比如, 若是园林工程的施工与建筑主体施工出现交叉等情况时, 应当对园林工程的施工进行一定程度的调整, 以免对建筑主体工程的施工造成影响。此外, 有时还需要将建筑工程与园林工程结合在一起进行分析, 看其对居民居住区的美观是否有影响。比如, 在进行施工前, 要考虑建筑工程中的一些出口和入口设计的是否合理, 其堆坡高度对居民区的采光是否有影响, 是否能将其与周围的环境自然地融入到一起等等。在进行园林工程的施工时还应注意居民区的地下车库的出入口隐秘性是否足够, 垃圾存放地选择是否合理, 居民区周围的噪声如何控制等一系列问题。

(二) 居民区园林景观设计与综合管线工程

一般来说, 在进行施工时要先设计管线的施工, 再进行道路基层的施工, 最后才能开始硬质景观的施工。当然视具体的情况不同, 也可对施工顺序进行适当调整, 这样可在一定程度上提升工程的施工效率。

1、施工组织时的注意事项

在综合管线工程验收合格时才能进行后续的施工流程, 验收时要注意对管道井和管道位置的核对和检查, 以免出现偏差, 从而对后续的景观施工产生影响。在进行复核时, 应当对管道井的位置和井口的高度进行格外关注, 最大程度地降低由井位变化而发生井口被掩埋、景观被破坏等事故的可能性。此外, 在进行综合管线工程施工时, 还需要标识和保护已经施工完成的管道井和管线以及沟体, 以免管线穿破保水层引起水体漏水。

2、景观设计的注意事项

从实际情况来看, 在进行水系等景观处理时, 要对居民区的管线、标高等有足够了解, 以免对其产生影响, 要避免在车库的出入口、景观点灯地方设置管道井, 还应当观察燃气调压站、独立开闭所、箱式变压器等箱体的位置, 看其是否具备足够的隐蔽性、位置设计是否合理等。在处理居民居住区的地形时, 应当结合管线的埋深、放坡等因素进行考虑, 以免对日后的管道井维护产生不良影响。与此同时, 在进行管线的走向设计时, 也要综合考量水系、绿化区等因素, 以免破坏小区的景观设计。总之, 应当将园林景观设计与综合管线设计有机结合起来, 保证设计的合理性, 从而保证整个园林工程的顺利完成。

结束语

近些年来,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 人们的生活水平越来越高, 人们对生活环境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在这种背景, 城市居民居住区的园林景观设计就显得更加重要, 因为其可以有效改善居民的生活环境。需要注意的是, 城市居民区的园林景观设计不仅要具备较强的美观性, 而且还应当具备足够的实用性。在进行居民居住区的园林景观设计和施工时, 要将其与建筑工程、管线工程以及市政道路工程等结合在一起进行考虑, 以此来避免相互之间产生不良影响, 从而最大程度地体现出园林景观的社会价值。本文从居民园林景观的设计原则出发, 对居民区园林景观设计的注意事项进行了探讨, 希望能给大家一些启示。

摘要:随着人们生活条件的改善, 人们对居住环境的要求越来越高。而园林景观作为改善居住环境的一种重要方法, 其在居民区建设中所占的地位越来越重要, 因此十分有必要注意到居民居住区的园林景观设计、施工和管理等各方面的问题。本文从园林景观设计与市政工程、综合管线工程以及建筑工程的相互关系开始, 对居民居住区园林景观设计及施工与相应工程管理相应的注意事项进行了分析。

篇4:住区规划中水景规划的注意事项

关键词:住区规划;水景规划;形式布局

1居住区水景的布局形式

1.1核心式布局

核心式水景铜材采用人造的水系来当做居住区的景观主题,通常用地范围比较规则和方正。从空间上来说,中心水系统帅并且控制着整个居民区,使得建筑的外部空间秩序以及布局等呈现出较强的聚心力;从景观上来说,水景的均享性较好,居民区的大部分居民都可以享受到水景;从生态环境上来说,核心式水景和周边的绿化共同构成了居民区的绿化中心,起到了平衡居民区温度和湿度、强化其空气对流和改善小区小气候环境等作用。

1.2线性布局

线型水景布局是指将多点空间用线状或者点状水景连接起来,水景线性布局的优点是可以有效的统一居住区的景观。线型水景布局针对对于那些地形不规则、居住用地的内景要素数量较大以及功能复杂的居住区景观来说更有效果。通常情况下现形水系会与流经居住区或者靠近居住区的河流相联系,通过直接连贯的方式或者空间上进行渗透等不同的手段,形成统一有序的水环境系统。

1.3环绕式布局

环绕式布局的居住区水景可以分为两种,一种是以自然水系为主的,以居住区整体环绕式的开展水景布置;另一种则是充分考虑到地形变化情况和组团布置方式等,将水体作为支架贯穿于整个居住区之中,同时与周围的硬质景观相辅相成、融为一体,形成环绕式水景。

1.4组团式布局

组团式水景需要组团对象在尺度和形体等方面具有相同因素,然后将它们不分主次的结合成组,采用组团式水景布局的居住区,通常来说其组团景观的主要構成要素都是水景,搭配相应的公共设施来让空间形态更为紧凑。

2居住区水景的设计原则

2.1整体性原则

整体性原则是水景规划能否成功的重要标准,也是主导性的设计原则,居住区的水景规划应该属于居住区宏观空间规划的一种,与居住区的总体规划应该是不分前后同时进行的,而并不是在建筑完成后强加进去的部分。在进行水景规划时要综合考虑多方面的因素,比如环境评价、资源调配、水土控制和岸线是否协调等,要从区域的角度出发进行系统性和全方位的规划考虑,尤其要注意例如环境污染综合治理、控制水道侵占以及市政配合等问题的解决,如果能妥善解决上述问题,那么就为居住区水景规划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更好的提高居民区环境质量和土地价值。水景规划设计是居住区整体环境规划中的一个重要环节,需要做好统筹兼顾和整体协调。

2.2以人为本原则

居住区水景设计是为了居住区内的大众而设计的,最终的受益人群也是居民们,所以在设计中需要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将大众的精神、生理、心理等众多需求作为出发点来进行设计,保证水景环境舒适并且具有人情味。现代人的心理和行为较为复杂,需要也呈现多样化的状态,所以现代居住区的水景设计也应该符合人们的特点,具有多样性和可选择性。水景的多样性具体表现在水景在设计风格、表达形式方面的多样性,形态变化的多样性以及材料使用的多样性等方面,如果一个空间内水景众多且风格、形式各异,那么人们就可以有选择性的去自己喜爱的水景形式那里去游玩。

人类与生俱来的亲水性使得我们希望和谁保持较近的接触,所以水景规划也应该尽量满足人们希望近距离观看水景甚至直接接触水面的需求,通过和水的交流嬉戏来体会到水的纯情与澄澈,达到释放情绪、舒缓精神的目的。比如凉亭和浮台等可以让人们置身水上,而喷泉或者戏水池则可以让人们接触到水。

2.3因地制宜原则

水景设计规划前应该充分的收集和调查基地的一系列资料,不管是自然、社会还是人文环境等,只有将这些因素都充分考虑在内而设计出的水景,才能更好的保证其景观、生态、经济和社会效益的实现。然后如果水景设计中只有水这一个元素的话,物质空间会因为缺乏文化的象征而欠缺精神层面的内涵,无法满足人们精神需求,加之不同的人对于水会有不同的情感体验,所以想要让水景设计做到因地制宜,就应该保证水空间不论是艺术形式还是物质层次或者是精神意境等都保持着和谐统一,充分的考虑到基地环境的地理位置、自然地理环境、社会文化环境以及经济发展等等,让设计出的水景空间符合基地的整体环境,满足人们的物质和精神需求,对当地的文化等有传承作用。

因地制宜原则更重视设计规划和现存条件的协调与统一,在对于水空间和外部自然、文化、社会和人类需求等条件的关系处理方面更为成熟和先进,所以对于水景规划设计来说,因地制宜原则可以更好的保证其生态化、社会化和合理化。

2.4可持续性原则

现在居住区的水景规划更大程度上是营销商为了推广楼盘的手段,居民们很难真正享受到水景所带来的景观和生态效益,导致这种情况的最终原因是缺乏对于可持续发展的意识。居住区的水景规划不是一个静态的过程,而是不断发展的动态的概念,我们不能单纯的只看到水景规划时前期的整体效果,还要考虑到后期的运行和维护工作是否能顺利进行,保证水景和生态环境以及维护管理工作可以可持续进行。

3实例研究——杏坛金海岸住区

3.1项目背景

杏坛金海岸一期位于广东省佛山市顺德区杏坛镇中心区的北区,以东为二环路、以南为杏龙路、以西为30米市政规划路、以北为市政规划路,场地较为平坦。该项目的总用地面积约为15万平方米,建筑总面积约为55万平方米,建筑密度约为25%左右,容积率为2.8。杏坛金海岸一期的项目场地呈梯形,但是右下角为主要道路的交叉口,整体虽然不算复杂但是仍然有一定的设计难度。

3.2水景规划的设计理念和方法

3.2.1以小见大

杏坛金海岸的外部空间环境通过和水体景观进行组织,达到了以小见大的艺术效果,主要体现在以下几点:首先是充分做到了因地制宜,将原有的贯穿小区的河涌通过空间处理和驳岸处理等引入小区内,让整体风格更有自然之趣,同时突破了空间限制,为居住区创设出了依山傍水的园林景观;其次是用随意型水景形式来创造组团水景,小乔木散植在土坡,水岸等地方,通过绿化植物的遮挡和围合等营造出“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情景之趣。

3.2.2具有空间层次感

杏坛金海岸在水景设计时充分利用了水体的流动性,用流动的水体和两侧的物体一起融为了流动的空间,用带状布局将各种景观串联起来,比如小区活动场、广场和各种绿化等等,项目内有一条贯穿南北的河涌,将沿河的商业裙楼和小区内的庭院水系相连接并且延伸,带来了焕然一新的景观面貌,从风格上来说保持了杏坛逢简的水乡特色,延续了杏坛水乡文化景观,为岭南水乡人居环境的建设打下了基础,同时也注重了群众的参与性和驳岸处理。

3.2.3水景的巧妙穿插于融合

杏坛金海岸的水景设计巧妙地利用了水体自身的特点,用其蜿蜒曲折的态势和流动起伏的形态,将组团住宅的转交、架空等过渡空间的穿插巧妙地结合了起来,同时在设计时综合考虑了交通、空间以及景观等因素,对于主入口的广场和水景轴线进行了相应的渗透与强化,配合上形态高贵的建筑更使得整个结构高端大气。

3.3存在不足之处

在杏坛金海岸的水景布局中也存在一些不足之处,比如建筑布局归于规整,缺乏错落之感并且容易遮挡观景视线;以及水景的分布不够均匀,除了沿水的房屋和中心地带之外的居民很难享受到水景等。

结束语

经济的发展带来了居住环境的园林化时代,水景在人居环境中也占了越来越重要的位置,给人们带来了生态和环境方面的众多好处,所以近年来关于居住区的水景设计越来越受到重视,伴随着新时代的到来,我们也应该寻找新理论和新方法来为水景规划设计注入新的活力。

参考文献:

[1]梁华,查尔斯·诺里斯,梁乔. 现代人居环境中的水景设计——以重庆左海湾为例[J]. 中国园林,2011,04:52-56.

[2]范利飞. 现代居住区水景景观设计分析[J]. 北方园艺,2012,18:116-119.

篇5:居住区景观设计注意事项

并应符合下表规定。

注:①居住区公共绿地至少有一边与相应级别的道路相邻。②应满足有不少于1/3的绿地面积在标准日照阴影范围之外。③块状、带状公共绿地同时应满足宽度不小于8米,面积不少于400平方米的要求。④参见《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

篇6:居住区景观设计注意事项

申请表注意事项

在填写《北京市工作居住证》申请表时,请注意下列问题:

1、现居住地址要具体到门牌号,平房注明“平房”二字;

2、现居住地址及原户口所在地在下拉菜单选择相应区、省后不要再次重复填写;

3、学历、学位发证机关及毕业院校填写学校名称;

4、教育培训简历从高中开始填起,所受教育简历要填写完全;

5、学历发证时间、毕业日期及教育培训简历中的相应结束时间要一致;

6、参加工作日期与工作简历中第一个参加的工作的开始时间一致;

7、工作简历要填写完全,现工作单位也要填写;

8、原工作单位要填写现工作单位的前一个单位信息,如果只有一个工作单位经历,原工作单位则与现工作单位相关信息一致;

9、聘用时间及工作简历中现单位的结束时间与劳动合同一致;

10、申请单位意见要写“同意”后,才能“通过”提交;

篇7:办理北京工作居住证准备事项

一 准备材料

(1)办证人同底版的一寸近期免冠彩色照片一张纸版及电子版;

(2)办证人(或户主)在京有住房的提供《房产证》或购房合同原件及复印件;(备注: 在京固定住所证明:自己有住房的,提供房产证或购房合同;租赁房屋的,提供派出所和房管部门出具的准许房屋出租的证明以及与业主签订的租房协议;租赁公房由房屋产权单位出具证明;借住亲友住房(私房)的由居委会出具相关证明和房产证(证明上请写清户主姓名,身份证号,户住房屋地址,借住人姓名,身份证号,两人关系,居委会证明盖章,具体格式不详)

(3)办证人学历、学位证书、职称证书、身份证原件及复印件。

(4)诚信声明(见附件),需由本人签字

(5)劳动合同原件及复印件

(6)办证人的配偶和子女随办的需提供以下材料: ①配偶在京工作单位签订的劳动合同原件及复印件 ②配偶的身份证原件及复印件

③结婚证、独生子女证(有两个子女的需提供《二胎准生证》、《出生医学证明》和省计划生育条例,若双胞胎、多胞胎需提供《出生医学证明》)原件及复印件

④如随办子女超过16周岁的(高中(含)以下子女可以随办),须学校教务部门出具在校证明.二 准备好所有制版材料后,请根据下列信息进行网上申请并提交,由人力资源部审核

个人登录网址:http://210.73.77.4/uamsso/index.jsp

用户名:本人4位证档号(工号)(单位授权)

密码:(单位授权)

填写电子信息注意事项:

1、现居住地要与房产证或购房合同上注明的房屋地址一致;如在单位居住,请到资产与行政管理部开取相关证明。

2、户口所在地要与身份证上注明的地址一致。

3、填写个人业绩时字数要在200字左右。

4、学习、工作时间要与相应的学历证明、劳动合同一致。

5、教育简历要从高中填起,工作简历要从毕业后第一份工作填起,填到本合同结束时间。若合同类型为无固定期限,合同截止时间为退休时间(即男60岁生日当天;女55岁生日当天)

三 自行开具《个人所得税完税证明》

篇8:居住区景观设计注意事项

1 夏热冬冷地区以及武汉的气候特点

我国分为严寒寒冷、夏热冬冷、夏热冬暖三个气候区。夏天炎热冬天寒冷的地区集中在30°~40°纬度之间,特点是夏季比较炎热干燥,白天温度为30℃~35℃,最高可达37℃~39℃,甚至40℃;冬季较为寒冷,气温一般在零下10℃~5℃之间;其相对湿度变化较大,白天为30%~40%,夜晚则达80%。这种气候区冬夏两季十分依赖空调,只有春秋两季可以通过自然通风获得较为理想的居住环境,我国长江中下游的大部分地区都属于夏热冬冷地区。

武汉地处长江中下游,江汉平原东部,是标准的夏热冬冷地区。

武汉的气候有雨量充沛、日照充足、四季分明、夏季酷热、冬季较冷的特点。武汉夏季极长,达到135 d,由于地处北纬30°,夏季正午太阳高度可达83°;加上居于内陆、距海洋远、周围地形如盆地,集热容易散热难;河湖多、晚上水汽多,还有城市热岛效应和伏旱时副高控制,因而城区气温最高可以达到42℃,极端气温最高44.5℃,十分闷热,是我国三大火炉之一。而武汉的冬季虽然绝对温度在0℃左右,但由于水系多,湿度很大,加上地处南方,没有集中供暖设施,武汉的冬季寒冷刺骨,更甚于北方气候干燥条件下的冷。在这种夏热冬冷,差异明显的气候条件下,空调成了武汉居民必不可少的家电。而过多的依赖空调势必会消耗大量的能源并对环境造成危害,所以将节能环保的绿色设计理念贯穿到武汉居住区的规划中,提出武汉居住区设计应注意的一些问题,不仅是为武汉今后的居住区提供一种设计思路,也是为夏热冬冷地区其他城市的居住区设计提供一个参考。

2 夏热冬冷地区居住区设计应注意的问题

2.1 住宅宜南北朝向,避免东西朝向

夏热冬冷地区,夏季温度高,湿度大,雨水多,而冬季则寒冷刺骨,为了节能环保,减少空调的使用,应尽可能掌握冬夏两季的风向。以武汉为例,夏季主导风向主要来自东南方,冬季主导风向则主要来自北方。在夏季引入东南风,可保持居住区内部环境凉爽,而当住宅与夏季主导风向角度控制在30°~60°之间时,对居住区内部的自然通风较为有利。在冬季为了阻挡北风,减少北风对居住区内部的侵袭,住宅宜与冬季主导风向垂直。

武汉夏季酷热冬季寒冷,夏季应减少太阳辐射对室内温度的影响,而冬天则应尽量多的接受日照提高室内温度。一天之中12:00辐射量最强,10:00和14:00次之,但14:00是一天中气温最高的时候,此时太阳已逐渐落向西面,所以夏季应减少西晒对室内温度的影响,避免住宅出现东西朝向。冬季时,由于在北半球的武汉南面的日照最为丰富,此时为了增加日照时间,住宅南北朝向最为有利。

由以上对于主导风向和日照的分析可知,对于武汉的居住区来说,站在节能环保的角度上,住宅适宜正南北到南偏东15°这个朝向范围内,这样既可以与夏季主导风向保持在一个合适的角度利于居住区的通风并阻止冬季北风的肆虐,又可以在夏季避免西晒并保证冬季日照。

2.2 居住区布局应注重采光通风

在满足日照间距的基础上,居住区设计时,首先将体量小,层数低的多层住宅布置在用地南侧,然后住宅层数和住宅体量逐级提升,将体量最长,层数最高的高层住宅布置在用地北侧,利用南侧住宅山墙面间的空间和居住区道路形成无障碍的风道,迎合夏季的东南风进入整个居住区,而北侧建筑的体量和高度又可以挡住冬季的北风。这种建筑布局形式不仅引导了风向,强化了夏季风减弱了冬季风,而且节约了用地,提高了居住区的容积率,最大程度的减少了前排建筑对于后排建筑采光通风的影响,使冬季室内阳光充裕,更由于布置了不同体量和层数的住宅,让居住区的户型变得丰富而多样化。

2.3 增加植物绿化,减少硬质铺装

对于武汉这样一个夏热冬冷的地区,应该避免大面积的硬质铺装,以绿化取代。在居住区道路两侧以及广场、游园的居民聚集区域应种植树冠较大的落叶乔木,夏季枝繁叶茂为居民遮阴蔽日,冬季枝叶凋零还居民温暖阳光。其他区域也应以乔木和灌木为主,无法种植乔木的地方,如地下停车场的上方,也应种植草地,地面的停车位也可铺设植草砖增加绿化面积。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更可以设置屋顶绿化和墙面绿化,减少夏季顶晒和西晒带来的太阳辐射,使室内冬暖夏凉。

如此将绿化深入到居住区的每个角落一方面利用植物互相映衬、四季变换的特点,创造出自然优美的居住区景观;另一方面发挥植物相对于石材水泥在保温隔热、改善空气质量方面的优势,给居民带来了舒适环保的居住区环境。

2.4 建筑单体要考虑节能问题

近年来,武汉的住宅设计十分偏爱效仿欧洲的建筑风格———如英伦风格,法式风格,地中海风格等等,各种宣传铺天盖地。居住区有自己独特的设计风格并没有错,但却不能忽视与武汉本地气候特点的结合。如英伦风格的大面积落地门窗,是因为伦敦四季温差小,夏季凉爽,冬季温暖,雨雾较多,所以需要加强室内的采光却不用太多的考虑隔热保温的问题。但武汉若采用大面积落地门窗,则夏季阳光通过门窗辐射入屋内的面积增大,冬季屋内热量透过门窗流失量增多,降低了建筑的隔热保温效果。

因此,在引入国外设计风格的同时因地制宜的对建筑作出调整,才能符合武汉的气候条件。首先,建筑外墙材料除了要满足夏季白天具有良好的隔热性、夜间散热快外,还要求冬季有良好的保温性,采用浅色的外表面也能在一定程度上减少夏季热量的吸收。然后,在住宅平面设计时,一方面要避免建筑内凹部分过深采光不足,另一方面要尽量使房间更多的布置在南面,利用太阳辐射减少冬季采暖能耗。最后,门窗的大小和位置要适中,既要保证夏季的穿堂风、减少外部辐射热,又要降低冬季室内热量的流失。

3 结语

十七大之后,武汉被国家确定为“两型社会”实验区,再加上武汉在“中部崛起”战略中的地位越来越突出,武汉未来会保持强劲的发展势头,大规模的城市用地将不断的投入到各项建设中。居住区建设作为其中的重要一环,将对武汉的发展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在居住区设计中融入节能环保的理念,不仅符合武汉的气候特点,更是贯彻了武汉“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的社会发展目标,为居民创造出功能完善、环境幽雅、安全舒适的美好家园。

自1992年联合国通过《21世纪议程》以来,全球范围内掀起了一股可持续发展的热潮,夏热冬冷地区作为对空调依赖较大的地区,要做到可持续发展,必须运用一切方法减少能源的消耗在居住区设计方面,参照武汉应该注意的一些问题,结合各个城市本身的气候特点,充分利用自然条件,减少空调的使用,必将达到节能环保的目的。

参考文献

[1]谭纵波.城市规划[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5.

[2]朱家瑾.居住区规划设计[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0.

[3]赵石刚.西方近代城市设计思潮与中国城市居住区发展研究[D].天津:天津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7.

篇9:居住区景观设计注意事项

【关键词】居住建筑;公共建筑;节能

一、前言

现在我国城市发展速度正在不断增快,同时居住建筑项目以及公共建筑项目的数量也在持续增加。通过统计后发现,但建筑项目所占据的能耗已经达到了全国中能耗的百分之二十五左右,但就居住建筑来说,在不提供热水的基础上建筑的运行所耗费的能耗大约为全国总能耗的百分之十二。由于现在很多既有居住建筑以及既有公共建筑的投入使用时间较长,其防护性能、采暖、墙体保温等均比不上现有建筑,所以对建筑实施节能改造,以降低建筑的运行能耗是非常有必要的,下就此进行详细论述。

二、既有居住、公共建筑的墙体节能改造要点

墙体可以说是建筑项目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其除了可以起到承重的作用之外,还能够对围护结构加以保护,并提升建筑的保温 效果,使建筑的节能效果更好。在墙体保温方面,可分为墙体内保温、外保温等若干种,从保温效果上来看外墙外保温的效果更好,所以在对既有居住、公共建筑进行墙体节能改造时,首先需要将胶粘剂应用到建筑墙体的外表面上,同时通过锚栓固定,之后再将聚苯乙烯泡沫板粘贴到墙体表面,为了保证安全,聚苯乙烯泡沫板应具有一定的阻燃性,粘贴厚度则需要根据建筑的实际情况以及相关规定要求确定。

在改造阶段还需要对墙面进行深入的清理,除了需要清理好墙体上的灰尘以及各种杂物之外,由于建筑的使用时间较长,墙面可能会出现风化情况,对于这类墙体尤其是风华程度相对较深的区域,需要先通过砂浆将墙面找平,并对找平的效果进行检查,之后通过胶粘剂以及栓固定方式粘贴保温板,其中需要根据建筑实际情况以及节能设计要求来确定保温板厚度,并保证保温板材料的上下不齐缝,确保各个板缝间隙与其填充质量需要达到规定要求。另外要求保温板表面需要至少布置一厘米的保护层,同时也需防止玻璃纤维网格布材料出现外露情况。由于一些老旧建筑的楼梯间在设计之初并没有采用采暖装置,对此需要对这类楼梯间的内墙也进行保温处理,具有处理方式可参考外墙保温处理方式。

三、既有居住以及公共建筑项目的外窗改造要点

外窗作为建筑项目中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其同样是空气渗透以及传热非常薄弱的区域。外窗的不良设置会造成建筑的节能效果下降,并使室内热环境受到很大程度的不良影响。由外窗所造成的能耗一般可分为外窗缝隙所造成的空气渗透,玻璃以及窗框所带来的传热作用,夏季由于太阳辐射过大为了降低室内温度所造成的空调系统过度开启等。通过更换外窗材料,将窗框更换为断桥铝合金以及塑钢等传热系数相对较弱的材料,把普通玻璃更换为Low-E 玻璃或者是中空玻璃等阻热性能更好的玻璃材料,这样可以使外窗的传热系数所有减少,提升热阻值。

另外在公共建筑之中玻璃幕墙的使用量是非常大的,一般可根据实际需求来将普通的玻璃幕墙材质更换为光电幕墙或者是通风式双层幕墙,也可以选择具有遮阳功能的双层幕墙,这些玻璃幕墙均具有很强的节能性。若是公共建筑想的外墙不宜改动,则需要将外遮阳体系增添应用到容易受到阳光长时间照射的南面以及西面墙体,通过相关试验数据可以得知,外遮阳的节能效果要远超过内遮阳,通过外遮阳体系的使用可以使空调负荷的得到很大程度的降低,尤其是空调系统的运行负荷,经计算降低幅度大约在16%~29%之间。

四、既有居住、公共建筑的屋面节能改造要点

屋面作为建筑中非常重要的外立面,对其进行节能改造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一方面可以使顶层使用者的房屋应用舒适程度更高,另一方面在进行节能改造时还可以同时开展防水修缮,这样可以提升屋面的防水效果。一般建筑屋面根据使用需求的不同可以分为平屋面以及坡屋面两种。其中在对坡屋面展开节能处理时,应当将处理重点放在保温隔热层的应用上。若坡屋顶是由钢筋混凝材料制成,则需要在坡屋顶的外侧面布设使用保温层,若是坡屋顶的基层属于是木结构或者是轻钢结构层,则需考虑在基层的上侧及下侧区域布设使用保温层,为了保证效果可以考虑选取夹芯保温屋面。若是需要在基层的下侧布设使用保温层,则需要考虑到热桥区域的保温情况;平屋面。平屋面一般包括非上人屋面以及可上人屋面,并可使用正置式以及倒置方式对保温构造进行布置。在使用正置式保温屋面时需要于防水层之下布设使用保温层,以避免结露问题的发生,在使用倒置式保温屋面时则需要在防水层之上安装使用保温层,这样可以避免保温层内部出现结露情况。通过对这两种保温屋面布置方式进行对比分析后发现,倒置式保温屋面更能够降低室内温度,同时其热稳定性也较强,所以现在倒置式保温屋面的应用力度正在不断加大。

五、既有居住建筑的墙体采暖改造要点

采暖是现在很多老旧居住建筑急需改造以及解决的一个问题,首先需要解决热源与其管网热平衡的问题。首先我国北方地区的管网的建造、应用时间普遍较长,同时热管网长度也较长,旧管网由于使用年限不断增长其使用效率已经出现降低去事故,再加上保护层已经遭到不同程度的损坏,造成很多建筑的水循环量增多,水供应已经发生不平衡情况。为此 需要 选择直埋的方式处理供热管线,同时建立完善可靠的网络监控系统,同时通过人工来对热网监控系统进行及时的检查。另外在改造优化热能源提供系统的过程中,需要将改造重点放在集体供热总系统以及各个个居住用户、使用者的分散处理方面,以使供暖能源得到尽为充分的使用。最后还需要各种现代化设备,比如说热计量仪器等来对室内温度进行实时的监控,从而科学的安排配置热计量的使用以及温度的调控。

另外住宅建筑的采暖节能改造的确需要耗费大量的财力、人力以及物力,但是最终的效果要远高出成本。但采暖节能改造的资金投入量是巨大的,不能只顾成效而忽视成本,顾此失彼,还是需要在改造过程中通过一系列手段使成本得到控制,比如说缩短管道路径等。

六、结语

既有公共建以及既有居住建筑项目的节能改造是一件利国利民的好事,可以使建筑的运行能耗大幅度的降低,并使我国当前的能源资源紧张问题得到有效的缓解,也使人们的工作、居住环境得到很好的改善。在对既有公共建以及既有居住建筑项目开展节能改造时,需要科学应用各种现有的节能技术,比如说外保温的应用、保温玻璃的使用等,并针对不同的屋顶屋面结构 选择使用恰当的节能处理方式,考虑到居民采暖的实际情况对采暖系统进行科学布控,可以使既有建筑的运行能耗得到一部分的降低,并减少一部分运行成本,这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

[1]杜艳华. 基于合同能源管理的既有公共建筑节能障碍及对策分析[J]. 建筑经济,2009,05:115-118.

[2]杨国云,王沁芳,许鸣. 既有大型公共建筑节能改造研究现状[J]. 砖瓦,2009,09:87-89.

[3]叶雁冰. 我国既有公共建筑的节能改造研究[J]. 工业建筑,2006,01:5-7.

[4]王鹏. 既有公共建筑节能改造措施的经济性分析[J]. 建筑经济,2013,06:78-80.

[5]白胜芳. 借鉴国外先进经验 服务我国既有公共建筑节能改造[J]. 新型建筑材料,2003,09:37-39.

篇10:居住区景观设计注意事项

发布日期:2014-04-0

1一、事项名称:办理《北京市工作居住证》

二、办理部门:政府行政大厅人力社保局窗口

三、法律依据:

(一)《北京市引进人才和办理<北京市工作居住证>的暂行办法》(京人发[1999]38号)

(二)北京市人民政府办公厅转发市人事局《关于实施北京市工作居住证制度若干意见的通知》(京政办发[2003]29号)

四、办理条件:

符合城市功能定位和首都经济发展方向及产业规划要求的本市行政区域内具有法人资格的企事业单位、民办非企业单位、社会团体,外国(地区)、外埠在京设立的非法人分支机构,其聘用的人员在本市有固定住所且具备下列条件之一者,均可申请《北京市工作居住证》:

(一)具有2年以上工作经历并取得学士(含)以上学位的紧缺急需人才;

(二)具有中级(含)以上专业技术职称或相当资格、资质的紧缺急需人才;

(三)对首都经济和社会发展做出突出贡献及特殊领域、特殊行业的紧缺急需人才。

五、提交材料:

(一)企业法人营业执照副本(或事业单位法人证书、民办非企业单位登记证书(法人)、社会团体法人登记证书、外国(地区)、外埠在京设立的非法人分支机构营业执照)及A4复印件一份(加盖单位公章);

(二)组织机构代码证书副本及A4复印件一份(加盖单位公章);

(三)如果有以下证书也需提供:高新技术企业认定证书(或跨国公司地区总部认定证书、驻京研发机构认定证书、环保企业认定证书、软件企业认定证书等)及A4复印件一份(加盖单位公章);

(四)单位打印《北京市工作居住证申请表》二份并加盖单位公章(此表网上自动生成);

(五)身份证原件及A4复印件一份;

(六)户口本(首页、本人页)及 A4复印件一份;

(七)结婚证书(本人)及 A4复印件一份;

(八)学历证书及 A4复印件一份(境外学历学位需到教育部留学服务中心认证;国内学历由用人单位到教育部学信网(http://job.chsi.com.cn)打印学历证书电子注册备案表并加盖单位公章);

(九)学位证书及 A4复印件一份;

(十)职称证书及 A4复印件一份;

(十一)劳动合同原件及 A4复印件一份(加盖单位公章);

(十二)有配偶、子女且随往的还需提供以下材料:结婚证书(配偶)及 A4复印件一份、身份证(配偶)及 A4复印件一份、户口本(随往人员)及 A4复印件一份、劳动合同(配偶)及 A4复印件一份、独生子女证及 A4复印件一份(或生育服务证)、孩子出生证明及 A4复印件一份、学生在读证明(或学生卡)及 A4复印件一份;

(十三)在京固定住所证明(自己有住房的,提供房产证或购房合同;租赁房屋的,提供与业主签定的租房协议和居委会居住证明;租赁公房由房屋产权单位出具证明;借住亲友房子的由居委会出具相关借住证明<加注房主姓名、与房主关系、具体地址>和房产证);

(十四)最近连续6个月个人在京缴纳社会保险证明(加盖单位公章);

(十五)最近连续6个月在京缴纳个人所得税完税证明(加盖单位公章);

(十六)居住证诚信声明(在网上申请工作居住证办事指南(个人用户)中自行下载);

(十七)与网上同版近期免冠1寸彩照一张;

(十八)其他需要提供的材料。

六、办理程序:窗口受理—审核—报区、市人力社保局审批—告知

七、受理窗口咨询电话:6968108

1八、材料受理地点:怀柔区开放路33号行政大厅二楼

九、网上申报平台:北京市人力社保局网站(网址:)-业务办理-人才引进-工作居住证管理系统

十、流程图:

联系人:

篇11:居住区景观设计论文

一、目前居住区环境景观设计中存在的问题

(一)过于强调形式,忽视景观功能性

在居住区环境景观设计中,一些设计过于强调景观的外在形式,忽视其使用功能和生态功能,忽视人的需要和感受。例如,目前水景已成为小区环境景观的重点,有的开发商要求建设大面积的水景。水景虽会带来活力,但其运用应恰到好处,不能求大、求多,否则会产生不良的负作用。水面过大,占用居民活动面积。而且由于蒸发、渗漏、卫生清洁,需要经常补水、换水,造成水资源的严重浪费,增加物业管理的难度和费用。在材料的运用上,一些设计者为追求形式上的构图、近期效果,大量使用自然树木,导致对自然环境造成破坏,而且由于树木在短期内不易恢复,生态效果和观赏效果都达不到要求。此外,过多运用镜面花岗石、火烧板等,镜面花岗石不防滑,雨天会给居民造成伤害,而且不透水,对地面排水、周围植物的生长会产生不利的影响,还会增加建设费用。

(二)强调硬质景观,忽视软质景观

居住区的环境景观设计不仅要注重特色和效果,更要注重环境的生态性。现在很多居住区的环境景观设计为了达到新颖、突出、快速见效的目的,过多强调硬质景观的建设,如设置大面积铺装,过多的喷泉水池、雕塑小品、亭台建筑等,大大缩小了绿地面积,忽视了绿色植物的生态功能特点和景观特色,无法营造舒适宜人的居住环境,缺少富有季相变化、色彩层次丰富的植物景观,同时,也会造成建设经费上的不合理现象。

(三)简单模仿,忽视景观的本土特色

目前,许多居住区景观设计忽视了住区所在地的地域特征,包括住区内外的自然环境特征,体现地方特色的乡土植物,长期形成和积淀的传统民风、民俗特征,历史文化遗迹等人文景观特征。比如在居住区建设中,常出现大动土方的现象,不论现状条件如何,先挖山填水,再在平地上创造人工地形,没有因地制宜地利用原有地形地貌。一些设计师对基地的传统文化内涵没有很好地挖掘和利用,只是简单照搬国外的设计。在植物选择上,未考虑其生长习性,只顾引进一些新奇的植物,对适应当地生长环境的乡土树种运用较少,造成不必要的浪费,而且使居住区环境景观缺乏地域特征和本土特色。

二、居住区景观设计改进的措施与对策

(一)因地制宜的利用现状条件进行设计布局

首先,应考虑基地内原有形态,充分利用原有自然地形进行布局设计,因地制宜。其中,包括山水地形的处理、水体的设计、绿地及活动场地的布置、景观建筑、小品的点缀等。如南京五台花园即利用小区原有的陡坎设计成叠水喷泉。其次,考虑利用居住区外部的自然景观资源。考虑人与环境的融合,建筑与景观的融合,留出通透的观景视线,将周围优美的景物收入到居住区中,小区内外遥相呼应,创造宜人的自然山水景观,如南京宝船听涛小区即借外部宝船遗址公园景观。

(二)以人为本,创造多样的景观空间,满足各类居民的需求

居住区环境景观设计,要考虑到居民的心理感受和行为习惯,做到以人为本。具体表现在活动场地和交往空间的设置、休憩设施的尺度等方面,使居民在活动休憩时更加舒适、方便,创造一个亲切、优美、便捷的居住环境。绿色活动空间的创造,应满足不同年龄层次居民活动的需要。活动空间的总体布局,在空间类型及功能方面应做到动静结合、相互搭配,将公共活动的开放空间和个别交往的私密空间相结合,形成开敞空间、半开敞空间和闭合空间互相穿插并存的布置形式。

(三)利用居住区的人文条件,突出其地方特色

居住区景观设计,要根据其所在地区的自然地理条件和历史文化传统,充分突出居住区的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充分利用适应当地生长环境的乡土树种,体现本土特色。对住区的历史文化、人文古迹应该深入地挖掘,以凸现基地的人文历史和文化积淀,突出小区的地方特色,使居民在住家附近就能感受到当地的文化与传统。

(四)建设节约型园林,考虑建设与管理成本

目前,全社会正在建设“两型社会”。“两型社会”指的是资源节约型社会和环境友好型社会。资源节约型社会的核心在于节约资源,尽可能减少资源消耗和以环境代价满足社会经济的发展。环境友好型社会的核心在于生态低碳,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与自然生态系统协调可持续发展。反映到居住区的景观设计中,就要在满足居民生理心理需求的前提下,尽量节约资源、降低造价。同时,还要考虑到后期的管理和运行。节约成本应从几个方面考虑:在平面布局上,水面的设计要大小适中,既要满足景观需要,又要注意节约建设和管理成本;在竖向设计上,要充分利用原有地形,尽量少动土方,节约造价;在土建材料的选择上,要尽量选择性价比高的材料,同时,还要注意材料的生态环保性等;在植物材料的选择上,要尽量选择乡土树种,推广当地草种,树木规格不宜过大,要给植物一个自然生长空间和过程,提高植被成活率,减少对大环境生态的破坏。

(五)建设生态型园林,创造多样性植物景观

要提高居住区的景观效果和环境质量,应该以植物造景为主。植物不但可以美化环境,还能起到降温、遮阳、隔噪、净化空气、改善小气候等作用。通过对乔木、灌木、地被、草坪等植物的配置,形成层次丰富的植物景观,体现出植物的生态性环境效应。所谓植物多样性,就是要建筑稳定的植物生态群落,其中有植物品种的多样性和景观层次的多样性。在居住区景观设计中,根据各种植物不同的生长习性,营建以乔木为主、木本植物为主体的乔木、灌木、地被、草坪的.复式结构植物群落,形成植物群落自然的生态布局。既能增加居住区环境的绿量、提高植物的生态效果,又能满足植物造景的需要。在植物选择上,应遵循和顺应植物演替规律,采用生长习性、形态等有较大差异的植物品种进行配植,避免种间的直接竞争。例如,疏林植物群落的配置可以利用林下耐荫植物资源,乔木与草地之间的生态空间满足了林下植被对光照、水分、养分的要求,并增添了林下层次。要注重适地适树,选择乡土树种,突出居住区景观的地方特色。对于同种植物,其规格的选择应大小结合,为植物群落的生长发展和自然演替留有一定的空间。在植物种植上,密度不应过大,应留出一定的林间隙地,改善幼树的生长环境,增加光照和养分的供给,创造健康的能进行自我更替和演化的稳定的自然生态植物群落。此外,可以增加立体绿化形式,这是一种不占用绿地的种植方式,包括外墙绿化、屋顶绿化、棚架绿化、阳台及窗台绿化等。不仅能增加居住区的绿化面积,还能改善居住区的小气候。

结语

上一篇:《拣麦穗》导学案下一篇:中级经济师专业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