居住区规划设计任务书

2024-04-21

居住区规划设计任务书(通用10篇)

篇1:居住区规划设计任务书

项目一:居住区规划设计任务书

使用班级:城乡规划1902

一、项目简介

该居住区位于某县新城区,规划火炬路以南,明星路以西,公园路以北,中都大街以东。规划建设用地6.12公顷(以提供的现状图为准)。

项目定位为高品质居住区,配建社区服务、幼儿园、商业服务设施,建设公共绿地、小广场、小游园等户外活动场所。

二、规划设计依据

(1)《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标准》GB50180-2018、住宅设计规范等;

(2)济宁市城乡规划管理技术规定;

(3)设计任务书。

三、规划设计要求

(1)本次设计重点为规划设计方案和建筑单体选型;

(2)规划方案突出特色,建筑布局均衡丰富,建筑单体造型美观大方现代,住宅建筑全部为多层;

(3)推荐户型要求:户型面积为90-130平方米,以100-120平方米左右户型为主,其他户型比例可自行掌握;

(4)居住区环境景观要突出水景特色,有集中小游园及公共活动空间;

(5)交通组织尽量采用人车分流,其他建筑按现行规范合理设置,适当考虑地面停车位;

(6)主要技术经济指标要求:

容积率:不低于1.0

绿地率:≥30%

建筑密度:≤28%

(7)建筑距离道路中心线距离详见CAD图。

四、成果要求

1、规划总平面图

2、鸟瞰图

3、规划分析图(规划结构、景观绿地、道路系统等)

4、户型平面图

5、工程管线规划图

6、主要技术经济指标

五、进度要求

七周时间完成全部成果。

时间

内容

第1周

布置题目,熟悉任务书,搜集资料,浏览设计实例,进行功能结构分析、构思方案。

第2-4周

初步方案、绘制草图、方案修改

第5周

绘制定稿图,计算技术经济指标。

第6-7周

绘制成果图

2021.04

篇2:居住区规划设计任务书

2某居住区用地平坦,周围大多为居住及配套用地。该小区用地19721m ,规

划居住1874人,建筑密度23%,容积率为2.2,绿地率为30%,住宅平均层数为10层。小区中,一号楼为经济适用房和廉租房,二号楼为零居和一居室,两栋楼底层为商业配套。七号楼、八号楼和五号楼楼层较低,户型较大,居住标准比较高。三四五号楼南侧为消防通道,小区设有5200 m2的地下车库,其顶板距离地面1.5米。

由于小区位于某市文教科研区的重要地段,住户大多为年轻的知识阶层,整体建筑风格比较简洁明快,景观设计的风格应与建筑相统一,要求简洁、现代,应充分反映出住户的审美取向。小区景观设计要充分考虑居民休息、活动、交往的需要,设置适当的设施和场地。同时,该区段地价昂贵,寸土寸金,景观设计应充分利用土地,既要通过设计提升小区品质,又要注意设计的实用性。

一 设计要求:

景观设计应满足居民多种户外活动要求;

景观布局应适当考虑日照等因素;

可以根据设计意图,调整原图中机动车停车位的位置,但保持原有数量不变。在保持小区消防通道功能的基础上,可以弱化消防通道的线性形态。小区景观设计应符合《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以及消防规范中对绿地的相关要求;

小区景观设计应符合国家无障碍强制性规范。

二 设计深度:

1.设计总平面图比例1:300

2.主要节点或能反映设计意图的主要区块的剖面2个,比例1:100-1:200,标出关键部位相对标高

3.鸟瞰或者局部透视效果图若干

4.简要的设计说明

所有图排布在2-3张A1图纸上,平面表达方式建议为电脑线稿,手工上色

三 计划安排

第一次:布置作业,调查

第二次:调查讨论,设计一草,要求确定功能布局和基本景观结构 第三次 二草,方案深入修改

第四次 三草,方案深入修改,直至定稿

第五次 正图绘制

篇3:居住区规划设计任务书

室内空间设计是指根据建筑空间的使用性质, 对建筑内部空间进行合理的规划和再创造, 是设计师运用物质技术手段、以满足人的物质与精神要求为目的而进行的空间创造活动, 是一门涉及声学、力学、光学、美学、哲学、心理学、色彩学等知识, 可持续发展的综合性学科;室内空间的功能包括:①物质功能:对室内交通、通风、采光、隔声、隔热等物理环境需求的设计;②精神功能:室内的审美理想, 包括对文化心理、民族风俗、风格特征等精神功能需求设计。

室内空间设计的基本内容有:①空间的组织、调整和再创造, 即根据不同室内空间的功能需求对室内空间进行的区域划分、重组和结构调整;②空间界面的设计。室内空间的界面是指围合空间的地面、墙面、顶面。空间界面的设计就是根据界面的使用功能和美学要求对界面进行艺术化的处理, 包括运用材料、色彩、造型、照明等技术与艺术手段, 达到功能与美学效果的完美统一。室内空间设计强调“以人为本”的设计宗旨, 是工程技术与艺术的结合, 追求个性化的空间质量——“追求个性和独创性”。

2 任务驱动教学法与项目驱动教学法

任务驱动教学法与项目驱动教学法都是以学生为中心、以能力为本位的教学方法, 两者既有共性又有区别:任务驱动教学, 教师将教学内容设计成一个或多个具体的任务, 以某个实例为先导, 进而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 让学生通过学和做掌握教学内容, 达到教学目标, 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涉及“任务”相对简单, 教师指导较多且一般在课内可完成。项目驱动教学, 师生通过共同实施一个完整的项目工作而进行的教学活动, 从信息的收集、方案的设计到项目的实施及最终的评价均由学生自己负责, 具有实践性、自主性、发展性、综合性、开发性、过程性等特点。涉及“项目”相对较难, 要求学生能够解决从未遇到过的新问题, 并自己完成, 项目实施时间较长。

3 编制任务与项目综合驱动的室内空间设计教学方式

3.1 项目案例选择与设计

项目驱动要关注知识点充足性、关联性、多层次性、综合性。①案例中包含的知识点要足够多, 否则就无法达到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较复杂问题能力的目的, 包括对各种空间类型的理解、合理的内部空间关系、营造美观舒适的空间环境要素、体现“以人文本”的设计宗旨等多个知识点。②对于知识关联性和综合能力很强的室内设计专业类课程, 其项目案例中包含的知识点不仅要足够多, 而且各知识点之间应具有较强的关联性和综合性, 否则就无法达到培养学生综合分析问题能力的目的。案例中知识点的相互关联性不但能够实现单一知识点的传授, 而且能够使学生将以往所学的知识融会贯通, 对所研究的问题进行全面的综合分析, 以达到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较为复杂问题的能力。③案例中设计的知识点要有不同的难度层次, 可使授课及对学生的训练能够由浅入深, 递进式进行。这样既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又符合教学规律。④要把相互关联的知识点和问题组织在一起, 训练学生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尽可能将空间设计的基本法则、多种空间类型、空间的流通、空间的造型要素 (点、线、面) 等知识点集中在一个案例中, 体现任务与项目综合驱动的优势。“任务”大小、难易程度符合学生特点, 能让学生积极、轻松、愉快的投入到完成“任务”的过程中去。

3.2 实施——以小空间家居设计作为居住空间设计教学为例

3.2.1 选择小户型的理由

①针对装饰市场发展趋势。受国家宏观调控以及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 小户型式将是未来几年商品房的主旋律。②小户型备受年轻消费者青睐, 对学生有吸引力。小户型深受年轻人的欢迎, 涉及的知识点多又具有“好任务”的可行性、真实性、趣味性特征, 容易吸引学生的眼球。③“麻雀虽小, 五脏俱全”——室内设计难度大。小户型面积小, 居住功能齐全, 对室内设计人员来说要求更高, 因为, 大户型在空间运用上具有很大的弹性, 可以容许一定的设计误差。而对于小户型来说就是寸土寸金, 每个地方要做什么要摆放什么东西, 必须一开始就考虑清楚, 不容许有任何马虎。否则, 很容易造成空间的更大浪费。④“小身材, 大印象”——装饰要求高。家庭装饰不仅仅是在美化家居, 还是在创造生活, 创造一种生活样式。不同的生活经历、生活状态、生活习惯会带来对小户型的不同理解, 小户型的购买者大多是受教育程度较高的年轻人, 他们对生活品质的要求往往比普通人更高, 使得小户型的室内空间设计装饰要求高, 因为设计者不仅要解决小空间给人的视觉和心理上所造成的压抑感和拥挤感, 而且还要实现功能性、经济性与艺术性统一, 在井井有条中体现主人的个性特点。

3.2.2 任务驱动式教学

(1) 创设情景、提出问题 (以任务五为例) 。

模拟竞标现场。第一步, 师生以甲、乙方的身份出现, 甲方发放投标书:①设计期限;②明确室内设计任务和要求 (室内设计的使用性质、功能特点、等级标准、造价等) ;③在家装设计项目中, 还应明确业主的设计意图和要求;④明确室内设计项目中所需材料的情况 (价格、质量、规格、色彩、防火等级、环保指标、材料供货渠道) 等。第二步, 乙方 (学生) 在明白甲方意图之后, 开始工作:①了解室内设计项目所在建筑的基本情况, 熟悉室内设计的相关规范和定额标准, 并进行现场勘测;②制订设计计划, 综合考虑各工种的配合和协调。第三步, 甲、乙双方签订设计合同, 制定进度安排表, 商议并确定“设计费” (参照市场价) 。

(2) 帮助引导、自主探索与协作学习、完成任务。

这个阶段是整个教学过程中最为重要的环节, 是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 发挥自身设计、创造能力的阶段。乙方 (学生) 在明确业主的设计意图和要求基础上:①开展调研, 进行分析、归纳、总结, 充分运用各种创意思维方式和方法, 大胆设想, 小心求证, 形成符合设计任务要求的创意构思;②在创意构思成熟后, 运用图形语言, 将创意构思视觉化表达, 根据需要制作模型或实物小样, 经反复讨论、评价, 最后形成设计方案。通过这个阶段, 学生对原来所学基础知识将会得到实践检验后的理解, 同时, 也使学生的分析能力、知识运用能力和创新意识得到了很好的锻炼。

(3) 交流评价、知识构建。

①积极合作:建立多人为小组的基本设计单位 (学生可自由组合, 也可由教师根据学生特点进行搭配组合) , 以小组为一个基本单位, 共同完成一个设计项目, 实施多种方案设计。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特点和优势承担相应部分工作, 同学间相互协作支持, 在讨论中相互提高, 由此也可以培养学生的团队意识。②让学生自主探索, 独立解决从未遇到过的新问题:根据自身的知识水平, 学生可以查阅教科书、参考资料 (含上网) 、温习前阶段的知识要点, 又可借鉴前人的一些思路和经验, 为下一阶段做好准备。对一些自己解决不了的疑难之处, 还可以找同学探讨或请教老师。③交流评价:结合项目进程, 让学生们对每个已完成任务进行探讨, 例如:首先, 让学生以乙方“设计者”的身份向大家推介自己的设计方案, 然后, 教师和其他学生以甲方的身份提问, “设计者”回答。在这个过程中, 学生不仅能够将所学的知识融会贯通, 而且还获得了新知识和新技能储存, 对空间设计课程的核心要素也更容易领会。

3.3 拔高问题——训练解决相关其他问题的能力

实体案例:别墅、中等及大户型的居住空间设计。完成小户型的空间设计后, 学生掌握了一些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具体方法和技能, 此时, 如果专业教师趁热打铁, 将小空间进一步扩展到中大户型住宅和别墅的空间设计或者以他们现有的家庭为设计对象, 那么, 不但会提高学生居住空间的设计能力, 而且还将更大地激发其求知欲望, 获得更多的成就感, 使他们进入感知心智的良性循环阶段。

4 任务和项目综合驱动的教学效果与思考

任务驱动教学法与项目综合驱动教学法都强调以学生为主体, 师生互动的学习模式, 能否取得很好的教学效果, 教师在其中起着关键作用——不仅要求任课教师有很强的责任心, 还要有丰富的组织教学经验和设计施工经验, 否则, 往往很容易出现:①设计脱离实际。由于以往在课堂上做的设计训练通常是在无条件限定或限定很小的情况下进行的, 使学生养成了一种刻意为新而新、为异而异的不良习惯, 这种习惯导致学生在设计室内空间时, 过于追求个性化的空间质量——“追求个性和独创性”, 忽视方案设计的可行性 (主要指工程技术与艺术的结合) , 造成很好的创意不能付诸于实际。②将造型与装饰等同。初次接触室内设计的学生常常忘记室内设计的美感源于功能美, 习惯于强化设计创意的装饰美, 忽略了造型的功能需求和变化要“以人为本”的设计宗旨。③对“任务”的分割和“项目”的选取不当或实施管理不够。教学经验不足的教师, 由于缺乏教学和组织管理经验, 往往对“任务”的分割和“项目”的选取不当或实施管理不到位, 致使任务驱动教学和项目驱动教学流于形式而没有实际价值。

参考文献

[1]徐肇杰.任务驱动教学法与项目教学之比较[J].教育与职业, 2008 (4) :89-90.

篇4:居住区绿化规划设计研究

关键词:居住区绿化;规划设计;植物配置

中图分类号:C913.3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198(2007)12-0290-01

1 概述

居住区绿化是城市绿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最接近居民,与居民日常生活关系最为密切,它对提高居民生活环境质量,增进居民的身心健康至关重要。居住区的绿化水平,是体现城市现代化的一个重要标志。居住区绿地在城市园林绿地系统中分布最广,是普遍绿化的重要方面,是城市生态系统中重要的一环。

2 居住区绿地的功能

(1)居住区绿化以植物为主,从而在净化空气减少尘埃吸收噪音,以保护居住区环境方面有良好的作用,同时也有利于改善小气候、遮阳降温、防止西晒、调节气温、降低风速,而在炎夏静风时,由于温差而促进空气交换,造成微风。

(2)娥娜多姿的 花草树木,丰富多彩的植物布置,以及少量的建筑小品、水体等的点缀,并利用植物材料分割空间,增加层次,美化居住区的面貌,是居住区建筑群更显生动活泼。还 可利用植物遮蔽丑陋不雅观之物。

(3)在良好的 绿化环境下,組织、吸引居民 的户外活动,使老人、少年儿童各得其所,能在就近的绿地中游憩、活动观赏及进行社会交往,有利于人们身心健康,增进居民间的互相了解,和睦相处。人们赏心悦目,精神振奋,为形成好的心理效应,创造良好的户外环境条件。

(4)居民区绿化中选择即好看,又实惠的植物进行布置,使观赏、功能、经济三者结合起来,取得良好的效益。

(5) 在地震、战时能利用绿地疏散人口,有着防灾避难,隐蔽建筑的作用,绿色植物还能过滤、吸收放射性物质,有利于保护人民的身体健康。

3 居住区绿地的设计原则要求

居住区绿化应从其绿化的作用出发,遵循绿化规划原则,使居住环境适应现代建筑,满足功能需求。然而要吸引人们到绿地去活动有必须具备如下条件:

(1)可达性。无论集中设置或分散设置,公共绿地都必须尽可能接近住所,便于居民随时进入,设在居民经常经过并可以自然到达的地方。

(2)功能性。绿化布置要讲究实用并做到“三季有花,四季常青”最好,同时还应考虑其经济效益。长青的针叶树可以有些,但主要应选择是生长快,夏季遮阳、降温、冬天不遮挡阳光的落叶树。

(3)亲和性。为了让居民在绿地内感到亲密与和谐,居住区绿地尤其是小区绿地一般面积不大,因此必须掌握好绿化和个项公共设施以及各种小品的尺度,使它们平易近人。

(4)系统性。居住区绿地设计与总体规划相一致又自成一个完整的系统。居住区绿地是由植物、地面、水面以及各种建筑小品组成。它是居住区空间环境中不可缺少的部分,也是城市绿化系统的有机组成部分。绿化形成系统的重要手法就是“点、线、面结合”,保持绿化空间的连续性,让居民随时随地生活在绿化环境是、之中。对居住区绿地来说宅间绿地和组团绿地是“点”,沿区内主要道路的绿化带是“线”,小区小游园和居住区公园是“面”。点是基础,面是中心。

(5)全面性。居住区绿化要满足各类居民的不同需求,因此,绿化设施必须要有各种不同设施设置,通过居民室外环境需求的调查,大多数居民的共同愿望是居住区内多种花草树木,另外还要根据不同年龄组的居民使用特点和使用程度,作出恰当的安排。

(6)艺术性居住区绿化必须居于必要的生态功能和优美的环境才能起到应有的功能,否则就难以吸引居民的兴趣,植物材料的选择和配置,要结合居住区绿化种、养、管,依靠居民的特点,在节约投资且具有收益的基础上,突出美学观点,使人赏心悦目,以充分发挥绿地的美化功能。

4 植物配置及树种选择

居住区绿地的植物配置是构成居住区绿化景观的主题,它不仅起到保持、改善环境,满足居住功能等要求,而且还起到美化环境,满足人们游憩的要求。居住区绿化时植物配置还应该以生态园林的理论为依据,模拟自然生态环境,利用植物生理、生态指标及园林美学原理,进行植物配置,创造复层结构,保持植物群落在空间、时间上的稳定与持久。

(1)空间处理:居住区除了中心绿地外,其他大部分都分布在住宅前后,其布局大都以行列式为主,形成平行、等大的绿地,狭长空间的感觉非常强烈,因此,可以充分利用植物的不同组合,打破原有的僵化空间,形成活泼、和谐的空间。根据植物的生态特性,可分为:

①适合于作上层栽植的植物:落叶乔木:银杏、白蜡、栾树、元宝枫、柿树、杜仲、泡桐、刺槐、悬铃木。常绿乔木:白皮松、雪松、华山松、蜀桧、侧柏、油松、洒金柏。

②适合于作中层栽植的植物:适合于林下遮荫条件下的植物:鸡麻、连翘、小花溲疏、天目琼花、红瑞木、金银木、麻叶锈线菊、棣棠。适合于林下半荫或全光照条件下的植物:紫荆、猬实、太平花、珍珠梅、红叶小檗、铺地柏、紫穗槐。适合于林缘或疏林空地栽植的植物:黄栌、西府海棠、紫叶李、紫薇、丰花月季、榆叶梅、锦带花、平枝木旬子、迎春、牡丹。

③适合于作下层栽植的植物:紫花地丁、金银花、扶芳藤、白三叶、草坪草、铺地柏、常春藤。

(2)线形变化:由于居住区绿地内平行的直线条较多,如道路、围墙、居住建筑等,因此,植物配置时可以利用植物林缘线的曲折变化,林冠线的起伏变化等手法,使平行的直线条融进曲线。突出林缘曲线变化的手法有

①在灌木边缘栽植,利用花灌木矮小、枝密叶茂如郁李、金钟花、火棘、迎春、棣棠、木瓜海棠、贴梗海棠等植物密栽,使之形成一条曲折变化的曲线。

②孤植球类栽植,在绿地边缘挑出几个孤植球,增加边缘线曲折变化。突出林冠线起伏变化的手法有利用尖塔形植物如水杉、铅笔柏、龙柏、桧柏、蜀桧等,此类植物构成林冠线起伏变化较强烈、节奏感较强;利用地形变化,使高低差不多的植物也有相应林冠线起伏变化,这种变化较柔和,节奏感较慢。利用不同高度,植物不同树冠构成的林冠线起伏变化,一般节奏感适中。

③季相变化:居住区是居民一年四季生活、憩息的环境,植物配置应该有四季的季相变化,使之同居民春夏秋冬的生活规律同步。

一个居住区内应该注意一年四季季相变化,使之产生春则繁花似锦,夏则绿荫暗香,秋则霜叶似火,冬则翠绿常延。如泉景——四季花园的四季园以两侧略起的微地形以及四季花木,形成中轴夹景效果,四季园内以不同季节开花的植物来表现四季植物景观。春以樱花为主附以玉兰;夏以百日红为主附以棣棠;秋以石榴为主,点缀两株柿子树并配以红枫;冬以腊梅、云杉为主,并穿插红瑞木。整体四季园内以云杉及大叶黄杨相互连接,既满足了景观要求,四季皆有景,景景有不同,又紧扣了四季主题。

5 结束语

住宅区的设计要考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和城市的总体规划,从城市用地,建筑布点,群体空间,结构造型,改变城市面貌以及远景规划等全局考虑,并融合意境创造,自然景观,人文地理,风俗习惯等总体环境,精心设计每一个部分,给人们提供一个方便,舒适,优美的居住场所,将居住与建筑,社会生活品质相结合,使住宅区成为城市的一道亮丽的风景点。合理有效的利用城市的有限资源,在“以人为本”的基础上,利用自然条件和人工手段来创造一个有利于人们舒适,健康的生活环境,让居民区与城市自然的融为一体。

参考文献

[1]赵建国.园林规划设计[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1.

[2]富英俊.浅谈园林植物配置[J].园林,2001,(5).

篇5:居住区环境设计任务书2012

景观规划设计

(二)居住小区环境景观设计1-6周景观设计教研室2012-2-20

一、教学目的1、了解居住区景观设计的内容及相关规范。

2、学习居住区景观空间的组织手法。

3、掌握小景点的深入设计与表达。

4、掌握人居环境景观设计的方法、思路,训练室外尺度感和对宜人尺度的理解与把握,5、加深对场所和领域概念的理解。

二、设计内容及依据1 规范与指导性法规文件: 《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 《居住区环境景观设计导则》 《高层建筑防火规范》 2 项目名称: 招远市悦福苑小区环境景观设计 3 规划设计条件与要求: 3.1 以小区总平面图(电子稿)为基础,结合竖向图、小区道路规划图、综合管网规划、日照分析图等小区建筑与规划条件图为依据展开设计工作。

3.2 通过系统调研、分析,确定本项目的设计定位、项目特点、使用人群特点,确定景观规划设计的要点、特点与关键内容,以此为基础展开设计。

3.3 结合景观设计考虑机动车和非机动车停车场地,考虑消防车通道等。

3.4掌握居住区景观设计的内容、功能和作用,熟悉人居空间尺度,关注邻里尺度的空间营造。注意完善住区环境功能,创建各类活动场所。

3.5 合理运用借景、对景、夹景、框景等景观组织手段组织小区景观。

3.6 注重居住区环境个性化与特色营造;研究地方文化特色,赋予居住区环境以丰富的文化内涵。

三、设计成果图幅要求:A3图册,规范制图。表达内容:(出图比例自定)1.景观规划总平面图 2.鸟瞰图:表现形式不限

3.设计分析图(景观轴线与节点分析、空间结构分析、交通流线分析为必须,其他任选总数不少于3张)

(1)区位分析图;(2)景观特色分析;

(3)景观结构分析(景观轴线与节点分析);(4)景观功能分区;(5)交通流线组织;(6)空间结构分析;(7)景观视线分析;(8)竖向分析;(9)绿化分析;(10)照明分析。

4.主要景点效果图(不小于四处)5.主要剖面图;

6.设计说明(不少于300字)

四、设计周期

第1—6周,共六周。

草图一稿:1—1.5周,收集资料,总平面设计构思。

草图二稿:1.5—3周,总平面规划设计,中心绿地细化、小景点设计构思。草图三稿:4—5周,总平面规划深入设计定稿;整体建模推敲设计,各景点深入设计。正 式 图:6周,绘制正式图。交图时间: 第7周周一下午2点前

篇6:居住小区设计任务书

2011-2012学年第2学期

(城规09班适用)

一、教学目的1、培养为大众建设具有良好的生态和健全的社会生活条件的居住环境规划设计观念,加强人、建筑、环境统一的整体概念,探索21世纪的人居环境。

2、初步掌握居住小区规划的一般准则、内容和方法步骤。

3、初步掌握住宅建筑设计的基本要求和设计方法。

4、培养综合运用城市规划、建筑设计、园林绿化、工程技术以及社会、经济、文化等多方面知识的能力。

5、掌握居住环境规划设计构思和建筑群体空间设计的一般表达内容和方式方法。

二、工程选址

该项目位于青岛灵山卫,环境优美,交通方便,居住环境优越,小区规划用地面积232042.8平方米。周边水、电、道路等基础设施较为完善。

三、设计任务

本课程设计任务分两个部分:①居住小区详细规划。②住宅建筑单体设计。两部分同时进行。

四、进度安排

第2-3周内容安排

① 设计任务书解答、收集资料

② 住宅设计构思及分析

住宅建筑单体平(1:50)、立、剖(1:100)

③ 住宅平面功能分析研究

④ 住宅立面形式分析研究

⑤ 完成住宅单体设计一草

⑥ 居住小区社会调查,研究社区居民生活行为特征和规划组织结构模式。

第4-6周内容安排

① 完成住宅单体设计二草

② 居住小区社会调查,研究社区居民生活行为特征和规划组织结构模式。选择青岛一个较为

成熟的小区进行调研,提交社会调研报告(第六周PPT汇报)。

第7-9周内容安排

① 区域环境分析

② 规划组织结构确定(1:2000--5000)

③ 道路交通组织结构确定

④ 绿化景观系统组织结构确定

⑤ 小区生活单元组织结构

第10-11周内容安排

① 完成居住小区规划设计二草(1:1000)

② 规划设计说明简纲

第12-15周内容安排

① 居住小区规划设计三草阶段

② 完成组团环境设计及主要沿街立面设计(1:500)

③ 完成本课程设计成果制作(住宅单体及居住小区规划设计、小区模型)

④ 本次课程设计自我总结报告

集中周完成小区规划设计的正式图纸,图面内容同三草内容,手绘图不少于1张。正式图为1号图幅,彩色绘制。

五、设计要求

1、规划设计要求

①综合考虑城市性质、气候、民俗、风貌等地方特点和规划用地周围的环境条件,统一布局,整体构思,结构清晰。

②适应21世纪的生活需要,体现可持续发展思想。

③适应居民活动规律,综合考虑日照、采光、通风、防灾、配套建设及管理要求,创造方便、舒适、安全、优美的居住生活环境。

④为老年人、残疾人的生活和社会活动提供可能条件。

⑤为商品化经营、物业管理创造条件。

⑥组织与居住人口规模相对应的公共、商业建筑,其停车面积不小于其建筑面积的15%。且公建、商业建筑使用的停车位在图纸上单独标明。

⑦合理组织人流、车流,有利安全防卫。

⑧合理组织绿地,精心进行环境设计,美化、绿化环境。

2、住宅设计要求

①根据小区规划要求,进行住宅设计及选型。

②综合考虑用地条件、朝向、间距、景观、层数、密度等要求。

③确定合适的面积标准及套型比,满足居民生活及社会发展需要。

④住宅平面设计应经济合理,利于节约用地和居民使用,功能面积空间应符合现行的《住宅建筑设计规范》标准。

⑤住宅造型应体现时代风貌与地方特色并反映居住建筑的特点。

3、规定性指标:

①容积率不大于2.0,限高80m,建筑密度<25%,绿地率>40%

②产品类型:低层、多层、小高层及高层多种建筑类型。户型必须包括90M2/户以下、90-120 M2/户、180 M2/户以上三种户型;Soho公寓1.5---2万平米。

③停车位:居住建筑的停车位每一户一车位配置。

六、设计内容

1、区域建设现状环境条件分析(比例自定)

2、规划方案简要说明,附小区用地平衡表及主要技术经济指标

3、小区规划结构、小区道路交通系统、小区景观绿化系统分析1:2000--1:50004、居住小区规划设计总平面图1:10005、居住小区沿街主要立面及住宅组团设计,平面及透视图(小区鸟瞰图)1:5006、住宅单体设计,单元组合的平、立、剖面图1:1007、住宅单体选型平面1:2008、其它的分析说明图(比例自定)

七、评分标准

内容比例

1、调查研究及资料运用能力10%

2、独立思考及方案构思能力30%

3、方案的合理性40%

4、工作量及表达能力20%

《居住小区详细规划与设计》指导小组

篇7:居住区规划设计任务书

一、目的通过居住小区的规划设计实例调研,熟悉居住区的规划设计的基本手法,巩固和加深对居住区规划设计原理以及对城市居住规划设计规范的学习。做到理论联系实际,培养学生调查研究与分析问题的综合能力。

二、选题——阜新市某建成居住小区的详细规划设计

选择阜新市某建成小康型居住小区进行调查,通过绘图、照片及文字对规划设计方案进行分析说明。

三、调研报告内容

1.从城市总体布局着眼,分析本小区同周围环境之间的联系,对规划小区地段的外部环境有合理认识,认真收集和分析相关背景资料,分析规划小区与周边环境的关系,并绘出区位分析图。

2.调查小区居民的户外活动的行为规律及小区人口规模,了解居住小区规划设计中对各项功能及组团外部空间的组织。分析小区规划结构、用地分配、服务设施配套及交通组织方式,绘制居住小区规划结构图。

3.对居住小区及小区道路交通系统规划进行调查:小区道路系统规划结构、道路断面形式、小汽车停车场和自行车停车场规模、布置形式。分析小区道路系统规划是否有利于居住小区内各类用地的划分和有机联系以及建筑物布置的多样化。评价小区道路系统的安全性、经济性和便捷度。

4.调查居住小区的住宅类型及住宅组群布局:小区住宅设计是否具有合理的功能、良好的朝向、适宜的自然采光和通风,如何考虑住宅节能;住宅组群布局如何综合考虑用地条件、间距、绿地、层数与密度、空间环境的创造等因素,营造富有特色的居住空间。

5.调查居住小区公共建筑的内容、规模和规划布置方式。公共建筑的配套是否结合当地居民生活水平和文化生活特征,并方便经营、使用和社区服务;公共活动空间的环境设计有什么特色。

6.调查居住小区绿地系统、景观系统规划设计。进行环境小品设计,创造适用、方便、安全、舒适且具有多样化的居住环境。公共绿地及其它休闲活动地的布置,包括居住小区的中心绿地和住宅组群中的绿化用地,以及相应的环境设计。

7.充分考虑阜新的城市性质、气候、生活方式、传统文化等地方特点及规划用地周围的环境条件。规划方案在满足相关技术要求的前提下,力求创新。做到技术合理,因地制宜规划设计居住区的住宅组群,公共设施道路交通系统,市政基础设施和绿化环境。以及和谐的居住环境,突出“人、环境与城市”协调发展的规划设计主题。

8.为老年人,残疾人的生活和社会活动创造条件。

四、规划设计成果要求

调研成果表现应明确、清晰表达。内容如下:

(一)抄绘小区规划总平面图(不小于A2幅面)。

(二)居住小区规划设计分析图:小区区位图、规划结构图、道路交通结构图。

(三)住宅单元选型(可复印)

(四)小区规划设计说明(不少于1500字)。

(五)小区规划设计技术指标:总用地面积、总建筑面积、容积率,绿地率、人口毛密度、人口净密度,住宅总建筑面积、住宅层数、层高

篇8:居住区规划设计任务书

(一) 创建安全环境、强化办案安全

检察机关侦查部门侦查重大贿赂案件, 对采取指定监视居住措施, 时间跨度长, 难度大, 人员长期疲劳作战时有发生, 这就给维护办案安全的司法警察带来了新的任务。所以检察机关司法警察协助执行指定监视居住强制措施, 司法警察的首要任务就是创建安全环境, 强化办案安全;司法警察要积极做好安全防范工作, 人员、物品保障工作, 突发事件应急预案的处置工作, 保证在监视居住期间, 确保不发生任何自杀、自残、行凶、逃跑等安全事故的发生[2]。

(二) 履行法定职责、切实做到配合办案

司法警察在协助执行监视居住中, 不仅要维护办案安全的情况下, 还要切实履行司法警察提押押解犯罪嫌疑人, 根据办案情况和检察官的要求, 司法警察可能随时需要押解犯罪嫌疑人或者转移地点;监视居住期间, 根据检察官要求, 送达多个相关送达法律文书;在检察官不讯问的情况下, 司法警察可以协助公安机关执行看管, 根据案情需要, 对需要搜查的, 司法警察应该配合参与所查, 收集案件证据;对监视居住结束, 可能将犯罪嫌疑人刑事拘留送至看守所, 司法警察应当协助拘留, 积极配合检察官办案, 保证案件的顺利开展和侦破。

二、检察机关指定监视居住中, 司法警察的主要挑战

(一) 履职时间长、体力消耗大、易产生厌倦思想

《刑事诉讼法》规定, 执行监视居住的时间最长是6个月, 虽然检察机关办案的时间是根据案件的具体情况而定, 但是指定监视居住跟其它刑事强制措施不同[3], 指定监视居住需要司法警察24小时监控, 很多地方检察机关司法警察人员不够, 警力不足, 致使大多数司法警察, 晚上值夜班监控, 白天还有很多其他任务协助办理, 司法警察的生物钟打乱、心里压力也加大, 加上时间跨度大, 长时间这样下去, 必然给司法警察维护办案安全带来隐患, 在这种情况下, 司法警察为了积极配合侦查部门办案, 防止犯罪嫌疑人自查、自残、逃跑等事故的发生, 都将带来身体和心里的挑战。

(二) 安全防范难度大、安全风险系数高

检察机关采取指定居所检察居住讯问和一般正常在检察机关办案工作区讯问犯罪嫌疑人不同, 检察机关办案工作区是司法警察管理和维护的场所, 法警对该场所熟悉, 同时办案工作区的硬件设施都是采取软包等安全防范配备, 办案工作区也有独立的医务室, 遇到犯罪嫌疑人生病和突发情况, 都可以得到及时处置[4];但是指定监视居住的场所, 一般大都数选择宾馆、招待所的一楼, 里面的门窗、桌椅、厕所、电力设备等都没有像检察院办案工作区那样安全防范处理, 司法警察一开始对场所也不熟悉, 加上犯罪嫌疑人受到控制和约束后, 容易产生自杀、自残、逃跑等想法, 这就给司法警察安全防范压力带来新的挑战。

(三) 刑讯逼供、不法办案的情况时有发生, 司法警察的监督压力大

根据《人民检察院司法警察条例》, 司法警察有监督检察官办案的职责, 遇到刑讯逼供, 不法办案的, 应当给予制止, 必要向分管领导汇报;由于监视居住时间长, 个别讯问人员在较长时间久攻不下的情况下, 容易情绪化和急躁, 可能会对犯罪嫌疑人体罚和虐待, 或者干扰犯罪嫌疑人的正常饮食和休息[5], 这些都给办案安全带来巨大隐患, 遇到这种情况司法警察应该给与制止或者像领导汇报, 但是在实践中, 由于司法警察和检察官都是同事, 司法警察根本不会制止检察官的违法行为, 甚至加入和配合;其次实践中很多检察机关领导, 为了案件能够快速侦破, 也默许了办案检察官的行为, 司法警察的监督行为也是无效, 这样都给指定监视居住的过程中带来风险。

三、司法警察规范协助指定监视居住的方法和对策

(一) 合理科学安排, 时刻牢树“安全第一”意识

《人民检察院司法警察》第5条规定, 司法警察必须忠实执行宪法和法律, 服务人民, 忠于职守, 清正廉洁, 纪律严明, 服从命令, 严格、公正、文明、规范执法[6]。所以在每次执行监事居住之前, 检察机关警务部门, 应该合理选调警力, 召开会议, 组织参与执行的司法警察安全责任意识教育、明确责任, 时刻牢树“安全第一”的办案意识;在执行监视居住前期要做好前期准备工作, 携带好相关文书和警用警械具;做好犯罪嫌疑人安全物品登记和保存, 在全阶段做好值班记录, 每天要求值班法警和当班检察官签字;在警力的分配和安排上, 要注重老新搭配、生熟搭配等, 实现优势互补、优化组合。

(二) 提前熟悉案情、指定居所情况, 制定安全防范机制

检察机关警务部门在接到派警令后, 第一时间跟侦查部门联系, 了解基本案情和制定居所的环境, 司法警察应当提前前往制定居所, 熟悉制定居所环境, 检查居所门窗、桌椅、厕所、电力设备等内容, 对居所不符合安全标准的情况下及时向领导汇报, 或者及时提出整改意见, 在确保场所安全后, 才能带犯罪嫌疑人前往;司法警察在见到犯罪嫌疑人时, 首先了解犯罪嫌疑人的基本情况, 特别是身体状况, 有无疾病, 根据情况提前准备好相关药品和相关物品;在指定监视居住的前期, 司法警察也要了解犯罪嫌疑人的个性特点和心理动向等情况, 预先判断可能出现风险和防范, 提前制定预案。

(三) 加强检警协作、共同促进有效、科学、民主办案

《人民检察院司法警察条例》第8条规定, 司法警察在检察官的指挥下履行职责。条例第26条第3款规定人民检察院司法警察队超越法律、法规规定的人民检察院司法警察职责和范围的命令和指令, 有权拒绝执行, 并同时向上级机关报告[7]。因此司法警察在履行职责时, 应当积极配合检察官, 听从检察官的指挥, 根据案件的需要, 完成监视居住中关于看管、搜查、送达法律文书、协助拘留、押解等任务, 充分保障案件的顺利侦破。同时在检察官发出错误指令时, 司法警察提出自己的见解, 并同检察官共同解决;如果个别检察官在讯问过程中, 采取了刑讯逼供或者其它不法行为, 司法警察应当表明立场, 给与检察官提醒, 检察官不采纳并继续采用违法办案时, 司法警察应当及时向分管领导汇报, 并及时做好值班记录, 切实有效杜绝违法违规办案的情况发生。

四、结语

司法警察协助指定监视居住居所, 可以加强执行的力度, 确保执行规范安全到位, 司法警察在配合自侦办案过程中可以了解案件的进展动态以及犯罪嫌疑人或被告人的详细信息, 对可能发生的安全隐患可以形成预判, 有利于在协助执行上有针对地做好突发事件的预案。积极参与管理创新, 延伸检察触角, 充分发挥司法警察职能, 切实防止办案安全事故。

参考文献

[1]严军兴, 马玉娥主编.警察业务全书[M].北京: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 1995.

[2]陈晋胜.警察执法论[M].北京:中国民主法制出版社, 2001.

[3]李秀富.浅析监视居住制度的缺陷及对策[J].黑龙江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2010.

[4]金川, 唐长国, 柳捷, 冯秀成编.司法警察概论[M].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 2005.

[5]夏天.论监视居住制度的问题及其废除[J].法学研究, 2011, 10:92-93.

[6]胡建江, 刘丹阳主编.司法警察工作教程[M].广州:暨南大学出版社, 2003.

篇9: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初探

关键词: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

近年来,随着城市经济、社会的发展和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城市新区开发的持续升温,越来越多的土地被出让开发,大量的城市住宅也如雨后春笋一般拔地而起。但同时由于多方面的原因,已建居住区已不适应现代人的居住要求,居住区规划设计需要考虑更多的问题。

一、已建居住区规划存在的问题分析

(一)已建居住区缺少人性化的考虑

规划往往以满足居民基本生活居住条件为目的,只考虑物质空问的布局,很少考虑居民真正意义上的社会和精神需求,更加忽略了居住区所需的绿地率与绿化率。并且居住区规划设计没有充分考虑公众的参与,住户只能被动地接受既定的居住环境和设施。因此,这种以物质环境内容决定居住区建设的做法只会导致居民缺乏交往,缺乏对社会的理解和认同。

(二)绿化用地量不达标

不少新建居住区的绿化面积达不到国家或地方规定的标准。同时有些开发商为最大限度地追求利润,片面增加建筑用地,压缩绿化用地,甚至毁绿建房,致使居住区整体居住环境更加恶化。

(三)居住区规划设计缺乏对城市发展的总体考虑

开发商在寻求自身开发利益时,很少考虑开发项目对城市的影响,很多居住区开发缺乏相应的必要设施,尤其是城市边缘社区的出现,缺少相应的教育设施和文化娱乐设施。出现与城市脱离的现象,社会问题突出,犯罪率上升,住宅区内部交通与城市交通缺乏衔接,居民上下班不便,单一功能居住区的过分集中导致城市交通流量的不均匀,影响城市交通功能的正常发挥。

二、现代居住区的规划设计

现代居住区规划设计作为城市规划设计的重要组成部分,应充分考虑城市经济的发展状况、城市特色、文化背景,从人的需求出发,根据整体环境和具体要求来综合设计,充分体现“以人为本”的居住区规划设计理念。为建设现代住区,在规划设计上应逐步做到:

(一)居住区空间布局合理化、科学化

一是从“以人为本”出发,建筑与环境并重,现实与适当超前结合。一般应做到二三十年不落后,需要时可再改造、提高。住宅的套型和内部功能应从改革开放前经济水平较低时期主要解决“有房可住”的生存功能问题,向今后的实用型尤其是舒适型发展,发挥住宅及住区的发展功能、陶冶功能和享受功能。

二是居住区的功能区应布置得当,有丰富的层次,布局结构有特色。住区以居住为主体,但在教育医疗、文化娱乐、体育锻炼、交通出行、园林绿化......等功能区也要环绕居住中心,根据人的需要,合理布置。住宅楼的投影面积所占用地面积的比例(密度)应控制在30%以下;绿化用地一般应超过35%,并尽可能扩大,如有的优秀住区已达到50%以上。绿地分布应按集中与分散相结合,便于居民就近使用的原则。

三是住宅群体的布置,应提高院落功能,增大交往空间。合理的组团围合式--院落、群落式可以丰富建筑空间环境,优化组团园林设计,方便居民交往和休憩、锻炼。也可以设计立体交往空间,在相邻的住宅楼(尤其是高层)之间及楼顶设计几个交往层。

(二)居住区的建筑设计与环境的组合应凸显我国文化内涵

住区的个性、特色十分重要,即使是同一发展商开发的小区也应表现不同的特色,不应照搬、“克隆”。近年已有不少住区做好了个性、特色的文章,如有的以浓郁的文化氛围为主题,有的以山水园林为主题,有的以生态环保为主题,有的以健康--体育为主题......都取得成功。不但住区要表现特色,住区内住宅组团(群落、院落)也应尽可能有各具特色的住宅群体形态、标志,尤其是大型住区。如深圳一个名为"四季花城"的小区,就按不同季节花卉布置院落,并以花命名。即使是主题不突出的住区,在园林设计、建筑造型、社区服务等方面也应表现出不同的特色。各具特色、五彩缤纷的住区、住宅越多,必然是居住质量越高、居住环境越好,城市景观越美。

(三)努力建设居住区的生态环境系统

在住区规划中要防止盲目提高容积率、只重建房不重环境的倾向。对住区空间的布置,必须首先考虑生态环境,并按生态要求,本着“以人为本”原则,在住宅布置、环境布置、交通系统......等环节保证住区有充足的日照,清新的空气,良好的通风,洁净的水面,尽可能扩大绿化面积,提高植物的中面系数(多种树)和造氧功能。不让小区有裸露泥地,以尽量减少尘埃。要充分利用原有树林和水面,并使其合理使用。绝不能盲目破坏自然山水,随便推山建房,砍树取地。同时要做到处理“三废”,净化空气和水面,落实防风、防尘、防晒措施,改善小气候,使住区生态环境比原来好得多。

(四)美化居住区景观系统,建设“山水住区”

“山水住区”不是简单的住宅群加山、加水。它的内涵主要是科学地利用原有山水,适当地创建人造山水,使住区园林化、生态化、美观化,做到“常年叶绿,四季花开;开门见绿,推窗见景;雨不见泥,风不起尘;空气清新,赏心悦目”。同时使自然环境继承、发挥中国文化传统,做到传统与现代结合,洋为中用,设计出现代、有艺术价值、观赏性强的山水园林景观和各类小区,表现高明的创造性,传统的文化性,高尚的观赏性,显现浓郁的诗情画意,满足人们的精神追求、文化需求。

(五)交通道路应合理分流,减少对居住的影响

住区的交通道路要以方便居民出入、迁居,满足消防、救护需要,减少对住的干扰,保证住的安宁为原则进行布置,以达到通达性、安全性、方便性、一体性、多层次性的要求。

住区道路系统应分级明显、架构清楚,既要与城市公共系统衔接,又要避免城市公交道路穿住区而过。如果城市规划确定公交道路必须穿过住区时,在可能条件下可设计地下道路,以防止对住区的严重干扰。

居住区的规划设计,是一个复杂的过程,需要规划、策划、工程、管理等多方面的合作来完成。规划师们在规划设计居住区时,要充分突出环境生态保护和人性化设计,以人为本,建设高质量的城市居住区,为提高城市形象做出自己的贡献。

【参考文献】

[1]卫爱花.居住区绿地景观规划设计[D].南京农业大学,2012

[3]黄秋萍.建设生态型居住区环境探讨[J].中国商界(上半月),2009(08)

篇10:居住区调研任务书

1.目的通过居住小区的规划设计实例调研,巩固和加深对居住区规划设计原理以及对城市居住规划设计规范的学习。做到理论联系实际,培养学生调查研究与分析问题的综合能力。

2.选题——福州市某建成居住小区

选择福州市某建成居住小区进行调查,通过绘图、照片及文字对规划设计方案进行分析说明。

楼盘选择要求:2000年以后建成的楼盘,并且物业已跟进,现在已有入住,楼盘规模不小于300户(不能用现在还是在建工程的项目)。

可供参考楼盘:公园道一号,吉苑,世欧彼岸城,群升国际,三迪香颂枫丹等。

3.调查步骤

3.1上网搜集基本信息,选定楼盘

把基本信息记录或打印出来。如有需要也可以设计一份调查表,用于现场调查。网站:搜房网福州站,福房网等。

3.2实地踏勘

带着基本信息记录实地踏勘,问询,核对,拍照。

可制作居住区规划调查表,包括居民构成、年龄、职业、受教育程度、家庭人口结构、收入、消费的理念、对该住宅的满意度、日常使用的公共设施、经常的消费场所等。

4.调研报告内容

4.1调研对象的基本概况:

项目名称,总用地面积、总建筑面积、容积率,绿地率、人口毛密度、人口净密度,住宅总建筑面积、住宅层数、层高等,入住率。

4.2区位分析

从城市总体布局着眼,分析本小区同周围环境之间的联系,对规划小区地段的外部环境有合理认识,认真收集和分析相关背景资料,分析规划小区与周边环境的关系,并绘出区位分析图。

4.3总体布局规划分析

调查小区居民的户外活动的行为规律及小区人口规模,了解居住小区规划设

计中对各项功能及组团外部空间的组织。分析小区规划结构、用地分配、服务设施配套及交通组织方式,绘制居住小区规划结构图。4.4 道路交通系统规划调查

对居住小区及小区道路交通系统规划进行调查:小区道路系统规划结构、道路断面形式、小汽车停车场和自行车停车场规模、布置形式。分析小区道路系统规划是否有利于居住小区内各类用地的划分和有机联系以及建筑物布置的多样化。评价小区道路系统的安全性、经济性和便捷度。4.5调查居住小区的住宅类型及住宅组群布局:

小区住宅设计是否具有合理的功能、良好的朝向、适宜的自然采光和通风,如何考虑住宅节能;住宅组群布局如何综合考虑用地条件、间距、绿地、层数与密度、空间环境的创造等因素,营造富有特色的居住空间。4.6调查居住小区公共建筑的内容、规模和规划布置方式

公共建筑的配套是否结合当地居民生活水平和文化生活特征,并方便经营、使用和社区服务;公共活动空间的环境设计有什么特色。4.7调查居住小区绿地系统、景观系统规划设计

进行环境小品设计,创造适用、方便、安全、舒适且具有多样化的居住环境。公共绿地及其它休闲活动地的布置,包括居住小区的中心绿地和住宅组群中的绿化用地,以及相应的环境设计。

4.成果要求

调研成果表现应明确、清晰表达。内容如下:

(一)抄绘小区规划总平面图。

(二)居住小区规划设计分析图:小区区位图、规划结构图、道路交通结构图。

(三)住宅单元选型附图

(四)调查报告并附实地照片加以说明。

上一篇:医院医师节活动总结下一篇:学会宽容(4.1团体心理辅导课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