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员营销学习心得

2024-05-01

会员营销学习心得(共7篇)

篇1:会员营销学习心得

营销学习心得

今天看了销售与市场的史贤龙说的关于营销的一点事儿,有点小感触,他提到的市场运营系统的铁人三项:产品、渠道、品牌倒是浓缩了市场运作的精华,也方便营销人员进行营销领域的理解,几乎所有快消业销售人员工作内容都可以归纳到这三块来,娃哈哈的宗庆后更是简单明了的说了这三项,企业卖东西要考虑两个事儿,一个是东西卖给谁,一个是谁来替自己卖东西,前者可以归为品牌,后者可以归为渠道,品牌是实现产品与消费者沟通的载体,从而实现消费乐得买本司产品的功能,而渠道就是解决了谁来替自己卖东西的问题,要是细化到具体怎么操作,问题就复杂了,包括市场启动期,成长期,成熟期等每个阶段的操作又不一样,启动期可供选择的策略也不一样,若是小厂,销售团队人数有限,也许他采取的策略就是营销重心向拥有优质网络资源(庞大分销网络)的一批及消费者拉动促销集中,拿下一批相当于拿下终端渠道,消费者促销拉动跟进就相当于解决了产品在终端渠道的动销问题,当然销售团队数量足够,也可以将营销重心集中于二批及终端,借助渠道推动力及终端的陈列资源的抢占实现市场的占领,成长期,营销重心可以放在二批及终端上,把二批的积极性调动起来从而提高终端覆盖率及陈列占有率,到了成熟阶段,就面临激烈的竞争问题了,具体措施要根据竞品的策略进行调整,实现差异化回击,若是竞品加大了消费者促销活动,自己就可以考虑从锁定优质终端进行截击,若是竞品加大了二批促销力度,自己就可以考虑提前加大终端促销力度,实现终端占仓压货及终端动销措施,将竞品堵截在二批渠道,而每个阶段细化到产品、渠道、品牌又分为几种,产品有产品线规划、有畅销产品、VIP产品、新品等,畅销产品能够维持销量,VIP就是增量产品,新品就是可能起量产品,渠道梳理就可以分为商超、二批、便利店、特通网点等,把出量大的网点梳理出来进行重点对待,品牌在这里仅指促销,而且是线下促销,线上推广主要是抢占消费者心智资源而将其转变成销量就靠线下推广——临门一脚,这里就包括特殊陈列、促销员、促销活动及线下广告(店

招、公车广告、专柜广告、地贴等)等,从自己公司来看的话,线上广告的投放过度及线下推广的不足造成了品牌资源并没有完全使用出来,渠道资源重心也在二三线城市,现在一线城市比以前要给力些了,愿越来越好,销售与市场杂志还真不错,名师辈出,金焕民的营销人员的出路也说到我们心里去了,确实我们这行也是吃的青春饭,为了以后的出路也得好好准备准备,营销人员的管理能力(对客户对业务团队对产品对渠道对费用的管理)策划能力、经营能力相比其他职业要好些,转型是好转些,不过也得早做准备,加紧内功修炼,以顺利实现岗位的转换

篇2:会员营销学习心得

————营销课程总结

时间过的真快,《市场营销理论与实践》课程已经结束,在老师精心细致的教授下,通过学习市场营销课程我学到了许多关于市场营销方面的知识,感受到了市场营销独特的魅力,了解到了市场营销是一门用途很广的学科,发现我们生活中随时随地都要感受到市场营销的气息。

在营销课上,虽然老师大致没有安装课本上的进程来讲授,但是,老师那种即兴的讲课方式,赢得了许多同学的喝彩,成为我们班到课率最高,同学们听课最认真的课程。

在老师的讲授下,我知道了:

1.市场营销是个人和集体通过创造,提供出售,并同别人交换和

价值,以获得所需之物的一种社会和管理过程。

2.市场营销是在一种利益之上下,通过相互交换和承诺,建立、维持、巩固与消费者及其他参与者的关系,实习各方目的。

3.营销人所具备的能力有:学习能力、沟通能力、销售能力、收

集分析信息的能力、正确决策的能力等等。

4.与营销相关的宏观营销环境包括:人口环境、经济环境、自然

资源环境、科学技术环境、政治法律政策环境、社会文化环境等。

5.市场营销与企业职能:企业的基本职能有市场营销与创新,市

场营销的目的是减少推销,甚至使推销成为多余。市场营销环

境是企业营销职能外部的不可控制的因素和力量,这些因素和力量是影响企业活力及其目标事项的外部条件。

通过学习市场营销,在我生活中的运用:

淘宝天猫11月11日推出的“购物狂欢节”商家售货全场半价的促销活动,运用营销的眼光来看,这是淘宝做的一次营销手段,通过前期铺天盖地的宣传,让消费者了解此次活动,以及全场五折的优惠吸引消费者的眼光,再通过“光棍节”这个网上各大男女屌丝将当天郁闷之心转化为强大的购买力,血拼一把。事实证明,2012年11月11日淘宝及天猫的这次营销手段非常成功。

网上有数据表明,当天淘宝加天猫总销售额为191亿元,是去年美国单日最高网购额的2.45倍,这是人民币兑换美元以后的数字。

透过现象观察本质,根据商品的成本及售价的关系,我了解到,此次活动并没有商家宣传的那么美好,所以,我冷静地看待了这件事,盲目跟风,说不定就选购了自己并不是很满意的商品,果然,事后爆出大多商家,先提高价格再以5折销售,消费者并没有得到多少真正的实惠。

篇3:会员营销学习心得

一、备课思路不同

传统的备课, 是在充分地研究教材与学生的前提下, 根据教学大纲, 设计教案。EEPO新课堂则不然, 它在充分地研究教材、特别是充分研究学生怎样才能自主、探究、合作的前提下, 才能确定课型方式, 由课型方式控制课堂教学的步骤与策略。

在课堂教学实践中, EEPO课型方式不是僵硬的教学模式, 它只是给予教师一种课堂教学的基本理念, 如“要素组合方式”, 它呈现的基本理念就是“七个要素轮换着用”。即根据人的生理和心理特点, 适时组织学生的动静转换学习, 避免疲劳, 提高学习效率。“平台互动方式”所呈现的基本理念是, 抓住关键要素, 搭建多向度平台, 使学生资源得以充分的开发和利用, 让知识点得到有效的强化和发散, 有利于发散性思维的开发。有了这样的理念, 确定了这样的课型方式, 下面的教学步骤、教学策略的设计才能应运而生。所以, EEPO的备课是一个从整体到部分的过程, 它是在新课程理念的支撑下进行的。

二、教学文化不同

传统的课堂教学文化是一种“记忆型教学文化”、“传授型教学文化”, 在很多的优质课中, 教师尽其所能, 体现的不过是“展示型教学文化”, 展示教师本人的素质, 体现教师的水平, 学生不是主动学习, 而是被动接受。

EEPO新课堂授课方式, 依托新的教学理念、新的操作技术, 它所呈现的是一个以学生为主体的课堂教学新文化。EEPO的核心理念, 即“有效教育是通过组织和参与来实现的”, 这里的“组织”其含义既包括教学策略, 也包括课堂教学组织与调控, 包括人力资源、空间资源、物资资源的开发与利用等。“参与”指的是课堂教学中一种重要的教学形态。这句话的意思是, 只有精心组织教学, 并让每一个学生都积极地参与到学习活动中来, 教学效率的最优化才会得以实现。

由此可见, EEPO新课堂的教学文化是建立在教学方式、学习方式改革的基础上。小组合作、团队合作的训练, 约定、规则的制定, 表达呈现方式的运用, 人力资源、教室资源的开发和利用等等, 都是EEPO新课堂教学文化的基本要素。

在以往传统的优质课中也可能涉及一些新教学文化的基本要素, 但这种无意识的运用和偶然的运用是不够的, EEPO新课堂必须把EEPO新的理念与教学活动融合成一体, 将这些新文化的基本要素, 变成现实的、常规性的、自觉的教学活动, 形成一种常态, 这样新的教学文化才得以真正的生成, 这样的课才是真正的EEPO新课堂。

三、教师关注点不同

EEPO新课堂追求的是一种深层次的、内在的、有利于学生终身发展的东西。即, 学生的知识性、个性、创造性, 课堂上互动———主动———能动的联动状态。用孟教授最经典的话说, “在教学领域谁把西方最擅长的个性、创造性与东方最擅长的知识性结合起来, 并使之大众化, 谁的教学水平就走入世界前列”, “谁要使学习者进入一流水平的培养状态, 谁就要使学习者的联动 (互动———主动———能动) 进入常规状况 (变成教学的自觉行为) ”。所以, EEPO新课堂从学生终身发展来看, 关注的不仅是知识的夯实, 更关注的是学生思维的训练、潜能的开发、习惯的培养、个性的发展;从课堂教学来看, 更关注的是学生的学习状态。

有人曾说过, 一个成熟的教师, 在课堂上他的注意力的分配是, 80%在学生的身上, 20%在教材、教案上。正因为如此, 他才有可能随时地调控课堂教学情况, 及时地捕捉教学契机, 机智地面对课堂生成。然而, 在传统的教学中, 我们教师更多关注的是自己的教学任务, 是自己的教案以及教案流程, 是如何呈现自己的精彩。

我前不久听了一堂教学公开课, 该班35名学生, 教师将其分成7个合作小组, 让他们围绕一个问题进行小组讨论。课堂气氛很活跃, 有一些孩子表现很突出, 最后每个组把讨论的结果写在即时贴片上, 呈现于黑板。似乎课堂真的“活”了起来, 感觉教学流程非常顺畅, 得到了许多听课教师的好评, 授课教师似乎也很满意。但是, 我从EEPO新课堂的角度来审视这一教学环节, 发现问题多多。具体分析如下:

教学中这么多的问题, 教师都没有意识到, 这种教学除了形式, 还有多少实际意义呢?因此, 把课做实, 立足点真正地放在学生的身上, 这是EEPO新课堂与传统课, 以及所谓的“优质课”的根本区别。

篇4:高中英语词汇学习心得

【关键词】高中英语;词汇学习;心得

词汇同语法是语言学习过程中最令人疑惑的两个部分,要想学好一种语言必定要兼顾二者。至于二者孰重孰轻之问题,笔者以为,语法好比一个拥有槽口的框架,而词汇则是用以填入槽口的元素,换而言之,倘若缺乏语法光有词汇,信息的表达便会无序杂乱;但倘若,没有词汇光有语法,任何信息都传递不了。由此看见,词汇学习十分重要。

中国传统的英语词汇学习法采用的是,通过理解和记忆英语单词所对应的汉语意义完成对该单词的学习。这种学习方式最大的弊端在于,英语学习者对拥有相近汉语意义的英语单词不能很好地进行甄别和理解,如“ground”和“land”,二者对应的语义均为“土地”,但它们在以英语为母语的人看来,意义是截然不同的。这种学习方式导致英语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无意识地掺入了母语(汉语)词汇框架,不仅增大了英语学习者词汇学习的难度,更是让我们的英语表达难以地道,时时刻刻为母语所影响,如Chinglish。于是,找到一种较好的英语词汇学习方法便显得尤为重要。笔者粗浅的来谈谈自己的几点学习心得:

一、避免套用母语进行机械的“直译”

汉翻英时,很多同学会机械地将每一个汉字都“直译”成相应的英语单词,如他们会将“谈恋爱”翻译为“talk love”,将“吃饭”翻译为“eat rice”,亦或是将“四个现代化”直译为“four modernization”等。网络翻译工具,如谷歌翻译和百度翻译的工作原理便是如此——借助原料语框架,将每一个原料词对应的目标词作为填充元素,依次填入原料语框架相应的槽口,此方式甚是机械。为了避免此类机械化“直译”,英语学习者应该在学习过程中多建构出新的英语框架,此类框架建构的越多,表达的方式也就越地道。

二、有意识地将母语同英语进行比较

很多英语学习者之所以会将母语套用至英语学习之中的主要原因便在于没有系统地将母语同英语的特性进行比较,经常习惯性地将两种语言混淆,最后导致误用。最有效的英语学习方法便是将英语同母语的特点进行系统的比较。

三、尝试建构出相关的英语文化背景知识

语言是文化的承载物,如果不了解英美文化,想要学好英语是不可能的。换而言之,对所学语言国家的历史、文化、风俗习惯、生活方式等越通晓,就越能正确理解和准确地使用这一语言[1]。想要学好英语,就必须创造出更多目标语的语言区,创造出更多的语言环境。换而言之,要想获得地道的英语表达,学习者必然需要在脑海中构建出一个全新的英语词汇框架和句法框架。

拿母语为汉语的英语词汇学习者来说,当他们看到“hocky(曲棍球)”一词时,不一定每个人都能成功建构出关于“hocky game”的知识背景,因为在中国,人们很少接触这项普及度极低的运动,即使我们能记住其字面意义“曲棍球”,但对于其相关百科知识结构,却了解甚少,这便阻碍了我们将其灵活运用。故,于英语词汇学习者脑海中建构出相应的词汇背景知识显得尤为必要。

每一个言语团体或是文化团体都拥有其独特的“文化”背景知识,这也很好解释为什么英语中“dragon(西方龙)”和汉语中“龙”的形象反差会如此之大,中国龙的形象:头似牛,角似鹿,眼似虾,耳似象,项似蛇,腹似蛇,鳞似鱼,爪似凤,掌似虎,为中国古代的瑞兽;而“dragon(西方龙)”则拥有强壮的身躯,又长又粗的颈,有角或褶边的头,尖锐的牙齿。二者相较之下,“dragon(西方龙)”的形象更加邪恶。如果不了解中西方文化差异亦或是没有在脑海中建构起关于“dragon(西方龙)”的背景知识,英语词汇学习者便会将中国龙的形象投射至“dragon(西方龙)”的形象上,这就导致了部分中国人不能理解为什么“dragon”在西方电影中会是那般凶残邪恶的形象。

因此,在英语学习的过程中,不应该只对词的母语语义进行记忆,为了更好地提升自身的英语水平,我们理应有意识地系统地导入英语词汇的相关背景知识,正如Fillmore所说的那样,一些词汇的具体意义要被理解就必须理解其背景知识。

四、对英语词语的语义建构过程进行适当探究

英语词组中每一个组成成分看似简单,但经过语义建构过程后,其语义就变得不那么透明了,如“blue book”、“white house”和“blue movie”等。此类词语的语义不再是简单地将每个词的字面意义进行迭加而获得的,这无疑增大了英语词汇学习的难度。通过观察可知,对这些词语的意义建构进行探究,有助于强化对此类词语的理解,同时也有助于英语学习者对其进行记忆。

以“blue book”为例进行解析:《牛津高阶英汉双解词典(第七版)》和《柯林斯高阶英语学习词典》中“blue book”的意义有:①蓝色答题卷;②二手车参考价目册;③蓝皮书(英国国会公布的各种报告)。可以看出,“blue book”的词典意义与其字面意义相去甚远,这些都不利于我们对于该词组的理解同记忆。但通过分析可以找出这三种意义的共同点:以上三者均为纸制且封面皆为蓝色。人类的语言仅反映了事物突显的部分,换而言之,在该词的意义建构过程中,人们用在以上三个背景知识中皆突现出来的“蓝色封皮的书(blue book)”去分别指代同为背景的三个较为繁琐的意义。这样的表达提升了语言表达的经济性。与此同时,也必然强化了我们对于这类词组的理解和记忆。

在英语学习过程中,词汇学习扮演了举足轻重的角色,要想學好英语,词汇是基础也是关键。笔者基于自己浅薄的学习经历,分享了几点关于英语词汇学习的看法,认为英语词汇学习过程中不仅需要关注英语词汇本身更应该学习其背景知识或在脑中建构出外国文化背景。这种全新的词汇学习法颠覆了传统的机械化词汇学习方式,为广大英语学习者提供了一种行之有效的词汇学习手段。因文章篇幅有限,笔者未能深入展开主题,又因笔者能力有限,文中必有纰漏之处,还望指正。

参考文献:

[1]桂诗春.应用语言学的系统论[J].外语教学与研究,1994,04:9-16+80.

作者简介:

篇5:食品营销学习心得

在郑教授的悉心教导下,经过一学期的认真学习本人对食品营销的认识有了进一步提高、对有关食品销售的技能有了系统性的掌握。俗话说“民以食为天”,我们不难看出食品对我们生活的重要性,在科学技术不断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不但提高,食品营销是我们市场营销专业学生的一门重要的必修课。市场营销是一门灵活性比较强的课程,可以使我们充分的发挥自己的潜力,很多人认为营销就是卖东西,其实不然,营销在我们的生活当中无处不在,包括交友,为人处事等,不仅只是买卖关系的发生。而食品营销更需要销售人员有更专业的素养。

在郑教授的食品营销授课过程中我不仅仅有助于提高食品的销售技巧,更是对我在生活知识上的补充。食品营销需要掌握最基础的一些生物知识和生活常识,在郑教授的授课过程中,郑教授丰富的课外知识补充奠定了我获得高质量的生活在知识上的基础。

我国的食品安全问题严重,政府缺乏严格的法制约束,作为从事食品销售的工作人员,不仅仅是考验销售员的职业素养,更是面临利益与良知的考验。郑教授在授课的过程中也不断强调这些做人的道德良知问题并身体力行,这于我建立健全的人格起到了十分关键的作用,也有效的提高了个人道德素养。

篇6:营销学习心得通用

网络营销(On—lineMarketing或E—Marketing)就是以国际互联网络为基础,利用数字化的信息和网络媒体的交互性来辅助营销目标实现的一种新型的市场营销方式。简单的说,网络营销就是以互联网为主要手段进行的,为达到一定营销目的的营销活动。网络营销产生于20世纪90年代,发展于20世纪末至今。网络营销产生和发展的背景主要有三个方面,即网络信息技术发展、消费者价值观改变、激烈的商业竞争。网络营销是以互联网络为媒体,以新的方式、方法和理念,通过一系列魅力网络营销策划,制定和实施营销活动,更有效的促成个人和组织交易活动实现的新型营销模式。它是企业整体营销战略的一个组成部分,是为实现企业总体或者部分经营目标所进行的,以互联网为基本手段营造网上经营环境的各种网络营销活动。

这本书一共有十二个模块,以19个网络营销工作任务为主线,每个任务都有“任务导入”、“任务分析”、“知识与技能”、“任务实施”和“思考与操作”等模块组成,这样,老师便于授教,我们学习的时候也有一定的目标。网络营销工具主要集中在模块一、模块三~模块七,网络营销策略主要集中在模块八~模块十一;模块二介绍网络市场调查,最后一个模块介绍了网络营销策划书的制定方法。每个模块从简单的工具使用到策略展开运用,最后是网络营销活动的统筹规划,既独成体系,又层层深入,这样我们的学习也就是一个由浅到深的过程,能够更好的掌握书本上的知识,从而把理论知识转化到实践中去。

首先,学习这门课程,我了解到了网络营销的五个目标,即销售型、服务型、品牌性、提升性和混合型网络营销目标。此外,我也学会了搜索引擎营销、论坛营销、E—mail营销,病毒性营销等一些常用的网络营销工具。知道了如何规划和设计营销型企业网站,以及那些适合在网上销售的产品、网络营销价格的制定策略等等,这些内容可以说对我以后开网店是很有用的,同时,我还学会了如何设计网络营销渠道、网络信息的推广与促进及其网络营销策划书的制定。这些内容对于我们以后从事电子商务方面的工作都是很有帮助的。

学习这本书之前,我对SEM和SEO之前根本就没什么了解,也没有接触过,更不了解SEO到底是干什么的,一直误以为SEO是和CEO一样是个很高的职位。在通过《网络营销》的讲解后,对SEO一直报有浓厚的兴趣,一直很想学习到底如何做SEO。

学习这本书的时候,我把每天老师讲的SEO知识与平常看一些SEO书籍作了学习心得总结,并把自己理解的SEO写成了心得文章,并熟练的应用到自己的个人博客中,并取得了不错的搜索引擎表现,被搜索引擎授予很高的权重,部分关键词也排名相当靠前。

学完这本书之后,我了解了SEO的概念,搜索引擎的抓取原理,SEO策略,SEO对网站设计的影响及如何把所学的SEO理论应用到实际的企业网站,如何对SEO效果进行评估,对后台数据如何让进行监控分析等。并简单了解搜索引擎广告到底是怎么一回事,如何做搜索引擎广告,如何花钱做搜索引擎竞价并监控。

我对网络营销工具,以及网络营销策划书的制定非常有兴趣,以后也准备从事这方面的工作,课后我会不断的充实自己,就像老师说的,要不断扩宽在电子商务专业学习的深度和广度。

整体来说,这本书的编写很好,内容充实而且理论与实践的结合,最重要的是我们的老师讲的很好。所以说,通过这本书的学习,我学习到了很多网络营销方面的知识,是一些简单的文字所不能描述的。总的来说,收获很大。

本学期有幸学到市场营销这门课,还记得我曾经的高考志愿有填这个专业,可是后来却没有被录取,说真的,那个时候填报这个专业时,我并不是很了解市场营销,只是粗略的知道市场营销可能与销售有关。经过半个学期的学习,我对市场有了初步的了解。市场营销学是一门以经济学、行为学、管理学和现代科学技术为基础,研究以满足消费者为中心的市场营销活动及其规律的综合性应用科学。同时我也明白了市场营销是指以人类各种需要和欲望为目的,通过市场变潜在交换为现实交换的一系列活动和过程。

学了市场营销使我了解到市场营销作为一门艺术和科学有基悠久的历史和特殊的历史作用和意义。在商品和市场产生的同时市场营销手段也就运而生,在不断促进市场经济发展的同时自己也得到了长足的发展,市场营销现已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曾经以为市场营销摇不可及,在我的印象中是那么的抽象,但是经过学习我意识到营销已影响到社会市场生活的每一个角落、每一个时段、每一个元素。例如说,我们去超市购物,去商店,去逛街都能“遇到”它,市场营销出现在我们生活的每一个角落。

半个学期的学习后,我不仅对市场营销有了初步的了解,还对一些成功人士的事迹有了更大的兴趣以及更深的认识。像老师经常提到的梁稳根、史玉柱等,从他们的事迹中,我知道了什么才是真正成功,更是深深的感受到企业的成功与市场营销之间有着密切的关系。

大学四年,已经过去了两年多了。大一人是茫然的,没有目标也就没有动力去学习,恍恍惚惚的过了一年。大二,我给自己定了目标,但却没有全身心的投入,学习的效果也不好。大三,现在的大三生活,我给自己定了明确的目标,而且也在努力的充满信心的去实现。大四以致于以后生活、工作,为了不让自己困惑,为了不再茫然,我会沿着制定的目标和宗旨去努力做的更好。

我觉得市场营销学是实用性较强的一门学科,它涉及到市场营销学环境、消费者市场以及消费者购买行为等各方面。我们学习了市场营销之后,无论是作为卖家还是买家,都可以在现实生活中学以致用。对经商感兴趣或是想要自主创业的同学,从市场营销学中都可以学到很多知识,即使是理论上的,但学好理论知识可以运用于实践。

例如现在很多同学平时都会自己在学校外面的商业街开间店或是在学校的饭堂前摆摆摊,有时也会有同学上门推销手套,围巾等日常用的东西。这些都体现了有的同学有经商的意识,虽然可能是为了赚点零花钱,但至少可以看出现在的学生还是挺不错的,也许是在为以后的创业打下基础,也许是在为成为企业家做铺垫。

谈到学《市场营销学》,这门课,我不免也就想到了授课的李老师。李老师给我的第一印象是特别严肃但却与其他老师与众不同,还记得第一堂课的时候,李老师提出要我们班用一本平时同学毕业时写的“纪念册”来作“点名册”,而且还要贴上自己的照片。那时,我就感觉李老师与其他老师不同,当然李老师是教授,与其他老师相比,更有胜人之处。

我认为大学的师生情似乎很淡,有的老师教了一个学期,可能学生对老师没什么深的印象,而老师对学生更没印象,因为老师教的不只一个学生而是一个班、两个班,要记住每个学生的姓名、每个学生的样子,那也许是有点难的。但李老师的“点名册”却不一样,可以用来记住学生的名字,可以从照片上看出学生大致外貌,也可以从学生的简历和留言中更多更好的了解学生。而且在以后,当李老师想起07公管班时,还可以拿出那本册子来翻看一下。总之,我觉得老师特别明智,做出了不一般的举动。

在课堂上,我从来没有感觉到无聊,因为李老师不是单纯的讲述书本上那些有点枯燥的理论知识,而是结合生活中的时事、事例等讲的生动具体。偶尔李老师也会提问叫我们回答,我觉得这样很好,加强了师生之间的互动,可以使我们在上课的时候提高警惕性,少开思想小差。在这方面,我觉得李老师做的很好,不会像有些老师自己一味的在上面讲,一节课45分钟老师不停的讲,下面的学生却在玩自己的。而且我意识到李老师每次提问题都听似简单,但当要我们自己组织语言来回答时,就有点不知道该怎样清楚的回答了。还记得李老师曾问我们“什么是黑与白?”这个听起来简单的问题,叫我回答,我却有点为难。但是提过的问题会给我留下很深的印象,加深了我对知识的理解。

在学《市场营销学通论》的同时,我不仅仅是学到了书本上的知识,从李老师的授课中,我也学到了一些名言警句,对我的生活也有所启发。例如“做好事不是想做就可以做,要符合社会需要才做。”“尽可能的留下一丝痕迹。”这两句让我想到了自己,20多岁了一直在读书,几乎没有为社会做什么贡献,当然我知道读书也是在为以后的工作以致于为社会贡献打基础。

如果你是销售者,在学习了市场营销之后,也许可以使你在实践活动中增强产品的市场竞争力,结合产品和特点,针对市场的现实状况,把自己的产品推销出去。而当我们作为一个消费者去购物时,有时会遇到这样的情况,看到一款喜欢的东西,但又不知道到底买不买,不买觉得有点可惜,买了又觉得好像有点无所用处,怕买回去后后悔,也许心就动摇了。尤其是女孩子,这样的情况常出现。我曾经就有过这样,看到一件东西觉得不不错,可是实用性不大,在经过卖家阿姨那灵利的嘴之后,我的心就动摇了,后来发现买了却又不怎么用到!而学了市场营销后,我们可以对自己的这种心理做个判断,关于消费者市场和消费者购买行为的内容,就能帮助我们分析我们的心理活动。当我们了解了消费者的种种购买行为和心理以后,我们就会为自己作出一个明智的选择。

结合书本和资料我对市场营销的昨天今天以及将来有了初步了解和预测,相信随着世界市场经济的持续发展,市场营销也将不断变化更新,以后会出现更多的营销模式和手段。市场营销这门学科将不断完善,适应并促进世界的发展。

篇7:江选学习心得

大家盼望已久的《江泽民文选》已经出版,这是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作出的一项重要决定。《江泽民文选》反映了党的十三届四中全会以后的13年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波澜壮阔的历程和理论创新的成果,体现了对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的继承与发展,体现了当代中国共产党人的意志、智慧与情怀。认真学习《江泽民文选》,对于我们进一步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武装头脑,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

我们有幸参加了《江泽民文选》的编辑工作,对个人来说,自始至终深受教育,因为这是一次很好的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的学习、一次很好的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基本理论的学习。按照中央举办的这次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学习《江泽民文选》专题研讨班的安排,由我向大家汇报一下《江泽民文选》的编辑情况,并结合编辑工作谈几点学习体会。下面,我想分三个方面来讲,讲得不对的地方,请各位领导批评指正。

第一,《江泽民文选》汇集了江泽民同志最有代表性的重要著作,充分反映了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领导全党和全国人民,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大踏步地推向前进的历史进程。

编辑出版党和国家主要领导人的著作,是我们党的思想理论建设的一项重要任务。中国共产党在为民族解放、国家富强、人民幸福的长期奋斗历程中,先后形成了以毛泽东同志、邓小平同志、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第一代、第二代、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他们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形成了一脉相承而又与时俱进的三大理论成果,这就是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它们是我们党集体智慧的结晶。经过党的七大、十五大和十六大,把这三大理论成果先后写入党章,同马克思列宁主义一起,作为我们党的行动指南。

党的七大以后,各地曾经出过几种不同版本的《毛泽东选集》,当时都没有经过作者审定,有些重要著作也没有收进去。新中国成立以后,50年代初和60年代初,根据中央的决定,在毛泽东同志亲自主持下,由中共中央毛泽东选集出版委员会编辑出版了《毛泽东选集》第1至4卷。1980年5月,根据中央的决定,将中共中央毛泽东主席著作编辑出版委员会办公室改组成立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随后,又根据中央的决定,以中共中央文献编辑委员会名义,编辑出版了《周恩来选集》、《刘少奇选集》、《朱德选集》、《邓小平文选》和《陈云文选》等。1991年6月,建党70周年前夕,修订了《毛泽东选集》,出版了第二版。不久,中央文献研究室根据中央的决定,还陆续编辑出版了《毛泽东文集》第1至8卷。党和国家主要领导人著作的出版,特别是《毛泽东选集》和《邓小平文选》的出版,都在全党和全国掀起了学习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指导实践、做好各项工作的热潮。

党的十六大把“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同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一起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提出了深入学习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提高全党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水平的战略任务。十六大以后,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作出了在全党开展以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主要内容的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的决定,作出了由中共中央文献编辑委员会编辑出版《江泽民文选》的决定。

《江泽民文选》的编辑工作,是在中央政治局常委会领导下进行的。按照胡锦涛同志的指示,由中央政策研究室、中央文献研究室、中央办公厅组织了专门工作班子。我们从2003年12月开始工作,到去年8月出版发行,一共用了近3年的时间。中央政治局全体同志认真阅读了《江泽民文选》送审本,对编选工作提出了重要建议。江泽民同志审定了收入文选的全部著作。

最早编辑出版江泽民同志的著作,是党的十四大以后,从1995年开始的。那时,俄罗斯总统叶利钦定于1996年4月到中国来访问。俄方提出要在俄国内出版江泽民同志的著作,作为叶利钦总统访华时的礼品,赠送给江泽民同志。考虑到这有利于两国间的友好关系,也是我们向俄罗斯人民介绍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中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成果以及各项内外政策的一个机会,中央接受了这一建议。江泽民同志的这本俄文版的综合性文集叫《改革·发展·稳定》。当时有同志提出来,是否也在国内出版,江泽民同志没有同意。党的十五大以后,有不少读者给中央文献研究室写信,要求编辑出版江泽民同志的著作,我们曾经试编了两卷《江泽民文选》。在送江泽民同志审阅时,他也没有同意出版。

江泽民同志是“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主要创立者,他的著作是我们学习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最好教材。2000年7月,中国科学院党组、中国工程院党组向中央写报告,建议组织各级领导干部和科教工作者学习江泽民同志为《院士科普书系》写的序言和在中国科学院第十次院士大会、中国工程院第五次院士大会上的讲话。中央办公厅建议中央文献研究室将江泽民同志关于科学技术问题的文章、讲话编辑成册,按照程序审批后出版,以便大家学习。根据这一建议,并经中央和江泽民同志同意,中央文献研究室于2001年1月编辑出版了江泽民同志的第一本专题文集《论科学技术》。此后,又先后编辑出版了《论“三个代表”》、《论党的建设》、《江泽民论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专题摘编)》、《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等专题文集。此外,还应巴西总统卡多佐的要求,经中央和江泽民同志同意,出版了葡文版《中国的改革和建设》,实现了两国元首在对方国家出版著作的友好交往。以上这些著作的编辑工作,为这次编辑出版《江泽民文选》作了一些准备。

江泽民同志的著作很多,内容十分丰富,如何选定篇目是编辑工作的一大难题。按照重点优先、兼顾全面的原则,现在收入《江泽民文选》的203篇著作,是从2000多篇、上千万字的文稿中选出来的,是江泽民同志最有代表性的重要著作。时间从1980年8月到2004年9月,长达25年。其中,最主要的是从党的十三届四中全会到党的十六大这13年。收入文选中的这13年的重要著作有192篇,另有3篇是十六大以后到辞去中央军委主席期间的重要著作。这是这部文选的主体部分,内容涉及经济、政治、文化、外交、国防、党建等各个方面。特别是关于邓小平理论、关于“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关于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以及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社会主义改革和对外开放,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国有企业的改革和发展,区域经济的合理布局和协调发展,财政和金融,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科教兴国战略,可持续发展战略,建设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统一战线工作,民族问题和宗教问题,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国防和军队建设,完成祖国统一问题,国际形势和我国的外交政策,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等重大问题,在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上都作了充分的阐述,提出了一系列重要的思想观点,这是我们学习和研究《江泽民文选》的重点所在。

胡锦涛同志在学习《江泽民文选》报告会上的讲话中指出:“《江泽民文选》论述分析的实践过程和历史事实大都是我们亲自经历或者在我们身边发生的,谈到的许多事情是我们前些年做过并且当前和今后要继续做的,讲的道理离我们最近,读起来十分亲切,可以从中得到深刻的启迪和教育。”锦涛同志的这段话讲得非常深刻,我们要很好地学习和领会。

1989年在党的十三届四中全会上,江泽民同志受命于危难之际,勇敢地挑起了党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核心的重任。十三届四中全会以后的13年,我们走过的道路很不平坦,国际形势风云变幻,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不断地遇到各种困难、风险和挑战。在这个过程中,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率领全党和全国人民战胜了一切艰难险阻,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大踏步地推向前进。这13年,我国政治形势稳定,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综合国力大幅度上升,人民生活总体上实现了由温饱到小康的历史性跨越,香港、澳门顺利回归祖国并保持繁荣稳定,中国的国际影响日益扩大。江泽民同志在回顾这13年我们之所以能够保持一个稳定的大局,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时指出,这是因为我们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是正确的,我国经济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给人民群众带来了切实的实惠,人民支持和拥护我们;是因为我们反复强调,对任何可能引起的不稳定的因素,都要坚决把它们化解在基层、制止在萌芽状态;最根本的是因为我们党中央是团结统一的,全党是团结统一的,遇到了什么问题,大家按照中央的要求,统一步伐,齐心协力地加以解决。《江泽民文选》就是这13年波澜壮阔历史进程的生动写照。

江泽民同志说过:“怎样使我们党在复杂的国内外形势下始终充满活力,带领全国各族人民推进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宏伟事业,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是我想得最多的一个问题。”这段话深刻地揭示出,确保毛泽东同志、邓小平同志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开创的社会主义事业能够代代相传,确保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取得完全成功,确保全体中国人民达到共同富裕,确保党和国家的长治久安,确保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这是全党和全国人民的伟大实践的主题,也是这部《江泽民文选》的主题。

在江泽民同志全面主持中央工作的13年中间,我们党先后召开了三次全国代表大会。江泽民同志在党的十四大所作的政治报告《加快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步伐,夺取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更大胜利》,在党的十五大所作的政治报告《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把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全面推向二十一世纪》,在党的十六大所作的政治报告《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这些都是指导全党全国各项工作的纲领性文献,也是全党对于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实践成果和经验的不断概括与总结。也可以说,这部《江泽民文选》就是以这三个政治报告为核心展开的,加上《正确处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若干重大关系》、《通报中央政治局常委“三讲”情况的讲话》、《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八十周年大会上的讲话》等重要著作,构成了这部文选的主体框架。这部文选还对这个历史阶段所经历的国内国外的重大事件、中央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和重大措施,也作了充分的反映。

《江泽民文选》分为3卷。党的十五大以前的著作,收入了第1卷,共81篇。党的十五大以后的著作,共122篇,分为两卷。第2卷的开卷篇是在党的十五大上所作的政治报告。第3卷是以江泽民同志在广东考察“三讲”教育时的讲话《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更好地做到“三个代表”》作为开卷篇,终篇是江泽民同志辞去中央军委主席时,在中央军委举行的第一次扩大会议上的讲话《我的心永远同人民军队在一起》。江泽民同志早年毕业于上海交通大学电机系,并参加地下党,从事革命活动。新中国成立后,从基层领导干部到部门、地方领导干部,逐渐成长为党和国家的主要领导人。适当地选收一部分他担任党和国家主要领导职务以前的著作,有助于读者全面了解江泽民同志的思想发展过程以及他的工作风格和特点。现在收入第1卷的著作有8篇是党的十三届四中全会以前的。第1卷文选的开卷篇《设置经济特区,加快经济发展》,是1980年8月21日江泽民同志担任国家进出口管理委员会、国家外国投资管理委员会副主任兼秘书长的时候,受国务院的委托,在全国人大常委会上就设置经济特区问题所作的说明。在我国举办经济特区是一项开创性的崭新事业。江泽民同志曾深入到深圳、珠海、汕头、厦门等地进行调查研究,并查阅了大量国外的有关资料。为了学习和借鉴国外在这方面的经验,他还亲自带队考察了一些国家举办的出口加工区,历时近50天。他在全国人大常委会的说明中指出,我们要在广东深圳、珠海、汕头和福建厦门设置的经济特区,既吸收了世界上一些出口加工区的有益经验和通用做法,又有我国自己的特点。这是在社会主义制度下,在特定地区内,鼓励和利用外国投资、加快经济发展的一种特殊方式。而且,经营的业务范围比世界上一般出口加工区要广一些,是综合性的经济事业,所以定名为经济特区,以资区别。大家知道,我国的社会主义改革是从农村开始的,我国的对外开放是从创办经济特区开始的。这篇重要文稿,反映了江泽民同志在80年代初就参加了改革开放的开创性事业。此外,第1卷文选还收入了他在担任电子工业部部长和上海市市长、市委书记期间的文稿,一共7篇。从这些文稿中,我们还可以看出,他在部门和地方担负主要领导工作时,是如何在实际工作中贯彻执行党的基本路线和方针政策,并从全局出发深入地思考问题的,是如何诚心诚意地为人民群众排忧解难、办实事的。

第二,《江泽民文选》充分反映了江泽民同志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坚持在继承的基础上敢于创新的科学态度和求实精神,充分反映了他为坚定不移地把邓小平同志开创的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事业不断推向前进作出的巨大贡献。

学习《江泽民文选》,我们深切地感受到江泽民同志对马克思主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坚定信念,捍卫、继承和发展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不断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坚强决心。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国内发生严重政治**,国际上东欧剧变、苏联解体,世界社会主义发生严重曲折。西方国家有些人扬言马列主义已经过时,社会主义将在地球上消失。江泽民同志十分关注国际形势的变化和发展。经过冷静的思考,他满怀信心地指出,苏联解体、东欧剧变,对中国这个社会主义大国没有产生什么大的影响,但给了我们许多启迪。深刻分析它们的原因,可以得出两条结论:一是必须坚持社会主义;二是必须进行社会主义改革,探索符合本国实际的社会主义发展道路。我们要根据这样的基本认识,坚定走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决心和信心。他还指出,世界历史的发展轨迹并没有超出马克思主义所揭示的基本规律,社会主义的前途依然光明,马克思主义没有过时。在对待马克思主义这个问题上,江泽民同志始终强调要做到两个“坚定不移”、两个“不能含糊”:一是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坚持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这一点,要坚定不移,不能含糊。二是一定要贯彻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坚持勇于追求真理和探索真理的革命精神。这一点,也要坚定不移,不能含糊。江泽民同志认为,马克思主义必须同各国实践相结合,着眼于对实际问题的理论思考,着眼于新的实践和新的发展。离开本国实际和时代发展谈马克思主义,是没有意义的。

邓小平理论是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在当代中国,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最重要的就是要坚持和发展邓小平理论。从1989年党的十三届四中全会,经过十四大、十五大,一直到党的十六大,江泽民同志率领全党和全国人民始终不渝地高举邓小平理论的伟大旗帜,在实践中坚持并创造性地发展邓小平理论。1989年9月,江泽民同志在总结新中国成立40年的历史经验时指出,邓小平同志关于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是经过10年实践检验而为亿万人民所认识和接受的科学理论,是指引我们继续前进的旗帜。1992年10月,党的十四大确立了邓小平同志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在全党的指导地位。1997年2月,邓小平同志逝世。当时,国内国外、党内党外都很关注我们党和国家的发展方向。江泽民同志在悼念邓小平同志时明确提出,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是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在跨越世纪的新征途上,更高地举起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伟大旗帜,在任何情况下都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不动摇,是我们党中央领导集体坚定不移的决心和信念。同年9月,在党的十五大报告中,江泽民同志指出,在当代中国,只有把马克思主义同当代中国实践和时代特征结合起来的邓小平理论,而没有别的理论能够解决社会主义的前途命运问题。邓小平理论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新阶段。党的十五大提出了“邓小平理论”的表述,并把邓小平理论同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一起作为党的指导思想写入党章,要求全党坚持邓小平理论,在实践中继续丰富和创造性地发展这个理论。2002年11月,在党的十六大上,江泽民同志总结了13年来我们党积累的十条宝贵经验,其中第一条,就是坚持以邓小平理论为指导,不断推进理论创新。强调邓小平理论是我们的旗帜,党的基本路线和基本纲领是各项工作的根本指针。无论遇到什么困难和风险,都必须坚持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和基本纲领不动摇。

邓小平同志最伟大的功绩,就是他创立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制定了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的基本路线。坚持和发展邓小平理论,最根本的就是要全面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不动摇,并在这条基本路线指引下,不断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江泽民同志当选为党的总书记后曾郑重指出:“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路线和基本政策没有变,必须继续贯彻执行。在这个最基本的问题上,我要十分明确地讲两句话:一句是坚定不移,毫不动摇;一句是全面执行,一以贯之。”

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不动摇,关键是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不动摇。江泽民同志多次强调,中国解决所有问题的关键要靠自己的发展。发展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如果生产力不发展,社会主义制度的巩固和国家的长治久安就会遇到极大的困难,社会主义优越性就会丧失最根本的经济源泉。财大才能气粗,落后就要挨打。经济实力不强,在国际上就没有发言权。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我们始终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党和国家的各项工作都必须服从和服务于经济建设这个中心。在《江泽民文选》中,关于经济建设方面的著作占了很大的篇幅。从中可以看出,尽管国际上出现了这样那样的风浪,国内也不是风平浪静。但是,江泽民同志总是冷静而又正确地处理国际国内的复杂问题,从而保证我们党和国家的工作始终坚持经济建设这个中心。

经济建设和四项基本原则、改革开放,是相互贯通、相互依存、不可分割的统一整体。江泽民同志指出,离开经济建设这个中心任务,社会主义社会的一切发展和进步就会失去物质基础;离开四项基本原则和改革开放,经济建设就会迷失方向和丧失动力。这就是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辩证统一关系。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都是为了更好地解放和发展生产力。要把经济建设这个中心同四项基本原则、改革开放这两个基本点,统一于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贯穿于现代化建设的整个过程。

江泽民同志反复强调,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一百年不动摇,包括坚持一个中心和两个基本点都不能动摇。针对西方一些人对我们坚持四项基本原则进行的攻击,江泽民同志坚定地回答说,西方一些人总希望中国搞私有化,搞多党轮流执政,搞三权鼎立,如果中国搞了这些东西,就会国无宁日、民无宁日,十几亿中国人连饭都会吃不上。那样,对中国人民、对全世界都是一个大灾难。他还多次讲过,在意识形态领域,马克思主义、无产阶级的思想不去占领,各种非马克思主义、非无产阶级的思想甚至反马克思主义的思想就会去占领。我们在处理对外关系时,不能以意识形态划线,也不会对别的国家输出我们的意识形态。但是,在我们国内,必须坚持和加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在指导思想上绝不能搞多元化。西方国家就从来不允许马克思主义在他们的意识形态中居于指导地位。在这个大是大非问题上,我们必须清醒,切不可天真。这些思想在《江泽民文选》中都有充分的反映。

改革开放是新时期中国最鲜明的特征。没有改革开放,就没有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江泽民同志认为,实行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历史性决策。不进行改革,就不可能使社会主义制度继续保持蓬勃生机。他也多次指出,我们的改革,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是在坚持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前提下,自觉调整和改革生产关系同生产力、上层建筑同经济基础不相适应的方面和环节,促进生产力发展和各项事业全面进步,目的是更好地实现最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他反复强调,在改革中不坚持社会主义方向,就会葬送党和人民几十年奋斗的全部成果。他同时反复强调,我们的改革必须从我国实际出发,决不能裹足不前、无所作为,也不能匆忙行事、急于求成。要在党的领导下,依靠广大人民的智慧,有步骤有秩序地向前推进,采取积极而又稳妥的方针,保证国家政治、经济、社会生活的稳定和发展。

实行对外开放是我们的一项基本国策。江泽民同志指出,不论遇到什么风险,对外开放我们是要坚定不移地搞下去的。不这样做,中国的发展就没有希望。需要注意的是,在对外开放的过程中,在同西方国家的各种交往中,我们的同志脑子里一定要有根弦,一定要做到像邓小平同志说的那样:朋友还要交,但心中要有数。他还强调,在对外开放的过程中,必须始终注意维护国家的主权和经济社会安全,注意防范和化解国际风险的冲击,防范和抵制各种腐朽思想和生活方式的侵袭。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史无前例的不断向前发展的伟大事业。邓小平同志为我们奠定了理论基础,指明了前进的方向。江泽民同志说,今后的路具体怎么走,要靠我们自己在实践中不断探索,不断开拓,总结新的经验,形成新的认识。只有这样做,才能继承和发展邓小平理论,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这也是邓小平同志所期望的。

党的十三届四中全会以后的13年中,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对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行了新的开拓实践,形成了一系列富有创造性的理论成果,特别是创立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胡锦涛同志在学习《江泽民文选》报告会上对这些成果进行了概括。胡锦涛同志强调指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最鲜明的特点和最突出的贡献,在于用一系列紧密联系、相互贯通的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进一步回答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问题,创造性地回答了在长期执政的历史条件下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的问题,深化了我们对新的时代条件下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和加强党的建设的规律的认识。”我们学习和研究《江泽民文选》,要结合学习胡锦涛同志的重要讲话精神,全面掌握“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这一完整的科学的思想体系。同时要牢牢把握贯穿其中的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这一马克思主义的活的灵魂。围绕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一主题,江泽民同志理论创新的成果是全面的。这些成果都是在运用邓小平理论指导改革和建设各项事业的过程中取得的,同时又通过总结从中提炼出符合规律的认识和结论,丰富和发展了邓小平理论,进一步拓宽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比如,根据邓小平同志创立的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和为我们党制定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论述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经济、政治、文化的基本特征和主要内容,提出了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纲领,总结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经验。根据邓小平同志关于计划与市场的论述、关于所有制和分配问题的论述,根据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全党在这些方面的积极探索,提出了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提出了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必须坚持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必须坚持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根据邓小平同志关于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思想,提出并实施了科教兴国战略。根据邓小平同志关于“两个大局”的论述,提出并实施了西部大开发战略。根据邓小平同志关于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分“三步走”的战略思想,在完成了第一步、第二步战略目标之后,及时地提出了实现第三步战略目标的“小三步走”发展战略和在本世纪头20年全面建设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根据邓小平同志没有民主就没有社会主义,就没有社会主义现代化,社会主义民主和社会主义法制是不可分的论述,提出了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把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统一起来,把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结合起来。根据邓小平同志关于和平与发展是当代世界两大主题,在今后一个较长时期内争取和平的国际环境,避免新的世界大战是可能的重要判断,结合世界新军事变革的发展趋势,提出了要把军事斗争准备的基点放在打赢现代技术特别是高技术条件下的局部战争上,进而又提出了建设信息化军队、打赢信息化战争的战略目标。根据邓小平同志阐述的“冷静观察,沉着应付,绝不当头,有所作为”这一应对国际局势变化的方针和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提出了促进世界多极化和国际关系民主化,正确应对和驾驭经济全球化、促进共同发展的思想和以互信、互利、平等、协作为核心的新安全观。根据邓小平同志关于“这个党该抓了,不抓不行了”的意见,结合我们党面临的新形势新任务,提出了围绕提高党的领导水平和执政水平、提高拒腐防变和抵御风险能力这两大历史性课题,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根据邓小平同志到什么时候都得讲政治的要求,提出了领导干部要讲学习、讲政治、讲正气,并在全党开展了“三讲”教育。根据邓小平同志指出的“风气如果坏下去,经济搞成功又有什么意义”,要一手抓改革开放,一手抓惩治腐败的论述,强调反对腐败是关系党和国家生死存亡的严重政治斗争,不坚决惩治腐败,党的执政地位就有丧失的危险,党就有可能走向自我毁灭,提出了要始终坚持党要管党、从严治党,坚持标本兼治、综合治理,把反腐败寓于各项重要政策措施之中,努力从源头上预防和治理腐败现象,等等。

江泽民同志在谈到“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时,曾经讲过这样两句话,一句话是:“三个代表”的基本观点,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讲过,毛主席、小平同志也讲过。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我们坚持这些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观点,并用三句话来集中表述它们,概括为“三个代表”,并结合新的实际进行丰富和发展,目的是要用最简洁的语言,鲜明地树立起党的思想理论旗帜,以便广大干部群众理解和掌握,更好地统一思想,万众一心地为实现党和国家的奋斗目标和发展任务而奋斗。一句话是:“三个代表”的思想,不是凭空产生的,而是我们13年来在理论和实践上不断探索和开拓的结果。这两句话,集中地体现了江泽民同志理论创新的成果与我们党的基本理论一脉相承、既坚持继承又坚持发展的关系。

第三,《江泽民文选》充分反映了江泽民同志坚定的马克思主义立场,辩证唯物主义的思想方法、工作方法和当代中国共产党人的高尚情怀。

学习《江泽民文选》,我们还深切地感受到,江泽民同志带领全党和全国人民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上,取得一系列巨大的成就和重大的理论创新成果,与他高超的政治智慧、卓越的领导才能和高尚的情怀是分不开的。

江泽民同志目光远大、胸怀开阔、思想敏锐。他强调思接千载、视通万里,善于从中外历史发展的长河中寻求事物发展的规律,把握历史发展的趋势。他注重战略思维,放眼世界,深刻洞察世界形势的发展变化,强调能否不断了解世界,能否不断学习世界上一切先进的东西,能否不断跟上世界发展的潮流,是关系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兴衰成败的大问题。他说,全党同志一定要用马克思主义的宽广眼界观察世界,所谓宽广的眼界,一是要有历史的深远眼光,一是要有世界的全局眼光。这样来观察问题,我们就能更深刻、更全面地认识当代中国和当今世界,更加清醒、主动地掌握我们自己发展的命运。他善于见微知著,未雨绸缪,敏锐地观察和发现新情况新苗头,并在关键时刻果断地作出决策,始终掌握党和国家指导工作的主动权。

江泽民同志热爱党、热爱祖国、热爱人民。他对党、对国家、对人民无限忠诚,始终把党的事业、国家的安危、人民的利益放在首位。在涉及国家利益、民族利益和人民利益的时候,他旗帜鲜明,义正辞严,绝不允许国家、民族和人民的利益受到侵犯和损害。他时刻记挂着人民群众的安危冷暖。看到一些群众还没有解决温饱问题,他常常寝不安席、食不甘味。他反复强调要把人民群众的利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把人民群众的积极性引导好、保护好、发挥好。要求各级干部要深怀爱民之心,恪守为民之责,善谋富民之策,多办利民之事。强调实现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根本原则,要努力使工人、农民、知识分子等基本群众共同享受到改革发展的成果。

江泽民同志勤奋学习、注重修养、励精图治、崇尚实干。他善于不断地从历史和现实的经验中吸取思想营养,不断地在知识的海洋中探索真理和丰富智慧。他认为,做一名合格的政治领导者,哲学、政治学、经济学、法学、历史学、文学和科学技术等方面的知识都要学。领导干部如果不更加奋发地学习,不努力用科学的理论武装自己,不努力掌握先进的科学技术知识,不善于实现知识的不断更新,就必定会落后,就不可能肩负起党和人民交给自己的历史任务。他倡导领导干部讲学习、讲政治、讲正气,要求领导干部增强政治鉴别力和政治敏锐性,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权力观。他反对形式主义、痛斥官僚主义,强调实干兴邦,空谈误国。要求各级领导干部必须时时处处坚持重实际、说实话、办实事、求实效,必须大力发扬脚踏实地、埋头苦干的工作作风。

江泽民同志尊重科学、作风民主、多谋善断。他时刻关注世界范围内科技进步及其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带来的影响,强调要坚持不懈地在全体人民中普及科学知识,提倡科学方法,弘扬科学精神,努力形成在全社会学习科学、相信科学、依靠科学的良好气氛。他重视并带头调查研究,强调没有调查研究就没有决策权,调查研究是我们的谋事之基,成事之道。他善于在复杂多变的各种矛盾中抓住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时刻警惕一种倾向掩盖着的另一种倾向。他曾经多次号召领导干部要学哲学,用马克思主义的唯物辩证法指导工作。他强调领导干部应该具有心胸宽广的雅量,善于听取不同意见,这样才能吸收各种丰富的知识和经验,也才能使自己不断地长本事、长智慧。在关系国事、民心的重大和紧要关头,他总是深谋远虑而又总能果决而行、指挥若定。

江泽民同志居安思危、忧党忧国、谦虚谨慎、善于总结。他总是清醒地看到我们面临的困难和挑战,清醒地看到我们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清醒地看到激烈的国际竞争给我们带来的挑战与风险,要求全党同志,谦虚谨慎、艰苦奋斗,同心同德地把党和国家的事业不断推向前进。他强调领导干部特别是高级干部,必须增强忧患意识,一定要居安思危,忧党忧国忧民,兢兢业业、夙兴夜寐地工作,千万不能高枕无忧、歌舞升平。要通过风险预测和对策研究,立足现实,着眼长远,找出问题的症结,防微杜渐、趋利避害。他善于鉴往知来,总结经验,认为只要注意及时总结经验,道路就会越走越宽广。通过不断总结经验,就能做到邓小平同志所说的,对的就坚持,不对的就赶快改,做得不够的就加以补充,新问题出来就抓紧解决。强调一名领导干部不善于从历史中吸取营养,不可能成为高明的领导者;一个政党不善于从总结历史中认识和把握社会发展的规律,不可能成为顺应历史潮流的自觉的政党;一个民族不善于从历史中继承和发展本民族与世界其他民族创造的优秀文明成果,就不可能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他总是身体力行,利用各种有利时机,回顾历史、总结经验,着眼现实、解决问题,展望未来、增强信心。这都是难能可贵的。

“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江泽民同志经常用林则徐的这句话勉励自己。13年中,他殚精竭虑,夙兴夜寐,忘我工作,领导全党和全国人民把一个初步繁荣昌盛的中国带入了新世纪。看到江泽民同志废寝忘食,奔波忙碌,有的同志曾劝他,管大事就行了,小事就不要管了,超脱一些。江泽民同志这样回答:我也希望这样。这么大一个国家,十几亿人民,肩膀上责任重啊!1989年,我到中央工作时,曾经向邓小平同志表示,为了党和人民的事业,我一定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我一直是抱着这个态度工作的。江泽民同志的这些话,值得我们每一个领导干部深思。我们学习《江泽民文选》,一定要与学习江泽民同志的政治智慧、领导才能和高尚情怀结合起来,做到学以致用,在改造客观世界的同时自觉地改造主观世界。

上一篇:带“撇”字的教学下一篇:局妇女儿童工作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