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教育家及教育理念

2024-04-12

幼儿教育家及教育理念(通用10篇)

篇1:幼儿教育家及教育理念

幼儿园办学理念:

1、保护幼儿的生命和促进幼儿的健康家长和教师的密切配合,是幼儿健康成长不可缺的因素。

2、尊重幼儿生理及心理发展特点,注重合作探究等能力的培养,倾心培养完整儿童。

3、尊重幼儿已有的经验,尊重幼儿现时的状态,尊重幼儿的可能性。

4、一切以孩子为中心

5、为了孩子的一切,为了一切的孩子。

6、启天赋,享人生

7、培养幼儿,教育幼儿,服务幼儿,服务家长。

8、珍重幼儿期的生活;尊重和发展幼儿的主体性;信任与支持教师;协同家庭、社区开展教育

9、以爱的情感激发儿童成长的健康和主动;以自由的空间确立儿童创造热情和自我意识;以规则的内化养成儿童行为的优美和内在的秩序;以平等的关系引导儿童人际的和谐和友爱

10、用爱养育、用心教育

11、家园配合,实现幼儿早期双爱教育。

12、尊重儿童,培养儿童。坚持以儿童为本,就要更好的了解儿童、尊重儿童,尊重儿童的发展规律和特点,促进儿童的全面发展。

13、办文明园、做文明丁、育文明苗

14、幼儿喜欢、家长满意

15、用爱启迪智慧,用心润泽心灵

16、为幼儿一生幸福奠基。

17、以人为本,师幼共同成长,和谐发展.18、坚持以幼儿发展为本,努力倡导资源共享,使幼儿园的孩子、教职员工、家长共同成长,争创一级幼儿园。

19、为幼儿文明健康、活泼快乐地成长谱写序曲。

20、多元教育,优势互补,和谐发展,终身受益

21、心中有孩子,处处有教育

22、为幼儿一生的发展打好基础,;以幼儿的发展为本;实施开放性课程研究;保证儿童个性化发展

篇2:幼儿教育家及教育理念

关键词:《幼儿园教育纲要(试行)》、以儿童为本

新颁布的《幼儿园教育纲要(试行)》体现着新的儿童观与教育观,其中集中体现出以儿童发展为本的现代教育理念。教育的使命是为一个未来的世界培养人才,所以教育者必须要有超前的意识与观念。应该说今天的教育改革是在探索一种新的教育模式,以取代今天应用的、产生于工业时代并与大工业生产相适应的教育模式。幼儿园教育改革也是在探索有中国特色的现代幼儿教育模式,《幼儿园教育纲要(试行)》的颁布标志着这种探索进入一个新的阶段。这种新的教育模式的基本点就是以儿童发展为出发点和归宿。以儿童发展为本的内涵是丰富的,其中主要包括:

一、幼儿教育目标定位于为幼儿终身的、可持续的发展奠定基础

《幼儿园教育纲要(试行)》在总则中指出:“幼儿园教育是基础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国学校教育和终身教育的奠基阶段。”幼儿园教育的这一重要性质决定了幼儿园教育必须以幼儿全面素质的形成和发展为宗旨,以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核心,为实现幼儿终身的可持续发展奠基。

我国从二十世纪七十年代末、八十年代初开始重视早期教育,并兴起了“早期教育热”,幼儿教育经历了从重视知识教育,到重视早期智力开发,直到人们认识到不能以牺牲儿童的情感发展为代价而发展儿童的智力,提出幼儿教育要以促进幼儿全面发展为目标。《面向21世纪中国教育振兴行动计划》中提出“实施素质教育,要从幼儿阶段抓起”。这是以现代的、发展的观点看待人的发展和教育的全过程的必然结果,幼儿教育为幼儿的终身发展奠定良好的素质基础是幼儿教育对社会发展做出的应答。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教育丛书《从现在到2000年教育内容发展的全球展望》中指出:“未来的教育不应仅限于给学习者坚实的知识和培养他们对继续学习的兴趣。它还应该培养人的行为和能力并深入精神生活之中”,并提出传统的教育目标三级层次是:①知识 ②使用技术 ③态度和技能,新的目标三级层次是:①态度和技能 ②使用技术 ③知识。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教育——财富蕴藏其中》一书中指出:“如果最初的教育提供了有助于终身继续在工作中和工作以外学习的动力和基础,那么就可以认为这种教育是成功的。”《纲要》中处处体现着幼儿教育要为幼儿终身学习和发展奠定最重要基础:发展幼儿对自己、他人、社会和环境的积极情感和态度。

但是,在现实的幼儿教育中,还有许多教师和家长在观念和行为上,还把传授知识作为幼儿教育的最重要目的,家长把幼儿在幼儿园学到的知识的多少作为衡量幼儿园教育好坏的重要标准,幼儿园把考察幼儿掌握知识的程度作为评价教师的重要指标。不少家长和教师没有认识到幼儿阶段的个性和谐发展对幼儿一生发展的影响,更没有意识到,在幼儿阶段过分强制的训练,牺牲的是儿童对学习的兴趣,付出的是儿童的自尊心和自信心。这是一种得不偿失的“高代价的教育”。相信随着《纲要》的颁布和实施,会带动教师和家长教育目的观的转变,使幼儿教育的出发点和落脚点都放在幼儿的全面发展上,实现幼儿童年生活的独特价值。

二、幼儿教育要充分考虑幼儿身心发展特点,实现“促进每一个幼儿在原有水平上得到充分的发展”

《纲要》中指出:“幼儿园教育应尊重幼儿的人格和权利,尊重幼儿身心发展的规律和学习特点,以游戏为基本活动,保教并重,关注个别差异,促进每个幼儿富有个性的发展”。教育的个性化是教育改革和发展的重要趋势,幼儿教育应以儿童生命活力的不断增强、生命内

涵的不断充实为最终目标,从而实现人类发展的最终目标:“使人日臻完善,使他的人格丰富多彩,表达方式复杂多样;使他作为一个人,作为一个家庭和社会成员,作为一个公民和生产者、技术发明者和创造性的理想家,来承担各种不同的责任。”[url=http://127.0.0.1/1/Editor/ewebeditor.asp?id=content&style=mini#_edn1]幼儿期儿童就表现出差异性,按照加德纳的多元智能理论,每个儿童有自己的优势智能领域,幼儿教育必须充分考虑幼儿的特点,尊重儿童的差异性是尊重儿童的重要内涵之一。在《纲要》中的“教育内容与要求”部分,每个领域的的指导要点中都体现着尊重幼儿身心发展特点的这一重要教育原则,例如,在“语言”中,指出“发展幼儿语言的重要途径是通过互相渗透的各领域的教育,在丰富多彩的活动中去扩展幼儿的经验,提供促进语言发展的条件”,“幼儿的语言学习具有个别化的特点,教育与幼儿的个别交流、幼儿之间的自由交谈等,对幼儿语言发展具有特殊意义。”在“艺术”中,指出“幼儿的创作过程和作品是他们表达自己的认识和情感的重要方式,应支持幼儿富有个性和创造性的表达,克服过分强调技能技巧和标准化要求的偏向。”尊重幼儿的身心发展特点、尊重幼儿的差异性,就要在具体的教育教学中,为幼儿提供符合其身心发展水平的活动内容和方式,让幼儿在游戏、探究、操作、探索和交往中学习;在教育活动中,要注重幼儿积极参与活动的过程,而不是注重幼儿异口同声地说出知识内容的结果;要接受幼儿不同的发展水平,更多地提供幼儿可选择性的活动机会,允许幼儿以自己的方式进行探索,不追求所有幼儿一刀切的发展,而是要使每个幼儿在自己原有水平上得到丰富多彩的发展。

三、幼儿教育要贴近幼儿的实际生活,促进幼儿生动、活泼的发展

教育向幼儿的生活回归是现代教育的一个重要趋势。教育就是儿童的生活,杜威在《民主主义与教育》中指出“教育是生活的需要”,教育是生活所必需,生活为教育提供了具体内容,最好的教育就是“从生活中学习”。幼儿身心发展的特点决定了幼儿的学习是吸收性的学习,在环境中学习。贴近幼儿生活的教育,才能使幼儿的学习变成是有意义的学习,用认知发展理论解释,只有和幼儿生活相联系的教育内容才能使之与幼儿已有的图式发生联系,才能被幼儿通过同化或顺应而吸收。

在《纲要》中,体现着幼儿教育与幼儿生活的广泛、密切联系,表现在强调在幼儿的生活中进行教育,例如在“健康”中,提出“建立良好的师生、同伴关系,让幼儿在集体生活中感到温暖,心情愉快,形成安全感、信赖感”,在“社会”中,提出“在共同的生活和活动中,以多种方式引导幼儿认识、体验并理解基本的社会行为规则,学习自律和尊重他人。”幼儿的品质和习惯是在生活中培养和形成的,幼儿生活环境中的人和事就是幼儿学习和发展的条件,也在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幼儿个性的形成。在生活中,幼儿体验生活的丰富、世界的神奇,在生活中,幼儿形成探索精神、发展对学习的兴趣,在生活中,幼儿体会自尊、形成自信。由此《纲要》强调充分利用生活中的教育资源,幼儿园的设施、幼儿同伴群体、教师、家庭、社区、自然环境等都是重要的教育资源,充分利用了这些资源,就能有效地促进幼儿生动、活泼地发展。这要求幼儿教师要对幼儿教育有更全面的理解,不是只有在集体的、教师讲授的教育活动中,幼儿才在学习和发展;教师的职责也决不仅仅在于组织集体教育活动,教师要为幼儿创设和组织丰富的生活环境,利用生活环境中的教育资源对幼儿进行教育。

篇3:幼儿教育家及教育理念

一、幼儿数学的特点

( 一) 数学具有高度的抽象性

数学这个学科是反映事物之间的一种抽象关系,是看不见摸不着的, 这就使数学教育成为幼儿教育中的难点。《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 执行) 》 明确指出,幼儿数学教育目标: 能从生活和游戏中感受到事物的数量关系变化,并从中体验到数学的重要性和趣味性。

( 二) 数学具有严密的逻辑性

数学不是单个事物的一种关系,而是多个事物多种关系的组合。而且每个事物每种关系都不是独立存在的,具有严密的逻辑性。幼儿时期是拓展思维的最佳时期,学好数学对拓展幼儿的思维能力有非常好的帮助。

( 三) 数学是一个应用广泛性的学科

数学是一个与生活密切相关的的学科,广泛的应用性是其最根本的特点。广泛的应用性为幼儿的数学教育提供了便利的条件,幼儿教师可以通过日常生活中的点点滴滴随时随地教孩子们学习数学。

二、幼儿数学的重要性

1. 数学是自然学科的基础,在社会学科中也具有重要的作用和地位, 数学计算是人类必须掌握的三大基本能力之一,随着科技的发展,数学信息化的到来,越来越多的人开始认识到数学的重要性。

2. 幼儿时期是孩子接触数学的起点,孩子如果在这个时期就学会创造性思维,独立思考,灵活运用,而不是一味地依靠反复记忆来理解数学这个概念,并对数学这个学科产生浓厚的兴趣,这就为孩子以后学习数学奠定了扎实的基础。由此可见,幼儿数学的学前教育是非常重要的,必须引起幼儿教育工作者和家长们的高度重视。

三、从三个方面分析怎样提高幼儿数学教育

( 一) 幼儿数学教育内容的选择一定要适宜

幼儿教育阶段属于启蒙教育阶段,幼儿的教育内容一定要是简易直观的,幼儿的思维只是形象思维,幼儿老师必须选择与幼儿年龄特点相适宜的教学内容,由易到难,循序渐进。不能盲目灌输,也不能随意增加教学内容,这样学生学起来会很吃力,难度增加,不但不能起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还有可能让学生失去学习兴趣。

( 二) 幼儿数学教育一定要与生活密切结合

将数学与生活紧密联系起来,让课堂生活化,让数学教学充满生活和时代的气息,在幼儿的日常生活中,解决简单的问题,并在生活中享受数学的乐趣,享受创造的乐趣,获得成功的喜悦,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第一,丰富幼儿的经验,把数学探索目标整合渗透。

数学学科有自己独特的特点,它是一门逻辑性很强的学科,以往的经验必须要通过系统的教育,才能建立起相应的认识结构。在不断探索过程中,进行整合渗透,让活动主题与《纲要》培养目标一致,主题活动目标在落实过程中,应是多领域的、有机的、整体的层层推进,体现一个整合———分解———整合。

第二,善于观察,从身边取材,逐步实现目标。

引导幼儿对身边常见的事物和现象的特点产生探索的欲望,数学探索活动更多的应该是来自幼儿生活中的,利用日常生活中的一切教育机会。

第三,形成安全的探究氛围,和孩子一起享受数学的乐趣。

探究活动中为幼儿创造宽松的环境,让每个幼儿都有机会参与尝试、 支持,鼓励他们大胆提出问题,发表不同意见。

( 三) 幼儿数学教育一定要增加趣味性,让孩子快乐学数学

1. 改变原来传统的教学用具,多用一些孩子们感兴趣的、方便操作的、 具有美感的教具

兴趣是幼儿最好的老师,只有孩子们感兴趣,才会愿意去学,多用一些孩子们平时能接触到的东西,比如孩子们吃小饼干或者水果的时候可以让孩子们学着自己来分配,一共有多少个,吃了多少个,还剩下多少个。这样孩子们就会有一种非常积极的学习态度,接受非常快,效果也非常好。孩子们由于年龄特点,很难将注意力长期集中在一种教具上,幼儿老师要经常变换教材教具,不能单一地重复的使用一种教材教具。人们都喜欢具有美感的东西,幼儿也不例外,多采用一些具有美感的五颜六色的教材教具, 这样才能吸引孩子们的注意力,引起孩子们的学习兴趣。

2. 通过讲故事、做游戏让孩子们在玩中学习

每个孩子都爱听故事,故事形象生动,有情节具有趣味性,也很符合儿童的形象思维特点。通过在故事情节当中穿插一些数学内容,既能避免数学教育中的单调乏味,又能增加幼儿的学习兴趣。也可根据教材,让孩子们自己创作一些故事情节,真正做到在讲故事中学数学,在学数学中学会讲故事,有利于幼儿的思维拓展。玩是每个孩子的天性,玩游戏也是幼儿在幼儿园的主要活动之一。如果在玩游戏过程中融入一些数学元素,也可以在数学课上通过做游戏的方式学习数学,这样既玩了游戏,也学习了数学,真正做到从玩中学,在学中玩了。这是对幼儿进行数学教育的最有效的方式,也是最适宜幼儿身心发展的。

3. 通过操作课,让学生自己动手动脑学数学

心理学家皮亚杰曾说过: “思维是从动作开始的,切断了思维和动作之间的关系,思维就得不到发展了。”幼儿老师不光要为学生提供丰富多样的操作材料,也要让学生学会自己操作,自己动手动脑为自己做教具。操作课上可以让孩子们随心所欲地做自己想做的东西,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力,然后把孩子们自己动手做的东西当做教材,让孩子们用自己做的教具学习数学知识,这样又会充分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

操作课是幼儿学生学习知识的一个重要途径,这样学生动了手、动了脑,既享受了在操作过程中产生的愉悦快乐,也拓展了学生的想象力和思维能力,而且也为幼儿学习数学提供了十分有利的条件。

幼儿老师只要从心出发,结合学生的自身实际情况,因材施教,运用正确的教学方法,让学生学会自觉学习从中体会到无穷的乐趣。

摘要:数学学科具有抽象性、逻辑性强的特点,知识内容比较单调枯燥,思维训练比较严格。要打破以往教师机械讲解、幼儿死记硬背的状况,教师在计算教学过程中,要充分运用直观教具,采用灵活多样、生动活泼的教学方法,使幼儿对数学产生强烈的求知欲望,为培养21世纪高素质人才打下坚实的基础。

篇4:自然教育农村幼儿教育的基本理念

关键词:自然教育;农村幼儿教育;基本理念

中图分类号: G61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864X(2015)10-0054-02

一、农村幼儿自然教育的可行性

幼儿教育要顺应孩子的天性,更要在现实的环境中实现这一点,文化和自然,是儿童生活环境的两大层面,都为儿童成长提供了丰富的“营养”。但在现实中的幼儿教育发展中,更多的被学术性的内容所代替,文化层面的要求很高。事实上,相对于文化而言,自然对儿童的影响更加明显。农村儿童本生活在最纯粹的自然环境之中,有与自然良性互动,达到心灵与自然内在平衡与和谐的天然条件。

近年来,随着城市化的进展,越来越多的农村学前教育撇开了儿童生活的自然环境,开始实施以城市生活为导向的农村学前教育。这一方面违背了儿童生活在当下、在自身经验和自然之中的教育真谛;另一方面,农村良好的自然教育资源未被有效利用。

农村环境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农儿童的成长和发展与自然有着天然的联系,因此农村学前教育与自然教育理念有着天然的契合性。以身处丰富自然环境中的儿童为教育对象的农村学前教育,应该建立自然教育的基本理念,并坚决避免“小学化”与幼儿教学倾向,将大自然作为培养幼儿良好情感、增进幼儿知识经验和能力的活教材。

二、农村幼儿自然教育的理念运用

(一)亲近自然、享受自然。

农村的环境是原生态的,这是城市中模拟所不及的地方,幼儿在这样的环境中,如同如种子在土里发芽,幼儿是在与自然万物的接触中生长发展的。大自然是幼儿生命的摇篮,它赋予幼儿无限的生机活力。

前苏联著名教育家卡普杰列夫曾经提出:“儿童应该尽早而且长时间地投身于大自然中,从中吸取对它的印象,体验大自然在每个人心中激起的思想和感受,儿童需要亲眼看到太阳的起落和月亮。一句话,必须与自然界形形色色的现象融合在一起。”自然对于儿童而言,是天性释放的最佳场所,也是学习的最好场所。

1.让幼儿不断丰富自然的认知。根据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幼儿期的儿童大部分时间处于思维发展的具体形象阶段,感官是其获取经验的主要途径。大自然正是新奇、形象、直观、可感知的,其绚丽多姿以千变万化的形态展现在幼儿眼前,能够有效地激发幼儿去发现、探索和感悟;相对应地,在与自然相互作用的过程中,幼儿通过感知形成的知识是其进行任何一种认知和活动的基础。

2.让幼儿在自然中提高身体素质。数据显示,我国少年儿童的身体素质不断下降,特别是城市儿童的肥胖症、体能缺乏等问题,多因缺乏与自然环境的接触,长期缺少行走、日晒、寒热刺激所致。爱玩是孩子的天性,幼儿身体活动的范围、神经系统的灵活性等都有赖于良好的身体,因而身体锻炼对幼儿的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3.让幼儿在自然资源中充分感受。农村自然环境广阔,可资利用来锻炼幼儿身体的资源十分丰富,同时也提供了很好的感受空间。如阳光充足、空气新鲜的情况下,可以组织儿童郊游、游戏,可提高幼儿的身体运动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撒野田地,运动量大,利于幼儿身体的新陈代谢,提高孩子的饮食欲望;事实证明,经常在室外活动的儿童身体素质更强,可锻炼幼儿对环境的适应能力,提高对各种有害影响的抵抗力。

4.让幼儿在自然环境中学习知识。以自然为师,就是要反对将孩子们“囚于”室内,学习拼音算术和识字,而要更多地将孩子带到真实的大自然中,让他们徜徉于山水草林之间,认识万物,体验万物;自然资源中有很多书本上或者教学中没有的内容,可以在潜移默化中完成学习任务。

(二)顺应天性、尊重规律。

“在对待自然物方面,我们的做法常常是正确的。人们知道给幼小的植物和动物提供合适的环境,避免用暴力干扰它们,以便它们能够按照其内部规律完美地发育和健康的成长。但是,在对待人的问题上,人们却会走上完全错误的道路。尽管人与自然界的生物都遵循同样的自然法则,而人们在教育自己的孩子时却采取了相反的态度。

教育的第一原理是自由,幼儿教育应该让幼儿自由表现他们的游戏、涂鸦、探究与好奇等。天性是指人身上固有的自然本性及其生长发展的规律。孩子是自然的一部分,在融进大自然的过程中,孩子能充分展现其天性。

卢梭说:我们生来是有感觉的,而且我们一出生就通过各种方式受到我们周围事物的影响。可以说,我们一意识到我们的感觉,我们便希望去追求或者逃避产生这些感觉的事物。我们首先要看这些事物使我们感到愉快还是不愉快,其次要看它们对我们是不是方便适宜,最后则看它们是不是符合理性赋予我们的幸福和美满的观念。随着我们的感觉愈来愈敏锐,眼界越来越开阔,这些倾向就愈来愈明显。但是,由于受到了习惯的遏制,所以我们就或多或少地因为我们的见解不同而有所变化,这种内在自然又被卢梭称为“原始倾向”,儿童的教育就是要遵循这种原始倾向,也就是儿童的天性。

(三)实现儿童的幸福感。

在儿童的成长和教育上,尊重并善于利用周边自然条件,同时以儿童的天性为基础,顺应其自然发展的根本目的,在于营造幼儿的幸福生活。一项对儿童幸福观的调查显示,儿童对自身幸福的认定往往以生活中经历的开心快乐的事情为对象,以自身对周围事物的自然感情和感受为依据。在儿童的生活中,只有激发幼儿内心的自然情感,使之获得愉悦的情感体验,儿童才能感受到生活的幸福。

也就是说,正是幼儿在自然环境中的成长,周围事物和人物在顺应儿童内心的自然感情体验的情况下,儿童才能感受到生活的幸福。所以,在某种程度上,自然本身就是幼儿生活的真谛。

综上所述,幼儿教育,特别是农村幼儿教育,应该崇尚投身自然界的理念,让孩子在与自然万物的接触中建立起充满灵气地理解和创新文明的基础。

参考文献:

[1]孙伟峰. 浅析农村幼儿教育问题[J]. 大众文艺,2012,01:232-233.

[2]皮军功. 自然教育:农村幼儿教育的基本理念[J]. 学前教育研究,2012,11:17-19+25.

[3]张玉堂,周倩倩. 农村幼儿教育的现状及对策思考[J]. 四川教育学院学报,2005,09:41-42.

[4]唐淑. 中国农村幼儿教育的发展与变革[J]. 学前教育研究,2005,06:38-40.

[5]王冬岩,司志本,勾晓铭. 关于农村幼儿教育的几点思考[J]. 湖南第一师范学院学报,2014,02:56-59.

篇5:幼儿教育理念名言

2) 对于儿童,做父母,做教师的责任,便是如何教导他们,使之成为健康活泼,有丰富知识,有政治觉悟和良好体现的现代中国儿童,现代中国人。陈鹤琴

3) 人类教育最基本的途径是信念,只有信念才能影响信念。乌申斯基

4) 科学书籍让人免于愚昧,而文艺作品则使人摆脱粗鄙;对真正的教育和对人们的幸福来说,二者同样的有益和必要。车尔尼雪夫斯基

5) 教育为公以达天下为公。陶行知

6) 一个无任何特色的教师,他教育的学生不会有任何特色。苏霍姆林斯基

7) 只有受过教育的诚心诚意的人才是有趣味的人,也只有他们才是社会所需要的。这样的人越多,天国来到人间也就越快。契诃夫

8) 带孩子去旅游,去爬山,去逛公园,去看电影,这都是夸奖孩子最适当的方式。张石平

9) 儿童集体里的舆论力量,完全是一种物质的实际可以感触到的教育力量。马卡连柯

10) 对双亲来说,家庭教育首先是自我教育。克鲁普斯卡娅

11) 儿童能力初期萌芽是尤其可贵的,我们引导儿童初期自然趋向的途径能固定儿童的基本习惯,能确定后来能力的趋向。杜威

12) 对孩子来说,家长是一个活生生的人,一个榜样,一个他们看得见、摸得着的英雄。张海涛

13) 严酷的纪律不应当用在与功课或文学练习有关曲事情上面,只能逢到道德问题感受危险的时候才施用。夸美纽斯

14) 对人民来说,第一是面包,第二是教育。格林西安

15) 儿童的行为,出于天性,也因环境而改变,所以孔融会让梨。鲁迅

16) 让每个孩子快乐的成长,让每个孩子接受到平等的关注和关爱,让每个孩子拥有自主大胆探索的空间是我工作的信条。

17) 将幼教工作当作自己的事业去经营,孩子就是我事业的基础,用心去对待每个幼儿,让每个孩子喜欢我爱是我不解追求的目标。

18) 我选择了这个职业,就会在这片热土上耕耘,只要投入过付出过拥有过,我相信,孩子们会在我生命的五线谱上谱出动人的旋律。

19) 我愿用我的百分百的爱换您百分百的满意,我愿用一颗充满责任的爱心为孩子们撑起一片蔚蓝的天空,让孩子们享受阳光,享受快乐。

篇6:幼儿教师教育理念名言

2) 要得到学生的尊重和爱戴,首先要学会尊重学生的人格,要尽量多地要求一个人,也要尽可能多地尊重一个。

3) 用爱心搭建与孩子理解沟通的桥梁,用耐心和细心为孩子营造健康成长的环境,用真心诚心换取家长的放心。

4) 用眼去看孩子的世界,用心去听孩子的世界。走进孩子的世界和他们共同生活,共同游戏,做他们的好朋友。

5) 幼儿教师所从事的工作是崇高而神圣的事业,我们自豪,因为我们选择了太阳底下最高尚的职业。我们把爱心奉献给孩子,孩子把微笑传递给我们。

6) 每一位学生都是一个小精灵,他们的头脑不是一个要被填满的容器,而是一把需要被点燃的火把。我愿尽我的全力去点燃学生心中求真求善求知的火把。

7) 将快乐传递给每一个孩子,让孩子的世界变得更加美丽精彩。

8) 教育的过程有艰辛,也有快乐,我却乐得其所。

9) 教育的技巧在于教师如何释放对孩子的爱。

10) 教育加赞赏等于教育的平方。

11) 面对孩子,有爱才会有责任感,有责任感才会始终付出爱的行动。

12) 让我走进童心世界,和孩子们一起成长。

13) 外面的世界很精彩,孩子的世界更可爱,我愿沉浸在孩子的内心世界弹拨和谐动人的乐章。

14) 我相信,讲台就是锻炼我锤打我的地方,我将永远爱我所爱,无怨无悔。

篇7:新幼儿园教育理念

作者: 李大静(甘肃甘南幼儿一班)

评论数/浏览数: 1 / 6957

发表日期: 2011-09-21

20:47:12

幼儿园教育理念:努力实施健康快乐的教育、爱与智慧的教育、中西合璧的教育,综合的基础性的教育,为孩子的快乐一生奠基。

幼儿园教育特色:是一种国际化的教育,又是一种多元文化的整合。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第一是包容:是不分民族、不分国家的接纳所有的孩子。而且包容里面有尊重,是尊重不同的民族、宗教和文化以及生活习惯、民俗风情等等。第二是国际视野:是用更宽广的胸怀与眼界和更深层次的文化内涵,去引导孩子通过对各个地区、各个民族、各个国家的多元文化的认知、学习、交流与探究的一个拓展过程。第三是追求国际的高度:追求质量最高、发展最快、服务最好。第四是拥有中国元素:让孩子学习本民族性的一些传统经典的文化的同时,让每个孩子感知中国化也是国际化教育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的一部分。幼儿园努力方向:追求未来的梦想,从海怡名都幼儿园启航。幼儿园的课程特色:

爱与智慧的传播、蒙台梭利教育,蒙台梭利教育法以其先进的教育观念和科学的教育方法影响着不同时期不同国家的孩子们,她被众多的教育学者所认可。我们幼儿园充分运用其教育理念及方法,让孩子们在“平等、关爱、自由、尊重、包容、积极”的氛围中,通过日常生活、健康体能、数学智能、语言表达、科学文化、艺术表现、社交礼仪、情感体验等方面的学习开启幼儿心智,培养儿童的正常化和健全的人格。中西合璧的语言环境――纯正美语交流 让孩子们在每天的生活中自然而然地接受英文熏陶,在游戏中学习,在学习中感受英文的乐趣。通过和外教老师的不断交流,通过中英文语言的环境设置,孩子的表达流畅而自如,且充满了浓厚的兴趣,时刻感受到中西方文化结合的美妙。

通往艺术的殿堂――综合性的艺术熏陶 为了让孩子在音乐、美术、表演等方面得到锻炼,让喜爱艺术的孩子可以发挥潜质,培养孩子优雅的气质与对美的欣赏,我们幼儿园的小飞鱼艺术团,根据不同孩子的特质与兴趣,设立了经典童话剧团、钢琴、声乐、舞蹈、美术、少儿瑜伽、少儿摄影等活动,通过教师的耐心引导与培养,让每个孩子都能有自己的发展空间。健康与品格的培养――跆拳道修炼

孩子的健康成长离不开日常的体育锻炼与运动,我们将跆拳道教学融入到孩子们的体能训练课程中,培养孩子良好的身体素质的同时,结合我们的蒙台梭利教育,使礼仪、专注、勇敢、谦让等品质和行为习惯的养成得到深化,并与其它游戏相结合,让孩子们在快乐中收获健康,在运动中茁壮成长。

古今文化的交融――经典美文的诵读

中华民族具有五千年的悠久历史,博大精深的文化是我们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精神财富。我们幼儿园特设了“经典诵读教学”课程,让孩子在《弟子规》、《三字经》、《论语》、《唐诗》等经典文章的学习过程中受到积极的熏陶,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

篇8:幼儿教育创新理念与教育行为研究

关键词:幼儿教育,发展规律,心理教育,尊重幼儿

一、当前幼教工作面临的主要问题

幼儿教育作为人生最初阶段的基础教育, 已越来越受到全社会的关注, 但近年来幼儿教育工作中确实出现了一些问题,个别幼儿园体罚事件多次被曝光,搞得人心惶惶,越来越多的家长担心:我的孩子在幼儿园是否会被虐待?

2006年 , 一位刘先生向法院起诉 , 称幼儿园老师虐待孩子,因为不让孩子小便,而将孩子摔下床,致使孩子摔掉6颗牙。

2008年 , 一位德州市的幼儿园老师 , 因为讨厌幼儿的哭声,就对其进行言语侮辱、打骂和威胁,声称“如果再哭,就把你一个人丢到卫生间”, 致使孩子经常哭着喊着不去上学,畏惧与陌生环境接触。

这对幼儿身心发展带来极其严重的影响, 那些影响很可能是孩子一辈子无法消弭的,终其一生,在孩子的想象中都可能是挥之不去的。尽管如此,但这种幼儿体罚教育究竟什么时候才能被制止, 究竟是什么原因让这些幼儿教师们有这么大的胆子对天真可爱的孩子下毒手?

这些问题看似出在老师身上,是因为老师不懂教育,根本没有耐心,但往深处想,不难发现,不仅是老师的问题,更应该问问幼儿园:选择老师没有标准,对老师疏于管理和约束,监控录像形同虚设,对老师的行为听之任之,但迁就错误的做法只能让错误更深。

二、成功的幼儿教育首先要取得孩子的信任

幼儿接受教育是一种自发的潜在意识, 而并非自觉学习行为的外在表现,教师如果取得幼儿的信任,孩子们自然喜欢和老师交谈, 愿意听老师的话, 容易接受教师传授的启蒙教育。信任使幼儿主动和老师亲近,很好地模仿老师的言行,使幼儿教师充满信心,用自己的能力博得幼儿的信任。信任幼儿就是不要把过多成人要求强加给幼儿, 鼓励他们发表自己的意见,在此基础上纠正其不当的观念和想法。要赢得孩子们的信任,首先要以极大的爱心对待每一个幼儿,鼓励和引导孩子们做好老师交代的事情,提高幼儿的自我管理能力,养成独立自主的品质, 实时表扬那些自己的事情靠自己就能办好的孩子,发挥榜样作用。传统幼儿教育观念常常把孩子们看做不懂事的群体,对幼儿的思维潜能不能正确激发,总是逼着孩子被动学习,老师对幼儿的潜在能力不信任,不愿意和孩子们融合在一起,幼儿对老师缺乏信任感。幼儿教育不能过于强调老师的管理效能,关键要把孩子和老师的距离拉近,把孩子的潜在能力激发出来,用自己的魅力赢得幼儿的信任,这样幼儿教育才不至于成为一种对孩子的粗放式教育, 也不会以简单的干涉企图发挥作用。

三、幼儿教育要充分了解孩子的心理

幼儿教育不能忽视孩子们的心理特点, 尊重幼儿就是在教育实践中想尽一切办法支持和鼓励幼儿的想法和选择,不应该忽视幼儿的心理需要,加强观察每一个孩子的言行动态,做到知己知彼,才能使幼儿教育发挥其应有的价值。幼儿教育不能伤害孩子们的心灵, 从内心深处激发幼儿主动接受教育的兴趣,教师不能像父母那样产生溺爱心理,更不能为了图省事包办一切, 必须在充分了解每一个孩子心理因素的基础上有效引导。为此,我们该信任孩子、支持孩子,让他们做自己的事情。诸如“值日生”制度,负责班里的简单事务,如分发玩具什么的做到使每个幼儿都有机会,每个幼儿都能做到。尽管是一件小事, 但使参与活动的每个幼儿得到不同锻炼与发展,不仅学到一些简单的整理, 而且让他们变得更热爱集体、热爱劳动。教师应该认识到,幼儿园的孩子们虽然年龄小,但每一个可爱的小家伙都有自己独特的思维方式。教师要细心观察,体会这些幼儿固有的、各不相同的个性差异,进一步掌握每一个孩子的心理状况。不理解幼儿的心理,就采取盲目而过分的强加教育,在生活中包办一切,剥夺幼儿选择的自主权,减少孩子们独立思考的机会,长此以往,无形中增强幼儿的依赖心理,甚至有的孩子会出现逆反心理,这对幼儿身心健康成长十分不利,必将对提高幼儿素质和自强自立能力产生负面影响。

四、尊重幼儿须从关爱开始

尊重幼儿的成长规律要多关心孩子们, 正视个体间的差异,教师不能单纯培养一味听话的孩子,这样会忽视孩子的独立性,扼杀幼儿的创造潜力。真正的关爱是对孩子们有效地引导、鼓励和激发,培养孩子们的自主意识,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用爱心和魅力增强每一个孩子的信心。平时要认真反思和观察孩子的反应,正视孩子之间的差异,多给予他们发展的自由空间。幼儿教育要培养孩子们健康的心理,最大限度地挖掘每一个幼儿的潜能,依据不同孩子身上散发的不同优点,给予他们不同的鼓励和夸赞。每个幼儿都是独特个体,他们有自己的性格、爱好和心理需要,教师要以极大的爱心时刻关注每一个孩子的成长。教师对幼教工作要有强烈的责任感, 勇于担当,对幼儿充满爱心,耐心细致地观察每一个孩子的成长,与孩子们建立一种和谐融洽的关系, 用爱心尊重孩子的个性化思维方式,加深与孩子们之间的信任。幼儿教育必须遵循自然发展规律,这是尊重幼儿的基础和保障。尊重幼儿不能一味地顺从孩子,教师要做好耐心细致的教育引导工作,加强与幼儿的心理沟通工作,努力做到与每一个孩子都能形成默契。对他们多点耐心、多点细心,使他们从中感受到爱和尊重。教师要关爱每一个幼儿,做到跟踪教育,及时向家长了解孩子们回家后的种种表现,与家长配合好,共同实现成功教育。教师要提高个人修养、工作能力和教育艺术水平,以爱心关注不同孩子,尽可能做到因材施教,全面提高幼儿的能力和素质。

五、结语

篇9:幼儿教育理念浅论

【关键词】幼儿教育;教育理念;社会公民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由此可见教育对于人的重要性和艰巨性。在整个教育体系当中,幼儿教育是基础中的基础,犹如大厦之地基,大厦能否历经风雨而依然不倒,就取决于地基是否打得好;在人的成长过程中,人是否收到良好的幼儿教育也是十分重要的。如果没有好的思想来指导我们的幼儿教育,幼儿教育想要取得理想的效果是比较困难的。所以,用什么样的指导思想或价值取向能够有效的指导我们的幼儿教育,这是一个十分重要而又迫切的问题。

一、幼儿教育观的探讨

马克思指出,全面发展的个人也就是能够适应极其不同的劳动需求并且在交替变换的职能中,使自己先天和后天的各种能力得到自由发展的个人。就幼儿教育而言,就是要“以人为本”并以此要求社会、家庭、学校和教师在教育过程中遵循人成长的规律,以人的成长为教育价值取向,让学生具有完整的人格和健康的精神品格,其最终目的就是要让学生通过获得自我创造和自我实现的能力以培养他的幸福感并由此让他幸福的生活着。不管教育有何种功用和贡献,有一个很世俗的事实是:社会是由个体的人组成的。所谓人才是先成人后成材,成不了人就成不了材,即使他拥有超强的技艺,也同样会被社会边缘化。而“成人”指的是具有做一个合格公民的基本身心条件,诸如形成良好的品德、崇高的责任感、健康的人格、良好的心理和生理素质、正常的智力水平等,这是作为一个公民的最基本的要求,无论对从事何种工作的人来讲都是不可或缺的基本条件。

二、树立新的儿童观要认识孩子的成长规律,尊重个性差异

儿童的发展不是一朝一夕、一蹴而就的事,而是一项长期的、系统的、不断反复的、循序渐进的、全面的发展过程。我们要用发展的眼光看待儿童。就幼儿教学管理而言,每一个儿童都有自己的特点,儿童之间有很大的个体差异,而且年龄越小,差异越大,他们发展的优势领域、发展的起点、发展的速度和最终达到的水平都有很大的差异。他们的思维特点、学习方式各不相同。在教学管理活动中,要特别注意的是,幼儿的探究具有尝试错误性。幼儿在探究过程中往往由于自己知识经验和认识特点等原因,出现与教师期望的教育结果或答案有一定的差距,甚至是背道而驰的现象,需要教师正确对待,教师要认识并理解,这是幼儿发展中必然出现的一种现象。对此,教师要有耐心,尊重这一现象,同时能从幼儿的错误回答中寻找原因,进而采取针对性的措施,不断引发幼儿获得正确的认知,得到真正的发展。

三、选择自主、自由、开放的游戏活动

以往,幼儿在幼儿园进行的各种游戏活动都是教师安排的,幼儿只是被动地、机械地完成教师布置的任务,完全没有自主可言。所以,我们必须改变过去那种以教师为主的游戏方式,把游戏活动的阵地真正还给幼儿。

新时期,我们必须认清教师在游戏活动中的身份和地位,不再是高高在上的主导者,而是幼儿进行游戏活动的支持者、维护者、观察者、记录者和引导者。在日常活动中,要多选择开放、自主的游戏活动,学会征求幼儿的意见,采用幼儿比较喜欢的游戏方式进行活动。

教師要放手让幼儿根据自己的意愿进行游戏活动,让他们自己确定游戏规则,自己圈定游戏场所,自己选择合作伙伴,自己设定活动方式,把他们真实的心境和思想感情表露出来,更好地培养幼儿的合作能力和创造能力,真正使幼儿快乐地游戏,在游戏中学习。

四、适合不同孩子的教育才是最好的教育

如今的社会竞争激烈,在家长的督促和无限期望之下,孩子的学习负担不断加重,随之产生的是对孩子提出诸多的要求。“怎么样才能教育好孩子”成了社会、家长、教师们共同关注的问题。

“因材施教”的方法可谓意义深远。孔子早在两千年前就总结出教育经验,根据自己的教育实践,提出一些合理的教育方法。孔子很了解自己学生的个性,并且善于区别对待。孔子说:“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论语·学而》)他认识到“知人”的重要性,因此他十分重视“知”学生,认真分析学生的个性,甚至只用一个字即可准确地概括,足见其对学生观察的细致认真。这样,充分了解学生之“材”,才能因其“材”而施教。

参考文献:

[1]崔士霞.兴趣是幼儿快乐教育之根本[J].成功(教育),2010(10).

篇10:“幼儿园未来教育理念”的思考

一、诠释“幼儿园未来教育”

1、对“未来”的理解

(1)从社会形态的发展看,未来社会必将坚持社会主义制度和基本原则,最终实现共产主义;(2)从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看,未来社会是知识经济时代,它最突出的表现是“知识爆炸”,即知识量的激增,信息传递迅速;(3)从人个体的发展看,社会变化导致人们的生活方式、思维方式都发生很大的变化,为此,未来社会对人才素质的要求是高标准、高质量。

2、对“未来教育”的理解

未来教育是指今天的教育培养未来社会所需要的人的一种教育形态。

3、对“幼儿园未来教育”的理解

幼儿园未来教育是以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的教育理论为依据,邓小平“三个面向”和《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为指导,培养未来人雏形为目的,促进幼儿基本素质全面发展为根本,发展幼儿个性为特色的一种现代教育。

二、思考“幼儿园未来教育理念”

教育理念是指对教育现象的看法和观念,它既具有主观性、又具有客观性。主观性体现在它是人们的看法和观念,由于人们的世界观、价值观和个人经验的不同,对教育的看法和观念就会不同。客观性体现在教育理念是反映客观现实的,是社会历史的产物。随着社会、经济、科学的发展,人们对人的本质的认识,对教育本质的认识在不断提高,对人身心发展的规律和教育的规律在不断揭示,对教育的价值取向就会有新的认识。

在幼儿园教育工作中,明确的教育理念是教育的灵魂之所在。我们提出“幼儿园未来教育理念”,应该渗透未来社会的价值观,渗透先进的教育思想,教育的出发点就是回答“是否符合未来社会的要求?”。作为“走向生活的通行证”,基础教育的主要使命是满足人的基本学习的需要,培养终身可持续发展所需要的基本素质。因此我们认为,幼儿园未来

教育理念应体现“四性”,即幼儿园教育的基础性、可持续性、开放性和个性。

1、基础性:幼儿教育的基础性是指要为幼儿一生的发展打好基础,它渗透着终身教育的理念。幼儿园教育是基础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也应该满足幼儿的基本学习需要,培养终身可持续发展所需要的基本素质为自己的使命。这要求我们注重教育内容的启蒙性、基础性和幼儿活动过程中的情感体验和态度倾向,促进幼儿基本素质的发展。从不同的角度促进幼儿情感、态度、能力、知识、技能等方面的发展,这是幼儿教育中鲜明的价值取向,即取向于培养让幼儿终身受益的品质。

2、可持续性:幼儿教育的可持续性是指在幼儿时期所获得的知识、能力和经验能够得到持续、稳定地发展,受益终身。它渗透着“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以人为本”表现为“以幼儿的发展为本”,即指教育要尊重幼儿的人格权利、身心规律、学习特点、兴趣需要,使幼儿在这样的教育中奠定和建立可持续性发展的素质。何种类型的早期经验影响决定着以后的发展,是知识技能提前获得的外显事实,还是一种内隐着的潜质?幼儿园教育应该改变对教育急功近利的期望,遵循发展的可持续性原则,着眼于幼儿发展的长远目标,应特别注重那些对幼儿一生产生影响的品质,终身可持续发展的基本素质如:不断学习的欲望和能力、创新知识的意识和能力、人际交往和与他人友好相处的能力,积极主动的态度、有效与环境互动的能力等,为其后续学习和终身发展奠定基础。

3、开放性:幼儿园未来教育是开放的教育。未来社会是一个多方面开放程度很高的社会,需要每一个公民都具有开放的思想、开放的观念去迎接挑战和竞争,因此在未来教育研究里应体现开放的意识,实施开放性课程的研究。

4、个性:每一个孩子都是一个独立的个体,其发展水平了、能力、经验、学习方式等都有自身的特点,教育不仅要尊重这种差异,同时也要促进不同水平和不同特点的发展。个性化发展应包括两个方面的发展,一是幼儿个体纵向地发展,在原有水平上的提高;二是有别于他人的、独特能力的发展。

三、实践“幼儿园未来教育理念”

如何将先进的幼儿园未来教育理念转化为教育行为?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一)制定研究目标

1、树立幼儿园未来教育的理念,初步建构未来教育理念下的实践操作模式,包括教育目标、内容、进程、评价,体现基础性、可持续性、开放性和个性,形成幼儿园未来教育的特色。

2、建构未来教育理念下的幼儿教育质量观和发展观,关注孩子的成长过程,注重幼儿的学习方式,促进每一个孩子全面而富有个性的发展。(二)确立研究原则:

1、动态性原则: 未来社会的不断变革,需要我们不断地适应。实施未来教育,就应选择以未来为导向的动态的学习内容,取代传统课程中指向过去的静态的学习内容,适时地更新、扩充,让幼儿不断地获得新知识和新信息。

2、开放性原则: 开放的中国需要培养与国际接轨的交往性人才。实施未来教育,就应承担这个重任。更新教育观念,树立开放意识,实现课程目标、课程内容、学习过程、教育资源、课程评价的全方位开放。

3、发展性原则;实施未来教育,必须树立正确的儿童观,始终把幼儿作为主要的研究对象,了解他们的现有发展水平,发展的可能性,即经过努力可能达到的发展水平,了解他们身心发展的现时需要和潜在的需要,了解他们的普遍兴趣和特殊爱好,尊重并理解他们。

4、共性与个性兼顾的原则

实施未来教育,必须从幼儿身心发展的基本规律和一般水平及个别差异出发,把未来社会对人才的要求反映到内容体系之中,使幼儿在体、智、德、美等方面主动地和谐地发展。既要提供一般的教育,又要考虑幼儿发展的个体差异,要为幼儿潜在的个性特长和早期的智力开发创造条件和奠定基础,在培养共性的基础上发展个性,使每个幼儿在原有水平上得到发展,各显其能。

(三)实施研究内容:

1、树立未来教育的理念。

研究幼儿园未来教育理念丰富而深刻的内涵,使其具有共性和个性的特征,共性表现为该理念符合现代的教育理念,先进的教育主张,符合时代的特点、发展的特点;个性则表现为该理念具有自己独特的见解和特色的认识。

2、研究未来教育理念下的实践操作模式。

研究未来教育理念下的实践操作模式,包括目标、内容、进程、评价,形成个性突出的未来教育特色。

(1)进行课题的层级分类

建立课题研究的层级分类,明确总课题与下级子课题之间的关系,下级子课题能反映总课题的理念和要求,突出研究的全面性、丰富性。保证课题在实践中的运用和实施。(2)培养目标和研究重点

探索幼儿阶段的哪些品质是适应未来社会发展的基础性素质,这就是我们所要研究的培养目标。

培养目标:身心健康能适应,思维活跃善表达,实践探索好想象,竞争合作会交往,审美表现爱创造。

研究重点:以个性化发展为研究重点,研究途径一是个性化的学习,二是个性化的活动。

教育特色:树未来教育理念,抓基本素质奠基,促持续发展超前,展个性自主开放。(3)选择适宜的教育内容

未来教育理念下的课程内容应充分体现《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的新知识观,体现基础性、可持续性、开放性和个性化发展。按照五大领域分类,根据社会对人才素质的要求和为入小学打好基础,可增加前书写、前阅读教育、双语教育、科学教育、开放性教育、交往合作教育、创造教育、挫折教育、劳动教育等内容的含量。由静态的稳定划一的教育内容转向动态的开放灵活的教育内容,由教师预定的教育内容转为幼儿生成的教育内容。注重在五大领域中培养发展孩子的能力:科学领域中的思维能力、社会领域中的交往能力、健康领域中的自我保护能力、语言领域中的表达能力、艺术领域中的创造能力,形成未来教育特色。(4)探索有效的教育方法

从教法和学法两个维度进行研究。教法上重点研究幼儿园未来教育活动模式及方法,形成课程设计的范式和变式,趋向“弹性教育”,探索最佳的教育方法和指导策略。学法上重点研究幼儿的兴趣和需要,适时调整教育计划,让幼儿参与课程发展。同时探索师幼互动的途径与方法。

(5)研究可信的教育评价

教育评价由单向的教师评价转向教师、幼儿、家长的多向评价;由整齐划一的评价标准转向个性化、发展性的评价标准;由重终结性评价转向重过程评价,发挥评价的功能。探索未来教育理念下教育评价的有效途径与方法。(四)完善研究措施

1、加强教育法规和专业理论的学习,树立新的教育观念,通过开展教育讲座、专题研讨、教育反思等方式,运用参与式培训的方法,帮助大家更新教育观念,提高教育的理论水平。

2、通过现场研讨、个案示范、个案点评等实践操作,帮助教师获得感性认识,转变不适宜的教育行为,并由此上升为理性的经验,实现观念到行为的转化,提高教育实践的操作水平。

3、加强管理的可行性、科学性,树立管理即服务的思想,采取行之有效的管理办法,调动全园教职工参与科研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上一篇:家长会后勤处发言稿下一篇:引咎辞职报告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