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赴德国、瑞典、法国考察的情况报告

2024-05-21

关于赴德国、瑞典、法国考察的情况报告(精选6篇)

篇1:关于赴德国、瑞典、法国考察的情况报告

在中国-欧盟村务管理培训项目办公室(以下简称项目办公室)、德国ICON咨询公司的协调下,2004年4月18日至5月2日,民政部组团赴德国、瑞典和法国进行了考察。这次考察是中国-欧盟村务管理培训项目活动的组成部分,也是自该项目执行近3年来,中国派出的第一个赴欧洲考察的团(组)。代表团成员的选定是民政部与项目办公室协商进行的,具有多样性。民政部内既有项目业务主管部门的代表(基层政权和社区建设司),也有教育培训业务主管部门的代表(人事教育司),还有具体实施项目单位的代表(民政部培训中心);地方上既有试点省的代表(辽宁、云南),也有非试点省的代表(贵州、青海)。项目办公室对这次考察活动,给予了应有的重视。代表团启程前,项目办公室专门安排一天会议时间(4月16日),介绍欧共体、欧洲联盟等国际组织的有关知识;介绍德国地方政府的体制及其运作程序,向代表团成员提供了一些介绍法国、瑞典国情的中文材料,从而为在欧洲考察活动的顺利进行提供了帮助。在欧洲期间,除了旅途时间外,我们先后在德国工作了3天,在瑞典工作了5天,在法国工作了3天,最后又从法国返回德国进行总结和评估。在德国,我们参观了波恩附近的Swistal-Miel农场,向农场主详细了解他参与社区事务及其农业生产的情况;观摩了北莱茵-威斯特~州所属波恩市的社会民主党党内提名波恩市市长候选人的提名大会;访问了座落在北莱茵-威斯特~州布吕尔市的联邦公共行政管理学校,了解了德国公务员的培训情况;访问了北莱茵-威斯特~州内政部,听取有关德国联邦制、地方自治运作情况的介绍;访问了特罗斯多夫市,与市长候选人、党派领袖等见面,了解该市即将开始的选举程序、选举组织管理等情况。在瑞典,我们听取了瑞典地方政府联合会国际发展部负责人关于“瑞典基层治理体制”的介绍;听取了中央政府前文化部长关于“瑞典民主”理念的讲演;参观了瑞典议会大厅,并听取议会运作规则介绍;拜访了瑞典选举事务局,听取关于选举制度、选举方法、选举管理等情况的介绍;参观了斯德哥尔摩市政会议大厅,并了解议会运作情况;听取瑞典地方政府联合会高级官员关于地方政府联合会演变发展历史及其地位作用的情况介绍;听取中央政府公共调查官制度的介绍;到乌浦索拉市(Uppsala)听取该市市政会议组织结构、具体运作以及城市规划情况介绍;旁听乌浦索拉市市政会议有关问题的讨论;实地考察乌浦索拉市一所社会福利院,听取他们关于老人、残疾人照料情况的介绍;参观乌浦索拉市市政会议自己决定上马的垃圾转化为沼气的工厂。在法国,我们听取了法国最高行政法官Jean-LouisDUFEIGNEUX先生关于法国行政建制的介绍;听取了最高行政法官Didier-pETETIN先生关于地方政府选举制度和市镇政治生活运作情况的介绍;参观考察了圣德尼市,并听取该市市长、副市长关于市镇合作和地方参与式民主情况介绍;参观了圣希莱•圣美满市(Saint Hilaire Saint Mesmin),听取有关市镇间合作、市镇联合体的情况介绍。总的来说,虽然在每一个国家停留的时间并不长,但由于具体接待单位的精心安排,加上我们自身的刻苦努力,使考察活动达到了的预期目的。每一位参加考察的同志都认为这次考察有许多积极的影响,都对这次学习考察印象深刻,感受很多,收获很大。第一,大家认为,这次考察的内容丰富,加深了我们对部分欧盟国家地方自治、基层民主和人员培训情况的理解和了解。所到的三个国家,行政管理体制、民主规则的运用各有不同。就国家结构形式而言,德国是联邦制国家,瑞典是地方分权型单一制国家,法国是中央集权型单一制国家。在国内时,我们对它们的情况多少也知道一些,但不具体。这次,通过听、看、问,增进了认识,对三个国家地方自治、基层民主等情况的历史由来、发展演变、运作规则等有了更加深刻的理解,为我们今后借鉴基层治理中的他山之石,提供了帮助。有关专业考察报告,请参阅附件。第二,参加考察的所有同志,都能遵守纪律,认真听取介绍,主动提问,赢得了国外专家学者的尊敬。这次考察中,向我们介绍情况的三个国家,不管是官方机构的人员,还是非官方机构的人员,他们的实践经验和理论水平都很高,对我们的问题百问不烦。我们参加考察的同志,也非常珍视这次难得的机会,认真听讲,仔细做笔记,有的同志还录了长达十多个小时的音像资料。每次情况介绍会都超过规定的时间。这次考察,虽然整个日程安排非常紧张(包括星期六在内都安排有公务活动),但我们很快克服了时差等困难,每次活动,大家都准时、整齐参加。我们谦虚、认真的态度,赢得了各方的好评。瑞典的接待方――瑞典地方政府联合会国际发展局(SALAIDA)的官员说,他们接待过不少国家的访问团组,但像我们中国这样认真考察的团组还不多见。法国国家行政学院的教授们评价说,我们这个代表团的不仅讨论问题积极,而且提出的问题都很有水平。第三,这次考察活动为今后执行好项目在欧洲的其它学习培训活动探索了路子,积累了经验。根据中国-欧盟村务管理培训项目的财政协议文件,今后还会有几个包括师资、省以下有关人员参加大培训考察活动将要在欧洲举办。由于本次考察活动是项目第一次组织的海外活动,所以有关经验十分珍贵。我们就下一步培训考察在内容安排、考察重点、交通保障、翻译以及地陪人员的支持等方面,都提出了若干建设性意见。在从法国返回德国科隆市进行考察小结会上,考察团已将有关意见和建议反馈给了为中国-欧盟村务管理培训项目提供技术支持,同时也是具体协调组织这次考察活动的德国ICON公司的代表Susannc Ludwig小姐。希望我们的意见能为ICON公司改进工作提供帮助。

篇2:关于赴德国、瑞典、法国考察的情况报告

一、德国、瑞典、法国基层选举制度及其运作

(一)选举机构选举机构是保证选举工作有组织、有计划、有步骤进行的组织载体。在瑞典、德国和法国的基层选举中,一般都设有非常设的选举机构。瑞典设有专门的国家选举机构,负责组织4年1次的选举工作,并负责省和市镇议会选举的辅导和培训。在市镇设有非常任的负责选举工作的组织,在选举前1年每个市镇有2人专门负责选举工作。在德国,地方设有选举局(隶属于行政部门),负责组织选举工作,其主要工作是制作所有有选举权的选民名单、印制选票、确定投票点、通知选民投票、负责信件选举等,以保证选举正常进行。

(二)选民登记在选举开始前,各国都依法对享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的公民进行登记,一般在选举日前年满18周岁即享有选举权。选民登记并经相应机构确认后,都要通过各种途径如广播、电视、互联网、报纸等公布选民名单,以便于查验和监督。

(三)候选人的产生西方国家的选举一般是建立在政党政治基础之上的,候选人一般由党派提出。当然,在一些小的市镇,选举的党派倾向不是很强烈,有的国家也允许以个人名义参加选举,但从总体上讲,其制度设计还是以政党政治为基础的。每一个政党在提名候选人的同时,内部也有一个排序名单,作为分配议席的顺序。

(四)竞选宣传在选举之前,参加选举的各个党派或候选人一般都要进行竞选,通过广播、电视、报纸和宣传画等宣传政党的纲领、政策和候选人的情况等,候选人更是通过各种途径进行竞争演说或自我介绍,以提高选民对本党候选人的信任,得到选民更多的支持。竞选的宣传费用一般由政党或个人负责。

(五)选举选举日投票是选举工作的重要和核心环节,因此,各国对选举日的选举工作都按照法律规定进行了充分准备、精心组织和周密安排。在选举投票之前,要做好充分的准备。主要有宣传投票选举的过程和注意事项;公布投票时间和投票站地点;办理委托投票和信件投票手续,解决不能到投票站投票而又不愿放弃选举权的选民的选举投票问题;印制选票;建立秘密写票间;培训选举工作人员;准备投票用品等。在选举期间,要做好引导、说明和监督工作。如瑞典市镇议会选举中,每个选举站不少于4名工作人员。德国市镇议会选举中,每个政党都派一名代表进行现场监督。

(六)计票和议席分配根据得票情况和一定的规则分配议席和确定当选人,是选举工作的最重要的环节。在这方面,瑞典、德国、法国的当选规则各有特点,是选举环节中差异较大的地方。

1、瑞典。在市镇议会选举中,先根据各个政党在每个选区中所得选票进行分配,获得总票数3%以上的政党才能取得分配席位的资格。市镇议会的选举采取比例代表制,应选席位的分配方法是:首先把1.4作为第一除数,获得相对多数票的政党获得第一个席位,之后,这个政党的总票数除以3后再与其它政党的得票比较,当这个政党获得第二个席位后则除以5,获得第3个席位后除以7,这种方法被称为奇数法。根据这种计算方法,B党获得3个议席,A、E、G党各获得1个议席。(材料来自瑞典国家选举委员会 election in Sweden2002年)确定市镇议会具体人员时,在每个政党所获得的议席数内,个人得票率超过5%且得票超过50票的候选人,可依得票多少顺序自动当选。未达到上述要求的候选人,如果该党还有议席,则根据该党预先排好的名单依次分配,而不再完全看其得票数量。

2、德国。德国是联邦制国家,其市镇议会的选举办法,各州也不尽相同。以北莱茵-威斯特法伦州特罗斯多夫市为例。该市有7万5千人,有选举权的约5万人。该市议会共设50个议席(市镇议员一般非全职,一般每月开一次会),根据选举办法,选举时划分为25各选区。在选举中,党派可以提名候选人,个人也可以报名参选,个人参选需征得一定数量得公民签名。每一个公民投一张选票,在25个选区中,每个选区谁的得票多,就进入议会;另外25个议席,则根据各党派所的选票,按比例进行分配。

3、法国。市镇议会有两种不同的选举方式。在3500人以下市镇以两轮多数选举制产生,在3500人口以上的市镇采取多数制(给予第二轮获多数名单半数席位)与比例制(剩下的一半席位按各参选名单获票多少进行比例分配)相结合的混合选举制选举产生。人口在3500以下的市镇议会选举中,选举不侧重党派,选举人将票投给某一候选人名单,并可以修改候选人名单,选票的计票按候选人进行,第一论得票率

超过50%的候选人直接当选。如果议席尚有空缺,则进入第二轮选举,在此期间候选人名单可以改动。第二轮选举后,按得票多少的顺序确定当选人(得票率不必一定超过50%)。人口多于3500的市镇,则必须选择名单,选举人不能改变候选人名单。第一轮选举中低于5%得票率的不能进入第二轮,得票率在5%-10%的可与其它名单合并。在第二率选举中,得票率列第一位的奖励总席位的50%,剩下的一半席位按参选名单得票多少进行比例分配(示例见下表,共60个议席)。

二、瑞典、德国、法国基层选举制度的主要特点瑞典、德国、法国三个国家体制不同,其基层治理和选举制度也各有特色,从选用的模式和方式都不尽相同。但是,上述三国同处于欧洲,政治制度相同,文化理念相近,因此,其基层选举制度也呈现了一些共同的特点。

(一)政党政治仍然是地方自治组织选举的基础。政党政治在西方国家有较长的历史,特别是选举中,政党更是扮演着特殊的角色,在一定意义上可以说,离开政党的参与、配合、领导,选举将很难开展。瑞典在地方选举中,选民必须把选票投给某个政党的成员;法国在地方选举中,则是把选票投给某个政党提出的名单;德国在地方选举中,选票上注明了候选人的党派,以作为另一半席位分配的依据。虽然在市镇选举特别是一些人口较少的市镇选举中,政党的色彩不如国家选举或大的市镇选举那幺突出,但其作用还是比较明显的。一般而言,大部分候选人都是由政党提名的,当选的也主要是政党提名的候选人。

(二)注意培养公民的政治参与意识。在这次访问中,我们所接触的人无论是政府官员、市镇议员还是普通公民,绝大多数都对市镇议会选举比较关注,对其民主体制比较推崇,不少人甚至感到自豪。在参加选举并非义务的情况下,市镇议会选举的参选率都是比较高的。究其原因,一是市镇等基层组织与公众的联系更为直接和广泛,与公众的利益密切相关;二是社会注意培养公民的政治参与意识,这种意识是积极和正确行使选择权的基础。在培养公民政治参与意识方面,这些国家的做法有的是有意识的,有的则是潜移默化的。主要有:(1)重视青少年民主和参与意识的培养。有意识地组织青少年参观国家议会和地方议会,使其了解国家和地方的权利运行,了解国家和公民(公众)的关系,使其增强对民主及权利义务的理解。(2)通过宣传和竞选强化公众的参与意识。在选举之前都要进行大量的宣传和动员。参加竞争的政党或候选人更是通过各种形式和机会向公众展示其见解和主张,提高选民对其的信任和支持。(3)通过议会的公开辩论,强化选民参与的积极性和自觉性。在上述国家,议会讨论或辩论都是公开进行的,特别是市镇议会开会,都允许公众旁听,有条件的甚至进行广播或电视直播,使公众能直观地了解其选举的代表如何和能否代表其意愿。由于选举与公众有较强的利益关切度,加之长期民主意识的培养和熏陶,公众的民主参与意识和参与能力比较强。

(三)比较重视选举工作的组织和设计。上述三个国家的法律都比较健全,选举工作根据宪法或选举法进行。同时,在选举的组织、时间、过程、经费、计票、监督、申诉等方面也有比较完备的制度和程序。在选举过程中,一般体现了如下原则:一是便民原则。在投票点的设置上尽量方便选民投票。二是普遍原则。为无法到投票点投票的选民和外地选民设计投票方案。三是简便原则。选票及规则的设计尽量简便易懂,不使选民发生误解。四是经济原则。在保证选举质量的前提下,尽量控制选举的费用。如瑞典的选举把国家、省和市镇议会的选举安排的同一时间,以节约人力、物力和费用。五是秘密投票原则。即要准备秘密写票间,并在秘密写票间中无记名做出自己的选择。如瑞典的选举程序为:(1)选民持选民卡到投票站;(2)核对选民卡后进入投票间;(3)投票间的桌子上清楚地放着不同颜色的选票(分别代表国家、省和市镇),选民领取选票后到秘密写票间;(4)在秘密写票间中填写选票,并分别装入信封;(5)再次核实身份并在选民名册上注明,同时把选票交工作人员;(6)选民监督工作人员把选票投入票箱;(7)离开投票站。以上程序被印制成图示提前发给选民(间附图)。

篇3:关于赴德国、瑞典、法国考察的情况报告

1 德国职业教育的先进经验

在德国, 将近80%的年轻人接受过职业教育, 促进了德国工业的快速发展和产业技术水平提高, 成为德国国家竞争力的重要源泉, 职业教育也被看成是德国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

1.1 升学与就业渠道相互畅通教育体制

在德国的教育体系中, 职业教育占有极为重要的位置, 从中等教育第一阶段开始, 德国人就开始为个人的职业方向选择作准备, 为就业打基础, 主体中学和实科中学都具有职业教育的职能, 从学生自身实际出发, 为今后每个人的发展奠定了方向。同时, 每个人都有升学机会, 进入主体中学和实科中学的学生, 仍然可以考入文理中学和综合中学的高中部, 为今后进入综合大学学习作准备。在中等教育这个阶段, 普通教育与职业教育是互通的, 中等职业教育进入高等教育的渠道也是畅通的。另外, 经过职业教育后再接受高等教育的人, 具有丰富的社会与工作经验, 理论更容易联系实践, 培养出来的人才职业能力更强。

1.2 各负其责的职业教育办学体制

德国的职业教育分工十分明确, 政府、行业、企业和学校的责任和义务都规定的很明细。政府的责任重点是加强职业教育的宏观调控和法律政策的落实, 制定人才培养的标准, 保障学校职业教育的经费投入。德国职业教育最显著的特征就是“双元制”, 即在企业和职业学校两个场所进行教学, 并以企业为主。企业与学校之间既是一种利益互惠的合作关系, 同时按照分工的不同开展相应内容的职业教育, 承担相应的责任。企业主要提供就业与培训岗位, 因此招生是企业而不是学校, 并负责对受教育者的技能培训, 承担受教育者的学费。学校负责对受教育者的专业理论培训, 教学内容主要围绕企业的需要确定, 学生在企业实践中遇到的问题到学校中寻找理论依据。行业协会则起到了纽带的作用, 组织企业参与职业培训, 协调企业、学校与受教育者三方的关系, 监督职业教育合同的落实, 负责组织对接受职业教育人员的考试。

1.3 以岗位职业技能为中心的人才培养模式

德国职业教育的专业课与实践课教学占大部分比例。专业课程大约占60%, 普通教育课程占40%。专业设置有较强的针对性和实用性, 教学以实践和实训为主。大部分企业每年提供6%左右的工作岗位供学生入学选择, 学生大部分时间是在企业学习培训。大企业多数拥有自己的培训基地和人员, 企业会根据学生学习的进度, 安排学生在不同的岗位进行实践性操作。学生在企业跟着师傅参与一线岗位的工作, 接触的是企业目前使用的设备和技术。除技能外, 还加强职业素养和管理能力的培养, 由企业内专人负责组织与考核, 实践教学由企业内部具有很高技能、且通过国家统一考试成为指导学生实训的师傅担任。学生在实训中学, 在企业里学, 而且把职业活动贯穿到教学的整个过程。此外, 每个州还建立了由政府或行业协会建立的技能培训中心, 对学校学生的技能进行专门的再提高培训, 并承担转岗人员、进修人员、师傅级专业技能人才的培训。

1.4 教学与考核相分离的学业水平评价机制

德国的职业教育不仅受到政府部门的宏观调控, 而且受到行业协会的全过程监督。德国经济部公布了国家承认的培训职业有346个, 每个职业教育有具体的标准与要求, 这些也是制定德国职业教育考试内容和考试结果评判的重要依据。与国内职业教育不同, 德国的职业学校学生的学业水平考试不是由学校负责, 而是由经济界的工商联合会、手工业协会以及类似的行业组织组成的委员会主持进行, 委员会由三部分人组成:企业雇主、相关方面的专家及职业学校教师。考试分为中间考试和结业考试, 在学习中间的考试只是对学生学业水平的检验, 并对下阶段学习提出要求, 不记入最终的成绩;结业考试, 是按照全国统一要求在统一时间内进行, 监考人员由企业的实训师傅、职业学校教师和行业协会工作人员组成。考试合格后, 经考试委员会审核同意后发给结业证书。如考试通不过, 须第二年再参加一次考试。考试分为理论考试和实践考试。

1.5 先进的实训设施和高素质“双师型”师资队伍

在德国, 职业学校和培训场所, 培训所用的实训设施都十分完备、先进, 教室中都配有实习教学所需的教学设备, 建成“理论技能一体化”的教学环境。德国职业教育实训设施来源主要有以下渠道:一是政府投资建设, 德国的职业学校全部是公立性质, 校舍、教学设备、实验场地等均由国家出资, 从而保证了实训教学的需要。二是企业向学校或培训中心提供经费和设备赞助。三是行业协会建设的区域性、跨企业的培训中心, 融会了当前最先进的设施、设备。四是企业自身的设备。德国企业界有一半以上的企业直接进行或参与职业培训, 学生在工位上直接使用企业的设备, 既能使学生受到很好的实践训练, 又解决了职业学校实训设施不足的问题。

2 学习培训引发的思考

纵观德国的职业教育, 一个显著的特征, 就是学校围着企业转、学生围着岗位转、教学围着技能转, 职业教育服务的中心点就是培养企业所需要的熟练工人。反观我们的职业教育, 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2.1 政府、企业与学校发展职业教育的责任与义务尚不明确

德国建立了较完善的职业教育法律体系, 尤其是明确了政府、企业、职业学校、行业协会在发展职业教育方面各自扮演的角色。我们在职业教育的职能界定和责任分工上, 过于侧重职业学校的教育, 而职业学校教育跟企业无关, 法规对企业应该承担相关职业学校教育的责任没有作出更详细的规定。对进入就业领域的人接受职业教育虽有规定但缺乏强制性的约束, 现实中企业招用什么样的人完全由企业说了算, 接不接受职业教育或培训的人都能就业, 缺乏监督与约束。这些在导向上就没有将企业开展职业教育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调动起来, 表明我们在发展职业教育的法律政策层面上还与德国有较大差距。

2.2 社会对职业教育的重视缺乏完善的体制环境

我国的职业教育存在一些难以逾越的体制性问题。德国是一个高福利国家, 技术工人的薪酬与国家公务员相差不大, 高级技师反而高出很多, 因此人们对职业的认识没有高低之分。普通教育与职业教育之间相互沟通, 接受职业教育的学生在升学、就业、发展的职业生涯中, 不存在薄此厚彼的现象。而我国由于职业教育尤其是中等职业教育, 培养的学生多是从事简单的、重复性的工作, 劳动强度大、整体工资水平较低、社会福利不到位, 形成了职校生低人一等的认识。另外, 由于我国现行教育体制, 绝大数中职学生的继续升学道路被堵住, 上了中职很难再有机会接受全日制正规大学教育。职业学校成为学业上无前途学生的无奈选择。因此, 重视职业教育只有从体制上进行改革。

2.3 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方式与企业需要脱节

一是技能培训场所与企业脱节:目前职业学校日常教学多在学校内部进行, 缺少到企业生产第一线的实践。而两年校内学习、一年企业集中实习, 又不利于学生将所学理论及时地同实践相结合。二是实训设备与一线生产技术脱节:我们的职业学校普遍存在实训、实验设备不足、陈旧、落后等问题, 无法跟先进的技术与企业管理接轨, 很多学校实训设施数量少、质量差问题严重制约了技能型人才的培养水平。三是教学内容与岗位要求脱节:我们现行的职业教育教材仍然建立在学科教育体系上, 内容偏重系统理论传授, 重知识、轻技能, 忽视了岗位的要求, 对职业人才培养的目标缺乏准确定位, 培养出来的人才有理论、无技能, 适应不了岗位的需要, 需要再培训, 造成了职业教育资源的严重浪费。四是技能培训的时间与教学目标脱节, 由于实训设施不足, 大部分职业学校实践教学不足总课时的1/3, 学生真正用于学习技能的时间比例不高。

2.4 师资力量不适应技能型人才培养的需要

德国的职业学校教师除了要经过大学学习、两年见习期以及通过两次国家考试以外, 大多数都是有企业工作经验的工程师、技术员, 这就保证了德国职教师资不仅专业理论深厚, 而且还有很强的实践经验。同时, 企业还提供了具有高级技能资格的师傅担任实践教学的指导教师。虽然我们也在大力推进“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 但由于人事制度、管理考核等方面缺少强有力的保障, 尽管有规定要求教师每两年必须有两个月在企业的实习期, 但政策执行不严。专业课和实习指导教师缺口较大。允许职业学校从教职工定编数额中拿出10%-20%的指标从社会和企业聘高技能人才任教, 但执行情况却不理想。

2.5 职业教育培养质量缺乏科学的评价机制

在德国, 从业者必须取得技能证书以后才能从事相关职业, 虽然我国中职学校也在大力推行“双证书”制度, 但并没有强制性的要求。原因多方面, 一是法律对从业人员的持证上岗没有强制性规定, 有证无证都能就业, 致使许多学校只重毕业证, 不重技能证;二是职业学校实训设施条件不能满足需要, 技能教学水平较低, 而技能证以技能考试为主, 造成学生考试不过关或根本不参加考试;三是我国职业标准尚不健全。我国现建立标准的职业只占职业类别总数的50%左右, 且相当部分职业资格证书没有推开;四是我国职业资格认定机构分散, 很多证书的社会认知度不高。除技能证书的认定外, 对学生学业水平的认定, 尤其是实践技能的认定, 也存在不合理的方面, 严格来讲, 就应该是谁用人谁考核, 企业最有发言权。但事实中, 职业学校学业水平都是由学校自行认定的, 企业或行业很少参与, 这很难保证职业教育质量的权威性。

3 推进我市职业教育发展的启示

中国与德国的政治体制、文化背景、经济条件存在差异, 职业教育体系也不尽相同, 完全照搬和移植德国的模式不太现实, 但职业教育的目标是相同的。从这个角度讲, 德国职业教育的一些先进之处, 为推进职业教育的改革与发展提供了启示。

启示一加大实训设施建设, 确保技能水平向岗位的有效过渡和再提高

建议各级政府从用于职业教育的经费中, 按照中、高职业教育不同的需求, 专门设定实训基地建设专项资金, 集中资金选择一批重点学校的骨干专业, 加大设备投入, 建设和充实实训室、实训车间、实验室, 逐步在全市重点建设一批具有先进性、综合性、示范性的实训基地。同时, 鼓励企业以成本价格为学校提供设备, 或将实训性生产车间建在学校, 或通过非营利社会团体、国家机关向职业学校捐赠实训设施并按规定在所得税前扣除。

启示二坚持内部培养与对外聘任兼顾, 多渠道建设高素质的职业教育师资队伍

我们可以采取“两进一出一考一调”多渠道方式, 逐步改善和优化现有职业教育师资队伍结构和素质结构。“一进”, 即职业学校教师进企业。另“一进”, 就是聘请社会、企业的专家、工程师、技师进学校, 担任专兼职教师。“一出”, 就是定期组织教师外出培训。“一考”, 就是组织和鼓励教师参加职业资格和技能等级证书考试。“一调”, 就是调整职业学校师资队伍结构。按照职业学校现有在校人数重新核定编制。拓宽职业学校教师的进人渠道, 一些技能型要求较高的专业, 应允许学校根据专业需要从非师类应届毕业生、有工作经验的高学历人员、企业在职的高技能人才中招考, 经过教师岗位培训后, 担任学校的专业课和实习课教师。分流多余的文化课教师。

启示三发挥政府协调统筹作用, 明确企业、行业参与职业教育的责任与义务

建立和完善企业与行业部门参与职业教育的运行机制, 关键要依靠政府的统筹与协调。政府应该统筹各行业主管部门, 从机制上明确行业协会、企业和学校各自在职业教育工作中的责任与义务, 落实好企业参与职业教育的鼓励性和扶持性政策。行业协会要充分发挥纽带作用, 将人才培养、促进就业作为服务企业的重要范畴, 搭建起职业学校与企业联合、沟通的桥梁。企业要在政府政策的扶持下、在行业协会的协调与监督下, 创造条件, 满足职业学校对学生进行实训教学的需要, 完善与学校合作的各项制度, 共同做好学生培养的各项工作。

启示四推进人才培养模式改革, 建立以职业能力为主的培训新体系

学校必须要加大教学改革的力度, 在专业设置上, 要根据企业对实用型人才的需求及时进行调整, 统一专业名称和设置标准;在教学内容上, 要适当调整理论教学和实验实训的比例, 减少不合理的、无用的知识, 提倡学习内容的实用性;在教学方式上, 要实施项目教学法, 结合企业岗位和操作程序的要求, 安排教学计划;在教学管理上, 校企要相互配合, 解决好教学与生产之间矛盾, 原则上教学要服务于生产, 并兼顾学生的交流能力、合作能力等职业能力的提高, 以适应今后不断变化的工作岗位需要。学校、企业、学生三方要签订协议, 保障各方面的权益, 尤其是企业在实习中的指导、管理以及人员安排, 学生的报酬、安全保障等。

摘要:德国的职业教育经过长期发展已积累了丰富的实践经验, 在全球范围内具有典型的代表性。笔者有幸利用参加全国第六批中职学校校长培训团的机会, 赴德国实地考察职业教育, 并结合自己从事中职学校管理的实际进行消化思考。希望通过本文与广大同行交流, 共同寻求我国种业教育改革发展的新途径。

篇4:关于赴德国、瑞典、法国考察的情况报告

一、瑞典、芬兰两国企业债务重组基本情况

20世纪80年代末至90年代中期,受东欧巨变及前苏联解体的影响,瑞典和芬兰企业的主要国际市场急剧萎缩,国内通货膨胀严重,货币贬值,导致瑞典和芬兰两国出现了比较严重的银行和企业债务危机。

受危机的影响,企业经营状况恶化,大量银行贷款无法偿还,银行的不良资产大量增加,使两国的银行和企业陷入了严重的困境,不少企业和银行宣告破产。

为了克服银行和企业的债务危机,两国政府采取了各种措施,处置不良资产,取得了比较好的效果。

通过对银行的重组和对不良资产的处理,以及政府强有力的支持,各项措施的成功实践和外部条件的改善,瑞典银行业终于在1993年下半年摆脱了进一步滑坡的局面,并逐渐走出低谷。瑞典政府在银行经营明显好转后,开始对其实行民营化,成功售出持有的银行股权,回收政府注入的资金;承接剥离和负责处置不良资产的资产管理公司也按比预期快的速度卖掉了所拥有的工业和房地产业的资产,收到了比预期好的价格。

芬兰也仿照瑞典的做法,政府对银行和企业采取了一系列挽救措施,通过银行的不良资产剥离和出售,支持中小企业发展等,其企业在1995年后开始走出困境,芬兰经济也走出低谷。目前,两国除了不断健全相关资产重组法律,加强建立法律框架下的法庭内的资产重组以外,仍保留了通过政府的行政与市场相结合的手段对企业进行债务重组的做法,并不断完善。

二、瑞典、芬兰两国企业债务危机治理工作的主要特点

(一)强调政府采取行政政策措施在企业债务危机治理中的作用

1.政府成立援助银行的专门机构——瑞典银行援助局SBSA。它采取了各种措施来拯救银行业,包括对银行注资、为银行债务提供担保、剥离银行的不良资产、银行的国有化和合并等。同时,政府还成立了金融监督管理委员会来监督整个过程。

2.合并银行。对于资产规模小、受冲击最大的储蓄银行,在政府的撮合下,所有的储蓄银行被并入全国储蓄银行总部SWEDBANK,成为其紧密控制下的分支机构。对于商业银行,政府通过购买银行的优先股的方式注资,将其国有化,并将其不良资产剥离给政府成立的资产管理公司(AMC)。

3.实施“好银行坏银行”战略。瑞典政府灵活地采取了成立多个资产管理公司分散处理不良资产的方式,其中既有政府成立的国有资产管理公司,又有银行下属的民营资产管理公司。在运作中,兼顾处理速度和规模效益,对于问题严重的银行,成立国有资产管理公司处理不良资产。对于其他经营较好的银行,则由银行自身设立下属的资产管理公司。国有资产管理公司并不是全部收购不良资产,为了维持公平竞争,政府将一定比例的不良贷款按平均水平交由问题银行自己承担,所有不良资产按可实现的长期价值进行转让。

(二)建立符合市场经济要求的企业债务危机处理和防范机制

1.瑞典的做法:一是在公司设立之初,尽量使公司治理扁平化,减少管理层次和管理成本,不断提高公司的专业化程度,加快公司资金回笼,减少公司出现债务危机的几率。二是政府内阁设立国家债务办公室,在该办公室下设立国有资产债务办公室,办公室下设立一个改善国有企业经济状况基金会。国家将国有企业上交利润的10%给该基金会,由基金会用于挽救亏损的国有企业,在总体上平衡国有企业的盈亏。三是瑞典于1998年将所有国有企业集中到一个部门管理,在工商部下设立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局,不仅解决了国有资产出资人到位的问题,而且参与对所监管企业的债务重组全过程。该类重组不进法庭,完全在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局指导下进行。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局指导企业进行债务重组,一类按市场运作,一类按政策指导。按市场运作的企业,主要是将其所欠国有银行的债务转化为民营银行的债务或借贷,依靠资本市场,依法进行重组;按政策指导的企业,主要在政策框架下,通过购并、压低成本、优化资本结构等方式,实施重组。

2.芬兰的做法:芬兰政府认真吸取银行和企业债务危机的经验教训,调整企业重组体系,于1999年在工贸部下设立了国家贷款保证委员会,为大型企业提供信用担保,为各类企业提供贷款或直接持股,面向全国企业提供风险监测和评估服务,并专门成立地区重组小组参与所服务企业的重组工作。该委员会重组小组对企业进行重组的方式主要有,一是对企业进行重建。即加强对企业的监管,整合企业业务,出售或终止亏损业务,构建新的领导系统,改组公司,使之适应市场竞争的需要;二是将危机企业以合理的价格出售转让给别的公司;三是交给(ARSENAL)资产管理公司重组出售。该委员会还对所服务的3万户企业建立了风险评估系统,制定了危机诊断图,每年做两次风险评估。它把企业分成四大类,一是业绩好的公司,二是新设立的公司,三是濒临破产的公司,四是破产公司。该系统能及早发现企业运营中存在的债务危机是否到了警戒线,及时进行治理,尽量减少破产的发生。

(三)健全企业债务危机治理的法律制度并依法治理

瑞典和芬兰在20世纪90年代银行和企业债务危机之后,颁布实施了《资产重组法》,开展了法庭内企业债务重组工作,依法规范了企业债务危机治理问题,并不断完善资本市场。重在同时保护债务人和债权人利益,鼓励重组,减少企业破产及企业破产对社会的冲击。出现债务危机的企业可以向法庭申请资产重组。有以下特点:

一是规定重组条件和期限。到法庭申请资产重组的企业,必须能够证明以后能够偿还50%的债务,从长期看有盈利能力。重组保护期(从申请保护到宣告正常化)一般为3—6个月,最长不超过12个月。在这个期限内,债权人不能向债务人追索债务。其目的在于保证债务的完整性,防止一部分人先受偿,同时让负债累累的企业有喘息的机会,不受债权人的干扰,静下心来研究重组和企业发展问题。在这个期限内有担保的债权人也受此限制。在经过调查、法庭宣判重组、债权人认可三个阶段后,可宣告正常化。

二是需要确定重组代理人。法庭裁定企业可以进行资产重组后,需由法庭指定或由债权人、企业确定资产重组代理人。原企业董事会仍然发挥作用,并有权决定是重组还是破产,与代理人相互制衡。

三是需要制定重组方案。重组方案由资产重组代理人和企业董事会共同制定,并必须取得60—75%债权额的债权人同意,才能呈交法庭批准。重组方案只负责债权、债务处理,并体现在财务上。方案批准后,即使有些债权人不同意,也要受此约束。重组方案批准后才可以减轻债务负担。一旦债务人按照重组方案,偿还了一部分债务,债权人没有权利再追索这部分债权。国家税收等同于一般债权。在企业实施资产重组过程中,不得拖欠职工工资。

四是法庭内的企业重组过程是一个诉讼过程。重组方案付诸实践后,在3个月内,企业经营和偿债无进展,法庭有权终止重组方案的继续实施。债权人对获得的清偿不满意,也可提出诉讼。通常情况下,债权人可以通过100%追偿、放弃利息和债权打折等方式获得清偿,但一般只能得到10—20%。

(四)对无法挽救的企业依法实施破产并妥善安置职工

三、建议

如何借鉴国际经验,切实结合我国企业实际,寻求化解国有企业债务负担的有效途径,做到既减轻国有企业债务负担,又不能恶意逃废债权人尤其是国有银行的债务,是我们面临的一项艰巨任务。我们建议:

(一)建立和完善企业债务危机治理和债务重组的法律体系

在正在制定的新的《企业破产法》中,一定要加强对企业进行重组方面的规定,对能够挽救的危机企业进行挽救,在法律保护下对企业实施重组,减少破产及破产给企业和社会带来的负面效应。使企业债务重组做到有法可依,能够得到法律保护。必要时,可以制定《企业资产重组法》,明确债务重组的程序和规则,少破产,多重组。建立社会中介机构(人员)组成的企业债务重组管理人制度,提高效率,并加强管理。

(二)健全政府对企业债务危机进行防范和治理的机制

一是构建代表国资委对所出资企业能够进行债务重组的资本运作平台,并赋予必要的更换危机企业领导机构的职权。二是建立国有企业债务风险评估系统,对所监管企业适时进行风险监测和评估。三是尽快制定国资委对所监管企业进行债务重组的办法,使国有企业债务重组工作规范化和制度化。确保国有企业债务重组工作在制度框架下进行,防止国有资产流失。四是设立国有企业债务重组基金,为企业债务重组提供必要的资金保障。

(三)进一步完善我国的资本市场和社会保障体系

企业债务重组需要采用重组企业、债权转股权、不良资产出售和重组、资产证券化、以及吸引外资等多种方式,没有一个发达的资本市场,难以完成企业债务重组的任务。同样,没有一个完善的社会保障体系,债务重组必然产生对企业职工、金融机构和社会保障机构的反作用,进而影响社会稳定。对无法进行债务重组又不得不破产的企业,其职工安置必然成为政府需要考虑的首要问题,以尽量减少对社会稳定的冲击。

(四)加强国资委内部对企业债务危机治理的管理

篇5:关于赴德国、瑞典、法国考察的情况报告

中国工业经济联合会赴德国、法国企业技术创新考察团考察报告

为了充分了解和借鉴欧洲发达的工业化国家企业技术创新的基本做法和成功经验,加强政府部门和骨干企业在企业技术创新领域与国际间的交流与合作,加快推进企业技术创新体系建设,促进工业经济在新国际环境下健康快速发展,中国工业经济联合会在全国新技术开发推广协作网的协助下,组织了部分省市经贸委和大型企业集团负责技术创新工作的25名同志,于XX年9月18日至10月3日,赴德国和法国进行考察。组织单位对整个考察活动作了周密的安排,拟定了具体的考察提纲,确定了企业级研究与开发体系建设为本次考察的主题,有针对性地联系了德国工业联合会、法国达索系统公司等6家相关社会机构和大中型企业作为主要考察对象。考察团的全体成员本着虚心学习、认真思索、重在交流的态度,积极参加每次考察活动,其认真、严谨、充满热情的工作精神及对相关业务和专业知识的深入了解,给外方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在各方的共同努力下,本次考察活动顺利结束,圆满完成了预定的各项任务,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一、考察活动基本情况

根据考察内容的安排,考察团重点访问了德国工业协会,考察了德国戴姆勒-克莱斯勒公司(奔驰汽车公司)、BASF公司、P+S国际公司、DLZE公司和法国达索系统公司。通过双方情况介绍、被考察单位的专题报告、考察团成员提问及相互交流、专题座谈、研发与生产现场参观等方式,使我们对欧洲主要工业国家的行业协会、技术服务机构和典型类型企业的运作模式、发挥的作用、主要特色等,有了较为深入的了解。

1、德国工业联合会(BDI)

德国工业联合会是德国工业界最大的社团组织,是连接德国政府和工业企业间的桥梁,尤其是与德国大中型企业有着密切的联系。德国工业协会为中德工业界技术合作与交流作了大量的工作,本次在德国的考察活动,也是由协会安排的。

九月十九日,德国工业协会负责人在柏林热情接待了考察团的全体成员,并由负责协会有关法律、资产和专利事务的菲根女士作了关于德国企业技术专利的专题报告。在德国,专利申请和专利保护已成为热门话题,得到了政府和工业协会的高度重视。从观念上看,德国政府推动企业专利的目的,其一是奖励企业技术发明,其二是为了促进企业技术进步。专利是对技术发明者(企业或个人)的一种奖励措施,是保护发明权被他人非法盗用。同时,专利作为可立即投入生产的技术(不能仅仅是一种理论),应具有独创性、实用性和新颖性,可为其他企业使用,以促进全社会的技术进步,但必须花钱。在专利申请方面,德国具有较完备的组织体系,企业可在德国、欧洲和国际上申请专利。德国在慕尼黑设在专利局,工业企业每年申请约有5至6万件,集中在汽车、电子等领域,其中,西门子公司是德国专利最多的企业,约万件。欧盟对企业专利也十分重视,欧洲专利局成立有13年,在荷兰海牙等地设有专门的审查机构。德国公司每年有2至3万年直接在欧洲申请,企业还可在欧洲的某几个国家申请,通过后在相应国家生效。国际上有120多个国家签字认同的相关国际专利协议,其中包括德国和中国。德国企业对申请国际专利很积极,可通过国家有关机构直接向国际申请。在专利申请改革方面,为了简化程序,缩短时间,减少费用(德国企业在欧洲申请专利费用较高,约5万欧元,而美国、日本只有1~万元),德国和欧盟正在进行专利申请及保护方面的改革和完善,欧盟有望在XX年前出台统一的欧洲专利法规。

在报告后的座谈中,双方就两国专利申请程序、保护措施、法制建设、政府及协会的作用等方面,进行广泛的交流和热烈的讨论,同时也反映出两国在观念、政策等方面的差异,提出了一些值得我们深思的问题。

2、戴姆勒-克莱斯勒公司(DaimlerChrysler)

九月23日,考察团应邀访问了总部位于德国南部工业重镇斯图加特(Stuttgart)市的戴姆勒-克莱斯勒公司(即著名的奔驰汽车公司),由公司机械系统研发部经理ThomasHirth和负责东北亚市场开发与项目部总经理蒋仁才博士较完整地介绍了奔驰公司的发展情况、技术研发机构和项目组织模式等,详细回答了考察团成员所关心的问题,并进行了十分友好的交流和热烈的讨论。

戴姆勒-克莱斯勒公司是由梅塞德斯汽车集团、克莱斯勒集团(尽管两公司合并,但克莱斯勒公司的那部分仍作为一个单独的业务部分)、商业用汽车部分、服务部分、其他业务活动部门、战略伙伴等部分组成,XX年销售收入为1600亿欧元,其中汽车及其相关的服务收入占99%,是德国三大汽车公司之一。

戴姆勒-克莱斯勒公司十分重视技术研发,“技术和创新领域

中的领

位(leadershipintechnologyandinnovation)”是公司经营策略四个主要方面之一。公司现有员工36万人(包括全球各公司),而在德国的总公司的研究人员和科研管理人员为XX人。XX年研发投入为80亿欧元,占销售收入的%。公司的便是在公司的研究部门主要包括:车身和动力研究部门、电器和机械研究部门、信息和通讯研究部门和公司环境管理部门。研究部门的主要任务是:

1、跟踪(monitoring),跟踪当今世界上与公司业务有关的先进技术,跟踪竞争对手的技术进展;

2、技

究(appliedresearch/feasibility),针对各大专院校、研究机构的基础性研究进行分析,判断哪些是有应用价值的,可转化为实用技术的;

3、应用技术的发展(applicationdevelopment),对于有应用价值的技术进行研究、开发,并与开发部门一起把该技术最终应用到实际生产中去;

4、服务(service),对应用的新技术进行服务。

公司在具体的科研管理程序上,有如下几个特点:

(1)、公司的研发计划由各研究部门自行提出,在公司董事会上进行评审,一旦通过,即纳入公司财政预算,研究经费由董事会进行分拨;(2)、研究部门研究经费中的50%是通过本部门提项目计划,由董事会分拨的,另外的50%经费是从开发部门的经费预算中获得,这样确保了该项技术的研究最终将应用的实际生产中去,而不是仅局限于实验室;(3)、研究部门与开发部门通过项目、预算等来联系起来,研究人员和开发人员都包含在每个研究小组中,共同确定该技术是否与生产有关。在项目开始阶段,一般由研究部门的人员作为项目的负责人员,待项目进行到一定阶段,项目研究的指标达到了预定的目标,经过评审后,项目转由开发部门的人员负责,双方共同进行进一步的研究,最终把该项技术完全应用到生产实践中去;(4)、公司研究部门与大专院校在研究方向上有较明确的分工。大专院校主要进行的是基础性研究,而公司研究部门主要进行的是应用性研究,当然,在各自的研究过程中,技术上可能会出现交叉。大专院校的科研经费是由国家拨给,公司有时会提供部分经费,但也是少量的;(5)、在与大专院校的合作过程中,知识产权视各个项目具体情况在合作前由双方约定,有的拥有完全产权,有的共同拥有产权,有的只拥有一小部分产权;(6)、在科研人员的激励方面,他们是按照公司的整个激励体系来对科研人员进行激励的,并没有单独设计一套激励体系。对科研人员除了物质方面的激励外,主要是精神方面的激励,激发他们创造的动力,让他们感到,自己的发明创造、研究能够被戴姆勒-克莱斯勒这样著名的公司使用,是一种无上的光荣。

3、德国BASF公司

德国BASF公司成立于1865年,开始主要从事染料、人工合成材料的生产,通过技术创新,公司发展为具有5大类产品(主要以石油、天燃气为原料的各种有机、无机化工产品或中间体)的世界最大的化学工业公司之一。XX年公司销售收入达到320亿,属世界500强企业。

公司以技术创新为基石,重点考虑竞争对手情况和市场需求,大力推进企业技术研究开发。公司设有三大研发机构,另外还有众多的将技术成果转化为产品的部门。公司每年用于研发的投入10~12亿欧元,约占销售收入的%。公司研发投入的分布主要在四个方向:用于新技术、新产品开发约占36%;对现有技术和产品的改进约占22%;对现有工艺改进约占32%;实施新方法、新工艺约占10%。BASF公司技术创新管理模式在德国大型企业中具有代表性。项目的提出采取“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两种方式,公司根据战略发展需要,提出并下达相关的研发课题,而更多是由下属部门或公司根据竞争对手和市场情况提出,构成整个公司的项目计划,遇到困难或成果应用不上时,由公司决策层决定课题是否进行下去。项目经费也主要由下属部门或公司投入,项目成败也由其负责。

作为国际性的大公司,BASF公司除自身有较完整的研发机构外,还十分注重同大学、研究机构和其它企业合作开发,仅在欧洲就有800多个合作伙伴,在亚洲也有30多个,从而大大增强了公司的创新能力,使其一直处于世界化工技术的前列,而且不断开拓生物化学等新的技术领域。

BASF公司同中国的合作有了良好的开端,如与同济大学合作研究化学废水处理技术,在上海也有合作生产项目,在南京的扬子乙稀项目已投资30亿美元,XX年在中国研究性投入万美元。这次考察团的到访,BASF公司非常重视,公司负责人表示对中国市场充满信心,计划到XX年,公司70%的营业收入来自于中国或亚洲市场。

4、达索系统公司(DASSAULTSYSTEMES)

9月30日,考察团兴致勃勃地考察了位于巴黎塞纳河畔的法国达索系统公司,受到公司十分热情的接待。CATIA软件设计者、达索系统公司创始人佛朗西斯.贝尔纳(FrancisBetrnard)先生亲自为考察团介绍达索公司的发展情况、主要产品和发展战略等,安排参观了研发部门和虚拟现实实验室。198

1年法国马赛达索飞机公司(AvionsMarcelDassault-AMD)决定成立达索系统公司,以便开发新一代的CATIA设计软件,佛朗西斯.贝尔纳受命成立新公司,并与IBM签定了合作伙伴协议,在全球商业化销售及推广CATIA软件。达索系统公司通过与IBM合作,使公司的研究开发人员全力投入到CATIA软件的深入开发,极大地丰富了该软件的功能,使其成为模块化开放式架构软件,能整合相当数量的尖端应用程序。九十年代初,达索系统公司成业全球航空及汽车制造业最著名的专用设计软件供应商,拥有福特、丰田、宝马、奔驰、VOLVO等一大批知名企业用户。通过不断的合作与收购SolidWorks等全球主要机械设计软件开发企业,大大地扩大了公司的技术创新能力,研究开发人员从十几个人发展到现在的4000多人,使CATIA不断升级面市。XX年同IBM合作,在全球范围进行产品生命周期管理(PLM)系统销售,并被评为世界领袖型企业。

达索系统公司在短短的20年里,在竞争激烈的行业中发展成为销售额达7亿欧元、在全球最具竞争优势的软件企业,公司成功经验有:(1)、具有极具明确的战略,制定了不同时期的软件开发目标,从3D到虚拟仿真技术;(2)、具有自己的核心技术,如CATIAV5等;(3)、具有强有力的合作伙伴,不断扩大研究开发队伍,增强技术创新能力。

5、P+S国际公司(Pickhardt+SiebertGmbH)

9月22日,考察团应邀参观了位于德国汉诺威市附近的P+S国际公司。P+S国际公司是德国以生产壁纸为主的中型规模的企业,也是本次考察活动考察的唯一中小企业。公司生产壁纸有125年的历史,现在发展为能生产区3大类1800多种、7500万平方米壁纸、年销售额3500万欧元的专业壁纸生产企业。

在德国有100多家各类壁纸生产企业,市场竞争十分激烈。P+S国际公司的产品却能在德国市场占有20%的份额,属于德国壁纸生产三大公司之一,而且产品大量销往西欧,是东欧壁纸的主要供应商,在欧洲各大专业建材市场均有产品展示,是欧洲著名的壁纸品牌。

在考察中我们发现,P+S国际公司能在激烈的竞争中生存和发展,关键是公司具有明确市场定位、专有的工艺技术和很强的新产品开发能力。公司是根据市场的需要确定产品结构,针对用户住房卧室、客厅、厨房、卫生间、走廊的各种需求信息,开发出不同花色品种和适应不同居住条件的产品,从而保持着较高的市场占有率。P+S国际公司作为中型企业,仍十分重视技术创新。公司设有专门的技术研发中心,每年直接用于新产品、新技术开发的资金70万元以上,约占销售收入2%,从而保证了新产品研发的进度和壁纸生产技术在欧洲的领先水平。公司每年有500~600余种新产品推向市场,基本做到所有产品每两年更新一次。不断保持和扩大公司在较专门的产品市场的技术优势,始终拥有专有技术,是百年老企业不断发展的根本因素。

6、DLZE公司(DienstleistungszentrumEmmerke)

德国DLZE公司是一家专门为企业提供各类技术服务的中小型咨询公司,本次考察活动将此公司作为重点考察对象,对于剖析德国等发达国家的中介服务机构的运行模式,通过借鉴其成功经验,建立起符合我国企业实际的企业技术创新服务体,具有重要意义。

DLZE公司的服务范围十分广泛,公司下设技术维修服务、服务热线及法律咨询、培训等10多个部门,利用他们对市场、各类企业及产品十分熟悉的优势和信息资源,开展各种产品和设备的技术维修、市场咨询、代客户管理营销合同、物流及工业化生产过程专家咨询服务、电子商务等多种业务。公司运用网络信息平台和SAP公司定制开发的资源管理系统,每年接受10万个音频、视频及家用电器、电子设备的维修、维护项目,发送8万件客户委托的物品,组织流转100万件货物,接受7万个电话咨询,仅技术修护和咨询每年为公司创造450万欧元的营业额,服务业务的利润率在15%以上。

DLZE公司成功的经验在于:其一,能站在德国乃至欧洲市场的高度,把用户的点滴需求汇集成公司系统的有规模的业务,不和大企业争市场。例如,我们在现场看到,有些连国内很多维修部门也看不上的电子设备,DLZE公司却将此做成很大的业务(占公司营业额的50%);其二,整个技术服务业务十分繁杂,DLZE公司充分发挥了管理信息化手段,有效地保证了服务质量,提高了工作效率,降低了管理难度和管理成本,创造了较大的利润空间。

二、考察活动主要收获

历时14天的考察活动是在不断地了解、观察、交流、咨询、思索,甚至是观念的碰撞中进行的。全体成员都感到,此次德、法之行,印象深刻,感触颇多,得到的启示也不少。主要收获有:

(一)、促进了相互了解

在考察团的25名成员中,大部分人从事较为专业的技术工作或技术管理工作,均是本单位的骨干,日常任务繁重,很少有机会到国外相关单位考察学习。本次考察活动安排在与中国工业界合作项目较多的工业发达的国家,考察的主要单位中,既有国际知名大型企业,也有充满生机活力的中小企业,既有工业协会这样的专业机构,也有为企业提供服务的企业,很有代表性。通过实地参观、考察和友好交流,使各位考察团成员对西方工业化国家企业的技术研发体系的基本结构,企业级技术创新项目组织模式,企业决策层、管理层、执行层对研发项目的理解及各自职责,企业技术研发投入方式和力度,政府对企业技术创新的支持方式,企业技术创新服务体系的建立及运作情况等等,有了较为直观、深入的了解,对欧洲国家的工业经济及政治、文化、社会管理等,也有初步的了解。另一方面,在考察活动中,各位成员表现积极认真,思想活跃,主动地介绍我国或本单位技术创新方面的情况和做法,恰当地提出了许多有深度的问题,甚至是专业性较强的问题,使德、法工业界的朋友对我国经济建设所取得的成就,对我国工业经济强劲的发展势头,对我国工业企业技术创新工作情况,也有了进一步的了解,留下了良好的印象。在考察学习的同时,许多成员同对方商谈进一步交流合作事宜,例如,德国工业联合会与中国工业联合作初步商定,将在今年内在北京组织一次工业领域的技术专题交流活动;达索公司初步接受重庆市经委的邀请,在虚拟设计制造技术及CATIAV5软件技术推广应用方面,共同组织一些活动。考察活动结束了,但进深的交流与合作还在继续。

(二)、获得了有益的启示

尽管德国、法国的政治文化背景及工业发展水平与我国有很大的差异,但是,对于企业技术创新工作来说,其工作对象和追赶求的目标相同的,外国新的观念、好的做法、成功的案例,对我们很有启发,有利于我们的政府有关部门和广大企业学习、借鉴,改进工作。初步归纳,有如下几点:

1、政府部门应进一步明确企业专利工作对于提高全社会的科学技术水平,提高企业核心技术创新能力,保证我国工业经济在国际大环境下健康快速发展所具有的战略意义,不仅仅要面上号召和引导企业申请专利、保护专利,而且要学习德国政府的做法,重点做好三件事:健全机构,完善法规,加强服务。即利用法律的力量,营造良好的专利发展环境,利用政府的政策、法规和服务效能,减少企业申请专利的成本(人力、资金和时间)。另一方面,工业企业,尤其是大型骨干企业,要将专利战略作为企业发展战略的重要内容之一,作为企业参与国际国内市场竞争的先决条件之一,作为培育国际性的现代企业的必备素质之一,予以足够的重视,抓好抓实,切不可游离于专利保护之外,更不能借专利法规缝隙而生存。

2、政府部门要进一步加大工作力度,倡导、引导和督促企业重视和抓好技术创新工作。其一,不能误认为通过近年来的努力,企业对技术创新和重要性及其内涵认识已经明确了,政策体系已经完备了。我们属于后发展国家,现代工业体系尚未完全建立,大量的产业关键共性技术需要掌握,先进适用技术需要开发应用,这就要求我们比德国、法国等工业发达国家予以更大的重视和更大的投入。但是,在考察中我们了解到,德、法企业研究开发组织体系十分严密完善(如奔驰公司、达索公司),政府的投入也在逐年加大,如德国政府XX年投入200多亿欧元,直接用于企业技术研发。对于这一点,我国政府部门和企业的决策者都应用清醒的认识,行动的迟缓只会带来科技水平差距的拉大和我国企业竞争能力的减弱。其二,不能误认为只有大型企业才需要特别重视技术开发工作,而一般的中小企业只需作一些产品或工艺的改进。实事上,企业不分规模、所属行业,只要参与市场竞争,就必须有其存在的技术条件,有其核心技术、专有技术或相对优势技术,以及技术所附加的新产品。例如,我们考察的P+S公司仅生产各类壁纸,不应属于高新技术产业,但是,P+S公司十分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的开发与应用,其壁纸生产工艺及废料处理技术在欧洲处于领先地位,日本的相关企业也要采用他们的一些技术。这一点对于我国许多传统产业的中小型企业,尤其值得深思。

3、我国大型企业或企业集团内部技术开发项目的组织,应借鉴国外企业成功的作法,探索更加符合市场经济规律、更有利于激发企业科技和管理人员潜能的新的企业研发项目管理模式。国内企业组织技术开发类项目,通常是自上而下下达项目计划及资金计划等,研发部门组织项目的实施,完成后再上报告,上层部门予以考核验收并配套以相应的奖励措施等。在考察中,当有的考察团成员询问对方有何奖励与惩罚措施时,对方往往露出茫然的神情。后来才了解到,在德法企业内部,研究开发项目无论是上层还是下属部门或公司提出(更多的项目是下面根据市场或技术发展需要提出),但最终是下属公司或部门更关心自己承担的项目的成败,有的项目的失误会导致一个部门的撤消,可谓生死悠关,又何须更多的奖励和惩治呢?从这里我们可得到更多的启发,我们的企业级的技术研发项目组织,应更多地引进市场经济特性的、非权力与精神因素操纵的新机制,应该认真审视一下多年来我们一直在推行的企业技术中心建设基本模式以及照此模式进行的十分严格的企业技术中心评价制度。

4、产学研联合开发是我国各级政府部门倡导的企业技术创新的主要途径之一,也是我们在考察德国、法国著名企业提高技术研发能力、增强市场竞争力的较普遍的做法,而且技术实力越强的企业(如BASF公司、奔驰公司、达索公司等),产学研联合及企业间的实质性的合作越广泛、越深入(如BASF公司与同济大学,达索公司与IBM等),不能理解为“企业技术力量不强,才找大学研究所来帮忙”。因此,我们应总结我们成功的经验,继续做好产学研联合工作。

5、德国工业联合会对于构建企业与政府间的桥梁,促进国内外企业的交流与合作,为企业技术创新服务,发挥了很好的作用。其好的作法值得我们的工业联合会及众多的行业性质的协会、各类中介服务机构学习借鉴。在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转变政府职能的过程中,我们努力在建设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企业技术创新服务体系,其中有很多的困难,需要政府的帮助。但是,服务于市场经济,必须首先自己走向市场,必须具备足够的市场生存能力。政府部门在指导建立企业技术创新服务体系时,就是要帮助相应的服务机构和组织增强这种生存能力。

(三)、增强了工作的信心

篇6:关于赴德国、瑞典、法国考察的情况报告

为学习借鉴国外先进经验,提高我省农产品质量和市场竞争力,应德国、法国有关部门邀请,经省政府批准,以河南省农业厅助理巡视员刘自印为团长的河南省有机农业考察团一行七人,于2005年1„

为学习借鉴国外先进经验,提高我省农产品质量和市场竞争力,应德国、法国有关部门邀请,经省政府批准,以河南省农业厅助理巡视员刘自印为团长的河南省有机农业考察团一行七人,于2005年10月17日至10月28日,赴法国、德国对其有机农业生产、加工、销售有关情况进行了考察。现将有关情况报告如下。

一、法德两国有机农业概况

(一)农业概况1.法国。法国位于欧洲西部,总人口5889万,国土面积55.2万平方公里,其中陆地面积55万平方公里;耕地面积1825.5万公顷,占陆地总面积的33.2%;永久性牧场1076.4万公顷,占19.6%;林地1493.1万公顷,占27.1%。法国主要农作物为小麦、玉米、油菜、水果,畜牧业发达,农产品加工业吸收并加工70%以上的农产品,农业和食品工业在整个国民经济中占6%~8%,农业经济活动人口93.8万人,占总人口的1.7%,平均每个农业经济活动人口拥有耕地20公顷,每667公顷耕地拥有大型农业机械达50台(相当于我国的10倍)。法国是世界食品加工产品第一大出口国,农产品的大量出口,在外贸平衡中起着重要作用。2.德国。德国总人口8200多万人,国土面积35.7万平方公里,其中约50%用于农业。耕地面积1197万公顷,草原面积562万公顷,森林覆盖率约为30%。德国农业经济活动人口106.3万人,占总人口的1.2%,平均每个农业经济活动人口拥有耕地11.1公顷,每667公顷耕地拥有大型农业机械66台,主要农产品为小麦、玉米、油菜、水果和根茎类作物。

(二)有机农业概况1.德国有机农业发展的基本情况。德国是目前世界上最大的有机农产品市场之一,有机农业迅速发展主要经历了以下三个阶段。第一阶段(1968~1988年):20世纪60年代末,由于现代工农业的快速发展带来了一系列问题,人们开始普遍关注环境问题。第二阶段(1988~2000年):1988年在德国有机农业基金会(SOEL)的发起下,成立了有机农业协会联盟(AGOEL),1989年政府对有机农业实行资助政策,随后的几年中,有机农业得到了快速发展。第三阶段(2001年以后):从2001年起,加

强有机农业的发展成为德国农业政策的一个重要目标,并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形成了统一的有机农业标识,制定并出台了联邦政府有机农业计划,有机食品已具有相当规模。到2002年底,德国共有有机农业面积69.7万公顷,占总耕地面积的4.1%,有机农场主15626个,占农场主总数的4%。2.法国有机农业发展的基本情况。法国是世界上有机农业最早的发起国之一。1972年在法国成立了国际有机农业运动联盟。成立初期只有英国、瑞典、南非、美国和法国5个国家的5个单位的代表。经过30多年的发展,目前,IFOAM组织已成为当今世界上最广泛、最庞大、最权威的拥有来自130个国家800多个集体会员的国际有机农业组织。法国是最早制定和实行有机农业标准的国家。1972年法国“自然和进步”农产品协会制定了第一批有机农场和农产品标准,并于1981年通过了有机农业的立法,政府负责对有机农产品进行登记。到1985年带有有机农业标记的农产品已投放市场。根据法国农业部统计,2002年有机农业种植面积增加了21%,总面积达到50.9万公顷。由于疯牛病、口蹄疫等威胁人类食品安全事件的一再爆发,法国人对食品安全的担忧日益增长,对有机食品的需求日益高涨。据统计,自2000年11月以来,其有机食品的需求量同比已上升了60%。今年2月底法国政府公布了该国有机农业发展的基本情况,采取了改变目前现状、扩大法国的有机农业种植面积的一系列措施。

二、法德两国发展有机农业的主要经验

(一)政府推动。为促进有机农业尽快实现产业化,培育和发展市场,德国政府启动了《有机农业联邦计划》(下称联邦计划),以作为对已实施的扶持政策的补充。内容包括有机农业的宣传措施、信息服务措施、职业培训措施、有机农业的科学研究、成果转化等,并根据产业链的原理,把30项具体措施分布在三个层次和两个垂直面上,即产品生产层次、收购和加工层次、销售贸易消费层次、科技发展与技术转化、辅助措施。同时启用了7000万欧元的政府预算资金,作为新增专项资金。为加强政府对有机农业的管理,德国根据欧盟委员会有关“生态农业和农产品及食品的”2092/91条例,专门成立了“有机农业工作组”,制定了有机农业实施细则。法国在1998年后对有机农业的拨款也大幅度增加,每年增加900万欧元。

(二)法律支持。《欧盟法案VO(EWG)Nr.2092/91》即《欧洲有机法案》是法国、德国有机农业发展的法律保证。它是由欧洲议会于

1991年6月24日颁布的,是关于有机农业、有机农产品与有机食品标志的法案。此法案承接了来自100多个国家的740个团体组成的国际有机农业联盟(1FOAM)的基本指导原则,具体定义了有机农业和传统农业及其产品的差异,建立了有机农产品和有机食品的标签制度,为有机食品产业链的发育发展提供了可操作的法律基础。德国还颁布了《有机农业法》,并把欧洲有机法案的要求转化为德国的法律。

(三)措施保障。一是定期检查制度。定期检查制度可概括为“四全”,即全面认证、全年督察、全程检验、全权责任。二是采用全欧统一的新的有机标志——生物标志。2002年2月16日德国正式启用了新的统一的有机标志——生物标志,只有经质量检查认证机构认证、在有机标志公司(Oeko-

Pruefzeichen GmbH)登记才可以使用,市场所有各方都可参与,也可同时保留原有有机标志。消费者根据统一的生物标志,能清楚地确认有机食品。

(四)生产运作。为保证有机农产品的质量,德国形成了一套严格的有机农业生产规程。首先对生产环境严格审定。有机农业以农场为单位,必须整体符合有机农业生产标准。农民由常规农业转为有机农业生产,必须经历2至3年的过渡期。过渡期间及以后生产中不得使用任何化肥和农药,保证产品出自有机生态环境。其次对生产过程严格控制。

(五)市场培育。一是形成了一种适应市场的运行机制。在具体的管理和生产程序上,由政府制定法令、法规和标准,批准建立质量认证机构,认证机构负责进行各个环节的质量检查验定,由农户组织的有机农业协会负责农户间以及生产与市场间的相互协调,并由农户按有关标准进行生产。二是增加了对市场化产业的政策扶持。三是形成了一套较完备的市场营销体系。主要有:农户直销、有机食品专卖店、有机食品折扣店、健康食品店、传统食品店、网上订购和邮购等。

三、法德两国有机农业发展对

我们的启示我省的有机农业是在20世纪80年代兴起,在生态农业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生态农业理论的研究、生态农业模式的推广和生态建设的实践为有机农业的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尤其从90年代以来,随着出口贸易的扩大,对有机农业的发展要求越来越迫切。但整体来说,发展缓慢,与国外特别是先进国家差距越来越大,现阶段我省有机食品的生产不但不能满足国际农产品竞争的需要,还远远不能满足国内市场的需求,发展的空间还很大。有机农业的标准和认

证体系与国际普遍执行的标准还有一定差距,对有机产品的生产、标识、加工和销售等环节的监控力度不够,有机农业理论研究相对缺乏,实用技术不够成熟,有机产品开发力度不足,市场培育仍有待加强。积极推进我省有机农业的发展,对解决食品、资源和生态环境安全问题,调整农业结构,增加农民收入,促进农业的可持续发展,提高农产品国际竞争力等,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为此,我们建议在我省有机农业的发展应强化以下工作:

(一)明确各级政府发展有机农业的责任。我省是个农业大省,地域复杂,农产品品种很多,在山区有的品种本身就是有机产品,发展有机农业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同时又是农产品出口的小省,发展潜力巨大。在目前形势下,如果我省不能有所作为,我省传统出口的一些国家完全有可能以环境标准等非关税贸易壁垒的方式,对来自我省的农产品设置障碍,这将使本来就非常严峻的我省农产品出口形势更加不利。如果我们能够抓住这次有机农业发展的有利时机,尽早参与有机农产品的国际竞争,将对我省农业的进步与改造、农村经济的发展起到巨大的推动作用。现在政府重视的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应该说是为保证大众饮食健康而设立的一道基本安全线,是代表最广大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的。但农业要面向国内外两个市场和消费多层次需要,应做到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和有机食品协调发展。目前,以欧盟、日本、美国为代表的发达国家已经先后建立了有机农业标准和法规体系,FAO也将完成全球性有机农业标准,而我省有机农业的管理目前才刚刚起步。因此,各级政府要把发展有机农业当作发展农业和农村经济的一项重要工作,高度重视,明确责任,制定措施,给予扶持,加强领导,确保有机农业快速发展。

(二)加强有机农业政策法规研究。目前我省有机农业刚刚兴起,发展有机农业相关的法规和制度建设严重滞后,管理环节薄弱,非常不利于这一新兴产业的起步和发展。对生产者一方的农民来说,由于受观念、资金、技术的影响,在发展有机农业的初期,也特别需要政府的扶持。因此,加快和完善我省有机农业法规及政策,包括有机农业立法、有机农业支持法规和政策等,以尽快实现我省绿色食品与国际接轨,促进我省有机农业和有机产品向规范化、产业化、市场化、国际化方向发展,以增强我省农业和农产品的国际竞争力,这是加快发展有机食品生产与出口的基础。

(三)加快有机农产品标准的修改和制定,建立与国际接轨的有机农产品检验认证体系。目前,我省虽然有与有机食品相似概念的有机食品、绿色食品、无公害农产品,实际上这三者之间在生产环境、生产过程控制、产品检测等方面的要求有很大差异,三者概念缺乏权威界定,很容易混淆,以至在生产定位和消费上出现误区。特别是国家尚未形成一个统一的,代表国家层面与国际接轨的有机农产品检验认证机构。加快有机农产品标准的修改和制定工作,尽快出台统一的有机食品法规,积极与国际标准接轨,或直接使用国际标准,或与国外权威认证机构进行合作,建立可靠和信誉良好的认证机构已成为当务之急。

(四)积极探索适应省情的有机农业发展运行机制。我国已正式加入WTO数年,今后有机农产品必须遵循国际通用的生产加工标准,并执行国际认可的认证体系。因此,如何结合自己的省情,应对农产品国际市场的互相开放,探索有中国特色的有机农业发展运行机制显得十分重要。如采取政府政策性引导和扶持,把生态农业县、生态示范区和绿色食品基地建设紧密结合,与产品开发战略、产品的规模化、提高产业化水平紧密结合,利用现有的基础,取得较快的发展。目前的一家一户小规模经营体制,是有机农产品产品质量控制的最主要难点。为此,要把这些分散的农户组织起来,统一按照有机农产品标准进行生产和加工,保证生产全过程的质量控制,应是有机农业基地建设的主要任务。并应充分发挥地方政府、农业龙头企业、农场和农民合作经济组织的积极性,形成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合同契约式运行机制,走出一条适合省情的农产品质量控制的新路子。

(五)加强科学研究、成果推广和知识普及工作。加强有机农业科学研究,不断进行有机农业的技术改造和技术更新,提供技术储备。推广应用新技术、新成果,提高有机农产品生产能力,降低生产成本。改进生产措施和方式,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严格控制生产质量。加强技术培训和指导咨询,进行知识普及。提高公众食品健康意识,增进消费者对有机产品的普遍了解。扩大有机产品的国内市场,促进我省的有机农业发展。

(六)扶持民间组织的发展。民间组织对于联系农民、引导生产、推动有机农业的发展具有重要作用,在技术推广、生产服务和区域市场开拓方面则更具有不可代替的作用。因此,通过法律法规政策和经济杠杆手段,扶持民间组织的发展,对于调动经营者的积极性、发挥市场作用十分必要。

(七)培育有机农产品市场。其一,尽可能减少有机食品的成本,降低“无形之手”市场价格的门槛;其次,形成有一定规模的有机农产品的市场供给,促进收购和加工的效益经营,更好地发挥行业协会等经营组

上一篇:人员架构设计说明书下一篇:【企业宣传片文案、专题片】宝安财富管理中心宣传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