署期社区卫生服务心得体会

2024-04-09

署期社区卫生服务心得体会(精选5篇)

篇1:署期社区卫生服务心得体会

署期培训心得体会

为了适应现代教育的要求,我市举行农村中学教师(初中数学)教育教学能力提升工程培训,我有幸参加了这次培训学习,在学习过程中,我认真听取了各位领导及专家的精彩讲演,认真做好了笔记。自己无论在思想认识及教育观念、教育理论和方法、教师业务素质及业务修养、新课程改革及教师的教学观等各方面都学到了很多东西,这对于改进我自身的教育教学工作有很大的帮助,也对推动新一轮课程改革将起到很重要的作用。

一、树立良好的育人观、健康的学生观

传统的以传授知识为重点的教育模式已经不适应现代教育的发展要求,时代的发展、社会的进步对教师提出了新的挑战,教师要通过不断的学习、不断的发展逐步使自己成为专业性的人才,除了具备较强的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外,还要有有促进学生发展的教育观念,特别是在新课程下教师的角色将发生转变,将改变教师原先的拥有知识的权威者的形象,而侧重于对学习过程的组织、引导,并对自己的教学实践进行反思、研究,以取得更好的教育教学效果。具体的说应从以下几方面去改变自己的育人观。第一,教师要成为学生学习的促进者,促进以学习能力为重心的学生整个个性的和谐、健康发展。第二,教师要成为学生人生的引路人,在学生的成长道路上设置不同的路标,引导他们不断的向更高的目标前进。第三,教师要成为教育教学的研究者,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以研究者的心态置身于教学情景中,以研究者的眼光审视和分析教学理论与教学实践中的各种问题。第四教师要成为课程建设者和开发者,要改变以往的学科本位论和消极被动执行的做法,在课堂教学中使课程不断增值、不断丰富、不断完善。

要有一个健康的学生观,用发展的、变化的、全面的观点对待学生。学生是祖国未来的劳动者,学生是完整人格的人,不是装知识的容器。学生是有血有肉、有感情、有思想、多姿多彩的,教师的教学过程要成为与学生沟通感情的桥梁,教师要通过恰当的方式倾注对学生的爱心,批评、表扬总要让学生能够接受,才能形成一种融洽的师生感情。爱是面对学生的全体,不论成绩的好坏、表现的优劣,教师的爱都应是平等而持久、博大而宽厚的。关于后进生,要认识到,有差别是客观的,学生的能力是多方面的,不能苛求学生都成为自己这一科的人才;先进和后进是相对的,成功的教育是使学生共同提高,在教学中不能以同一标准对待每一位学生,要实行分层教学。我们要认真探讨转化后进生的规律和方法,以发展的眼光看待后进生,只要他们进步了,教育就成功了。

二、实施教育科研,搞好新课程的改革与实践

教师是学生学习的促进者,也应该是教育教学的研究者。我们处于教学第一线,直接面对问题,更有利于开展教育科研。脱离教学研究,对自身发展和教学发展都极其不利。

(1)认识到教师的任务不仅只是教学,教育科研更不仅是专家们的“专利”。先进的教育理念和教育模式都离不开教师的教学实践,我们不能总是把别人的或原有的理论和经验用于自己的教学。

(2)在教学过程中要以研究者的心态置身教学情景之中,以研究者的眼光审视和分析教学理论与教学实践中的各种问题,对自身行为进行反思,对出现的问题进行探究,对积累的经验进行总结,使其形成规律性认识。

(3)重视问题解决与研究。在教育教学活动中能及时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并努力探求解决问题的途径与方法,使教育教学过程得到及时的调整,从而有效提高教学的质量和效益。

(4)在推进新课改的过程中,必然会遇到一些前所未有的新问题、新情况,要能在变迁与复杂的教育教学情景中进行独立思考和判断,并通过自己的研究寻找出最佳的教育教学行动策略和方案。

(5)要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教师应首先具有创新意识、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执着的教育教学研究是教师持续进步的基础,是提高教学水平的关键,是创造性实施新课程的保证。

三、不断探讨数学教学理论方法,使数学教学体系不断充实和完善

新的课程改革条件下,教学过程是一个系统工程教师应改变传统教学中的个人主义及封闭式教学模式,有意识的调动和利用各种条件和信息,应从以下几点去努力。

(1)我们要有 谦虚的合作态度,积极使家庭和社会参与到对学生的教育中来,最大程度争取他们对教学的支持;积极与其他同事合作,相互尊重、相互学习、团结互助。有效协调人际关系和与他人沟通。除了与学生建立平等的、合作的、良好的师生关系外,还要与领导、同事、校外的学生、家长及其他人员保持适当沟通合作。

承认家庭和社会的参与能使学生获得更丰富的学习经验,从而有助于教学目标的实现。积极创设不同的、开放的环境让家庭和社会成员参与到教学活动中。与同事共同研究教材教法和学情,合作设计教学程序。不同年级、不同学科的教师要相互配合,齐心协力培养学生。不仅要教好自己的学科,还要主动关心和积极配合其他教师的教学,使各学科、各年级有机融合,相互促进。具有为教育事业献身的精神和对学校高度负责的态度,通过相互讨论、定期检查、评价课程等方式,确保课程质量和教学价值。

(2)不断的反思、学习,发展完善,经常对教学进行自我反思,紧跟数学发展的最新形势,不断学习新的数学知识,改进教学实践,使自身素质逐步提高并向高层次发展。教学反思是专业发展和自我成长的核心因素,不断对各种教育观念、言论资料和现象进行优劣比较、价值判断或提出改进意见。对自己的数学教学进行经常性的自我回顾与小结,积极推广优秀的教学模式,努力完善数学教学。善于与同行交流,学习借鉴他人经验。不断学习新知识,加深对数学的理解,并把成果应

用到教学设计和教学实践,不断吸收、筛选符合学生需要的观念和方法。设计和使用各种方法,定期收集有关教学的信息,通过观察学生对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反应、分析考试结果、观摩同行教学等手段,认真检查,反思自己的教学行为;在不断的自我检查中修正教学实践,使自己的教育教学思想不断完善,教育教学水平不断提高。在实践中根据数学本身的发展和教育学理论的发展,不断学习不断创新,以适应时代要求。通过不断学习,顺利解决实践中遇到的新问题。

四、改变学生学习方式,提高学生灵活的数学应用能力

新课程要求学生由传统的接受式学习向自主学习、探究式学习、合作学习、研究性学习转变,传统教学模式有利于系统地掌握数学知识,而新的教学模式注重数学思想方法的教学以及学 生的自主创新、个性发展与能力培养.两者各有利弊,由单一化向多样化发展是现代教学模式发 展的一个明显趋势,不存在惟一正确的教学模式,我们要克服教学模式的单一化倾向,提倡多种教学 模式的互补融合。数学课的教学模式有多种,一般较常用的有:讲解——传授、自学——辅导、引导——发现法等几种类型,要力求使数学教学呈现出多样化、综合化发展趋势。正确数学思维方式是对数学规律本质的认识,作为数学这门学科,应在建立数学认知结构的基础上,注意数学逻辑思维,注重知识的基本点、连接点、关键点和生长点,把数学基本知识和思想构成统一整体,充分调动学生数学思维的内动力。在整个数学过程中,让学生参与数学的发现过程和思维探求过程,在教学中强调数学思想方法的渗透和加强数学思想方法的学习指导。让学生不断思考,不断对各种信息和观念进行加工转换,基于新知识和旧知识进行综合和概括,解释有关现象,形成新的假设和推论,形成自己独特的思维方式。

数学知识的应用能力已日趋重要,教学中要 发展学生把数学应用作为自己了解周围世界的一种途径的能力。把教学重点放在让学生调查、探索并发现各种结构及其相互之间的关系,培养论证的灵活性和解决问题的毅力,创造和使用数学模式,将问题系统化,相互证明和交流结论等方面,以发展学生的数学理解力。

总之,通过本次教师培训,自己收获颇多,感受颇深,但我觉得最重要的是在今后的教学工作中如何把本次培训所学到的理论始终如一的贯彻下去,使自己的教学工作不断完善、不断提高。

篇2:署期社区卫生服务心得体会

职务: 拍摄组组员、后勤组组员

步入大学的第一个暑假,如何度过才有意义?还想像以前一样窝在家拒绝社会吗?不!这个暑假必须有点不同!于是我参加了计算机学院、软件学院团委赴广州市萝岗区社会实践队伍。本次是以产业双转移的调研为主,支教活动为辅的社会实践,也是遵循科技下乡的目的的活动。这是一个可以亲身触摸社会的机会,也是对自己从事一年学生工作的检验,更是一次历练。

2010年7月23日,我们便开始我们的社会实践之旅。玉岩中学,我们的支教学校。琢玉攀岩,正如玉岩中学的的名字。不管我们遇到什么困难,只要不忘琢玉攀岩的精神,奋发前进,必能到达彼岸,触摸天堂。

在支教过程中,我们的课程主要是phtotoshop软件的教学,采取小班教学的方式,在主讲老师授课完后,由各组员到学生中,让每个学生实际操作并加以指导,以求达到每人都有所获,有所得。这种教学方式也加深我们和学生的感情。

而至于调研工作,是本次社会实践的重中之重,也是困难最多的工作。本次的调研的题目是产业双转移。产业双转移就是劳动力转移和企业转移。而我们的重点是调研劳动力转移。这次调研我们分了居民调研、企业调研、政府调研三部分。而我参与的只有居民调研和企业调研两部分。印象最为深刻的是调研企业的那天。每个人都在疯狂的联系企业,但大多数是石沉大海,因为没什么人会搭理我们。终于一个电话打通了,也联系好了。虽然相隔27个公交车站,但我们不想放弃。在接近两个钟的长途跋涉,我们终于到达并成功访问。但我们还不能离开,因为我们还有员工的调研问卷没完成。但当时已是午休时间,大多数员工已经在休息,根本不能接受我们的调研,于是就有了我们露宿街头的一幕,在街边睡着还是第一次。睡醒后,原来已经下雨了,但或许受到琢玉攀岩精神的鼓舞,我们毅然撑着伞开始我们的调研。一路风雨飘摇,我们沿着道路,费劲唇舌,与每一位可能参与我们调研的路人交涉。虽然一路被拒绝,甚至为了一份问卷我们跟一个人走了两条街,但每当我们完成一份问卷时,我们都充满了成就感。

篇3:署期社区卫生服务心得体会

1 工作情况

1.1 政府重视、群策群力

中山市小榄镇政府为加强和规范本镇社区家庭病床的管理, 真正建立起“小病在社区, 大病到医院, 康复返社区”的理想诊疗模式, 在广泛调研, 听取群众意见的基础上, 于2008年1月1日制订了《小榄镇合作医疗家庭病床实施管理细则》, 为家庭病床的建设起到了指导性作用。

1.2 加强宣传、规范管理

1.2.1 通过电视、广播、报纸、社区宣传栏等媒体大力宣传家庭病床的作用和内容, 并通过居委会、街道办、村委层层落实, 使社区卫生服务的理念深入人心, 人人知晓。

1.2.2 严格执行家庭病床的建床准入及报销制度, 参加了合作医疗的家庭病床病人可以享受70%的报销额度 (完全自费的和没参加合作医疗的病人不受病种准入制度限制, 自由建床) , 让合作医疗通过社区卫生服务更好地帮助困难户和弱势群体。建床准入条件:第一, 出院后转回社区仍需治疗的病人包括:①出院后转回社区仍需治疗的病人;②肿瘤术后或放、化疗后需支持治疗的病人;③高血压、糖尿病合并慢性并发症的病人;④骨折术后及外伤后换药、拆线、康复、功能锻炼等。第二, 慢性疾病需长期治疗的病人包括:①长期卧床病人如晚期肿瘤、植物状态、截瘫、偏瘫患者合并褥疮感染、尿潴留、吞咽困难 (需定期换药、定期更换尿管、胃管) 等患者;②临终关怀如晚期肿瘤、植物状态、老年期痴呆症等患者。

1.3 简化流程、方便群众

需要建床的病人, 由其家属到卫生站领取申请表格, 填写完毕后24小时内该病人辖区的负责医生上门查看, 符合建床条件的上报合作医疗办公室即可完成建床。撤床时也在社区卫生服务站办理相关手续, 快捷简便。

1.4 严抓诊疗、保证质量

1.4.1 参照医院管理制度和本站具体情况制订家庭病床的各项管理措施, 如家庭病床的急诊制度、出诊巡诊制度、分级查床制度、病历书写制度[1]、会诊制度、双向转诊制度、患者知情同意书、护理制度等, 并组织医务人员学习有关医疗安全的政策法规, 读懂读透这些制度, 严防医疗差错事故发生。

1.4.2 小榄东区社区分为三大片区管理, 社区服务我们站也相应设3个家庭病床管理小组, 每组负责1个片区, 每组设全科医生1名、全科护士1名, 均经过全科医师、全科护士的岗位培训。每组均都配备简单适用、便于携带的诊疗仪器, 通讯工具和交通工具, 正常情况下, 每组分管大约20个病人。

1.4.3 病床分级管理:特级, 临终关怀, 病情较重者, 每日最少查床1次, 输液时须由护士陪护;一级, 每周查床2次;二级, 每周查床1次;三级, 每两周查床1次。

1.4.4 严格执行三级查床制度, 一级查床:家庭病床一经建立, 管辖小组的医生和护士在24小时内上门检查病人, 建立家庭病床病历, 制定治疗护理计划, 交待注意事项, 签订相关协议等。为确保查床质量, 一般情况下, 每日每组查床数不超过8位病人, 以便使每个病人都有足够的查床时间。二级查床:上级医生 (主治医师) 在新病人建床1周后完成, 主要是进一步完善诊疗方案。三级查床:由站长行政查床, 2周1次, 审核修订治疗方案和了解各类服务情况并听取家属的意见, 协调各方面关系, 以改进工作。对疑难、病情突然变化及危重的病人, 站长及时组织站内 (外) 会诊, 联系上级医院做好双向转诊工作。

1.4.5 家庭病床的服务项目:除了按上述分级管理定期上门诊断、观察病情和进行治疗外, 服务项目还包括有:肌肉注射, 针灸和按摩, 外科换药, 更换尿管、胃管, 取化验标本, 心电图检查, 小型理疗, 治疗性灌肠, 喷雾吸入治疗, 心理咨询和健康咨询等。一般不进行静脉点滴和静脉注射, 严格控制指征, 确实需要的须我们会同病人及家属签署知情同意书, 把医疗风险降到最小。

1.5 医院护航、双向转诊

为了确保家庭病床的诊疗质量, 上级医院成立了家庭病床专家会诊小组, 由各个专科的技术骨干担任, 需要会诊的病人, 站内提出申请后, 医务科及时安排专家会诊, 能通过社区家庭病床解决的, 就不必转回医院, 病人及家属也很放心及满意。同时, 院部各病区的住院病人, 如中风瘫痪、肿瘤术后等病情稳定的以及临终关怀的病人均可转回社区家庭病床, 大大地减轻了医院和病人的负担, 节约了医疗资源。

1.6 以人为本、延伸服务

家庭病床服务的地点是在患者家里, 医生在同患者诊疗的同时, 也接触了患者家庭内的其他成员, 所以管床医生自然也成了患者家庭的保健医生, 通过向他们进行健康素养和健康知识的宣教, 关心患者家庭内所有成员的健康, 真正体现了以人为中心, 为整个家庭提供了健康的生活方式和一体化的全程式保健服务。

2 体会

小榄镇经济发达, 人口多, 密度大, 老龄患者也多, 医疗市场较紧张, 本站离陈星海医院较近, 通过家庭病床的服务, 填补了门诊和住院之间的空白, 大大减轻了医院看病难、住院难的压力, 本站家庭病床的费用平均每人每日17元, 花费少, 又满足了病人的需求, 节约了大量医疗资源, 群众很认同;而且, 我们通过家庭病床的延伸服务, 以点带面, 促进了本站辖区内的慢病防治、保健康复和健康教育等社区公共卫生服务, 取得了显著的效果。诚然, 家庭病床的管理目前仍存在不少漏洞, 全国也缺乏规范统一的模式和标准, 因此也带来了不少医疗隐患和医疗风险[2]。新医改方案模式已经出台, 在新形势下, 如何进一步发挥家庭病床的作用 (比如纳入医保) 、规范管理以及更有效地规避医疗风险, 是今后我们各级卫生工作者不容忽视的、要重点解决的问题。

参考文献

[1]曾金生, 梁浩材.社区家庭病床[M].北京:科学出版社, 2006, 39-47.

篇4:在城市社区卫生服务中的体会

在具体的实践工作中,深刻体会到城市社区卫生服务的困难。单讲“入户调查”建立居民健康档案这项,其难度就远远大于农村。认为有客观和主观两大方面因素。

客观原因

城市人口密度大,社区卫生人员不足是个不争的事实,更缺乏能满足社区卫生工作的全科医生。如:我辖区有120404人口,而服务中心却只有24人,全科医师只有4人。全部承担公共卫生服务的话,人均服务人口也达到了5000余人,这与国家要求的人均服务800人的标准相比,差距太大,并且还要承担着日常的诊疗工作,工作量实在太大。

居民楼区越来越多,但社区功能却相对弱化。有的居民区甚至没有最基本的居委会,许多社区功能无法正常运行。即使有居委会,业主们也很少与居委会、物业之间有交流。科技的发展使各种物业费、水电费、购物等人际活动变得更简单了,鼠标一点即可。所以城市社区居委会根本不能像农村一样,大喇叭一响,村民们就会蜂拥而至,来建立居民健康档案。城市的社区不能发挥其应有的功能。

城市居民入户时间难掌握,流动性大,容易重复建档,无形中又增加了工作量。在城市居民中各行各业的都有,有朝八晚五的,有三班倒的,有周末才回归的,还有度假的“候鸟型”居民,还有的是频繁租赁房屋的。入户时间难掌握,弄不好,还会被冠上“扰民”的帽子。有的居民户籍在农村,在城市买房居住,这些都不可避免的容易重复建档。事实上,真正入户调查,也不能保证见到每一位家庭成员,往往是通过家庭中的一员,收集了其他家庭成员的健康信息,但其他成员未必知晓此事,或根本没把这事放在心上,仍会重复建档。

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对城市的许多居民没有吸引力。在城区居住的居民,大多在各机关企事业单位工作,他们都有医保,且多数单位每年都会组织查体。还有一部分高官、高薪阶层更不愿透露任何信息。国家规定的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对他们没有吸引力。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只是把孕产妇、0~6岁儿童、老年人、慢性病患者及重型精神病患者作为重点人群,提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而对健康人群的健康教育讲座等,鲜有年轻人到场,因为他们完全可以通过媒体网络等更多的途径获得需要的信息。他们甚至会怀疑社区公卫人员的服务水平和能力。

城市居民之间联系日益减少,陌生感增加,互相缺乏信任。在城市的居民,虽不至于连对门都不认识,但在同一楼洞,上下住户不认识却是普遍现象。在城市入户调查过程中,想收集一份完整的健康信息很难。身份证号码和手机号码,甚至疾病信息,许多居民都不愿意透露。因为近些年的保健行业,已经让许多消费者伤透了心。真心免费服务的团队很容易被居民认为是“骗子”,有时连门都别想进。

主观原因

各地政府对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的认识不同,支持力度不平衡。

新成立的或转型的城市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中的公卫人员,基本上都是以专业性很强的临床人员为主,突然转型从事社区卫生服务,观念上一时很难转变,甚至搞不明白以预防为主的社区卫生服务模式和专科医院的以疾病为主的诊疗模式有什么本质的区别。

公共衛生绩效考核制度尚不完善,奖励机制不健全。社区公卫人员的各种待遇明显低于专科医院,严重影响了工作的积极性。城市公共卫生服务虽然困难重重,但是国家为彻底解决“看病难,看病贵”的医疗现状,全面实施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的方向不会变。

对上述遇到的困难,认为有几种对策:①坚持政府领导,社区参与,上级卫生主管部门指导的原则,在每个居委会或小区都设有1名或数名责任心强的协理员,负责组织宣传,逐步建立一个完善的公共卫生服务系统。②加大宣传力度,让居民认识社区卫生服务。可通过电视专题、报纸、印制工作月历,健康处方等多种途径宣传城市社区卫生服务项目。③对辖区所有公卫人员(包括社区中心人员、乡医及各社区的协理员)定期进行业务培训,转变服务观念,逐步推行“家庭责任医生签约制”。④完善绩效考核制度,建立健全奖励机制,充分调动公卫人员的工作积极性。⑤可以和公安、计生等部门联合入户,增加居民的信任度。

篇5:署期社区卫生服务心得体会

1 健康教育方法

1.1 义诊与健康教育咨询相结合

以各服务站为健康教育中心点, 定期开展大型专家义诊与健康教育咨询活动;活动前做好组织策划、宣传发动。制定活动计划、分工, 组织分工到位。利用电视媒体、报纸, 大幅宣传标语宣传, 村分管卫生干部、厂企业分管卫生人员参与支持, 做好活动前宣传发动工作。充分利用群众的从众与获利心理, 为群众提供部分免费体检筛查项目, 如心电图、血压测量、血糖测量等, 提高群众的参与热情。为确保教育质量与效果, 与多家上级医院及周边医学院校达成合作意向, 定期邀请上级医院及院校专家教授参与支持社区健康教育活动, 与周边医学院校签订“大学生实践基地”协议, 利用医学大学生假期参与健康教育活动, 发放宣传资料, 提供现场服务。

1.2 随访与个体化教育相结合

以村为单位开展家庭健康档案的建立工作, 将慢性病患病人群分类造册, 重点随访, 并根据不同个体、不同时期、不同健康问题和心理状态, 开展针对性强的健康教育, 指导正确的防治方法, 减少病残, 指导康复。

1.3 专题健康教育讲座

由健康教育人员深入村 (社区) 、学校、工厂调研, 按照社区群众需求, 以优先主次原则选择健康教育内容, 开展针对性较强的健康教育专题讲座, 结合宣传资料的派发, 为群众提供迫切需要的健康知识。

2 不同健康教育方法的优缺点

上述3种健康教育方法各有其优缺点。大型专家义诊与健康教育相结合的优点有面向范围广、群众参与热情高、参与人数多;专家参与, 面对面提供健康知识咨询, 群众信任度高;健康教育与疾病筛查相结合, 部分人通过此途径早期筛查出疾病, 为低收入群体所接受;在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功能启动初期比较适用, 可以起到宣传社区卫生服务知识与疾病防治教育双重效果。缺点则耗资巨大, 人员需要较多;教育连续性不强, 效果不持久;健康教育随意性太大, 效果难以保证。

随访与个体化教育相结合则为健康教育针对性强, 群众较易接受;教育效果较好。缺点则要求健康教育人员有较高的学识水平, 并最好是充分取得群众的信任的情况下实施, 一般以社区医生为教育主体;而且面向范围不广, 必须在完成社区人群的健康基线调查后才可开展, 耗时较长, 短期效应不明显, 人员数量需求多, 主要适合于有针对性较强群体, 以减少特殊个体病残, 促进康复和生命质量。

开展健康教育专题讲座优势在于教育课题一般依据大部分人群的需要, 按需要优先原则所确定, 较适合于一些普遍存在的共性健康问题的健康教育, 针对性相对较强, 较受群众欢迎。其缺点:过分依赖需求调研的结果, 如需求调研不充分, 造成群众被动执行, 易造成居民将健康教育当作负担而降低健康教育的效果。且专题讲座一般设在学校、厂、村, 需要多部门配合, 群众参与程度不易确定, 易影响健康教育的效果。对健康教育专职人员素质要求高, 不但要有较好的医学知识素养, 而且还要有良好的教学能力及沟通能力, 以及现场能根据群众的需求, 及时调整教学方法的能力, 如方法、形式过于机械, 不够生动, 则很难达到较好的健康教育效果。

3 体会

社区卫生服务是贴近群众生活的服务, 是最基层工作, 往往也是最难做的工作。各项工作的开展不但要考虑人、物、财要素, 往往还要综合考虑群众信仰、文化层次、生活习惯等等。社区健康教育作为社区卫生服务的主要工作, 对提高社区群体的健康意识, 纠正不良生活方式, 减少慢性病的发生, 降低慢性患病者伤残率, 提高生活质量有着非常深远的意义。在我中心社区健康教育工作开展的过程中, 体会到:第一,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 群众对健康的关注度也逐渐提高, 社区健康教育对改变群体不良的生活方式, 促进身心健康效果是非常显著, 是为群众需求的活动, 有一项资料表明, 79%的居民觉得医疗单位和居民为他们做的健康教育受欢迎[1]。其二, 在社区健康教育中, 我们要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 根据实际情况, 科学地选择和运用适宜的健康教育方法。我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在启动初期多采用第一种方法, 通过专家义诊, 搭建社区医生与居民沟通平台, 争取群众信任度;在其后其他功能拓展后, 再采用第二种和第三种教育方法。第三, 在未能与群众建立有效信任的健康教育推广初期, 政府的组织和多部门参与支持显得非常重要[2]。我镇在启动社区健康教育项目初期, 就曾得到镇政府有关部门的支持, 充分发动了村一级分管卫生人员支持与参与, 利用基层干部深入群众的优势, 较快地与村 (社区) 居民建立良好的信任关系, 为我中心顺利实施社区健康教育打下坚实的基础。第四, 要重视对家庭生活中有影响力的成员如家庭主妇的健康教育[3], 带动一个家庭的改变, 特别是限盐、合理膳食、合理运动等行动, 以提高健康教育后的干预效果。

参考文献

[1]顾海, 杨心婷.我国城市社区健康教育现状分析与对策研究[J].卫生软科学, 2009, 23 (2) :194.

[2]王茜青.长桥社区健康教育需求调查与分析[J].中国医药指南, 2008, 6 (17) :85.

上一篇:欢庆国庆的学生作文下一篇:办卡通知范文

本站热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