祭母文 经典范文

2024-04-15

祭母文 经典范文(共8篇)

篇1:祭母文 经典范文

丙子年初,三月初一下午四时三十五分,一颗饱经风霜的心停止了跳动。

呜呼!想母在日,耿直处人,正义行事,左邻右舍,无不称赞。维嫂无人,让我替其掏粪,宁叔不在,叫我帮其劳作。金和夫妇因无住处分离,母亲拉回住到一起,硬让破镜重圆。施恩并未图报,冤仇从不计较。同巷操戈,闻死仍出泪珠;异性伐戳,从未耿耿于怀。

磋呼!道德职位原非正比,你虽身为庶民,其胸怀之宽,品德之良,远非高官可比。按理,如此好人,本该好报。虽知,苍天无眼,让你一生坎坷,受尽了折磨。而今,我扪心自问,倘若我迟生三年,你就不可能将我收养,也绝不会守寡至今。是我连累了你,妈妈。让你孤居半生,苦雨凄风,对影孤灯,内中酸咸,谁能知味。

为了生存,你谋到一份教书职业,入党参会,原本职业所需,谁曾想这党会二字,就为你的坎坷道路奠了基。五八年春天,本是春暖花开,你却戴回了一顶历史反革命分子的帽子,帽子无形,威力惊人。这是盘古以来最伟大的发明啊!连孙悟空的紧箍咒也无法相比。早晨扫街,晚上开会,出门请假,来人汇报。远征跃进渠。背矿凤凰山。然而,环境再劣并未把你压倒,因为你心中还有一线光明。那就是正在读书的我,回想三十四年前,春节期间,我尽自顾自己,不想回家过年。大年初一良心发现,才从太原赶回,回到家中,你正吃午饭,却珠泪未滴,怨言毫无。至今想起,我仍羞愧难当。

浩劫年代,年过花甲的你倍受凌辱。怎能忘记,小学背后,灌木 丛中,你白发横披,衣服被撕碎,其情其景,惨不忍睹。陋室之中,你我母子二人四目相对,泣血无声。你只说了一句:“再给妈妈戴上“帽子”,妈妈就不想活了。我虽泪如雨下,却并未反对。这是何等的卑鄙自私啊!

为了自己,我曾想跟你分门另住脱离关系;为了自己,我也曾旁敲侧击,有过埋怨之词,你肯定有所觉察,却深深埋在心底,一如既往,从未有过片言只语埋怨于我。外风再烈,也只能撕碎你的皮肉,一室钝刀,却深深戳进你的心里。种种件件不孝之事,每逢想起,另我五内俱焚食不甘味。

窦娥含冤,六月仍可下雪,老母不白,苍天啊!你在哪里?十多年来费尽周折,你总算平反昭雪。喜讯传来,我多想与你同乐,遗憾的是,你尽卧病在床,痴呆耳聋无法同享。六年来,我虽极尽尽孝顺之能事,但也只是满足了你的胃口,保护了你的肌肤,却再也无法慰藉你那颗备受创伤的心。

呜呼哀哉!倘若阎王有眼,让你换换脑筋,听听这不孝之子发自内心的忏悔,百年见你之时狠狠地扇我几个耳光,我也就稍感心安了。

人生如梦,后会有期,等着我把,妈妈。

公众号:忻州董续文随笔作品

篇2:祭母文 经典范文

许文郁 《 光明日报 》(2014年11月14日 14 版)

翻阅父亲留下的相册,一帧全家福照片的夹页中掉出一张发黄的八开草纸,上面用蓝色油墨刻印着《祭母文》:

维中华民国三十年四月十三日,不孝男重远仅以清酌庶羞之奠,致祭于显妣胡太夫人之灵曰:呜呼吾母,聪睿强健,抗心希谷。教子持家,毕生辛苦。忆儿少时,滹沱为灾。五谷不登,市价九衰。母持家政,勤俭自励。昕夕纺绩,以维家计。聿彼荒年,卒赖以济。河水北徙,家计稍舒。送儿入学,望之綦笃。家庭食用,宁俭宁疏。束脩用品,必丰必腴。在家督教,合丸课书。出门叮咛,倚门倚闾。儿秉慈训,努力攻读。寸阴是竞,不废居诸。洎儿出校,任职教坛。微薪奉母,悉直田园。家虽小康,勤俭如前。母长记忆,娴于掌故。历代忠义,讲说尤著。儿嗜史学,基由此树。母工数学,计算无阻。儿在孩提,教以计数。及习算数,旁通类触。母性严正,教无姑息。尊礼守法,圣贤为期。儿处社会,年四十余。幸免愆尤,母教之基,吾乡居民,率多务农。自兹以降,文风渐盛。群谓吾家,读书以兴。遣子入学,继继绳绳。吾母之教,易俗移风。丙子以还,母居旧京。儿返海外,讲学北平。朝夕承欢,其乐融融。乃未期年,祸乱遽逢。倭寇狂暴,犯我严疆。母还乡里,儿来后方。四载暌违,黯然神伤。今兹受命,掌教乡邦。方期旋里,得侍羹汤。孰谓一别,便成永诀。噩耗传来,五内崩裂。抢地呼天,恨不自灭。呜呼痛哉!母体素健,何以遽逝。儿返桑梓,中途何滞。谁实为之,中天乖离。彼苍何酷,至于如斯。时乱路阻,音书无闻。病未能侍,丧不得临。偷生视息,何以为人。天地昏霾,悲怆惨凄。无日无夜,辗转哀泣。寤寐之间,若母临莅。音容举止,不异畴昔。遽然惊觉,泪湿枕席。忆昔吾母,望儿至亟。儿实不肖,愧无树立。国雠未复,省乱靡平。谨禀遗教,移孝作忠。早复故里,以慰先灵。呜呼哀哉!尚飨。祭文中的“不孝男重远”即我的父亲。读着这字字泣血的祭文,我无法抑制泪水。印象中,父亲一直是很严肃的,喜怒不形于色,终日埋头于他的书稿中。书呆子也有常人的感情吗?在这份祭母文中,我读出了最深沉最挚痛的情感。

父亲出生于1892年,出生时家中只有薄田十来亩,生活极苦,滹沱河水年年泛滥,年年冲洗去家中那仅有的薄产。但是,父亲的母亲,也就是我的奶奶胡老夫人却一心想让孩子念书。机会来了,乡里办起了新式学堂,指派大户人家必须将孩子送学堂读书,大户人家舍不得娇养的孩子,畏惧这新事物:私塾里一个先生管几个孩子都管不过来,洋学堂里那么多小人,能顾得过来吗?遂生出一念:雇一个穷人家孩子代替自己的儿子去洋学堂读书,父亲就成了那个小雇读。

幸耶?不幸?从此父亲就与书结了缘,也与学校结了缘,后来又凭借给人写文书、写对子挣学费读完了高小。为了能够继续深造,1910年父亲考入京师第一师范学堂,那几乎是当时喜读书的穷孩子唯一的选择。那年月的师范院校不仅免学费,还管吃管住管制服,甚至连纸笔墨水都发。1917年,父亲从北京高等师范毕业,教了几年中学后回到北师大。又与几位师大同仁一起办起了志成中学,取有志者事竟成之意。父亲以教书所得在北平宣武门内购得一院房产,遂把老母及家小接来北平,早晚承欢。九一八事变后,日本侵入东北、骚扰天津,父亲痛国势积弱,愤敌寇侵凌,精神深受刺激,赴欧美考察教育并研究历史。1936年归来,一家人重新团聚,教书、办学、搞研究,过了一段安稳日子。1937年“七七事变”,中华民族开始了全面抗战,父亲受命组织北师大等三校西迁,无法顾及老母,遂委托兄长将母亲送回老家饶阳。

1940年,父亲又被国民政府任命为河北省教育厅长,可是当时华北已整个沦陷,河北省政府临时安置在河南洛阳,政府成为流亡政府,在无地盘、无学校、经费极困难的状况下,在洛阳东百余里伊川县白杨镇建立河北省立中学,专收容河北省籍流亡学生,又在洛阳到陕南一路上设立若干流亡学生招待所。父亲终日忙于接收从敌占区逃出的青年学生,在河南洛阳与陕西之间奔波,一面救亡,一面还要与政府和军队的各色人等周旋,筹措救亡经费,甚至要腾出精力与那些妄图发国难财的腐败分子做斗争,忙得焦头烂额。

从这篇《祭母文》中可以看出它写于民国三十年,也就是公元1941年,距今已有73年了,其时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进入最艰苦的相持阶段,而我的家乡河北正处于抗日战争的最前沿。

父亲自小与娘亲,然而局势动荡,邮路不通,等父亲得到家乡消息时,早已无法见到自己母亲最后一面。不能在母亲膝下承欢,不能亲自送别母亲,成为父亲心中永远的痛,也成为他坚持抗战,在异常艰难的情况下,为延续民族文脉坚持办学的恒久动力。

我出生晚,没有见过奶奶,等见到这张照片,已是20世纪70年代初,父亲工作的单位将“文革”初期造反派从家中抄去的部分东西归还,包括那本父亲从美国带回来的厚厚的相册。打开那已被撕裂得残破不堪的相册一页页翻看,见到一张老妇人的照片,身穿一件立领大襟皮袄,头戴一顶深色绒帽,很像上世纪五六十年代电影中的地主婆。看看背面,有父亲追记的“先母遗照”,父亲的先母,是我的奶奶了,但是二十多岁的我却实在看不到这个老妇人与我的联系,或者说,实在不愿承认这个像地主婆的老妇人与我的联系。直到退休后再翻这本相册,在一张全家福的夹册后面看到了那篇《祭母文》,于是我又找出那张老妇人的相片细细看:相片上的老人估计快70岁了,却有着明净的额头,聪慧的双眼,嘴唇很薄,但唇周布满纵向的纹路,显示着性格的坚毅,我终于找到了自己与这位老太太的联系,不仅是因为我的唇周也出现越来越深的皱纹,更因为60岁的我与今天的大多数中国人一样,不再以政治标签认人了。

杜鹃啼血声声泪,读这篇《祭母文》,我相信,20世纪三四十年代的悲惨境遇,不仅是我们一家的痛,也是中国众多家庭永远的痛。回顾历史,在那些疯狂的年月,世界上有多少人家能独享安逸呢?即使在日本本土,“二战”期间,当无数男儿被送到战场做炮灰时,同时就有无数母亲在眼巴巴盼儿却不得见。其实,日本民族也是很重孝的,可是日本军国主义分子的穷兵黩武,却不仅使无数中国人有家归不得,有亲不能养,即使是日本普通民众也不得不承受巨大的痛苦。

心香一瓣,为奶奶,为父亲,也为一切在战争和各种**中失去生命的人。每一代的付出,都能成为对后人的启示。为了母亲,为了孩子,为了我们生生不息的人类血脉,愿世界各民族人民携起手来,共筑和平。

篇3:祭母文 经典范文

据《现代快报》消息, 在母亲去世三周年之际, 贾平凹在家乡的《华商报》上首度发表悼念母亲的文字, 这位文坛大家以最平实的语言回忆了母亲的点滴, 在泪光中完成了他思念母亲的倾诉。子欲养而亲不在, 贾平凹在乡村采风时也发现:农村孝敬父母的风气不浓, 他也想借此呼吁年轻人行孝, “行孝要尽早, 要不到 (亲人) 去世后就后悔莫及。”贾平凹说, 任何人在亲人去世后都有无限遗憾, 觉得生前自己不够孝顺, 因此行孝要尽早, 要不到亲人去世后就后悔莫及。他透露, 父亲生前一直想去北京, 但他当时没钱也不爱出门, 结果不久父亲就去世了, 让他后悔莫及, “我父亲当年爱喝酒, 但我没钱给他买酒, 等我有钱买酒了, 他人却不在了。”贾平凹说, 他最近到农村采风, 发现农村孝敬父母的风气不浓了, 农村里出现很多的空巢家庭, 他也想呼吁一下年轻人行孝要尽早。

篇4:悼词:祭母文

公元2005年9月2日,乃慈母鶴駕辭世周年忌日,不孝兒女子孫後代於靈前泣血頓足、灑淚拜祭曰:天地茫茫,原野蒼蒼,喚母聲聲,悲鴻入耳;奈人仙殊途、隔世相阻,惟有不盡哀傷,借彩雲悠悠,熏風習習而寄之。慈母在天之靈必知子女們一片哀思之心。

念先慈生於公元1930年舊曆冬月20日,時家道清貧,乃受

初等教育,然其母早逝,孱弱少女,獨承家庭主婦漿洗炊薪、扶顧幼妹之重擔。適逢日寇投降、東北解放,乃毅然投身革命事業,並與吾父喜結伉儷。幾十年如一日“襟懷坦蕩,光明磊落;勤勤懇懇,任勞任怨”[/b]。雖文革中多次遭觸鬥,精神幾近崩潰,然理想、信仰忠心不改,“爲人民服務”是其畢生親歷所爲,由此贏得領導信任、群衆敬仰。持家則[b]“尊老敬賢,孝順公婆;相夫教子,真誠奉獻”。晚年淡泊名利,專事家務。本應弄孫含笑、盡享人倫,頤養天年,耐多年操累,積勞成疾,身染肺癌、高血壓等多種重症,雖經醫救,均無奇效,終撒手人寰西歸矣!

慈祥善良之母親:三百六十五個日日夜夜,您之音容笑貌時時刻刻浮現于兒等面前;三百六十五個日日夜夜,您之親切話語隨時隨地回響于兒等耳邊。您之離去是那麽突然、那麽倉促,幾令孩兒們撕肝裂膽、痛不欲生乎!吾等無法多在膝下承歡盡孝,萬不得已方接受這殘酷現實。現今您魂歸何處兮身居何方?唯願早臨西海、恭倨佛班。親愛母親,慈祥媽媽:您給予兒等生命,您哺育兒等成長,您爲此而奉獻了畢生及全力,您平凡而偉大之一生在兒女心中乃日月同輝,與天地共存!

嗚呼慈母,英魂在天;絕塵棄世,今爲周年。

謹以奠儀,拜祭靈前;哀哉慈母,聽兒祭奠:

高風淑儀,博愛慈祥;懿德佳行,美譽達天。

軀體雖隳,英靈萬古;音容猶在,永駐心田。

吾爲長子,它鄉行遠;身不由己,思之常憾。

未陪膝下,承歡盡孝;少跪床頭,短奉茶飯。

養育深恩,環草難報;矚像思親,淚若湧泉。

爾功爾德,刻骨銘心;春暉朝靄,形如泰山。

嗚呼慈母,清福未享,身染絕症,離卻塵凡。

哀哉慈母,精神永駐,身列仙界,蔭佑後寰。

僅於家祭,虔俱此觴,慰告慈靈,伏食尚饗!

不孝男愛國代表全體後輩

敬祭並泣行拜叩之禮

農曆乙酉年七月廿二日

篇5:悼词祭母文

不幸吾母,一别辞尘。

忆思吾母,克勤克俭。

奉侍翁姑,恭敬孝顺,妯娌共处,相爱相亲。

迨生永辈,苦育成人。

筹谋婿娶,万苦干辛。

职尽内助,居贱食贫。

劳劳碌碌,以度长春。

具斯淑德,宜寿百旬。

菽水承欢,略报深思。

胡天不祜,过早亡身。

哀哀儿女,百喊不闻。

薄酒祭奠,聊表微忱。

愿母九泉有觉,来尝来品。

呜呼哀哉!尚飨!

篇6:祭母文悼词

今天我们全家怀着万分悲痛的心情,悼念母亲不幸病逝,并向她的遗体作最后的告别。

首先,我代表全家衷心地感谢各位不辞辛劳地来到这里与我们共同分担这份悲伤。

xx月xx日,母亲不幸脑溢血经医治无效,于xx下午与世长辞,享年xx岁。

母亲为人忠厚老实,正直,待人诚恳,与世无争,生前孝敬老人,无论是何时何地,她总是吃苦在前,享乐在后,为人谦虚低调,邻里关系相处的非常好,从不轻易在子女面前张扬她所取得的荣誉。

我们为有这样的母亲而感到自豪。

母亲一生勤劳、俭朴、心地善良,她把一生全部的心血,全部的爱都倾注在我们兄妹四人和我叔叔女儿许永湘、舅舅儿子鲁立、鲁凯的身上。

拉扯着七个未成年的儿女,历经了常人很难想象的艰辛与磨难。

我们不会忘记在那文革**时期,父亲蒙受政治迫害,在家庭陷于极度艰辛的困境中时,是您独自一人用血汗、用泪水支撑着我们这个大家庭。

我们不会忘记在那段艰难的岁月里,母亲常年起五更睡半夜,为我们缝补衣裳,用顶针为我们做鞋底,至使您的左手指弯曲。

更不会忘记母亲不顾及自己,将您的棉衣和皮袄送到解放路當铺买掉,且是为了我们能吃饱穿暖,真为可怜天下父母心啊……

母亲的一生,勤劳而朴实、平凡而伟大,母亲的一行一行、英容笑貌永远活在我们心中。

无情的现实,只能化作我们对母亲永久的追忆!母亲,愿您一路走好!我们为您选中的乐土,乃是您和父亲在一起永久居住的家。

母亲大人,您终于可以在那里停止匆匆的人生旅途,安心的歇息了,虽然您已经无法再睁开双眼,再看看您钟爱的儿女子孙们,但作为一位平凡而伟大母亲的您可以告慰平生了!母亲,您放心的走吧!我们兄妹也会慢慢地从悲痛和忧郁中走出去,从深切的思念中走出来,我们会彼此搀扶、互相照应,继续着我们漫漫的人生旅途,期待梦中能与您在天国乐土重逢团聚!

母亲突然离世的消息使我们内心感到十分震惊和悲痛。

年事有寿而尽,生命无所不在。

母亲终于与我们永别了,但是她对亲人和朋友的真挚情感,与天地永恒,与枝叶长青。

母亲在我们心中的份量是很重的,我们会思念她,直到永远!

最后我代表全家再次感谢各位为我们的母亲诚挚地送行。

安息吧,亲爱的母亲。

篇7:祭母文的写法

——20120520

吾母因疾,猝然仙逝,寿六十二,慈言在耳。修竹当风,空留孤影,梦里寻娘,此生不应!跪祭慈母,不忍卒书,吾作此文,为谢亲朋!母育两子,吾弟早夭,慈母痛绝,已伤六腑。独子孝亲,吾须早熟,左肩担父,右肩担母,唯其艰苦,从无倦语!戚友乡邻,皆尽所能,常相探看,极乐天伦,感激万千,在此叩谢!

吾父清廉,名高德重,授教一生,尤敬吾母,举案齐眉,相敬如宾,夫唱妇随,华表后人,花甲辞世,琴瑟断绝,吾母伤悲,又有四年。母恋故土,不愿城居,媳贤孙孝,每周探望。衣食供养,求母心安,母虽坚强,抑郁五脏。无药救母,痛哭断肠,虽尽我能,无力回天!严父慈母,皆列仙班。今日家奠,尽此一觞!

凯风自南,祭颂我娘,四德三从,乃其大端。不染一尘,不妄一言,事无巨细,极有条理,恺恻慈祥,待客省己,勤俭辛劳,名传戚里。盛德所辉,一丝不诡,远近亲疏,表里如一。呜呼吾母,母终未死!躯体虽逝,灵则万古!养育深恩,报之何时?有生一日,皆报恩时!回报社会,念兹在兹!子孙奋发,诗礼传家!

呜呼哀哉!慈母倚门情,游子行路苦

篇8:赏析文言文祭母文

吾母程氏,讳名秀珍,原藉南部,迫于生计,后迁苍溪。姐妹五人,吾母为长,生于贫苦,绳床瓦灶,萍踪异乡。年方及笄,远嫁他方,上事公婆,下抚幼叔,辛苦倍尝。初到异地,房无一间,借人牛棚,再住仓库,饥寒交凑。白日出公,夜晚筑房,肩担背扛,三间草房,艰辛备尝。碧玉之年,连诞四子,儿多母苦,三餐不继,一贫如洗。青春年华,幸福难觅,重活粗活,内外相兼,劳累终年。为儿读书,有病不医,自甘辘辘,费尽心酸,毫无怨言。积劳成疾,一生多病,然为儿计,宵衣旰食,不计寒暑。吾母一生,如蚕吐丝,舐犊之情,亲子之爱,撼天动地。吾母一生,上孝父母,下和亲朋,外睦近邻,莫不称颂。吾母一生,挺风迎浪,历经万难,自爱自强,豁达乐观。待到晚年,儿孙绕膝,合享天伦,岂料吾母,天不假年。癸巳深秋,长空惊雷,鹤驾西去,魂归瑶台,寿享六三。青山垂泪,绿水含悲,与母永别,肝肠寸断,呜呼痛哉!母之大恩,无以为报,嗟儿不孝,愧心难当,呜呼断肠!黄泉永寐,冢中独眠,思母懿德,念母慈颜,戚切怆然。魂兮归来,如生如存,魂兮归来,若有来生,重续亲缘。祈愿吾母,含笑安息,成就菩提,肉体虽隳,阃范永彰。

其铭日:时光荏苒兮,转瞬半年;缅怀慈母兮,涕泪浸衫;音容宛在兮,风范永传;教子以德兮,勤劳立身命;与人为善兮,宽宏友四方。

本文来自 360文秘网(www.360wenmi.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祭母文 经典范文】相关文章:

予母文经典散文04-21

经典论范文05-15

表白经典范文05-15

短信经典范文05-16

搞笑经典范文05-16

感悟经典范文05-16

经典表白范文05-16

经典短信范文05-16

经典长文范文05-16

经典短句范文05-16

上一篇:高丹地理教学反思下一篇:中学生运动会班级口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