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灌井措施

2024-04-09

防灌井措施(通用2篇)

篇1:防灌井措施

修筑防洪沟

位于山前平原地区的煤矿,在其矿区范围内,多无大的地表水系成为矿井充水的主要水源。山地矿井的大气降水常常以山洪或潜流的形式泄入矿区补给含水层,或者从开采造成的陷落区或裂隙进入矿井。如果井口位置选择不当,位于最高洪水位以下,则有山洪直接灌入井口的危险。

一、修筑防洪沟的实例

山西柳林大庄煤矿,地层走向与山坡走向一致,石灰岩岩溶发育,由于长期大量排水的结果,沿山前出现长数公里的大范围沉降带及塌陷坑,每当雨季矿井涌水量很大,排不胜排。为杜绝山洪流入塌降沉陷地带,该矿在沉陷带上方,垂直于来水方向开挖了长达几公里的排洪防洪沟,使山洪沿沟泄向井田以外,避免了山洪危害。

淄博西河矿八号井处于丘陵地带,雨水顺山坡向低凹处汇流补给矿井。为防止水灾,减少矿井涌水量,该矿根据地形开挖了由大小沟渠组成的疏水网,将雨水导入山脚疏水沟,并引到边界以外,效果显著。

二、防洪沟的位置

防洪沟的位置选择是矿井地面防水工程成败的关键。防洪沟的选地原则应是:

① 尽量不改变自然流向;

② 尽量利用天然的或人工的已有的沟渠和地形;

③ 防洪沟渠的曲率半径不应小于沟宽的5~10倍;

④ 要布置在矿区或井田范围以外;

⑤ 防洪沟要避开与矿井充水有关的含水层露头区、断层破碎带、岩溶发育区。如必须穿越上述地带时,防洪沟应作防渗处理;

⑥ 防洪沟线路应选择工程地质条件较好,没有山崩、滑坡危险的边坡和岩层较坚实的地带。

⑦ 集洪范围应能最大限度地汇集流入矿区内的洪水。

三、防洪沟的断面和坡度、边坡

防洪沟断面大小应以雨季时能迅速排出汇流最大山洪为准。这必须了解矿区历年最大洪水量,计算出最大设计流量,求出最优断面。

防洪沟的坡度应与地形坡度大体一致。在地形过陡的地段,为防止流速过大引起冲刷,可设置跌水设施。

防洪沟的边坡,要根据设计线路通过地段的工程地质条件以及护砌情况确定。

封堵通道,排出积水

一、封堵陷坑、裂缝

矿石采出之后地下形成采空区,上覆围岩失去支撑,顶板产生移动、变形、破裂以致大面积冒落,随着开采范围的扩大,岩层移动下沉可以扩展到地表,形成下陷盆地、塌陷坑及裂缝。这些都是大气降水和地表水系灌井通道。

例如淮南矿务局九龙岗矿,由于地层倒转,石炭纪太原组石灰岩覆于煤层之上,煤层开采后,顶板石灰岩扒缝,形态似叠瓦,垂直地层走向分布,宽达1000米以上,裂缝张开度极大。有些矿井顶板裂缝与原有岩溶裂隙、溶洞相通,上至地表,成为大气降水、地表水进入井下的通道。在急倾斜金属矿,不仅顶板冒落会造成塌陷扒缝,有时底板方向亦有类似通道产生。

封堵陷坑、裂缝的方法有:

① 将洪水引出塌陷裂缝区

除设置防洪沟不让洪水进入塌陷裂缝区外,还要将塌陷区内降水及时引流出矿区。为此,可在塌陷裂缝区的外围开挖截水沟渠,在塌陷区内开顺水沟,将降水集中到不致渗漏于井下的地段,然后引出矿区。

② 充填塌陷坑和裂缝

用土、石充填陷坑的方法是,下部先充填石块、废石、矸石,上部覆盖泥土、粘土,并分层夯实,使之高出地面0.5m~1m。

③ 围截隔离塌陷裂缝区

当无法回填洪泛区内的塌陷群时,可用土堤将其围截隔离,以防洪水漫灌。

湖南水口山铅锌矿用此法隔离了曾家桥大塌陷区;湖南斗笠山、恩口等煤矿均用此法收到地面防水的效果。

二、排出地表积水

大气降水在矿区地表洼地聚积,形成地表水体。这种积水遇到矿区地表土层薄、透水性强、浅部灰岩岩溶发育时,会形成矿井充水的水源,应尽快排出。地表积水的排出,必须根据矿区的具体情况,选择切实可靠的排出方法。

① 如条件允许,应优先采用自流排水。即从积水区开排水沟,将水引到矿区范围之外。在开挖排水沟前,要事前进行现场勘查,选择排水沟线路、坡度,然后通过水力计算确定断面形状和尺寸。

② 修建泵站;机械排水。不具备自流排水条件者,必须修建泵站将积水排出。

泵站有临时泵站与永久性泵站两种。临时性泵站在雨季建立,用后拆除;永久性泵站,建立之后长期使用。泵站的排水能力、排水量和排水时间、地形条件、设备利用率等是综合考虑修建何种泵站的依据。

排除积水必须防止回灌和倒渗现象。因此,要尽可能将排除之水送到远离积水区或远离其他可能渗入井下的地点,沿途沟渠要采取防渗措施。

若是积水范围不大,积水不深,而且附近取材又方便的情况,在排出积水后,可用粘土将洼地填平、夯实,以防再次积水。

河床铺底或河流改道

一、河床铺底

当河流、沟渠等地表水系流经矿区断层破碎带或石灰岩含水层露头带时,河水可能会沿河床或沟渠底部漏失,渗入井下,成为矿井充水的水源。

在不适宜改道的情况下,可在河床、沟渠底部的漏失地段,用防漏防渗材料,如粘土、料石或水泥等铺设河底,修建不渗水的人工河床,以防止河水向井下渗漏。

修建人工河床应注意的问题:

① 要进行水力计算,确定新河床断面,但比原河床断面不应缩小太多;

② 就地取材,修建防漏、防渗层,还应满足防浸蚀、防冲刷的要求;

③ 对砂、卵石河床,因其易于变形,不能用刚性材料砌筑;

④ 在基岩上浇筑混凝土时,要注意清基;

⑤ 在北方矿区,要注意防冻;

⑥ 对岸坡有漏水的河床,岸坡应和床底同时进行同样的衬砌。

四川南桐某矿修建人工河床后,雨季矿井涌水量比原来减少30%~50%;京西煤矿有一条4.4公里长的沟渠渗漏严重,人工铺底后,基本消除沟渠渗入井下;新博矿一号井,有一条叫孝妇河的常年河道从井田中心穿过,采用河床铺底后矿井全年平均涌水量减少30%。

二、河流改道

流经矿区的河道,如其下方有岩溶含水层,河底裂隙多,不适宜修建人工河床时,应考虑将河流改道,即用人工河道将河水引出矿区之外。

① 改道路线。新河道线路距离要求最短;新河道要避免走上坡,尽可能避开不稳定土层或渗漏严重的地层;新水道路线要综合考虑井田防治水、矿区远景规划、农业及环境等因素。

② 新河道起止点的选择。起点应顺势诱逼河水流入新河道;起点要选在不易被冲刷的稳定地段;新河道的终点与原河道两相接处的交角不宜过大,以免对河岸冲刷;新河道起点,即原河道的上游,应设置拦河坝将水流导入新河;拦河坝与新河起点之间应保留一段距离,以免拦河坝被洪水冲溃。

③ 旧河道必须进行处理。为防止旧河道给开采造成隐患,必须先将旧河道积水排出,再用粘土和矸石填平,将废旧河道改成良田,既可防雨水积聚,又可增产利民。必要时要清除淤泥积沉物。

④ 局部去弯取直,减少河水流经矿区的途径;用人工引流将矿区河水引到下方矿外河中。这两个办法可不必全部改道,只进行部分调整。

填堵老窑井口

中国采矿历史悠久,一些老矿区均有老窑,古坑密布,而且老窑多分布在露头附近或洼处,造成雨水汇积。老窑井深水大,对深部矿区存在潜能位压,一旦突水则压高量大,伤亡惨重。

封闭这些老窑井口应先行调查、绘图,事后作出标记。大井口可用水泥盖封闭,再用黄土堆满盖上;浅而小的旧坑老窑井口可直接就近取土填塞;对靠近河沟的井口,应加盖1米厚的灰土,并使井口高出地面1米以上。

处于农田内的井筒,在填实后还应在距地表以下2米处打厚度不小于1米的三七灰土,然后再覆以耕土,这样,既可防止渗漏雨水,又不妨碍耕种。

位于山坡上的古窑井口,可用片石砌一高度不小于1米的圆型挡水墙,拦截雨水灌入。

除古窑旧坑外,矿区对近年乡镇、个体开的小煤窑或民窿金属矿的废弃坑道、井口,亦应同样关注。

篇2:防灌井措施

按照集团公司“安全生产月”活动安排,6月17日-6月23日为应急预案演练周,在此期间,忻州公司在泰安煤业公司举办洪水灌井灾害预防演练。泰安煤业准备工作就绪后,将演练时间确定为2013年6月18日上午10:00。

一、演练过程

上午9:50特邀前来观摩指导此次预案演练的保德县安监局和煤管局领导来矿,在矿井工业广场机修车间前的主席台就座。公司将预案演练准备情况向领导汇报后,演练与上午10:00正式开始:

9:55值班调度员接到主井口值班员的报告,主井口已灌入洪水,9:56值班调度员接到副斜井口检身人员报告,副斜井受洪水威胁有洪水灌入的迹象。值班调度员立即向雨季“三防”应急抢险领导总指挥汇报情况,10:00总指挥接到汇报立即下令启动《雨季“三防”应急预案》和《发生洪水灌井事故应急抢险演练方案》,同时拉响防洪警报。

“呜呜呜呜呜”的防洪警报在泰安煤业上空响起。调度室一名调度员立即用内线电话通知正在井下作业的8102综采队、8103运输顺槽综掘一队、8103回风顺槽综掘二队等井下32名作业人员向附近的避难硐室和救生舱撤退。

调度室另一名调度员用外线电话将洪水灌井险情向忻州有限公司、保德县安监局、保德县煤管局汇报。同时向河保偏救护队和保德县德馨医院120急救中心发出求电话。

10点10分,第八小分队队长赵兵带领20名队员赶到现场指挥部,第七小分队队长曹子文带领18名队员赶到现场指挥部,第二小分队队长张峰带领22名队员赶到现场指挥部,第五小分队队长陈建国带领9名队员赶到现场指挥部,第11小分队队长乔劲松带领22名队员赶到现场指挥部,第9小分队队长魏俊利带领10名辅助救护队队员赶到现场指挥部。机声轰鸣,13台防洪车辆赶到现场。

现场总指挥周二文命令立即开展防洪抢险工作。

1、主井口:第八小分队在赵兵带领20 名队员调动机具立即开展防洪抢险工作。

2、副井口:第七小分队在曹子文带领18名队员调动机具,关闭防水闸门后开展防洪抢险工作。

3、回风立井:第二小分队由王爱国带领22名队员调动机具立即开展防洪抢险工作。

4、第五小分队由陈建国带领9名队员,对孙家沟乡石塘河上游的讯情进行观察;及时向调度室汇报水情变化情况。

5、第十一小分队由乔劲松带领22名队员,地面所有关闭井口及地表塌陷区裂缝有无积水涌入,及时向调度室汇报情况。

6、第九小分队由魏俊利带领10名队员,负责井下撤人及人员清点。

10时15分左右,井下人员汇报被困,已分别撤退至避难硐室和移动救生舱。

10时23分笛声长鸣,河保偏救护队和120急救中心赶赴现场应急救援指挥中心,待命救援。

10时27分,主副井灌水得到治理后,现场总指挥周二文命令副井防水闸门打开,由矿山救护队12名队员和第九小分队魏俊利带领10名辅助救护队员下井进行搜。

10时53分,井下23名被困矿工被成功解救出井,井口健身房核对出入井人员,确认全部升井后,向现场总指挥汇报。

10时58分,现场总指挥周二文向总指挥汇报人员全部解救。

11时,洪水退去,演练总指挥卢义宣布演练结束。11时20分,在综合楼3楼会议室召开由观摩领导和公司区队长以上负责人参加的演练总结。对演练成绩进行了肯定,同时提出了演练工作中存在的不足,要求进一步改进。

二、演练效果

1、通过本次洪水灌井应急预案的演练,切实检验了我公司各部门对突发事件的应急组织能力、协调能力、快速反应能力和应急处置能力。

2、锻炼了职工队伍,提高了职工对矿井重大灾害的防范意识、自主保安意识和对井下避灾路线的熟悉程度。通过职工之间的协同工作增强了团队精神。

3、检验了“雨季三防”应急救援预案的可操作性,暴露了我公司“雨季三防”工作中存在的疏漏和不足,及时发现了《预案》在执行过程中所存在的问题,为下一步工作的改进和提升找到了依据。以便更好的修改和完善。

三、存在问题

1、副斜井演练过程中跺设的沙袋数量少,不能满足防洪要求。

2、部分参加演练人员不严肃,抢险救灾的紧张气氛不足。

3、演练结束时,缺少现场总指挥向演练总指挥报告的环节。

四、整改措施

1、加强职工安全意识培训,提高职工对矿井防灾抗灾工作的认识。

2、加强处置重大事件时的组织领导,做到紧张有序。

3、应急小分队为便于实际操作,应已单位为单位,根据险情和具体情况灵活调动人员。

4、河保偏救护队离矿距离远,遇堵车不能及时赶到,延误抢险最佳实际,应对辅助救护队加强培训,组织一支素质过硬的辅助救护队伍。

5、根据这次演练发现的问题对“雨季三防”应急预案做进一步的修改和完善。

2013

年6月18日

泰安煤业有限公司 洪水灌井预案演练总结

上一篇:天使的守护作文下一篇:黑梦观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