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施工措施和预防发生措施

2024-04-17

文明施工措施和预防发生措施(通用8篇)

篇1:文明施工措施和预防发生措施

漯河市第六人民医院热力管网工程土建

(施工)

预防主要伤害发生的措

河南省恒辉建设工程有限公司 2015年1月6日

预防主要伤害发生的措施

1、确保安全生产的组织措施

(1)安全生产原则:保证安全施工,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劳动法》、《河南省建设安全生产管理办法》、《职业病防治法》。

(2)安全生产目标:死亡率为零,无重大工伤事故发生,轻伤频率控制在千分之一以下。

(3)安全管理方针:安全第一,预防为主。(4)确保安全施工的组织措施

建立安全保证体系,强化安全意识,建立安全组织保证体系:针对该工程的规模与特点,以项目经理为首,由工长、安全监督员、技术负责人,各施工队伍等各方面的管理人员组成安全保证体系,使安全教育经常化、管理制度化。

2、保证安全生产的技术措施

(1)安全用电

所有电器设备及供电设施都要按照要求设置明显醒目的安全标志,操作规程。使用带电设备,按规定使用安全劳保用品。

施工现场临时用电设置专用保护零线,使用五芯电缆配电系统采用“三级配电两级保护”,装设漏电保护器,实行“一机一闸”。根据JGJ59---99标准,现场施工编制单项用电施工方案,指导临时用电工程的设施布局和线路敷设符合国家标准的规定。

一切电器线路的安装和拆除符合用电安全规定要求,审核合格且持上岗证的电工操作员,昼夜轮班24小时在岗。

使用带电设备如电夯、振动棒、搅拌机等,佩戴绝缘胶鞋、手套等安保用品。

施工机械、电动机具有良好的接地保护装置,皮线无破损。(2)施工生产过程安全控制

工作坑开挖时,为防止塌方,根据现场的实际情况采取适当的开挖方法来保持沟壁的稳定性。

在需要的时间和地点,设置护板、栅栏,晚上应挂红灯示警,为公众提供安全和方便。

砌筑工程物料堆放,高度不超过1.5M,砌体高度超过1.2M时,必须搭设脚手架。

挖方施工中遇到道路的标志(如水准点、坐标点等)和不拆除的电杆时,应按有关规定给予保护,需要迁移的设施应督促有关部门尽快迁移,以保施工安全。

挖方施工中,对地下隐蔽管线的具体位置,必须作出明显标志,向施工人员进行详细的交底,施工人员在开挖时要细心、准确、防止挖断光缆、电缆线触电、自来水污水管溢漏,或挖破煤气管道发生爆炸。

筛白灰的工人应穿上工作服,脖颈围上毛巾戴上手套、口罩、护目镜、防护帽等,防止伤害皮肤。

沥青碾压时,压路机司机应检查压路机前后左右是否有人,工具或障碍物,以免发生事故。

采取措施保护施工现场附近的环境,避免因施工引起的污染、噪声和其它因素对公众或公众财产造成伤害或妨碍。

3、安全管理制度

执行国家有关安全生产和劳动保护的法律、法规、制度,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加强规范化管理,坚持安全生产的宣传和教育,做好安全检查。项目经理为安全责任人。

做好各级安全技术交底,严格执行安全技术操作规程,严禁违章指挥、违章操作。

组织安全教育和全员安全活动,对作业人员进行安全操作规程培训,提高作业人员的安全意识,避免产生安全隐患。

建立健全安全生产检查制度,每次检查都应填写记录,编写检查报告,同时要定期召开安全生产分析会,对存在问题提出改进措施,对先进经验加以推广,确保安全施工。

安全隐患处理:项目工程部对安全检查发现的安全隐患立即发出安全隐患整改通知单。受检单位对安全隐患原因进行分析,制定纠正和预防措施。纠正和预防措施经安全领导小组批准后实施。安全检查人员对违章作业和违章作业行为向责任人当场指出,限期纠正。安全员对纠正和预防措施的实施过程和实施效果进行跟踪检查,并保存验证记录。

安全事故处理:“坚持事故原因不清楚不放过,事故责任者和员工没有受到教育不放过,事故责任者没有处理不放过,没有制定防范措施不放过”的原则。事故处理程序为:①报告安全事故:事故发生后,现场人员立即将有关情况上报安全生产部、项目经理,并由项目经理上报至公司主管部门及领导。公司主管部门视事故伤亡人数或直接经济损失情况,按规定向政府主管部门报告。②事故处理:抢救伤员、排除险情,防止事故蔓延扩大,做好标识,保护好现场。③事故调查:项目经理指定技术、安全、质量等部门负责人,会同公司工会代表及有关专家组成调查组,开展调查。④调查报告:调查组把事故经过、原因、性质、损失责任、处理意见、纠正和预防措施撰写成调查报告,并经调查组全体人员签字确认后报公司安全主管部门及领导。

3)认真执行安全教育制度、安全检查制度,设立安全监督岗,支持和发挥群众安全人员的作用,对发现的事情、隐患立即整改,责任到人。

强化对职工安全生产和安全常识教育,牢固树立法制观念和安全第一的思想。组织施工人员认真学习《施工技术安全规则》及我单位《安全生产管理办法》,项目部《安全生产制度》,进行安全规程培训,选择经过考试合格的施工人员上岗,提高全员安全意识。

编制《安全生产制度》,把安全责任目标分解到岗、落实到人,确保施工安全。

实施各级人员安全教育。安全教育程序如下所示:

安全教育:新工人在岗教育→安全资料下发→安全教育考试→结果上报项目经理。

特种工人:培训教育→培训资料下发→考试合格发上岗证→上报安全监督员。

班前教育:技术交底→班前检查→上报技术负责人。

实施“施工生产安全否决权”,对于影响施工安全的违章指挥及违章作业,限期整改。

4)对重要分项工序制订详尽的安全方案并认真落实。各级领导在下达任务时,同时下达安全指标。检查工作时,同时检查安全措施执行情况。

5)消防与保卫

建立健全的消防、保卫制度,成立消防、保卫小组,实行昼夜轮流值班。在施工现场设置符合消防要求的消防设施,并保持完好的备用状态,严格执行用火制度。

发电机等机械用燃油隔离存放,并设置消防器材。

实行责任联防,共同做好保卫工作,严防不法分子偷盗财务和流氓滋事。

保持现场110、119、120等二十四小时畅通,发现火情、重病者及时求助。

善后处理由后勤负责人及处工会和单位有关人员负责伤亡家属接待,妥善处理善后事宜,做好说服教育工作。

漯河市第六人民医院热力管网工程土建

(施工)

文明施工的主要组织措

河南省恒辉建设工程有限公司 2015年1月6日 文明施工的主要组织措施

一、文明施工目标:创建文明工地

为完成以上目标,维护周围居民的健康、安全和市容市貌,树立我单位的良好形象,拟从以下几个方面作好文明施工:

1、建立文明施工管理机构

项目经理部成立文明施工小组,负责文明施工管理制度的制定,落实和周检制度落实。

2、采取施工围栏措施

施工围栏上设施工警示牌,夜间挂红灯,并保证施工沿线在夜间有足够的照明设施。各交通路口设置明显的导向标志并设专人值班,维持交通畅顺。

施工期间,将根据监理工程师、业主和政府有关部门要求,在要求的时间和地点,提供和维持所有的照明灯、护板、围墙、栅栏、警示信号和标志和值班人员,对工程进行保护和为公众提供安全和方便。

施工期间采取有力措施保证沿线单位,居民的出入及道路的畅通,确保出入口和道路的畅通。

3、文明施工的宣传和监督

学习文明施工管理规定,在每周安全学习例会中穿插文明施工管理规定的学习内容,使每个职工明白文明施工的重要性。

做好施工现场的宣传工作。注意搞好与沿线单位、居民的协调工作,以便工程顺利开展。施工现场办公室外悬挂施工示牌,标明工程名称、工程负责人、工地文明施工负责人、施工许可证和投诉电话等内容,接受广大市民的监督。

二、环境保护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做好环境保护工作日益显出其地位的重要性和迫切性。我项目部结合本行业和工程施工特点,积极做好环保工作,并制定具体措施如下:

学习环保知识,法律法规,开展环保知识宣传,提高全体员工的环保素质。并以墙报、简报、宣传标语的宣传形式开展环保宣传工作。

防止噪音污染和光污染:给噪音大的设备搭设隔音棚,尽量降低其在使用过程中所发生的噪音污染。

不在夜间使用噪声大的机械。夜间施工使用高亮级灯照时,设置挡板,避免照明时强光干扰居民生活和司机夜间行车安全。

防止生活污水污染:施工现场的办公场所、生活区的布置综合考虑排水系统,以防生活用水污染市容。设立专职的清扫人员,对办公、生活区的环境卫生进行清扫,定期清除“四害”,保持环境卫生,垃圾按环保要求进行处理。

防止粉尘、废气污染:合理安排施工作业面及布置临时设施,石灰须在郊外集中消解,集中拌合后运往工地使用。施工现场经常洒水,保持现场路面不起灰尘。

篇2:文明施工措施和预防发生措施

1、明确施工安全管理目标

1.1安全生产目标: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杜绝人身死亡事故;杜绝重大机械、设备损坏事故;杜绝重大火灾事故;杜绝负主要责任的重大交通事故;无重伤及以上事故,尽量减少轻伤事故。1.2为确保证现场作业施工安全,维护工地正常生产秩序,强化“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

2、设立安全管理机构并形成主要职责管理体系 2.1 安全生产

成立以项目经理为首的安全生产管理小组,该工程设专职安全员,各施工班组设兼职安全员,建立一整套完整有效的安全管理体系。2.2 安全管理制度

安全技术交底制:根据安全措施要求和现场实际情况,各级人员需亲自逐级进行书面交底。在项目建设过程中,建立相应的《安全卫生岗位责任制度》、《安全卫生培训制度》、《安全卫生检查制度》、《事故管理制度》、《安全卫生设施维护制度》等制度。

2.3 大、中型机械设备实行验收制:凡不经验收的一律不得投入使用。2.4加强安全教育,做到安全教育制度化、经常化。建立周安全活动制:经理部每周要组织全体工人进行安全教育,对上一周安全方面存在的问题进行总结,对本周的安全重点和注意事项作出必要的交底,使广大工人能做到心中有数,从意识上时刻绷紧安全这根弦。

2.5 定期检查与隐患整改制:经理部每周要组织一次安全生产检查,对查出的安全隐患必要措施、定时间、定人员整改,并作出安全隐患整改消项记录。2.6 管理人员和特种作业人员实行年审制,每年由公司统一组织进行,加强施工人员的安全考核,增强安全意识,避免违章指挥。2.7 实行安全生产奖罚制与事故报告制

危急情况停工制:一旦出现危及职工生命财产安全险情,要立即停工,同时即刻报告相关单位,及时采取措施排除险情。

2.8 持证上岗制:特殊工种必需持有上岗操作证,严禁无证操作。

3、严格遵守国家现行的有关安全技术规程、文件,认真执行工程招标文件规定的施工安全要求和规定,针对本工程特点,制定专项安全防护管理制度和措施。

3.1制定劳动防护用品管理办法,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保障职工在生产劳动过程中的安全和健康,防止和减少各类因工伤亡事故、职业病与职业中毒事件的发生。3.2制定工伤事故统计报告和调查处理规定。

3.3 制定设备及物资存放安全管理规定,搞好设备、物资存放,安全地投入工程建设

3.4制定安全防护用具管理制度,安全防护用具,必须符合国家规定的质量标准。

3.5制定高处作业安全规定,高处作业的标准:凡在坠落高度基准面2m和2m以上有可能坠落的高处进行作业,均称高处作业。

3.6制定危险物品安全管理规定,本规定中所指危险物品系:具有易燃、易爆、腐蚀毒害,放射性等有毒有害物品。

3.7制定交通安全管理规定,车辆使用单位应认真组织、合理安排各类车辆的施工作业

3.8制定安全档案资料管理规定,安全档案是重要的技术档案,为方便工作和总结经验教训,应重视建立健全安全档案,及时收集、保存、积累和整理各类安全管理资料入档。3.9制定班组安全建设与管理规定 3.10制定安全设施标准化管理规定,安全设施标准化管理日常工作由安全监察部门负责,各级安全员检查后,由施工队负责人组织整改落实完善。

4、施工安全组织技术措施

4.1施工总平面布置及临时设施安全管理规定。油库、氧气、乙炔库应布置在边远人少的安全地点,易燃材料库要设于拟建工程的下风向。与非燃烧材料库间隔15m。与永久性建筑物和构筑物、职工宿舍、易燃材料库、各类木材堆等间隔20m。

产生有害气体和污染空气的沥青熬制、石灰熟化等。选择施工现场的下风方位。距建筑物及易燃物不近于20m。尽量减少热沥青的水平运输距离。

电气设备及变配电设备的位置。变压器应设在施工现场边角处,并设围栏,避免高压线穿过工地;进入现场的主干线尽量少,根据用电位置在主干线的电杆下部宜设分电箱,避免维修电工经常上电杆带电接线,以减少电气故障和触电危险。

土石方、砼设施的堆放位置。标明土石方的堆碴场,弃碴位置。砼设施应与槽、坑、边坡保持一定的安全距离,避免发生坍方;应与机械设备保持一定距离,便于安全操作与维修。塔吊、门机与建筑物的间距应满足其回转的安全距离与搭设脚手架及安全网的需要。井字架、龙门架及其它主要施工机械的位置都应满足使用与维修的安全距离。以上设施都应在施工总平面布置图中标明定位,不得在施工过程中临时乱定位。

临时设施管理:施工道路、人行通道,机械设备停放、物资存储,施工用电,加工场所,人员住房,办公地点等的布置均要符合有关安全规定。集中办公和人员居住之处的入口或醒目地点应有施工公告牌、安全纪律牌、施工现场安全管理规定、施工区域平面布置牌,施工概况牌等。施工现场要有明显的安全标语和安全警示牌。4.2在高边坡、山坡附近进行开挖时,应加强安全监测措施。在大风、大雨和照明不足的情况下,禁止在边坡上工作。更不得在危险的边坡、峭壁处休息。

4.3现场施工用高压线及设备禁止使用破损或绝缘性能差的电线,严禁电线随地走,电器设备要有良好的保护接地和接零,传动装置有防护罩。

4.4加强防火消防管理,切实加强火源管理,易燃、易爆制品指定专人管理,焊工作业时必须清理周围的易燃制品、消防工具、器材要齐全并安装在适当位置,制定专人负责清理定期检查。

4.5上岗人员必须戴安全帽,上高处作业人员必须系安全带,浇灌时,活动漏斗上和吊车起重臂下严禁站人。

4.6安全用电,电器设备必须安装漏电保护器,输电线路须按规定连、架设,如不能架设,必须铺设安全可靠的电缆。

4.7所有施工设备在使用前一定要试运行,确认正常后再正式运行。凡不符合安全要求的机械,设备禁止使用。

4.8吊装时要听从指挥人员的信号,信号不明确或可能引起事故时,应暂停操作,各种电动具必须按规定接零接地,并设置单一开关,遇有临时停电,必须拉闸加锁。

5、施工质量安全保护措施

在各地块基础的施工中,必须确保安全,严格杜绝各类事故的发生。要在思想上高度重视,制定切实可行的安全制度与措施,并要做到有效地预防。若万一发生事故,就要及时采取有效措施进行处理。

本工程人工挖孔墩所在部分位置为新近回填土,且回填时间短,施工时需密切观察,保证施工安全。

5.1 孔内必须设置应急软爬梯,供人员上下井使用的电葫芦、吊笼等,应安全可靠并配有自动卡紧保险装置,不得使用麻绳和尼龙绳吊挂或脚踏井壁凸缘上下,电葫芦宜用按钮式开关,使用前必须检查其安全起 吊能力.5.2 每日开工前必须检测井下的有毒有害气体,有足够的安全防护措施,墩孔开挖深度超过10m时, 应有专门向井下送风的设备,风量不宜少于25L/S.5.3 孔口四周必须设置护栏,并加0.8m高圈栏围护.5.4 挖出的土石方应及时运离孔口,不得堆放在孔口四周范围内,机动车辆的通行不得对井壁的安全造成影响.5.5 施工现场的一切电源、电路的安装和拆除必须由持证电工操作,电器必须严格接地,接零和使用漏电保护器,各孔用电必须分闸,严禁一闸多用,孔上电缆必须架空2.0m以上,严禁拖地和埋压土中,孔内电缆、电线必须有防磨损、防潮、防断等保护措施,照明应采用安全矿灯或12V以下的安全灯.5.6 井下通讯联络要畅通,施工时保证井口有人,井下工作人员必须经常检查井下是否存在塌方、涌土和流砂迹象,若发现异常情况应停止作业并通知有关单位及时处理.5.7 墩孔开挖须进行施工降水.5.7.1 降水方法应根据地质和水文资料,充分考虑墩孔开挖深度及降水影响区域内的基坑支护结构, 周边建筑物,地下埋设物等对降水反应的敏感程度等因素,并按保证相邻建筑物、地下埋设物的有效措施后方可施工.5.7.2 在设计降水系统的平面布置和施工程序时,应采用整个场地地下水位相互平衡措施,严禁大量抽水外排,应预测对周围环境的影响,对影响区内原有的建筑物,地下管线以及基坑支护结构应进行监测,并采取必要的预防和控制等有效措施.5.8 墩孔孔底挖至设计标高或持力层时后,经有关部门(勘察、设计、质监、监理、甲方代表等)人员鉴定,经认定符合设计要求后,方可进行孔底扩孔,扩大头尺寸应符合施工图要求.5.9 人工挖孔墩墩长应小于15米,墩长大于15时米应经相关部门报备,并经专家审核后方可施工。5.10 本工程所处场地地层较不稳定,岩土层层面起伏变化大,人工挖孔墩,相邻墩长不宜相差太大应满足相应规范及规定要求, 相邻墩长大于规范要求,应采取相应构造措施进行处理。

5.11 施工单位应提出开挖顺序、施工组织方案后方可施工 ,按实际情况应先施工长桩后施工短桩

5.12 当墩距较小(≤2.5米),地下承压水较高,软弱土层、残积土、坡积土、砂土等地基不应采用全面开挖,应采用间隔开挖,间隔开挖的最小施工净距不得小于4.5m.待第一批墩浇灌混凝土且强度达到设计强度60%时,再开挖相邻墩.5.13 成孔挖土与护壁灌注交替进行,以每一节作为一个施工循环(即挖完每节土后接着浇灌一节混凝土护壁),一般土层中每节高度为500~1000mm,每节护壁均应在当日连续施工完毕.5.14 护壁混凝土必须保证密实,根据土层渗水情况经设计单位同意后可使用速凝剂,护壁模板的拆除一般应在24小时之后进行,发现护壁有蜂窝、漏水现象时,应及时补强以防造成事故.5.15 钢筋笼堆放及运输过程,严防扭转及弯曲,安放要吊直对准孔位缓慢下降,避免碰撞孔壁,就位后应立即固定,要注意钢筋笼的下掉与上浮,若下笼受阻不能强行冲击,必须提笼扫孔重新下笼。笼体起吊要直,接头焊接严格按规范和设计进行。吊筋要牢固地焊接在钢筋笼上,并将以上端固定,以防其下掉与上浮。

设计负责人:

xxxx工程有限公司 2012年x月x日

一般有四项措施:

(1)提高设备的安全可靠性(这是从物的因素考虑的一项重要措施);(2)提高劳动者的整体素质(这是从人的因素考虑的一项重要措施);(3)切实做好个人防护;

篇3:输液反应的发生和预防措施探讨

1发热反应的发生和预防

1.1 因素分析

发热反应是输液反应中最常见的一种反应, 因输入致热物质所致。多由输液器具清洁、灭菌不彻底或被污染、有效期已过、输入的溶液或药物制剂不纯、消毒灭菌保存不良、输液过程中未能严格遵守无菌操作原则等所致, 同时病室内的陪侍人、探视人、室内温度、操作环境和药物等与输液发热反应有密切的关系[1]。另外, 发热反应与输液当时患者的体温也有关系, 一般表现为输液后数分钟至1h发生发冷、寒颤继而发热, 轻者体温38℃左右, 于停止输液后数小时内体温自行恢复正常;重者初起寒颤, 继而高热, 体温可达41℃, 并伴有头痛、脉搏加速、恶心、呕吐等全身症状。具体原因如下: (1) 各种药物性因素。有些药物进入人体和蛋白质等大分子物质结合, 形成结合抗原而引起变态反应。另外药物质量对输液反应影响也很大, 如部分中药制剂纯度不高。 (2) 输液器的质量因素。目前大多数医疗单位静脉给药都是采用一次性聚氯乙烯材料。但个别厂家的产品不溶性微粒含量达不到国家标准。在生产环境与组织过程中带入微粒, 增加了污染的环节。 (3) 液体放置过久。有些生物制剂及抗生素的稳定性差、变化快, 如配制后放置时间过长, 容易降低效价、衰败、降解、毒性增加而诱发输液反应。 (4) 环境因素。一般在夏天气温炎热, 空气温度偏高时, 药物易被微生物污染而引发输液反应;气候寒冷时, 对高龄患者或者体质较弱者, 也可发生输液反应。 (5) 操作不当。输液瓶清洁灭菌不彻底, 输液器被污染, 穿刺部位消毒不严格, 重新穿刺未更换输液针头等未严格执行无菌操作;输液速度过快, 短时间输入过多液体;长期输注高浓度、刺激性较强的液体, 或静脉内放置刺激性大的塑料管时间过长, 引起局部静脉壁发生化学炎性反应;输液导管内空气未排尽, 导管连接不紧, 有漏气等。 (6) 病室内的探视人员、陪侍人员多。在人体的呼吸道、皮肤、衣服、物品等处都有细菌及代谢产物的存在。患者走动性大, 随着细菌播散, 空气被污染, 热源形成机会多, 容易发生输液反应。 (7) 药物配伍不当。药物配伍不当时, 除引起药理作用相互拮抗及物理化学性质的改变外, 也容易产生不溶性颗粒, 增加致热源的形成, 还使药物溶液pH环境改变 (细菌繁殖最重要的pH为7.2~7.6) 。另一方面pH改变, 药物发生沉淀。而临床上有过细菌药物沉淀而引起循环障碍所致死亡的病例。 (8) 患者当时的体温。经临床观察统计, 患者在输液前体温过高易引起输液反应。这是因为患者本来高热、畏寒, 当冷溶液进入机体引起皮肤血管收缩, 血流量减少, 皮肤湿度降低, 反射性地引起骨骼肌张力增加、肌纤维收缩、肌肉痉挛, 故有寒颤之感。经过对证处理数小时后症状可减轻或恢复正常。

1.2 预防

(1) 严把药品质量关。输液前要对药品液体进行严格检查, 注意液体颜色、澄明度和有无沉淀、浑浊、絮状物及是否在有效期内、包装是否严密、有无破损等。 (2) 生物制剂及抗生素类药物应先用先配。 (3) 尽量减少药物配伍品种。多种药物配伍易造成微粒, 热源叠加而超标引起输液反应, 由于中草药注射剂易带入微粒, 又易与其他药物发生反应, 因此使用中草药注射剂时尽量不要与其他药物配伍。 (4) 规范操作, 注意环境、人员的清洁与卫生。输液的复配过程应在净化区内进行, 对配药间采取紫外线消毒, 保持空气的清洁, 主要是人流、物流和保持地面清洁。医务人员在输液操作前有效性进行手的清洁与消毒, 严格消毒输液瓶及穿刺部位皮肤。配药时加药注射器应做到一人一针一管, 同时减少对瓶塞穿刺次数, 切割安瓿时, 采用安瓿锯后用75%乙醇棉签一次性消毒后折断, 能达到无菌目的, 且操作简便, 省时省力, 重复穿刺要更换针头, 熟练过难硬的穿刺技术及穿刺后的良好固定, 可避免反复穿刺静脉增加的污染。配加粉剂药物时, 应让药物充分溶解, 符合输液要求方可输入。 (5) 输液过程中应注意控制输液速度和输液量, 尤其对老年、儿童、心肺功能不良的患者特别慎重, 对血管壁有刺激性的药物应充分稀释后应用, 点滴速度宜慢, 防止药物漏出血管外;同时, 要有计划更换输液部位, 以保护静脉。输液前应检查输液器的质量, 排尽输液器内的空气。做好“三查十对一注意”。输液时应多巡视, 多观察。 (6) 掌握输液指证, 尽量减少静脉用药, 尤其是注意液体的选择及药物的配制, 选择合适的稀释剂稀释药物。 (7) 严格按照国家卫生部对供应室消毒标准的要求, 加强对供应室的科学管理。 (8) 加强病房的管理, 减少陪侍人员、探视人员数量。 (9) 保持病室的温度18~20℃, 婴儿室21~24℃, 相对湿度50%~60%, 避免输液时间过长, 使液体pH值发生改变形成致热原。 (10) 秋、冬季输液前先适当地给液体加温, 对体温较高者先物理降温, 输液时调慢速度, 避免应液体、体温温度相差悬殊而发生输液反应。 (11) 向患者或家属做好宣教, 使之积极配合治疗及药物应用, 严格遵守输液原则, 不可随意调节滴速, 以确保输液安全。

2急性肺水肿的发生和预防

2.1 因素分析

(1) 因输液速度过快, 短期内输入过多液体, 使循环血容量急剧增加, 心脏负荷过重所致; (2) 患者原有心肺功能不良。

2.2 预防

严格控制输液速度与输液量;对年老体弱、心肺功能不良的患者及婴幼儿需要特别慎重并密切观察。

3静脉炎的发生和预防

3.1 发生原因分析

输液反应中静脉炎的表现:沿静脉走向出现条索状红线, 局部组织表现红、肿、热、痛, 有时伴有畏寒、发热等全身症状。原因为: (1) 长期输入高浓度、刺激性较强的药液; (2) 静脉内放置刺激性大的留量管或放量时间过长, 致局部血管壁发生化学性炎性反应; (3) 输液过程中未严格执行无菌操作而引起局部静脉感染。

3.2 预防

严格执行无菌操作原则;对血管壁有刺激性的药物应充分稀释后再使用;静脉点滴速度宜控制;严防药物溢出血管外;有计划地更换输液部位, 保护静脉;静脉内置管时, 应选择无刺激性或刺激性小的导管, 而且留置时间不宜过久。

4空气栓塞的发生和预防

4.1 发生原因分析

输液反应中空气栓塞的表现:患者感到胸部异常不适或有胸骨后疼痛, 随即出现呼吸困难和严重紫绀, 有濒死感。原因为: (1) 输液前, 输液管内空气未排尽; (2) 输液管连接不紧密而漏气; (3) 连续输液过程中更换溶液瓶不及时或输液完毕未及时拔针。

4.2 预防

输液前, 认真检查输液器质量, 排尽输液器内空气;输液过程中加强巡视, 连续输液时应及时更换输液瓶或添加药液;输液完毕及时拔针。

关键词:输液反应,发生,预防

参考文献

篇4:文明施工措施和预防发生措施

【关键词】预防;手术室;护理差错;干预

手术室是外科治疗过程中体现医学水平的工作环境,最大限度地保持接近无菌的环境,减少伤口的感染,提高病人治愈率,为医护人员创造最有利于工作的舒适、安全的环境[1]。随着人民对医疗护理质量要求也越来越高,这就更加决定了必须不断提高手术室护理人员外在与内涵,以适应医疗卫生改革的要求,真正体现以病人为中心的服务理念。

1术前访视

“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这一新的医学模式强化了人是一个整体的思想,护理发生了根本性的变革,从以疾病为中心转向为以病人为中心的护理理念。[2]①手术室护士协会(AORN)规定术前访视是手术室护士的自责之一。②术前患者对手术产生一定程度的恐惧焦虑心理,入手术室后出现呼吸、心率加快、血压升高,对有心血管疾病的患者潜在的危险更大。因此,术前有效的心理访视,可解除患者的顾虑,对安全过渡手术有一定的意义。③术前访视与进入手术室后的宣教和健康指导可以有效的解除患者心理上的紧张和不适感。从而使患者较为平静的接受配合麻醉及手术,减少了患者和医护人员之间的隔阂,加强了医患之间的沟通,在相互理解的基础上减少了摩擦擦,增加了互信,减少了医疗纠纷的一个根源。

2严格执行查对制度与责任分明

2.1严格执行三查七对制度

2.1.1术前认真核对病历首页与手术程序:核对姓名、床号、手术名称、手术部位、禁食、过敏史、血型和术前用药;查核病历牌,仔细核对患者的各种信息。

2.1.2术中术前、关胸腔前、关胸腔后、缝合皮肤后器械护士和巡台护士分别查核器械、缝针、纱布数兵做好记录及签名。术中给药严格执行三查七对制度,输血按照常规由辅助护士和麻醉师两人核对之后签名记录。

2.1.3术后将患者送回病房前,要查对带回的物品,并通知所在的病区。

2.2洗手护士与辅助护士职责分明细化洗手护士与巡台护士的各自职能,强化各自的本职工作技能与协调一致的团队精神。

3质量控制

3.1手术室环境质量

3.1.1手术室分区手术室必须严格划分为限制区、半限制区和非限制区。

3.1.2手术房间的要求温度须维持在22-25℃,湿度须维持在50-60%。

3.2消毒灭菌质量

3.2.1手术器械可以根据不同的材质的要求分别采用高压蒸汽、药液浸泡等不同的灭菌方法。

3.2.2一次性医疗器材须有卫生行政部门注册的生产和卫生许可证批号,有消毒日期和有效期内使用,包装无破损、无漏气、等,使用后按照常规方法进行处理。

3.3手术质量控制

3.3.1手术铺巾手术铺巾它的主要目的是创造一个无菌区,有效的阻止微生物侵入外科创口,充分暴露手术野包括可能延长切口和附加切口,尊重患者的隐私,避免不必要的暴露。

3.3.2术中严格无菌操作原则与无菌操作①术中严格无菌原则:污染后的物品必须更换和重新灭菌。②无菌操作:肿瘤组织剥脱后,必须把与肿瘤组织接触的所有器械及医疗器材,从无菌手术区域移除,手术医生与洗手护士立即更换手套,使用无菌洗必泰成分溶液或者无菌蒸馏水冲洗手术创面,彻底杀死肿瘤细胞。

3.3.3加强对手术医生的督导在遇到特殊情况或者比较复杂的手术时,辅助护士有义务及时将正在施术的医生不能处理的问题报告给科护士长,已确定是否请示上级医生处理。

3.4术后护理质量控制

3.4.1手术切口护理手术切口需在70%酒精涂擦消毒缝合之后,技师用无菌敷料贴或者辅料及时覆盖。

3.4.2体位护理非平卧时通知麻醉师监测血压、心跳,放合适的体位等待拔管和转移至护送床上,或者送出手术房间。

4术后回访

术后3-5天回访术后患者,并给与问候,同时就患者现有的不是做好疏导工作。

5讨论

5.1专业技能培训根据不同层次的护理人员制定合适的发展计划,不断提高手术室护士的业务水平。做一名合格的手术室护士。

5.2服务理念的更新医学护理行业作为服务行业,要求了手术室工作人员必须牢固树立以病人为中心的服务理念,对于患者提出的合理要求尽量予以满足,不合理的要求给予详细得当的解释,使患者能够虽不满意却能够平静地接受。

5.3加强法律意识的培养2002年9月1日新的《医疗事故处理条例》颁布实施,因此手术室护士应知法,懂法,杜绝侵权的行为,防范护理纠纷的发生,提高护理人员的工作责任心和法律意识。

5.4建立健全规章制度健全的规章制度是手术是护理管理者的一项重要任务,按照医学和护理学的发展要求,在充分尊重法律的基础上,制定相应的合理的要求是规范依法行医的一个有效保证。

定期展开安全隐患讨论会,可以及时解决工作中的困惑,及时更正工作中的失误,及时验证常规带来的便利。

参考文献

[1]周益秋.手术室护士的危险因素及预防措施[J].广西医科大学学报,2001,6(18):34.

[2]崔炎.护理学基础[J].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2.5.

篇5:文明施工措施和预防发生措施

危险性较大分部分项工程及施工现场

易发生重大事故的部位、环节的预防、监控措施和应急预案

危险性较大分部分项工程及施工现场易发生重大

事故的部位环节的预防、监控措施和应急预案

结合建筑业是一个生产过程流动性大,劳动力密集、多工种交叉作业、手工操作多、劳动强度大、高处作业多、环境复杂多变的特殊行业的特点,安全隐患无处不在。公司要求各施工现场应根据不同工程的施工特点,将不同的危险因素,遵照有关规程的规定,结合以往的施工经验与教训,制定严格的预防,监控措施和应急预案。

一、土方工程施工中事故的预防、监控措施和应急预案

土方坍塌事故与土方爆破中的事故是土方工程施工中危险性较大的事故,因此必须做好其事故的预防,根据以往的施工经验及教训,施工前必须编制专项的施工方案,编制安全技术措施,尤其是制定防止毗邻建筑物坍塌的安全技术措施,防止土方坍塌,预防事故发生。

1、按土质放坡或护坡

施工中,根据基坑,基槽、地下室等土方开挖深度和土质的类别,选择开挖方法,较浅的基坑要采取放坡的措施;较深的基坑(大开挖基础),要考虑采取护壁桩,锚杆等技术措施,必须有专业公司进行防护施工。

2、降水处理

对工程标高低于地下水以下,首先要降低地下水位,对毗邻建筑必须采取有效的安全防护措施,并进行认真观测。

3、基坑边堆土要有安全距离,严禁在坑边堆放建筑材料,防止荷载对土体的震动造成原土层内部颗粒结构发生变化。

4、土方挖掘过程中,要加强监控。

5、杜绝“三违”现象。

6、安全事故应急救援预案

(1)当施工现场的监控人员发现土方或建筑物有裂纹或发出异常声音时,应立即报告给应急救援领导小组组长,并立即下令停止作业,并组织施工人员快速撤离到安全地点。

(2)当土方或建筑物发生坍塌后,造成人员被埋、被压的情况下,应急救援领导小组全员上岗,除应立即逐级报告给主管部门之外,应保护好现场,在确认不会再次发生同类事故的前提下,立即组织人员进行抢救受伤人员。

(3)当少部分土方坍塌时,现场抢救组专业救护人员要用铁锹进行撮土挖掘,并注意不要伤及被埋人员;当建筑物整体倒塌,造成特大事故时,由市应急救援领导小组统一领导和指挥,各有关部门协调作战,保证抢险工作有条不紊地进行。要采用吊车,挖掘机进行抢救,现场要有指挥并监护,防止机械伤及被埋或被压人员。

(4)被抢救出来的伤员,要由现场医疗室医生或急救组急救中心救护人员进行抢救,用担架把伤员抬到救护车上,对伤势严重的人员要立即进行吸氧和输液,到医院后组织医务人员全力救治伤员。

(5)当核实所有人员获救后,将受伤人员的位置进行拍照或录像,禁止无关人员进入事故现场,等待事故调查组进行调查处理。

(6)对在土方坍塌和建筑物坍塌死亡的人员,由企业及市善后处理组负责对死亡人员的家属进行安抚,对伤残人员予以安置和财产予以理赔等善后处理工作。

二、模板工程施工中事故的预防、监控和应急预案

模板坍塌事故是建筑施工中极易引发群体伤亡的危险源之一,尤其随着城市现代化的发展,大层高的建筑越来越多,一些高度大于4.5m,且采用扣件式钢管模板支撑架的模板工程频频发生坍塌事故,造成重大的人身伤亡和财产损失,为此,采用必要的预防、监控措施和应急预案,以确保模板支撑架的使用安全和施工人员的安全。

1、保证架体稳定性的构造措施

(1)必须设置纵横向扫地杆和梁下纵横向水平杆。因为根据有关试验,如不设置这二项杆件,立杆的极限承载能力将下降11.1%。为保证立杆的整体稳定,还必须在安装主杆的同时设置纵、横向水平杆。

(2)支撑架的步距以0.9m-1.5m为宜,且最大不能超过1.8m。根据测算,杆件的计算长度增大一倍则其极限承载力将降低50%-70%。

(3)模板支撑架立杆应优先使用对接接长的方式。立杆接长的方式有对接和搭接两种,根据有关测试,对接的最大承载力是搭接的3倍多。在搭接支撑架时还应注意,立杆和水平杆的接长位置应做到相邻杆错开,且不在同一步跨内。

(4)立杆的间距不得超过支撑设计规定,且最大不超过1m,并应符合现行行业标准《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JGJ130-2001)的规定。

立杆底部支承结构必须具有支承上层荷载的能力,为合理传递荷载,立杆底部应设置木垫板,并且使上下层立杆处在同一垂直线上。

(5)必须合理设置剪刀撑。根据相关试验表明,合理设置剪刀撑的支撑体系其极限承载能力可提高17%,因此,满堂的模板支承架应沿架体四周外立面满设竖向剪刀撑,竖向剪刀撑均由底至顶连续设置。支撑架较高时,或者高宽比≥6时,为提高架体的整体刚度,在架体顶部、底部设扫地杆处,以及中部每隔4-6m处必须设置满堂水平剪刀撑,剪刀撑必须与立杆相连接。

(6)严格控制支撑架的变形,确保架体的稳定性。当特殊结构施工或支撑荷载较大时,支撑架要尽可能通过已具备一定强度的相邻构件(墙、柱等)实施卸载,并尽量与建筑物实现可靠连接。

2、保证施工安全的管理措施

(1)模板支撑工程必须做到先设计后施工,设计要有严格的支撑系统强度计算;支承模板支撑系统的楼、地面等的强度计算;支撑材料的选用、规格尺寸、接头方法、水平杆步距和剪刀掌设置等构造措施;绘制支撑布置图,细部构造大样图;砼浇筑方法及程序,模板支撑的安装拆除顺序以及其他安全技术措施;支撑系统安装验收方法和标准。

(2)将模板支撑工程施工列入危险作业管理范围。在签发“砼浇筑令”前,除对模板体系验收外,还必须对支撑体系实施整体验收,且技术设计人员必须参与验收。

(3)精心设计砼浇筑方案,确保模板支撑均衡受载,并优先考虑从中部开始向四周扩展的浇筑方法。在砼浇筑过程中,应派专业技术人员观测、监控模板、支撑系统的应力、变形情况,发现异常应立即停工排除。

(4)对重点防范部位必须制定事故预案。扣件式钢管模板支撑架坍塌重点防范部位一般包括:

a.支撑高度大于4.5米或者高度比≥6的支撑架;

b.社会影响较大工程。如市区中心,居民密集区,重大公共设施项目等;

c.特殊结构工程。如大跨度、大截面框架梁、大截面悬挑梁板、大跨度大面积浇筑的梁板结构等;

d.作业环境恶劣,施工人员集中,施救困难的人员。

3、扣件式钢管模板支撑架坍塌事故预案。

(1)重点防范部位。要对重点防范部位所处区域位置,周围环境、施工通道、作业性质、作业人数、使用工具、作业方法、施工顺序以及施工过程中的隐患。

(2)监控措施及责任人。针对上述问题进行安全分析、制定监控措施、确保安全生产、责任明确、责任到人、谁施工谁负责。

(3)当施工现场监控人员发现模板支撑架有异常及坍塌现象时,应立即报告给应急救援领导小组组长,并立即下令停止作业,并组织施工人员快速撤离到安全地点。

(4)当模板支撑架发生坍塌后,造成人员被压埋的情况下,应急救援领导小组全员上岗。除应立即报告给主管部门外,应保护好现场,在确认不会再次发生同类事故的前提下,立即组织人员进行抢救受伤人员。

(5)当模板支撑架整体坍塌,造成重大事故时,由市应急救援领导小组统一领导和指挥,各有关部门协调作战,保证抢险工作有条不紊地进行。

(6)被抢救出来的伤员,要由现场医疗室医生或急救组急救人员进行抢救,用担架把伤员抬到救护车上,对伤势严重的人员要立即现场抢救,进行吸氧和输液,到医院后组织医务人员全力救治伤员。

(7)当核实所有人员获救后,将受伤人员位置进行拍照或录像,禁止无关人员进入施工现场,等待事故调查组进行调查处理。

(8)对在模板支撑架坍塌死亡的人员,由企业及市善后处理组负责对死亡人员的家属进行安抚,对伤残人员予以安置等善后处理工作。

三、人工挖孔桩施工安全预防,监控措施和应急预案。

人工挖孔桩因其施工工艺落后,存在着很大的安全隐患,所以建设部将其列为逐步淘汰的施工工艺。但这种施工方法尚处在过渡时期,目前在建筑工程中仍使用得较普遍。为此,希望各工地在采用人工挖孔桩时,务必将安全放在首位。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慎重施工,并逐步用新工艺取代。

目前人工挖孔桩施工因机具简陋,作业人员素质较低,作业活动空间少,属半封闭状态,地质复杂等不利因素,事故原因主要是易造成有毒气体窒息中毒、孔壁塌方、未使用安全电压、井下触电、坠物打击、坠落伤人等安全事故。人工挖孔桩施工应采取下列安全预防、监控措施和应急预案。

1、孔内必须设置应急软爬梯,供人员上下井,使用的电葫芦、吊笼等应安全可靠并配有自动卡紧保险装置,不得使用麻绳和尼龙绳吊挂或脚踏井壁凸缘上下。电葫芦使用前必须检验其安全起吊能力。

2、每日开工前必须检测井下的有毒有害气体,并应有足够的安全防护措施,桩孔开挖深度超过10米时,应有专门向井下送风的设备及专职人员进行监控。

3、孔口四周必须设置护栏,一般加0.8m高围栏围护。

4、挖出的土石方应及时运离孔口,不得堆放在孔口四周1米范围内,机动车辆的通行不得对井壁的安全造成影响。

5、施工现场的一切电源、电路安装、拆除必须由持证电工操作,电器必须严格接地、接零和使用漏电保护器。各孔用电必须分闸,严禁一闸多用。孔上电缆必须架空2米以上,严禁拖地和埋压土中,孔内电源、电线必须有防磨损、防潮、防断等保护措施。照明应采用安全电压及安全矿灯或12V以下的安全灯。

6、钢筋笼吊装完毕,应进行隐蔽工程验收,合格后应立即浇注砼。

7、事故应急救援

(1)最早发现者应立即大声呼救,向有关人员和应急救援小组组长报告报警,原因明确可立即采取正确方法施救,但决不可盲目下去救助。

(2)应急救援小组及指挥部门应迅速按照应急救援程序处置。

(3)迅速查明事故原因和判断事故发展状态,采取正确方法施救,如中毒,必须衔向井下通风或带好防毒面具才可下井救人;未使用安全电压触电,必须先切断电源。

(4)急救人员按照有关救护知识,立即救护伤员,在等待医生救治或送往医院抢救过程中,不要停止和放弃施救,如采用人工呼吸,清洗包扎或输氧急救等。

(5)现场不具备抢救条件时,立即向社会求救。工地应配备气体检测仪、通风设备、防毒面具、担架、医用氧气瓶等急救用具。

四、对施工现场可能发生事故的部位、环节也应采用严格的预防、监控措施和应急预案。

1、脚手架工程等选用及设计搭设方案和安全防护措施。

2、高处作业及独立悬空作业的安全防护措施。

3、安全网(平网、立网)的架设要求,范围(保护区域)、架设层次,段落的安全措施。

4、垂直运输机具、塔吊、井架(龙门架)等垂直运输设备、位置及搭设要求、稳定性、安全装置等的要求和措施。

5、施工洞口及临边防护方法和立体交叉施工作业区的隔离措施。

6、场内运输道路及人行道的布置。

7、施工临时用电的组织设计和绘制临时用电图纸,在建工程(包括脚手架具)的外侧边缘与外电架空线路的间距没有达到最小安全距离时采取的防护措施。

8、中小型机具的使用安全措施。

9、模板安装与拆除安全。

10、防火、防毒、防爆、防雷等安全措施。

11、施工工程与周围人行通道及居民防护隔离设施。

篇6:文明施工措施和预防发生措施

(1)施工现场可能发生触电伤害事故的环节

在建工程与外电高压线之间不达安全操作距离或防护不符合安全要求;临时用电架设未采用TN-S系统,不达“三级配电两级保护”要求;雨天露天电焊作业;不遵守手持电动工具安全操作规程;照明灯具金属外壳末作接零保护,潮湿作业末采用安全电压;高大机械设备末设防雷接地;非专职电工操作临时用电等。(2)预防措施

① 施工现场做到临时用电的架设、维护、拆除等由专职电工完成。② 在建工程的外侧防护与外电高压线之间必须保持安全操作距离。达不到要求的,要增设屏障、遮栏或保护网,避免施工机械设备或钢架触高压电线。无安全防护措施时,禁止强行施工。

③ 综合采用TN-S系统和漏电保护系统,组成防触电保护系统,形成防触电二道防线。

④ 在建工程不得在高、低压线下方施工、搭设工棚、建损造生活设施或堆放构件、架具、材料及其他杂物。

⑤ 坚持“一机、一闸、一漏、一箱”。配电箱、开关箱要合理设置,避免不良环境因素损害和引发电气火灾,其装设位置应避开污染介质、外来固体撞击、强烈振动、高温、潮湿、水溅、以及易燃易爆物等。

⑥ 雨天禁止露天电焊作业。

⑦ 按照《建筑施工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范》的要求,做好各类电动机械和手持电动工具的接地或接零保护,保证其安全使用。凡移动式照明,必须采用安全电压。⑧ 坚持临时用电定期检查制度。(3)应急预案

发现有人触电后,现场人员和触电者附近员工在保证自身安全情况下,立即切断电源并大声呼救。电工组组长进入事故现场后第一时间确认电源是否已经切断,查看线路、设备是否因短路导致着火或损坏,并查看员工伤亡和现场安全情况。保卫组组长根据漏电区域确定警戒区,禁止无关人员靠近。行政科成员为救护人员,根据触电者的具体情况迅速救治:

触电者伤势轻微,身体无任何不适,应让触电者安静休息,并注意观察;

触电者伤势不重、神志清醒,但有些心慌、四肢麻木、全身无力,或触电者曾一度昏迷,但已清醒过来,应让触电者安静休息,注意观察并送往医院;

触电者伤势较重,已经失去知觉,但心脏跳动和呼吸尚未中断,应让触电者安静地平卧,解开其紧身衣服以利于呼吸。应大声呼救并立即拨打120急救中心电话,送往医院进行救护;

篇7:文明施工措施和预防发生措施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进步,新的设计理念、新的结构体系、新的建筑材料、新的建筑构配件、新的施工机具、设备的不断出现,施工工艺、施工技术的不断改进,人居环境质量得到了极大的提高,房屋建筑工程质量总体水平不断上升。但在建筑工程中,一些质量通病还是时有发生,这些通病,有的缩短了建筑物的使用年限,有的直接影响了建筑物的使用安全,有的影响了建筑物的使用功能。这些通病的发生,引起了人们对工程质量问题的投诉,成为社会的热点话题。在这里,我主要想从工程质量管理、工程设计及建筑新材料在工程中的应用方面来探讨工程质量通病发生的原因和预防措施。

一、工程质量管理方面

由于目前建筑工程的施工仍然是以手工操作为主,工程施工过程中同时进行操作的专业工程多、使用的建筑材料、建筑构配件规格品种繁杂;工种间的相互配合情况、操作人员的素质和责任心;工程质量管理制度是否健全、是否认真执行各种技术规范和规程、是否按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规定的责任、程序、方法进行严格的验收;以及开发商、建筑商片面的追求工期和经济效益、以低于工程成本的价格承发包工程或肢解发包工程的行为,都是引起工程质量通病的因素。例如在有些工程的施工中,由于施工组织不合理,造成各工种之间的协调配合不好,专业工种之间各自为政的进行施工,结果相互干扰、相互破坏,影响了工程质量。有些工程主体施工结束后,水、电等其它专业队伍才开始进行施工,因此违背了施工程序,造成在承重墙、梁、板、柱上随意凿沟开洞,成为破 坏主体结构、甚至影响结构安全的质量通病。由于弱电工程的设计往往与主体结构施工不同步,有的在装饰工程已经大部分完成后才进行施工,因此出现的以上 问题就更为严重。再有,由于对混凝土搅拌站的管理重视不够、制度不健全或不落实,造成混凝土配比计量偏差过大,严重影响了混凝土的强度。所以要消除工程质量通病,首先就要从加强质量管理入手,防控通病的发生。重点采取以下几方面措施:

1、加强宣传力度,提高人们对工程质量通病危害性的认识。治理通病重在预防。要提高有关管理人员在思想上对防控工程质量通病重要意义的认识,要广泛宣传工程质量通病对建筑工程产生的影响和危害,并通过典型案例宣传、实例剖析等方式,提高有关人员对通病危害性的认识,要切实把防控工程质量通病作 为工程建设管理中的一件大事来抓,尤其是对一些常见的、危害性较大的质量通病,更要进行大力宣传,形成人人皆知、老鼠过街人人喊打、人人诛之的局面。

2、要加强从业人员的岗位培训,提高施工管理人员和操作者的专业技术水平,增强其责任心。要使其掌握防控通病的主要方法,并能严格按批准的施工组 织设计、施工方案和技术措施进行精心管理和操作,要真正做到内业指导外业;施工组织设计,施工方案和技术措施要统筹兼顾各专业的相关问题,尤其是各专业工种间的相互配合问题。施工方案和技术措施中要有防治通病的专篇,且针对性要强,措施要具体。

3、要建立健全各项施工质量管理的规章制度,完善质保体系。以制度做保障,加强施工过程中的质量控制。做到每个分项的每个施工部位都能责任到人,且留有记录,使其具有可追溯性。

4、要严格按照国家和地方施工质量验收标准所规定的质量验收责任、程序 和验收方法进行验收。施工单位要严格执行三检制,并严格履行验收签字程序,对于验收不合格的,坚决不允许进入下道工序的施工。

5、要加强对搅拌站和计量器具的管理,严格按照规定的搅拌管理制度进行操作和控制,对所有材料都要采用重量比,并计量准确;对有试配要求的砂浆、混凝土等,必须先进行试配,调整合格后方可按确定的配比进行施工。

6、要加强对原材料,建筑构配件和建筑设备的现场验收。重点检查合格证、试化验单;按规定应进行复试的材料须在投入使用前及时复试,经检验合格后方 可投入使用。建筑原材料、建筑构配件和建筑设备的现场验收一定要履行签字手续,做到责任到人。

7、要加强对混凝土和预拌混凝土试块制作和养护工作的管理。混凝土和预拌混凝土试块的取样应具有代表性,要严格按规范要求的组数留置试块,现场要配备标养设备,并按规定要求进行养护,避免由于试块的制作、养护及留置数量 不正确影响对混凝土强度评价的准确性。

8、建设开发单位在项目开工报建前,应按有关规定设置项目管理机构,并配备相应管理人员,制定有关工程项目质量的管理制度;在工程发包时,应向承包单位提出质量目标要求。

9、建设单位在组织项目实施过程中,应严格遵守国家的法律、法规要求,将项目的施工或监理业务发包或委托给具有相应资质等级的施工、监理单位。不得肢解发包工程。在建筑材料、建筑构配件采购、供应方面,应遵守国家的有关规定,严格按合同约定保证建筑材料、建筑构配件的质量。由建设单位委托的构、配件制作、安装单位,应服从总包单位按规定对其进行管理。

10、监理单位的项目监理机构应针对工程特点将易发生质量通病的检验批、分项工程或节点部位作为质量控制的重点,纳入监理规划或监理实施细则,并在施工中进行重点控制。

11、监理人员应按规定认真做好巡视、旁站和检验批、分项工程、分部工 程的质量验收工作;在材料、构配件进场、使用过程中,要通过外观检查、批量、检查、证、物对照和见证取样、见证送检等监理活动,把好材料、构配件的验收、使用关。不合格的检验批不能流入下道工序,不合格的建筑材料不能进入施工现场。要保证监理活动的公正性及有效性,确保建筑工程质量。

二、工程设计方面

精心设计是防控工程质量通病的另一道关口。往往由于设计单位质保体系不健全或设计人员的责任心不强、疏忽等原因,使工程设计留下了产生质量通病的隐患。有时由于设计的构造不合理,没有根据实际情况精心选用建筑构配件(生 搬硬套标准定型图集),也是产生工程质量通病的原因。例如在许多钢筋混凝土框架梁板节点处,梁上部负弯矩钢筋配置过多,且排放不合理,加之柱筋对钢筋实际排放位置的影响,钢筋净距不满足规范的最小间距要求,造成混凝土浇注困 难、振捣不实、强度降低、出现孔洞等现象。再如在许多工程实例中,设计人员没有针对建筑外墙上易于形成热桥的某些薄弱部位进行热工计算,并采取相应的构造措施,导致了墙体局部泛霜、结露、发霉、长毛等质量通病的发生。再如,有些设计人员在选用塑窗时,常常不根据工程实际情况认真考虑,生搬硬套标准图集,尤其是对大尺寸塑窗的用料和节点不认真进行计算和设计,造成塑窗的刚度不满足要求,影响了塑窗的正常使用,形成质量通病。如何预防由于工程设计 原因产生的质量通病,我们认为对于设计单位和设计人员应重点抓好以下几个环节:

1、设计单位要建立健全,各项质量管理的规章制度和质量保证体系,要严格按审图程序对图纸进行审核。尤其是要考虑各专业间的协调配合问题。要重点审核设计中是否存在常发的质量 通病。

2、加强对设计人员的技术培训和职业道德教育,努力提高设计人员的专 业技术水平和职业道德水准,增强设计人员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3、坚持达到设计深度要求,避免由于具体问题表达不清,使施工企业难以应对。

4、在选用构、配件或节点构造的标准图集时,要认真考虑工程的实际情况,避免由于选用不当而产生工程质量通病。

5、要求设计人员在设计中不要选用或推荐使用质量无保证的建筑材料和建 筑构配件。

6、坚持执行建筑工程技术标准,对建设单位提出的违反强制性条文的要求,要坚决予以拒绝。

7、要按照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技术标准的要求,认真履行质量验收的责任,尤其是对地基基础、主体结构和竣工工程的验收,一定要认真把关,看其是否符合设计文件要求。

8、施工图审查机构应严格把关,并根据地区特点总结出在本地区施工图设计中易发、常发和危害性、影响性较大的通病,并有针对性地进行重点审查。

三、新材料推广使用方面

新的建筑材料的出现和应用往往带来施工工艺的改革和施工技术创新,并使建筑物的功能得到了进一步完善,也避免了许多工程质量通病的发生。例如塑 钢门窗、新型改性沥青防水卷材及合成高分子防水卷材、PVC 塑料下水管及可熔接的 PPR 承压上水管等材料的应用,克服了传统的木门窗易翘曲变形、三毡四油卷材防水耐候性差、施工难度大、铸铁及钢上、下水管道接头处易跑、冒、滴、漏等缺陷,大量地减少了住宅工程质量通病的发生。而近年来开始采用的外墙外保温构造体系,则有效地克服了墙体返潮、结露的质量通病。虽然许多新材料、新技术给建筑工程的施工技术和工程质量带来了发展和提高,但是还必须看到,由于选用一些不符合地区特点或技术尚不成熟、未经工程实践的检验、验证,而盲目引进、不适于本地区使用的产品或技术,给工程带来新的质量通病。

例如,前些年推广应用的加气混凝土产品,由于其吸湿性强,潮湿后受冻造成了材料自身的剥离、脱落和墙体的破坏。经过实践的验证,该产品不适合在寒冷地区使用;再如陶粒砼墙体与水泥砂浆抹灰层的结合问题,应该说陶粒砼的确是一种很好的砌体材料,但由于仍使用水泥砂浆抹灰层作为饰面材料,而陶粒与 砂浆的粘结强度远远低于红砖与砂浆的粘结强度,所以导致陶粒砌体墙面抹灰层常常产生大面积空裂,许多施工企业采取了多种措施进行防治,也很难杜绝这种通病的发生。

所以在对新材料的推广应用方面应慎之又慎。尤其是对于需推广应用的新材料,有关部门更是要以科学的态度进行周密的考察、论证和严密、科学的实验验证。对于新材料的推广应用,我们认为应重点注意以下几方面问题:

1、认真调查了解新材料的使用特性,包括正反两方面的内容,尤其要注意材料特性不足的方面,及周围环境条件的变化是否会对该材料的使用特性产生 影响。

2、认真调查了解新材料在实际工程中的应用情况,掌握该材料在使用过程 中易发生的质量问题,及有无防控措施。

3、新材料如属替代当地大量使用的某种淘汰产品时,则需要掌握形成新产品的原材料是否可就地取材,及原材料的贮量是否可足够供给。

以上是我从工程质量管理、新材料应用方面,对防控质量通病措施的一点认识,我认为,只要从各个不同的角度来了解工程质量通病发生的原因,从每一个环节上都做好防控工作,工程质量通病的防治就一定会取得新的成就。

单位(公章):

篇8:文明施工措施和预防发生措施

就目前的建筑工程施工而言,施工过程中经常会发生大量的安全事故,不仅会影响到施工项目的进程,还会对工人的生命安全以及社会的财产安全造成威胁。 进行建筑工程施工安全事故分析及预防措施探究有助于降低建筑工程施工的事故发生率,保障建筑工程和经济建设的顺利进行。

2建筑工程施工中引发的安全事故的原因

2.1安全管理方面

作为一个正规的建筑工程施工企业必须要建立一套完善的安全管理制度,很多时候正是由于安全管理方面不完善或有安全管理制度却没有施行而导致事故的发生。另外受到很多方面因素的考虑,很多企业一昧地追求经济效益,而做出一些错误的举动,使得施工过程没有正常进行施工工人也没有按照安全规定去施工, 也容易引发施工事故。这其中就包括:不施行安全生产责任制度、职工上岗前未经过安全教育培训、安全生产技术没有得到普及、没有落实安全检查政策、并没有及时对安全事故的隐患进行消除等等。

2.2施工操作方面

施工操作具体表现为施工人员的不安全行为上,具体为:缺乏安全意识、操作错误、违反规章制度、违反操作规程、违反劳动纪律等。产生这些问题的首要原因在于:操作人员没有进行严格的岗前培训而无法对于突发事故及时做出应对, 心理慌乱而产生误判;相关规定并不严格,操作上无经验可参考,情况复杂时无所适从产生误判;领导掌握知识不足,并没有对员工进行相关安全教育,或者由于其他因素使得领导产生误判而出现违章指挥。

缺少必备的安全防护保险、信号等装置,或者现场施工的机具、设备出现缺陷而未修补;施工人员的个人防护用具不够全面,缺少必备的装置或者装置存在缺憾。

2.3外界条件限制

建筑施工现场大多在室外进行,不可避免地会受到外界环境的影响。施工期间一旦遇到降雨、降雪、雷电等恶劣天气极容易发生安全事故。另外,在高处施工也是事故发生概率比较大的区域。施工现场过于混乱,施工设施老旧也容易引发施工安全事故。建筑施工是一个枯燥、劳动强度大、工作单调重复的工作,容易给施工人员造成一定的心理影响,产生消极情绪而降低安全警惕性,造成安全事故。

3建筑工程施工安全事故的预防措施

3.1加强施工安全管理

为了确保建筑工程施工安全,首要的事情就是要建立一套完善的安全管理制度,企业应当充分参考建筑工程建设相关法律法规来施行,并出资经费来建立安全管理专职部门,招纳并培训一些培训安全管理专职人员,切实保证施工能够有章可循。还要落实相关的工程项目的安全生产责任制度,明确责任制度到个人, 对于施工现场的任何事情都有章可循。对于即将上岗的施工人员做好岗前培训工作,并定期组织安全技术培训,建立专门的监督小组,定期对施工现场进行安全巡查,保证每一位施工人员都做好安全防护措施,禁止非施工人员进入到施工现场,保障施工现场的设施完整。在安全制度管理中明确规定好安全施工技术方案, 考虑各种影响施工的因素,确保施工方案的可行性和全面性。

3.2加强施工场地的安全防护建议

(1)规范脚手架搭设。首先纠正架体与建筑结构固定的作法,规范立杆基础的设置,还应该正确引导新门型脚手架按国家建筑安全规范搭设使用,淘汰毛竹脚手架,禁止钢管、毛竹混搭。

(2)规范模板支撑系统的搭设和拆除。重视支撑系统搭设的稳定性,严禁出现立柱对接、钢木混支等现象。对于出现的模板支持不规范的行为,及时拆除。

(3)规范临边洞口及出入口的防护。给施工人员配备完整的防护产品;在电梯井口位置使用工具化、 定型化防护门;重视员工佩戴安全帽和高处作业安全带; 督促施工期间依照安全规定使用合格的安全密目立网、水平网、安全帽和安全带。

(4)规范施工机具的防护。在施工期间由于施工机具而发生的安全事故也有很多,必须要做好于机具的防护工作。定期检查施工用到的器械,定期做好保养和维修工作,对于老化和故障严重的设备及时报废和更新。确保设备时刻保持良好状态,提高其施工期限及效率。

(5)规范施工环境。保证施工现场的光照度和通风度,注意季节天气变化, 保证施工人员的施工安全。

(6)规范井字架的搭设。建筑施工现场会用到很多的井字架,必须要规范架体与建筑结构的刚性连接,注重限位保险装置的设置,确保吊篮的防护功能,重视架体的稳定性。卸料平台要单独搭建并保证稳固严密。在首层落实设一单向门, 避免兼作通道。严格禁止违规搭建以及超高搭设。

(7)规范塔吊和外用电梯的搭、拆和使用。保证塔吊是由专业的施工队伍进行搭拆,严防违规搭拆和操作,确保设备的防护,保证保险设施切实有效。

3.3做好施工期间的安全管理

必须要将安全管理制度落实到实处,确保施工人员具有良好的安全意识和安全操作技术。首先令施工人员意识到安全施工的重要性,时刻保持警惕性和防患未然意识,并养成安全防护自觉意识,能够自发地佩戴安全帽。其次,应该提高施工人员的安全操作意识和技术,确保施工人员施工期间的操作规范,并对突发的安全事故能够做出做正确的操作,降低事故反生率,减少因为安全事故造成的损失。

3.4做好应急求援工作

一旦发生安全事故,就要组织抢救工作,为了降低安全事故造成的损失,有必要建立一套应急求援措施。这套措施中要包括对工程可能出现的危险分析以及按照生产安全事故做出的应急预案。并对随时出现的安全事故都有一套预防措施, 将事故反生的损失降到最低。

4结语

建筑工程施工现场复杂,会不定期发生不可预测的安全事故,给国家和社会造成恶劣的影响。安全生产是关系到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的大事,对于维持国家经济持续发展以及社会平稳运行具有重要的作用。必须要落实施工安全生产管理,做好建筑工程施工的安全预防和控制,确保施工人员生命安全。

参考文献

[1]熊亚东.浅议房屋建筑施工的质量与安全管理.《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3年19期

[2]李春.探析房屋建筑施工的质量与安全管理.《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15年24期

[3]张华.房屋建筑施工的质量与安全管理探讨.《建材与装饰》.2015年38期

[4]徐登奎.浅议房屋建筑施工的质量与安全管理.《科学咨询》.2013年13期

[5]范建春.电力工程施工安全管理及质量控制分析.《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4年10期

上一篇:河滩小学2014年庆六一趣味运动会规程下一篇:众发棋牌游戏介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