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式设计实验教学大纲

2024-05-12

版式设计实验教学大纲(通用8篇)

篇1:版式设计实验教学大纲

学 生 实 践 报 告

课程名称:专业班级:

学生学号:

所属院部:

(文科类)

版式设计

12级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特)

1205601006 学生姓名: 章文静

计算机工程学院 指导教师: 董佳

2014 ——2015 学年 第 二 学期

金陵科技学院教务处制

实 验 四

(版面设计)

一、实验目的和要求

1.使用简约化、个性化、文字图形化、数码化和多维空间其中一种风格来设计一张版面设计。

2.文件大小A4,文件内容可以使电影海报,可以是商品广告,可以是环保宣传,从这三个题材中考虑设计。

3.使用PHOTOSHOP或是ILLUSTRATOR软件制作,注意文件的分辨率和色彩模式,熟练运用相关软件完成设计方案。

4.对于文件色彩的整体把握,和文件内容的主次编排,要达到易读符合现在的版面设计特点。

5.撰写实验报告,详细阐述实验步骤,以及说明你的版面设计的风格特点,并简要阐述设计意图,作品独立完成。(实验报告中可附上设计过程的相关图像)

二、实验设备

P4以上计算机、双核及以上CPU、超2GB以上内存、windows xp或windows7操作系统,中文或英文版photoshop软件。

三、实验步骤及方法

7、在工具箱选择文字工具,设置为文字工具,在属性栏设置文字为Adobe 宋体 Std L,字体大小为11pt,颜色为黑色,在工作区的右面版式下边输入“人民教育出版社”,并调整位置。

8、在工具箱选择文字工具,设置为直排文字工具,在属性栏设置文字为华文行楷,字体大小为10pt,颜色为黑色,在书脊中输入“爱是我们的共同语言”, 并调整位置。

9、在工具箱选择文字工具,设置为直排文字工具,在属性栏设置文字为Adobe 宋体 Std L,字体大小为10pt,颜色为黑色,在书脊中输入“章文静”, 并调整位置。

10、在工具箱选择矩形工具,设置为椭圆工具,在书脊中按Ctrl+正圆,颜色为粉红色,并调整位置。

11、在工具箱选择文字工具,设置为直排文字工具,在属性栏设置文字为Adobe 宋体 Std L,字体大小为10pt,颜色为黑色,在书脊中输入“主编”, 并调整位置。

12、在工具箱选择文字工具,设置为文字工具,在属性栏设置文字为Adobe 宋体 Std L,字体大小为11pt,颜色为黑色,在工作区的右面版式下边输入“人民教育出版社”,并调整位置。

13、选择“文件/置入”菜单,找出在素材中找“手势图案”,放到书脊下把“手势图案”缩小图案并调整位置。

14、在左面版式的左下角输入文字,在工具箱选择文字工具,设置为文字工具,在属性栏设置文字为FZY3JW-GB1-0*,字体大小为11pt,颜色为暗绿色,在工作区的右面版式下边输入“地址、电话、传真、五、实验体会

书籍装帧设计是指书籍的整体设计。它包括的内容很多,其中封面,扉页和插图设计是其中的三大主体设计要素。

封面设计是书籍装帧设计艺术的门面,它是通过艺术形象设计的形式来反映书籍的内容。在当今琳琅满目的书海中,书籍的封面起了一个无声的推销员作用,它的好坏在一定程度上将会直接影响人们的购买欲。

图形、色彩和文字是封面设计的三要素。设计者就是根据书的不同性质、用途和读者对象,把这三者有机的结合起来,从而表现出书籍的丰富内涵,并以一种传递信息为目的和一种美感的形式呈现给读者。

当然有的封面设计则侧重于某一点。如以文字为主体的封面设计,此时,设计者就不能随意地丢一些字体堆砌于画面上,否则只仅仅按部就班地传达了信息,却不能给人一种艺术享受。岂不说这是失败的设计,至少对读者是一种不负责任的行为。殊不知,没有读者就没有书籍,因而设计者必须精心地考究一番才行。设计者在字体的形式、大小、疏密和编排设计等方面都比较讲究,在传播信息的同时给人一种韵律美的享受。另外封面标题字体的设计形式必须与内容以及读者对象相统一。成功的设计应具有感情,如政治性读物设计应该是严肃的;科技性读物设计应该是严谨的;少儿性读物设计应该是活泼的等等。

好的封面设计应该在内容的安排上要做到繁而不乱,就是要有主有次,层次分明,简而不空,意味着简单的图形中要有内容,增加一些细节来丰富它。例如在色彩上、印刷上、图形的有机装饰设计上多做些文章,使人看后有一种气氛、意境或者格调。

书籍不是一般商品,而是一种文化。因而在封面设计中,哪怕是一根线、一行字、一个抽象符号,一二块色彩,都要具有一定的设计思想。既要有内容,同时又要具有美感,达到雅俗共赏。经过董佳老师的教导下修改后的书籍封面比想象中要好看。非常感谢董佳老师上课时悉心指导与帮助!

篇2:版式设计实验教学大纲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1、熟悉印刷品文字在版式设计中的处理。

2、掌握印刷品色彩在版式设计中的处理。

(二)能力目标:

1、能够根据具体的产品,选择出合适的工艺设计(专业能力)。

2、能分析、解决实际问题(方法能力)。

3、能与同伴进行交流合作(社会能力)。

4、能收集、分析、提炼材料(学习能力)。

(三)情感目标:

通过对印刷品生产流程的分析,根据具体的印刷品选择合适的工艺设计,培养学生勤于动手、动脑、善于反思,分析与总结的良好学习习惯。同时,增强学生的自主探究、团结协作、爱岗敬业的意识。

二、教学重难点

(一)项目重点:

1、颜色设置。

2、根据具体的产品选择合适的工艺设计。

(二)项目难点:

1、学生综合运用知识来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学生对印刷品做出合适的工艺设计。

三、教学方法

采用项目教学法。以校本教材作为项目的载体,学生作为项目的主体,指导老师起到引导的作用,以项目教学作为主线,其中也穿插了引导文教学法,发现问题法等现代的教学方法。

四、教学过程

(一)基础知识复习

1、合适的工艺设计

合适的工艺设计是指在拼大版之初,考虑到影响拼版的各个因素后制定出切实可行的拼大版方案。

2、选择合适的工艺设计要考虑的因素

主要考虑的元素有四项:

印刷机型的.确定、印刷方式的确定

纸张大小的确定、拼版方式的确定

(二)学生分组讨论

具体的印刷品:校本教材《胶印机的组成与调节》

1)印刷机型的确定

选机原则:如何在既经济又保证质量的情况下完成印刷。一般来说,在相同的条件下能用大机型就不用小机型。

学校机型:四开单色机

2)印刷方式的确定

常见的两种方式:自翻版和正反版。一般对于书刊而言,封面选用自翻版,正文用正反版。本次课的素材是校本教材的第一章,因此使用正反版即可。

3)纸张大小的确定

纸张大小的确定主要考虑的是选用何种规格的纸张以满足拼版及印刷的要求。

校本教材的成品尺寸:185mm*260mm

印刷四开纸张的尺寸:570mm*420mm

4)拼版方式的确定

A用硫酸纸打印后,手工拼版

B在排版软件中拼版,出菲林

在此我们的校本教材采用第一种方法。

注意:用硫酸纸打印时,要选择镜像打印。

(三)小结

校本教材《胶印机的组成与调节》的生产方案:

印刷机:国产光华PZ1650四开单色机

印刷方式:封面选用自翻版,正文用正反版

纸张大小的确定:印刷成品幅面尺寸:185mm*260mm;

印刷四开纸张的尺寸:570mm*420mm

篇3:版式设计实验教学大纲

1.《版式设计》是现代视觉传达设计艺术要组成部分,是视觉信息传达设计的重要手字信息、图形图像信息的有效组织编排,似乎编排的学问,其实不然,它不单是一种信息组能,更是一种技术与艺术的高度统一。 因此作为高校平面视觉传达设计课题体系里极其专业基础课程,不仅仅是教会学生一门技术引导、 感染他们善于用艺术上的表现方法来1.《版式设计》是现代视觉传达设计艺术体系里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视觉信息传达设计的重要手段,它涉及文字信息、图形图像信息的有效组织编排,似乎是一门信息编排的学问,其实不然,它不单是一种信息组织表达的技能,更是一种技术与艺术的高度统一。 因此,《版式设计》作为高校平面视觉传达设计课题体系里极其重要的一门专业基础课程,不仅仅是教会学生一门技术的问题,还要引导、 感染他们善于用艺术上的表现方法来进行全面的学习。 《版式设计》可以说是现代设计者所必备的基本功之一。 本课题之所以让“建筑和版式”设计产生关联,主要是让学生通过对建筑本身的空间认识来引导学生对于版式设计空间的认识, 也就是说, 在对一般的版式设计原理、形式法则、基本类型的认识基础上,让学生更深入地了解《版式设计》空间的概念。 通过对这一概念的认识,学生会更好地展开版式设计空间形态的创作,寻求不同于一般类别的版式设计效果。 在本课题的具体实施过程中一般会采用以下步骤(如图一)。

2.“建筑与版式”课题是《版式设计》课题体系里的一个小的单元分支,是在对于版式设计一般知识(即版式设计的原则、形式法则、基本类型等)的掌握基础上,在分析作品的同时总结出的一套理论方法,是在对作品形式分析总结的基础上设计的一个课题单元,课题所用课时约占总课程课时数的四分之一,也可根据学生对于《版式设计》的一般知识的掌握情况展开设置。 课题的最终目的是提高学生对作品的分析、总结能力,以及对版式设计方法的研究与学习能力。

二、“建筑与版式”的表现形式

“建筑与版式”这一课题在具体实践过程中, 其具体目的是让学生掌握《版式设计》的多维空间的概念, 学会将二维的版面元素逐步拓展到多维形态空间中去, 尝试用建筑的空间四维来处理版面中的视觉元素, 使得版面的设计语言更加多元化。通过直观的总结观察, 版式在“建筑的空间”层次上的表现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版面文字本身的建筑化形式。

将主题文字用空间立体的形式表现, 突出版式设计中的标题文字, 采用结构化的主体设计 (如图二) , 次要文字信息围绕主题文字展开编排。该作品是2008年“祈福中国———纪念5.12汶川大地震”全球优秀平面设计邀请展的主体海报系列作品, 作者是中国大陆设计师张小刚。该作品采用了文字本身的建筑化设计, 将版面中的“众志成城”四个主题文字立体系列化展开, 形成一种空间上的视觉冲击力, 版式的文字空间立体形式来源于主题内容, 同时也很好地呼应了海报的主题。

此类形式的主要特点是标题醒目, 视觉冲击力强, 同时给观者一种结构化的设计感受。

2. 版面文字的透视化形式。

透视作为空间形态在平面形态上的一种视觉表现, 在此处引申为建筑空间上的一种表现 (如图三) , 版式设计中文字本身的透视化设计带给观者一种空间上的视觉畅游享受, 文字本身的视觉信息内容的传达次于对其本身的空间游戏化的表现。

此类形式在表现上具有较强的动感, 形式活泼, 空间感强, 版面的延伸空间突破了平面二维的限制, 让读者在版面的透视空间上尽兴地畅游想象。

3. 版面文字与空间实体的结合形式。

版面的设计元素主要包含图形图像、文字及色彩, 文字与图形或图像的结合设计主要体现了文字本身参照与图形或图像空间上的对比, 使得文字与图形或图像在空间上交融 (如图四) 。

该作品是著名平面设计师何见平的系列海报海报作品, 作品将英文字母与中国的黄山云雾这一空间实体相结合, 使得文字与空间上的图像产生明显的对比, 文字在版面中也就自然而然地具备了空间的概念, 同时这一版面形式在设计过程中带给观者一种超现实的视觉体验, 因为图文的组合变化对比强烈。

以上三种“建筑与版式”的表现形式是在引导学生主动作品分析过程中总结得出的, 此阶段的讲授应结合具体案例作品进行形式的分析。相关案例很多, 应尝试引导学生主动总结观察, 并将形式的总结转化为对方法的总结和实践。

三、“建筑与版式”的设计方法

基于对“建筑与版式”的表现形式的分析, 对应地总结出相关的设计方法, 这是在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参与的重要环节, 目的是培养学生的版式设计方法总结能力。针对以上对“建筑与版式”的表现形式, 总结出以下版式设计的具体方法。

1. 版式文字本身的“建筑化”设计, 可简称为“立体法”。

此类的版面形式主要针对的是标题文字, 也就是说版面信息中标题本身作为信息的重要载体, 可以尝试采用此类方法, 将版面中主要的标题信息文字进行空间立体化设计, 当然, 此类方法是在学生充分掌握文字的空间立体结构的基础上展开的, 这也总结考察了学生对于文字本身立体化设计的能力。同时, 在文字立体化设计完成以后, 应加强学生对于版面其他图文元素与之组合设计能力的训练。

2. 版面文字的“透视化”设计, 可简称为“透视法”。

“透视法”是在学生对于透视空间理解的基础上展开学习, 针对段落文字科学的透视化设计进行版面的形式表现。段落文字通过“透视”的表现, 使得版面文字信息的传达更为生动。当然, 此类方法是在学生充分掌握透视的原理基础上, 加上对文字透视扭曲变化的软件操作能力基础上展开的。同时, 在使用此类方法的同时还应注意对学生强调版面文字信息的可读性问题, 以及多段落文字在透视过程中的统一与变化。

3. 版面文字与空间实体的结合设计, 可简称“实体法”。

“实体法”是指版面元素中的图形图像通过和文字的对比结合设计的一种方法, 具体形式可参照“建筑与版式”表现形式第三点———版面文字与空间实体的结合形式。此类方法要求学生理解文字和图像的组合变化, 同时尝试向学生解读“超现实”的概念。在尝试练习此类方法的同时也要注意图像的选择及拍摄能力的训练, 因为图像的质量在很大程度上影响整体版面的视觉效果。

四、学生作品及相关问题分析

图五是学生采用“透视法”设计的文字海报, 通过统一的文字透视变化, 使得版面具有一定的空间感, 拓展了版面的二维空间, 延伸了段落文字的空间上的表现力。总体在表现上也结合了版式的形式法则, 注意了版面的延伸方向。

图六是学生采用“立体法”设计的文字海报, 通过主题文字的立体化设计, 突出了海报版面的主题, 信息传达准确有力, 基本上把握了该设计表现方法的精髓。

图七是学生采用“实体法”设计的海报作品, 从作品对于“实体法”的使用可以看出学生基本了解了该方法, 存在的问题有版面中文字的色彩及主体文字的把握不够, 版面信息传达不到位, 方法运用得较为机械, 不能全面理解地运用该方法, 同时版面中出现的实景图像素材的来源非原创, 这也是学生在实际创作设计中应该注意加强的地方。

从图八可以看出学生对于“立体法”的较好运用, 同时可以看出版面中单个文字的透视法运用, 从平面到立体空间表现得十分自然严谨。周边文字的表现组合也十分和谐, 面与面的转折合理得当, 主次突出, 视觉冲击力强。

篇4:版式设计实验教学大纲

关键词:交互界面;版式设计;实践

我们正处在飞速发展的数字化时代,越来越多的产品包含着数字技术,越来越多的业务依赖于软件。近二十年以来,“交互设计”这一概念从意识的产生到设计实践的日渐成熟,也让设计领域的从业者益发清楚地认识与了解到:设计的出发点始终应该做到以服务于人为中心,数字技术的发展同样应当是以人为本的。同时,交互设计扩展并丰富了媒体手段,它允许内容不断更新,给用户提供了更多参与、评论和分享互动的机会,使用户可以从信息交互过程中获取更丰富的体验和更多的乐趣。

版式设计作为当前各大高校艺术设计类专业的一门重要专业基础课程,直接影响着学生以后的设计水平和能力发展。单从课程教学方面而言,版式设计在教学目的、施教方法、培养学生创新意识以及训练学生的理性思维能力等方面,尽管在前人探索的基础上可以做到有规律可循,有章法可依,在文字、图形及色彩运用的版面构成方面也有为读者考虑的诸多因素。而在平板电脑、智能手机等各种新的传播媒介扑面而来的今天,阅读和浏览的方式正在发生着天翻地覆的变化,随着数字化产品和用户体验日趋复杂及功能的日益增多,人们对交互界面设计的需求变得益发迫切,因而从理论和实践两方面而言,对于交互界面设计的便捷化、人性化、合理化需要的研究也迫在眉睫。

一、重视版面视觉流程的设计以达到交互界面版式设计的目的

版式设计是基于人体工程学和视觉心理学来进行的基础设计学科。版面设计的根本目的是为了使信息传达对于大多数读者而言更加便于理解和接受,提高读者对信息接收的效率,合理有序而又生动地对图、文、色彩等视觉元素进行编排,最大程度地打破受众群体与设计者之间信息交流的屏障。在这个组织版面的过程中,了解读者习惯的阅读方式,重视并合理地安排视觉流程,是准确地完成信息传达并期待读者做出相应反应的重要前提。

版式设计的核心目标就是吸引人的视线。当下,最受读者或用户关注的莫过于社交媒体了,社交媒体的初衷无外乎人与人之间的信息分享。读者用户在浏览页面时的视线移动往往是随着视觉所接受到的刺激而产生的,而这种用以吸引或分散用户注意力的视觉刺激是可以由设计者控制的——即视觉流程的设定。视觉流程是由设计者在了解阅读对象的视觉心理倾向的基础上设置的视觉引导线,它必须遵循一条顺畅的路径,假若用户评论一个界面设计“很拥挤”或者“感觉无所适从”的话,就意味着这个界面的设计方案无法流畅地引导他们的视线移动。因此,设计者必须具备引导读者视线的能力,运用视觉心理和人体工学将重要的文图素材醒目化,提高重要素材的“诱目性”,在此基础上吸引读者逐层关注版面繁杂的图、文、色彩信息,以期达到设计者与读者之间信息交互的目的。

二、新媒体界面的版式设计教学应更注重艺术设计与交互设计的融合

如蒋杰《版式设计的新领域——互动版式设计》一文所定义的:“互动版式”作为概念的组合,是一种服务于以计算机交互技术为基础的数字媒体,具体表现为以电子屏幕为显示终端的信息编排处理形态。其本质特征在于读者可以通过各种交互设置对这种版式进行操控,从而与之产生互动。互动版式正在引发版式设计观念的革新。

传统的印刷版式和互动版式在构成的基本原理和形式方面有必然的承接和关联,但二者因传媒介质的差异,设计的流程与手段也有很大不同。

新数字媒体侧重于建立与用户之间的连接与互动关系,使用户可以通过以手指触摸屏幕或滑动界面的方式自主选择对媒体信息的浏览。实质上,新媒体界面给用户所展现的就是传统的物理媒介物中纸张、图文、影像、声音的数字化表现。毋庸置疑的是,因为有了用户的参与,这种数字化表现不仅拓展了版面构成的内涵与外延,更在一定程度上拓宽了版式设计的空间,为版面的编排设计提供了更多可能性。在形式上,版式设计突破了传统版面构成的限制,特别是掌上媒体界面让原本静止的二维版面以动态化、立体化呈现,富有感染力,给用户更多参与性和切身感受,让用户的浏览体验更直接、更方便、更高效、更丰富也更加有趣。所以,新时期的新媒体界面版式的设计应该特别注意艺术设计与网络技术之间的融合,尤其是与交互技术的结合。从新媒介对版式设计的影响出发,落实到案例教学方面,版式设计课程可以以网页界面、手机UI界面设计等实践教学内容为手段,研究在新媒介交互性的促发下,版式设计由“静”到“动”,再由“动”到“互动”的创新过程,并分析这种创新的互动性、合理性以及艺术性和版式设计在新媒介界面中的发展趋势与方向,对于更好地解决新时期学生设计思维和设计意识的问题将有十分积极的意义。

三、新媒体互动版式设计案例导入以使版式设计课程教学目标明确化

对艺术设计专业教学的针对性和实用性要求越高,把握版式设计课程教学的重点就越要有侧重性。这一问题反映在当前众多高校的版式设计课程中,则需要对版面设计根本任务进行深入研究和思考,在教学内容和方法的设计方面多下工夫,杜绝以不明确的目标、表面化的形式和装饰方法的训练代替对版面设计教学的根本目标、本质任务的研究以及在此基础上的训练。

案例教学法作为一种以模拟或重现生活场景将学生纳入案例进行研究与讨论的教学方法,原本多用于法学、管理学等学科教学之中,但因其在教学实施过程中通过案例导入既可以分析、比较、研究、总结出成功和失败的经验,从中抽象出某些结论或基本规律,更可以让学生通过自己的思考或与团队的思维碰撞来拓宽视野的特点,对艺术设计类学科的版式设计教学亦有很好的借鉴和参考价值。 数字时代,数字杂志、掌上媒体、桌面视窗、触摸媒体等众多的新兴媒体让交互界面设计的研究变得更加多元化,多学科、多角度的剖析令交互设计理论显得更加丰富,而为数众多的新产品也正在展现交互界面设计的传播优势。在此基础上,针对课程内容把既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和普遍性,又能够使学生触类旁通的新媒体界面设计的真实案例项目导入版式设计的课堂教学,紧扣教学内容,重视应用、科研与教学的结合,帮助学生从各个方面对所学版式设计原理、知识加以验证,引导学生变注重知识为注重能力,促进能力提升、教学相长、双向交流,不仅可以使得课程教学目标明确化,更能促使教师加深思考。

在手机阅读客户端、电子商务和自媒体编创制作、媒体发布平台等新兴网络媒体大规模介入人们的生活之前,传统媒体与读者或用户之间的交互关系是极少的。彼时高校艺术设计专业版式设计课程的主要研究对象是图形、图像、文字、色彩等基本版式构成要素,以及点线面、视觉流程、网格结构等版式设计法则。进入数字时代之后,设计领域的绝大多数工作开始借由计算机工具来实现,而且伴随着数字科技的迅猛发展,原本专属于平面设计领域的版面编排工作似乎已经变成了任何一件只要能够操作计算机辅助设计类软件的人都可以胜任的事情。这种情况下,高校在进行艺术设计人才的培养方面则更加需要专注于设计的本质来进行,换句话说,能否操作与版面编排相关的软件与是否了解版式设计原理、交互心理并在此基础上进行版式设计是两个截然不同的问题,“为读者或用户考虑”“了解用户想要什么”以及“如何提供用户想要的视觉呈现”是时值信息时代的高校版式设计课程应该着重研究与实践的课题。

参考文献:

[1] 蒋杰.版式设计的新领域——互动版式设计[D].南京艺术学院,2002.

[2] 宮京成.当版面成为界面:界面设计对新媒介时代报纸版式设计的几点启示[J].新闻界,2009(5).

[3] 陈昭霓.视频媒体中动态版式设计[J].包装工程,2010(6).

[4] 陈慧.互动—版式设计新“契机”[D].辽宁师范大学,2012.

篇5:版式设计实验教学大纲

导读:既是InDesign优势所在。第一阶段。教学方法上主要利用案例教学法、讨论教学法等。通过大量的内页临� 0咐萄Хǎ琁nDesign版式设计的教学心得。关键词:InDesign,阶段,案例教学法,临摹 引言 版式设计在一般人看来是一种关于编排的学问,实际上,它不仅是

一种技能,更实现了技术与艺术的高度统一,可以说是现代设计者所必备的基本功之一,是设计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视觉传达的重要手段。在众多的版式设计软件中“Adobe InDesign”可谓是一枝独秀,自1999年9月问世以来,为报纸、杂志、书籍等出版物提供了优秀的设计平台,在桌面排版领域确立了龙头老大的地位。

“Adobe InDesign版式设计”课程是图文专业、印刷专业及艺术设计专业的一门核心职业课程。本课程主要培养学生设计、制作报纸、杂志、书籍等基本技能,同时也培养学生的版式设计能力。

一、传统教学模式

“Adobe InDesign版式设计”一个学期的课程为96学时每周6学时。传统的教学进度安排是先讲理论,利用9周左右的时间讲解教材内容,再利用6周进行集中实训,最后1周复习考试。一个学期下来使用这种教学方法,出现了一些弊端:

1.理论不会联系实训

经过9周的理论学习后学生在实训中很难将9周的理论知识熟练地运用,做不到融会贯通。在前期的理论练习中总是边讲解边练习这

样学生很快就能做出来也会让教师误以为学生已经掌握。再有这样的练习也是比较单一的,大部分是针对某个的工具,学生学起来快忘起来也快。在试训中遇到稍复杂的案例就无从下手,对于之前学习的工具也是“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不会灵活应用。还有“Adobe”公司出品的软件比较多,界面也相近,既是“InDesign”优势所在,可是对于初次接触软件的学生就很容易将这些软件混淆,如“InDesign”与“PhotoShopo”和 “Illustrator”,一打开界面几乎相同,工具箱中工具的摆放顺序也是相同,更别说工具图标了。

2.集中实训的效果不佳

集中实训时学生面对整版报纸和整本杂志的编辑,十分吃力,很多工具不会使用。也有学生“记死理”,比如在做到杂志封面的时候,很多同学将图片放在出血线以内(理论课中出血线及出血线以外要求是不能有任何文字和图片的)顶着版心做,以为这样就

[论文网 ]可以了,却不知道在出图时,这样的设计十分影响效果,会在版心与裁切线中间留下白边。还有的学生自己设计的页面中排版格式较为凌乱,字体的大小与行距“心中无数”只以电脑屏幕上看见的为准。当输出成PDF电子书是才知道文字与行距的比例完全不对。

二、“AdobeInDesign版式设计”实践教学创新模式

1.第一阶段

基于以上原因,本学期笔者对课程进行了调整。将总体的课程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封面和封底”,4周的时间,用一周的时间

讲解,三周时间练习。先通过多媒体课堂,给学生多欣赏案例,主要选择一些同学们喜欢而且熟悉的案例,比如:《读者》、《足球周刊》、《瑞丽》、《汽车之友》等等。讲解封面封底和书籍、内文、目录这三大块。从简单的入手,先讲解“封面、封底和书脊”的制作。“封面、封底和书脊”大都是由大图片加特效文字组成的。Adobe InDesign不但可以自行编辑图片及文字,还可以调入“PhotoShopo”与“Illustrator”的文件来修改所处理的图像。,案例教学法。它融合了这两个软件处理图形图像的众多优点,使创作过程不受任何干扰。通过实际操作,比较“InDesign”与“PhotoShopo”和 “Illustrator”的不同,让学生看见三个软件的区别,突出“InDesign”处理文字的优点,加深学生的印象。,案例教学法。通过对图形图像地处理,来讲解“InDesign”中最基本的图形图像设计制作技术,使学生对于软件的工具如:钢笔工具、矩形工具、文本框、文字工具、吸管工具等的应用有一个清晰的认识。三周的练习也是制作杂志的封面和封底。虽然这样的练习对于初次接触软件的学生来说是比较难的,但是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很高,对于不会的地方很积极地提问,对于新学到的技巧很欣喜,众所周自己主动提问的学习和通过老师讲授的学习,得到的效果是完全不一样的。

2.第二阶段

在这一阶段先将教材内容重新讲解,讲细、讲透。教学方法上主要利用案例教学法、讨论教学法等。毕竟InDesign在文字编排这方面的优越性是其它软件望尘莫及的。所以这阶段安排了10周的时间

从软件的应用、版式设计理念、色彩的调配、版式设计的技巧等方面讲解。版面设计的成功与否,最后还是看版面的效果。版面中的图文编排并不是一门严格的科学,没有绝对的法则可循,亦不可能用定量分析来描述,只有在

大量的设计实践中熟练掌握。,案例教学法。首先要求学生学会“模仿”。模仿杂志的内页设计。古人说过“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做诗也会吟”。“模仿”并不是完全生搬硬套,先分析大量国内外设计师的作品,再寻找他们构思的轨迹,最后才是“模仿”。通过大量的内页临摹,让学生一看见某一页的版式设计脑子里就立刻能反应出这一页中:文字是什么字号、颜色大概的CMYK值、页面边距在内、外、左、右分别设多少合适等等这些。,案例教学法。但模仿不是教学课程的主要目的,教学目的是要求学生在模仿中熟练掌握软件工具的使用,做到举一反三。,案例教学法。使学生通过课程的学习将版面看得见的“视觉”部分与看不见的“内在”部分有机谐调成一整体,在模仿中逐步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从而要求学生通过模仿最终能够进行独立的设计、独立的制作、完成特定任务。

3.第三阶段

第三阶段共计2周的时间,要求学生完成一本杂志的制作。这个阶段不是单纯的“模仿”,而是要求学生学会“创新”。图片处理、文字处理、版式设计等都由学生独立完成,整个过程不仅可以了解学生对软件的掌握程度还可以了解到学生在制作中什么地方是薄弱环节,以及学生的设计能力。

三、小结

教学方法并不是单一的,案例教学也并不单纯是一种教授法,它实际上也是以学生行为的转变为前提条件的。把自己置身于教学过程之外,只是作为一个旁观者,教学也就失去了意义。改进教学策略,适应教学需要,都应围绕着激发学生创造力、培养应用型高等技术人才的培养这一目标进行。,案例教学法。软件教育更应发挥其具有的独特作用,毕竟“知识经济时代,需要的是创新”。

参考文献]:

篇6:版式设计实验教学大纲

“标志的绘制”教学案例

【任务名称】:标志的绘制

篇7:版式设计实验教学大纲

摘要:版式设计,意即设计编排,是设计方根据创意主题和美学需要,在有限制条件的版面内,最大化运用造型原则,使之与自身创意相结合,根据已知内容主题需求,将色块,文字、边饰,图表(图形)及色彩等视觉传达信息要素统一运用,从而配置出有组织、有构思的设计作品。本文从一个职业人的角度,力求客观的论述了这一新兴课程的教学发展和改革方向。

关键词:独立创新性;实践;市场需求

版式设计是一种设计行为,也是一种加工和选择的过程。理性思维通过视觉形式表现出来,并带有设计者一定的个人风格和艺术特色,既传达信息,又产生美感,在内容和形式的统一互动中,尚能保持相对的独立,这是它不完全等同于平面设计的一个重要特点。

今日社会信息化发展越来越迅速和普及,市场要求设计形式应该不断的发展变化。优秀的适应现代市场的版式设计,是未来设计工作者所必备的专业技能,也是艺术修养的升华表现。因此如何提升版式设计教育和实施显得尤为重要。

但是现阶段普遍的校内版式设计教学现状,令人堪虞,授课内容相互借鉴和参考,甚至照搬照抄都蔚然成风。雷同的不仅仅是教学课程内容,教育模式、形式都十分相似和接近。各式各样的成品平面广告中的表现手法,包括其版式运用和色彩、字体选择,组成了版式设计教学的基本内容。其中偶然夹杂着一味的“创意追求”,某种程度上已脱离了广大市场受众的审美情趣,形成了理念上的偏执,仅仅追求张扬和独树一帜。课堂上仅仅只是反复强调色块和字体,版式与图片等要素的表现技巧,追求平面视觉上的唯美。反而对于创意的来源、设计的目的、媒体的相契性、消费受众的受欢迎程度、设计效果带动的商业反馈等等致关重要的内容不屑一顾,放弃了研究和深入。1.版式设计教育改革的重要性及其方向

如何在实践教学中逐步改变以往的沉疴弊病,这是一个亟需探讨和改革的重大问题。根据笔者多年的职业生涯,发现最根本的改变,应该从改变学生的理解开始。版式设计的结构要素以及基本规律方法,都是需要培养学生独立思考、深化理解的。课堂上的教学从理念和知识开始,就必须与实践专业技能相结合,由于平面设计元素的编排占版面设计活动的主要部分,其能力也代表着一种从业设计者所必备的专业修养。不可否认,版式设计的基本实践活动就是将创意理念转化成由点、线、面所构成的视觉语言。不同的编排,将会产生丰富多变的视感与意义。

在课堂教学中,结合实践,需要持续开拓学生视野,引入全球范围的前沿设计知识,以尽可能多的教学方式,结合招贴、海报、报纸、杂志以及国际网页等来源的设计案列,向学生们更好的传授新观念。各种实训和教程应该融会贯通,不宜一成不变,设计主体可以替换,各种尝试都应该用来充实设计案例档案。课堂实践中需要引导学生们感受到版式设计的不同表达方式,其特点包括功能性与动态性的。其过程可以通过以下教学结构来完成,譬如:案例分析、原理讲解,理论引导、作品分析、学生讨论、作业练习、教师点评等等。

但仅仅做到以上诸点还不够,还必须在内容单一的版式设计授课中增加综合设计课程,带领学生来到更丰富的想象思维空间,拓展个性边界,创造机遇,触发灵感。设计教学环境可设定各种条件和限制,全过程的让学生完成设计,训练其实践创意,鼓励学生互动。思考与表达不要跟着教师走,也不能随大流,相对独立地完成现有想法的表达。在创意设计上,此时拿出的初稿肯定还不够完善,草图相对粗糙、不成熟,但思考的结果是有个性的。不一样的东西要给予肯定和鼓励,这样就可以阶段性的完成独立创意的学习,也就达到了创新的目的,从而通过这一过程逐步地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还要补充一点的是,最近要求设计者熟练掌握运用设计软件进行创作,利用科技便利的工具,来更准确的表达版式设计的视觉构架。版式设计的表达能力是多方位的,传统版式设计原理经过学习者的自觉掌握与运用,完全可以探索出崭新的设计语言和传达方式。在版式设计作品完稿的同时,还要能够做到对于自己作品理念的一个完整表述,包括创意来源和设计实施,这才是完整的版式设计成品。2.培养职业能力,适应市场需求

以上提及的学校课堂上的实践训练,其实只是基础中的基础,更为重要的,是要倡导和带领学生们在走出课堂,近距离地接触职业岗位,接触市场、研究社会。利用各种机会进行公益设计考察、商业市场调查、社会集体体验等等。在每个项目结束后进行客观的行业分析,由参与的学生自己得出结论,并加以补充和引导。

[2]

[1]设计的过程也是体验、考察和调查的过程,要将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充分地调动起来,例如,在化妆品专柜店中的各种商标设计、招贴海报设计、新季产品促销宣传手册等都是充分鲜活的素材,让学生亲手收集、观察现场的反应和效果,并思考其来源,设计意图,使用技巧,表达创意等等设计理念,得出结论。版式设计在课堂上遇到的诸多理论问题,应该在实践项目中,与真实的工作碰撞,并自主的选择解决方式。此时的整个过程,远远超出了课堂上反复的灌输教条,而鲜活而真实的刻在学习者的脑海之中。再次强调的是,必须注重在校外设计教学实践中,实现学生的眼、脑、手的统一协调,如果思维能力能够与操作能力得到统一训练,那么设计创意和设计技巧之间的完美融合也将指日可待。

3.培养职业能力,严格把关输送人才 3.1明确人才市场的需求

中国社会面领着一个日新月异,快速发展的时代。现阶段的设计教育要应对的市场,是全球化,高速化的。在这样的生态坏境下,设计行业领域的用人标准,呈现出非同一般的变化多端、非常复杂的特点。艺术设计各专业人才的需求量有着一定的特殊性,毕业之后能否成为行业的就业人员,这些在今天正是版式设计教学所必须面对的具体问题。设计人才的培养计划,在制定之初,就必须考虑这些现实问题,并在设计教育管理及教学活动中得以明确体现和实施。

当然,版式设计教学并非一味的盲从和适应外界的要求,它作为一门专业技能课程,必须承担起传达思想的、甚至是传承文化的重任。当今时代是各种知识爆炸,信息泛滥的时代,各个学科间的边缘界限已被模糊,综合性人才才能符合版式设计的边缘化、多样性。设计者必须培养自身的综合素养,艺术、科学、文学、哲学甚至是商业理念、政治意识都要注重学习,务求兼备。在教学中,施教者应该让学生们深切体会到这方面的要求,引导他们的认识,理解版式设计作为一种变化中的新学科,兼具文化、艺术、社会经济、科技能力等各方面的范畴。教学中应充分体现其边缘性、广博性。3.2实践项目真实可行

抛开纯粹的教育者观点,笔者以职业设计人的视角出发,明确认识到职业岗位的需要是最客观现实的。如果无法将实践教学与之接轨,切实实现实践设计训练的真实可行化、职业专业化,后果是不堪设想的。学习的环境如果被开发成与职业岗位工作过程是一致的,也就是创造与职业环境同步一致的课堂环境,并将优秀企业的理念文化融入教学,这不仅能帮助学生形成优秀的职业素质,更会极大提高了学生们的学习兴趣。在遵循重视学生理解的前提下,培养其创造性思维。在增加实践设计的同时,压缩呆板的版式设计形式训练课程。课堂教学应当遵循以分组讨论、互动协作式为主的前提,教师通过实际案例,根据教学安排,提出论点,引导学生进行自我思考、相互答辩。形成课堂主体是学生,教师只是设计过程的组织者、引导者的良性局面。3.3引入真实项目

从职业人的视角来看,当前实践教学的开展需要密切联系社会上一些常见职业岗位的需求,增强实践课程的职业化和实用性。同时,为学生营造一种和岗位工作情况相类似的学习情境,让教师的教学环境和学生的学习环境都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当前职业环境的一些特点,并将国内外一些优秀企业的文化、管理理念渗透到教学内容中,一方面有利于增强学生学习的兴趣,另一方面也有利于学生尽早形成良好的职业素质。在实践课堂中引入真实的项目,而实践的过程就是完成项目的过程,所以引入真实项目增强了职业市场和实践教学之间的联系。在实践课堂中引入真实项目,学生需要按照教师的引导完成项目,所以实践程度更高,在完成项目的过程中,学生逐渐熟练掌握了职业岗位需要掌握的专业技能和素质,同时在实践过程中将多年学习到的理论知识用于实践,从而加深了对这些理论知识的理解。

根据版式设计实践教学理论,在引入真实项目时,要先对该工作岗位的实际情况进行分析和定位,确定学生通过这个项目可以实现哪些目标,如:技能操作的熟练、知识能力的提高等。然后为学生设计学习情境,实现项目教学。与此同时,在海报招贴设计、书籍装帧设计等领域中,版式设计语言都有很广阔的应用空间,在符合版式设计实践教学理论的前提下,科学编排和表达各个设计要素,进行版面编排、视觉流程等实践和应用。3.4评价与考核

职业人视角下版式设计实践课程教学内容的评价目的在于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和质量,锻炼学生的实际操作应用能力。评价和考核时,首先要逐步引导学生对自身进行客观、全面的评价,然后对同学进行客观、全面的评价。其次,注重对设计过程、设计效果以及知识和技能的考核与评价。过去主要以作业、试卷等方式来考核学生的学习成果,而这些传统的考核方式过于注重结果,忽视了过程考核的重要性。所以要通过多种方式,对整个项目完成的过程以及学生参与项目完成的综合能力提高程度等进行考核,还要对学生的设计创意、理论知识应用、作品制作等多方面进行评价与考核。此外,不仅要对学生进行考核,还要对聘请的企业专业人员进行考核和评价。需要认识到[3]并不是所有的企业成功人士都善于指导别人进行自身的改进和完善。所以对聘请的企业专业人员进行考核和评价,分析其优点和缺点,如果该企业专业人员不负责人,不善于指导别人,或者对这方面不关心,下次开展实践教学时,就要避开这个误区,尽量找一个负责人且愿意、乐于指导学生的企业专业人员,为学生进行专业且正确的指导,这对于学生的成长而言,无疑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4.结束语

综上所述,如何使版式设计课程与实践相结合,进一步培养出符合市场职业人的需要是版式设计实践教学改革深化的基础。如果实际项目被成功引进课堂,课程过程就是完成项目的过程,这在一方面确保了教学实践与职业市场的充分融合,在另一方面也促使学生在真实的项目中得到能力提高与实战锻炼。市场职业岗位所需要的知识技能,正是版式设计教学的最终目的,只有真正了解和把握住职业人自身的需求和定位,才能设计出更好的作品。参考文献:

篇8:《版式设计》课程教学刍议

一、概念元素的了解及应用

首先让学生学会创建一个设计大纲, 也就是用文字的形式提出问题, 再解决问题。如出版物的主题是什么?这些信息可能被分割成多少部分?这些部分都是什么?主题是系统性的还是人为的?具体的还是抽象的等等。世上万物的形态千变万化, 归纳这些空间的形态, 均属于点、线、面的分类构成。它们彼此交织, 相互补充, 相互衬托, 有序的构成缤纷的世界。

1.“点”的表现

在版面中的点, 由于大小、形态、位置不同, 所产生的视觉效果、心理作用也不同。点的缩小起着强调和引起注意的作用, 而点的放大有面之感。它们注重形象的强调与表现, 给人情感上和心理上的量感。学生在进行课堂练习时可针对以下几方面进行, 第一, 当点居于几何中心时, 考虑点所带来的影响, 如上下左右空间对称, 视觉张力均等, 显得即庄重, 又呆板。第二, 当点居于视觉中心时, 练习使点具有视觉心理的平衡与舒适感。第三, 当点偏左或偏右, 使画面产生向心移动趋势。最后, 将点作上、下边置, 有上升或下沉的版面练习。在设计中, 将视点导入视觉中心的设计, 如今已屡见不鲜。为了追求新颖的版式, 更特意追求将视点导向左、右、上、下边置的变化已成为今天常见的版式表现形式。另外, 准确运用视点的设计来完美地表述情感和内涵, 使设计作品更加精彩动人, 这正是版式设计追求的更高境界。

2.“线”的表现

实际上, 在我们阅读一幅画的过程中, 视线是随着各元素的运动流程而移动的, 只是人们不习惯注意自己构筑在视觉心理上的这条既虚又实的“线”。实质上, 对于每位学生的设计来讲, 这条线具有相当重要的意义。线可分为形态明确的线和空间虚线, 空间虚线指的是视觉流程线, 这个部分的知识是学生练习中较难把握及难以运用得当的部分。人们一般对线的概念, 都仅停留于版面中形态明确的线, 而对空间的视觉流动线, 却往往容易忽略。而对于形态明确的线, 在进行版面分割时, 既要考虑各形态元素彼此间支配的形状, 又要注意空间所具有的内在联系, 巧, 使高师小提琴专业学生在学习过程中, 改正缺点, 提高自身的专业技能, 为今后的教学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 只要通过左右手技术的平均发展, 才能将高超的技术与丰富的艺术想象力两者完美的结合在一起, 从而表达出乐曲所要表达的音乐感受。

参考文献:

[1]田康.论小提琴演奏与教学反馈[J].艺术百家, 2005, (6) .

[3]张以一.小提琴教学的新探讨[J].黄钟 (中国.武汉音乐学院学报) ,

保证良好的视觉秩序感, 这就要求被划分的空间有相应的主次关系、呼应关系和形式关系, 以此来获得整体和谐的视觉空间。学生可通过不同比列的空间分割, 使版面产生各空间的对比与节奏感。在骨骼分栏中插入直线进行分割, 使栏目更清晰, 更具条理, 且有弹性, 增强了文章的可视性。另外要提醒学生注意“力场”。“力场”是一种虚空间, 是对一定范围的空间的知觉或感应, 所以, 也称“心理空间”。在版面中所产生的“力场”, 首先是在空间被线分割和限定的情况下, 才能产生“力场”的感应。

3.“面”的表现

面也称为“形”, 是由长度和宽度共同构成的“三度空间”, 也是线的移动轨迹。面分为几何形及自由形两类, 而富有创意的几何形、不规则形和偶然形, 在平面的设计编排上常常被采用。

而本身的形态中包括了大小位置、面积、色彩肌理等多方面的变化, 在视觉设计要素中, 面的视觉影响比点、线的效果大的多。

二、综合运用的方法

在学生的实际操作中, 可不先带入具体的图形或文字进行排版练习, 用最简单的草图先勾勒出可想到的任何的排列布局方式。首先, 排版并放置第一条直线。画一条直线代表标题, 将直线四处移动, 改变直线的比重和长短, 制作最具动感的布局, 调整直线在设计区域内的不同位置。其次, 为你的直线选择适当的面积。放大和缩小你的直线, 平衡空间和直线的比例, 让学生重新考虑他的直线的位置, 做广泛的实验。这些排版的例子可以给学生一些概念, 让他们了解如何放大或缩小直线来填入设计区域。再次, 在排版中运用更多直线。区别代表标题和文章的直线, 利用直线周围的空间, 进一步探索直线的用途, 在这儿可以引导学生发现如何在一些较大的元素和一些较小的元素之间取得平衡。增加你排版中直线的数量, 比较不同排版, 重新评价他们最初的选择。然后在排版中运用图形, 这些图形可以是任何形状的, 为图形选择适当的比例, 在这里的首要任务是锻炼学生的创造力, 再将图形和直线结合起来, 探索两者之间的平衡与不平。最后, 运用文字作为标题, 直线作为文章, 对想象产生的效果进行观察并评估, 尝试每个方案。如果涉及到副标题的话, 需要决定标题和副标题以及正文之间需要留出多少空间, 另外正文是否要分成两列甚至更多。

在这些版式练习结束后可要求学生完成三张分别以点、线、面形式表现的练习, 要求版面中除图形外还要有文字的出现。另外要求用相同的图形和文字元素进行编排, 将学生逐渐带入到更深层的理解运用中。

[4]宋比多.小提琴教学中的重要问题:右手握弓[J].四川戏剧, 2006,

[39]黄晨星, 黄忠伯.试论小提琴弓对弦压力的物理特性——兼议《关于小提琴演奏技巧的几点新想法》[J].音乐艺术-上海音乐学院学报,

作者简介:

上一篇:6个简单方法帮助自由职业者们提高效率下一篇:公交公司工作总结及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