降温费制度

2024-04-23

降温费制度(共8篇)

篇1:降温费制度

小护士(天津)实业发展股份有限公司 作业程序文件

标题:煤火费、防暑降温费管理制度 文件编号:XHS―HR―019 版本/修改状态:A版 页次:第1页,共1页 目的:

为持续改善与提升员工福利,体现公司对员工的关爱,不断丰富企业文化内涵,参照国家及天津市有关法律法规要求,特拟定公司有关夏季防暑降温、冬季取暖补贴的管理制度。2 范围:

相关员工(不包括促销员在内)3 作业内容: 3.1防暑降温:

3.1.1防暑降温费自2012年开始执行,每年发放金额依据国家及天津市最新政策执行,试用期内在岗工作的职工,也应享受防暑降温费。

3.1.2防暑降温费发放时间为6、7、8、9月,共四个月,每月将金额打入银行卡内。3.1.3防暑降温待遇除发放防暑降温费外,还包括用人单位要采取措施加强工作环境的通风,加强暑期安全生产知识宣传,在工作场地安装电扇、空调等必要的防暑降温设施,为职工提供充足的饮水。

3.2冬季取暖补贴和集中供热:

3.2.1冬季取暖补贴和集中供热采暖补助费是强制性的,在公司内工作1年以上的员工可以享受冬季取暖补贴,补贴应以货币形式发放,不能用实物取代。

3.2.2冬季取暖补贴自2011年开始执行,依据当年费用于每年11月工资中进行发放,打入工资卡中。学习是成就事业的基石

3.2.3冬季取暖补贴和集中供热发放条件为:自员工入职至当年11月15日工作满一年以上员工。

3.2.4在公司办理住宿员工依据天津市相关规定,不发放冬季取暖补贴(公司统一提供宿舍暖气),只发放集中供热补贴(例:2011年冬季取暖补贴335元,集中供热补贴185元,凡在公司办理住宿员工只发放185元)。

3.2.5冬季取暖补贴和集中供热采暖补助费,如有变动依据当年国家及天津市最新政策执行。

页 第 1 页 共

篇2:降温费制度

知》 鲁劳社(2006)44号

劳动争议 2010-08-01 10:39:07 阅读370 评论0字号:大中小 订阅

山东省劳动和社会保障厅

关于调整企业职工夏季防暑降温费标准的通知

鲁劳社(2006)44号

各市劳动保障局、财政局、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国家税务局、地方税务局,省直有关部门,有关企业:

为做好夏季防暑降温工作,保证企业职工在劳动生产过程中的身体健康,确保企业生产经营活动有序进行,经研究,适当提高我省企业职工夏季防暑降温费标准,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企业在岗职工夏季防暑降温费标准为:从事室外作业和高温作业人员每人每月1 2 0元;非高温作业人员每人每月80元。全年按6月、7月、8月、9月4个月计发,列入企业成本费用。企业在岗且提供正常劳动的职工列入发放范围。职工未正常出勤的,企业亦可按其实际出勤且提供正常劳动的天数折算发放。

二、企业现执行的防暑降温费低于上述标准的,改按上述标准执行;生产条件特别艰苦且有支付能力的企业,经省劳动保障、财政部门同意,可适当提高发放标准。

三、防暑降温工作季节性强,企业应合理安排夏季职工工作,适当调整高温、露天作业人员的劳动强度和作息时间,避开高温时段,严格控制加班加点,确保职工身体健康和生产安全。

四、各级劳动保障、安全生产等部门和企业要树立以人为本的思想,把改善企业职工的劳动环境、保障劳动者身心健康作为维护劳动者合法权益的重要内容抓紧抓好。各类企业都要按照《劳动法》等法律法规的要求,制定和落实夏季防署降温各项措施,建立健全劳动安全卫生制度,确保夏季生产经营正常进行。

五、本通知自下发之月起执行。经济效益较好、支付能力较强的企业今年仍可按4个月发放;支付能力一般的企业亦可只发放8月、9月两个月的防暑降温费。

篇3:降温费制度

关键词:血费,报销,制度,异地,无偿,献血

随着我国劳动力市场化水平的不断提高和旅游市场的快速发展, 大量的人员跨地区性流动已成为当今社会的一大景观, 在一些经济发达地区流动人口数甚至已超过了常住人口数。无偿献血工作如何适应这一社会发展趋势, 进一步扩大无偿献血者队伍, 提高我国无偿献血水平, 是我们必须抓紧研究的课题。本文从完善血费报销制度, 维护无偿献血者权益, 促进异地无偿献血方面作了一些探讨, 供各位同行参考。

一、当前血费报销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 血费报销程序不完善

用血者报销血费的程序全国并无统一规定, 各地血费报销程序存在较大差异, 且不尽完善。随着无偿献血事业的深入发展, 报销血费的人员会逐步增多, 血费报销程序不完善不但影响献血者的积极性, 也容易引发纠纷和诉讼。

(二) 血液价格和血费报销标准全国不统一

当前的血液价格和血费报销标准是由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卫生行政部门联合物价管理部门规定的, 各地的标准不完全一致。这样做确能使血液价格与各地的物价水平基本保持一致, 但由此却造成在不同地区献血的, 在报销血费时适用的标准不同, 在不同地区献同样多的血, 报销时的金额可能会有较大差距。在价格低的地区献血, 而在价格高的地区输血, 最后在价格低的地区的血站报销血费时, 价格低的地区如果按价格高的地区的标准报销, 对价格低的地区的血站会增加负担。由于大多数流动人口的固定住所一般在价格水平较低的经济较落后地区, 而工作地点在价格水平较高的经济较发达地区, 在工作地点献血会担心将来一旦远离工作地点, 血费报销困难;在固定住所地献血则担心将来在外地用血时价格较高而在本地报销的标准较低, 因此流动人口的献血积极性受到抑制。

二、血费报销工作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完善

(一) 完善血费报销程序

报销血费所需的证明文件一般应包括:无偿献血证、医院出具的输血单据和发票、献血者身份证明, 亲属输血报销的还应出具亲属关系证明文件。报销时献血者可经亲自到血站办理, 也可以通过邮寄的方式办理, 但不宜委托他人办理。这是因为血费报销涉及献血者重大经济利益, 献血证件丢失的现象很多, 为了防止假委托, 保护献血者利益, 防止纠纷, 在报销者不方便亲自到血站办理手续时, 可以由报销者把所需证明文件邮寄到血站, 血站再把报销的费用直接邮寄给献血者本人或其配偶或直系亲属。至于财务上领钱时“签名”的要求, 可以以留存邮寄回执的方式解决, 不必拘泥于“亲自到血站来签名”。当然, 如果献血者本人行动不便, 委托其亲属办理报销手续是可以的, 但必须是其亲属, 而不能是其他人, 并且要出具亲属关系证明文件和委托书。如果报销者本人无能力出具委托书, 则应由医院或相关部门出具报销者无能力出具委托书的证明文件。如果献血者已死亡, 则应出具死亡证明。

(二) 修订《献血法》或相关法规, 细化献血者及其亲属权利

献血者及其配偶、直系亲属献血证上的权利能否被继承?由于献血证是献血者奉献爱心后获得的证书, 具有强烈的人身性质和荣誉性质, 作为证件本身, 是可以由继承人继续持有的, 但证件中献血者及其配偶、直系亲属专有的免费用血的权利不能被继承。献血者死亡后, 其配偶和直系亲属因献血者献血而获得的免费用血的权利, 是否继续有效?如不允许该权利继续有效, 可能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献血者的积极性, 如果允许其继续有效, 那么, 可以报销血费的“直系亲属”是指几代以内的直系亲属?一般来说, 三代以内比较合情合理, 代数过少, 可能会抑制献血者的献血积极性, 代数过多又会使献血者的权利期间过度延长, 也会抑制后来献血者的献血积极性。如果允许其继续有效, 其配偶和直系亲属对该权利是按份共有还是共同共有?法理上说, 如果献血者亲属的这种权利允许继续有效, 因其具有不可分割性, 应由其配偶和直系亲属共同共有。其中的某个人报销血费时应经其他共有人同意, 并出具其他全体共有人的同意报销声明。

(三) 明确报销血费的期间限制

献血后多长时间用血的可以报销血费?用血后再献血的是否可以充抵用血费用?医保和商业医疗保险都有延期的规定, 是不允许先报销再参保的, 参保或投保一定时间以后才能报销。血站报销血费是否也应有这样的规定?如果不这样规定, 是否变相的鼓励了“投机”行为?这个问题涉及献血者的重要实体权利, 应由法律予以明确规定。笔者倾向于设定一个报销血费的期间限制, 有利于鼓励大家积极献血。

(四) 在全国统一血液价格, 统一报销标准和用血扣除标准

篇4:降温费制度

关键词:专利;专利年费;专利年费制度;创新主体

一、完善中国专利年费制度是知识产权强国建设的需要

专利年费制度的实质性目的是促使专利权人在获得合理收益条件下放弃其专利,增加公共利益,同时补偿专利制度的运行成本,所以专利权人在运用成本收益平衡原则决定是否维持专利或维持多长时间时,考虑的最重要的成本就是专利年费的多少。专利年费机制使得相当一部分专利技术及早进入公有领域,很大程度上加速了后续的发明创造,促进了整个社会的技术创新。专利权人缴纳年费维持专利有效,并不需要专利局提供额外的服务,只要能够证明专利有效即可,所以专利年费制度可以被看作一种调节专利收益大小、促进技术创新的经济杠杆。可见,专利年费机制可以通过改变专利维持成本,影响专利维持时间,协调专利权人的个体利益和社会公众利益的平衡。专利年费制度使得二十年或者十年的法定保护时间仅仅对极少数专利有效,因为绝大多数专利因为未缴纳年费而被提前终止。2015年11月,国家知识产权局规划发展司发布的《2014年中国有效专利年度报告》显示:发明专利的维持年限平均为6.0年,维持年限5年以上的占49.2%,超过10年的只占7.6% ;国内失效专利占失效总量的94.6%,未缴年费终止的占51.7%,届满终止的仅占1.3%。换句话说,专利年费制度影响着绝大多数的专利,而专利法定保护时间仅仅对极少数专利有用。

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新形势下加快知识产权强国建设的若干意见》有关要求,更好地支持我国专利事业发展,减轻企业和个人专利申请和维护负担,我国相关机构已经采取了积极的对策。2015年12月21日,国家知识产权局网站发布的《关于专利年费减缴期限延长至授予专利权当年起前六年的通知》:根据《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关于降低住房转让手续费受理商标注册费等部分行政事业性收费标准的通知》,自2016年1月1日起,延长专利年费减缴时限,对符合《专利费用减缓办法》规定且经专利局批准减缓专利年费的,由现行的授予专利权当年起前三年延长为前六年。2016年7月27日,财政部和国家发展改革委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专利法实施细则》有关规定,制定并颁布了《专利收费减缴办法》。该办法明确规定了专利年费减缴的具体条件、减缴幅度以及申请减缴的程序等问题。该办法的颁布进一步说明我国对专利年费问题的重视程度,同时在一定程度上验证了我国创新主体专利收费经济负担的严重程度。因此,调查专利年费制度实施状况,深入了解我国各类创新主体在专利年费经济负担方面的问题,有效提升我国创新主体的创新水平,对我国创新驱动战略实施和知识产权强国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为了使调查结果对完善中国专利年费制度具有重要价值,本调查报告依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专利维持机理及维持规律实证研究(编号71373221)”,在工信部电子知产中心、中国知识产权杂志社、重庆市知识产权局、厦门市知识产权局等多家机构的协同下,特针对我国当前专利年费制度,对来自北京、上海、广东、重庆、福建、江苏、湖北、山东、四川等十四个省或者直辖市的飞天诚信、汉王科技、华勤通讯、金山软件、乐视集团、龙芯中科、欧普照明、奇虎360、新时达、中广核工程、中国移动、格力电器等二百多家企业等创新主体就专利年费问题进行调查。调查的主要问题包括:(1)中国专利年费收费水平与国外专利年费收费水平比较;(2)专利年费制度对促进创新的重要性;(3)缴纳专利年费的主要目的;(4)不缴纳专利年费放弃专利权的理由;(5)现行专利年费制度进行调整的必要性;(6)专利年费的主要来源;(7)专利年费造成的经济负担;(8)现行年费制度结构性调整的建议;(9)专利年费的缴纳模式;(10)国家财政资助专利年费政策对促进创新的影响;(11)国家知识产权局或专利局收入与专利年费收入挂钩是否有利于促进创新等。本次调查的问卷发放形式分为纸质问卷和电子问卷两种,共有效回收问卷202份,其中纸质问卷共计发放50份,有效回收38份,回收率为76%;电子问卷共有效回收174份。

本调查报告的目的是,进一步了解我国各类创新主体对专利年费制度的性质和作用、经济负担、制度运作等问题的观点和感受,从而在专利年费层面完善我国专利制度,促进我国知识产权强国建设提供参考。由于篇幅所限,本文仅对部分问题的调查结果进行分析,其他问题另行成文。

二、反馈有效调查问卷的专利权人信息

(一)专利权人所在地区分布

本次调查结果(图1)显示,在被调查的202个对象中,来自北京的专利权人最多,占全部调查对象的30%以上。来自重庆、广东、上海、福建的专利权人分别为32个、28个、26个和21个,占全部调查对象的10%至16%不等。四川、江苏、山东、河北等地的被调查专利权人均不足10个,同时安徽、甘肃、河南、浙江四省各有1个专利权人参与本次调查。从经济发展水平和知识产权实力来看,调查对象分别来自全国11个省和3个直辖市,既有来自经济发展水平高的北京市、上海市、广东省、江苏省知识产权实力的强省或者强市,也有来自经济发展水平较高的福建省、湖北省、重庆市、浙江省、山东省等知识产权实力较强的省市;从地区来看,大多数接受调研的创新主体来自东部地区经济科技发展水平较高的知识产权强省或强市,也有处于中部地区的湖北省和河南省等,还有处于西部地区的重庆市、四川省等。总体而言,调查对象在地区分布方面覆盖面较广,代表性相对较强。

(二)专利权人的类型

根据本次调查结果(图2)显示,在被调查的全部专利权人中,企业占绝大多数。其中大中型企业113个,占据总数的一半以上,其次为小微企业59个,占据调查对象的29%。个人专利权人12个,科研单位和高等院校分别为10个和8个,没有机关团体作为专利权人参与调查。因此,企业尤其是大中型企业仍然是我国专利权人中的“大户”。一般而言,大中型企业,尤其是知识产权实力较强的大中型企业,因为其拥有较多的专利,特别是维持时间较长的发明专利,需要交纳很高的专利年费,或者说这些创新主体对专利年费的敏感度较高,它们更容易受到专利维持制度的影响。

(三)专利权人持有有效专利的数量

本次调查结果(图3)显示,在持有的有效专利数量方面,被调查专利权人表现不俗。近55%的被调查对象持有的有效专利数在100件以上,其中持有的有效专利数在2001件以上的调查对象比例为17.3%。另外,在持有的有效专利数在100件至2000件这个区间内的专利权人数量,随着持有的有效专利数量的增多而逐渐减少。要保持授权专利继续有效,必须及时按照规定足额缴纳专利年费,否则专利就会因为未缴纳专利年费而被终止,丧失专利技术的垄断权,所以专利年费制度与企业拥有的有效专利数量关系非常紧密。创新主体拥有的有效专利越多,缴纳的专利年费越多,该创新主体承担的创新成本越高。从本次调查对象反馈调查问卷的情况来看,拥有有效专利数量越多的企业,越对问卷调查反馈积极。

本次调查未对有效专利进行详细分类,但根据国家知识产权局的统计显示,2015年我国发明专利申请在全部专利申请中的比例达到39.4%,且发明专利授权量不断提升。因为发明专利法定保护时间更长,缴纳专利年费的可能性更大。随着我国创新主体负担专利年费的数量不断增加,专利年费制度科学性,或者说完善我国专利年费制度的必要性越来越明显。

(四)专利权人专利申请的国家或地区

在不同的国家或者地区申请专利是产品市场的指向标,也是专利布局的方向,更是创新主体专利战略的主要内容,具有一定专利实力的企业都会非常重视对外专利申请的方向和重点,但是因为不同国家专利年费制度的差异及缴纳专利年费数量的不同,这些因素都成为创新主体考虑的重要因素。调查结果(如图4)显示,在被调查的专利权人中,仅在一个国家或地区进行专利申请的比例为48.5%,且其中87.8%的专利权人专利申请国家是中国。专利权人最多在9个以上的国家或地区进行了专利申请。专利申请国家在2个至9个的专利权人的数量从2个到22个不等。这一数据说明,接受本次调查问卷的创新主体中,大部分创新主体具有较强的专利实力,同时也要负担较多的专利年费负担,它们对专利年费制度的敏感度较高。

本次问卷调查结果显示,世界五大专利局是我国专利权人申请专利的重点目标,这在很大程度上反映了我国创新主体对世界主流市场的重视。除中国本土外,美欧日均是我国专利权人进行专利申请的主要国家或地区,也就是说,我国创新主体对产业界公认的、高质量的“三方专利”抱有积极态度。另外,除欧洲专利局外,我国专利权人向英法德三国申请专利的比例也不在少数。在美欧日等发达国家获得专利授权,对于我国本土企业而言,能够促进技术和创新资源的全球化流通,对于自身发展具有积极意义。这些数据进一步证明了我国创新主体,尤其是专利实力较强的大中型企业专利战略的成熟。当然,从另一个方面也反映了我国创新主体,尤其是具有一定专利实力的企业在专利年费方面的负担比较重。

三、专利年费及其负担

(一)中外专利年费负担对比

不同国家或者地区,因为专利制度的地域性、专利权人的专利意识、国民收入以及货币的购买力、研发投入、专利交易市场的完善程度等因素的影响,导致不同国家或者地区的专利权人对专利年费经济负担的感受程度存在一定程度的差异。本次调查对象均属于我国境内的不同类型的创新主体,从创新主体的基本情况可以发现,这些受访的相当一部分创新主体在国外拥有一定数量的授权专利,所以这些创新主体的对国内外专利年费负担情况的感觉会有一定程度的误差。本次调查结果(如图5所示)显示,51%的专利权人认为中国专利年费负担更重,认为外国专利年费负担更重的比例为31%。另有18%的被调查对象持其他观点,如有的专利权人认为无论是中国还是外国,专利年费负担均较重。还有的持其他观点的专利权人认为中外专利维持的情况不同,不能对此进行比较。

(二)专利年费负担程度

专利年费随着专利数量和专利维持年限的增长而增长,对于专利权人而言,缴纳专利年费既是权利也是义务。专利权人对专利年费的负担程度是衡量专利年费收费标准适度与否的重要指标之一。在特定条件下,如果专利权人普遍反映专利年费负担过重,说明专利年费收费标准相对于专利权人的负担水平较高;反之亦然。专利年费收费标准太高或者太低均不利于专利制度促进技术创新作用的发挥。

本次调查的结果(如图6)显示,在缴纳专利年费的负担上,表示毫无压力的专利权人的比例仅为4%;表示“一般,压力不大”的专利权人的比例也不足三分之一。在全部被调查对象中,19%的专利权人认为专利年费非常重,其或其所在单位几乎难以承受;另有46%的专利权人表示缴纳专利年费负担重,但基本可以承受。换句话说,约三分之二的专利权人认为专利年费相对于其负担能力而言过重,约三分之一的专利权人认为专利年费相对于其负担能力一般。过重的专利年费负担所导致的后果是专利权的不当放弃,不利于专利权人从专利技术中获得适当的收益,同时有损于这些专利权人创新积极性的提升。

(三)停缴专利年费而放弃专利权的理由

在专利维持届满之前停止缴纳专利年费的后果是专利权的终止,因此停止缴纳专利年费是专利权人放弃专利权的方式之一。我国《专利法》第四十三条规定,专利权人应当自被授予专利权的当年开始按期缴纳年费。该法第四十四条规定,没有按照规定缴纳年费的,专利权在期限届满前终止。缴纳专利维持年费是专利权人的义务,是维持其专利权有效的前提。如果专利权人希望在保护期限届满前保持其专利权继续有效,则必须按规定缴纳维持年费,否则权利和义务无法对等,也就是说不履行按照规定缴纳年费的义务,就不能继续享有专利的垄断权。因为专利技术本身或者专利权人经济负担能力等多方面的原因,各个国家总会有绝大多数专利因为没有按照规定缴纳专利维持年费而无法维持到法定保护期限届满,或许这正是专利法的精神所在。但是专利权人维持会宁愿将自己享有的专利技术垄断权被终止,也不按照规定缴纳专利维持年费,其中的原因是千差万别的。本次调查问卷中设计这个问题的目的是了解我国专利权人因为未缴纳专利年费而终止专利权利的理由。

专利权人停止缴纳专利年费可能基于多种原因的考虑,本次调查问卷仅设计了六个方面的选项。未缴专利年费而放弃专利权的理由的统计结果(表1)显示三个方面的特征。首先,专利年费过高超过专利权人的负担能力是专利权人停止缴纳专利年费放弃维持专利有效的最重要原因。调查结果显示:41.1%的专利权人因为专利年费过高而停止缴纳;24.8%的专利权人因为专利暂时闲置,未来可能有较好收益,但单位经费紧张而停止缴纳。二者都属于主动停止缴纳专利年费的行为,但这种主动行为都含有“无奈”的因素。可见,专利年费负担过重导致不能按照规定缴纳专利年费而放弃专利权的专利权人的总体比例达到65.9%。这一调查结果值得重视,它可能是完善我国专利年费制度和年费收费标准的重要依据。

其次,专利收益太低或者没有收益不足以缴纳专利年费或者说缴纳专利年费后,专利权人无法从专利中获得收益,是导致放弃专利的重要理由之一。55%的专利权人停止缴纳专利年费的理由为专利收益太低或者没有收益。这一理由在所有列举理由中所占比例最高,当持有专利所获得的收益低于或不再高于支付专利维持费用时,会采取停缴专利年费的举措。对于专利收益低于专利年费的专利,或者根本就没有收益的专利而言,维持其有效,显然是不合算的。但是如果对于那些短期内专利收益不高,但有长期收益的专利而言,这一举措虽然能够短期内防止专利权人的利益损失,但对于发挥专利的长期价值而言则可能是非理性的,因为专利收益具有动态性和随机性。

再次,8.4%的专利权人停止缴纳专利年费的原因是专利管理制度不健全,导致忘记缴纳年费。此类行为的原因在于创新主体的专利制度管理缺陷,所以不断提升我国创新主体专利管理水平对专利价值的实现非常重要。在其他理由中,8.4%的专利权人因专利产品淘汰或技术发展趋势使然等因素而不再缴纳专利年费,这种情况属于正常的专利淘汰现象,也是专利年费制度的目的所在,它有利于其他创新主体的后续创新。另外,有5.0%的专利权人将单位领导要求作为停止缴纳专利年费的理由之一,这种情况也应该属于专利管理制度不够健全的问题。绝大部分专利权人停止缴纳专利年费的理由均是被动的,或者是主动的“无奈之举”。这种现象的后果是专利价值无法得到有效发挥,从而导致创新资源的浪费。

总而言之,未缴纳专利年费而终止专利权的理由不外乎专利收益和专利成本以及其他专利管理制度三个方面。而专利收益与专利成本是一种此消彼长的关系。假设专利收益确定,如果增加专利成本,创新主体获得利润就会随之减少,减少到一个临界点之后,专利权人就会放弃专利;如果适度减少专利成本,创新主体的利润就会随之增多,增加专利权人继续维持专利有效的可能性。在专利技术的市场化水平、产品适应性和成熟度、专利技术保护水平确定的情况下,只有提升专利权人的技术转化和转移能力,增加专利权人的专利收益。因为专利年费是专利获得授权后最为重要的专利成本,而专利年费收费标准一般是由国家知识产权局或者专利局根据实际情况确定的,换句话说,专利年费制度可以作为调节专利维持时间、有效专利数量的重要政策工具。规范专利年费收费标准、健全专利维持年费制度、完善专利制度促进技术创新机制,应该重视专利权人停止缴纳专利年费而终止专利权的原因。

四、专利年费制度

(一)专利权人对缴纳专利年费的态度

专利年费制度是专利制度的基本制度,也是专利制度促进技术创新的核心机制之一。国家通过向专利权人授予法定保护时间的垄断权,使得专利权人获得足够的专利收益,但同时收取专利年费,作为专利收益的成本,促使专利权权人积极转化专利技术,在维持专利达到适当的时候,放弃专利,将专利技术进入公有领域,促进技术进步,进而达到平衡专利权人利益与社会公众利益的目的。不过这一道理并不是所有的专利权人都懂,因此在本次调查问卷中设计了关于专利权人对是否应当缴纳专利年费态度的问题。调查结果如图7所示,接受问卷调查的专利权人中,有83%的专利权人支持缴纳专利年费,其他17%的被调查对象认为国家不应向专利权人收取专利年费。可见,在是否应当缴纳专利年费这一点上,绝大多数专利权人能够达成共识,意识到缴纳专利年费的必要性和现实意义。这说明专利年费制度的设计符合专利权人与社会利益,但仍需完善。

(二)改革我国专利年费制度的必要性

专利年费制度是专利制度的基本核心制度之一。我国专利年费制度是在我国第一部《专利法》制定时就建立的,该制度应该随着我国经济、法律和科技的发展进行不断的完善。专利是专利年费制度的作用客体,而专利权人是专利的持有者和所有人,很大程度上接受专利年费制度的作用和约束。专利权人对专利年费制度的态度可以从一定程度上反映专利年费制度的绩效和完善程度,所以本次调查问卷中设计了关于专利年费制度改革必要性的问题。

调查结果(如图8所示)显示:首先,认为专利年费制度非常需要调整的专利权人比例为32%,同时48%的专利权人认为专利年费制度需要调整,也就是说80%的受访专利权人认为,我国现行的专利年费制度存在缺陷,需要修改完善。其次,认为专利年费制度不需要调整的专利权人比例仅为15%,也就是说,只有很少数专利权人认为现有专利年费制度比较完善。另外,还有5%的专利权人持其他观点,或者说不清楚是否需要修改现有专利年费制度。综上所述,绝大部分专利权人认为我国现行专利年费制度需要完善。

五、结论

篇5:防暑降温费标准

期:2011-06-27

各市、县(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国税局、地税局,苏州工业园区国税局、地税局,常熟市国税局、地税局,张家港保税区国税局、地税局,省国税局直属分局,省地税局直属税务局:

为切实做好夏季高温条件下防暑降温工作,保障企业职工在劳动生产过程中的安全和身体健康,根据《关于进一步加强工作场所夏季防暑降温工作的通知》(卫监督发[2007]186号)的规定,经研究,现就我省企业职工夏季高温津贴标准有关问题通知如下:

一、企业安排职工在室外露天工作以及不能采取有效措施将工作场所温度降低到33℃以下工作的(不含33℃),应当向职工支付夏季高温津贴,具体标准是每人每月200元,支付时间为4个月(6月、7月、8月、9月)。企业按此标准支付的高温津贴,可按照规定税前扣除。

二、企业应当依法建立健全夏季高温津贴支付制度。通过开展集体协商、签订集体合同、制定规章制度等方式,明确本单位夏季高温津贴发放的具体岗位工种等,以及在非高温场所作业职工的津贴标准。企业在发放高温津贴的同时,还应当采取多种措施,做好夏季作业场所的防暑降温工作。

三、企业应当在高温季节根据生产特点和具体条件,适当调整夏季高温作业劳动和休息制度,合理增加休息时间,严格控制加班加点,减少高温时段作业,减轻劳动强度,保证安全生产,确保职工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

四、各级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要加强对高温、高湿作业场所的企业遵守劳动保障法律法规情况的监督检查,重点检查职工工作时间、休假时间、工资支付、女职工和未成年工保护等情况,有针对性地指导督促企业制定和落实夏季防暑降温各项措施,切实保障职工的合法权益。江苏省劳动和社会保障厅、国家税务局、地方税务局《关于调整企业职工夏季防暑降温费标准的通知》(苏劳社劳薪[2007]18号)同时废止。

江苏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

江苏省国家税务局

江苏省地方税务局

二0一一年六月二十七日

江苏省关于调整企业职工夏季防暑降温费标准的通知

苏劳社劳薪[2010]18号

江苏省劳动和社会保障厅江苏省国家税务局江苏

省地方税务局 2010-7-9

篇6:防暑降温费通知

一、发放范围

(一)20xx年6月份集团公司本部机关各部门、各二级单位(含三化公司)在岗全民合同制员工;

(二)20xx年6月份集团公司本部机关各部门、各二级单位(含三化公司)在岗返聘工、原顶岗劳务工、技校实习生和聘用人员。

二、发放标准

根据《关于调整省级国家机关企事业单位夏季防暑降温补助费标准的通知》(闽财事〔〕096号)文件精神,结合我公司生产实际情况,20xx年职工防暑降温费发放标准为:

(一)甲等:230元/人(从事高温、露天岗位作业人员);

(二)乙等:xx0元/人(其它生产岗位作业人员);

(三)丙等:100元/人(两级机关、车间职能人员);

(四)丁等:70元/人(后勤人员)。

三、发放方法

20xx年防暑降温费全额划拨物业公司,职工部分以温馨卡(购物卡)方式定额充值发放,单位部分单列审批集中供给。

(一)标准审核。机关各部门、各二级单位应在5月31日前将符合发放范围的职工按社保号、姓名、岗位和享受标准填表(从公司安环部网页下载)报送安环部审核,6月30日前凭安环部审核的防暑降温费划拨单据在物业公司办理充值核对。

(二)供应方法。职工凭温馨卡在物业公司所属超市进行选购。

(三)单列审批和品种。凡高温、露天重点生产作业岗位,要做好作业现场防暑降温饮品的供给工作,饮品费用单列审批,饮品供给品种有绿豆、蜂蜜、茶叶、王老吉(盒装)、矿泉水(瓶装、桶装)等。安环部负责办理单列费用等额防暑降温物品的划拨手续,物业公司负责上述物品的备送工作,费用纳入总额控制。

(四)费用结算。防暑降温费总额由物业公司统一开具发票,并经安环部审核后,报送财务部结算。

四、其他

(一)高温季节时段为6月1日至10月31日;

(二)7月份至10月份新进厂职工按实际在岗月份计算。

通知单位:

篇7:山东防暑降温费

防暑降温费月最高200元

连日来,济南气温不断升高,尤其是白天烈日当头,烤得人格外难受,更别提在烈日下工作了。记者注意到,一些奔波在街头的快递员已经用上了防晒装备。“不用不行,否则晒得皮肤疼。”31日上午,快递员小宋脖子上套着防晒脖套,T恤后背已经溻了,“干这行就是这样,夏天再热也得送。”小宋说。

记者了解到,按照我省有关规定,企业职工防暑降温费标准为:从事室外作业和高温作业人员每人每月200元;非高温作业人员每人每月140元。全年按6月、7月、8月、9月共4个月计发,列入企业成本费用。企业在岗且提供正常劳动的职工列入发放范围。职工未正常出勤的,企业可按其实际出勤天数折算发放。

济南市人社局工作人员提醒,防暑降温费应该每个月随工资一起发,劳动者在领工资时要注意查看工资中是否包含了防暑降温费,如果发现6月份至9月份的工资中没有包含防暑降温费,可以向济南市劳动监察部门进行投诉和举报。

40℃以上应停止户外工作

仅仅发放防暑降温费,并不能完全保障企业安全生产和职工身体健康。按照《山东省高温天气劳动保护办法》规定,用人单位在下列高温天气期间,应当合理安排工作时间,日最高气温达到40℃以上,当日应当停止工作;日最高气温达到37℃以上至40℃以下,全天户外露天作业时间不得超过5小时,11时至16时应当暂停户外露天作业。

据悉,防暑降温费必须以现金形式发放,茶叶、饮料、冷饮等都不能代替防暑降温费。按规定用人单位强迫劳动者在高温天气期间工作的,或者未按规定标准发放防暑降温费的,处以元以上20000元以下罚款;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赶紧来齐鲁壹点情报站晒一下高温下的所见所闻、所做所想吧,烧烤模式、桑拿模式、防晒神器、避暑神器及各种绝招,都拿出来和壹粉们分享一下哦,可以发文字,也可以贴图片,还可以发上一段视频,文字前面请注明“晒高温”。发布后有机会获取红包。 图为7月26日壹粉031505在齐鲁壹点情报站发布的“晒高温”图片,一女士正用湿毛巾捂头降温。

现在的天气真是任性,冬天一言不合就降温,夏天二话不说就高温。面对高温,千万别大意啊,中暑厉害了真能要人命,《潍坊男子家中中暑,体温达42℃!院方称已无治愈希望》。壹粉028085:我爸得热射病,在重症监护室昏迷7天,醒了又在重症室呆了近一个月,不算医保就花了十几万元,万幸好了……这病真不是闹着玩的。壹粉028134倒是庆幸:我们这里都上40℃了,我还活着。

现代家庭降温的关键是有空调有风扇,“命都是空调给的”。如果家里既没空调又没风扇咋办?来看看壹粉们的高招吧:“在屋内放一盆水也能降温啊”,“可以到超市避暑”,“麦当劳、商场、ATM机旁,都有空调啊,再不行跑到树林,总不会热死”,“天热出汗多,多喝水也行吧”。

或者吃根雪糕来降温,《济南人一天能吃200万支雪糕!钟爱小布丁、老冰棍》。壹粉“台柱子的地盘”:700万人口的大济南,一天吃200万雪糕,看来又是我拖后腿了。

还是期盼多来点雨水吧,《说好济南大雨咋又爽约?防高温又躲暴雨心真累》。壹粉002768:济南气象部门,我顶你,要走自己的路,坚持做自己。

天热了,谁受益?高温催热懒人经济,《济南外卖爆单!厨房如桑拿房》。壹粉“倚风赏雪”:外卖小哥大热天把食品按时送到我们手中,我们都应对他们说一声谢谢,或者送一个微笑才好!

篇8:沥青降温剂RT的降温性能分析

随着全球气温的不断升高,各国对环境的保护越来越重视,特别是在降低温室效应、减少CO2排放量方面。而公路行业由于沥青混合料的摊铺,每年会排放出大量CO2,当沥青混合料在160 ℃拌和时,每拌1 t混合料就会排放出18.5 kg的CO2。因此,各国的公路研究者都在致力于温拌沥青混合料的研究。沥青降温剂RT是用于降低沥青混合料拌和成型温度的新一代脂肪族碳氢化合物。初步研究表明:它能够降低沥青混合料拌和成型温度30 ℃左右,且对路用性能影响较小,另外,高温性能还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改善。在当今能源紧缺、环境污染严重的形势下,降温剂RT必将发挥重要作用。因此,有必要对降温剂RT的降温效果及路用性能进行全面的分析评价。

1 RT的形态及技术性能

降温剂RT呈白色粉沫状,基本技术性能如表1所示。降温剂RT能够在搅拌的条件下完全溶解于130 ℃左右的各级沥青中,并且不会发生离析。因此在现场进行生产时,只需要配备普通的搅拌设备即可将RT完全熔于沥青,而不需要调整搅拌设备;对于RT掺量,推荐为沥青质量的3%,实际使用的掺量应以期望达到的路面性能指标为宜,并结合室内试验确定。

3降温剂RT的工作性能分析

3.1 降温原理分析

沥青四组分中的饱和组分,由直链和支链脂肪属烃,烷基环烷烃和一些烷基芳香烃组成,包括有蜡质及非蜡质饱和物。在通常情况下,这些蜡基或油基饱和物相互溶解,大多以强度极低的油膏状,分散在沥青中,对沥青的高温性能有较大的影响。在低温下,这些被溶解的蜡分子形成粗大晶体析出,而使沥青变硬变脆。

沥青降温剂RT在高温下可以吸附沥青中与它结构相近似的饱和组分,进而溶解于它们之中,形成稳定的溶液而不离析,这些饱和组分大多为蜡基或油基分子,或其分子中的一部分。当温度降低后,因RT的熔点高,它与部分被它吸附又溶解它的饱和组分一起逐渐结晶析出,并形成网状结构,进而锁定了这些饱和的油类、蜡类组分,呈现出晶格结构,从而提高了沥青的软化点和强度,使沥青混合料具有更好的高温稳定性和抗车辙能力。

另一方面,沥青在低温下的柔性,主要取决于沥青中的极性分子,或含有支链及环状基团的分子的含量、类型及其运动自由度,因为这些分子大多不能与RT形成晶体,在RT掺入少量后,不会改变上述这些分子在沥青中的含量和分布,也不会限制它们的运动自由度,因而不会改变它们对沥青低温性的贡献。但由于RT包含有异烷烃,而异烷烃带有支链,在其含量增大到某一程度时,会影响到沥青的低温性能。

3.2 RT降温作用的温度域分析

从降温剂RT的基本特性可以知道,它能够提高沥青的60 ℃动力粘度,同时能够显著降低沥青的135 ℃布氏粘度。那么,我们可以确定,在60~135 ℃之间,掺加RT沥青的粘度必定会存在这样一个温度转变点Tc:它既不提高沥青的粘度,也不降低沥青的粘度,即不改变原样沥青的粘度。而当温度低于Tc点时,掺加RT后的沥青粘度比不掺加RT沥青的粘度大,当温度高于Tc点时,掺加RT后的沥青粘度比不掺加RT沥青的粘度小。

由于沥青路面的实际使用温度往往会高达60 ℃甚至更高,因此,这个Tc点不能低于60 ℃,否则RT的加入会对沥青的路用性能产生负面作用;另外,Tc点也不能高于沥青混合料的最低碾压温度,否则RT就达不到我们追求的降温效果。所以对RT温度转变点Tc的测试至关重要,它能够首先检测出不同剂量RT掺入沥青后是否具有降温作用,同时能为后面的研究选择出合适的RT剂量范围,减少试验难度。

3.3 温度转变点的确定

由上面的分析可知,对于温度转变点的划分主要是依赖于掺加RT后沥青的粘度改变来确定的。因此,通过对掺加RT后的沥青进行沥青的粘度测试,便能够确定出温度转变点Tc。另外,为了检测降温剂RT的适用范围,用埃索70#基质沥青来进行试验。

由《公路工程沥青及沥青混合料试验规程》(JTJ052-2000)可知,布氏旋转粘度计能够测试从45~200 ℃范围内的粘度。因此,利用布氏旋转粘度计,估计掺加不同RT剂量后沥青在某一温度范围时的粘度,选择相应的转子型号和转速,测试两种沥青在掺加不同剂量RT后从低温到高温的粘度,便能够确定出降温剂RT的温度转变点Tc。

结合前面的分析,为了确定出掺加不同剂量降温剂RT后的温度转变点,根据《公路工程沥青及沥青混合料试验规程》(JTJ052-2000)T-625-2000的相关规定,对掺加不同RT剂量的埃索70#基质沥青选择的温度为60 ℃、75 ℃、90 ℃、105 ℃、120 ℃、135 ℃和175 ℃。其粘度测试结果分别如表2所示。

(1)各RT掺量的粘度-温度曲线与不掺加RT时的粘度-温度曲线都存在一个交点。RT掺量为1%、2%、3%、4%的交点所对应的温度分别为88、92、93、96 ℃左右;

(2)当温度低于交点温度时,掺加RT后的70#基质沥青比未掺加RT时沥青的粘度要大,且掺量越大,粘度越大;

(3)当温度高于交点温度时,掺加RT后的70#基质沥青比未掺加RT时沥青的粘度要小,且掺量越大,粘度越小。

根据表2中的试验数据,绘制不同RT掺量下,70#基质沥青的粘度-温度曲线图,为了更好的分析,将交点处进行放大处理,如图1所示。

从以上分析可知,这些交点便是所要寻找的温度转变点。随着RT掺量的增加,70#基质沥青的温度转变点所对应的温度在上升,是由于掺量越多,其要完全熔解于沥青所需要的能量越多的原因。

4结论

降温剂RT掺入沥青后,沥青的60 ℃动力粘度得到提高,而135 ℃布氏粘度则显著下降。因此,降温剂RT能够显著降低沥青混合料的拌和、摊铺和碾压温度,或者说在不降低施工温度的前提下,路面将具有更好的压实效果和更低的空隙率;并且,在沥青混合料的使用温度范围内,能够改善其抗高温车辙性能。降温剂RT的基本特性表明:RT能够在显著降低沥青混合料施工温度的同时,又不影响沥青混合料的路用性能,甚至能够改善部分路用性能。因此,RT不仅具有良好的性价比,而且符合发展绿色交通的需要,既能节约能源,又能起到良好的环保功效。

摘要:沥青降温剂RT是专门用于降低沥青及沥青混合料拌和与成型温度的新一代脂肪族碳氢化合物。它能够降低沥青混合料拌和成型温度30℃左右,且对路用性能影响较小。论文对降温剂RT降温原理做了分析,并从温度域及温度变化点等方面对RT的降温效果进行了详细阐述。

关键词:沥青降温剂RT,降温原理,温度域,温度转变点

参考文献

[1]易守春.沥青降温剂RT的路用技术评价试验研究[D].重庆:重庆交通大学,2010.

[2]李祝龙.沥青混合料应用中的环境保护[J].交通运输工程学报,2004,4(4).

[3]成都鑫利公路材料开发有限公司.降温剂RT技术资料[R].2007.

上一篇:服装节新闻发布会的演讲稿下一篇:开展党员教师示范课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