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自考《管理心理学》重点考点解析

2024-05-23

2022年自考《管理心理学》重点考点解析(精选6篇)

篇1:2022年自考《管理心理学》重点考点解析

一、近20近来我国管理心理学取得的主要成就:

(1)建立了学术组织和教学的研究机构

(2)翻译和编写了一批管理心理学著作

(3)各管理院校多数开设管理心理学课程,并为企业管理人员举办了各种讲习班

(4)培养出一批专业人员

(5)开展了多方面的研究工作

总体看来,我国的管理心理学研究还处在初期阶段,带有探索性质。

二、管理心理学研究的原则:客观性、联系性和发展性原则。

三、管理心理学研究的方法:主要有:观察法、实验法、调查法、测验法和个案法。

(1)观察法:定义:在日常的不作人工干预的自然和社会情况下,有目的有计划地直接观察组织中人的行为的研究方法。优点:使用方便,所得材料真实。缺点:只能消极等待有关现象的发生,难以对所得材料进行数量处理,难以确定某种行为现象的真正原因。观察法的特点:观察是在自然条件下,有目的、有计划、有系统进行的。

(2)实验法:定义:实验法是研究者有目的地通过严格控制或创设的条件,主动地引起被试者的行为变化,从而进行研究的方法。优点:控制条件严格,结果精确度高。缺点:表现在实验室的人为性及对心理现象的过分简化,所得结果与实际情况存在一定差距。

(3)调查法:定义:调查法是通过搜集各种有关材料间接了解组织中人的心理活动的方法。调查的方法有谈话法和问卷法。

①谈话法是研究者事先拟定一定的问题同被试者进行谈话,以了解其心理状态的方法。优点:简单易行,便于迅速获取资料。缺点:具有较大的局限性。

②欲使谈话有效,须注意三点:1.目的明确,问题易懂2.讲究方式,控制进程

3.系统、完整、详尽的记录谈话的内容。

③ 问卷法:问卷法是运用内容明确的问卷量表,让被试者根据个人情况自行选择回答,然后通过分析这些回答来研究被试者心理状态的方法。常用的有是非法、选择法和等级排列法三种。优点:能够在短时间内取得广泛的材料,且能够对结果进行数量处理。缺点:所得材料较难进行质量分析,难以把所得结论与被试者的实际行为进行比较。

(4)测验法:定义:测验法是根据预先制定的标准化的测量表对人的心理品质进行测量的方法。优点:可以在短时间内了解许多人的一个或多个特点,能从数量上进行比较。缺点:有很大的局限性,表现在目前所使用的测量表不够完善,信度和效度系数低。

(5)个案法:也叫案例法,是对某一个体、团体和组织在较长时间连续进行观察、调查、了解,以便研究其行为变化的方法。

四、学习管理心理学的意义:

1.有助于管理者树立以“人”为中心的管理理念

2.有助于物质奖励与精神奖励的统一

3.有助于提高劳动生产率

4.有助于加强政治思想教育工作

篇2:2022年自考《管理心理学》重点考点解析

[博大致睿重点法条]

《行政诉讼法》第十一条人民法院受理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对下列具体行政行为不服提起的诉讼:

(一)对拘留、罚款、吊销许可证和执照、责令停产停业、没收财物等行政处罚不服的;

(二)对限制人身自由或者对财产的查封、扣押、冻结等行政强制措施不服的;

(三)认为行政机关侵犯法律规定的经营自主权的;

(四)认为符合法定条件申请行政机关颁发许可证和执照,行政机关拒绝颁发或者不予答复的;

(五)申请行政机关履行保护人身权、财产权的法定职责,行政机关拒绝履行或者不予答复的;

(六)认为行政机关没有依法发给抚恤金的;

(七)认为行政机关违法要求履行义务的;

(八)认为行政机关侵犯其他人身权、财产权的。

除前款规定外,人民法院受理法律、法规规定可以提起诉讼的其他行政案件。第十二条人民法院不受理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对下列事项提起的诉讼:

(一)国防、外交等国家行为;

(二)行政法规、规章或者行政机关制定、发布的具有普遍约束力的决定、命令;

(三)行政机关对行政机关工作人员的奖惩、任免等决定;

(四)法律规定由行政机关最终裁决的具体行政行为。

《若干解释》

一、受案范围第一条 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对具有国家行政职权的机关和组织及其工作人员的行政行为不服,依法提起诉讼的,属于人民法院行政诉讼的受案范围。

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对下列行为不服提起诉讼的,不属于人民法院行政诉讼的受案范围:

(一)行政诉讼法第十二条规定的行为;

(二)公安、国家安全等机关依照刑事诉讼法的明确授权实施的行为;

(三)调解行为以及法律规定的仲裁行为;

(四)不具有强制力的行政指导行为;

(五)驳回当事人对行政行为提起申诉的重复处理行为;

(六)对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权利义务不产生实际影响的行为。

第二条 行政诉讼法第十二条第(一)项规定的国家行为,是指国务院、中央军事委员会、国防部、外交部等根据宪法和法律的授权,以国家的名义实施的有关国防和外交事务的行为,以及经宪法和法律授权的国家机关宣布紧急状态、实施戒严和总动员等行为。

第三条 行政诉讼法第十二条第(二)项规定的“具有普遍约束力的决定、命令”,是指行政机关针对不特定对象发布的能反复适用的行政规范性文件。

第四条 行政诉讼法第十二条第(三)项规定的“对行政机关工作人员的奖惩、任免等决定”,是指行政机关作出的涉及该行政机关公务员权利义务的决定。

第五条 行政诉讼法第十二条第(四)项规定的“法律规定由行政机关最终裁决的具体行政行为”中的“法律”,是指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制定、通过的规范性文件。

[博大致睿法条分析]、法条逻辑《行政诉讼法》与《若干解释》关于行政诉讼受案范围的规范共七条,它们之间存在密切的逻辑关联。

《行政诉讼法》对受案范围的规定采取的是正面列举加反面排除的方式。首先,《行政诉讼法》第11条对能够提起行政诉讼的案件进行了正面列举。《行政诉讼法》第12条从反面列举了四类明确排除在受案范围之外的案件。《若干解释》对于行政诉讼受案范围的规定共五条,这五条的逻辑关联在于:首先、第一条在《行政诉讼法》第12条的基础上,又增加了五类不可诉的行政争议,至此,《行政诉讼法》与《若干解释》共将九类行政争议排除在了行政诉讼的受案范围之外。其次、从第二条到第五条,《若干解释》又对《行政诉讼法》

第12条所列举的四类不可诉行为进行了详尽的解释。、判断是否属于行政诉讼受案范围的基础思路。

只要不属于行政诉讼法与行政诉讼司法解释明确排除在诉讼受案范围之外的行为,均属于行政诉讼的受案范围。

[博大致睿题库真题解析]

(2008-2-44)下列哪一选项不属于行政诉讼的受案范围?(B)

A因某企业排污影响李某的鱼塘,李某要求某环保局履行监督职责,遭拒绝后向法院起诉

B某市政府发出通知,要求非本地生产乳制品须经本市技术监督部门检验合格方可在本地销售,违者予以处罚。某外地乳制品企业对通知提起诉讼

C刘某与某公司签订房屋预售合同,某区房管局对此进行预售预购登记。后刘某了解到某公司向其销售的房屋系超出规划面积和预售面积房屋,遂以某区房管局违法办理登记为由提起诉讼

D《公司登记管理条例》规定,设立公司应当先向工商登记管理机关申请名称预先核准。张某对名称预先核准决定不服提起诉讼

[博大致睿题库识记与做题窍门]、对于很多不可诉行为的考察,司考不仅考点重复,考察方式也一再重复,因此只要通过真题识记这类行为的典型特征,就可做出迅速判断。

例如:重复处理行为(2005-2-98)下列案件属于行政诉讼受案范围的有:

A某区房屋租赁管理办公室向甲公司颁发了房屋租赁许可证,乙公司以此证办理程序不合法为由要求该办公室撤销许可证被拒绝。后乙公司又致函该办公室要求撤销许可证,办公室作出“许可证有效,不予撤销”的书面答复。乙公司向法院起诉要求撤销书面答复。(2004-2-80)下列属于行政诉讼受案范围的是:

C某小区居民联名要求公安机关取缔该小区内的某个舞厅,公安机关以不属于自己的职权范围为由拒绝。之后该小区居民又致函该公安机关,公安机关又做出不予处理的书面答复。小区居民对此书面答复不服、有一些案例出现时,不用再对案情进行分析,其答案永远都是确定的,例如,刑事司法行为,只要题干中写明是公民之间先有经济纠纷,后公安机关借刑事侦查为名介入,就应马上确定这并非刑事司法行为,是可诉的。

(2006-2-90)甲公司与乙公司签订建设工程施工合同,甲公司向乙公司支付工程保证金30万元。后由于情况发生变化,原合同约定的工程项目被取消,乙公司也无资金退还甲公司,甲公司向县公安局报案称被乙公司法定代表人王某诈骗30万元。公安机关立案后,将

王某传唤到公安局,要求王某与甲公司签订了还款协议书,并将扣押的乙公司和王某的财产转交给甲公司后将王某释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县公安局的行为有刑事诉讼法明确授权,依法不属于行政诉讼的受案范围

B县公安局的行为属于以办理刑事案件为名插手经济纠纷,依法属于行政诉讼的受案范围

C乙公司有权提起行政诉讼,请求确认县公安局行为违法并要求国家赔偿,法院应当受理

D甲公司获得乙公司还款是基于两公司之间的债权债务关系,乙公司的还款行为有法律依据

【博大致睿】答案:BC、工商局、税务局或是有关经济发展的行政机关的行为大多都不会与不可诉行为有关,因此,出现此类行政机关时,无论题干再复杂,基本上答案都是可诉的。

(2005-2-98)下列案件属于行政诉讼受案范围的有:

B某区审计局对丙公司的法定代表人进行离任审计过程中,对丙、丁公司协议合作开发的某花园工程的财务收支情况进行了审计,后向丙、丁公司发出了丁公司应返还丙公司利润30万元的通知。丁公司对通知不服向法院提起诉讼

篇3:2022年自考《管理心理学》重点考点解析

一、加权平均成本法应用的关键点

按照加权平均成本法估算企业价值, 它是直接用考虑财务杠杆影响以后的税后资本成本为折现率, 对企业自由现金流量进行折现。按照此法, 项目的资本成本由其投资风险决定, 当项目的系统风险接近于企业投资的平均系统风险时, 其资本成本就相当于企业发行的所有证券构成的投资组合的资本成本, 即企业的加权平均资本成本 (WACC) 。WACC的计算使用债务的税后成本, 包含了债务的利息税盾收益, 若设E为权益数额, D为负债数额, r D为税前资本成本, t为所得税率, 则加权平均成本rWACC可以表示为:。假设前提。使用加权平均资本成本对未来现金流量折现, 依赖于如下几点假设:一是项目承担平均风险。假设项目的系统风险相当于企业投资的平均系统风险, 在该假设下, 项目的资本成本可基于企业的风险来估计;二是企业的债务与股权比率 (D/E) 保持不变。假设企业可以持续地调整其债务水平, 以使按照市值计算的债务与股权比率保持不变。这一假设决定了企业接受新项目时将要承担的债务额, 它同时也表明, 企业股权和债务的风险, 以及加权平均资本成本不会随着债务水平的变动而变动。三是公司所得税是唯一考虑的市场摩擦。假设债务对企业价值的影响主要是通过利息税盾效应起作用的, 其他市场摩擦 (如财务困

境成本或代理成本) 在所选择的债务水平上不显著。

二、调整现值法应用的关键点

一是基本原理。调整现值法是确定在考虑负债财务杠杆作用下的企业价值的另一种估值方法。为了便于分析, 可将财务杠杆影响的企业价值称为有杠杆价值, 记为VL, 将不考虑财务杠杆影响的企业价值称为无杠杆价值, 记为VU。调整现值法的估算原理是它首先计算投资的无杠杆价值VU, 即不考虑债务税盾效应时的价值;然后加上利息税盾的价值, 再减去由其他市场摩擦引起的成本。二是计算步骤。为了简化计算, 假设公司所得税是唯一要考虑的市场摩擦, 债务对企业价值的影响主要是通过利息税盾效应起作用的, 其他市场摩擦 (如财务困境成本或代理成本) 在所选择的债务水平上不显著, 则计算的基本步骤如表1所示。三是关键变量的确定。无杠杆资本成本。在确定投资的无杠杆价值VU时关键要利用无杠杆资本成本计算, 所以需要确定无杠杆资本成本。等风险假设前提下。如果投资项目的系统风险与企业的主营业务的系统风险大致相同, 或者属于同一行业内的投资或并购, 投资项目的无杠杆资本成本可以利用企业的无杠杆资本成本进行确定。企业的无杠杆资本成本就是不考虑所得税因素, 其股权和债务资本成本的加权平均。企业的无杠杆资本成本是指税前加权平均资本成本, 如果用rU表示无杠杆资本成本, E表示权益数额, D表示负债数额, rE表示股权资本成本, rD表示负债的税前资本成本, 则企业的无杠杆资本成本可以表示为:。目标杠杆比率不必恒定不变, 固定的债务与股权比率是目标杠杆比率的一种特殊情形;计算时使用的是债务的税前成本rD, 而不是税后成本rD (1-r) 。不满足等风险假设时。如果投资项目的系统风险与企业的主营业务的系统风险不同, 则就不能利用企业当前的无杠杆资本成本进行确定, 而是应参照与项目的系统风险相当的可比企业的无杠杆资本成本, 来计算项目自身的无杠杆资本成本, 具体计算步骤如下: (1) 根据资本资产定价模型, 计算可比公司的股权资本成本; (2) 根据每家公司的资本结构估计可比公司的无杠杆资本成本; (3) 以可比公司的无杠杆资本成本的平均值, 作为目标公司的无杠杆资本成本; (4) 结合目标公司的资本结构, 来确定目标公司的股权资本成本和加权平均资本成本。若给定了投资项目的无杠杆贝塔。在考试时, 如果题目给定了投资项目的无杠杆贝塔, 可利用资本资产定价模型进行计算, 其公式如下:无杠杆资本成本ru=rf+βU[E (Rmkt) -rf], 这里βU指目标公司的无杠杆贝塔, rf指无风险收益率, E (Rmkt) 指市场组合收益率。有了无杠杆资本成本后, 企业即可结合目标公司的资本结构, 来确定目标公司的股权资本成本和加权平均资本成本。利息税盾折现率的选择。不同条件下, 利息税盾折现率是不一样的, 可以归纳如表2所示:

三、调整现值法与加权平均成本法应用的案例分析

假设A公司正在考虑收购其所在行业中的另一家公司。预计此次收购将在第1年使得A公司增加60万元的自由现金流量, 从第2年起, 自由现金流量将以3%的速度增长, A的协议收购价格为800万元。交易完成后, A将调整资本结构以维持公司当前的债务与股权比率不变。A公司的股权资本成本为12%, 债务利率为8%, 公司始终保持债务与股权比率为1, 公司所得税税率为25%。如果此次收购的系统风险与A其他投资的系统风险大致相当: (1) 要求用加权平均成本法确定被收购的目标企业的价值 (计算取整数) ; (2) 若收购需要初始投入资金800万元中500万元将通过新债务筹资获得, 使用APV法计算收购投资的价值。 (计算取整数) 。答案: (1) 加权平均资本成本为:rwacc=12%×0.5+8% (1-0.25) ×0.5=9%, 收购交易的价值 (考虑财务杠杆影响后的价值) =60/ (9%-3%) =1000 (万元) , 给定收购的支出为800万元, 收购交易的净现值为200万元 (1000-800) 。 (2) 首先计算A公司的无杠杆资本成本rU:rU=12%×0.5+8%×0.5=10%, 接下来计算收购交易的无杠杆价值=60/ (10%-3%) =85 (万元) 。DL公司初始时将新增债务50万元为收购筹资, 利率为8%, 第1年的利息费用为40万元 (8%×500) , 利息税盾为10万元 (25%×40) 。预期收购的价值将以每年3%的速度增长, 所以收购交易需要的债务筹资额以及相应的利息税盾, 也将以相同的速度增长。利息税盾的现值为:PV (利息税盾) =10/ (10%-3%) =143 (万元) , 应用APV法计算收购交易的价值 (考虑财务杠杆影响后的价值) =857+143=1000 (万元) , 给定收购的支出为800万元, 收购交易的净现值为200万元 (1000-800) 。根据上述案例可以看出两种方法结果相同。

四、调整现值法与加权平均成本法的比较

篇4:2022年自考《管理心理学》重点考点解析

二试6新感觉派是20世纪30年代中国现代小说的一个流派。代表作家有穆时英、刘呐鸥、施蛰存等。中国新感觉派受20世纪20年代日本新感觉派等外国现代派的影响。新感觉派小说的内容多表现半殖民地大都市上海的生活百态,着重是对畸形病态生活的描写,以快速的节奏和多变的画面表现现代都市光怪陆离的生活,刻意追求主观感觉印象,在形式技巧上花样翻新,但部分作品存在悲观颓废倾向7九叶诗派是20世纪40年代国统区出现的一个具有现代主义倾向的诗歌流派。主要成员有穆旦、辛笛、陈敬容、杜运燮、郑敏等9人。九叶诗派的特点是:既忠于时代和现实,又忠于艺术创造,较多吸收西方象征诗派、现代诗派的表现手法。现实主义和现代主义在他们的诗里得到较好的结合为什么说《朝花夕拾》具有传记意义?《朝花夕拾》是回忆性散文集,记叙了作者从童年到中年时期的一些生活片断。贯串全书的人物形象是“我”——作者。“我”从充满童心的孩提时代,到身受封建家长制、封建教育对心灵的损害而萌生反叛思想,去异地走异路,成为革命民主主义者,其间的生活道路、思想变迁、性格志趣,历历可见。9.简述郭沫若的历史剧《屈原》、《棠棣之花》、《南冠草》的基本思想。宣扬“舍身报国”的爱国精神。宣扬“把人当成人”的民权思想。宣扬“除掉暴君”的革命思想。40.文学研究会“问题小说”的特点是什么?广泛地涉及各种社会问题,而其中最受作家关注的,则是对人生意义这一生存的根本问题的思索和探究。作家关心社会、注视现实,有探究人生的创作热忱和社会功利意识,表现了他们的历史使命感与责任心。)10以《八骏图》为例,论述沈从文对现代都市文明的嘲讽与批判。沈从文对现代都市文明嘲讽与批判是其短篇小说思想上的一个显著特色。《八骏图》是讽刺知识分子的代表作,作品叙写作家达士与其他七位专家同来青岛讲学与休假,一一揭露他们的伪善、矫作、假正经与假道学。作品批判了中国文化的“阉寺性”问题,即有七情六欲的正常人却恪守“道德”、奢谈文明、压抑自己的人性,以至形成近于被阉割过的寺宦观念。作品的深刻之处在于,批判达士之流自相矛盾的荒唐言行。论述艾青诗歌创作的独特风格对多灾多难的祖国、民族、土地尤其是农村劳动人民的爱,感情真挚深沉;既有“忧郁”的感情色彩和“漂泊的情愫”,又充满了对光明的热烈向往、追求和火一般燃烧的热情;意象鲜明、想象丰富、比喻新鲜、具有诗情画意;以散文式的诗句自由抒写的自由体形式

三试1南国社(1)南国社是20年代初成立的话剧团体。(2)田汉先后创办《南 国》半月刊、《南国特刊》和南国艺术学院等。(3)开展话剧运动主要 在1928年至1929年,公演两期四次,全部演出田汉创作的剧本。(4)是一个以浪漫主义倾向和感伤情调为其鲜明风格的话剧团体。13中国左翼作家联盟:中国左翼作家联盟简称左联,1930年成立于上海,1936 年因形势变化而解散。左联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革命作家的组 织,先后出版刊物《北斗》、《萌芽》等十几种。(2)左联的主要成员有 鲁迅、茅盾、夏衍、田汉、丁玲、张天翼等。(3)左联的成立推进了革 命文学运动的发展,突破了国民党的文化“固剿”,创作了《子夜》 等优秀作品,对中国革命和新文学发展作出重要贡献,但也存在 “左”的倾向。13简述以徐志摩、闻一多为代表的新月诗派对白话新诗的贡献。答:(1)提倡新格律诗,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诗坛的无治状态。(2)丰富了新诗的格式,巩固了白话诗的地位,为新诗的成熟 作出了贡献。14语丝社散文的特色。答:(1)提倡广泛而深刻的社会批评和文明批评,于“任意而 谈,无所顾忌”的同时,又不失其含蓄蕴藉、稳健持重的风度。(2)融合英国随笔和中国古代笔记的笔法,形成语丝文体。15简析茅盾小说《腐蚀》中赵惠明的形象。答:(1)茅盾的长篇小说《腐蚀》以1940年至1941年的重庆 为背景,通过对主人公赵忠明这个内心复杂的人物的刻画,强烈控 诉了国民党的特务统治。(2)赵慧明的性格具有两重性:一方面是堕落,另一方面又没 有完全泯灭人性,企图走一条自新的道路。作品揭示了人性中真善 美与假恶丑的搏斗,塑造了一个较为立体的艺术形象。16试论巴金《家》中觉新的思想性格及其悲剧意义。答:(1〉觉新是一个懦夫,但又是一个清醒地认识到自己悲剧 性命运的懦夫。他是行将崩溃的封建家庭制度的产物。(2)他同情其他牺牲者,但只能把同情咽进肚子里。他所受的 封建教育和个人的道义责任,使他无法像觉慧那样,大胆地反抗这 个封建家庭。(3)他处处维持着这个渍烂的家庭,甚至为缓和冲突而不得不 去做帮凶,他为此付出了惨重的代价.(4)觉新的悲剧是封建未世一部分知识分子的悲剧,这一形象 对于现代中国某些知识分子说来,是具有很大概括力的。17老舍的代表作《骆驼祥子》在艺术上取得很高成就试加以具体论述。答 :(1)在人物性格的塑造上,小说善于用丰富、多变、细腻 的手法描写人物的心理活动和心理变化。(2)在结构上,以祥子逍遥的一系列事件为主干,以祥子的‘三起三落“组织情节,紧凑集中,布局妥帖。(3)在风俗景物描写和语言运用上,具有鲜明突出的”京味儿“的特色。

四试18.象征诗派(1)中国现代的象征诗派,是指”五四“文学革命后以李金发 为代表的新诗流派。李金发在这时期连续推出三本象征诗集,以象 征的意象表现内心的感觉、情绪。(2)同时,后期创造社穆木天、王独清、时也致力于象征诗创作,各自出版象征诗集。18.论语派论语派是20世纪30年代的一个现代散文流派,以创办 《论语》半月刊而得名,尚有《间世》、《宇宙风》等刊物。主要 人物是林语堂。(2)提倡幽默、闲适、小品。19.简述周作人小品散文的艺术风格。答:(1)取材广泛,不拘一格,具有趣味性和知识性。(2)恬淡从容,真率亲切,笔调流畅,舒徐自在。(3)简素质朴,庄谐并出,”简单味“之外的幽默味、苦涩味。20.简析张恨水《啼笑因缘》的艺术特点。答:(1)巧妙的情节架构。多角恋爱故事中穿插了军阅霸占民女和侠女除奸的情节。(2)将缠绵啡恻的言情小说和惊险紧张的武侠传奇融于一炉, 又将传统幸回小说体式和西洋小说新技法融为一体。21.简析穆旦诗中的“我”。答:(1)穆旦诗中的”我“是生活在混乱而黑暗的现实中的分 裂、残缺、矛盾而痛苦的”我“。2穆旦的”我“深深植根于中国现实之中,在社会人生的现 实中探讨个性,在个体生命的展开中体验现实的显著特色。(3)穆旦的”我“充满了深沉的内省与思辨的力量。22.以《家》为重点,试论巴金《激流三部曲》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思想价值。答:(1)完整描述了封建大家庭在时代风雨中崩溃灭亡的历史。(2)以呜风、梅、瑞珏等人的系列悲剧,来对封建大家庭 的专制、礼教道德的腐朽罪恶进行深刻揭露、批判。(3)塑造了觉慧、觉民、淑英等一批青年叛逆者的形象,表现 他们在时代潮流影响下的觉醒和在反抗封建专制家庭斗争中的成 长,以及离开封建家庭走向社会的反叛行为。(4)成功塑造了富有思想意义的觉新的形象,借以批判在反封 建斗争中的懦夫思想与退让行为。23.试论丁玲的长篇小说《太阳照在桑干河上》在人物塑造方面所取得的成就。答:(1)塑造了一些真实可信的艺术形象。(2)写地主富农的阶级特征而不脸谱化。(3)写农民的革命性而不回避他们的思想弱点,刻画他们在斗 争中成长。(4)深入揭示农村各阶层人物在土改运动中的内心世界和思想 变化。

篇5:2022年自考《管理心理学》重点考点解析

第一章

第一节

1、工资的定义。P3第一段

2、货币工资与实际工资的定义、工资率与实得工资的定义P43、工资水平与评价工资的定义以及区别P4-P

5(四)

第二节

1、工资总额的概念。P52、工资总额的组成。P63、津贴和补贴的定义,P7

第三节

1、薪酬的定义。P92、《薪酬管理》四种形式P93、总薪酬的概念。P10

第二章

第一节

1、边际生产工资理论的概念。P14第一段和第二段

2、P15第三段(通过以上分析……水平就越高)

3、P17第二段

第二节

1、均衡价格工资理论。P22第一段

2、均衡工资率的破坏与新均衡工资的行程。P24

第三节

1、人力资本投资的概念。P242、人力资本投资的方式;P253、投资决策模型及其含义。P26

第四节

1、效率工资理论的基本含义。P282、生产率为什么取决于工资。P28

第六节

1、劳资谈判理论的核心P332、庇古的范围论。P343、在集体协议中,萨缪尔森在其《经济学》中列举了八个集体交涉的论点和考虑因素。P36

第三章

第一节。

1、工资差别表现的类型P412、衡量工资差别的标准。P413、缩小工资差别的措施。P43

第二节

1、工资差别的含义。P432、产业之间工资差别的状况。P433、产业之间工资差别的形成原因。P45

第三节

1、补偿性的工资差别包括。P482、非补偿性的工资差别。P493、非竞争性的工资差别P49

第四章

第一节

1、马克思按劳分配学说的核心内容。P52简答

第二节

1、工资加利润分红的按劳分配形式P55

第三节

1、市场工资率的按劳分配形式P57(核心思想)

第五节1、1993年党的十四届三中全会……兼顾公平的原则。P622、全面贯彻个人收入分配政策,应注意把握其包含着的基本精神,并在不同层次的分配中各有侧重(包括4大点)P62—633、工资分配政策。P64

第五章

第一节

1、政企分开、分级管理、工资分类管理的定义。P692、企业工资管理体制改革的目标要求。P71(4点,四点的含义也要)

第二节重点

1、工资指导线制度的概念和作用。P722、工资指导线的基本内容。P72简答(每一点下面的小点也包括在内)

第三节

1、劳动力市场工资指导价位制度的主要内容。P74

第四节

1、人工成本的预测预警的含义。P752、发布行业人工成本状况P763、企业人工成本预警。P76

第五节

1、最低工资的构成和制度标准的含义。P772、我国最低工资规定的内容。P773、最低工资的定义、内容,形式、确定和调整。P784、P80页第三段

第六节

1、工资集体谈判的概念。P822、工资集体协议内容。P833、工资集体协商的程序。P84简答

4、工资协议审查。P855、政府监控知道企业收入分配的主要方式P85最后一段。

第六章

第一节

1、企业工资总额决定机制改革的进展。P86(6点黑体字以及第六点所有内容)

第三节

1、工效挂钩的基本模式和主要类型。P892、挂钩浮动比例的确定P9

1第五节

1、按照“两低于”原则自定工资总额的办法的定义。P952、“两低于“应以哪个为准:P95

第七章

第一节

1、企业人工费用的概念。P99名词解释

2、按照原劳动部办法的[1997]261号文件规定,人工费用包括。P101

第二节

1、确定合理人工费用的因素。P103第二段最后一句

2、企业的支付能力。P103(所有公式以及影响企业支付能力的因素。

3、职工的生计费用。P1054、工资的市场行情。P106

第三节

1、劳动分配率基准法的概念。P1062、P107表7-33、销售净额基准法的概念。P109名词解释

4、损益分歧点基准法的概念。P110

第四节

1、企业人工成本及劳动效益统计分析指标。P114

第八章

第一节

1、工资支付规定。P117(黑体字以及每点下面的第一句话)

2、P118第三段第一句话

3、出现哪些情况时,用人单位可以代扣劳动者工资。P118倒数第二段

第二节

1、加班加点的条件。P1192、加班加点工资的支付。P120

第三节

1、P123倒数第三段

第九章

1、企业内部工资分配的含义。P129

第一节

1、企业内部工资分配的主要内容。P129—130

(二)重点

2、企业工资工作的基本原则。P130

第二节

1、现代企业工资制度的基本内容和特征。P132论述

第三节

1、如何进一步深化企业内部分配制度改革指导意见。P1332、建立健全企业内部工资收入分配激励机制。P1343、积极稳妥地开展按生产要素分配的试点工资。P1354、加强基础管理、建立健全企业内部工资分配约束机制。P136

第十章

第一节

1、工资等级制度的概念。以及理解。P1382、工资等级制度的主要职能。P1393、工资等级制度的特点。P139(简答)

第二节+

1、工资等级制度的类型。P130(论述)

2、年资型工资制图10-1下面全部(P1403、职位型工资制。职能型工资制(141-1424、多元型工资制的含义(P145)

5、职位型工资制与职能型工资制的比较。P146表10-2

第四节

1、岗位工资制的概念和特点。P1502、岗位工资制的形式。P151

第五节

1、技术等级工资制的概念以及组成。P154-1552、确定工资标准的重要性。P155简答

3、工资等级表的概念以及具体内容。P1554、制定工资等级表的原则。P1565、制定工资等级表的步骤。P1576、技术等级标准的含义,以及他包括哪些,分别含义是什么?P1577、技术等级工资制的操作步骤。P1588、工种划分与设置的原则。P158

第六节

1、职务等级工资制的概念以及特点。P1612、职务等级工资制的组成。P161

第七节

1、岗位职能工资制的含义以及优势。P166

第十一章

1、工作评价的含义、核心以及目标、以及原则。P1682、表11-1 P1693、工作评价的优点和缺点。P171

第二节

1、排列法的概念,以及步骤。P1752、排列法的优点和缺点。P177

第三节

1、分类法的概念步骤。P178

第四节

1、因素比较法的概念以及步骤。P180

第五节

1、计点法的概念以及评定工作等级的过程。P184

第十二章

第二节

1、工资调查的目标。P2162、确定调查目的以及调查范围。P216

第六节

1、工资调整的定义。P2352、个体工资标准的调整。P2343、工资标准档次的调整。P2344、工资结构调整。P2365、工资结构调整后,职工工资主要组成部分。P237

第十三章

第一节

1、工资形式的内容以及工资支付的内容。P2542、制定工资形式的基本要求。P254

第四节

1、计时工资的含义。P2602、计时工资制的特点以及局限性。P261

第五节

1、计件工资的优缺点以及作用。P2622、实行计件工资制的条件和范围。P2633、计件工资制的具体形式。P265

第六节

1、奖金的含义。P2702、奖金的特点。P271

第九节

1、激励计划的比较。P2812、表13-4P2813、团队奖励计划的形式及奖金总额的提取办法。P282(奖金总额计算)第十四章

第一节

1、年薪制设计的概念。P2892、经营者年薪制设计应突出的特点。P289

第二节

1、关于经营者年薪的构成与支付形式。P291

第十五章

第一节

1、股票期权的概念以及特点P3102、股票期权的产生和发展情况。P3113、P311最后一段

第十六章

第一节

1、股票期权与期股的区别。P319

第十七章

第一节

1、设计科技人员收入的指导思想和原则。P323

第二节

1、科技人员收入的主要模式。P324

第三节

1、双通道职业阶梯。P3252、成熟曲线。P327

第十八章

第一节

1、员工持股制度的含义。P3302、根据实行员工持股的动因,员工持股可分为哪两类。P331

第二节

1、实施员工持股计划的操作步骤。P334

第三节

1、内部员工股具有哪些特点。P336

第十九章

第一节

1、建立公务员工资制度的基本原则。P3412、按劳分配原则。P3413、职级工资制的含义。P3414、表19-1P3455、建立正常增资制度。P349

第二十章

第一节

篇6:2022年自考《管理心理学》重点考点解析

(一) 标准差:标准差是反映概率分布中各种可能结果对期望值的偏离程度的一个数值。其计算公式是:

标准差是以绝对数来衡量待决策方案的风险, 在期望值相同的情况下, 标准差越大, 风险越大;相反, 标准差越小, 风险越小。标准差的局限性在于它是一个绝对数, 只适用于相同期望值决策方案风险程度的比较。

(二) 标准离差率:标准离差率是标准差与期望值之比。其计算公式是:V=×100%

标准离差率是以相对数来衡量待决策方案的风险, 一般情况下, 标准离差率越大, 风险越大;相反, 标准离差率越小, 风险越小。标准离差率指标的适用范围较广, 尤其适用于期望值不同的决策方案风险程度的比较。

(三) 风险与收益的一般关系:

必要收益率=无风险收益率+风险收益率

=Rf+b×V

风险价值系数b的大小取决于投资者对风险的偏好, 对风险的态度越是回避, 风险价值系数的值也就越大;反之则越小。标准离差率V的大小则由该项资产的风险大小所决定。

例1:现有两个投资项目甲和乙, 已知甲、乙方案的期望值分别为20%、28%, 标准差分别为40%、55%。那么 () 。 (单选)

A.甲项目的风险程度大于乙项目的风险程度

B.甲项目的风险程度小于乙项目的风险程度

C.甲项目的风险程度等于乙项目的风险程度

D.不能确定

【答案】A

【解析】标准差仅适用于期望值相同的情况, 在期望值相同的情况下, 标准差越大, 风险越大;标准离差率适用于期望值相同或不同的情况, 在期望值不同的情况下, 标准离差率越大, 风险越大。

例2:可用下列指标 () 来计量投资组合中投资项目收益率之间的相互关系。 (多选)

A.标准差

B.相关系数

C.协方差

D.标准离差率

【答案】BC

【解析】通常利用协方差和相关系数两个指标来计量投资组合中投资项目收益率之间的相互关系。

二、投资组合的风险与收益

(一) 相关概念

1.相关系数:相关系数是协方差与两个投资方案投资收益标准差之积的比值, 其计算公式为:

相关系数总是在-1到+1之间的范围内变动, -1代表完全负相关, +1代表完全正相关, 0则表示不相关。

2.协方差:协方差是一个用于测量投资组合中某一具体投资项目相对于另一投资项目风险的统计指标。其计算公式为:COV (R1, R2) =ρ12σ1σ2

当协方差为正值时, 表示两种资产的收益率呈同方向变动;协方差为负值时, 表示两种资产的收益率呈相反方向变化。

(二) 投资组合的收益与风险

例3:已知某种证券收益率的标准差为0.2, 当前的市场组合收益率的标准差为0.4, 两者之间的相关系数为0.5, 则两者之间的协方差是 () 。

A.0.04

B.0.16

C.0.25

D.1.00

【答案】A

【解析】协方差是一个用于测量投资组合中某一具体投资项目相对于另一投资项目风险的统计指标。其计算公式为:COV (R1, R2) =ρ12σ1σ2=0.5×0.2×0.4=0.04。

例4:A、B两种证券的相关系数为0.4, 预期报酬率分别为12%和16%, 标准差分别为20%和30%, 在投资组合中A、B两种证券的投资比例分别为60%和40%, 则A、B两种证券构成的投资组合的预期报酬率和标准差分别为 () 。

A.13.6%和20%B.13.6%和24%

C.14.4%和30%D.14.6%和25%

【答案】A

【解析】对于两种证券形成的投资组合:

投资组合的预期值=12%×60%+16%×40%=13.6%

投资组合的标准差=

例5:股票A和股票B的报酬率的概率分布如下:

要求计算:

(1) 股票A和股票B的期望报酬率;

(2) 股票A和股票B的标准差;

(3) 股票A和股票B的标准离差率;

(4) 假设股票A的报酬率和股票B的报酬率的相关系数为0.8, 股票A的报酬率和股票B的报酬率的协方差。

【答案】本题的主要考点是有关期望值、标准差、标准离差率和协方差的计算。

(1) 股票A和股票B的期望报酬率:

(2) 股票A和股票B的标准差:

(3) 股票A和股票B的标准离差率:

股票A的标准离差率=21%/13%=1.62

股票B的标准离差率=18%/7%=2.57

(4) 股票A的报酬率和股票B的报酬率的协方差:

股票A的报酬率和股票B的报酬率的协方差=0.8×21%×18%=3.02%。

三、β系数与资本资产定价模型

(一) β系数:单项资产的β系数是指可以反映单项资产收益率与市场上全部资产的平均收益率之间变动关系的一个量化指标, 即单项资产所含的系统风险对市场组合平均风险的影响程度, 也称为系统风险指数。其计算公式是:

对于投资组合来说, 其系统风险程度也可以用β系数来衡量。投资组合的β系数是所有单项资产β系数的加权平均数, 权数为各种资产在投资组合中所占的比重。计算公式为:

(二) 资本资产定价模型 (即证券市场线) :证券市场线反映股票的预期收益率与β值 (系统性风险) 的线性关系。其计算公式是:

Ki=Rf+β (Rm-Rf) ,

(Rm-Rf) 称为市场风险溢酬, 它反映的是市场作为整体对风险的平均“容忍”程度。对风险的平均容忍程度越低, 越厌恶风险, 要求的收益率就越高, 市场风险溢酬就越大;反之, 市场风险溢酬则越小。

投资组合的必要收益率也受到市场组合的平均收益率、无风险收益率和投资组合的β系数3个因素的影响。其中:在其他因素不变的情况下, 投资组合的风险收益率与投资组合的β系数成正比, β系数越大, 风险收益率就越大;反之就越小。

例6:假定甲、乙两只股票最近3年收益率的有关资料如下:

市场组合的收益率为12%, 市场组合的标准差为0.6%, 无风险收益率为5%。假设市场达到均衡。

要求:

(1) 计算甲、乙两只股票的期望收益率;

(2) 计算甲、乙两只股票收益率的标准差;

(3) 计算甲、乙两只股票收益率的标准离差率;

(4) 计算甲、乙两只股票的β值;

(5) 计算甲、乙股票的收益率与市场组合收益率的相关系数;

(6) 投资者将全部资金按照30%和70%的比例投资购买甲、乙股票构成投资组合, 计算该组合的β系数、组合的风险收益率和组合的必要收益率;

(7) 假设甲、乙股票的收益率的相关系数为1, 投资者将全部资金按照60%和40%的比例投资购买甲、乙股票构成投资组合, 计算该组合的期望收益率和组合的标准差。

【答案】

(1) 甲、乙两只股票的期望收益率:

甲股票的期望收益率= (10%+6%+8%) /3=8%

乙股票的期望收益率= (7%+13%+10%) /3=10%

(2) 甲、乙两只股票收益率的标准差:

(3) 甲、乙两只股票收益率的标准离差率:

甲股票收益率的标准离差率=2%/8%=0.25

乙股票收益率的标准离差率=3%/10%=0.3

(4) 甲、乙两只股票的β值:

由于市场达到均衡, 则期望收益率=必要收益率

根据资本资产定价模型:

甲股票:8%=5%+β (12%-5%) , 则β=0.4286

乙股票:10%=5%+β (12%-5%) , 则β=0.7143

(5) 甲、乙股票的收益率与市场组合收益率的相关系数:

(6) 组合的β系数、组合的风险收益率和组合的必要收益率:

组合的β系数=30%×0.4286+70%×0.7143=0.6286

组合的风险收益率=0.6286× (12%-5%) =4.4%

组合的必要收益率=5%+4.4%=9.4%。

(7) 组合的期望收益率=60%×8%+40%×10%=8.8%

组合的标准差=60%×2%+40%×3%=2.4%。

上一篇:《称象》 教案教学设计下一篇:社区公共卫生慢性疾病防控调查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