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乙烯

2024-04-22

聚乙烯(精选6篇)

篇1:聚乙烯

聚乙烯技术综述

摘要:按产品类型来分,聚乙烯可分为高压低密度聚乙烯、高密度聚乙烯和线性低密度聚乙烯。本文对其催化剂技术和生产工艺分别进行简要介绍。关键词:聚乙烯 技术 低密度 高密度 线性

目前世界上拥有聚乙烯技术的公司很多,拥有LDPE技术的有7家,LLDPE和全密度技术的企业有10家,HDPE技术的企业有12家。从技术发展情况看,高压法生产LDPE是PE树脂生产中技术最成熟的方法,釜式法和管式法工艺技术均已成熟,目前这两种生产工艺技术并存。发达国家普遍采用管式法生产工艺。此外,国外各公司普遍采用低温高活性催化剂引发聚合体系,可降低反应温度和压力。高压法生产LDPE将向大型化、管式化方向发展。低压法生产HDPE和LLDPE,主要采用钛系和络系催化剂,欧洲和日本多采用齐格勒型钛系催化剂,而美国多采用络系催化剂。现将世界上主要应用的聚乙烯生产技术简单介绍如下:

一、低密度聚乙烯

低密度聚乙烯(LDPE)于20世纪30年代末首次投入生产,包括几种化学和物理性质不同的乙烯均聚物、共聚物和三聚物,其密度处于0.915~0.935克/立方厘米的范围。有支链分子结构的均聚物常称为高压低密度聚乙烯(HP-LDPE),系用高压釜或管式法进行生产,操作压力约为1050—3500公斤/平方厘米。用高压釜生产的聚乙烯,其特点是聚乙烯分子有很多长支链,易于加工,产品适用于挤出、涂层和高强度重负荷薄膜生产;用管式法生产的聚乙烯,其分子具有的长支链不如前者多,适于生产透明包装膜。

在HP-LDPE的生产中,乙烯的聚合为强放热的自由基聚合反应。高压釜反应器的乙烯单程停留时间约为20~40秒,单程转化率约为15%~20%;在管式反应器中,乙烯典型的停留时间约为35—50秒,转化率则为20%~30%。采用的自由基引发剂包括十二酰过氧化物、过氧特戊酸叔丁酯、过辛酸叔丁酯、过苯甲酸叔丁酯和过氧醋酸叔丁酯等。在高压釜式法中,通常一台釜只使用一种引发剂,但若多台釜串联,则不同的釜可采用不同的引发剂。在管式反应器中,沿管长不同区域可采用不同的引发剂。

高压乙烯共聚物的生产与上述均聚物生产相似,也采用自由基聚合。当乙烯与所希望的共聚单体,如醋酸乙烯共聚时,用过氧化物或过醋酸酯引发,得到所谓E—VA(乙烯-醋酸乙烯共聚物)树脂。用于制造薄膜的最普通EVA,通常含有2%~5%的醋酸乙烯。也有的产品含有高达18%的醋酸乙烯。EVA是最为重要的乙烯共聚物。它使产品的韧性、低温性质、透明度和加热密封性能得到改进。

工业上重要的其它乙烯共聚物还包括乙烯与丙烯酸酯的共聚物、乙烯与酸的共聚物以及含离子键的共聚物。乙烯与丙烯酸烷基酯,如丙烯酸乙酯、甲酯或丁酯共聚,可得到相应的共聚物。这些共聚单体显示极性,可改变所得聚合物的弹性、结晶度和热性质。乙烯-丙烯酸甲酯的共聚物(E-MA)与EVA相似,但热稳定性较高。工业EMA通常含有18%-28%的丙烯酸甲酯,在挤出加工中,可单独或掺混使用。乙烯—丙烯酸乙酯共聚物(EEA)的产品范围,包括有弹性的适于热熔粘结的低熔点产品直至有非常高韧性和弹性的产品。一般来说,EEA含有15%-30%的丙烯酸乙酯,具有弹性和极性。乙烯-丙烯酸丁酯共聚物(EBA)含有5%-20%的丙烯酸丁酯,用于挤出和共挤出膜,作为热密封和结合层材料。

乙烯也可与丙烯酸聚合,得到乙烯-丙烯酸共聚物(EAA),或与甲基丙烯酸聚合,得到乙烯—甲基丙烯酸共聚物(EMAA)。这些酸可降低共聚物的结晶度,并使加热密封所需的温度降低,且给聚合物以高极性,促进粘结力,特别是聚合物与金属,如铝以及与极性基体,如玻璃的粘结力。典型的酸共聚单体的含量范围为3%-20%。

用钠、锌或其它阳离子化合物中和EAA或EMAA可生成聚合物盐或含离子键的聚合物。含离子键的聚合物是含有链间离子键聚合物的专业术语。这类共聚物有非常高的透明度。和乙烯与酸的共聚物相比,有较高的熔体强度。

随共聚单体含量增加,HP-LDPE的密度增加,其范围约为0.923~0.968克/立方厘米。

对于高压聚乙烯均聚物的生产,目前的研究重点是开发新的自由基引发剂,以改进生产的经济性以及控制聚合物的分子结构。而对于共聚物生产来说,则主要是发现能改进物理和化学性能的新产品,供已有和新的应用采用。近来新建的HP-LDPE装置大都选用管式法工艺。管式反应器的单线生产能力现已可达20万-30万吨/年。与早先管式反应器的转化率为20%~30%相比,管式法的平均单程转化率现在已可提高到40%。此外,据报导,目前正在开发一种采用串联高压釜的新LDPE工艺,它可使反应器的转化率至少达35%,产量增加50%,可变成本降低25%,此工艺可有效地用于改造已有工厂。现在较为著名的HP-LDPE生产技术有ICI、BASF和Basell等工艺。

预计2006年,世界HP-LDPE的生产能力为2121万吨/年,消费量则约为1892万吨/年。2003年,我国的HP-LDPE生产能力约为89.8万吨,主要采用国外引进的工艺,包括管式法和高压釜工艺进行生产。此外,我国还用引进的管式法工艺每年约生产5万吨EVA树脂。

二、高密度聚乙烯

聚乙烯的第二大类产品是高密度聚乙烯(HDPE)。高密度聚乙烯自1959年问世以来,已取得惊人的发展。现在广泛用于不同的领域,例如包装、管道、电线和电缆等应用领域。

(一)物理性质

高密度聚乙烯是分子中有重复乙烯单元的线性热塑性塑料。乙烯是聚合物的主要成分,也可含有1~2wt%的α—烯烃共聚单体。目前使用最广泛的α—烯烃是丁烯-

1、己烯—1和辛烯-1。但有时也采用4-甲基戊烯—1(4-MP-1)作为共聚单体。HDPE共聚物含有少量支链,可改进树脂的性能,使之可用于某些有应力的场合。一般来说,HDPE的密度范围为0.941—0.965克/立方厘米。密度范围为0.926~0.940克/立方厘米的中密度聚乙烯有时也被分类为高密度聚乙烯。

树脂的分子量分布、平均分子量和密度是影响最终产品的关键性质。典型的高密度聚乙烯,其平均分子量为40000~300000。高分子量(HMW)高密度聚乙烯的平均分子量处于200000—500000之间。为了弥补高分子量树脂加工的本征困难,一些生产商制造所谓双峰树脂来改进其加工性。超高分子量(UHMW)聚乙烯树脂,其平均分子量超过3000000。

(二)生产工艺

高密度聚乙烯的生产工艺可分为气相工艺、淤浆工艺和溶液法工艺三种。

气相工艺系采用流化床反应器(如Union Carbide工艺、BP工艺)或搅拌反应器(如Elenac工艺),使乙烯直接聚合为固体聚合物颗粒。淤浆工艺则是将溶解在烃类稀释剂中的乙烯,聚合成悬浮在烃类稀释剂中的固体聚合物颗粒,所采用的反应器形式有四种:搅拌反应器(如Henac工艺、Asahi工艺)、采用两段反应工艺的搅拌反应器(如Nissan工艺、Mitsui工艺)、采用异丁烷为稀释剂的连续环形.反应器(如Chevron Phillps的颗粒状工艺)以及采用C6或较重稀释剂的连续环形反应器(如Solvay工艺)。溶液法工艺是将溶解在反应溶剂(一般为环己烷或一种石蜡烃)中的乙烯,聚合为溶于溶剂中的聚合物。溶液法使用的反应器有三种:中压(1500磅/平方英寸)反应器(如NOVA工艺)、低压(400磅/平方英寸)冷却反应器(如Dow工艺)和低压绝热反应器(如DSM工艺)。这些工艺目前均在工业上运转,由于每种工艺均有其各自最为合适的产品牌号范围,因此在经济上不存在相互竞争。

(三)催化剂

聚合技术进步的关键在于催化剂的开发。近年来,在催化剂活性和活性位控制方面已取得显著进展。

目前用于生产HDPE的催化剂体系可分为三种基本类型:浸渍在二氧化硅或二氧化硅—氧化铝载体上的络合铬化合物,化学上与固体含镁载体结合的络合钛化合物,以及基于单活性位或茂金属的催化剂。

理论上,基于铬和钛的催化剂可用于所有类型的工艺。然而,各生产商倾向于在每种生产线中只采用一种类型的催化剂。

基于铬的催化剂主要被Chevron Phillips和Union Carbide(现在Dow)以及购得他们转让技术的生产商所采用。一般来说,此催化剂系借将铬氧化物溶液浸渍至载体上,继之借化学和/或加热来活化。这种催化剂有许多变型,它系在催化剂制备之前或在制备过程中使铬化合物或其载体进行化学改性,以改变获得的HDPE的特性(分子结构)。

基于钛的催化剂被世界上大多数HDPE生产商所采用。典型地说,它们是将氯化钛载在磨碎的固体氧化镁上,或使有机可溶解的镁化合物与钛化合物反应,继之用一种试剂,如四氯化硅使之氯化来制造。这类催化剂通常要使用有机铝助催化剂。

茂金属催化剂是由锆、铪和钛的茂金属与铝氧烷助催化剂构成的有规立构催化剂。它可更为精确地控制分子性质,使产品能裁缝至适合特定应用的需要。虽然早先的大多数研究系针对单活性位催化剂(SSC)在气相和溶液法装置中的应用,但近来的改进已使其可用于淤浆工艺。Asahi、Borealis、Elenac(以前BASF)、Dow、Exxon Mobil、ATOFINA和Chevron Phillips均拥有用单活性位催化剂以淤浆工艺生产聚乙烯的生产技术。Asahi和ATOFINA则已可进行基于茂金属的HDPE工业生产。

(四)催化剂及生产工艺的改进

茂金属催化剂的研制成功,促进了先进Ziegler-Natta(Z-N)催化剂的开发,它可以生产出与茂金属相似的HDPE。Equister首先在环形反应器中,用其新的STAR(r)SSC催化剂完成了HDPE生产。此催化剂生产的HDPE有长的支链和窄的分子量分布(MWD),以及良好的抗;中性和改进的透明度,且易于加工。NO—VA也在其先进的Sclartech溶液法工艺中,以工业规模使用了一种先进的Z-NSSC催化剂,同时还在Unipol和Innovene(BP)气相工艺中进行了试验,据报导,用此技术可生产低至中密度牌号聚乙烯,其物理性质和加工性能均得到改善。

除催化剂外,工艺系统也出现了改进。一个例子是使气相法工艺的循环物流含有冷凝液来提高气相反应器的生产能力。现在,Univation Technologies(Exxon-Mobil与Dow合资的技术转让公司)和BP均转让它们各自的“超冷凝方式”技术。常规的气相法反应器,其生产能力受热去除能力所限制。在UnkmCarbide最初提出的冷凝方式操作的专利中,循环冷却气流中含有的冷凝液量限于10%~12%。但在超冷凝方式操作中,进入流化床反应器的冷凝液量可达50%。采用此技术来改造已有装置,只用新建装置1/2的投资,就可使生产能力提高1倍。

双峰树脂因其较好的加工性与性质之间的平衡受到青睐。广泛采用双峰HDPE技术的主要问题是需采用两台串联的淤浆反应器。茂金属催化剂的出现,使得有可能采用一台反应器生产双峰HDPE,节省了投资。Univation Technologies开发了一种共载体技术,避免了组份间不希望的相互影响,生产出的双峰HDPE树脂除有线性和长支链分子的双峰结合外,还结合了双峰分子量分布和双峰共聚单体的组成分布。

2001年全球HDPE的生产能力约为2720万吨。其中,淤浆装置占62%,气相装置占31%,其余7%则为溶液法装置。估计2006年HDPE的消费量将由2001年的2154万吨增加到2773万吨。预计届时淤浆装置的能力分享稍有下降,为58%,而气相和溶液法装置所占的比例则将分别增至34%和8%。2003年,我国HDPE的生产能力为123万吨。主要采用由国外引进的淤浆法技术生产,少量用引进的气相法工艺生产。

三、线性低密度聚乙烯

聚乙烯的第三大类产品是线性低密度聚乙烯(LLDPE)。

第一代线性低密度聚乙烯是乙烯与较重α—烯烃,如丁烯—

1、己烯—1和辛烯-1的共聚物。其密度处于0.915~0.940克/立方厘米之间。一般来说,共聚物中共聚单体的含量为5—12wt%。聚合物的性质随其所用共聚单体而异。常规LLDPE的分子结构以其线性主链为特征,只有少量或没有长支链,但包含一些短支链。没有长支链使聚合物的结晶性较高。与HP-LDPE相比,LLDPE的熔点较高,但透明度较低。然而,其拉伸强度、耐击穿性、耐撕裂性以及伸长率均提高。

通常,LLDPE树脂用密度和熔体指数来表征。密度由聚合物链中共聚单体的浓度决定。共聚单体的浓度决定了聚合物中的短支链量。短支链的长度则取决于共聚单体的类型。共聚单体浓度越高,树脂的密度越低。此外,熔体指数是树脂平均分子量的反映,主要由反应温度决定。平均分子量与分子量分布无关,后者主要受催化剂类型影响。

LLDPE系在20世纪70年代由Union Carbide工业化。它代表了聚乙烯催化剂和工艺技术的重大变革。亦即,所生产的产品范围显著扩大;用配位催化剂代替自由基引发剂;以及用较低成本的低压气相聚合取代成本较高的高压反应器。

如前所述,LLDPE的密度范围处于0.915~0.940克/立方厘米,但按ASTM的D—1248-84规定,0.926~0.940克/立方厘米的密度范围属中密度聚乙烯(MDPE)。新一代LLDPE将其密度扩大至包括塑性体(0.890—0.915克/立方厘米)和弹性体(<0.890克/立方厘米)。但美国塑料工业协会(SPI)和美国塑料工业委员会(APC)只扩大LLDPE的范围至塑性体,不包括弹性体。在美国和西欧,Union Carbide和Dow Chemical从20世纪80年代中期起,出售基于乙烯的早期塑性体和弹性体,并将它们称之为非常低密度的聚乙烯(VLDPE)和超低密度聚乙烯(ULDPE)树脂。

第一代LLDPE树脂是HP-LDPE的类似物,有卓越的物理性质,但透明度和加工性能则较差。这些缺点使其应用受到限制,只能作为掺混树脂使用。它促使进一步开发有改进透明度和加工性能的下一代LLDPE树脂。到20世纪90年代初,基于采用改进的Ziegler-Natta(Z-N)催化剂和反应器,出现了第二代LLDPE树脂。在新催化剂的筛选过程中,还发现了新的络合单活性位茂金属和被限定的几何结构,它被用于生产分子结构可满足特定应用的第三代LLDPE。然而,这些树脂的透明度和加工性能仍然不如HP-LDPE。现在许多聚合物公司正对基于Ni-Pd和Fe-Co络合物的第四代单活性位聚乙烯配位催化剂进行评估。

(一)茂金属催化剂

茂金属催化剂体系由茂金属络合物和助催化剂构成。一般来说,它们是一种均相催化剂体系,但可载在对催化剂行为只有很小影响的惰性固体颗粒上。它们之所以被称为“单活性位”催化剂,是因为每一个茂金属络合物的分子只形成一个催化剂活性位。因此,若只采用一种茂金属化合物,则所有活性位相同。所有茂金属都是单活性位,但不是所有单活性位都是茂金属,例如上面提及的Ni-Pd和Fe-Co也是单活性位催化剂。

茂金属络合物是一种至少含有一个环戊二烯配位体的有机金属络合物。虽然茂金属一般要求至少有两个环戊二烯配位体,但此定义现已扩展至包括仅有一个环戊二烯的聚乙烯催化剂。与常规Z-N催化剂类似,通常茂金属催化剂体系所用的助催化剂也是烷基铝的衍生物。由于由铝氧烷类化合物组成的催化剂体系具有高活性,因此它已被工业上采用。铝氧烷类化合物是含有Al-O-Al链段的齐聚的部分水解三烷基铝类。其中,以用三甲基铝制成的甲基铝氧烷(MAO)最为活泼。

(二)茂金属聚乙烯

首次工业化生产的茂金属聚乙烯系列产品是“塑性体”系列产品。塑性体是一专业术语,表示密度处于0.860—0.915克/立方厘米之间的茂金属聚乙烯。最初的塑性体系用高压釜工艺进行生产。其最初用途是作为热密封或粘合层材料使用,特别是用来作为共挤出扩散膜或层压制品。它的高氧气渗透性也使其可用于新鲜制品的包装。而其低熔点、窄熔融范围、较高的软化点以及与许多其它树脂有较好的兼容性,则使它很适合作为袋材的配料。因为塑性体有极高的韧性和良好的热密封性,可广泛用来作为“性能提高剂”,与所有其它聚烯烃,特别是与聚丙烯和聚乙烯掺混。

另一类茂金属聚乙烯是mLLDPE。它主要用于成卷或日用薄膜领域。这些mLLDPE一般系由大的气相反应器进行生产。mLLDPE众所周知的特性是有良好的韧性,可用于制造拉伸膜、重负荷袋、金属垃圾箱的衬里和软的食品包装袋。mLLDPE的两个特定应用的例子是用于冷冻食品包装和纸的外包装薄膜。也正在评估将茂金属聚乙烯用于挤出涂敷和层压制品。

一种新的茂金属聚乙烯系列产品mVLDPE也由气相工艺进行生产,它可满足较高的性能要求,用于要求有很好热密封性能(低的初始密封温度和高的粘结强度)和透明度的食品包装。它具有mLLDPE的韧性,同时其热密封性和透明度处于mLLDPE与塑性体之间。此新的聚合物将与乙烯共聚物,如乙烯-醋酸乙烯共聚物(EVA)相竞争。

虽然如上所述,对于烯烃聚合,目前大部分注意力均集中在茂金属催化剂上。但其它新的催化剂技术,如单活性位(S-S)有机金属催化剂以及改进的Z-N体系催化剂也已成为开发研究的重点。工业界和科学界的研究人员正致力于寻求与茂金属催化剂有同等高活性和等规度的新型催化剂。在这些新型催化剂中,最为重要的是Ni-Pd(DuPont)、Fe-Co(BP)和非茂金属S-S(NOVA)等催化剂。

(三)生产工艺

在气相LLDPE工艺问世之前,聚乙烯的生产限于采用高压(釜式或管式法)和较低压力的溶剂和淤浆法工艺。这些工艺以其特定的产品市场为目标,分别生产HP-LDPE、MDPE和HDPE。每一种工艺仅能生产有限密度变化范围的产品。气相LLDPE工艺问世后,使此情况发生很大变化。它可用同一反应器生产所有密度范围的PE产品,能灵活地根据市场需求变化,改变所生产的PE品种。

现在,LLDPE树脂可用液相和气相工艺进行生产。液相工艺中,Dow Chemical的冷却低压法和NOVA Chemicals Corporation的中压法占压倒优势。这两种工艺均可切换生产LLDPE和HDPE。虽然历史上淤浆法以生产HDPE和MDPE为主,但现在已可生产LLDPE和塑性体。此外,LLDPE也可用高压釜和管式反应器制造。

Univation Technologies和BP控制了气相法LLDPE生产技术的转让。气相法技术也能切换生产LLDPE和HDPE。但如前所述,由于产品牌号切换会产生大量不合格的过渡产品,经济上不合算。因此,通常的做法是,一套装置在一段时间内专用于生产一种主要产品,而在另一段时间内生产另一种产品,不经常进行产品切换。2001年,美国的LLDPE生产,70%采用Univation气相技术,19%采用BP气相工艺,其余11%则用Montell(现Basell)和Quan-Turm Chemical(现Equistar)工艺生产。

Univation的低压气相流化床工艺,亦即UnipolTM工艺是生产LLDPE的最普通工业化工艺。在此工艺中,乙烯和共聚单体(丁烯α-1或己烯-1)在流化床反应器中聚合,生成颗粒状聚合物。其特点是将一种载体型钛或钛-铬催化剂粉末连续送入流化床反应器,并连续地由反应器取出聚合物产品颗粒。在流化床中,增长的聚合物颗粒被循环的乙烯/共聚单体物流流态化。循环物流通过外部冷却器冷却,除去反应热。反应器压力约为300磅/平方英寸,反应温度约为88℃。UnipolTM工艺也可用于生产聚丙烯,采用Shell的超高活性催化剂(SHAC)。

BP的低压气相流化床工艺与UnipolTM工艺非常相似。仅冷凝液送入流化床的方式稍有不同。BP的方法是先将冷凝液与循环物流分离,然后用置于流化床内的喷咀雾化,将其送入流态化床层。UnipolTM则不进行分离,冷凝液随循环物流一起送入流化床反应器。

Montell(现Basell)的Spher-ileneTM工艺能生产密度范围为0.890~0.970克/立方厘米的可裁缝分子量分布的聚乙烯。此工艺采用一台的液相环形反应器与一或二台气相流化床反应器串联,可使用C2~C8烯烃共聚单体的混合物,在反应器内生成掺混物和合金。因此工艺可直接得到球形聚合物,故可取消挤出造粒工序。

Dow生产线性聚乙烯的低压溶剂法工艺已用于世界上许多工厂,但这些工厂均属Dow的自有工厂。在此工艺中,乙烯、辛烯-1和C8-C9异构链烷烃溶剂与改性的Ziegler催化剂溶液一起送入两台串联的搅拌反应器。反应在395磅/平方英寸和160℃的条件下进行。第二台反应器溶液中,聚合物的含量为10%。总停留时间为30分钟。反应器的流出物在35磅/平方英寸的绝压下闪蒸,除去溶液中的乙烯。继之,用加热/闪蒸步骤除去溶剂。聚合物则进行挤压造粒。

生产线性聚乙烯的中压SclairTM溶液法工艺系由DuPont Canada开发,已转让给世界上20多家公司。在1994年中期,NO-VA Chemicals购买了SclairTM技术及其世界技术转让业务,并采用新一代的非茂金属催化剂,提出了SclairⅡTM技术。Phillips的淤浆环管反应器工艺主要用于生产HDPE,但1993年Phillips借采用新的铬氧化物催化剂,成功地降低了聚乙烯的密度范围,得到两种低密度(0.923和0.927克/立方厘米)线性聚乙烯。1995年,又报导采用茂金属催化剂可将密度进一步降低至0.910克/立方厘米。

2001年,世界LLDPE的生产能力约为1780万吨,产量约1350万吨。2006年生产能力和产量将分别提高到2248万吨和1673万吨。2003年,我国的LLDPE生产能力为170.5万吨,主要采用由国外引进的气相流化床工艺,少量用引进的SclairTM技术。

近年来,世界聚乙烯装置的平均年生产能力显著变大,已由20世纪70年代的约5万吨/年扩大至25万~45万吨/年的规模。装置单线生产能力变大产生的主要问题是产品牌号切换困难。为了提高竞争能力,世界聚乙烯生产商的发展方向基本上有两个,一个是成为大规模生产商,通过提高其大批量产品的市场分享和大批量低成本生产来占领市场,另一个则是着眼于牌号、技术革新和改进服务以赢得市场。

篇2:聚乙烯

聚乙烯是一种乳白色的塑料,表面呈蜡状且半透明,是电线电缆较为理想的绝缘和护套材料。其主要优点是:

(1)优异的电气性能。其绝缘电阻和耐电强度高;在较宽的频率范围内,介电常数ε和介质损耗角正切tgδ值小,且基本不受频率变化的影响,作为通信电缆的绝缘材料,是近乎理想的一种介质。

(2)机械性能较好,富有可挠性,而且强韧,耐容性好。

(3)耐热老化性能、低温耐寒性能及耐化学稳定性好。

(4)耐水性好,吸湿率低,浸在水中绝缘电阻一般不下降。

(5)作为非极性材料,透气性大,低密度聚乙烯的透气性是各种塑料中最为优良的。

(6)比重轻,其比重均小于1。高压聚乙烯尤为突出,约为0.92g/cm3;低压聚乙烯虽其密度较大,也仅为0.94g/ cm3左右。

(7)具有良好的加工工艺性能,易于熔融塑化,而不易分解,冷却易于成型,制品几何形状和结构尺寸易于控制。

(8)用它制作的电线电缆重量轻,使用、敷设方便,接头容易。

但聚乙烯还有不少缺点:软化温度低;接触火焰时易燃烧和熔融,并放出与石蜡燃烧时同样的臭味;耐环境应力龟裂性和蠕变性较差,在聚乙烯作为海底电缆和落差较大(尤其是垂直敷设)电缆的绝缘和护套材料使用时应特别注意。电线电缆用聚乙烯塑料(1)一般绝缘用聚乙烯塑料

仅由聚乙烯树脂和抗氧剂所组成。(2)耐候聚乙烯塑料

主要由聚乙烯树脂、抗氧剂、和碳黑组成。耐候性能的好坏取决于碳黑的粒径、含量、和分散度。(3)耐环境应力龟裂聚乙烯塑料

采用熔融指数0.3以下,分子量分布不太宽的聚乙烯;对聚乙烯进行辐照或化学交联。(4)高电压绝缘用聚乙烯塑料

高电压电缆绝缘的聚乙烯塑料要求高度纯净,还需要添加电压稳定剂和采用特殊的挤塑机,避免气孔产生,以抑制树脂放电,提高聚乙烯的耐电弧、耐电腐蚀和耐电晕性。(5)半导电聚乙烯塑料

半导电聚乙烯塑料是在聚乙烯中加入导电碳黑获得的,一般应采用细粒径、高结构的碳黑。(6)热塑性低烟无卤阻燃聚烯烃电缆料

篇3:浅析氯化聚乙烯的生产应用

1、氯化聚乙烯的用途

1.1 用于塑料方面

由于氯化聚乙烯和各种高分子材料具有良好的相容性, 可做为聚氯乙烯、聚丙烯、聚乙烯、聚苯乙烯和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共聚物等塑料的改性剂。氯化聚乙烯做为硬质PVC的改性剂, 可改善PVC的抗冲击性、耐候性和加工性。做为软质或半硬质PVC改性剂, 可改善其耐湿性、电气性、手感性和加工性。氯化聚乙烯与PE的分子结构相似, 具有相容性。在聚乙烯中掺入氯化聚乙烯弹性体, 可以改善其印刷性、耐燃性和柔韧性。ABS是通用的工程塑料, 在汽车、电器等方面具有广泛的应用, 需求量很大。在电子领域要求ABS具有较高的阻燃性, 若在ABS中添加氯化聚乙烯, 不仅可有效地提高其阻燃性, 而且还可以改善抗冲击性、耐应力开裂性和加工性。EVA具有柔软性, 可以代替软质PVC, 但存在表面硬度低、易受擦伤和手感较硬等缺点。在EVA中加入氯化聚乙烯, 不仅可以提高EVA的表面硬度, 而且还可以提高EVA的印刷性、高频发热性和可焊接加工性, 广泛应用于磁卡、设备外壳及水糟、罐的内层材料等方面。氯化聚乙烯不仅能有效地改进单一高聚物, 而且还可改进共混物。如在PE/PVC共混体系中, 加入一定量的氯化聚乙烯, 能起到增容作用, 大大提高制品的综合机械性能。

1.2 用于橡胶方面

氯化聚乙烯与乙丙橡胶、天然橡胶、异戊橡胶、丁苯橡胶、丁腈橡胶和聚氨酯等有良好的相容性, 掺混后可提高各类橡胶的加工性能及改善物理机械性能。改性的橡胶可制成电线、软管、密封材料、垫圈、机器配件及阻燃运输带等。以氯化聚乙烯为基料制得的硫化橡胶在耐磨损、介电性能、耐热、耐老化、耐油性等方面比氯丁橡胶好, 类似于乙丙橡胶、天然胶、异戊胶和丁腈橡胶, 其成本低于氯丁橡胶、丁腈橡胶, 主要用于电线电缆工业、汽车工业 (模制品和挤出制品) 等。氯化聚乙烯还可与普通橡胶共混加工, 所得制品具有强度高、耐磨耗、耐热、耐化学药品、难燃自熄、耐低温等优良性能。

氯化聚乙烯弹性体做为特种橡胶可以单独使用, 也可采用硫化或非硫化方式使用。非硫化的氯化聚乙烯性能较通用橡胶好, 成型方便, 用途十分广泛。

1.3 用于涂料方面

氯化聚乙烯在涂料方面的应用较广, 从分子量为几千、ωCL2) =60%到分子量为数万乃至几十万, ωCL2) =30%-50%的氯化聚乙烯都可用于涂料, 也可制成溶液涂料、乳液涂料和粉末涂料。

1.4 用做防水卷材

氯化聚乙烯可用防水卷材, 其性能与氯磺化聚乙烯、乙丙橡胶、防水卷材性能相似, 在-30︿20%仍能保持良好的弹性。

1.5 用于各种接枝共聚物

氯化聚乙烯可以通过接枝共聚的方法制备V C-氯化聚乙烯和丙烯腈-氯化聚乙烯-苯乙烯三元共聚物 (ACS) 。ACS是一种性能优良的新型工程塑料, 阻燃性、耐候性能均优于ABS树脂, 可用于汽车、轮船、建筑材料和家用电器等方面。

2、氯化聚乙烯的生产方法

目前, 氯化聚乙烯的生产方法主要有溶剂氧化法、悬浮氯化法和固相氯化法3种。悬浮氯化法生产工艺有水相悬浮氯化法和盐酸相悬浮氯化法2种。下面主要介绍一下水相悬浮氯化法。

水相悬浮氯化法:该方法由德国赫斯特公司于1960年首先开发成功, 此后日本大阪曹达公司、昭和电工公司、美国Dow化学公司以及我国的大部分厂家也采用该方法进行生产。将聚乙烯细粉末分散到悬浮剂去离子水中 (聚乙烯质量分数为5-20%) , 加入溶胀剂、防黏剂、分散剂、引发剂、消泡剂、防静电剂, 在搅拌下加压通入氯气进行氯化, 待达到所需要的氯含量后, 进行脱酸、水洗、加碱中和, 脱废液、热水洗涤, 离心脱水, 干燥得氯化聚乙烯成品。为了防止颗粒附聚、聚化不均匀, 有时可采用二步法进行氯化, 第一步在低于HDPE的软化点 (110℃) 的温度下氯化, 当氯质量分数达到10-20%时, 在140℃进行第二步氯化达到要求的深度。若要制得氯质量分数大于60%的氯化聚乙烯可采用三步法, 即在最后阶段将温度降至100-110℃再次进行氯化。水相悬浮法氯化产品的氯分散均匀性决定于原料氯化聚乙烯的粉碎程度, 采用高分散聚乙烯, 在1MPa压力下进行氯化, 可以制得氯化程度高且均匀稳定的氯化聚乙烯产品。

水相悬浮法是目前国内外生产氯化聚乙烯的主要方法。具有操作平稳、氯气利用率高, 产品含量稳定, 后处理容易, 对设备要求较低, 生产成本低, 产品质量好, 适用于大规模生产的优点, 不足之处是由于用水做为氯化介质, 副产的大量稀盐酸回收利用困难, 只能用碱或石灰等中和后排放, 既浪费了资源, 又增加了生产费用;另外该工艺废水排放量大, 设备腐蚀严重, 且产品易变色。

3、对我国氯化聚乙烯的发展的几点建议:

(1) 在加快我国氯化聚乙烯工业发展的同时, 应注意产品品种的均衡发展, 积极开发氯化聚乙烯新的用途。如扩大氯化聚乙烯在电线、电缆、防腐涂料以及ABS树脂改性方面的应用等。另外, 氯化聚乙烯弹性体在美国、欧洲、日本、韩国和东南亚等国家以及中国台湾有相当大的市场, 应进一步拓宽国外市场。

(2) 由于固相法与悬浮法相比具有三废少, 设备腐蚀轻, 生产成本低, 产品种类多等特点, 有关企业应积极与相关高等院校合作, 进一步加大对固相法的研究开发力度, 在原有基础上, 攻关黏结和烧结等工业化难题, 使其成为具有国内自主知识产权的技术。

(3) 由于氯化聚乙烯产品的性能与所用原料聚乙烯的性能有关, 因此有关生产企业可与聚乙烯生产企业协商, 其同研制开发生产各种性能氯化聚乙烯所需要的专用聚乙烯, 以增加产品牌号, 使产品牌号系列化、产品专用化。

(4) 目前我国生产氯化聚乙烯的高密度聚乙烯在质量上还不能满足氯化聚乙烯的生产要求, 所以基本上从韩国进口。在数量上, 国产专用HDPE也不能满足需求, 因此应加快生产氯化聚乙烯的原料专用高密度聚乙烯的生产, 以减少进口, 降低生产成本。

摘要:介绍了氯化聚乙烯 (CPE) 的性能、用途及生产工艺, 并对发展国内氯化聚乙烯生产提出宝贵的建议。

关键词:聚乙烯,氯化聚乙烯,树脂,生产

参考文献

谢忠麟6我国氯化聚乙烯应用情况与发展建议6中国橡胶, 2003, 19 (3) :6-9谢忠麟6我国氯化聚乙烯应用情况与发展建议6中国橡胶, 2003, 19 (3) :6-9

钱伯章6氯化聚乙烯生产技术与市场分析, 化工文摘, 2004, (3) :20-21钱伯章6氯化聚乙烯生产技术与市场分析, 化工文摘, 2004, (3) :20-21

篇4:聚乙烯市场状况分析

【关键词】聚乙烯;供给与需求;技术与成本

一、聚乙烯行业概况

聚乙烯是通用合成树脂中应用最广泛的品种之一,主要用来制造薄膜、容器、管道、单丝、电缆、日用品等。随着国内经济的迅速发展,聚乙烯需求量、供给量不断增长。

聚乙烯生产技术目前主要采用石脑油裂解制烯烃再聚合,该项技术成熟,工艺清洁,成本随着原油价格波动而变化。煤制烯烃在我国正在兴起,煤制烯烃是指以煤为原料合成甲醇后再通过甲醇制烯烃的技术,该项项目是技术密集、资金密集的大型产业,装置必须建在原料产地且对水资源用量极大,对环境影响较大,生产成本随着煤价格波动而变化。近年来,“页岩气”技术的发展,将使聚乙烯生产成本大幅下降,对传统生产工艺产生冲击,但其生产技术的应用仍处于探索阶段。

中国正成为世界上最大的聚乙烯薄膜和包装袋出口国,大量供应北美、西欧和日本。国内对薄膜、编织袋、管材、电缆料、中空容器、周转箱等制品需求旺盛

二、聚乙烯市场状况分析

1.宏观环境分析

全球经济持续、稳定复苏。美国方面,经经济数据大面积走强,就业状况持续好转。欧洲方面,“欧债危机”最危急时刻已经过去,制造业数据不断走强,经济已步出衰退,实现复苏;国内方面,经济形势总体平稳,仍能保持7.5%的实际增速,新型城镇化工作逐步展开,将进一步推动国内需求,国内经济转型值得期待。

2.聚乙烯供需状况分析

(1)国产聚乙烯产能分析

中国聚乙烯行业经过不断发展,目前有24家生产商,年产能达1311.5万吨,中石油占38%,中石化占35%,合资企业占21%,地方企业占4%,还有2%来自于煤化工领域。

2014年,国内聚乙烯将新增产能225万吨,其中石油化工新增产能60万吨,煤化工新增产能165万吨。

(2)进口聚乙烯数量分析

从2013年数据分析,国内聚乙烯表观需求量2103万吨,国内聚乙烯仍存在791.5万吨的缺口。进口产品凭借其相对较好的性能和较低成本优势占据了较大的市场份额。海关统计数据,2011年进口聚乙烯744.38吨;2012年进口聚乙烯788.75吨;2013年进口聚乙烯883.53吨。

(3)聚乙烯需求分析

聚乙烯需求状况受宏观经济发展制约。塑料薄膜需求的增长与国内整体经济形势的发展关系较大,基本维持着略高于国内GDP的增长,其增长势头稳定,存在需求刚性。从软包装薄膜产量统计来看,自2006年起平均以13%的速率递增,也印证了塑料薄膜的稳速增长。聚乙烯的另一个重要的消费领域是塑料管材,它的产量也随着我国城镇化步伐加快、市政管道建设项目增加的实施不断增加。

聚乙烯需求状况受下游塑料制品厂发展状况制约。塑料制品行业,中小企业偏多,装备水平较低、生产工艺落后、产品结构不合理、科技投入不足、创新能力不强、产品集约化程度低、行业区域发展不平衡、市场无序竞争、抵御风险能力偏弱等。

三、成本、技术分析

1.原油价格分析

目前,聚乙烯主要采用的石油制烯烃路线。因此,国际原油价格仍然是聚乙烯成本的主导因素。

根据国际能源机构数据,2014年国际石油需求将每天120万桶,石油生产和消费增长动力主要为美国。中国、美国、印度、巴西、印度尼西亚和韩国将是重要国际能源消费国。中东局势的缓和,伊朗核谈判取得积极进展,石油出口量有望增加,全球石油供应增速大于需求增速,供需平衡的状况油价将保持平稳。

全球经济增长前景看好,由于原油供应增速大于需求增速,美国逐步退出QE,国际原油价格将承压。预计WTI、布伦特油价仍有望保持在高位运行,价格重心将下移。影响油价走势的主要因素将是需求淡旺季、中东局势以及全球即时发布的宏观经济数据和资金的炒作。WTI全年价格波动区间大部分时间在90-110美元,布伦特在100-115美元。

2.生产技术分析

聚乙烯行业在稳步的发展过程中,其行业本身也存在问题。首先,我国是“少油缺气富煤”的国家,石脑油制烯烃是我国烯烃产品传统的主要生产方法,国产聚乙烯成本较高,在油价高企的情况下,裂解装置开工受到限制;其次,我国石化企业的研发能力有限,产品主要是通用料级别,缺乏高端专用料,高端市场不得不依赖进口。

由于石油裂解法制烯烃成本较高,“十二五”期间我国大力发展煤制烯烃,烯烃的巨大需求量、煤炭的价格优势和石油资源的紧缺,使煤制烯烃项目极具市场竞争力,是实现我国煤代油能源战略,保证国家能源安全的重要途径之一。

煤制烯烃技术成本在国际油价达到80美元时是临界点,当油价低于80美元时,煤制烯烃技术毫无优势可言。煤制烯烃能否对聚乙烯行业发展带来冲击和替代,均需要进一步观察。

“页岩气”技术的发展是聚乙烯行业重要里程碑。目前,美国利用天然气生产乙烯的成本略大于400美元/吨,而欧洲和亚洲利用石脑油生产乙烯的成本则接近1300美元/吨。“页岩气”技术已经成为美国石化产业振兴的最大动力,带动了就业机会的增长,为世界能源市场和世界经济带来的最具有深远意义的影响,我国“页岩气”技术正在探索之中。

综合以上分析,聚乙烯产能将会迎来快速增长期,但是聚乙烯需求量增速会有所回落,供需处于宽平衡状态,必须警惕价格风险。同时,随着新技术的发展,传统烯烃行业正在经历着来自新兴能源和工艺的巨大挑战,天然气、页岩气及煤制烯烃项目正逐渐成为烯烃行业异军突起的新兴力量。其巨大的成本优势带来的扩能高峰必将在未来改变全球烯烃市场供需格局并逐步拉低聚乙烯的生产成本,从而对市场价格形成巨大冲击,其中又以页岩气的冲击最为严重。

参考文献:

[1] 聚乙烯行业分析及发展趋势报告

篇5:屋面聚乙烯涤纶防水方案

****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2012年 3月10日

****厂房、办公楼屋面防水工程施工方案

根据设计要求,选用 聚乙烯涤纶复合防水卷材,该产品以优质的聚乙烯、聚脂等高分子颗粒原料配以抗氧化剂、抗老化剂紫外线屏蔽剂等助剂,涤纶无纺布经先进工艺一次挤压成型的新型高分子防水、防渗卷材,一次性复合三层。该防水层具有抗拉强度高,附着力强,抗渗性能好,耐老化,使用寿命长,并且无毒无味,属环保产品,施工简便,稳定性可靠,尤其适合地下防水工程可以在超出含水率8%或只要没有明水的基面上施工,为了确保工程防水质量,特制订如下施工方案:

一. 工程概况:

本工程系框架结构,屋面防水采用聚乙烯涤纶复合防水卷材,二、防水主、辅料的施工要求:

1.采用聚乙烯醇加水熬制成专用胶水,然后加一定比例的水、水泥(1:30:50)搅拌至无凝块、无沉淀即可使用。制成的水泥胶粘剂应在4小时内完成,并根据挥发情况随时补水 2.在施工前基面放好大样,然后将卷材预铺调整。

3.基面不得有明水,如果非常干燥,需在基面表层喷水保温。

4.地面和卷材涂胶要均匀一致,不得漏涂,拉直后压实刮平。

三、对基层的要求:

防水施工基面必须清理干净,保持坚实平整,光洁,不能有酥松、起砂、裂缝、翘起和尖凸、坑洼、空鼓等现象。四、防水层的施工与操作

施工顺序,每栋楼按照先底板后墙面,先附加层后大面。1.施工条件

(1)聚乙烯涤纶复合防水卷材施工温度宜在5℃以上25℃以下进行,雨天、雪天、5级风及以上天气禁止施工,在施工中遇到雨天要做好防雨措施。

(2)找平层验收合格,基层在潮湿的情况下只要无明水便可施工。2.聚乙烯涤纶复合防水卷材的粘贴与铺设应按以下规定操作(1).卷材粘贴方向确定。

当有坡度<3%时,卷材宜平行坡面铺贴。坡度>3%时,卷材可平行或垂直坡面铺贴。

要求:上下层卷材不得相互垂直铺贴。

(2).聚乙烯涤纶复合防水卷材粘贴前,在铺设部位将卷材预放约3至12米,找正方向后,中间固定。将卷材一端卷至固定处,涂胶粘铺,这端贴完后,再将预放的卷材另一端卷回至已粘好的位置,连续粘贴直至整幅。

(3)涂胶铺设的方法:首先将已配制好的胶用小容器倒在预粘处的找平层上,胶要连续适量均匀,不露底不堆积,厚度应保持在1mm,然

后铺卷材用刮板排气压实,排出多余的胶剂。

(4)卷材采用搭接法铺贴,卷材搭接缝宽度:长边与短边均为100mm,上下层、相邻两幅卷材的搭结缝及主防水层与附加层搭接缝应错开1/3幅宽以上。

(5)卷材搭结缝满粘,接缝压实后在接缝边缘再涂刷一层水泥素浆将接缝密封严实,接缝不允许有露底、打皱、翘曲、起空现象。(6)立面复合卷材粘贴必须纵向粘贴,自上向下对正,自下向上排气压实,要求基层与卷材同时涂胶,卷材满粘。3.特殊部位的处理

(1)卷材收头处理。卷材收头是卷材防水层翘边、脱落。(2)阴阳角处理

在阴阳角处,先铺贴增强附加层,附加层宽度为500,在附加层验收合格后方可进行大面积第一遍施工,第一遍验收合格后方可进行第二遍施工,长短向搭接不得小于100;对于穿墙管洞处应先做附加层两遍,而后再大面施工时,对洞口处剪成四瓣插入洞内粘贴,待管道安装完成后再用密封膏对管周缝隙进行填充封闭;底板立面挡土墙采用先刷粘接剂紧跟着铺贴卷材,在用刮板从下向上刮贴,已达到粘接剂均匀密实;挡土墙上部第一遍预留300宽,第二步预留500宽,以便于墙面施工时搭接。4.涂胶与铺设卷材注意事项

(1)水泥粘结剂涂刮后应随即铺贴卷材,防止时间过长胶中的水份散失影响粘接质量。

(2)用刮板排气刮实卷材的同时应注意检查卷材下面有无硬性颗粒及其它物质将卷材垫起,如有应将其取出重新粘贴。已铺设完的防水层在水泥素浆具备一定强度前应避免人员在上部来回踩踏以免卷材起鼓。防水层验收合格后,尽快进行下道工序的施工。

(3)卷材必须平整粘贴于找平层上,不得打皱、翘边,粘贴面积应达85%以上。

(4)卷材施工温度高于25℃时,应立即向施工后的卷材表面喷水降温和遮盖养护,防止卷材变形起鼓。

⑸对高出屋面的管道及屋面女儿墙处,应先做附加层后再做大面。

五、施工现场管理:

1.施工现场必须达到工完场净。

2、施工不能在雨季进行,因此在施工前必须认真收听天气预报。如果遇见下雨,将返工重做。

3、施工作业和检查人员不得穿皮鞋、带钉子的鞋防止破坏防水卷材。

4、防水卷材在施工现场应集中立放,统一管理,防止雨淋等措施。

5、施工人员必须带安全帽。

6、粘贴外墙时,外墙必须搭设双排脚手架,脚手架必须安装牢固、稳定可靠,脚手架每步高度为1.5米,施工人员必须挂安全带,戴安全帽。

7、防水作业人员通过培训考试合格后方可持证上岗;施工作业人员必须持证上岗并穿戴防护用品(口罩、工作服、工作鞋、手套、安全帽等),按规程操作,不得违章。

8.施工人员在基坑中休息时需远离防水保护墙,不得在防护墙上行走;

9.出入基坑必须走规定的坡道爬梯;高处作业必须有安全可靠的脚手架,并满铺脚手板绑扎牢固,作业人员必须系好安全带 10.施工用火必须取得现场用火动火证; 11.严禁使用敞开式灯具。

六、质量标准

1.合成高分子卷材和胶结材料的品种、牌号及配合比,必须符合设计要求和有关技术规范、标准的规定。

2.卷材防水层及其变形缝,预埋件等处的细部做法,必须符合设计要求和规范的规定。3.防水层严禁有渗漏现象。

4.铺贴卷材防水层的基层应符合要求,平整洁净,无起砂、空鼓和松动现象,阴阳角处应呈直角;防水层无积水现象。5.胶粘剂涂刷均匀,不得有漏刷和麻点等缺陷。

6.卷材防水层铺贴和搭接、收头,应符合设计要求和地下防水工程技术规范的规定,且应粘结牢固,无空裂、损伤、滑移、翘边、起泡、皱折等缺陷。

七、成品保护

已铺好的卷材防水层,应及时采取保护措施,防止机具和施工作业损伤。

2.变形缝、管等处防水层施工前,应进行临时堵塞,防水层完工后,应进行清除,保证管、缝内通畅,满足使用功能。

3.防水层施工完毕,应及时做好保护层。

部位,处理不好极

4.施工中不得污染已做完的成品。

八、注意事项

1.卷材施工温度范围较宽,最适宜的温度在5℃-30℃,环境温度0℃及以下

2.白天可以正常施工,夜间气温低于0℃时,在温度降到0℃以前做好防水层的保温防护措施,使其温度保持在0℃以上。

3.卷材施工温度过高时,应立即向施工后的复合卷材表面喷水降温,防止卷材变形起鼓。

4.屋面卷材粘贴面积要求85%以上,地下防水粘贴面积要求90%以上,黏贴层必须连续。

5.防水卷材粘贴过程中有打皱无法纠正时,应断开皱处,按

接缝处理。

6.卷材铺贴后,下部不允许存在硬性颗粒及杂质,以免损坏卷材。

7.施工人员必须穿软底鞋,避免损坏卷材。

篇6:聚乙烯市场研究报告目录

热 点

世界经济总体保持复苏态势,但面临增长动力不足、需求不振、金融市场反复动荡、国际贸易和投资持续低迷等多重风险和挑战。在此宏观背景下,中国聚乙烯行业发展机遇与挑战并存,市场格局也在不断的发生着变化,出现新的行业热点。日趋成熟的电商模式、期货金融工具的运用,企业经营模式的.改变等等使得聚乙烯行业发展更加多样化。下游加工企业“淡季不淡、旺季不旺”的特点逐渐明显,使得聚乙烯产业链各方以需求为导向不断进行产品和操作模式的升级。

目 录

第一章研究方法及相关定义

1.1 方法论与定义

1.1.1 报告可信度及声明

1.1.2 数据解析及注释

1.2 定义与缩写

第二章 聚乙烯产品市场概述

第三章 20中国聚乙烯产品供需平衡分析

第四章 聚乙烯供应格局分析

4.1 全球聚乙烯产能分布格局

4.1.1 年世界聚乙烯产能及各区域产能分布

4.1.2 2016年世界各类聚乙烯企业产能占比

4.2 中国聚乙烯产能及分布格局

4.2.1 2016年中国聚乙烯产能及各区域产能分布

4.2.2 2016年中国聚乙烯按照原料来源产能占比

4.2.3 2016年中国聚乙烯按照企业类型产能占比

4.3 中国聚乙烯产量情况分析

4.3.1 -2016年国内聚乙烯产量及开工率分析

4.3.2 -中国聚乙烯产量及开工率预测

4.3.3 世界聚乙烯产能及产量预测

4.4 国内外PE装置停车及扩能情况

4.4.1 2016年国内聚乙烯装置停车检修情况

4.4.2 2016年国内聚乙烯装置扩能情况

4.4.3 2016年国际聚乙烯装置停车检修情况

4.4.4 2016年国际聚乙烯装置扩能情况

4.4.5 2017-20国内聚乙烯装置扩能计划

4.4.6 2017-年国际聚乙烯装置扩能计划

4.5 2012-2016年中国聚乙烯进口概况

4.5.1 2012-2016年中国聚乙烯进口情况分析

4.5.2 聚乙烯进口来源国分析

4.5.3 聚乙烯进口海关分析

4.5.4 聚乙烯进口贸易形式分析

4.6 聚乙烯库存数据变化分析

4.6.1 2016年生产企业库存数据分析

4.6.2 2016年贸易商库存数据分析

4.6.3 2016年港口库存数据分析

4.7 20聚乙烯市场供应趋势展望

第五章 聚乙烯需求格局分析

5.1 全球聚乙烯需求结构分析

5.2 中国聚乙烯需求结构分析

5.3 聚乙烯下游行业发展状况

5.3.1 2016年国内塑料制品行业发展现状

5.3.2 2016年国内LLDPE及LDPE下游典型制品行业运行分析

5.3.3 2016年国内HDPE下游主要制品行业生产运行分析

5.4 2016年中国聚乙烯出口情况分析

5.4.1 出口市场回顾

5.4.2 出口地分析

5.4.3 出口市场展望

5.5 2017年聚乙烯市场需求趋势展望

第六章 2016年聚乙烯产品价格走势分析

6.1 聚乙烯国内市场分析

6.1.1 2016年国内聚乙烯市场走势分析

6.1.2 2016年原油市场与国内聚乙烯现货价格联动性分析

6.1.3 2016年乙烯市场与国内聚乙烯现货价格联动性分析

6.1.4 2016年聚乙烯内外盘价差分析

6.2 聚乙烯外盘市场分析

6.2.1 2016年亚洲聚乙烯市场走势分析

6.2.2 2016年欧美聚乙烯市场走势分析

6.3 中国聚乙烯期货市场分析

第七章 2017年价格预测及影响价格驱动要素分析

7.1 2017年聚乙烯市场价格走势预测

7.2 宏观经济与行业政策的解读与影响

7.3 未来聚乙烯供需平衡格局预测

7.4 生产企业产品结构发展及影响

7.5 中国聚乙烯生产企业利润趋势与导向

7.5.1 油制聚乙烯利润分析

7.5.2 煤制聚乙烯利润分析

7.6 上游原料走势预测

7.6.1 原油市场波动与影响

7.6.2 乙烯市场波动与影响

7.6.3 煤炭市场波动与影响

7.7 替代品市场竞争分析

7.7.1 进口料竞争力分析

7.7.2 茂金属产品市场分析

上一篇:用发展眼光看问题下一篇:失意时必看的高中励志语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