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户外社会方案

2024-05-08

幼儿户外社会方案(通用11篇)

篇1:幼儿户外社会方案

二、看你笑不笑

游戏目的:使幼儿在与人交往的过程中学习掌控自己的身体,发展对物体的控制能力。

适宜年龄及游戏人数:5岁~6岁幼儿及其家长,人数不限。

游戏准备:一根吸管。

游戏玩法:

1.幼儿和家长围坐成一个大圆圈,由其中一人先用鼻尖和上唇夹一根吸管。

2.做出怪像逗对方发笑,并把吸管传递给对方,一个一个互相传递,把吸管弄掉的就算失败。

注意事项:在围圈的过程中注意调整幼儿与家长的距离,以避免距离过远传递时掉落,鼓励孩子大胆将吸管传递给身边的伙伴或叔叔、阿姨,控制好自己的身体以保证顺利交接吸管。

篇2:幼儿户外社会方案

游戏目的:增进幼儿手臂的力量,发展灵活性和协调性,并加强幼儿障碍走、跑的能力。

适宜年龄及游戏人数:适合5岁~6岁孩子,多人竞赛。

游戏准备:绳子若干。

游戏玩法:

1.游戏者每人把左手和左脚用一根绳子连起来,右手和右脚用另一根绳子连起来,准备一条长10米的路作为比赛场地。

2.以接力赛形式进行。参加游戏的孩子和爸爸或妈妈为一组,需要两组以上并排站在出发线上,裁判下令出发后,游戏者开始朝终点走,然后返回。最快全部返回的一组是优胜者。

篇3:幼儿户外社会方案

一、幼儿社会性的养成与户外混龄游戏间的关系

混龄游戏是由蒙台梭利提出的, 她不赞同幼儿园根据年龄分大、中、小班的传统教学方式, 并认为只有年龄不同的幼儿在一起交流, 才会使幼儿增加社会意识。 从国内情况分析, 幼儿为3岁到6岁的孩子, 混龄游戏应该突破传统按年龄或按班进行教育的约束, 将不同年龄段的幼儿组织到一起, 让他们一同参加同一项活动[1]。 然而, 还要注意的是混龄教育并不是把年龄不同的幼儿混编到一起就可以, 而应该对教学环境进行设置, 以使各个年龄段幼儿的需求都能够得到满足。 应用多样化的教学模式, 让幼儿可以主动与其他幼儿一同分享学习机会, 进而提高他们的表达及交流能力。

混龄游戏能够促进幼儿社会性快速形成, 主要有下述表现:其一, 通过混龄游戏, 幼儿能够增加社会发展认知。 同时在进行混龄游戏时, 幼儿会与不同年龄段或是经验较多的幼儿接触, 这时在认识上很可能会发生冲突, 可在发生冲突时该让幼儿知识该坚持自己的观点, 还是将自己的想法放弃, 就成为要进行探讨和解决的问题。

其二, 混龄游戏能使幼儿形成社会情感, 幼儿通常在情感控制及交流方面的能力较弱, 通过混龄游戏, 年龄大的幼儿体验到帮助小弟弟、小妹妹获得快乐, 年龄小的幼儿则会体会到大哥哥、大姐姐对自己的爱, 进而积极参与教学活动, 这样不但使幼儿获得到情感体验, 还提高幼儿的交流能力。

其三, 幼儿在进行混龄游戏时, 可以发展自己的社会行为。 例如:幼儿教师可以让幼儿扮演社会上众多不同的角色, 让他们分别承担起自己的责任, 并从中了解到自己应该遵守的社会规范, 进而对自己的行为进行调整, 以使自己成为一个守纪律、讲文明的好幼儿。

二、利用混龄游戏促进幼儿形成良好的社会性

(一) 对混龄游戏进行精心设计

要利用混龄游戏进行教学, 必须准备充足的道具, 以确保游戏顺利展开, 也就是使年龄稍小的幼儿可以跟上教学节奏, 而年龄大一点的幼儿又可以不产生厌烦感[2]。 例如在对平衡技能进行练习时, 笔者利用平时收集来的牛奶罐, 在校园内建立高低不相同的梅花桩, 并在开展挑水竞赛时, 为学生提供不同重量的挑担, 这样各层次上的孩子需求都会得到满足, 进而激发孩子的活动情趣。

(二) 激烈混龄幼儿积极进行交流

在通常情况下, 年纪大一些的幼儿有强壮的身体, 且生活经验要比那些年龄小的幼儿丰富很多, 在进行混龄游戏时具有领导的作用。 所以教师可以指导年龄稍大一些的幼儿先进行示范, 然后让年龄小的幼儿积极配合。 游戏中让他们积极地进行交流活动。 例如:可以让年纪大的幼儿提出下述问题“月亮为什么只有晚上才会亮呢”、“猜猜我现在在搭什么” 等, 针对年龄小的幼儿, 同样也要鼓励他们作出提问, 如:“怎么我就跳不过去呢”、“这是通过什么方法搭建起来的呢”等, 像这样不经意的提问, 会使混龄幼儿间快速构建起社会关系。 当然, 在实际交流过程之中, 经常会出现各种各样的矛盾。 所以幼儿教师在开展混龄游戏教学时, 一定要让年龄稍长的幼儿看护和照顾比他们小的幼儿, 并教授他们怎样顺利地完成游戏, 小幼儿需要积极配合大幼儿, 进而一同完成游戏任务。

(三) 教师应该适当地作出干预和指导

混龄游戏中因为平时幼儿接触较少, 并且不了解对方, 因此很容易引发冲突, 这时就需要教师适当地进入游戏中[3]。 例如:在进行“捉尾巴”的游戏时, 笔者要求大幼儿对小幼儿进行保护, 以确保小幼儿的尾巴不被别人捉到, 同时要揪其他各组成员的尾巴。 此时, 笔者发现有的大幼儿带领自己小组成员躲在了操场的一个小角落里, 有的大幼儿只顾着去揪别人的尾巴, 而将自己的小组成员放到一边。 此时笔者就鼓励大幼儿, 应该担当起做哥哥、姐姐的责任, 不应该抛弃弟弟、妹妹, 要保护好他们。 通过教师的引导, 大幼儿就会总结出游戏技巧, 进而使游戏在快乐的气氛下顺利完成。

总之, 通过混龄游戏幼儿能够增强人际交往能力, 并逐渐增强“心中有他人”的思想意识, 进而在不知不觉中掌握与他人交往的技巧。 所以幼儿教师必须合理地应用混龄游戏对幼儿进行教育, 使幼儿的社会性得到良好发展, 为将来步入社会与人交往打下坚实的基础。

摘要:新课改后, 混龄教学、情境模式教学及分组教学等众多模式不断出现, 可是它们一直没有得到普及, 而能够有效应用混龄游戏模式进行教学的幼儿园少之又少。为了幼儿能够健康发展, 幼儿园应该克服众多困难, 科学合理地应用混龄游戏进行教学, 进而促进幼儿形成良好的社会性。

关键词:幼儿园,混龄游戏,社会性

参考文献

[1]杨伟鹏, 雷雁岚, 陈科成, 等.社会主题绘本教学促进幼儿亲社会行为发展的实验研究[J].教育学报, 2014, 10 (6) :87-94.

[2]刘淑兰.混龄游戏中交往障碍与策略研究——以南京师范大学紫金幼儿园的混龄户外体育游戏为例[J].科学大众 (科学教育) , 2014 (12) :107-107.

篇4:幼儿户外社会方案

关键词: 幼儿园    混龄游戏    社会性发展

幼儿作为个人发展的关键阶段,必须从这一阶段开始就利用好现有幼儿园的教育环境资源优势,开展混龄活动,促进幼儿良好社会性形成及社交能力发展。

一、混龄游戏与幼儿社会性发展

混龄游戏最早源于幼儿教育家蒙台梭利,她反对传统幼儿园按年龄分班的教学模式,认为不同年龄幼儿之间的相互交往才有助于幼儿社会意识发展。从我国实际来看,幼儿年龄基本处于3~6岁之间,混龄游戏要打破传统班级和年龄的界限,通过混合组织方式让不同年龄幼儿一起共同参与集体活动。但混龄教育不是简单地将这些不同年龄幼儿编排在一起,而是尽可能设置环境与课程满足不同年龄、角色的幼儿需要,采用发展适宜性方案,让幼儿在与他人分享学习机会时,获得交流和表达技能提高。

从出生开始每个人都要与各种各样的人交往,社会性发展是幼儿发展的重要目标之一。幼儿社会性发展必须依赖一定的群体,幼儿园虽然具有封闭性,但为幼儿构建了初步的社会交往平台,在认识与他人的相互关系中形成属于自己的行为模式、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念。

混龄游戏与幼儿社会性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混龄游戏促进幼儿社会认知发展,在混龄游戏中幼儿能接触不同年龄、经验的同伴,一些经验和认识上的冲突不可避免,但这些游戏中的冲突能表达自己的正确观点或放弃自己的想法,促进双方智力发展。其次,混龄游戏促进幼儿社会情感发展,幼儿情感交流与控制能力低,通过混龄游戏体验帮助小弟弟成长、学会付出的大哥等多重角色,给幼儿带来良好的情感体验,促进幼儿社会情感交流发生。最后混龄游戏促进幼儿社会行为发展,幼儿通过扮演角色承担各种社会职责,学习各种社会规范,通过认知他人的观点调整自己的行为,养成良好的文明行为习惯。

二、通过户外混龄游戏提升幼儿社会性发展

(一)把握好混龄游戏的设计

户外混龄游戏的前提是有着丰富多彩的道具项目,保证活动容易设计,有利于开展混龄教学,既保证大的幼儿不厌倦,又保证小的幼儿跟上节奏。如在平衡技能练习活动中我们用旺仔牛奶罐制作高低不同的梅花桩,在挑水比赛活动中为孩子提供重量不同的挑担器械,不同层次孩子都得到满足,激发孩子活动兴趣。一般幼儿园都会分为大中小班,有些时候因为教学进度的需要,不一定能保证所有幼儿参与。为此混龄游戏可以利用节假日开展,这时候幼儿的时间比较多,情绪高涨,不干扰正常工作秩序。在实践中可以利用六一儿童节将不同年龄孩子结合在一起进行混龄表演和游戏参与,让幼儿们相互配合,共同体验游戏成果;在端午节的时候可以设计专门的龙舟赛游戏、几人一组学做包粽子等,甚至还可以邀请哥哥姐姐与弟弟妹妹参加,增加人气。

(二)推动混龄幼儿的互动交流

一般来说年级大的幼儿身体强壮,生活经验相对丰富,在户外混龄游戏中可以起到主导作用,教师可以引导年龄大的孩子进行示范,引导年纪小的幼儿配合。在游戏过程中让双方交流活动起来,可以教大班孩子这样发问“你猜我搭的是什么?”“怎么会亮起来的?”对于小班孩子也要鼓励他们询问,如“放这个会穿过去吗?”“为什么我跳不过去?”这种不经意间的“教和学”就是异龄之间的社会建构。当然交流中也会出现双方不和谐,如让大班幼儿和小班幼儿结对进行游戏,一起生活、一起游戏,让年龄大的幼儿负责解疑、负责看护,负责传授游戏技巧等,遇到困难双方一起解决。

(三)增强教师的指导干预

户外混龄活动中由于幼儿彼此接触少,对对方了解不多,很多时候需要教师介入游戏中,但是教师怎么介入需要有自己的思考。如混龄体育游戏“捉尾巴”,我们要求大班幼儿保护好小班幼儿的尾巴不被别人捉去,还要揪别人的尾巴。结果有的大班孩子领着小玩伴在操场一角躲起来,还有的直接把小班幼儿扔在一边。这时笔者就启发大班幼儿“做哥哥的怎么能只顾自己呢?”“要是你被其他哥哥抛弃了,你会怎么想?”“发挥你的聪明才智,有没有别的方法既能保护好弟弟妹妹,又能捉住别人尾巴?”这样教育之下,很多大班幼儿总结出了“别人快追上时拐个弯,哥哥用身体挡一下”,“假装跑,跑跑再回头捉”等策略,彼此之间配合越来越默契,活动在年幼者“咯咯”的笑声中结束。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中明确提出要关注幼儿的社会发展能力:“帮助幼儿主动参与各项活动、理解并遵守日常生活中基本的社会行为规则。”户外混龄游戏有助于增加幼儿社会交往,逐渐体会到“心中要有他人”的意识,在不知不觉中学会正确与人交往的态度和技能,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吴文菊.幼儿社会性发展教育模式的研究[J].辽宁教育学院学报,2011,11:53-55.

篇5:幼儿户外活动方案

为了切实保障我园幼儿在户外安全地锻炼,防止不安全的事件发生,经幼儿园研究,特制定以下运动场安全应急预案:

二、户外体育活动安全应急情况处理

工作小组成员及分工组长:(负责全面工作)副组长:(全面负责、指挥偶发事件处理工作)(全面负责、指挥偶发事件处理工作)成员:(负责学生、家长、家属的协调、安抚工作)(负责整个户外活动器械、场地的安全工作,定期或不定期组织安全小组检查户外场地有无安全隐患)

三、安全措施

1、各班老师大力对幼儿进行安全锻炼的宣传教育;

2、每月定期检查运动场设施有无安全隐患,及时向园行政汇报,力争防患于未然;

3、各班教师在组织户外活动时,随时把安全工作放在首位;

4、教师发现安全隐患及时向行政反映。

四、幼儿园防范户外活动意外事件事故处理预案

1、户外活动前、要对活动场地、器械等进行安全检查、发现安全隐患暂停或取消活动、及时报告、维修、张贴明显禁用标志、待安全隐患消除后方可进行活动.

2、工作人员要坚守岗位、在活动中要在“保证幼儿人身安全”的前提下、开展其他保教工作.

3、活动要适合幼儿年龄特点、保教人员要参与幼儿轰动并进行知道.保持良好的秩序、尤其对好动、顽皮的幼儿和体弱儿注意和照顾、防止摔倒、跌伤、攻击、争夺玩具等现象的发生.

4、时刻检查幼儿的穿着情况、冷加热脱、突厥幼儿肚脐眼在外、防止幼儿过度出汗、必要时背心塞毛巾等、防止诱发病情.

5、户外活动中发生意外事故预案意外隐患及轻度外伤的处理:发现身体不适的幼儿:如呕吐、严重咳嗽、反常情况应带至保健室、由保健医生决定是否继续参加活动、或作其他处理.活动中、幼儿发生轻度外伤:表皮擦伤、鼻出血、关节扭伤等、应送保健室有保健医生处理.

6、意外事故及较严重外伤的应急预案如发生伤口大出血多、骨折、昏迷甚至死亡、应由安全工作小组启动应急预案、分工如下:

1)向教育局、街道等上级报告.

2)和当班老师一起、联系家长、做好善后工作.

3)打120救护电话或准备车辆直接送幼儿去医院.

4)护理、观察受伤幼儿、将病情控制在最轻限度.

5)维持秩序、稳定事态、减少对幼儿园或社会的影响.

五、特殊学生应对方案:

1.学期初我们召开了肥胖儿的家长会,指导家长做好肥胖儿的管理工作,并将红灯食品(禁食)、绿灯食品(提倡)、黄灯食品(少食)介绍给家长,对此类幼儿每月称一次体重,测量一次身高,并将身高和体重与上月进行比较,监测管理的实效。对于肥胖幼儿,教师应该多启发,使其对运动感兴趣,并乐于参与其中,教师可适当增加此类幼儿的运动量,达到一定的控制以及减轻体重的目的。

2.对于体弱儿管理,我们指导教师特别在饮食上加强引导,每天进餐前向他们介绍该餐食品的营养,多吃的好处,鼓励他们什么都吃,不爱吃的食物由少到多一点点鼓励孩子吃,孩子的挑食现象只要有一点好转,教师就及时表扬,通过教师的正确引导,并与家长沟通,家园共同配合,孩子逐渐喜欢吃各种食物了,进食量也增加了。在活动中,老师还注意逐渐加大体弱儿的运动量,身体的各个部位要得到一定的锻炼。加大运动量,促进其饭量的增加,从而增加体重。

篇6:幼儿园户外游戏方案

注重孩子体育活动中的科学化与兴趣化,开展户外活动,一般以体育游戏为主,根据天气情况、幼儿身心发展特点和动静交替原则,分享了幼儿园户外游戏的方案,一起来看看吧!

活动目标:

1、探索布袋的多种玩法,运用布袋快乐的游戏。

2、在游戏中练习走、跑、跳、爬的本动作技能,重点练习手膝着地爬,发展幼儿身体的协调性。

3、体验情景游戏的乐趣,提高对体育活动兴趣。

活动准备:音乐、树叶、人手一个布袋。

活动过程:

一、热身运动

宝贝儿们,今天天气真好,想不想跟着老师一起出去玩?

记得带上我们的布袋哟!走,出发啦!

(歌曲《郊游》,带幼儿进入场地。)

1、设置天气变化的情景,在教师的提示下跟随音乐的变化进行热身运动。

轰隆隆的雷声――哇,打雷了,快下雨了。(慢走)

沙沙的小雨声――下小雨啦,快找个地方躲雨吧。(慢跑)

哗哗的大雨声――下大雨啦,赶快用布袋遮遮雨吧。(快跑)

沙沙的小雨声――雨变小了,小心路滑别摔跤哟的!(慢走跑)

雨停了――哎,雨终于停了,让我们休息一下吧!(停止走跑)

哇!刚才好大的雨,把我们身上都淋湿了,布袋也淋湿了,来,让它晾一晾吧!(放下布袋)

2、跟随音乐进行热身运动

来,小宝贝,让我们甩甩头上的雨水,还有手上的,脚上的,检查一下身上还有雨水吗?

二、探索布袋,感受布袋的多种变化

1、探索布袋的多种变化。

小宝贝,看看我们的布袋干了没有?刚才我们一起把布袋变成了小伞,为我们挡雨,想一想,它还可以变成什么?我们来试试吧!(鼓励幼儿自己尝试布袋的`变化,老师及时观察指导,请发现新变化的幼儿展示自己的探索成果,肯定、支持他们的想法,

并让大家来模仿布袋的变化。)

2、感受布袋的“一物多玩”

小宝贝,好能干啊!发现了布袋这么多有意思的变化和玩法,老师也想来变一变,玩一玩。

变成小球(抛一抛),变成蹦蹦床(跳一跳),变成小桥(走一走),小桥太短了,让我们连起来变一变,变成长长独木桥桥(两臂侧举直线走)

三、游戏:布袋变变变(练习袋鼠跳,手膝着地向前爬)

1、小朋友们真棒,发现了布袋的这么多玩儿法,其实套上布袋更好玩儿呢!大家要不要试试?(大大布袋真好玩,双手提起抖一抖,小脚小脚钻进去,变变变,变成可爱的毛毛虫。)

2、游戏:爬来爬去的毛毛虫

(1)引导“虫宝宝”练习练习手膝着地向前爬,注意指导幼儿爬的动作要领,鼓励较弱的幼儿努力向前爬。

(2)幼儿熟悉动作后,引导幼儿向前快爬,提醒宝宝注意安全,不要拥挤。

3、游戏:袋鼠跳

(1)套上布袋除了学毛毛虫爬一爬,滚一滚,还可以怎样玩儿呢?

(2)引导“袋鼠”练习双脚跳,注意动作要领及安全。

4、师配乐创设情景带着幼儿套着布袋爬、滚、跳。

妈妈发现了好多又鲜又嫩的叶子,快去吃吧!(引导幼儿从场地的一边爬、滚、跳向另一边,先到达的幼儿可边吃叶子边为后边的幼儿加油!)。

四、放松运动

叶子真好吃,小宝贝,吃饱了吗?让我们休息一下,放松放松。在音乐声中,宝宝们脱掉布袋,变成美丽的蝴蝶,在花园中快乐飞舞。

活动反思:

小班幼儿活泼好动,摸、爬、滚是他们自娱自乐,相互嬉戏的最爱。爬能使幼儿多种感官参与活动,各种器官能够得到协调灵活的发展,爬是幼儿体育活动中的六大动作之一,也是小班幼儿非常喜欢的活动。

活动重点是练习套袋手膝着地爬,发展身体及动作的协调性。由于小班孩子对爬的动作技能有一定的基础,在活动中针对孩子对爬的玩发法单一,兴趣不持久的特点,进行套袋手膝着地爬,丰富了爬的趣味性,又对练习手膝着地爬加深了难度,进一步发展身体及动作的协调性和灵活性,提高对体育活动的兴趣。

篇7:幼儿园户外活动方案

1、玩具安全教育。

游戏是孩子的天性,玩具是孩子的最爱。玩大型玩具滑梯时,要教育幼儿不拥挤,前面的幼儿还没滑到底及离开时,后面的孩子不能往下滑;玩秋千架时,要注意坐稳,双手拉紧两边的秋千绳;玩跷跷板时,除了要坐稳,还要双手抓紧扶手;等等;玩中型玩具游戏棍时,不得用棍去打其他幼儿的身体,特别是头部;玩小型玩具玻璃球时,不能将它放入口、耳、鼻中,以免造成伤害等等。

2、幼儿生活安全教育。

这一类的安全教育,必须家园配合同步进行。为了孩子的安全,成人要教育孩子不随身携带锐利的器具,如小剪刀等。在运动和游戏时要有秩序,不拥挤推撞;在没有成人看护时,不能从高处往下跳或从低处往上蹦。要告诉幼儿不爬树、爬墙、爬窗台。不从楼梯扶手往下滑。推门时要推门框,不推玻璃,手不能放在门缝里。乘车时不在车上来回走动,手和头不伸出窗外。上下楼梯要靠右边走,不推挤。不轻信陌生人的话,不跟陌生人走等等。

3、注意防冻。

要教育幼儿适时增加衣服,外出时穿戴好保暖衣帽。耳、鼻、手不宜长时间暴露在外。

4、注意防滑。

首先雪天穿鞋要讲究。路面容易结冰,不要穿皮鞋、硬塑料底鞋,最好穿保暖、防滑性好的鞋子,或者抓地较好的运动鞋,而且应尽量稳步前行,以防发生事故。

第二,遇到雨水或积雪易结冰的地方,容易滑倒摔伤,教育幼儿避开行走这些地方,在楼道口和出口处注意保持地面干净,遇到雨水或积雪,铺上防滑地毯。

第三,带幼儿玩雪要注意安全,一定不要拿雪球往孩子脸上、头上砸,以免伤到眼睛。不在楼道内、路面上打雪仗,防止将积雪带入,增加发生滑到的几率。

第四,及时扫雪,防止路面冻冰。

第五、教育幼儿如果路上真的不小心突然摔倒,尽量别用手腕去支撑地面,因为这种摔倒姿势最容易造成手臂骨折。一旦摔倒发生骨折,切不可乱揉乱动,以免加重伤情。请求大人帮助并可应用围巾、书本等工具固定好骨折部位,或尽快求助并立即送医院治疗。

第六、若遇长时间强降雪,地面积雪较厚,在经过踩压后就形成了一层光面,在气温稍高冰面开始融化时,尽量减少外出频率,避免发生不必要的意外。

篇8:户外体育活动促进幼儿成长

幼儿的户外体育活动应通过多种方式完成, 单一的体育教学模式不仅在形式上稍逊一筹, 还在途经上相较“户外体育活动”较少。开放式的户外体育活动具有选择的自主性、环境的开放性、人际交往的频繁性、内容的丰富性等特点, 体现出现阶段体育教学模式改革的大方向, 通过对户外体育活动的探究, 建立和完善良好的学前幼儿教育制度。

一、开展户外体育活动的意义

1.从国外幼儿教育制度来看

国外的幼儿教育基本都体现出一个相同的政策, 即根据每个孩子的不同实行个性化的管理和学习。以意大利、英国和德国的学前教育为例:意大利瑞吉欧的教育理念风靡全球, 其教育取向就是尊重儿童个性化的发展, 鼓励儿童的自主创造性;而英国的基础教育理念则强调为每一个儿童提供一个安全、支持独立、个性发展的成长空间, 幼儿选择自己感兴趣的户外活动, 小组化进行游戏;德国的混龄教育较为少见, 也决定了教师必须观察每个孩子的不同需求, 从而制订不同的教育方针。

幼儿天性活泼好动, 体育活动有助于释放他们的活力, 不同年龄、不同能力的幼儿在一起活动起到了一种相互促进学习的作用, 开展户外体育活动在客观上尊重了“开放式个性化教育”的理念。

2.从国内幼儿教育制度来看

基于国情, 新《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提出:要提高幼儿对运动的兴趣, 体验运动乐趣, 积累运动经验, 强调充分利用自然环境中的各自因素对幼儿加以锻炼, 开展丰富有趣的户外体育活动。这些都体现了尊重幼儿的个性成长发育的原则。

二、户外体育活动的特点

1.自主自由的多种选择

户外体育活动中, 由于运动环境相对较大, 幼儿可以选择自己喜欢的运动区域进行运动, 也可以自己决定运动玩法, 决定运动时间, 多方面的运动模式选择组合, 找出一个最适合自己的运动方式加以锻炼, 以提高幼儿体育活动的教育意义, 促进幼儿发展。

2.开放的自然环境

户外体育活动的环境通过幼儿园与实际活动的环境内容相结合, 创设出一个适宜幼儿户外体育活动的特殊区域。将所有的运动区域同时同地向幼儿开放, 使幼儿户外体育活动不受空间和时间的限制。

3.多方面的人际交往频繁

体育活动作为社交活动的一种, 也需要拓展到人际交往方面。户外体育活动打破了传统的班级与班级、年级与年级之间的障碍, 利用同龄式、混龄式两种不同的户外体育活动, 形成一种互助式的同龄异龄活动, 有利于培养幼儿自信、主动、活泼的个性品质, 促进幼儿发展。

4.丰富的活动内容

根据场地运动设施的不同, 幼儿在运动时可选择的运动方式也多种多样, 如:梅花桩 (平衡性锻炼) 、轮胎篱笆 (攀爬类锻炼) 、生活用品类玩具 (人际关系锻炼) 和最为常用的跳跃区和投掷区等。多种运动模式选择和自由组合, 能够更好地满足幼儿的运动需求。

三、户外体育活动的具体实践

户外体育活动的具体实践要分为两个步骤进行, 分别是创设户外体育活动环境和户外体育活动材料投放。

1.户外体育活动环境的创设

在每次开展户外体育活动时, 幼儿园都需要组织老师开展会议探讨, 对运动区域的规划提出一个合理的建议。根据园内环境和运动设施的实际条件, 在创设户外体育活动时, 需要遵循将运动区域与周边环境相结合的原则, 体现出因地制宜的基本理念。然后在创设户外运动区域时要注意将两个不同的运动区域板块用一定的距离隔开, 保证幼儿体育活动的安全性。 (例如, 投掷区和攀爬区不但需要隔开还需要架设防护网)

2.户外体育活动材料的投放

运动器材的投放是户外体育活动顺利开展的物质基础, 由于户外体育活动的内容特殊性, 在运动材料的选择和应用上, 我们不仅可以选用常规的运动设施, 还可以进行自主创造, 就地取材使用运动器材。

四、开展户外体育活动的策略原则

1.观察先行

户外体育活动的开展, 实际上也是一种教师能够多方面观察幼儿的方式。通过对幼儿活动的观察, 可以更直观地创造教师和幼儿活动的机会, 使教师能够根据每个幼儿所需的不同, 制订合适的教育方式。

2.多方面支持

教师的直接支持和环境的间接支持也是开展户外体育活动的原则。在体育活动中, 教师通过观察的方式对每个孩子给予帮助, 做到心中有数、目中有人。而运动环境的支持则体现在幼儿方面的运动需求方面, 如柔韧性和耐力性的运动方式锻炼。只有达到一种支持化的教育方式, 才能把教育活动从幕后带到台前。

参考文献

篇9:幼儿户外社会方案

关键词: 亲社会行为;幼儿园;户外环境;原则;设计方法

中图分类号:TU98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2641(2013)05-0000-00

在我国,“素质教育”等同于“多才多艺、多专多能”,为了不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大多数孩子都参加了舞蹈、美术、乐器、英语、奥数等特色班。过多的才艺技能培训充斥着孩子的生活,看似充实的童年并没有培养出孩子与他人及社会交往的技能,这就造成了孩子会说一口流利的英语,却找不到一个知心朋友;擅长四位数的加减乘除,却不会到超市购物。社会交往能力培养的缺失可能导致儿童成长过程出现心理问题,未来将丧失更多的发展机会。

研究表明,学前儿童(一般指3~6岁的儿童,以下简称“幼儿“)一天中与社会发生关系的有效时间大部分是在幼儿园中,幼儿园是对他们有着最直接、最深远影响的社会环境,拥有优良设计的幼儿园户外环境可以起到暗示、诱发儿童积极行为的作用。

1 亲社会行为(Prosocial Behavior)的定义与内涵

1.1 亲社会行为的定义

社会性发展(Children’s Social Development)是指在与他人的关系中表现出来的行为模式、情感、态度和观念以及这些方面随着年龄而发生的变化。社会性发展研究的一个重要内容是亲社会行为,亲社会行为是指“人们在社会交往中所表现出来的谦让、帮助、合作、共享等有利于他人和社会的行为”[1]。

幼儿期亲社会行为的发展,是每个人成年后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和心理健康发展的重要基础,也是幼儿社会性形成和个性发展的重要途径。

1.2 幼儿亲社会行为的内涵

我们帮助他人,常常不是因为这种行为能给自己带来什么好处,而是简单地认为我们应该这样做。如在公交车上为老幼病残者让座、拾到东西交还失主,这些都是社会行为规范。社会规范规定着人们在不同情境下的行为方式,指明哪些行为是被社会接受和鼓励的,哪些行为是不允许或受到谴责的。概括起来亲社会行为包含四个方面的价值[2]:

高社会称许性:亲社会行为被特定社会或群体所认同并获得高评价;

社会互动性:亲社会行为是社会互动过程中的交往行为;

自利性:亲社会行为的本意不是要伤害自己,而是获得自我或他人的肯定;

利他性和互惠性:亲社会行为对他人有好处,常常也对行动者有好处。

对幼儿亲社会行为的培养最重要的是在日常生活中潜移默化地影响幼儿,使幼儿通过真实的体验,理解周围环境和社会生活中美好的一面,有追求美好事物的愿望,从而产生亲近社会、亲近他人的行为。

2 国外促进幼儿亲社会行为形成的幼儿园户外环境研究

2.1 日本

日本制定的《幼儿园教育纲要》,《纲要》强调健康、人际关系、环境、语言和表现五大领域,并具体规定了相关课程内容[3]。日本幼儿园户外游戏环境自然、材料朴实,在我国人们眼中既落伍又危险的单杠、攀登架、荡绳、平衡木等在日本幼儿园中都随处可见。有的幼儿园在场地上特意堆起小山坡,让幼儿进行登、滑、钻、爬等活动,甚至还为孩子准备了玩沙、玩水的设施,并且在操场上开辟园艺区,满足孩子对自然观察体验的需求。日本幼儿园还充分利用自然物及废旧材料,很多玩具都是幼儿自制的,一切都为了唤起孩子们的自然活动和自发活动。日本幼教专家小林芳文提出早期幼儿教育最重要的就是增加儿童自然体验和社会体验的机会,纠正偏向智育的倾向[4]。

2.2 美国

在美国,特别著名的幼儿园里面可能有总统、明星、高官的孩子,按我们的想象,这样的幼儿园应该非常宏伟、豪华、漂亮。但是真正见识过美国幼儿园的国人会发现他们的校舍是如此简陋,还有特别有名的幼儿园只是借用一个教堂办学,他们的资金不是用来盖多么好的房子,而是用来帮助孩子怎么进行更多更好的游戏。在这些幼儿园里,或大或小的户外活动场地上分散摆放着看起来有些陈旧的大型玩具,比如,旧泡沫制作的城堡,废轮胎制作的秋千,小型塑料滑梯,软绳或旧铁桶连接而成的攀爬架,木制平衡木等。玩沙区一般比较大,并放置铲子、铁锹、耙子和桶等玩沙工具,孩子们可在沙地里自由玩耍。各种简单的运动器具随处可见,有绳子、皮球、小推车、木马和塑料圈等。幼儿园中一般没有塑胶跑道类的人造设施,大多是自然的泥地、草地、沙砾地,其中既有平地,也有坡地,便于孩子们自由活动。户外游戏是美国幼儿园的重要的一项教育活动,上午和下午一般都有1.5 h的时间。

3 基于亲社会行为培养的幼儿园户外空间营建方法

3.1 设计原则

3.1.1 以幼儿为本 美国学前教育工作者认为,“学前教育机构是儿童初次离开父母而独立生活的地方,学前教育机构应为儿童提供一个安全的、有教育意义的、社会化的环境,使儿童能自然地离开家庭,自信地在学前教育机构中学习。”这种“安全的、有教育意义的、社会化的环境”是“以幼儿为本”的环境,是根据幼儿生活和发展的需要来设置的。幼儿并不需要豪华的幼儿园,而是温馨、快乐、自由和可以学习、创造的乐园。

3.1.2 多样性和差异性 好的设计需要能满足绝大多数人的各类需求,不仅需要考虑到幼儿的年龄分为几个阶段,而且还要了解不同年龄段的幼儿在身体机能和亲社会行为方面的不同的趋向性。

3.1.3 可选择性 每一个幼儿都是一个独立体,在成长的过程中会出现身体、心理上的各种差异,这就需要给幼儿提供不同的空间供其选择。有些幼儿喜欢群居空间,有些幼儿则喜欢比较私密的空间,但这都是暂时的,当他们在这些被精心设计过的空间中找到了舒适感,慢慢地放松心情后就会表现出更多的亲社会行为了。

nlc202309032040

3.1.4 灵活性 了解幼儿园每一类户外空间的使用目的和功能,以及所服务的人群,各类空间的设计应该是灵活、易于调整的,能适应幼儿不断发展变化的心理需求。

3.1.5 方便使用并使幼儿乐在其中 在整个设计过程中,应充分考虑幼儿在使用道路、广场、建筑入口、标识等元素时的所有可能性,并以发展的眼光对全局进行规划,如交通流线模式、扩招等。

3.2 设计方法

本文选取幼儿在幼儿园较为常见的合作、分享、爱心、助人、责任五种亲社会行为作为依据,旨在探讨什么样的户外环境能有助于唤起和发展幼儿的这些亲社会行为。

3.2.1 多样化的游戏器械 幼儿钟爱游戏器械[1],而其中一些富有刺激性和挑战性的游戏器械对幼儿具有更大的吸引力,但是这些具有吸引力的器械有时会对较胆小的幼儿的心理产生负面影响,使之产生挫败感,失去自信心。为了使这种可能性降低,我们应该让幼儿在使用游戏器械时有多种选择。例如,对于攀爬类的游戏器械,一些胆小的幼儿会感到不安和焦虑,为了避免幼儿原路退回,这时就需要为他们找一个体面的“理由”回到地面上,这个“理由”可以是距地面一定高度的蹦床,也可以是有一定坡度的攀爬网,通过这样的设置,使幼儿对上或下有了多样的选择,可避免他们因害怕而不能顺利到达地面从而失去伙伴的赞扬,有效维护了他们的自尊心,事实上也促进了他们自信心的形成。图1为华南农业大学附属幼儿园中多样化的攀爬器械。

3.2.2 自然空间 自然元素是大自然赋予幼儿的美丽、神奇的伙伴。幼儿在玩耍中对树木、花草、溪水等自然元素以及生活在其中的小动物都有了直观的接触、感性的认识,这对于培养儿童的爱心与环境意识不无益处。由于目前大多数幼儿园在选址、占地面积、经济等方面的局限,其户外很难拥有一个像公园般完整的、丰富多彩的自然空间。但我们可以根据幼儿日常活动的需要,或集中或分散地为幼儿提供能够采集自然元素的空间。

例如,可以为幼儿提供树枝低矮、易于攀爬的结实乔木供他们攀爬,以激发幼儿征服体积庞大的大树的自豪感;我们还可以为儿童提供一个斜度、宽度适宜的草坡地,幼儿可以在上面自由地舒展身心。

3.2.3 私密空间 尊重秘密空间对幼儿心理健康成长至关重要,因为在小尺度的空间中,孩子们可以收藏自己的小“秘密”。幼儿会有自己的秘密,也有和好伙伴之间的秘密,他们都努力保守着。在保守秘密、收藏秘密的过程中,儿童形成了责任意识,培养了同情心和羞耻心,为他们将来成为一个有责任感的社会人奠定了基础。图2为华南农业大学附属幼儿园中的私密空间。

3.2.4 驻足观察的空间 观察是幼儿学习、认知的重要途径。许多研究表明,幼儿活动场中,2 5%~5 0% 的幼儿在观察其他的幼儿或教师。驻足观察不仅有助于幼儿认知能力的发展,而且从幼儿的心理角度来说,它可以成为幼儿参加集体活动的序幕或是退出活动的借口。如图3,我们在对华南农业大学附属幼儿园的户外环境进行改造时,就有意设置了多处能让幼儿驻足观察的空间,这些空间不仅有益于儿童思考进而促进认知结构的发展,又可以让儿童巧妙地利用它们来达到“体面地”加入或退出活动的目的。

3.2.5 提供“假想游戏”的空间 游戏是儿童的生活方式,格罗斯将它视为儿童对未来生活的无意识的准备。在假想游戏中,幼儿可能假扮老爷爷过马路,也可能假扮警察抓小偷,这些游戏行为不仅可以让幼儿在想象的世界中自由地实现着各种转换,还能与现实时刻保持着联系。由于幼儿在假想游戏中所扮演的不同角色要处理相应的人际关系、生活事件等问题,因此可以大大提高幼儿社会性发展水平,为今后步入社会奠定了基础。

在设置“假想游戏”空间时可以在其中放置一些基本的小道具,但这些道具不要太过于具象而限定了幼儿的假想思维。还要注意的是,在高度上设计者往往能够注意到适合儿童的小尺度,而在长度上却忽视了,这使儿童在假想游戏中常因为距离而终止行为。

3.2.6 混龄拓展空间 混龄拓展空间是不同年龄层次、不同发展水平的幼儿在一起游戏、玩耍的空间。幼儿园户外环境中应该设置专门的混龄拓展空间来促进幼儿亲社会行为的发展。和不同年龄层次的对象交往,幼儿采取的策略是有差异的,如对哥哥姐姐,幼儿可能采取“请求”或“联合”的策略加入他们的游戏;而对弟弟妹妹,幼儿可能会直接友好地“邀请”他们加入,这无形中便为幼儿提供了学习和实践各种社交策略的许多机会。

在设计中,要根据幼儿交际能力单调、兴趣变化快的特点,设置一些密度小的大空间场地,再在其间布置一些曲折变化的压缩空间,可以满足不同性格特点的混龄幼儿集体活动。图4为怀化市幼儿园中的混龄拓展空间,场地中安排了适合各年龄阶层幼儿共同游戏的小空间和器械。

4 对我国幼儿园户外空间营建的启示

在为几所幼儿园户外环境进行改造的过程中,我们深深认识到外部环境对幼儿教育的重要性,外部环境应该充当一个对儿童教育起辅助、调节和催化的积极角色。

4.1 提高业界对幼儿户外环境设计的重视度和责任感

现在的幼儿缺的不是高智能的玩具,而是童真、童趣。幼儿游戏环境是景观设计的最高境界,因为设计师和使用者无法进行专业沟通,设计尺度较难掌握,安全设计要求很复杂,没办法耍酷,需选用的设备太多,造成设计含量下降等。上述原因都造成了设计界对幼儿户外环境设计的忽略或是无视,我们迫切需要新生代的设计师们多多关注祖国未来的花朵,使我们创造的环境能够激发他们表现出更多的亲社会行为,任何一个幼儿园环境设计最重要的便是为儿童的未来创设生活的空间[5]。

4.2 符合《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的基本要求

我国《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中多次提到与亲社会行为有关的要求:“对幼儿要做好社会性的养成和教育,使幼儿能主动地参与各项集体活动,在人群中具有自信心;能够乐意参加人际交往,形成互助、合作、分享的学习氛围,对弱势群体具有同情心;社会性的另一个方面是理解并遵守基本的社会行为规则,具有初步的责任感,具有不怕困难、积极完成力所能及事情的能力;同时,幼儿还要从小培养爱祖国、爱人民、爱父母、爱集体、尊老爱幼的爱心。”这些都说明幼儿园应为幼儿提供一个促进其身心全面发展的环境,这就要求我们责无旁贷地从环境入手,积极配合《纲要》要求为幼儿创造更好的户外环境。

4.3 幼儿园户外环境设计应参考结合幼儿心理和生理上的研究成果

国人对“幼儿健康”的认识存在着关注身体健康、忽略心理健康的片面性,教育手段也沿袭了传统的督促灌输方式,对综合素质的教育往往停留在口头和纸面上。只有对“幼儿健康”的含义有了更加深刻的理解,才能让我们对幼儿成长环境的关注更准确,才能让幼儿园创造出更加适合幼儿社会性发展的优质环境。

4.4 关注社会弱势群体,提升幼儿户外环境的内涵

在幼儿户外环境的设计中,除了要考虑一般幼儿的身心教育外,还要考虑常被忽视的残疾儿、自闭儿,以及留守儿童等社会边缘群体,只有这样才能在设计中充分体现对社会公平的追求,以及对社会各阶层各类人群的人格尊重。如何呼唤人性的真、善、美,协调社会资源,通过设计提高社会公平性和合理性,充分考虑不同人群的需求,是设计师、建设者都需要认真对待的问题。

5 结论

在对几所幼儿园的户外环境的改造过程中,我们深深认识到外部环境对儿童教育的重要性,外部环境应当充当一个对儿童教育起辅助、催化和调节的积极角色,而不仅仅是单调的器械堆砌和24色的色彩拼凑,设计者必须关注每一步台阶的设置,每一棵苗木的栽植,从细微处给予幼儿关爱,以“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的心态共同创造与维护和谐、关爱的社会环境,促进幼儿心理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 井渌,赵晨雪.促进儿童社会性发展的幼儿园户外环境设计研究[J].南京艺术学院学报,2007,(3):166-169.

[2] 章志光.社会心理学[M].人民教育出版社,2008.

[3] 曹能秀.近十年美英日三国幼儿教育课程改革的差异比较[J].学前教育研究,2011,(9):9.

[4] 小林芳文.儿童的游戏[M].东京:光生馆,1977.

[5] 张晖.为了未来的生活——瑞吉欧幼儿园环境创设[J].早期教育,2007,(3):32-37.

篇10:幼儿园户外春游活动方案

主题:登高远眺绘春色、鸟叫虫鸣同游乐

方案设计人

大班级部

活动时间

201x、4、27(周五)

活动地点

xxx观光园

活动目标

1.

 

 

通过春游踏青活动,感受春天的气息,亲近自然、感受生活,让幼儿在与大自然的接触中感受人与自然和谐的重要,增强环保意识。

2.

 

 

通过亲近大自然了解社会,观察社会;萌发幼儿爱周围环境、爱家乡、爱祖国的情感。

3.

 

 

活动中能不怕累、同伴间互帮互助、有坚持性、乐于合作分享。

 

 

 

 

活动前的准备

工作

一.物质准备

1.根据幼儿兴趣小组,准备各自的用具——写生工具:画笔、速写本、相机;捉虫器、引虫物、放大镜

2.必备(负重)用具——书包(纸巾、湿巾、垃圾袋、温水壶、小零食)、太阳帽、适合远足的鞋子、衣服。

3.春游活动及相关内容的家长通知单,让家长明确此次春游的目的,鼓励幼儿在春游过程中主动观察、大胆质疑、互助合作;家长志愿者,全程参加春游活动,全程录像,为后续的分享活动做准备。

4.音乐U盘、录音机

 

二.经验准备

1.丰富有关描写美丽风景、心中感受的词句。

2.熟悉诗歌《春天说了什么》

3.活动前的专题教育活动——谈话:畅谈春天(说说我眼中的春天、包包里面装点啥、乘车的安全、外出野餐的注意事项、写生的要求)

*4.春游计划制定:从了解孩子入手,开展《春游我想做什么?》集体活动,根据孩子的兴趣点,将幼儿分成两组(找春、寻虫),引导幼儿分组进行春有计划的制定(a。已经看到了春天的什么景象?还想要看到什么景象?b。想用什么样的形式表现看到的美景?如何表现?需要借助哪些物品?c。我知道春天里会有哪些小虫虫?我们打算在春游中寻找、观察哪些虫虫?b。怎样将小虫虫引出来?需要准备些什么东西?e。想要观察虫虫的哪些部位?需要借助哪些用具来观察?f。以什么样的形势与同伴分享自己的`发现?)

 

 

 

 

 

 

活动方案设计

 

 

 

 

 

 

一.出发前再次强调乘车及外出的安全事项。

1.乘车——互相谦让有序上下车、不拥挤、不打闹,坐稳扶好、不把头手伸到车窗外、不在车厢内随意走动,乘车过程中欣赏车窗外的风景,与同伴小声交流感受。

2.户外——跟紧队伍和老师,不掉队、不随意离开队伍或停下来,特殊需要时及时跟老师打招呼、活动完毕后检查自己的物品是否带好并快速找到队伍。

3.不随意采摘、践踏植物,不随地扔垃圾。

4.不随意用手动不认识的植物等。

二.车程中

随着车程的不断前行,引导幼儿观察车窗外村田的风景、景物的变化等,能根据自己积累的经验描述、交流感受。(1.我是小小导游员——教师预先设想沿途经过的景点、围绕热点植树活动等,让幼儿根据自己的意愿提前准备,进行导游。2.教师在行车途中注意收集幼儿提出、发现的问题,幼儿惊奇地发现等,随时发起互动提问、交流、分享。)

三.到达目的地

(教师要关注的事项:1.给孩子充分玩耍的时间和空间,为幼儿的写生、表达表现提供充分的感知、感受、创造的时间;2.教师提出问题后,让幼儿分散去发现、探索)

1.

 

 

 

 

 

再次强调行走、郊游的安全内容。

篇11:幼儿园户外活动方案

活动宗旨

为了使幼儿体、智、德、美全面发展的需求,以坚持“健康第一”为指导思想,以确保幼儿每天户外课间操锻炼20-25分钟为工作主线,我们认真贯彻执行园内本学期教研主题“健康体育”为实施精神,营造丰富多采的户外课间活动,体现奥运精神,展现奥运氛围。本学期根据我班幼儿健康发展需要和体育锻炼需求,设计了次活动,活动的开展规范化、游戏互动化。并以户外课间体育活动为辐射点,推动幼儿园体育及其它工作的不断地深化。

活动目标

1.培养与激发幼儿运动兴趣,让幼儿在浓郁的健身氛围中自觉地参加体育活动

2.使幼儿掌握基本的运动技能和方法,促进体、智、得、美等全面发展。

3.培养幼儿精神饱满富有朝气团结协作的精神。

活动准备

1.活动器械(废旧报纸制作的旋转魔棒)每人一件。

2.音乐:行走-节奏乐“打猎”;队形变化-墨西哥圆舞曲“草帽舞”;器械操-加伏特舞曲“地毯上的游戏;互动游戏-幼儿整合课程”火车过山洞;放松运动-歌曲“亲亲美人鱼”;活动结束-快乐拍拍手“拉特斯基进行曲”

活动过程

一、练习行走,变换队形。

1.幼儿站成四路纵队随音乐“打猎”进行队列练习,由四路纵队接龙变成正方形进行行走练习。

2.音乐“草帽舞”变换十字路队形,随音乐节奏的快慢变换四个圆圈。

二、器械操:旋转魔棒

1.幼儿随音乐“打猎”还原成四路纵队,接龙去拿活动器械。

2.幼儿随音乐“地毯上的游戏”做旋转魔棒操。

三、互动游戏:

1.幼儿随音乐“火车过山洞”用旋转魔棒两组合作搭山洞,另两组幼儿玩“钻山洞”游戏。

2.游戏进行两遍,幼儿互换角色。

3.幼儿成四路纵队将旋转魔棒放在地上,玩“跳格子”游戏。

4.幼儿随音乐“打猎”还原四路纵队,按接龙游戏将魔棒整齐摆放,变成大圆圈进行“我拍拍,你追追”游戏。

四、幼儿随音乐“亲亲美人鱼”做形体放松舞蹈。

五、集体互动:拉特斯基进行曲。

1.幼儿两人为一组随音乐做柏手律动

2.幼儿互动变换位子。

3.幼儿随音乐的强弱,进行动作表演。

上一篇:2010年职业教育工作计划要点下一篇:敢于妄想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