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归去来兮辞看陶渊明

2024-05-01

从归去来兮辞看陶渊明(共8篇)

篇1:从归去来兮辞看陶渊明

作品原文

归去来兮辞(并序)

余家贫,耕植不足以自给。幼稚盈室,无储粟,生生所资,未见其术。亲故多劝余为长吏,脱然有怀,求之靡途。会有四方之事,诸侯以惠爱为德,家叔以余贫苦,遂见用于小邑。于时**未静,心惮远役,彭泽去家百里,公田之利,足以为酒。故便求之。及少日,眷然有归欤之情。何则?质性自然,非矫厉所得。饥冻虽切,违己交病。尝从人事,皆口腹自役。于是怅然慷慨,深愧平生之志。犹望一稔,当敛裳宵逝。寻程氏妹丧于武昌,情在骏奔,自免去职。仲秋至冬,在官八十余日。因事顺心,命篇曰《归去来兮》。乙巳岁十一月也 。

归去来兮,田园将芜胡不归?既自以心为形役,奚惆怅而独悲?悟已往之不谏,知来者之可追。实迷途其未远,觉今是而昨非。舟遥遥以轻r,风飘飘而吹衣。问征夫以前路,恨晨光之熹微。

乃瞻衡宇,载欣载奔。僮仆欢迎,稚子候门。三径就荒,松菊犹存。携幼入室,有酒盈樽。引壶觞以自酌,眄庭柯以怡颜。倚南窗以寄傲,审容膝之易安。园日涉以成趣,门虽设而常关。策扶老以流憩,时矫首而遐观。云无心以出岫,鸟倦飞而知还。景翳翳以将入,抚孤松而盘桓。

归去来兮,请息交以绝游。世与我而相违,复驾言兮焉求?悦亲戚之情话,乐琴书以消忧。农人告余以春及,将有事于西畴。或命巾车,或棹孤舟。既窈窕以寻壑,亦崎岖而经丘。木欣欣以向荣,泉涓涓而始流。善万物之得时,感吾生之行休。

已矣乎!寓形宇内复几时?曷不委心任去留?胡为乎遑遑欲何之?富贵非吾愿,帝乡不可期。怀良辰以孤往,或植杖而耘耔。登东皋以舒啸,临清流而赋诗。聊乘化以归尽,乐夫天命复奚疑!

白话译文

序文

我家贫穷,耕田植桑不足以供自己生活。孩子很多,米缸里没有剩余的粮食,赖以维持生计的本领我还没有找到。亲友大都劝我去做官,我心里也有这个念头,可是求官缺少门路。正赶上出使到外地的事情,地方大吏以爱惜人才为美德,叔父也因为我家境贫苦(替我设法),我就被委任到小县做官。那时社会上动荡不安,心里惧怕到远处当官。彭泽县离家一百里,公田收获的粮食,足够造酒饮用,所以就请求去那里。等到过了一些日子,便产生了留恋故园的怀乡感情。那是为什么?本性任其自然,这是勉强不得的;饥寒虽是急需解决的问题,但是违背本意去做官,身心都感痛苦。过去为官做事,都是为了吃饭而役使自己。于是惆怅感慨,心情激动不平,深深有愧于平生的志愿。仍然希望看到这一茬庄稼成熟,便收拾行装连夜离去。不久,嫁到程家的妹妹在武昌去世,去吊丧的心情像骏马奔驰一样急迫,自己请求免去官职。自立秋第二个月到冬天,在职共80多天。因辞官而顺遂了心愿,写了一篇文章,题目叫《归去来兮》。乙巳年(晋安帝义熙元年)十一月。

正文

回去吧!田园都将要荒芜了,为什么不回去呢?既然自己的心灵被躯壳所役使,那为什么悲愁失意?我明悟过去的错误已不可挽回,但明白未发生的事尚可补救。我确实入了迷途,但不算太远,已觉悟如今的选择是正确的,而曾经的行为才是迷途。船在水面轻轻地飘荡着前进,轻快前行,风轻飘飞舞,吹起了衣袂翩翩。我向行人询问前面的路,恨天亮的太慢。

终于看到了自己的家,心中欣喜,奔跑过去。家僮欢快地迎接我,幼儿们守候在门庭等待。院子里的小路快要荒芜了,松菊还长在那里。我带着幼儿们进入屋室,早有清酿溢满了酒樽。我端起酒壶酒杯自斟自饮,看看院子里的树木,觉得很愉快;倚着南窗寄托傲然自得的心情,觉得住在简陋的小屋里也非常舒服。天天到院子里走走,自成一种乐趣,小园的门经常地关闭,拄着拐杖出去走走,随时随地休息,时时抬头望着远方。云气自然而然的从山里冒出,倦飞的小鸟也知道飞回巢中;阳光黯淡,太阳快落下去了,手抚孤松徘徊。

回来呀!我要跟世俗之人断绝交游。世事与我所想的相违背,还能努力探求什么呢?以亲人间的知心话为愉悦,以弹琴读书为乐来消除忧愁。农夫告诉我春天到了,西边田野里要开始耕种了。有时叫上一辆有帷的小车,有时划过一艘小船。有时经过幽深曲折的山谷,有时走过高低不平的山路。草木茂盛,水流细微。羡慕自然界的万物一到春天便及时生长茂盛,感叹自己的一生行将结束。

算了吧!活在世上还能有多久,为什么不放下心来任其自然地生死?为什么心神不定,想要到哪里去?富贵不是我所求,修成神仙是没有希望的。趁着春天美好的时光,独自外出。有时放下手杖,拿起农具除草培土;登上东边的高岗放声呼啸,傍着清清的溪流吟诵诗篇。姑且顺其自然走完生命的路程,抱定乐安天命的主意,还有什么可犹疑的呢!

创作背景

东晋安帝义熙元年(405),陶渊明弃官归田,作《归去来兮辞》。陶渊明从29岁起开始出仕,任官十三年,一直厌恶官场,向往田园。他在义熙元年41岁时,最后一次出仕,做了八十多天的彭泽令即辞官回家。以后再也没有出来做官。据《宋书.陶潜传》和萧统《陶渊明传》云,陶渊明归隐是出于对腐朽现实的不满。当时郡里一位督邮来彭泽巡视,官员要他束带迎接以示敬意。他气愤地说:“我不愿为五斗米折腰向乡里小儿!”即日挂冠去职,并赋《归去来兮辞》,以明心志。

陶渊明从晋孝武帝太元十八年(393)起为州祭酒,到义熙元年作彭泽令,十三年中,他曾经几次出仕,几次归隐。渊明有过政治抱负,但是当时的政治社会已极为黑暗。晋安帝元兴二年(403),军阀桓玄篡晋,自称楚帝。元兴三年,另一个军阀刘裕起兵讨桓,打进东晋都城建康(今江苏南京)。至义熙元年,刘裕完全操纵了东晋王朝的军政大权。这时距桓玄篡晋,不过十五年。伴随着这些篡夺而来的,是数不清的屠杀异己和不义战争。陶渊明天性酷爱自由,而当时官场风气又极为腐败,谄上骄下,胡作非为,廉耻扫地。一个正直的士人,在当时的政治社会中决无立足之地,更谈不上实现理想抱负。陶渊明经过十三年的曲折,终于彻底认清了这一点。陶渊明品格与政治社会之间的根本对立,注定了他最终的抉择――归隐。

[陶渊明归去来兮辞]

篇2:从归去来兮辞看陶渊明

并序

余家贫,耕植不足以自给。幼稚盈室,瓶无储粟,生生所资,未见其术。亲故多劝余为长吏,脱然有怀,求之靡途。会有四方之事,诸侯以惠爱为德,家叔以余贫苦,遂见用为小邑。于时**未静,心惮远役,彭泽去家百里,公田之利,足以为酒,故便求之。及少日,眷然有归欤之情。何则?质性自然,非矫励所得。饥冻虽切,违己交病。尝从人事,皆口腹自役。于是怅然慷慨,深愧平生之志。犹望一稔,当敛裳宵逝。寻程氏妹丧于武昌,情在骏奔,自免去职。仲秋至冬,在官八十馀日。因事顺心,命篇曰《归去来兮》。乙巳岁十一月也。

正文

归去来兮,田园将芜,胡不归?既自以心为形役,奚惆怅而独悲!悟已往之不谏,知来者之可追;实迷途其未远,觉今是而昨非。舟遥遥以轻飏,风飘飘而吹衣。问征夫以前路,恨晨光之熹微。

乃瞻衡宇,载欣载奔。僮仆欢迎,稚子候门。三径就荒,松菊犹存。携幼入室,有酒盈樽。引壶觞以自酌,眄庭柯以怡颜。倚南窗以寄傲,审容膝之易安。园日涉以成趣,门虽设而常关。策扶老以流憩,时矫首而遐观。云无心以出岫,鸟倦飞而知还。景翳翳以将入,扶孤松而盘垣。

归去来兮,请息交以绝游。世与我而相违,复驾言兮焉求?悦亲戚之情话,乐琴书以消忧。农人告余以春及,将有事于西畴。或命巾车,或棹孤舟。既窈窕以寻壑,亦崎岖而经丘。木欣欣以向荣,泉涓涓而始流。善万物之得时,感吾生之行休。

已矣乎!寓形宇内复几时,曷不委心任去留?胡为乎遑遑欲何之?富贵非吾愿,帝乡不可期。怀良辰以孤往,或植杖而耘耔。登东皋以舒啸,临清流而赋诗。聊乘化以归尽,乐夫天命复奚疑!

在陶渊明的作品中,《归去来兮辞》历来是人们十分注重的一篇。这是因为,“沛然如肺腑中流出”的这篇作品,全面集中地反映了陶渊明的思想。而在欣赏陶渊明 优美文辞的同时,读者也会对陶渊明的人生哲学作客观、全面的观照。这篇“因事顺心”而创作的作品,完全可以看作是陶渊明自己对人生观、价值观、审美观的一 种诗意自白。

一、安贫乐道君子固穷的人生态度

《归去来兮辞》:“富贵非吾愿,帝乡不可期。”陶渊明的感人之处在于他鄙夷功名富贵的人生态度,这一点在其作品中是屡有申述的。“不戚戚于贫 贱,不汲汲于富贵。”“安贫守贱者,自古有黔娄。好爵吾不荣,厚馈吾不酬。”这是陶渊明终生恪守的人生态度。义熙元年的归隐,是陶渊明与官场的彻底决裂, 也是陶渊明人生的重要转折。值得注意的是,其时陶渊明的家境并非十分富庶。归隐之初,尚有“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加上刚刚去职,有一定薪俸结余,尚 无生计之虞。归隐数载,生活的种种不幸渐次袭来,陶渊明沦为“君子固穷”的一介寒士。濒临晚年,陶渊明贫病交加,用梁启超的话来说,“他真是穷到彻骨,常 常没有饭吃”。

陶渊明的归田,出于对黑暗官场的厌恶和对田园生活的向往,并没有任何被胁迫的成份。为了人格的独立和完善,陶渊明走了一条“躬耕自资”之 路。其后的实践证实,这是一条荆棘丛生之路。“逢运之贫”,“箪瓢屡罄”,毕竟需要巨大的心理承受力。封建时代,像陶渊明这样耐得寂寞、耐得潦倒、耐得贫 苦的士人,实在屈指可数。归隐之后,陶渊明的仕进之路并未断绝,故交之中,也不乏达官贵人,陶渊明之可贵在于,即令贫病交加,也无出仕之念,即令处境困 厄,也不攀附权贵c在富贵和贫穷之间,陶渊明决然选择了后者而毫不反悔。“宁固穷以济意,不委曲以累己”,“不赖固穷节,有世当谁传”,“竟抱固穷节,饥 寒饱所更”。于中不难看出陶渊明白诩气节安贫乐遭的情怀。

二、委运任化生死由之的达观思想

《归去来兮辞》:“寓形宇内复几时,曷不委心任去闺。”“聊乘化以归尽,乐夫天命复奚疑。”陶渊明对生死问题完全持坦然态度,这是窥探陶渊明 心态不能忽略的一点。《形影神》:“纵浪大化中,不喜亦不惧。应尽更须尽,无复独多虑。”《挽歌诗》:“千秋万岁后,谁知荣与辱”,“死去何所道,托体同 山阿。”《归园田居》:“人生似幻化,终当归空无。”在陶渊明看来,人虽为万物之灵,却难以逃脱死亡。即然如此,对生死荣辱作过多考虑就显得多余。因此, 人应当顺应自然,在“自然”这一波涛起伏的大梅中随流飘荡,不为之喜亦不因之惧。这种“乐夫天命”,委运任化的思想,反映出陶渊明的生死观。正是因为具有 这种人生哲学,才使陶渊明对天地万物齐以达观,对世间纷扰无动于衷,对艺术世界执着追寻,也才有陶渊明式的独到的审美发现。

“杀身成仁”“舍生取义”是儒家的生死观,天寿等同生死混一是道家的生死观,陶渊明的生死观带上了强烈的个性化色彩,而有别于儒遭两家。陶 渊明看重有限的生命,努力完善自我,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虽“感吾生之行休”,但对生死又坦然面对听其自然,表现出一种平静心态和旷达胸怀。陶渊明白撰挽 辞并为了吟唱,“陶子将辞逆旅之馆,永归于本宅”,以平静理智超然旷达的心态看待生死,其可贵处在于,完全摆脱了生死的纠缠与因扰。在陶渊明看来,人生的 意义,不在生命过程的长短,而在生存质量,即生命过程的完成状况。人活着,应当多姿多彩地演绎人生,体现出自己的生命价值。陶渊明毅然辞彭泽令归去,正是 为着完美体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三、质性自然抱朴守真的生活原则

《归去来兮辞序》:“及少日,眷然有归去之情。何则?质性自然,非矫励所得。”陶渊明否定仕宦道路的心理基础是什么?就是“质性自然”。粱启 超说,陶渊明的“人生观是什么呢?可以拿两个字来概括他:‘自然’”。《归去来兮辞》中展现的引觞自酌抚松盘桓、经丘寻壑临流赋诗等情节,实际上是“久在 樊笼里,复得返自然”这种审美情趣的外化。陶渊明以“自然”之心性,人“矫励”之官场,鲜有不“违己交病”者,所以才有“实迷途其未远,觉今是而昨非”之 人生感慨。

“一语天然万古新,豪华落尽见真淳。”评论家常以真、淳、朴、拙等词语评论陶渊明的作品。其实,这也是对陶渊明“自然”之旨的具体注释。所 谓“自然”,用陶渊明自己的话说,其根本点即在“抱朴含真”“性刚才拙”。在那“真风告逝,大伪斯兴”的时代,陶渊明敝屣名教崇尚“自然”,落脱世故忘怀 得失,恪守求真求朴的生活,摒弃浮华奢靡的世风,《归去来兮辞》正作了形象的写真。

四、特立独行不拘时俗的处世方式

《归我去来兮辞》:“归去来兮,请息交以绝游。世与我而相违,复驾言兮焉求?”陶渊明心目中的理想社会是那个虚幻的“世外桃源”。息交绝游悖 离时俗,是陶渊明思想的另一特征。如果说,仕途的黑暗、理想的失落、个性的压抑,令陶渊明毅然诀别官场,以归隐生活作为实现自己人生价值的最佳选择,充分 表现了陶渊明与世风时俗的精神背离。那么,从陶渊明的生活细节中,同样可以看到陶渊明这种不拘时俗的鲜明个性。史书记载:“蓄无弦琴一张,弦徽不具,每朋 酒之会,是抚而和之,曰:‘但识琴中趣,何劳弦上声’。”陶渊明自述:“性嗜酒……造饮则尽,既醉而退,亦不吝去留。”这种不拘流俗独标新格的审实意趣, 告白着陶渊明与现实世界的种种不调和,与时代精神产生着剧烈冲突,这就是陶渊明坦言“世与我而相违”的思想内蕴。

晋宋易代之际,“朝隐”之风盛行,身在山林而心存魏阙之假隐土纷纷登场。他们附庸风雅交往权贵,恃才傲物狂放不羁,实为利欲熏心之徒。陶渊 明之归田,绝不是求取声名待价而沽,为自己设计一条曲线求官的终南捷径,而是彻底摆脱名缰利锁的束缚,为自己设计一条展现完美人格的人生之路,《归去来兮 辞》的思想价值,正在于对仕途、世俗的彻底否定。

五、安逸闲适平和恬淡的审美趣味

陶渊明的生活情趣,直接反映在《归去来兮辞序》中的有下列四个方面。一曰“躬耕自资”。“植杖而耘籽”这种劳动生活,绝不是诗人的夸饰,这在 诗人的作品中多所反映。“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展出肆微勤,日人负耒还。”为不违己愿不负所怀,陶渊明选择了一条躬耕之路,此路之艰辛不难想见。 一曰嗜好饮酒。“有酒盈樽”是陶渊明的心愿。前人疑陶诗“篇篇有酒”,的确,陶渊明“偶有名酒,无夕不饮”,“但恨在世时,饮酒不得足”。陶渊明之饮,一 在遗世忘忧,一在自得意足。一曰琴书自娱。“悦亲戚之情话,乐琴书以消忧。”陶渊明自述:“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与书置于同等地位 的是对音乐的爱好:“息交游闲业,卧起弄书琴。”“有琴有书,载弹载咏。”正是在抚琴读书之中陶渊明得到人生的真趣。一日性爱丘山。“既窈窕以寻壑,亦崎 岖而经丘。”陶醉林泉,寄意山川,寻幽探胜,以自然景观为依归,以山川草木为友朋,以鸟兽虫鱼为侣伴,陶渊明留下了许多抒写真情挚性的诗篇。

《归去来兮辞》:“策扶老以流憩,时矫首而遐观。云无心以出岫,鸟倦飞而知还。”仕宦,如无心出岫之云,归田,如倦飞知还之鸟,陶渊明自塑 的“抚孤松而盘桓”这一归田者形象,生活之安逸、闲适,心境之平和、恬淡,真切形象地反映出涛人的审美追求,其审美趣味的核心是自由自在适性逍遥。

篇3:从归去来兮辞看陶渊明

一.心为形役之悲。陶渊明是在亲友的劝告下为“免于饥寒”而入仕的, 但他质性自然, 心向田园, 心性的玷污, 灵魂的扭曲, 尽管有“往者不可谏, 来者犹可追”“迷途未远”“今是昨非”的自恕自慰, 但更有“心为形役”的悲痛、惭愧和惆怅, “我不能为五斗米折腰向乡里小儿”, 这时候, 诗人才毅然绝然辞官归田。

二.居家涉园之孤。无论是归途情景, 还是归隐后的生活, 诗人有“舟轻飏”、“风吹衣”的轻松自在;有“问前路”、“恨熹微”的焦急迫切;有“稚子候门、携幼入室”的天伦之乐;也有闲园信步、触目成趣的宁静安逸;也有饮酒寄傲、与世隔绝的孤高自许;更有策杖流憩、矫首遐观的隐者之趣。但我们从“引壶觞以自酌”中读出了诗人的无人为伴的孤独和苦闷, 从“门虽设而常关”中读出了诗人与世隔绝、独立自足的清高和孤寂;从“云无心以出岫, 鸟倦飞而知还”的白云和归鸟的自由自在、无忧无虑中读出了诗人沦落尘网、身陷官场的不自由、不自在;从“翳翳”之景读出了悲凉, 从“抚孤松而盘桓”中读出了诗人的孤独无靠、形影相吊的落寞……我们读出了陶渊明的孤寂情怀。

三.交往出游之忧。诗中我们读到了诗人“悦亲戚之情话”的融洽欢欣, 但我们更体会到诗人非亲戚、农人等人能够理解而唯有“琴书”才能消除的内心之忧;我们读到了“窈窕寻壑”“崎岖经丘”的出游之乐, 但我们更读到了孤舟独往、特立独行的遗世情怀。即使是面对欣欣向荣、万物复苏的景象, 诗人还在悲愁叹老, 自伤自悼, 离开官场之后, 诗人是自由的, 诗人也是痛苦的。

四.委心乘化之愤。“寓形宇内复几时, 曷不委心任去留”是对人生苦短、余生不多的感叹, 更是表达去留难定、心力不及的无奈和痛苦;“胡为乎遑遑欲何之”在否定心神不定的犹豫不决的同时也暗示了诗人心中仍有所求的不甘和难耐;“聊乘化以归尽, 乐夫天命复奚疑”中的一个“聊” (姑且、暂时) 字不也告诉我们诗人的乐天安命也仅仅是一种权宜之计吗?“登车皋以舒啸, 临清流而赋诗”, 诗人醉情山水, 逍遥自在, 其实也是对现实的一种谴责和抗议, 更是诗人否定官场、抗争世俗的孤愤和不平。

篇4:由《归去来兮辞》看陶渊明的三观

关键词:陶渊明 归去来兮辞 三观

魏晋文人名士,或多或少都有归隐的愿望或者行动,徘徊在隐和仕之间,一方面他们无法摆脱孔儒的功名之心,为功名利禄所役,另一方面又追崇庄周的“至人无己,神人无功,圣人无名”的境界。陶渊明在归隐之前,写下了《归去来兮辞》,以表其志,全篇没有深奥难懂之词、没有矫揉造作之态,情之真、意之切,可谓是东晋至情之文的代表作。

本文将以《归去来兮辞》为切入点,分析陶渊明对官场处世哲学的思考,对人生价值观的探寻以及对生命意识的终极追问,理解南山诗人回归田园生活,重返自然的深层原因。

一.名利观:辗转名利的十字路口

陶渊明辞去彭泽令一职时,正值41岁,他从29岁开始当官,13年来,他五官三休,曾任江州祭酒、建威参军、彭泽令,都为时甚短,任荆州军幕最长,前后也不过三年。第三次出仕时,恰是刘裕起兵伐玄,恒玄篡位败死之时,在这个敏感的时候,陶渊明作为晋室老臣再次出仕,出任刘裕镇军的参军一职,不到一年就辞职了,后来做了刘敬宣的建威参军,却因敬宣被刘裕等人排挤再次辞职,最后一次出仕的彭泽令仅仅做了八十多天就出仕归隐,《归去来兮辞》就是陶渊明刚刚辞去彭泽令一职时所作,是他对十三年官场生活的告别之词。

本文的开头,作者用了198字作序,详细地交代了入仕的原因“余家贫”、“口腹自役”、“为酒”以及出仕的原因“质性自然,非矫厉所得。饥冻虽切,违己交病”、“程氏妹丧于武昌”。首先,为贫而仕,这是《归去来兮辞》序中多次强调的原因,“余家贫,耕植不足以自给。幼稚盈室,瓶无储粟,生生所资,未见其术。”同时陶渊明还强调入仕非己之愿,“亲故多劝余为长吏”、“家叔以余贫苦,遂见用于小邑”,而是家族的愿望,还再次强调,彭泽令一职只是一个偶然的机会,“会有四方之事”,并不是自己的初心。作者三番四次地强调自己入仕只是因为贫穷,甚至为了喝酒的钱,“公田之利,足以为酒”,仿佛有意要与当时的政治拉开距离,对辞官深层原因讳莫如深。其次,关于出仕,陶渊明提了两个原因,一是“质性自然,非矫厉所得。饥冻虽切,违己交病”,表明当官不是自己的本性,再次强调为贫而仕;二是“程氏妹丧于武昌”,但是下文却没有丧亲的悲痛,反而充满欢欣和快乐之情,可见,丧亲之痛并不是他出仕的主要原因。因此,只有了解陶渊明当时出入仕途的初衷,才能进一步分析他的名利观。

而在教学中,许多老师都会在课堂开头介绍陶渊明为了保持高风亮节,不愿拜见督邮的故事,进而感叹陶渊明辞去彭泽令一职时的拂袖而去的文人气度,“我不能为五斗米折腰向乡里小人”,引导学生在心中铸就了一个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魏晋风流名士形象。事实上,从《归去来兮辞》前面的序来看,陶渊明当时只是为形势所迫,“于时风波未静”,其中的风波,包含着许多陶渊明不能说,也不敢说的话,它指的就是当时恒玄和刘裕的君权易位,面对官场的黑暗和腐败,本想转而投向刘敬宣幕下,然而后来刘敬宣被刘裕解职,陶渊明只好再退而求其次,做一个彭泽令这样的小官,可以说,当时陶渊明早就看清时势,做彭泽令只是为了归隐做准备,妹丧和不为五斗米折腰只是一个借口罢了。

从汉到魏,从魏到晋,政局混乱,陶渊明所处的时代,就是这样一个几经递嬗,干戈杀伐的年代,篡位易主是常有的事情。作为一个文人志士,难免对他所处的朝代感到遗憾。“学而优则仕”,读书当官本来就是文人志士追求的愿望,陶渊明也不例外。他在而立之年当官,怀揣着鸿鹄大志,而在血气方刚时却选择归隐,发出了“怅然慷慨,深愧平生之志”的遗憾,其中五官三辞,只是看透了政治上的黑暗之后消极反抗的无奈之举。正如鲁迅先生在《魏晋风度及文章与药及酒之关系》所说,他是“乱也看惯了,篡也看惯了,文章便更平和”。1这种“平和”,来自于看透事实,看清时事,看淡人生浮沉之后的淡然。

二.人生观:南山诗人的理想生活

陶渊明从“尝从人事”到“心惮远役”,最后被迫感叹“怅然慷慨,深愧平生之志”,其中包含了一波三折的官场浮沉和人生起伏。在一次次的挫败中,陶渊明终于找到了合适自己的生活轨道,于是,在《归去来兮辞》中,他唱出了自己对理想生活的渴望。

《归去来兮辞》,写的正是作者辞去彭泽令一职前对归隐生活的想象和期待,全文按照“归途—到家的欣喜—将来劳作的愉悦”这一顺序,向读者传达他亟不可待的心情和按捺不住的喜悦。文章的开头他咏唱道“归去来兮,田园将芜胡不归?”然后发出感叹“既自以心为形役,奚惆怅而独悲?”没有感叹世势的不公,没有对魏晋王朝的不满和控诉,只是一个人低头咏唱着,自怨自悔,一切的后果都是自己“以心为形役”的结果。于是,他回去了,“舟遥遥以轻飏,风飘飘而吹衣”, 舟行江中,风裾衣襟,一种浪漫的诗人情怀跃于纸上,多么令读者向往。归途不远,归心似箭,“恨晨光之熹微”,急不可耐的欢欣之情呼之欲出。接下来,陶渊明连用八个四言短句,将读者也带入了一个欢乐、轻松的归家气氛之中。试想一下,一个在官场沉浮多年的人,经历了人情冷暖,官场黑暗,有什么能比得上此时此刻的心情呢?回家之后,接下来自然要开始作者耕读作息的生活,多好的一句“息交以绝游”,这次的辞官,是陶渊明最后一次出入官场,也是陶渊明归隐田园的开始,“息交以绝游”,代表着他的拳拳决心,与前面的“悟已往之不谏,知来者之可追。实迷途其未远,觉今是而昨非”实质上是遥相呼应的,在一连串的“悟”、“实”、“觉”之后,在悔恨与彻悟,隐痛与解脱之间,终于找到内心的平衡点,在迷途中大彻大悟,寻找到适合自己生活的理想模式。关于田园生活的美好遐想,亲戚情话,乐琴消忧,农忙时播种,农闲时驱车遨游,多么愉快美好的农作时光,在陶渊明的笔下,小农社会的耕读生活才是他所追求的人生自由。经过五官三辞的官场沉浮,只有告别官场,不为心役,才是陶渊明最明智的选择。

三.生死观:乐夫天命的生命哲学

当南山人格和世俗情怀相遇时,纵然理想遥远而艰辛,但是陶渊明还是选择了将世俗情怀让位给南山人格。无论是魏晋玄学崇尚自由的风气,还是庄子“至人无己,神人无功,圣人无名”的逍遥自由的齐物论,还是孔儒文化中顺应天命的思想,都对他理想人格的形成有着重要的影响。关于生死,陶渊明并不是从未忧虑过,和所有人一样,陶渊明也曾忧虑过生死问题,在《归去来兮辞》中,陶渊明为回归农田欢欣雀跃的同时,还向世人传达了他对生死问题的思考。

“木欣欣以向荣,泉涓涓而始流。善万物之得时,感吾生之行休。”春种秋收,日出而作,日落而休,循四时之天命,陶渊明的这一观点实质上就是儒家的天命观,可见儒家文化作为主流思想在魏晋时期仍然备受推崇。“已矣乎!寓形宇内复几时?曷不委心任去留?胡为乎遑遑欲何之?”陶渊明在发出一阵感叹之后,连用了三个为什么,表面看来是他对人生价值的叩问,实际上是他对自己过往选择的追悔和顿悟。最后他明白了,“富贵非吾愿,帝乡不可期。”这与孔子的弟子子夏的“生死有命,富贵在天”的听天由命的态度是一致的,消极中带着一点豁达,悲凉中包含着知足。“怀良辰以孤往,或植杖而耘耔。登东皋以舒啸,临清流而赋诗。聊乘化以归尽,乐夫天命复奚疑!”最后,作者终于获得了解脱,与其“寓形宇内”, 为什么要惶惶不可终日,何不任性而行,随心所欲?农时依四时耕作,闲时遨游天地之间,“乘化以归尽”、“乐夫天命”其实就是陶渊明生死观的核心。一个“化”字,是陶渊明诗歌文章的灵魂,也是陶渊明寻找了四十年的生命哲学的最终答案。一方面,生老病死,这是一种无法抗拒的自然变化,也就是“乘化以归尽”的生命轮回;另一方面,“化”字也是一种心灵的选择,选择任性自然,去除对世俗的贪恋,对名利的追逐。

这种看透生死,看淡名利的人生态度,让陶渊明在真正面对死亡时,显得特别的从容自如。陶渊明在将死之前的两个月写下的《自祭文》,正是他超脱生死,率性自然地生死观的最好写照。“廓兮已灭,慨焉已遐,不封不树,日月遂过。匪贵前誉,孰重后歌?人生实难,死如之何?呜呼哀哉!”?不要给我种一棵树,盖一座坟,人都已经死了,生前的荣誉富贵算得上什么呢?是的,陶渊明早就对死亡有清醒的认识,所以这些凡尘俗世的诱惑,又怎么能迷惑他呢。

归隐,确实是当时很流行的生活方式,但是又有多少人能像陶渊明那样真正做到躬耕农田,不问政事呢?大概只有经历过像陶渊明那样“徘徊-迷茫-绝望-顿悟”的思想矛盾之后,才能做出如此决绝的选择。而这些都是陶渊明本身的对名利得失、人生价值、生命价值的思考和认识。

参考书目:

[1] 《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必修五》,《归去来兮辞》[M].人民教育出版社,2006年11月版,第25页.

[2] 李建中:《魏晋文学与魏晋人格》[M].湖北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

[3] 李文初:《陶渊明论略》[M].广东人民出版社,1986年版.

[4] 魏耕原:《陶渊明论》[M].北京大学出版社,2011年版.

篇5:《归去来兮辞》教案陶渊明

教学目标

1.了解辞赋的特点,了解文中陶渊明所述之志。

2.背诵全文。

3.掌握“胡、奚、曷、焉、何”五个疑问代词,归纳“行、引、乘、策”等四个词的 一词多义,了解“以、而、之、兮、来”等文言虚词的用法和省略句、倒装句两种句式,逐步提高文言文阅读能力。

4.鉴赏本文感情真挚、用语朴素、用典自然等特点,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

教学重点

1.了解作者辞官归田的原因,深刻体味诗人鄙弃官场,热爱田园的无限欣喜之情。

2.背诵全文。

教学难点

1.理解述志中流露出的或喜或哀,或决绝或犹疑的复杂感情。

2.归纳实、虚词的用法,掌握省略句、倒装句两种句式。

教学方法

1.朗读教学法。本文属于辞赋,宜抓住辞赋押韵的特点,以朗读为主要教学手段,在指导诵读中引导学生鉴赏课文。

2.点拨教学法。以文中表现陶渊明思想志趣的语句为重点进行点拨教学。

3.探究拓展法。提倡学生进行浅近的研究性学习,给学生提供一个研究性学习的小题目,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培养他们探究未知的兴趣。

[教学要点]

简单介绍陶渊明及其作品。读课文,利用注释、工具书,初步把握文意。朗读课文,找出押韵的字,通过韵脚归纳各层大意,帮助学生理清背诵思路。点评句子,以求更准确理解文章的思想内容。背诵全文。

[教学过程]

一、导课

在1600多年前,一位中国的诗人给我们描述了一个理想的乌托邦的社会,那是一个没有压迫、没有剥削的社会——桃花源。他就是陶渊明。陶渊明是一个才华横溢的诗人,又是一个理想主义者。可现实的黑暗把他那“大济苍生”的壮志击得粉碎。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陶渊明选择了归隐的道路。今天我们学习的《归去来兮辞》正是作者诀别官场,同上层社会分道扬镳的宣言书。 二、作者简介

选一学生读注解①。

教师稍作补充:陶渊明的家乡是靠近庐山的江南农村,他29岁才出仕。江南农村特有的秀丽风光陶冶了他率真洁净、无拘无束的品格。他虽然“性本爱丘山”,但并不甘心终老田园。青年时代的他也渴望有所作为,但生逢乱世,又没有高贵的`门阀可资凭借,再加上“性刚才拙,与物多忤”,所以几仕几隐,在41岁那年,他毅然拂袖归田,矢志躬耕,直至终老。

他长于诗文辞赋。他的作品有两类题材:一类是描绘田园美景,寄托他洁身自好的高洁志趣;另一类如《咏荆轲》《读山海经?精卫衔微木》等诗,寄寓抱负,多悲愤慷慨之音。散文以《桃花源记》最有名,辞赋以《归去来兮辞》著称文史。

三、示范朗读。 朗读常规指导:本文属“辞”体,多为四句一节,每节表达一个完整的意思,读后可作较长停顿。以六字句为主,按三拍读,如“舟遥遥/以/轻飏,风飘飘/而/吹衣。问征夫/以/前路,恨晨光/之/熹微”。少数四字句按二拍读,如“乃瞻/衡宇,载欣/载奔。僮仆/欢迎,稚子/候门”。有些七字句中出现了虚词,仍可作六字句读。另外还应注意语调、语气。本文有不少感叹句、疑问句,应读出语气,同时注意语调(感叹句读↘”调,疑问句读“↖”调)。

四、学生自由朗读课文,结合注释,熟悉文意,并要求找出所有押韵的字,在换韵的地方做出标记,反复朗读由换韵隔开的层次和段落,并写出这些段落层次的大意

明确:第1段押ui韵,韵脚有“归”“悲”“追”“非”。主要写作者弃官归家的原因。“田园将芜”是原因之一;“心为形役”为原因之二。弃官归隐是迷途知返、痛改前非。

第2段用三韵,全段可分三层:第一层从开头到“熹微”,押i/ui韵,韵脚有“衣”“微”,写作者昼夜兼程,归心似箭,心情的愉快尽显其中;第二层“乃瞻衡宇……有酒盈樽”押un韵,韵脚有“奔”“门”“存”“樽”,写刚入家门的热烈场面,充盈着浓郁的亲情和欢悦的气氛;第三层“引壶觞以自酌……抚孤松而盘桓”,押ɑn韵,韵脚有颜”“安”“关”“观”“还”“桓”,写饮酒自乐之景与傲然自得之情,闲适恬淡,怡然自得。本段以路途——家门——居室——庭院的顺序来写,情景交融,营造了一个旷达悠然美妙和谐的境界。

第3段用一韵,押ou韵,韵脚有“游”“求”“忧”“畴”“舟”“丘”“流”“休”,写回乡定居后的生活情况。“游”“求”两韵述志;“忧”韵乐以忘忧;“畴”“舟”“丘”“流”是一段充满诗意的描绘;“休”韵写春来万物复苏,有感于自然生生不息,由此想到人生短暂与匆促,顿生感慨。

第4段除“曷不委心任去留”以上几句,其余押i韵,韵脚有“之”“期”“耔”“诗”“疑”,抒发对人生宇宙的感想,当乐天安命,追求精神自由。

梳理本文叙事思路,决意辞归——归途——抵家——室内——涉园——外出——纵情山水——安度余生。

学生根据思路提示及韵脚,尝试背诵。

五、学生细细品读课文,体会感悟作者的情感,然后根据“情”的表达需要,有感情地朗读

提示:第1段自责自悔,有悔恨之情,也有庆幸之意,应读得“气中声硬”。第2、3段,自安自乐,有喜悦之情,也有自得之意,基调是静谧而愉悦的,应读得“气满声高”。第4段乐天安命,有达观之情,应读得旷达、悠然。

教师引导学生对一些能够表达作者思想感情的词句进行揣摩,以期更好地理解作者的情志。

(1)归去来兮! (2)三径就荒,松菊犹存。(3)倚南窗以寄傲,审容膝之易安。

(4)云无心以出岫,鸟倦飞而知还。(5)富贵非吾愿,帝乡不可期。

六、布置作业

1.背诵全文。

篇6:赏析陶渊明-归去来兮辞-并序

(武汉冶金管理干部学院文法系,湖北武汉430081)

摘 要:本文简述了陶渊明的生平,并从思想性和艺术性二个方面分析了《归去来兮辞》所体现的特点。

关键词:赏析《归去来兮辞》;

中图分类号:T26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189002-0077-04

陶渊明(365-427),字元亮,浔阳柴桑人,他,兮辞》,是陶渊明辞去彭泽县令初回到

序文说,,自免去

。。宋韩子苍认,萧统的说法不可靠(见李焕《注笺陶渊明集》卷五所引)。陶渊明到底为何辞官归田?朱自清的说法是比较有说服力

家里以后的作品。前面有序,说明诗人出仕和归的,他说“:督邮之事,殆非虚构,而谓以此去职,则

田的原因,联系诗人的经历和作品来细续序文,我史家长大之词;妹丧固是实情,然亦去志久决,故

(见们就能了解渊明的思想和这篇作品的深意。借此急求自免,庶有词以对亲友及执事都耳”

)。在朱自清看来“诗人为什么要出仕?序文回答说因为“家贫”《陶渊明年谱中之问题》,不肯

耕田种桑都维持不了一家的生活,谋生无计,这才束带见督邮”和“奔程氏妹之丧”这两件事对陶渊听从“亲故”劝告“出家”,出仕。序文讲的这些话是实情,萧统的《陶渊明传》说“:亲老家贫,起为州祭酒”。渊明二十九岁时开始作官,官职就是这“州祭酒”,作这区区小官是因为“家贫”。渊明五十三岁时写《饮洒》诗,回忆自已出仕的原因是“畴昔苦长饥,投耒去学仕”。从这些记载看,陶渊明出仕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家贫”,出仕,那就是想在政治上有所作为“,大济苍生”,唯恐此生无所作为“,四十无闻”。这种建功立业的心情十分迫切,即使在他归田的头一年还急于事功,志在千里:“脂我名车,策我名骥,千里虽遥,孰敢不至”!

即然苦于长饥而投耒学仕,为何又不肯久在官场呢?这就要对他辞官归田的原因作合乎情理的分析。萧统《陶渊明传》里是这样说的:“岁终,会郡遣督邮至,县吏请日‘:应束带见之’。渊明叹日‘:我岂能为五斗米,折腰向乡人接受”,认为符合渊明的思想性格。可惜,萧统的说法在渊明的作品里找不到印证,而且,萧统说的不见督邮“即日解绶去职”,与《归去来兮辞》的序文相抵触。

收稿日期:2009-04-19

),男,湖北大悟人,武汉冶金管理干部学院文法系讲师。作者简介:张郁钦(1963―

明的辞官都是有影响的,起了催化作用,但不是渊

明辞官的主要原因,序文里说“及少日,,眷然有归欤之情”,而且打算在秋熟以后“敛裳宵逝”。可见渊明的辞官这举不是一时的冲动,而是“却志久决”。再说,渊明的“眷然有归欤之情”不自彭泽为官之日始,他历来对官场都是厌倦的。二十九岁时“起为州祭洒”,由于“不堪吏职,少日自解归”。三十六、七岁时渊明在桓玄手下做官,但他很不安心,也是“眷然有归欤之情”,他唱道:“静念园林好,人间良可辞”“,投冠旋旧墟,不为好爵萦”。四十岁进的渊明在刘裕手下任军职,感到作官极不自由“,望云惭高鸟,临水愧游鱼”。他想过鱼鸟那样自由的生活,所以他下决心说“:聊且凭化迁,终返班生庐”。四十一岁时,渊明先在江州刺吏刘敬宣那里作参军,所在彭泽作县令,在参军任上,他的“归欤之情”十分强烈,高唱道“:园田日梦想,安得久离析”。由上可知,渊明的最后辞官不是偶然的行动,是他厌倦官场的必然结果,恰如朱自情说的“去志久决”。渊明的内心是矛盾的,为了生计

―77

篇7:陶渊明归去来兮辞读后感

陶渊明是东晋末期著名的文学家,更著名的则是他告别官场、做了真正的隐士。《归去来兮辞》是陶渊明最重要的作品,是告别官场的宣言,欧阳修评论说:“晋无文章,惟陶渊明《归去来兮辞》一篇而已”。

辞是战国后期楚地创造出来的一种形式比较自由的韵文;赋体起源的时间要早一些,都是散文的滥觞。两汉时期,辞赋不分,均重文采、讲铺陈、善用典,区别在于辞重韵而抒情,赋重在咏物说理。《归去来兮辞》是辞赋的结合,既咏物说理,又抒发情感。全文537字,可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是序,阐述入仕和出仕的原因。陶渊明坦陈是为贫而仕,“余家贫,耕植不足以自给”。于是,“亲故多劝余为长吏,脱然有怀,求之靡途”;诸侯、家叔帮忙,“遂见用于小邑”。最后,“彭泽去家百里,公田之利,足以为酒,故便求之”。

辞官归隐的原因是“质性自然”,与官场的污浊格格不入,在彭泽当县令“八十余日”,“自免去职”。第二部分是正文的第一、二、三段,写了归途的心情、到家时的心情和在田园里的心情,洋溢着诗人欣慰无比、怡然自乐的幸福。归途的心情是立于船头,归心似箭,盼早日到家。到家时的心情是“乃瞻衡宇,载欣载奔”。意思是,远远地望见简陋屋门,且喜且奔地飞跑回家。在田园里的心情是“园日涉以成趣,门虽设而常关。策扶老以流憩,时矫首而遐观”。意思是,整天在园中散步而自得其乐,虽然设有门户却常将它关闭。拄着拐杖随处漫游歇息,不时抬起头来向远处眺望。第三部分是最后一段,抒发诗人的人生感悟,“富贵非吾愿,帝乡不可期”;“聊乘化以归尽,乐夫天命复奚疑!”意思是,顺其自然走向生命的尽头,乐天知命还有什么可以犹豫的呢。这是一种哲学思考,是陶渊明对生存价值和生命意义的终极追求。

品读《归去来兮辞》,我们深深为陶渊明的自然品格所折服。做人自然、自然做人,说起来容易,做起来其实很难,难就难在人有七情六欲,容易为物欲所困和名利所累。陶渊明真正做到了自然。陶渊明确信,自然是他的血脉、他的生命和他的全部,只要回归自然,他才会有幸福。这种自然是质性自然,不是作秀的自然,更不是作伪的.自然,“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有了质性自然,陶渊明才会感叹:“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像天上的云,云卷云舒,自由飘荡,无所系羁;像空中的鸟,飞来飞去,翱翔蓝天,依恋树林。这种自然是田园风光。田园是最真切的自然,是人类诗意地栖居的大地。在陶渊明看来,田园代表着宁静、和谐、安详,代表着温情、善良、真诚,代表着对世俗的拒绝和对权力的蔑视。田园是他质性自然的载体,是他安身立命的处所。因而《归去来兮辞》正文一开篇就动人心魄地喊出“归去来兮,田园将芜胡不归?”真是天籁之音,在历史上的苍穹久久回荡,深深震撼着士大夫的心胸。这种自然是平淡语言。

陶渊明的诗文几乎找不到怪僻字,用的都是农家语,以致同时代的文学批评家钟嵘认为不够高雅。问题的关键并不在于用语是否高雅,有没有怪僻字,而在于是否有真情,是否是真情的自然流露。有了真情,田园可以显现为风光,农家日子可以提升为诗意,简单事物可以唤起美的享受,这正是陶渊明诗文最大的特色,也是他质性自然的重要组成部分。后人评价《归去来兮辞》是“沛然如肺腑中流出,殊不见有斧凿之痕”;评价陶渊明的诗文是“一语天然万古新,豪华落尽见真淳”。

《归去来兮辞》告别了官场生活。“悟已往之不谏,知来者之可追。实迷途其未远,觉今是而昨非”。这段话既有悔恨又有醒悟,富于深刻的哲理。意思是,觉悟到以往的过失已无法挽回,知道将来的美好还来得及补救,其中今是而昨非,就是陶渊明彻底否定了甚至是30年的宦海沉浮。

陶渊明28岁才做官,40岁告别官场,实际只有13年时间,但他在《归园田居》中说:“误落尘网中,一去三十年”。这大概是算上了他少年时就有了入仕做官的愿想。其实,陶渊明年轻时是很想为官从政的,他自己说的原因是“幼稚盈室,瓶无储粟,生生所资,未见其术”,也就是在子多且幼、谋生无术的情况下,不得不外出做官;更重要的原因可能是他的“大济苍生”的宏愿和“猛志逸四海,骞翮思远翥”的志向。陶渊明也着实做过几次官。他第一次入仕是28岁。《晋书》记载:“亲老家贫,起为州祭酒。不堪吏职,少日自解归”。意思是,他那时家贫,到江州任祭酒一职,属于州府的普通办事员,但他不愿仰人鼻息,没过多久就辞职回家了。

据说,不久州里又来召他做主簿,属秘书类的差事,他没去就辞谢了。第二次入仕是36岁左右,他到荆州府桓玄门下做属吏,而桓玄当时控制着长江中上游,正伺机篡夺东晋政权。陶渊明不愿与桓玄同流合污,借故母亲去世,归家居丧,辞别了官职。第三次入仕是40岁那年,陶渊明远赴京口在刘裕那里做过建威参军和镇军参军,也是一种文职小官。对于东晋而言,刘裕与桓玄一样都是篡国谋逆者,陶渊明不满刘裕,很快就辞了职。半年之后,叔父陶逵介绍任彭泽县令。当了81天县令,又一次挂印而去,写就了千古名篇《归去来兮辞》,宣言彻底告别仕宦生涯。这一年他41岁。陶渊明辞官隐退的表层原因,按《归去来兮辞》的说法是“寻程氏妹丧于武昌,情在骏奔,自免去职”;按萧统《陶渊明传》的说法是“岁终,会郡遣督邮至,县吏请曰:‘应束带见之。’渊明叹曰:‘我岂能为五斗米,折腰向乡里小儿。’即日解绶去职”。这也是“不为五斗米折腰”典故出处,后人对此有疑问,认为在陶渊明的诗文中得不到印证。然而,这倒比较符合陶渊明的思想逻辑和性格特征。深层原因,却需从陶渊明自身和当时的社会大环境中寻找。

其一是由于陶渊明的个性,他崇尚自然和追求心灵自由的品质,与仕宦生活的诸多羁绊不能相容,这应该是主要原因。

其二是东晋士族文人普遍谈玄说理、不拘形役的社会风气,不能不对陶渊明的人格世界产生深刻的影响,从而为他辞官隐退奠定了思想基础,发挥了催化和促进作用。

其三是黑暗的政治现实,陶渊明生活在东晋末年与南北朝初期,军阀混战,生灵涂炭,一生遭遇乱世,这不仅是他无法改变的历史现实,而且也为宏图大志的实现设置了无法逾越的障碍。综合历史与现实、社会与个人的种种因素,终于酿成了陶渊明辞官退隐的结局。这对陶渊明个人来说,可能是一杯苦酒,而历史地看,却是一杯精神美酒,为我们酿造了“隐逸诗宗”的美好诗篇和士大夫超凡脱俗、清高自洁的光辉形象。

篇8:归去来兮:也论陶渊明辞官原因

但这里有一个重要疑点, 此事发生在义熙元年 (405) , 距陶渊明29岁出仕已近13年。在他任彭泽令之前, 陶渊明还担任过江州祭酒, 桓玄幕僚, 刘裕镇军参军、刘敬宣建威参军等职, 对官场应酬应该早已习惯;而且诸如镇军参军、建威参军这样的军府僚佐, 晋见上司的礼节要求更为严格, 不要说束带见之, 跪拜叩首都是常事。顶头上司如刘裕、刘敬宣, 也非什么门第高贵之人。刘裕年轻时, 《宋书·武帝纪上》云:“名微位薄, 盛流皆不与相知。”刘敬宣也是将门出身的下层士族, 两人都是—介武夫, 与乡里小儿相去不远, 不齿于成为他俩之僚佐, 却耻于束带见督邮, 何也?

更为可疑的是, 对于陶渊明而言, 不肯折腰拜迎长官原本是件颇值得夸耀的事, 但在他本人所作的《归去来兮辞》之序中, 却对辞官原因有不同的说法:彭泽去家百里, 公田之利, 足以为酒, 故便求之。及少日, 眷然有归与之情。何则?质性自然, 非矫厉所得, 饥冻虽切, 违己交病。尝从人事, 皆口腹自役。于是怅然慷慨, 深愧平生之志。犹望一稔, 当敛裳宵逝。寻程氏妹丧于武昌, 情在骏奔, 自免去职。

本来准备大干一场, 为什么忽然一天也等不及, 黑夜辞官呢?在这段记述中, 绝口不提是因为督邮将至, 而是说立即辞官的直接原因是要奔程氏妹之丧, 该理由非常牵强。汉晋常例是为父母守丧而辞官, 从未有为妹妹奔丧而辞官的。实际上, 陶也未去武昌奔丧, 而是直接回九江老家了。而在他当时写的《归去来兮辞》中, 也并没有丧妹之痛的流露, 而是充满了如释重负之愉悦。故笔者觉得陶渊明辞官, 肯定有难以告人的隐衷在。

除了以上原因外, 古人对陶渊明辞官还有如下一些猜测。

一是说渊明辞官是悯晋祚之将移, 故辞官以图置身治乱之外, 全其后节。王祎《自建昌州还经行庐行下记》中说, 义熙三年, “刘裕实杀殷仲文, 将移晋祚。陶氏世为晋臣, 义不事二姓, 故托为之辞以去, 若将以微罪行耳。”陶澍对此说深表赞成, 他在注中说:“初假督邮为名, 至属文, 又迂其说于妹丧自晦耳。其实悯晋祚之将终, 深知时不可为, 思以岩栖谷隐, 置身理乱之外, 庶得全其后节。此说不值一驳。刘裕篡位在公元420年, 距陶渊明辞官之年 (义熙元年, 405年) 有十五年之遥。此时刘裕篡逆未彰, 陶渊明逆知后事岂能如此昭昭然也?

二是据龚斌说渊明曾仕桓玄, 玄篡晋失败, 余党率受牵连, 渊明或亦蒙耻受谤:“加上质性自然”“违己交病”, 适值妹丧, 便托辞远遁。此说也不可信。桓玄之乱刚一平定, 陶渊明旋即进入刘裕和刘敬宣幕府, 二人均为桓玄死敌。这说明, 刘裕、刘敬宣全不介意渊明曾入桓玄幕府。据龚斌考证, 桓玄篡逆之交时, 陶正居家守母丧, 完全没有参与谋逆之事, 谤从何起?更何况, 陶渊明在母死后所作的《晋故征西大将军长史孟府君传》 (该文很可能作于平玄之后) 中, 对外祖父盂嘉与桓温的关系丝毫不加避讳, 相反却有夸耀之意, 根本看不出曾因与桓家有关系而蒙耻受谤之痕迹。如果是因为与桓玄事情有牵连而辞官, 应该是深思熟虑, 早有准备, 但陶辞官明显是临时决定, 走得很仓促, “敛裳宵逝”完全不像是深受谤言之苦而辞官, 故此说也难站得住脚。

而笔者怀疑, 陶渊明辞官很可能是因有臧污之行, 才在督邮来县之前, 望风挂印而去。当然, 笔者承认, 这种推测极不厚道, 颇有厚诬古人, 故弄玄虚, 赚取惊人之笔之嫌, 但如果我们对人情不抱太高的期望, 就会遗憾发现, 这种推测很可能是最接近生活真相的。

因为职掌监察又以严厉闻名的官吏上任或者下州县, 地方官吏闻风而逃的事例, 在汉晋之时比比皆是。例如李膺为青州刺史时, “名有威政, 属城闻风, 皆自引去。”“守令畏威明, 多望风弃官。”范滂任清诏使至冀州时, “及至州境, 守令自知臧污, 望风解印缓而去。”晋朝时, 王浚任河东从事, “守令有不廉洁者, 皆望风自引而去”。刘毅“转司隶较尉, 纠正豪左, 京师肃然。司部守令望风投印绶者甚从。”

为了理解陶氏为何辞官, 我们首先要了解一下督邮这个官职的职掌。据《通典》云:督邮为郡佐之一, “汉有之, 掌监属县……功曹之极位。汉尹翁归为河东督邮。时太守田延年分河东二十八县为西部, 闳孺部汾北, 翁归部汾南, 举法皆得其罪。属县长吏虽中伤, 莫有怨者。又孙宝为京兆尹, 以立秋日, 署故吏侯文为东部督邮。敕之日:‘今日始鹰隼始击, 当顺天气取奸恶, 以成严霜之诛。’”由此可知, 督郡属监察官, 职掌监察属县长官, 依法控告, 鹰隼击杀, 冷酷无情。陶渊明那位颇著名的曾祖父陶侃就曾经担任过这一官职。

其次, 我们还要了解一下陶渊明出仕的目的。各种材料都表明, 陶氏担任彭泽县令是出于经济上的考虑。萧统《陶渊明传》云:“ (陶渊明) 后为镇军、建威参军, 谓亲朋曰:‘聊欲弦歌, 以为三径之资, 可乎?’执事者闻之, 以为彭泽令。”《归去来兮辞》序说:“余家贫, 耕值不足以自给。幼稚盈室。瓶无储粟, 生生所资, 未见其术。亲故多劝余为长吏, 脱然有怀, 求之靡途, 会有四方之事, 诸侯以惠爱为德, 家叔以余贫苦, 遂见用于小邑。”通过担任地方长官以致富在南朝似已成为惯例。《南齐书》卷三十二《张岱传》说皇帝因其弟张恕有功, 要以恕为晋陵郡太守, 张岱的答复是“若以家贫赐禄, 臣所不辞, 以功推事, 臣门之耻。”此事一则说明南朝高门耻于实务, 二来说明担任地方守令是照颐贫穷者的一个门径。《冥祥记》的作者王琰也曾因为家境贫困而走王僧虔的路了, 希望能得到一个地方长官的位置。《全上右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全齐文》载有王僧虔《为王琰乞郡启》:“太子舍人王琰 (阙十五字) 牒:在职三载, 家贫, 仰希江、郢所统小郡, 谨牒。”陶渊明担任彭泽令并不容易, 同样是请托了叔父 (很可能即是担任太常的陶夔) 之后, 才得到这个职位。很显然, 这绝不是因为郡县守令俸禄高, 而是地方长官获得外快的途径多, 而且我们可以看出, 在南朝这些外快收入很可能已经合法化了。

还有, 我们来看看陶渊明担任彭泽令前后的经济状况。陶渊明出任之前十分贫穷, “少而贫病, 居无仆妾;井臼不任, 藜菽不给;母老子幼, 就养勤匮”“幼稚盈室, 瓶无储粟”这种状况在他出仕十年之后, 并未有根本性的好转。陶渊明在《癸卯岁十二月中作与从弟敬远》中还说“劲气侵襟袖, 箪瓢谢屡设, 萧瑟空宇中, 了无一可悦。”此时是元兴二年 (4 03年) , 陶出仕已近十年。为什么呢?因为陶以前担任的都是州郡或者军府的僚佐, 无论是祭酒还是镇军参军、建威参军, 都不是肥缺, 类似于现在的工薪阶层, 正常收入只是官俸或偶尔所得的赏赐。

但在担任彭泽令八十余天以后, 他的境况有了很大的变化, 已经是“僮仆欢迎……有酒盈樽”;而且有车有舟:“或命巾车, 或棹孤舟” (《归去来兮辞》) ;有房有地:“方宅十余亩, 草屋八九间, 榆柳荫后檐, 桃杏罗堂前” (《归园田居》其一) , 过上了小康生活。短短的八十余天时间, 就发生了这样大的变化, 光靠官俸收入显然是不够的, 是否还有一些灰色收入, 而这些收入是陶渊明在督邮来检查工作时辞官归田的真正原因。因为如果督邮查出什么不法之事的话, 那就要真的成为刑部诛杀的对象, 而受乡里小儿之辱了。

摘要:陶渊明辞官的原因, 历史上有几种说法:有“岂能为五斗米折腰向乡里小儿”之说;也有“悯晋祚之将移, 故辞官以图置身治之外, 全其后节”之说;还有“玄篡晋失败, 渊明或亦因之蒙耻受谤, 便托辞远遁”;更有督邮将至, 性格不合, 奔程氏之丧的猜测。但笔者以为陶渊明辞官很可能是因为臧污之行, 故在督邮来县之前, 望风挂印而去。

关键词:陶渊明,辞官,原因,探究

参考文献

[1]陶渊明.陶渊明全集[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8.

[2]房玄龄等.晋书 (全卷) [M].北京:中华书局.1974.

[3]乔军.陶渊明的官俸及辞官原因新探[J].西安政治学院学报.2002, 15 (4) .

[4]刘波.陶渊明辞官归隐的原因探析[J].安康师专学报.2006, 18 (3) .

上一篇:感恩节习俗的作文下一篇:河龙高速公路总监办监理工作总结

本站热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