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乐的蒲公英状物作文

2024-05-19

快乐的蒲公英状物作文(共13篇)

篇1:快乐的蒲公英状物作文

一片美丽的原野上,住着许多植物。这个大家庭一直过着幸福快乐、团结友好的生活。

一天晚上,一个小蒲公英怎么也睡不着,冥思苦想着一个问题。

这一切被大树爷爷看见了,大树爷爷关心地问道:“孩子,有心事吗?”

小蒲公英想了想,郁郁寡欢地倾诉道:“爷爷,我觉得这个原野上的每一个成员都很友好,在这儿的生活也很舒适,我每天舒服地晒着太阳,贪婪地吮吸着甘露,过着神仙似的日子。按理说,我应该十分幸福快乐。但我总觉得心里空荡荡的,千篇 一律的日子,也让人觉得索然无味,似乎生活中缺少了什么。您能告诉我,这是为什么吗?”

大树爷爷笑了笑,说:“你一定是缺少了一点儿缺憾。”

“缺少一点儿缺憾?”小蒲公英惊讶地问。

“对。太多的缺憾,使生命暗淡;太多的拥有,未必就不是一种缺陷。其实,太多的营养堆积一处会形成瘤子,太多的水分会使自己太胀,太舒适的生活也会让人厌烦。人类曾有诗云:‘他们有太多消费世界的美妙,他们还缺少什么呢?缺少一点儿缺憾!……’”

小蒲公英恍然大悟地点了点头,继而问道:“我如何去解决这个问题呢?”

大树爷爷说:“其实,我们已经足够幸福。是我们一路走来一路丢弃幸福,才会感到一无所有。你不妨回想一下你以前的挫折。”

小蒲公英想起了自己短暂而曲折的过去:“还是一粒种子时,我恰巧遇上了大风暴,被沙土打得遍体鳞伤,但我仍坚持着,因为我知道我要发芽!我要成长!终于,风暴平息了,我降落到了这美丽而肥沃的原野上。我真的很高兴,因为我战胜了困难,得到了美好的.生活。还有一次,刚破土时,我就被一个人踩了一脚,但我还是顽强地活了下来,健康地成长着。还有一次……虽然有过挫折,但风雨之后,阳光更灿烂。”

大树爷爷高兴地说:“时常回想挫折,权当来一点久已不再遭遇的生疏的艰辛和苦难,以便重新澄滤出我们拥有的全部幸福与快乐。孩子,你懂了吗?”

小蒲公英品味着这句话,高兴地笑了。

一阵微风吹来,小蒲公英进入了甜蜜的梦乡……

篇2:快乐的蒲公英状物作文

润滑的小草紧紧依偎着蒲公英,眨巴着眼睛笑着问:“蒲公英,蒲公英,你能否把我亲爱的种子带走?”“行啊行啊,我可爱的小草。可是,我不会飞啊!”小草柔软的枝叶上滑下一滴露珠,蒲公英感到一种清凉的感觉冲遍全身,它连忙抓起小草的种子,它飞了!撒下了小草的种子。就这样,它认识了第一位朋友——小草。

蒲公英降落在草丛中。“你……你是谁?”一朵害羞的小兰花吓得面红耳赤,蒲公英灿烂一笑,说:“我是蒲公英,很高兴认识你!做个朋友吧,小兰花?”“好啊,你能做什么呢?”小兰花不害羞了,饶有兴趣地和蒲公英搭讪,“我会飞!”蒲公英眨了眨眼睛,小兰花高兴地蹦了起来,尖着嗓门叫道:“真的?那你能把我的种子带走吗?”蒲公英点了点头。分手时,小兰花还恋恋不舍。蒲公英起飞了,撒下了小兰花的种子。它又结识了一位新朋友——小兰花。

篇3:快乐的蒲公英状物作文

近年来, 深圳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 人口流动的规模和范围逐年上升, 随父母来深圳就读的孩子已占公办学校学生的70%以上, 这些孩子常被城市人称为“飘飞的蒲公英”。在全面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进程中, 如何让这些“飘飞的蒲公英”同在深圳“这片蓝天下”, 沐浴阳光, 健康快乐地成长?这是大家共同关注的问题。为此, 对深圳外来务工者子女教育问题进行调查, 然后研究解决问题的对策, 具有深远的社会意义。根据深圳市宝安区教科培中心《对不同类型的家庭分别实施家庭教育个案跟踪指导的实践研究》 (教育部规划课题) 调查数据的情况来看, 外来工子女家庭教育有以下特点。

1.外来工子女的教养现状

在外来人口家庭中, 父母对子女期望不一。多数家长对子女将来期望很高, 希望孩子学历达大专以上, 能给自己“争口气”出人头地。他们期望自己孩子以后有较稳定的职业、有较高的经济收入, 以改变自身较低的阶层地位;但自己的文化素质不高, 教育方法简单化, 手段严厉过激, 非打即骂。这种教育方法容易造成孩子反叛心里和欺骗习惯, 甚至造成孩子出走、自杀等恶果。有部分人对自己孩子在这方面没有想法, 让孩子自然成长。他们认为自己只有养育孩子的责任, 只要让他们吃好、穿好、住好, 孩子身体好, 能挣钱就行。而对子女的教育采取“树大自然直”、“车到山前必有路”的原则。对子女的学习、品德等方面不闻不问, 放任自流。这样容易助长孩子的歪风邪气, 使孩子常犯小错误, 养成许多不良的生活和学习习惯。

2.外来人口的人际关系对子女的影响

(1) 夫妻关系失和

由于流动家庭的经济状况相对窘迫, 住房面积狭小拥挤, 往往造成家庭成员心理失衡, 特别容易发生夫妻的矛盾冲突, 导致夫妻关系紧张恶化, 常常当着孩子面吵架或打架。这种现象给孩子造成伤害往往影响其心理的健康和发展。

(2) 亲子关系冷漠

父母由于忙于生计或夫妻关系失和, 对子女教育力不从心, 相互推诿, 互相指责, 不愿承担子女的教育责任, 教育方法简单粗暴, 家庭中难以形成和睦温暖、交流沟通的和谐人际关系。

二、外来工子女家庭教育的对策

家庭是社会的细胞,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 家庭的氛围与孩子的态度、情感和性格的形成有着极为密切的关系。家庭教育不仅存在于孩子少年儿童时期, 可以一直延伸到孩子成人, 贯穿于人的一生。从某种意义上说, 家庭德育对孩子健康成长的重要性, 远远超过了学校教育。因为家庭教育是启蒙性、个别性、终身性的, 而学校教育则是发展性、共同性、阶段性的。家庭教育对子女的影响有直观性、渗透性 (家庭氛围、家长思想意识、评议行为、文化素养、娱乐爱好等都将潜移默化地影响孩子的整个成长过程) 。学生的心理又刚好处于独立与依赖、自负与自卑、理想与现实、沟通与封闭之间的重重矛盾之中。这些问题是学校教育难以全面解决的。必须依靠家庭的长期教育得以逐步解决。

1.引导外来工子女正确评价自己

首先, 对于一些外来工子女来说, 虽然引导他们认识到自己的不足非常必要, 但如果总是给予他们消极的强化, 利用惩罚以期待改变他们的行为, 反而收效甚微。如果能使学习任务变得有趣并能使那些学习较差的外来工子女由此而获得成功体验, 他们就会乐于完成这种任务。因此, 教师可以针对这些孩子的特点, 让他们在正视自己与别人的差距的同时也感受到“我很能干”, 从而通过逐步的自我认可体验成功的喜悦和找回自信。

其次, 外来工子女父母也要自觉改变自身权力型的家长形象, 努力建立父母子女之间温暖、关爱、信任的关系。他们要尽量帮助孩子消除其自卑心理, 使他们能正确对待生活中所遭遇的不快。再次, 他们尤其要拿出更多的时间与孩子进行交流和沟通, 当孩子犯错误时, 进行必要的谈话, 而不是简单的用暴力解决, 帮助孩子积极排解日常生活事件及社会压力对其道德发展和健康个性形成的消极影响。在这些方面, 由于特有的亲情关联, 通常父母对孩子的一句安慰和鼓励的话所起到的教育作用往往是他人无法替代的。

2.做好外来工子女心理教育工作

深圳市几乎每所学校都设有心理教育咨询室, 配备心理教育老师。这给学校心理教育创造了有利的条件。学校应高度重视心理健康教育课的开展, 以此帮助外来工子女塑造健全人格、保持良好心态及增强心理承受力。学校也要注重发挥教师在教学育人中的人格魅力和表率作用。对一些心理问题表现得较为突出的外来工子女, 教师要主动、耐心地寻找心理健康教育的契机, 对他们进行心理咨询, 帮助他们排解心理烦恼和提高心理调适能力。例如, 当发现学生行为反常时, 教师应该及时与学生进行沟通, 了解其内心的想法, 如果实在无法对其进行调节, 可以寻求学校专业的心理医生咨询, 防止学生一味的消沉下去而误入歧途。同时也得经常与家长进行沟通, 通过家长学校形式指导家庭开展心理教育。

3.密切加强家庭和学校联系制度

陶行知说过:“学校教育的功效, 一部分要靠着学校和班级和家庭的联络。”几年来, 我们学校每个学期都举办三期以上家庭教育讲座, 通过这些形式展开家庭教育辅导工作, 向家长传授一些科学的家教方法;学校德育处要求班主任平时通过电话、家访、家校通等形式与家长保持联系。这样可以及时了解学生的情况, 以及将学生的情况反映给家长, 实现学校和家庭双方共同管理学生, 有效地对学生进行监督, 保障学生学习和身心的健康发展。

4.给予生活困难学生帮助和照顾

由于外来务工人员家庭生活富裕的只有一小部分, 大部分学生家庭非常困难, 这不利于学生能够安心进行学习, 学校可以发挥团队组织作用, 也可以与社区、慈善机构和政府主管部门联系一起做好帮困资助工作, 解决家长困难, 使得这些学生能安心学习。

三、结语

综上所述, 加强外来工子女家庭教育与管理工作, 关系到成千上万外来工家庭的切身利益, 是我们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未成年人的思想道德建设特别是外来工子女的教育管理, 涉及社会的方方面面。只有政府进一步重视, 学校加强教育、管理, 社会各界更多关怀、更多参与, 多管齐下, 外来工子女这些“飘飞的蒲公英”才能在我市“同在一片蓝天下”, 共沐阳光雨露, 健健康康、快快乐乐地成长。

摘要:本文以深圳市宝安区教科培中心《对不同类型的家庭分别实施家庭教育个案跟踪指导的实践研究》 (教育部规划课题) 调查数据为基础, 分析外来工子女在义务教育中存在的问题, 提出了解决问题的对策及建设性意见。

关键词:外来工子女,教育问题,分析对策

参考文献

[1]潘世祥.走向成功的家庭教育案例.广州出版社, 2005.

[2]贾晓波.心理健康教育与教师心理素质.中国和平出版社, 2000.

篇4:写好状物作文的秘诀

那么怎样才能写好状物类作文呢?

要想让大家认识、了解写的物体,首先应该仔细地观察,描述出它的外形、大小、色彩、性能(习性)等。

……我是一座塑料小房子。蓝色的屋顶,白色的墙壁,红色的烟囱,绿色的门窗,多漂亮啊!可是,我的名字不叫小房子,叫铅笔刨刀。……(苏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习作6范文《铅笔刨刀》)你看,一座塑料小房子,有屋顶、墙壁、门窗,还有烟囱呢!红、绿、蓝、白,色彩搭配更是漂亮极了。寥寥几句勾勒出不一般的铅笔刨刀外形特征。

……这时,一只色彩缤纷的蝴蝶飞过来,离变色龙还有相当的距离。似睡非睡的变色龙,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刷”地伸出它那长得惊人的舌头——舌头的长度超过它身长的一倍,刹那间,那只彩蝶已被卷入它的口中,成为美餐。……(苏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变色龙》)这段文字是写变色龙捕食情景的。作者观察得非常细微,生动地描绘出了变色龙的生活习性。

其次,我们可以运用比喻、拟人、排比等修辞手法,把物体写得更形象,更生动些。这样,读者就能更容易地认识所描述的物体。

……庐山的云雾千姿百态。那些笼罩在山头的云雾,就像是戴在山顶上的白色绒帽;那些缠绕在半山的云雾,又像是系在山腰间的一条条玉带。云雾弥漫山谷,它是茫茫的大海;云雾遮挡山峰,它又是巨大的天幕。……(苏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庐山的云雾》)庐山云雾的“千姿百态”是什么样呢?作者运用了好几个比喻,像“绒帽”,像“玉带”,像“大海”,像“天幕”,这样我们就会恍然大悟了:哦,它的“千姿百态”是这样啊!

我们写物尤其是描写景物时,往往需要和生活联系起来,融入自己的喜怒哀乐。这样,我们的情感通过文字,悄悄地传递给了读者,获得了读者的共鸣。请你读一读《紫藤萝瀑布》的片段——

每一朵盛开的花像是一个张满了的小小的帆,帆下带着尖底的舱。船舱鼓鼓的,又像一个忍俊不禁的笑容,就要绽开似的。那里装的是什么仙露琼浆?……我抚摸了一下那小小的紫色的花舱,那里满装生命的酒酿,它张满了帆,在这闪光的花的河流上航行。它是万花中的一朵,也正是由每一个一朵,组成了万花灿烂的流动的瀑布。

读这一段文字时,你的心情是怎样的?是不是伴随“忍俊不禁的笑容”“万花灿烂”等词语,你的情绪也跟着飞扬起来,快乐起来了呢?这就是富有情感的文字的魅力。

篇5:蒲公英状物作文

英英来到一座花园里,这儿有许多美丽的花儿,像人间仙境一样,它想:这真是个好地方,要不,我就在这儿安家吧!它刚想进去,却被杜鹃花挡住了路,“你来干吗?是想跟我们抢地儿?门都没有。也不看看自己长着啥模样,不知天高地厚的家伙,我们不欢迎你,滚开!”英英只好无奈地走了。

它飘呀飘,飘到了一颗大树下,它想:这里又能遮风又能避雨,是个好地方。它刚想落下,树伯伯就对它说:“孩子,人类马上就要来砍我啦,把我拉去做成筷子了!你快走吧!”英英听了树伯伯的话,叹了口气,谢别了树伯伯,垂头丧气地离开了。

篇6:四年级状物作文:蒲公英

此时的“花园”可谓“百般红紫斗芳菲”,荷花“出淤泥而不染”,白白的花瓣中翻出一丝粉红,多肉植物淡妆浓抹,肥硕的小脸蛋上充满了气色,就连那绿萝也不甘示弱,涌出大条大条的绿色瀑布。唯有那“刺眼”的,是瘦弱无力的蒲公英了。细细的枝条上,格格不入地伸出几株淡黄的花朵。倚在柱子边,委屈的佝偻着。

我意欲将其拔除,可万物皆有灵,我叹了口气,正在疑惑之时,几朵乌云的城堡挡住了猛烈的日光。温暖舒适的微风也化为萧瑟的寒风。

未及我反应,豆大的弹珠已从天空中扫射下来。砸在地上,炸起三尺高的水波。我心中一颤,直奔阳台,开始了抢救。

毋庸置疑,我迅速端走的,是那些较弱的,美丽动人的花儿。谁会在大雨来临时端走一盘可有有无的蒲公英呢?当我抢救完所有的植物时,蒲公英早已是一副惨样——花朵被打翻在泥土里,染上污秽的泥水。瘦弱的枝条也被无情的雨滴打折了腰。仅剩的,是两根光秃秃的枝条。

暴雨折腾完了,连滚带爬地逃之夭夭了。阳台上一片狼藉,花瓣到处是。原本在阳光下争奇斗艳的它们,吃力地支撑着身子,盼着阳光。我摘去那两根枝条。摘了也罢,再无败枝打破美好了。可是我心中的那个角落,也似乎少了些东西。

几日过后,学习压力再次迫使我来到阳台上散心。花儿已不是那天的花儿。吸引我的再不是鲜艳的花儿,而是角落的蒲公英!

蒲公英早已展开长长的枝条,在太阳下与风儿做抗争,倔强的生长着……

学习之繁重,怎抵那次灭顶之灾般严重。蒲公英以坚强的意志,不屈地顽抗给了我许多……

篇7:快乐的蒲公英状物作文

--题记

穿过绿树成荫的林间小道,眼前是一片开阔的天地。白白的蒲公英装点着大地,铺陈一块雪白的地毯。沉浸在蒲公英的国度,我醉了。

徘徊于这片白色天地间,一个人静享属于我的白色时光。“啊!是蒲公英耶!”一声惊讶划破静谧。小沫,就这样与我邂逅。

徜徉在这片白色花海中,我与小沫的身影被阳光拉的老长老长。奔跑着,感受风拂过脸颊的清爽和太阳晒在身上暖暖的踏实感。我们迎着蒲公英,一路跑过,留下一路绽放的笑容,暖暖的,甜甜的。

鼻尖渗出细细的汗珠,脚步渐渐放慢节奏,小沫歪着头笑得像阳光一样灿烂,向每朵盛开的蒲公英say“Hi”。我也学着小沫的样子。盛开的蒲公英,阳光般灿烂的笑容,相同的姿势,成为我生命中最美的记忆。

而后,一起倒在白色花海中,倾听蒲公英内心深处最纯真的声音。小沫说过:“我最爱蒲公英,它们为了梦想会执着追求,无论身处何处,都不会忘记彼此。”小沫的话,在我的白色时光中留下深深印记。

这些可爱的小精灵,圆圆的脑袋,白白的绒毛。风一吹,它们就飞走了,去追逐梦想了,伸出手掌迎接它们,却迟迟不回来。

是否,蒲公英飞走了,就不再回来了?

“我就像一棵蒲公英,现在,起风了,我也该飞走了,去追逐我的梦想了。”盛开的蒲公英诉说着离别,小沫,渐行渐远于来时的路上。眼泪,划过早已风干的泪痕。

小沫,将是我白色时光中遗失的美好。

没有了小沫,我像是一只冰激凌,暴晒于初夏之太阳光之下,没了灵魂,慢慢融化于这片盛开的蒲公英中。

就像一棵蒲公英,飘飘悠悠随风飘逝,找不着方向。起初的目标只是追梦,但我自己也不知道梦的归宿究竟在哪,梦的旅途究竟有多远。那个梦,就是小沫。

一个四季的轮回,又一年蒲公英花开,我仍在原地苦苦守候。“啊!是蒲公英耶!”那个熟悉的声音,又回来了吗?

篇8:小学阶段应加强状物作文的训练

一、状物作文应训练学生的观察顺序

观察按照一定的顺序,写作才能有条理。假如东一榔头西一棒子,乱写一气,文章必然零乱。条理清楚的文章,应安排哪句话先说,哪句话后说。不仅连句成段须按一定的顺序,而且连段成篇也须按一定的顺序,这必然要求观察事物要按一定的顺序:或由上到下,或由外到内,或由远到近,或由表及里,或从整体到部分等等。有了顺序,构思时把观察的顺序变成写作的思路,文章便会井井有条。教师引导学生状物作文时应该做到让学生按一定的顺序观察。例如,教师教《苹果》的状物作文时,学生写道:“苹果有点儿像扁圆形的西红柿,半红半青的。风一吹来,一股清香的气味扑鼻而来。苹果是那样的可爱,只有小姑娘漂亮的脸蛋能比得上它;苹果又是那样美丽,即使最贪吃的小孩子也舍不得一下子吃下它。”从四年级学生水平讲,她观察描写已经到位,联想足够丰富。可惜她只是观察苹果的外部,没有观察苹果的内部,作文戛然而止。为了引导学生观察苹果内部,教师操起小刀,把苹果切成两半。这位同学顿感“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马上写了“老师用小刀把苹果切成两半,苹果露出奶黄色的果肉,中心有几颗黑黝黝的籽。刚切开的苹果仍然是那样的可爱、那样的美丽,香味却更浓了。”在一个小小的动作中,老师无形中对学生进行了由表及里的观察训练。加上“外部”和“内部”的板书,同学受到由外而内写作顺序的训练。

二、状物作文应该引导学生注意几个要素

状物作文训练重点在于培养学生的描写能力,描写能力的培养须注意几个要素呢?回答是:形状、颜色、声音、气味、滋味等。试分析一例:“天阴沉沉的,乌云翻卷着,像千万匹黑马在狂奔。遥远的天边滚来一声炸雷,好一会儿,一道闪电将长空划为两半,一场大雨即将倾盆而下。”云的颜色是黑色,形状是马群狂奔,声音是炸雷。描写事物抓住形状、颜色、声音、气味、滋味等能使文章达到绘声绘色、如临其境、如睹其物、如尝其物的效果。以学生作文为例:“苹果有点儿像扁圆形的西红柿,半红半青的。风一吹来,一股清香的气味扑鼻而来……你吃过苹果吗?苹果的味道和梨子差不多,甜津津的,只是水分少了些,但却比梨香得多。”这一段抓住苹果的形状、颜色、气味、滋味描写,惟妙惟肖地写出苹果的特点。状物有时还要抓住神态,如“最吸引人的是一对雄师,雄狮双眼怒视前方,眉骨略微突起。它们张着大嘴,露出了锋利的牙齿,头上的鬃毛一缕一缕可以分辨,曲蜷的,像鱼钩;四散的,像盛开的菊花瓣。它们的鬃毛,半遮半掩它们的耳朵。这对狮子威严、逼真,要不是工艺品,还真会令人心惊胆寒呀!”学生的描写物是石狮,颜色仅深浅不同。但小作者抓住石狮的外貌、神态细致刻画,其中运用形状特点的描写和联想,如“鬃毛一缕一缕”“像鱼钩,……像盛开的菊花瓣,……”描写的石狮栩栩如生,达到预期的效果。

三、状物作文要培养学生的联想力

教师在引导学生写《苹果》的作文时,问:苹果什么形状?学生回答:“苹果既不是圆形,也不是橢圆形,不能描述。”老师抓住机会,及时切入说:“不能描述其实是一个机遇,事物面临不能描述时,漂亮的描述即将来临。这里教同学一种很有效的方法,当你不能描述某一事物时可采用联想,想一想苹果的外形和什么东西相类似,用苹果像什么表达出来。”恰到好处的启发使同学茅塞顿开,一位女同学说:“苹果有点儿像扁圆形的西红柿。”用了比喻句,比用圆形、扁圆形描写好得多。用同样的方法指导写《桔子》《金鱼》同样收到很好效果,如同学在《桔子》一文中写道:“桔子有的像小灯笼,有的像两凹的小皮球,有的像扁圆形的西红柿。”在《金鱼》一文写道:“金鱼很会打扮,有的像披上了金黄色的盔甲,有的穿上了黑色的大袍,有的套上了五颜六色的花衣裳。”有的小学生如鬼灵精。你一点拨,他们就能举一反三,融会贯通。教会学生联想,学生写起作文来,常用比喻的修辞手法,使文章更加形象生动,给读者留下更加深刻鲜明的印象。甚至有些同学在老师的启发下加以创造,将句子写成比喻句、排比句、拟人句,文章生色了许多,同时训练了学生的联想力。

篇9:快乐的蒲公英状物作文

——题记

人的一生不可能是一帆风顺的,前进的道路上总会有一些挫折。

我很羡慕植物的那种坚强的毅力,因为它懂得在强烈的暴风雨下,敢于面对;也正因为它们的那种精神,指引着些我前进的道路。

有一次无意之间,从我家后院的一棵大树旁路过,这棵大树长得很高大。忽然一株微小的蒲公英映入我的眼帘中,在风的吹拂下,它随风摇曳着,显得格外活泼。它是生长在石缝间的蒲公英,石头与石头之间相互挤压着,它们都很想知道这株蒲公英的生死。可蒲公英呢?它挺着它那笔直的身躯,好像很不服气石头们的比拼。自打那以后,每当我路过后院,都会禁不住地“偷瞄”它一眼,观察它的“行踪”。

终于,该来的还是要来,考验蒲公类英的时候到了。

天上的云阴沉沉的,闪电时隐时现的。摧枯拉朽似地向地面狂奔。狂啸的大风吹吼看,摧残着蒲公英那娇小的身姿,可它仍不屈服于这一切,始终挺着它那笔直的身驱。狂风暴雨过后,天空中出现了一道彩虹,燕子在枝头上叽叽喳喳地唱着歌。我迫不及待地跑到后院想要一看究竟,我惊讶地发现,蒲公英居然投降了,它弯下了身躯,给大地鞠了一躬。我本想要去扶起它,扶起它原来的姿态,可是我并没有去,因为我坚信它会战胜这一切的。风好像也在一次又一次地帮助它,帮它直起身躯。它也在风中痛苦地挣扎着,尝试了一次又一次,结果都失败了。

我觉得,可能,连它自己都要放弃了吧。

过了很长时间,等到我再次去一探究竟的时候,却惊讶的发现,蒲公英又再次站了起来,并且身姿更为挺拔,睥睨四野!我不得不敬佩它那种不屈不挠的精神。可是我又何尝直面过挫折呢?哪一次不是尝试着逃避不敢正视呢?

篇10:初三状物作文:那株蒲公英

听说蒲公英有去火的功效,我便拿着铲子去挖。

正挖的起兴,我看到了一株生长砖缝之间的蒲公英。它不似别的蒲公英生长在肥沃的土地上,而是生长于砖缝之间;他也不似别的蒲公英那样枝繁叶茂,他的叶皱巴巴的,大量的灰中夹杂着少许的绿,像一个饱经风霜的`老人,孤独的站在一个角落里。

我摇摇头,为这株蒲公英惋惜,环境这样恶劣,活下来都好不容易,应该不会再开花了。我离开了那株蒲公英。

期中的考试成绩下来了,我又一次失利,我的心被寒冷包围。我郁闷的看向窗外。那”万绿丛中一点黄“惊呆了我。

不可能!怎么会是它,他不可能开出花来!我跑进菜园。

真的是它!它的叶还是皱巴巴的,还是那样的枯萎,但它却在大声嚷嚷:”我在开花!我在开花!“

这朵小小的黄花如一段黄色的绸缎经细心摆弄而成。这里除了黄色,还有淡淡的生命的芳香,香气似乎也是黄色的,梦幻一般轻轻地笼罩着我。

这株小小的黄花不仅开在我的眼前,更开在我的心上,我心中那挥之不去的寒冷也被这小小的黄花照耀得烟消云散,我沉浸于这小小的黄色的光辉之中。

那小小的黄花至今还开在我的脑海里,他用生命的光辉来告诉我:无论怎样,要学会鼓起勇气去面对,要努力的绽放生命之花,让所有人闻到你的芳香!

篇11:快乐的蒲公英状物作文

奇幻的科普世界,它就像一本生物笔记本,记载着各种各样的动植物生长过生还有它们所经过的快乐旅程。

科普世界是一个奇幻的世界,每件事物都有自己的私生活,有自己快乐的旅程。其中,植物世界的蒲公英最让我极为感叹。

植物像人一样,都可以当上伟大的母亲,它们都可以靠大自然孕育自己“儿女”的生命。

蒲公英上白绒绒而软绵绵的绒毛,就是蒲公英妈妈所孕育的生命。蒲公英绒毛是那样的轻盈,随着风儿轻轻一吹,蒲公英妈妈成功利用大自然的气息,把儿女——种子播散四方,蒲公英里雪白的绒毛便开始了快乐的旅程。

蒲公英雪白的绒毛迎着大自然风娃娃抚摸它可爱的脸颊,四处纷飞飘扬。顽皮的风娃娃在空中像小鸟儿一样快乐的飞来飞去,雪白的蒲公英绒毛为风儿伴舞,但是,蒲公英的绒毛并没有忘了妈妈的“叮嘱”,——在大自然里找到自己合适的“家”。它们随着风儿的悠悠的歌唱,在某一处地方找到了属于自己的家。

一个个雪白的绒毛满天纷飞,就像在冬天淘气的雪花娃娃在空中玩降落伞,在空中漫天纷飞,飞累了,就降落在陆地歇息。

蒲公英的绒毛软绵绵的,如同棉花一样。假如你拿起一朵蒲公英,轻轻的一吹,你会发现神奇的一幕——雪白的蒲公英绒毛漫天纷飞,还会有—些学绒毛悄悄地钻入你的身体入你身体中,和你一起玩躲猫猫,让你身体感觉软绵绵的,又让你感觉十分痒痒。

篇12:教你写好状物作文

那么,怎样才能写好状物作文呢?笔者有以下几点建议:

一、要善于观察

要想描绘出事物的特点,就要通过深入细致的观察,发现笔下之“物”与众不同的地方,观察时,要注意观察的角度和内容。

观察动物时,我们不仅要观察其个头的大小、皮毛的颜色,还要观察它头部、四肢、尾巴的特点,不仅要观察动物吃什么,怎么睡觉这些生活习性,还要观察其活动时的表现。

观察植物时,我们不仅要观察它的大小、形状、颜色,还应看看枝叶的疏密;不仅要从干、枝、叶、花、果等方面来分步观察,还要了解它们在各个季节的变化特点。

观察静物时,不仅要观察其外部的大小、形状、颜色等特点,还要观察其内部的结构及其用途。

总的说来,仔细观察是写好状物作文的第一步,只有经过深入细致的观察,写出来的状物作文才能生动形象。

二、要有序表达

状物作文最怕杂乱无章,由于大家对一个“物”观察全面,搜集素材较多,如果什么内容都想写下来,就容易出现多而杂的问题。要解决这一问题并不难,选择三四个重点突出该“物”特征的方面,按照一定的顺序来进行仔细描绘即可。

如写动物时,一般可以按照其外形特点、生活习性、与人的关系的顺序来写。在写动物的外形特点时,可以按照头部、身躯、尾巴,四肢的顺序来写;而写植物时,则可以按照枝干(茎)、叶、花、果的顺序进行描述,也可按春夏秋冬季节变化的顺序来写;而写静物时,则可以由整体到部分,由外部到内部,由结构到用途的顺序写。

因为写作方法有很多,有时为了突出物品某一方面的特点,也会调整写作的顺序,这就要求同学们掌握基本的写作顺序,并在熟练后进行灵活运用。

三、要写出特点

一篇好的状物作文,读起来会让人有一种身临其境,如见真物之感。怎样才能做到这一点呢?那就要求我们抓住事物的特点来写。“特点”就是该事物与众不同的地方,正如“世界上没有两片相同的叶子”一样,世界上每个“物”都有自身的特点,我们要做的,就是把这些“物”的最本真的东西写出来。写燕子,就要写出燕子的俊俏;写小狗,就要写出小狗的活泼;写小花,就要写出小花的艳丽;写杨柳,就要写出柳枝的柔美……这就是“物”的特点。

上面讲得是“物”的整体特点,我们在描写某一“物”的时候,也要抓住其突出的特点来写。如动物耳朵的大小,尾巴的长短;植物花果的颜色,枝叶的疏密;静物的大小及用途等。

四、要合理想象

在观察“物”时,我们难免会产生各种各样的想象或联想。把自己想到的写下来,可以使笔下描绘的事物更加生动形象。如写大树的外形时,可以写它就像一把撑开的大伞;小草就像大地上铺着的绿绒地毯;燕子尾巴像一把张开的剪刀……

描写时加入合理的想象,我们描绘的事物自然就会生动起来。

五、要融入感情

我们经常听到“托物言志”“借物抒情”这类词语,但自己的作文却做不到,或者已做到了却不深刻。

那么作者是怎样做到的呢?其实很简单,作者往往不是为写物而写物,而是通过写物来表达自己的某种观点,或抒发自己的某种感情,让读者在阅读中也受到启发。如写小鸟机灵可爱,是为了唤起人们爱鸟护鸟的行动;写小草在风雨中坚韧不拔,激励大家面对困难不要屈服;从粉笔牺牲了自己给大家带来知识,鼓励同学们将来做乐于奉献的人……

篇13:如何写好状物作文

选择了,又要怎么写?

1.不要面面俱到。大而全的描写让读者很难从零碎的、繁多的描写中形成对物品的印象。

2.不要让物品描写很孤立,写得多并不一定好,有时候反而成为一堆废话,和故事情节、人物、情感、主题表达都不相关的状物描写注定会失败。

例1:大家抬头一看,只见前面有一个巨大的恐龙雕像,在空旷的广场上,恐龙雕像无声地站在那里,很庞大,但也很瘦,就好像被白蚁蛀空的大楼,他长长的脖子扭转着,好像在吼叫,但是,他一定发不出声音,只是在心底吼叫。

阿莉上前摸了摸,摸到的只是冰冷的石头。

“看起来,他有些眼熟。”阿木说。

“这里有字。”阿迪指着雕像下面的石头说。

在雕像下面,刻着这样一行字:

世界上最后一头梁龙,最后的晚餐是三片树叶和三条虫子。

对物品的描写,往往按照方位顺序依次写外形,而我却忽略依次的描写,突出写特点,也不光是写恐龙的庞大,更从无声、瘦、空、扭转几个方面入手进行描写。

“瘦”“空”“扭转”是恐龙雕像外形的特征;“无声”更是写出了恐龙雕像的情感,一个庞然大物,心底有吼叫却发不出来,他是那么无奈。

对话描写的插入让状物描写和人物以及情节相互连接,增加了情境感,也打破了状物描写的沉闷。

而对话指向的细节描写,又与前面的状物描写呼应,读者恍然大悟地发现,原来这是世界上最后一头梁龙的雕像,如此庞然大物晚餐却只吃了三片树叶、三条虫子,怪不得那么无奈、瘦和空了。

例2:这是一间特别小的店,屋顶加上烟囱也只和阿木的肩膀一样高,门口的店牌上画着一只花猫和一只巨大的汉堡,没有店名。

“这个店没有店名。”阿迪说。

“但是,来过这里的顾客一定会记得它,大家会记住这里的香味。”阿木是抹着嘴说的,香味已经让他感觉很饿很饿了。

一位顾客,确切地说是黑猩猩先生,他并不胖,甚至有些矮小,但是,他很艰难地从门里面挤出来,一边走一边抹着嘴巴,说:“知道吗?这里的汉堡虽然好吃,但是老板花菲儿小姐也不是好惹的。”……

花菲儿小姐是一只猫,她拿着一个高脚杯跷着脚坐在吧台前的转椅上,听着音乐,高脚杯里是淡黄色的饮料,杯子上面插着一顶红白相间的小纸伞,看上去很有热带雨林的味道。

一个汉堡店能写出什么特点?我还故意写这是一个没有名字的汉堡店,但三个特点却写得分明:小、香、店主不好惹。

为什么要写小?因为主角庞大,这样物品描写是为了烘托主角。

为什么写香?状物描写不一定从眼睛写起,也可以依靠鼻子写,对不?写厕所和写汉堡店自然是不一样的。

为什么写店主?状物描写很多是没有主人的,比如写云、雪等等,但有一些是有主人的,比如店主就是店的重要部分,有什么样的店主就有什么样的店。

把平常物品写得不平常,需要抓特点,而抓什么特点,也是需要一番思考的。

妙招总结:

1.状物描写可以打破按照顺序描写的套路,抓住特点描写更生动。

2.可以从味道、色彩、物品包含的情感以及物品主人等角度入手去描写。

3.物品描写不是孤立的,穿插对话描写、人物描写等可以推动情节发展,表达情感以及表现人物。

上一篇:船员证书和值班试卷下一篇:镇党委书记党管武装述职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