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保工作人员工作总结

2024-04-26

低保工作人员工作总结(精选9篇)

篇1:低保工作人员工作总结

扎实推进低保低保工作

针对我辖区新申请的低保户居民,我社区将就居民实际情况对新申请低保居民进行入户调查,通过家庭收入、个人资产、是否有劳动能力以及子女是否有赡养能力等情况严格把关、真实上报,让真正困难的居民享受低保、感受到来自党的关怀和帮助。同时我们将相对困难的边缘户加以记录,在有扶贫政策的前提下对困难的居民给予一定救助。

篇2:低保工作人员工作总结

在883社区创建工作中,我们冒着酷暑,顶着烈日,亲自带领低保队伍清楼道,除占道、清乱堆乱放,铲“牛皮癣”,转运卫生死角的建筑垃圾。由于我们前期的辛勤劳动,昔日的废墟上盖起来了一排又一排的门点,建起来了社区垃圾转运站,修建了社区健身广场,铺平了社区的道路,改造了管网。

社区全体群干在书记的率领下,为xx社区居民疏通下水管网,粉刷社区主干道的外墙、绿化带的栏杆,清理房前屋后的乱牵乱挂,架设排列整齐的晾衣架,为达标出力、为群众流汗在所不惜。终于以较好的成绩顺利地通过了武汉市的“883”验收。

为了巩固“883”成果,搞好长效管理,我们社区推出了一系列公益劳动方案:成立低保保洁队,负责辖区几条主干道、社区休闲广场、xx俱乐部的全天保洁;建立低保巡逻队,协助安保夜间视察社区治安;成立低保清理组,承包查处“牛皮癣”;组建低保劳动机动组,按享受低保金额20元/次,分每周一、三、五下午到社区签到,由低保员和卫生委员一起带队,打扫居民活动场地、绿化带等。我们每天负责督促保洁情况,定期检测楼道卫生。对于义工劳动不到位者严格按低保管理条例处理,因此停发低保2户,扣款10人次。这既严明了劳动纪律,又服务于居民,美化了社区环境。

五、工作不分内外,互相帮助支持,共建和谐社区

社区是我家,建设靠大家。在xx社区工作实践中,我感受到同事间的友爱,这激发我在胜任本职工作的同时,帮助社区计生委员上门入户,配合做好育龄妇女孕检、妇检工作;协助治安、民调委员上门调解家庭、邻里纠纷,扶持残疾;配合社保员做好下岗、失业人员的登记和求职就业;还和卫生委员精诚合作,组织、督促低保人员在社区内保洁、护绿,建立长效管理机制。

篇3:低保工作人员工作总结

(一) 研究背景及意义

广义上说, 弱势群体是一个相对概念, 相对于一种势力来说, 权能处于一种相对不对等的劣势地位的人群。2002年两会期间被朱镕基总理第一次冠名为弱势群体的概念主要是狭义的弱势样体, 即从资源分配的层面看, 指在收入、就业、劳动机会、教育机会等种种社会资源分配中普遍处于不利地位, 而在经济上具有贫困性, 在承受能力上具有脆弱性的阶层。对于弱势群体概念的界定及分类, 不同学者有着不同的看法。而本文所研究的弱势群体则是指在劳动年龄范围内, 具有劳动能力的未就业人员。随着弱势群体救济人员队伍规模的扩大, 弱势群体的就业与再就业问题日益凸现。大量有劳动能力并在劳动年龄范围内的弱势群体救济人员赋闲在家。如何解决弱势群体的就业与再就业问题, 已成为各级政府、社会以及广大学者所关注的问题。

(二) 研究方法

1、阅读文献

阅读、浏览、汇总相关专业文献、综述及政府文件。

2、问卷调查

从北京市原宣武区随机抽取6个社保所, 在当地有关管理、工作人员的帮助与陪同下, 向弱势群体随机发放问卷, 对弱势群体现状及促进就业与再就业等问题进行实际调查, 以获取第一手统计调查资料。共发放问卷720份, 回收686份, 回收率95.28%, 有效问卷632份, 有效率92.13%。

3、深度访谈

对弱势群体及与之相关的负责人员等进行深度访谈, 获取更加真实生动、个性化的信息。

4、统计分析

对调查结果进行基本数据统计及分析, 并运用统计学专用软件SPSS 17.0及Excel 2003进行深入分析和研究, 其中包括:数据基本描述、卡方检验、相关性分析、Logistic回归分析。

二、低保人员与非低保人员求职意向的比较分析

在本次问卷调查中, 低保人员占25.4%, 非低保人员占74.6%;从性别来看, 男性占51.7%, 女性占48.3%;从年龄情况来看, 30岁及以下占9.1%, 31岁-40岁占19.1%, 41岁-50岁52.5%, 50岁以上 (劳动年龄内) 占18.6%;从文化程度来看, 文盲占0.6%, 小学占2.2%, 初中占23.4%, 高中占57.1%, 大专及以上占16.7%。从专业技能来看, 有专业技能、职称的占35.4%, 没有的占64.6%。

求职意向的主要因素有四个方面:个人特征及家庭背景;经济因素;社会因素;心理 (文化) 因素。本文将影响弱势群体中低保人员及非低保人员求职意向的主要因素归结为:自身因素 (年龄) ;家庭因素 (家庭规模、家庭动力) ;社会因素 (社会资本、就业援助) ;心理因素 (福利依赖) 。

(一) 主要研究的变量

1、因变量———求职意向

将弱势群体对工作的愿意接受程度 (愿意、很难说、不愿意) 变量转化成二分变量 (愿意、不愿意) , 0=不愿意, 1=愿意。由于弱势群体对工作的愿意接受程度实质上表明了这个群体的求职意向, 即愿意接受的程度越高求职意向越强烈, 所以可将此变量看作是弱势群体求职意向的因变量。

2、自变量

(1) 自身因素

由相关性分析结果可知:非低保人员的年龄与愿意接受工作的程度显著相关 (P<0.01) 且呈正相关关系。说明, 非低保人员的年龄越大, 越愿意工作, 求职意向越明显。而低保人员的年龄与愿意接受工作的程度无关。因此, 采用年龄作为自身因素, 进一步说明低保人员与非低保人员在求职意向上的差异。

(2) 家庭因素

家庭因素主要由家庭规模和家庭动力两个因素组成。由卡方检验结果显示, 弱势群体愿意接受工作的程度在家庭人口数上呈显著差异 (P<0.05) 。因此, 采用此因素可进一步说明二者在求职意向上的是否存在差异。由于家庭责任和经济压力是弱势群体主动寻找工作的主要动力因素, 在找工作的动力因素中所占比重分别为28.1%、38.1%。两个变量均为二分变量, 0=无、1=有, 因此将这两个变量的数据加总取均值即得到家庭动力这一新定量变量。由卡方检验结果可知:弱势群体愿意接受工作的程度在家庭动力上呈显著差异 (P<0.05) 。且由相关性分析可知, 非低保人员家庭动力与愿意接受工作的程度呈显著相关 (P<0.01) 且呈正相关关系, 而低保人员家庭动力与愿意接受工作的程度无关。说明, 非低保人员的家庭动力越大, 即家庭责任和经济压力越重, 他们的求职意向就越明显, 而低保人员并无此反应。所以, 采用家庭规模与家庭动力作为家庭因素。

(3) 社会因素

以往的研究表明, 社会资本对再就业有明显作用, 拥有丰富的社会资本更容易获得再就业机会, 也更可能得到质量更好的工作。通过职业指导、职业培训、职业介绍等就业援助措施促进失业者再就业是一种普遍的政策选择。因此, 采用社会资本和就业援助作为社会因素。社会资本主要是根据低保人员与非低保人员找工作时是否通过关系介绍来衡量这一变量的, 此变量是二分变量, 0=无、1=有。而就业援助主要是根据是否从政府的就业政策中获得过哪些帮助来衡量的。此变量包括五个分变量:再就业培训;提供岗位;小额贷款;优先提供岗位;减免税收。此五个变量均是二分变量, 将这些数据加总取均值, 最终得到就业援助这一定量变量。

(4) 心理因素

在很多专家学者看来, 福利依赖程度越深, 就业意愿越弱。低保人员与非低保人员按照不同的分类和标准, 会得到不同程度的救助。所以将福利依赖作为心理因素可进一步判断不同群体在求职意向上的差异。而福利依赖包括四个分变量:政府有责任帮助穷人;政府给予少数人救助对多数人来说是不公平的;每个人都应该靠自己的劳动维持生活;有工作再低工资也要干否则就没资格接受救助。这四个变量均为顺序变量, 对于第一个分变量, 3=同意、2=比较同意、1=不同意;对于后三个分变量, 1=同意、2=比较同意、3=不同意。将这四个分变量的数据加总取均值, 即得到福利依赖这一新定量变量。

(二) 分析方法

通过统计学软件包SPSS 17.0, 对上述变量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

(三) 研究结果及分析

1、各变量之间相关性的分析

由上述各变量间的相关性分析结果可知 (见表1、表2) , 除非低保人员中就业援助变量外, 其余各变量间相关性较低, 共线性较差。所以选用这些变量作为自变量较为合理。

2、各因素对弱势群体求职意向及求职行为影响作用的Logistic分析结果 (见表3)

3、结果分析

由结果可知, 自身因素中的年龄与非低保人员求职意向显著相关且呈正相关关系, 而与低保人员求职意向无关。说明, 年龄越大的非低保未就业人员越有强烈的求职意向。同时说明, 年龄因素对于非低保人员就业与再就业的选择有一定影响, 而此影响因素在低保人员身上并不明显。

注:*为0.05水平;**为0.01水平

注:*为0.05水平;**为0.01水平

注:*为0.05水平;**为0.01水平

家庭责任、经济压力是弱势群体中非低保人员主动寻找工作的主要动力因素。而家庭因素中的家庭动力就是由这两个变量组成的, 由结果可知, 家庭动力与求职意向显著相关且呈正相关关系。说明, 家庭动力越强, 其求职意向就越强烈。还说明, 让非低保人员感到的家庭责任越大, 所面临的经济压力越大, 他们就业与再就业的意愿就越强, 而此影响因素在低保人员身上并不明显。

从心理因素的结果可知, 非低保人员福利依赖与求职意向显著相关且呈负相关关系。说明, 非低保人员对福利依赖越低, 求职意愿就越高, 而此影响因素在低保人员身上并不明显。通过两个独立样本T检验进一步可知, 低保人员与非低保人员的求职意向在福利依赖因素上呈显著差异 (P<0.001) 。通过均值可以看出, 低保人员对福利比非低保人员更具有依赖性。只是低保人员对福利的依赖并没有影响其求职意愿, 而非低保人员则影响了其求职意愿。同时也说明, 政府长期对弱势群体的救助, 会使得这个群体产生一定的福利依赖, 而不利于这个群体就业与再就业, 尤其是对于非低保人员的就业影响较为明显。

三、结论

弱势群体的就业促进, 是就业促进工作和社会保障工作的重要内容之一。而对于低保人员与非低保人员求职意向及其影响因素的分析是解决不同类型弱势群体就业问题的根本所在。本文从自身、家庭、社会、心理四个方面对不同类型的弱势群体的求职意向进行了深度剖析, 从实证分析中得到了一系列科学、真实的成果, 为弱势群体就业促进等相关领域的研究贡献出微薄之力。

参考文献

[1]、徐向峰.城市弱势就业群体公共政策支持体系研究[D].重庆大学, 2008 (6) .

[2]、张艳萍.我国城市弱势群体的形成及救助对策[J].学术交流, 2003 (12) .

篇4:铁路东村街道低保扶贫工作探析

关键词:城市低保;扶贫开发;探析

为切实抓好精准扶贫工作,按照上级指示及兰州市城关区民政局有关精准扶贫文件精神,兰州市城关区人民政府铁路东村街道办事处结合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深入开展精准扶贫调研。现將调研结果报告如下。

1 基本情况

铁路东村街道位于城关区铁路新村东街905号,辖区占地面积0.77平方公里,现有居民17879户、50062人。其中低保家庭226户、344人。

2 贫困户贫困原因

通过开展贫困户相关信息调查,该辖区贫困户之所以难脱贫、易返贫主要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因:

2.1 外来流动人口,生活不固定,缺乏就业岗位

进城农民工是典型的城市贫困人口,城市服刑、劳役人口,企业改革的下岗职工,离开原岗位之后,他们因为文化程度、年龄等原因很难找到工作。

2.2 受教育程度低,脱贫意识低,缺乏发展技能

贫困人口多数为初中以下文化。相当一部分贫困人口思想观念陈旧,传统小农意识根深蒂固,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落后。生活上往往靠帮靠救济,脱贫意识极其薄弱。几乎没有懂现代专业技术的人员,缺乏自我发展的能力和动力。

2.3 身患重病、重残人群,缺乏劳动力,无劳动力

身患重大疾病、残疾人生活无法自理,还需要家人照顾,自己无收入,还拖垮了整个家庭,日常生活非常艰难。

2.4 城市“三无”人员

无劳动能力、无生活来源、无法定赡养人,由丧失或无劳动能力与依赖性人群组成,老年人、残疾人和处境困难的儿童等。他们是民政工作的重点救助对象。

2.5 在岗贫困者

亏损企业中有劳动能力的困难职工。主要集中在长期亏损的国有企业以及相关的弱势行业,他们是潜在的下岗失业人员。

3 存在的问题

3.1 民政队伍力量不足

民政队伍建设需要加强。街道社区服务中心只有一人管理民政工作,在建立动态管理,为民施策过程中,大量细致的核查工作,涉及社会的方方面面,社会救助流浪、身患重病、重残人群等,联系医院、医治、扶残等, 需要各部门的大力配合协作。基层工作人员力不从心。

3.2 投入不足持续发展能力弱

资金投入难以满足群众需求。现有的贫困户基础条件和资源条件都很差,且群众改善生产生活条件愿望迫切,资金投入远远不能满足实际需求,缺口大。扶贫项目资金投入不足,建设标准难以达到规范要求,影响了扶贫项目建设效益的发挥。部门资金整合难。扶贫资金整合度不高,部门大多各自为阵,撒胡椒面,难以发挥整体效益;互助资金量少且使用面小,发挥的作用有限。群众“等、靠、要”思想较为突出,外出务工工资性收入比重较高,缺乏收入稳步增长的长效机制。

3.3 扶贫工作长效机制有待健全返贫现象较为突出

扶贫开发工作与城市其他建设项目缺乏有效衔接,工作联系、项目对接、资金整合相互之间协调不够,社会帮扶体系还未完全形成。部门之间合力不够,不少是各自为阵,统筹协调能力弱。部分行业、部门和单位对扶贫开发的思想认识、重视程度和工作力度不同,实际效果差异性也较大,存在不平衡状况。因病因教致贫返贫现象较为突出,贫困人口脱贫与返贫相互交织,因重度残疾、重大疾病、年老体弱致贫占40%以上,如何家庄社区牢狱刑满人员居多,多数患有重病使家庭贫困。“因教返贫”的现象仍是常态,中高等教育费用在贫困家庭经济支出中仍占相当大的比例,贫困人口脱贫抗风险能力弱。同时,市场风险致贫等也占很大一部分。还有相当一部分贫困户是病残、精神障碍和无劳动力户,基本难以脱贫。

4 工作中贫困案例

实例一:这家贫困户共7人,一位83岁的老太太,患有多种疾病。大儿子61岁无业患有肺肿瘤,育有一儿子。二女儿58岁退休工人患有心脏病、肝硬化,育有一女儿。三女儿48岁是环卫工人,腿部有残疾,育有一女儿。全家月收入不足3000元,医药开销近万元。根据兰州市扶贫政策我们立即予以救助。①立即进入低保审批程序。②近1年的医药费用报销85%。③立即协调其他相关部门予以特例救助。但离他们脱贫只是杯水车薪。

实例二:这家贫困户共3人,父亲一人工作,母亲无业在家照顾天生弱智下半生瘫痪的女儿。全家月收入不足5000,每月医药费12000元。同样我们根据扶贫政策予以救助,他们仍然无法脱贫。

实例三:这家是个孤寡老人76岁,男性,患有老年痴呆,无任何收入。我们根据扶贫政策将他送入政府康复中心,所有费用由政府承担,纳入城市低保。

5 思路和建议

5.1 建立科学、合理的低保资金筹措机制

中央财政城市低保转移支付制度化,并建立科学、合理的中央、省、省辖市、区四级低保资金筹措机制,明确各级财政应负担资金的量化指标。并大力开拓筹资渠道,鼓励社会、团体、个人进行资助、捐赠,从福利彩票收入中提取适当的比例,减持部分国有资产股,变现部分国有固定资产,倡导群众互济互助等,逐步形成并不断完善以政府各级财政负担为主、社会团体为辅、群众自行帮困为补充的社会主义新型社会保障模式。

5.2 加强综合协调,发挥全社会救助保障效用

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是一项复杂的社会系统工程,需要围绕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建立全方位、多层次、宽渠道的社会救助体系,民政、财政、劳动和社会保障、统计、物价等部门应及时相互沟通、相互协调、相互衔接,同时工商、税务、教育、卫生、房管及水、电、煤气等有关部门应制定和落实对贫困人员的各项优惠政策,积极探索实行住房、就业、医疗和教育救助的方法和措施。我们可以借鉴其他省市的成功经验,从不同层面来缓解城市低保对象家庭的困窘程度:

①为享受城市低保的家庭提供就业帮助。

一是实行政府统筹就业岗位的方法,优先安排困难家庭成员再就业。

二是积极建立社区服务实体,为保障对象家庭提供形式多样的再就业机会。

三是切实给予自谋职业者优惠政策,鼓励并帮助保障对象积极开展生产自救,从根本上摆脱贫困状态。

②对享受城市低保的家庭提供医疗救助。

一是保障对象可以持有关凭证到指定的医院优惠就医;

二是对有大病重症的病人家庭实行年定额医疗救助制度。

③对保障对象家庭子女减免其义务教育阶段的学杂费,实行广泛的助学金制度。

④建造部分廉租房,特供受保障对象租住。并充分利用工会、妇联等群众组织了解困难职工情况的优势,加强沟通与合作;广泛发动全社会力量,大力开展扶贫帮困活动,形成全社会互助互济的良好风气。

5.3 加强工作机构和队伍建设

大力加强低保工作机构建设和队伍建设,不断提高工作人员的理论素质和业务水平。在县(区)建立社会救助中心,在街道建立社会救助站,在社区建立社会救助点,配备专职人员负责最低生活保障的日常管理工作,充分发挥街道、社区的作用,从而建立一套健全、完善的社会救助网络,以适应低保工作迅猛发展的形势需要,并为将来我国社会保障体系实现社会化管理奠定基础。

5.4 建立低保評审体系

建立完善的低保评审体系,是低保工作公开、公平、公正的基本保证。可分别在办事处和社区设立由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居民代表等组成的低保评审委员会和评审小组,对申请人是否符合低保条件进行集体评议,使低保待遇的基层审核过程更加趋于公平、合理。

5.5 建立低保信息网络管理体系

建立完善的基层低保信息网络管理体系,是提高低保工作办事效率、规范办事程序的重要手段。在工作实践中我们认为应从以下方面入手:一是积极争取政府支持,推进低保网络化建设。二是积极推进低保数据库建设。及时将低保对象普查资料和低保对象档案纳入微机管理,确保低保基础档案资料的准确性,并通过网络化管理,做到了“档随人走”,有效地解决“人户分离”问题,避免异地重报和双重骗保现象的发生。

5.6 建立资金社会化发放体系

建立资金社会化发放体系是保障资金安全运行,杜绝腐败的重要途径。低保对象可以直接到任意一家银行或邮政储蓄网点领取低保金,这样既减轻了基层工作压力,提高了工作效率,有效地控制了虚报冒领、私自串用、营私舞弊等不良现象的发生,保证了低保资金的安全运行。因此,实现低保金社会化发放是提高管理水平、规范操作的重要措施。

5.7 建立低保监督体系

篇5:低保工作总结

XX年XX社区在XX道事务科的指导下,认真开展低保调查审核以及低保人员的管理服务工作。

(一)严格低保审批程序

社区建立健全了各项制度;低保评议制度、评议小组成员名单、低保分类管理工作名册,社区居委会按不同人员实施了分类管理及参加公益劳动管理制度; 搞好长效管理,我们社区,每周让有能力的低保人员到社区签到,由社区城管带队,打扫居民活动场地、绿化带等。一方面安排有劳动力的低保人员在门岗值班,参加社区巡逻队巡逻,加强社区治安防范;劳动不到位者严格按低保管理条例处理。

(二)加强动态管理

(1)XX社区到XX年X份低保发放表止,享受低保户数XX户,总人数XX人,从XX年XX底至XX年XX月止,新增低保户 X户;调增低保金X户,停止低保户X户,X户不原意参加社区公益活动取消、。

(2)我社区坚持按街道统一的工作程序办事,坚持户主申请、入户调查、张榜公布、群众评议,将低保政策落到实处。社区对申请享受低保的人员坚持认真调查、严格审核、规范材料,确保低保对象不错、不漏、不误。每月对三类人员进行审核、二类人员按季审、一类人员半年审核一次;为了让上级部门及时掌握各种数据,我社区均能在规定时间上报各种统计报表,并做到

真实、正确。

(三)低保与就业联动工作

社区根据有关文件精神,积极为低保对象联系单位争取再结业,对实现再就业的低保对象实施低保渐退制度,在三个月的试用期中,本人收入不计入家庭收入,使低保对象免除了后顾之忧。

(四)基础管理工作

(1)社区对群众的来电、来访,均做到热情接待,仔细调查,认真记录,认真处理,并将有关情况及时向有关部门汇报。为了方便群众举报,社区在张榜公布的公告上公开了街道事务科、居委会的举报电话号码,另设有举报箱一个。

(2)社区根据街道的要求,对每户低保对象的本人申请、审批表、证明材料等都进行归类建档管理;

(3)认真开展低保建档工作。社区居委会为每一户低保家庭建立了档案,做到人数清,人员情况准确,并对低保人员实行分类管理。

篇6:低保工作总结

一、切实加强组织领导,把各项工作落实到实处。

健立健全低保工作机构、规章制度,成立低保领导小组、低保评议小组、低保督查小组。严格按照程序办理低保金申请、审核、审批和发放手续,并设立低保两级投诉电话,对符合低保条件的“五类”人员(“三无”对象;企业军转干;应届高校生;大病、重病、重残;子女上学、单亲家庭)优先纳入低保范围,并在确定低保差额补助时给予适当照顾。

二、落实动态管理,保证低保金有效发放。

20xx年第一季度,低保户53户85人,x发放金额36960元;第二季度53户86人,发放金额43512元;第三季度21户43人,发放金额42288。第四季度53户85人,发放金额43437。为x个残疾申报残疾补助,为7户困难户申请冬令救济,及时把党和政府的温暖送达困难群众。

三、严格规范操作,健全动态机制,x深入走访、调查,掌握第一手材料,了解特困群众的情况,才能做到应保尽保。

一年来,严格二榜公示,把好关口,无一例上访举报现象,实现该保的一户不漏。工作中坚持低保动态管理,变年审为季审,甚至月审。

1、坚持与本地最低工资标准和失业保险标准相衔接,对不同人员实行不同的保障金额,使保障金更加科学,更加符合实际,同时建立健全了低保工作各项规章制度,制成版面硬化上墙。

2、规范操作,确保公正、公平,制定了从个人申请到逐级审核、资金发放的一整套操作规程,健全动态管理机制。在今年实施低保动态管理中,针对辖区所有的低保对象就业及收入变化的情况,开展年度核查,进行全面核实走访,定期核查、公示、评议、评审制度,认真、热情地接待群众来信、来访,做到保障对象有进有出,低保补差有升有降,加强了规范化管理,切实做到应保尽保和分类管理,建立健全低保的动态管理机制。

四、认真开展低保建档工作。

社区居委会为每一户低保家庭建立了档案,做到人数清,人员情况准确,并对低保人员实行分类管理。

五、组织低保人员参加社区公益活动。

社区一方面为低保户中失业人员积极的寻求就业渠道,鼓励他们通过就业改变贫困状况,另一方面将低保人员组织起来,积极参加社会公益性的活动,比如打扫辖区内的卫生,使居民有一个清洁舒适的生活环境,还有组织一些低保人员在社区开展治安巡逻,加强社区治安防范工作,提高居民生活安全感,

六、针对残疾人、孤寡老人等弱势群体,主动上门服务,开展便民活动。

每个月给孤寡老人杨宝英送最低生活保障金;为五保户胡玉定能度过一个安定的晚年,多方奔走把她送到了养老院,解除了老人的后顾之忧。

篇7:低保工作个人总结

建立和实施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是一项十分复杂而艰巨的系统工程。各我镇、各村居委员会按照县民政局的统一部署,扎实做好各个环节的工作,推动农村低保工作全面协调开展。

(一)严格核实对象,切实做到应保尽保。经调查,我镇共有农村贫困对象1180户、1549人。这部分贫困对象今年要全部纳入农村低保范围。我镇要严格按照申请审批工作程序要求,及时收集保障对象的相关申报材料(包括申请书、户主户口本、身份证复印件和相片、享受农村低保家庭成员的户口本复印件等),确保申报材料不重、不漏、真实、准确、齐全。同时,要认真填写《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待遇审批表》,报镇政府审核后,务必于4月10日前将有关材料和审核意见报市民政局审批,确保我镇今年5月份之前能顺利发放低保金。

(二)严格资金管理,切实保证资金运行安全。我镇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资金主要来自财政拨款,资金管理上要高度重视,一定要落实制度,堵塞漏洞,从严要求,从严管理,绝不允许发生挤占、挪用、截留和虚报冒领等任何问题。对于违反资金管理规定的,要严肃查处,追究责任。要完善资金监督机制,切实解决重资金分配、轻监督管理的问题。财政、民政等部门要定期检查、监督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资金使用和发放情况,确保资金安全运行,确保资金及时足额发放到低保对象手中。

(三)严格审批程序,切实保障农村居民的合法权益。要坚持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严格按照户主申请、民主评议、张榜公示,村委会核实、镇政府审核,镇民政科审批、村委员会张榜公示,发放低保证和保障金等工作程序,切实做好农村低保工作。严禁滥用职权、徇私舞弊、弄虚作假、优亲厚友、暗箱操作、玩忽职守、贪污、挪用、冒领和扣押农村低保金等情况出现。对在工作中的失职、渎职或违反有关规定,造成恶劣影响的,将追究责任人的责任。

(四)建立健全各项制度,切实提高低保工作水平。明确规范了申请、评议、公示、审核、审批等环节。我镇要依法办事,及时受理农村困难群众的低保申请,我镇建立完整的农村低保对象档案,强化痕迹管理;推进农村低保工作网络化管理,增强低保工作的管理质量和管理水平。

(五)加强宣传教育,切实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要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采取多种形式,广泛宣传建立和实施农村低保制度的重要意义,宣传党和政府对农村困难群众的关心,宣传农村低保制度的政策、规定,让这一惠民工程进村入户、家喻户晓,要积极动员社会各界关注农村困难群众,支持农村低保工作。要把农村低保工作作为政务公开和村务公开的重要内容,定期公布农村低保工作实施情况,公开保障标准、审批程序和补差金额,主动接受社会监督和群众监督,为农村低保工作的顺利开展创造良好的舆论氛围和社会环境。

二、城乡低保保障工作开展情况

我镇20__年城乡低保工作在20__年工作基础上,在以村居委会为中心和镇民政科的支持下有序推进,城乡低保工作逐步纳入了科学化、规范化管理轨道,初步实现了“保障对象公开化、运行程序规范化、保障办法多样化、保障金发放社会化”的“四化建设”。

20__年我们主要做了以下工作:

(一)我镇城乡低保保障总对象1549人。

(二)为使低保对象做到“有进有出”、低保标准“能升能降”,不断加大动态管理力度。20__年我镇对原享受城乡低保人员进行了核查,对核查中发现超标的10户30人给予退出低保保障,换成更困难的老百性。使我镇城乡低保工作从真正意义上实现了动态管理下的“应保尽保”。

(三)20__年我镇对享受城乡低保户及低保边缘户6户6人给予了城乡医疗救助,累计支出救助资金3万元。

(四

)20__年按照上级要求对城乡低保进行整改,我镇抽调了相关工作人员对新增申请享受城乡低保52户家庭生活状况进行了审批前调查、走访,对新申报对象做到三级评议、评审、三榜公布。并将所有的1180户、1549人农村低保人员名单在各村委会公开栏张榜公示,对符合条件的人员全部给予了享受城乡最低生活保障待遇。进一步加大了群众监督力度,确保了我镇城乡低保审核、审批从真正意义上作到“公开、公平、公正”。

(五)20__年我镇对城乡低保户及低保边缘家庭人员因病、因灾、因上学造成临时生活困难的6户6人给予了城乡居民临时生活困难救助,共发放救助金5400元。

(六)20__年我镇完成了城乡低保微机信息的复查、汇总、上传工作。

(八)20__年为使新增农村低保名额审批做到程序合法,步骤到位,我镇对八个村委会上报的低保材料进行逐一认真仔细审批,对审批不合格人员材料全部返还所属村委会,要求重新调查审核上报。确保了农村低保工作的各类数据报表上报工作做到上报数据真实、准确、按时、按质、按量。

(九)20__年我镇完成接待农村低保方面来访15余人次,对不明政策群众耐心细致的进行政策讲解,对来信所反映问题给予了全面妥善的书面答复,对杜村党总支有些村所提建议、意见给予答复并对他们对我们工作的关心支持给予了致谢。

三、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城乡低保名额有限,矛盾突出,压力较大。虽然去年我镇进行了动态管理,纳入了一部份城乡困难家庭,但要求享受城乡低保家庭较为突出,目前收到申请180户1549人,工作难以开展,社会压力较大。

(二)社镇监督管理机制不健全没有设立关于城乡低保的公益性岗位,申请人在申请低保过程中瞒报收入情况,部分隐形收入上报不如实。导致社镇对申请人家庭收入进行调查了解时难以掌握,造成部分收入超标家庭人员被纳入低保。

(三)、由于对农村低保政策的宣传力度不大,导致乡、村、组三级工作人员对农村低保政策“吃不透”,时有群众因不了解低保政策上访的情况发生。

(四)农村的宗亲氏族关系特点更为明显,农村干部的工作素质与城镇居委会干部工作素质存在较大差距,农村低保资格的鉴别审核更为复杂,入户调查核实家庭收入难度大。部分该享受的农村低保家庭人员未纳入到低保管理体系当中,而不该享受低保人员被纳入低保对象管理的现象时有发生。

(五)、农村居民家庭收入难以界定。家庭收入是指共同生活的家庭成员所获得的货币和实物收入的总和,它包括了经营性收入、工资性收入、财产性收入和转移性收入四大项。由于收入多元化,农产品乡场价格不稳定,加上家庭养殖自养自给部分,临时工收入带有很大的隐蔽性等原因,实际收入难以跟踪测算。有的农民瞒报收入情况,现行法律法规也末明确村民必须履行如实告知其收入的义务,也没有赋予民政部门对村民收入的调查权,另外农民大部分外出务工,大部分没有通过职业介绍所或村委会登记,客观上造成故意隐瞒收入的可能。因此,是否将申请最低生活保障的农民纳入低保范围增加了难度。

篇8:低保工作人员工作总结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根据民政部门提供的信息,全市共有低保人员15 024人,5年以上无长期外地居住史的11 411人,其中男性6 732人,女性4 679人,年龄22~85岁,平均53.5岁,由于健康状况不佳导致贫困的低保占较大比例,涉及疾病包括各种慢性疾病、手术后恢复期、外伤性肢体残、先天性肢体残、智力障碍、聋哑和精神疾病等。

1.2 方法

(1)通过查阅社区卫生服务站和村卫生室居民健康档案及询问本人等方式采集病史。(2)一般物理检查。(3)仪器和化验检查:心电图、B超、X线、血常规、尿常规、血脂、血糖、肝功、乙肝五项和眼科相应检查等。个别病例增加相应检查项目。(4)结合病史对检查结果综合分析,得出诊断,参照国际疾病分类(ICD-10)标准进行疾病分类。

2 结果

2.1 疾病总检出情况

本次对11 411名低保人员全面查体中,共检出疾病和指标异常45种,患病人数6 723人,占总体检人数的58.92%,其中患两种及以上疾病或指标异常者近半数,按疾病例数计算达万例,男、女性患病比例分别为55.86%和61.98%。检出比例最高的前10位疾病是慢性支气管炎(慢支)和肺气肿、慢性胃疾病、脑梗塞后遗症、高血压病、胆囊炎和胆石症、手术后恢复期、冠心病、外伤性肢体残、糖尿病以及白内障。前20位疾病谱见表1。

2.2 同一疾病不同性别发病率不同

从表1可以看出,在检查的6 732名男性中,慢支和肺气肿、高血压病、外伤性肢体残、椎间盘疾患、慢性肝炎和肝硬化的发病明显高于女性(P<0.05),4 679名女性中慢性胃疾病、胆囊炎和胆石症、泌尿系感染、风湿病、精神障碍和甲状腺肿明显高于男性(P<0.05),其他疾病没有明显的性别差异。

2.3 同一性别不同年龄患病比例不同

6732名男性中,61岁以上3 441名,60岁以下的3 291名。61岁以上组的慢支和肺气肿、高血压病、脑梗塞后遗症、白内障、冠心病、泌尿系结石、慢性肝炎、泌尿系统感染和前列腺增生明显高于60岁以下组(P<0.05)。而慢性胃疾病、外伤性肢体残、手术后恢复期、椎间盘疾患、精神障碍和智力低下60岁以下组高于61岁以上组(P<0.05)。4 679名女性中,50岁以上2 763名,50岁以下1 916名,51岁以上组慢支和肺气肿、高血压病、白内障和冠心病高于50岁以下组(P<0.05),慢性胃疾病、手术后恢复期、肺结核病、椎间盘疾患、泌尿系统感染、精神障碍和子宫肌瘤50岁以下组高于51岁以上组(P<0.05),男、女性患病比较见表2。

3 分析

3.1 疾病总检出情况

农村低保人群患病率明显高于普通人群,且多发病与普通人群有所不同[2]。慢性呼吸系统疾病、慢性胃疾病仍是危害低保人群的主要疾病,其发生率高的原因与卫生、生活条件差、生活无规律、心理压力和经济压力较大有关。脑梗塞后遗症、手术后恢复期、冠心病、外伤性肢体残和糖尿病等则是致贫的主要疾病。近几年来虽然开展了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但患大病后的医疗消费对农村居民家庭仍难以承受[3]。白内障、结石症比较集中,说明低保人群就诊需求低,大病得不到及时治疗。老年性痴呆发生率低于普通人群的2.00%~7.00%[4],其原因有待查明。慢性肝病、结核病发病比例较高,与卫生、生活条件差、不注重预防有关。风湿性疾病患病率超过山东沿海城市[5],是由于本地大棚种植普遍,棚内湿度较高所致,还有部分低保人群患病是因常年从事零散蔬菜加工造成,大量污染工厂的存在,增加了饮用水酸度,也是致病原因之一。

3.2 疾病性别比例

男性有症状的前列腺增生低于普通人群[6],更低于城市中老年人人群[7],可能与激素水平有关。女性子宫肌瘤50岁以下年龄组高于普通人群[8],是由于发现和治疗不及时造成。慢性肺疾病、高血压男性高于女性,与男性吸烟习惯有关,慢性胃疾病女性多于男性,与女性的心理承受力差,易出现植物功能紊乱有关。男性外伤性肢体残、椎间盘疾病多于女性,与男性多从事高危和重体力劳动有关。老年性痴呆无明显性别差异,与资料记载有所不同[4]。精神性疾病多发生于女性,是与女性的心理承受力及情感因素有关。

3.3 疾病年龄差异

多数慢性疾病年龄越大发生率越高,但慢性胃疾病年龄越高患病率越低,尤其女性50岁以上与50岁以下组差异更为明显,说明随着年龄的增长,她们已逐渐适应了清贫的环境,心理压力也逐渐减轻。外伤性肢体残和手术后恢复期及椎间盘疾患60岁以下男性和50岁以下女性居多,是由于这个年龄段是家中的主要劳动力,受伤机会较多。先天性智力障碍年龄越大检出率越少,主要是该群体由于生活与环境因素达不到正常寿命。

4 建议

农村低保人群是弱势群体,形成的原因是多种多样的,不管是受教育程度、社交范围、生活水平、卫生需求与习惯都低于其他人群,特别又是疾病的高发群体。在农村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现象依然存在,相关部门应从疾病预防、劳动保护、医疗保障和心理卫生疏导等多个方面制定相应干预政策,确保该群体的生活与健康水平。

%

%

参考文献

[1]程园园.2005年郑州市贫困人群卫生服务利用与生存质量现况研究[D].中国优秀硕士论文数据库,2007(5):53-58.

[2]尹力,胡国臣.中国卫生年鉴[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562.

[3]唐圣春.医疗消费的致贫研究[J].中国医院管理,2006,26(3):13-14.

[4]贾建平.神经病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214.

[5]姜宝法,张源潮,徐晓菲,等.山东沿海地区常见风湿病流行病学调查[J].山东医科大学学报,2001,39(3):210-211.

[6]张大均.区域性前列腺增生发病率调查[J].临床泌尿外科杂志,1995,9(6):364.

[7]任福锦,周华英.萧山地区中老年男子良性前列腺增生的调查[J].中国老年学杂志,2000.19(1):22-23.

篇9:低保工作人员工作总结

关键词:低收入群体;政策执行;监督;完善

一、前言

近几年,城乡居民的生活水平有了较大提高。但是,由于自然条件和社会经济方面等各种因素的影响,目前仍然有部分群众生产、生活相当困难。如何执行好城乡低保政策,让这些困难群体通过社会低保救济,享受经济社会发展的成果,促进社会和谐,保持社会稳定成为摆在我们面前一个现实问题。

二、当前城乡低保政策在执行过程中存在问题

1、低保工作难度不断增加。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实行差额补贴,因而如何准确核算低保对象的家庭收入成为关键的环节。一些家庭不愿意披露自己的真实收入,申报时隐瞒不报;一些家庭的种、养业的收入亦难以计算,受这些因素的影响,要准确计算出哪些家庭月人均收入在最低生活保障线以下就很困难。

2、低保管理机制尚不健全。目前的低保管理制度存在着一定的漏洞,没有建立起促进有劳动能力低保对象就业、再就业的激励机制,相当一部分有劳动能力的人放弃劳动机会,导致“应保尽保”在一定程度上滋生助长了“不劳而获”的懒汉,影响了低保政策的实际效果。同时,低保工作人员力量不足的矛盾也比较突出,低保工作中的动态管理、入户了解、跟踪调查等工作难以做深做细。

3、基层执行力量薄弱。各镇、各社区配备一个民政助理员,除了执行低保工作的审核审批以外,还要全面负责救济救灾、社会福利、优抚对象等一系列事宜,使其没有精力完成日趋繁重的低保政策执行任务。

三、执行低保政策过程中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一)低保信息掌握难。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部分条款已经不能适应现实的低保政策实施的需要,不符合与时俱进这个指导原则。如按照低保管理的发展需要,我们必须对低保用户的经济收入及变化进行动态监控管理。但是,原有的低保政策仅要求对低保户每年实行一次审核管理,没有要求进行动态管理,无法做到随时掌握低保户经济条件的变化。加之一些单位不愿意提供真实的收入证明,给低保工作者核定家庭收入带来了一定困难。信息掌握准确的难度影响了对低保对象的正确判断。

(二)管理体制不合理,基层人员素质低、效率不高。随着全社会对民生问题的重视,民政部门所承担的任务也将越来越重,现行基层执行力量根本无法保障低保工作的质量和公开透明度。由于大部分基层民政管理机构工作人员缺乏必要的现代办公技能。相当一部分基层民政干部不会电脑操作,不能独立完成低保资料输入和信息处理,工作效率低下,很多重要的统计数据不能及时上报,导致无法及时对低保申请对象进行审核调查,低保政策执行效率极其低下。更为严重的是,由于部分基层管理机构对涉及民政的政策法规不熟悉,导致在执行政策法规时,无法提高执行效率,导致政策落实上有偏差,使一些与困难群众切身利益相关的群众反映最敏感、反映最强烈的社会热点问题不能及时解决。

四、改进低保政策执行的建议

(一)优化现行低保政策

1、切实搞好政策规划。想搞好民政事业发展的长远规划,将民政事业纳入本地经济社会发展计划和年度工作目标管理考核内容,充分认识到做好民政工作特别是低保工作对维护基层社会稳定、促进基层社会和谐的重要性,实现在执行政策的过程中能有效堵塞漏洞。基层要将民政低保工作与计划生育、发展经济和税费上缴工作一致对待,提高民政工作地位,在人员安排、经费保障优先考虑,确保低保等民政类政策得到较好落实。

2、规范低保对象界定操作。切实依据经济社会发展新形势新变化,不断完善低保业务办理流程,进一步规范城乡低保申请对象的界定程序,严格规范低保经费发放程序。考虑到低保申请对象其经济收入的不稳定性给界定的工作的难度,要充分发挥民政部门、基层民政办、村(居)委会三级联动作用,及时掌握低保对象及申请对象的经济收入状况,规范低保对象的进出口渠道,实现动态管理。建立健全责任追究机制,对相关部门及单位给低保申请对象出具虚假医疗证明、收入证明,影响低保评定及收入界定工作的要追究其责任,确保真正有困难的群众能及时得到有效救助。

(二)多管齐下,严格执行各项政策

1、提高基层干部服务队伍素质。要充分发挥民政主管部门作用,全社会和各个部门、各单位都要顾全大局,担负起应负的责任和义务,协助民政部门做好低保政策执行这项工作,真正把政策落到实处。

2、加强教育培训,提高基层办事效率。一是加强思想道德和职业道德教育,突出“民政为民”的工作宗旨,教育、培育民政工作者爱岗敬业乐于奉献精神,提高为民服务意识,切实做好基层低保工作。二是加大对民政干部业务知识培训,不断提高基层民政干部的知识层次和能力水平,使他们具备应有业务素质,能胜任本职工作。三是适应现代民政工作要求,加大对民政干部现代信息等专业技能的培训力度,使广大基层民政干部能熟练掌握现代办公设备使用技能,适应新时期民政工作发展需要。

3、科学合理配置基层管理职能。改变传统单一地按行政建制设立基层民政助理员的方法,,实行专职专人负责,减少兼职,明确其工作地位,确保基层工作能高效快捷、事事落实,保障低保政策在基层能得到有效落实。

(三)切实加大监督管理,维护低保实施对象合法权益

1、完善审批政策,确保公平公正。出台完善低保制度的实施办法及一系列相关政策,应明确各相关部门要积极支持低保制度建设,负起相应的责任。同时,要严格审批程序,完善档案资料,实行阳光操作,增强透明度。卫生部门要实事求是地出具病志病历和诊断,不得出具虚假证明材料;下岗职工原所在单位要实事求是地出具家庭收入证明,不得出不实证明;对出具虚假证明者,一经查实,要严肃党纪、政纪,予以查处。总之,要通过实际的有效工作,确保符合条件的都能享受低保,防止不符合条件的骗取低保,促进公平公正,维护低保实施对象合法权益,树立政府的良好形象。

2、加强监督管理,规范低保程序。针对当前存在的问题,有针对性地修改、补充、完善现行的城乡居民低保管理办法,做到统一政策、统一标准、统一审批程序、统一核算方式和办法。要明白对政策执行活动实行监督的实质就是对政策执行者运用权力的制约,为确保低保政策执行过程的公平公正,需要进一步明确政府、民政局、镇街、社区(村)及从事城乡低保工作人员的相应责任,确保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机制安全、有效地运行。

参考文献:

[1]丁煌:《政策执行阻滞机制及其防治对策》第五章,第319页 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

上一篇:浅谈对财务管理的看法与规划下一篇:据理力争成语的基本解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