帮扶工作5年发展历程回眸

2024-05-11

帮扶工作5年发展历程回眸(精选4篇)

篇1:帮扶工作5年发展历程回眸

巴马瑶族自治县总工会帮扶工作5年发展历程回眸

在2006年以前,巴马瑶族自治县还是个经济基础相对较落后的贫困县之一,职工思想也比较传统、闭塞,困难职工问题也相对较多,在一定程度上直接影响和困扰了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这给工会帮扶工作带来了新的课题与挑战。

一、帮扶工作开展情况和效果

2006年11月巴马瑶族自治县困难职工帮扶中心成立,给困难职工带来了福音。困难职工帮扶中心作为工会深入开展送温暖活动的创新之举,如今已是硕果累累。据统计,全县自2006年开展金秋助学活动以来,累计筹集助学资金24.17万元,资助了278名困难职工子女上学。帮助204个困难职工家庭,发放临时救助金17.22万元,其中生活救助131人,救助资金9.33万元,医疗救助73人,救助资金7.89万元。至此,工会帮扶工作已经形成了送温暖工程、困难职工帮扶中心和金秋助学活动“三大品牌”,一个资金来源多元化、管理服务规范化、帮扶活动社会化的工会帮扶工作格局基本形成。

1、建立领导机制。县总工会成立困难职工帮扶中心建设工作领导小组。由县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工会主席任组长、党组书记、常务副主席任副组长。领导机构下设办公室,配备有2名专职工作人员,明确各自分工职责,使我县帮扶工作常年有人抓、有人管。

2、建立帮扶工作机制,为困难职工提供保障。我县现有职工1.2万人,其中困难职工近1100人,占职工总数的9%。帮扶对象不断扩大,为认真落实上级工会和党委的精神,顺应时代发展要求和困难职工新期待,切实解决困难职工的生产生活问题,我们主动转变思维,积极调整

思路,借助帮扶工作平台,大力实施“送温暖工程”,围绕困难职工在就业、生活、子女上学、住房、医疗等方面的突出矛盾和问题,帮扶内容不断拓展,帮扶方式不断创新,工会送温暖工程由此真正实现了经常化、制度化、社会化运作。赢得了党政肯定、职工认可和社会好评。

3、“送温暖”活动取得新的成效

一是建立健全困难职工档案。到目前为止,已建立困难职工档案1196户,并实行网络动态管理;二是坚持开展春节“送温暖”活动。为做好一年一度困难职工春节慰问工作,2006年以来,我们通过号召基层工会组织广大职工捐款、上级工会补助、县总工会争取部门支持、财政拨款等渠道共筹措资金102万元,走访慰问117家困难企业1800多户困难职工、劳动模范和农民工家庭,为党和政府分忧,为职工群众解难。三是配合有关部门认真做好下岗职工基本生活保障的调查摸底和再就业培训,多渠道实现帮扶工作。至今,全县已实现再就业680人,其中:从事“4050”公益性岗位的有220人,个体经营130人,其他就业330人。免费为下岗、失业职工举办电脑、电焊、氧焊、烹调等技能培训班共4000多人次。

4、会员优惠基地建设、职工医疗互助保障工作有新的突破

县总工会积极开展情系职工、服务会员活动,从工会组织有能力承办的内容着手,建立会员优惠服务基地,提高会员证的“含金量”。一方面,经过积极协调沟通,确定了县人民医院、民族医院、妇幼保健院为会员优惠医疗服务定点单位,并规定每年7月份起,凡是在这三家医疗单位进行体格健康检查、妇科检查、辅助就医检查(B超、心电图、放射、检验)的均可凭工会会员证享受收费规定的八折优惠。与此同时,县医院还同意每年为全县劳模免费体检一次。另一方面,扎实推进了职工重大疾病医疗互助保障工作。7年来,累计参保单位150个,参保职

工达8816人,累计份数12812份。给付互助保障金达到了30万元,发放慰问金0.9万元,发放临时医疗救助金4.25万元。使68名患病职工减轻了医疗负担,缓解患病职工家庭的经济困难。如广厦水泥有限责任公司李东蓉,2010年被百色右医学院附属医院诊断为乳腺癌,须进行手术医治,医药费共开支7万多元,公司为其垫支5万元多的医药费,她自己感觉压力很大,再也不好意思向公司开口借钱,在这关键时刻,县总工会送去了医疗救助金2000元和互助保障理赔15000元(共计17000元)到她手中,她才下定决心继续化疗,现病情得到好转,她又回到岗位上继续上班。象李东蓉这样只是上千个受惠于帮扶中心的困难职工的一个缩影。帮扶中心通过兴办职工互助保险等活动,在国家法定的基本社会保险之外,为困难职工再构筑一道补充保险屏障,在社会救助体系中发挥拾遗补缺、救急济难、排解矛盾的作用。

5、工会履行维权职能有了新起色

(1)、认真做好信访接待工作。十几年来,共接待职工群众来信来访30起80人,其中集体签名来信3起派代表上访20多人次。对职工的每一次来访都能做到有人交办、有人答复,有人处理。如:县广厦水泥有限责任公司职工卢兵因被解除劳动关系而上访,我们通过多次与其主管部门协调,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共同督促,使这位职工的公职得到了恢复。又如:广厦水泥有限责任公司22名内退人员,要求一次性领取工龄经济补偿金及相关费用,经调查,这一要求并不违背河政发[2003]86号文件有关企业改制的规定。经协调,在2006年7月底前全部兑现了18名符合内退人员的经济补偿金。十几年来,信访处理率达100%。

6、积极参与全县国有企业改制工作。改制中,对每一个企业的改制方案能认真审核,把好程序关,并对职工合理、合法的要求和建议、主张,能积极向县委、政府及有关部门反映,使他们的合理化建议得到了

采纳,从而保证了职工合法权益不受侵害,维护了职工队伍的稳定。至今已有13个国有企业的改革方案,在单位职工代表大会上得到了通过。其中:巴马制糖有限公司、广厦水泥有限公司已经兑现了职工经济补偿金。

二、主要做法和措施

在实施帮扶的过程中,我们始终立足不同群体,围绕突出问题,坚持因情施策、区别对待,不断创新工作方法,切实增强帮扶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1)、整合社会资源,实行全面帮扶。我们开展了“三走进”帮扶活动。在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中,根据上级党委的要求,县四班党员领导联系帮扶了22个企业,每个处级干部与困难职工结对子、认穷亲2户以上。全县22名处级干部联系特困职工48名。县总工会干部职工也帮扶困难企业5个,困难职工7人。这次活动,为困难职工送去慰问金(品)1.58万元,其中:处级干部送去慰问金(品)1.44万元,县总工会干部职工送去慰问金(品)1400元,切实帮助困难职工解决了生产和生活中的突出问题。进一步扩大了帮扶范围,增强了帮扶能力。

⑵、积极争取县委、县政府重视和支持。县委把工会工作纳入党建目标责任制,列入了全县“三个文明”建设考核。同时,县委组织部、县总工会还联合下发了《巴马瑶族自治县关于进一步加强“党建带工建、党工共建”工作意见的通知》,从而得到各单位党组织的协助和配合,使全县上下形成了齐抓共管帮扶工作的新局面。县财政从财力上给予大力支持。县财政将“送温暖工程”经费列入了财政预算。同时,县财政还给予帮扶中心硬件建设5万元,困难职工帮扶中心启动资金3万元。

(3)、借助机关力量,实施政策帮扶。一方面,我们要求劳动、民政等部门充分利用政策资源优势,实现社会保险、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对被

联困难职工的广覆盖。另一方面,我们要求广大干部深入企业宣传《劳动合同法》等劳动法律法规,督促企业整改未签劳动合同、合同不规范、五项社会保险不到位等问题,推动企业落实职工合法权益。目前,通过主动与政府有关部门协调,通过信访接待、解决劳动争议、提供法律援助等形式,积极参与解决职工权益被侵害案件,将矛盾及时化解在基层,避免群体性事件的发生;另一方面,借助帮扶中心最直接了解困难职工实际情况、思想动态的优势,及时收集、整理、上报相关信息,为政府决策提供参考和依据,构建起一条职工群体反映诉求、排解矛盾的绿色通道,从而在维护社会稳定中发挥“减压阀”的作用。机关资源得到整合,政策帮扶的成效进一步凸显。

三、存在问题

一是困难职工帮扶工作的政策依据和法律依据不够规范完善,缺乏可操作性,理由不够充分,做帮扶工作腰杆不够硬,底气不足,开展工作难。二是劳动力市场就业总量过剩和结构性短缺同时并存。地区之间、行业之间和不同职工群体之间的收入仍然存在差距,广大职工特别是普通职工收入长期偏低的问题没有得到根本解决。

四、几点建议

县级工会困难职工帮扶工作是一项涉及人数之多、范围之广、工作领域宽、政策性强、原因复杂、需要资金多、解决问题难的民心工程。要使该项工作做好、实践好,需要各级党委、政府的高度重视,全社会的关心支持,各级工会组织精心组织、积极运作,才能提高困难职工帮扶工作正常化,规范化和整体化水平。

一是完善相关政策法规的问题。困难职工作为特定的社会群体,将在一个较长的时间内存在,工会要搞好困难职工帮扶工作,必须有法律的支持。建议上级工会组织及时向立法机关和政府呼吁,以法律法规形式

把困难职工帮扶工作的对象、手段、主体、动作模式和经费来源进行明确。

二是关于帮扶整体格局的问题。帮扶工作是政府的职责,要根本上解决困难职工的问题,必须要不断拓宽与政府有关部门协调解决困难职工问题的渠道:建立定期联系、沟通和共同解决问题的制度,积极争取有关方面的政策支持、资金支持、信息支持。要建立大帮扶的组织体系,坚持要党委领导、行政主导、工会动作的工作格局。

三是建立帮扶中心工作长效机制,不断提高困难职工帮扶中心的整体水平。(1)注重投入抓好硬件设施建设,提高中心的整体水平。(2)注重抓好软件设施建设,实现困难帮扶中心管理制度化、规范建设,不断提高中心的管理水平。(巴马县总工会覃冬梅)

篇2:帮扶工作5年发展历程回眸

湖北宜昌经济开发区成立于1988年9月,1992年被批准为省级经济技术开发区,1999年被批准为省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是湖北省重点支持发展的省级开发区、国家级产业转移承接地、国家级循环经济试点园区,拥有国家级高新技术创业中心、国家级知识产权交易平台,下辖湖北深圳工业园、东山园区、猇亭园区、白洋园区四大园区,规划面积近100平方公里,已开发和正在开发面积54平方公里。开发区成立20年来,取得了令人瞩目的发展成就。站在新的起跑点上、面临新的历史发展机遇期,如何科学谋划新一轮发展,进一步优化创新环境,打造竞争优势,推动“二次创业”,实现区域经济社会的科学发展、创新发展和可持续发展是摆在开发区人面前的新课题。一、二十年的主要成就

开发区成立以来,始终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发展为第一要务,以招商引资、项目建设、产业培育和环境优化为重点,致力于将开发区建设成宜昌对外开放的窗口,高新技术产业的示范基地,全市经济社会新的增长点,体制机制创新的实验区,城市规划建设的样板,开发区在宜昌经济中的龙头作用得到进一步发挥,在沿江突破中的重要作用进一步显现。

1、经济实力大幅提升。一是经济总量快速增长。2007年开发区地区生产总值和规模工业总产值分别达到了37.5亿元和137.2亿元,年平均增长速度达到了30%以上,地区生产总值是1988年的350倍。二是高新技术产业发展迅猛。2007年以精细化工和生物医药为主体的高新技术产业在全区工业增加值中的比重共占46%,高新技术产业规模进一步扩大,高新技术产品产值和增加值保持全市第一。三是财政收入逐年增加。2007年,地方财政总收入3.8亿元,增长42.9%,税收质量进一步提高,税收占一般预算收入的比例达到94%。四是产业集群快速壮大。开发区目前形成了精细化工、机械制造、生物医药、电子信息和轻工食品等五大产业集群。截至2007年底,五大产业集群年产值占全区工业产值比重达70%以上,产业集聚效应明显。

2、招商引资成效显著。20年来,开发区共引进各类项目300多个,合同投资260多亿元,其中工业项目90多个,合同投资210多亿元,吸引了世界500强企业日本三井物产、世界第二大钢琴品牌日本河合乐器制造所KAWAI钢琴、德国舒尔茨、中国宏达控股、中国南玻集团、香港光盛、杭州贝因美、宁波太平鸟、武汉人福等一批知名企业落户。一是不断创新招商方式。近年来,我区积极抢抓沿海产业转移机遇,借助园区平台,立足长三角、珠三角、闽三角等地区重点城市,采取大员上阵,领导亲自抓招商;主动出击,组织专班抓招商;派驻小分队,实行驻点招商;办好节会,搭建平台抓招商;通过已落户客商现身说法,抓好以商招商;加强网络平台建设,实施网络招商。二是大力优化投资环境。加大基础设施建设力度,东山、猇亭两个园区累计完成基础设施建设投资50多亿元,不断完善园区水、电、路、管网等基础设施。深入开展转变机关作风,对重点项目实行跟踪服务、全过程服务、零障碍服务,为投资者提供最便捷高效的服务,营造重商、亲商、安商、稳商的浓厚氛围,确保客商招得来、留得住。三是抓好项目落地建设。对新引进的项目,建立和完善开工联动机制、协调督办机制以及项目履约督查机制,实行一个项目、一名责任领导、一个责任部门、一名联络员,明确责任目标,全力以赴推进项目建设。

3、创新能力不断增强。开发区坚持工业兴区、科技立区的原则,充分利用园区工业企业的产业优势和高校的科研优势,制定鼓励科技发展、产学研合作、科技孵化器建设的科技政策,不断加大高新技术产业和企业培育力度,有力促进了高新产业发展和企业自主创新。通过实施人才战略构筑人才高地,集聚高端人才。全区现有省级以上各类技术中心11个(其中国家级技术中心一个);全区高新技术企业达34家(其中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6家),占全市高新技术企业总数的50%左右;人福药业、三新磷酸等 12家企业进入宜昌市重点培育的高新技术企业行列,占全市重点培育高新技术企业的77.8%;在全省实施的五个一百工程中,全区有8家企业入选;大专以上人员占企业从业人员的比重为39%。2006年至2007年,区内企业共承担省级以上科技项目19项,全区共有177项专利申请被受理,110项专利被授权。

4、城市建设日新月异。开发区按照“设施条件最好、行政效率最高、社会服务最优、交易成本最低”的标准,坚持“政府投资、企业带资、银行融资、招商引资”的多元化筹资机制,不断加大园区基础设施建设投入,加快园区供电设施、给水设施、道路工程、污水处理工程、供热工程、排洪工程、天然气工程、绿化美化亮化工程建设,完善园区功能,提升园区形象。同时,配套建设各种生活设施,不断完善服务功能。从起初功能单一的工业园区,建设成为集产业、科技、教育、研发、居住等功能一体的,城市功能较为齐全、基础设施完善配套的初具现化化和人文化的宜昌新城。到2007年底,东山、猇亭两个园区累计完成基础设施建设投资50多亿元,东山建成区面积达11.2平方公里,区内10条主次干道路网已全线贯通,绿地面积??公顷,绿化覆盖率达?%。至2007年底,开发区人口已达14万,是1988年开发区成立之初的17倍。扎实推进国家卫生城市、国家文明城市、国家环保模范城市创建工作,加强城市管理,区域环境明显改善。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不断完善生产生活服务功能,商贸基础设施进一步完善。房地产业发展迅猛,国内知名房地产企业纷纷进驻。

5、园区体制不断完善。2004年7月,市委、市政府决定将宜昌开发区和猇亭开发区合并,实行“一区多园”管理体制,开发区“一区多园”管理体制初步确立。2007年4月,经省政府授权、省发改委批准,正式将白洋园区划入宜昌开发区;2008年4月省政府正式批准宜昌设立湖北深圳工业园,“一区多园”管理体制和发展思路进一步完善。“一区多园”体制调整以来,开发区发生了巨大变化。一是经济得到飞速发展。2007年猇亭园区完成工业总产值92.5亿元,高新技术产值19.17亿元,分别是2004年的2.04倍和35倍。二是大项目快速集聚。“一区多园” 以来,猇亭园区共引进投资过亿元的工业项目30多个,协议投资总额超过130亿元。南玻多晶硅、兴发化工、三新磷化等一批对宜昌未来经济发展有重大影响的项目快速集聚猇亭园区。三是基础设施明显改善。“一区多园” 以来,开发区坚持多元化投资体制,累计投资6亿元,不断完善园区水电路等重要基础设施,园区承载力和吸引力不断增强。随着白洋化工园区和深圳工业园的相继启动和发展,宜昌开发区的功能分区将更加完善,发展后劲将不断增强,开发区经济将得到进一步飞速发展。

6、社会事业持续发展。一是基础教育全面发展。截止2007年底,全区共有中小学7所,有力解决了在开发区投资创业和生活居住人群的子女上学问题。二是卫生事业及社区建设日趋健全。到2007年底,全区共有医疗机构33家,社区卫生服务站4家,社区服务体系和功能进一步完善,东山花园社区居委会党总支受到省委组织部表彰,获得“社区党建示范点”称号。三是社会保障事业稳步推进。企业参保范围进一步扩大,失地农民基本养老保险稳步推进,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有序启动,2007年共有4268人享受低保补助,新增就业1820人。四是农民收入大幅增加,2007年农民人均纯收入达4400元,同比增长8.8%,人均增加306元。二、二十年的发展经验

回顾20年来的开发区建设发展过程,开发区始终坚持解放思想、开拓创新,走出了一条适合开发区实际的发展之路。

1、创新是动力之源。20年来,开发区坚持走制度创新和技术创新之路,加快建设创新型开发区,极大地提升了开发区的科技创新能力和核心竞争力。通过推动体制创新,建立“小政府、大服务”精简高效的新型管理体制;通过创新人才政策,吸引了高端人才集聚;通过技术创新,运用高新技术改造传统产业,提高传统产业的科技化、现代化水平,有力地推动了开发区科技创新能力的提高。

2、开放是兴区之本。20年来,开发区把握自身优势和发展规律,不断拓宽引资思路,大胆实施开放战略,为全区实现跨越式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坚持大项目带动战略,注重对投资亿元以上的大项目,特别是世界500强和中国500强企业的引进,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坚持创新招商理念,实现从“招商引资”向“招商选资”的转变;坚持“以民引外”、“以外引外”、“以产引外”,走出一条存量与增量共同推动的新路子。

3、工业是强区之基。20年来,开发区着力扶持和推进高新技术发展,培育发展特色产业集群,逐步增强区域经济的综合竞争力,形成了现代大工业的整体框架。充分利用区位优势、服务优势与人才优势,抢抓国际国内产业转移的机遇,精心培育形成了精细化工、机械制造、生物医药、电子信息和轻工食品等五大产业集群,产业竞争力不断提升。

4、环境也是生产力。20年来,开发区始终把综合环境建设放在突出位臵,大力加强软硬环境建设,打造和谐的社会、人文、生态和自然环境,不断提升区域综合竞争力。坚持产业发展与社会展有机结合,促进了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坚持经济发展与保护生态有机结合,以“美化、洁化、亮化、序化”为目标,打造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可持续发展环境;坚持把经济发展与城乡统筹有机结合,加快建立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为区域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有力保证。

三、科学谋划新一轮发展

当前,宜昌开发区正在宜昌市委市政府的领导下,紧紧围绕建设省域副中心城市的目标,坚持不懈解放思想,深入推进改革创新,努力实现科学发展。开发区的经济社会、城市建设正在进入新一轮发展阶段。开发区要以高度的使命感、强烈的率先意识、清醒的忧患意识和宽广的全球视野,创新理念、创新思路、创新举措,促进开发区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1、坚持制度创新,增强发展活力。积极探索和创新体制机制,使开发区始终走在改革开放的前列,进一步创办好各类特色园区,形成整体优势和竞争合力。进一步完善开发区“一区多园”、深圳工业园“一园多点”的发展模式,实现优势互补,相互促进,共同发展,形成有利于加快发展、有利于调动方方面面积极性,运转协调、务实高效的管理体制。积极探索开发区运营体制市场化改革,鼓励引导各类社会资本投资开发区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建设。不断创新区域统筹发展机制,完善市县联动、税收分成办法,吸引宜昌市其他县市区到开发区兴办工业项目。

2、推进科技创新,增强发展后劲。加快科技创新体系建设,强化企业在技术创新中的主体地位,逐步建立以企业为主体,高等院校、科研机构为依托,市场配臵资源为基本途径的区域科技创新体系。充分发挥开发区产业优势和高校科教优势,努力构建产学研合作平台。健全科技创新激励机制,大力引导和鼓励企业建立研发中心、技术中心,大力培育和发展科技型中小企业、大力鼓励自主创新和对引进技术的消化吸收再创新,逐步提高自主研发的技术和产品所占比重。加快技术市场、技术推广体系、企业孵化中心、产学研基地等转化平台建设,促进科技成果加速转化为现实生产力。

3、促进集约发展,转变发展方式。围绕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要求,实现发展模式由外延扩张向内涵提升转型,由量的扩张向质的提高转型。通过节能降耗、循环经济、环境保护和集约用地,严格执行产业政策和环境准入标准,努力提高土地集约利用水平,进一步拓展发展空间,提高土地利用效率。加快培育发展“总部经济”,一方面大力引进国内外优强企业设立区域性总部,另一方面引导有条件的企业走出去,扩大辐射和综合服务能力。进一步改进开发区的评价体系,推动经济增长由粗放型向集约型、由资源信赖型向科技依托型转变。

4、提升招商水平,增强区域竞争力。严格按照开发区产业发展导向和集约利用土地的要求,进行科学严格的综合评估,以引进世界500强和中国500强企业为重点,确保引进项目的质量,将招商引资的重点放在资源节约型、科技创新型、产业带动型、生态环保型的项目上,重点引进高新技术、高税收、高就业,低消耗、低污染的“三高二低”项目。不断创新招商方式,充分发挥大员招商、专班招商、驻点招商、以商招商、网络招商、节会招商等招商方式方法的作用,加大引资力度,加强项目落地建设,积极承接国际国内发达地区产业转移,进一步把开发区建设建设成为现代制造业的集中区、吸引外来投资的集聚区、改革创新的先导区、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的示范区、经济发展的增长极。加强服务业招商特别是服务外包产业招商,大力引进与工业企业相配套的生产性服务业,引进和培育现代服务产业,使二、三产业协调发展,互动并进。

5、发挥产业优势,加快产业集群发展。积极发挥优势,整合资源,夯实基础,努力打造以高新技术产业为先导,高附加值产品为主体,传统优势产业为基础,具有产业规模大、技术创新能力强、经济效益好的产业集群,提升开发区产业综合竞争力。做大做强精细化工产业群、机械制造产业群、生物医药产业群、电子信息产业群和轻工食品产业群等五大产业集群。积极引进和培育新能源、新材料等高新科技产业。

6、强化园区目标功能,推进城市化进程。开发区“一区多园”体制的确立以及东山园区、猇亭园区、深圳工业园和白洋园区不同的产业发展和综合目标定位,以及不同园区基础设施的现状,决定了开发区基础设施建设要区别园区的不同情况,有重点的推进城市化进程。以各个园区规划为主导,以加大投入为支撑,以推进征地拆迁和项目建设为重点,加快基础设施和配套设施建设力度,建成一批精品亮点工程,进一步提升东山园区和猇亭园区的城市品味,以“三城联创”为抓手切实提高城市管理水平,实现由“建区”向“造城”的历史转变。

篇3:帮扶工作5年发展历程回眸

从复旦附中的发展历程我们可以看到,它从一所工农速成中学逐步成长为蜚声海内外的著名高中,其成功的奥秘到底在哪里?带着这个疑问,本刊记者来到了复旦附中,在走访了学校诸多教师和学生之后,我们的结论是:复旦附中依托复旦大学的资源优势,潜移默化地继承了复旦大学多年积淀下来的优良传统——浓厚的学术气氛,求真务实的态度,自由民主的作风。而这些学校文化特质正是它的价值所在。

以下我们选取了复旦附中校史上几个重大事件,分为三个大部分,在这些事件的勾勒下,复旦附中的发展历程和成功的奥秘也会逐渐清晰起来。

一、致力于课程与教学研究

课程与教学研究是任何一所学校都需要重点关注的方面,复旦附中也不例外。作为大学附属中学,复旦附中同样拥有着令人称羡的民主、宽容、进取的学术气氛,在这样浓郁的学术环境中,复旦附中教师们的潜能被有效激发,在各自的学科教学领域中取得了丰硕的成果。

学科教学探索

1999年10月23日,复旦附中2000届3班高三文科实验班举办了“学魂重铸——复旦大学附属中学首届论文答辩会”。学校聘请了北京大学、复旦大学等国内知名教授钱理群、韩峰、陈尚君、骆玉明等任评委。时任复旦大学中文系主任陈尚君说:这次中学生答辩会是“历史上第一次”。

复旦附中文科实验班的雏形是上世纪80年代初期的复旦附中文科班,著名中学语文特级教师卢元、过传忠等先后为该班上课。1997年9月,在黄玉峰老师提议、校领导及学校语文组的大力支持下,复旦附中正式开办了文科实验班。十余年来,张大文、徐传胜、黄荣华、王白云等老师也参与了文科实验班的实验。张大文老师还自编了实验教材《语文》(1~4册)。多年来,文科实验班开设了十余门课程,主要有“书法欣赏”“鲁迅世界”“汉字单元文化”“李白与杜甫”“说苏轼”“诸子赏读”“聆听现代诗的足音”“现代主义小说欣赏”“生活中的哲学”“游学”以及“《史记》研读”等。

在“应试教育”将学生的生存与发展空间日益压缩的时候,复旦附中所进行的文科实验,是在“大语文”教育观支撑下的探索,是试图给学生奠定一个广阔的人生发展背景,在古今交汇、东西交融中获得一种全视角的可能性。因此,哪怕这个背景异常模糊,但只要有这样的一个背景存在,这样的实验也就有了它的意义。因为有了这个背景,学生就有了更大发展空间的可能性,有了更多发展方向的可能性,有了更从容、更诗性地生存的可能性。文科实验班是复旦附中语文教改中的重要一步,从很大程度上说,它具备了教育创新的元素,也是复旦附中教师们在各自学科领域中孜孜不倦地探索的一个缩影。

其实,不仅仅是语文学科,在学校求真务实、兼容并包的学术风气的熏陶下,多年以来,复旦附中各个学科的教师都在各自的学科领域作出了探索,并取得了不菲的成绩。

自上世纪80年代中期开始,由曹淇等老师牵头,政治组教师开始探索和实践时事政治课。十多年来,作为一种研究型课程的时事政治课已经达到成熟与规范化——在课时安排、课堂教学结构、教学形式与内容等方面都形成了较为完整的“时政课自主探索模式”,这也成为复旦附中政治教研组的一大特色,吸引了许多兄弟学校前来“取经”。如今,这一课堂教学模式早已在全市各中学推广,成为复旦附中为政治课教学改革所作出的重大贡献。

早在上世纪80年代,在绝大多数学校的英语教学还在使用传统的“语法教学法”时,复旦附中英语教研组意识到了语言教学应从实际应用出发,大胆开拓创新,开始了英语交际教学和听说教学。教研组以语言功能为纲,培养学生的语言交际能力和听说读写能力。为推广这些经验,上海市教育局特意在复旦附中召开了现场会,邀请了全市高中英语教研员观课、评课。

化学学科教研组同样也为学科教学的探索做出了重大贡献。复旦附中化学组从上世纪80年代早期就开始对学生进行化学实验考核。考核时间在高二第二学期期末。这是学校化学组重视学生科学素养培育,推进化学教学改革的重要举措,也为后来上海市高中全面实施实验考核积累了宝贵的经验。

自上海二期课改以来,复旦附中就成为了上海二期课改实验、展示、交流的重要基地。复旦附中的教师们也为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推进作出了卓著的贡献。十余年来,复旦附中教科研室、各教研组举办市级以上各种教育教学研讨活动一百多场(次),完成市级以上课题十余项,共有十余人(次)获得市级以上教改优质课评比奖项,为推进复旦附中的教育教学改革,推动上海市的基础教育工作,都起到了重要作用。

与此同时,一批教师积极投身教材建设,参与新时期全国或上海市的教材、教参的编写工作:吾用纬老师参与编写了全国版高中教材《电子制作》;过传忠、步根海两位老师参与了上海一期课改高中教材《语文》(H版)(实验本、试用本)的编写与修订,徐传胜老师参与了修订;陈锡麟老师参与了上海一期课改高中教材《英语》的编写;王运生老师参与了上海一期课改高中教材《化学》(H版)的编写;李峻老师参与了上海一期课改高级中学选修课本(供三年级文科班用)(实验本)《历史教学参考资料》的编写。

校本教材研发

2005年9月25日,复旦附中举行建校55周年庆典活动。借此次庆典之力,学校推出了复旦附中拓展型课程系列校本教材5种,由学林出版社出版;创建了“复旦附中校史室”。此后,学校在教科研室杨士军老师的组织下,不断推进校本教材的编撰工作,先后推出校本教材二十余种,由复旦大学出版社出版。

校本教材是许多学校都在进行探索和开发的项目,而锐意进取的复旦附中的教师们,也早早地走在了前列,使校本课程的开发成为复旦附中重点开展的一项教育教学实践活动。以环境教材为例,在过去的20年里,复旦附中先后出版了12本环境教材,并在不少上海高中所开设的环保课程中被使用,复旦附中也因此成为上海高中环境教育的先行实践者和探索者。

上世纪80年代中期,复旦附中就成立了校环境教育备课组,编制了环境教育大纲,率先在高中开设环境保护课程,课程主要任务是“普及环境教育,给学生传授有关环境的科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这在当时吸引了众多学生参与,也激发了他们的环保热情。1992年,陈国新主编的《环境科学基础》正式出版,标志着中学环境保护系列教材的开端。之后多年,以宣传环境保护、环境科学知识和技能为主的教材相继诞生,如1993年出版了《海洋开发的今天和明天》、1994年出版了《生命的摇篮——海洋》等,不仅在学校作为必选、选学等教材,还被兄弟学校选用。由于在环境科普教育方面的示范辐射,复旦附中在1995年荣膺全国环境教育先进集体,此后又获得首批上海市绿色学校称号,有6位教师先后获得市级以上环保领域的荣誉。

学校环境教育得以深入,还在于一批青年教师在老教师的激励下传承、成长。1999年,由杨士军老师主编的《环境与发展》由上海科技出版社出版,在被作为选修教材使用的过程中,时有外校同行来复旦附中交流。基于此背景,《环境与发展》这本用专题十八讲来“普及环境科学与可持续发展理念,以此发展学生心智、展示才华、满足需要”的教材,开始被诸多学校接受。自2003年9月开始,这本教材被认定作为全市中学拓展型教材,外省市近20所学校也有使用,至今,《环境与发展》已连续11次印刷,总印数逾8万册。

进入新世纪以来,复旦附中明确了作为选修课程的环境教育,应体现“努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要注意对学生日常环保行为养成的影响,引导学生成为环境保护的生力军”。自2002年起,杨士军老师尝试开设“高中环境保护专题五讲”,涉及全球暖化、循环经济、新能源利用、湿地保护与环境管理等环境科学发展的前沿领域,其编写思想更注意给予学生环境保护行动和实践的指导,更关注对学生环保的示范教育及影响。2007年,杨士军老师受邀参与上教版《绿色探索者》的编写,试用两年后,现已正式成为全市高中环境教育教材。2009年9月《环保——生存之道》面世,这本书引导大家学习环境保护知识,养成对可持续发展的良好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也帮助了大家理解“环境—生存之道”的哲学内涵,激活并科学谨慎地思维。

除了环境教育的校本教材以外,由特级教师郑胤飞带领,复旦附中化学组教师经过多年努力,编写了校本教材《化学》及配套练习,并于2005年秋季启用。2008届学生三年全程使用这套教材,许多学生由此对化学产生了浓厚的兴趣,高三时有一百三十多名学生选择了加试化学,这一人数明显高于往届学生。

正是在学校浓郁的学术风气的影响下,复旦附中的教师在各自的学科教学领域锐意进取,脚踏实地地进行着研究和探索。一所学校的教育科研建设,需要的就是这样的求真务实、兼容并包的学术风气。复旦附中正是继承了这样的优良传统,几十年如一日,才能够在学科教学探索和校本教材建设上取得累累硕果。就像复旦附中前任校长谢应平所说:“以不变应万变。”“不变”就是要建立教学常规和教学秩序,就是要按教育规律、知识发展规律、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办学,实施有效教学。“变”就是要与时俱进,为培养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的人才打下扎实基础。

二、充分用好大学资源来促进附中的教育教学工作

办学需要资源。大学附中的最大资源就是大学。大学对附中来说,无疑是一个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教育资源宝库,在教学、科研、服务社会三个方面有着不可替代的优势。作为复旦大学的附属中学,近水楼台先得月,复旦附中在国际交流、名家讲坛、教材编写、实验室建设、活动指导等各方面都得到了复旦大学的支持和帮助,有了高校优质资源的“保驾护航”,才使得复旦附中走上了平稳快速的发展道路。

对外交流

2009年11月13日,正在新加坡进行国事访问的中国国家主席胡锦涛,参观复旦附中姐妹学校——新加坡南洋女子中学时,与在复旦附中课堂上课的两校师生视频连线。中国中央电视台、新华社、人民日报,以及新加坡当地媒体都报道了这一事件。这是对复旦附中在走向世界、创造一流中学的历程中,加强海内外教育交流、大力传播中华文化举措的极大肯定和鼓舞。

2009年11月13日,中国国家主席胡锦涛在新加坡南洋女中与在复旦附中课堂上课的两校师生视频连线。这一重大事件意味着对复旦附中多年来加强海内外教育交流、大力传播中华文化举措的极大肯定与鼓舞。

回溯到1984年,在当时的复旦大学校长谢希德先生大力支持和悉心关怀下,复旦附中校长徐继文、徐志新大胆开拓,使复旦附中迈出了国际交流的第一步——1984年与美国方面达成协议,复旦附中从1985年开始每年派一位英语教师去美国中学交流、进修一年,以进一步提高英语教师的业务水平和教学能力。此后,复旦附中的对外交流不断拓展。至2010年5月,复旦附中已同美国、加拿大、英国、德国、法国、澳大利亚、俄罗斯、日本、韩国、新加坡等十多个国家及我国港澳台地区的中学或教育机构建立了友好合作关系。

今天,随着海内外知名度的不断提升,复旦附中的国际交流也日益增多。复旦附中之所以能够获得如此多的交流游学的机会,很重要的一个原因就在于它得益于高校附中的天然优势。作为知名高校,复旦大学对外交流活动非常频繁。因此,复旦附中牢牢把握住契机,充分利用这一优质平台,开展国际交流活动。同时,复旦附中自身所取得的成绩也是增强国际交流合作的重要因素,这两个因素相得益彰,进一步推动复旦附中对外交流的规模扩大和质量上升,形成了良性循环。如此广泛开展的国际交流活动,不仅提高了复旦附中自身的国际知名度,同时也在与国际教育的比较中拓宽了视野,学会了从国际视野上去思考,为复旦附中的教育教学与师生发展增添了新的活力。

名家讲坛

2005年4月12日,复旦附中55周年校庆校友系列报告开讲,中科院院士沈文庆校友做首场报告——《努力学习,潜心研究,大胆创新,坚持诚信》,深受学生欢迎。此次报告是复旦附中著名课堂——“名人讲坛”开讲的先声。

深受复旦附中师生欢迎,又独树一帜的“名人讲坛”,是复旦附中的一大特色。从2005年4月12日开设第一场名人讲座以来,至2010年6月,受邀赴复旦附中“名人讲坛”的演讲者来自各领域的知名人士已有48名。其中包括了杨雄里院士、王迅院士、闻玉梅院士、黄春辉院士、王威琪院士、陶瑞宝院士以及陈思和、阎连科等教授、作家。他们的演讲从知识的广度和深度,从人格、精神和学养等方面给复旦附中的师生以全方位的影响,成为名副其实滋润复旦附中全体师生的精神大餐。

得益于高校附中的得天独厚的条件,一方面使得复旦附中的学子和教师能够经常性地聆听知名专家、学者、教授的精彩演讲,使得高校的精神潜移默化地在复旦附中师生的心中牢牢扎根,代代相传。另一方面,复旦大学在课程教材建设以及实验室建设方面也给予了复旦附中很大的帮助。比如:复旦附中自主编写的信息学基础和电子教材等,就是在复旦大学教师的具体指导下完成的。还有在2003年9月正式投入使用的复旦附中“大学基础物理实验室”,作为上海市中学第一个此类实验室,里面也少不了复旦大学的支持。而平时学校的学生社团的活动、拓展型课题研究,也时常会得到来自复旦大学的专家和研究生的指导。从这一点上来看,复旦附中作为大学附中,充分利用了自身天然的资源优势。可以说,复旦大学的丰厚资源滋养了一代代复旦附中的师生。

三、把指导和促进学生自主发展作为办学基本思路

复旦附中在上世纪80年代就开始把45分钟的一节课压缩为40分钟,让学生有更多的时间和空间去自主发展。必修课、选修课、活动课满足了学生的求知欲望,使他们乐学、善学、会学。而复旦附中学生自主管理委员会更是成为了复旦附中学子尽情发挥他们才华与个性的大舞台,更使得“四主精神”深入到每一位复旦附中学子的内心。可以说,指导和促进学生自主发展是复旦附中一贯所坚持的办学基本思路。

学生社团

2009年3月,复旦附中模拟联合国社参加在北京大学召开的模拟联合国大会,获得全国“五佳社团”荣誉称号,并荣获北大模拟联合国大会五周年杰出贡献奖,指导老师丁恒荣获五周年突出贡献个人奖。该社团也成为复旦附中学生社团的一面旗帜。

复旦附中模拟联合国社所取得的辉煌成绩是多年以来学校所开展的诸多社团活动的一个缩影。复旦附中第一个社团——文学社于1990年建立,在这20年间,复旦附中一个个学生社团成长、壮大,生生不息。如今,复旦附中先后有56个学生社团成立,这些形形色色的社团丰富了复旦附中学子们的课余生活。这些社团既包括了老牌的文学社、合唱团、棋社、业余无线电台兴趣小组。也有新兴的陶艺社、街舞风雷社、模拟联合国社、辩论社。而就在今年,还陆续诞生了城市定向社、编辑之家社、Fashion Forward社、E-T礼仪社、乐活社、心理社,从这些社团的演变发展中我们也可以看到,这是真正属于学生自己的社团,复旦附中民主开放的氛围使得每一个学生的梦想在努力之下都能实现,这也大大激发了学生们的热情,投入到属于自己的那片广阔天地。

复旦附中的学子们在课程学习之余,投身到各自感兴趣的组织活动里去,于知识是一种补充,于性情是一种陶冶。社团的组织者们不断把所想发展成所为,接力棒中传递的是对社团活动的热爱,更是一脉相承的社会责任和团体光荣。复旦附中之于社团,是沃土,是方向,是展示羽翼的坚实舞台。复旦附中民主开放的精神氛围更让社团活动实在而生动,创新而富有朝气。社团之于附中,是星光一点汇成星光灿烂,是多彩的诠释。社团用自己的方式注释着复旦附中生活的又一面动人姿态,展示着复旦附中学子“学做全人,争做主人”的不懈追求,体现了复旦附中学子的风貌。

模拟联合国是由世界各国官方和民间团体特意为青年人组织的活动。在会议期间,代表们将面对国际社会中现实存在的巨大冲突并对各种可能的危机,在联合国的程序和背景下参与激烈的辩论和斡旋,指点江山,激扬文字。这个活动对于批判思维、公开演讲、求同存异,以及独立研究能力的锻炼更赋予了学生终身受用的技能。复旦附中模拟联合国社成立于2004年,成员人数迄今已达到二百余人。在这6年的成长历程中,复旦附中模拟联合国社不断吸收有敏锐洞察力并且勤于思考的学生,不断提高自身的实力,通过各种活动、会议、课程为有才能、有兴趣的学生提供平台,施展才华、锻炼能力、充实自我。复旦附中模拟联合国社也在模拟联合国的舞台上叱咤风云——连续五年获得北京大学会议组委会颁发的“最佳组织奖”,迄今为止是国内唯一获此殊荣的社团;是中国中学生第一个获选美国联合国总部参会资格的社团以及亚洲唯一受邀参加美国普林斯顿大学模拟联合国大会的社团;在2009年北京大学模拟联合国大会上,被评为“五佳社团”以及“五周年特别贡献社团”。

说到学生的课余活动,不得不提及复旦附中的图书馆。复旦附中图书馆1950年随学校一起诞生。60年来,图书馆几经搬迁,直到1999年进行了全面的布局调整并逐步形成了现在的格局。其拥有馆藏图书10万多册,电子图书15000余册,各类中外报刊近400种,电子文献千余盘。为了使学子们爱上阅读,馆长阎衡秋和馆员们积极开展阅读指导工作。为了了解当下学生感兴趣的图书资料,图书馆为此专门制作了一本学生需求册,每页都是学生的要求,需要查阅什么资料,看什么书,都由图书馆工作人员定期回复,有些在书库中有,有些则予以批准进行购买。此外,在图书指导课上,馆员们也会指导学生去看一些好书,这样能有效地提高借阅率。图书馆也会定期地张榜各班的借阅率以及借阅内容,请班主任配合,达到在学生中产生良性竞争的效果。

在图书馆全体成员的努力下,复旦附中图书馆2001年获得上海市中小学读书指导委员会颁发的“上海市读书活动先进集体”称号,2002年被评为上海首个“中小学示范图书馆”。馆长阎衡秋获得2005~2007年“全国中小学图书馆先进工作者”称号,2008年12月当选上海教育电视台、上海教育报刊总社评选出的“2008上海教育十大新闻人物”。

自主管理

1990年开始,复旦附中学生自主管理委员会成立,从此就成了复旦附中学生尽情发挥他们才华与个性的大舞台。

作为国内较早成立学生自主管理委员会的高级中学,复旦附中并没有把自主管理挂在口头上,而是付诸行动。从那时起,成为拥有“四主精神”的人成了每一位复旦附中学生心中的目标。复旦附中的学生们管理着他们能管理的事,解决他们自己能解决的事,做着他们力所能及的事。

自主管理委员会全体委员通过每两年一届的复旦附中团员代表大会、学生代表大会(“双代会”)民主选举产生。委员会由团委、学生会与仲裁委员会三个机构组成,所有日常事务均由这三个部门沟通协商并处理。团委下设组织部、宣传部、调研部、网络部、邓小平理论读书会;学生会下设校园管理部、广电部、文体部、公关部、社会实践部、学生科学院,各部门中的干事则基本于每年9月份的招聘会确定,并进行一定时间的考核。

经过“四主精神”熏陶的复旦附中学生,当他们离开学校,跨入大学的校门后,会更快、更好地融入到大学的生活中,把握好人生的坐标。因为,这样的“四主精神”与高校的精神是一脉相承的。

复旦附中的学生们是幸运的,也是幸福的。课堂之外,复旦附中为他们提供了民主、自主的成长环境,无论是遨游在图书馆知识的海洋之中,还是沉醉于名家讲坛专家学者的妙语连珠之中,抑或是在多姿多彩的学生社团活动中迸发才智。复旦附中学生们在各自属于自己的舞台上尽情展示,健康而快乐地成长。

孔子说:“六十而耳顺。”2010年,在世界各种文化大碰撞的多元时代,在世界各种信息大汇集的纷繁时代,复旦附中正以60年历练而成的耳力、目力、脑力和心力,在检视与前瞻中,在继往昔与开未来之路上,继续以从容不迫的气质,追求卓越的精神,向着大学附中的更高境界,向着基础教育的更高目标,为着师生的共同发展,探索前行。

(感谢以下同志对本文采写工作的支持:郑方贤、王德耀、杨士军、王白云、黄荣华、黄玉峰、李秋明、王运生、杜程鹏和陶小青)

篇4:帮扶工作5年发展历程回眸

百余名家齐聚助推协会精彩启程

北京齐白石艺术研究会成立于上个世纪80年代中期, 筹建者为齐白石第二代传人、著名大写意画家齐良迟先生。

作为白石老人的传人, 组建一支传播齐白石艺术的团体一直以来都是齐良迟先生的梦想。现任齐白石艺术研究会会长王印杰表示, “研究会举办的初衷围绕两个方向, 一是将白石老人的艺术成就发扬光大, 为学习白石艺术的人提供学习的平台, 第二就是改革开放为艺术创作注入了新的活力, 画画成为一项重要的文化事业, 协会的成立对于齐白石艺术继承发展、创新有重要的意义。”

作为一家民间的艺术团体, 研究会举办之初非常的不容易, 一没有资金支持, 二没有专家, 三没有办公场所, 协会工作的开展要靠自己去克服各种困难, 去解决, 而这一切的工作全部压在了齐良迟先生的肩上。

为了筹建高水平的艺术专家团队, 齐良迟先生凭借在业内良好的艺品、人品, 在初始就邀集到了启功、董寿平、何海霞、秦岭云、卢光照、程莉影、周怀民、黄均、田世光、许麟庐、阿老、廖静文、傅石霜、黄正襄、欧阳中石、沈鹏、邵大箴等百余位艺术家的参与。齐白石艺术研究会的适时出现, 恰好为他们提供了这样的平台。

齐良迟先生的辛勤付出, 为研究会的建立、成长、壮大打下了深厚的根基, 其高超的画艺和严谨的治学精神必将被研究会传承下去。

完善协会制度体系打造健康艺术社团

在齐良迟先生过世以后, 研究会几经波折, 走了不少的弯路, 但在齐白石第三代传人齐展仪接过了终身名誉会长后, 他以饱满的工作热情、宽广的心胸和负责任的担当, 团结会员、完善制度, 使得研究会的工作得到了进一步发展。

为了适应新形势下协会发展工作, 齐展仪首先打破传统的工作模式, 组织研究会主要负责人、理事及会员, 每月定期召开研究会的领导班子工作会议, 民主的协商研究会里的活动, 将之前对研究会怀有深厚感情、关注工作发展的艺术家重新联系起来, 同时让每一位会员为研究会的发展出谋划策, 使得凝聚力进一步增强。

在齐展仪先生的提议下, 研究会成立了艺术评委会, 严把入会会员的艺术水准。绘画是一种直观的平面绘画艺术, 艺术家的创作来不得半点儿虚假, 也无法藏拙。艺术委员会的成立就是严控每一位入会会员的质量, 通过作品筛选, 锻炼艺术家的绘画技艺, 从长远的角度最大限度的保证研究会的健康发展, 充分展现全会的艺术水平。为了更好为会员服务, 研究会为会员联系展馆, 定期为艺术家举办免费画展。在这个平台上, 只要会员愿意就可以进行各种艺术形式的展览, 写实的、写意的、传统的、现代的等新形式均有呈现。对于那些办展的会员而言, 通过展览, 和名家点评, 会员不断地充实自己、提高自己在艺术创作方面的水平, 带动了整体的创作氛围。

作为自主经营的民营社团, 齐白石艺术研究会发掘自身的潜能, 举办了大量高水准的展览活动。每个民营社团都明白, 要长远的发展, 必须要找到自己的生存之道。研究会领导班子通过自己的人脉, 组织力量, 在市场中找寻生存之道, 和收藏家建立情感, 为研究会创造了良好的经济来源。

研究会的领导班子还从自身出发, 对于研究会的每一份收入做到公开透明, 建立健康的财务制度。每次活动的财务支出, 齐展仪先生做到了公私分明, 只要是涉及自己花的每一分钱, 他都是自己出, 为研究会的工作开展做出了很好的表率。

与此同时, 研究会在注重实体活动开展的网站建设上也在不断完善中。通过网站为每一位入会的会员服务, 做到线上线下活动的同步协调, 这不仅扩大了研究会的影响, 也向社会展示了每一位会员的创作动态。

感恩30年发展构筑未来美丽愿景

回顾历史, 为了更好地着眼未来。几十年的时光, 转瞬即逝, 站在研究会30岁的生日里, 面对着走过的道路, 齐展仪心中一直充满感恩, 他说, 齐白石艺术研究会越办越好, 我心中一直想着, 这是全体会员的真情热爱, 是本会艺术顾问的大力支持, 无偿奉献, 理事会和领导班子成员辛勤工作的结果, 如今这么好的结果是对于我和我父亲齐良迟先生来说, 我们一直心怀感恩。研究会最初的发起人如今就只有我一个人了, 同时我又是白石老人的嫡孙, 我向每一位支持过研究会发展的人说声谢谢。

不可否认, 研究会的每一步发展都在全体成员的支持下, 遵循着白石老人艺术的这条主线, 为了让齐白石艺术的艺术遗产生生不息, 并在未来大放异彩, 从奠基人齐良迟先生到当代齐派艺术领头人齐展仪, 再到现任研究会领导班子, 他们全身心的投入到工作之中, 思考和客观地审视研究会的未来发展。王印杰说, 无论是齐良迟先生还是齐展仪先生, 从他们身上切实感受到了艺品人品个人魅力, 这是未来协会发展的基石。

上一篇:纪检监察案件检查业务知识下一篇:幼儿园六一儿童节小朋友发言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