帮扶工作进展情况

2022-06-22

第一篇:帮扶工作进展情况

对口帮扶学校工作进展情况汇报材料

对口帮扶学校工作进展情况汇报材料 自治区示范性职业学校对口帮扶南疆职业教育工作会议结束后,我校高度重视,积极主动与对口支援学校克拉玛依职业技术学院对接,就帮扶学校和受援学校按照《自治区示范性职业学校对口帮扶南疆职业教育项目实施方案》的要求,明确各项工作任务,扎实推进各项工作做了前期准备工作,现将工作情况汇报如下:

一、学校组织全体教职工认真学习对口帮扶会议精神和《自治区示范性职业学校对口帮扶南疆职业教育项目实施方案》,将帮扶工作列入今后三年学校发展的重点工作之中,与推动学校各项工作紧密结合,促进学校各项工作取得实质性、跨域式发展。

二、学校领导积极与帮扶学校领导沟通联系,就目前学校的发展现状及存在问题和今后发展的方向形成调研报告提交给帮扶学校,为帮扶学校对口帮扶提供依据。

三、7月22日——7月23日,学校邀请克拉玛依职业技术学院党政主要领导,处(室)、专业系(部)负责人一行10人到我县进行实地调研。通过召开由县发改委、教育局、人社局、泰岳工业园区等部门参加的座谈会;与学校领导、科室负责人,专业教师进行面对面的交流座谈,

实地参观了学校的硬件建设,并到泰岳工业园区用工企业实地考察,就进一步做好对口帮扶工作进行研讨,听取各方面、各层次的意见和建议,进一步明确了对口帮扶的重点工作。

四、通过双方的共同努力,现已初步制定了《克拉玛依职业技术学院与岳普湖县中等职业技术学校对口帮扶方案》。克拉玛依职业技术学院将立足受援学校实际,结合受援学校的需求,重点在管理干部和教师队伍,专业和课程建设,合作办学和联合招生等方面给予强有力的支持。

五、今年秋季开学,克拉玛依职业技术学院将选派3—5名专业骨干教师到我校进行支教,重点就学校内涵建设和重点专业焊接技术、电子电工、汽车应用与维修、建筑工程施工四个专业进行教学工作指导,使四个专业在现有的基础上做强做优。

岳普湖县中等职业技术学校2013年8月

第二篇:“第一书记”挂包帮扶工作进展情况

※※镇※※村挂包工作进展情况

一、驻村基本情况

※※村是一个人口不足260人的小村,现有党员20名,全村拥有土地200多亩。2011年村级集体收入5.5万元,主要靠收取土地租赁费,2011年全村农民纯收入8000元左右。通过调查走访,目前制约全村经济发展、社会稳定的主要因素有以下几个方面:

1、集体经济薄弱。村级集体收入5万余元,全靠收取土地租赁费,无其他经济来源。每年除去老人生活补助、党员活动、村办公经费外,所剩无几。村干部常年只发几个月的工资,前几年因发展村办煤井,至今外欠款100余万元,欠村里农户工资30余万元。

2、村容村貌较差。尽管村委有近300平方米的办公场所,但被各种煤炭加工作坊包围,粉尘污染严重,周边生产生活环境较差,村内还有部分道路未硬化。

有利因素:

1、村级班子比较稳定。村书记、村主任由※※※一人兼任,村两委其他人员工作也比较认真,现村两委人员自上任以来,工作认真,团结,无矛盾利益纠葛,村级工作班子比较稳妥。

2、村级服务意识比较强。尽管村无集体资产,外欠账

1 多,无额外收入,但村两委班子为村民服务意识比较强,在收入有限的情况下,仍对村里老人实行生活补助,可见一斑。

二、挂包工作进展情况

1、专门成立帮扶工作机构。机关单位成立了以一把手任组长、分管书记任副组长的挂包工作领导小组,并从有关科室抽取专人负责挂包工作情况,深入村内走访调查,摸清村情村况,制定工作计划。

2、积极开展入户走访。根据统一部署,已入户走访80%以上,其中机关干部每一人与该村贫困户结成了帮扶对象。第一期走访已全部进行完毕,每户100元钱、一桶油、一袋面。

3、协调参观考察活动。为进一步帮助村两委工作成员开拓眼界,提高发展意识,组织村两委有关人员参观考察了一些富裕村,听取了相关富民强村经验,并发放了部分优质农产品集锦,努力探索适合村发展之路。

4、引进一家市级龙头企业。积极牵线搭桥,成功促使一家市级龙头企业落户该村,目前该厂投资1000余万元,正在兴建日产60吨的面条生产线一条,项目占地11亩。投产后,可带动该村100亩绿色小麦基地建设。在引进同时,规范企业与村里土地租赁合同,租赁费一年一收,杜绝了以后可能产生的其他问题,维护了双方的利益。

5、推荐上报一家市级生态文明乡村建设联系点。根据

2 工作便利,推荐上报了该村作为市级生态文明乡村建设工作联系点,在联系点确定之后,积极协助村里根据联系点的基本要求,正在制定村容村貌治理方案,并根据工作职能,尽可能争取一些优惠政策。

三、三年帮扶工作目标及2012年工作打算

三年帮扶工作的基本目标是:以区委有关文件为指导,认真落实区有关挂包村的具体要求,在镇党委和挂包帮扶单位党委领导下,积极发挥指导帮扶作用,全程参与村居党组织建设,力争通过三年帮扶,基本实现五个改变。

2012年具体打算是:围绕五个明显改变,重点做好两个方面工作:

1、按天线,争项目,发展壮大特色产业,改善村容村貌。

一是依托市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引导农户与龙头企业签订绿色小麦种植合同,完善章程,规范管理,建设100亩绿色小麦基地。

二是依托市级生态文明乡村建设联系点,进一步完善治理工作方案,多方争取优惠政策,积极改善村容村貌,提高村民居住环境水平。

2、连地气,抓规范,促进社会管理水平明显提升。 把强班子、带队伍贯彻到挂包工作全工程,重点开展五必访五必问活动,找准抓住影响和制约村庄发展的突出问题

3 与原因,督促落实村级事务五代理有关规定,实现村级重大事项民主决策和党务村务财务公开,提高村级组织规范化运行水平。

四、对“第一书记”管理工作的几点建议

1、单位挂包分管负责人、村支部“第一书记”是两个身份,现在是两个身份一人挑,在责任明确到了一个人的同时,也有许多不便。原先单位成立了挂包工作机构,现“第一书记”任职发布后,只能一人来村里工作。为充分发挥单位职能,建议今后还是有两人分别行使各自职能。

2、建议“第一书记”的考核日期与单位挂包日期相符,以单位挂包日期为准。

第三篇:关于脱贫攻坚帮扶工作进展情况的自查报告

按照《关于调整部分市直及中省驻xx单位脱贫攻坚帮扶村的通知》文件精神,今年x月下旬,将我单位帮扶村由xxx村调整到xx县xxx村。目前,我单位按要求及时与xx县扶贫办、xx乡政府和xx村衔接,并选派xx同志担任驻村第一书记兼工作队队长,xx名干部帮扶xx村20名贫困户。现将我单位脱贫攻坚帮扶工作汇报如下:

一、xxx村基本情况

xx村属省定贫困村,下辖x个村民小组xx户xx人。2013年建档立卡贫困户xx户xx人,贫困面xx%,2014年至2018年底脱贫xx户xx人,下剩xx户xx人,贫困面xx%。2019年计划实现脱贫xx户xx人,下剩xx户xx人,贫困面下降至xx%,实现整村脱贫。我单位帮扶xx户贫困户中,未脱贫户xx户,已脱贫户xx户。

二、帮扶工作进展情况

(一)围绕“脱贫”大局,学习领会政策。始终紧扣“脱贫摘帽”这个目标,坚持把脱贫攻坚工作作为贯彻中央决策部署的重大政治任务,将扶贫工作列为全局工作的重中之重来抓,不断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扶贫工作的重要论述,全面认真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十三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xx代表团审议时的讲话精神,牢固树立“四个意识”,不断增强所有帮扶干部精准扶贫思想和扶贫行动自觉,今年以来,我单位党组会xx次研究脱贫攻坚工作,调整帮扶xx村以后,我单位党组专题研究了xx村的帮扶工作,安排职工学习会上认真学习精准扶贫重要论述和市县关于精准扶贫相关政策及行业部门惠农政策,为每一位干部职工下发了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精准扶贫重要论述读本和xxx脱贫攻坚“两不愁、三保障”工作手册。

(二)突出到户到人,尽快熟悉情况。为了尽快熟悉xx村的基本情况,尽快投入帮扶工作,我单位成立了由主要领导担任组长的帮扶xx村领导小组,安排帮扶干部先后于xx、xx日xx次赶赴xx村,全身心开展帮扶工作,干部到户、见面到人,开展家访、政策宣传、访亲交友以及“3+1”清零等帮扶行动,摸清他们的致贫原因及家庭基本情况,帮助完善“一户一策”帮扶方案,协助落实具体帮扶增收项目。

(三)突出宣传引导,确保政策到户。为了做到扶贫政策户户知晓、人人明白,精准落实产业扶贫政策,帮扶干部通过深入细致交流,宣讲精准扶贫政策,让群众看的懂xx县发放的惠农政策汇编,让贫困户说的清楚已享受的政策,将群众不了解的政策及时解释宣传到位。我单位帮扶的xx户享受产业奖补资金共计xx万元,其中:到户奖补养殖产业发展资金为xx万,入股资金xx万。

(四)突出志智双扶,提升脱贫信心。坚持帮扶到户、志智到人,全面激发贫困群众的内生动力,在入户走访的过程中,宣传脱贫致富的先进典型,鼓励贫困户争当尊老爱幼、勤劳致富、清洁家园的光荣户,抵制“等靠要”“黄赌毒”,引导群众弘扬好风气、养成好习惯、创造好环境、过上好日子。

(五)扎实开展“3+1”冲刺清零工作,夯实基础设施。为进一步排查出xx村“3+1”冲刺清零存在问题,切实提高解决具体问题的针对性、有效性,确保按期完成冲刺清零任务,我们组织干部进行逐户走访,着力对帮扶户安全住房、安全饮水、义务教育、医疗保障、易地扶贫搬迁、产业发展、兜底保障、户内资料规范逐户进行逐一排摸。为我单位帮扶户xxx、xxx住房面积不达标存在的问题及时联系沟通并协调解决,确保所有帮扶户住房、义务教育、医疗保障及饮水安全不出问题。

三、存在问题

xx村之前由xxx帮扶,在帮扶驻村的几年时间里,投入了许多资金,xx村基础设施面貌也发生了较大变化。调整由我单位帮扶后,距离xx村整村脱贫时间短、任务重,下剩仅半年时间,我们要在熟悉贫困户的过程中帮扶,在帮扶中脱贫。相应的工作量比较大,遇到的困难问题比较多。主要有:一是群众增收的渠道还比较单一,主要依靠外出打工,稳定脱贫难度大。二是一些贫困户发展致富项目的针对性还不够强,群众思想观念保守,发展的积极性和内生动力不足。三是该村通村油路建设中由于施工企业的原因,路两侧没有做引水沟,给路两侧的住户造成安全隐患。xxx到xxx的砂石路道路损坏比较严重,遇到雨天人畜难行。

四、下一步工作打算

根据xx村的实际发展需求,我单位将继续弥补弱项短板,重点做好以下工作:

一是持续完善帮扶计划。按照四类分类情况,进一步完善帮扶户“一户一策”方案,继续开展跟踪入户调查,结合群众意愿,完善落实2019-2020年帮扶计划。二是协调改善基础条件。积极争取各类扶持项目和资金,改善影响群众生产生活的基础设施问题,目前,xx村通村道路还有两个自然村的道路为砂石路,需要硬化,正积极协调xx县统筹资金,修建xx组至xxx组3公里水泥路,解决农户行路难的问题。三是强化宣传引导提振发展信心。进一步强化政策宣传,提高群众政策知晓率,利用好第一类贫困户(有劳动能力且有一定技术贫困户)现有增收门路,激发自身发展潜力,增加增收能力,减少支出因素,协助解决遇到的困难,提升脱贫的稳定性。四是加大农民实用技术培训。利用农闲时节,邀请相关专家,就惠农政策、法律法规、务工维权,以及种植、养殖技术、动物防疫等实用技术进行培训,提高第二类贫困户(有剩余劳力且可输转贫困户)就业创业能力。五是加快推行“331+”产业扶贫模式。充分发挥现有的xxx专业合作社、和xxx合作社吸纳、带贫作用,进一步明确发展规划,扩大生产规模,以组织化、专业化、规模化的种养殖产业,带动四类贫困户实现稳定增收。六是广泛开展爱心帮扶。利用扶贫日和重大传统节假日,在xx村广场组织开展党的政策和扶贫政策宣传、乡村振兴战略宣讲、科教文卫三下乡等活动,开展送医送药、送温暖、献爱心等帮扶活动,确保帮扶工作取得实效。七是开展支部共建活动。发挥机关党建优势,积极开展党员结对共建示范,协助xx村党支部开展农村党建工作,促使机关党建和农村党建共同提高、共同发展,不断提高党员干部队对脱贫攻坚的认识,明确党员干部在扶贫工作中的使命感和责任感,切实转变发展观念,提高发展水平和能力。

第四篇:帮扶工作进展汇报

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

完善帮扶机制 服务困难职工

——对全市工会系统帮扶机制建设和困难职工状况的调查

报告 王凤敏

自3月6日市总工会全面启动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以来,按照市委的总体部署和要求,在市委第九指导检查组的具体指导下,坚持以“服务大局、发挥作用”为主题,以“项目建设年”和“全面效能建设”活动为学习实践活动的载体,严格按照《中共白银市委关于在全市开展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活动的实施意见》的部署整体推进,准备工作周到细致,学习调研扎实有序,学习实践活动开局良好,达到了预期效果。按照学习实践活动安排,对全市工会系统帮扶工作和困难职工状况进行了调研。现将调研情况汇报如下:

一、基本情况

1、工会困难职工帮扶中心基本情况

白银市共建立市、县(区)两级工会困难职工帮扶中心6个,设帮扶救助站1个,其中市总工会帮扶中心成立于2007年5月,选址改造建成,按照全总的标准建立,全总颁发了“困难职工帮扶中心”牌匾。市总2008年10月组成市级验收组对三县两区工会困难职工帮扶中心,按“六有”标准验收为合格帮扶中心,上报省总已认定。市、县(区)工会困难职工帮扶中心设立了生活救助、职业介绍、技能培训、法律援助、信访接待、政策咨询、办理资政等窗口,对困难职工实行“八位一体”的直面服务,专设了职工热线电话“12351”,加大对参加工会组织和困难职工的帮扶力度。至目前,市困难职工帮扶中心共帮扶困难职工4087人次,资金278.21万元,有效的促进了全职工队伍和社会稳定。

2、困难职工的基本情况

全市有职工总数90935人(包括农民工),困难职工总数22481人,占职工总数的24.7%,其中因下岗失业职工5403人,占困难职工总数的24%,患病职工1225人,占困难职工总数的5.4%,意外灾害429人,占困难职工总数的1.9%。目前,全市已建立健全困难职工档案11573份,其中特困职

工档案7764份。

二、工会帮扶工作的主要特点

总的来看,全市工会系统帮扶工作,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和广大困难职工的需求,做到认真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工会十五大精神和胡锦涛总书记视察天津帮扶中心的指示精神,结合全市困难职工实际,明确工作思路,制定工作措施,增强帮扶工作活力,全力推进帮扶工作健康开展。近几年我市帮扶困难职工工作呈现出以下几个特点:

1、构建了帮扶工作的领导机制

2006年新一届工会领导班子上任伊始,就统一思想,形成共识,及时主动地向党委政府汇报了全市工会帮扶工作的实际情况,提出当前存在的突出问题和工作建议,得到了党委政府的高度重视。2007年市委常委会三次听取市工会的工作汇报,市委张书记亲自到市总工会调研工会工作,突出强调,要把维权和帮扶救助工作作为工会工作的重中之重。市政府袁占亭市长(时任)两次带领市政府有关部门负责人到市总工会召开联席会议,帮助解决帮扶中心专项资金、场地建设、人员编制等存在的问题和实际困难,明确要求各级政府要责无旁贷的支持工会工作。2009年2月2日市委袁书记等带领市上有关负责人到帮扶中心视察指出“要把技能培训作为帮扶工作的重点来抓”。市委分管领导也多次到工会检查指导工作,参加工会举办的各项帮扶慰问活动。三县两区党委、政府及其“两办”就工会工作下发文件。要求按同级副职解决困难职工帮扶中心的建制和人员编制问题,为帮扶中心提供场地和资金支持。目前,全市工会帮扶工作处于党委重视与政府支持的良好环境之中。

2、建立了帮扶工作的制度机制

把夯实基础建设作为关键环节,从制度建设上努力构建科学高效的制度机制。一是制定工会工作措施。在充分调研和听取各方面意见的基础上,以市委红头文件下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工会工作的意见》,对帮扶工作做了具体强调,要求各级党委和政府要把工会帮扶救助工作纳入党政主导的维护群众权益机制之中,推动市、县(区)两级帮扶中心逐步向资金来源多元化、管理服务规范化、帮扶救助社会化的方向发展。二是完善工作制度。在制定《帮扶中心建设实施细则》的同时,又配套制定了《困难职工救助工作细则》、《信访接待工作实施细则》、《法律援助工作实施细则》、《职业介绍工作实施细则》、《职业技能培训工作实施细则》、《热线电话接听工作实施细则》等六种工作制度。明确了工作职责、岗位分工、落实了工作任务,做到工作有制度,操作有标准,程序有规则,救助有条件。三是健全基础管理体系。全市建立健全了二级标准、二级管理困难职工档案管理体系。所有困难职工档案必须经过审核通过后,才可实名制录入,实行计算机动态管理。

3、打造了优质高效的工作机制

近年来,市总工会认真落实市委、市政府工作部署,加大工作力度,积极搭建工作平台,努力打造优质高效的工作机制。一是多元筹资使帮扶工作正常运转。市总完善了市级帮扶中心建设及制度改造的同时,把工作的重点放在打造帮扶工作点运转上来。帮扶计划的实现,关键是资金的筹措做保证。其一积极向上级争取帮扶资金。06-09年中央财政、省财政下拨帮扶资金251万元;其二积极向当地争取配套资金,06-09年共配套70万元,其三积极开展募集资金活动。07-09年动员机关、行政事业单位和条管单位职工每人捐30元的办法,两年共募集资金30万元。目前,市级帮扶中心按 “六有”要求正展帮扶工作,得到职工好评。二是促进了县(区)搭建帮扶中心工作平台。2007年市总拿出15万元,支持县(区)帮扶中心建设。三县两区工会均于2007年全部建立了副科级建制的困难职工帮扶中心,配备专职工作人员(其中,会宁县、靖远县、景泰县、平川区配备了帮扶中心主任,副科级待遇)。办公场地面积均在20平米以上。县区财政每年配套帮扶资金在5万至10万元不等数额。08年市总又拿出18万元支撑三县两区帮扶中心和白银公司工会开展日常救助。并向五个县级帮扶中心和一个1个帮扶站下拨帮扶资金60万元。三是强化了帮扶工作领导平台。市总成立了帮扶中心领导小组,负责研究和协调全市职工扶贫帮困有关重大问题,确保帮扶中心工作的顺利实施。各县区相应成立了帮扶中心领导小组。

4、形成了公开透明的监督机制

通过工作实践,逐步认识到要把党和政府好政策、好措施落实到位,必须建立严格的、公开透明的监督机制。一是制定严格的管理办法。制定了《专项资金使用管理办法》、《困难职工帮扶基金管理办法》,并设立帮扶资金单独帐号,专款专用,救助活动资金、送温暖资金分配程序是按照分配原则、比例额度,提出分配方案,提会议研究决定;日常救助资金分配程序是基层工会申报,派人入户调查,提出救助标准,核实确认,报分管副主席审核,最后被救助者(到财务事业部签字)领取救助金。二是强化监督措施。强化监督措施,力求做到公开透明:

1、要求基层工会对市总拟确定的救助困难对象,在职工所在单位范围内,及时反馈结果,最后确定救助名额及金额。

2、以大会发放仪式,邀请新闻媒体记者参加、市上领导出席发放仪式来见证资金发放。

3、资金发放由市帮扶中心和工会财务人员共同操作等三项监督方法。三是加强检查督导。就重点工作到各县(区)进行了检查督导之机,重点听取县区党委政府关于帮扶中心建设的情况汇报,汇报会由县(区)工会、财政、劳动(人事)、编办等部门参加,针对帮扶中心建设存在的场地、人员、办公设施、专项资金等问题在现场予以协调解决。

5、形成了帮扶救助的落实机制

把扩大帮扶覆盖面,注重帮扶效果,努力使帮扶中心打造成为充满阳光和爱心的困难职工之家视为工作目标。一是开展冬送温暖夏送清凉活动。2007年-2009年“两节”期间共慰问企业374户,资金745.13万元(其中省上108万元,争取当地财政637.13万元),涉及职工39280人次。夏季开展为一线职工送清凉活动。购买降暑用品3万元,送到困难企业900名职工手中。二是开展了救助特困职工和救助生活困难职工活动。三年来,共救助重大疾病职工428人,资金74.2万元;伤残职工240人,资金11万元;遗属195人,资金10.92万元,困难职工生活救助2000人,资金63.2万元。在帮扶救助工作中我们还特别向农民工和困难女单亲职工倾斜,其中救助农民工187人,资金8万元,困难女单亲388人,资金31万元。另外向困难单亲女职工买保险280份,资金1.68万元。三是开展了金秋助学活动。本着让困难职工子女在大学、高中、初中、小学阶段一个不能辍学的宗旨,特别是让寒门成功考生梦圆大学,年年在8月前进行了深入细致的调查摸底,比较准确地掌握了困难职工子女的录取及升学情况,市总工会根据困难职工建档情况进行了严格审核,并按照资金总量和救助标准确定了救助比例和救助名额,具体分配到各县区和各基层工会,集中统一召开金秋助学仪式。三年来,共救助学生722名,发放资金67.51万元(其中大学生450人,资金61万元,高中(含中专)272人,资金6.51万元)。四是开展了为困难职工送培训活动。按照脱贫要“造血”,扶贫见实效的工作思路,积极探索扶贫帮困工作的新途径。用送培训、送技术、送知识、送岗位,进一步深化帮扶工作。08年了解白银、景泰下岗女职工喜爱刺绣制作的愿望,首先市总从事业收入中挤出10万元,用于08年下岗再就业培训,其中已下拨培训费5.2万元,依托景泰县总工会和龙峰刺绣工艺有限公司举办为期一个月的培训,使130名下岗职工掌握了一技之长,得到了经济收入。近两年侧重举办多项技能培训工作,0

8、09两年共举办电焊工、汽车维修、刺绣、家政服务培训班七期,培训就业困难人员303人,支出培训资金18.029万元。其次通过岗位信息栏大力宣传,向中科宇能公司、中集华骏公司、雨润公司、三旺农牧饲料等企业介绍岗位283人次。其三是开展了法律咨询服务工作。三年共接待职工上访151件,其中接待有关法律咨询32人次,聘请白银市开诚律师事务所律师为市帮扶中心常年法律顾问,为困难职工维护合法权益搭建了平台。

三、帮扶工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调研表明,白银市工会系统的帮扶工作取得了初始阶段的成绩,使困难职工困难窘迫现状得到了缓解,同时也得到了社会的认可,但还存在着问题和不足,主要是:

1、帮扶力量有限。做为社会团体,无论是在经济上、政策上、信息上都无法与政府职能部门相比,帮扶力度不够,对困难职工不能从根本上给与帮扶救助。

2、与社会保障体系缺乏有效沟通和衔接。困难职工帮扶中心作为工会帮扶工作的平台,基本上是工会单独运作和管理,与政府相关部门沟通和协调不够,与社会其他组织开展的救助活动联系更少,没有将社会其他救助资源有效利用。要加强整合资源办大事的意识。

3、资金紧缺,人力不足。县区帮扶中心、公司帮扶站没有能力把日常帮扶和重点帮扶并举。由于改革改制改组、城市资源枯竭的因素,加之国际金融危机带来的影响,随着形式的变化和发展,工会帮扶工作的重要性日趋显现,工会帮扶工作的内容和涉及面也不断地增多和扩大,帮扶资金不足,使日常困难职工的救助工作运转困难。由于救助任务大,工作人员配备状况表现为人少事多,大多帮扶中心的人员是双重身份,身兼数职,压力大。

四、困难职工致困状况的分析

调研表明,随着困难职工的帮扶范围扩大、帮扶职工数量增多、困难职工群众的需求、内容发生了变化,客观现实对工会帮扶工作任务压力加大。对此,分析造成困难职工致困主要原因有三个方面。一是下岗失业造成职工生活困难。虽然近年来,各级党委政府把再就业工作作为重中之重的工作来抓,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各级工会组织也竭尽全力,狠抓促进再就业的工作,但由于多种原因,还是有部分职工难以实现再就业。二是受资源枯竭的影响,企业停产、破产造成地域性或行业性的职工生活困难。如长通厂停产,龙鑫公司由于资源枯竭与白银公司分离等原因,使企业经营陷入困境,职工工资收入低、居住条件差。特别是一些企业的退休职工和白银公司的家属工的生活极为困难。三是行业不景气和企业经营不善造成职工生活困难。由于部分企业不能适应市场竞争,经营管理不善,大批职工待岗、放长假,职工收入没有保证,造成了职工生活困难。如我市的磷盐化工厂、甘宝棉、靖会管理处、靖远县种子公司、水务局等,职工困难面大,困难人数多,特困职工的比例大。四是社会保障覆盖面不够广,保障水平低造成职工生活困难。即便是进入了低保的部分困难职工,所领到的生活费只能维持最低水平的生活,加上目前物价上涨,生活就更加困难。五是职工自身原因和天灾人祸等意外因素造成职工生活困难。部分职工由于收入低,遇到自然灾害、生病住院、子女就学等情况生活

就出现了困难。

五、对可持续帮扶工作的思考与建议

科学发展观提出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把“以人为本”作为科学发展观的核心。工会帮扶工作作为社会救助体系的一部分,其作用、重要性、必要性不言而喻,工会帮扶工作一定要树立以职工为本的理念,要更好的实现职工的愿望,满足困难职工的需要,维护困难职工的具体利益,就要主动适应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在工会帮扶工作自成一体的同时,融入整个新型社会救助体系之中,成为整体社会救助体系的有机组成部分。

1、实践科学发展、在构建和谐社会中,找准工会帮扶

工作的定位 目前,我国保障制度不健全,保障能力不强,这就需要工会组织发挥自身优势,开展扶贫帮困送温暖活动,协助政府编制适应职工生活需求的更加细密的社会安全网,困难职工帮扶中心就是这种形势下的产物。工会十五大提出“工会要做好党政所需、职工所急、工会所能的事”这是党中央对工会的信任和要求,是各级工会的职责和定位。帮扶中心作为服务困难职工的窗口、维护困难职工合法权益的阵地、实施送温暖工程的载体,在城市转型,构建和谐社会,保持社会稳定中,工会帮扶工作要按科学发展要求,切实找准帮扶工作的定位。困难职工帮扶中心是工会组织在实践中探索出的帮助、扶持困难职工的新举措,为困难职工脱贫解困提供了及时、方便、快捷、有效的全方位服务。三年来,帮扶工作取得了明显的成效。但也要清醒地看到,困难职工的帮扶工作仅靠工会一家的力量是远远不够的,是有一定局限性。要快捷地解决每一位求助的困难职工问题,不要说中心,就是举全工会的人力和财力,恐怕也难以满足职工的需求。因此,困难职工帮扶中心工作定位于“遗失补缺、救急济难、快捷服务”,遗失补缺就是既要补政府社会保障的遗和缺,也要补基层单位的遗和缺。解决困难职工在生产生活中遇到的特殊困难,帮助他们渡过眼前的难关,上为党和政府分忧、下为困难职工解愁,才是帮扶中心应该做、也是为构建和谐

社会必须做好的工作。

2、整合帮扶资源,形成合力,深化帮扶工作 困难职工帮扶工作是一个系统工程,设计方方面面,必须动员全社会的力量,形成多方面共同参与,齐抓共管的格局,这有赖于各部门密切配合,通力合作,有赖于各级党委、政府的大力支持。在这一过程中,工会不仅要率先帮扶,更要做好穿针引线的作用,做好自身帮扶与推进社会保障制度

的衔接。

目前困难职工问题涉及的人数多、范围广、工作领域宽、政策性强、原因复杂、解决起来难度较大,要不得拓宽与政府有关部门协调解决困难职工问题的渠道,建立定期联系、沟通和共同解决问题的制度,积极争取有关方面的政策支持、资金支持、信息支持。同时帮扶中心与工会各部门之间,也要建立相应的工作协调制度,形成合力,共同帮扶困难职工。

3、建立帮扶工作长效机制

一要健全完善制度。帮扶制度要与时俱进,帮扶中心要根据实际建立信访接待、职业介绍和培训、法律援助、生活救助等制度,落实工作责任制,实行规范化管理,提高服务水平和办事效率。二要配备一支政治和业务素质过硬的帮扶工作队伍,将一批具有一定政策理论水平和群众工作经验、具备相关专业知识和工作能力的人员,充实到帮扶工作队伍中来。三要加强对帮扶中心的组织领导,工会主要领导人亲自抓、负总责。定期研究帮扶中心工作,对职工群众遇到的热点、难点问题及时进行研究,提出解决的办法和意见。四要建立稳定的资金筹措机制。要想使帮扶中心建立长效机制,促进良性循环,必须有坚实的资金基础。因此,建立政府拨款、工会自筹、社会捐款的资金筹集制度是非常必要的,尤其是政府拨款要加大力度,及时兑现,最好是列入财政预算。五要建立帮扶中心合法身份。困难职工帮扶中心是工会送温暖工程的深化和延续,是推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必然要求,是实实在在为职工办好事、办实事的机构,因此,中心应做为各级工会组织的一个正式机构存在,具有合理合法的事业编制身份。只有这样,困难职工帮扶中心才能巩固发展,才能建立履行维护职能,服务职工群众的一个品牌。六要着力加大“输血”的力度。继续发挥工会遗失补缺、救急济难的作用,创新帮扶形式,如爱心超市、爱心医院,爱心会员卡等多种形式为困难职工办好事、办实事,把工会系统三年来开展的节日送温暖活动与日常救助结合起来,使之经常化、制度化、规范化,让帮扶救助覆盖率不断扩大到全体困难职工。七要着力加大“造血式”培训和创业的探索。各级工会帮扶中心、企业工会要按照全市再就业、再创业工程实施方案,结合困难职工就业困难的实情,及时制定为困难职工送培训、送技术、送知识、送就业的实施计划,进一步深化帮扶工程,并有计划的从帮扶资金中切割1/3的资金用于培训。同时,要做到就业信息共享,积极为就业搭桥和提供资金、政策支持,为困难职工再创业提供服务,从根本上解决困难问题。八要最大限度的争取党和政府支持。帮扶中心的所有工作,是协助党委政府解决问题,排忧解难,政府理应支持。当然,要使领导认识上取得一致,工会要做大量的工作。要大力宣传困难职工帮扶中心,要通过大量的调查研究,以来自企业和困难职工实际的第一手材料来证明帮扶中心工作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同时以工作实绩不断取得党和政府的认

可。

第五篇:工作进展情况汇报

DG县2011年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

工作进展情况汇报

DG县卫生计生局 (2011年6月10日)

尊敬的xxx 首先,感谢您们对我县卫生事业的关心和支持,并对你们身临我县基层检查指导工作表示热烈的欢迎。

我县医改工作在县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得益于上级部门的关心支持与社会各界的配合,通过卫生系统全体干部职工的共同努力,卫生事业得到进一步发展,民生工程逐步拓展,基础设施和卫生医疗条件得到相应改善。现就医改工作开展情况、存在的困难与问题及下步的打算汇报如下

一、 基本情况

(一)基本县情 略

(二)卫生计生基本情况

1、医疗机构覆盖情况

全县拥有医疗机构180个,其中县级医疗机构5个(分别为县人民医院、县藏医院、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县妇幼保健院、县计生指导站);乡(镇)中心卫生院5个,乡一般卫生院20个;建有村卫生站148个;全县共设床位120张;全县建有1个二级乙等综合医院,1个一级乙等乡中心卫生院,村卫生站覆盖

-1-

率与规模化建设逐年上升。全县每千人拥有床位数1.6张,县乡村三级医疗卫生网络正在显现效能。

2、卫生人才队伍建设情况

全县卫生系统职工总数为 216 人,其中在编专业人员为188人,临聘藏医21人,行政7人(行政公勤人员1人),26个乡镇卫生院共有专业技术人员99人(实际在乡镇一线的在编人员仅79人,临聘藏医12人);县卫生局现有职工20人(从卫生院借调事业人员8人,从执法大队借调5人),县人民医院现有职工43人(含临聘西医1人)、县藏医院现有职工19人(含临聘藏医4人)、县疾控中心现有职工13人,县妇幼保健院现有人员11人,卫生执法大队现有人员8人(其中5人兼卫生局工作)计生指导站10人。

3、医疗设备装备情况

全县医疗设备有CT机1台、B超机40台、彩超1台、心电图机28台、微波治疗仪6台、制氧机18台、多功能麻醉机1台、多参数监护仪3台等,乡镇卫生院基本拥有常规医疗设备。

4、县、乡、村三级医疗卫生网络建立情况

县、乡、村三级医疗卫生网络体系基本建立,以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乡卫生院为框架的疾病预防控制体系和县人民医院、县藏医院、乡(镇)卫生院为框架的医疗救治体系基本形成。村卫生站覆盖率逐年上升,妇幼保健网络体系有所改善,孕产妇和婴儿死亡率逐年下降,人口计生工作稳步推进,县乡村三级医疗卫生网络正在显现效能。

二、贯彻落实国家、省州医改政策情况

-2-

按照省、州医改工作“保基本、强基层、建机制”的总体要求,我县在加大医改宣传力度、增强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服务能力、保障医药卫生体系规范有效运转等方面狠下功夫,确保了全县医改各项目标任务顺利推进。

(一)高度重视,加强领导。一是于2010年2月成立了以人民政府县长任组长,分管常委副县长任副组长,县发改局、卫生局、财政局、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等十二个部门“一把手”为成员的医改领导小组。并明确在县发改局设立医改办公室承担领导小组日常工作。二是为顺利推进全县医改工作,分别从县发改局、县卫生局抽调1名工作人员充实到县医改办,并指定县卫生计生局局长担任办人主处理医改办公室工作事务 ,负责研究国家、省州医改相关政策,督促、指导、协调全县医改工作。三是在县财政十分困难的情况下,安排医改工作经费3万元,确保了全县医改工作顺利推进。四是2011年为卫生系统考聘临床专业技术人才36名、中西结合专业人员1名、口腔专业1名、检验专业人员1名、影像专业人员1名、护理专业人员6名、藏医专业人员6名、公共卫生人员2名,共53名医务人员。通过请示县委政府解决基层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基本设备购置经费30万元、解决药品周转金50万元,县委政府配套了基本药物零加成后的地方补助 A万元。及时拨付中央、省、州下达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实施基本药物制度补助资金 A万元,为全县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顺利推进奠定了基础。

(二)认真研究,制定方案。一是县委、政府、医改办多次研究全县医改工作。随着医改工作的不断深入推进,今年5月初,深入学习了州卫生局下发的《甘孜州基层医药卫生体制综合改革试点

-3-

实施意见(试行)》、《甘孜州公立医院重点改革实施意见(试行)》等A个配套政策文件。庚即我县通过政府行文召集全县各医疗机构负责人、各乡镇负责人等120余人召开了2011年卫生和人口计生工作会暨医改工作会,总结回顾了十一五期间和2010年医改工作推进情况,并安排部署了十二五期和2011年医改工作任务。并起草报请县委政府印发了《DG县深化医疗体制改革五项重点工作的实施意见》《甘孜州基层医药卫生体制综合改革试点实施意见(试行)》《DG县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指导意见》《DG县医改工作实施方案》,调整了DG县医改领导小组,以文件形式确定了各成员单位的职责与分工。

(三)分解责任,确保落实。一是认真对照县人民政府与州人民政府签订的2011年责任书考核内容进行具体分解,并按照全县三年实施方案与26个乡镇、5个县级部门签订了《DG县医药卫生体制五项重点改革2011主要工作任务目标责任书》。二是为确保责任书明确的目标责任落到实处,县人民政府组织4个调研组,于2011年6月14日至20日对26个乡镇及县级医改成员单位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工作情况进行了考核调研,对乡镇和部门存在的问题督促进行限期整改,并要求全县各乡镇党委政府在党代会、人代会期间召开培训会,营造全县医改工作的良好氛围。三是先后认真组织修改了《DG县公立医院改革试点实施意见》、《DG县医药卫生体制五项重点改革2011主要工作任务目标责任书》等文本,并按照州医改办要求按时、按质上报了医改工作进展情况和医改相关信息情况。

三、2011年目标责任书完成情况

-4-

根据《DG县医药卫生体制五项重点改革2010主要工作任务和工作目标计划》要求,州人民政府与我县签订的《DG县医药卫生体制五项重点改革2010主要工作任务目标责任书》的责任目标任务有序开展,具体情况是:

(一)加快推进基本医疗保障制度建设情况。一是巩固扩大基本医疗保证覆盖面。截止2011年7月,城镇职工参保人数达3345人,参保率达100%;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保人数达68706人,参合率达97%;城镇居民医疗保险参保人数达4374人,参保率达95%,基本实现城乡医疗覆盖全县人民的目标。二是进一步提高基本医疗保障水平,新农合人均筹资额度从2010年的140元逐年提高到2011年的230元;城镇居民医疗保险筹资标准从2010年的305元/人/年提高到425元/人/年。2011年,全县新农合累计有12168人次享受到门诊住院补偿,补偿金额达68.91万元。新农合最高支付限额从2008年的1.5万元逐年提高到2011年的5万元,是我县农民人均纯收入的6倍。并积极探索医保门诊统筹,用于支付门诊医疗费用报销的基金控制在了统筹基金总量的30%以内。三是城乡医疗救助制度进一步完善。2011年,城镇医疗救助支出A万元,救助A人次,平均救助资金A元;农村医疗救助支出A万元,救助A人次,平均救助资金A元。A年,我县启动实施了新农合大病补充保险工作,并将新农合报销补偿政策与农村孕产妇住院分娩补助项目有机结合,实现了农村孕产妇免费住院分娩。A年A月,又启动实施了提高农村儿童先天性心脏病医疗保障水平省级试点工作,将农村儿童先天性心脏病纳入重大疾病予以保障。

-5-

(二)实施国家基本药物制度情况。一是推进国家基本药物制度实施。从2011年1月1日开始,我县基层公立医疗机构全部配备和使用国家基本药物,国家基本药物品种达A种,县级和乡村两级基本药物配备使用率分别达37%和100%。全面落实国家基本药物报销政策,基本药物全部纳入了基本医疗保障药品报销目录。按照国家和省、州安排部署,乡、村两级医疗机构于2011年1月1日全部实行了基本药物零差率销售。基本药物制度的推行,使群众用药更加安全实惠。二是积极探索实施深化医疗卫生机构人事分配制度改革工作。制定了《DG县公共卫生与基层医疗卫生事业单位绩效工资实施办法》和《DG县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绩效考核办法》,明确了乡村两级考核指标和任务。各基层医疗卫生单位结合单位实际,制定了内部绩效考核办法。目前,基层医疗卫生事业单位2010年的绩效工资已经全部兑现。三是完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实施基本药物制度补偿工作。根据《xx县基层医药卫生体制综合改革实施意见》和《xx县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实施基本药物制度补偿办法》的要求,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实行“收支两条线”管理,明确了乡村两级医疗机构补偿办法,对乡镇卫生院的补偿从三方面予以保障,第一是确保基本支出,乡镇卫生院人员经费按编制数全额预算保障,空编人员按3.5万元/人预算,公用经费按在职在编人员人均1万元予以补助。第二是实施绩效考核,以奖代补,核定了各乡镇卫生院的基本收入和奖励基数,绩效考核以奖代补资金核定基数100万元。第三是统筹安排乡镇卫生院发展和风险准备金,其中统筹安排基础设施建设资金200万元、培训经费30万元、设立医疗风险金20万元、安排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处置经费30万元。对村卫生员

-6-

补偿办法采取定额补助和提供公共卫生服务补助资金两方面予以补偿;定额补助采取整合村卫生员、计生宣传员、残疾人联络员等资金来提高补助,同时在执行原补贴标准(贫困村200元/人.月,非贫困村150元/人.月)的基础上,每人每月增加200元。2011年5月,核拨了乡镇卫生院公用经费、空编人员经费、救护车燃修费等基本支出经费214.19万元,核拨了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取消药品加成省级补助经费61.04万元。同时,各乡镇卫生院向县财政预算外专户缴入2011年第一季度收入127.79万元。

(三)健全医疗卫生服务体系情况。一是不断夯实医疗卫生机构基础设施,群众就医环境明显改善。医疗卫生机构固定资产由“十五”期末的4318万元增加到13743万元,增长了3倍;万元以上诊疗设备由147件增加到235件。“十一五”期间,投资9425万元实施了县、乡、村医疗卫生单位恢复建设、国债和中央扩大内需建设项目122个(其中:村卫生所室项目90个、乡镇卫生院项目26个、县级医疗卫生单位项目6个),县、乡医疗机构新增业务用房面积37509平方米,有94个村卫生所(室)拥有了达标规范的业务用房;投入资金1000万余元,分批配置了县、乡、村三级医疗卫生机构诊疗设备。二是加强卫生队伍建设,提高服务水平。组织开展继续医学教育、中短期轮训、骨干进修和“三基三严”全员岗位技能大练兵等活动,不断提高县、乡、村卫生人员的业务技能水平。认真实行“医师支援农村卫生”和巡回医疗等卫生支农制度,2010年共选派35名县、乡卫生技术人员到上级医疗机构进修学习,选派了75名管理人员、公共卫生人员和技术骨干参加了省、州卫生主管部门举办的各类专业培训班,对160名乡、村卫生人员开展了

-7-

适宜技术培训。积极争取省、州卫生主管部门的支持,县医院与上海东方医院建立了为期3年的对口支援帮扶关系,上海东方医院已分3批派驻了16名专家到县医院开展技术扶贫,并赠送了800毫安X光机等价值126万元的诊疗设备给县医院,县医院选派了三批10名业务骨干赴上海东方医院进修学习,在上海东方医院的的技术支援下,县医院于2011年1月开创了显微外科手术,增强了医疗服务能力。三是全面实施公共卫生与基层医疗卫生事业单位绩效工资制度改革。除县医院外,为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妇幼保健院、县计生服务站和14个乡镇卫生院及12个乡镇计生服务所、13个县乡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服务中心的公共卫生与基层医疗卫生事业单位人员共计505人,于2010年9月补发和正常发放绩效工资。县级公共卫生事业单位月增资695元,退休人员478元;乡镇基层医疗卫生事业单位在职人员月增资621元,退休人员447元。

(四)继续推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情况。按照省、州要求,我县于2009年11月全面启动实施了“三类九项”国家基本和重大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工作。一是建立居民健康档案。截至2010年末,全县城镇居民建档29446人,建档率达38.19%,农村居民建档90413人,建档率为42.37%。二是开展健康教育。在县、乡、村三级卫生机构设置了健康宣传栏166个并及时更新,制作了健康教育光碟、宣传资料,开展健康教育知识讲座、公众健康咨询、发放健康教育宣传材料等活动,并在县电视台开办了专题电视栏目《四季养生》。三是认真开展儿童保健、孕产妇保健和老年人保健工作。全县儿童死亡率、婴儿死亡率、3岁以下儿童管理率、孕产妇保健系统管理率、65岁以上乡村老年人管理率等指标均达到省州要求。

-8-

四是做好慢性病人管理和重性精神疾病患者管理工作,认真实施免疫规划和15岁以下人群乙肝疫苗补种工作,为6972名15岁以下人群补种乙肝疫苗,接种率达99.63%。为3426名农村孕产妇补服叶酸。认真贯彻执行传染病防治法,传染病3年平均发病率均控制在122/10万以内。五是组织实施贫困白内障患者复明工程和农村改厕和农村饮水水质监测项目。目前,已免费为335名贫困白内障患者实施了复明手术。全面完成3000座农村卫生户厕改造任务,对26个集中式供水点和51个分散式供水点进行了水质监测260份,年内未发生饮水安全事件。六是严格考核评估,及时兑现公共卫生项目资金。在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工作推进的同时,我县严格按照绩效考核结果,及时将2009年348.98万元和2010年452.95万元项目资金兑现至项目实施单位,为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工作的顺利开展提供了资金保障。

(五)推进公立医院改革试点情况。一是优化拓展现有卫生资源,改扩建县人民医院。为解决县人民医院发展不足和群众普遍反映的“住院难”问题,把县医院毗邻的县政府招待所(占地15亩)和县委党校(占地9亩)资产(含土地及地面建筑等)全部划拨给县人民医院作为扩建发展用地。二是在将县委党校、政府招待所划并县医院的基础上,投资3125万元实施县医院改扩建,新建外科大楼和急诊大楼,建筑面积13143.8㎡,预计今年10月底可竣工投入使用。三是鼓励社会资本到我县举办民营医疗机构。县委、政府通过招商引资,成功促成云南平安中西医结合医院到我县兴办民营二级综合医院(大姚平安医院),项目总投资1亿元,建设总住院床位不少于499张(其中第一期至2012年底建成住院床位不少于250

-9-

张),该项目目前进展顺利。同时,促成湖北武汉一家企业成功收购了发展后劲不足的原民营大姚中医医院,并投资1390万元对民营大姚中医医院进行了技改扩建,进一步提升了中医服务能力。四是转变服务模式,积极推进社区卫生服务工作。2008年通过整合转型,建成了金碧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为社区居民提供集医疗、预防、保健、康复、健康教育、计划生育“六位一体”的社区卫生服务。五是加强对公立医疗机构的管理。探索完善医院财务会计制度,加强成本核算和控制。提升住院医师的服务能力,选派骨干医师参加全科医师培训;规范公立医院临床检查、诊断、治疗、用药行为,推行处方点评制度,有效控制治疗费用。

四、存在的主要困难和问题

虽然我县的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工作已经全面启动,但是,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是一项涉及面广、难度大的社会系统工程,情况复杂、任务艰巨,在具体实施过程中还存在较大困难和问题,主要表现在:一是卫生基础设施滞后,服务设施不配套,服务功能不完善。虽然近年来在省州有关部门的关心帮助下,我县卫生基础设施得到一定的改善,但农村卫生工作基础仍然薄弱,房屋、设备、人才、技术还不配套,服务能力还有待进一步提高,农村居民健康保障水平较低。二是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和应急机制仍不健全。艾滋病、结核病、不明原因猝死等重大传染性疾病和地方病防控形势依然严峻。三是城乡公共服务发展不平衡,优势资源相对向上集中,农村公共资源不足,卫生专业技术人员数量严重不足,人才队伍建设有待加强,技术人员综合素质有待进一步提高。四是2011年的部分医改任务(如居民健康档案电子建档率达50%;慢性病管理人数)过大,难

-10-

以完成。

五、下步工作打算

在今后一段时期,我县将按照“落实医改任务,提高服务水平,改进医德医风,增进人民健康”的总体要求,紧紧围绕省、州医药卫生体制改革五项重点工作实施方案,吃透医改精神、明确医改任务、理清医改思路,进一步加强调研,科学合理制定我县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实施方案并抓好各项工作的落实。

(一)进一步加强组织领导。县人民政府将进一步加强对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工作的领导,督促医改成员单位各司其职,密切配合,形成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强大合力。认真落实国家新医改方案提出的各项卫生投入政策,调整支出结构,转变投入机制,切实保障改革所需资金,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确保医改各项重点工作顺利推进。

(二)继续加强宣传引导。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制定分步骤、分阶段的宣传方案;采取通俗易懂、生动形象的方式,广泛宣传实施方案的目标、任务和主要措施,解答群众关心的问题,逐步加大宣传力度、营造氛围,使改革深入基层、深入人心;及时总结、宣传改革经验,为深化改革营造良好的社会和舆论环境。

(三)加快推进基本医疗保障制度和基本药物制度建设。巩固扩大基本医疗保障覆盖面,进一步提高基本医疗保障水平和医保基金管理水平。不断扩大基本药物制度实施范围,在确保公立医疗机构基本药物全省统一集中招标网上采购和统一配送的基础上,引导非公立医疗卫生机构逐步纳入基本药物制度实施范围,将基本药物全部纳入基本医疗保障药品报销目录。

-11-

(四)健全和完善县乡村三级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加强医疗卫生人才队伍建设,不断提高医疗卫生服务水平和服务质量。注重县乡村三级医疗卫生技术人才培养和段炼,加强县医院、妇幼保健院、卫生监督所、疾控中心、13个乡镇卫生院、1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39个村卫生室项目建设及配置所需的设备设施,不断完善县乡村三级卫生机构的基础设施和服务设施建设。

(五)进一步深化公立医院改革试点工作。探索和完善公立医院绩效工资改革分配制度,充分调动医务人员工作的积极性,深入开展对口支援、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健全公立医院内部运行机制,积极推进县级医院标准化建设,不断提高县级医院服务能力。

(六)巩固完善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在县乡村医疗卫生机构进一步落实居民健康档案、健康教育、免疫规划、传染病防治、儿童保健、孕产妇保健、老年人保健、慢性病管理、重性精神疾病患者管理等工作按计划扎实推进,不断加强完善医疗保健和卫生防预工作,促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逐步均等化。

尊敬的普副主任、各位领导,虽然我县的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工作进展顺利,但离上级党委、政府的要求以及广大人民群众需求还有一定差距。我们将以本次督查考核为契机,针对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工作中的存在问题认真进行分析研究,制定切实可行的措施并认真贯彻落实,确保领导到位、投入到位、整改到位、督促到位,促进全县卫生事业持续健康发展,努力解决群众“看好病”的问题,为推进全县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做出积极的贡献!

-12-

上一篇:八大员资料员教材下一篇:办公室的工作职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