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屋违法案件登记

2024-05-06

房屋违法案件登记(共6篇)

篇1:房屋违法案件登记

房屋行政登记案件民行交叉的处理

房屋行政登记案件中,有一类案件存在“民行交叉问题”,即原告一是对行政机关的颁证行为不服,与行政机关具有争议;二是又对相关第三人向行政机关申请办证时所主张的民事法律关系有异议,与第三人具有民事权利争议。该问题曾是困扰民事审判、行政审判多年的难题,2010年11月《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房屋登记案件若干问题的规定》设计出了“民行分开,先民后行”的审判模式,彻底解决了这一难题。笔者就此谈点认识。

根据我国法律规定,房屋所有权设立必须经过前期的民事行为(即原始取得或者继受取得)及后续房屋行政登记行为两个程序。前边的民事行为是基础和前提,后续行政行为属于国家强制设定,两个行为构成房屋所有权取得的两个阶段。第一阶段民事行为完成,行为人取得的是房屋所有权的期待权;第二阶段登记行为完成后,国家承认行为人取得房屋物权。由此可见,民事行为、行政行为是界限分明、性质不同的两个行为,所谓“民行交叉问题”,其实两者的关系并不纠结。传统观念认为,房屋登记行为是一种行政确权行为,近年来,主流观点认为房屋登记行为属于物权公示行为,行政机关的审查并登记,目的是向社会公开,产生物权公信,由此产生信赖利益保护,保护善意第三人,维护交易安全。房屋登记行为本身不赋予权力或者免除义务,也不创设权利或者剥夺权利。房屋所有权证只是行政机关审

查申请人提供登记材料的结果,给与申请人作为产权证明。这种审查、登记,申请人以外的人没有介入,客观上是有其局限性和针对性的。

基于此,《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房屋登记案件若干问题的规定》第八条规定:当事人以作为房屋登记行为基础的买卖、共有、赠与、抵押、婚姻、继承等民事法律关系无效或者应当撤销为由,对房屋登记行为提起行政诉讼的,人民法院应当告知当事人先行解决民事争议,民事争议处理期间不计算在行政诉讼起诉期限内;已经受理的,裁定中止诉讼。

通常,当事人的行政诉讼请求都是撤销行政登记行为,其实这只是一个表面上的争议,实质争议仍是民事权利争议。而行政诉讼由于其自身的特性只能审查行政机关作出行政行为的合法性问题,无法解决民事争议。首先,由于房屋登记是申请人单方提供申请登记资料,其申请内容不可能表露出有民事产权争议的内容,行政机关发现不了民事争议,如有产权争议行政机关依法就不会给予登记。其次,行政诉讼的结果无论是撤销还是维持行政登记行为,都无助于实质性民事争议的解决,民事权利还是处于争议状态。第三,民事行为的效力只能适用民事法律确认,行政法律法规不调整平等民事主体之间的权利义务关系。

这类民事诉讼案件中如何对待行政机关颁发的“房屋所有权证”是个难题。按照前述司法解释理解,在所有权争议案件中,房产证是不应当用作民事产权证据适用的,因为它是国家对“申请人提供的房屋登记材料”审查的结论,是行政机关的行政行为的载体。真正的民

事证据应当是民事行为的载体——“申请人提供的房屋登记材料”。也就是说民事诉讼要排除行政登记行为的干扰,只对发生产权争议的民事行为进行审查。如果还以房产证作为民事权利争议定案的依据,民事诉讼就会变得毫无意义。这也是该司法解释的亮点所在。

其实,我国物权法和《房屋登记办法》都规定了房屋登记的变更登记和异议登记制度,该两项制度实际上已经在法律层面上确定了登记错误的纠正机制。物权法第十九条规定:权利人、利害关系人认为不动产登记簿记载的事项错误的,可以申请更正登记。不动产登记簿记载的权利人书面同意更正或者有证据证明登记确有错误的,登记机构应当予以更正。不动产登记簿记载的权利人不同意更正的,利害关系人可以申请异议登记。登记机构予以异议登记的,申请人在异议登记之日起15日内不起诉,异议登记失效。异议登记不当,造成权利人损害的,权利人可以向申请人请求损害赔偿。《房屋登记办法》第七十五条规定:房屋登记机构发现房屋登记簿的记载错误,不涉及房屋权利归属和内容的,应当书面通知有关权利人在规定期限内办理更正登记;当事人无正当理由逾期不办理更正登记的,房屋登记机构可以依据申请登记材料或者有效的法律文件对房屋登记簿的记载予以更正,并书面通知当事人。对于涉及房屋权利归属和内容的房屋登记簿的记载错误,房屋登记机构应当书面通知有关权利人在规定期限内办理更正登记;办理更正登记期间,权利人因处分其房屋权利申请登记的,房屋登记机构应当暂缓办理。《房屋登记办法》第七十六条规定:利害关系人认为房屋登记簿记载的事项错误,而权利人不同意更

正的,利害关系人可以持登记申请书、申请人的身份证明、房屋登记簿记载错误的证明文件等材料,申请异议登记。

权利人、利害关系人提起房屋权利确认诉讼,取得确权法律文书后可以依法到登记机关办理相应变更登记,无须再进行行政诉讼来通过行政判决撤销登记错误的房屋所有权证。《房屋登记办法》第八十条规定:人民法院、仲裁委员会的生效法律文书确定的房屋权利归属或者权利内容与房屋登记簿记载的权利状况不一致的,房屋登记机构应当按照当事人的申请或者有关法律文书,办理相应的登记。《房屋登记办法》第八十一条规定:司法机关、行政机关、仲裁委员会发生法律效力的文件证明当事人以隐瞒真实情况、提交虚假材料等非法手段获取房屋登记的,房屋登记机构可以撤销原房屋登记,收回房屋权属证书、登记证明或者公告作废,但房屋权利为他人善意取得的除外。

权利人、利害关系人持相关法律文书办理变更登记,行政机关不予办理,权利人、利害关系人可以行政机关不作为为由提起行政诉讼。

(白佳海 作者单位:山东省淄博市淄川区人民法院)4

篇2:房屋违法案件登记

各区县国土资源分局、市局有关直属单位:

现将《天津市国土资源和房屋管理局土地违法案件委托办理规定》印发你们,自2008年11月1日起执行。二00八年十月二十九日

天津市国土资源和房屋管理局土地违法案件委托办理规定

第一条 为完善办案机制,遏制土地违法行为,切实保障土地违法案件的及时查处,根据《行政处罚法》的规定,结合本市实际情况,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 凡在本市行政区域内进行的土地违法案件查处工作,适用本规定。

第三条 委托范围包括:

(一)市国土资源和房屋管理局(以下简称委托人)负责查处的案件,委托区、县国土资源分局(以下简称被委托人)查处;

(二)委托人组织有关被委托人以市国土资源和房屋管理局名义在其他行政辖区内查处的案件。

第四条 市国土房管局执法监察处(以下简称执法监察处)具体负责土地违法案件委托管理工作。

执法监察处综合考虑各被委托人的执法力量、调查成本等因素,确定被委托人、查处方式以及查处时限,以《土地违法案件委托承办单》形式通知被委托人。

委托人重点对下列违法案件实施委托:

(一)查处土地违法行为受各种因素干扰,查清事实困难,请求协助查处的。

(二)有重大影响的违法用地案件;

(三)委托人要求委托办理的其他案件。

第五条 被委托人接到《土地违法案件委托承办单》后,五个工作日内向委托人报送立案呈批意见,并在规定时限内完成案件查处工作。

查处国土资源违法案件,应当从批准立案之日起三个月内结案。因特殊原因不能按期结案的,填写《土地违法案件延期办理申请书》报请执法监察处批准,执法监察处以《土地违法案件延期办理意见书》方式送被委托人。

延长期限最长不得超过一个月。

第六条 执法监察处应当对委托办理工作进行监督和指导。

被委托人应当按照法定程序负责案件查处工作,在调查取证以及提出处理意见过程中,及时向执法监察处报告案件查处进展情况。

第七条 案件发生地所在区、县国土资源分局及土地管理部门应当协助被委托人进行土地违法案件查处工作,在提供图表材料、档案资料以及后勤保障等方面给予支持和配合。

第八条 被委托人调查终结,应当提出行政处罚或其他处理意见报执法监察处审核,按照规定程序审批后,由被委托人依法定程序实施行政处罚或按处理意见办结。

第九条 执法监察处对被委托人拟定的行政处罚或其他处理意见有异议的,应当组织召开土地违法案件会审会进行研究。

经研究,执法监察处与被委托人对拟定的行政处罚或其他处理意见一致的,按本规定第八条办理;不一致的,提交委托人业务会审会审议。

篇3:房屋违法案件登记

一、房屋登记信息公开行政案件的主要类型及成因分析

(一) 主要类型

1. 以未公开信息为由提起行政案件

申请人以本人为拆迁地块的被拆迁人, 要求公开某处房屋初始登记情况及资料, 但并未提供自己和上述房屋的关系证明。登记机构在信息公开回复中告知了其查询方式和查询途径, 也告知了查询时应携带的资料。但申请人以登记机构未公开相关房屋登记信息为由提起行政案件。

2. 对无房屋登记信息持有异议提起行政案件

申请人要求公开某处房屋登记信息, 并且也至登记机构查询房屋登记信息。登记机构明确告知无房屋登记信息。但申请人不服, 认为该处房屋早已建成, 而且还有户口簿上的门牌号予以证明房屋的存在。故以登记机构违反信息公开的法定职责为由提起行政案件。

3. 以信息公开答复主体不适格为由提起行政案件

例如, 2011年11月7日申请人向某登记工作机构寄出一份《政府信息公开申请表》, 要求公开某处房屋登记信息。该登记工作机构所属的分中心根据《政府信息公开申请表》的内容作出答复, 并由登记工作机构于同年11月14日向申请人寄出挂号信。由于申请人提供的地址已经拆迁, 该挂号信于同年12月19日被退回登记工作机构。当日, 登记工作机构人员电话联系申请人领取书面答复, 申请人于同年12月20日领取了答复信。之后, 申请人以答复人为分中心而不是适格的答复主体, 且未在法定期限内公开房屋登记信息为由提起行政案件。

(二) 成因分析

通过对上述案件的处理和分析, 笔者认为, 引发上述案件的焦点在于申请人对房屋登记信息公开范围的理解存在扩大化与绝对化。申请人普遍认为房屋登记信息属于政府信息, 理所当然应纳入《条例》调整的范围。申请人可以根据《条例》第13条规定, “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还可以根据自身生产、生活、科研等特殊需要, 向国务院部门、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及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部门申请获取相关政府信息”, 即根据规定向登记机构提出申请公开房屋登记信息, 登记机构就应该根据申请人提供其生活、生产、科研等特殊需要的证明文件, 向其公开相关信息。而登记机构认为, 如果申请人提出房屋登记信息公开请求, 可以通过指引方式, 告知申请人根据房屋登记信息查询的相关规定依法查询, 并告知其具体的查询方式和查询途径。其法律依据为《物权法》第18条规定, 权利人和利害关系人可以申请查询、复制登记资料, 登记机构应当提供。《物权法》属于法律, 在法律层级上高于《条例》。既然《物权法》明确规定了有关当事人可依法查询, 那么登记机构就应该根据这个规定, 要求申请人提供其具有查询资格的证明文件后, 再申请查询相关房屋登记信息。申请人则不认同此观点, 其认为获取房屋登记信息是通过申请政府信息公开还是查询的途径, 是其选择的基本权利, 登记机构无法阻止。正是由于申请人与登记机构的观点不一致, 造成了理解上的矛盾和冲突。由此, 申请人不服登记机构的政府信息不公开行为, 引发了上述行政案件。其次, 申请人在提出信息公开申请和进行房屋登记信息查询时, 登记机构的不规范答复和查询行为也是行政案件发生的主要原因。

二、房屋登记信息公开的定性与法律适用

房屋登记信息是房屋登记机构在房屋登记行为过程中制作或者获取的, 以一定形式记录、保存的信息。房屋登记行为是房屋登记机构作为行政主体应申请人的申请做出的行为, 是一种行政行为。因此, 房屋登记行为所产生的信息也应当归入政府信息, 即房屋登记信息属于政府信息。但房屋登记信息是一种包含房屋登记申请人主体信息、申请人所有的房屋信息等隐私的信息, 由于登记信息的这种特殊属性, 使得登记机构在适用《条例》, 以及平衡房屋登记信息公开与隐私权保护两者利益关系上带来了困惑和难题。对于房屋登记信息是否应列入政府信息公开范畴, 笔者认为需根据房屋登记信息的特性来决定。

(一) 房屋登记信息为涉密信息

房屋登记信息既然是登记机构根据申请人的房屋登记申请而做出的行政行为所形成的记录和保存的信息, 因此, 房屋登记信息不可避免地包含了房屋登记申请人、权利人等主体的信息, 这些信息可能涉及国家秘密、商业秘密或个人隐私。如权利人为自然人的, 权利人的姓名、身份证号码等个人信息是房屋登记信息中必不可少的内容, 甚至于住址、联系方式、职业、信用状况等个人信息都可能在房屋登记信息中有所体现, 这些个人信息在一般意义上可归属于隐私的范畴。2010年7月1日起施行的《侵权责任法》首次将隐私权明确为一项独立的人格权, 同样将对隐私权的保护上升到了民事基本法的高度。这与《物权法》第18条的规定所遵循的法律实质精神是一致的, 即出发点都是为了保护权利人隐私权。

(二) 房屋登记信息公开属附条件的信息公开范畴

《物权法》的出台确立了以物权登记生效为主要形式的公示制度, 赋予了登记的公示公信效力。同时, 《物权法》规定了房屋登记资料的查询、复制的基本原则, 以保障房屋登记的公示公信制度价值得到实现。但是《条例》的出台又明确赋予行政机关信息公开的法定职责。因此, 当登记机构履行登记资料查询或信息公开的职责时, 其同时也陷入了如何兼顾保护权利人权利的困境, 即公域隐私权的保护问题。从房屋登记信息查询或信息公开的有关规定可以发现, 虽然在一定程度上都注意到了这个问题, 也设定了规则, 但并没有形成完整统一的体系, 不同位阶的法律、法规、规章等规范性文件存在着诸如互相矛盾或本身规定模糊的问题, 并且基于不同的利益诉求, 直接导致在实践适用中不同的登记机构、甚至于行政、司法审判领域意见不甚统一。

笔者认为, 房屋登记信息的公开属附条件的信息公开范畴。这在我国相应的法律法规中有所涉及。从目前法律层次较高的《物权法》第18条明确规定房屋登记信息是依法查询, 即通过查询的途径来达到信息公开目的。《房屋权属登记信息查询暂行办法》、《房地产登记技术规程》则对具体查询的方式和条件做了相应规定。从这些规定可以看出, 《物权法》、《房屋权属登记信息查询暂行办法》和《房地产登记技术规程》则更多体现房屋登记信息公开申请人与隐私权人的利益权衡。《条例》明确地将隐私排除在一般的公开范围之外, 但是根据《条例》第14条第4款规定, 除非符合两种例外情况:一是权利人同意的情况可以公开, 这与《物权法》、《房屋权属登记信息查询暂行办法》和《房地产登记技术规程》规定的权利人可以查询有相同的价值取向;二是信息不公开可能对公共利益造成重大影响的涉及商业秘密、个人隐私的政府信息, 可以公开。值得注意的是, 《条例》对于公共利益的例外规定, 衍生出登记机构需要对“是否属于隐私”进行界定, 如果界定是隐私, 则需要进一步作出“公开是否可能会损害第三方合法权益”、“是否应当通知第三方”、“不公开是否可能对公共利益造成重大影响”的连续判断。《条例》第13条规定的“三需要”概念则显得较为原则, 在理解上具有相当的灵活性。

房屋登记信息既然为涉及权利人隐私权的信息, 在未得到权利人同意的前提下是不能公开的。只有在信息不公开对公共利益造成重大影响的, 那些涉及商业秘密、个人隐私的政府信息, 登记机构才可以公开, 但也不是强制公开。而且2011年8月13日施行的《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政府信息公开行政案件若干问题的规定》第8条“政府信息涉及国家秘密、商业秘密、个人隐私的, 人民法院应当认定属于不予公开范围。政府信息涉及商业秘密、个人隐私, 但权利人同意公开, 或者不公开可能对公共利益造成重大影响的, 不受前款规定的限制”的规定也与《条例》第14条的规定相互契合。

从房屋登记信息而言, 都是权利人的特有房屋信息。一般情况下, 信息不公开是不会对公共利益造成重大影响的。反之, 若无条件地进行信息公开, 极易损害权利人的人身、财产安全, 造成社会不稳定。当然, 对于那些正当利用房屋登记信息的申请人, 我国通过制定相应的查询规定, 可以将房屋登记信息附条件公开。如2007年1月1日施行的《房屋权属登记信息查询暂行办法》对各类申请查询主体资格、查询内容、查询提交证明进行了详细规定。2012年6月1日施行的国家第一部房地产登记行业标准《房地产登记技术规程》针对房屋登记信息查询中遇到的实际问题, 进行了完善和补充。

综合上述, 笔者认为, 房屋登记信息属于政府信息, 当然适用于《条例》有关信息公开的规定, 但是房屋登记信息的特性决定了其不属于主动公开的政府信息, 在法律上房屋登记信息公开行为可以定性为附条件的信息公开行政行为, 即申请人若要求公开房屋登记信息, 需提供权利人同意或信息不公开可能对公共利益造成重大影响的有效证明, 登记机构方可公开。否则, 申请人就应该按照《物权法》、《房屋权属登记信息查询暂行办法》、《房地产登记技术规程》的规定, 通过依法查询方式获取房屋登记信息。

三、避免房屋登记信息公开行政案件的对策与建议

针对房屋登记信息公开行政案件引发的原因、登记信息的特性以及登记信息公开的定性, 并结合工作实际就如何避免此类案件的发生, 笔者提出如下对策与建议。

(一) 规范信息公开申请答复行为, 减少瑕疵和差错

在申请人提起房屋登记信息公开行政案件之前, 往往事前会向登记机构提出公开申请的要求。此时, 建议登记机构事前做好充分准备, 做好答复工作。一是答复主体和期限要符合《条例》的要求。根据《条例》第24条规定, “行政机关收到政府信息公开申请, 能够当场答复的, 应当当场予以答复。行政机关不能当场答复的, 应当自收到申请之日起15个工作日内予以答复;如需延长答复期限的, 应当经政府信息公开工作机构负责人同意, 并告知申请人, 延长答复的期限最长不得超过15个工作日”。因此只有具备房屋登记信息公开职责的行政机关 (目前大部分地区为登记机构) 才具有答复的主体资格, 并且需在《条例》规定的法定期限内进行答复。在前面所提到的案件中因为答复主体非行政机关, 而是所属登记工作机构的分中心, 因此, 该起案件以答复主体为非合法主体, 复议机关作出被申请人不履行法定职责的行为违法, 责令被申请人自收到复议决定之日起十个工作日内依法履行职责。二是针对信息公开内容区分情况制作严谨合法的答复格式文本。登记机构在作出信息公开答复时, 应组织相关部门, 根据《物权法》、《条例》、《房屋登记信息查询暂行办法》、《房地产登记技术规程》等法律法规规定进行研究, 区分不同公开申请内容, 制作不同版本的严谨合法答复格式文本。如有的申请人要求公开登记簿内容, 有的则要求公开原始登记凭证。三是积极主动与申请人进行沟通, 做好解释工作, 让申请人意识到房屋登记信息是涉密信息, 在未得到权利人同意下主动公开, 将侵犯权利人的合法权益, 并违反《物权法》、《房屋登记信息查询暂行办法》、《房地产登记技术规程》等相关规定。登记机构可采取引导的方式, 告知申请人通过依法查询的方式和途径, 获取所要了解的房屋登记信息。

(二) 完善房屋登记信息查询制度, 避免矛盾和纠纷

目前, 大多数地区房屋登记信息公开行政案件呈上升趋势。而且, 有的地区信息公开的案子又发生了新的转变, 已从行政复议渠道延伸到行政诉讼领域, 这给登记机构工作带来了难度和挑战。而引起这些行政案件的另一个重要原因是登记机构的房屋登记信息查询制度还不够完善, 查询行为欠规范, 如什么人可以查询, 通过什么程序查询, 查询时都要提供哪些要件, 可以查询哪些内容, 还不够细化。对于申请人查询登记信息的, 不要求填写查询申请书, 查询结束后该出具查询结果的不出具相应证明等不规范行为仍有存在。为此, 建议登记机构针对查询中遇到的各种问题制定详细的操作细则, 并通过信息化手段设计严密的查询系统。查询人员严格按照规定进行操作, 不允许自图方便, 擅自删减查询程序。

(三) 加大与复议、司法部门沟通力度, 增强理解与共识

篇4:房屋违法案件登记

关键词:食品安全 违法所得 货值 认定 综述

中图分类号:F20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5336(2014)04-0090-02

1 概念与计算

1.1 违法所得

指行政相对人从事违反国家法律、法规规定的活动,即实施了国家法律、法规禁止的行为,或未履行法定义务的获利额。一般表现为经济收益数量上的增加,但并非所有的利益获取都意味着经济收益数量上的增加。违法所得,既可以表现为不应有而有,如违规收取有关费用;又可以表现为不应免而免,如逃税[1]。

1.2 货值

指以货币计算的生产、销售等经营产品和货物的总价值。在目前“货值金额”一词被广泛运用的情况下,只有少数法律对货值金额作出了规定。2010年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发布的《关于办理非法生产、销售烟草专卖品等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提出“查获的未销售的伪劣卷烟、雪茄烟,能够查清销售价格的,按照实际销售价格计算。无法查清实际销售价格,有品牌的,按照该品牌卷烟、雪茄烟的查获地省级烟草专卖行政主管部门出具的零售价格计算;无品牌的,按照查获地省级烟草专卖行政主管部门出具的上年度卷烟平均零售价格计算”[2]。

2 规定的冲突与认定的难点

食药、工商、质监、文化等部门都有没收违法所得和根据货值金额行政处罚的权力,在没有法律统一规定的情况下,不同部门对违法所得、货值的确定以及如何没收违法所得、罚款等只能依靠各自执行的部门规章、地方性法规或行政解释作为行政执法尺度,不同部门之间往往存在着规定的冲突。

2.1 法律规定冲突

最高人民检察院1993年12月1日在《关于假冒注册商标犯罪立案标准》中对“违法所得数额”的解释为销售收入;1998年12月17日,最高人民法院发布的《关于审理非法出版物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十七条第二款将“违法所得数额”定义为获利数额。1993年最高人民检察院做出的解释“销售收入”包含违法行为人通过违法行为所获利的数额外,还包含其实施违法行为时所投入的成本[3],这在事实上造成了违法所得认定、计算上的不公平。而1995年、1998年最高人民法院的解释“获利数额”范围与前者显然不同。

2.2 委托加工违法所得的计算

委托加工过程中出现的违法产品,对于此类情况出现的不合格产品,如服装产业布料的加工,究竟按加工费计算违法所得还是按照市场同类商品布匹计算违法所得,专家对此都各有自己的看法[4]。

2.3 抽样如何计算货值

产品数量庞大时抽样发现伪劣产品,应按照怎样的标准来评定违法所得货值的金额[5]。

2.4 犯罪所得与违法所得的区分

目前暂无违法所得与犯罪所得区分解释的权威标准,给犯罪数额或违法所得金额的认定带来一定的困境[6]。

2.5 货值计算应考虑哪些因素

《餐饮服务食品安全监督管理办法》认为原料及食品添加剂按进价计算,半成品按原料计算,成品按销售价格计算;《产品质量法》认为涉案产品以其销售价格或者市场价格予以确定,并且涉案的产品系违法相对人生产加工的。计算货值金额时,并不考虑其他因素,比如半成品、原辅材料,成本、利润、税收等。

2.6 实际操作中计算的复杂性

在实际食品安全执法中发现,有的食品生产经营者生产的违法食品数量很大,但是行为人廉价销售获利很小,具体销售数量因登记索证不全无法具体查实计算[7];有未销售或者销售后尚未收到货款的情况;有因为案件情况复杂或生产经营者销售违法食品时间较长无法确定时间范围而无法查清数额的[8];有食品本身货值不高,但是食用后对消费者的健康伤害巨大,此类货值具体金额确定困难[9]。通过对《2011年苏州市餐饮食品安全行政处罚典型案例汇编》粗略的统计,由于《食品安全法》以及其相关细则办法对违法所得如何计算没有详细规定,造成很多案例对违法所得和货值认定存在争议[10],这些案件尽管经过执法人员努力和有关专家指导已经结案,但是大家普遍认为亟需对现有的食品安全法律法规漏洞进行补充和完善。

3 冲突及难点的破解

3.1 在管辖和适用范围内认定

对于违法所得的认定有两类观点:一种是剔除成本说,此类说法认为应将违法行为人实际付出的成本从获取的全部利益中扣除,将违法所得仅仅认为获得的利益部分。另一种是包括成本说,此类说法认为对于违法行为人违法所得货值的认定,不应从其中扣除成本部分,而应该视为其全部经济利益所得。在两种观点中,大部分学者认为违法所得应该包括成本,他们认为行政处罚的精神主要是惩戒精神,应该起到教育群众,预防违法事件再次发生的作用,另外违法人应该对自己的违法行为付出代价,从而达到《行政处罚法》立法精神[11]。另外在查处违法行为的基础上进一步确认违法所得中成本所占的比重,无疑加大了执法的难度,且浪费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所以在坚持以效益为基本的行政法域原则上[12],违法所得选择包括成本和利润说是比较合理的。

3.2 按照同类物品价值认定

委托加工货值的认定,有三种观点:第一种按照市场同类物品价值来判断;第二种按照收取的加工费来计算;第三种货值认定没有依据,但是加工费应没收[4]。食品行业委托加工货值认定考虑采用第一种。

3.3 按抽样时货物总价认定

抽样不合格食品货值认定存在三种观点:第一种根据鉴定结论,认定整批货物全部不合格;第二种只认定抽样样品为不合格产品并依法处理;第三种认为公权力不应该直接介入[13]。在食品行业应以抽样时实际存在货物的总数来认定货值。对抽样前已经食用了的食品,如没有发生食品安全问题,按照疑罪从无的原则处理。

3.4 违法所得包容犯罪所得

“犯罪所得”顾名思义就是指通过犯罪手段而获取的财物[14],从概念上讲,应该是被包容在“违法所得”的概念之中,也可以说是“违法所得”的表现形式之一。

3.5 半成品按原料计算货值

在其他领域对于半成品货值的认定,有四种观点:第一种只要无法单独出售或者无法标价的,无论其是否具备了产成品的部分特性和使用性能,均不应计入货值金额;第二种半成品和配件包装应按成本价计算在货值金额内,只是没有组装成成品;第三种对于此类货物均应按市场价计入货值,并从重处罚;第四种成品应计入涉案货值,半成品应按照产品性能、工序完成程度等分析是否计入货值,原辅料、包装物不计入货值[15]。在食品行业,货值金额指生产经营的食品的市场价格总金额。其中原料及食品添加剂按进价计算,半成品按原料计算,成品按销售价格计算。

3.6 以是否入账来界定货值

对于认定违法所得的时间跨度需要有一个认定,以此来解决因案件时间跨度太长而导致货值金额难以认定的情况。“营业收入数额”的认定期限可以通过货款是否入账来界定,如货款已经入账,则认为货物的权利以及风险等也随之转移,无论是否实际收到货款,均认定纳入营业收入,包括预期的营业收入[16]。

3.7 对主体资格合法性分类界定

对于主体资格不合法的,其违法所得应当认定为全部经营性收入,包括成本和利润;对于主体合法,经营商品不合格,如果当事人是故意的,应当将全部经营收入,包括成本和利润作为违法所得;对于主体合法,经营商品不合格,如果当事人是无主观故意的,应当只将获利金额(利润,不包括成本)作为违法所得;当然,如果无法确定相对人主观状态时,建议以获利金额(利润,不包括成本)确定违法所得。违法所得“已得”必须包含在违法所得之内,而对于“应得未得”,如果违法所得确能收回,应当计算在违法所得内并予以追缴;若有证据证明违法所得无法收回,则不能计算在内;对于当事人已缴税款和有证据证明已退还、赔偿受害人的金额,应在没收违法所得时扣减(计算时仍应计算在内)并予以说明[17]。

4 展望

随着价值法学在法律中引入,法律应该更加关注复杂的现实生活,有关法应该是什么这一根本问题的理解与解释,应从生活现象中总结抽象出来,事实证明,在不考虑社会背景与人们的物质生活方式,仅仅从“正义”角度制定的法律其可操作性都是较差的,所以,在有关违法所得、货值认定中,要明确法律制定的价值目标,加强法的各种价值目标的相互关系尤其是冲突关系的研究,以此来减少不同部门,法域之间存在的冲突[18],在食品安全方面,对于违法者应采取从高从严处罚的高压态度[19],以保证消费者的食品安全;同时为保护食品生产者的利益,应通过政府来制定共同的行为准则,在提高自身竞争力的同时打击潜在的竞争对手[20]。

参考文献

[1]陈艺娟.浅议卫生行政处罚中违法所得的认定[J].中国保健营养(中旬刊),2012,4(4):469-470.

[2]董思毓.生产销售假冒伪劣商品犯罪中货值金额的理解和认定[J].法制与社会,2012(3):107-117.

[3]安源.对行政处罚中“违法所得"的规范——关于计算标准的讨论[J].网络财富,2009(14):102-105.

[4]陆一.本案不合格成品布的货值如何计算[J].中国质量技术监督,2012(8):24-25.

[5]刘军.仅凭抽查结果能否实施处罚[J].中国质量技术监督,2008(8):27.

[6]徐贷.犯罪所得之物之刑法解释与适用——以商业贿赂犯罪为视角[J].中国刑事法杂志,2009(1):51-58.

[7]邢晋太,董建军.廉价商品怎样计算货值金额和违法所得[J].中国质量技术监督,2008(11):25.

[8]杨毅.计量违法案件的一违法所得如何计算[J].中国质量技术监督,2011(9):27.

[9]魏文彪.生命价值不能以问题药品货值来衡量[J].中国公共安全(综合版),2007(9):26.

[10]苏州市餐饮食品安全行政处罚典型案例汇编[Z].2011:1-84.

[11]汪永清.行政处罚法适用手册[M].北京:中国方正出版社,1996,28

[12]王为侯荣贵.货值的认定应囿于法律的规定[J].中国质量技术监督,2013(6):22-23.

[13]吴振祥,游德清.不合格水泥货值金额该如何认定[J].中国质量技术监督,2013(11):25.

[14]刘清生.论刑事违法所得的认定与追缴[J].湖南社会科学,2009(2):51-57.

[15]陆一.半成品和配件能否计算为涉案货值[J].中国质量技术监督,2013(6):20-21.

[16]张云.对我国产品质量法中“货值金额"计算的思考[J].标准科学,2009(3):58-60.

[17]王勃,张修乾.一起餐饮业食物中毒处罚案例的分析思考[J].中国食品卫生杂志,2011,21(5):453-454.

[18]郭兴利.试论价值法学在中国的兴起[J].理论学刊,2006(7):84-86.

[19]刘俊海.对食品违法行为应采取从高从严处罚的高压态度[J].农村工作通讯,2011(12):41.

篇5:房屋违法案件登记

【发布文号】法释〔2010〕15号

【发布日期】2010-11-0

5【生效日期】2010-11-18

【失效日期】-----------

【所属类别】国家法律法规

【文件来源】人民法院报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房屋登记案件若干问题的规定

(法释〔2010〕15号,2010年8月2日最高人民法院审判委员会第1491次会议

通过)

中华人民共和国最高人民法院公告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房屋登记案件若干问题的规定》已于2010年8月2日由最高人民法院审判委员会第1491次会议通过,现予公布,自2010年11月18日起施行。

二○一○年十一月五日

为正确审理房屋登记案件,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物权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房地产管理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等有关法律规定,结合行政审判实际,制定本规定。

第一条 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对房屋登记机构的房屋登记行为以及与查询、复制登记资料等事项相关的行政行为或者相应的不作为不服,提起行政诉讼的,人民法院应当依法受理。

第二条 房屋登记机构根据人民法院、仲裁委员会的法律文书或者有权机关的协助执行通知书以及人民政府的征收决定办理的房屋登记行为,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不服提起行政诉讼的,人民法院不予受理,但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认为登记与有关文书内容不一致的除外。

房屋登记机构作出未改变登记内容的换发、补发权属证书、登记证明或者更新登记簿的行为,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不服提起行政诉讼的,人民法院不予受理。

房屋登记机构在行政诉讼法施行前作出的房屋登记行为,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不服提起行政诉讼的,人民法院不予受理。

第三条 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对房屋登记行为不服提起行政诉讼的,不受下列情形的影响:

(一)房屋灭失;

(二)房屋登记行为已被登记机构改变;

(三)生效法律文书将房屋权属证书、房屋登记簿或者房屋登记证明作为定案证据采用。

第四条 房屋登记机构为债务人办理房屋转移登记,债权人不服提起诉讼,符合下列情形之一的,人民法院应当依法受理:

(一)以房屋为标的物的债权已办理预告登记的;

(二)债权人为抵押权人且房屋转让未经其同意的;

(三)人民法院依债权人申请对房屋采取强制执行措施并已通知房屋登记机构的;

(四)房屋登记机构工作人员与债务人恶意串通的。

第五条 同一房屋多次转移登记,原房屋权利人、原利害关系人对首次转移登记行为提起行政诉讼的,人民法院应当依法受理。

原房屋权利人、原利害关系人对首次转移登记行为及后续转移登记行为一并提起行政诉讼的,人民法院应当依法受理;人民法院判决驳回原告就在先转移登记行为提出的诉讼请求,或者因保护善意第三人确认在先房屋登记行为违法的,应当裁定驳回原告对后续转移登记行为的起诉。

原房屋权利人、原利害关系人未就首次转移登记行为提起行政诉讼,对后续转移登记行为提起行政诉讼的,人民法院不予受理。

第六条 人民法院受理房屋登记行政案件后,应当通知没有起诉的下列利害关系人作为第三人参加行政诉讼:

(一)房屋登记簿上载明的权利人;

(二)被诉异议登记、更正登记、预告登记的权利人;

(三)人民法院能够确认的其他利害关系人。

第七条 房屋登记行政案件由房屋所在地人民法院管辖,但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也可由被告所在地人民法院管辖:

(一)请求房屋登记机构履行房屋转移登记、查询、复制登记资料等职责的;

(二)对房屋登记机构收缴房产证行为提起行政诉讼的;

(三)对行政复议改变房屋登记行为提起行政诉讼的。

第八条 当事人以作为房屋登记行为基础的买卖、共有、赠与、抵押、婚姻、继承等民事法律关系无效或者应当撤销为由,对房屋登记行为提起行政诉讼的,人民法院应当告知当事人先行解决民事争议,民事争议处理期间不计算在行政诉讼起诉期限内;已经受理的,裁定中止诉讼。

第九条 被告对被诉房屋登记行为的合法性负举证责任。被告保管证据原件的,应当在法庭上出示。被告不保管原件的,应当提交与原件核对一致的复印件、复制件并作出说明。当事人对被告提交的上述证据提出异议的,应当提供相应的证据。

第十条 被诉房屋登记行为合法的,人民法院应当判决驳回原告的诉讼请求。

第十一条 被诉房屋登记行为涉及多个权利主体或者房屋可分,其中部分主体或者房屋的登记违法应予撤销的,可以判决部分撤销。

被诉房屋登记行为违法,但该行为已被登记机构改变的,判决确认被诉行为违法。

被诉房屋登记行为违法,但判决撤销将给公共利益造成重大损失或者房屋已为第三人善意取得的,判决确认被诉行为违法,不撤销登记行为。

第十二条 申请人提供虚假材料办理房屋登记,给原告造成损害,房屋登记机构未尽合理审慎职责的,应当根据其过错程度及其在损害发生中所起作用承担相应的赔偿责任。

第十三条 房屋登记机构工作人员与第三人恶意串通违法登记,侵犯原告合法权益的,房屋登记机构与第三人承担连带赔偿责任。

第十四条 最高人民法院以前所作的相关的司法解释,凡与本规定不一致的,以本规定为准。

篇6:房屋违法案件登记

(3篇)

违纪违法案件剖析材料违纪案件剖析材料1

根据区纪委关于做好2020以案促改工作的要求,围绕山东省淄博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原党委书记张洪亮违法违纪典型案件,进行对照反恩,认真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深刻查摆存在问题,认真撰写对照剖析材料。如下:

一、案件剖析及反思自身问题

在认真剖析了山东省淄博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原党委书记张洪亮违法违纪典型案件后,结合自身工作实际,认真反思自身存在以下问题:

1.学习的主动性和自觉性不够。参加学习的主动性和自觉性还有待于提高,对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停留在字面上,没有学深悟透,没有深入人心,2.树立“四个意识”还不到位。牢固树立政治意识、大局意识、核心意识、看齐意识还不够强、不够敏锐、不够较真。

3.落实意识形态责任制不到位。对意识形态工作分析不够,重视程度不够。安排工作方法比较简单,缺乏创新精神,对问题深层次的分析,思考不够,有时把工作当成一种负担。对自身要求不严格,没有严格约束自己,4。联系深入群众不够。存在惰性,身子重,除工作需要外,平时待在办公室居多,深入群众中不多,开展一些调研活动的主动意识不够强,对群众的需求,群众的意愿,群众之所想、所盼的事了解不够。

二、问题产生的原因

(一)政治理论学习抓的不够紧、不够严。

政治理论学习的重要性认识不足,放松了政治理论的学习。虽然加强了十九大精神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学习,在理论上有了一定的提升,但深层次的理解和研究远远不够,用理论指导实践的工作能力还有待提高。

(二)思想认识不到位。

对区委区政府的发展理念认识不够,研究不够,从思想上没有深刻理解和认识。对党建工作思想认识不够,存在以业务工作为主的思想。

三、整改方向和措施

(一)抓修养,树立正确的群众观。

在今后的工作和学习中,在加强本职岗位知识学习的同时,不断积极主动地加强对政治理论及新知识、新事物的学习,在理论联系实际、指导实践上下真功夫,不断提高理论学习的效果,实现理论与实际相统一。确立终身学习的观念,广泛拓展自己的知识视野,提高自己的知识水平和政治思想修养。

(二)抓学习,提高履职能力和水平。

正确处理好学习和工作的关系,不断积极主动地加强对政治理论以及新知识、新事物的学习,根据自身的工作岗位和环境,有的放矢的搞好学习,提高自己的政治敏锐性和政治鉴别力,要以解决思想和工作中存在的实际问题为出发点,以改进自己的工作作风、提高工作成效为落脚点。不断提高理论学习的效果,实现理论与实践相统一。

(三)抓自律,严格执行廉政规定。

作为一名领导干部,严格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带头遵守廉洁自律各项规定,时刻以《廉政准则》要求自己,做到勤业务实,勤俭节约。秉公用权、生活正派,努力抵制不正之风侵蚀,不搞特权,不谋私利。严守从政准则,坚决抵制歪风邪气,始终做到清正廉洁,自觉与各种腐败现象作斗争,带头树立高度的责任感和敬业精神,认真贯彻和落实区委、区政府各项决策和部署,严格执行各项规章制度,尽职思责做好本职工作。

(四)抓服务,坚持人民利益高于一切。

从自身做起,从小事着手,积极深入实际,深入群众,牢固树立“群众事无小事”的服务观念,到困难多、矛盾多、问题多的地方,认真研究解决触及群众亲身利益的突出问题,想群众之所想,急群众之所急、解群众之所困,为群众办实事,解难事、做好事。保证各项工作有序推进。

(五)抓落实,虚心向经验丰富的同志学习请教。

刻苦钻研业务知识,扩大自己的知识面以弥补自己的缺陷,改变守旧的思想观念,认真审视自己的缺点,在生活上艰苦朴素,勤俭节约;在思想上自觉抵制腐朽思想文化和生活方式的影响;在工作作风上吃苦耐劳不畏艰险,始终保持蓬勃朝气,对于自己分管的工作会严抓严管,突出解决问题,保证按时完成任务。

以上是我的发言,不足之处,还望各位领导和同志们给予批评、指正,以利于我在以后的工作中进一步提高。

违纪违法案件剖析材料违纪案件剖析材料2

根据上级《关于开展*违纪违法案反思剖析工作的通知》要求,对*违纪理法案暴露出来的问题进行认真剖析反恩,重点从“思想政治”、“精神状态”、“工作作风”、“为民情怀”四个方面查找自身存在的差距和不足,进行了深刻的自我剖析,明确了今后整改和努力的方向,现反思剖析如下:

一、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思想政治方面

一是理论学习不够深。

学习的自觉性不强,对党性修养和理论指导实践的重要性认识不足,经常以工作忙,事务性工作多等理由,很少挤出时间静下心系统全面的来学习。二是学习存在实用主义倾向。遇到问题才去翻理论,找政策,往往一忙起来,就放松了政治理论的学习。三是自我要求不够严。在平常的工作生活中,对社会上一些不良风气的危害性认识不到位,有时认为是生活小事,警惕性不高,抵制不良风气的意志不够坚定,对党员干部谈到一些低级趣味的观点和言行,没有第一时间亮明自己的身份,表明自己的态度,直面提出批评,自我要求不严格。

(二)精神状态方面

一是开拓创新的能力还需进一步提高。

对于领导安排的任务。认为尽心尽力抓好落实就行了,思想上有按部就班,不求创新的思维定势,在一些工作上惯性地用老办法去处理,缺乏攻坚克难的志气、敢闯敢干的锐气、大胆负责的勇气。在面对复杂工作局面时的一些新举措,新办法还不够多。对工作中出现的一些新情况、新问题思考和研究不够。二是谋事创业的激情还不够高。作为局党组班子成员,对于全局性工作的谋划主动思考问题不够,组织协调工作不大胆,顾虑多,怕干得过头了。对自己分管和牵头负责的一些重要工作,做了不少工作,但督促检查和推动落实的措施跟进不够,对于上级部署和比较关注的一些重点工作,认真贯彻落实。积极推动工作,但与上级沟通和主动汇报工作很不够。

(三)工作作风方面

一是工作上还存在急躁情绪。

有时布置下去的工作任务,总想着尽快完成,尽管知道一些事情解决起来需要时间,但还是不断催促,给分管科室同志解决问题预留的时间和空问不足。二是坚持深入基层不够扎实。自己下企业的次数不少,也多次深入园区和部门开展调查研究,但大多数时候是向园区和企业相关负责同志了解下情况,提出一些相关要求,直接面对基层企业工人了解情况的机会不多,很少就某一问题进行深入、具体,专题性的研究,缺乏钻劲和韧劲。

(四)为民情怀方面

一是宗旨意识有所淡化。

对服务对象反映的小问题,小事情,总是以有具体的科室负责,应该由他们先行办理,产生了高高在上的惜误思想;二是联系群众不够紧密。习惯召开科室会议来了解社情民意,深入基层企业了解民意,解决民困不经常,到企业开展工作存在提前打电话现象。对企业生产困难问题关心不够,解决不彻底;三是抓工作不够全面。没有很好地把对上负责和对下负责统一起来,顾眼前多,顾长远少,对上级关注的事,领导安排的事抓得紧,对群众期盼的事关注不够。

二、产生问题的原因分析

以上问题的存在,虽然有一定的客观原因,但主要是主观原因造成的。问题出在表面上,根子生在思想上,从更深层次上分析起来,主要有以下几点:

(一)理想信念还不够牢靠。

从工作经历来看,经济一线部门呆的时间短,遇到的坎坎少。缺乏对经济工作的真正了解。随着实际生活工作条件的改善和职位升迁,逐渐滋长了自己安于现状,不思进取的心理,理想信念逐渐减弱,开始产生了一些惯性思維和懈怠思想,觉得革命奋斗的道理大家都懂,理论学习是老生常谈,忽视了对自己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坚持不懈改造,消磨了一名党员领导干部应有的精、神、气。面对具体困难问题,办法不多、点子很少,一筹莫展。客观上是缺乏精神意志的磨练,主观上根源还是在于忽视了对我党艰苦奋斗这一优良传统的继承和运用,理想信念有所减弱,造成在面对矛盾和困难时,锐意进取精神不足,攻坚克难作风不强。

(二)宗旨意识还不够主动。

认为自己在部门工作多年,经验不少,加之工作.事务缠身,以致学习理论的劲头没兴趣,解决实际问题矛盾的时间少了,精神状态和进取心也不够了。深入剖析这种思想,还是考虑个人的利益多了一些,考虑群众的利益少了一些。由于宗旨观念在头脑中扎得不够牢。总认为基层,群众反映的热点,难点问题是带有共性的问题,没有很好地针对问题沉下去。说到底,是主观上思想放松了改造,精神产生了懈息,党性修养出现了滑坡。

(三)党性修养还不够扎实。

在实际工作中,存在“事务主义”思想,从党员领导干部的角度出发主动抓好自身思想建设的自觉性差,强化党性修养不够深、不够硬。把主要精力放在具体工作事务上,放松了对党的理论知识的学习,不以为患,反以为荣,觉得自己党性修养还可以,没有静下心来细学党的文献,研究领导讲话,造成理想信念不够清晰,不能够用党的理论正确指导工作,不能够用良好的党性修养及时纠正自身出现的偏差,造成自己同“三严三实”的要求存在差距。说到底,是主观上思想放松了改造,精神产生了懈怠,党性修养出现了滑坡。

三、今后的努力方向和改进措施

针对查摆出的问题及其原因,本人将坚持即知即改,立行立改的原则,一项一项抓好整改落实。

(一)进一步坚定政治信念。

坚持落实好学习制度,认真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和《中国共产党问责条例》《关于新形势下党内政治生活的若干准则》。坚持每周安排1次自学,每月安排1次集申学习,做到反复温习,熟记于心,切实形成敬畏纪律、遵规守矩、不踩红线,不越雷池的良好氛围。同时,牢固树立党章意识,真正把觉章作为指导工作的根本依据,在任何情况下做到政治信仰不变,政治立场不移,政治方向不偏。

(二)进一步加强党性修养。

将始终坚定政治信仰,牢固树立马克思主义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在思想和行动上始终与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做到对党绝对忠诚。始终坚定理想信念,用科学理论武装头脑。用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对照思想,做好心无杂念、行不乱章。始终强化党性修养,在大是大非面前旗帜鲜明,在小事小节上守住底线,坚持自重、自省、自警、自励,切实增强党性锻炼和党性修养的自觉性。

(三)进一步强化宗旨意识。

认真践行党的宗旨,贯彻群众路线,坚持“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的路线方针,进一步完善调查研究制度,了解群众所思所想、所求所愿、所缺所書,千方百计为群众办实事、办好事。集中力量办好群众迫切希望解决的实事,做到解决不到位不放过,确保为群众排忧解难不空不偏、不走过场。

(四)进一步严守纪律规矩。

本人将始终牢固树立纪律和规矩意识,把牢政治方向,做守纪律,讲规矩的表率,始終按照《党章》、《准则》和《条例》要求,把遵守党的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落实到自己的全部工作中去,不论在什么地方、在哪个岗位上,自觉按原则和规矩办事,坚决做政治上的明白人。

违纪违法案件剖析材料违纪案件剖析材料3

按照公司《关于常态化开晨以案促改工作的实施意见》精神要求,组织全体总监人员进行传达学习。对身边典型违纪违法案件进行剖析,深挖问题根源,剖析问题成因,結合自身业务特点,查找可能存在的廉洁风险,从思想认识上、流程制度上,监督管理上制定针对性的防范措施,努力构建不敢腐,不想腐,不能腐的“三不腐”有效机制,为精通工程监督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强纪律保证。现将个人剖析整改情况汇报如下:

一、存在的主要问题:

1、学习不够深入,不够全面,理论功底浅薄。典型案例中大部分党员干部都是因为不注重理论学习,放弃对自身世界观的改造,在各种物质利益面前逐渐迷失,堕入贪污腐化的深渊。结合自身情况,发觉自身理论学习的自觉性不高,学习不够深入,系统性不强;被动学习的时候多,主动学习的时候少,泛泛而学,深入钻研较少;理论学习与实际工作脱节。

2、在严守党规党纪方面认识有欠缺,制度执行力度有待进一步加强。一是思想认识还不充足:没有深入学习贯彻《党章》、《廉政准则》、《纪律处分案例》的意义,认为自己天天都在看这些要求,没有在思想上引起高度重视,认为只是走过场,等待观望。二是遵守党规党纪、执行制度有待进一步嘉庆。做事粗放,不注重细节,追求做事速度的同时放松了对纪律的數畏,没有做到防微杜渐,容易在小事和细节上出

错误。

3,对纪法、规矩严肃性、权威性以及违纪违法带来的后果认识不足。对纪律,制度说的多、落实的少,责任追究的力度不够大。

4、创新工作意识不强。习惯于使用老方式、老方法去组织开展工作,循规蹈矩和照抄照搬上级的文件精神,思想解放的程度没有彰显年轻人的风范,观念创新和世界工作存在差距,缺乏创新精神,导致工作被动应付。

二、整改措施

1,坚定理想信念,加强党性修养。

认真学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真正学深学头,牢固树立为共产主义理想而奋斗的崇高精神,不断提高政治素质和水平,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始终与党中央保持一致。强化对习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的学习,深刻把握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重要思想、科学发展管的精神实质,始终做到与时俱进。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的工作方法,学习用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去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

2、严守党纪党规,依规依纪修改完善各项管理制度:一是深入学习《党章》,《廉政准则》,《纪律处分条例》等各项规章制度要求,认真贯彻落实“不忘初心牢记使命”要求,保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作风精神;二是从身边小事做起,遵守党纪法规,做到“防微杜渐”,筑牢拒腐防变思想防线。在平时业务工作的同时。不忘党风廉政建设。努力使自己不光要干好本职工作,还要能够真正守住拒腐防变这条“生命线、高压线、警戒线”,进一步强化纪律和法律意识,远离腐败。

3、坚持廉洁自律,强化自我约束。一是提高认识,充分认识到反腐倡廉工作的重要性。

认识到反腐倡廉是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的重大任毒。也是维护社会公平正义和促进社会和谐的紧迫任务:二是打铁必须自身硬,认真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和党风廉政建设的各项规章制度,正确处理好生活水平提高与保持艰苦奋斗、勤俭节约优良传统的关系,自觉接受党组织和群众的监督,自觉抵制享乐主义。

4、强化责任,树立正确的地位观。我拟从三个方面进行整改。

上一篇:乡村四月小学作文500字下一篇:青少年青春期教育讲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