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审理房屋行政登记案件的调研报告

2024-05-08

关于审理房屋行政登记案件的调研报告(通用8篇)

篇1:关于审理房屋行政登记案件的调研报告

房屋行政登记案件民行交叉的处理

房屋行政登记案件中,有一类案件存在“民行交叉问题”,即原告一是对行政机关的颁证行为不服,与行政机关具有争议;二是又对相关第三人向行政机关申请办证时所主张的民事法律关系有异议,与第三人具有民事权利争议。该问题曾是困扰民事审判、行政审判多年的难题,2010年11月《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房屋登记案件若干问题的规定》设计出了“民行分开,先民后行”的审判模式,彻底解决了这一难题。笔者就此谈点认识。

根据我国法律规定,房屋所有权设立必须经过前期的民事行为(即原始取得或者继受取得)及后续房屋行政登记行为两个程序。前边的民事行为是基础和前提,后续行政行为属于国家强制设定,两个行为构成房屋所有权取得的两个阶段。第一阶段民事行为完成,行为人取得的是房屋所有权的期待权;第二阶段登记行为完成后,国家承认行为人取得房屋物权。由此可见,民事行为、行政行为是界限分明、性质不同的两个行为,所谓“民行交叉问题”,其实两者的关系并不纠结。传统观念认为,房屋登记行为是一种行政确权行为,近年来,主流观点认为房屋登记行为属于物权公示行为,行政机关的审查并登记,目的是向社会公开,产生物权公信,由此产生信赖利益保护,保护善意第三人,维护交易安全。房屋登记行为本身不赋予权力或者免除义务,也不创设权利或者剥夺权利。房屋所有权证只是行政机关审

查申请人提供登记材料的结果,给与申请人作为产权证明。这种审查、登记,申请人以外的人没有介入,客观上是有其局限性和针对性的。

基于此,《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房屋登记案件若干问题的规定》第八条规定:当事人以作为房屋登记行为基础的买卖、共有、赠与、抵押、婚姻、继承等民事法律关系无效或者应当撤销为由,对房屋登记行为提起行政诉讼的,人民法院应当告知当事人先行解决民事争议,民事争议处理期间不计算在行政诉讼起诉期限内;已经受理的,裁定中止诉讼。

通常,当事人的行政诉讼请求都是撤销行政登记行为,其实这只是一个表面上的争议,实质争议仍是民事权利争议。而行政诉讼由于其自身的特性只能审查行政机关作出行政行为的合法性问题,无法解决民事争议。首先,由于房屋登记是申请人单方提供申请登记资料,其申请内容不可能表露出有民事产权争议的内容,行政机关发现不了民事争议,如有产权争议行政机关依法就不会给予登记。其次,行政诉讼的结果无论是撤销还是维持行政登记行为,都无助于实质性民事争议的解决,民事权利还是处于争议状态。第三,民事行为的效力只能适用民事法律确认,行政法律法规不调整平等民事主体之间的权利义务关系。

这类民事诉讼案件中如何对待行政机关颁发的“房屋所有权证”是个难题。按照前述司法解释理解,在所有权争议案件中,房产证是不应当用作民事产权证据适用的,因为它是国家对“申请人提供的房屋登记材料”审查的结论,是行政机关的行政行为的载体。真正的民

事证据应当是民事行为的载体——“申请人提供的房屋登记材料”。也就是说民事诉讼要排除行政登记行为的干扰,只对发生产权争议的民事行为进行审查。如果还以房产证作为民事权利争议定案的依据,民事诉讼就会变得毫无意义。这也是该司法解释的亮点所在。

其实,我国物权法和《房屋登记办法》都规定了房屋登记的变更登记和异议登记制度,该两项制度实际上已经在法律层面上确定了登记错误的纠正机制。物权法第十九条规定:权利人、利害关系人认为不动产登记簿记载的事项错误的,可以申请更正登记。不动产登记簿记载的权利人书面同意更正或者有证据证明登记确有错误的,登记机构应当予以更正。不动产登记簿记载的权利人不同意更正的,利害关系人可以申请异议登记。登记机构予以异议登记的,申请人在异议登记之日起15日内不起诉,异议登记失效。异议登记不当,造成权利人损害的,权利人可以向申请人请求损害赔偿。《房屋登记办法》第七十五条规定:房屋登记机构发现房屋登记簿的记载错误,不涉及房屋权利归属和内容的,应当书面通知有关权利人在规定期限内办理更正登记;当事人无正当理由逾期不办理更正登记的,房屋登记机构可以依据申请登记材料或者有效的法律文件对房屋登记簿的记载予以更正,并书面通知当事人。对于涉及房屋权利归属和内容的房屋登记簿的记载错误,房屋登记机构应当书面通知有关权利人在规定期限内办理更正登记;办理更正登记期间,权利人因处分其房屋权利申请登记的,房屋登记机构应当暂缓办理。《房屋登记办法》第七十六条规定:利害关系人认为房屋登记簿记载的事项错误,而权利人不同意更

正的,利害关系人可以持登记申请书、申请人的身份证明、房屋登记簿记载错误的证明文件等材料,申请异议登记。

权利人、利害关系人提起房屋权利确认诉讼,取得确权法律文书后可以依法到登记机关办理相应变更登记,无须再进行行政诉讼来通过行政判决撤销登记错误的房屋所有权证。《房屋登记办法》第八十条规定:人民法院、仲裁委员会的生效法律文书确定的房屋权利归属或者权利内容与房屋登记簿记载的权利状况不一致的,房屋登记机构应当按照当事人的申请或者有关法律文书,办理相应的登记。《房屋登记办法》第八十一条规定:司法机关、行政机关、仲裁委员会发生法律效力的文件证明当事人以隐瞒真实情况、提交虚假材料等非法手段获取房屋登记的,房屋登记机构可以撤销原房屋登记,收回房屋权属证书、登记证明或者公告作废,但房屋权利为他人善意取得的除外。

权利人、利害关系人持相关法律文书办理变更登记,行政机关不予办理,权利人、利害关系人可以行政机关不作为为由提起行政诉讼。

(白佳海 作者单位:山东省淄博市淄川区人民法院)4

篇2:关于审理房屋行政登记案件的调研报告

一、房屋登记发证行为性质问题

房屋登记发证行为是指房地产行政主管部门代表政府对房屋所有权以及由上述权利产生的抵押权、典权等房屋他项权利进行登记,并依法确认房屋产权归属关系的行为。房屋登记发证行为既不是赋予权利或免除义务,也不是设定义务或剥夺权利,而是确认房屋所有权的行为。因此,房屋登记发证行为不是行政许可,不属于《行政许可法》调整范围;房屋登记发证行政案件的案由统一为“房屋行政确认”。

二、房屋登记与颁发房屋所有权证行为的关系问题

根据建设部《城市房屋权属登记管理办法》第十条规定:“房屋权属登记依以下程序进行:(一)受理登记申请;(二)权属审核;(三)公告;(四)核准登记,颁发房屋权属证书。本条第(三)项适用于登记机关认为有必要进行公告的登记。”故房屋颁证行为是登记程序完成的标志,房屋颁证行为与核准登记行为是一个行为,而不是两个行为。

三、注销房屋所有权证的性质问题

根据建设部《城市房屋权属登记管理办法》第三十五条之规定,在某些情况下,房地产行政主管部门有权注销房屋权属证书。房地产行政主管部门作出的注销行为,是基于持证人不符合条件、申报不实、虚报瞒报或涂改等非法行为,此类注销行为属于房地产行政主管部门纠错行为,不是行政处罚,不适用《行政处罚法》的规定。

四、原告资格问题

1、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认为房地产行政主管部门房屋登记发证行为侵犯其房屋的所有权,依法向人民法院提起行政诉讼的,人民法院应当受理。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认为房地产行政主管部门房屋登记行为侵犯其债权的,一般不具有原告资格。

2、有限责任公司的股东或集体经济组织成员认为房地产行政主管部门房屋登记发证行为侵犯有限责任公司或集体经济组织财产权,而以个人名义提起行政诉讼的,人民法院不予受理。

五、颁证主体确定问题

确定行政诉讼被告,原则上谁作出行政行为,谁就充当被告。1995年实施的房地产管理法明确规定,房屋所有权证应当由县以上房地产行政主管部门颁发,但我省不少地方仍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颁发房屋所有权证。2004年6月,浙江省建设厅发文,要求各地在2005年底前必须纠正。鉴于目前我省房屋所有权证正处于换发证阶段,原先的颁证主体错误正在纠正,在具体审理案件中,对2005年底前县级以上人民政府颁发房屋所有权证行为,可以在判决书中指正,但不宜仅以超越职权为由判决撤销。从2006年开始,新的颁证主体仍与法律规定不符的,则应当依法判决撤销,造成损害后果的,判令其依法承担赔偿责任。各地政府已明确提前纠正的,按照其规定执行。

六、房屋灭失情况下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对原房屋登记行为提起诉讼问题房屋已灭失情况下,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认为原房屋登记发证行为侵犯其合法权益,依法提起诉讼的,人民法院应当受理。因为即使房屋已经灭失,但附着于原房屋所有权之上的一些权益,譬如拆迁安置利益的取得,是以房屋所有权证为根据的。

七、房地产行政主管部门根据人民法院的协助执行通知书实施的行为的可诉性问题

房地产行政主管部门根据人民法院的协助执行通知书实施的行为,是房地产行政主管部门必须履行的法定协助义务,不

属于人民法院行政诉讼受案范围。但如果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认为房地产行政主管部门在协助执行时扩大了范围或违法采取措施造成其损害,提起行政诉讼的,人民法院应当依法受理。

八、起诉期限问题

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若干问题的解释》第四十一条第一款之规定,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知道房地产行政主管部门作出的房屋登记发证行为的内容,但房地产行政主管部门未告知其诉权或者起诉期限的,其起诉期限为从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知道或者应当知道诉权或者起诉期限之日起三个月,但从知道房屋登记发证行为内容之日起最长不得超过2年。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若干问题的解释》第四十二条之规定,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不知道房地产行政主管部门作出的房屋登记发证行为内容的,其起诉期限为从知道或者应当知道该房屋登记发证行为内容之日起的三个月,但从该房屋登记发证行为作出之日起超过20年的,人民法院不予受理。

九、审查标准问题

人民法院对房屋登记发证行政案件的合法性审查,应当围绕被诉房屋登记发证行政行为认定事实主要证据是否充足、适用法律是否正确、是否符合法定程序、有无超越职权和滥用职权等方面进行全面审查。重点应当审查房屋权属来源是否清楚。房地产行政主管部门房屋登记发证行为认定事实清楚,适用法律、法规正确,符合法定程序的,人民法院应当依法判决维持或驳回诉讼请求;房地产行政主管部门房屋登记发证行为违法的,人民法院可以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第五十四条第(二)项或司法解释的相关规定,判决撤销被诉房屋登记发证行为或确认其违法。人民法院在审理房屋登记发证行政案件时,不得直接对作为登记发证基础事实的民事法律关系是否成立作出确认。

十、涉及民事纠纷时的处理问题

根据《城市房屋权属登记管理办法》规定,依法登记的房屋权利受国家法律

保护。房地产行政主管部门的房屋登记发证行为是具有公定力的行为,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对房屋登记发证行为不服,应当通过行政诉讼途径解决,人民法院对房屋登记发证行为的合法性进行审查。但是,如果房屋登记发证行为依据的事实所涉及的民事纠纷必须通过民事诉讼途径解决的,人民法院应当中止对房屋登记发证行政案件的审理,建议当事人依法提起民事诉讼。

民事诉讼已将房屋所有权证作为定案依据予以采信,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对该房屋登记发证行为不服,依法提起诉讼的,法院应当受理并进行合法性审查。如被诉房屋登记发证行为对房屋权属确认正确,但房地产行政主管部门房屋登记发证程序有瑕疵的,人民法院可以在判决中予以指正,但不宜判决撤销;如对房屋权属确认错误的,人民法院应当依法判决撤销被诉房屋登记发证行为,已经生效的民事裁判建议通过审判监督程序予以纠正。

十一、农村集体所有土地上的房屋转移登记问题

对农村集体所有土地上的房屋办理转移登记发证手续,虽然目前尚缺乏法律依据,但鉴于我省不少地方对此均参照城市房屋权属登记管理的有关规定办理手续,故对房地产行政主管部门已颁发的集体土地上的房屋所有权证,人民法院不能仅以缺乏法律依据为由判决撤销;房屋已经拆迁安置补偿的,可判决驳回原告的诉讼请求。对农村集体所有土地上的房屋买卖(同一村村民房屋买卖除外),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诉请房地产行政主管部门颁发房屋所有权证的,人民法院也不宜判令房地产行政主管部门颁证。

十二、换发证引发的行政诉讼的受理及审查问题

房地产行政主管部门的换发

证行为没有改变旧证所确定的权利义务关系,换发后的新证与旧证记载内容完全一致,可以视为重复处置行为,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对房地产行政主管部门颁发新证行为不服,依法提起行政诉讼的,人民法院不予受理。如果新证与旧证记载内容不完全一致,权利义务关系发生变化的,人民法院应当依法受理。人民法院在审查新证时,应当将旧证作为具有公定力的行为,除非旧证重大明显违法、构成无效行政行为,否则应作为定案依据。

十三、如何理解暂缓房屋登记的适用条件问题

根据建设部《城市房屋权属登记管理办法》第22条、《浙江省城市房屋产权产籍管理条例》第12条之规定,当出现房屋产权不清晰或有争议时,房地产行政主管部门应当暂缓房屋登记。但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提出异议,房地产行政主管部门并不一定必须暂缓房屋登记,房地产行政主管部门应当对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的异议进行实质性审查。只有当异议成立并可能导致房屋产权不清晰时,房地产行政主管部门才应当暂缓登记,否则,房地产行政主管部门仍应依法登记发证。人民法院不能仅仅因为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提出异议,即判决撤销房地产行政主管部门的房屋登记发证行为。

十四、不动产买受人的权益保护问题

买受人相信房屋所有权证记载的权利人,并与之进行房地产交易,房地产行政主管部门对此予以登记发证,法院经审查发现原房屋所有权证记载的权属人与实际的权属人不一致的,如果房屋买卖合同为有效合同,买受人亦已尽到合理的注意义务,人民法院应当侧重于保护买受人在此类交易中的权益,依法判决维持房地产行政主管部门的房屋登记发证行为。共有人及主张其他权利的主体,可以通过民事侵权之诉获得救济。

十五、混合侵权的行政赔偿问题

篇3:关于审理房屋行政登记案件的调研报告

一、房屋登记信息公开行政案件的主要类型及成因分析

(一) 主要类型

1. 以未公开信息为由提起行政案件

申请人以本人为拆迁地块的被拆迁人, 要求公开某处房屋初始登记情况及资料, 但并未提供自己和上述房屋的关系证明。登记机构在信息公开回复中告知了其查询方式和查询途径, 也告知了查询时应携带的资料。但申请人以登记机构未公开相关房屋登记信息为由提起行政案件。

2. 对无房屋登记信息持有异议提起行政案件

申请人要求公开某处房屋登记信息, 并且也至登记机构查询房屋登记信息。登记机构明确告知无房屋登记信息。但申请人不服, 认为该处房屋早已建成, 而且还有户口簿上的门牌号予以证明房屋的存在。故以登记机构违反信息公开的法定职责为由提起行政案件。

3. 以信息公开答复主体不适格为由提起行政案件

例如, 2011年11月7日申请人向某登记工作机构寄出一份《政府信息公开申请表》, 要求公开某处房屋登记信息。该登记工作机构所属的分中心根据《政府信息公开申请表》的内容作出答复, 并由登记工作机构于同年11月14日向申请人寄出挂号信。由于申请人提供的地址已经拆迁, 该挂号信于同年12月19日被退回登记工作机构。当日, 登记工作机构人员电话联系申请人领取书面答复, 申请人于同年12月20日领取了答复信。之后, 申请人以答复人为分中心而不是适格的答复主体, 且未在法定期限内公开房屋登记信息为由提起行政案件。

(二) 成因分析

通过对上述案件的处理和分析, 笔者认为, 引发上述案件的焦点在于申请人对房屋登记信息公开范围的理解存在扩大化与绝对化。申请人普遍认为房屋登记信息属于政府信息, 理所当然应纳入《条例》调整的范围。申请人可以根据《条例》第13条规定, “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还可以根据自身生产、生活、科研等特殊需要, 向国务院部门、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及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部门申请获取相关政府信息”, 即根据规定向登记机构提出申请公开房屋登记信息, 登记机构就应该根据申请人提供其生活、生产、科研等特殊需要的证明文件, 向其公开相关信息。而登记机构认为, 如果申请人提出房屋登记信息公开请求, 可以通过指引方式, 告知申请人根据房屋登记信息查询的相关规定依法查询, 并告知其具体的查询方式和查询途径。其法律依据为《物权法》第18条规定, 权利人和利害关系人可以申请查询、复制登记资料, 登记机构应当提供。《物权法》属于法律, 在法律层级上高于《条例》。既然《物权法》明确规定了有关当事人可依法查询, 那么登记机构就应该根据这个规定, 要求申请人提供其具有查询资格的证明文件后, 再申请查询相关房屋登记信息。申请人则不认同此观点, 其认为获取房屋登记信息是通过申请政府信息公开还是查询的途径, 是其选择的基本权利, 登记机构无法阻止。正是由于申请人与登记机构的观点不一致, 造成了理解上的矛盾和冲突。由此, 申请人不服登记机构的政府信息不公开行为, 引发了上述行政案件。其次, 申请人在提出信息公开申请和进行房屋登记信息查询时, 登记机构的不规范答复和查询行为也是行政案件发生的主要原因。

二、房屋登记信息公开的定性与法律适用

房屋登记信息是房屋登记机构在房屋登记行为过程中制作或者获取的, 以一定形式记录、保存的信息。房屋登记行为是房屋登记机构作为行政主体应申请人的申请做出的行为, 是一种行政行为。因此, 房屋登记行为所产生的信息也应当归入政府信息, 即房屋登记信息属于政府信息。但房屋登记信息是一种包含房屋登记申请人主体信息、申请人所有的房屋信息等隐私的信息, 由于登记信息的这种特殊属性, 使得登记机构在适用《条例》, 以及平衡房屋登记信息公开与隐私权保护两者利益关系上带来了困惑和难题。对于房屋登记信息是否应列入政府信息公开范畴, 笔者认为需根据房屋登记信息的特性来决定。

(一) 房屋登记信息为涉密信息

房屋登记信息既然是登记机构根据申请人的房屋登记申请而做出的行政行为所形成的记录和保存的信息, 因此, 房屋登记信息不可避免地包含了房屋登记申请人、权利人等主体的信息, 这些信息可能涉及国家秘密、商业秘密或个人隐私。如权利人为自然人的, 权利人的姓名、身份证号码等个人信息是房屋登记信息中必不可少的内容, 甚至于住址、联系方式、职业、信用状况等个人信息都可能在房屋登记信息中有所体现, 这些个人信息在一般意义上可归属于隐私的范畴。2010年7月1日起施行的《侵权责任法》首次将隐私权明确为一项独立的人格权, 同样将对隐私权的保护上升到了民事基本法的高度。这与《物权法》第18条的规定所遵循的法律实质精神是一致的, 即出发点都是为了保护权利人隐私权。

(二) 房屋登记信息公开属附条件的信息公开范畴

《物权法》的出台确立了以物权登记生效为主要形式的公示制度, 赋予了登记的公示公信效力。同时, 《物权法》规定了房屋登记资料的查询、复制的基本原则, 以保障房屋登记的公示公信制度价值得到实现。但是《条例》的出台又明确赋予行政机关信息公开的法定职责。因此, 当登记机构履行登记资料查询或信息公开的职责时, 其同时也陷入了如何兼顾保护权利人权利的困境, 即公域隐私权的保护问题。从房屋登记信息查询或信息公开的有关规定可以发现, 虽然在一定程度上都注意到了这个问题, 也设定了规则, 但并没有形成完整统一的体系, 不同位阶的法律、法规、规章等规范性文件存在着诸如互相矛盾或本身规定模糊的问题, 并且基于不同的利益诉求, 直接导致在实践适用中不同的登记机构、甚至于行政、司法审判领域意见不甚统一。

笔者认为, 房屋登记信息的公开属附条件的信息公开范畴。这在我国相应的法律法规中有所涉及。从目前法律层次较高的《物权法》第18条明确规定房屋登记信息是依法查询, 即通过查询的途径来达到信息公开目的。《房屋权属登记信息查询暂行办法》、《房地产登记技术规程》则对具体查询的方式和条件做了相应规定。从这些规定可以看出, 《物权法》、《房屋权属登记信息查询暂行办法》和《房地产登记技术规程》则更多体现房屋登记信息公开申请人与隐私权人的利益权衡。《条例》明确地将隐私排除在一般的公开范围之外, 但是根据《条例》第14条第4款规定, 除非符合两种例外情况:一是权利人同意的情况可以公开, 这与《物权法》、《房屋权属登记信息查询暂行办法》和《房地产登记技术规程》规定的权利人可以查询有相同的价值取向;二是信息不公开可能对公共利益造成重大影响的涉及商业秘密、个人隐私的政府信息, 可以公开。值得注意的是, 《条例》对于公共利益的例外规定, 衍生出登记机构需要对“是否属于隐私”进行界定, 如果界定是隐私, 则需要进一步作出“公开是否可能会损害第三方合法权益”、“是否应当通知第三方”、“不公开是否可能对公共利益造成重大影响”的连续判断。《条例》第13条规定的“三需要”概念则显得较为原则, 在理解上具有相当的灵活性。

房屋登记信息既然为涉及权利人隐私权的信息, 在未得到权利人同意的前提下是不能公开的。只有在信息不公开对公共利益造成重大影响的, 那些涉及商业秘密、个人隐私的政府信息, 登记机构才可以公开, 但也不是强制公开。而且2011年8月13日施行的《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政府信息公开行政案件若干问题的规定》第8条“政府信息涉及国家秘密、商业秘密、个人隐私的, 人民法院应当认定属于不予公开范围。政府信息涉及商业秘密、个人隐私, 但权利人同意公开, 或者不公开可能对公共利益造成重大影响的, 不受前款规定的限制”的规定也与《条例》第14条的规定相互契合。

从房屋登记信息而言, 都是权利人的特有房屋信息。一般情况下, 信息不公开是不会对公共利益造成重大影响的。反之, 若无条件地进行信息公开, 极易损害权利人的人身、财产安全, 造成社会不稳定。当然, 对于那些正当利用房屋登记信息的申请人, 我国通过制定相应的查询规定, 可以将房屋登记信息附条件公开。如2007年1月1日施行的《房屋权属登记信息查询暂行办法》对各类申请查询主体资格、查询内容、查询提交证明进行了详细规定。2012年6月1日施行的国家第一部房地产登记行业标准《房地产登记技术规程》针对房屋登记信息查询中遇到的实际问题, 进行了完善和补充。

综合上述, 笔者认为, 房屋登记信息属于政府信息, 当然适用于《条例》有关信息公开的规定, 但是房屋登记信息的特性决定了其不属于主动公开的政府信息, 在法律上房屋登记信息公开行为可以定性为附条件的信息公开行政行为, 即申请人若要求公开房屋登记信息, 需提供权利人同意或信息不公开可能对公共利益造成重大影响的有效证明, 登记机构方可公开。否则, 申请人就应该按照《物权法》、《房屋权属登记信息查询暂行办法》、《房地产登记技术规程》的规定, 通过依法查询方式获取房屋登记信息。

三、避免房屋登记信息公开行政案件的对策与建议

针对房屋登记信息公开行政案件引发的原因、登记信息的特性以及登记信息公开的定性, 并结合工作实际就如何避免此类案件的发生, 笔者提出如下对策与建议。

(一) 规范信息公开申请答复行为, 减少瑕疵和差错

在申请人提起房屋登记信息公开行政案件之前, 往往事前会向登记机构提出公开申请的要求。此时, 建议登记机构事前做好充分准备, 做好答复工作。一是答复主体和期限要符合《条例》的要求。根据《条例》第24条规定, “行政机关收到政府信息公开申请, 能够当场答复的, 应当当场予以答复。行政机关不能当场答复的, 应当自收到申请之日起15个工作日内予以答复;如需延长答复期限的, 应当经政府信息公开工作机构负责人同意, 并告知申请人, 延长答复的期限最长不得超过15个工作日”。因此只有具备房屋登记信息公开职责的行政机关 (目前大部分地区为登记机构) 才具有答复的主体资格, 并且需在《条例》规定的法定期限内进行答复。在前面所提到的案件中因为答复主体非行政机关, 而是所属登记工作机构的分中心, 因此, 该起案件以答复主体为非合法主体, 复议机关作出被申请人不履行法定职责的行为违法, 责令被申请人自收到复议决定之日起十个工作日内依法履行职责。二是针对信息公开内容区分情况制作严谨合法的答复格式文本。登记机构在作出信息公开答复时, 应组织相关部门, 根据《物权法》、《条例》、《房屋登记信息查询暂行办法》、《房地产登记技术规程》等法律法规规定进行研究, 区分不同公开申请内容, 制作不同版本的严谨合法答复格式文本。如有的申请人要求公开登记簿内容, 有的则要求公开原始登记凭证。三是积极主动与申请人进行沟通, 做好解释工作, 让申请人意识到房屋登记信息是涉密信息, 在未得到权利人同意下主动公开, 将侵犯权利人的合法权益, 并违反《物权法》、《房屋登记信息查询暂行办法》、《房地产登记技术规程》等相关规定。登记机构可采取引导的方式, 告知申请人通过依法查询的方式和途径, 获取所要了解的房屋登记信息。

(二) 完善房屋登记信息查询制度, 避免矛盾和纠纷

目前, 大多数地区房屋登记信息公开行政案件呈上升趋势。而且, 有的地区信息公开的案子又发生了新的转变, 已从行政复议渠道延伸到行政诉讼领域, 这给登记机构工作带来了难度和挑战。而引起这些行政案件的另一个重要原因是登记机构的房屋登记信息查询制度还不够完善, 查询行为欠规范, 如什么人可以查询, 通过什么程序查询, 查询时都要提供哪些要件, 可以查询哪些内容, 还不够细化。对于申请人查询登记信息的, 不要求填写查询申请书, 查询结束后该出具查询结果的不出具相应证明等不规范行为仍有存在。为此, 建议登记机构针对查询中遇到的各种问题制定详细的操作细则, 并通过信息化手段设计严密的查询系统。查询人员严格按照规定进行操作, 不允许自图方便, 擅自删减查询程序。

(三) 加大与复议、司法部门沟通力度, 增强理解与共识

篇4:关于审理房屋行政登记案件的调研报告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房屋登记案件若

干问题的规定》

(2010年8月2日最高人民法院审判委员会第1491次会议通过)

为正确审理房屋登记案件,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物权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房地产管理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等有关法律规定,结合行政审判实际,制定本规定。

第一条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对房屋登记机构的房屋登记行为以及与查询、复制登记资料等事项相关的行政行为或者相应的不作为不服,提起行政诉讼的,人民法院应当依法受理。

第二条房屋登记机构根据人民法院、仲裁委员会的法律文书或者有权机关的协助执行通知书以及人民政府的征收决定办理的房屋登记行为,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不服提起行政诉讼的,人民法院不予受理,但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认为登记与有关文书内容不一致的除外。

房屋登记机构作出未改变登记内容的换发、补发权属证书、登记证明或者更新登记簿的行为,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不服提起行政诉讼的,人民法院不予受理。

房屋登记机构在行政诉讼法施行前作出的房屋登记行为,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不服提起行政诉讼的,人民法院不予受理。

第三条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对房屋登记行为不服提起行政诉讼的,不受下列情形的影响:

(一)房屋灭失;

(二)房屋登记行为已被登记机构改变;

(三)生效法律文书将房屋权属证书、房屋登记簿或者房屋登记证明作为定案证据采用。

第四条房屋登记机构为债务人办理房屋转移登记,债权人不服提起诉讼,符合下列情形之一的,人民法院应当依法受理:

(一)以房屋为标的物的债权已办理预告登记的;

(二)债权人为抵押权人且房屋转让未经其同意的;

(三)人民法院依债权人申请对房屋采取强制执行措施并已通知房屋登记机构的;

(四)房屋登记机构工作人员与债务人恶意串通的。

第五条同一房屋多次转移登记,原房屋权利人、原利害关系人对首次转移登记行为提起行政诉讼的,人民法院应当依法受理。

原房屋权利人、原利害关系人对首次转移登记行为及后续转移登记行为一并提起行政诉讼的,人民法院应当依法受理;人民法院判决驳回原告就在先转移登记行为提出的诉讼请求,或者因保护善意第三人确认在先房屋登记行为违法的,1应当裁定驳回原告对后续转移登记行为的起诉。

原房屋权利人、原利害关系人未就首次转移登记行为提起行政诉讼,对后续转移登记行为提起行政诉讼的,人民法院不予受理。

第六条人民法院受理房屋登记行政案件后,应当通知没有起诉的下列利害关系人作为第三人参加行政诉讼:

(一)房屋登记簿上载明的权利人;

(二)被诉异议登记、更正登记、预告登记的权利人;

(三)人民法院能够确认的其他利害关系人。

第七条房屋登记行政案件由房屋所在地人民法院管辖,但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也可由被告所在地人民法院管辖:

(一)请求房屋登记机构履行房屋转移登记、查询、复制登记资料等职责的;

(二)对房屋登记机构收缴房产证行为提起行政诉讼的;

(三)对行政复议改变房屋登记行为提起行政诉讼的。

第八条当事人以作为房屋登记行为基础的买卖、共有、赠与、抵押、婚姻、继承等民事法律关系无效或者应当撤销为由,对房屋登记行为提起行政诉讼的,人民法院应当告知当事人先行解决民事争议,民事争议处理期间不计算在行政诉讼起诉期限内;已经受理的,裁定中止诉讼。

第九条被告对被诉房屋登记行为的合法性负举证责任。被告保管证据原件的,应当在法庭上出示。被告不保管原件的,应当提交与原件核对一致的复印件、复制件并作出说明。当事人对被告提交的上述证据提出异议的,应当提供相应的证据。

第十条被诉房屋登记行为合法的,人民法院应当判决驳回原告的诉讼请求。

第十一条被诉房屋登记行为涉及多个权利主体或者房屋可分,其中部分主体或者房屋的登记违法应予撤销的,可以判决部分撤销。

被诉房屋登记行为违法,但该行为已被登记机构改变的,判决确认被诉行为违法。

被诉房屋登记行为违法,但判决撤销将给公共利益造成重大损失或者房屋已为第三人善意取得的,判决确认被诉行为违法,不撤销登记行为。

第十二条申请人提供虚假材料办理房屋登记,给原告造成损害,房屋登记机构未尽合理审慎职责的,应当根据其过错程度及其在损害发生中所起作用承担相应的赔偿责任。

第十三条房屋登记机构工作人员与第三人恶意串通违法登记,侵犯原告合法权益的,房屋登记机构与第三人承担连带赔偿责任。

第十四条最高人民法院以前所作的相关的司法解释,凡与本规定不一致的,以本规定为准。

农村集体土地上的房屋登记行政案件参照本规定。

最高人民法院行政审判庭庭长就《关于审理房屋登记案件若干问题的规定》答记者问

2010-11-2

3近日,最高人民法院审判委员会第1491次会议讨论通过了《关于审理房屋登记案件若干问题的规定》(以下简称《规定》)。在公布实施前夕,本报记者访问了最高人民法院行政审判庭赵大光庭长。

难题不断出现 裁判不够统一

记者:行政的领域非常广泛,房屋登记是房管部门的监管职能之一,在政府职能当中只占很小的比重。在您看来,专就如此之小的领域制定司法解释,必要性何在呢?

赵大光:制定《规定》的必要性至少可从以下四个方面阐述:

第一,房屋登记的重要性。房屋乃人们生存必需之物,其重要性不言自明。房屋登记作为确认房屋产权和流转的制度,一端连着广大人民群众的重大切身利益,一端连着市场秩序和社会稳定,在市民社会和政治国家两个层面上都承载着重要价值。建设好、维护好这一制度,已被《物权法》等法律确立为重要目标,并由有关行政机关、司法机关分别落实。法院行政审判的任务是,通过审理房屋登记案件,保护房屋权利人、利害关系人合法权益,监督登记机构恪尽职守,保障房屋登记制度的正常运转。就房屋登记的重要性而言,制定专门的司法解释应属值得考虑的选项。

第二,亟待解决的疑难问题。随着房地产市场的活跃,房屋登记已成矛盾高发领域,案件数量增长快,疑难问题多。2000年以来,全国行政案件数量增长了20%,而房屋登记案件增长了近200%,在94类行政案件中排位升至第二,在案件总量中的占比达8%。不仅如此,具有共性的疑难问题也积累了很多。比如,基于协助义务的房屋登记的可诉性、诉连续转移登记案件的受理、复印件和影印件的举证和证明力、民行交叉的审理程序和判断权限,等等。长期以来,令行政法官倍感困扰,制定司法解释加以解决,无疑可起事半功倍之效。

第三,行政审判与《物权法》的衔接尚有诸多不明。《物权法》对物权登记设有专节,其新规则、新精神如何在房屋登记案件审判中实施、贯彻,比如预告登记、异议登记、查询行为的可诉性问题,裁判如何保护善意取得,行政赔偿中如何适用《物权法》第二十一条,等等,又出现了许多新难题,使审判难上加难。

第四,裁判标准不够清晰。由于上述新老问题比较复杂,极易产生分歧,使得房屋登记案件裁判错误、不当的几率增高,妨碍了审判功能的正常发挥。尤其是不同法院甚至同一法院不同审判部门因理解不同造成的同案不同判的问题,更

是广为诟病。虽属个别问题,但危害不小,既损害法院司法权威,又造成部分当事人不肯服判,上访不止,不利于社会秩序的稳定。制定司法解释,以统一司法尺度,无疑是一个很好的办法。

理清法律关系 吸取各方智慧

记者:房屋登记案件中的疑难问题的背景复杂,争议也很大,不广泛吸取各方智慧,就难有妥当的解决方案。《规定》在这方面做的如何?

赵大光:对事物复杂性缺乏透彻的认识,应对之策就难以得法。即便解决问题,也难免制造新的麻烦,甚至麻烦比问题还要多。房屋登记的复杂背景,可从三个方面观察:

第一,利益结构。房屋登记涉及众多利益主体,包括房屋所有权人、抵押权人、地役权人等房屋物权主体,也包括真正权利人、债权人、继承人、配偶等利害关系人。房屋登记案件通常都与上述利益主体之间的冲突搅在一起,增加裁判的难度。比如,房屋几次转让之后,真正权利人对一系列转移登记均提起诉讼,是否受理?又如何审理?就涉及到真正权利人与一系列第三人之间的利益取舍之难题。

第二,民行交叉。在房屋登记中,民事关系和行政关系相互交织、相互作用,使得行政审判与处理房屋民事纠纷的民事审判经常出现矛盾和冲突,如何协调两者,是非常棘手的问题。

第三,难以控制的不确定性。登记机构即便尽到审慎合理的审核职责,登记结果是否正确仍存不确定性,因为很多不可控的因素会影响登记结果。比如有关行政行为违法、公证书、测绘报告、评估报告的错误、有关当事人的造假,等等。

解决上述问题,行政审判自身经验是不够用的,还须借助法院其他审判部门、立法机关及有关行政部门的经验。为此,我们采取了如下步骤:一是充分挖掘现有经验。起草之初,组织全国行政审判力量调研,并选取成绩突出的北京、辽宁、上海、江苏、浙江、广东六家高院,与最高法院调研小组共同努力,拟写了高质量的司法解释试拟稿。二是广收各方意见。除了征求法院内部相关庭室意见外,还多次召开研讨会,邀请行政法和民法方面的专家学者参加,听取意见。三是全面贯彻法律意图。司法解释能否成功,关键就看能否做到这一条。为此,我们书面征求了全国人大、国务院法制办、建设部以及有关部门的意见,作为把握法律意图的重要基础。

把握法律意图 依法审慎诠释

记者:司法解释的主要目标是贯彻法律意图。那么,只要找到法律意图,解释就有了方向。可问题在于,一部法律的意图相对容易把握,《规定》涉及行政诉讼法、物权法以及城市房地产管理法等相关法律,法律意图如何把握呢?

赵大光:我们说“法律意图”,隐含之意,法律并非是零散的文字,而是目的统合的系统。它要求我们解释法律,要尊重文义,又不拘泥文义。不仅把握文字的含义,更要看到背后的目的和动机。要做到这一点,就应当联系其上下文,注意法律的整体性。根据问题背景的不同,法律意图既可在一部法律中寻觅,也可在多部法律中寻觅。唯其如此,才能说法律得到了真正的实现。这种操作,在《规定》当中贯彻始终,篇幅所限,仅举几例:

第一,原告资格。诉权保护与善意取得的权衡是其主轴。《规定》第四条认可四种特殊债权人的原告资格,更强调诉权保护的价值;第五条对起诉连续转移登记的原告资格作出限制,则更多地考虑与善意取得制度的协调。

第二,民行交叉及其处理。《规定》第八条规定了民事基础关系先行处理的原则,对行政诉讼与民事诉讼的衔接关系作出了合理而又清楚的阐述。

第三,关于复印件、影印件的可采性问题,《规定》第九条规定当事人对此有异议的,应当提供证据。该规定在证据规则允许的限度内,合理考虑了房屋登记所面临的实际状况。

第四,登记合法的判决。《规定》第十条规定一律判决驳回诉讼请求,主要是为了给可能出现的更正登记等行为留下合适的空间,使行政诉讼与行政监管更好地衔接。

第五,登记违法的判决。《规定》第十一条第一款规定的部分判决,主要是考虑到把部分错误的登记全部撤销,则正确的部分可能因对方不合作而难以登记。在行政诉讼法和登记制度的容许空间内,选择了最有利于实质性解决纠纷的方式。

第六,混合过错的行政赔偿。《规定》第十二条规定将房屋登记机构的赔偿份额与过错挂钩。起草中有一种主张认为,《物权法》第二十一条第二款规定的是无过错责任。照此理解,登记机构即便恪尽职守,仍须为其他机构和人员的过错、甚至纯粹的民事欺诈买单,很难想象立法者会有此意图。联系上下文,我们认为,“登记错误”应指因登记机构过错而造成的错误。

力求获得实效 避免贪大求全

记者:在《规定》公布之时,请您对其实施的前景作出预测。

赵大光:《规定》的条文不多,但容量很大。可以说,每个条文都有针对性,立足于解决真问题,方案论证也考虑了各种有关因素,力求妥当。相信其实施可以对房屋登记案件审判起到较大的推动作用。不过,不能指望《规定》毕其功于一役,解决所有问题。房屋登记案件的问题很多,其中有共性与个别之分,实践需求有急缓之分,研究程度有深浅之分,所以,我们在起草之初就确立了“追求实效,不贪大求全”的指导思想,《规定》针对的都是亟待解决的、研究较为成熟的、具有普遍性的问题。(作者: 罗书臻)

篇5:关于审理房屋行政登记案件的调研报告

为指导各地法院正确审理房屋登记案件,最高人民法院17日公布了《关于审理房屋登记案件若干问题的规定》。这个总共14条的司法解释将于11月18日正式施行。最高人民法院有关负责人介绍,司法解释是根据物权法、城市房地产管理法、行政诉讼法等有关法律规定,结合行政审判实际制定的。

这位负责人说,物权法刚公布时,各种房屋登记的可诉性就成为房屋登记案件审理中引起广泛讨论的问题。物权法以及住房和城乡建设部配套的房屋登记办法中,关于房屋登记的规定涉及两类行为,一是房屋登记行为,包括房屋所有权登记、抵押权登记、地役权登记三类权利登记,以及异议登记、更正登记、预告登记三类辅助登记;二是相关行政行为,包括是否准予查询、复制登记资料以及撤销登记、收缴权属证书等行为。以上两类行为都符合行政诉讼法关于受案范围的规定,均为可诉。

因此,司法解释规定:“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对房屋登记机构的房屋登记行为以及与查询、复制登记资料等事项相关的行政行为或者相应的不作为不服,提起行政诉讼的,人民法院应当依法受理。”

司法解释同时规定,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对房屋登记行为不服提起行政诉讼的,不受下列情形的影响:(一)房屋灭失;(二)房屋登记行为已被登记机构改变;(三)生效法律文书将房屋权属证书、房屋登记簿或者房屋登记证明作为定案证据采用。

在司法实践中,起诉连续转移登记的情形时有发生。司法解释规定:“同一房屋多次转移登记,原房屋权利人、原利害关系人对首次转移登记行为提起行政诉讼的,人民法院应当依法受理。”

原告起诉房屋登记行为时,如果对作为基础的婚姻、共有、继承等民事行为提出异议,法院如何处理?司法解释规定:“当事人以作为房屋登记行为基础的买卖、共有、赠与、抵押、婚姻、继承等民事法律关系无效或者应当撤销为由,对房屋登记行为提起行政诉讼的,人民法院应当告知当事人先行解决民事争议,民事争议处理期间不计算在行政诉讼起诉期限内;已经受理的,裁定中止诉讼。”

篇6:关于审理房屋行政登记案件的调研报告

纷案件的原则意见

沪高法民—[2004]4号

农村宅基地买卖应严格按照法律法规的规定进行。对于由此引发的纠纷,应当综合考虑出卖人出售房屋是否经过审批同意、合同是否履行完毕以及买受人的身份等因素,区分不同情况,妥善处理,具体如下:

第一、对于发生在本乡范围内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成员之间的农村房屋买卖,该房屋买卖合同认定为有效。

第二、对于将房屋出售给本乡以外的人员的,如果取得有关组织和部门批准的,可以认定合同有效。

第三、对于将房屋出售给本乡以外的人员的,未经有关组织和部门批准,如果合同尚未实际履行或者购房人尚未实际居住使用该房屋的,该合同应作无效处理。

第四、对于将房屋出售给本乡以外的人员,未经有关组织和部门批准,如果合同已实际履行完毕,且购房人已实际居住使用该房屋的,对合同效力暂不表态,实际处理中应本着尊重现状、维护稳定的原则,承认购房人对房屋的现状以及继续占有、居住、使用该房屋的权利。

对此类案件进行处理时,亦区分不同情况:

第一、按上述第三种情况处理的,双方当事人应各自返还房屋及购房款。

篇7:关于审理房屋行政登记案件的调研报告

近年来, 离婚案件的不断增加, 而离婚后直接抚养子女的父或母通常将子女视为个人财产拒绝对方探望, 因此不与子女共同生活的一方希望通过法律手段来捍卫其探望权。我国婚姻法虽然有明确的关于离婚后探望权的规定, 但父母间的感情纠纷波及子女, 导致实践中有关探望权的纠纷不断。

(一) 涉探望权纠纷案件的特点

在审判实践中涉及探望权的有离婚纠纷、探望权纠纷、同居关系子女抚养纠纷、变更抚养关系、抚养费纠纷等案件, 其中大多数探望权均在离婚纠纷案件中涉及。2012年1月至2014年12月, 某基层法院民一庭共办结离婚纠纷案件1055件, 而解除婚姻关系并提及探望权的案件共有105件, 其中2012年25件, 2013年36件, 2014年44件, 呈现逐年上升的趋势。单独提起探望权纠纷的案件仅有2件, 大部分探望权纠纷都在离婚案件中涉及。而在该类案件审判中, 当事人一般均要求直接抚养子女而并未主动提及探望权问题, 在法官释明下才提出探望权问题要求一并处理。

(二) 涉探望权案件的裁判方式

由于具体案件中当事人的争议焦点及矛盾程度有所不同, 当事人在案件中对探望权的请求内容也有所不同。分析民一庭审理的涉及探望权案件的裁判文书, 其表述形式主要有以下两种:

第一, 裁判文书只对探望权进行确认或者概括地对探望权的次数进行表述, 如被告某某对孩子某某每月享有二次探望权。上述涉及探望权的105件案件中有71件对探望权作了概括性的表述。此类案件当事人是要求在裁判文书中对探望权进行确认, 其对探望权的争议并非很大, 隐含了当事人对探望权的方式、时间可自行协商的意思表示。

第二, 裁判文书对探望权的时间、方式等进行了较为详细的表述, 如原告某某有权于每月第三个星期的星期日探视儿子, 并有权于每年寒、暑假的第二个星期以及国庆假期的第一、二天探视并带养儿子。这类案件一般是当事人争议比较大, 对探望权行使的时间和方式无法协商达成一致意见, 需要法院对此进行明确。

二、探望权纠纷的执行情况

《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第四十八条规定:对拒不执行有关扶养费、抚养费、赡养费、财产分割、遗产继承、探望子女等判决或裁定的, 由人民法院依法强制执行, 有关个人和单位应负协助执行的责任。从理论上来看, 探望权冲突可以分为积极冲突和消极冲突.积极冲突表现为一方拒不履行协助另一方行使探望权, 消极冲突表现为一方愿意协助但另一方却不行使探望权。

实践中确实存在父或母一方怠于行使探望权的情形, 此时子女一方能否以父母未依裁判规定的内容行使探望权为由得申请执行, 尚存多种观点, 故消极冲突在理论上有重要的探讨价值。但, 此问题立法上并未加以明确规定, 实务中也较为少见, 故本文仅分析在积极冲突情况下探望权的执行问题。

该法院自2012年至2014年共受理11件探望权纠纷申请强制执行案件, 其中2012年4件, 2013年3件, 2014年4件, 案件数量不多且变化幅度不大。

虽然探望权纠纷进入执行阶段并不多见, 但一旦申请强制执行, 即意味着双方对于这种人身属性很强的矛盾已经到了无法调和的程度。与审判阶段时法院超脱的居中裁决身份不同, 探望权纠纷案件到执行阶段时, 执行部门无法超然于双方的争执之外。

由于探望权的行使与实现具有特殊性, 使得实践中探望权案件的办理“易断难执”。上文已经述明, 民事审判庭对于探望权案件的裁决一般表述有两种, 但在执行实践中, 这两种表述都可能会带来一定的麻烦。

例一:对探望权进行确认或者概括地对探望权的次数进行表述。如某执行案件, 民事调解书对探望的次数和时间进行的是概括性表述, 内容为:被告赵某红对婚生儿子每月享有四次的探望权并且同住。这里的调解内容对与探望权行使的相关细节未给予明确规定, 隐含了当事人对探望权的时间、方式等具体细节可根据不断变化的生活现实自行协商的意思。在双方矛盾未激烈对峙的情况下, 此种表述有利于双方当事人根据动态的事实变动等情况灵活行使探望权。但是该案件进入执行程序后, 原本为了灵活解决探望权纠纷的目的因为双方未能就权利行使的细节等方面协调一致而落空。在细节问题上, 双方一直互不退让、无法达成一致意见, 执行人员作了大量的工作, 仍然无法使案件得以顺利解决。

例二:裁判文书对探望权的时间、方式等进行了较为详细的表述。如另一执行案件, 民事判决书对行使探望权的具体时间规定的非常详尽, 其中的一项内容为“每月原告可将孩子接走共同生活两天, 具体时间在每月的第二个星期六上午九时至第二天下午四时, 被告予以协助”。虽然裁判文书规定的内容详尽且可操作, 但权利人每次行使权利时, 都受到相对人不同程度的阻挠, 以至于不得不申请法院强制执行。在执行过程中, 被执行人表示愿意履行义务, 但一再要求只能按判决书确定的时间履行自己的义务, 不同意与申请人就探望时间及其他细节达成和解协议。由于规定的时间是周末休息日, 被执行人坚持在周末履行义务, 其规避法院工作人员的监督和执行的意图非常明显。这说明, 在裁判中作出细化的规定自然可以明确争议事项的解决方法, 但却无法兼顾现实可能出现的变动情况、也容易束缚住执行部门的执行行动, 导致案件的处理陷入非常被动的境地。

由此可见, 不论何种方式予以裁判规定, 都可能给探望权案件的执行带来很大的困难。

三、分析原因, 寻找综合解决方案

出现问题的原因主要有:

(一) 探望权这一权利具有长期性、人身性、行为性等特征。这种权利行使的特殊性在审判阶段表现并不明显, 故裁判时可以不予以过多考虑, 只进行概括性的确认或具体规定即可。但是在执行阶段, 权利的长期性, 使得当事人可以形势变更为由对权利的行使提出合理请求;权利的人身性, 使得权利行使的方式、目的、内在驱动力等处于不停的变化中;权利的行为性使得权利的行使与实现区别与债权的行使, 无法做到具体量化和精确化。这些权利性质, 导致在探望权的执行过程中, 无法做到一蹴而就, 往往需要执行人员投入长期的工作时间和巨大的工作精力, 且效果难以显现。

(二) 被执行的标的既是行为又是人身权利, 不但具有抽象性, 还具有复杂性;执行的内容长期连续且易变, 使得裁判的内容存在与变化后的现实不适应的情况。裁判的内容经常会因为子女的学习生活环境发生变化而难以有效执行, 而此类变动也使得被执行人的拒不执行行为更为隐蔽和难以处罚。

(三) 对于探望权案件的强制执行, 没有设置有针对性的执行手段, 较大程度依赖于被执行人的配合, 且需要其他非法定义务人协助、配合。法律明确规定不能对子女的人身、探望行为进行强制, 因此, 探望权的执行, 很大程度还需要被执行人的主动配合与支持。另外, 法律虽然不反对对拒不履行协助另一方行使探望权的有关个人和单位采取拘留、罚款等强制措施, 但这一措施在实践中行使却并非可行。因为如前所述, 探望权若通过强制力予以施行, 会损害子女的身心健康, 且与亲权的行使规则不符。

由上述原因可知, 一方面, 我们并不能把探望权案件难以执行的问题产生的原因归咎于民事审判庭的概括性裁判或者精细化裁判, 因为在社会生活中, 任何问题的产生原因都不是单一的, 而且原因都处于变化之中;另一方面, 我们应该有更新的思路和广阔的视角去解决这一问题。结合实践, 从审判与执行相互呼应、衔接的角度、从依靠各方力量综合解决探望权执行难的角度出发, 我们可考虑的措施有:

(一) 民事审判部门在审理离婚诉讼时、或者民政部门在办理离婚手续时, 主动使探望权的行使等内容在父母双方的离婚过程中就形成合意。在处理双方的离婚纠纷时, 一并就探望权的行使等内容作出确认, 可以有机的解决探望权纠纷, 将这一矛盾弱化。这样既可避免当事人的诉讼成本和法院的工作量, 也可以避免当事人因为婚姻关系解除后互相防备, 就子女探望问题陷入死掐的境地。这是审判工作兼顾执行工作的一个体现。

(二) 综合认识审判与执行的关系。一方面, 在裁判时, 适度考虑裁判的执行问题。审判庭在审理涉及探望权的案件时, 应对裁判内容的可执行性予以更多关注, 因为只有兼顾“事了”的结案, 才能有效推进法院的整体工作。另一方面, 在办理探望权案件的执行时, 要辨证地理解审判与执行的关系。一般来说, 执行的依据仅是生效的裁判文书, 执行部门不应主动提出其他执行方案供当事人选择。但前文已分析, 探望权纠纷不同于债权债务纠纷, 笔者对陷入执行困境的探望权案件进行分析之后, 得出的结论是:执行困难多数是因为在双方对裁判内容各持己见而导致。因此, 笔者认为, 当裁判的内容不符合因为现实情况变化而改变的客观事实时, 执行部门得根据具体情况促使双方达成执行和解, 以促使裁判确定的权利得以实现。这并非是否认裁判的既定力, 在执行探望权纠纷的案件时, 根据具体情况, 能动的去实现裁判的目的, 是将法律精神内化为人的自觉行动的一种方式, 是实现案结事了的重要举措。

(三) 尽量避免对进入执行程序的探望权案件进行简单的强制执行, 力求通过调解来处理案件。力争在执行过程中取得社会各方力量的支持。法院强制执行的震慑力在涉及探望权的案件上作用并不显著, 且可能在强制执行后留有多种后遗症, 这就要求我们善于借助多方力量去办理案件。比如通过学校、抚养子女一方所在的单位、妇联和居委会及青少年权益保护部门等多方共同监督被执行人履行义务。另外需要注意的是, 这种多元化的纠纷解决方式, 更强调以调解的方式去解决, 而不是要借助他们的强制力。因此这里的寻求力量支持主要是指与行政调解相互作用、委托妇联、社区等专门机构进行调解等多种方式。

(四) 确保其他协助方的履行。在现实中, 作为探望权对象的子女很多是与其祖父母、外祖父母共同生活的, 如果实际抚养子女的其他近亲属不履行协助义务, 则探望权难以实现。因此, 在执行过程中必须对此进行衡量, 避免执行活动受其阻碍而无法进行。可以考虑的是, 在执行和解协议中将与子女共同生活的近亲属一同列为义务人, 对其协助执行的义务予以明确。

(五) 大胆适用立法已经明确的规定去制约拒不履行义务行为。《侵权责任法》第二条第一款规定, 侵害民事权益, 应当承担侵权责任。第二款又作出规定, 民事权益, 包括监护权。根据民法通则及相关司法解释的规定, 离婚后不与子女共同生活的父母仍然是子女的监护人, 其监护权不被他方限制或剥夺。故而在一方拒不履行协助对方行使探望权时, 权利方可要求对方承担停止侵害、赔偿损失等责任。另外, 也可以研究通过民事审判庭支持精神赔偿主张、支持变更抚养关系主张、通过执行部门对拒不履行行为进行罚款等手段, 以保障父母的探望权和子女的合法权益, 使得探望权的立法目的得以实现。

摘要:探望权, 是父母离婚后不直接抚养子女的父或母享有的与未成年子女的联系、会面、交流等权利。笔者通过对某基层法院2012年至2014年结案的涉及探望权纠纷的案件审理情况进行了统计, 并对探望权纠纷案件的不同判决方式以及相应的执行情况进行分析, 以期对涉及探望权纠纷的案件审理和执行有所裨益。

篇8:关于审理房屋行政登记案件的调研报告

(1994年6月2日市高级人民法院

审判委员会第27次会议原则通过)

为依法正确及时审理行政案件,提高行政案件开庭审理的质量和效率,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及有关法律和司法解释的规定,结合本市审判实践,制定本规范。

开庭前的准备

一、开庭审理前审判长主持召开合议庭准备会议。书记员作好会议记录。准备会议应当再次核对本案立案是否符合行政诉讼法第41条规定的条件。发现不属于人民法院受案范围或不符合起诉条件的,裁定驳回起诉;发现不属于本院管辖的,移送有管辖权的法院审理;发现诉讼当事人有误的,依法变更或增加诉讼当事人。

合议庭准备会议还应安排以下议程:

(一)由主审人介绍案情和阅卷情况;

(二)合议庭成员认真审核诉讼材料,明确本案的审理对象和审查重点,了解被诉具体行政行为的法定构成要件和与案件有关的法律规范,分析研究开庭审理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和对策;

(三)研究和确定庭审提纲;

(四)明确合议庭成员在庭审中的分工及合议庭成员是否提出回避;

(五)确定是否公开开庭以及是否传证人到庭,确定开庭的时间、地点及是否邀请有关人员旁听。

二、书记员在法定期限内张贴公告,向诉讼当事人发送传票,向诉讼代理人及其他诉讼参与人发出出庭通知,通知法警按时执行公务。公开审理的案件应及时发出旁听券。

三、审判区应当符合以下要求:审判长的座位位于国徽下正中处,审判员或陪审员分坐两边;法台右前方为书记员座位,同法台成45°角;法台左前方为证人、鉴定人、翻译人员座位,同法台成45°角;当事人及诉讼代理人座位设在法台前方,右边为原告座位,左边为被告座位,第三人座位设在原告一侧;当事人

及诉讼代理人可以侧向法台相对而坐,两者之间相隔不少于100厘米,也可以面向法台平行而坐,两者之间相隔不少于50厘米;值庭法警位置设于书记员座位外侧。

四、庭审前书记员必须做好下列工作:

(一)落实法庭并检查审判区和旁听区是否符合要求;

(二)检查音响、照明设备及视听资料播放设备是否完好;

(三)检查审判长、审判员、人民陪审员、书记员及当事人、委托代理人及其他诉讼参与人的标牌是否齐全、统一;

(四)检查当事人及诉讼参与人是否到齐并收回传票,查验担任诉讼代理人的律师的律师执照;

(五)于开庭前五分钟通知法警进入审判区值庭;

(六)安排诉讼当事人及其他诉讼参与人就坐;

(七)书记员入座,宣布《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法院法庭规则》第七条、第九条规定的法庭纪律。

五、准时开庭,不随意推迟开庭时间。诉讼当事人、诉讼代理人和其他诉讼参与人迟到的,值庭法警应告知其等候在旁听区并报告审判长,经审判长准许后方可进入审判区入庭就座。

六、法警值庭应当站立,在法庭调查开始后可以坐下。

七、书记员宣布“请审判长、审判员入座”,并请审判区、旁听区内的全体人员起立,书记员本人也应起立。合议庭成员入庭就坐后,审判长示意大家坐下。

合议庭成员、书记员就座后,脱帽并整齐放置于本人席位台面的左前方,帽徽朝向旁听席。

八、当事人及诉讼代理人回答法庭提问应当起立,进入法庭辩论阶段发言时除外。

九、审判长依次进行下列活动:

(一)宣布:上海市×××人民法院行政审判庭现在开庭;

(二)宣布案由:本庭今天对原告×××(公民姓名或法人的全称)不服×××(行政管理的性质)处理(或处罚)决定(对不履行法定职责的案件、涉及许可行为的案件、行政赔偿案件以及其他行政案件,根据案件的性质宣布案由)诉

被告×××(行政机关名称)一案,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第四十五条之规定,进行公开(或不公开)审理;

(三)按原告、被告、第三人的顺序核对其基本情况,被告法定代表人或者原告、第三人为法人时法定代表人不能到庭的应询问其原因;

(四)核对诉讼代理人的基本情况及其代理权限,当事人特别授权的应当说明特别授权的具体事项,并核对与委托书是否一致;

(五)宣布合议庭组成人员、书记员名单、鉴定人、勘验人、翻译人员出庭参与诉讼活动时也应宣布他们的姓名、称谓和职务;

(六)告知当事人有关的诉讼权利和义务;

(七)告知当事人如认为审判人员及书记员、翻译人员、鉴定人、勘验人与本案有利害关系或者有其他关系可能影响公正审判的,有权申请上述人员回避。

十、院长担任审判长时的回避由审判委员会决定;审判人员的回避由院长决定;其他人员的回避由审判长决定。

十一、当事人申请回避并提出回避理由的,审判长应宣布休庭,并按法定回避的权限分别处理:申请回避的理由成立,审判长应宣布本案延期审理;申请回避的理由不能成立,由审判长在继续开庭时以予以驳回,记入笔录。申请人对驳回回避申请的决定不服的,可以申请复议一次。复议期间被申请回避的人员不停止参加本案的诉讼活动。人民法院对复议申请应当在三日内作出复议决定,并通知申请人。

十二、审判长简要叙述原告起诉、法院立案、发送诉状副本、被告答辩及提交材料等有关事项及具体日期,并询问当事人有无异议。

十三、审判长概述原告的诉讼请求和理由及被告的答辩意见和理由,并询问当事人是否符合原意。

法庭调查

十四、法庭调查的任务是查明案件事实。行政案件的事实包括行政机关作出的具体行政行为所认定的事实,适用法律、法规、规章方面的事实,行政执法主体资格方面的事实和行政执法程序方面的事实。法庭针对不同方面的事实分段进行调查。

十五、询问被告其具体行政行为是否具有书面形式。有书面形式的由被告出示并宣读书面材料全文;无书面形式的由被告当庭陈述被诉具体行政行为。

十六、对要求履行法定职责的行政案件,应查明被告接受原告申请的事实,原告提出申请或要求的事实及理由,行政机关拒绝履行或不予答复的事实和理由。

十七、对行政赔偿案件应查明具体行政行为违法的事实和原告受损害的事实,违法的具体行政行为与损害事实之间的因果关系,行政侵权造成损害的事实。

十八、法庭应当在审判长主持下对下列证据进行审查并质证:

(一)被告当庭列举的证据;

(二)原告当庭提供的证据;

(三)其他诉讼参与人当庭提出的证据;

(四)人民法院直接调取的证据;

(五)人民法院认为有必要作为定案依据的其他证据。

十九、调查被诉具体行政行为执法主体资格方面的事实:

(一)被告陈述取得行政执法主体资格的法律、法规、规章依据,法庭认为此节已明确无异议时可以从简;

(二)被告陈述被诉具体行政行为印章称谓;

(三)原告、第三人对被告列举的执法主体资格证据分别质证。

二十、调查被诉具体行政行为内容方面的事实。事实证据较多时应告知被告分组列举。被告在开庭前未提交证据材料的,应当庭向法庭提交证据材料并予陈述。被告在开庭前已提交证据材料的,亦应以其当庭列举的证据材料为准。具体行政行为无书面证据材料的,以被告或其诉讼代理人的当庭陈述为准。

十一、被告举证后,由原告、第三人对被告陈述的证据分别质证。对证据可逐一质证,也可以分组质证。原告对第三人提供的证据,被告对原告或第三人提供的证据均有权质证,并提出新的证据。

二十二、对于当事人法庭提供的书证、物证,审判长应指示值庭法警将证据材料交由其他当事人及其诉讼代理人辨认。

二十三、合议庭调查核取的证据及委托鉴定部门所作的鉴定结论,由审判长指定合议庭成员当庭宣读,并询问诉讼当事人的意见。鉴定人或勘验人出庭的,也可以由其宣读鉴定结论或勘验笔录。合议庭可以适时出示物证或播放视听资料。

二十四、证人出庭作证的,在作证前不得进入法庭。传证人入庭后,法庭应查明证人的基本情况,告知证人作证的义务及作伪证应负的法律责任。法庭应就需要证明的事实发问证人。证人作证后,诉讼当事人对证人证言可以质证。

二十五、原告、被告、第三人及各自委托的诉讼代理人经审判长同意,可就有关事实向其他当事人、证人、鉴定人、勘验人员提问。

二十六、调查被诉具体行政行为适用法律、法规、规章及有关规范性文件方面的事实:

(一)由被告提供具体行政行为所依据的法律、法规、规章及其他规范性文件;

(二)由被告陈述具体行政行为所依据的法律、法规、规章的条、款、项、目具体内容,或提供有关的规范性文件内容;

(三)审查具体行政行为所适用的法律、法规、规章的时间效力和空间效力;

(四)询问原告和第三人,具体行政行为适用法律、法规、规章及具体条、款、项、目的情况是否属实。

二十七、调查作出被诉具体行政行为程序方面的事实:

(一)由被告陈述行政程序所依据的法律、法规、规章的相应规定。法庭认为此节已明确并无异议时可以从简;

(二)由被告列举作出具体行政行为过程的相关证据;

(三)由被告列举行政复议过程或送达行政文书过程的相关证据;

(四)对被告列举的上述证据进行质证。

二十八、分别询问被告、原告、第三人及各自诉讼代理人,对本案的事实是否还需要补充陈述。

法庭辩论

二十九、审判长宣布法庭辩论开始。辩论前,审判长可对案件事实调查中当事人之间对事实认识的一致之处和争议焦点作简要归纳。

十、审判长可按被告及诉讼代理人、原告及诉讼代理人、第三人及诉讼代理人的发言顺序主持辩论。

十一、合议庭成员应充分听取诉讼各方的辩论意见。对与本案无关的辩论内容应予指出;辩论内容纠缠于已经调查清楚的事实时应予引导;遇有言词激烈、讽刺挖苦的情况应及时制止。

十二、辩论中当事人提出新的事实确需再行组织法庭调查的,应宣布停止辩论,恢复法庭调查。

十三、法庭辩论结束后,审判长应询问当事人有无最后陈述意见。

十四、开庭审理结束,审判长应宣布休庭。对不当庭宣判的案件,应宣布另定日期进行宣判。对拟当庭宣判的案件,可宣布休庭××分钟后继续开庭。

十五、当事人和诉讼代理人阅读庭审笔录后认为记录无误的,应当在笔录上签名;拒绝签名的,记明情况附卷;认为对自己陈述所作的记录有遗漏或者有差错的,允许在笔录末尾补正。

合议庭成员和书记员应当在庭审笔录上签名。

评议

十六、审判长根据法庭调查和辩论的情况,组织合议庭成员围绕以下内容评议并作出结论:

(一)案件事实是否已经查清;

(二)被诉具体行政行为认定的事实是否清楚,主要证据是否充分;

(三)被诉具体行政行为适用法律、法规、规章是否正确;

(四)被诉具体行政行为有无超越职权或滥用职权的情形;

(五)被告所作的行政处罚是否显失公正;

(六)被告的执法主体资格和执法程序是否合法;

(七)确定哪些证据可以作为定案根据;

(八)本案裁判的法律、法规依据及具体条、款、项、目,参照的规章及其条、款、项、目;

(九)诉讼费负担问题;

(十)需要合议的其他问题,如司法建议、判决后疏导工作等;

(十一)根据行政诉讼法第五十四条规定作出本案裁判结论。

十七、对不履行法定职责行政案件还应评议如下事项:

(一)确定原告申请或请求内容是否属被告的法定职责;

(二)确定被告是否履行了该项法定职责;

(三)被告拒绝履行或不予答复的依据是否合法。

十八、对行政赔偿案件还应评议如下事项:

(一)行政侵权的事实是否存在;

(二)损害事实是否存在;

(三)损害事实与被告的具体行政行为之间有无因果关系;

(四)赔偿请求是否合法有据;

(五)当事人之间有无调解的意愿,有调解意愿的应研究调解方案。

十九、评议中发现案件事实尚未查清,需要当事人补充证据或由法庭调查核实后才能作出判决的,应再次开庭审理。

十、合议庭评议案件应充分发扬民主,实行少数服从多数的原则。书记员必须如实记录合议庭成员的评议意见和合议庭的评议结论。评议结束后,合议庭成员均应在评议笔录上签名。

宣判

十一、合议庭评议后,由审判长宣布继续开庭。宣判一律公开进行。审判长宣读裁判结论时应当起立并示意全体人员起立。

十二、当庭宣判的案件,宣判时事实部分应简要,适用法律要准确。宣判后应告知当事人上诉事宜并说明法院将在十日内发送裁判文书。还应说明口头宣判内容与裁判文书不一致时,以送达的行政判决书、行政裁定书为准。

十三、定期宣判时,合议庭成员都应当出庭。宣判前,审判长应当核对当事人及其他诉讼参加人是否到庭。宣判后应告知当事人上诉权利、上诉期限和上诉审法院,并在宣判后立即将行政判决书或行政裁定书发给当事人及诉讼代理人。

十四、合议庭认为所有庭审活动业已完毕的,应由审判长宣布:×××人民法院行政审判庭对原告×××不服×××诉被告××××一案的开庭审理到此结束,现在闭庭。

附:《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法院法庭规则》有关内容:

第七条 诉讼参与人应当遵守法庭规则,维护法庭秩序,不得喧哗、吵闹;发言、陈述和辩论,须经审判长或者独任审判员许可。

第九条 旁听人员必须遵守下列纪律:

(一)不得录音、录像和摄影;

(二)不得随意走动和进入审判区;

(三)不得发言、提问;

(四)不得鼓掌、喧哗、哄闹和实施其他妨害审判活动的行为。

发布部门:上海市其他机构 发布日期:1994年06月02日 实施日期:1994年06月02日

上一篇:大班教案 有趣的皮影戏下一篇:房屋租赁合同书门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