违纪违法案件情况报告

2023-03-13

由于报告格式复杂,内容要求简要明确,很多人对写作报告,甚是感到苦恼。非常需要一份正确的报告格式范文。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违纪违法案件情况报告》,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第一篇:违纪违法案件情况报告

教育系统违纪违法案件剖析报告

《关于教育系统违纪违法案件整改通知书》的报告

我校本着加强学习《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中国共产党员干部廉洁从政若干准则》和《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精神,严格按党章和教师职业道德办事。这些年来,我校始终保持了学校的圣洁之地,没有出现一例有违纪违法的人和事。从新闻媒体上,我们也经常听到、看到教育系统中出现的许多违纪违法的案例,这对我们无疑是很好的反面教材,对我们有着很好的警示作用,对促进我校教育事业健康、有序发展无疑具有十分重大的现实意义。

一、从制度上杜绝违纪违法

我们学校能做到没有违纪违法的一个案例,这跟学校能制定出一套制度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学校如果会出现违纪违法的案件,一般也是经济腐败案件,这在我们学校没有这样的土壤。校长、总务等相关领导,与经济接触比较多,他们为了保证学校所有人的清廉清白,签了《廉洁自律保证书》,让大家清清白白做人,明明白白做事。而且学校还与每位教师签订了安全责任状,也严格要求所有教师不得去做有违纪违法的事,做到有制度,有人监督,并且与教师的绩效工资挂钩,让违纪违法的成本太高,做到不能违,不敢违。从而营造出了健康积极向上的校园氛围。

二、加强了学校的管理 要想学校好,跟学校管理是分不开的。我们学校重视建设一支坚强的领导班子,使整个领导班子在学校教学工作中起模范带头作用。在每学期开学初,学校能根据工作实际,进行领导班子分工,把整体工作有机的分解和细化,做到大事有人抓、小事有人管,做到管理到位、责任到人;学校能定期召开领导班子会议,讨论、研究和部署各项工作,把各项工作都在会议上解决,充分发挥领导班子的集体作用。又有一个能干,作风正派的李志良校长做为学校领头人。学校的校风学风都有了根本性的转变。每一位领导班子成员都能做到遵规守纪,在工作中起模范带头作用。学校不断延伸管理的触角,抓环节、细节的落实,达到管理的精细化,从而杜绝违纪违法的案例产生。

三、加强师德师风建设

教师是立校之本,师德是教育之魂。师德师风建设是教师队伍建设的重要内容。近年来,夏阳中心小学深化师德师风建设:学校加强制度建设,将师德师风纳入教师绩效考核;要求每位教师定期参加教师集中政治学习;每学期每位教师都要写出师德体会。通过活动,学校涌现出了一批师德师风典型模范,涌现出了许许多多的优秀教师,对全面推进学校师德师风建设迈上新的台阶。

四、加强学校廉政建设 为了加强学校党风廉政建设,规范办学行为,我校坚持加强党风廉政、反对腐败的工作过程中,从学校工作实际出发,全面落实廉政责任制,坚持把好加强政治学习,把好宣传教育关;加强理论学习,提高政治觉悟;加强警示教育。进一步贯彻实施反腐倡廉工作方针,从源头上预防和治理,有力地推进了党风廉政建设,有效地促进了学校各项工作向前发展。

综上所述,我校能保持违纪违法零案例,跟学校制度建设和学校管理工作是分不开的。我们坚信只要我们坚持狠抓教师职业道德建设,领导在工作中起模范带头作用,我们学校将更加健康发展,违纪违法的人和事都无法在我们学校发生,我们的学校将变成更加和谐健康的乐园。

夏阳中心小学 2015年10月26日

第二篇:新形势下违纪违法案件的新情况新特点及防范对策

[ 2010-7-15 ]

一直以来,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作出了一系列重大决策和部署,实施了坚强有力的领导,经过全党全国人民的共同努力,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不断深入,取得了新进展新成效,特别是在严肃党纪政纪、治理商业贿赂、深挖腐败分子、纠正损害群众利益的不正之风方面取得了较好效果。同时,我们也应清醒地看到,当前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任务仍然艰巨,一些党员干部作风不正问题依然严重,违纪违法案件在一些地方和部门继续呈多发态势,极少数领导干部违纪违法案件影响恶劣,损害群众利益的问题依然比较突出,这对纪检监察工作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因此,研究党员干部、尤其是农村基层干部违纪违法案件的情况、趋势、特点及其成因,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防范于未然,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近几年党员干部违纪违法案件的新情况及新特点

近年来随着反腐败斗争的深入和纪检监督力度的加强,被查处的党员干部违纪违法案件呈增多趋势。以我区为例,2005年至2008年,被查处的党员干部违纪违法案件,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四种类型:

(一)是经济类案件,共32宗54人,分别占案件总量和总人数的16%和18%。

(二)是涉土类案件,共62宗110人,分别占案件总量和总人数的31%和37%。

(三)是违反计划生育政策类案件,共25宗26人,占案件总人数的12.6%和9%。

(四)是渎职失职类案件,共22宗45人,分别占案件总量和总人数的11%和15%。

从查处的违纪违法案件分析,主要有以下特点:

(一)农村基层党员干部发案率高

一些村干部利用职务之便滥用职权,有的在土地转让、处理纠纷和审批宅基地等工作中索拿卡要,有的在计划生育工作或者殡葬改革中违反有关政策,捞取好处,有的以各种名义挥霍浪费集体资金,侵占集体财产,满足私欲。从2005年以来查处的159名违纪违法人员中,涉及村(居)党员干部就有84人,占涉案总人数的52.8%。如原铜盂镇铜钵盂书记郭××在任职期间违反会计法规有关规定,以慰问为名,挥霍浪费集体资金102500元,严重侵害了集体利益;又如原贵屿镇南安居委主任杨××在任职期间,违反土地管理法规共放地面积多达170多亩,本人在购买楼地时又少缴地皮款42000元,且接受包工头杨某好处费共11000元等违纪行为,两人均受到开除党籍的处分。

(二)经济方面违纪违法的人数多,违纪金额较大

在159名违纪违法的村级党员干部中,因经济方面违纪违法的有79人,接近一半。而在经济方面的违纪违法行为中,又以贪污、挪用、受礼、侵占集体资金人数居多,共有34人,占经济方面违纪违法人数的43%。其次为违反财经纪律行为,共有29人,占经济方面违纪违法人数的37%。在查处的经济案件中,违纪违法总金额1万元以上的案件有36人,10万元以上的案件有9人。如原棉北街道办事处计生办主任张××在任职期间,利用职务之便,采取侵吞

手段,贪污办事处下拨给各居委的计生专干经费共16多万元,作为其家庭日常支出,受到开除党籍的处分;又如和平镇劳动保障所所长蔡某等4人在任职期间将上级回拨的办证费以及向企业违规收费共11多万元没有进帐作收入,私自分发给全所人员,蔡某等4人分别受到严重警告以及留党察看等处分。

(三)共同违纪人数多,涉及范围广

近几年来,潮阳区不断加大责任追究力度,严查渎职、失职案件,共有26名党员干部因渎职、失职受到责任追究,占案件总量的16.3%。随着形势的发展,党员干部违纪违法的手段复杂多样,隐蔽性、反调查性都有了增强,但有一个共同特征,即一案多人共同违纪。在159名违纪违法的党员干部中,属共同违纪违法的人数达67人,占42%。如在2005年12月交通局棉城运输管理所副所长林某带领该所人员在城区道路上双向拦住来往车辆,向车主征收摩托车养路费和年票通行费,涉及人数4人,如西胪镇波美社区违法建设2座水闸该镇因解决措施不力,致使后来发生严重的群众事件,该镇原书记、镇长、分管副镇长、水利所负责人等4人分别受到党内严重警告以及行政记大过等处分。在农村基层,由于村级党员干部工作、生活经常在一起,彼此的情况都比较了解,单独实施违纪违法行为很难隐瞒,被举报查处的风险较大,因此,一些村干部就形成利益共同体,“好处大家有份”,“谁也不会说出去”,致使违纪违法行为逐渐由“单干型”向“互助组型”转化。如谷饶镇官田村党支部书记张××、村委主任赖××及片干部谢××、赖××、邱××5人违反《土地管理法》私自规划、乱放土地,以及将违规收取提成上缴给村的治安管理费作为奖金发给村干部,邱某等5人分别受到党内严重警告和警告的处分。

(四)违反土地管理、计生政策的案件占相当比例

可以这么说,在农村基层,干部违纪违法的问题主要还是土地问题,2005年以来,我区共查处违反土地管理案件14宗20人。如谷饶镇东明村党支部书记翁某和居委主任翁某在任职期间,违反《土地管理法》有关规定,擅自规划发放土地面积给村民建设,分别受到留党察看以及撤销党内职务的处分。另外,党员干部违反计划生育政策现象在我区个别地方和单位时有发生,如区自来水公司城东供水所所长陈某违反计划生育政策生育二胎,受到开除党籍的处分。在所有违纪党员干部中,有22人因违反计划生育政策而受到处理的22名干部中,农村基层就有13人,占59%。

从以上的情况和特点看,近几年党员干部违纪违法案件有以下的趋势:

一是一些农村干部法纪观念淡薄,违法违纪现象时有发生。在农村基层,一些村干部滥用职权,在土地转让、处理纠纷、审批宅基地和计划生育指标等工作中索拿卡要,捞取好处;有的在换届选举中,违反有关法律法规,弄虚作假,采取不正当的手段竞争甚至贿选;有的村干部参与赌博、违反计划生育政策。如棉北街道棉田社区原支部书记庄××利用担任职务之便,擅自使用居委集体资金并借给他人8万多元,且至今未归还,该社区原党支部书记陈××在任职期间挪用公款10万多元,以及擅自规划发放非农建设用地面积13多亩,收取地皮款28万多元,两人受到开除党籍的处分。

二是农村“第一把手”违纪人数越来越多。在84名违纪违法的村居党员干部中,原担任党支部书记的21人,占25%;村主任的9人,党支部副书记的8人,财会人员的8人。从数字上

可以看出,担任党支部书记的所占比例特别高。从目前我区村级组织的现状看,村党支部书记是村里的“第一把手”。由于监督不到位,致使一些党支部书记胆大妄为,公然违犯党纪国法,在政治上严重损害了党和政府的形象,在经济上严重侵犯了集体利益,在组织上造成了严重的干群对立,往往引起干群矛盾激化,群众频频集访。如贵屿镇南安村群众多次集体上访反映该村支部书记杨昭隆有严重违纪行为,经调查杨在任职期间违反《国土法》有关规定,擅自规划用地面积60多亩,收取地皮款722万元,受到开除党籍的处分,判处有期徒刑1年并罚金8000元;2005年以来,立案查处的农村“第一把手”中共有15人受到开除党籍以及严重警告等不同处分。

三是从违纪人员所处的地域上看,经济发达地区违纪人数多,违纪金额大。村级党员干部违纪违法有着明显的区域性,违纪违法人数与各地的经济富裕程度成正比,三年内查处的村级党员干部中,全区5个经济相对发达的镇(街道),违纪违法的村级党员干部共45人,占了全区13个镇(街道)84人的近一半。经济富裕地区村级党员干部除违纪违法人数多外,违纪违法金额较大,往往是从几万元到几十万元,与经济相对欠发达镇区违纪违法金额几百元到几千元相比,数额之差非常大。

四是违纪违法案件有较明显的时代特征。前几年乡村集体企业比较发达时,村级党员干部违纪违法行为大多表现为“吃企业”,或侵占企业财物,或用企业利润乱发奖金、补贴,或用企业资金购买通讯、交通工具,而随着经济的发展,近几年农村基层案件大多数是在征用土地过程和审批宅基地等工作中出现违法违纪行为。

二、党员干部违纪违法案件发生的主要原因

从近几年来查处的违纪违法案件进行分析,党员干部违纪违法原因是多方面的,但主要有以下五个方面原因:

一是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扭曲,党纪国法观念淡薄。村级党员干部违纪违法问题的发生,大都是他们没有树立正确的权力观,受到官本位等封建残余思想影响。在改革开放不断深入的新形势下,随着市场经济的冲击和利益分配格局的调整,一些党员干部放松了世界观的改造,不严格要求自己,经不住物质享受的诱惑,私欲膨胀以至铤而走险,贪污受贿,以权谋私,最终走上违法犯罪的道路。

二是自身素质较低,心态严重失衡。党员干部发生违纪违法问题,还因为他们思想政治觉悟不高,组织纪律性不强,文化素质较低。?名违纪违法村级党员干部中,初中以下文化的占?%。他们在纷繁复杂的市场经济形势下,抗不住诱惑,耐不住寂寞。一些村级党员干部上任伊始,曾经带领群众艰苦创业,取得过辉煌,但自觉“功成名就”后,心态严重失衡,甚至要求回报和补偿,讲排场,比阔气,大肆贪污受贿,从而走上了违纪违法的道路。

三是思想教育跟不上,拒腐防线松懈。党员干部除了为集体工作外,还有自己的“一亩三分地”,往往对学习没时间、没精力、没兴趣。有的基层组织忽视了对村级党员干部的思想政治教育,片面地强调发展经济,对思想政治工作重视不够,从而造成一些村级党员干部放松了世界观的改造,权力观扭曲,走上了违纪违法的歧途。

四是作风不民主,村务公开流于形式。从查处的情况看,部分村居干部对村务公开消极应付,

有的村居公开内容不规范,公开的数据不是真实数据,设帐中帐,内外有别。有的公开重点不突出,避重就轻,涉及本村的政治、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大问题以及财务收支、土地的规划与发放等群众关心的热点问题不公开,公开的只是一些芝麻大的事,以此应付检查,胡弄蒙骗群众;有的村居干部随意性强,想怎么公开就怎么公开,公开的内容不经监督小组审核,监督小组形同虚设。有的借口工作忙,事务多,将公开的内容拖到事中、事后公开,使群众无从监督。有的根本不公开,即使有设公开栏,也只是贴宣传资料、办事程序、办事须知、制度规定等。

五是监督管理乏力,监督制度形同虚设。“不受监督的权力必然导致腐败”,党员干部违纪违法问题的发生,缺乏有力的监督制约机制来规范他们的行为也是一个重要因素,从当前监督管理的现状看,我们虽建立了党内监督、人大监督、舆论监督、社会监督等多层面监督体系,但实际上对权力者实施监督的效果还不够明显,尤其是对农村第一把手的监督还有待进一步加大,少数基层对村级党员干部存在的问题,基层党委平时也有所察觉,但考虑到“村干部后继乏人”、“平时工作有成绩、有力度”等因素,不及时查处,期待自身修正,名为保护干部,实际是对下级失于管理。一些农村党支部党的生活不健全,不能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党内监督无力;一些村财务管理混乱,村务公开和财务监督形同虚设,等等。这些漏洞给违纪违法者提供了条件,使一些人心存侥幸,胆敢以身试法。由于各项监督工作未能真正到位,所以导致有些人违纪违法得不到有效的遏制。

三、防范党员干部违纪违法案件发生的对策

预防和解决少数党员干部违纪违法问题,必须坚持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着力构建惩防体系基本框架,从严治党,标本兼治。党员干部特别是基层党员干部,是发展生产力、发展先进文化、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广大农民根本利益的组织者、推动者、实践者。事实证明,干部素质高、班子强的地方,民心则顺,发展则快。干部违纪违法严重的地方,情况则相反。因此,切实加强对党员干部的党性教育、队伍建设,使之不犯错误,或少犯错误,刻不容缓。我们认为应从以下三个方面入手:

一是严把用人关。要坚持德才兼备的标准,创新用人机制,让那些认真贯彻执行党的方针路线、廉洁奉公、公道正派、群众拥护、有文化、有本领、诚心诚意为群众办事的人进领导班子,当干部。坚决不配不廉、不公、保守、平庸、内耗、惹事的班子和干部。尤其是要选配好村党支部书记,还要注重培养村级后备干部。过去,我们常常有这方面的困惑,有的村书记犯了错误,如撤换后一时找不到能胜任这一工作的人,不撤换又缺乏执纪的严肃性,肘制了党委和纪检部门对案件的处理。另外还要适当扩大选举干部过程中实行民主的范围,提高群众的公认程度。加大宣传力度,教育广大党员干部破除宗族观念,通过选举真正把那些有能力、有水平、素质高的党员选进班子。注意听取党员群众对领导干部的意见,对群众不满意的,要及时调整,对严重违法乱纪的要坚决处理,决不能避重就轻,包庇袒护。镇(街道)党委、政府要建立激励机制,开“前门”堵“后门”,对村干部的工作成绩要给予奖励,关心他们的生活,解决他们的困难,其工资待遇要相对稳定、制度化,并随着经济的发展,与工作实绩挂钩,稳定、适度地提高,这样既可以使村干部安心工作,留住人才。

二是抓好教育关。对新任干部,要认真组织培训,端正他们的任职思想,增强他们的廉洁意识和服务观念。注重思想政治和法制教育,警钟经常敲,招呼提前打,有针对性地解决一些干部自身存在的信念滑坡、为政不廉、作风不实、群众观念淡薄等问题,使他们增强在

是非面前的辨别能力、诱惑面前的自制能力、警示面前的悔过能力,帮助他们牢记“两个务必”,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提高遵纪守法、依法办事的自觉性。对干部中显现的违纪违法苗头,要及时进行戒勉谈话,防止错误行为的发生。当前,要结合学习《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条例(试行)》、《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中国共产党党员权利保障条例》和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决定》,有计划地组织对党员干部进行轮训,使他们增强法制观念和纪律观念,知道什么可为,什么不可为,怎样管理别人,怎样约束自己,真正做到为民、务实、清廉。

三是筑牢监督关。着重围绕“人、财、物”和“责、权、利”,坚持“标本兼治、综合治理、惩防并举、注重预防”的方针,建立健全与本地相适应的教育、制度、监督并重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预防、惩处两手抓,克服将查办案件与经济建设对立的模糊认识,对违纪违法行为的坚决查处,既可促进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对其他党员干部也是一个很好的警示教育。特别是在农村党支部内部,要坚持民主集中制,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坚持重大事项集体研究决定,杜绝暗箱操作。扩大群众监督,充分发挥党员代表、村民代表和群众理财小组的作用,切实搞好以农村财务公开为主的村务公开,以公开促公正,以公正促公信。农村各项公益工程建设要用好资金,公开招标,扩大透明度。继续完善以村账镇管为主的农村财务管理制度,加大对村级财务的审计力度,把问题解决在萌芽状态。根据有关法规和政策,建立和完善农村各项规章制度,使农村各项工作有章可循,有法可依。

第三篇:2011年纠风和执法监察工作中查办违纪违法案件情况的通报

中央纪委常委、监察部副部长、国家预防腐败局副局长屈万祥通报2011年纠风和执法监察工作中查处违纪违法案件的情况。瞿芃 摄 关于2011年纠风和执法监察工作中查办违纪违法案件情况的通报(2012年1月6日)

中央纪委常委、监察部副部长屈万祥

各位记者朋友、同志们:

大家好!组织协调、检查指导纠正损害群众利益的不正之风和对监察对象贯彻执行国家法律法规、人民政府决定命令情况进行监督检查,是《行政监察法》赋予监察机关的两项重要职责。2011年,各级监察机关在履行这两项职责中,会同有关部门严肃查办了一批违纪违法案件。下面,我就此向大家作一个简要的介绍。

首先,介绍一下纠风工作中查办案件的情况。这方面的案件主要有以下六类:

一是违法违规强制征地拆迁案件。全国共查处违法违规强制征地拆迁问题1480个,责任追究509人。按照国务院领导批示,监察部、国务院纠风办严肃查处了2011年发生的11起强拆致人伤亡案件,给予57人党纪政纪处分和问责处理,31人涉嫌犯罪被移送司法机关。典型案例有:吉林省长春市朝阳区违法强拆致人死亡案。该案性质极其恶劣,开发商及其委托的拆迁公司多次通过中断供水、供热、供气、供电和向楼道堆倒垃圾等方式逼迫被拆迁人搬迁。在少数居民仍未搬迁的情况下,采取破坏门窗、投掷砖块、将人强行拖出等暴力手段对多栋楼房进行强行拆除,致使未及时撤离的1名被拆迁人被埋致死。

事发后,监察部责令长春市政府向吉林省政府并国务院作出深刻检查,责令长春市市长向全市人民公开道歉。相关责任人受到严肃处理。二是食品药品安全监管方面的案件。全国共查处食品安全问题5975件,责任追究3895人;药品安全问题9084件,责任追究3680人。根据国务院统一部署,监察部、国务院纠风办重点督办了河南省“瘦肉精”猪肉案件,对74名责任人给予党纪政纪处分和问责处理,其中,厅局级干部9人、县处级干部15人、乡科级及以下50人。三是保障性住房建设方面的案件。各级监察机关、纠风办参与检查保障性住房项目2.6万多个(次),查处违纪违法问题307件,对贯彻执行国家调控政策不到位的市(县)人民政府负责人约谈260人(次)。

四是涉农案件。全国共纠正和查处农村土地承包、流转、耕地占补平衡、土地整治中损害农民土地权益问题1.4万件;查处哄抬农资价格、制售假劣农资坑农害农问题3.2万件,涉及金额4.3亿元;查处乱收费、乱罚款、乱摊派等损害农民利益问题2821件,责任追究1982人。典型案例有:2011年2月,中国新闻网反映河北省香河县在农民土地流转后擅自改变土地用途,将398亩新民居周转用地用于房地产开发、盖别墅。对此,监察部、国务院纠风办进行了核查,责令河北省立即拆除已开工的双拼别墅和花园洋房工程,恢复土地原本用途,并按程序给予香河县9名主要责任人党纪政纪处分。

五是教育、卫生领域的案件。在教育领域,全国共查处挤占、截留、挪用、骗取国家教育经费问题481个,涉及金额4592万元;查

处各级各类学校乱收费问题涉及金额5.1亿元,已清退违规收费金额

3.8亿元。在卫生领域,共查处挤占、截留、挪用、骗取医改资金问题5588个,涉及金额3289万元;查处收受回扣、红包、开单提成和各种乱收费问题13387个。

六是公路“三乱”案件。全国共查处公路“三乱”问题1303个,责任追究1734人。监察部、国务院纠风办督促有关地方严肃查处了陕西省吴堡县运管人员随意处罚车辆、山西省煤炭运销公司违规收费、内蒙古自治区鄂尔多斯市路政人员乱罚款、安徽省滁州市交警收钱不给票、河南省镇平县交警执勤执法不规范等8起公路“三乱”典型案件,对相关责任人作出严肃处理。

接下来,我再介绍一下执法监察工作中查办案件的情况。这方面的案件主要有五类:

一是工程建设领域的案件。工程建设领域突出问题专项治理工作开展两年多来,各地区各有关部门针对国土、交通、铁路、水利、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等重点领域,严肃查处了一批违纪违法案件。据统计,2009年7月至2011年11月,全国共受理工程建设领域违纪违法问题举报4.23万件,查实2.02万件,给予党纪政纪处分15109人,其中,厅局级干部89人、县处级干部1465人,移送司法机关7891人。二是生产安全责任事故案件。2011年,监察部直接参与调查处理了13起特别重大生产安全责任事故案件。其中,2010年发生的9起;2011年发生的4起,分别是:京珠高速河南省信阳“7•22”特别重大卧铺客车燃烧事故、“7•23”甬温线特别重大铁路交通事故、滨保高速天

津“10•7”特别重大道路交通事故、云南省曲靖市师宗县私庄煤矿“11•10”特别重大煤与瓦斯突出事故。目前已结案的9起,包括2010年发生的大连中石油国际储运有限公司“7•16”输油管道爆炸火灾事故、上海市静安区胶州路公寓大楼“11•15”特别重大火灾事故和2011年发生的“7•23”甬温线特别重大铁路交通事故等,共给予党纪政纪处分269人,其中,省部级干部4人、厅局级干部33人、县处级干部62人,107名涉嫌犯罪的责任人员被移送司法机关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监察部还印发《关于严肃责任追究坚决查处瞒报谎报事故行为的紧急通知》,组织对贵州省盘县“3•12”重大瓦斯爆炸事故及瞒报问题、云南省宣威市海岱镇煤管所参与煤矿事故瞒报问题、黑龙江省鸡西市滴道区“4•26”矿难及瞒报问题、辽宁省大石桥市周家矿业瞒报34名矿难死亡人员问题、四川省大竹县曾家沟煤矿“8•29”重大水害事故、河南省平顶山市鲁山县梁洼镇小煤矿瞒报事故等6起事故及瞒报问题进行督办,查处了瞒报事故背后隐藏的国家工作人员投资入股煤矿、收受贿赂等案件,严肃追究了有关责任人员的责任。

三是违反国土资源管理法律法规的案件。全国共纠正土地违法违规问题2.3万个,立案1.17万件,结案1.05万件,给予党纪政纪处分4166人。依据土地卫片执法检查结果,按照《违反土地管理规定行为处分办法》规定,给予44名地方政府负责人、29名国土资源部门负责人纪律处分。监察部跟踪督办国土资源部挂牌督办的11起国土资源违法违规案件,给予68人纪律处分。

四是违反环境保护法律法规的案件。监察部重点督办了浙江省台州市路桥区血铅污染超标、浙江省湖州市德清县血铅超标、广东省河源市紫金县临江镇血铅超标、江苏省溧水县环境污染等事件,给予党纪政纪处分36人,移送司法机关处理5人;实地督办云南省曲靖市非法转移倾倒铬渣重大环境污染事件;督办湖南省石门县壶瓶山自然保护区违法建设水电站问题,给予党纪政纪处分5人。

五是违反水利管理法律法规的案件。全国共纠正水利违法违规问题5949个,立案376件,结案314件,给予党纪政纪处分156人。监察部会同有关部门对江西省景德镇市城市防洪工程违规建设问题进行了调查,给予党纪政纪处分11人。

我就介绍到这里。谢谢大家!

第四篇:违纪违法案件以案促改自查反思报告

透过学习公司下发的《孟连军违纪违法案件开展专项以案促改活动方案》的文件,我就如何做好自身廉洁自律工作,如何加强工作中的廉政风险防范,下一步如何做好党风廉政建设工作,进行了如下反思:

一、存在的问题

(一)学习不系统、理论水平有待提高。案例中孟连军是因为不注重理论学习,放弃对自身世界观的改造,在各种物质利益面前逐渐迷失,堕入贪污腐化的深渊。对党纪国法一知半解,导致在工作中不作为、乱作为、胡作为,导致走向错误的道路。

(二)对反腐倡廉工作的认识不足,思想不够敏锐,思路不够开阔,思考不够深远,观念有些陈旧,更新尚不到位。

(三)对自身刚性约束不到位,纪律观念不够强。突出表现为个人意识增强,组织观念弱化;本位意识增强,大局意识弱化;名利意识增强,公仆意识弱化,把强调政治纪律,视为束缚手脚,认为个人不拿不贪,就不是违纪违法,这样必然造成纪律涣散,难以正确处理全局与局部、民主与集中、个人利益与党和群众利益的关系问题。

二、整改措施

(一)加强学习,首先作为一名共产党员,必须要树立终身学习的观念,其次,学习必须要结合实际,不断提高活学活用马列主义理论的能力,提高处理复杂局势和农村基础工作的能力。最后,学习必须要全面。在理论学习的基础上学习必须要全面。不仅要学习理论政策知识,还要学习法律、历史、经济、科学、社会、心理等方面的知识,力求知识全面。

(二)提高认识,充分认识到反腐倡廉工作的重要性。首先,反腐倡廉是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的重大任务,也是维护社会公平正义和促进社会和谐的紧迫任务。腐败的存在导致社会不和谐,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坚持以人为本,把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做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

(三)强化职责意识。把履行“一岗双责”作为一种政治意识和大局意识贯穿于日常工作之中,在安排部署风廉政建设各各项工作的同时,不忘人社业务工作,让每一位干部职工在干好本职工作的同时,能够真正守住拒腐防变这条“生命线、高压线、警戒线”,进一步强化纪律和法律意识,远离腐败深渊。

三、个人总结

通过对《孟连军违纪违法案件开展专项以案促改活动方案》的学习,我一定要坚持把以案促改工作与推进“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结合起来,把警示教育纳入纳入党员干部教育整体规划,作为教育培训的重要资料,既要透过以案促改起到以案示警的教育作用,又要紧密结合工作实际,以各项工作的新业绩检验整改成效。切实增强党员领导干部的政治纪律意识,确保始终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持续高度一致。

第五篇:关于某某县扶贫领域违纪违法案件的分析报告

为了改善贫困地区的生产和生活条件,各级政府每年都拨出专项资金用于我县贫困乡镇的基础设施建设。但扶贫资金不能全部用于扶贫项目上,专款不专用。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扶贫领导干部和职工面临巨大的诱惑和考验,在经济利益的驱使下,少数人员违纪违法,有些甚至触犯刑律,构成职务犯罪。如何预防和减少扶贫干部职工违纪违法行为的发生,成为我县党委政府、纪检监察机关及其他监督机关必须认真思考和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我县扶贫办违纪违法的基本情况及特点

2002年以来,我县纪委立案查处县扶贫党员领导干部违纪案件10件中,涉及正科级干部7人,副科级干部3人,曾先后四任扶贫办主任参与其中,涉案金额达40万多元,从这些案件分析看,主要具有以下几个方面的特点:

(一)违纪手段多

用虚报、造假、冒领、截留、收取回扣等手段骗取和贪污扶贫资金。

(1)收受回扣,贪占扶贫资金。县扶贫领导干部在为群众办实事好事的过程中收受回扣,贪占扶贫资金,收受回扣有几个方面:一是在划拨扶贫款到乡镇时,利用职务便利,吃、拿、卡、要。如2005年时任县扶贫办主任侯某从下拨某某镇蒙村屯修路款3万元,要求分管副镇长从此扶贫款中提取5000元给他,并占为己有,同年还委派本单位覃某某从某某民政办领取12000元扶贫款存入“小金库”。二是在县扶贫办采购扶贫项目建设物资材料中,收受回扣。如2002年查处的县扶贫办覃某某受贿案件中,县扶贫办从某水电供应站购买扶贫路建设所需材料收受回扣9000元,并私分。三是在扶贫项目工程建设中,收受承建设单

1 位给的感谢费、管理费等各种名义的回扣。如1997年至1998年,县扶贫办覃某某收受承建古砦乡某两个村屯输电线路工程的水管所送的感谢费4000元,并私分。2010年县扶贫办按合同标的3%收取所谓的项目验收管理费17万多元放入“小金库”。

(2)虚列开支,套取扶贫资金。上级扶贫办要回扣,少数乡镇领导就在扶贫项目建设方面做手脚,采取虚开发票、加大工程量、报假账等手段,侵吞扶贫资金。2002年某某乡分管扶贫的副乡长李某某、党委委员覃某某就是采取此法套取扶贫款64696.28元进行贪污和行贿。

(3)顶风违纪、私设“小金库”。县扶贫办把用各种手段取得的扶贫款存入个人银行账户,不入单位财务账,私设“小金库”,挥霍浪费。2001年和2002年时任两名县扶贫办主任先后将本单位“小金库”的扶贫款等资金分别以各种补助的名义发给干部职工。2010年县扶贫办私设“小金库”17万多元,分别用于单位各支出,大部分无法说明支出去向。

(二)结伙作案多

2002年以来,县扶贫办发生的案件多数是窝案,有的不仅涉及县扶贫办的主任、副主任、工作人员和财务人员,还牵涉到乡镇扶贫办的工作人员和分管的领导,负面影响非常恶劣。2002年县扶贫办受贿案件中,参与人员就有主任1名和工作人员2名,副乡长1名、党委委员1员;2005年受贿案中,有主任1名、财务人员1名;2010年私设“小金库”案中,有先后主任2名、副主任2名。

(三)涉案领域及环节多

从扶贫办发案的领域及环节来看,主要在这几方面:一是扶贫项目工程建设方面,包括议(招)标、资金划拨、工程结算、物质采购、资金使用等环节,在缺乏有效监督的情况下,一些领

2 导干部易利用自己手中职权便利,弄虚作假,造成贪污行为的发生或为他人谋利,发生受贿行为;二是承建扶贫项目的建设单位或个人方面,承建单位或个人会以各种名义送钱、送物给扶贫领导干部,容易发生收取回扣和好处费受贿行为;三是乡镇分管扶贫的领导和一般干部方面,在争取得项目,上级资金划拨后,截留扶贫资金或通过加大工程结算套取扶贫资金,以此感谢上级领导的支持和帮助,易发生行贿或贪污行为;四是财务管理方面,主要存在私设“小金库”,公款私存、私分公款现象,有个别甚至上下勾结,骗取工程项目资金,用于发放补助、补贴、奖金、送红包和接待费用支出。

二、扶贫领导干部违纪违法的主要原因

从发生的案件分析反思,扶贫领域之所以成为经济违纪违法多发部门,有主客观方面的原因。

(一)有的扶贫领导干部平时不注重学习,法纪观念淡薄,以致经不住市场经济大潮的冲击和诱惑,从面走向违纪违法的道路,有的片面认为只要业务工作搞上去了,其它的问题都是次要的,有的片面追求小团体利益或单位利益而不惜牺牲国家利益,思想仍停留在只要钱不装进自己口袋就行了的陈旧观念。

(二)办公经费与工作要求不相适应。我县的扶贫办有8名干部职工,只有一部车子,负责每年全县的十多个扶贫项目建设,而实施项目的地方比较偏远,对项目质量的验收检查,都要到实地勘察,汽油费、餐费、验收费等支出比较大,我县每年的扶贫资金大约有400万元,按照规定县里应按上年度扶贫资金总额的3%至5%给予县扶贫办项目管理费12万元至20万元,但每年县财政拨的项目管理费只有5万元,公务业务费已捉襟见肘。由于经费不足,扶贫工作开展受影响,难以履行扶贫项目监管职责,只能以办公费不足为理由想方设法搞“创收”,私设“小金库”,

3 客观上形成了违纪违法。同时,扶贫办干部职工工作量大,福利待遇比较低,有政策兑现的奖励,没办法兑现,少数干部职工心理不平衡,便不顾党纪国法和群众利益,为了金钱不惜滥用职权铤而走险。

(三)制度不健全,监管乏力。从案件性质看,案件都与扶贫资金监管有关联。近年来国家对扶贫投入大量的资金,由于工作制度和监管制度的缺失,给违纪违法操作提供了机会,一些基层乡镇扶贫办经手大量的涉农扶贫资金及物资的使用和审批,上级监督缺位,内部监督乏力,特别是政务公开又失范,地方管理体制没有理顺,基层政府疏于管理,上级扶贫、财政、审计等部门又不能对他们进行有效的管理与监督,导致权力缺乏制约与监督,极易产生腐败。

三、预防扶贫领域违纪违法行为发生的对策和建议 预防和减少扶贫领域违纪违法行为的发生,切实抓好扶贫资金的监管和廉洁自律工作,需要各级党委、政府及监督机关和上级主管部门加大力度,齐抓共管,实行标本兼治,综合治理,从源头上预防。

(一)构建党政齐抓共管的工作大格局

预防领域违纪违法行为的发生是源头治理工作的一项复杂工程,必须坚持党委统一领导、党政齐抓共管、纪检监察组织协调、部门各负其责、群众支持参与的统一格局。扶贫、财政、审计等部门要切实负起监督管理责任,加强领导,严格执行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

(二)加强思想道德素质建设,构筑思想防线

扶贫部门要将干部队伍的教育管理列入重要议事日程,开展多种多样的学习主题活动,经常组织学习职业道德、业务素质、遵纪守法等方面的内容,运用典型案例开展警示教育,增强他们

4 的法律意识,为他们打牢思想道德和职业道德防线。同时,要加强政治思想工作,掌握思想动态,为他们解决实际困难。

(三)加强监管力度,确保扶贫资金专款专用

为了保证扶贫资金的安全,把扶贫项目做成“优质、高效、廉洁”工程,对重点领域和环节要强化监督预防,用制度管人管事、管项目管资金。针对工程质量、工程安全、物质采购、资金使用等四个方面,建立情况通报、联席会议、法制宣传、实地检查、同步跟踪等制度,形成有效的防范措施。推行扶贫项目建设工作责任制,逐步建立“权责明确、行为规范、监督有效、保障有力”的防范体系,把县、乡、镇、村纳入防范体系中,强化管理和监督,确保各项制度、措施落到实处,发现违纪违法行为的苗头,及时制止,把问题消灭在萌芽状态,防患于未然。对群众反映强烈的举报线索要快查、快办、快结,并将情况及时反馈举报人。同时,上级部门要定期不定期的对下级部门进行抽查,积极推行政务公开,将扶贫项目立项、审批、工程进展情况、资金使用情况定期或不定期地向群众公开,自觉接受群众监督,实行阳光操作。

(四)保障工作经费,正本清源

从工作实际出发,加大扶贫工作财政资金预算,保障工作经费,增加对扶贫领域的投入,改善办公条件和工作环境,提高工作效率。在政策允许的范围内,认真落实扶贫干部的政治待遇和激励机制,激发他们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有效地减少因 “找米下锅”而引发的违纪违法行为的发生。

上一篇:芜湖市十二五规划思路下一篇:武汉理工大学教授名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