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几个词语写作文

2024-04-27

给几个词语写作文(精选6篇)

篇1:给几个词语写作文

>>>点击阅读《大家都夸她》作文原文

分析:

我在作文指导中讲技巧比较多。

有些老师一提到作文技巧,就想到了那些为了应对考试而总结出的开头结尾的技巧,我所说的技巧不是这些。

我看重的是比如描写、倒叙之类的能帮你拓宽写作范围的技巧。

其实技巧本身都不陌生,但是写作水平高低与否的原因,很大一部分在于如何对待和应用这些技巧。

因为最近辅导了三年级学生的作文,所以对这篇作文中的这几个技巧比较看重。

写对话

写动作(和情节有关的动作)

写外貌

写围观的人

从作文学习的角度来讲,有个难易问题,易就是很快就能习惯去使用的,难就是相对来讲不是那么快能把使用它当习惯。

顺序如下:

1

写对话,写动作

这两个技巧,三年级同学很容易掌握,有些学生一开始写作文就习惯使用它们;有些同学虽然一开始没有使用,但是你一强调其优点,学生就学会了使用。

对话就不用举例了。

动作往往和对话结合在一起

他往左右看了看,然后从蘑菇堆里挑出两袋鲜蘑菇,直往税务员手里塞,嬉皮笑脸地说:“小意思,小意思!请笑纳。”

这两个技巧用在作文中很有效果,能有效地激发学生写作文的积极性。

2

写外貌

这个技巧相对来讲不那么容易去习惯。

我自己认为原因在于,刚开始学习写作文的时候,讲故事是沿着时间的线来讲的,情节、对话、动作都有个时间上的先后。而写外貌很有可能没有时间的先后,而是让讲故事的时间停了下来,细细观察,所以小学三年级的同学往往不会那么自然地想到去写。

这篇作文中:

我回头一瞧,原来是一位做税务工作的阿姨。她脸上带着笑意,正和一个卖蘑菇的小贩说话。只见那个小贩嘴里叼着烟。不时地吐着烟圈,好像税务员跟别人说话似的。

注意到没,这种写外貌,时间是停了的。

3

写围观的人。

围观的人和故事往往可以无关,能想到把围观的人写入作文,一定是为了表达什么,是从作文效果考虑。小学三年级的作文绝大多数都没有想到去写围观者。

这篇文中:

税务员阿姨走后,人们议论起来,有的说:“这个税务员真负责。”还有的说:“所有的税务员要都像这个税务员就好了。”

若有小学三四年级的同学看到这篇文,看到这个排列,就把这些技巧在作文中主动用一用吧。

赏析两处。

这篇作文情节上有两个地方处理得很精彩,就是人物的出场。

写了两件事。

第一件事这样的:

我正挑选着,就听有人说:“同志,你交税了吗?”我回头一瞧,原来

第二件事这样的:

来到利华商场门前,看到门前围着许多人,原来

注意到没?人物的两次出场都挺有讲究的。阅读时也感觉很妙。

篇2:给几个词语写作文

-我读《现代性与大屠杀》(给几个朋友写的读后感)

说实在的,《现代性与大屠杀》这本书写的脉络不太清晰,或者是中文版翻译的不好,读完以后感觉作者宣扬的是工业化社会所崇尚的理性绝对化会导致道德沦丧,以及庞大官僚机构下,个体对道德责任的回避。而这些结论的初始论据主要就是所谓的“史无前例”的纳粹屠犹事件。就我个人来看,二战犹太人的死亡虽然骇人听闻,但绝非“史无前例”。就数字而言,以色列坚持600万甚至800万的数字,这显然是被高估了,死咬着缺乏根据的数字不放开,难怪伊朗总想在学术上翻案。这种教训其实我们也该吸取。我个人认为,400万是一个略高于实际死亡人数的数字。另外,400万是全部的损失数字,而当时欧洲法西斯远不止德、意两家,象波兰、克罗第亚、和法国的火星党都是,他们也干过不少杀犹太人的事情,至少是帮助德国搜捕犹太人。甚至在不少非法西斯政权下也发生了不少杀犹太人事件。这其中包括了许多混乱、无序、疯狂的屠杀。这400万人并不象作者所说的那样,全都死于周密的计划和工业化的杀人体系。 另外,400万是否“史无前例”?我看未必,算绝对数字,且不考虑时间上差了7,这个数字与蒙古帝国的刀下亡魂比实在是差多了。如果你说蒙古人是游牧蛮族,其实400万的数字比不上大多数“文明”帝国崛起时的杀人数字。罗马、汉朝、西班牙、土耳其、大英帝国、莫不如此。如果你说比相对比例,那么亚述人、罗马人、希腊人早就干过更狠的事情,比如征服敌国后,屠杀丁壮,尤其是挑出知识分子屠杀以毁灭文化,然后把妇孺贩为奴隶,平毁城池,连土地都要撒上盐(对游牧民则是烧毁草场),防止遗民复兴。考虑到当时的技术水平,这比纳粹杀犹太人恐怖多了。作者自己应该也意识到了光是600万的数字不足以惊人,他也强调,关键问题不仅仅是屠杀,而是由国家名义号召去屠杀,由一个官僚机构去屠杀,参与屠杀的大部分人都不必负担道德责任。其实呢,这个也和过去的几千年的历次屠杀没什么大区别。蒙古骑兵护送大汗灵柩回草原,所过之城皆屠,理由当然也很充分,比如大汗圣灵不能被人打扰云云。如果说由一个官僚机构,明确以屠杀为目标去实施计划,那么罗马人灭迦太基时就有类似的事情。历史上,许多大国为了摧毁对方的战争潜能,经常派轻骑深入敌国,屠杀青年,掳掠儿童,也是统帅很明确的指示,与个别部落、军官的抢劫行为完全不同。至于说实施屠杀的大部分人不必负担道德责任?这种事情也很多啊,在许多屠杀里,比如说土耳其第一次世界大战后期杀亚美尼亚人,那是真正的种族灭绝,在这里,屠杀是光荣,不要偷偷摸摸地干,即便要亲自动手,屠杀也不是道德负担。在许多大战中,军人把平民赶在军队之前做前锋,以削弱对手实力与士气,在粮食充足的情况下,抢掠毁灭对手控制区的民用物资,从而迫使对手分出军用物资供养难民,这种事情实在是太多了。蒙古人在发石机上装上传染病人的尸体,又何必为可能发生的瘟疫而做噩梦?总而言之,犹太人被屠杀的每个细节都不是新鲜事情。即便在工业化社会,也并不比布尔战争或英国策动的巴拉圭战争更另人发指。既然二战对犹太人的屠杀并不比历史上类似事件更可怕,那么作者因此对整个文明的发展而大发感慨是否过头呢?我们还得看看历史背景。 霍布斯鲍姆对欧洲历史的总结很不错,他说了,从工业革命开始到第一次世界大战,有差不多1个多世纪的好世道。甭管外面怎么折腾,相对一部血火写就的人类历史,那段时间绝对算的上太平盛世。当然,咱们都知道那段时间世界并不太平,中国有太平天国,有甲午战争;比利时国王在刚果殖民地成篮子的砍人手,弄死了一半土著;克里米亚战争和日俄战争,还有美国内战都打的天翻地覆。但那都不是在欧洲啊,要么在大西洋以外,要么在维也纳以东,欧洲本土还是很和谐的。要是说资产阶级和中产阶级,那就更和谐了。其中的关键在于:世界上还有许多地方没瓜分完毕,内部谁偷懒,谁多吃多占,谁对贫富差距不满,都可以通过欺负殖民地来解决,所以一片太平盛世景象。19前后的形势完全不同了,不同在哪?我们注意到19中国辛亥革命,表面上看这和第一次世界大战风马牛不相及,但事实上,辛亥革命代表的是农业社会旧秩序彻底倒台(中国显然是最强的农业国家),而第一次世界大战呢?代表的是欧洲工业资本主义已经彻底摧毁了农业社会的旧秩序――殖民地瓜分完毕,再不能靠扩张来解决问题了。所以两件事其实是一件事情的两面。对欧洲旧秩序来说,既然外面没得抢,就得内部解决问题,统治集团之间要打仗,无产阶级对统治集团要革命,中产阶级要获得与实际作用相符的权利,从此欧洲一片大乱。大资产阶级暂时还把持上层建筑,所以他们发动战争,无产阶级在战争中出力出命却一无所获,所以他们拥护革命。至于中产阶级,他们不喜欢革命,也看不惯既没用又多吃多占的大资产阶级(以及旧贵族),要搞法西斯!这就是二十世纪前半程的主旋律。两次世界大战各杀了几千万人,协约国支持的白卫军搞叛乱,致死800万人,革命政权和自称革命的政权镇压敌人,以暴力维护生存并推行被认为是绝对价值的革命规则,也要了上百万的人命。轮到中产阶级动手,他们既不能象大资产阶级和军事贵族那么老套,也不能象红色帝国那样冲动,他们以精密的工业化方式进行屠杀。这就是让作者惊叹的大屠杀了。为什么法西斯要杀犹太人?这里有三个原因,一是因为他们要清洗旧资产阶级,打破从自由资本主义时代传下来,以明确的私有产权为基础的.早期资本主义秩序。这个资本主义时代不需要他们了。其次,其实中产阶级和大资产阶级以及旧贵族联系还是很多的,界限也不清楚,打破旧制度不需要全部杀掉旧资产阶级,杀鸡骇猴就可以了。正好犹太人是旧资产阶级中一个比较独立的集团,于是拎出来清洗。第三,法西斯运动比起旧秩序来说长进了一些,知道迎合群众,利用群众力量,这就需要制造一个敌人。犹太人从圣经时代就和主流有隔阂,拿他们当敌人很安全,还可以利用反犹情绪。所以,最后犹太人就倒了霉,虽然他们并不比吉普塞人或其他被一齐清除的民族更倒霉。(没人纪念其他被屠杀民族,更重要的是,没人为他们索赔)前面说了,这屠杀并不比历史上类似的事件更可怕,不过呢,这事一是发生在太平盛世以后,二是发生在最发达、最富裕、最“文明”的中欧。所以对作者那代人,尤其是知识分子触动特别大,让他们有天塌下来的感觉,好比大户人家子弟,吃了苦以后要多发点感慨。一定要把自己经历过的苦头特别提出来说一说。而忘了这是几千年以来人类社会一贯的传统。开出来的药方自然也就不会对。作者觉得工业化、官僚化、技术化杀人真的厉害,可这是整个社会的变化啊,不止杀人机器如此。人类社会从青铜时代到铁器时代,杀人的器具更精良了,耕作、生产用的东西也更好用了,这能说明什么?我不好说人类进步了,但起码你不能说人类因此就堕落了。但这个作品把罪过在很大程度上归于极权,归于国家对社会的干涉,归于官僚化和泛道德化,不管本意如何,在苏联和传统共产主义运动墙倒众人推的年头,往往会被人借题发挥。我看今天许多人的书评,大抵如此。咱们要承认苏联及那一代共产主义运动的问题,也不应该把官僚化和国家对社会的过多干涉看做革命的必然组成部分,但官僚机构和国家对社会的干涉并非天生就有原罪,它只是一个工具而已。说远了,回到大屠杀的话题,大屠杀为什么得以成为大屠杀?换句话说,为什么我们今天如此排斥大屠杀?为什么通行了几千年的规矩到我们这里要受批判?这个还要回去看世界历史。 世界历史,几千年下来,马克思用唯物主义来概括,也就是弱肉强食,靠物质力量说话。竞争的胜利者就是正确者,真理和正义随着胜利者的转移而改变,旗鼓相当的时候就是用大炮射程来划分各种真理的适用范围,从来没有什么绝对价值。为了某个集团或某个阶层的真理,人类可以进行种族灭绝,可以故意制造饥荒,可以悬赏去买平民的人头,可以把别人当商品出卖,在做这些事情的时候,那些倒霉的牺牲品甚至往往不被看做是同类。从弱肉强食的角度来说,从尼安德特人的灭绝到以色列人攻克耶利哥城再到贩卖黑奴,唯一在人类社会通行的规则就是物质竞争规律。在这样的世界上,大屠杀本身不是问题,一切以竞争结果为准,如果屠杀对自己有利,就做,不利则不会乱杀人以泄愤。朱元璋曾以胜利者的身份做出总结:“朕遭时丧乱,初起乡土,本图自全。及渡江以来,观群雄所为,徒为生民之患,而张士诚、陈友谅尤为巨蠹。士诚恃富,友谅恃强,朕独无所恃。惟不嗜杀人,布信义,行节俭,与卿等同心共济。”其中一句“不嗜杀人”说的很准确。“不嗜杀人”不是不杀人,不是不屠城,而是不以屠杀为乐,但也绝不以屠杀为忌讳,这样的人方能取天下,才能制订规则。在过去的时代,这是唯一能阻止大屠杀无限扩大的力量。人类之所以不会被少数疯子杀光,原因也正在于此。近代以来,欧洲工业资本主义的崛起带来了一个从未有过的现象――全球经济的统一。在这以前,无论是亚历山大的冒险、阿拉伯骑兵的征服,还是蒙古帝国的武功都不能打破各地在经济上的分立状态。到了19世纪,蒸汽轮船、铁路和运河彻底破除了以农业手工业为基础的地域经济。共产党宣言对这一过程写的很清楚,我就不多说了。根据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的原则,统一的经济基础带来统一的文化。从此,人类开始有了一些共同的评判标准,而且越来越多。这个过程是从欧洲开始的,在很大程度上要受欧洲19世纪太平盛世的影响。正是这一过程让我们以超出物质竞争规律的角度去评判世界,我们可以说某件事情做的对不对,好不好,而在这以前,通行世界的标准只能让我们说这件事是否有利于某个集团增加自己的力量――在这以前,对同一件事的正义性,不同的文明可能有完全相反的评价。正是依据这个标准,我们说大屠杀是恶行,说共产主义值得追求,说资本主义蔑视自由――是蔑视,而不是破坏自由,资本主义的核心是资本扩张,为了这个目标,资本可以通过代理人支

 

篇3:指导学生写作文的几个关键点

关键词:兴趣 作文 交流 激励性评价

中国分类号:G623.34

语文教学大纲明确指出了作文教学任务:作文就是要把自己看到的、听到的、想到的内容或亲身经历的事情,用恰当的语言表达出来,抒發真情实感。但是在现在作文训练中,大多数老师按固有的模式去要求学生,甚至为了应付考试,在考前背诵作文,这样的训练指导怎么能培养出高素质的孩子呢?因此我认为,作文教学应结合学生实际,抓住写作文的几个关键点这样才能让学生文思如泉涌,下笔如有神。

一、从激发学生作文兴趣入手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因此,学生作文时,教师要在布置作文题目时,要求学生结合题目要求,观察、搜集有关素材,逐步丰富自身的知识储备,形成自己的认知体系。

1.游戏引导 小学生好奇、好胜、好玩,对游戏情有独钟。根据这一点将作文教学“游戏化”, 即把学生普遍害怕的作文训练当作轻松的游戏来玩,写作文的过程就是儿童玩游戏的过程。这符合儿童喜欢游戏的心理,因而能引起儿童的兴趣,消除“怕作文”的心理障碍,变“要我写”为“我要写”。例如在教小学三年级《我最喜欢的一种游戏》时, 我让学生做《添鼻子游戏》,接着让学生把整个游戏过程所看到的、听到的、想到的合起来说一说,然后互相提意见补充,最后写到作文本上,通过生动有趣的游戏, 激发儿童作文的兴趣,调动他们的作文欲望和积极性,写出内容丰富、生动的作文,从而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此外,轻松愉快的作文教学活动还有利于儿童身心健康的发展,而且儿童在情绪愉快时思维也更活跃,想象力也会更丰富。

2.活动激趣 鲁迅先生说,要想写好作文,必须“多读、多写、多生活”,其中“多生活”对 缺乏生活经验的儿童来说尤为重要,作文指导课中教师所创设的活动就是让儿童去“体验”生活,从而写出生动形象的作文。 ⑴观察实物引趣 通过对实物的观察、感知、营造轻松愉快的氛围,吸引学生作文的兴趣。例如, 在教四年级作文《我最喜欢的水果》时,我让学生带来自己喜欢的水果,让学生察形观色,接着让学生解剖水果,然后让学生尝滋味,最后让学生说一说,并把看到的、 尝到的、想到的写下来。这样的作文就很有趣了。 ⑵剪贴引趣 儿童好动,因而让儿童动手操作再把操作过程写下来,就是一件很有趣的事情。 进行作文训练计划时,可以有意识地指导学生阅读课外书籍,然后按要求选择生动有趣的图画贴在作文本上,再作文。小学儿童缺乏生活经验,词汇量少,但模仿性强,喜欢动手操作,动作思维占优势。而剪贴作文既动手又动脑,符合“手脑并用”原则,恰好能弥补儿童的不足,发挥他们的优势,因此能引起他们的兴趣,易为他们所接受。

二、加强交流使学生去写作文

学生有了兴趣,但是怎样让学生行之有效的坚持下去,理论研究和实践经验都已表明,从说到写是行之有效的训练途径。作文指导中交流这一环节,让学生把生活中的人和事搬到课堂上,利用多媒体进行分析讨论。在组织学生交流信息,口述作文时,在对语言是否通顺,词语是否恰当,修饰语是否合理精心推敲,大家一起来说一说、议一议,一起交流探讨,把句子段落篇幅交流讨论的更恰当,更合适。当然在交流这个环节,老师可以拿出一到三篇例文来交流讨论,最好选择一篇比较优秀的,还可以选择一篇比较差的,让学生会写还会交流修改,也锻炼了学生自己修改作文的习惯。

三、激励性的评价让学生爱上作文

现在许多老师和家长看到刚开始写作文的孩子上手比较慢,就直接说这孩子的作文写不好了,导致学生自暴自弃,一生都对写作文产生消极畏惧心理。华东师范大学课程与教学研究所董蓓菲博士说过,写作文是语文学习中最难的,应该让孩子树立信心,不要简单地给孩子“贴标签”。尤其是在孩子刚开始学写作文的时候,应该适当降低标准,多给些激励性评价,不当“啄木鸟”,让孩子体验成功的快乐。我们点评主要是以肯定和鼓励为主。慢慢地,孩子们的写作兴趣来了,而且希望自己写的文章获得别人的肯定,会更加努力地学习。

在作文指导中抓好这个几个关键点,对学生喜欢上写作文起着很重要的的作用。

参考资料:《小学生作文大纲》

篇4:取义于古代城池的几个词语

一、固若金汤

我们形容一个城市设防严密、坚牢,常用“固若金汤”这个成语。“固若金汤”,一作“金城汤池”,意思是:城墙像用金属铸造的那样坚固,护城河像注满滚烫的水那样难以逾越。

“金城汤池”虽说只是夸饰之词,但历代的统治者从有效防御敌兵出发,尽可能地做到“池深而广、城坚而厚”却是事实。

城墙既要厚重,又要坚实,不然便不能形成一道坚固、稳定的军事防御圈。如至今尚存的西安城墙,高12米,底基厚18米,其厚度竟超过高度。周世宗筑汴梁城,“取虎牢土为之,坚密如铁,受炮所击,唯凹而已”(《金史·赤盏合喜传》)。又如明代的南京城墙,砌基座用的全是花岗岩和石灰岩,砌墙面用的全是特制的巨砖,砖缝之间以糯米汁、石灰和桐油混合而成的“夹浆”来粘合,因而墙体十分坚固。

为了增加城墙的防御力量,城墙上面还建有凹凸状的矮墙,俗称“城垛口”。矮墙上有用于射箭、瞭望的小孔,人们“于其孔中睥睨(pì nì)非常”,故又称为“睥睨”。

城墙的四角是军事防御的重要据点,故设有角台。角台上建有角楼,以利扼守。此外,在城墙外侧每隔一段还建有突出于城墙之外的城台。因为它突出于城墙之外,就像一个竖长的马头,所以称为“马面”。马面的作用是消灭城下火力的死角。当攻城者抵达两马面之间时,便受到城上的三面夹击,使之难以接近城根。

为了防止敌军接近城根,护城河(又称城壕、城堑、池)要又宽又深。《武备志》上说,“城河阔必三丈五尺,愈阔愈好;深必一丈五尺或二丈,愈深愈好”。为了增强其阻敌的功能,有的还在壕底挖有暗井(即所谓“重渊”),或在壕中施放刺柴竹签等物。

在城墙与护城河之间,还往往修筑一种矮墙,称为“羊马墙”,墙上开若干眼孔。守城士兵在墙后向外发射弓矢、火器,以封锁护城河,阻挡敌军前进。

二、城隍

旧社会,上自京城,下至府、州、县城都建有城隍庙,庙中供奉的神便称为城隍。城隍的两侧还侍立着面目狰狞的判官和手执刑杖、镣铐的衙役,俨然是幽冥间的一座地方衙署。

为什么称此神为城隍呢?这也与城池有关。《易·泰卦》虞注:“隍,城下沟。无水称隍,有水称池。”故城池又称为城隍。如班固《两都赋序》:“京师修宫室,浚城隍,起苑囿(yòu),以备制度。”城隍是守护城池之神,故借用城隍一词来指代它。

三、城门失火,殃及池鱼

宋国的城门失了火,人们便从护城河里取水救火。水用尽了,鱼也就干死了。后来这个成语便用来比喻因牵连而受到损害。

城门是设防的重点,一般下有门洞,上有城楼。为了保卫城门,往往在城门外再修一座小城,称为瓮城(一名月城)。《武经总要前集》上说:“其城外瓮城,或圆或方,视地形为之。高厚与城等,唯偏开一门,左右各随其便。”增筑瓮城是为了增强城门的防卫力。攻城者一旦进入瓮城,便如身处瓮中,极易受到攻击。

四、阳关道

阳关道是指宽阔通畅的大道。为什么称宽阔通畅的大道为阳关道呢?

篇5:给几个词语写作文

一、“发展个性特长”与“发展个性”混淆

新课改倡导拓宽教育途径,全面发展学生综合素质,培养学生的个性特长,从学生长远发展角度来看,无疑是符合青少年身心发展规律的。但是很多教师乃至学校往往忽视了“特长”二字,简单地以发展个性为替代,“张扬个性,xxxx”的活动比比皆是。

“倔强”“要强”“坦率”“固执”是个性;“文雅”“平和”“斯文”“柔弱”也是个性,去掉了“特长”二字,我们所发展的学生的个性怎么保证不会走向极端。又如,我常打的一个比方,笛子之所以列于乐器一族,是因为它有个性———身上有孔,但是如果个性到孔不分地方地排列,甚至到处漏气,那么他就一文不值了。发展个性一定要瞄准“有用特长”,有目的、依规律才能培养有用人才,避免漫无目的的培养。

二、“宽松、和谐”不等于“放松、自由”

新课改强调营造“宽松和谐”的教育氛围。倡导自由、民主,给孩子一个轻松、独立、自由的空间,以“平等、和谐、效率、需求”为主旋律,发展学生的学习能力、思维能力、运用知识的能力、创新能力等。

很多教师认为所谓的宽松和谐,就是把束缚在学生身上的条条框框去掉,让学生享受自由,一切自然就和谐了。但是却很少有人去认真思考:作为未成年人的学生是否真正能够驾驭“自由”这一双刃剑呢?大胆放手只是针对传统的“统得过多、管得过死”而言的,不是简单地将宽松和谐,解读为“放松”“自由”。

任何人只有在遵纪守法的前提下,才能够享受自由。学生的人生观世界观都还不是很健全,这时最需要的是教师的耐心引导,而若只是一味地“宽松”,我们究竟能把孩子教育成什么?值得大家深思。

三、被错解的“师生平等”

师生关系在百度百科上是这样描述的:新型师生关系应该是教师和学生在人格上是平等的、在交互活动中是民主的、在相处的氛围上是和谐的。师生平等,是人格上的平等,而平等没有绝对的,要求一个白发苍苍、呕心沥血、兢兢业业的老教师和一个孩子平等,教师批评学生,学生殴打教师,怎一个平等了得。有句古话“师徒如父子”,还有句话“天地君亲师”,对比之下,不知大家有何感想。

其实,这一切现状,很大程度上都是文化传承的丢失和对师生关系认知的简单化造成的,现在一提起师生关系,很少有人从他们作为个体的人之间应有的感情去思考,个人认为,师生平等,首先要建立在有感情的师生关系上,爱的教育才是成功的教育,有了师生相互之间的爱,平等只是在教学活动主导、执行时的时间或者分工的按需分配而已。

四、“惩戒”与“体罚”是打不完的口水仗

学生上课睡觉,罚站5分钟。教师:惩戒权应用,让其清醒后学习。学生、家长:这是体罚,对学生有身心伤害。

惩戒?体罚?估计谁也说不清楚。本身这就是笔糊涂账。惩戒是“基于特别身份关系,为维持纪律与秩序,对于违反一定义务者所为之管教措施之谓”。其他各国甚至有违反某某校规,处以什么惩罚的具体规定,我们没有。矛盾的根源还是“无爱”现象。教育无爱,则为无源之水,日益增多的师生纠纷其实也是社会冷漠、浮躁的一种折射。用有“爱”的眼光看,教师就应该看到自己的惩戒命令的口气是否生硬,动作是否粗暴;学生就该感到的是教师对自己的负责,内心的羞愧和自责。

上述现象早已应当引起我们的警醒,教师、家长、主管部门乃至整个社会都责无旁贷。只有我们每一个人多付出一些宽容和关爱,才能让我们的国家发展的基石(教育)和未来(孩子)都能够健康。

篇6:给几个词语写作文

这几处注释分别是:

1.初中语文教材八年级下册181页对《马说》一文中的“其真无马邪?”一句的注解是:真的没有千里马吗?

2.九年级上册《陈涉世家》一文中“士卒多为用者”的注解:士卒多为用的,意思士兵多愿意听吴广的差遣。

3.《陈涉世家》一文中“将军身披坚执锐”的注解:身披铠甲,意思是亲自。

笔者认为编者对教材中这几个句子的注解表述模糊不清,不利于初学古文的学生作参考。

首先来看 “其”字用法。

以韩愈的《马说》一文为例,本文中共有五处出现了“其”:

①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

②安求其能千里也?

③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才,鸣之而不能通其意。

④其真无马邪?

⑤其真不知马也。

在这五个句子中前三句中的“其”都作代詞,①句中的“其”意思是“它”这句话译作:饲养马的人不知道它有日行千的能力来喂养它;②句中的“其”意思也是“它”,这是一个反问句,可以译作:怎么能够要求它能够日行千里呢?③句中的“其”意思是“它的”,这个排比句可以译作:鞭打马不按照驱使千里马的正确方法,喂养它不能够充分发挥它的才能,千里马嘶鸣却不能懂得它的意思。“其”作为代词的用法在初中的古文教学中经常碰到,学生并不陌生。

此外,“其”字除了上面提到的作为代词的用法外,还可以做助词,例句④⑤就是“其”做助词的两种用法。④“其真无马邪?”课文中注释是“真的没有千里马吗?‘邪’通‘耶’,表示疑问,相当于‘吗’。”很显然此注释翻译只是译出了“邪”作为普通疑问词的作用,并没有译出“其”在该句中表示反问的语气。难怪学生自主学习之后总是不能理解“其”的用法,朗读中也读不出强烈的反问语气,更谈不上理解作者在此处所表达的强烈愤慨的情感了。

《简明古汉语字典》在“其”的第11条解释中说“用在反问句中是加强反问的语气,可译为‘岂’、‘难道’”。《辞海》的第6条也说“作‘犹’、‘岂’解,表反诘”。两本工具书都举了《左传·僖公五年》中的“晋不可启,寇不可玩,一之谓甚,其可在乎?”为例。这句话的意思就是不能为晋国打开大门,不能忽视(这种)侵略别国的军队,一次已经可以说很过分了,难道还可以来第二次吗?《左传》的语言简洁精练,叙事富有表现力。这个句子以反问的句式生动形象地再现了宫之奇在晋侯借道伐虢时对虞国国君的谏诤,他从虞、虢两国的位置出发指出晋国借道先灭虢后必灭虞的后果,充分表现出了敏锐的政治眼光。再如“且行千里,其谁不知?”(《左传·僖公三十三年》)意思就是况且行了一千多里路去(杀敌),难道还有谁能不知道呢?因此,笔者认为在授课中必须对学生明确“其真无马邪?”这个句子中“其”表反诘的用法,翻译时一定要以“难道、岂”来加强语气(如:难道真的没有千里马吗?),这样才有助于学生理解韩愈对统治阶级不能识别人才、重用人才的强烈愤慨之情。⑤“其真不知马也”中的“其”做助词表示推测、揣测,可译为“大概”、“恐怕”,这句话的意思是说恐怕是(他们)真的不能识别千里马吧。《辞海》中举的例句是“《易》之兴也,其于中古乎?”。再如,“其雨其雨,杲杲出日”(《诗经·卫风·伯兮》)和“城上有乌,齐师其遁”(《左传·襄公十八年》)两句中的其都是表示推测。

接下来,我们再来看《陈涉世家》中的“用”字。

“吴广素爱人,士卒多为用者”一句课本注释为:士兵多愿意听吴广的差遣。可以说编者的意译是恰当的,但是对于“为”和“用”没有作明确的解释,这令那些爱寻根究底的学生大伤脑筋。因为《辞海》和《简明古汉语字典》都没有对此句中的这两个词做解释。如《辞海》对于“为”的注解初中阶段常用的意思第⑥条是“是”,如《论语微子》“桀溺曰:‘子为谁?’曰‘为仲田’”。第⑨条是“被”,如《三国志 魏志 武帝纪》“太祖(曹操)为流矢所中,所乘马被创”。显然此句将“为”解释作“是”或“被”都不妥。对于“用”《辞海》的注解中最为接近的是①“使用,任用”。如《孟子·梁惠王上》“见贤焉,然后用之”和《国志·蜀志·武帝纪》“能为之用”就是“任用”的意思。但是“吴广素爱人,士卒多为用者”中士卒是普通百姓,吴广为小屯长,这里说“任用”也有些不当。2011年外文出版社出版的《古汉语常用字字典》对“为” (音 wei )有一条解释,作介词,“替、给、向”。例句就是司马迁的《陈涉世家》“吴广素爱人,士卒多为用者”和《战国策·赵策》“于是为长安君约车百乘,质于齐”。2010年湖南少年儿童出版社出版的《古汉语常用字字典》对用(音yong)有12条注解,其中第3条说“作动词,‘尽力、效力’”。例句就是司马迁《史记·陈涉世家》中的“吴广素爱人,士卒多为用者”。笔者认为这两本字典对“为”和“用”的解释较为恰当,有助于学生理解文意。

最后再来看“将军身披坚执锐”的注解为:身披铠甲,意思是亲自。

该句的注释也存在表述模糊不准确的问题,“身披铠甲”的说法很容易让学生误以为“身”的意思就是“身体”。而《辞海》对“身”的注解第3条是“亲身、自身”,例子是以身作则,身临其境。同样2011年外文出版社的《古汉语常用字字典》对“身”的解释第5条说“副词,亲身。”例句就是司马迁《史记·陈涉世家》“将军身披坚执锐”。毋庸置疑,该字典对于“身”的解释是非常恰当准确了。

我们教材的编写者都是学识广博的前辈,对于以上几处语言的理解不可能存在认识上的偏差,笔者是在此班门弄斧。只是初中的学生学习文言文确实是一大难点。古文的年代距离现在太久远,语言经过文言文到白话文,再到现代文的变迁,很多字词的语义或扩大或缩小或转移,理解起来很费力。而不论是老师还是学生都把语文教材中选编的文章和课文下面的注释奉为最权威的学习资料,这就无形中对教材的编写者提出了更高乃至更苛刻的要求,那就是对知识掌握的精益求精。清末新兴资产阶级启蒙思想家严复先生早在《天演论》就提出“译事三难:信、达、雅。”“信”者,译文要准确,不歪曲,不遗漏,也不要随意增减意思;“达”者,不拘泥于原文形式,译文通顺明白;“雅”则指译文时选用的词语要得体,追求文章本身的古雅,简明。笔者认为时至今日,信、达、雅仍然是我们翻译学习古文的标准,作为教师、作为教科书或资料书的编者,都应该抱着对学生负责的态度,怀着对文学、对古人的崇敬来认真谨慎地从事研究工作。让人欣慰的是,教材出版社对学生的课本进行着不断的修订完善,从本学年七年级人教版的语文教材来看,文章的选编上更突出了《新课标》的要求,更具时代感,练习的设置也更实用。我们期待着八、九年级的语文课本的编排更符合时代发展的需要,更科学,更精益求精。

上一篇:看电视作文350字下一篇:加油站服务礼仪培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