厦门大学法学院

2024-05-23

厦门大学法学院(共8篇)

篇1:厦门大学法学院

2018年厦门大学法学院考研专业课复习全书

法学从来都是考研的热门专业,对于选择厦大法学专业考研的学子来说,法学专业课的要背的点和需要复习的内容非常地多,因此,专业课的复习难度也比较大。聚英考研网为大家推荐《2018厦门大学法学院考研专业课复习全书》(含真题与答案解析),帮助大家全面复习,提高复习效率。

该书介绍如下:

一、适用专业

适用考试科目代码:705法理学和宪法学、810民法学和刑法学

适用专业:

法学院:法学理论、法律史、宪法学与行政学、刑法学、民商法学、诉讼法学、经济法学、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学、国际学;知识产权研究院:知识产权法学

二、本书部分目录

第一部分 专业课深度解析

(1)历年考点分布及题型结构(法理学、宪法学、民法学、刑法学);

(2)历年试题综合分析(法理学、宪法学、民法学、刑法学);

(3)试题分析及2017年命题预测;

(4)专业课全程规划(复习建议、注意事项);

(5)高分学长考研经验谈(初试经验);

第二部分 核心考点解析

这个部分是本书的核心重点内容,根据专业课指定的参考书目章节目录进行编写,每章由以下几大块内容构成:

(1)考点分析(考点分级、提纲挚领);

(2)阅读提示(本章分析、关键概念);

(3)知识点详解(重点、次重点、非重点层次分明);

(4)考题精选(厦大真题、名校真题、本章习题);

(5)热点专题分析(学术前沿、学界热点);

这部分主要包括法理学、宪法学、民法学、刑法学核心考点解析、跨章节考点分析。

第三部分 历年真题与答案解析

法理学历年真题(2007-2016年)

宪法学历年试题解析(2007-2016年)

民法学历年试题解析(2007-2016年)

刑法学历年试题解析(2007-2016年)

厦大法学硕士考研试题答题技巧分析

以上内容由聚英考研网整理发布,更多考研信息敬请登录。

篇2:厦门大学法学院

2014年教学实践周创业与管理沙龙策划

一、活动背景与目的作为厦门大学嘉庚学院法学院行政管理专业2014年教学实践周实践活动之一,本次沙龙活动将邀请嘉宾与行政管理专业学生分享创业经验、交流创业心得。

本次沙龙旨在为行政管理专业学生提供一个思想碰撞、交流、讨论和创新的平台,培养行政管理专业学生锐意进去、奋发向上的创新、创业意识,提升创新与创业的激情与斗志,助力其成长与成才。

二、沙龙主题

大学生创业与管理(初定)(或大学生成长与成才)

三、活动嘉宾

伊光旭(飞博数字媒体CEO)

许莹汗(厦门盈透咨询公司CEO)

张锦川

四、活动时间、地点

1.活动时间

2014年厦门大学嘉庚学院教学实践周(2014年7月7日-2014年7月9日晚上19:00~21:00)期间

2.活动地点

厦门大学嘉庚学院图书馆107

五、沙龙流程

1.主持人开场白,介绍沙龙背景、主题、嘉宾,宣布沙龙正式开始(5分钟左右)

2.创业相关简短视频或破冰游戏引入(10分钟左右)

3.主持人串词,引导嘉宾进行创业与管理经验畅聊。(每位嘉宾20分钟左右)

4.“记者”进行主题访谈(15分钟左右)

5.主持人串词,引导同学与嘉宾进行互动交流(20分钟左右)

6.主持人总结,三位嘉宾寄语行政管理专业学生。(5分钟左右)(活动总时长控制在120以内)

六、活动参与人员

厦门大学嘉庚学院2012级及2013级行政管理专业

七、活动主办方与承办方

篇3:厦门大学法学院

然而, 从高校志愿服务整体情况来看, 现阶段大学生志愿服务普遍存在形式单一、内容枯燥、管理缺位、缺乏持续性、学生积极性差等问题, 在一定程度上制约着志愿服务事业的发展。开展专业特色志愿服务, 将志愿者活动与学生专业知识相结合, 正是进一步提升志愿服务层次、保证服务质量、丰富服务内涵的有效手段。

一、开展专业特色志愿服务的意义

大学生专业特色志愿服务 (也有学者将类似模式称为“专业化志愿服务”, 如《高校青年志愿服务专业化研究》一文, 或“专业型志愿服务”, 如《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新载体:专业型志愿服务》一文, 笔者认为称之为“专业特色志愿服务”更为恰当) 是指大学生利用课余时间开展与所学专业相关的志愿者活动, 运用专业知识与技能, 无偿服务于社会或公众。如法学专业学生开展法律咨询、法律援助, 外语专业学生担任义务翻译, 计算机专业学生免费电脑维修等等。专业特色志愿服务能够显著提高志愿服务层次和水平, 是高校实践育人的重要环节, 是大学生专业社会实践的特殊形式, 尤其对于培养职业导向的高素质、专业性、应用型人才具有重要作用。

1、有助于深化理论学习

学生在课堂上学到的专业知识, 必须进入实践环节加以检验, 才能做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专业特色志愿服务是一种典型的专业实践形式, 通过志愿服务可以将所学知识应用到社会实践中, 用社会实践检验专业学习。在志愿服务中遇到的问题, 也可在专业课堂中进一步反思, 寻求解决方法, 从而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进而激发学生对专业知识的兴趣和爱好, 树立正确的专业认知, 丰富和完善知识结构。专业特色志愿服务实现了第二课堂与第一课堂的有效衔接, 能够“最大限度地实现教育过程的连续性和整体性”。

2、有助于专业素质提升

高等教育大都重视学生的素质培养, 每一专业均有相应的专业素质标准。如法学、行政管理等实践性、应用性较强的学科, 要求从业者除应具备良好的修养、健康的心智、执著的品格之外, 还应具备扎实丰富的专业知识、严谨务实的工作作风和开拓进取的创新精神, 法学专业学生更要具备忠实的法治信仰和坚持正义的职业操守。如果说四年的课程学习是专业素质养成的主要阵地, 那么第二课堂无疑是这些素质提升和拓展的关键。专业特色志愿服务作为第二课堂的一种重要形式, 为专业素质的培养和提升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平台。

3、有助于职业技能训练

大学生的职业技能是指从事与所学专业相关的职业应具备的技术和能力。如法学专业学生欲从事律师职业, 应具备辩论能力、演讲能力、文书写作能力等;行政管理专业学生欲从事管理工作, 应具备组织能力、协调能力、领导能力等。学生是否具备良好的职业技能是能否高质量就业的前提, 是顺利实现由学校到社会的角色转换的关键。专业特色志愿服务因其直接面向社会, 紧紧切合专业, 大学生参与其中能够初步了解职业能力的基本内容, 掌握现实的工作方法, 有效的训练职业技能, 为将来成功求职和迅速适应职场环境奠定良好的基础。

4、有助于社会责任感培养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 (2010—2020年) 》将着力提高学生服务国家、服务人民的社会责任感列入教育发展重要战略。社会实践是开展大学生社会责任感教育的重要载体, 其中专业特色志愿服务更是提高了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和有效性。大学生参加这样的志愿活动, 往往直接面对社会, 直接面向基层, 有助于促进学生角色的社会化, 增加对社会的认知和了解。志愿者工作的无偿性、利他性有助于学生正确认识自我、完善自我, 提升吃苦耐劳、乐于助人的品质, 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使人生观、价值观得到升华。

二、专业特色志愿服务典型模式分析

浙江大学城市学院法学院团委历来重视特色青年志愿者工作的开展, 紧密结合学院的专业设置, 努力打造一支稳定勤实的志愿者队伍, 注重品牌志愿者工作的整体性和持久性, 注重将志愿服务与专业实践相结合、将基层锻炼与素质提升相结合, 围绕学生的全面素质培养与综合能力提升寻找切入点, 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1、建立专业特色志愿服务基地

志愿服务基地是大学生志愿服务走向科学化、规范化、制度化的有力保障, 只有建立相对稳定的志愿服务基地, 志愿者活动才能保持连贯、稳定, 进而发挥长效作用。各高校可利用现有的产学研合作基地资源, 打造有专业特色的志愿者活动项目, 也可根据专业需求, 有针对性的扩展志愿服务基地。例如浙大城市学院法学院与杭州市拱墅区城管局合作成立实践基地, 定期组织行政管理专业大学生城管志愿者与城管工作人员一起参与城市管理实践活动, 开展城市管理工作宣传, 提供便民服务。另外, 与杭州市总工会法律志愿服务总队合作, 组建学生法律援助志愿者队伍, 每周同法律志愿服务总队其他成员一起, 于杭州市内开展普法宣传和法律咨询, 维护、保障广大劳动工人的合法诉求与权益。

2、打造专业特色志愿服务项目

项目化管理是巩固并提高志愿者活动的专业特色, 实现志愿服务规范运行的必然要求。通过规范组织管理、人力支撑、制度保障等环节, 结合专业特点, 打造运转顺畅、特色鲜明的志愿服务品牌项目。“律师进社区”项目是杭州市大力推动的一项促进基层“民主、和谐、法治”建设的重要工作, 选拔优秀律师深入杭州市各社区开展法律咨询与援助。浙大城市学院法学院从09年开始, 每年选拔130余名学生志愿者, 进入杭州市拱墅区40余个社区担任律师助理, 每周值班半日, 协助社区律师接待来访, 答复法律咨询, 处理社区法律事务, 开展法律宣传, 进行案卷资料归档等。目前累计参与445人, 社区志愿服务时数累计达到27000余小时, 该项目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3、扩大专业特色志愿服务影响

做好专业特色志愿服务品牌项目的推广和宣传, 努力构建长效机制, 加大影响力。同时, 充分利用好品牌项目和实践基地, 发挥辐射作用, 多层次、多角度的推动人才培养。浙大城市学院法学院充分利用志愿者活动项目和基地, 一方面推动班团、社团建设, 依托同学定点服务的社区, 可开展有意义的班级活动、团日活动和社团活动;另一方面也可以服务学生学术科研, 志愿者们在法律援助过程中, 对基层法治现状有了一定的认知, 可以就地开展调研考察, 为暑期社会实践、大学生科研提供了很好的平台。

三、构建专业特色志愿服务长效机制

1、完善考核体系

构建合理、完善的考核机制是保证志愿服务工作长效发展的关键。要从志愿者招募、志愿活动组织、志愿者工作评价的角度入手, 全方位考核志愿服务数量、质量与内容。完善的考核体系保障了志愿者有序准入与淘汰, 是志愿者队伍合理流动的前提, 也是制定奖惩措施、激发志愿者参与热情的基础。浙大城市学院法学院在“律师进社区”项目工作的组织中, 结合自身特色, 制定《“律师进社区”项目执行管理办法》, 从学生志愿者招募、具体工作开展、考核与激励措施、经费与安全保障等全方面的进行规范。成立由学生组成的协调小组负责具体的考核与组织, 要求志愿者每次到社区服务, 都要填写《社区工作出勤记录和反馈表》, 遇到典型问题, 可以记录、整理成案例, 填写《典型案例记录表》, 并以这“两表”作为考核是否合格的依据。

2、与学分制结合

在传统观念中, 志愿服务工作属于第二课堂, 由学生工作部门或共青团组织主管, 与专业教育无关。这就导致专业教师对志愿者工作的参与力度不够, 使志愿活动缺乏指导。同时也不利于志愿活动提高吸引力, 拓宽参与面。围绕专业人才培养目标, 把志愿服务纳入人才培养的总体方案中, 引入学分制, 列入课程计划, 保证了第二课堂与第一课堂有效衔接。在浙江大学城市学院法学专业的课程设置中, 将“公益活动”作为一门必修课程, 有2个学分, 由班团为单位组织志愿服务, 学工办进行审核。要求每名学生每学期需完成6小时以上志愿者工作。同时, 法学专业同学参与律师进社区项目满一个学期, 考核合格, 可获得“法律综合实践”课程学分。这些措施激发了学生参与志愿活动项目的热情, 保障了志愿者活动项目能够持续开展。

3、制定奖励措施

学校应制定有效的激励机制, 给予在志愿服务项目中踊跃参与、取得成绩的同学表彰、奖励, 以此鼓励、吸引更多的学生参与到专业特色志愿服务中。奖励措施务必行之有效, 除了一定的精神和物质奖励之外, 还可与综合素质测评、奖学金评定、学分认证相结合, 以期发挥更大的激励作用。浙大城市学院法学院每年从参与“律师进社区”项目的同学中评定一批先进个人, 并推荐优秀同学参评拱墅区“律师进社区”项目十佳个人。另外, 还给予参加项目考核合格的同学第二课堂学分值认定、志愿者时间认定和课程学分认定, 并适当给予参评“实践教育奖学金”的名额, 以上措施对激励学生参与起到了重要作用。

4、加强专业指导

专业特色志愿服务因其专业性强, 需要学生具有较好的理论功底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正如法学专业学生在进行义务法律咨询、法律援助的过程中, 常常碰到棘手问题, 难以解决。因此, 专业教师的指导尤为重要。浙大城市学院法学院在志愿者工作开展中, 坚持学工 (团委) 项目组织——专业教师理论指导——实务导师实践指导“三管齐下”的模式。邀请专业教师担任活动指导老师, 从理论层面上给予学生专业指导;同时聘请社会上的实务专家, 如律师、调解员等, 担任实务导师, 给予学生实践指导。学生在志愿服务项目中主动参与、主动思考、主动学习, 既能丰富理论知识, 又能增强解决专业实际问题的能力, 可谓一举多得。

教育部等部门《关于进一步加强高校实践育人工作的若干意见》中指出, 志愿服务是实践育人的有效载体, 要把组织开展社会实践活动与组织课堂教学摆在同等重要的位置, 与专业学习结合起来。通过开展专业特色志愿服务, 加大宣传引导, 完善长效机制, 吸引更多的大学生参与其中, 以期增强大学生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把弘扬志愿精神、激发青年热情、发挥专业特长、培养职业能力有机结合, 为培养高素质、应用性、复合型的人才贡献力量。

参考文献

[1]薄爱敬.论大学生社会实践和志愿服务可持续发展的有效机制[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 2011 (18) :110.

[2]张科, 彭巧胤.高校青年志愿服务专业化研究[J].中国青年研究, 2010 (02) :45.

[3]陈曦, 潘小俪, 刘晓东.构建大学生志愿服务长效机制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北京科技大学实践类课程《大学生志愿服务》的建设和探索[J].思想教育研究, 2009 (08) :11.

[4]刘丹, 张帆.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新载体:专业型志愿服务[J].宁波大学学报 (教育科学版) , 2012 (06) :93.

[5]党秀云.论志愿服务的常态化与可持续发展[J].中国行政管理, 2011 (03) :50.

篇4:厦门大学法学院简介

1940年秋,原福建大学法学院划归厦门大学,与厦门大学商学院中的经济系合并,组成厦门大学法学院,同时复办法律学系。1950年9月,厦门大学文学院、法学院合并为文法学院。1952年学校撤销学院建制。1953年全国院系调整,厦门大学法律学系再次停办。

1979年8月,教育部批准厦门大学设立法学专业,法律学系再次复办。1984年12月,厦门大学与福建省联合办学,成立了政法学院,下设法律学系、政治学与行政学系、哲学系。1998年9月,政法学院更名为法学院,下设法律学系、政治学与行政学系,哲学系归入人文学院。1999年4月,法学院成为具有管理实体性质的学院。

目前的法学院是2003年11月在法律学系的基础上组建的,原隶属于法学院的政治学与行政学系归入公共事务学院。

自1979年厦门大学复办法学专业以来,经过近三十年的发展,厦门大学法学院已汇集了一批优秀的中青年骨干教师,并形成了一支结构合理、实力雄厚、后劲充足的学术梯队。全院现有法学专任教师79人,其中教授31人,副教授18人。具有博士学位的教师53人,约占教师总数的75%。近60%的教授和副教授有出国留学深造的经历。在师资队伍中,1人为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首批第一、二层次人才”、1人入选教育部“跨世纪优秀人才培养计划”、3人入选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1人入选国家知识产权局“百千万知识产权人才工程百名高层次人才培养计划”。

秉承“自强不息、止于至善”的校训,坚持以人才培养为本,走学术建院之路,厦门大学法学院已形成较为鲜明的学科建设和办学特色。学院现拥有法学博士后科研流动站、法学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予权和硕士学位授予权、以及1个法律专业硕士(JM)学位点。国际法学为国家重点学科,其中,国际经济法学科的综合实力位居全国前列。民商法、宪法与行政法、经济法等为福建省重点学科。“国际经济法与台港澳法研究”和“国际经济法与海洋法研究”先后获准列入国家“211工程”第一期和第二期重点建设项目。近年来,厦门大学法学院立足于国际法及民商法等特色和优势学科,不断充实和提升其他后发学科的教学科研力量,整个学科建设呈现出了有梯次的均衡发展态势。在2005年教育部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中心组织的法学学科评估中,厦门大学法学院的办学实力在综合性大学中排名第五。

厦门大学法学院现设有法理学、宪法与行政法学、民商法学、刑法学、经济法学、诉讼法学、国际法学等7个教研室,此外还建立了国际经济法研究所、民商法研究所、罗马法研究所、海洋政策与法律研究中心等研究机构,并成立了法律硕士教育中心和教学实验中心。厦门大学法学院定期连续出版的学术刊物有《厦门大学法律评论》、《国际经济法学刊》(已入选CSSCI学术数据来源集刊)、《罗马法与现代民法》及《中国海洋法学评论》等。

篇5:重庆邮电大学法学院

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第一阶段工作总结

根据重邮委〔2009〕14号文件“关于印发《中共重庆邮电大学委员会开展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工作方案》的通知”的相关精神,并结合重邮委〔2009〕18号文件“中共重庆邮电大学委员会关于印发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重要文件的通知”的一系列要求,法学院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中共重庆市委、市委教育工委以及学校党委关于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的安排部署,切实将这一学习实践活动落到实处。截至目前,我院学习实践活动第一阶段的工作任务已顺利完成,现将该阶段工作的开展情况总结如下:

为切实加强对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的领导和部署,更加有效地将这一学习实践活动在学院范围内全面铺开,学院按照学校党委的统一部署,组织成立了“法学院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领导小组”(以下简称“活动领导小组”),小组成员包括魏钢、熊志海、郭勤、钟离离、黄良友。领导小组成员除要加强自身科学发展观基本理论知识的学习以外,主要负责及时传达党中央、国务院、中共重庆市委、市委教育工委以及学校党委关于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的相关会议、报告、文件、通知的精神和要求;组织全院教职工党员和学生党员多次开展关于深入践行科学发展观的集中性的政治学习、培训会、学习成果交流会以及大讨论活动;言传身教,起好领导领学的示范带头作用;根据《全市第二批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工作方案》的文件要求,分别将此次学习实践活动中的学习调研、分析检查、整改落实三个阶段各自的任务和安排在全院师生党员范围内认真布置下去,并严格监督贯彻执行的落实情况。

一、2009年3月16日至3月20日(第四周)学习实践活动开展情况

3月16日(第四周周一),活动领导小组组织召开了全院教职工党员组织生活会,及时向各位教职工党员传达党中央、中共重庆市委、市委教育工委和学校党委有关文件精神。此外,学生党支部和研究生党支部也分别召开了组织生活会,学习领会了相关文件精神。活动领导小组圆满完成了对我院广大师生党员关于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的动员部署工作。

活动领导小组向每位教职工党员和学生党员发放了《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论科学发展》、《科学发展观重要论述摘编》两本文件资料,安排普通党员同志切实做好自学工作,以集体自学和个人自学相结合,规定自学时间,并将集体自学篇目规定为《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论科学发展》文件中的第一部分“毛泽东论科学发展”以及《科学发展观重要论述摘编》文件中的第一章至第五章。

根据渝教工委办函【2009】6号《中共重庆市委教育工委关于开展重庆高校“科学发展观进课堂”师资培训的通知》的要求,结合徐书记批示意见,我院协同宣传部落实了全市高校“科学发展观进课堂”师资骨干培训工作,并负责委派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研究部主任一

人,《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中国近现代史纲要》和《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四门课程的课程负责人各一人参加了此次培训会。

二、2009年3月23日至3月27日(第五周)学习实践活动开展情况

3月23日(第五周周一)下午4:30,学院活动领导小组组织全院教职工党员集体学习《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论科学发展》、《科学发展观重要论述摘编》两本文件资料。

3月26日(第五周周四)下午3:00,我院组织全体副科级以上干部、辅导员和思想政治理论教学部全体教师到会听取北京大学梁柱教授关于科学发展观的专题报告,并在会后对梁教授的报告内容进行了深入探讨。

学院各党支部结合自身情况分别举行了一次关于“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的党组织生活。3月27日上午10:00,我院研究生党支部在学院会议室过组织生活,与会党员积极发言,探讨如何将科学发展观与研究生现阶段的学习、科研任务有机结合起来。3月27日下午2:30,我院法学教学部党支部组织全体党员举行了一次科学发展观专题学习会。在学习会上,大家集中学习了“科学发展观的重大意义”、“科学发展观提出的根本依据”、“科学发展观第一要义是发展”、“科学发展观核心是以人为本”、“科学发展观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科学发展观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等重要论述。在学习中,大家还围绕如何贯彻科学观,尤其是如何在学校、法学院管理以

及法学专业教育中贯彻科学发展观展开了热烈的讨论。3月27日下午4:00,我院学生党支部在学院会议室过组织生活,与会的学工系统领导和老师向学生党员传达了学校及学院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的总体情况,并对支部成员的学习进程与要求作了具体安排。全体党员同志一起学习了《科学发展观重要论述摘编》读本中的部分内容,并就如何在党员同志中开展丰富多彩的“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听取了党员同志的意见和建议。

三、2009年3月30日至4月3日(第六周)学习实践活动开展情况

3月30日(第六周周一)下午4:30,我院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部党支部召开专题讨论会,传达并深入研讨“科学发展观进课堂”的相关文件精神。在会上,教学部全体党员同志针对将科学发展观更好地实践于教学活动这一主题积极地建言献策,并集体讨论、拟定了“科学发展观进课堂”活动的详细计划安排。

四、2009年4月7日至4月10日(第七周)学习实践活动开展情况

学院活动领导小组布置全院师生党员自觉地做好科学发展观系列文件的自学工作,自学篇目分别为:《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论科学发展》文件中的第二部分“毛泽东论科学发展”、第三部分“江泽民论科学发展”、《科学发展观重要论述摘编》文件中的第六章至第十二章以及《科学发展观学习读本》中的各章内容。同时活动领导小组要求每位党员针对《科学发展观学习读本》的相关内容扎实做好读书笔

记,撰写学习体会。同时,学院活动领导小组组织学院党员开展解放思想、科学发展的讨论,并结合这一活动,通过党总支中心组学习,安排布置了针对学院发展的问题,对本院研究生、本科生的问卷调查工作。

通过深入践行科学发展观第一阶段的学习和调研工作,学院全体党员同志进一步深入了解和领会了科学发展观的基本内容,提高了对科学发展观重大意义的认识。目前,学院已严格按照中共重庆市委、学校党委的统一安排、部署,启动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分析检查阶段的工作和任务。包括:针对学院发展中的问题,分别对本院本科生和研究生进行了规范的问卷调查;召开了学院党总支民主生活会进行总支成员个人检查并广泛听取教师员工的意见。我们将以前一阶段的学习为基础,对学院存在的问题做深入的分析,以为后面的整改落实工作打好基础。

法学院党总支

篇6:厦门大学法学院

【厦门理工学院排名】厦门理工学院特色专业-厦门理工学院录取分数

线

厦门理工学院(前身鹭江职业大学)与厦门经济特区同时诞生,同步发展,是厦门市惟一一所实行省市共建、以市为主的领导管理体制的省属公立本科高校。在二十多年的办学过程中,面向厦门经济特区、服务地方经济发展,为地方培养了两万多名具有现代工程技术能力和富有创业素养的应用型专门人才,被誉为“地方经济的人才摇篮”。2004年,鹭江职业大学正式升格为本科院校,并更名为厦门理工学院。自此学校步入了快速发展的新时期:招生规模稳步增长,生源质量屡创新高,学生广受社会好评。厦门理工学院已经成为福建省最受考生欢迎的高校之一。学校现有在校学生(学员)16400余人。其中全日制本、专科生(含留学生)13400余人,成人教育学员3000余人。教职工近900人,其中中国工程院院士1人,长江学者特聘教授2人,副教授以上职称的教师占专任教师的32.8%,硕博士学历的教师占专任教师总数的77.1%。学校现有思明和集美两个校区。思明校区位于厦门岛南端的蜂巢山麓,与鼓浪屿隔海相望,毗邻南普陀、厦门大学。集美校区位于集美文教区,占地1100余亩,已于2005年启用。思明校区依山傍海、草木繁茂、恬静雅致。集美校区现代化建筑群簇拥而立、气势磅礴、设施先进。学校现开设机械工程系、建筑工程系、电子与电气工程系、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系、环境工程系、数理系、商学系、管理科学系、外语系、文化传播系、设计艺术系、人文社科系、公共体育部、软件学院、空间信息科学与工程系、国际教育学院、继续教育学院等17个系部,开设28个本科专业,25个颇具特色的专科专业,涉及文、理、工、经、管、艺等多个学科门类。学院设有空间信息技术研究所、机械与汽车工程应用技术研究所、水资源环境研究所、信用管理研究所、建筑设计院、模具设计制造中心等一批科研机构与产业实体,还建立了50多个各类型可对外开放的专业实验室和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地处特区,区位优势得天独厚学校地处中国经济特区厦门市。厦门位居福建省东南沿海,与台湾岛隔海相望,是我国著名的风景旅游港口城市和闽南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厦门气候宜人,风景优美,曾获得过“联合国人居奖”、国家卫生城市、国际花园城市、全国文明城市(第一名)等一

系列殊荣。厦门经济繁荣,科教发达,在中国城市综合竞争力排名中处于第十名。随着“海西战略”以及厦门市“十一五”新一轮跨越式发展战略的实施,厦门市在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中的重要中心城市地位将逐步凸现,对台区位优势将更加明显,发展前景将更加光明!学校将充分依托得天独厚的区位优势,争取成为地方高校中服务地方经济和两岸教育合作的典范。定位明确,发展战略清晰务实自升格为本科院校以来,学校抢抓机遇、苦练内功,着力于学科与专业建设、师资队伍建设与实验室建设等,紧密对接厦门支柱产业,适应“海西”经济和社会发展需要,明确了学校定位,制定了切实可行的发展战略。即:以建设成为“特色、精致、具有较强竞争力的开放式、应用型、地方性、国际化的理工科大学”为发展目标定位;以“培养具有现代工程技术能力和人文社科专业素养,能务实、善创业、敢创新的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为人才培养目标定位;以“本科教育为主的教学型大学”为学校类型定位;以“本科教育为主,兼顾有特色的专科教育,保持成人高等教育和高等职业技术教育,适度发展国(境)内外合作办学,积极争取国内外研究生联合教育的多层次办学格局”为层次与规模定位;构建“以基础学科为支撑,应用型学科为骨干,高新技术学科为重点,特点比较鲜明,结构比较合理,理工科相对突出,管理、经济、人文学科协调发展的学科专业新体系”为学科定位;以“根植厦门、立足海西、面向全国”为服务定位。通过积极探索,大胆创新,依靠“质量立校、人才强校、特色兴校、开放办学、国际合作”等五大办学战略,厦门理工学院正在一条特色发展之路上又好又快地前进!求新务实,专业设置紧扣市场学校开设的专业紧扣地方经济、科技与产业的发展和人才需求。突出务实创业精神、应用技术、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培养。目前,学校28个本科专业全部对接厦门和海西经济区的支柱产业,其中,会展经济与管理、文化产业与管理、商务策划管理、光电子、空间信息与数字技术是在福建省高校率先且唯一设置的专业;车辆工程、光电工程、服装设计与工程被列为省级重点建设学科;物流管理与工程对应临港型城市发展需要,土建类专业与日新月异的城市建设相对接,计算机、网络工程、数码动漫设计、艺术设计等与厦门的软件产业链接,电子、电气类专业与厦门第一大支柱产业完全吻合,国际商务、电子商务、商务英语、日语、财务管理等专业顺应高端商务与服务业对人才的需求,同时,学校还开设一些特色专科专业,如“汽车理赔公估”专业属国内首创,“空乘商务”是校企合作办学的典范。学子青睐,生源质量屡创新高学校历来是福建省最受考生欢迎的高校之一,也是福建省属高校中生源质量最好的高校之一。近几年,学校在招生规模稳定增长的同时,录取分数继续攀高。2008年学校在外省招生的生源质量再创新高。江苏省录取的本二批考生29人分数全部超过江苏省的本一线,湖南省的投档线名列400多所在湖南招生的本二院校前十名,山东省的投档线文史类高出本二线69分,理工类高出81分。今年上海第一年招生,生源充足,可以看出我校在外省的知名度越来越高,影响力越来越大。福建省内本二批次招生,文、理科录取线均列第三名,全校共录取本一线上考生112人。福建省内高职高专批次招生,投档线文史类高出本二15分,理工类高出本二线8分。2008年本科报到率达到99%,专科报到率达到91%。发展迅猛,办学资源日新月异经过几年快速发展,目前学校已拥有车辆工程、服装设计与工程、光学工程等三个省级建设重点学科,英语言文学、传播学、物流管理等三个市级重点建设学科,会展经济与管理、文化产业与管理、商务策划管理、光电子、空间信息与数字技术、汽车理赔公估等在福建省高校率先且唯一设置的专业,拥有省级精品课程11项,校级精品课程27项,拥有省级教学名师4人。学校大力实施“251人才工程”和“百名优秀海外人才计划”,近两年新增教职工近300人,其中教授、具有硕士以上学位的副教授、博士后及博士等高层次人才超过70人,他们中既有重点大学的博导,也有留学归国的博士。一批学术中坚力量已经或即将融入理工学院这一和谐大家庭中。学校在基础设施建设方面亦稳步推进。现代化的集美新校区初具规模。气势磅礴的实验楼群、宏伟典雅的教学楼群、精致特色的图文信息中心、耸入云霄的行政办公楼、标准实用的学生宿舍区等一批现代化建筑群已卓然屹立于集美文教区。学校现有集美校区和思明校区两个图书馆,集美校区总馆于2007年建成并投入使用,面积16000平方米,设有基本书库(7个)、外文阅览室、报刊阅览室、电子阅览室、多媒体室、自修室和研究室,共有阅览座位近2000个,拥有纸质藏书66万册,电子图书14万册,另有中国知网和万方等数据资源,年订购报刊

1200余种。目前,全校实验室建筑面积达50000平方米,教学实验仪器设备总值约1.2亿元。大学物理实验室、力学中心、机械基础实验中心、现代设计与制造实验中心、车辆工程实验室、SOPC与嵌入式系统应用实验室、服装设计与工程实验中心、光电信息技术实验中心、商务综合实验中心获得财政部中央与地方共建高校特色优势学科实验室专项资助;机械基础实验中心、电工电子实验教学中心、物理教学实验中心被评为福建省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在此基础上,学校全面启动了2007-2010年实验室四年建设规划,计划投入1亿元专项经费,构建由公共基础服务平台、学科基础实验平台、实践操作训练平台以及专业综合实验与研究平台组成的层次鲜明、体系完备,并具有较强应用性、创造性、前瞻性的实验中心与训练中心。重点建设现代工程技术训练中心、数字动漫与文化创意实训中心、经济与管理实验中心、以及大学生创新创业园区。与此同时,“厦门市重大科技项目”厦门理工学院工程学科集约研发平台,现已开始运行,其下设现代汽车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高效精密智能制造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光电信息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现代物流管理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一系列研发中心。产学互动,合作办学纵深发展学校注重政产学研互动,不断致力于集中优质资源办学,积极通过各种途径和形式与企业联办专业,实行订单式培养,如电子工程自动化专业与国际知名企业ABB公司,汽车理赔公估与台湾大华联合保险经纪公司,车辆工程与金龙客车公司,会展经济管理与厦门会展协会,文化产业管理与厦门日报社,物流管理与香港理工大学、厦门港务集团、厦门航空港集团,通信工程与中国移动厦门公司,财务管理与厦门建设银行,环境工程与厦门市环保局等9家单位,空乘商务与厦门航空,动漫设计与台湾资策会数位动漫学院、台湾西基动漫等知名软件企业等都已形成了紧密的对接关系。同时,学校还与企业共建实训基地,每个专业都有3至14个左右的实训基地。学校还与行业知名企业联合组建实验室或研发中心,如与厦门华电开关、ABB等公司联合组建“电力系统智能控制与电气设备在线检测技术实验室”;与厦门市建筑工程检测中心站联合组建“厦门市建筑检测与节能技术重点实验室”;与万安实业有限公司联合组建“厦门市建筑智能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与科技局生产力促进中心、机电集团投资组建的“厦门环境保护机动车污染控制技术中心”,皆将投

入运营。慧眼向洋,国际合作硕果累累学校十分重视与国际间及港澳台地区间的教育、文化交流。先后与香港理工大学、加拿大里贾纳大学、英国赫尔大学、日本高知工科大学、日本佐世保高专、新西兰理工学院、韩国釜山东义科学大学、首尔仁德大学、台湾铭传大学、台北教育大学、开南大学等多家高校签署教育合作协议,合作办学规模和层次不断提升。自1999年起开始选派学生到加拿大、香港、新西兰、日本等国家和地区攻读本科或硕士课程,还招收少量外国留学生。未来一两年学校将与铭传大学在铭传大学金门校区实现合作办学,这被视为是两岸教育合作的里程碑。此外,学校还积极举办暑期英国学生文化夏令营、韩国中文研修班等学生交流活动,拓展对外交流的渠道。学校的国际教育学院于2008年正式成立,这将为国际合作交流提供更好的平台。百年树人,人才培养效果显著学校全面启动了大学生科技创新计划,以开放性实验项目、创新性实验计划立项、以及各类学科竞赛等科技创新活动为载体,大力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努力凝炼我校应用型人才培养特色。近几年,我校学生在国家级、省部级各类竞赛中成绩优异,屡获殊荣。仅2007年,理工学子就获得全国大学生英语竞赛一等奖6人、二等奖11人获、三等奖20人获,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全国二等奖2队、福建省一等奖3队、福建省二等奖1队;第八届“挑战杯”福建省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中6件作品获奖;在福建省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项目中,学校15个项目入选,总数居全省第一;在2008年4月,校外语系师生精心排练的英文莎士比亚悲剧《奥赛罗》在第四届“中国大学莎士比亚戏剧大赛”决赛中喜获二等奖和最佳音乐奖,陈婷婷同学获得最佳演员奖。该次莎剧大赛决赛设一等奖1个,二等奖4个,我校代表队在参加决赛的12支代表队中成绩排名第三,仅次于武汉大学和香港中文大学;9月,我校师生自主研发的SAE方程式赛车在2008年的98投洽会上参展,并将参加2009年在美国举行的国际赛事;11月,我校外语系四名学生获得了中国翻译界的最高奖项——第二十届“韩素音青年翻译奖”。桃李天下,学生广受社会青睐我校以培养具有现代工程技术能力和人文社科专业素养、能务实、善创业、敢创新的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为目标。绝大部分毕业生在厦门市就业,一次性就业率历年高达92%以上,连续三年全省排

名第一。我校培养的学生以能务实、敢创新、能吃苦、勤学习、动手能力强等特点深受用人单位欢迎,厦门航空港、厦门航空有限公司、厦门建行、厦门农行、厦新、厦华、金龙汽车、厦工机械、厦门建发、厦门路桥、ABB、DELL等一大批知名企业都是厦门理工学院的用人大户,学校被誉为“地方经济建

设的人才摇篮”。

篇7:吉林大学法学院概况

一、学科的历史与现状

吉林大学法学理论学科创建于1952年,是国内第一批法学理论专业硕士点之一,是北京地区之外的第一个法学理论专业博士点。2000年,以法学理论学科为基础成立的吉林大学理论法学研究中心,获教育部批准成为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是国内法学理论领域唯一的重点研究基地。2002年,法学理论学科经教育部批准成为国家重点学科,并被纳入“211工程”重点学科建设计划。理论法学研究中心和法学院于2003年被人事部批准成为法学博士后科研流动站。目前,本学科联合政治学理论、法律经济学等学科正在申报并有望成为“985”工程国家哲学社会科学创新基地。

改革开放以来,本学科培养出一批在学术界声誉卓著的法学家,现任我校党委书记张文显教授、中国政法大学校长徐显明教授、原国家法官学院院长、现任上海交通大学法学院院长郑成良教授,就是其中的杰出代表。本学科也培养出一批在实务界成绩突出的社会精英,如荣获“全国十大杰出律师”称号的王俊峰律师。本学科培养出来的一批优秀年轻学者执教于吉林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南京大学、中山大学、厦门大学等国内名牌高校,担负着所在高校法学理论教学和科研的重任。

本学科已经形成一支梯队结构合理、富有合作精神、实力雄厚的学术团队。本学科共有教师24人,其中教授8人,副教授4人,讲师4人,助教8人。其中,有博士学位的共10人;已获硕士学位、正在在职攻读博士学位的11人;有“国家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1人,“国家级教学名师奖”获得者1人,“教育部跨世纪优秀人才”2人,中国“杰出中青年法学家”提名奖获得者2人,霍英东青年教师基金获得者2人,宝钢教育基金优秀教师奖获得者1人。本学科的学科带头人有张文显教授、邓正来教授、姚建宗教授、马新福教授、霍存福教授、崔卓兰教授、赵新华教授、徐卫东教授等。其中,张文显教授担任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委员、法学学科议组成员、中国法学会副会长、国际法律哲学与社会哲学协会执委、中央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与建设工程首席专家、教育部社会科学委员会法学学科组委员(召集人)等重要学术职务。邓正来教授是海内外著名学者。据南京大学主办的“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统计,近三年邓正来教授的专著、译著、论文被引用次数总计942篇次,引用率在法学界排名第一。本学科现有教师绝大部分是50岁以下的中青年学术骨干,一批35岁以下具有博士学位的教师已在各自的研究领域崭露头角。

本学科已形成了法理学、西方法哲学、法律社会学、法律文化学、法律经济学、人权理论与人权法、比较法学、部门法哲学、立法学、司法学等10个比较稳定的研究方向。其中,前五个研究方向始终站在学科前沿,在国内具有明显的学术特色和优势:(1)法理学。学术带头人为张文显教授、姚建宗教授。本方向近20年多来一直居于国内学术发展的最前沿,始终是我国法学理论发展的引领者和推动者,提出并论证了许多在国内外学术界具有原创性的学术理论观点。(2)西方法哲学。学术带头人为邓正来教授。本方向是国内高校同类研究方向中起步较早、影响最大的两个单位之一,在推动国内法学界对本领域的研究方面做出了令人瞩目的成就。(3)法律社会学。学术带头人为马新福教授。本方向在国内起步较早,并以理论法社会学研究和法律发展研究为基本特色。(4)法律文化学。学术带头人为霍存福教授。本方向以中国传统法律文化研究为重点,并引入文化学、语言学、符号学和社会学等的理论与方法,实现了从单纯的历史研究范式向综合的多维视角研究范式的转换。(5)法律经济学。学术带头人为张文显教授、徐卫东教授。本方向在国内发展较早,在法律经济学基本理论、知识经济与法制创新、现代企业制度的法理研究走在国内前列。

二、科学研究情况

作为国家重点学科和教育部重点研究基地,本学科点通过承担和组织重大科研项目,产出了一大批高水平的研究成果,推动了中国法学理论的创新和发展。

近五年内,本学科教师共取得省部级以上科研项目24项,获得科研经费502万元。其中,中央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特别委托项目1项,国家社科基金重点课题2项,即“知识经济与法制创新”、“经济全球化中的中国法学”,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青年项目6项,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2项,司法部重点项目1项,其他省部级项目14项。

近五年内,本学科教师共发表学术论文264篇,其中在CSSCI检索刊物上发表学术论文115篇,被《新华文摘》、《高等学校文科学报文摘》、《中国社会科学文摘》等权威性信息期刊转载、摘要68篇。在商务印书馆、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科学出版社、高等教育出版社、法律出版社等权威出版社出版教材、著作、译著55部。其中,代表性的教材有:国家“九五”、“十五”规划教材《法理学》、全国研究生教学用书《马克思主义法理学》、全国党校系统教材《法理学》、司法部规划教材《法理学》、高等学校非法学专业教材《法学概论》等。代表性著作有:《法哲学范畴研究》、《规则·秩序·无知》、《法律之内的正义》、《权力场》、《法治的生态环境》、《哈耶克法律哲学的研究》。代表性的译著有:《自由秩序原理》、《哈耶克文集》、《法律史解释》、《法理学》、《比较法的力量与弱点》。近三年,本学科教师的科研成果获得省部级奖励7项。

近五年来,本学科教师在法学基本范畴、法哲学研究范式、现代法律精神、权利与义务、西方法哲学、法律社会学等已经形成明显优势和特色的研究领域深入开展研究工作,取得了新的成就。同时站在理论和实践两个前沿,积极开拓新的研究领域,诸如新型权利研究,法律全球化研究、政治文明与法治研究、司法改革与法律职业共同体、知识经济与法律发展研究、部门法哲学研究等。以部门法哲学研究为例,我们在法学界较早提出部门法哲学研究计划。三年来,我们和部门法学者联合开展了部门法哲学(即部门法中的哲学和方法)研究,包括财产法中的哲学问题、合同法中的哲学问题、知识产权法中的哲学问题、侵权法中的哲学问题、刑法中的哲学问题、程序法中的哲学问题、国际法中的哲学问题等。

三、研究生培养情况

本学科点从2001年起实施人才培养的“511工程”,即在5年之内培养100名硕士研究生和100名博士研究生,其中10%的硕士生和10%的博士生以其创新的学术意识、坚实的理论基础、开放的研究视野、严谨的学术品格而在10年之内成为中国法学理论新生代的代表人物。围绕这一目标,我们积极进行研究生教学改革,推进研究生培养制度化,探索研究生教学新形式,开发创新型课程,调动研究生的科研积极性,取得了显著的成就。张文显教授等四人完成的“法学理论专业研究生教学改革”成果荣获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

1、加强制度建设。法学理论专业研究生指导小组依照国家以及学校的有关规定,参照其他学校的相关经验,制定了一系列规章制度,如《法学理论专业博士生培养方案》、《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的有关事项》、《博士研究生学位论文的有关事项》、《研究生学位论文写作体例》、《关于法学理论前沿论坛的若干规定》、《吉大金杜法理学研究生奖学金章程》等。这些规章制度的制定和实施,有力地促进了法学理论专业研究生教学和培养各个环节的规范化、制度化。

2、探索教学新形式。我们积极探索研究生教学的新形式,创造了“生活中的法理论坛”、“法学理论博士前沿论坛”、“小南湖读书小组”等融教学和科研于一体的教学形式。从2002年12月份开始,我们策划并举办“生活中的法理论坛”。论坛的宗旨是“由生活揭示法理,以法理透视生活”。目前已经成功组织了32次生活中的法理论坛。从2000年级博士生开始,我们每年组织博士研究生开展“法学理论博士前沿论坛”。论坛完全国际学术的标准和程序进行,每个论题由校内外著名学者或学术带头人主持,由一名博士生担任主报告人,一名博士生担任主评论人,之后与会师生自由发言。论坛的宗旨是培养具有马克思主义理论素质、时代气质、创新精神、论辩能力、写作技巧、并善于交流的法学理论人才。从2003级博士生开始,我们每年在一年级博士生中成立小南湖读书小组,由邓正来教授指导博士生读书。读书小组的基本活动为共同研读经典和重要的著作,并就相关主题展开讨论。这些教学活动的开展,大大地激发了研究生读书、讨论和研究的热情,营造出浓厚的学术氛围。而且,这些教学活动的成果已经或即将整理出版,已经出版的成果有《法学理论前沿论坛》(一卷)、《法学理论前沿论坛》(二卷)。

3、开发创新型课程。目前,我们已经成功推出部门法哲学、原典精读两门在国内具有首创意义的创新型课程。部门法哲学课程是由张文显教授倡议设立,主要以法律硕士和高年级本科生为对象的新课程。该课程的宗旨在于消解法哲学与部门法学的人为障碍,消除法哲学与部门法学互相脱节的现象,推动法哲学与部门法学的密切结合。原典精读课程是由邓正来教授创设和主讲,以阅读和翻译英文原版著作为主要内容的新课程。授课方式是由主讲人带领同学们对照英文著作逐字逐句翻译和阅读,力求通过翻译达到准确把握经典著作的目的。这两门新课程深受广大研究生和本科生同学的喜爱,许多非法律专业的本科生和研究生都来听课。

4、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我们在扩大研究生招生数量的同时,注重提高研究生的培养质量。近三年,本专业共招收88名硕士研究生和112名博士研究生,包括日本、越南、台湾等国家和地区的研究生,有44名硕士研究生和29名博士研究生毕业。其中,有2名博士研究生的学位论文被评为吉林省优秀博士论文,并被推荐为全国百篇优秀博士论文候选论文。近三年,本专业研究生在《中国法学》、《中外法学》、《法学家》等刊物公开发表学术论文近百篇。2003年,有4名博士生的论文入选全国首届博士生论坛,3名博士生在论坛上报告论文,受到组委会的高度评价。

四、教学科研条件

法学理论学科以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理论法学研究中心为依托,利用国家重点学科建设经费、教育部重点研究基地建设经费以及学校提供的建设经费和条件,积极改善法学理论学科的教学科研条件,已经形成国内一流的教学科研环境。

1、拥有独立的科研用房。理论法学研究中心拥有670平方米的科研和办公用房,包括八个研究所、图书馆、网站工作室、《法制与社会发展》编辑部、研究生微机房、博士后科研流动站等。

2、拥有独立的学术期刊。从2004年起,原由法学院和理论法学研究中心共同主办的《法制与社会发展》杂志改为理论法学刊物,由理论法学研究中心独立承办。

3、拥有独立的图书馆。理论法学研究中心利用教育部、学校的图书资料经费每年订购110余种中外学术期刊,购置2万册左右图书,已经建立了一个具有较大规模、并且定期更新的理论法学专门图书馆。同时,自行开发建设了理论法学研究中心图书网(http://elb.legaltheory.com.cn),收录了中心图书馆所有图书资料,实现了图书查询、借阅和管理的网络化。

4、开发建设学科专业网站。理论法学研究中心创办的学科网站“中国理论法学研究信息网(http://)。该网站由邓正来教授主持,融教学和研讨于一体,目前已成为法学领域点击率最高、国内外影响较大的个人学术网站。

9、编辑出版《中国法学精粹系列丛书》。该丛书由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每年8-10卷,为学术研究提供了快捷、丰富的信息资源。

10.设立研究生奖学金。由社会捐助,中心设立了法理学研究生奖学金。该奖学金分奖励项目和研究项目两类,每年评选一次,有力地调动了研究生从事科学研究、发表科研成果的积极性。

11.设有研究生微机房。研究生微机房配有20多台可以上网的先进电脑。微机房免费向研究生开放,并且免费上网,极大地便利了研究生上网查询资料,了解信息。

12.实行研究生助管、助研制度。中心面向研究生招聘学术助理、刊物编辑、网站编辑、信息采集员、图书管理员,使研究生既能得到学术上和管理上的锻炼,也能获得一定的经济收入。

13.资助研究生参加学术会议。中心鼓励研究生参加国际国内学术会议。凡能够撰写优秀论文参加学术会议者,由中心支付参加会议的全部费用。

14.举办当代法学名家讲座和海外学者讲座。从2001年至今,已经举办45场当代法学名家讲座,孙国华、李步云、江平、郭道晖、李龙、公丕祥、朱苏力、周旺生等国内法学名家应邀到吉林大学做讲座。当代法学名家讲座已经成为国内法学界的知名品牌。已经举办20场海外学者讲座,牛津大学哈里斯教授、德国明斯特大学的格罗斯菲尔德教授、英国伦敦经济学院莫菲教授等10多位海外著名学者应邀来吉林大学讲学。

15.举办大型国际国内学术会议。近几年,中心单独或合作举办的大型国际国内学术研讨会有:北欧-中国国际人权法学术研讨会(2001.08)、中国法治之路与法律职业共同体学术研讨会(2002.07)、司法体制改革学术研讨会(2003.08)、全球化时代的中国法学学术研讨会(2004.01)、政治文明与中国现代化国际学术研讨会(2004.06)、中西法律文化比较研究国际研讨会(2004.07)。

16.国际学术交流频繁。近三年,本学科教师等多次出国、出境参加国际会议、学术访问,特别是一批年轻教师曾多次出国从事研究或参加会议。例如,孙世彦副教授先后应邀到瑞典伦德大学瓦伦堡人权和人道法研究所、美国哥伦比亚大学法学院、挪威奥斯陆大学人权研究所做项目研究或访问学者,黄文艺副教授先后参加了国际法律哲学与社会哲学协会第21届世界大会(瑞典)、中国—欧盟人权对话讨论会(意大利)、第五届东亚法哲学大会(日本)。

五、国内所处的地位

与国内兄弟院校的相同学科比较,本学科在相当多的方面处于领先水平。这主要体现:

1、在科学研究上,本学科在法学基本范畴、现代法律精神、权利义务理论、现代西方法哲学等研究领域处于国内领先水平。

2、在研究生专业水平上,根据《中国大学评价》课题组的评估,吉林大学法学理论专业连续三年在国内同类研究生专业中排名第一。

3、在教材建设方面,张文显教授主持编写多部国家级或全国性的本科生和研究生法理学教材,这些教材被全国法律院校普遍采用。

4、在论著引用率上,邓正来教授近三年的论著引用率在法学界排名第一,张文显教授近三年的论著引用率也在法学界位居前列。

5、在科研项目上,本学科是唯一连续四个“五年计划”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重点课题的学科点,并连续三个“五年计划”主持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规划(法学部分)的调研、咨询和课题指南设计。

6、在教学成果上,本学科点承担的“法理学”课程被确定为首届国家精品课程,姚建宗教授获得首届国家级教学名师奖。

7、在教学科研条件上,本学科拥有全国最好的教学科研设施和条件。

吉林大学(前身为东北人民大学)法学教育和研究始自1948年。改革开放以来,吉林大学法学教育和研究事业进入了快速发展时期。1988年经原国家教委批准,吉林大学法律系改建为吉林大学法学院。经过60多年的发展和奋斗,吉林大学法学院已经成为我国法学教育的重镇和法律人才培养的重要基地之一,是我国著名的法学院之一,现任院长由姚建宗教授担任。

法学院重视师资队伍的培养和结构优化,经过不懈努力,形成了一支高水平、高学历、学科配置齐全的师资队伍。法学院现有专职教师99名,其中教授34名(含博士生导师31名)、副教授27名、讲师37名、助教1名。专职教师已取得博士学位或正在攻读博士学位的占教师总数的96%。目前法学院教师的平均年龄在 37岁以下,是一支富有朝气和创新精神的教学队伍。年长的教授老骥伏枥,树法学院的学术风范;中年教师学术有成,继往开来,成为法学院的教学与科研的中流砥柱;青年教师勤学不辍,慎思明辨,昭示着法学院发展的未来。著名法学家张文显教授现为吉林大学哲学社会科学资深教授。院长姚建宗教授为首届“国家级教学名师奖”获得者、“全国十大杰出青年法学家”。学院现有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委员1人、国务院学科评议组成员1人、教育部社会科学委员会委员1人、国家教学名师奖获得者1人、教育部法学学科教学指导委员会主任委员1人、教育部社会科学委员会学风建设委员会委员1人、国家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1人、中央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项目首席专家(召集人)1人、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首席专家1人、教育部跨世纪优秀人才2人、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3人、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1人、获中国法学会“全国十大杰出青年法学家”奖1人、提名奖2人。

法学院一贯重视教学质量,采取各种措施,鼓励教师开设新课,更新教学内容,研究教学方法,增加教学魅力。在学科设置、课程体系调整、强化教学管理等方面下大气力。根据教育部拓宽专业口径、培养通才的精神,我院以培养厚基础、宽口径、重素质的法学人才为目标,变被动教育为主动教育,应试教育为素质教育。为了优化学生的知识结构,调动学习积极性,培养学习兴趣,我院扩大了选修课范围,鼓励跨学科、跨专业选课。为提高高职教师为本科生的开课率,学院建立了高职教师授课责任制。同时,学院实行院领导担任本科生班主任制、优秀的年轻教师担任大学生导师制,在专业方面对学生进行针对性指导。法学院现已形成本科生(包括在校本科生、函授生和自考生)、硕士研究生(包括法学硕士研究生、法律硕士研究生、研究生课程进修班)和博士研究生三个互相衔接、有机结合的人才培养途径。法学院获得国家级教学成果一等奖二项、二等奖二项,省部级教学奖数项。法理学和商法学已经被评为国家精品课程。

法学院坚持教学和科研并重,以高水平的科研成果为教学服务,积极采取措施改善科研条件,营造学术氛围,加强梯队建设,形成了一支学术功底深厚、创新精神显著、科研实力雄厚的师资队伍。1980年以来,法学院教师公开出版学术著作、教材400余部,公开发表学术论文4000余篇,其中70多部著作、教材和近300篇论文获得国家级、省部级和校级优秀科研成果奖,很多著作在国内产生了广泛的影响。1985年以来,法学院教师共承担国家级、省部级科研项目近四百项。其中,张文显教授连续五个“五年计划”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重点大课题,连续三个“五年计划”主持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规划中法学部分的规划工作;《中国商法系列》专著在1994年推出,1996年修订第二版,首开中国全面、系统研究商法之先河,等等。这些高水平的研究成果,产生了重大的学术价值并发挥着广泛的社会影响。学院科研成果丰硕,科研实力雄厚。近五年以来,学院共承担国家级、省部级科研项目120多项。其中,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规划项目数十项、重大项目1项,教育部人文社会研究各类项目20多项、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1项,司法部项目20多项,吉林省哲学社会科学基金规划项目 20项,吉林省软科学研究计划项目5项。公开出版学术著作、教材近200部,公开发表学术论文1000余篇,获得省部级以上科研成果奖20多项。

法学院学科专业建设成效显著,目前已具有一级学科博士授权点,设有法学理论、刑法学、民商法学、经济法学、宪法与行政法学、国际法学、法律史学共7个博士点及联办自设法政治学和法经济学两个博士点。在二级学科中设有法学理论、法律史学、宪法与行政法学、刑法学、诉讼法学、民商法学、经济法学、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学、国际法学、军事法学10个法学硕士招生专业及1个法律硕士专业学位,其范围涵盖全部二级学科。其中法学理论和刑法学为国家重点学科,其科研实力在国内居于领先地位。法学理论学科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以创新精神为学术生命线,与时俱进地进行观念、方法和理论的变革与创新,成为中国法学理论体系重构、法学观念更新和法学方法变革的旗手。该学科先后开展了“法学基本范畴”、“现代法的精神”、“知识经济与法制创新”等重大课题研究,先后提出了“以权利和义务为基本范畴重构中国法学理论体系”、“以现代法的精神为核心推动中国法律制度创新”、“以权利本位为范式实现当代中国法哲学研究范式的转换”、“以法学学术前沿和法治实践前沿为目标,与时俱进不断创新”等理论主张。这些重大理论问题和实践前沿问题的研究,对我国30年来整个法学理论的发展和社会主义法制建设起到了重大的推动作用。刑法学科综合实力多年来稳居国内同学科前列。刑法学科秉承甘雨霈教授、何鹏教授、高格教授等老一辈刑法学家传承下来的学术传统,以服务于法治实践为根本宗旨,追求创新,力求观念、理论和方法上的与时俱进,在犯罪构成理论、罪刑法定原则的实现、刑事司法和立法解释、人权与国际刑法、国际刑事法院、刑事诉讼价值、结构及法律事实、刑法哲学、刑民交叉问题等领域的研究特色鲜明。近年来,本学科点承担了多项国家级、省部级重大科研项目,发表了一系列具有重要学术影响的著作及论文,科研成果多次获得省部级奖励。该学科长期以来对中国刑法学的发展与繁荣做出了奠基性的贡献,为国家培养了大量高层次的理论研究与教学人才、刑事立法和刑事司法人才。民商法学为吉林省重点学科,科研实力日益增强,其在国内的学术地位引人瞩目,是学校和院重点支持的学科。宪法学与行政法学、经济法学、法律史学、国际法学也是学院颇具发展潜力和特色的优势学科。

法学院注重开展丰富多样的国际、国内学术交流与合作,举办了一系列具有重大影响的国际、国内学术会议、研讨班。近年来,还举办多种形式的法学名家讲座,每年邀请二、三十位国内外著名学者来法学院讲学,在国内外法学界产生重要影响。法学院与美国、英国、德国、加拿大、日本、韩国等国以及我国港、澳、台地区的著名大学或研究机构以及国内各大法律院系和科研机构建立了多种形式的学术合作关系。法学院每年有十余名教师到国外、境外访问、进修、讲学和参加学术会议,每年邀请或接待数十名国外、境外学者、律师和政府官员。近年来,又实施开放办学战略,加大与境外学校的交流与合作,以促进高层次人才培养的国际化。

法学院注重教学科研条件的改善,努力创建全国一流的法学教学科研基地。我院拥有数量众多、种类齐全并且不断更新的中外文法学图书资料。目前,法学院图书馆收藏中文图书40000余册,英文图书9000余册,日文图书7000余册。馆藏期刊8000余册,研究生论文7000余册;理论法学研究中心图书馆收藏中文图书35000册,外文图书2900册,外文缩微胶片5400余张;法学校友图书馆收藏中文图书共25000册。学院投入数百万资金,建立了技术先进、设施一流的模拟法庭和多媒体教室,为实验、教学创造了良好的条件。理论法学研究中心建立了全国唯一的法学理论学术网站——“中国理论法学研究信息网”(http://),该网站在2006年被评为全国高校十佳学术网站,目前已经将1978年以来的理论法学论文录入数据库,并准备将1900年以来公开出版的理论法学著作、论文尽可能收集录入数据库。法学院是全国法学院中唯一承办两种法学期刊的单位。目前,法学院独立承办《当代法学》,与理论法学研究中心承办的《法制与社会发展》杂志都为中文社会科学SSCLI来源期刊。同时,理论法学研究中心承办《法理学论丛》、《生活中的法理》、《法律思想的律动》、《部门法哲学》等系列出版物,为教师和学生发表优秀的学术论文提供了园地。

吉林大学法学院今日的辉煌业绩是几代人自强不息、励精图治,共同奋斗的成果。今日的硕果也将激励法学院今后更加锐意创新、开拓进取,再创佳绩。

吉林大学法学院是培养优秀法律人才的沃土!

篇8:厦门大学法学院

一、以老带新, 加强教师队伍建设

把大学语文建设成精品课程, 首要任务就是加强教师队伍建设。与公办院校相比, 独立学院的师资比较薄弱, 对此我们实行“老带新”的措施, 加强对年轻教师的培养, 完善人才培养机制。学院目前大学语文课程任课教师主要由两部分构成。第一部分是老教师, 包括原中山大学中文系大学语文教研室的退休教师 (裘汉康、张海元、朱婵清等) 以及历届系主任 (陈梓权、李中生) ;另一部分是本院年轻的专职教师。老教师尤其是原中山大学中文系大学语文教研室的退休教师教学经验丰富, 敬业爱生;而年轻教师受益于老教师精心的传、帮、带, 教学水平提升很快。裘汉康老教授联系数年坚持听年轻教师上课, 每月听课20多学时, 且课后花费大量时间和精力为年轻教师指明问题、传授经验。这是老教师做好传帮带工作的一个缩影, 这种精神也激励了年轻教师努力提高教学水平。除了通过“老带新”培养年轻教师, 学院还十分重视年轻教师的培训工作。结合学院精品课程大学语文的建设及新编《大学语文》教材的使用, 大学语文课程安排了教学示范课、课题申报等培训。通过这种努力, 学院大学语文课一直以来深受学生欢迎, 对培养和提高学生的人文素质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二、编写适合应用型人才高等院校使用的教材

大学语文教材的质量直接影响到教学质量。目前大学语文教材种类繁多, 挑选困难。针对独立学院的教学情况, 我们在教材建设方面也进行了有益的探索。起初使用的是影响较大、质量较高的由裘汉康主编、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的《大学语文》教材。该教材包括上篇“文学”和下篇“写作” (主要是应用文写作) , 编写特色鲜明, 其内容的设计和安排与学生的实际和当今社会对学生知识结构的要求基本吻合。不过, 通过教学实践的检验, 我们认为, 为适应培养应用型人才的办学目标以及更密切地适应学生实际和社会实际, 有必要对教材内容作一些调整。于是在2012年2月编出了一本新教材。新教材继续由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李中生、裘汉康担任主编, 陈希、刘街生均为中山大学教授、胡孝根为副主编, 新华学院六位年轻专职教师参加编写工作。新教材的变化是, 在文章选读的类别方面, 除了原有文学作品教材中称为“审美文体”, 还增选了“实用文体”和“语文常谈”, 精选了一些语言学家和语言大师谈语言运用的文章。此外, 就文学作品而言, 新教材尽量避免与中学教材的选文重复;对选文的标准除了美文、范文, 还有意识的多选了一些短文。这一方面是为了熏陶学生作文简洁明快的文风, 同时也是为了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 从而调动学习积极性。新教材的另一个变化是, 对于“语文常识”, 我们除了“写作应用文写作”, 还增加了“汉语运用基础知识”的内容。这部分内容有“韵律”、“结构”、“表达”三讲。我们对它的编写理念是:它是基本的, 而非面面俱到的;它是应用的, 而非研究的。用张志公先生的话来说就是“精要、好懂、有用”。增加这部分内容, 得到不少人的认同, 认为它对当今大学生确实有很强的针对性;但也有人担心, 这是否使得教学内容过于庞杂?在有限的教学时数里如何落实教学效果?通过一个多学期的教学实践, 我们发现, 可以在有限的教学时数里落实教学效果。我们用六个学时的时间来完成这部分内容的教学, 每一讲用两个学时。课堂上采用问答式的教学方式, 每一讲设十个问题, 每个问题下面还常有若干小问题, 在问答、互动中, 在实训中通过生动的、有针对性的例子, 让学生学到一些汉语运用的基础知识;更重要的是让学生了解到这方面知识的重要, 从而培养学习的兴趣, 使其课后自觉地去吸取有关的知识。

三、结合教学实践, 创新教学理念

关于教学方法, 我们注重灵活的教学方法, 包括自古以来的因材施教。“常见应用文写作”部分, 我们除了共通的讲课内容———公文、求职信、演讲稿、申论等, 还针对不同专业对症下药, 灵活增加一些教学内容, 如法律专业的法律文书写作, 经贸专业的商务文书写作, 财会类专业的审计报告写作等。教学活动方面, 我们注重采用多种教学活动来提高教学质量。主要有:上示范课, 相互听课、每学期两至三次全体任课教师对某一教学时段的教学进行座谈、交流, 集体备课, 集体改卷, 每学期1~2次针对大学语文课对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等。

四、创新考核方式

大学语文课程2学分, 过去主要以闭卷形式考查知识性内容。现在我们以考查语文应用能力为主, 并采用多种灵活的考试与考察相结合的方法。总成绩100分, 平时成绩40分, 试卷成绩60分, 我们更加注重平时和过程成绩, 把考勤、平时作业、研讨活动、演讲比赛等折算成平时成绩, 使成绩来源多元化。我们在对学院2011级学生的教学实践中, 结合课堂上所讲的演讲范文和演讲知识, 举行了全校性的演讲比赛。比赛先以班级为单位进行预赛, 要求人人参加, 计入平时成绩, 由班干部推选出20位在预赛中表现突出的同学参加复赛, 大约60人为一组, 共六组;复赛后, 每组由评委老师、学生共同组成推选出三位参加最后的决赛。预赛和复赛的比赛形式为命题限时, 决赛的形式分命题限时和抽题限时两部分。这次演讲比赛大获成功。同学们积极参与, 不仅学到了演讲知识, 而且口头表达能力、活动组织能力、临场应变能力、心理承受能力等方面都得到了极大的提高。演讲是训练学生表达能力和交际能力的重要手段, 只有全员参与, 才能体现我们有教无类的思想。另外, “汉语运用基础知识”部分教学可进行“找错训练”。让学生留意和发现身边汉语表达方面的案例, 为提高学生的参与性、积极性, 可将其作为平时成绩的考察内容。到了资料搜集完备阶段, 可举行全校性的“汉语知识指错大赛”, 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增强学生的语言敏感性。

总之, 独立学院大学语文教学应该密切联系实际, 重视对年轻教师的培养, 使用有针对性的教材, 转变教育理念, 并调整考核方式等。这样才能全面提高大学生的综合素质, 培养适合社会需要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参考文献

[1]徐中玉, 齐森华.大学语文[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6.

[2]杨建波, 等.大学语文研究[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2007.

上一篇:勤政 德政 廉政下一篇:中考作文素材关于爱的作文500字《动物的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