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对一培训流程

2024-05-01

一对一培训流程(通用8篇)

篇1:一对一培训流程

金榜题名教育专用文档

金榜题名教育一对一辅导流程

1.咨询顾问

首先,金榜题名教育专业的教育顾问会向您了解孩子的基本情况、以往的学习成绩、学习的积极主动性、采用的学习方法等等。然后进行分析,对怎样提高孩子学业成绩提供专业、科学的建议。

2.学科测评

在咨询的基础上,金榜题名教育的教育顾问会带领您的孩子进行更为专业的学业分析测评,进行学科“把脉”。

3.课程设置

金榜题名教育的教育顾问根据测评结果,再与家长和学生面对面沟通的基础上,结合多年职业素养为学生进行科学的课程设置。

4.精选教师

课程确定后,金榜题名教育的教育顾问将会把学生的相关信息交给教研组,由教育顾问、学科带头人、班主任共同协商,由教学校长为学生选派最适合的教师。我们的教师团队具有一流的教学水准,同时每位教师又各具专长。不论您的孩子情况如何,金榜题名教育总能从充沛的师资队伍中,为您挑选到最适合的老师,取得最满意的教学效果。

5.精心备课

给学生选派教师后,金榜题名教育的每位任课教师都会在授课前向我们的教育顾问和班主任充分了解学生的基本情况。在学科带头人的帮助下,根据每个学生学习的不同特点,精心备课,确定具体的教学日程及每节课的讲授重点,搭配适当的练习题,为后续课程做好准备。

6.用心上课

初次来金榜题名教育上课前,学生在班主任陪同下与任课老师见面,正式开始授课。课后任课教师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对既定的教学方案进行科学的调整,在完成授课内容的基础上,尽量多地为学生传授应试技巧和学习方法,有力地推动学生突破后期高难度的学习瓶颈,提高学生成绩。

7.跟踪答疑

每次课后,金榜题名教育专业老师主动致电给学生,解决学生在每天在学习中所遗留的的各种问题,实现教学理念的贯彻,做到真正的吸收消化。

8.心理辅导

金榜题名教育在教学过程中总结到学生厌学、心理负担、早恋、缺乏学习成就感等等各种心理因素导致了学习成绩的下降的症结所在。学生除了教育环境等外在因素外,金榜题名教育配备专业的心理咨询师从根本上解决学生的心理问题。把一切分散学生学习精力的负面心理因素消除后,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都会明显增强,必将推动学业成绩的大幅度提高。

9.全程教学跟踪

金榜题名教育的客服中心全程跟踪每位学生的学习过程,定期与家长、学生、老师三方沟通,听取意见和建议,满足学生及家长的后续要求,并立即反映在教学的改进上,使学生的成绩达到或超越既定目标。

10.成功达成目标

首先,孩子能养成端正的学习态度和良好的学习习惯;其次,学习方法的彻底革命——找到适合自身特点的个性化学习方法,从而解决各种问题,帮助孩子高效学习,稳步提分;最终,孩子可以在提高分数的同时,提升自身的竞争力!

篇2:一对一培训流程

1、遵守学校、部门的规章制度;参与学管的计划管理工作,完善部门管理制度程序,提升管理、服务水平。

2、参与部门的团队建设,做好新员工业务指导、组员的业务交流,提升业务水平。

3、教育学员遵守本校《学员守则》,严格做好老师和学员上课考勤记载。

4、提前15分钟到达教室开门,照明、摆桌椅,备黒板笔、黒板刷等服务工作。

5、提前10分钟确定任课老师是否到岗,未到的马上通知到位。

6、清点学员,对迟到5分钟或早退、缺课的,及时与学员和家长联系并记载。

7、如遇调课、停课、补课等,第一时间与老师和学员或家长衔接,提前通知并记载。

8、组织老师和学员在第一次课前交流,组织填写《会议记录反馈》,落实教学计划,并第三次组织

教学研讨会,会同教师改进教学计划找准学员存在学习问题的原因,制定解决措施。

9、每次课前查阅老师《备课资料》,收集《教案设计表》,检查学员家庭作业。

10、每次课检查并记载学员带资料、听课、答问、笔记、课堂练习作业情况。

11、经常约学员交谈,从心理、情感、方法、兴趣等方面进行辅导并记载。

12、每次课后在老师嘱咐下填写并发学员《教学管理情况反馈册》,该反馈册于下次课再由 学员带交学管检查。

13、定期、不定期的召集学员评课,自己听课,促进提高教学质量,确保教学效果。

14、主动及时与家长交流沟通,如实反映学员学习、表现等情况,若学员有违《学员守则》 情况,应第一时间通知家长,引起家长的重视并配合本校做好教学管理。

15、及时处理各种意外情况,记载并立即上报部门主管。

16、及时清扫教室、擦净黑板、桌椅归位、关好空调、电扇、灯、门窗。

17、坚守工作岗位,不准溜岗,不准提前下班,不准擅自请人代班。

18、老师、学员、家长的意见和建议第一时间上报相关负责人及部门主管。

19、及时整理归集老师教学档案、学员档案,保证档案资料的完整、准确,具有参考价值。20、做好本班签约学员达标考核工作及签约组织工作。

21、做好全期总结:本班概要、学员进步典型经验、学员及管理问题、意见建议。

22、做好与其它环节工作的衔接,服从主管的工作安排。

一对一学生学习管理工作程序

一、接档

1、资料转档须在24小时内完成;

2、学管要严格做好资料的核实把关工作,未按要求的返回咨询人员;

3、资料要及时入档,不得遗失。

相关的表格附件:咨询表、排课通知、报名收费表、协议、测试资料及 相关知识水平等证明材料

二、协助排课

1、教务须在两天内排好课(特殊情况,也可延后但不能影响上课);

2、学管须在排课确定后的24小时再次通知家长;

3、在确定教师之后,教务要与任课教师面对面交流学生情况、教学要求等,告诉老师做好第一堂课的准备;

4、课程安排原则上不予更改,但因特殊情况须提前两天通知学管师,若未按要求造成学生未到,教师到了,那么学生的定座费直接扣除;

三、第一次课前或课后交流

1、时间安排要合理,不能影响学生上课;

2、要确保人员到位:学管、任课教师、咨询师、学生、家长;

3、要充分的了解学生、家长的要求、期望;协助教师备课,让教师充分了解学生,以使备课更具针对性;

4、任课教师要根据学生实际情况提出并与家长交流初步的辅导方案(重点是原学校的知识水平等)。

四、第一次课后回访

1、第一次课后回访的目的及重要性:了解家长的满意度,及时做好调整,第一次课后的回访非常重要,关系着退单的可能性 及后期管理的稳定性,主管要充分重视;

2、回访的对象:教师、学生、家长。

回访的过程:

1)

一次课结束前 5分钟,学管老师等待在教室门外,待学生出来,询问上课是否满意,了解对教师讲课风格、方法、效果的评价

2)学生走后,要向授课教师了解学生上课情况,包括师生沟通情况、学生配合情况、学习意愿、学习能力、学科水平及其他前期咨询及交流中未了解到的情况等;

3)学生回家后,通过电话向学生家长了解学生的反馈情况,注意体察家长的态度,向家长反馈教师对学生学习的反映与评价,尤其是积极的方面;

如果对教师教学方式、内容、风格等不满意,要对学生及家长进行适当引导,尽量不用调整教师。回访后及时开会讨论,并将情况反映给授课教师;

如果是对教师本人不满意,且无法调整时,要及时通知教务,做好更换教师的准备。③

如果是对其他方面不满,或家长直接提出退单,则了解不满的真正原因,以及做好挽单的准备。4)如果家长对任课教师满意,就告知家长第二次课会花40分钟时间对学生学科知识进行测试,在此测试的基础上制定个性化辅导计划(针对一对一)或教学计划(2—4人班)。

五、课中管理 内容:

1、老师教学目标、计划的落实效率与质量;家庭作业批改是否达到要求;

2、老师的授课是否按计划要求进行,授课目标是否明确有针对性,课堂容量是否充足(有重点、难点、思路清晰等,是否有兴趣、方法、习惯励志等方面的培养),课堂互动性是否适当,学生反映是否良好;

3、学生知识掌握情况,以及教学意见

4、与家长沟通。管理方式及过程:

1、入学测试

第二次课测试,测试时间为40分钟,由任课教师出题测试、批改,并在试卷上就学生学科知识的掌握情况做出评价。测试内容包含本学期已学内容和上学期重点、难点知识部分。测试试卷回收,放入档案袋。

2、测试后回访

学管老师将学生测试情况,任课教师的学科评价等告知家长,并初步告知家长预计辅导课时。

3、制定辅导方案。

学管教师与家长沟通测试情况后,通知任课教师制定个性化辅导方案。方案提交后经学校审核后交由学生转交给家长签字确认,并由学生带回学校存档。

4、定期回访及记录存档。① 每两周不少于一次回访;

② 回访频率可根据家长情况分类,家长比较稳定者,可少作回访,家长不太稳定者,可多作回访,多进行交流;

③ 每一次回访都要及时记录到学生学习情况跟踪本。回访包括学生本阶段学习内容(具体到学科知识点)、学校表现、阶段性测试情况、如测试情况不理想所采取的措施、家长建议等。

5、收集学生上课资料,并存档。

学管教师将学生每次上课资料收集,并请任课教师将本次课资料难点、重点题、学生易错题标记,存入档案袋,以此作为阶段性测试的依据与题库。

6、阶段性测试

每3—4次课进行一次测试,测试内容包含学生已学、已做试题和同类型题目,测试时间40分钟左右,出题原则上由本校教师出题,任课老师不参与监考,试卷批改讲评由任课教师完成,批改讲评后交由学校存档,测试结果及时反馈给家长。

7、关注学生成绩变化

了解学生在学校的测试情况,是否有周考、月考,如果有,要了解考试时间及安排,在学校的考试前,要与教师充分交流。

②在学校的考试前,要与教师充分交流,了解学生学习状况,把 学生进行分类,对学业的确难有进步的学生,及早跟家长交流,分析学生成绩可能无法提高的原因,让家长心中有所准备,预防考试后成绩不理想,家长反应强烈; ③考试成绩出来登记存档,考试成绩如果有进步,要及时表扬学生,可以将进步情况张贴, 在教室的光荣榜或发一条短信给家长,让学生体验成就,8、检查作业

① 根据家长的要求及学生的情况,要求教师布置作业 ② 作业要适量、典型、具有巩固知识的针对性;

③ 学生可以在自习室里完成作业,必要时,主管督促并检查学生的作业完成情况; ④ 要将作业完成情况及时与家长交流.9、听课:

分定期、不定期

1)定期:第一次课、第四次课,以后是每4—5次听一次;

2)不定期:根据教学反馈情况,对反馈平淡、有问题的老师重点听; 3)听课时间一般控制在5—10分钟(也可视情况而定)。

10、教学调查

① 完成学生教学信息反馈。第一次课、第四次课,以后是每4—5次调查一次; ② 完成《学生对新起点教师授课满意度调查表》,课程进行一半、课程结束各调查一次。

七、结课及续课

1、确保学生在学校学习期间家长和学生的满意;

2、课程结束后第二天与家长联系,让家长了解学生在校的全面情况。主要提及学生进步情况,任课教师对学生下步学习的意见,并及时提出续课。

八、学生档案袋

1、教学计划或个性化辅导方案。

2、入学测试卷。

3、阶段性测试卷。

篇3:一对一培训流程

1 资料

选取2010年5月—2013年3月在我科轮转的60名新护士, 60名新护士均取得护士执照, 大专及本科毕业1年~3年。随机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各30名。对照组:均为女性;年龄19岁~24岁 (21.13岁±1.34岁) ;本科4名, 大专26名。观察组:男1名, 女29名;年龄20岁~24岁 (21.47岁±1.43岁) ;本科5名, 大专25名。轮转时间均为3个月, 培训老师8人。两组新护士年龄、性别、文化程度以及培训老师资历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1.2.1培训方法

培训老师均经医院内聘为护师满3年且经过护理部统一培训取得培训资格。新护士入科前均经过统一岗前培训, 在脑病科轮转时间3个月。对照组:采取岗位轮转法, 根据轮转的岗位不同更换不同的培训老师, 各个岗位均轮转熟悉后即独立上班。观察组:采取一对一培训法, 新护士入科后为其指定1名培训老师, 两人形成合作模式共同完成工作直至新护士轮转结束。新护士与培训老师每周的班次均相同, 并跟随培训老师进行夜班的轮转。白班两人作为责任护士各分管固定的一组病人, 新护士在培训老师的指导下完成工作, 夜班由两人共同合作完成工作。培训老师要根据科室对新护士制订的阶段性目标有针对性穿插在平常的临床工作中完成培训。如在脑病科轮转期间所应掌握的护理操作技能的培训及专科理论知识的培训, 以小讲课的形式进行。

1.2.2评价标准

科室在新护士轮转结束后对其进行护理工作评价。评价内容包括病人对新护士的护理满意度、绩效考核成绩。病人对新护士的护理满意度:采用本科室自制的满意度调查表进行资料的搜集, 内容包括服务态度、基础护理、操作技术、健康宣教等共20条, 评分为Likert 5级评分, 满意为5分, 比较满意是4分, 一般是3分, 不满意是2分, 很不满意是1分, 总分为100分。分别抽取30例病人对两组新护士进行满意度评价, 两组病人的性别、年龄、文化程度、病情等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具有可比性。绩效考核:科室采用护理部自制的绩效考核统计表进行考核, 包括德 (表扬与投诉) 、能 (出科的理论及操作考核成绩) 、勤 (出勤情况) 、绩 (质控情况) 4个方面, 总分100分。护理部每月对新护士进行1次理论和操作技能考核。

1.2.3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3.0软件包进行统计分析, 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 (±s) 表示, 采用t检验, 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3 讨论

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 人们对健康的需求日益增加。而伴随优质护理的实施, 倡导人性化的护理服务、护理管理、服务环境, 这就要求新护士要有较高的综合素质。新护士多为80、90后的独生子女, 作为刚踏入工作岗位的一个群体, 从备受家人呵护关爱到要运用专业技能和服务方式去关爱照护病人, 他们缺乏社会及临床经验、操作技能欠熟悉、应急能力较差, 特别是对病人病情的正确判断、病情恶化的正确处置, 使护理安全得不到保障[2], 尤其是脑病科病人年龄大、基础疾病多、病情复杂、病情变化快、工作量繁重, 从而导致新护士工作压力增大, 无法为病人提供优质护理。

一对一培训模式实施后, 在护理满意度方面由于新护士独立分管一组, 有较多的时间与病人沟通, 增进了与病人的感情[3], 而且通过不断沟通也提升了新护士的沟通技巧。同时新护士在临床中遇到的问题可以及时得到培训老师的帮助, 有效为病人解决问题, 从而提高了病人的满意度。本研究结果显示, 观察组新护士绩效考核成绩较对照组明显提高, 一对一培训法实施后, 新护士的工作受到培训老师的监督与指导, 培训老师可以在与新护士的共同工作中及时发现新护士的不足之处, 提出有针对性的指导, 再根据科室的阶段性培训目标进行强化训练, 提高了新护士的临床技能, 保证了护理质量与安全。培训老师与新护士形成了合作式模式的关系, 新老、强弱护士搭配, 减轻了年轻护士单独当班遇有抢救病人和治疗高峰的精神压力, 为低年资护士创造了更加安全、规范和轻松的工作氛围[4], 有利于新护士更快融入新环境, 适应角色的转变, 减轻工作压力。每位新护士经过为期3个月的一对一培训学习后, 不但有效提高了自身护理技能, 同时也为病人提供了更舒适的护理服务, 提升了病人的满意度, 保证了护理质量。

参考文献

[1]陈员娥, 李艳, 厉小小.小组负责制护理模式在优质护理服务示范病房中的应用[J].护士进修杂志, 2011, 26 (12) :1073.

[2]郝淑青, 余晓齐, 张凤霞.年轻护士的护理安全管理及防范对策[J].中国误诊学杂志, 2007, 7 (23) :5537-5538.

[3]陈黎明, 罗旭霞, 张华芳, 等.10h工作制排班在肝胆外科优质护理示范病房的应用效果[J].护理与康复, 2012, 11 (2) :103-105.

篇4:一对一培训流程

关键词:导师制 规范化培训 中医骨伤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6)06(b)-0165-02

导师一词源自希腊语,象征有相当的知识和智慧。导师制最早于中世纪起源于牛津大学,视为牛津大学核心特征,19世纪以后牛津大学建立起全面的导师制度,经过几百年的完善与改进,现已成为牛津大学根深蒂固的教学传统,成为始终保持卓越教学质量的关键所在;关注学生个体成长、重视师生合作关系和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其教学思想值得各个国家的高校学习与借鉴。牛津大学导师制成功的原因在于3个方面,即关注学生的个体,依赖师生双方的合作以及对待知识的独特态度[1]。

作为河南省首批中医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河南省中医院在规范化培训之初就引入导师制这一理念。医院根据中医骨伤临床培训特点,在规培工作中引入“一对一导师制”的教学模式,对20名住院医师及12名专业硕士进行规范化培训,即学员在3年的规范化培训期间选择一名导师作为自己在整个规范化培训期间的指导者,学员正常参加通科培训和专科培训,同时在带教导师指导下进行学习,学员进行跟师学习、定期向导师汇报培训情况及思想情况。带教导师从医德医风、临床实践与技能、科研及生活方面对学生进行个体化指导。通过建立一套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标准,提升中医骨伤住院医师自身素质、临床实践水平及科研能力。

1 一对一导师制的实施方法

首先,在本专科确定导师人选,一般要求高年资主治医师以上职称,通过科室遴选上报医务科,最终由医务科确定择优选择德才兼备、责任心强、技术能力突出的专家作为带教导师。医务科公布各带教导师名单、专业特长等,规范化培训学员根据自身特点选择相应导师,经导师同意后最终达成一对一带教组合,建立明确的师徒关系。如果学生希望更换导师或者导师希望更换学生,都可以向医院反映,通过医院相关调查、评估再次进行调整。通过双向选择,优化的组合模式,能调动带教导师、学员的积极性。

其次,制定严格的规培学员学习计划,交由带教导师审核,导师根据学员及专业情况进行调整和指导,学生再次完善计划并上交备案。计划一般包括;临床科室轮转、跟师学习、阅读中医(骨伤)典籍、论文写作及科研[2]。跟师学习由带教导师、学员根据情况进行,不局限于教学方式、时间、地点。带教导师应根据学员情况,着重从提高学员中医骨伤基础操作能力、医疗文书书写能力、医患沟通能力及骨伤科专业技能进行综合规划。因此,整个带教计划根据学员自身情况,导师意见进行制定,更具个性化、开放性与操作性。

每年对带教导师、学员进行考核,并在培训完成后进行最终考核。考核分为日常考核、月考核、出科考核、年度考核、阶段考核。其中日常考核由导师进行考核,月考核与出科考核在骨伤诊疗中心、医务科监督下由轮转科室进行考核,年度考核分别由医务科、研究生处等组织完成考核工作。考核内容包括医德医风、师徒关系、考勤、专业相关技能及实际工作能力、跟师学习情况、论文及科研完成情况。

2 实施效果

首先由医务处、研究生处组织的问卷调查表从带教方法、内容,跟师心得、跟师交流时间、频率及日常管理3个方面对学生进行导师满意度调查。从问卷调查结果来看,实行“一对一导师制”有助于导师与学生保持一定频度的接触,了解学生在学习、生活方面的困难,对规培生进行适时心理指导,制定学习目标及合理的学习计划,有利于拓展思路。其次,有助于解决临床中遇到的疑难问题。实施一年来,20名住院医师中有18名通过中级职称考试;12名专业硕士研究生有10名通过执业医师考试;参与科研项目10项;撰写相关论文20余篇。各阶段考核均为优秀。

3 经验总结

实行具有中医特色的培养、带教模式以及传统的师承模式是中医人才培养的一大特色。师徒名分,使得老师觉得自己的付出物有所值,同时使他们的自尊心和荣誉感得到了满足,调动了教学积极性。一对一导师制即一个医生负责带好一个学生,在规培期间,该医生就是这位学生的临床带教导师。通过这种带教方式,人为的拉近了学生和带教老师之间的距离,使得学生珍惜与导师学习、交流的机会,氛围更加融洽,同时让每个带教导师开始真正地关心自己学生的临床业务能力,分享典型病例整理,与学生一起讨论学习,然后评析、讲解,教学相长。一方面导师鼓励学生在学习中扮演积极的角色,培养他们独立学习、思考、工作的技能和批评的技能[3]。另一方面导师不是信息传递者,而是批评性的指导者,帮助学生选择研究方法,挖掘资料并进行整理分析。导师不但要教授知识,还要分享自己行医多年的心得体会、经验教训,还要指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并增强自我学习的能力。通过引入导师制,导师-学员二维主体结构提高了培训效果,但由于目前仍处于探索阶段,我们发现有些导师对学生要求松散,对于导师评价、监督机制尚不完善;学生与导师之间沟通可能并不顺畅,有时甚至产生争吵;对于导师分配任务,有些学员完成的积极性不高;甚至个别带教导师责任心不是很强;随着规范化培训的扩大与学员的增大,师生比例会加剧。这些都是需要研究和改善的地方。

实践证明一对一“导师制”作为一种专业化、全方位及个体化的培养模式有助于规培生监管,提高学习效率及专业化水平,尽管在实践中仍存在一些不足。总体来说一对一导师制在中医骨伤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中提升中医骨伤住院医师临床能力及科研能力,显著提高中医骨伤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质量,值得进一步推广。

参考文献

[1]Moore,W illG.The TutorialSystem and ItsFuture[M].New York:Pergaman Press, 1968:18,24,31-32.

[2]浦筱雯,陆琴.“住院医师导师制”培养模式的探索与研究[J].西北医学教育,2012,20(6):1236-1238.

篇5:外教培训一对一

口语外教培训市场也分为高中低三个层次,划分的标准主要根据外教老师来划分,我们先抛弃国籍歧视的观念,单从教学效果来考虑。

先从口音分类:来自英国、美国和加拿大的外教老师的口音,大家公认为标准,虽然不一样,但是不能用好坏之分。其他国家的老师都可以归为低端市场,很多人会反对,例如来自,澳大利亚和新西兰还有欧洲部分国家,口音也很标准。但是相对英国美国和加拿大来讲,如果可以选择的话大部分人还是选择前者,如果想去澳大利亚和新西兰留学的同学,和公司大部分的客户来自欧洲某国国家,在请外教老师学口语的同时,计划更多的了解那个国家的文化历史,更好的适应那个国家的口语的话,那就另当别论了。

从职业和非职业来划分:职业老师2年以上的工作经验,则可称为有工作经验的专职老师。否则则是业余老师,比较典型的就是留学生,和来中国工作旅游的外国人,虽然他们可能来自英国美国和加拿大,但教学是一个技能很强的工作。他们可以和你聊天但是很难教学。这里需要讨论的话题很多,例如,有的同学和留学生学习效果也很好,那么可以说这个同学和职业外教老师学效果会更好。也可以这么说,达到同样的学习水平,职业老师需要10个课时,业余老师可能需要15个、20个甚至30个课时。因为成长为称职的职业老师是需要经验积累的。

当然职业老师里还有学历更高的,研究生,博士生,工作背景更好的,例如曾经担任过国际公司的高管。还有再高校任教的,专业就是教育的,教龄在5年以上的,个人素质能力非常强的,等等这部分外教老师就是外教培训市场上的高端老师了,非职业外教老师可以划分的低端市场,低端市场里其实也有部分职业老师,也有来自英美加的外教老师,还有既不是英美加,又没有教学经验的老师。

如果用费用来划分的话,相差也就悬殊了,这也是很多的学生或家长疑问最多的,同样

篇6:“一对一”培训计划

根据矿下发的《六矿四级技能一体化培训素质登高实施方案》的文件,服务一队结合文件要求,进行了认真细致的学习,为了进一步加大安全和技能培训力度,培育全员安全行为养成,提升全员综合素质,全力塑造本质安全人,结合我队的实际情况,先制定“一对一”培训帮扶对子计划:

服务一队在2011年9月份接受了13名新分的职工,服务一队对新分的13名大学生十分关注,为了使他们更快更好地适应工作岗位,在各自岗位上成长成才。服务一队首先对大家进行了一个阶段的摸底了解,随后精心挑选13名业务技能精湛,工作成绩显著的技术骨干分别担任他们的导师,并让他们签订了“导师带徒”协议。此次签订协议的13对师徒,涵盖了食品质量、卫生、业务技术、服务态度等几个方面。通过“导师带徒”“一对一”的帮扶活动,队领导鼓励他们在今后的实践工作中,认真履行师徒责任,共同提高,把导师带徒活动落实在行动上。师傅要毫无保留的传授技能知识和做人做事的道理,有重点地对徒弟进行“传、帮、带”,让徒弟早日成才,独当一面。徒弟要不耻下问,勤于思考,主动学习,争取尽快适应现场。导师带徒活动是服务一队开展培训学习活动的一个重要环节,此次活动的开展在服务一队形成了良好的教学氛围,充分调动了新老员工的学习积极性,大家齐心协力,更好的为一线职工服务。

“一对一”培训帮扶对子

篇7:一对一培训教务班主任考题

1.班主任是教务部最重要的工作岗位,其职责分为哪两块?请简述其内容。

2.简述班主任与家长的首次沟通。

3.正确区分对待老师、学生和家长,不同类型有不同的解决方法。

(1)学术高超、客气,但不是很合作的老师

(2)自我膨胀性的老师

(3)基础尚可,学习勤奋但成绩提高不明显的学生

(4)基础差、反应慢、接受慢,无太大压力,学习不主动的学生

(5)自我教育型

(6)期望过高型

4.每周电话回访的内容。

5.您要正式成为我们学校的一员了,您将以怎样的心态面对工作?

6.若家长对老师的身份提出怀疑或质疑的问题时,教务老师应该怎样处理?

(请谈出自己的见解)

7.若家长提出换老师的问题,教务老师应该如何处理?(请谈出自己的见解)

8.教务常见的业务问题

(1)班主任在老师第一次课后如何电话回访?

(2)兼职老师问:初次上课,我应该注意哪些方面?

(3)兼职老师问:我可以跟家长(学生)谈课时费吗?

(4)家长的心态过于焦虑和烦躁,对孩子的教育操之过急,几次课就想明显

见到分数有大提高怎么办?

篇8:一对一培训流程

潘一矿区随着煤层向下开采, 煤种也由浅部的气煤逐步向深部的1/3焦煤、焦煤转变。鉴于此, 淮南矿业集团决定, 采用不脱泥无压给料三产品重介质旋流器为主选工艺将动力煤选煤厂再改造为炼焦煤选煤厂, 以调整、优化煤炭产业结构, 拓展市场空间。

1 典型的煤泥水工艺流程

针对潘一矿煤泥水中细煤泥量大、灰分高的特点, 在实施处理能力为3.0 Mt/a的一期技改工程招标中就确定采用脱泥浮选、浮选粗精煤再精选的流程 (见图1) 。

精煤磁选机尾矿进入第一段精煤泥弧形筛, 其筛上物自流至第二段精煤泥弧形筛。第二段精煤泥弧形筛筛上物由煤泥离心脱水机处理, 其脱水产物即粗精煤泥掺入重选精煤, 离心液和第一、二段弧形筛筛下物进入浮选脱泥池, 脱除部分高灰细泥后, 其底流由泵打入雾化跌落式煤浆预处理器。添加浮选剂稀释后的煤浆由喷射式浮选机粗选, 粗选精煤再经精选后, 由加压过滤机脱水回收。最终的浮选精煤亦掺入重选精煤中, 压滤机滤液返回精选作业。粗选的尾煤和脱泥池的溢流进入一段浓缩机水力分级, 含粗粒的底流由截粗弧形筛截除粗颗粒, 筛下物由沉降过滤式离心脱水机回收。脱水产物与截粗弧形筛的筛上物 (粗尾煤泥) 汇入重介选中煤, 离心液与一段浓缩机溢流及煤泥精选作业的尾煤一起进入二段浓缩机。在凝聚剂和絮凝剂的作用下, 澄清的溢流作为循环水使用, 底流由压滤机脱水回收。所回收的滤饼 (细尾煤泥) 就地销售, 压滤机的滤液和二段浓缩机部分溢流进入净化浓缩机, 在凝聚剂的作用下, 进一步澄清, 成为净化循环水, 底流由压滤机脱水回收。

潘一选煤厂一期技改工程于2012年4月顺利投产, 技改达到了预期目标, 除了分选出质量合格的浮选精煤和高灰分尾煤外, 还获得了清净的循环水, 实现了清水选煤和洗水闭路循环。

鉴于此成效, 在2013年5月投产的设计能力为3.0Mt/a的二期技改工程及2014年元月竣工投产的设计能力为4.5 Mt/a的潘一东选煤厂技改工程中全部采用这种煤泥水流程和工艺设备。目前, 此工艺已成为适合淮南矿区煤质条件的典型模式, 本文即对该流程的若干特点结合实际生产试验数据略作评述。

2 两段精煤泥弧形筛

在采用预先不脱泥无压给料三产品重介质旋流器工艺的炼焦煤选煤厂中, 精煤泥弧形筛的主要功用有两项:一是严格控制进入浮选作业的筛下水的粒度上限至0.25mm;二是保证筛上物质量, 使其浓度较高, 有利于粗精煤泥脱水回收, 并尽可能减少高灰分细煤泥的混杂。

鉴于潘一矿煤泥的特性, 潘一选煤厂在煤泥水流程中采用了两段精煤泥弧形筛, 而非多数选煤厂的单段弧形筛。该厂两个生产系统各有8台型号为VOSB242060型精煤泥弧形筛 (筛缝0.5 mm) , 采用两两相对布置形式, 分别安装在两层楼板上串联使用, 前一段的筛上物自流至后一段弧形筛进一步脱泥、脱水。表1所示为2014年4月进行的两段精煤泥弧形筛工业性试验数据。

由表1可知:

(1) 入料中大于0.25 mm粒级累计产率近20%, 加权平均灰分仅8.54%。就我国目前所使用的浮选设备而言, 对于回收0.5~0.25 mm的低灰分粗粒, 其可燃体回收率一般低于90%, 即有大于10%的可燃体将损失到尾煤中。因此, 必须要截粗, 将浮选入料上限控制在0.25 mm。

(2) 入料中小于0.03 mm细泥产率高达46.60%, 是主导粒级。由于原料煤中粘土类矿物的泥化, 细泥灰分高达44.86%, 为确保粗精煤泥的质量, 需要弧形筛尽可能脱除小于0.03 mm细泥。

将两段弧形筛串联作业视为一个整体, 筛上物即为第二段弧形筛的筛上物, 筛下物是第一、二段弧形筛筛下物的加权平均值 (见表2) 。

根据工艺要求, 确定两段弧形筛的规定粒度为0.25mm, 即大于0.25 mm者为粗粒, 小于0.25 mm者为细粒, 按照GB/T15716《煤用筛分设备工艺性能评定方法》可计算出粗粒物正配效率 (见表3) , 所谓的粗粒级正配效率即为筛上物中大于0.25 mm粒级占入料中该粒级的百分比。同时, 可计算出弧形筛的细泥脱除率 (见表3) , 细泥脱除率即筛下物中小于0.03 mm细泥占入料中该粒级的百分比。

由表2、表3可知:

(1) 在工业性试验期间, 尽管第一段弧形筛筛面有个别部位磨损, 但总的粗粒级正配率仍达90.77%, 即只有9.23%的粗粒级误配到筛下物中。筛下物 (即为浮选煤泥) 中大于0.25 mm粗粒产率为3.40%, 基本达到了控制入浮煤泥粒度上限的目标。

(2) 第一段和第二段弧形筛各自的细泥脱除率比较低, 采用两段串联的目的就是要提高细泥脱除率, 使其达到87%。从筛上物的粒度组成看, 仍有灰分为45.72%、产率为17.31%的小于0.03 mm的细泥混杂于其中。弧形筛筛上物由煤泥离心机脱水回收, 离心机筛缝为0.4 mm, 离心液能携带出部分高灰分细泥, 所以最终粗精煤泥灰分可达到小于11%的要求。

由此可见, 潘一选煤厂采用两段弧形筛串联工作达到了控制入浮煤泥粒度上限和减少粗煤泥中高灰细泥混杂的作用。但按表2计算, 筛上物中大于0.03 mm粒级灰分仅为9.91%, 在其中混杂的灰分高达45.72%的小于0.03 mm细泥每增加1个百分点, 则筛上物的灰分就增加0.36个百分点。为进一步提高粗精煤泥的质量, 极有必要在精煤泥弧形筛上安装性价比良好的击打装置, 减缓煤粒堵塞筛缝的程度, 以使两段弧形筛的细泥脱除率提高到95%。同时, 也可考虑采用电磁振动高频筛或多叠高频振动筛来取代精煤泥弧形筛。

3 脱泥浮选

3.1 脱泥浮选的必要性

2011年6月采集潘一选煤厂具有代表性的原生煤泥进行了粒度分析, 从试验结果 (见表4) 可看出, 随煤泥粒径变小, 灰分有增高趋势, 但增幅较平缓, 而小于0.03 mm (500网目) 的细泥灰分却剧增至57.45%, 其产率接近20%, 这表明原煤中质脆易泥化的粘土类矿物质以单体解离的形态富集在细泥之中。因此, 在潘一选煤厂技改工程招标文件中就明确决定要设置脱泥浮选工艺。

2012年4月技改工程投产后不久, 先后对脱泥池入料进行了15次采集, 进行粒度分析, 其平均值也列于表4。

从表4可知:

(1) 由于原料煤中粘土类矿物质在湿法选煤过程中极易泥化, 因此浮选煤泥 (脱泥池入料) 中灰分为58.65%的小于0.03 mm细泥较原生煤泥大幅度增加了45.87百分点, 达到65.18%。浮选煤泥灰分高至42.76%, 而我国仍有不少选煤厂的浮选尾煤灰分仍保持在40%的水平, 潘一选煤厂要从这般高灰分细泥化的煤泥中分选出灰分小于11%的浮选精煤, 从全国来看也是少见的。

(2) 浮选煤泥中0.25~0.125 mm粒级灰分仅为9.74%, 小于销售精煤灰分10%的指标。这表明在无压给料三产品重介质旋流器和煤泥重介质旋流器的协同作用下, 重力分选作业的分选下限已达0.125 mm。

(3) 脱泥浮选工艺虽然目前没有大面积推广, 但在我国已倡导多年。生产实践表明, 将浮选煤泥中小于0.03mm的细泥部分脱除, 即能获得令人满意的分选效果。潘一选煤厂的浮选煤泥虽然富集了细泥, 但可燃体与非可燃体单体解离程度较高, 因此该厂设置脱泥浮选工艺是可行的。

(4) 脱泥池入料即为精煤泥弧形筛筛下物, 表4与表2的粒度组成相比较, 由于采样的时间不同, 二者数据确有一些不同。潘一选煤厂的技改工程投产初期煤质差, 煤泥灰分高达40%以上, 近期煤质有所好转, 煤泥灰分在40%以下。但两表的数据表明, 大于0.125 mm的各粒级灰分变动幅度不大, 这表明重力分选下限始终是良好的。变化幅度最大的是小于0.03 mm细泥灰分由58.65%下降到45.28%, 但细泥产率仍占浮选煤泥的2/3, 这也说明随着煤质的变化, 入浮煤泥的脱泥量也要及时调整。

3.2 脱泥浮选试验

由于常规的耙式浓缩机占地面积大, 用于脱泥的效果并不理想, 故潘一选煤厂技改工程采用的是FFDP70型浮选入料脱泥池。全厂两个生产系统各用1台, 该池本身是钢筋混凝土构筑物, 兼有稳定入浮煤浆流量的作用, 池体上部设置了由立管组合单元构成的整流区, 使上升水流流态稳定;安装了带有特殊结构的入料分配槽, 能沿池体纵长均匀给料;池面设置多个溢流槽, 促使水流沿整个水平断面均匀上升;通过对底流泵电动机变频调速, 可根据煤质变化, 在线控制上升水流平均流速, 及时调整脱泥量。

当脱泥池的入料量稳定在一个范围内时, 其底流量 (即浮选粗选作业入料量) 减少时, 溢流量相应增大, 携带而出的细泥量随之增多, 则浮选入料中小于0.030 mm的细泥产率随之减少, 以此所进行的三次工业性试验结果见表5。

对同一座选煤厂的煤泥在不同工艺条件和操作条件, 或不同生产时间进行浮选工艺效果判定, 可依据MT/T180《选煤厂浮选工艺效果评定方法》所推荐的指标———浮选完善指标来进行比较。随着浮选入料中小于0.03 mm细泥产率R的减少, 浮选完善指标ηwf随之增大, 根据表5数据, 两者之间存在十分显著的负相关关系, 可用以下回归方程来表示:

该式表明, 当脱泥池的脱泥量增多时, 浮选入料中小于0.03 mm细泥产率每减少一个百分点, 浮选完善指标相应增加1.39个百分点。

4 煤泥粗选、精选

潘一选煤厂的浮选生产系统包括煤浆预处理, 煤泥粗选、精选和加压过滤机脱水回收工艺。

4.1 入浮煤浆预处理

入浮煤浆预处理是决定浮选工艺效果好坏的先决条件, 该厂的各台粗选作业浮选机均相应配置了1台FCA2500A型雾化跌落式煤浆预处理器, 此设备采用风动喷射式雾化器将浮选剂雾化分散。在设有坎条的上、下滑板上, 粗粒和细泥具有不同的流动速度, 两者与浮选剂雾滴接触吸附的时间也有所不同, 高灰细泥较为迅速地流出预处理器, 而粗粒则停留时间较长, 促使在其表面能够形成较为牢固的油膜。因此, 煤浆预处理器工作效果反映在两个方面: (1) 节省浮选剂用量。按每入浮1 t干煤泥来计算, 消耗浮选剂0.69 kg (扣除乳化起泡剂含水量) 。该厂入浮煤泥中近2/3为高灰细泥, 可浮性差, 只得采用低浓度浮选, 单位浮选剂用量能达到这样的指标, 在全国范围属先进行列。 (2) 促进了浮选的选择性, 提高了工艺效果。

4.2 煤泥浮选效果

可将该厂的煤泥粗选、精选和加压过滤机脱水回收精选精煤视为一个作业区 (见图2) 。2014年元月随机抽查了这个作业区的入料及其两个产物 (压滤机滤饼和综合尾煤) 的质量, 结果见表6。

随机抽查结果基本符合生产要求, 其工艺效果可按以下三项来考核 (以平均值来计算) :

(1) 精煤可燃体回收率:

这表明入料中有2/3以上的可燃体回收到精煤中。

(2) 精煤非可燃体混杂率:

这表明入料中不到1/7的非可燃体混杂在精煤中。

(3) 分选完善指标:

分选完善指标=精煤可燃体回收率-精煤非可燃体混杂率=62.47%-13.31%=55.10%

从随机抽查的指标来看, 煤泥浮选效果虽较好, 但比以前的工业性试验结果稍差些。原因一是潘一矿的实际生产能力未达到选煤厂的设计能力, 只得调配周边矿井的原煤入选, 所以煤泥性质有所波动;二是浮选司机是技改工程竣工后新上岗的, 浮选经验不足。

该厂技改工程的成功不但是工艺流程制定正确, 而且在设备选型上考虑周全, 并留有余地。如全厂煤泥浮选粗选作业选用了5台FJCA20-5型喷射式浮选机 (总容量500 m3) , 煤泥精选作业选用了3台FJCA20-4型喷射式浮选机 (总容量300 m3) 。

5 设置净化浓缩机

该厂煤泥水流程的特色之一是设置了净化浓缩机, 将尾煤压滤机滤液和部分二段浓缩机溢流引入, 并添加明矾水溶液进行深度澄清净化, 其溢流用于煤泥精选作业的稀释水、精煤脱介筛最后一道喷水、各台泵的轴封水、全厂扫地水和二段精煤泥弧形筛喷水等。

众所周知, 循环水中的悬浮物是选煤厂中粒度最细、灰分最高的粘土类矿物质。设置净化浓缩机的本意是将循环水中这类悬浮物彻底净化去除后用于特别需要的地方。潘一选煤厂二段浓缩机作业和循环水净化作业的工艺效果见表7。

从表7可知, 浓缩机溢流浓度是极低的, 尤其是净化浓缩机获得相当清净的洗水, 达到了预期目的, 根据MT/TB50-2012《选煤厂浓缩设备工艺效果评定方法》计算出净化浓缩机的各项工艺指标。选煤厂的澄清浓缩设备同时兼有将溢流水澄清和将底流浓缩至后续作业所需范围的二项功能, 浓缩效率对这二项功能作了综合评定。

注:2014年5月随机抽查指标。

浓缩效率:

a———入料百分浓度, %;

b———溢流百分浓度, %;

c———底流百分浓度, %。

底流固液产率是指底流中的固相和液相的质量之和占入料中固、液相总质量的百分比。由于净化浓缩机入料浓度极低, 所以其rD值极小,

, 这表明入料中的微细悬浮颗粒近乎90%已经沉淀到底流中。

, 这表明底流中的水量仅占入料中水量的0.17%。

则浓缩效率:ηn=88.96%-0.17%=88.79%。

澄清系数是反映浓缩设备溢流澄清程度的辅助指标, 其计算式如下:

对于净化浓缩机:

底流浓度亦是反映浓缩设备的辅助指标, 它直观表征能否为尾煤压滤机创造合适范围的入料浓度, 由于沉淀物粒度极细, 回收量又极少, 所以浓度仅为203.0 g/L, 与要求有较大差距。

根据以上各式, 同样可计算出二段浓缩作业的工艺效果指标 (见表7) , 该作业的底流固体回收率和澄清系数二项指标较好。由于底流浓度较低, 直接影响了浓缩效果的提高。从总体上看, 二段浓缩作业的工艺效果指标要优于循环水净化作业, 其原因是净化浓缩机的入料浓度本身是稀薄的, 悬浮颗粒极细, 大大增加了作业的难度。

按照GB50359-2005《煤炭洗选工程设计规范》规定处理浮选尾煤 (加絮凝剂) 时, 对于普通型浓缩机的单位处理能力为0.8~1.2 m3/ (m2·h) 。潘一选煤厂的二段浓缩机单位负荷接近设计规范的上限, 对于泥化情况严重的现场而言, 能获得这样清净的溢流, 已非易事。而净化浓缩机单位处理能力要小很多, 这主要与工作难度有关。

普通型耙式浓缩机是一种传统的通用于水处理领域的沉淀设备, 体积过于庞大, 投资费用也较高, 从与时俱进的技术发展角度看, 今后应该从合理的无机电解质凝聚剂与高分子絮凝剂添加制度出发, 选用性价比更为良好的高效浓缩澄清设备。另外, 如果是泥化程度不甚严重、高灰细泥不算多的选煤厂, 从节省投资和运营费用考虑, 二段浓缩机溢流浓度能保证在0.5 g/L以下时, 也可以不设净化浓缩机。

6 加压过滤机处理浮选精煤

潘一选煤厂是选用加压过滤机对浮选精煤进行脱水回收的, 但在选煤工程设计中还可采用快开式压滤机方案, 二者的对比见表8。

(1) 加压过滤机与精煤压滤机相比, 较大的优势是滤饼松散, 其卸料仓下闸板开启间隔在正常生产时, 一般在100多秒, 与之配套的刮板输送机采用的是宽槽体的结构和慢速前进的工作特点, 能保证浮选精煤均匀掺入销售精煤中, 满足用户要求。

而快开式精煤压滤机因工作压力远大于加压过滤机, 造成滤饼粘结成团, 其卸饼周期一般在15 min左右, 不易均匀掺到重选精煤中, 甚至引起商业纠纷。但可采取以下措施来减缓: (1) 选用性价比良好的滤饼破碎机; (2) 选用双层宽槽、慢速运行的配套刮板输送机; (3) 当配置多台压滤机时, 可错开卸料周期。

(2) 与加压过滤机相比较, 压滤机的主要优点是固液分离彻底, 只要加强生产管理、勤检查、及时更换破损滤布, 压滤机的滤液平均浓度可保持在1 g/L以下, 多数选煤厂将其作为循环水使用。而加压过滤机的滤液浓度较高, 不得不返回精选作业, 形成了煤泥水小循环, 必然产生循环负荷和煤泥次生泥化现象。

循环负荷多少可用循环系数K来表示, K值是指循环煤泥量 (加压过滤机滤液所携带的煤泥) 与粗选精煤量的比值。K值越大, 表征循环煤泥量也越大。根据试验测定或生产数据可计算出该工艺中K=0.0704, 即进入精选作业的煤泥量中有7.04%的循环煤泥。如果加压过滤机滤布破损, 滤液浓度由20 g/L上升到30 g/L时, 则循环煤泥量可能增加到10%以上。按该厂的设计能力1136.4 t/h计算, 355 m3/h的滤液携带的循环煤泥量为7.1 t/h。由于循环煤泥的存在, 无疑增加了精选作业的负荷以及次生细泥。

(3) 表8列出了使用2台GPJ120型加压过滤机生产系统和使用3台各自过滤面积为800 m2的快开压滤机生产系统两个方案的比较, 从投资总费用、营运费用 (维修费用和电费) 方面来对比, 显然选用快开压滤机具有优势。

7 结语

上一篇:五年级挫折的议论文作文下一篇:雨伤感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