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台小学办公设施 体育器材报告

2024-05-02

杨台小学办公设施 体育器材报告(精选4篇)

篇1:杨台小学办公设施 体育器材报告

关于平陌镇杨台小学教学办公设施、体育

器材配备暨操场硬化的申请报告

新密市教育体育局:

杨台小学是平陌镇今年“撤点并校”重大举措中集中力量筹建的平陌镇“三所完全小学之一”,但随着公寓楼和附属工程的建设,学校的办公设备和体育器材已远远不能适应教育教学发展的需要,学校没有一间像样的办公室、会议室,由于该校前身是平陌镇二初中,原有初中的体育器材大部分已破损,且仅存少量的体育器材也不能满足;更不能适应小学生的体育课教学及健身的需要。现在学校的体育器材极其匮乏,不能满足广大师生的健身、锻炼及艺术活动的正常开展,希望新密市教体局能为我校配备相应的体育器材(助跳板、小山羊、足球、篮球、排球、跳高架、乒乓球、排球网、排球架)和师生健身器材。

学校的操场在去年已建成,但是空荡荡的操场却没有硬化到位,希望教体局能为我们的操场进行硬化方面的支持(硬化面积1300平方米,约合1.5万元)。

老师们想把外界的知识信息源源不断的传输给学生,但学校仅有的一台电脑不能正常满足师生教育、学习的需要。希望新密市教体局能为杨台小学配备相应的教育教学设备(电脑、打印机、体育器材、办公桌椅等),以此让杨台村及周边村的孩子们享受到优质的教育资源。早日成为国家的栋梁之才。

恳请新密市教体局能对上述申请给以资助支持。

平陌 镇 杨 台 小 学

篇2:杨台小学办公设施 体育器材报告

改造项目申请维修的报告

平陌镇党委、政府:

杨台小学校园的前身是新密市平陌镇第二初级中学,从建校到现在将近十五年来,校园内没有一块儿水泥地,从去年到今年的餐厅建设、操场建设又把学校仅有的一条砖铺路碾压的面目全非。平时学生活动由于地面坑洼经常摔倒、磕碰,(学校老师经常平整地面、但是一场场雨雪过后又是坑洼不平)。雨雪天气里,师生只能在泥泞里行走。特别是教学区域内地面全是土地,由于雨水冲刷已造成东面教学楼裂缝,南面的厕所严重裂缝、下沉、倾斜。存在极大安全隐患。此项目建设需资金3万元。

学校的线路老化严重,急需改造,特别是近两年以来,学校不断出现断电、跳闸、电线起火等现象,虽然学校多次进行维修,但仅仅依靠学校的办公经费只能是杯水车薪,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学校的线路老化已经严重影响正常的教学活动开展,且存在极大的安全隐患,经多位电力工程人员论证必须全面架设新线路才能解决问题。线路改造需资金0.8万元

学校东面教学楼楼顶漏水严重,在雨雪天里二楼的各个屋子全都漏水,严重影响师生的办公学习,(办公桌、图书、仪器、多媒体教室设备多次遭受漏水的浸泡)。此项目楼顶修缮需资金1.3万元。

感谢镇党委政府为学校建成新餐厅,但是餐厅建成以来,由于学校无力架设餐厅线路,无力铺设上水、排水管道等设施,餐厅一直处于闲置状态。(此项目建设资金因设施而定)

现申请镇党委政府给予上述维修、改造项目(资金)支助。

特此报告

新密市平陌镇杨台小学

篇3:杨台小学办公设施 体育器材报告

1《体育场馆建筑智能化系统技术规程》出台的意义

随着科技的发展, 社会的进步, 我国体育设施建设这两年也在突飞猛进的发展。金融风暴以后, 国家为了拉动内需, 更是投入大量资金于体育场馆的建设。体育场馆建设市场的迅速扩展, 也呼唤着体育场馆行业专属标准的出台。在这个标准出台前, 行业里有不少的问题需求解决。正是这种需求促使了这个标准的诞生。

在《体育场馆建筑智能化系统技术规程》出台前, 业内主要面临以下几个问题是:

(1) 功能定位不明确, 对于体育场馆中各个系统的功能定位不够清楚;

(2) 对各个系统的技术指标没有明确定义, 大部分人都不知道体育场馆的建设需要参照一个什么样的标准。这样, 造成业主方、设计方、施工单位等在实施体育场馆智能化工程的时候, 无据可依。这样, 导致的后果是:虽然花了很多钱, 但是最后建好的建筑功能要求没有达到。

(3) 系统与系统之间的关联性没有明确, 会造成工程中很多的矛盾。对于投资、进度、质量等环节, 都起不到良好的控制作用。

在这样的情况下, 《体育场馆建筑智能化系统技术规程》标准的出台具有很大的现实意义。因为市场容量扩大了, 以前, 国内以前体育场馆建的少, 而且承办的国际赛事级别也比较低, 要求不是很高。但当前随着现今承办赛事级别的提高, 还有就是体育场馆大量建设, 标准需求问题变更加突出。从技术方面来讲, 随着市场的成熟、技术的发展, 标准自然而然就成了顺应而生的产物了。特别是信息技术由原来的阳春白雪也渐渐的变得更为渗透到我们日常生活中的每一个角落里, 对标准认识变的越来越成熟。但作为体育场馆大脑和神经系统的建筑智能化系统的定义尚无定论, 其标准的缺位造成建设资金浪费、建筑功能不全、系统档次不均衡等问题。因此, 《体育场馆建筑智能化系统技术规程》的标准的制订, 为我国体育场馆智能化行业的发展起到了很大的推动。

2《体育场馆建筑智能化系统技术规程》包括内容

与迅速成长的市场形成鲜明对比的是, 体育场馆建设的专业人才和队伍极其缺乏, 体育场馆需求的研究不够系统, 体育场馆的建设和使用脱节, 凡此种种都与体育场馆的工艺研究落后和标准体系的缺乏密切相关。其中作为体育场馆大脑和神经系统的体育建筑智能化系统, 其标准缺位带来的矛盾尤其突出。

一般说来, 体育建筑不同于民用建筑, 其特点是专业性强、技术要求高, 且各国相继争办各类国际体育赛事, 在体育设施中争先应用新技术、新材料、新设备、新工艺以展示国民经济实力及科技水平。发展至今, 现在的体育比赛已经成为世界级的运动员们追求更高标准、更快、更复杂的激动人心的壮观节目。对高标准的追求并不局限于体育比赛本身。运动员、观众、贵宾、媒体和场馆的业主都对体育场馆有同样高的要求。

因此, 经过多方面考虑, 我们即将出台的《体育场馆建筑智能化系统技术规程》, 不仅应该适应于新建的建筑, 也应该适应一些改造的体育场馆项目, 从大的范围主要分为技术要求和验收要求。技术要求主要包括四大块:

(1) 设备管理系统, 主要包括:建筑设备监控系统、安全技术防范系统、火灾自动报警系统、建筑设备集成管理系统等。

(2) 信息设施系统, 主要包括:综合布线系统、语音通讯系统、信息网络系统、有线电视系统、公共广播系统、电子会议系统等。

(3) 专用设施系统, 主要包括:信息显示及控制系统、场地扩声系统、场地照明及控制系统、计时记分及现场成绩处理系统、竞赛技术统计系统、现场影像采集及回放系统、售检票系统、标准时钟系统、电视转播和现场评论系统、升旗控制系统、比赛中央控制系统等。

(4) 管理信息应用系统, 主要包括:信息发布和查询系统、赛事综合管理系统、大型活动公共安全应急信息系统、场馆运营服务管理系统等。

其他还包括:智能化设备供电系统、智能化系统防雷接地、智能化机房的空调系统、智能化机房的视觉照明环境等。

3《体育场馆建筑智能化系统技术规程》的作用

要制订一个好的标准, 就必须了解清楚需求, 让我们先来看看体育场馆的需求吧。设计符合国际标准的现代化体育场馆是一项复杂的工作, 需要许多专业的专门技能的配合。影响场馆建设的主要因素有:

(1) 容量足够大、视线不受阻挡的观众席;

(2) 互相间隔的运动员、传媒、贵宾和普通观众使用的观看区和设施;

(3) 供残疾人使用的不间隔的观看区和休息处;

(4) 宽敞的大堂和无障碍的斜坡人流通道, 保证观众的舒适和安全;

(5) 适应大量人流的方便的出入口;

(6) 足够的周边基础设施和应付开场与散场时的大量观众的交通设施;

(7) 重型车辆的出入口;

(8) 场地内满足转播、比赛、训练等多种场合的灯光系统;

(9) 不会打扰参赛者或表演者, 但能向观众席提供充分照明的灯光系统;

(10) 布置合理、清晰悦耳的扩音系统;

(11) 观众能方便地看到比分、及时看到精彩镜头回放;

(12) 能根据媒体需要进行扩展的中央设备;

(13) 热身场与主体育场之间的方便通道;

(14) 体育场内的小气候能让运动员取得最佳成绩, 从而使其获得运动员和观众的喜爱。

从以上需求中可以感受到智能化系统对于体育场馆功能的重要性, 好的智能化设计将给运动员、观众、贵宾、媒体和场馆的管理方创造良好的环境、带来足够的便利。

不管对于体育场馆, 还是其他工程项目, 都要做到投资、进度、质量的控制。新的标准出台后, 企业对于这三个控制有一个手段, 最主要的是能够更好的满足竞赛要求, 以及能够更好的满足赛况运营要求。

因此, 《体育场馆建筑智能化系统技术规程》的最大作用就是可以全面满足体育场馆以上方面的建设需求, 真正的做到帮助业主建好每个系统, 花好每一分钱。

5 我国体育场馆方面的工程建设与国外的区别

我国体育场馆方面工程的建设主要可以分为以下几个阶段:

(1) 上个世纪80年代以前, 智能建筑业发展的主要是扩声系统企业;

(2) 上个世纪80年后~2000年, 智能化系统逐步渗透到布线、火灾、楼控等方面, 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期;

(3) 进入新世纪后, 随着奥运体育场馆的建设, 体育场馆建设系统比较齐全, 功能在不断提升, 各系统间联动关联在一起。

2008年以后, 我们体育场馆进入到第4个阶段。一些更成熟的先进技术引入体育场馆, 功能更加实用、齐全。相比较, 现有的系统造价会随着新的体育场馆标准的登台和技术的进步, 而大幅度降价。当前, 国家的体育场馆建设, 主要以4年为一个周期。随着时间的发展, 体育场馆可能会涉及到竞赛规则的改变、信息技术的本身滞后等现象, 4年的周期会变化非常快。故现在一般建设体育场馆基都是要求满足5年以上的需求。

我国体育场馆方面的工程建设与国外方面的比较, 从硬件角度上讲, 已经没有大的差距了。甚至, 中国的体育场馆设施, 比大多数国家的硬件条件还要强, 基本不落后于欧美的建设水平。但需要注意的是, 在一些软件上, 譬如功能的充分运用, 以及配置的优化程度、信息使用的程度等方面, 我们还有差距。

目前国内外尚无专门针对体育场馆智能化方面的整体性标准。中国有了新的专属于体育场馆的标准后, 会逐步加快国际化进程, 并在国外承接的一些项目中应用。特别是随着国家的影响力的增大, 中国的企业纷纷开始走出国门, 面向世界, 我们希望若干年后中国的设计师们不但可以在国内留下辉煌的设计成果还能在国际上面有所突破。

6 结束语

篇4:中小学体育设施对社会开放现状

关键词:许昌市 中小学校 体育设施 对外开放

0 引言

早在1995年国家体委下发了《关于公共体育场馆向群众开放的通知》,场地缺乏一直是制约我国群众体育事业发展的瓶颈,健身热潮迅速兴起与社区居民体育设施不足的矛盾也日渐突出,引起了相关部门高度重视。倡导有条件的学校向社会开放,以满足全民健身需要,这在一定程度上使群众锻炼场地缺乏的问题得到了缓解,但这个问题仍没有从根本上得到解决。同时,开放学校体育设施引发出了一系列的问题。为此,对河南省许昌市中小学体育设施对社会开放现状进行了调查研究,针对开放中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的建议和对策。

1 研究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根据研究需要,采用分层随机抽样的方法随机抽取河南省许昌市20所中小学校体育设施对社会开放的现状为研究对象。

1.2 研究方法

1.2.1 文献资料法

1.2.2 问卷调查法 对抽取的20所中小学校进行问卷调查,共发放问卷100份,其中学校体育设施主管校长问卷20份,回收问卷19份,有效18份,回收率和有效率分别为95%和90%;教师问卷80份,回收问卷74份,有效问卷71份,回收率和有效率分别为92.5%和88.75%。

1.2.3 访谈法 走访了抽样的部分中小学校,并与其主管学校体育工作的领导、体育教师以及专家座谈,就学校体育设施对社会开放的有关问题进行咨询与调研。

1.2.4 数据统计法

2 结果分析

2.1 许昌市中小学校体育设施现状 通过调查,目前许昌市中小学校主要体育设施现状与国内外一些先进市的体育设施相比,存在一定差距,尤其是花费较高的体育场地较少,比如网球场、体育馆、游泳池等,平均每个学校不到0.5个场地,这样的体育场地仅在少数中小学校中才有,大多数中小学的体育场地主要是以传统的和常用的田径场、篮球场、乒乓台为主。这种场地结构单一和体育设施匮乏的现状即使对社会开放,不利于创造便利的居民健身环境。

2.2 许昌市中小学校体育设施向社会开放情况 对许昌市中小学校体育设施向社会开放情况统计中,中学13.19%、小学32.98%的学校体育场地未向社会开放。除此之外,对开放的学校进一步调查显示,大多数学校体育设施并不是完全开放,许多学校有针对性的选择部分体育场地进行对外开放。这使得本来场地数量比较紧缺的现状变得更不能满足许昌市社区居民健身的需求。

2.3 体育设施维护费用及少数学校体育设施有偿开放收益情况 目前,许昌市中小学校体育设施向社会开放过程中,78.17%的学校采取免费,仅有21.83%的学校实行了有偿开放,实行有偿开放的学校在收费方式上主要采取按设施分类、按人员、按时段等几种方式。

调查显示,采取体育设施有偿开放的中小学校的收益并不能完全满足于学校对其开放的运转费用,其平均维护费用明显高于有偿开放所得的收益。

2.4 学校体育设施对外开放效果及其影响的主要因素 为了找出学校开放体育设施效果不好的原因,主要从影响效果的因素出发,对其作进一步调查,发现中小学校体育设施开放效果主要受到学校自身开放态度、体育设施条件和客观因素的影响。在对36名体育教师的问卷调查中,可以找到其效果不佳的一些因素,比如82%和72.3%的教师认为学校对开放体育设施的积极性不高、宣传力度不够;有46.7%的教师认为体育设施现有条件不能满足社区居民的需要,如部分学校规模小、场地少、体育设施简陋、学校布局不合理等,这些都会影响到居民锻炼的积极性。与此同时,居民因开放时段限制产生不便、学校缺乏专业锻炼指导等也是影响学校开放效果的因素。由此可见,影响学校体育设施对外开放的因素也是多方面的。

3 结论与建议

3.1 结论

3.1.1 许昌市中小学校体育设施对社会开放主要实行免费开放;少部分学校为了平衡和缓解开放过程中运转经费过高的压力,采取了有偿开放的方式,筹集资金,但收益较低,每年收益所得最多只能弥补学校每年用于体育设施的维护费用。

3.1.2 目前许昌市中小学校体育设施功能单一,配套落后,体育场地简易,大部分学校在设计上明显落后,自我发展能力较差。

3.1.3 安全、经费、管理、教学秩序等问题是目前和未来中小学校体育设施对外开放面临的主要问题;政府和社会需要在政策法规、经费保障、安全保障、全民健身意识及安全意识宣传等方面,给予学校有力的支持和帮助。

3.1.4 大多数学校体育设施对外开放效果一般,其效果不佳的原因主要有学校自身开放积极性不高、体育设施对外开放宣传力度不够、体育设施简陋等。除此之外,居民因学校开放时段限制产生不便、专业指导员缺乏等原因也在一定程度影响其开放效果。

3.2 建议

3.2.1 加快体育设施投资建设 场地、器材是学校办学规模和办学水平的反映,也是学校对外开放的物质保障。由于体育设施落后而影响到开放过程中人群数量是显而易见的,各中小学校要进一步解放思想,更新观念,与时俱进,改革创新,切实搞好规划,提高档次,学校在保障常用体育设施的同时,要尽可能建设体育标准场地,购置高质量的器材设备,使物质条件更加完善,并能够充分满足更多社区居民锻炼身体的需要。

3.2.2 建立三位一体的体育健身网络 为了使体育设施对社会开放不影响学校正常的教学秩序,学校和社区应达到一定的和谐状态。学校争取划分更多场馆开放时间段,便于居民健身需求;社区可根据居民健身需求按照不同的健身项目和活动时间组成不同的健身小组,给其办理会员证或健身登记卡,以便于学校的管理。因此,建立学校、社区、家庭三位一体的体育健身网络,可以使学校和居民得到双赢的结果。

3.2.3 将学校体育设施对外开放纳入考核内容 学校主管部门应修改学校等级评定标准,学校晋级不仅看体育设施硬件等级,更看其体育设施开放情况和使用率,对只有普通经济型体育设施但使用率高的学校应提前晋级;对有高档体育设施但不开放的学校可降级并减少其拨款,从根本上保证学校充分开发利用现有的体育设施资源。

3.2.4 加强学校领导观念的转变 学校领导在学校体育设施对外开放中的作用不容忽视,学校领导对体育设施开放的态度直接关系到开放与否及开放效果。因此,要强化学校领导对学校体育设施对外开放的意识和观念,消除校领导的思想顾虑,切实加大场地对外开放的力度。同时,学校领导在体育设施管理上,应摒弃传统的单纯的行政管理,引进市场营销理念,探索出一条资金来源多元化的道路。

参考文献:

[1]中国城市年鉴2006[M],中国统计出版社,2006.

[2]张红军.学校体育设施场地开放的调查报告[N].中国体育报.2002.2.7.

[3]李志实.学校体育设施[J].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05.4.

[4]庄昔聪.福建省教育系统体育场地建设及开放状况研究[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5.12.

上一篇:专业语文教学论文下一篇:材料作文:理性成就完美的取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