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大法学院“中欧欧洲法项目”结业典礼在苏州校区举行

2024-05-23

人大法学院“中欧欧洲法项目”结业典礼在苏州校区举行(精选1篇)

篇1:人大法学院“中欧欧洲法项目”结业典礼在苏州校区举行

凯程考研,为学员服务,为学生引路!

人大法学院“中欧欧洲法项目”结业典

礼在苏州校区举行

6月21日下午,国家留学基金委创新型人才国际合作培养项目——中国人民大学“中欧欧洲法项目”结业典礼在苏州校区隆重举行。

瑞士驻上海总领事馆运营主管(Isabel Götz),苏州工业园区法院副院长,苏州大学法学院副院长,中国人民大学教务处处长、法学院院长、国际交流处副处长,苏州校区党委书记兼国际学院院长、中法学院院长,中法学院法语教研中心主任,中国人民大学校,立泰律师事务所、新天伦律师事务所、明仁律师事务所相关负责人出席了本次典礼,与项目的全体教师和同学们共同见证了这一喜悦而庄重的时刻。结业典礼由国际学院副院长主持。

结业典礼在同学们制作的汇报视频中拉开帷幕。学生们通过生动的视频向领导、老师们汇报了他们7个多月以来的学习经历,包括法语学习、法律专业课学习、读书会、文化体验等丰富多彩的环节。

石佳友以项目主任的身份介绍了中国人民大学“中欧欧洲法项目”的有关情况。他表示,在国家留学基金委、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中国人民大学苏州校区、瑞士日内瓦大学等多方的大力支持下,苏州校区老师和同学们共同努力,为项目谱写了新的篇章。在经过七个多月的刻苦学习后,该项目十名法语零起点的学生全部通过了TEF/TCF法语水平考试,其中八名学生考得法语B2等级,两名获得C1等级。在七个多月的学习后取得这样的成绩,是相当不容易的。石佳友也转达了瑞士日内瓦大学法学院院长Chappuis教授和项目负责人Bovet教授对同学们的热烈祝贺。

学生代表沈逸在发言中首先代表班级表达了对人民大学法学院、苏州校区以及国家留学基金委的感谢。作为项目学员,他对于能够获得多方的支持和帮助深感幸运。他也回顾了学习过程中挑战和收获,并表示会再接再厉,争取在未来取得更好的成绩。

教师代表刘希在发言中表达了对同学们获得优异成绩的祝贺,也赞扬了同学们在这一年的勤奋努力。她表示同学们的拼搏精神和毅力很让她感动,并鼓励同学们在新的一年中继续接受挑战,争取再获佳绩。

凯程考研,为学员服务,为学生引路!

随后,汪春鸣副院长、高怡美女士、刘伦善律师、邵吕威律师、朱建军律师、方新军副院长、韩大元院长、龙永红处长、朱信凯院长、冯寿农主任分别为“中欧欧洲法项目”10名学生颁发了结业证书。

在结业典礼上,法学院、苏州校区还分别与立泰律师事务所、新天伦律师事务所签订了合作协议,并为优秀学生颁发了奖学金及证书。

新天伦律师事务所代表在致辞中对十位同学取得的优秀成绩表示祝贺,并鼓励同学们在国外继续努力学习,祝愿大家学有所成。

立泰律师事务所代表刘伦善回顾了立泰律师事务所和人民大学苏州校区的长久合作历史,并表达了对于“中欧欧洲法项目”的赞许和期待。他鼓励同学们要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努力为国家和社会做出贡献。

法学院院长在致辞中向辛苦付出的老师表示了感谢,肯定了同学们七个多月的学习成果。他希望同学们在日内瓦大学深造时继续保持刻苦学习的状态,精益求精、放眼国际,做中欧的文化使者。法语学习只是项目的

凯程考研,为学员服务,为学生引路!

苏州大学法学院副院长代表兄弟院校致辞。首先恭喜各位同学取得了优秀成绩,祝贺人民大学苏州校区在国际化办学道路上取得的进步。他介绍了苏州大学法学院的国际化情况,并希望能与人民大学法学院、人民大学苏州校区进行更多交流。

苏州工业园区法院副院长汪春鸣在致辞中表示,国家留学基金委创新型人才国际合作培养项目——中国人民大学“中欧欧洲法项目”具有很重要的意义,其目标是培养精通中国法和欧洲法,熟练掌握汉语、英语、法语三种语言的高层次人才,这对中国的法治建设非常重要。他期待项目的同学们继续努力,成为中国法律界的栋梁之才。

朱在总结发言中首先对各位学员以优异的成绩结业表示祝贺。朱说,作为国家留学基金委创新型人才国际合作培养项目,“中欧欧洲法项目”的人才培养模式与苏州校区的办学特色十分吻合,同学们在这里进行法语学习取得的优异成绩证明了苏州校区法语教育改革是成功的,证明了老师和同学们的辛苦付出是值得的。朱信凯勉励各位学员在未来继续努力学习,发挥优势,在世界舞台上展示自己,为提升我国国际话语权贡献力量。

会后,高女士代表瑞士使馆向同学们赠送了具有瑞士特色的礼物,结业典礼在欢乐的氛围中落下帷幕。

中国人民大学“中欧欧洲法项目”

凯程考研,为学员服务,为学生引路!

本期项目的成功实践,苏州校区也和法学院也开创了学院之间资源共享、优势互补的新典范。

页 共 4 页

上一篇:开学第一课观后感:三分做人七分做事下一篇:有关陌生人的关爱的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