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理工大学校史篇章

2024-05-05

重庆理工大学校史篇章(精选6篇)

篇1:重庆理工大学校史篇章

重庆理工大学中山图书馆和校史馆开馆剪彩仪式隆重举行

6月28日下午,重庆理工大学中山图书馆和校史馆开馆剪彩仪式在中山图书馆一楼大厅隆重举行。校党委书记朱新才、校长石晓辉、副校长张新益、杜华、张晓洪、纪委书记李蕾及汪成明老馆长出席开馆剪彩仪式,学校各单位负责人,第二届教职工代表大会暨工会会员代表大会会员代表,图书馆全体职工及部分读者代表参加开馆剪彩仪式。剪彩仪式由副校长杜华主持。

在明快的音乐声中,副校长杜华宣布重庆理工大学中山图书馆和校史馆开馆剪彩仪式正式开始。开馆剪彩仪式上,图书馆副馆长蒋波感谢学校领导的重视、职能部门的支持为新馆圆满建成奠定了坚实基础,表示图书馆将以新馆为契机创新服务与管理,并介绍了新馆试运行期间读者服务的概况。

教师代表数统学院魏正元博士则抒发了对图书馆的热爱之情,号召广大教师应带领同学在这座自动化、信息化和数字化为标志的舒适、便捷、环保的现代化图书馆中,尽情地学习和探索研究,在读书中汲取营养、丰富知识、增长才干,为成人、成长和成才奠定坚实的基础的心声。学生代表谭媛员则表达了自己在新馆试运行所感受到的温馨怡人的景致、自由便捷的环境、现代高效的管理和体贴细致的服务等由衷发出“中山图书馆,您非来不可”的赞叹。

随后,校党委书记朱新才、校长石晓辉、副校长张新益、张晓洪、校纪委书记李蕾等校领导和离退休代表汪成明老馆长为中山图书馆LOGO(馆徽)征集活动中获奖者颁奖。校长石晓辉在致辞中,首先代表学校党政向对图书馆和校史馆建设给予大力支持的各职能部门,向为图书馆和校史馆建成付出艰辛劳动的全体建设者表示衷心感谢。他指出中山图书馆作为新校区建设的重要工程,它充分体现了“新校区标志性的、可展示的校园建筑,一个开放的、自由的、净化人心灵的知识殿堂”的定位,是欣欣向荣的重庆理工大学的一个缩影,它必将在吸引更广大读者的同时发挥其在传承文明、传播知识、培养人才、服务教学和科研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校史馆则集中展现了“重理工人”的心血和成果,体现了学校深厚的抗战文化、兵工文化、红岩文化,必将成为学校师生员工校史校情教育的重要基地和爱校荣校教育的重要载体,必将在传承学校历史文化、弘扬“重理工精神”的一个标志性符号。此外,他希望中山图书馆和校史馆不断践行“明德笃行、自强日新”的校训,与时俱进,开拓创新,更好地服务于我校的教学、科研工作,更好地服务于地方经济与社会发展,为实现学校改革发展再谱新篇,再创辉煌!

最后,朱书记、石校长、馆长舒俊辉、杜长华教授和汪成明老馆长在明快的音乐声中为中山图书馆暨校史馆的开馆进行剪彩。

中山图书馆和校史馆开馆剪彩仪式结束后,部分校领导、学校各单位负责人,第二届教职工代表大会暨工会会员代表大会会员代表一行还参观了新建成的重庆理工大学校史展览馆新馆。

(图书馆供稿 摄影/胡恂丽 责编/钟世潋)

6月28日下午,重庆理工大学中山图书馆和校史馆开馆剪彩仪式在中山图书馆一楼大厅隆重举行

校党委书记朱新才、校长石晓辉、副校长张新益、张晓洪、纪委书记李蕾及汪成明老馆长出席开馆剪彩仪式

学校各单位负责人,第二届教职工代表大会暨工会会员代表大会会员代表,图书馆全体职工及部分读者代表参加开馆剪彩仪式

剪彩仪式由副校长杜华主持

图书馆副馆长蒋波感谢学校领导的重视、职能部门的支持为新馆圆满建成奠定了坚实基础

教师代表数统学院魏正元博士则抒发了对图书馆的热爱之情

学生代表谭媛员表达出“中山图书馆,您非来不可”的赞叹

校党委书记朱新才、校长石晓辉、副校长张新益、张晓洪、校纪委书记李蕾等校领导和离退休代表汪成明老馆长为中山图书馆LOGO(馆徽)

征集活动中获奖者颁奖

校长石晓辉代表学校党政向对图书馆和校史馆建设给予大力支持的各职能部门,向为图书馆和校史馆建成付出艰辛劳动的全体建设者表示

衷心感谢

朱书记、石校长、馆长舒俊辉、杜长华教授和汪成明老馆长在明快的音乐声中为中山图书馆暨校史馆的开馆进行剪彩

篇2:重庆理工大学校史篇章

(1986-2005)

一、学院简介

重庆光彩职业技术学院是2001年4月11日经国家教育部和重庆市人民政府批准,由原重庆百年光彩经济技术学校升格而成的全日制普通高等院校。学院面向全国招生,以全日制高等职业技术教育为主,多种办学形式相结合、具有颁发国家承认学历文凭资格。

学院由澳门天华集团原董事长现任澳门特别区行政长官何厚铧先生与北京光彩集团、中国电子科技集团24研究所依照全国工商联的意见,为支持中国西部地区的发展而共同投资创办的一所现代化高校。重庆大学原校长、国家级专家、博士生导师、重庆市科协名誉主席吴云鹏先生担任院长。优秀企业家、学院主办单位光彩集团奚荣滨先生任法人代表、党委书记兼常务副院长。学院系内地港澳联合投资办学,实力雄厚,办学模式先进,运作机制灵活。

学院位于重庆市永川区风景名胜区茶山竹海脚下,占地400余亩,绿化面积达70%以上,建筑面积15余万平方米。学院有多媒体电教系统、闭路电视教学系统、电脑办公系统、宽带网络系统,拥有计算机类实验室7个,电子类实验、实训室9个,以及数控机床实验室,生物、建筑等实验、实训室。完善的现代化教学设施为教学、科研、学生的学习与实践提供了保障。图书馆有藏书12万余册和相当于20万册图书的电子读物。足球场、灯光球场、乒乓球区、网球场、游泳池、俱乐部、影剧院,为师生提供了良好的体育锻炼和休闲娱乐场所。

二、历史沿革

1997年4月重庆百年光彩经济技术学校创建;

2001年4月重庆百年光彩经济技术学校升格为重庆光彩职业技术学院;

三、办学理念

办规范加特色学校,育合格加特长学生;培养最会学习、最善创造、最守纪律的人。

四、历届领导机构及正副职领导

第一届领导机构: 总经理:谢伟 院长:吴云鹏

第二届领导机构: 党委书记:奚荣滨 院长:吴云鹏 副院长:曹泽翰

五、专业学科建设

学院自建校以来,一直不断加大对学科建设的投入和工作力度,根据社会对人才的需求状况及学院的师资情况,学院确立了电子商务、计算机网络与应用、旅游与酒店管理、机电一体化等四个重点建设学科。学院主要从事高、中等职业技术教育,国家学历教育,境外就业资格培训和MBA学位的前期培训,同时根据社会发展及新经济时代对人才的需求,以市场为导向,结合自身的优势,开设实用型系科专业,主要开设有计算机、电子、生物工程和管理四大系科八个高职(专科)专业和十几个中专专业以及若干成人和自考本、专科专业。

高职专业有计算机网络与应用、电子声像、电子商务、建筑与装饰工程监理、生物工程、计算机信息管理、旅游与酒店管理、智能建筑电气工程、电子技术与微机应用、机电一体化。

成人专科、本科和自考专业有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电子信息工程、工商管理、电子商务、计算机网络、计算机信息管理。

中职专业有计算机应用与维护、电子商务、电子电器、机电一体化、发酵技术与工艺、生物分析提纯技术、旅游与酒店管理、物业管理、装饰施工管理、商务接待管理、家政管理、体育设施管理、海关报关、食品生物技术、电气应用技术。

六、师资队伍建设

学院师资力量雄厚,教职员工200多人,其中高级职称的教师占

36%,“双师型”教师占52%。他们理论知识扎实,教学与实践经验丰富,培养出了一批批优秀的职业技术人才。学院还聘请了美国肯辛顿大学校长帕帕斯先生,美国加州大学校长威廉教授,中国科学院院士、国家一级专家张勇传教授,清华大学生物工程学院院长、国际生物学会理事赵南明教授,国家级有突出贡献专家、前我国驻联合国科教文专员韩其顺教授,留德博士、法国谢西斯教学奖获得者陈景秩博士,著名管理科学教授、博导、重庆MBA学院院长杨秀苔教授,重庆大学生物工程学院前院长、博导、重庆生物医学工程理事长蔡绍皙教授,重庆出版社社长、重庆广播电视局前局长、全国著名文化名人李书敏教授等多名国内外知名学者教授担任我院名誉教授和客座教授。

七、校风、教风、学风建设

学院从九七年建校后,狠抓校风、教风和学风建设,以教学为中心,把育人放在首位,教育、教学质量显著提高,并以校风严谨、校纪严明、未出现过重大恶性事故而闻名,这得益于高度负责、高效运转的学生管理和学生服务体系。为了对学生整个学习过程进行管理和规范,学院建立了全面质量管理体系,全面导入CIS系统工程,干部实行目标管理,教职工实行岗位责任制,学生实行《合格毕业生标准及考核办法》,确保了教育教学质量。同时学院实行开放式教学、半封闭准军事化管理,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使课内教育在课外得到良好发展,为学生就业打下坚实的基础。为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学院组建了发明创造中心。在2000年-2001年央视举

办的“全国发明创造之星”活动中,学院有五项成果获奖,其中3项已由国家专利局受理专利申请。学院还开办了创新教育试点班级,开设了创造学课程,成立新思维创造社,有计划、有组织地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造品质。

八、党建与精神文明建设

学院始终坚持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紧紧团结在党中央周围,切实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上级党委、市教委的文件指示精神,加强党的建设,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带头作用。学院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促进工作、建设群众满意工程为目标,在深度、广度、高度、力度和满意度上得到了上级和群众的普遍认可。学院党委通过开展各项活动提高了党员队伍素质,提高了党员干部业务能力,进一步提高了党组织在人民群众心目中的地位。通过开展一系列教育活动,学院广大党员认识上有了新的提高,作风发生了新变化,工作取得了新成效,学校改革发展有了新推进,达到了“提高党员素质,加强基层组织,服务人民群众,促进各项工作”的目的。

学院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开展了“廉洁奉公、执政为民”的教育活动,建立起了教育、制度、监督相互协调相互配合的工作机制,同时在职称评定、招聘人才、评优推先、招生、招标、物资采购、图书采购等方面加大了监督力度,进一步强化了学院的党风廉政建设。

学校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和市委关于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 的指示精神,结合学院实际,大力开展创建安全文明校园活动,校园治安秩序良好,师生的安全感和满意度较高。

九、国内外合作与交流

学院同国内外知名高校强强联合办学,先后与美国加州大学、肯辛顿大学、重庆大学、西南师范大学、重庆工学院等高校签订了联合办学协议。大力引进和吸收先进的办学经验,积极探索国际合作道路,进一步优化软、硬件环境,不断扩大办学规模,大力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努力在短期内把学院办成在校生超过5000人的西部地区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的窗口学校。学院实施产、学、研结合,不断提升教育产业的开发能力,建立了学院与企业群体的密切联系,为学生就业创造了良好的外部条件。

十、学生就业

学院自建校开始就组建并逐步扩大就业网络,为学生提供规范、可靠的推荐就业和完善的就业跟踪服务体系,同康佳电子、奥林巴斯工业公司、长虹集团、台湾宝成集团、华通电脑、艾默生电气集团等上百家国际、国内知名企业建立了长期合作关系,签订了定向输送毕业生的协议,为我院学生就业提供了充分保障,已毕业的数千名学生推荐就业率100%,满意率达95%。

十一、社会认可

学院的办学理念,得到社会的广泛赞同。《新华社通讯》、《人民日报》、《澳门日报》、《教育周报》、《华西都市报》、《重庆晚报》、《永川报》以及《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中央电视台·中国新闻》、《重庆电视台·新闻联播》都对本校进行过不同程度的报道。

十二、获奖情况

1、在2000年-2001年央视举办的“全国发明创造之星”活动中,学院有五项成果获奖,其中3项已由国家专利局受理专利申请。

十三、大事记 1、1997年4月重庆百年光彩经济技术学校挂牌成立; 2、2001年4月11日重庆百年光彩经济技术学校升格为重庆光彩职业技术学院; 3、1997年9月中央统战部部长胡德平、原重庆市市委书记张德邻出席学院开学典礼; 4、1999年11月全国工商联副主席保育钧、经济学家吴明瑜等领导来我院视察;

篇3:重庆理工大学校史篇章

随着金融行业IT信息化基础平台建设的不断发展, IT和业务的融合越来越紧密, 使得银行业务系统对IT系统的依赖程度越来越高, 对整个IT的管理要求也越来越高。“三分靠建设、七分靠管理”, 目前各银行开始逐步意识到管理的重要性, 金融系统的管理需求开始从日常的运营监控、统计分析、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向ITSM流程化管理扩展, 借助于支持、维护过程 (流程) 与基础设施管理的结合, 将管理质量提升到更高的层次, 最终使IT管理能够更好地支持、服务于业务, 并实现业务服务管理。

以重庆银行为例, 其IT系统已经具备了相当复杂的规模, 现在的网络设备主要是CISCO、锐捷、华为的设备, 此外还有少量JUNIPER和天融信的防火墙, 总共有几百台左右。随着重庆银行金融业务的不断扩展, 其网络地域性、IT系统的复杂度、如何协同管理全局和局部等都成为IT部门面临的重要问题。与此同时, 为业务部门提供优质的服务、助力银行不断发展等也成为IT部门亟须加强的环节。

为解决该行在实际管理中遇到的问题, 银行IT技术员选择国内具有IT运维专家之称的北塔BTIM业务综合管理解决方案, 轻松实现了高效的IT与业务的有效融合。除了具体实现银行对IT基础设施的管理之外, 还需要建立全面的、以业务价值为核心的综合管理平台, 为管理提供足够多的管理元素。从不同的角度去看待不同的问题, 北塔软件BTIM业务综合管理解决方案具备了成为IT与业务融合管理平台的基础, 其优点包括:有效反映复杂技术、复杂地域的全局性能;实时反映银行技术人员关注的非通用性能;及时有效地降低故障影响, 减轻技术人员面对各种未知故障的压力;建立事后分析机制, 帮助管理人员科学决策和规划预测;良好的扩展性, 轻松应对网络升级和异构设备的管理, 并为今后的流程管理做好前期准备。

二、北塔BTIM业务综合管理解决方案解决IT与业务的融合

北塔软件认为, 任何没有将业务纳入到IT相关管理视野中的活动, 都不能保证实现IT和业务的融合。在任何管理活动中, 缺失准确目标的活动都是低效甚至无效的, IT管理者需要从实现银行业务价值的目标出发, 以业务的视角看待IT管理。任何涉及到IT管理与业务的运维产品都应该秉承这个理念, 以业务价值为核心, 既为IT管理提出了业务目标, 又和以往的管理方法一脉相承。更要强调以应用业务的观点来运营维护企业的IT系统, 最大限度地发挥IT对企业业务的推动作用。

BTIM是北塔公司基于多年管理实践推出的一款支持全方位IT基础设施管理、以业务价值作为核心、实现业务价值管理的综合管理系统。BTIM基于BTMF管理架构, 强调平台特征与开放性, 强调协同管理, 具体部署方案如下。

(一) 门户式网络管理融合IT与业务

现在网络管理不再是单纯地管理设备, 更多地关系到业务的连续性、系统整合以及业务应用。重庆银行需要的是一套能够解决从设备到业务以及应用的综合管理平台, 即是要IT能够很好地融合到业务服务管理中去, 从而改变过去来电响应式的管理模式, 主动去提高管理效率, 保障业务运行。因此, 北塔BTIM的门户式网络管理很好地满足了管理人员的需求, 通过层层递进的查看方式, 不仅可以实时查看全银行的真实物理拓扑图 (如图1所示) , 了解网络布线、设备运行了层次化的扩展方案以解决分支机构运维管理问题, 总部可以实时管理分支网络, 实现拓扑集中、告警集中、全局报表, 同时总部在需要的时候可以对下级部门进行管理, 保证了整个网络管理的统一性和完整性, 而分支构具有相对独立的管理能力。

通过北塔BTIM对信息系统组成元素一体化管理能力和丰富的数据采集能力, 将支持重庆银以及链路流量等情况。更为重要的是为管理员提供了掌控网络规模、应用分布、故障定位、网络发展趋势的重要门户平台。北塔BTIM综合管理系统不再是单纯的拓扑图呈现, 而是可以提供一系列同业务相关联的IT综合管理, 确保了重庆银行的业务和IT充分融合, 促进了业务系统良好、稳定运行。

(二) 强大扩展功能满足持续发展需要

由于重庆银行的业务和区域的快速扩展, 还需要解决分布式集中管理的问题, 即如何将各大分支机构的业务数据传送到总部进行统一管理, 同时由总部实时对分支机构进行操控。这就体现了业务服务管理的思路, 通过IT来提高整个重庆银行的业务服务效率。BTIM为重庆银行提供行不断扩展变化的IT外沿。同时, 北塔BTIM还顺应IT与业务走向融合的大趋势, 融入了ITIL等先进的国际化IT管理思想, 推出了“一体化综合管理系统” (BTIM) 解决方案, 为重庆银行今后ITSM建设奠定了基础。

(三) 重庆银行开启IT运维管理新篇章

篇4:李方宇谱写重庆运管新篇章

开创这个新局面的人,此前从未从事过相关工作

上任伊始,便撂下“大不了不做这个官”的“硬话”。

上任两个月,就“摆平”了困扰已久的“7”字头公交问题。

打开大门,任群众自由上楼来访;

他就是重庆市道路运输管理局局长李方宇,从镇文书到县委组织部,从党工委书记到副县长,从县长到运管局出任局长。一路走来,坚定从容。

2010年3月,正好是他任职运管局一周年。

6月17日,市运管局李方宇局长带队到市出租车总公司和高博出租车公司调研,本着“一线调研、一线发现问题、一线解决问题”的初衷,和公司负责人进行了座谈,了解公司基本情况、经营管理方式和经营中存在的困难,并就如何推动全市出租车行业健康有序发展征求了公司负责人意见。市运管局张虞骏副局长参加了调研。

作为国有企业和民营企业的代表,两家公司负责人针对目前全市出租车行业发展现状,提出了亟需解决的主要问题:一是运价偏低,不能有效区别出租车乘客和公交车乘客结构比例。5元/3公里的起步价执行已有12年,严重滞后于全市经济社会的发展水平,很难将出租车乘客从公交车乘客中区分开来,是造成市民“打车难”的重要原因之一,同时,等时费偏低也造成拒载、甩客等现象屡禁不止。目前,我市出租车运载量达到了公交车运载量的30%,远高于全国10%的平均水平。二是出租车驾驶员行业准入门槛低,职业培训力度不够。目前全市共有约19万人取得出租车驾驶员资格,由于前期准入门槛低,后期培训力度不够,导致驾驶员素质参差不齐,部分驾驶员服务意识、法律法规意识淡薄,违章违规现象时有发生。三是企业管理责任感有待增强。目前全市出租车经营企业大多采取承包制,企业将出租车承包给承包人,承包人再雇用驾驶员营业。由于企业管理责任不到位,疏于对驾驶员的管理,往往将经营责任最终转嫁给驾驶员,造成“以包代管”现象严重。

篇5:南方医科大学校史校史

南方医科大学是一所中国重点大学。北校区地处广州市风景秀丽的白云山东麓,南校区地处广州市东南(新会展中心附近),占地面积近百万平方米,建筑面积愈百万平方米。校园绿树成荫,花团锦簇,是广东省一级园林式院校。

南方医科大学自从2004年改制以来,由原本的第一军医大学更名为南医大,但是校东门让然挂着叶剑英题词的第一军医大牌匾,可见南方医科大学各将校对军制的依依不舍。2005年3月更是将队制改成学院制,准确来说是学员队制,这是希望能向地方学校靠拢,活泼学园生活。在学风方面,秉承重点大学优良学风,自习室时常爆满,必须占位才能取得自习空间,考试前尤甚。学生工作方面,虽然对外宣称军事管理,但是不少行政管理层为了使南方医科大学更加充满活力纷纷放弃各种苛刻权力,对学生教育采取任由发展,伺机调整的战略,所以养成了学园学生尊校规敬师长的优良品德和各人自觉意识,作为一座历史悠久的军校,能如此逐步舍弃传统却是难能可贵。

硬件建设方面,南方医科大学24层公寓楼男女生混编居住的形式,不仅反应了医学院校抛弃旧道德的决心,也表现出重点大学应有的气魄,与时俱进的信心。而作为国内少见的高层美形公寓楼,在设计方面也是颇花心思。宿舍允许学生安装空调,并且采取4人通过制,不但促进校内民主还能提高学生忍让和争取利益的能力,是培养社会性优势发展人才的重大举措。还有东区的红楼和食堂西面的研究生楼,也是环境幽雅,有着许多空室供学生活动的优质宿舍楼。教学楼分列9层,都安装国家先进的教学设备和生活设备,而教学楼距宿舍楼仅仅2-7分钟路程,让学生和老师不需要浪费时间在无谓的步行上,从而经常可以看见上课期间同学们纷纭沓至,一片莘莘学子竞相聚的景象。

经过多年的努力,南方医科大学建成了以院士为龙头、博士后流动站为基地、药品研究基地为平台、重点实验室为支撑、优秀中青年人才为骨干的理工医结合、中西医结合、生物高技术、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等四大优势学科群。

学科理、工、医、文、管、法、经济等7大领域,形成了以理工医结合、中西医结合、热带医学、生物高技术等为代表的优势学科群。拥有3个国家级重点学科,2个国家重点培育学科,3个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学科,1个国家级临床药理基地和1个国家级中医药理基地,1个全军重点建设学科,9个全军重点实验室,1个涉外医疗中心,4个全军医学专科研究所,10个全军医学专科中心,拥有基础医学和临床医学4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6个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53个博士学位授权点,65个硕士学位授权学科点。

南方医科大学有着良好的人才培养模式。南方医科大学尤其注重人才培养的国际化,致力拓宽学生的国际视野,实施办学的开放化、国际化和规模化,积极与英国牛津大学、美国哈佛医学院、韩国培才大学等国际知名大学联合办学,建立了与海外著名大学交换学生的制度。充分发挥临床医学、中西医结合、生物医学工程等特色名牌专业的优势,并紧密围绕广东经济建设、卫生保障、科技发展的需求,以医学学科建设为重点,带动与医学相关学科的协调发展,将南方医科大学建设成为“国内一流、国际有影响的研究教学型多科性医科大学”。南方医科大学前身为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一军医大学,创建于1951年,1979年被确定为全国重点大学,2004年被批准为全国8所试办八年制医学教育的高等院校之一,2004年8月按照国务院、中央军委下达的命令,整体移交广东省,更名为南方医科大学。现有校本部、顺德校区2个校区,占地面积176.68万平方米,建筑面积84.67万平方米。面向全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及港澳地区招生。

云山珠水孕英才,巍巍学府写华章。2011年10月30日,诞生于抗美援朝烽火中的南方医科大学将迎来甲子华诞。届时学校将隆重举行建校60周年庆典。在此,谨向长期关心、支持南方医科大学建设、改革和发展的各级领导、各界朋友、海内外校友致以诚挚的谢意和崇高的敬意!

六十年风雨沧桑,六十载磨砺奋进。1951年10月,学校诞生于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北国南粤,风云万里,曾四迁校址,六易属制,七改校名,1979年被确定为全国重点大学,2004年8月整体移交广东省,更名为南方医科大学。一代代南医大人弘扬“诚信务实、自强不息、敢为人先、追求卓越”的大学精神,秉承“博学、笃行、尚德、济世”的校训,经过60年的发展,学校已成为一所涵盖医学、理学、工学、文学、管理学、法学、经济学等7大学科门类的多科性医科大学。

依云山之崴岭,守麒麟之祥地。学校现有校本部、顺德2个校区,占地面积219.44万平方米,建筑面积164.88万平方米。面向全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及港澳地区招生。学校现有17个学院、6所直属附属医院、38所非直属附属医院、65所教学医院、40个实践教学基地。在开设的26个本科专业中,有7个国家特色专业,6个广东省名牌专业,7个广东省特色专业,是国家首批试办八年制医学教育的高等院校之一。目前,全日制在校生17000多名,其中研究生3000多名,还有来自44个国家的600多名留学生。成人教育事业快速发展,规模上万人。拥有3个国家教学团队,3个国家重点学科,2个国家重点培育学科,5个国家临床重点专科,5个国家中医药重点学科;拥有8个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67个博士学位授权点,90个硕士学位授权点。在师资队伍中,拥有两院院士3名,“973”项目首席科学家2名,国家教学名师、全国模范教师和全国优秀教师8名,广东省教学名师6名,“长江学者”4名,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5名,“何梁何利奖”获得者2名,“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6名,以及博士生导师334名、硕士生导师853名,先后有133人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在科学研究方面,先后获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1项,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2项,省部级科技成果一等奖28项。在教育教学方面,建成国家级精品课程8门,国家双语示范课程3门,国家实验教学中心2个,国家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1个,国家精品教材2部。先后获得国家级教学成果一等奖1项、二等奖5项、优秀奖1项。2007年,首次参加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一举夺得19个指标全优的骄人成绩。多年来,在校学生参加“挑战杯”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创业计划竞赛、英语演讲比赛和数学建模竞赛等全国性活动屡获佳绩。2008年和2009年连续两年博士学位论文入选全国百篇优秀博士学位论文。60年来,学校共为国家和军队培养各类医学人才6万多人,涌现出了被中共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授予“全国抗震救灾模范”称号和被国务院授予“全国劳动模范”称号的第三附属医院院长金大地、被中央军委授予“模范医疗惠侨科”称号的南方医院惠侨科和“雷锋式模范军医”称号的陈大新、被解放军总后勤部授予“模范护士长”称号的杨丽、被南京军区授予“白求恩式的好军医”称号的温端生、2006全国大学生人物陈强等一大批先进典型。

忆往昔岁月峥嵘,看今朝前程似锦。60年来,南方医大人披荆斩棘,愈苦弥坚,一步步发展壮大。60年来,南方医大人自强不息,追求卓越,一次次铸就辉煌。60周年校庆,是继往开来的里程碑,是凝心聚力的好机遇,是再创辉煌的新起点。2011年10月30日,这是南医大人共同期盼关注、引为自豪的历史性的时刻。我们热忱邀请海内外广大校友、各级领导、社会各界人士届时欢聚南医大,与我们一道共襄盛典,同谋未来。

特此公告,敬祈周知。

一、校训

博学笃行,尚德济世 校训释义

博学:取自宋代?张商英《素书》“博学切实,所以广知”。意为广博学识、丰富见闻、开阔胸襟、追求真理。广泛地猎取知识,保持对知识的好奇与渴望,这是完善自身、发展自我的客观要求。笃行:取自《礼记?中庸》“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辩之,笃行之”。

意为坚定信念、持之以恒、脚踏实地、身体力行。不空谈,不浮躁,确立目标,切实而坚定地行动,这是成就事业、实现理想的基本要求。

尚德:取自《左传?襄公二十四章》“德,国家之基也”。意为诚信为本、德行为先、修身敬业、求真求善。培养纯正的品行,诚恳的态度,良好的修养,高尚的道德,这是教书育人、立身社会的根本要求。济世:取自《论语?雍也》“博施于民,而能济众”。意为尊重生命、拯救疾苦、乐于奉献、创新拓取。锤炼精湛的医术,树立服务人民、报效祖国的远大志向,这是传承医学、造就人才的最高要求。

二、校徽

南方医科大学校徽各设计元素说明 校徽整体呈盾牌形,由多元素巧妙组成,各设计元素内涵如下:

皇冠:皇冠在西方文化中是顶级水平的象征,校徽顶端用皇冠意指要把学校建成国内一流、国际有影响的多科性医科大学的办学目标。

麒麟:校徽上方两只奋力攀登的麒麟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瑞兽,象征祥瑞、繁荣与昌盛,同时也含有南方医科大学坐落于麒麟岗的寓意。

木棉花:木棉花是广州市花,表达了南方医科大学地处广州这个国际大都市的地理优势,同时一朵盛放的木棉花,也象征了南方医科大学欣欣向荣的景象和持续发展的势头。

双蛇杖:双蛇杖可作为医学事业的象征,表达了学校的办学性质是以医科为主的多科性医科大学。飘带:波浪状的飘带寓义南方医科大学人具有活跃的创造性思维和始终坚持改革开放的办学思路。橄榄枝与五星:两束相对的橄榄枝环抱在校徽两侧,既是军队的象征,也是人类健康、和平友好的象征。鲜红的五星表达出了建设一流医科大学的雄心。同时校徽通过橄榄枝与五星也表达了学校前身为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一军医大学的历史沿革,以及学校发扬军队优良传统,建设一流大学的决心。南方医科大学:学校中文全称(毛体),体现了办学指导思想。SOUTHERN MEDICAL UNIVERSITY:学校英文全称 1951:表达了学校于1951年建校的办学历史

盾牌:整个校徽为盾牌形,表达了学校甘作医疗卫士保卫人民生命与健康的理念。

三、校歌

校歌合唱|校歌伴奏

爱在南方

——南方医科大学校歌(歌词)作词:陈道斌 作曲:胡平绍 章 白云山下麒麟岗,是我们神圣的殿堂。勇攀医学高峰,和谐春风伴随成长。博学笃行 尚德济世,生命责任在我们身上,明理诚信,勤俭自强,青春为理想闪光。爱在南方,情比珠江水长,我们托起生命的希望。

白云山下麒麟岗,是我们神圣的殿堂。勇攀医学高峰,和谐春风伴随成长。博学笃行 尚德济世,生命责任在我们身上,明理诚信,勤俭自强,青春为理想闪光。爱在南方,科学发展指引方向,我们意气风发扬帆远航。

四、大学精神

诚信务实 自强不息 敢为人先 追求卓越 南方医科大学精神释义

“诚信务实”:诚信务实,代表了南方医大精神的内在品质,体现了南方医大人诚信为本、脚踏实地的理念。学校自创办以来,始终坚持诚信务实的办学、治学原则,坚持以人为本、德育为先,为国家和军队培养了一批又一批政治合格、业务过硬、品德优良的医学人才。他们在各自的岗位上,历经战场、市场的双重检阅,始终坚守诚信务实的理念,受到社会各界的颂扬。先后涌现出了以全国优秀教师钟世镇院士、姚开泰院士为代表的一大批教书育人的典范,以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骆抗先教授为代表的一大批科技工作者的典范,以“全军模范护士长”杨丽为代表的一大批医疗工作者的典范,以“雷锋式的模范军医”陈大新、“白求恩式的好军医”温端生、2006年全国优秀大学生十大人物陈强、2007年全国三好学生孙慧美为代表的一大批优秀学生。

“自强不息”:自强不息,代表了南方医大精神的刚性气质,表达了南方医大人百折不挠、勇往直前的气概。“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学校从1951年至今,三迁校址、六变隶属、七易校名,从一所中学发展为全国重点大学。56年的风雨历程就是一部自强不息的历史。创建初期,学校边建校边教学,克服重重困难,为抗美援朝战争和军队卫生战线输送了1000余名优秀的医务干部。升为本科院校后,在从北国迁往南疆的过程中,尽管资金困难,却仍然不忘扩大规模,积极发展和完善重点学科及附属医院,并成为全国第一批重点院校。2004年8月,学校转制移交广东,在硬件建设上,与省内其他知名高校相比存在较大差距,但我们没有气馁,而是坚韧不拔、百折不挠、负重前行,勇敢地面对建设和发展中存在的重重困难和严峻挑战,积极融入广东改革开放的大潮之中。

“敢为人先”:敢为人先,代表了南方医大精神的傲然风骨,表现出南方医大人解放思想、开拓创新的勇气。学校敢为天下先,一直走在改革开放的前沿,创造出了全国乃至全世界的许多第一。创办了国内最早、规模最大的涉外医疗中心——惠侨楼,先后收治过81个国家和地区的7万多名海外患者。在全国率先走开了产学研一体化的办学之路,构建了“一体两环”办学模式,获国家优秀教学成果一等奖,在军队院校和全国高校中产生了广泛的影响。研制出了国际上第一个SARS抗原检测试剂盒、第一台国产X刀和全国第一个国家I类新药心脏超声造影剂。钟世镇院士开辟了我国临床解剖学学科,被誉为我国“现代临床解剖学科的奠基人”;张汗承教授在国际上率先开展了泪液学的系统研究,创造了“泪液学”英文单词(Dacryology),被誉为“泪液学之父”;舒斯云教授在世界上首先发现了人脑内与学习记忆功能有关的新区域,国际学术界将这一区域以她的姓氏命名,称之为“舒氏区”;尹炳生教授在世界上首先提出了头胸心电导联理论,被誉为心电学发展历史上的一个重要里程碑,并写入最权威的心电研究领域专著《心电学》,称为“尹氏导联”…… “追求卓越”:追求卓越,代表了南方医大精神的优秀品格,阐释了南方医大人永不满足、超越自我的气势。“要做就做最好的”。研制的《医学通用题库》,经国家教育部和卫生部推荐,在全国50多家院校推广使用;开发的教务管理软件《军队院校学籍管理系统》,被指定为全军和武警院校的教务管理系统;在国际上首先解决了“磁共振系统T1加权成像的伪影问题”。国家科技部2004年底公布的发表论文全国高校排名中,位居24名,在广东高校中位居第二,在全国医科大学中排名第三。《学报》是广东省唯一一家同时被三大国际权威医学情报检索机构(美国医学索引、化学文摘、俄罗斯文摘)收录的学术期刊,2004年影响因子为0.538,在全国92家医科大学学报类中位列第二。从1993年广东省开展“南粤优秀研究生”评选活动以来,我校获奖率始终居广东省院校前列。在1988-1997年广东省公布英语四级通过率排名的十年中(1998年后不再公布排名),我校连续十年位居广东高校首位。2004年,我校学生代表团在广东省医学生急救理论和技能竞赛中,以比第二名高出40多分的成绩获得第一名,作为广东省唯一代表赴港参加粤、京、沪、台、港、澳六地的决赛并获得技术金奖。在2005-2007年,参加全国大学生英语竞赛获特等奖2项、一等奖3项、二等奖8项、三等奖13项…… 昨天,学校凭借“诚信务实、自强不息、敢为人先、追求卓越”的精神,得到了快速发展,成为全国重点大学。今天,学校更需要继承和发扬“诚信务实、自强不息、敢为人先、追求卓越”的精神,去战胜诸多的困难和挑战。明天,“诚信务实、自强不息、敢为人先、追求卓越”的精神,仍然是我们继续前行、再创辉煌的不竭动力。

五、教风

品正 学高 敬业 爱生

六、学风

篇6:清华大学校史

清华大学是一所历史悠久的学校,可溯至民国前一年(公元一九一一年)的「清华学堂」。最初之酝酿,是在前清光绪三十年至三十一年间,我国驻美公使梁诚,因美国国务卿海约翰(John Hay)氏有「美国所收庚子赔款原属过多」之语,一方面分向美当局劝请核减,一方面上书清廷请以此款设学育才。中间虽因发生粤汉铁路废约之关系而生阻,但梁氏努力不懈,卒得美国国会之赞同,将处置赔款全权付与总统罗斯福。照条约我国应付美国赔款二千四百四十四万七百七十八元八角一分,经总统决定将当时尚未付足之一千零七十八万五千二百八十六元一角二分,从一九0九年一月起退还我国。

光绪三十四年(公元一九0八年)七月十一日,美国核减赔款之文告由驻华公使柔克义送达我国,我外务大臣庆亲王答复上述公文说:「体会新近贵国总统希望鼓励我国学生赴美入学校及求高深学问之诚意,并有鉴于以往贵国教育对于我国之成效,大清帝国政府谨诚恳表示此后当按年派送学生到贵国承受教育。」同日,外务部致美国公使馆函称:「从赔款退还之年起,前四年我国将次第派送一百学生;迨四年终局,我国将有四百学生在美,从第五年起,直至赔款完毕之年,每年至少派送五十名学生。」并派唐绍仪为特使赴美表示谢意。

民国前三年(宣统元年,公元一九0九年)是为美国退还赔款之第一年,外 务部与美国驻华公使柔克义商定学生游美细则后,会同学部奏请设立「游美学务处」及附设「肄业馆」。六月初四日游美学务处奉准设立,派外务部丞参周自齐为总办,主事唐国安及学部郎中范源廉为会办,驻美公使馆参赞容揆为驻美学生监督。初赁北京东城侯位胡同民房一所为办公处,后又迁入史家胡同。九月奏准将北京西直门外「清华园」作为游美学务处兴建「肄业馆」馆舍之用。是为清华得名之始。清华园原系道光帝赐其第五子惇亲王(奕综)之赐园,俗称小五爷园。惇亲王死后,长子载濂袭爵为王。庚子之乱,拳匪曾集于园中设坛,事后载濂被削职,赐园为内务府收回。因外务部在呈奏游美学生办法内,建议在京城外清旷地方设立肄业馆,中堂那桐等颇表赞同,派员各处觅地,认为清华园比较相宜,即拨作馆址。面积凡五百三十亩。择定清华园为肄业馆馆址后,即着手修理及建筑,原希望一九一0年秋可以使用,不料工人罢工数月,耽误时期。迨至馆舍相继完成,将肄业馆改称「清华学堂」,于民国前一年(公元一九一一年)四月初一日(阳历为四月二十九日,是为清华校庆日之由来)正式开学,在工字厅举行开学仪式。游美学务处亦迁入工字厅办公。首任教务长为胡敦复。清华学堂成立之初,乃由正副监督三人管理,即是由游美学务处之总办与会办担任。同年十月,武昌起义开始,学生纷纷请假回家,清华学堂被迫停课。

经过一阵惊心动魄的革命,清帝宣统于公元一九一二年三月三十日退位,中华民国建立。民国成立之后,将「清华学堂」改名为「清华学校」,于五月一日重行开课,并裁撤「游美学务处」,使之隶属外交部。任命唐国安为清华学校第 2 一任校长,周诒春为教务长。十月,任命周诒春为副校长。清华学校为将来扩充规模起见,在民国二年春请政府将毗连校西之「近春园」(俗称四爷园,为道光帝赐第四子咸丰帝奕 之赐园)并入校址。近春园西隅有「长春园」,旧名水磨村等邻近地亩,亦并入。清华之有充裕经费,又得景致悠美的园林以为校园,学习环境得天独厚。非但如此,清华学校对学生的要求较当时之其它学校深具特色。譬如:希望学生有强健的体魄,所以对于学生体育特别重视。除平日积极提倡外,当学生毕业前,必须通过最低标准之五项运动(游泳、百码、跳高、跳远、掷铁球),如有任何一项不及格,扣发毕业文凭,取消出洋资格。值得一提的是,民国二年二月曾派选手参加在菲律宾马尼拉举行之第一届远东运动会,开我国学校参加国际竞技之先河。另外,学校亦不时请名人学者来校讲演,像民国三年冬,梁启超先生来校演讲,以「君子」为题。其引述易经中之「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及「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勉励同学,学校遂将「自强不息、厚德载物」采为校训。

民国二年三月初,唐国安校长病逝校内寓邸。外交部令周诒春继任校长。周校长任内,因财政比较宽裕,故对外设法扩充留美学额;对内一面增加在校学生数目,一面添置设备与建筑。而自民国三年起,更间年选派专科女生十名(有时不足额)留美,由公开考试决定。民国七年一月四日周校长以力微任重,劳顿成疾,恳请辞职,外交部批准。

自周诒春校长辞职以后,清华校长之人选几经更迭。起先外交部派张煜全为校长。张因体弱多病,终日与药瓶为伍,学生大为不满。民国八年元月张煜全校长以学风(上年十二月廿三日学生会开成立大会,张加以干涉,发生风潮,至于罢课。)理由辞职获准。外交部继派罗忠诒继任,但同学对罗表示拒绝,致未能到校而请辞;因当时无人被允任为清华校长,故董事会选其主席严鹤龄为代理校长。同年八月,外交部派金邦正为清华校长;金邦正校长在民国十一年向外交部辞职。四月,部令派曹云祥为代理校长,十月六日,曹云祥正式署理校长,在任约六年。曹校长任内,清华的学术规模有了巨大之突破。如在民国十四年春成立国学研究所,聘请梁启超、王国维、陈寅恪、赵元任、李济诸先生为导师。同时,也开始招收大学部学生,分文、理、法三院,并附设研究所。设立大学部之目的,在于由国内造就国家需要之人才,而不仅是为出国留学作预备。且考虑到退还庚款有限期,恐日后难以为继。略带一提,在民国十六年由汪鸾翔(字巩庵)撰词,何林一夫人作曲,清华始有中文校歌。

民国十七年曹校长辞职获准。严鹤龄再度被任命为代理校长,于一月十四日到职,四月请辞。外交部派温应星继任校长,仅二月,因北伐成功,北京政府消灭,温亦离职。八月,国民政府改「清华学校」为「国立清华大学」,任命孙科为校长,孙不就,改任罗家伦为校长。罗校长于九月十八日就职,对校内组织,多所改易。当国民政府统一北方时,原属外交部之清华董事会因之消灭,而清华之隶属问题又起,大学院欲收归辖下,但外交部则借口外交关系不肯放手,终由 4 二机关会辖,另由二单位合组一董事会治理。董事会之存在一直为人所诟病,主要是因为清华之整体发展常因董事会之权限过大而处处受阻。所以民国十八年四月三十日,国民政府行政院议决,将清华基金经整理后,改由「中华教育文化基金董事会」管理。「清华校务及游美学务基金保管委员会」在南京开会通过上项议决案。民国十九年五月,清华学生对罗校长有不满表示,罗亦以学风为理由而辞职。罗氏离校后,清华校长虚悬达十一月之久,其间校务由校务会议维持。另一方面,董事会问题因罗校长的努力,终使大学院及外交部合派之董事会撤销,清华遂直隶于教育部。

上一篇:舞蹈与音乐的情感交融下一篇:考研数学三大题型答题技巧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