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织部问卷

2024-05-11

组织部问卷(精选8篇)

篇1:组织部问卷

西南大学外国语学院廉洁自律调查活动策划

一、活动背景及目的我校积极响应党中央关于廉洁自律的号召,在培养复合型人才同时,关注学生思想教育。在此活动背景下,外国语学院积极开展调查问卷活动,了解大学生们对于廉洁自律有哪些独特的认识与想法。通过此次问卷调查,将进行针对全校同学的分析与研究,并作出必要的总结。

二、活动时间及地点

2010年4月中旬至5月,西南大学校内展开。

三、承办单位

西南大学外国语学院组织部

四、调查对象

西南大学在读的所有学生

五、调查方式

原则上,采用抽样问卷调查方式,必要时,采用访问调查方式。

六、活动资金

1)调查问卷打印费约50.00元;

2)相关资料收集与整理费约10.00元;;

4)问卷后期整理、数据统计、材料归档及调查报告等材料的打印,费用合约为10.00元。

七、具体安排

1)前期准备阶段4月5日~4月10日

a、4月11日~4月15日监管部监管制作500份调查问卷,并上交至学院审阅。

b、4月16日~4月17日组织部负责动员会员踊跃参加,并将具体开展调查的会员名单上交,由部长审批。人员最终确定后,由组织部对其进行基础礼貌培训

2)问卷调查阶段[4月18日~4月20日]

a、成立临时问卷调查小组:

b、工作人员分组后,有针对性的采用灵活的方式和途径,对校内同学进行随机调查。(如:走访宿舍与教室,在校门口设访问点等)

c、与各系学生会进行沟通,并利用部分会员学生会干部的身份,争取得到他们的支持与协作。(具体细节商议中)

3)统计分析阶段[4月21日~4月25日]

a、4月21日~3月22日由组织部部负责收集、整理问卷,并进行初步的数据比例统计。

b、4月23日~4月25日由社团理论学习小组初步解析统计情况,展开讨论并组织拟写调查报告。

4)后期宣传阶段[4月26日~4月30日]

你是否了解廉洁自律的真实含义

国家干部应该具备廉洁自律品质

干部具备廉洁自律品质很容易

你希望做一个廉洁自律的人

你知道怎样做一个廉洁自律的人

你会主动帮助身边的同事

没有别人的请求没必要主动帮忙

你喜欢随意花钱

你会把事情按规定及时完成以免耽误集体进程

班干部有权区分对待班级同学

班干部应该以身作则公平对待班级成员

班干部应该以为班级服务而自豪并以此提升自我班干部可以适当利用权利发动集体力量解决问题

班干部完全可以充分利用职权指令同学分配各种任务

你认为步入工作以后:

你花的钱一定要自己赚

你接受同事的礼物(出于任何理由)

你接受同事的礼物(仅仅出工作以外)

别人请你帮忙你总是两肋插刀在所不惜

别人请你帮忙你会分清公与私

集体利益与个人利益等价

集体利益先于个人利益

你认为现在人们普遍重视廉洁自律的高尚品质

现在人们已经不再看重那些过时的行为了

优良的品行有益于一个人一身的发展

希望自己能够坚持拥有廉洁自律的好品质

美好品格总是与时代同步

追求一份自己喜欢的职业并在过程中与同事分享快乐

对职业的定义应该更有高远意义

乐于奉献可以使自己大的职业生涯规划得更有趣味

廉洁自律可以从很小的事迹中展现出来

篇2:组织部问卷

1.你心中的自强社是()

A.学生会一样为学生服务的部门B.社联一样管理社团的组织

C.团委一样跟着党走的机构D.一切为了贫困学生的部门

2.你认为上学期自强社组织的活动多不多?()

A.几乎没有B.有点少C.刚合适D.太多了

3.你认为上学期自强社组织的活动有意义不?()

A.毫无意义B.一般般C.还可以D.非常有意义

4.上学期你印象最深的活动有()(多选)

A.爱心包裹B.好书接力C.社区服务队D.飞盘比赛E.爱心宣讲会F.义工文化节

5.你认为自强社应该举办什么样的活动?()

A.讲座B.技能培训C.体育比赛D.校外活动

6.你能在第一时间知道自强社的相关活动吗?()

A.能B.不能C.很少D.有时能

7.你了解自强社的相关活动的渠道有()(多选)

A.自强社网站B.自强群C.宣传单,喷绘等。D.级队助学委员

8.你对自强社上学期的工作还满意不?()

A.非常满意B.比较满意C.不满意D.非常不满意

9.你认为自强社给你带来了什么?()

A.朋友B.展示自己的平台C.锻炼了机会D.更多快乐

10.你希望从自强社的活动中得到什么?()

A.精神力量B.物质奖励C.快乐D.经验

11.你是为了做2+4才参加自强社的活动的吗?()A是B.不是C.有时候是D.不知道

12.你对2+4活动了解吗?()

A.不了解B.了解一点C.了解D.非常了解

13.上学期你2+4做够了没?()

A.一个都没做B.做了一半C.做了大部分D.做完了

14.你认为自己没有做完2+4的最主要的原因是?()

A.没有时间B.活动太少C.活动没意思D.活动时间不合理

15.你认为自强社活动在什么时间最合适?()、A.周末B.小假期C.周三下午D.晚上

篇3:组织部问卷

关键词:组织胚胎学,双语教学,问卷调查

教育部在《关于加强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提高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中要求, 为更好地适应入世后经济、科技和教育发展的需要, 本科教育要创造条件, 使用外语进行公共课和专业课教学。力争3年内让外语教学课程占所开课程的10%左右, 培养高素质复合型人才, 实现高教跨越式发展。这对高教改革发展以及对人才的培养提出了新要求[1]。为了贯彻落实教育部政策, 作为新建地方本科院校, 九江学院也开展了多样化的双语教学尝试。既要使学生掌握与世界同步的现代科学技术, 又要为他们提供用外语进行专业学习的机会。近年来, 九江学院基础医学院陆续在临床医学本科专业开展了系统解剖学和生理学等课程双语教学。2010年, 笔者尝试在2009级临床医学本科专业学生中开展组织胚胎学双语教学。教学实施以中文为主英文为辅的双语课件进行多媒体教学。为了了解组织胚胎学双语教学实施现状和存在的问题, 2010年11月笔者对所带临床医学本科 (含麻醉学方向) 的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现报告如下。

1 对象与方法

1.1 调查对象

选择2009级临床医学本科 (含麻醉学方向) A0913、A0914、A0915、A0916和A0921共5个班的185名学生为研究对象进行调查分析。5个班均为实施双语教学的班级。

1.2 方法

对选取的学生发放问卷调查表, 只填写班级, 不记姓名, 共发放问卷185份, 回收182份, 有效问卷182份。

2 调查结果

2.1 组织胚胎学双语教学学生认知度

调查结果显示, 153人 (84.1%) 对组织胚胎学教学法感到适应, 28人 (15.4%) 感到不适应;93人 (51.1%) 认为双语教学的应用增加了对组织胚胎学的学习兴趣, 86人 (47.2%) 认为没有增加;176人 (96.7%) 认为在组织胚胎学的学习过程中有必要掌握一定量的英语专业术语, 只有6人 (3.3%) 认为没必要;176人 (96.7%) 认为教学过程中教师的英文表达清晰准确, 4人 (2.2%) 否定这一项;128人 (70.3%) 认为对培养外文文献书籍的阅读能力有帮助, 48人 (26.4%) 认为没有帮助;109人 (59.9%) 认为双语教学对理解和记忆教学内容带来了困难, 72人 (39.6%) 认为没有困难;87人 (47.8%) 认为专业英语水平得到了提高, 93人 (51.1%) 认为没有提高;151人 (83.0%) 认为有必要将双语教学作为常规教学方法穿插在组织胚胎学的教学过程中, 30人 (16.48%) 认为没有必要。

2.2 组织胚胎学双语教学情况调查

调查结果显示, 34人 (18.7%) 认为目前教学过程中使用英语偏少, 44人 (24.2%) 认为偏多, 100人 (55.0%) 认为差不多;75人 (41.2%) 认为双语教学内容应该是相对重要性较低的章节, 72人 (39.6%) 认为应该是最重要的章节, 35人 (19.2%) 无所谓;英语讲解时, 48人 (26.4%) 想听、能听懂, 103人 (56.6%) 想听、听不懂, 10人 (5.5%) 听不懂、不想听;为学好本课程, 95人 (52.2%) 每周至少利用课外时间学习2小时以上, 64人 (35.2%) 每周花一小时, 16人 (8.8%) 每周半小时, 7人 (3.8%) 课外时间从来都不学习。

3 讨论

所谓双语教学, 就是在教学过程中, 使用两种语言进行课堂活动。就医学专业学生而言, 不仅需要掌握公共英语基本知识和技能进行日常会话交流, 更重要的是接触更多的医学专业知识。而要深入了解专业知识, 就必须借助大量的文献资料与专业书籍。特别是要借助先进的国外医学相关专业文献、书籍, 才能了解和把握国际前沿的医学知识、技术与发展成果。因此, 对专业英语的掌握就显得更为尤为重要[2]。调查结果显示, 84.1%的学生对组织胚胎学双语教学法感到适应, 51.1%的学生认为双语教学的应用增加了对组织胚胎学的学习兴趣, 96.7%的学生认为在组织胚胎学的学习过程中有必要掌握一定量的英语专业术语, 83.0%的学生认为有必要将双语教学作为常规教学方法穿插在组织胚胎学的教学过程中。由此可见, 学生对双语教学的重要性及对双语教学运用于组织胚胎学教学过程表示认同, 并显示较高的学习热情。但是, 从调查结果中还可发现教学活动过程并未取得理想的效果。根据调查结果中反映出来的问题, 笔者认为应进行以下改进。

3.1 提高学生英语水平

调查结果显示, 59.9%的学生认为双语教学对理解和记忆教学内容带来了困难, 82.0%的学生在英语讲解时想听, 但只有26.4%的学生能听懂。九江学院是一所地方新建本科院校, 很多学生英语水平不太高, 他们对自己的英语水平没有自信。学生是教学活动的主体, 学生外语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双语教学的效果。因此, 要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应从入学开始不断加强学生的英语教育, 帮助学生克服畏难情绪, 创建一个有利于激发英语学习的良好环境。同时, 可通过组织一些医学英语讲座。制作英文墙报等活动介绍医学常识和医学最新进展, 使学生逐渐熟练地用英语来接受及表达医学专业知识。

3.2 改进教学模式和手段

调查发现, 18.7%的学生认为教学过程中使用英语偏少, 24.2%的学生认为偏多, 55%的学生认为差不多;41.2%的学生认为双语教学内容应该是相对重要性较低的章节, 39.6%的学生认为应该是最重要的章节, 19.2%的学生无所谓;为学好本课程, 52.2%的学生每周至少利用两小时以上的课外时间学习, 35.2%的学生每周花一小时, 8.8%的学生每周半小时, 3.8%的学生课外时间从不学习。根据目前学生水平, 学生对于中文为主英文为辅的教学过程比较适应。但是怎样合理使用中英文两种语言, 使学生在双语教学实施过程中完成对专业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则是师生面临的新问题。组织胚胎学是医学生最早接触的一门医学基础课程, 内容抽象复杂, 专业英语词汇不易掌握和记忆, 如何增加课程的吸引力, 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显得尤为重要。因此, 需要不断改进教学模式和手段。应充分利用多媒体教学, 课堂上使用生动、有趣的动画、录像和英文解说等, 以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活跃课堂气氛[3]。

3.3 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

尽管96.7%的学生认为教学过程中教师的英文表达清晰、准确, 但是, 决定双语教学质量和效果的最主要因素仍然是师资。双语教学对医学专业课授课教师的要求很高。不仅要求他们精通医学专业知识, 而且要能准确、流利地用英语讲解专业知识, 及时解答学生的疑问。因此, 教师必须不断提高自身素质, 并带动更多的教师参与, 提高教师队伍整体水平。解决师资问题可从两方面入手:一是可以利用现有师资中英语水平高的教师担任双语教学任务, 并对教师进行定期英语培训, 有条件的还可让教师参加短期出国培训;二是可以充分利用归国访问学者这一宝贵的资源。医学院出国访问学者较多, 而近年来归国的学者也越来越多。这些学者在英语环境中生活和学习较长一段时间后, 其英语表达能力和发音的准确性有明显提高, 并且掌握了一些医学领域的国际先进知识和技术。这些学者无疑是极具潜力的双语教学师资宝库[4]。

总之, 开展组织胚胎学双语教学活动可以让医学生较早接触到专业英语, 能帮助学生提高专业外语水平, 增强综合素质。因此, 在今后的实际工作中需要不断总结经验, 建立完善的评价体系, 更加规范、深入地开展双语教学。探索出一条适应地方新建本科院校医学生的双语教学模式, 为培养高素质的应用型医学人才发挥应有的作用。

参考文献

[1]许晓源.医学院校英汉双语教学的探讨[J].辽宁行政学院学报, 2009, 11 (1) :80-81.

[2]刘铮然, 韩丽莎, 潘桂兰, 等.对医学院校开展中英文双语教学的思考[J].包头医学院学报, 2007, 23 (1) :81-83.

[3]李敏.医学双语教学的探讨[J].检验医学教育, 2006, 13 (2) :15-16.

篇4:组织关怀感及其问卷的编制

关键词:关怀;组织关怀感;组织支持感

1 问题的提出

组织关怀感(Perceived Organizational Care,POC)是指员工、个体在组织中所感知到的组织对自身利益和成长的关注、关怀和投入关怀(Patterson,West,Shackleton et al.,2005)。鉴于目前学术界并没有对组织关怀感的定义形成一个普遍接受和认可的定义,本研究将组织关怀感界定为组织或团体中,为实现组织、个体人际的良性互动和利益继续发展,而对员工、个体的生存和发展施以关注、关怀和投入,并使其感知到被尊重、重视和理解的一种氛围或者正性情感体验。在现在学术研究中,关怀(care)概念更多的是与组织环境联系在一起:如Lawrence和Maitlis(2012)指出组织中的关怀既是一种价值观,也是一种注重满足那些在血亲关系和社会关系中我们对其负有道德责任的人的需要的一种实践。因而在一定程度上而言,学术研究中的关怀就是组织关怀感。

目前关于组织关怀感的研究主要聚焦于组织关怀感的构成维度上。如国外学者一般将组织关怀分为注意(noticing)、感觉(feeling)和行动(acting)三个维度(Clark,1998;Kanov,Maitlis,Worline,& Dutton,Frost et al.,2004)。但是,此后Atkins和Parkers(2012)认为个体在察觉到他人正遭受痛苦时,既可能会因为感同身受而产生同理心,也可能产生愤怒、悲痛、忧伤、冷漠或其他不能引发关怀行为的情绪,所以在这三个维度的基础上又补充了情形的评估(appraisal of the situation)这一要素,并指出情形的评估介于“注意”与“感觉”之间,能够直接影响到客观现实所引发的主观感受。此外,也有学者归纳和分析出了关怀的两要素特点,即“他人导向”(others-orientation)和“情感连接”(emotional-connection)。如Miller,Grimes,Mcmullen,Vogus和Timothy(2012)认为关怀是通过将关注点从自我转移到他人,并且通过建立与被关怀者之间的情感连接而产生的亲社会性的行为动机。但是Miller等人的分析将关怀概念局限在态度层面,而没有扩展到行为层面,属于上述三个阶段中的前两个,因此对于组织行为研究而言过于狭窄。不仅如此,也有研究者从集体层面对组织关怀的构成维度进行了划分。如Dutton和 Lilius(2006)提出了“怜悯组织(compassion organizing)”概念来描述一种对于特定痛苦事件的集体回应,并采用回应的规模(scale)、范围(scope)、速度(speed)及客制化(customization)四个维度来对其进行研究。然而,Dutton等人的研究从行为结果出发,虽然能够对怜悯行为进行比较实用的评估,但是评价指标过于具体复杂,难以进一步扩展到一般的关怀行为中。

但是总体而言,目前针对组织关怀与怜悯量表开发的研究基本没有。笔者查阅大量文献,仅有Patterson等人(2005)简单的使用三个问题“我们公司很关注员工的利益”、“我们公司会尽可能关心每一个员工”和“我们公司企业尽可能不伤害员工利益”三个问题作为组织关怀感的测量指标,因其简单而不能进行深层次的统计分析,所以并未得到广泛的应用,也无法揭示组织关怀感的实质,极大地限制了该领域研究的推进。因此,本研究根据Atkins等人(2012)的理论,拟编制一个符合统计学标准的组织关怀感量表。

2 研究方法

2.1 项目收集和初始量表的编制

(1)根据生活实际中对组织关怀的表述及已有的组织关怀感量表中的项目。编制新的项目形成最初的项目库。项目主要来源于两部分:一是对已有相关量表的摘取;二是根据生活实际编写。最后形成60个项目的项目库。

(2)剔除重复的项目。通过讨论对项目进行修改调试以及增加和剔除部分项目形成第一稿,共30个项目。

(3)第一次施测后进行项目分析。以总得分为依据,取前27%为高分组,后27%为低分组,然后根据CR值和题总相关法(0.05水平上显著),删除6个项目。又通过探索性因子分析对项目进行蹄选,删除4个项目。最后形成第初始问卷,共20个项目。

再次对正式施测的样本数据进行探索性因子分析,发现KMO=0.906,可知本量表的因子稳定性较好,适合做进一步因子分析;X2=3734.898,df=190;p<0.000,Bartlett球形检验被拒绝,表示量表数据可以进行因素分析。量表的各个因素结构之间可能是存在相关关系的,因此使用探索性因子分析中的主成分分析法对量表的潜在变量结构的协方差矩阵进行分析,在进行斜交旋转时采用适合于大样本的探索性因素分析的Promax转轴法。基于碎石图的拐点在第4个因子处,所以经过多次降维后得到20个项目,4个因子的结构。其中因子1包含6个项目,因子2包含4个项目,因子三包含5个项目,因子四包含5个项目,四个因素累积解释的总方差为77.961%。每个题项的公因子负荷介于0.653-0.861之间。具体为:第一个维度分别包含6个题项,根据题项可以将其命名为“注意”,第二维度包4个题项,将其命名为“情形评估”,第三维度包含5个题项,将其命名为“行动”,第四个维度包含5个题项,根据题项,将其命名为“感觉”。至此,本研究结果与前人的理论完全对应起来。

3 实测

3.1 被试

采用随机抽样,选取宁夏大学124名学生以及97名公司职员共71人,共发放问卷225分,别除无效问卷4份,共得到有效问卷221份。其中女生133名,男生88名。问卷采用李克特5点计分法,“1”代表“完全不同意”;“5”代表“完全同意”。所有无效问卷的剔除采用:(1)人口学信息不完整;(2)漏答的项目超过10%;(3)问卷的填写明显不认真,如全部都为一样的答案或答案有规律(12345,54321 等)等。

3. 2 施测

本研究的主试为心理学专业的研究生,施测时以团体为单位进行,通过纸笔方式进行集体施测,施测的指导语均标注在表头位置,时间为5-10分钟,施测开始后不再进行言语提示。被试在作答时,允许被试对无法理解以及认为有歧义的项目举手提问并在项目上进行标记,作为以后项目修改的依据。

3.3 结果分析(n=151)

3.3.1 组织关怀感的结构

由表2可知组织关怀感各维度之间,以及和总量表之间的相关系数均介于0.598-0.935之间,且极其显著。又对数据进行验证性因素分析,发现当把组织关怀感分成4个维度时,相比于分为三维度,X2/df值由2.534降为2.346;RMSEA值降由原来的0.175降为0.160;CFI值由0.93升至0.94;NFI 值由0.89升为0.90;NNFI值由0.92升至0.93,即各个拟合指数也基本达到了统计学上的要求。这也说明本量表具有良好的结构效度。

3.3.2信度

本研究组织关怀感各维度的内部一致性系数a介于0.822与0.928之间,分别为:注意为0.928、情形评估为0.922、行动为0.822、感觉为0.927、总量表0.963,分半信度为0.891,重测信度为0.931,这说明该量表具有良好的信度和稳定性。

3.3.3效度

本研究分别选取了陈俊(2007)的组织支持感量表、Eisenberger,Huntington,Hutchison和 Sowa(1986)的组织支持感量表以及Patterson(2005)的组织关怀感量表作为本量表的校标,发现校标效度(斯皮尔曼信度系数)均极其显著:分别为0.827、0.828、0.908。说明本研究也具有良好的效度。

4 讨论

本研究根据以往理论中关于组织关怀感构成维度的探讨,并根据相关理论,将组织关怀感分别分成三个维度和四个维度进行分析和验证。最后发现,将组织关怀感分为注意、感觉、行动和对情形评估四维度较为合适。同时,本研究编制的组织关怀感量表,具有良好的结构效度、校标效度、内部一致性信度、分半信度和重测信度,其各项统计指标也基本达到了统计上的显著性。这不但支持了前人的研究成果,而且还深化和拓展了前人研究,也为进一步研究组织关怀感提供了一个量化工具,也对进一步深化研究这个领域做出了贡献。

5 结论

(1)组织关怀感量表共20个项目,由四个维度构成,分别为感觉、行动、评估和注意。其中注意维度包含6个题项,情形评估维度包含4个题项;行动维度包含5个题项,感觉维度包含5个题项。

(2)量表的内部一致性信度、分半信度、重测信度、结构效度、内容良好和校标效度良好,各指标符合心理测量学的要求。

参考文献:

[1]Atkins P W B,Parker S K. Understanding Individual Compassion in Organizations:The Role of Appraisals and Psychological Flexibility[J]. Academy of Management Review,2012,37(4):524-546.

[2]Clark C. Misery and Company:Sympathy in Everyday Life[J]. Contemporary Sociology,1998.

[3]陈俊. 企业组织支持对组织公民行为影 响的实证研究[D]. 湖南大学,2007.

[4]Dutton J E,Lilius J. Explaining Compassion Organizing[J]. Administrative Science Quarterly,2006,51(1):59-96.

[5]Eisenberger R,Stinglhamber F. Perceived organizational support[J]. Journal of Applied Psychology,2011,84(3):25-60.

[6]Kanov J M,Maitlis S,Worline M C,et al. Compassion in Organizational Life[J]. American Behavioral Scientist,2004,47(6):808-827.

[7]Miller T,Grimes M G,Mcmullen J S,et al. Venturing for Others with Heart and Head:How Compassion Encourages Social Entrepreneurship[J]. Academy of Management Review,2012,37(4):616-640.

[8]Patterson M G,West M A,Shackleton V J,et al. Validating the organizational climate measure:links to managerial practices,productivity and innovation [J]. Journal of Organizational Behavior,2005,26(4):379–408.

[9]Maitlis S,Lawrence T B. Care and Possibility:Enacting an Ethic of Care Through Narrative Practice[J]. Academy of Management Review,2012,37(4):641-663.

基金项目:

篇5:组织工作调查问卷

(共50道)

一、队伍建设(共20道)

1.乡镇党委(街道党工委)执行上级党委决策命令情况?

A.好□B.很好□C.一般□D.差□

2.乡镇党委(街道党工委)一把手选人用人是否做到公开公平公正?

A.是□B.不是□

3.您认为本乡镇党委(街道党工委)一把手贯彻民主集中制情况如何?

A.民主□B.比较民主□C.个人主义□

4.本乡镇(街道)中层干部的选任是否推行了竞争上岗?

A.是□B.没有□

5.您认为本乡镇党委(街道党工委)选人用人的风气怎样?

A.风清气正□B.存在拉票□C.存在暗箱操作□

6.您对乡镇党委(街道党工委)一把手的工作思路怎么看?

A.有高度□B.切合实际□C.脱离实际□

7.您对乡镇党委(街道党工委)一把手的工作能力怎么看?

A.有魄力□B.能力一般□C.没啥能力□

8.您认为本乡镇党委(街道党工委)领导班子成员之间是否团结和谐?

A.团结□B.不团结□

9.您对本乡镇(街道)领导干部是否满意?

A.满意□B.较满意□C.只对个别满意□D.不满意□

10.您认为本乡镇党委(街道党工委)领导为民服务意识如何?1

A.强□B.较强□C.一般□D.差□

11.您认为本乡镇(街道)干部学习培训情况如何?

A.好□B.较好□C.一般□D.差□

12.您认为本乡镇(街道)干部更适合哪种学习培训方式?

A.党校、行政学院学习□B.在职攻读学位□

C.交流挂职□D.岗位锻炼□

E.外出考察、观摩F.其他

13.您认为阻碍乡镇(街道)干部学习与培训的主要因素是?

A.干部自身缺乏积极性□B.经费缺乏□

C.领导不重视□D.工作任务太重□

E.其他

14.您认为本乡镇(街道)干部管理是否科学有效?

A.是□B.不是□

15.您认为本乡镇(街道)干部管理制度是否健全?

A.是□B.不是□

16.您认为乡镇(街道)干部管理工作比较薄弱的环节是什么?

A.选拔配备□B.教育培训□C.日常监督和管理□

D.考核评价□E.激励保障□F.其他

17.您认为本乡镇(街道)干部的分工是否合理?

A.合理□B.不合理□

18.您认为本乡镇(街道)工作经费是否保障充足?

A.是□B.不是□

19.您认为本乡镇(街道)干部交流机制如何?

A.交流顺畅□

B.只从上往下派,不从下往上输送□

C.只重视领导干部忽视一般干部□

D.一般干部交流机会少□

20.您认为那些方法和手段更有利于基层干部扎根基层?

A.扩大晋升空间□B.建立进入和退出机制□

C.改革考评办法,落实奖惩机制□D.提高待遇□

E.其他

二、组织建设(共20道)

1.您认为本乡镇党委(街道党工委)一把手落实基层党建工作

责任制情况如何?

A.好□B.较好□C.一般□D.差□

2.您认为影响落实基层党建工作责任制的主要问题是:

A.一把手不重视□B.党务工作经费不到位□

C.基层不配合□D.考评不科学□

E.经常性工作任务太重□F.其他

3.您认为本乡镇党委(街道党工委)对基层党建工作的重视程

度如何?

A.重视□B.较重视□C.一般□D.不重视□

4.您认为本乡镇党委(街道党工委)开展基层党建工作是否做

到有目标、有抓手、有督促、有落实?

A.是□B.没有□

5.您认为本乡镇(街道)的党建工作是否与中心工作同部署、共推进?

A.是□B.没有□

6.您认为本乡镇(街道)是否存在只看重经济发展,淡化党建

工作的情况?

A.不存在□B.存在□

7.您认为本乡镇党委(街道党工委)党建工作制度是否健全?

A.是□B.不是□

8.您对本单位党建工作各项制度的看法是:

A.形同虚设□B.没有很好地被执行□

C.能够起到较好的作用□D.能够起到很大的作用□

9.您认为本乡镇党委(街道党工委)领导班子民主生活会召开情况如何?

A.重视□B.较重视□C.走走过场□

10.本乡镇党委(街道党工委)“三会一课”制度是否得到落实?

A.是□B.不是□

11.本乡镇党委(街道党工委)领导班子成员是否建立联系村(社区)制度?

A.有□B.没有□

12.本乡镇党委(街道党工委)领导班子成员是否建立联系贫困党员群众制度?

A.有□B.没有□

13.本乡镇党委(街道党工委)领导班子是否经常到村、社区调研党建工作?

A.经常□B.偶尔□C.基本没有□

14.您认为所在基层党组织党建工作中存在的最大困难是:

A.没钱办事□B.没人办事□

C.没地办事□D.党员队伍整体素质不高,能力不强□E.开展活动缺乏有效载体,党组织缺少吸引力和凝聚力□F.其他

15.您对当前党组织和党员干部工作人员的服务质量、服务水平、职业道德情况:

A.满意□B.基本满意□C.不满意□

16.您对当前党组织和党员联系基层、服务群众、解决群众反映的热点、难点问题的总体效果评价是:

A.效果理想,受群众欢迎,群众得到实惠□

B.效果一般,基层、群众得到一定的帮助,但非常有限□

C.没有效果,基层、群众没有得到真正的帮助和实惠□

17.您认为本乡镇党委(街道党工委)推进城乡社区党建综合服务体的效果如何?

A.好□B.较好□C.一般□D.差□

18.您认为本乡镇党委(街道党工委)后进村整建工作效果如何?

A.好□B.较好□C.一般□D.差□

19.您认为本乡镇党委(街道党工委)在非公有制企业中推行“双全工程”党建工作的效果如何?

A.好□B.较好□C.一般□D.差□

20.您认为本乡镇(街道)对村(社区)党建工作经费和工资待遇是否按时足额发放?

A.按时足额发放□

B.工资按时足额发放,经费不足□

C.工资时有拖欠,经费无保障□

三、工作建议(共10道)

1.您认为在基层干部选拔任用管理方面那些地方需要进一步加强?

A.选拔任用方式应进一步多样化□

B.提高公开选拔、竞争上岗基层干部的选拔比例□

C.建立提拔基层干部科学化、规范化的规章制度□

D.进一步扩大直接面向基层选人用人范围□

E.进一步打破地域、学历、身份的限制□

2.您认为基层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建设中存在的问题有:

A.理论水平不高,事业心和责任感欠缺□

B.后备干部选拔培养不足□

C.管理服务水平有限,服务意识不强□

D.缺乏工作激情,有畏难不作为现象□

E.班子结构和运行机制不佳,民主集中制执行不够好□

F.工作作风不够务实,效率低,团结协作不够□

G.其他

3.您认为基层领导干部急需提高的素质有:

A.党性修养□B.战略思维□C.开放视野□

D.领导方法□E.工作作风□F.专业知识水平□G.事业心责任感□H.其他

4.您最喜欢的干群交流形式是?

A.座谈会□B.单独聊天□

C.干部入户走访□D.QQ□

E.微博□F.其他

5.您认为基层党建工作在那些地方需要进一步改进?

A.党建工作责任制的落实□B.党建工作载体□

C.党组织书记队伍建设□D.党员队伍建设□

E.党务工作人员队伍建设□F.党建工作制度建设□

G.党建工作经费保障□

6.您认为影响基层党组织发挥作用的因素有?

A.队伍教育管理工作环节薄弱□

B.领导能力和执政水平与新形势下党建工作要求不适应□

C.没有充分发挥党员模范带头作用□

D.党员党性意识不强,宗旨意识淡薄□

7.您认为基层党组织存在哪些突出问题?

A.党组织书记年龄偏高、文化素质低□

B.班子后继乏人□

C.观念陈旧,缺乏创新意识□

D.对基层组织建设工作认识不足□

8.您认为当前基层党组织在服务群众中存在哪些问题?

A.信仰缺失□B.脱离群众□

C.形式主义□D.凝聚力不强□

9.一些党员感到党组织缺乏吸引力和凝聚力,您认为是什么原因?

A.党组织的活动方式不能激发党员的热情□

B.党组织的活动不能给党员带来看得见的好处□

C.要求党员在个人利益中谦让,忽视了党员自身利益的需要□

D.党组织总是要求党员服从,没有主动性和创造性□

E.党员难以在组织活动中有所作为□

10.如何发挥基层党代表的作用?

A.开通党代表为组织工作建言献策绿色通道□

B.建立党代表联系群众制度□

C.建立党代表督查党建工作制度□

篇6:社会组织调查问卷(B)

社会组织党建工作调查问卷

您好!为了解社会组织党建工作情况,我们制作了本问卷,征求您的意见建议。问卷不记名,不作为对工作的评价依据,请根据实际情况填写,在您选择的序号上打“√”。感谢您的支持!

2013年10月

您的身份:

A、党员〔〕

B、群众〔〕

1.您所在的社会组织有没有建立党组织(单选):

A、有B、没有C、不清楚

2.您认为在社会组织中建立党组织有没有必要(单选):

A、很有必要B、有必要

C、没必要D、无所谓

3.社会组织党组织重点应在哪些方面发挥作用(可多选):

A、保障社会组织的政治方向

B、团结凝聚党员群众

C、促进社会组织诚信建设

D、反映群众和社会组织诉求,协调各方利益

E、参与社会组织发展和管理重大问题的决策

F、参与社会组织的选人用人

G、抓好党组织自身建设

H、其他

I、不清楚

4.您认为社会组织党建工作目前存在的突出困难和问题是(最多选4项):

A、党组织功能定位不清晰B、党建工作领导体制不顺

C、党组织隶属关系不规范D、社会组织开展党建工作不积极

E、党组织书记缺少培训F、党组织活动缺乏吸引力

G、党建工作经费不足H、党员组织关系转接难

I、发展党员困难J、其他

K、不清楚

5.您身边有没有不亮明身份或没转入组织关系的党员(单选)

A、有B、没有C、不清楚

6.社会组织中部分党员不愿亮明身份的原因的是(可多选):

A、参加党组织活动,占用时间,影响业务开展

B、长时间不参加活动、不交党费,不敢亮明身份

C、组织关系转接手续繁琐,不愿转

D、其他

E、不清楚

7.对仅有1-2名党员的社会组织,您认为应如何实现组织覆盖(单选)

A、多个社会组织成立联合党组织

B、党员纳入业务主管或挂靠单位党组织管理

C、党员纳入办公地或居住地社区党组织管理

D、其他E、不清楚

8.社会组织聘用的退休人员中的党员是否应转入党组织关系(单选):

A、必须转接组织关系B、不转接组织关系,参加原单位组织活动

C、不转接组织关系,同时参加社会组织和原单位的组织活动

D、其他E、不清楚

9.社会组织中部分党员未转入组织关系的主要原因是(可多选):

A、转接手续繁琐B、转不进来C、党员不愿转

D、其他E、不清楚

10.您认为社会组织中的党员发挥作用的主要途径是(可多选):

A、积极参加党组织活动,履行党员义务,完成党组织交办的任务

B、在社会组织举办的各种活动中,发挥先锋模范作用

C、在本职岗位上履职尽责,带头争创一流业绩

D、发挥模范带头作用,影响和团结本单位其他同事

E、参加志愿服务、公益慈善、结对帮扶等社会活动,联系服务群众 F、其他11.您所在社会组织的负责人是否支持开展党建工作(单选):

A、支持B、比较支持C、一般

D、不支持E、不清楚

12.您所在社会组织中党组织或党员作用发挥情况是(单选):

A、好B、较好C、一般

D、不好

13.您对加强和改进社会组织党建工作有什么意见和建议?(可另附页)

篇7:组织系统自身建设调查问卷

说 明

为深化创先争优活动,拓展“讲党性、重品行、作表率”活动成果,了解组织工作和组工干部自身存在的突出问题,掌握组工干部的思想状况,进一步加强组织系统自身建设,特在全市开展问卷调查。

填写人信息

☆身份

()①组工干部()②组织系统外干部群众 ☆职级

()①处级及以上()②科级及以下()③其它:

调查内容

(请在合适的选项打 “√”)

1、您认为组织系统及组工干部面对“执政考验、改革开放考验、市场经济考验、外部环境考验”的形势判断是:()①形势严峻,需要高度重视()②不同程度存在挑战

()③意识到了但深入思考应对不够()④影响不大,不够敏感

2、您认为组织系统及组工干部存在的“四个危险”中,最为突出的是:

()①精神懈怠的危险

()②能力不足的危险()③脱离群众的危险()④消极腐败的危险

3、市委***对组工干部提出“守住正气、守住道德、守住良心”的要求,您认为当前组织系统贯彻落实情况如何:()①好()②较好()③一般()④不太好

4、您对我市组工干部形象认可度的评价:()①满意

()②基本满意()③不满意

5、您对组织系统在坚持以人为本、创建和谐机关方面的评价:()①满意()②比较满意()③一般()④不太满意()⑤不太了解

6、您对组工干部在坚守职业道德,特别是坚持原则、公道正派方面的评价:()①好()②较好()③一般()④不太好

7、您认为我市组织系统的凝聚力和组工干部的团队精神:()①好()②较好

()③一般()④不太好

8、您认为组工干部解放思想、改革创新的意识:()①很强()②较强()③一般()④不够()⑤不了解

9、您对目前组工干部的精神面貌和工作状态看法:()①满意()②比较满意()③一般()④不太满意

10、您认为组工干部应该树立什么样的形象:(可多选)()①勤学好思()②严于律己()③热情服务()④公道正派()⑤坚持原则()⑥务实创新()⑦党性坚强

()⑧其它:

11、在锤炼组工干部内在精神上,组工干部在哪些方面还做得不够:(可多选)()①忠诚的品格()②公正的信念()③创新的精神()④担当的勇气

()⑤严谨的态度()⑥踏实的作风()⑦奉献的情怀()⑧清廉的操守

12、您认为组工干部在党性修养方面存在的最突出问题是:()①党的观念、大局观念和忠诚意识不强()②锐意进取的精神缺乏()③群众观念和公仆意识弱化()④学习风气不够端正()⑤精神状态不佳()⑥党纪法纪意识淡薄

13、您认为组工干部在业务能力方面存在的最突出问题是:()①工作业务不够精通

()②服务经济社会发展能力有待加强()③工作满足于一般化

()④组工干部能力的评价体系不够完善

14、您认为组工干部工作作风方面存在的最突出问题是:()①调研不够,对基层情况不了解()②服务意识不强,工作方法简单()③文山会海,工作程序繁杂()④形式主义,不扎实、浮躁()⑤有官架子,高高在上

15、您认为组织系统在抓组工干部廉洁守纪方面存在的最突出问题是:

()①教育不够()②制度落实不严格()③监督约束不够()④惩处不严

16、您认为组织系统在组织学习方面存在的较突出问题是:(可多选)

()①工学矛盾()②领导重视不够()③学习内容不够丰富

()④学习形式不够生动()⑤学习安排不够科学

()⑥缺少优质学习资源()⑦学习针对性不强

()⑧学习自主性和个性化不够()⑨其他:

17、您认为组工干部在学网用网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是:(可多选)()①网络运用技能和知识掌握不够()②关注网络热点问题的敏感度不高()③应对网络舆情能力不强()④运用网络服务工作不够

18、您认为影响组织工作满意度的主要因素是:(可多选)()①选人用人上存在不正之风()②选人用人机制不够有效科学()③基层组织建设存在薄弱环节()④人才职能作用发挥不够明显()⑤组工干部形象作风不够好()⑥其他:

19、您认为当前组工干部的权力观现状是:

()①绝大多数组工干部能够做到公道正派、立党为公、执政为民()②部分组工干部存在利用手中职权为自己谋私利现象()③部分组工干部在人情干扰面前不能完全坚持原则()④部分组工干部在利益诱惑面前不能坚持原则

()⑤只有极个别组工干部不能坚持原则、秉公用权()⑥不清楚

20、您认为组织系统的廉政风险点主要存在于:(可多选)()①组织部长

()②组织部门领导班子成员

()③具有干部监督管理选用职能的科室工作人员()④所有组工干部

21、您认为组织工作的风险点主要存在于:(可多选)()①执行政策“棚架”、变形和不到位等政策风险

()②研究制定执行政策不结合基层实际、不考虑群众满意度等民意风险

()③干部档案管理、日常管理、考察考核管理和干部监督等岗位风险

()④泄露秘密、跑风漏气、封官许愿、收受礼品、权钱交易等廉政风险

()⑤其它:

22、您认为加强组织系统自身建设的关键点是:(可多选)()①坚定组工干部理想信念()②加强制度建设()③抓好组织部长队伍建设()④强化选人用人监督()⑤严格责任追究()⑥其它:

23、您认为当前组织工作的薄弱点主要存在于:(可多选)()①干部选拔任用()②干部教育培训()③干部监督管理()④农村基层党建

()⑤城市社区党建()⑥非公企业党建()⑦党员教育管理()⑧人才队伍建设()⑨远程教育工作()⑩大学生村干部工作()⑪其它:

24、您认为促进组工干部个人成长的重要环节是:(可多选)()①学习培训()②基层挂职锻炼

()③交流轮岗锻炼()④其它:

25、您认为组工干部最需要学习的组工业务及相关知识是:()①党建理论知识()②组织工作方针政策()③人力资源管理()④领导科学与艺术()⑤行为科学()⑥网络技术

()⑦岗位业务知识()⑧历史知识

26、您认为当前组工干部最需要提升的素质是:()①政治素质()②思想素质()③能力素质()④人文素质()⑤道德素质()⑥心理素质

()⑦其他:

27、您认为组工干部做好工作最需要提升的能力是:()①理论思维能力()②学习能力()③创新能力()④组织协调能力()⑤辨德识才能力()⑥文字综合能力()⑦口头表达能力()⑧调查研究能力()⑨群众工作能力()⑩岗位业务能力()⑪其他:

28、您认为组工干部加强党性修养的有效形式是:(可多选)()①开展组织部门优良传统教育()②开展组工干部先进典型教育()③开展红色教育()④开展警示教育

()⑤开展组工干部权力观大讨论()⑥其他:

29、您认为开展组工干部权力观大讨论的有效形式是:(可多选)()①召开专题民主生活会()②组织谈心谈话()③开展警示教育()④组织基层群众开门评议()⑤查找薄弱环节和突出问题()⑥加强重点环节的制度建设()⑦其他:

30、您认为提升组工干部能力最有效的方式是:()①读书学习()②强化培训()③基层调研()④多岗锻炼

()⑤其他:

31、您认为最有效的培训形式是:()①专题讲座和报告会()②集中封闭专题培训()③跟班学习()④个人自学()⑤外出学习考察

()⑥其他:

32、您认为最有效的调研形式是:()①座谈讨论()②蹲点调研()③问卷调查()④个别访谈()⑤网上调研

33、您认为提高组工干部业务能力的有效措施是:(可多选)()①理清工作职能、工作程序、工作标准、工作纪律()②制定各项工作的行为规范

()③外出学习组织部门各项业务的先进经验()④加强工作交流

()⑤对组工干部进行资格考试,持证上岗()⑥其他:

34、您认为增强组织系统凝聚力的有效措施是:(可多选)()①多举办集体活动

()②建立组织系统内部的谈心谈话制度()③经常召开民主生活会()④解决组工干部个人实际困难()⑤其他:

35、您认为最有效的多岗锻炼形式是:()①下派任职()②上挂锻炼()③外部交流()④内部轮岗()⑤其他:

36、您认为从严管理组工干部的有效措施是:(可多选)()①加强相关制度建设()②加强工作监督()③严肃工作纪律()④实行问责惩戒

37、您认为影响组工干部精神状态的主要因素是:(可多选)()①党性教育不经常()②社会不正之风干扰()③出口不畅,流动过慢()④工作压力过大()⑤其它:

38、您认为组工干部工作生活的压力主要来自:(可多选)()①工作任务过于繁重、节奏快()②无暇顾及家人的心理包袱()③不正之风的侵扰()④其它:

39、您认为激励组工干部干事创业的有效措施是:(可多选)()①创造干事创业环境

()②制定争当优秀组工干部标准()③高标准谋划组织工作重点工作项目()④开展优秀组工干部评选活动()⑤加大奖优惩劣力度

40、您认为树立组工干部良好形象的有效措施是:(可多选)()①站位全局,在中心工作中建功

()②创新干部选用办法,提高选人用人公信度()③及时发现总结推出先进组工典型()④增强服务意识,提高工作热情()⑤其它:

41、您认为提升组织工作满意度应重点建立完善哪些制度:(可多选)

()①组织工作新闻发布制度()②干部选拔任用制度()③从严管理干部制度()④干部选拔任用工作监督制度()⑤组工干部教育培训制度

42、您认为从严管理组工干部应重点建立完善哪些制度:(可多选)()①组工干部学习培训制度()②组工干部进入制度()③组工干部纪律约束制度()④组工干部淘汰制度()⑤其它:

43、您认为在全市开展加强组织系统自身建设活动的有效方式是:(可多选)

()①理论培训,集中辅导()②警示教育,防微杜渐()③体验教育,实地学习

()④典型教育,示范带动()⑤查摆问题,深入剖析()⑥建章立制,规范工作()⑦其它:

44、对照“十严禁”纪律要求,组工干部还存在哪些突出问题:

45、您对有些地方出现的组织系统干部腐败问题如何看:

46、您认为组织系统自身建设的薄弱点是什么:

47、您对在全市开展加强组织系统自身建设活动的意见建议:

48、您建议此次全市加强组织系统自身建设主题活动的名字是:

篇8:组织部问卷

1 问卷调查

1.1 调查内容

根据以往的教学经验, 结合平时授课过程中及课间与留学生交流所了解的情况, 笔者设计了下列10个问题。

(1) 你进入我校学习前所涉猎的专业领域是什么?

(2) 学习本课程 (组织学与胚胎学) 之前是否学过与该课程相关的其他课程?如学过, 是哪些课程?

(3) 你对本课程的学习兴趣如何?A.非常感兴趣;B.比较感兴趣;C.兴趣一般;D.没兴趣。

(4) 你对本课程内容的总体评价如何?本课程在整个医学课程体系中的地位:A.非常重要;B.比较重要;C.一般;D.不重要。

(5) 你认为本课程内容对今后学习、工作或生活的作用如何?A.很有用;B.比较有用;C.无用;D.不知道。

(6) 你认为本课程难学吗?A.很难学;B.比较难学;C.一般;D.比较容易学。

如果认为难学, 你认为难学的原因是:A.内容繁多;B.太抽象;C.很多结构相似;D.缺乏逻辑性。

(7) 通过听课, 你当堂掌握知识的比例大概有多少?

(8) 课余时间复习情况:A.听课后当天复习;B.听课后过几天复习;C.平时不复习;D.考试前复习。

(9) 学习该课程的收获:A.很多;B.有;C.不大;D.没有。

(10) 你认为怎样的教学方式更有助于对内容的理解和掌握?目前的教学存在哪些需要改进的不足之处?请提出宝贵的意见和建议。

1.2 调查方式

本次共发放调查问卷38份, 采取当天课间发放、课后回收的方式, 共收回有效问卷38份, 有效回收率100.00%。

1.3 调查结果及分析

(1) 留学生入学前所学专业。我校留学生来源国家 (地区) 包括韩国、日本、马来西亚、欧美等, 以韩国留学生居多, 占80%;日本留学生次之, 占10%;其余10%来自马来西亚、欧美等。留学生与我校各专业学生相比, 无论年龄还是原有知识结构均存在较大差异, 高中毕业生和中年人均有, 除高中毕业生外, 其他留学生来我校学习前所涉及的专业领域较多 (见表1) 。

(2) 留学生学习本课程之前学过的相关课程。绝大部分留学生为韩国和马来西亚的高中毕业生, 其中高中理科生学过生物或化学;中医学、推拿学、医学基础、食疗学专业的留学生反映该课程所讲述的内容以前有所接触, 但所学非常有限, 仅学过正常人体解剖学、胚胎学、生理学或生物化学。而高中文科生及计算机、国际贸易、电工学、电力工程、市场营销和金融等专业留学生基本未学过和组织学与胚胎学相关的其他课程 (见表2) 。

总体而言, 50.00%的留学生在学习该课程之前对相关知识的了解几乎是空白, 即使学过相关课程者所涉及的内容也非常有限。所以普遍对教师提出的要求是:兼顾到绝大部分学生, 对教学大纲要求掌握的重点和难点反复强调, 注意知识结构的系统性和完整性。

(3) 留学生对本课程的学习兴趣 (见表3) 。有76.32%的留学生对本课程的学习感兴趣, 其中非常感兴趣的占15.79%, 可能与本课程的教学内容及教学方法有关。本课程与临床实际及日常生活关系密切, 笔者在日常授课过程中经常引用临床和生活案例讲解相关理论知识, 充分调动留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极大地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但仍有23.68%的留学生对本课程内容的学习兴趣一般, 这可能与其汉语水平及原有知识结构有关, 故对这部分学生要加强个性化交流与引导。

(4) 留学生对本课程重要性的认识 (见表4) 。教师在讲解绪论时特别强调本课程的重要性, 在后续各章节的授课过程也不断强调课程的重要性和意义, 但留学生的认知程度与课程要求仍有差距。

表4显示, 认为本课程在整个医学课程体系中比较重要者占63.16%, 认为非常重要者占21.05%。这两项比例与表3中对本课程感兴趣的留学生比例基本一致, 即认为本课程非常重要的学生对课程内容的学习兴趣也非常高, 认为本课程内容比较重要的留学生学习时也比较感兴趣。

(5) 留学生对本课程内容作用的认识 (见表5) 。留学生与我校学生的主要区别是:学习目的明确, 多出于自身的兴趣和工作需要来我校学习医学知识, 是“我要学”而不是“要我学”。他们学完本课程后认为本课程对今后的学习、工作、生活有用者占97.36%, 该结果与表4的调查结果也基本一致。

(6) 留学生对学习本课程难易度的认识及认为难学的原因 (见表6、表7) 。组织学与胚胎学与正常人体解剖学 (系统解剖学) 同属于形态学课程, 具有名词多、描写多、难记易忘、枯燥乏味的特点, 加之该课程内容与正常人体解剖学内容相比更加抽象繁杂, 内容之间相互联系较少, 更增加了学习难度。因此, 有47.37%的留学生认为本课程比较难学, 有18.42%的留学生认为很难学。

表7显示, 48.00%的留学生认为很多内容结构相似, 容易混淆, 有32.00%的留学生觉得内容多, 学时少, 上课进度较快, 教师语速偏快, 当堂消化吸收较少, 课前预习和课后复习均有困难。

(7) 留学生当堂理解和掌握知识的比例 (见表8) 。55.26%的学生可当堂掌握教师所讲授知识的70%~80%, 当堂可掌握50%~60%的留学生占28.95%, 当堂掌握的知识量低于40%的学生为15.79%。

当堂掌握知识量较多的留学生有一定汉语水平及专业基础并对学习内容感兴趣, 且课前做过适当预习;而当堂掌握知识量相对较少的留学生与汉语水平有限、缺乏专业基础及学习兴趣不高有关。

(8) 留学生课余时间复习情况 (见表9) 。根据以往教学经验, 发现我校学生普遍存在当天上课后不及时复习、考前突击复习应付考试的现象, 因此, 没有真正掌握教学内容, 考试之后基本遗忘, 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后续课程的学习。留学生由于是出于自身兴趣爱好和实际工作需要而求学, 故相对于我校学生而言, 学习积极性较高, 在课后当天复习的占34.21%, 过几天再复习的占52.63%, 平时不复习、考前复习的仅占10.52%, 有2.63%的留学生当天复习、过几天再复习。

从德国心理学家艾宾浩斯最早对记忆进行系统研究揭示的遗忘规律曲线 (艾宾浩斯遗忘曲线) 可知, 学得的知识如不及时复习, 一天后便只剩下原来的25%;随着时间的推移, 遗忘的速度减慢, 遗忘的数量也减少。这就是遗忘“先快后慢”规律。因此, 于当天听课后及时复习对所学知识的记忆和掌握至关重要, 为了避免遗忘, 当天复习、过几天再复习是较科学的复习方法, 值得提倡。

(9) 留学生学习该课程的收获 (见表10) 。学习组织学与胚胎学课程后, 86.84%的留学生觉得有收获, 主要体现在对人体及其器官的微细结构有了一定的了解, 留学生通过教师引用的实例明确了一些临床和生活现象的结构基础, 对今后学习相关课程奠定了一定的基础;但有13.16%的留学生认为收获不大, 主要原因是自身汉语水平有限, 当堂掌握的知识较少, 课后又未及时复习。

(10) 留学生对本课程教学的意见和建议 (见表11) 。

42.11%的留学生对教学没有意见, 认为目前的授课方式无不足之处, 多媒体课件简洁明了, 教师讲授条理清晰, 重点突出, 能理论联系日常生活和临床实际, 能提高自己的学习兴趣, 有利于对基础知识的理解、掌握和学以致用。

34.21%的留学生提出, 因为教学内容多、学时少, 教师上课进度和语速偏快, 建议根据他们的汉语水平减缓授课进度和语速。

13.16%的留学生提出, 为加强留学生对重点内容的理解和掌握, 希望教师在讲授新课前以及章节内容学习结束后对前面所讲授的重点内容适当进行归纳总结, 以选择题或填空题的形式测试留学生的掌握情况, 以便教师后面授课时拾遗补缺, 同时也可督促留学生复习, 有利于对知识的理解和记忆。

5.26%的留学生认为实验课比较有意思, 自己动手亲自观察切片, 有助于巩固理论知识, 希望适当增加实验课学时数, 并且强调实验课与理论课应紧密结合, 教师示范讲解时间勿过长, 以保证留学生有自己动手的机会。目前, 我校组织学与胚胎学授课总学时数为49学时, 理论课与实验课的学时比为5∶2;每周7学时, 分别为4学时和3学时各1次, 其中4学时中理论课和实验课各2学时, 故每周1次2学时的实验课验证前面2学时或5学时所讲授的理论知识;每次实验课2学时共80分钟, 教师一般利用30分钟示范讲解要求留学生观察的内容, 留学生观察时间为50分钟, 其中包括完成实验报告上的绘图任务 (至少需要10分钟) , 所以真正用于观察切片的时间仅1学时 (40分钟) 。

5.26%的留学生 (主要为欧美留学生) 希望教师授课时用中英文双语教学, 便于以非汉语为母语的留学生对课程内容的理解。组织学与胚胎学属于现代医学基础课程, 理论体系源于西方, 双语教学具有可行性和必要性。

2 结语

教学历来强调因材施教, 要根据授课对象的特点以及专业培养目标采取不同的授课方式。

留学生与我校学生有很大区别:首先, 年龄层次不同。除来自韩国的留学生多为高中毕业生外, 来自其他国家 (地区) 如日本、马来西亚、欧美等留学生多已人到中年, 这部分留学生充分认识到课程的重要性和作用, 学习目标明确, 求知欲旺强烈;且部分留学生有一定的知识基础和工作经验, 面对这样的授课对象, 如果仍以传统灌输式教学法重理论轻实践, 会影响留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教师要理论联系实际, 通过临床和日常生活实例讲授相关的理论知识, 留学生比较容易接受。其次, 汉语水平差异。留学生入学时平均汉语水平仅相当于我国小学四年级学生的语文水平, 他们虽然日常生活交流基本无障碍, 但对于学习名词术语繁多的专业知识相对困难。因此, 针对留学生的教学, 授课进度及教师语速不能过快, 有34.21%的留学生明确提出减缓教学进度和授课语速;对于重点内容希望教师经常反复强调, 要求教师讲授新课前及章节结束后对前面要求掌握的重点内容进行归纳总结。鉴于学时数相对固定, 且是否严格按照教学日历的计划进度进行教学又是考核教师授课规范性的指标之一, 如何在保证正常教学进度前提下兼顾学生的要求, 就需要教师根据教学大纲的目的和要求, 授课时重点突出, 忌面面俱到, 结合临床和日常生活实例要适当, 不宜喧宾夺主、过多占用授课时间, 如此可避免为完成进度而加快语速, 并保证复习时间。

任何人的大脑存储信息均符合记忆遗忘规律, 所以一定要向留学生强调课后及时复习的重要性, 这方面我校学生和留学生都重视不够, 教师要不断强化引导, 温故知新。由于实验课等于理论复习课, 因此, 有必要适当增加实验课时数, 而这也是许多留学生的愿望。通过亲自动手观察切片, 既可避免教师长时间的理论灌输导致听觉疲劳、学习效率下降, 又可增加留学生的感性认识, 加强他们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留学生还反映, 他们来我校主要目的是学习中医, 讲授太多的西医基础知识对学习中医没有太大帮助。为此, 在授课过程中教师应适当联系中医理论知识以及组织学与胚胎学用于中医理论的现代研究进展及成果, 激发留学生学习本课程的动力, 提高其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总之, 通过问卷调查, 教师获得了许多有益信息, 有利于对今后教学内容及教学方法的改进, 有助于进一步提高教学效果, 使留学生通过学习该课程既获得必要的现代医学基础与临床知识, 又可掌握一些医学知识的学习方法, 为今后学习其他基础医学和临床课程奠定扎实的基础。蒉

摘要:为提高留学生组织学与胚胎学的教学效果, 笔者对我校2010级38名留学生进行无记名问卷调查。结果 显示, 留学生入学前所涉及的专业复杂, 部分学生只学过一些相关课程, 70%以上的留学生能认识到本课程的作用和重要性, 学习有兴趣;但认为比较难学, 当堂掌握知识能力有限, 要求教师适当减慢教学进度和授课语速, 并不断进行复习。该调查结果对后续的教学有重要的指导作用, 有助于提高留学生的学习效果。

上一篇:班主任班级管理工作心得下一篇:2011年市工商联机关党建工作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