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我与教育信息化

2024-05-06

小学我与教育信息化(通用11篇)

篇1:小学我与教育信息化

我与教育信息化

边河中学孙志梅

作为一名教师,教育信息化给了我太多的梦想,它所具有的神奇足以让我作一生的追求。

教育信息化带来的不仅是思想、观念、模式、内容和方法的变革,而是整个教育的现代化!“坐地日行八万里”和“巡天遥看一千河”不再是遥不可及的幻想,当年伟人充满浪漫主义的想象今天变成了现实,“地球村”的概念变得真实可触。信息化的平台,为培养学生的信息获取、信息分析与信息加工的能力营造了理想的环境,为莘莘学子展示聪明才智提供了最宽广的舞台。网络信息的“知识海洋”的开放性和丰富性,促使师生尽情地在海洋中“遨游”。

在传统的教学活动中,教师是教学活动的主体,知识是由教师传授给学生的,“传道、授业”是教师最主要的作用。信息化时代学生从被动地接受知识转变为主动地获得知识,教师不再是文化知识传播的中介,教师的作用已被重新定位:是学生学习方法的指导者和帮助,通过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提高他们获取信息的能力,以及充分利用信息资源快速高效地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育信息化,使用信息技术,不应该仅仅是局部的和浅层次的。有些教师虽然使用了新技术,但教学设计、过程没有实现根本性的转变,只是用新技术把教科书和黑板搬到屏幕和网络上,强化灌输知识和标准化考试的现行教学模式。正如美国的麦当尼尔和麦克勒尼所言,如果教育者重新组织教学过程,把计算机的使用同那种强调学生认知发展的培养目标相联系的话,这种技术就能在学生的主动学习中发展出巨大的潜力,对学生的学习和智力发展产生极大的促进作用。”

教师必须在教育信息化的实践中,不断学习先进的育教学理论知识,研究认识论,掌握科学的思维方法和参与教育信息资源建设,必须应用现代信息技术对现行教育系统进行全方位改造,促进信息技术与教师教育各个专业和学科课程的整合,创造出一个全新的教育时空,建构出一种全新的学习环境。它可以支持真实的情境创设,不受时空限制的资源共享,快速灵活的信息获取,丰富多样的交互方式,打破地区界限的协作交流,以及有利于培养学习者创造性的自主发现和自主探索„„。

教师一向被看作是传道、授业、解惑的人,但在教育信息化的今天,作为学生主动学习的指导者和协调者,教师讲授的机会大大减少了,必须花费大量时间解决学生问题。学生在自主学习过程所出现的疑问,已不在教师估计之内,这些问题可能已远远超过教师原来专业的范围内,要求教师不仅要具有学科高深的专业理论知识,同时要求涉猎其他相关学科知识,真正做到一专多能,只有这样才能做到课堂纵深发挥,横向联系,深入浅出,多向思维。

教师在教育信息化的整个过程中自始至终是最关键的因素,因为教师是教育信息化的主导者。教师必须及时更新教育教学理论和专业知识,精通教育传播技巧,熟练掌握信息技术的基本知识和操作技能,充分利用信息化的教育环境改革传统教学,才能使教育信息真正立于不败之地而非成为一种表面上很热闹的形式主义。

篇2:小学我与教育信息化

拥军拥属 拥政爱民

—雨朵镇雨化小学“我与双拥同行”主题教育工作

雨化小学为了加强我校的国防教育工作,营造军爱民、民拥军、军民鱼水一家人的社会氛围,为国家和部队建设作出应有的贡献。雨

化小学开展了“我与双拥

同行”系列主题教育活

动,于2017年4月10日开展了以“我与双拥同行”主题的升旗仪式。通过国旗下讲话,向同学们宣传双拥工作的重要性。我校通过文化展板,挂贴宣传拥军拥属 拥政爱民知识。各班充分利用班级利用黑板报,大力宣传,让拥军拥属 拥政爱民,让双拥永远扎根学生心中。我校以“小手拉大手”的形式,让孩子向家长宣传。为了增强学生的拥军、拥政热情,我校开展以“我与双拥同行”为主题的征文比赛。

年4月11日我校各班召开“我与双拥同行”的主题班会,让学生充分了解双拥的含义、来由及作用,双拥工作,是拥军优属、拥政爱民的简称,是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巩固和加强军政军民团结为主旨,组织发动全国军民为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事业团结奋斗的一项社会活动。它深刻反映了中国军民血肉相连的本质特征,生动体现了党的宗旨、国家的性质和人民军队的本色,是中国党、国家和军队的优良

传统和特有的政治优势。

2107年4月14日下午我校开展“五城同创之创双拥模范城市演讲比赛活动”,活动中选手们通过优美的篇章,描述了心中的双拥城市;通过充满感情的诵读,表达了对双拥模范城市的渴望;通过富有激情的声音,展望了对模范城市的期盼。“拥军拥属 拥政爱民”我们在行动,我们在努力。让我们一起,用我们的双手去创造出心中的梦,建设美好的明天。

刘海校长对“我与双拥同行”系列主题教育作了总结,“双

拥”工作是一个长期、系统的工程,我校将在上级领导的正确领导下,充分发挥职能,认真贯彻落实“双拥”工作政策和方针,为我们最可爱的人多做实事,多做贡献。

编辑:丁 浪 校对:罗春 报:雨朵镇教育管理中心

篇3:小学我与教育信息化

2 0 0 9年10月1日, 新中国迎来了她60岁的生日。在这60年波澜壮阔的光辉历程中, 最值得铭记的是那些熠熠生辉的人物。他们生动、鲜活、真切、感人至深。在教育信息化的实践领域, 同样也有这么一群人, 他们从零做起, 默默奉献, 执着追求, 用自己的行动变革着基础教育领域教学理念和教学方式, 用信息化手段架起了通往教育现代化的桥梁。正是有了他们的执着探索和努力奉献, 才有了我国基础教育信息化事业的蓬勃发展。

他们来自于不同的地区, 在不同的岗位上从事着不同的工作, 但相同的是, 他们选择了基础教育信息化这方热土, 都在为“以教育信息化带动教育现代化”的共同目标而努力奋斗着。从某种意义上说, 是教育信息化把祖国的事业与他们自身的命运紧紧地维系在一起。本期我们就特邀了1 0位来自不同岗位的教育信息化建设者, 结合教育信息化事业的发展, 回忆自身独特的成长经历以及对信息技术那份难分难舍的情怀、那份执着的热爱。他们有的意气风发, 有的已经年近花甲;有的刚刚入行, 有的已经在教育信息化领域耕耘很久;有的已经成长为领导者, 有的在不同的专业领域取得了他人难以企及的成就……

他们是我们所有教育信息化建设者的缩影。通过他们的回忆, 折射出了建国以来我国教育信息化领域的发展变迁、所取得的光辉成就以及我们对教育信息化事业浓浓的感情, 作为我们在祖国母亲6 0年华诞奉上的贺礼。

篇4:小学科学的教育信息化

【关键词】小学科学 教育信息化

【中图分类号】G623.9【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06-0179-01

一、充分利用交互式电子白板的教学手段实现师生良好互动

作为一名小学科学老师,传统模式的教学,知识点只能按教师设定好的顺序出示,教师讲,学生听,缺乏互动,在一定程序上限制了学生的思维,学生学习科学的兴趣不高。我校交互式电子白板的引进,实现了教师和白板的互动,老师能实时操作课件中的图片、文字并对课件进行批注,对图片和文字拖动、截取,对疑难的地方批注讲解,使老师能最大限度的使用课件。交互式电子白板,实现了学生和白板的互动,学生可以到白板前用笔工具写、画,可以操作课件,使以前机械的观看老师使用课件,变成了能直观操作课件,学生能从直观感知中学习知识。比如我在教学《食用菌》一课时,本节课的一个重点是认识生活中的蘑菇。我在上课伊始就利用白板的功能,将蘑菇隐藏,只露出头部,让学生根据经验自主选择任意一个蘑菇,点击之后呈现逐步生长变高的过程,随后介绍资料。这一段教学,学生认识哪种蘑菇,教师就可以点击呈现,让学生决定学习的内容,这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同时蘑菇逐步变大的过程也极大地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让学生一开课就兴趣盎然,投入到科学探究中来。在组织学生实物探究之后,我请学生到白板前介绍蘑菇各部分。随后老师运用放大镜的效果将小蘑菇放大,清晰展示。并运用白板功能,将蘑菇的各部分逐一拆分,解剖和揭示蘑菇各部分名称。最后请一位同学根据所学知识,将蘑菇各部分名称拖拽到相应的部分,巩固所学。这些教学,实现了师生之间的互动,老师和学生通过电子白板这个平台,通过操作课件,进行了最直接的交流,从而顺利流畅的完成了知识的传递。

二、充分利用微课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小学生的科学学习兴趣往往容易受当前具体生动的形象所吸引和诱惑,总是从对事物本身的喜爱出发来认识事物。因此在科学教学时我们要借助教育信息化的各种方法,精心设计教学情境,使抽象内容颇有情趣。抓住学生对一切事物感到新鲜好奇的心理特点,进行教学,在软件的培训中,我们学习了如何来制作微课,应用微课。微课程以学生为中心,让学生通过微课自学,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引导他们自主学习和探究,从而使学生学会自我学习,有效提高学习效率。在教学《变色龙》一课时,学生对变色龙通过“变色”来适应环境的方式并不陌生,但为什么变色?变色仅仅是为了适应环境吗?等方面却了解不多,同时还有哪些动物是用什么方式来适应环境的,学生也知之甚少。课前我搜集了大量的图片和视频制作了动物自我保护的主要方式的微课,上课时播放,大屏幕上的色彩图片和生动画面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通过微课,自学知道了动物自我保护的方式主要有保护色、拟态、警戒色以及三种自我保护方式的区别,从课堂上学生的反应来看,微课的教学效果很好,学生不仅了解了这三种概念,也达到了区分三个概念的目标。微课程的使用为教学需要的大量背景资料和多层练习节省了时间,提高了教学效果。给学生提供寻找资料和交流资料的机会,拓宽了学生的知识面。

三、要进一步转变思想观念,努力提高自身能力素质

通过利用现代科学技术手段,为学生上好科学技术课打开了广阔的空间。我们老师要进一步转变思想观念,在提高自素质上下功夫。首先,要加强现代教育技术学习。一方面强调信息技术的运用对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作用,培养教师运用现代教育技术的意识和操作能力;另一方面加大信息技术教育课的研究力度,使之与其它学科教学融在一起,培养教师教学的整合能力。聘请专家对教师进行各种软件的使用技术培训。其次,把教育信息化建设与学习现代教育教学思想、课程改革的新理念结合起来,进一步转变教育教学观念,明确课改的方向、结构、目标,切实把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放到突出的位置,切实把促进学生发展,培养学生终身学习的愿望和可持续性发展的能力作为教学的终极目标。再次,把教育信息化建设与学习教育教学相关知识结合起来,提高自身文化素养,不断更新认知结构,以丰厚的知识功底和终身学习的态度迎接信息化社会的挑战。

综上,在教学中,我通过微课和交互式电子白板的综合应用,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通过自学和互动,使学生思维和意识得到有效集中,达到高效学习的目的。同时也深刻地认识到作为一名小学老师提高自身素质的重要性。

参考文献:

篇5:我与信息工作这一年

——一个信息员的心路历程

触摸政务信息这一年,虽然时间短暂,但感慨良多。我想,如果把政务信息看成是一个生命体,我觉得她就像一个相貌平凡得不能再平凡的女人,她没有迷人的外在魅力,她不为太多的人熟知,初次的相遇也不会给你带来激情。然而,当你不得不和她相依相拥,当你完全走进了她的世界,她就会用独特的养分滋养你,给你带来意想不到的快乐和幸福。你也会渐渐地把她作为自己生命的一个部分,为她牵挂,为她累而快乐着。

接受培训 怦然心动

去年的今朝,同样的时节,同样的地点,调进教育局办公室才几天的我,走进了政府办的政务信息培训班现场。说实话,在此之前,我对政务信息的理解以为就像做新闻报道一样,只要文笔好、会包装、速度快就可成事。自以为靠做语文教师的文字功底,完全可以应付,所以参加培训班只想来报个到就溜之大吉。然而,会议组织者的严密管理,打消了我“逃跑”的念头。当我耐下心来听完了八个专题讲座以及有关专家的辅导报告以后,这才发现政务信息别有洞天,做好信息工作也可以有所作为。我也幡然发现了自己的浅薄,对政务信息顿生敬重之感,对为政务信息孜孜以求的信息人产生了敬佩之情。我在培训班后的小组讨论会上发表过这样一段感慨:“我参加工作十多年,接受过的学习、培训林林总总,好多已经淡忘。但这次政务信息培训纪律之严、作风之实、收获之多、印象之深前所未有。”现在,我有时总在想,假如我去年没参加这次培训,我将会怎样?也许我仍在夜郎自大地自吹自擂:教育系统人才荟萃,做信息工作易如反掌;也许我会因为本系统的信息工作不理想面对领导的责问在找各种理由搪塞。2004培训班,引领我走进了政务信息之门,让我找到了方向,看到了差距,感到了压力,增强了动力。(感悟之一:思想支配行为,认识决定方向,压力产生动力。)

留心观察 柳暗花明

刚开始写信息,我常为找不到信息而无所适从,我片面地觉得教育系统工作的规律性极强,哪会有那么多的新鲜事,一个月上报两三条信息足够了。后来,我看到别的单位每日都是好几条的信息量,于是,我就尝试着把一些领导讲话、文件、经验交流材料等拿出来揣摩,挖掘其中有价值的东西,有时甚至全文打包传送给政府办。经过信息科在论坛内的及时点评,电话跟踪指点,信息例会上的交流碰撞,我渐渐摸到了一些寻找信息源头的门道。我把它概括为六个留心:一是留心汇报材料。汇报材料中往往蕴含着上级关心的热点问题,蕴含着本单位的独创性的做法,认真整理,可以挖掘出好的信息。如我根据我们教育局向上级汇报的关于化解农村学校债务的情况材料,整理出了《姜堰市探索多渠道筹集化解学校债务经费》这篇信息,被省政府办公厅采用了。二是留心各种文件。上级的文件是政策走向,本级文件要么是贯彻上级文件的措施,要么是本单位推出的新举措,其中有很重要的信息。如去年我根据教育部下发的一份关于治理教育乱收费文件整理出《国家将重查十余项教育乱收费项目》这条信息,也被省政府办公厅采用了,我们每下发一份新文件,我都拿出来反复看有没有独创之举,寻觅有价值的信息。三是留心领导讲话。如去年我们教育局张局长在学校安全工作会议上就食堂安全问题有一番讲话,虽然没形成文件,但这是他对今后食堂管理的一些

想法,为此我根据他的讲话写了《我市所有学校食堂今后一律不得对外承包经营》、《学校食堂社会化服务之后安全事故多发建议引起重视》这两条信息,一条政府办用了,一条市委办用了。四是留心新闻报道。今年1月份,我从省教育厅办的《成才导报》上偶然看到了一条关于我市的扶贫助学报道,立即整理出《姜堰市构建资助特困家庭学生绿色网络》这篇信息,被省政府办采用了。后来我想为什么报上登了,省政府办还会采用呢?其中的原因就是领导们毕竟没那么多时间看报纸,特别是一些小新闻不会留心。通过信息渠道用更简短的语言报上去,只要做法独特肯定会采用。此外,我发现现在信息与新闻这二者之间正在走向融合。五是留心同事言论。比如去年师范类毕业生就业期间,人事科的同志在办公室办文时,谈到现在农村小学英语师资的状况问题,我跟踪整理写成《基层反映当前农村小学英语教师“量少质差”问题亟待解决》这篇信息。六是留心重大活动。去年我局根据人民来信反映的“有偿家教”问题,组织开展了“远离有偿家教”活动。我陪电视台的同志到城区学校拍摄“拒绝有偿家教”的签名活动,并写了《城区千名教师签名承诺“远离有偿家教”》这篇信息。处处留心皆信息。六个留心,让我在看似平淡无奇的各种文字材料中、听似冗长的讲话中、不经意的交谈中找到了信息的活水源头。一年中,先后写成300多篇信息报送两办,其中10多条信息被省级采用,60多条被两办信息刊物采用,近300条被政务之窗采用。此外,还有不少信息被我转化为新闻在报刊发表。(感悟之二:心动不如行动,行动就是收获。我们身边缺少的不是信息源,而是缺少一双发现信息的慧眼。)

细心揣摩 寻找规律

发现信息固然重要,但如果不立即整理出来,好的信息点就可能会稍纵即逝;如果粗制烂造地写,也可能会遭遇冷落。刚开始写信息,由于自己驾驭信息的能力有限,我把着力点放在量的扩张上,每天2-3条,有一个月报送单条信息在60多篇。尽管信息科为了照顾新手上路的热情,尽可能地录用在政务之窗网站中,但我发现被高层次采用的信息寥寥无几。我在寻思着问题的症结,仔细研读发布在论坛里的一些精品信息,看行家点评,这才发现仅有量的扩张还不够,还必须要有质的提升。一条高层次精品信息所带来的影响,是一些小信息难以替代的。我理解信息和人一样有三品:上品、中品、下品,看信息的品质,关键是五个字: “热”——是不是涉及热点信息、焦点问题。如,针对教育系统内教育收费这个热点,我上报多条信息,屡报屡中。“快”——是不是在第一时间报送。全市下访工作有关会议后,立即报《市教育局三着并举强化“下访”工作》。“新”——举措是不是创新,标题、内容是不是新颖别致。教育局推出化解农村学校债务新举措,我们上报后,引起省教育厅的关注及有关媒体记者的跟踪,中国教育报4月2日头版头条予以报道。“准”——情况、数据是不是真实。“精”——语言是不是精炼、凝炼。对于每篇信息的文字语言的组织,我觉得做好“精”字文章,需要条分缕析,一目了然,用最少的文字,表达丰富的内涵。围绕这五个字,我努力地尝试着提高信息的品质,这样也就必然提高了信息的采用率。(感悟之三:做好信息工作不能低头拉车,还要抬头看路。)

谋求支持 形成合力

在古战场上,能力平平的刘邦广纳天下英才,让豪气满天的项羽惨遭垓下之围,靠的是什么?我认为靠的是一种团队的力量。接手信息一段时间后,我觉得如果靠个人孤军奋战,很难打好持久战。我从三个方面寻求来自外部的力量:一是请求领导扶持。做信息工作,没有单位领导的支持,犹如戴着镣铐舞蹈。出政策,这是领导给予的最得力支持。我们局五个局长中有三人从事过办公室工作,知道办公室工作的酸甜苦辣,知道信息工作的重要。抓住这

个难得的好环境,我们制订出台了《姜堰市教育系统新闻信息报道奖励办法》,并以教育局文件形式固定下来。这样,信息工作就有了强力的“推进器”。二是诚邀同事加盟。一方面,我们请局领导给各科室明确了报送信息的任务,原则上每月向办公室提供2-3条信息,另一方面主动与有关科室沟通,帮助疏理有关线索。我们报送的信息中,有相当数量的信息是由各科室提供的。如《我市75名大学新生可望得到19.6万元资助》这条信息就是由财审科提供的,《市教育局推出小学骨干教师专业化成长新举措》是由教研室提供的,《姜堰积极组织落聘师范毕业生“赴外谋业”》是由人事科提供的。三是组织学校跟进。去年,我们要求20多所重点骨干学校配备兼职信息员,今年,扩大到了全市所有学校。由于基层学校的信息员都是由教学一线的骨干教师兼任,不少人忙于教学忘了信息。我一方面利用和校长接触的机会,向校长游说信息对于学校工作的重要,让校长明了做工作既要出力,更要吆喝,酒香也怕巷子深的道理。另一方面按季公布各学校报送信息的情况,让学校自我对照找差距、增压力。同时通过电话和电子邮件及时与一些信息员沟通,提示他们搜集、整理信息。现在不少基层学校报送信息的积极性很高,我每天都能收到两三条来自基层学校的信息。与政务信息沾边的信息,立即帮助修改上报;被采用了,就发个邮件给信息员,表示祝贺;与政务信息关系不大的,属专业性强的内部信息,就编发本局的《教育信息》;实在用不上,就记录在案,算学校的基本考核分。我们欣喜地看到,随着信息员队伍这个雪球越滚越大,基层学校报送的热情日渐升温,一个有利于信息工作的小气候正在我们系统内部形成。(感悟之四:众人划桨开大船,团队的力量才能培植起信息工作的常青树。)

苦中有乐 其乐融融

写政务信息是一个很枯燥的思维过程,做信息人需要有吃苦的精神。政务信息的天地里,不会有新闻带来的轰动,也没有稿酬带来的及时刺激,但是在这个天地里历练,你可以获得一种独特的精神愉悦,可以领略到别具一格的风光。我在办公室的工作职责是文字材料的起草、新闻报道、信息报送。教育局机关仅文字材料起草的工作量就相当大,加之领导对材料的要求特高,要把信息报送常抓在手不掉队,需要很大的付出。很多时候,我都是晚上回家写文字材料,白天尽量腾出一定时间找信息、写信息。每天有四件事已经成了“必修课”:早晚各一次打开电子信箱,处理来自基层学校的信息;至少一次看《政务之窗》主页录用的信息条目,点击部分重要信息;至少一次进入论坛,看有无新帖子,有时间就跟帖;整理一至两条信息同时上报两办及电台。这样做,尽管很辛苦,但每当看到经自己的手处理后的信息出现在《政务之窗》的界面上,出现在《姜堰政务信息》的刊物上,出现在油墨飘香的报纸上,成就感就油然而生,辛苦中也平添了几份快乐;每当学校的信息员看到自己的稿子被采用了,通过电子邮件对我表示感谢之时,我感到了莫大的满足;每当局领导得知本系统信息工作有了一定起色后给予鼓励表扬之时,我懂得付出总有汇报。牵手政务信息,我最大的收获有五点:一是学会了发现。努力从文件、会议、谈话中挖掘新闻、信息的点。由于平时占有的信息量大了,起草材料也就有十分丰富的素材。我感到,写信息与写材料其实可以相得益彰。二是学会了思考。特别是通过一些调研信息、问题建议类信息的撰写,觉得思维有了一定深度,看问题也容易抓住本质。“我思故我在”,信息让我养成了爱思考的习惯,经常不停地做着思维体操。三是学会了推敲。三百多篇三四万字稿子的形成,需要逐字逐句咬文嚼字,无形中提升了对语言文字的驾驭能力。我觉得写信息其实是办公室文字工作的基本功训练,如果连信息都写不好,做办公室文字工作肯定不称职。四是学会了交往。经常参加信息员例会,让我走出了狡窄的天地,利用这个平台认识了不少教育圈子之外的朋友。基层有不少信息员是很有潜力的后备干部,与他们建立良好的工作关系,无疑积蓄了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五是学会了尽职。自从走进信息之门,我就经常牵挂——今天我们还没报信息;经常发愁——

今天我到哪儿找到有用的信息。每月的信息排行榜,每月考核得分情况公布,定期的交流汇报活动,犹如是信息员尽职情况的“晴雨表”,更似无形的鞭子,驱使着我们不懈怠,往前跑。久而久之,形成习惯,也就达到了尽职的境界。(感悟之五:一路风雨,一路泥泞,一路吟唱,一路成长,累并快乐着。人生的历练往往和苦紧紧相连,但阳光总在风雨后,请相信有彩虹。)

篇6:小学信息化教育叙事报告

广西凌云县实验小学

吴彩花

从事小学语文教学工作已经十三年了,我深刻感受到新科技信息技术给学科教育带来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它给教育教学工作带来了许多生机,也带来了更多的挑战。

记得,刚踏上三尺讲台那几年,我们用一支粉笔书写我们的教学生涯,我们用自己勤劳的双手制作相关教具,有时甚至为了课堂的生动形象,不惜拿自己的身体比划作为孩子们通往知识大门的助力,想想当时我们是那样的竭尽全力,我们是那么的甘之如饴。时光飞逝,科技飞速发展,由于国家加大对信息化教育建设的投入,加强师资的信息化技术培训,信息化技术如春风般席卷了基础教育这块沃土。短短几年,我们每位工作在教育教学一线的老师们的身边,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特别是近两年,建立了新的网络机房,无线网络的配置,100兆光纤进校园,为教师配备了笔记本电脑,更新了学生机房,各种管理软件的安装使用等等。光纤的接入,性能较高的多媒体设备,开阔了教师的视野,提高了工作效率,能充分利用各种网络资源辅助教学。现在学校的信息化教学设备配置基本齐全,师机比达到1:1,各教室、各功能室都配了1套交互式电子白板。

硬件的配置对我校来说应该是走在前列的,但在运用方面,还是存在着较大的欠缺,有的老师使用不合理,或是有的老师不习惯运用这些新装备,或是教师们现代教育水平不高没有充分的利用等等,所以现在最重要的是尽快提高所有老师的信息技术水平,以便更好地为我们的教育教学服务。

教育信息化教育转变了教育思想,促进了教育改革。信息化平台拥有海量的信息,资源的共享及交互利用,日益引起教育界的重视。

信息化环境教学已逐步走入小学语文课堂,成为课堂教学的新亮点。信息技术整合课堂,对于小学语文教育教学工作来说,老师们以更开阔的教育视野来引领自己的教学工作,为自己的学生带来更生动更直观的学习。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深入人心,必将更直接影响孩子们的身心发展,大大促进了孩子们综合能力的提高。不过,长期从事小学语文的教育教学工作,通过我的小眼睛,我看到了信息化教育在实施过程的一些问题:

一、忽视信息化教育教学的辅助地位,需要把握信息技术含量的量和度。

语文教学以学习言语为主,由于语言的生动性,抽象性,这不是信息技术可以替代的了的。过度泛滥地使用信息技术,忽视语文教学本真,反而适得其反。老师的朗读示范,显得亲切自然。小学生中华汉字的书写规范,这不是单单电脑课件可以解决得了的。小学语文课堂上,适当的运用信息化技术,把握好言语教学与信息技术含量的度,是我们每位语文教学工作者需要做的。

记得一次语文课堂上,一位老师教学《狼牙山五壮士》,战争对于小学生来说,实在是太遥远了。于是,老师播放了相关的电影,让学生了解当时的时代背景,以及当时,战士们英勇奋战的激烈场面。一堂课上,学生足足花了20分钟用于观看电影,而我们整堂课才只有40分钟,这花去了占去了学生的精华时间。该位老师却不了解,课文时代背景,你可以用自己的语言交代清楚即可,这不是教学的重点。语文课堂的重中之重,相关词语“斩钉截铁、热血沸腾、惊天动地”,以及战士英勇奋战的相关动作词“举、推、扔、拿„„”等,教学中却一字没有呈现。整堂课,孩子们学得兴致盎然,收获得却空空如也。我们何不理解重点词句之后,再让学生观看五壮士的英勇奋 2

战的激烈场面(课文插图即可),这不是为孩子们带来了更多的言语想象空间吗?这样,孩子们记忆也深刻些。所以说信息技术运用的量和时机,这都需要一线老师好好揣摩和实践。小学语文教学信息化是个长期的实践过程,而不是一蹴而就的。

二、农村信息化技术力量薄弱,信息化教育教学有待加强。信息化技术的应用,给一线农村老师的教育教学工作带来了严峻的考验。由于农村一些小学校教师,信息闭塞,很多老师甚至不会用电脑,即使给一些农村小学配备了相关硬件设施,老师也不会应用。这需要我们老师对信息教育相关技术方面的知识加强学习。城乡教育师资的力量悬殊造成了农村信息化教育的不平衡发展。

去年,我来到了一所偏远的农村小学里支教。这里的孩子对电脑知之甚少。一个班级也就五六个孩子家里有电脑的。学校里有设置“信息技术”课程,由于学校硬件设施跟不上,没有电脑室,这门学科形同虚设。我所担任的班级,一位孩子写作文《我心目中的校园》里写道:“我多么希望一个属于我们自己的电脑室啊!”他道出了所有偏远农村小学的孩子们的心声。这里是中国强市的一乡镇,这里和西部偏远农村不同,是“中国箱包之城”,经济发展飞速,这里只与城市只有几公里之差,为什么这里的孩子受教育资源如此悬殊,有关部门和地方政府为什么不加以深思呢?如果加以重视,我相信在政府的引领下,结合地方力量,仅凭地方企业的力量还是可以解决这一难题的。教育资源的匮乏,相应的使得许多孩子信息的闭塞,他们视野相应狭小,知识面匮乏,这给语文及相关学科的学习带来的困难。他们知道西湖在哪里,却不知道“淡妆浓抹总相宜”是怎样的一幅美丽图画,他们知道“水生植物有哪些”,却不能够更全面地了解水生植物的真面目以及生长习性等等。学校也在加紧建设,不久的将来,学生必将 3

能进入宽敞舒适的电脑室学习。孩子们对知识的渴求,鞭策着我们老师对信息教育化的学习。

篇7:我与国学教育

作为一位小学语文教师,我认为语文这门学科本来就是与国学教育密切相关的一门学科,而小学这个特殊时期更是一个建立国学基础的黄金时期。纵观古代的大儒和近代的大学者,他们都是在很小的时候就开始接触到了国学经典的熏陶,打下了良好的基础,最后独成一家。

但是,我们现在的社会还是和以前的那个社会存在很大的区别,首先就是文化语境的一种天壤之别,为此,我们应该结合现在孩子的实际进行这方面的启蒙教育,争取通过我们的引导,让孩子能在小学的学习阶段对国学有个基本认识,可以借此进入国学这扇大门,同时还应该注意要培养孩子们的国学兴趣,让孩子们真正喜欢上我们的老祖宗留给我们的这些瑰宝,并学会自己去发掘其中蕴藏的丰富宝藏。另外,这一阶段一定要让孩子打下良好的国学基础,比如说让孩子多背点古文,多背点诗词。童年和少年应该是一个人一生记忆力最好的时刻,同时也是最不容易遗忘的一个时期,但是由于小孩子都非常贪玩,为此,就需要老师多一点督促,让孩子多一点基础的积累,这对于他将来无论是哪一个方面来说都是极为有利的,而对于国学的培养来说,这应该就是必备之事了。

还有一个方面,我觉得是每一个小学老师都需要注意的,就是不能仅仅把目光集中在上课的40分钟,当然这并不是说课堂时间就不重要了。但是,鉴于课堂学习时间的有限性以及效率的局限性,这就要求我们老师要学会把学习融入到孩子的游戏玩耍之中,让孩子玩的更加有意义。其实历史上有许多文人的小游戏都可以拿来与孩子们的活动结合起来,相信孩子们对于他们陌生的游戏方式也会倍感兴趣的,这样我们就在无形当中让孩子在玩耍中学到了他在课堂上学不到,或者也是不愿意学的知识。

篇8:我与网络的教育情缘

一次上网浏览, 我看到一位班主任老师撰写的教育案例正好是我所急需的《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专题, 我心头暗喜。此后我便经常浏览教育网站, 从中了解基层学校情况, 学习掌握最新的教育动态。教育在线、K 1 2等教育论坛为我打开了一个全新的窗口, 上网发帖、交流心得成了我每天必修的功课。在这里我结识了很多未曾谋面的教师, 这给我的教学工作提供了很大帮助。在一期班主任培训的案例征集中, 有学员列举了“如何对待问题学生‘挑衅’”的困惑, 由于缺乏这方面的实践, 这个问题让我一时摸不清头绪。我在K 1 2论坛的“班主任”板块发了一个“如何对待问题学生‘挑衅’”的主题帖, 很快就有网友在跟帖中谈了自己在实践中的一些具体做法。其中, 著名的班级管理专家王晓春老师还提供了几则详尽的管理案例。我把这些案例用在了“问题学生管理”专题教学中, 得到了班主任培训班学员的一致认可。网络互动解了我的燃眉之急, 我就更感觉离不开这位身边的“老师”了。

接触得多了, 我也有了想写点东西的念头。抱着试试看的心理, 我给《中国教师报》投了一篇文章, 没想到编辑老师很快就回复了修改意见, 稿子不久就发表了。第一次看到我的涂鸦变成了铅字, 那种兴奋溢于言表。高兴之余, 我把写文章的心得和同事们分享, 动员他们经常上网浏览教育信息。不到一年时间, 我们教培中心的十几位专业教师都在教育期刊上发表了文章。良好的教育科研氛围推动了培训工作的顺利开展, 我们举办的校长培训、管理干部培训、班主任培训得到了基层学校的一致认可。我想, 这些都离不开教育网络对我们工作的引领、指导和帮助。

凭借教育网络这块阵地, 我结识了很多专家、教师, 在基层调研和培训过程中, 也有了更多的交流话题。我们还把班主任的治班心得、基层学校领导的管理经验通过教育网络推介出去, 利用网络平台让更多的教育者分享。在此基础上, 我们建立了培训教师博客圈 (“杏坛遗响”博客圈) 和教师读书Q Q群, 把参训学员的优

/王永军

秀作品通过网络与外界进行交流。“杏坛遗响”博客圈的浏览量一度排名搜狐圈子前十, 并在2 0 0 9年被搜狐网评为“圈子榜样”, 这使更多的人对家乡教育有了直观了解。从一开始的上网浏览学习到主动参与其中, 我使用教育网络的手段越来越丰富, 一扇扇知识的窗户向我打开, 我感觉到教育的舞台也越来越大。三年来, 教育网络带给我很多收获, 在虚拟的世界里我认识了很多未曾谋面却又彼此熟悉的杏坛挚友, 不断的学习交流也使自己的教育理念有了更深厚的底蕴。经过几年的反复锤炼, 我在国内多家教育类报刊上发表文章6 0多篇, 有网友夸赞我是“高产作家”, 我笑着说:这都是教育网络惹的“火”啊!

篇9:我与教育同行

一、努力做一个优秀管理者

一个优秀的管理者离不开一套有效的管理模式,科学的管理模式能给学生提供更多的实践机会。高年级的学生,随着年龄的增长以及教师的细心培养,已经有了一定的组织管理能力和协调能力,在这个基础上,笔者推行的是自主管理模式。每接手一个新班,首先要在最短的时间内了解学生,充分考虑到各个搭配组之间的平衡。只有这样才能使各个小组相互竞争、相互学习。接着召开一次班级岗位设置与竞选动员会。经过一周的酝酿与准备,然后召开班干部的竞选活动,让学生通过演讲来提高能力锻炼胆识,学生主人翁的意识得到进一步增强。然后进行投票,并当场唱票,公布结果。所有当选者有一个月的培训试用期,在这个试用期内表现优秀者方可当选。在接下来的一周中,召开班干会,明确职责,指导做好班级百分日志的记载和公布工作,培养他们总结与召开晨周会的能力。学期中根据具体情况渐渐放手让孩子们自己管理自己,最终形成一种“人人为我,我为人人”的自我管理模式。

在管理中,我發现个别学生由于年龄比较小,学习和做事的持久性比较差。于是,我把“惯蛋游戏”升级规则进行了创新,引入班级管理。在教室的前面贴了一张争星表,并制定班级规则:只要你今天发言踊跃,作业整洁正确……总之,表现好的就可以得到一颗星,为班级争光的还可以加星,10颗星为一个等级,同学们经过商量,10颗叫“慧”星(说明很有智慧,有上升的空间,有发展的前途)20颗叫“铁”星,30颗叫“铜”星,40颗叫“银”星,50颗叫“金”星。每达到一个等级,我们会在晨会课上进行表扬,肯定前一阶段的进步,鼓励其后一阶段要继续努力。如果犯错误,就自己加一颗黑星,四颗红星消一颗黑星,如果抵消之后还有5颗黑星的话,就通知家长进行交流谈话,10颗黑星就在全年级做检讨,并把检查贴到橱窗内。活动开展之后,各方面都有了喜人的变化,课堂上发言的人多了,连一向不太举手的也把小手举得高高,生怕老师不喊他,作业也清楚多了……每一次看到他们在自己的名字下打星时那快乐的神情,为师的我有一种说不出的高兴,就这样,他们在平时记录下自己的点滴进步,在成功的体验中享受着学习做事的快乐,这样的感受不断地刺激着他们的大脑,向着下一个目标奋进,班级也渐渐走上了正轨。

二、真心做一个心理调解者

现在的学生多为独生子女,由于家长的过分溺爱,社会的不良影响,往往使他们好逸恶劳、自我意识过重、承受能力极小、心理素质较差等。面对着学校沉重的书包,家长的过高要求,有些学生往往会走向极端。班主任应及时顺从学生的心理需要和心理发展规律,对学生采取心理辅导,教给他们一些心理保健知识,不断提高学生对社会环境的适应能力,对外来刺激的忍受能力、对心理活动的平衡协调能力。

还记得曾经有一个很优秀的学生突然不想上学了。看着厌学的孩子、哭泣的家长,我的心里很难受,因为我也是一位母亲,此时我更懂得这位家长的心情。我连忙找来谈话,经过耐心地做工作,终于打消了她的思想顾虑,使她说出了其中的缘由。原来是在上音乐课时,她没有回答出老师提问的问题,觉得自己在同学们面前很丢面子,之后自己又没能集中精神听课,又被老师批评了,她仿佛看见同学们都在嘲笑她,所以就不想上学了。问题找到了,也许,有时在我们成年人的眼中是很小的事,但在孩子眼里却是天大的事,以至于想退学,因为她无法走出自己心灵的沼泽地,无法解开心中的死结。青春期的孩子,对任何问题都很敏感,这不是她的错,我也无需指责,因为这是每个人成长的道路上所必须经历的。我给他们上了一节心理健康课———学会忘记。我先给他们讲了一个美国著名的心理实验———“伤痕效应”:把100名志愿者分成两组,化妆师在其中的一组人的脸上涂上难看的伤疤,并让所有的志愿者到四面都是镜子的舞蹈房,开展为期一个月的活动。然后让实验者洗掉脸上的疤痕,以最快的速度跑到一公里外的一家心理医院。结果显示,脸上没化妆的人跑的速度要快,在随后的心理调查中发现:脸上没化妆的人非常自信地跑完全程,而曾经脸上有疤痕的人一路上走得很慢,老觉得有人在背后指指点点的,跑起来也躲躲闪闪的,生怕别人取笑他,事实上只洗掉了他们脸上的疤痕,但没有消除掉他们心中的阴影。这个实验告诉我们:引导学生学会忘记,忘记生活中的不愉快,忘记生活中的伤心事,这样才有利于他们的身心的健康发展。随后,我们就这个话题开展了一系列的讨论……

随着时代的发展,新的问题层出不穷,新的教育机遇不断出现,教育还有许多未知领域等待我们去开垦挖掘。例如,如何对孩子进行健商、财商的教育等。作为一个教育人,我决心做一个永无止境的探索者,走在教育的路上,扮演着不同的角色,与教育同行,探索着、收获着、快乐着……

篇10:我与宪法主题教育方案

《管子·明法解》曾有云:法者,天下之程式也,万事之仪表也。法治,是繁荣稳定的基石。今年的10月18日上午9时,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北京开幕。十九大报告中,法治“音符”跃动不息:国家安全,需要加快法治建设;社会治理,需要法治方式;惩治腐败,需要厉行法治;百姓福祉,需要法治保障;执政兴国,需要法治思维。唯奉法者强,唯明法者进。

在法制的蓝天之下,我们少先队员仍是一群羽翼单薄的雏鹰,只有学法、知法、守法,与法同行,才能肩负强国梦的重任。为此,我校开展了“我与宪法”系列主题活动:朗诵会、法制小图标设计、法制小天使卡通形象设计、黑板报等。

具体活动内容:

1、“我与宪法”朗诵会:

参与年级:1-3年级,自己在家找与宪法有关的小短文,利用星期天在家里准备,周一班主任老师挑选优秀选手在本班教室进行展示,各班班主任要收集学生朗诵的底稿与班级朗诵会的照片。

2、“我与宪法”法制小图标设计:

参与年级:四五年级,班主任让学生在星期天绘制有关法制小图标,周一到校挑选出最优秀的在班级进行展览,每班上交政教处8幅作品。班主任要在班会课上评奖,班主任提供班级展示图片。

3、“我与宪法”法制小天使卡通形象设计: 参与班级:六年级,班主任利用周末布置此项任务,规格为A4纸大小,周一到校挑选出最优秀的在班级进行展览,每班上交政教处8幅作品。班主任要在班会课上评奖,班主任提供班级展示图片。

4、“我与宪法”黑板报:

参与年级:五六年级,检查时间:12月8日

内容:主题为我与宪法,内容积极向上,宣传法治的力量。形成人人守法,人人敬法,人人畏法的良好氛围。

汝阳县实验小学

篇11:我与新教材教育叙事

一、教材亮点列举:

一、图文并茂,色彩丰富,符合学生的年龄特点。

打开新教材,图文并茂,色彩艳丽,精彩纷呈,印刷更是极为清晰精美。这不仅充分发挥了图片在信息提供和激发兴趣方面的独特功能,更为文字的生动活泼、引人入胜而震撼。

二、能与生活相联系,体现数学来源于生活。

如新增加的“大数的认识、进一法、去尾法、用网格估测”等内容都体现了时代气息,更贴近学生生活。教材中情境的贯穿,都考虑了数学自身的特点,强调学生从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从亲身体验中学习数学、理解数学,体现了“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的设计思想,使学生有了主动参与学习活动的愿望。

三、从学生认知角度出发,注重开放性。

学生可以从不同角度思考问题,可以有不同的算法,可以有不同的分类方法,可以有不同的答案……。如:“分数的大小比较”这个内容将每个部分独立开来,用一节课的时间让学生通过画图法、推算法来体会“同分母分数的大小比较”。实践证明,由于提供了充足的探究空间,在学习中学生自己归纳整理得到了多种比较方法,如画图法、折纸法、举例法、数射线法、推算法(即分数的组成)、根据数的特征来比较、找间接数来比较……;较之过去的传统教法,充分体现了学生在数学学习活动中的主体地位,激发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意识。

二、教材不足之处: 案例一:逆推

围绕“一个数球经过+5,×6,-23,得到55,那么该数球在入口时为几?”这道例题,在我的教学预案中写道:“情况一:通过小组合作,学生直接写出综合算式,并添上合适的括号;情况二:先试着画出正推算图(如图B),再根据树状图通过逆推列出综合算式;情况三:从最后结果出发,运用加与减、乘与除的互逆关系画出树状算图(如图C),再根据树状图通过正推列出综合算式。” A、(55+23)÷6-5

B、C、=78÷6-5 =13-5 =8 以上这三种情况,不难发现我预设了学生可能出现的思维过程:情况一是学生在脑中构建逆推过程;情况二是先利用正推画出算图再利用逆推列出综合算式;情况三是先利用逆推画出算图再利用正推列出综合算式,这三种预设稍加分析发现都蕴涵着逆推的思维方法。新教材站在学生已有的知识基础上,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指出在学习过程中应强调先让学生画出正推算图再运用逆推列出综合算式,即第二种情况。

在现实的教学活动中,我组织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合作完成此题,并请组长负责将组员的思考过程记录下来。在巡视中我发现竟然无一个小组出现第二或第三种情况。我有点儿诧异:学生挺能干的,树状算图的安排有否必要?但我又思忖:可能算图的价值还在于帮助学生学会分析条件、梳理信息。于是在接下来的环节中,我请学生自学课本,提出问题,展示算图。令我再次诧异的是,学生自学之后自告奋勇上台展示的不是教材极力推荐的,而是我预设的第三种情况。在短短的3分钟内,我们的学生竟然两次出现了与新教材不相和谐的音符。面对这位学生不同形式的算图,我充分肯定了他的想法;并指出在回家作业中,同学们可选取自己理解或欣赏的形式去画。在第二天的批阅中,我班采用“先利用逆推画出算图再利用正推列出综合算式”的学生数居多。我质疑:新教材有否真正站在学生的角度?新教材的这种设计是否真正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 案例二:应用

学同一道应用题,对有的人来说是一个问题解决的过程,但对有的人来说可能仅仅是一种习题的练习;有的人解题的过程是探索性的尝试、发现与解决的活动,而有的则只是同一种策略、方法、思考,甚至是手段的重复活动。在探求解决方案的过程中,有的学生擅长形象地思考,有的善于理论性推理,有的需要在现实背景中找相应的原型,思维的方式可能各不相同。这是由个体的知识背景、生活经验、习惯的思维方式等多种因素所决定的,不能有一刀切的要求。在新理念的指引下,在应用题教学中我们大胆跳出传统应用题教学模式,进行了潜心研究,发现这部分内容在整个教材编排中显得较为“苍白”。

案例三:新旧教材的衔接问题。

如:“凑整到百万”与“以百万作单位”有区别吗?从书中来看,两者所表述的含义是相同的。但像练习册最后一页的练习,要求学生根据要求将大数以“万、百万……”作单位。在这个练习中个别学生没有写“0”,而是写了汉字“万”或“百万”。以“万”作单位没问题,读写都顺;以“百万”作单位就不同了,看看顺眼,读读却不顺口,该如何处理呢?

三、意见和建议:

1、结合正文,建议在书中安排一些阅读材料,涉及数学史料、数学家、实际生活、数学趣题、知识背景,增加学生对数学的兴趣与应用意识,进行爱国主义、人文精神的教育。

2、建议提供更及时、更丰富的网络资源。

上一篇:注册测绘师考试案例下一篇:XX区中小学食堂食品安全检查情况汇报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