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法教案硬笔楷书

2024-05-22

书法教案硬笔楷书(共7篇)

篇1:书法教案硬笔楷书

刘海静硬笔书法教案——结构部分

楷书结构原则——平正

平正的含义

是指字端正、不偏不欹,它是汉字楷体构字的重要法则。清代书法家刘熙载在《艺概·书概》中写道:“书宜平正,不宜侧欹。”就是指这一原则而言的。字体的平正不是给人以安稳感,更重要的是可以理正行气、协调章法,使每一篇字犹如严整肃穆的军士方阵。平正的要领

平正又可分为重心平稳、横平竖垂。

(一)重心平稳

重心原是指地球对物体各部分的作用力,它的合力叫重力。重力集中点就是物体的重心。汉字的笔画本无重量。但是,人们往往把对各种物体的接触所形成的重量知识移情于汉字的笔画形质上。汉字的中心往往处在字的无形中竖线上。只有在中竖线上左右平衡地安排笔画,才能求得左右稳定。

1、点落竖中线

凡是字的中间有点画,应把字写在竖中线上,其它笔画以点为中心匀称安排。

2、横分竖中线

在上中下有横的字,横要在中竖线上平均安排长度。

3、竖与竖中线重合。

中间有竖的字,中竖要写在竖中线上,其他笔画的结构单位均衡安排。

4、口排竖中线

刘海静硬笔书法教案——结构部分

匀称是指笔画与笔画之间、结构单位与结构单位之间空间大小要基本一致,否则,会失去协调和美感。匀称的要领

(一)疏密均匀

楷体字的结构经营,不应单是着眼于点画、偏旁和结构的有笔墨处,还要考虑被点画、偏旁和结构单位分割的千姿百态的大空间和小空间。古人说:“字画疏处可以走马,密处不使透风,常计白当黑,奇趣乃出。”因此,在书写时,正确处理黑与白、疏与密的辩证关系正真做到黑白均衡,疏密停匀。

1、疏密停匀

笔画多而重叠并列的字,笔画安排要疏密停匀、布白相称。

2、中密外疏

字的中间笔画多的字,要安排的紧凑,并成向外的辐射状。

3、上密下疏

上部笔画多,下部笔画少的字,应上部紧凑而均匀,下部疏朗而开阔。

4、上疏下密

上部笔画少,下部笔画多的字,宜上疏下密。

(二)均衡对称

刘海静硬笔书法教案——结构部分

1、中宫聚拢(1)横竖交于中宫

横画和竖画在中宫处相交。

(2)撇捺相聚中宫

撇画和捺画在中宫聚拢。

2、中宫移位

由于汉字结构的多样性,字的中宫并非都落在字的正中间,而是有的偏上,有的偏下,有的偏左,有的偏右。如“羊”字,他的中宫偏上,“身”的中宫偏右等等。(1)中宫在上

(2)中宫在右

(三)呼应连贯

呼应连贯是指笔画与笔画之间的前呼后应,左顾右盼,上带下连,回抱照应,以此构筑起一个有机的整体。

1、笔画的呼应连贯

楷体字的笔画特点是一笔是一笔,不像行书那样牵丝映带,所以,楷体笔画间的呼应顾盼是由上一笔向下一笔过渡的空中虚线体现出来的。

刘海静硬笔书法教案——结构部分

合理安排笔画长短以表现主从、揖让、对比的关系。

2、宽窄适度

笔画多的部件空间占位宜宽:笔画少的部件,空间占有比例宜窄,以使上下、左右重心平衡。

3、欹正相生

在一个字里,有的结构单位取正势,有的结构单位取偏势,要做到偏正相映成趣。

(二)参差错落

汉字结体在变化中要注意参差错落,不然便会流于刻板呆滞。

(三)迎让伸缩

由于汉字结构单位的形态各异,大小不一,所占空间也不同。这样,窄小者就需要让宽大者,相同的笔画也应有伸有缩:而相同的结构单位重叠在一起要缩左伸右,缩上伸下。

1、同中有伸缩

2、变形迎让

刘海静硬笔书法教案——结构部分

至此,我们较为系统的介绍了汉字结构的规则。了解和掌握了这些规则,运用时才能触类旁通。正如当代书法 家启功先生在他的一首诗中所说的:“用笔何如结字难,纵横聚散最相关,一从证得黄金律,顿觉全牛骨隙宽。”

当然,汉字的结构既有普遍的共性,又有特殊的个性。在遵循基本规律的前提下,结体并不是一成不变的。历史上的大书法家们,他们的书法之所以能形成独特风格,用笔结体不同,恐怕也是一个重要方面。这就启示我们,在遵循一般结构原则的基础上,循序渐进,善于探讨,不断总结,定会创造出许许多多更新更美的汉字字体结构。

112

刘海静硬笔书法教案——结构部分

粉笔弹性不强,因而要表现笔画线条的粗细轻重变化和鲜明的节奏比较困难,所以,除变化用力以外就要把粉笔转动一下,用磨出的棱角再来书写。转动粉笔的方法,一是用手指捻动粉笔,二是转腕变换粉笔的摩擦面。

粉笔楷书横、竖的技法

横的技法

(一)横画的类别

1、长横,是指那些长度横贯全字的横,其斜度约为5°——7°。

2、短横,形体短小。

3、斜横,可长可短,斜度约为15°。

4、左尖横,指左侧窄尖的横。

5、右尖横,指右侧窄尖的横。

(二)横画的特点

横画无论是长横还是短横,他们共同的形态特点是:

1、不平。总是左低右高,上斜成升腾状。

2、不直。顶部短横呈凹势,有较强的弹性;长横中间上凸。

3、不等粗。长横中部略细,头部与尾部最粗;短横多是中后部稍粗,有的头部较尖。

(三)粉笔字横画的写法

用粉笔写横画,起笔可按笔重起,也可顺锋轻起。行笔轻快一点,注意弯度斜势,收笔重按回提。要写出重——轻——更重,或轻——重的节奏,克服“柴棍”型的平均用力和硬拉平拖的写法。

刘海静硬笔书法教案——结构部分

粉笔楷书撇、捺的技法

撇的技法

(一)撇画的类别

撇画可分为平撇、斜撇、竖撇三大类。

1、平撇,形短而势平,多用在字头。

2、斜撇,斜势呈45°角,短者直而锐,长者稍弯而体丰,可用在字的任何部位。

3、竖撇,上半段如竖画,下半段如斜撇。多用在字的左边或字的中间。

(二)撇画的特点

撇画是从右上向左下延伸斜出的笔画。头部多顿笔粗壮,形态略带弧状,(短撇较直)舒展饱满,撇尾出锋微扬。就整个撇画来看,形体左斜飘逸,饱满舒展,自然流畅。撇画常常和捺画对称使用。好像鸟的两翼,人的腿臂手足。它对字的平衡、匀称、舒展、美观起着重要作用。

(三)粉笔字撇画的写法

1、顺锋向右下写点。

2、向左下轻快的提笔出锋,即成短撇。向左下用力送一段再加速提笔出锋即成长撇。

三、捺的技法

(一)捺画的类别

1、斜捺。约呈45°斜势,有长有短。

2、平捺。约呈20°斜势,走势比斜势稍平。

3、反捺。一个字中如果出现两个捺画时,就要把次要的捺画写成反捺(类似长点的写法),以求变化。

刘海静硬笔书法教案——结构部分

三、提的技法

(一)提画的类别

根据提画在字中的位置不同,有长提、短提的区别。而且长、短提画还有斜或平的不同。提画的方向一般是朝着右边首笔起端或字心,以示呼应连贯。

(二)提画的特点

提画是向右上挑出的一种笔画,又叫“挑画”。很像右尖横或反向的短撇,也像刺刀,刚健有力。提画是用在字的左下部位的笔画,或是左偏旁最后的一笔是横画变成的,以迎右旁,使字的结构显得紧凑协调。

(三)粉笔字提画的写法

起笔向右下点顿,然后向右上(方向要准)轻快提笔出锋即成。

粉笔楷书折、钩的技法

折的技法

(一)折画的类别

折画主要分为横折、竖折、撇折等几类。

刘海静硬笔书法教案——结构部分

写字教学法(共二课时)

目的要求:

1、使学生明确基础教育阶段写字教学的性质与原则。

2、掌握基础教育阶段写字教学的方法和课堂教学。重点:写字教学的重要意义 难点:写字教学的原则与方法 课时:2课时

教法:讲解法、演示法

准备:写字工具与字帖及相关资料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基础教育阶段写字教学的任务与原则

一、基础教育阶段写字教学的性质

写字课有很强的思想性。因为,写字要涉及到具体的文字内容,这些文字内容对学生都起着潜移默化的教育作用。如果书写内容健康,无疑对学生的情操有着好的熏陶;如果书写内容低级、庸俗,那么,对学生只会起坏作用。历代的写字教学都十分注意书写内容的思想性,并以此来衡量一个人的思想情操。

写字教学说到底是线条艺术的教学。因此,写字教学又具有一定的艺术性。谁都想把字写得好一点,写的美观一些,这就需要学生用一定的艺术眼光去分析、欣赏、评价。因此,小学写字教学又具有很强的艺术性。

人们在进行书面交流时,总离不开写字。因此,它有很强的实用性。各行各业、各民族、各党派、各学科都不能离开写字。人们总是用写字的方式来表达自己的志向、爱好、感情。人们在生活、学习、工作和娱乐等各个方面也都离不开写字。所以,写字涉及到各个领域,有很强的实用性。基础教育阶段的写字课着重培养学生的书写技巧,让学生写出一手漂亮的字来。因此,每节课都少不了书写训练。写字课,从低年级到高年级,每节课都在讲书写的知识和书写技巧,教师总是要求学生把知识变成能力,这就离不开书写的实践训练。离开了实践训练,写字课就失去了自身的特点。

二、基础教育阶段写字教学的任务

(一)培养学生正确地书写祖国语言文字的能力。所谓正确书写,就是要严格按照笔顺规则和结字规则书写每一个汉字。我国的文字是由笔画组成的表意文字,每个子都是一个完整的表意符号。因此,每个字的每个部件大都有一定的具体含义,书写时不能写错。

刘海静硬笔书法教案——结构部分

(二)培养学生的书写技巧。书写技巧包括书写姿势、用笔、书写规则等内容。姿势是指执笔姿势和身体姿势。用笔包括怎样调锋用墨如何落笔、运笔、收笔等技巧。在用笔中,还应当使学生知道根据笔画的长短处理用笔的轻缓急,逐渐达到用笔自如的目的。

在书写规则和技能上,培养学生具有处理笔画组合的能力,了解各种笔画在长短、粗细上的各种关系,学会合理布置间架结构。

(三)写字教学要培养学生的鉴赏能力。写字教学,要使学生懂得什么样的字是美的,什么样的字是不美得。在欣赏中既要注意单个字的美,又要注意整篇字的美。

(四)培养学生良好的写字习惯。良好的写字习惯,既可以促进学生对各科学习的良性循环,又可以使学生在各方面得到健康发展。

基础教育阶段写字教学的这几个任务是互相联系着的。在教学的过程中,有时会侧重其中的一项或两项。我们明确了写字教学的具体任务以后,就可以避免学习的盲目性。

三、基础教育阶段写字教学的原则

(一)科学性和思想性统一的原则

1、科学性和思想性统一的原则是本学科最主要的教学原则,它体现了写字教学的根本方向。

2、结合写字学科的性质,发觉教材内在的思想因素。

3、向学生传授正确、系统的科学知识,是科学性和思想性相统一的前提。

4、教师对学生讲授书写知识时,首先要熏陶学生的思想品格,这是任何学科都缺少不了的

(二)理论联系实际原则

1、针对学生的书写实际,恰如其分的进行理论教学。教师在教学前,对学生的实际书写水平要有全面的了解,还要了解接受理论的能力,书写的兴趣。

2、学生的书写实践活动,一定要在教师讲授的理论指导之下进行。实践活动主要是学生书写活动。书写活动要有具体的目标要求,就是要把理论知识变为书写的能力。

3、理论联系实际,就是要把知识变成能力。写字课是实践性很强的训练课,这就要求学生一定要做到在理解书写知识的前提下,恰当的开展实践活动。

4、理论联系实际的活动,要注意一定的广度和深度。所谓广度,就是写字活动的形式要多种多样。广度还包括书写练习的内容要广博。

(三)启发性原则

1、启发性原则的一个核心内容就是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启发性原则的一个重要目的是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3、教学中应用启发性原则,一定要灵活多样,时时给学生一种新鲜感。

4、启发性原则的运用,不仅要使学生懂得怎么写的道理,还应该培养他们学会思考问题的能力。

刘海静硬笔书法教案——结构部分

第二课时 基础教育阶段写字教学的课堂教学

一、教学准备

写字教学课准备充分,课堂教学的任务就会完成得好。教学准备的内容包括如下几个方面:

(一)钻研教材

写字教材是上课的依据。认真钻研教材,是备课的关键,也是设计写字教学方案的前提。认真钻研写字教材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进行。

第一,认真学习语文大纲中有关写字部分的内容,通读小学写字教材。

学习小学语文教学大纲中有关写字部分的内容,能使我们了解写字教学的整体目的和要求,明确各年级要完成的写字教学任务,弄清各年段之间写字教学的差异。

第二,认真钻研教材中每节课的内容,设计好训练方案。写字课是实践性很强的训练课,因此钻研教材中的每节课的内容时一定要把书写训练作为主要内容。

第三,深入钻研每课堂的字例。字例是写字教材的重要内容。钻研每个字例,要弄清它由哪些基本笔画组成,这些笔画在书写中的长短、粗细、斜正、高低等特征,笔画之间在组合上遵循了哪些原则。

(二)了解学生

了解学生的书写情况,书写训练才会有针对性。

第一、对学生的了解要有明确的内容。首先要了解学生对写字的态度。其次,了解学生写字现状。只有了解了学生的写字现状,才能确定写字教学的起点。

第二、了解学生要以恰当的方式进行。了解学生的书写状况和书写兴趣,可以采取直接和间接的方式,也可以采取集中的方式和分散的方式,还可以采取座谈的方式。

第三、教师对了解到的情况要作具体的分析。如果有数字教学材料,还可以作出统计,建立写作教学档案,为备课和上课提供依据。

(三)制订计划

制定教学计划是逐步落实写作教学要求的必要步骤。有教学计划,对于教学任务的完成情况才会有检查的标准。

第一、写字教学计划的种类、要求和内容。

教学计划可分为学年计划、学期计划和课堂计划三种。

学期教学计划一般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1)对学生书写现状的分析(这是制定学期计划的一个依据);(2)全学期写字教学的总体要求;(3)本学期书写技能的训练的要点、要求和安排(这是计划的重要部分);(4)教学进度和课时的分配;(5)作业的训练内容和检查方式;(6)书写练习的课外活动安排及主要形式;(7)写字教学运用的主要手段和主要方法等。

刘海静硬笔书法教案——结构部分

教师的书写示范是写字课必不可少的重要环节,也是使学生直接获取书写技巧的最佳方式。教师的示范分为全班性示范和个别性示范两种。

全班示范重在书写技巧的共性;个别示范重在纠正学生的书写错误。对于学生在书写过程中不易掌握的技巧,教师在示范时,最好作图解示范,分析难写的原因,找出最佳的书写方法。教师示范次数的多少,应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和书写的难易程序来定。

(四)提问

教师在讲解和示范的过程中,可以提出一些关键性的问题,启发学生思考,帮助他们巩固所学知识,帮助他们寻找书写规律。

写字课的提问有它特殊的地方。别的功课的提问常常是让学生思考问题,写字课的提问是要学生对范字进行仔细的观察、对比,目的在于把书写知识变成书写技巧。

(五)指导

指导是写字课最常用的方式,它常常是在课堂讲解之后,在学生进行书写训练时进行的。指导分集体指导和个别指导两种。当教师在巡视时,发现学生书写存在着普遍性的问题时,应当及时地采用全班集体指导的方式,纠正学生中共同存在的书写毛病。个别指导是在照顾集体的前提下,对尖子生和后进生的指导。

(六)复习

课堂教学结束后,教师要及时布置学生对学过的内容进行复习。复习的方式很多,但都离不开书写训练这一基本点。复习既可以把以前所学的书写技巧进行全面的复习,也可以采取分步复习的方式。首先要复习好上节课和本节课讲述的内容,然后,再复习以前讲述的内容。总之,复习时要有长、短计划的安排。

(七)巩固

巩固时学生牢固掌握知识和技能的一种手段。课堂巩固较容易,教师在讲了书写知识和技巧以后,学生立即进行练习,并且能在很短的时间内把知识转换成能力。巩固在课堂内进行,时间比较短暂。因此,巩固的方式,大量的还是在课外被采用。课外的写字练习、作业抄写,都是巩固的形式。欣赏书法作品、参观书展也都是属于巩固的形式。

(八)提高

提高是复习、巩固的基础上进行的。可以说,复习和巩固是一种普及的方式。

三、小结

写字教学必须遵循科学的方法和合理的教学过程,只有不断摸索尝试,才会把写字教学的课堂驾驭的得心应手。

四、作业

1、如果请你讲解单人旁的写法,你会怎样讲解?

2、三页毛笔字,两页钢笔字。

刘海静硬笔书法教案——结构部分

左下包右上:旭、翘、延、述、尴、尬、超、题、毯、咫 左三包围:区、医、巨、臣 下三包围:画、凶、幽、函 上三包围:同、问、冈、风、月 全包围:国、四、田、回、目

8、章法排列规律:

字间一线,字距相等;繁字应大,简字应小;斜钩写长,长竖突出;开门字大,尾字加重。

写字口诀

总括:上下结构找主笔,左右结构作对比,独体结构如上下,包围结构有诀窍。

找主笔:左边见撇当左舒,右见捺钩宜展放,上下相同上略小,下部放宽要写胖,横若写长撇必短,横若短时撇写长。

做对比:左右有竖右边长,隹字在时单人长,左竖右横竖要低,右竖左横横写高,如右上平下竖者,左高右低要错位。

包围结构:左半包时要偏右,右半包时则偏左,上三包围要靠上,左三包围下横长,下三包围包一半,全包围时写中间。

写字口诀一定要熟记,最好做到烂熟于心!用不了多久,就会有突飞猛进的进步的!

篇2:书法教案硬笔楷书

课程类型:理论知识的传授和具体的辅导

板书设计:提纲式

教学方法:讲解,辅导

教学过程:

先找4名同学到台前写粉笔字

全木斤目来慢走少

再找几名同学到前台为他们打分

再找学生讲解

最后老师总结

一、讲解:

竖长撇和斜长撇写法不一样,用法也不一样,但一般较容易混。

竖长撇——上半段直的,下半段弯得大。

斜长撇——上半段斜的,和斜撇像,比斜撇弯。

横折撇:要强调横如果长,撇是斜长撇。例字:支、叉

横如果短就写成斜撇。例字:登、察

横折(1)是斜的,注意斜的角度不能太大或太小。例字:口、田

长捺:也是轻起笔,重行笔,斜度比斜捺略缓。

横折(2)强调折下来的竖一定是垂直的,不可偏斜。例字:目、国

侧点:是上轻下重

撇点:是上重下轻

垂点:是上轻下重,通常用在字的左侧。

垂点很多人总习惯写成撇点。如:宫,快,心等字,讲课时要强调。

篇3:硬笔楷书基本笔画书写技法研究

关键词:硬笔,楷书,基本笔画,技法

硬笔指笔尖较为硬性的笔。楷书是汉字书法中常见的一种字体。汉字是由点、横、竖、撇、捺、钩、挑、折八种基本笔画按照一定的规律构成的。只有熟悉和掌握汉字基本笔画的写法, 才能把字写得正确、美观、大方, 既有实用价值, 又有艺术欣赏价值。

一、点的写法

“点”是一个字的精神体现。点如坠石, 书写时要节奏明快, 干净利落。点画虽然短小, 亦有起、行、收三个环节。汉字中点的位置及组合变化不下十余种, 而究其写法, 不外乎侧点和顿点两种。侧点的写法是由轻到重, 顿而回锋。侧点以右点为代表, 还有左点、垂点等。如“亦”字, 上点居中, 横取斜势;下点在腰, 笔断意连。再如“六”字, 三点相连是等边, 一横穿插在腰间;顿点的写法是顿而出锋。顿点以挑点为代表, 还有撇点、竖点等。如“关”字, 顿“挑”顿“撇”, 两点映带;两横收敛, 撇捺开张。另外, 多个点同时出现时, 不可多“点”一律, 要注意每个点的角度、大小、位置、间距等变化, 并使其相互间呼应配合, 切不可“各自为战”。如“杰”字, 横短竖长, 撇捺对称;四点各态, 变化生趣。再如“汗”字, 三点水, 曲中直;上横上点尾, 下横二点头;横短长, 竖最长。再如“火”字, 点点撇捺, 笔断意连;点在腰间, 撇捺挺健。

二、横的写法

“横”, 即大写的“一”, 要写平稳, 因为横在一个字中起平衡作用, 横不平, 则字不稳。由于人的视觉的错觉, 横画不能写成水平, 而应写成左低右高, 收笔时要顿笔, 使笔画变重些, 这样, 看起来才显得平稳。所以, 人们常说的“横平竖直”, 不是指横水平书写, 而是要求看似平稳的意思。横有长横、短横、斜横之分。第一, 长横。长横的写法是, 下笔稍驻 (亦可尖入笔) , 继而右向行笔渐重, 收笔时要向右下顿笔, 要使整个笔画呈左低右高五度倾斜, 向下俯视的形态。如“三”字, 三横有短长, 间距要均等;中横最为短, 底横应最长。第二, 短横。短横的写法是, 轻下笔, 由轻到重向右行笔大约写到长横的一半时, 停笔即收。笔画稍向右上仰。如“共”字, 短横短竖, 长竖长横;两横断三段, 两竖分左右。第三, 斜横。斜横的写法与长横相似, 只是右上倾斜七度。如“七”字, 长斜横, 短竖弯, 就是要写成左低右高的斜横。这样“七”字笔画才均匀, 重心才平稳。

三、竖的写法

“竖”是垂直延伸的笔画。不论在字的中间还是在两侧, 竖都起支撑全局的稳定作用。竖不垂直, 则字不正。所以, 挺劲有力是写竖直的根本要求。“八法”称竖为“弩”, 意在用力。《笔阵图》说竖“如万岁枯藤”, 即写竖必须寓屈曲之力于画中, 不能僵硬死板。竖有悬针竖、垂露竖、短竖之分。第一, 悬针竖。悬针竖的写法是, 下笔先右顿, 然后垂直行笔, 收笔时顺势出锋, 成针尖状。悬针竖因此得名。如“十”字, 横长竖短, 相互对割。第二, 垂露竖。垂露竖的写法是, 下笔先右顿, 然后垂直行笔, 收笔时顿而回锋, 仿佛针尖上垂着一滴露水珠, 故得其名。如“不”字, 横斜五度, 竖直中心;撇需直健, 与点对称;撇点搞竖, 重心平稳。第三, 短竖。短竖的写法同垂露竖, 只是行笔较短。短竖要写得短粗有力。如“土”字, 短横短竖, 对割等段;长横托起, 一片天地。

四、撇的写法

撇是左下势的笔画。“八法”中称撇为“掠”。“撇”在一个字中很有装饰性, 如能写得自然舒展, 会增加字的美感。撇有时还与捺画相对称, 起平衡和稳定重心的作用。撇有斜撇、竖撇、短撇之分。撇的写法:顿笔之后, 左下运行;舒展撇出, 力送笔端, 最忌“甩笔”滑出。就是说, 写撇不可轻拂而出, 避免出现“墨到笔没到”的毛病。第一, 斜撇。斜撇又叫长撇, 其写法是, 下笔右顿, 由重到轻向左下行笔, 收笔时出尖, 长而舒展。和捺配合使用时, 收笔要有回锋笔势, 以期和捺画呼应。如“天、夫、大、太”等字, 撇、捺和横同时出现时, 撇、捺要开张, 横要收敛为短横, 一张一弛, 变化使然。而如“美”字的“大”字底, 则需要横长, 撇、捺收敛, 且捺要变成反捺, 又称右长点。再如“人”字, 撇短直, 捺长曲;接点在撇上1/3处, 撇、捺夹角为110°。“入”与“人”字大同小异, 只是接点在捺上1/3处, 其他相同。而“八”字没有接点, 其他相同。“人”、“八”、“义”三字撇、捺的关系, 体现了任何两个笔画的三种关系, 即“相接”、“相离”、“相交”的关系。第二, 竖撇。竖撇即竖而撇之, 上段按照竖写, 后段顺势撇出。如“月”字, 一笔竖而撇之, 二笔折而有力;横多间距要均等, 体态苗条如嫦娥;内横应左连右断, 底横更在腰之上。第三, 短撇。短撇之写法同斜撇, 只是行笔较短, 书写时要短而有力。短撇在字头出现时, 笔画形态较平, 可另称之为短平撇, 如“千”、“禾”、“反”、“后”等字;短撇在字的左上部位出现时, 笔画形态较斜, 可另称之为短斜撇, 如“仁”、“役”等字。

五、捺的写法

捺和撇相应, 刚柔且见, 可增加楷书舒展、飞动、流美之势, 书写要劲健丰腴, 壮实有力, 进退抑扬, 曲尽其姿。写捺不宜快捷, 而应缓进。要粗细分明。捺主要有斜捺和平捺两种。第一, 斜捺。斜捺要轻落笔, 向右下由轻到重行笔, 行至捺脚处重按笔, 然后向右水平方向由重到轻提笔拖出, 收笔要出尖。注意起伏, 伸展有节;捺脚宜平, 不可上翘, 如“木”、“禾”、“米”等字 (撇捺对称) 。第二, 平捺。平捺的写法同斜捺, 但下笔时要先写一小短横, 然后再向右下方向行笔, 相对平坦, 如“建”、“边”、“趣”等字 (遇到前两种字是后写走之, 走字底的字先写走之) 。

六、钩的写法

“钩”是汉字中变化最多, 也最容易出毛病的笔画。书写时要注意长短、曲折、角度等的变化。几种常见的钩如下:第一, 长斜钩。长斜钩也叫戈钩, 其写法是, 右下顿笔, 曲而行之, 注意弹性, 忌弱无力, 尾处再顿, 右上挑出。如“我”字, “我”有一长戈钩, 斜倚重心线上;弧线圆转自然, 重心平稳舒展。第二, 舟底钩。舟底钩也叫卧钩, 其写法是, 下笔稍轻先向右下曲行, 渐渐加力, 后段上翘:尾处驻笔, 左上出钩, 钩要出尖, 但不宜过大, 如“心”字。要想写好心字, 弯钩自然圆转;钩画平躺无折痕, 中间挑点侧点呼;气运连贯写心字, 三点应避以排齐。第三, 浮鹅钩。浮鹅钩起笔稍顿, 向下运笔, 圆转右行, 钩处上倾, 用力向上, 快速出钩。“毛”、“电”等字, 竖的部分略长, 横的部分略短;“巴”、“也”等字, 竖的部分略短, 横的部分略长。第四, 横折钩。先略向上斜写横, 再转而左下运笔, 并稍向左弧曲, 尾处用力左上钩出。横折钩又分两种。“刀”、“勿”、“力”等字, 左侧主笔有撇时, 横折钩要与撇协调, 要写横折斜钩;“习”、“司”、“句”等字, 左侧主笔没有撇时, 要写横折直钩, 以为和谐。第五, 竖直钩。先顿笔写竖, 到起钩处, 再驻笔出钩, 钩的尖角约45度, 出钩的部分要短一些。如“丁”字, 先写意长横, 要在格中上;竖钩局中线, 钩向横开头。竖钩有左钩和右钩两种, 如“则、长”等字。第六, 竖弯钩。下笔稍轻, 由轻到重向右下弧弯行笔, 到起钩处略顿笔向左上钩出, 收笔要出尖。书写时下笔处和起钩处上下应在一条垂直线上。如“子”字。子字分三笔, 长横居中线;上短下身长, 竖钩重心线。

七、挑的写法

“挑”又名提, 其写法是, 下笔较重, 由重到轻向右上行笔, 收笔要出尖。书写时, 快而有力。挑在不同的字中角度和长短略有不同, 书写时应该注意区别。第一, 平挑。平挑平而略长, 如“虫”字。口略扁, 竖居中;挑有力, 重心稳。第二, 斜挑。斜而略短, 如“地”字。提土之挑, 短而有力;注意方向, 笔断意连;末笔关键, 尾巴稍长。

八、折的写法

篇4:书法教案硬笔楷书

关键词:行楷书 连笔法 探究 对策

一、行楷书连笔法的概念界定

“字由笔画组成,练字应从笔画入手。行楷的笔画特点更多呈现在组合笔画的表现上,而其中的核心就是笔画连带,唯有连带,方能提高书写速度。”这段文字出自著名书法教育家田英章先生主编的《书法教师指导用书》(中学版),其义明了。硬笔行楷书写技法中的关键就是“笔画连带”,简称“连笔”。但是目前对于硬笔行楷书“连笔法”却并无官方的概念界定,因此本文中所提到的行楷书“连笔法”是由笔者进行总结并定义的,是指在硬笔行楷字笔画书写中用笔连写的方法,根据笔画间牵丝连带的形态,可以分为“实连法”及“虚连法”两类。

1.实连法:是指书写时将笔画完全相连接,包括笔画直接相连和以牵丝将笔画相连。

例如行楷书中,“牛”(图1)字中的第一笔“短撇”和第二笔“短横”就是笔画直接相连,而“二”(图2)字中的两横则是以牵丝将笔画相连。

2.虚连法:又称“笔断意连”法,是指笔画形态之间有明显的呼应承接关系,但不相连。

如行楷书中的“兰”(图3)字,上方的“右钩点”和“撇点”两个笔画之间有明显的呼应承接关系,但却并不直接相连。

实连法与虚连法在书写中并没有十分严格的界限,二者可在同一个字中交替运用。如“义”(图4)字中的“右钩点”和“撇”使用了虚连法,而“撇”和“反捺”则使用了实连法。

二、行楷书连笔法教学中的问题探究及对策

《中小学书法教育指导纲要》要求初中阶段的学生学习硬笔行楷书,可行楷书笔画牵丝连带较多,学生在学习书写中经常会提出疑问:如笔画间如何连写?连写的方法有哪些,如何使用?怎样连写才是既合理又美观的?等等……这些问题得不到解决,对于没有接触过行楷书的初中学生来说,他们对书法教材中的很多例字就会产生“只知其字却不知如何下笔”的困扰,因此在教学实践中,教师要对上述问题进行探究,拿出对策,帮助学生解决学习上的困扰,为学生以后进一步学习硬笔行楷书奠定良好的基础。接下来我就从三个方面来谈谈。

1.行楷书笔画间如何连写的问题及其对策。

一般来说,行楷书笔画间的连写是依据楷体字的书写笔顺,在书写时,只要注意笔画间的连接关系,学习起来并不十分困难,只有少数行楷字是参照行书写法,改变笔顺或笔画形态的,当学生遇到这两类类字时,往往不知该如何下笔连写,如“王”,“分”两字都是改变了楷书的原有笔顺,而“走”,“正”两字则是改变了楷书原有的笔画形态(示例一)。这就需要教师示范例字的写法,重点是将行笔路线交代清楚,再引导学生通过练写来掌握,这样问题就可以得到解决。

2.行楷书连笔的方法有哪些及如何运用的问题与对策。

行楷书笔画连写的方法有哪些?前文中已经介绍过了,根据笔画间牵丝连带的形态,可分为实连法与虚连法两种,可是汉字中的哪些笔画适合用实连法书写?哪些笔画又适合用虚连法书写?这是初学行楷的学生经常提出的一个疑问,笔者通过教学实践,总结出了以下规律,帮助学生解决书写上的疑惑。

①实连法的运用

鉴于行楷书与楷书的笔顺基本相同,实连法多适用于汉字中同类笔画及临近笔画间(指前后两个笔画中,前一笔的收笔处与后一笔的起笔处的距离临近。)的连写(示例二)。

②虚连法的运用

虚连法除多适用于汉字中同类笔画及临近笔画间的连写,还常用于较远笔画间(指前后两个笔画中,前一笔的收笔处与后一笔的起笔处的距离较远。)的连写,以彰显书法中的“笔断意连”之势(示例三)。

3.行楷书连笔法运用合理性、美观性的问题与对策。

学生学会了硬笔行楷技法中的实连法与虚连法,也知道了它们的应用范围,但怎样运用才是合理,美观的?针对上述问题,笔者通过实践研究得出如下结论:

一般来说,实连法和虚连法都可应用在汉字中的同类笔画和临近笔画的连写上,但在汉字中的较远笔画间连写时,则多用虚连法,而不用实连法。

例如“几”,“丰”二字(示例四),“几”字中的“撇”的末笔与“横折弯钩”的起笔处距离较远,若使用虚连法,“撇”画在写至末笔时带出“附钩”,意在与“横折弯钩”的起笔进行虚连,形成“笔断意连”之势,这样整个字的形态就清晰明了。若改用实连法书写,这个字就会给人感觉像“几”又像“九”,整个字的形态模棱两可,容易让人产生疑惑。

“丰”字中的三横是同类笔画,可用实连法书写,其中第三个横的收笔处与“悬针竖”的起笔处距离较远,适合用虚连法书写,将第三个横的收笔写出向左上方向的“附钩”,与最后一笔的“悬针竖”的起笔形成虚连之势,使得整个字的形态清晰明了。若非要追求速度,将“丰”字中的所有笔画进行实连,就会给人以杂乱缠绕之感,这样的连笔是显然不合理的。

因此,行楷书连笔法的运用能够做到使整字的笔画形态清晰易认,无杂乱缠绕之感,表意清晰而不令混淆,就是合理的,反之则不合理。

行楷书连笔法的运用除了要注重笔画连写的合理性外,更要兼顾整字的美观性。所以要学会取舍,因字制宜。

举例说明:如“繁”、“友”二字(示例五),“繁”字本身笔画较多,多数笔画间的距离都较近,若按连笔法规则是可以使用实连法书写的,但如果用实连法书写,就会产生牵丝过多的问题,使整字的笔画形态显得杂乱缠绕,毫无章法,这显然是不美的。若以实连法和虚连法结合书写其笔画,避免整字出现杂乱缠绕的情况,就会使其呈现出匀净有致的美感。

“友”字笔画虽少,若在连笔法上不做推敲,为追求书写速度而全部采用实连法书写,笔画间的牵丝就会环绕两次,这样就显得重复,而在书法艺术中是忌讳重复,讲求变化的。所以这个字在书写时也应该做到虚连法与实连法结合运用,即以虚连法“破”掉左面第一个“撇”与“横撇”的实连环绕,而保留第二个“撇”与“捺”的实连环绕,这样的安排就显得富于变化,体现了书法艺术中的变化之美。

由此可见,在行楷书连笔法的实际运用中,要因字制宜,有所取舍,把握连笔的合理性及美观性,做到两者兼顾,切忌随心所欲,滥用连笔法。

虽然笔者在硬笔行楷书的教学实践中,总结出了一些关于笔画连写方面的规律、技巧,形成了应对的策略,但这些都还是比较粗浅的,不全面的。随着硬笔书法教学实践的不断深入开展,相信我们还会碰到这样或那样关于笔画书写教学方面的问题,在此希望广大书法教育工作者能够及时归纳、总结,探究,并最终拿出行之有效的对策,为硬笔书法教育的进一步开展做出自已应有的贡献。

参考文献:

[1]《中小学书法教育指导纲要》[EB/OL] 中国网(http://www.china.com.cn/) 2013.02.07

[2]田英章 《书法教师指导用书》[中学版][M] 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 96

篇5:书法教案硬笔楷书

硬笔楷书教学的重点是结构还是笔画,很多人意见不一,做法各异,效果也因此相差甚远。笔者经过多年的教学实践,体会到应该是先重笔画。

笔画在书法中向来占着极重要的位置。清代书法家朱履贞所著《书学捷要》序中明确指出:“凡学书,须求工于一笔之内,使一笔之内棱侧起伏,书法俱备。而后逐笔求工,则一字俱工;一字既工,则一行俱工;一行既工,则全篇皆工,断不可凑合成字。”如果在初学时,特别是少年儿童,忽视了这一点,急于书写大量以间架结构为主的汉字是无益的。

众所周知,一个初学木匠的人,他一定是在怎样锯得直、刨得平、凿得准、劈得稳等方面狠下工夫苦练,绝不会抛弃这些基本功,而一头钻进追求木器或建筑物的结构、式样之中。因为他深深地懂得,即使手下做成的东西结构完全符合规格,式样非常新颖,那表面粗糙不平、板缝弯曲离异,一推就倒的废品,无论如何是不会受人们欢迎的。木匠如此,其他行业也是如此,就是最现代化的机械设备又何尝不是一个又一个精良的零件组成的呢?我们把汉字中的笔画,亦不妨比作一些物体的“零件”,如果“零件”都出了毛病,那么,整个字、整行字、整幅作品也不就都成了废品了吗?所以,加强基本笔画训练,掌握点画的变化写法,是学好楷书的关键。笔者在教学实践中,对学生硬笔楷书笔画的书写提出了以下几点要求。

首先,形态要准确

形态准确表现在每一种笔画的书写过程中。首先是大笔画的书写。如横、竖、撇、捺这类笔画,要横则横,要竖则竖,不可出现横歪竖斜、撇直捺硬等明显的问题。特别是在几种笔画交叉书写时,更要强调形态准确。例如“大”字中的一撇,应该是竖弯撇,而不是简单的斜撇,要求是先写短竖,然后顺势写撇。然而有的学生却写成了斜撇,还有的是撇无尖,直挺挺的,似乎是画斜线,这些都是很不正确的。其次,点画书写时尤其要注意,点的形体小,类似这样的小笔画,则要求小要巧而精,入笔有尖,顿笔丰满,形态优美。对于钩和提的书写则要求锐利、挺拔,横折笔书写则要求横竖平展,折处顿笔有力。

其次,笔画要平稳

笔画舒展、自然、平稳是检验书写者书写程度的一把尺子,这就要求书写楷书切忌笔画僵硬、上下抖动、左右歪斜等一切不正确笔画。笔画平稳主要表现在横、竖、撇、捺等框架笔画上,特别是横竖两笔,尤其要平稳。

再次,书写要到位

书写到位是写好楷书笔画的重要要求。在每一笔画的书写过程中,无论是大笔画还是小笔画,都要力争做到书写到位。就大笔画来说,若横与竖交叉,则要求横左右适当展开,竖写在横的中央;若写撇捺笔则要求此笔都要有笔尖,不能写成没有尖的斜线。

最后,提按要有变化

提按变化即轻重变化。提笔书写则笔画轻,按笔书写则笔画重,将这些轻重变化了的笔画结合于字中,就给楷书书写增添了许多的光彩。需要指出的是提按有变化只是强调笔画书写中有轻重,绝不是一味地强调提按。

篇6:书法教案硬笔楷书

琵琶行 白居易

浔阳江头夜送客,枫叶荻花秋瑟瑟。主人下马客在船,举酒欲饮无管弦。醉不成欢惨将别,别时茫茫江浸月。忽闻水上琵琶声,主人忘归客不发。寻声暗问弹者谁? 琵琶声停欲语迟。移船相近邀相见,添酒回灯重开宴。千呼万唤始出来,犹抱琵琶半遮面。转轴拨弦三两声,未成曲调先有情。弦弦掩抑声声思,

硬笔书法字帖

似诉平生不得志。低眉信手续续弹,说尽心中无限事。轻拢慢捻抹复挑,初为霓裳后六幺。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语。嘈嘈切切错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间关莺语花底滑,幽咽泉流冰下难。冰泉冷涩弦凝绝,凝绝不通声暂歇。别有幽愁暗恨生,此时无声胜有声。银瓶乍破水浆迸,铁骑突出刀枪鸣。曲终收拨当心画,

硬笔书法字帖

四弦一声如裂帛。东船西舫悄无言,唯见江心秋月白。沉吟放拨插弦中,整顿衣裳起敛容。自言本是京城女,家在虾蟆陵下住。十三学得琵琶成,名属教坊

硬笔书法字帖

暮去朝来颜色故。门前冷落鞍马稀,老大嫁作商人妇。商人重利轻别离,前月浮梁买茶去。去来江口守空船,绕船月明江水寒。夜深忽梦少年事,梦啼妆泪红阑干。我闻琵琶已叹息,又闻此语重唧唧。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我从去年辞帝京,谪居卧病浔阳城。浔阳地僻无音乐,终岁不闻丝竹声。住近湓江地低湿,

硬笔书法字帖

篇7:硬笔楷书教案

如何练好钢笔字

先练楷;再练行;三练草。历代书家一致主张,只有练好楷书,基础牢了,再写行、草就容易了。只有练好楷书,写出的字,才能笔不浮滑,体不支离。先从楷书基本笔画学起,即点、横、竖、撇、捺、提、钩、折八种。

一个字好比一台机器,基本笔画练好,等于把“零件”加工好;练好偏旁部首,就好比开始“组装”;练整个字形,就等于进入“总装”。就是说,先学“分解”,后学“连贯”。所以说,楷书是基础,而基本笔画则是基础的基础。

在练写基本笔画时,要分类去练。如练写“丶”时,要把丶、丿、丶、丨等分别练好,然后后再写“连贯”,进行组合。

一般的规律:练楷书先练基本笔画;再练笔画顺序;三练偏旁部首;四练字形结构;五练分行布局。

汉字的“点”画写时要加重,如石坠地。什么样的部位需要什么样的点,要做到“意在笔先”。如“宀”上头的点按钟绍京、欧阳询的写法,用短小竖势书写是比较有力的。

要掌握笔力,这里指的是该用力的笔画就要用力;不该用力的就要轻笔过渡。例如写国、红、真、钢等字,轻重分得清,看起来就会给人以美感。

一般来说,写“丶、一、丨、丶(捺)”等笔画着笔应用力,其它稍轻些。但一个字中的个个笔画不能都用力。比如,写“人、大、天”等字的撇画应当轻,捺画应当重。相反,撇画写成重,捺画写成轻也可以,总之不能平均用力。

练好了基本笔画之后,就有基础功底了。所说方法找准,路子对头,指的是在结构上分清是独体字,还是合体字。

如果是独体字,就要掌握字的中心和重心。例如“上、下、千、十”等字全是独体字,这就要掌握它的重心:横画稍长,竖画稍短,而竖画必须居中而下(楷书)。

如果是合体字,则要分清是左右结构;还是上下结构;是左中右结构,还是上中下结构,是半包结构,还是全包结构。

弄清这六个区别,再按字的定义和组织规律去掌握。这样,就可写出一个完美而秀丽的字形来。

选好字帖,每天坚持写两页,持之以恒,两个月就可以收效。至于练写的方法,仍是先描摹,后临摹,然后对照找差距。对难写的字,要分别记下来,专门突破。

当你练有成效的时候,你就自然产生了兴趣:越写越爱写,越看越高兴!这就是你成功的开始。

第一课 硬笔楷书简介

1.硬笔楷书和毛笔楷书的关系。

2.学习硬笔书法的定义和几个需要注意的问题 3.部分笔画的写法 教学目的:通过本次课教学使学生了解硬笔书法和毛笔书法的相似与区别,以便从传统的书法艺术中汲取营养;理解学习硬笔书法的重要性,开始系统的学习和掌握硬笔楷书的基本笔画和变化写法,形状,用法及例字。课程类型:理论知识传授和辅导 板书设计:提纲式 教学方法:讲解,辅导 教学过程:一般了解

一、讲解

(一)硬笔书法和毛笔书法的关系: 就其艺术表现力来说,硬笔远不及毛笔,但其实用性来看,硬笔书法的快捷,使用方便,应用范围大,普及面广是毛笔书法所不能相比的。从技法上来来说,想要学好硬笔书法,必须从毛笔书法中汲取有用的营养,因为毕竟毛笔书法已经有两千多年的历史了,已积累了不少的好的经验,像有用笔书法,结构规律,章法布局等,这些都是可供硬笔书法借鉴的。希望同学在学习过程中,不可偏废。因为二者并不矛盾,而且还是互有裨益的。学好毛笔书法能带动硬笔书法的提高,学好硬笔书法能促进毛笔书法的提高。

永(大双钩)永 从例字看:用笔(主要指提按),二者都有共同点,但行笔路线,硬笔书法不可照搬毛笔,因为那样既不美观也不快捷。

(二)学习硬笔书法的意义:

硬笔书法是以使用为目的。对我们今后工作,学习,尤其是对我们这些未来的人民教师来说意义极其重要。

书写的好坏不仅仅是个人“脸面”的事,它能直接影响教学效果和质量;它对学生有很大的影响,甚至影响到学生的学生,所以我们一定要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不能把它仅仅看成是自己的“私事”,既然书法对我们来说如此重要,钢笔,粉笔要和我们打一辈子的交道。我们拿出半年或一年的时间来潜心练字,是非常有必要的。

学习硬笔书法需要注意的几个问题: 1.首先是要有毅力和恒心 2.要改变不良的书写习惯

3.要多看多比较,提高鉴赏能力,提高学习兴趣 4.要科学的选贴

5.要保质保量地完成课后练习。

(三)笔画的写法,形状,及例字

长横的用笔要强调两头重,中间轻,略弯;左低右高。

常见病:太弯;僵硬;过平;太斜;顿笔过重。短横和长横凹凸方向相反。常见病:太弯;过平;太斜;顿笔过重。

垂露竖:所有的汉字左侧的竖都是垂露竖。悬针竖:大多数汉字最后一笔的竖,收笔不可太细、过长。

斜撇和斜捺对讲,一是上重下轻,后者是上轻下重。

“捺”的收笔要强调捺角平出。

直横:介于短横和长横之间的横,左低右高;中间不弯。平撇:和短横相象,但书写方向相反,平撇收笔露锋。强调角度不能太斜。竖撇:一定不能写成斜撇。它是上半段直,下半段微微撇出,中间不能打折

二、教师辅导,学生练习

第二课部分楷书笔画的写法(1)

教学目的:通过本次课的教学使学生掌握这一部分笔画的写法及用法

课程类型:理论知识的传授和具体的辅导 板书设计:提纲式 教学方法:讲解,辅导 教学过程:

先找4名同学到台前写粉笔字 全 木 斤 目 来 慢 走 少 再找几名同学到前台为他们打分 再找学生讲解 最后老师总结

一、讲解:

竖长撇和斜长撇写法不一样,用法也不一样,但一般较容易混。

竖长撇 ——上半段直的,下半段弯得大。

斜长撇 ——上半段斜的,和斜撇像,比斜撇弯。

横折撇:要强调横如果长,撇是斜长撇。例字:支、叉

横如果短就写成斜撇。例字:登、察 横折(1)是斜的,注意斜的角度不能太大或太小。例字:口、田

长捺:也是轻起笔,重行笔,斜度比斜捺略缓。横折(2)强调折下来的竖一定是垂直的,不可偏斜。例字:目、国

侧点:是上轻下重

撇点:是上重下轻

垂点:是上轻下重,通常用在字的左侧。

垂点很多人总习惯写成撇点。如:宫,快,心等字,讲课时要强调。

二、教师辅导,学生练习

第三课部分楷书笔画的写法(2)

教学目的:通过本次课的教学使学生掌握这一部分笔画的写法及用法

课程类型:技法的传授和具体的辅导 板书设计:提纲式 教学方法:讲解,辅导 教学过程:

先找4名同学到台前写粉笔字 大 少 中 走 目 叉 米 快 再找几名同学到前台为他们打分 再找学生讲解 最后老师总结

一、讲解:

长点:要上轻下重,不可太弯也不能太直。

横折折撇(1)和(2)要强调中间的折。写“走之旁”的字中间一定要圆转; 写带“建字底”的字时中间一定要打折。横钩是一个长横和小撇点的组合。经常出现的错误写法是:

横太斜;横太弯;出钩角度不对等。

竖钩:重点强调出钩时底部略往左下顿,顿得大或不往左顿效果都不好。

弯钩,卧钩,斜钩,一般都容易写成太弯的钩或太直的钩,有时还容易打折,讲课时要多提醒。

竖弯钩分段讲,1.竖要斜;2.转折要圆转;3.底线总体是平弧,不能上翘或下落;4.要出钩时上翘;5.出钩要小,朝上,不可偏左偏右。

二、教师辅导,学生练习

第四课部分楷书笔画的写法(3)

教学目的:通过本次课的教学使学生掌握这一部分笔画的写法及用法 课程类型:技法的传授和具体的辅导 板书设计:提纲式 教学方法:讲解,辅导 教学过程:

先找4名同学到台前写粉笔字 代 进 建 实 水 子 光 再找几名同学到前台为他们打分 再找学生讲解

最后老师总结一讲解:

横折弯钩(1)是短横和斜钩的组合 横折弯钩(2)是短横和竖弯钩的组合

这两个笔画写法不一样,用法也不一样,不要写混。横折弯钩(1)例字:凡、飞 横折弯钩(2)例字:

九、旭

横撇弯钩(1)要强调在左侧要小,要靠上; 横撇弯钩(2)在右侧要大,靠下。两个钩写法基本一样。

1.横不要弯;2.撇也不要弯;3.弯钩一定要弯、要斜;4.钩要大。横撇弯钩(1)例字:队、阳 横撇弯钩(2)例字:都、部 横折钩(1),(2),(3)(1)要强调折下来一定要斜;例字:刀、力

(2)要强调折下来一定要直;例字:月、用

(3)要强调折下来上半段要直,下半段自然稍弯。

三个笔画写法不同,用法不一样,千万不能混写。

横折折折钩(1),(2)名称一样,写法不一。前者强调折大一些,后者强调一定要折得小。

横折折折钩(1)例字:场、扬 横折折折钩(2)例字:扔、秀 二,教师辅导,学生练习

第六课硬笔楷书的结构(1)

教学目的:通过本次课的学习使学生掌握汉字结构的一些基本原则和规律并能运用这些理论知识去指导书写楷书

课程类型:理论知识的传授和具体辅导 板书设计:提纲式 教学方法:讲解,辅导 教学步骤:

一、讲解

1.找四名同学到讲台前写8个粉笔字 衣 微 地 医 女 酒 没 红 2.找3~5名同学当评委,打分 3.找1~2名同学点评 4.老师总结

楷书结构为历代书家所重视。唐代欧阳询总结的《结体三十六法》明代李淳有《大字结构八十四法》清代黄自元的《间架结构九十二法》等等,这些对人们尽快地掌握汉字楷书的结构规律,有着积极的指导意义。

由于相隔年代久远,有好多的繁体字,异体字现在已经不用。有的结字规律套用现代的汉字已不现实,所以我们在总结前贤好的经验基础上,屏除一些现已不实用的规律,梳理一些能帮助我们写好现代简化字的一些规则和方法来指导我们书写规范的汉字。

这其中有的规律性非常强,有的结字规律则稍弱些。比如:偏左结构的字力,刀,母等不管是单独写还是在合体字里,百分百地都是这种形态,但上盖下结构;官,室,富,等字都是如此,如果帽盖儿底下有撇捺或竖弯钩就不一样了。我们在讲授过程中,一定细化这些规律,让学生写字能够“有法可依”“有章可循”。

以斜取正的字要强调角度,不要“太正”或“太偏”。上盖下结构的字上宽下窄的比例要合适。“帽盖”太大或过小都不妥。

上小下大结构,一般常规是笔画少,结构小要写得小点,但要因字而异,如:“口和曰”曰显然要比口大些,但和其他结构比,它也经常是小结构。

上下相同要强调“上小下大,上收下放”

左右相同要强调“左小右大,左偏右正”

品字结构要强调“上居中,下对称”

左窄右宽所函盖的汉字最多。左小右大强调“左靠上”

上中下相等:是上中下各占1/3;但左右要参差。

左中右相等:是左中右各占1/3;强调一定不写扁;上下参差。二 教师辅导,学生练习

第七课硬笔楷书的结构(2)

教学目的:通过本次课的学习使学生掌握汉字结构的一些基本原则和规律并能运用这些理论知识来指导书写楷书。

课程类型:理论知识的传授和具体辅导 板书设计:提纲式 教学方法:讲解,辅导 教学过程:

一、讲解

1.找4名同学到讲台前写8个粉笔字 万 窗 晨炎 森 绿 峰 谢

2.找3或5名学生当评委,打分 3.找1~2名学生点评

二、教师总结

两肩结构是上宽下窄,左右角度相等,左短右长。

下托上:凡带“心”“皿”字底的字大多是上窄下宽。上大下小的字和上小下大的字是相对的。道理是一样的。

左右相等结构是指左右两个结构的宽大约各占1/2但要强调绝大多数这类结构的字上下不是齐平的,是参差的。

左宽右窄的字通常都是左边结构笔画多,结构大,右边笔画少,大都有长竖或竖钩。左大右小和左小右大是相对的,小结构在右侧都是靠下。上中下不等:一是要写出参差关系,二是比例要合适。左中右不等:结构最容易写得扁宽,而这个类型的字大多是方块字;二是一定要写出三个结构的上下参差关系。

第八次课硬笔楷书的结构(3)

教学目的:通过本次课的学习使学生掌握汉字结构的一些基本原则和规律并能运用这些理论知识来指导楷书的书写

课程的类型:理论知识的传授和具体辅导 板书设计:提纲式 教学方法:讲解,辅导 教学步骤:

一、讲解

1.先找四名同学到讲台前写8个粉笔字

雨 蓝 蜜竹 鲜 都 爱 狮 2.找3~5名同学当评委 3.找1~2名同学点评

二、老师总结

包围结构的字分半包围和全包围两部分。总体要求是:被包围部分要大小适中。包围部分都不可过紧,过松或过偏。

左上包右下,笔顺全都是先写包围部分,再写被包围部分。左下包右上,除“走之底”“建字底”外,其余的字都是先写包围部分。这一类字底下的捺大都应该比上面被包围结构长出个捺脚。

上包下结构,笔顺也都是先写包围部分。框里的结构千万不要靠下。长框结构包括国字框的字要强调右侧的竖底下一定要长出一段 方框和扁框一定要上宽下窄,不可上下一样宽。左上包右下,笔顺能复杂些

左包右,要强调竖是直的;字型是长的。

下包上,要强调竖是斜的;上宽下窄,左短右长。

第九课硬笔楷书的结构(4)

教学目的:通过本次课的学习使学生掌握汉字结构的一些基本原则和规律并能运用这些理论知识去知道书写楷书

课程类型:理论知识的传授和具体辅导 板书设计:提纲式 教学方法:讲解,辅导 教学过程:

一、讲课前找几个学生到讲台上用粉笔写楷书,按照老师讲过的结字规律去写;然后再找学生去当评委,指出字的优劣;再找学生当场讲评,最后老师总结。

讲解:捺在字的左侧一定要变成侧点或长点(因笔画长短而异)。

有中线(竖,竖钩,弯钩)的对称撇捺一定要高于中线的最底端,并且要对称。有中线的对称点同样。

上一篇:思想工作总结下一篇:动漫社社长述职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