息烽集中营心得

2024-04-19

息烽集中营心得(通用11篇)

篇1:息烽集中营心得

参观息烽集中营心得体会

2012年6月2日,我有幸参加了学院组织的息烽集中营的红色之旅,接受了革命传统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的洗礼。其中红与黑的斗争异常的激烈,革命烈士们坚贞不渝的信仰更让我感动,国民党的非人折磨手段则让我更加愤慨,而就是这一墙之隔,注定革命烈士们将流芳百世,永存人生,而国民党的左翼积极分子注定遗臭万年,永远被人唾骂。

息烽集中营是国民党政府利用一所地主的园林改造而成,是抗日战争时期国民党军统局设于西南大后方三座秘密监狱中规模最大、等级最高的一所,对内称“大学”,与其齐名的还有重庆白公馆-中学,和重庆望门龙看守所-小学。内部之间的转监称为升学,如果被残害死在监狱内,称为留学。在这里先后关押了中共党员、爱国民主人士、爱国将领等1200多人,屠杀和折磨致死600多人,400多人下落不明。这里的犯人大多是被视为“情节严重的政治犯”,如杨虎城及其家人、罗世文、许晓轩、宋绮红全家和韩子栋等知名共产党员和其他爱国人士。一座座土色的碉堡,黑漆漆的了望塔,若隐若现的射击孔,不免使人顿感阴森和恐怖。在一排布满铁丝网的高墙下,几个漆黑的哨兵楼依然矗立,仍可以想象出当年那三步一岗,五部一哨的骇人场面。只要犯人一旦被关进来,注定无法活着走出去。

走进集中营,“抬起头来”四个大字就呈现于我们的眼前,它是国民党对共产党人的一种“洗脑”策略,意为“抬起头来觉悟才有新生”,可他们殊不知我们共产党人那坚定不移的爱国信仰是不会被任何因素所动摇,他们的任何威逼行为都是无济于事的。往前走迎面看到的是以“忠孝仁爱,信义和平”八字命名的监狱,被他们美其名为“忠斋”、“孝斋”、“仁斋”等等。其中“义斋”为女监狱,这里曾留下了“小萝卜头”玩耍和传递信息的身影和足迹。更让人难忘的是,是被称之为“猫洞”的地方,里面的刑具令人发指,披麻戴孝、老虎凳、辣椒水,关水牢,吊囚笼。看着这一幕幕,我们仿佛看到了革命烈士当时所受到的非人折磨,感受到了那个年代的腥风血雨。当听到讲解员讲到“披麻戴孝”的这种刑法时,我们的眼前呈现一副血淋淋的场面,刽子手们用辣椒和辛辣物品涂抹在已打得皮开肉绽的革命者身上,再用纱布紧紧缠绕抛置于烈日曝晒,过了多天后,当纱布与肉长在一起时再一层层剥开……讲解员讲着,我们却无法再看下去,听下去,因为我们的心脏不能承受这残酷刑罚的描述。我们不禁要扣问:在自由和信仰面前去选择怎样的路。我们知道没有信仰的人生如同行尸走肉,可没有自由的人生呢?不愿去想,望着林间或浓或淡的雾气,心遽然紧的不能再紧,呼吸有点困难,一直生活在太平盛世,充分享受自由和阳光的我们无法承受这种压抑,随着那人流向前走,向前走。他们和我们一样,都有着一腔热血和远大的理想抱负,都有着对未来的美好憧憬,但他们有着对中国共产党的坚定信仰,也深知革命就会有流血牺牲,当他们入党的时候或走出革命这一条路时,他们就作好了为国为民牺牲的准备。正是因为有了他们怀抱着主义、理想和必胜的信念,在非人的折磨和血腥的屠刀面前没有屈服,才换来了我们今天的小康生活和现代化建设。所有的这些,都让我们心如刀绞,身上泛起一阵阵寒意。在“大学”内的一个面积不大的人工湖,周围林木葱葱。湖中所立石碑,是当年特务头子戴笠的手迹:“无霹雳手段,不显菩萨心肠”,提醒着我们在这枝蔓下的罪恶!

看了很多的图片,听了很多的故事,参观了一个个牢房,留下了一串串足迹。每一个革命先烈的影子都浮现在了我们眼前,每一段写满了不屈和抗争的历史都被我们铭记和回味,老虎凳,辣椒水这些灭绝人性的刑讯;关水牢,吊囚笼这些丧尽天良的暴行。给我们留下的更多的不仅仅是对先烈们的盲目崇敬,更多的是对我们自己当今的信仰和未来生活的冷静思考。

走出集中营回头看,先烈们的英雄事迹时时刻刻提醒着我们要珍惜现在的幸福生活。我们现在的安定,和谐的社会局面,都是当年的先烈们抛头颅洒热血所换来的,先烈们当年毅然决然的舍去自由、舍去生命,为的就是现在的安定团结,我们要谨记先烈们的事迹,好好学习,好好生活,脱离低俗,全心全意的为人民服务。当想到我们的小烈士小萝卜头,才八个月大的时候就就随父母被抓到狱中,一起和妈妈住在“义斋”中,一直到四五岁都还没见过男牢中的父亲,由于长期营养不良是他的身体长的头大身子小,面黄肌瘦,因而难友们都疼爱地叫他“小萝卜头”。当听见解说员说小萝卜头还没到九岁就被特务分子杀害时,心情很难过。国民党特务对共产党人的非人虐待、折磨又一次的震撼了我的心灵。我们现在生活环境是当时小萝卜头的上百倍甚至上千倍,而我们又有多少同学好好的利用了这么一个好的生活环境呢?利用这么好的一个环境我可以做很多有利于国家有利也有社会的事!作为学的我们现在的任务是好好学习,因此我们更应该珍惜先辈们用热血换来的美好的生活环境来好好学习!

当今的时代是很多人的人生都是在一条平淡的轨迹上行走,最需要的但却是最缺少的恰恰是先辈们的这样一种精神,一种境界。创业难,守业更难。如今在这个和平年代里,作为一名共产党员,有着什么样的使命感,应该坚持怎样的党性,应该保持一种怎样的作风,这其实是一个摆在每一个共产党员面前亟待解决的课题,也是我们当前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值得深深思考的课题。

通过参观,我们再次重温了党的伟大历史,当我们站在“猫洞”外,遥想昔日的烽火与韬略,思考明日的危机与锦绣,我们的心为再一次受到震撼,更加深了对革命先辈的崇敬之情,并从中受到了新的启发和教育,我们的内心有了更进一步的升华和提高。“在屠刀面前没有屈服,在危难时刻挺身而出”这就是中国共产党员的精神。作为一名即将要成为共产党员的学生,我们要牢记党旗下的誓言,继承革命先辈的遗志,发扬革命先辈的优良传统,克服困难,艰苦奋斗,以更加饱满的精神状态投身于本职工作中去,让“息烽精神”永远发扬在我们的工作岗位上,表现出一个共产党员应有的作风和气魄。

篇2:息烽集中营心得

心得体会

2011年6月17日,09化生学院的党员和预备党员,加上老师和同学四十多人,怀着对革命先烈的崇敬之情,在卢军书的带领下,我们坐着校车从贵州师范学院出发,经过一个多小时,来到了息烽县城南6公里的阳朗坝息烽集中营革命历史纪念馆参观。这里曾是闻名中外的原国民党军统局在抗日战争时期设立的全国规模最大、等级最高的一所秘密监狱旧址所在地。

踏着石板路向里走不远,是一个面积不大的人工湖,周围林木葱葱。湖中所立石碑,是当年特务头子戴笠的手迹:“无霹雳手段,不显菩萨心肠”,提醒着我们在这枝蔓下的罪恶。

国民党军统共设三所秘密监狱,贵州息烽、重庆白公馆和渣滓洞,而其中规模最大、管理最严、关押人员“级别”最高的就是这息烽监狱。军统特务将重庆望龙门看守所称作“小学”,将重庆白公馆、渣滓洞监狱称作“中学”,息烽集中营则被称为“大学”。“案情” 重大的革命志士从“小学”转囚于“中学”,再进一步转囚于“大学”,特务们称之为“升学”。若是惨死狱中,则称之为“留学”。

一座座土色的碉堡,黑漆漆的了望塔,若隐若现的射击孔,不免使人顿感阴森和恐怖。在一排布满铁丝网的高墙下,几个

09生物教育(1)班 何友 2 漆黑的哨兵楼依然矗立,仍可以想象出当年那三步一岗,五部一哨的骇人场面。监房按“忠孝仁爱,信义和平”八字命名,称为“忠斋”、“孝斋”、“仁斋”等,其中“义斋”为女监狱。1946年7月,杨虎城将军与夫人谢葆真、幼子杨拯中、幼女杨拯贵一家,曾在这里关押了三个月。后来被转到息烽玄天洞被关押了八年。

位于半山腰的猫洞是一个隐藏在地面下的溶洞,山民们曾看到老虎藏身其中,因当地称老虎为猫,所以叫猫洞。集中营建立后发现在猫洞里审讯革命者无论怎样施刑,再大声,再撕心裂肺的叫声也传不出去,成为在革命者身上检验他们发明各种刑具优劣的最妙的场所。息峰集中营失踪的革命者有数百人,据说大多是在这里审讯时被折磨死后就地埋在洞里。

看了很多的图片,听了很多的故事,参观了一个个牢房,留下了一串串足迹。每一个革命先烈的影子都浮现在了我们眼前,每一段写满了不屈和抗争的历史都被我们铭记和回味,老虎凳,辣椒水,点天灯,披麻戴孝,打针等这些灭绝人性的刑讯;关水牢,吊囚笼这些丧尽天良的暴行。给我们留下的更多的不仅仅是对先烈们的盲目崇敬,更多的是对我们自己当今的信仰和未来生活的冷静思考。

走出集中营回头看,革命先烈们的英雄事迹时时刻刻的提醒我们要珍惜现在的幸福生活。我们现在的安定,和谐的社会

09生物教育(1)班 何友 3 局面,都是当年先烈们抛头颅洒热血所换来的。先烈们当年毅然而决然的舍弃自由,舍弃生命,为的就是广大的人民大众,为的就是现在的安定团结。我们要谨记先烈们的事迹,好好学习,好好工作,好好生活,做一个为人民服务的人。

当今的时代是很多人的人生都是在一条平淡的轨迹上行走,最需要的但却是最缺少的恰恰是先辈们的这样一种精神,一种境界。如今在这个和平年代里,作为一名预备共产党员,有着什么样的使命感,应该坚持怎样的党性,应该保持一种怎样的作风,这其实是一个摆在每一个预备共产党员面前亟待解决的课题,也是我们当前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值得深深思考的课题。

通过参观,我们再次重温了党的伟大历史,当我们站在“猫洞”外,遥想昔日的烽火与韬略,思考明日的危机与锦绣,我们的心为再一次受到震撼,更加深了对革命先辈的崇敬之情,并从中受到了新的启发和教育,我们的内心有了更进一步的升华和提高。“在屠刀面前没有屈服,在危难时刻挺身而出”这就是中国共产党员的精神。作为一名预备共产党员,我们要牢记党旗下的誓言,继承革命先辈的遗志,发扬革命先辈的优良传统,克服困难,艰苦奋斗,以更加饱满的精神状态投身于本职工作中去,让“息烽精神”永远发扬在我们的学习、工作和生活中,表现出一个共产党员应有的作风和气魄。

篇3:参观息烽集中营

进入息烽集中营,首先进入眼帘的是为纪念张露萍、车耀先、杨虎城等七位先后关押在这里,并被国民党反动派秘密处决的烈士的雕像,他们表情凝重,从容不迫,昂首挺胸。

我们先参观图片区,这里陈列着黄显声、罗世文等许多先烈们的生前照片、诗词和遗物。还仿制了一些当时所用刑具的图片,有老虎凳、钻刺指甲、开水烫等。“钻刺指甲”是将人捆在木柱上,双手合十紧缚,用锥子从指尖钻进去。“犯人”晕厥后,用冷水喷醒再钻。展厅里最引起我注意的是仿真建造的关押小萝卜头的场景,在阴暗潮湿的囚牢中,穿着破旧的小萝卜头,双手紧紧攥着木牢门,仰着头向外张望着,眼中充满了渴望得到自由的神情。听导游讲了小萝卜头的故事后,我对小烈士更加佩服了。最后,我在烈士缅怀厅给小萝卜头献上了一朵白色的菊花。

接着,我们随导游来到了集中营里面,这里一共有八栋、四十三间监狱。监房按“忠孝仁爱,信义和平”八字命名,分别称为“忠斋、孝斋……”。“忠斋”是关押发动了 “西安事变”的杨虎城将军的地方,里面阴暗潮湿,没有窗户,异常恐怖。在“和斋”的牢房外面挂着许多刑具,里面用木头又隔成了几个小囚房,十几个人睡在用破草席铺着的石板床上,所有的窗户都封死了,无论天冷天热,每个“犯人”都在里面吃喝拉撒。

在集中营中还有一个深在地下的猫洞,洞口不大。据导游介绍,这里是刑讯“犯人”的地方,在洞内用刑,任你喊破天,外边也听不见。若把共产党人和爱国人士折磨死了就埋在洞底深处。解放后,国家曾两次组织大规模挖掘,终因此洞太深,难度太大未能挖到底。

烈士们用殷红的鲜血和铮铮铁骨为我们换来了今天美好的幸福生活,我被烈士们的英雄事迹和坚贞不屈的精神鼓舞着,因此,我要珍惜现在的美好时光,为建设强大的祖国而努力学习。

指导:李宝玉

篇4:息烽集中营简报10

第10期

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修文县六广中学支部委员会2014年5月26日5月24日,六广中学全体党员干部教职工,到息烽集中营开展党的群众

到达息烽

集中营后,在纪念馆讲解员的带领下,分别参观了纪念馆展厅、集中营旧址,在息烽集中营革命历史纪念馆,大家认真聆听解说员的讲解,仔细观看黄显声、车耀先、许晓轩、“小萝卜头”宋振中等烈士在狱中坚持革命斗争的图片及资料,参观了息烽集中营旧址,深入了解到他们不怕牺牲、英勇斗争的事迹。

通过息烽集中营红色革命基地参观学习,进一步增进全体党员干部职工对党的光辉历程更多的了解,增强党性锻炼,树立了党员干部职工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同时,通过此次活动,还增进了学校全体党员

干部职工的爱国情感,提高了思想政治认识,促进了教师对传统革命

教育基地的新认识、新

理解,为教师抓好教育

教学工作提供了思想保

篇5:参观息烽集中营有感

2012年5月25日,学院思政部和学生处党支部联合组织院团委、院学生会、院社团联合会及各系学生会等,加上老师和同学共四十五人,怀着对革命先烈的崇敬之情,在院党委副书记xxx的带领下,我们坐着校车从黔南职院出发,经过三个小时的路程来到了息烽县城南6公里的阳朗坝息烽集中营革命历史纪念馆参观,这里曾是闻名中外的原国民党军统局在抗日战争时期设立的规模最大、军级最高的一所秘密监狱的旧此所在地,从1938年11月建立至1946年7月撤消,先后关押共产党人、进步人士1220人,数百名革命者为民族解放事业在这里献出了宝贵的生命。

踏着石板路往里走不远,是一个面积不大的人工湖周围林木葱葱,湖中所立石碑是当年特务头子戴笠的亲笔手迹:“无霹雳手段,不显菩萨心肠”。提醒我们在这枝蔓下的罪恶,国民党军统共设三所秘密监狱,贵州息烽、重庆白公馆和渣滓洞,而其中规模最大、管理最严、关押人员“级别”最高的就是这息烽监狱。军统特务将重庆望龙门看守所称作“小学”,将重庆白公馆、渣滓洞监狱称作“中学”,息烽集中营则被称为“大学”。“案情”重大的革命志士从“小学”转囚于“中学”,再进一步转囚于“大学”,特务们称之为“升学”。若是惨死狱中,则称之为“留学”。

一座座土色的碉堡,黑漆漆的了望塔,若隐若现的射击孔,不免使人顿感阴森和恐怖。在一排布满铁丝网的高墙下,几个漆黑的哨兵楼依然矗立,仍可以想象出当年那三步一岗,五部一哨的骇人场面。监房按“忠孝仁爱,信义和平”八字命名,称为“忠斋”、“孝斋”、“仁斋”等,其中“义斋”为女监狱。1949年7月杨虎城将军及夫人谢葆真、幼子杨拯中、幼女杨拯贵一家,曾在这里关押了三个月,后来被转移到息烽玄天洞被关押八了年之久。

位于半山腰的猫洞是一个隐藏在地面下的溶洞,山民们曾看到老虎藏身其中,因当地称老虎为猫,所以叫猫洞。集中营建立后发现在猫洞里审讯革命者无论怎样施刑,再大声,再撕心裂肺的叫声也传不出去,于是改名为“妙洞”,成为在革命者身上检验他们发明各种刑具优劣的最妙的场所。息峰集中营失踪的革命者有数百人,据说大多是在这里审讯时被折磨死后就地埋在洞里。解放后当地政府挖掘了几次,累累的白骨每次让施工人员痛苦不已,无法继续挖掘。

看了很多的图片,听了很多故事,参观了一个个牢房,留下了一步步的足迹,每一个革命先烈的影子都浮现在我们眼前,每一个写满了不屈和抗争的历史事实都被我们铭记和回味在脑海里,听到讲解员讲到老虎凳、辣椒水、点关灯、披麻戴孝、打针等等这些灭绝人性的刑法时,我的眼前呈现一副血淋淋的场面,刽子手们用辣椒和辛辣物品涂抹在已打得皮开肉绽的革命者身上,再用纱布紧紧缠绕抛置于烈日曝晒,过了很多天后,当纱布与肉长在一起时再一层层剥开„„讲解员讲着,我们却无法再看下去,听下去,因为我们的心脏不能承受其他残酷刑罚的描述。我们不禁要扣问:在自由和信仰面前去选择怎样的路。我们知道没有信仰的人生如同行尸走肉,可没有自由的人生呢?不愿去想,望着林间或浓或淡的雾气,心遽然紧的不能再紧,呼吸有点困难,一直生活在太平盛世,充分享受自由和阳光的我们无法承受这种压抑,随着那人流向前走,向前走。

义斋是关押女犯人的地方,在这里我们停留了许久,因为这里曾关押过共和国年龄最小的烈士——小萝卜头。本是只知道糖是甜的,天空是蓝的,生活是快乐的年龄,不知道什么是信仰、主义,他要的只是自由快乐的成长岁月。这样他都不曾得到满足的生活环境。

走出集中营回头看,革命先烈们的英雄事迹时时刻刻的提醒我们要珍惜现在幸福生活的来之不易,我们现在的安定,和谐的社会局面,都是当年先烈们抛头颅洒热血所换来的。先烈们当年毅然而决然的舍弃自由,舍弃生命,为的就是广大的人民大众,为的就是现在的安定团结。我们要谨记先烈们的事迹,好好工作,好好生活,脱离低俗,为人民服务。

通过参观,我们再次重温了党的伟大历史,当我们站在“猫洞”外,遥想昔日的烽火与韬略,思考明日的危机与锦绣,我们的心再一次受到震撼,更加深刻了解了对革命先辈们的崇敬之情,明白了革命先烈们为了维护道义不惜牺牲自己生命都要誓死维护的精神,不成功不惜杀身成仁等之举,此时真正地震撼我的心灵,明白什么叫保守党的秘密,革命先烈的行为已经为我们证实了,并深植入深邃里,我从中感受到了新的启发和教育,我的内心有了更进一步的升华和提高。“在屠刀面前没有屈服,在危难时刻挺身而出”这就是中国共产党员的精神。作为一名共青团员,我们要牢记党旗或团旗下的誓言,继承革命先辈的遗志,发扬革命先辈的优良传统,克服困难,艰苦奋斗,以更加饱满的精神状态投身于本职工作中去,让“息烽精神”永远发扬在我们的学习、工作和生活中,表现出一个共青团员应有的作风和气魄。

篇6:参观息烽集中营感想

5月1日我厂党支部组织全体党员、党员积极分子及管理人员前往息烽集中营,以重温入党誓词的方式展开了一次对党性的教育。一天的息烽之旅行程中,我们游览玄天洞囚禁处、还有被军统称之为“大学”的息烽集中营。

走进息烽集中营,迎面高挂着“抬起头来”四个大字,它是对共产党人和爱国志士实施“攻心”的第一课,意为“抬起头来觉悟才有新生”。息烽集中营本部控制面积占地约0.83平方公里,设监狱8栋43间。监房按“忠孝仁爱,信义和平”八字命名,称为“忠斋”、“孝斋”、“仁斋”等等。“义斋”为女监狱。

息烽集中营也被称为“猫洞集中营”,因为营区内部有一个天然溶洞叫做猫洞,据介绍,猫洞是重禁闭室,洞中有阴森、潮湿的水牢和10多种惨绝人寰的刑具,由于隐蔽性较好,洞内即使发出撕心裂肺的叫声,外面也无法听到。它与望龙门看守所、白公馆监狱统称为国民党军统的三大集中营。而息烽集中营是管理最严、规模最大、杀人关人最多的地方,所以军统内部称之为“大学”。在它设立的7年多的时间里一共关押了1200多名中共党员、爱国人士、爱国将领和其他政治犯,这些人中有600多名被折磨致死,400多人下落不明,幸存者不足百人。

刚踏入这座集中营时,感觉环境还可以:绿树成荫、曲

径通幽,还有一个小小的名心湖。导游告诉我们这里是军警休闲娱乐的场所。真正关押囚犯的地方还在后面。随着越走越深,心情也越来越沉重。这个牢笼在我的眼里变得越来越大,像一个张开血盆大口的怪物,当年有多少中共党员和爱国进步人士,就是在这里被吞噬了生命。这里气氛压抑,即便是今天还是让人喘不过气来。走入当年关押囚犯的地方,整个牢房低矮、潮湿,光线暗淡。那些表面都有些腐化了的木头,把牢房和外面隔离了,也把自由与阳光隔离了。站在赫赫有名的猫洞口,那些锈迹斑班的刑具,用无声的语言述说着当年点点滴滴。这里是军统特务摧残革命志士的人间魔窟,却也是先烈们与特务展开不屈不挠斗争的战场。就是在这里流传着一曲曲可歌可泣的正气之歌,震撼着每一位游客的心。

重温这段历史,除了让我们缅怀先烈,更要像他们一样,坚定自己的理想信念,奋斗不止。我们要继承他们的那种无私无畏勇于奉献的精神,牢记党的宗旨,做好本职工作,用实际行动为复兴中华民族,最终实现党的目标,努力作出自己的一份贡献,以此告慰烈士们的英灵。

篇7:息烽集中营的英雄们

阳朗坝并没有它的名字所展示的那般阳光明朗。

参观完息烽集中营,天气骤变,下起了雷阵雨。息烽集中营革命纪念馆年轻的干部袁萍陪我们在办公室里避雨,轰隆隆的雷声不时响起。

位于贵阳市息烽县以南6公里的阳朗坝,是贵州中部一个偏僻的小镇,四周山峦叠翠、霭雾朦胧。1938年,国民党军统局将一个庞大的秘密监狱——息烽集中营设在这里。虽然黔渝公路从它面前穿过,但因山形掩蔽,路过此地的人,若非有人指点,绝不会知道里面曾是一个秘密魔窟。

1997年,息烽集中营修复后正式向游客开放,袁萍正是那年大学毕业分配到纪念馆的。10多年间,她跟随资料组搜集各种与集中营有关的资料,寻访每一位幸存者,这段隐秘的历史便渐渐走进她的心灵深处。也不知从何时起,她对阳朗坝的“雷雨”有了一种莫名的惧怕。

“他们都说这里的冤魂太多了。”袁萍说着这句话,淡淡的笑容里有一丝不安。

天字号大招牌

“很多人都被这个‘行辕’给误导了,以为这里是办公的地方。”袁萍说。

到息烽集中营参观,游客常常会对营区大门上赫然挂着“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息烽行辕”的招牌疑惑不已。

1938年,日军进逼南京,国民党政府弃祖国大片河山于不顾,却惟独不肯释放坚决主张抗日的共产党员和爱国民主人士。

那年秋末冬初,在漆黑不见五指的夜里,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的王牌汽车队,静悄悄地开进了息烽县阳朗坝。“挤在大卡车里的囚徒们,戴着沉重的手铐、脚镣,手铐还用铁丝穿起来,十个囚徒穿成一串。囚犯们被赶进一片民用房屋里睡下……”息烽集中营的幸存者韩子栋在回忆录中记下了初到息烽的那个夜晚:“粗大的柱子密密匝匝地立在那里。亮光只能从空隙中射进,茶油灯在轻风的吹拂下,晃晃悠悠,影影绰绰。囚徒们在似睡非睡的迷离中,常常把这些大柱子误认作监狱站秘密岗哨的看守……”

韩子栋,小说《红岩》中“疯老头”华子良的原型,他是山东阳谷县人,1933年入党,1934年因叛徒出卖被捕,并被輾转关押于北平、南京、武汉、益阳、息烽、重庆等地的国民党秘密监狱,时间长达14年之久。

到息烽以后,韩子栋才知道秘密监狱对外称作“行辕”,监狱的小头子不称典狱长,对外称行辕主任,对内才是新监主任:看守称“管理员”,犯人也换上了“休养人”的称呼;牢房被称为“斋”,并冠以“忠、孝、仁、爱、信、义、和、平”这些美好字眼。

在蒋介石“息烽行辕”这块天宇号大招牌下,集中营俨然是一个独立王国。

据说,息烽当年是一座仅有2000多人的县城,但在1938年至1946年的8年中,却驻扎了国民党军统特务机关等各类人员15DC0多人,相当于县城人口的7倍多。县城周围设立了军统局办事处、特种技术训练班、军统第二电讯总台等16个特务机构。当时息烽自县长到乡镇长,清一色的都是军统人员,一时成为军统的大本营。

但对那些被关押的囚徒们来说,这里就是一个人间地狱。

人间地狱

息烽集中营营区所占的地盘,原是阳朗坝一个大地主的庄园,四面崇山峻岭,古树参天,路人很难看到其中的建筑。军统进入后,又在原有基础上加以扩建改造,修凿了个人工湖,湖中建有凉亭,一片湖光山色。集中营的围墙之外,架设着密密的铁丝网,安装了电力设备,但围墙之内电灯设备只限于办公处所及交通要道,牢房那边则是黑暗阴森的另一个世界。

爱国将领李济深的秘书李任夫在息烽集中营度过5年苦难的生活。若干年后,在一篇回忆文章中,他将息烽称作“庄园式的大魔窟”。“初来者倘无向导,即在白天,也可能迷失方向。一到晚间,即在内部行动,也有一般的与特别的口令,对答不来,有遭枪杀的危险。”

尤其是自张学良、杨虎城等几位重要政治人物先后囚禁到这里以后,警戒更为森严。营外每一个山头都建有碉堡,日夜守卫。一般老百姓也心中有数,决不敢冒昧进入这个禁区。

1941年,李任夫被解押到息烽集中营时,韩子栋已经在国民党的秘密监狱辗转关押了7年之久。李任夫经常听人指说,某某是“白头公”,后来才明白,“白头公”是指重大的政治嫌疑犯,因无确证,既不能杀,又不能放,成了不决的悬案。韩子栋就是其中之一。

息烽的囚犯只许用号码代名,不准讲出自己的真实姓名。每个人先要过一段单独禁闭生活,才能调到大房去过集体生活。最初和韩子栋同一个牢房的,除了一位第三党人241,杨虎城的副官392(阎继明),多半是特务纪律犯。

“特务纪律犯也是满肚皮牢骚,但是你如果把他们同政治犯一样看待,那你就要上大当的。一些囚犯没有认清这一点,糊里糊涂送掉了性命。”韩子栋回忆道。

一间长不及两丈、宽不及一丈的监房,住17个人,衣食住行吃喝拉撒睡,都在这个狭小的天地里。而且每个监房的窗户都糊得严严的,不仅光线不足,而且空气恶浊,管理员走近门口,多用手巾蒙起鼻子。

囚犯们的伙食也是非常差。韩子栋说,他在宪兵司令部看守所吃的是霉米饭、菜叶汤,在南京吃的是砂子、石头、谷子、稗子“四宝饭”,到了息烽就成了“八宝饭”了。不断有年青少壮的囚犯被肠胃病、痢疾夺去性命。

“说他们是在人间,人间没有他们,说他们是在阴曹地府,阎王爷也断然否认!这是一个人间绝无,阴曹也没有的‘秘密世界’。”韩子栋回忆道。

“升学”与“留学”

每年4月1日前夕,都是息烽囚徒们最恐怖的日子。

“四一”是军统前身特务处成立的时间,戴笠会一面释放一批可以释放的人,一面处决一些认为该杀的人,作为庆祝这个日子的行动。韩子栋说,“每次戴笠将来未到时,内外警卫加严,整个监牢如临大敌,犯人连窗外都不准张望。”

往往戴笠一到,即有不经审讯立即处死的人。这种紧张情绪,一直要到戴笠离去以后,才慢慢平静下来。

不过,与死亡相比,囚徒们“活受罪”的日子更不好过。

息烽集中营的另一个名字叫“猫洞集中营”,是因为集中营的审讯室和行刑处都设在一个被称为“猫洞”的天然溶洞里。这个溶洞有百米深,相传曾有老虎出没,当地人把老虎称为大猫,便将溶洞称为“猫洞”。

据说在洞内用刑,无论发出怎样撕心裂肺的喊叫,洞外是一点也听不见的。所以第二任主任周养浩上任后,就把猫洞取名为“妙洞”。

在“猫洞”里被折磨至死的犯人,常被随即掩埋在洞底。解放后,人民政府挖开被国民党特务封死的猫洞,发现了无数烈士的遗骨。至今人们无法统计,在这个

溶洞里,有多少革命先烈被杀害。

息烽集中营在军统内部被称为“大学”,而重庆的白公馆监狱和望龙门看守所则被称为“中学”和“小学”。凡被送到息烽集中营的“政治犯”,军统内称之为“升学”。凡是升到这里的囚犯,都作了随时“留学”的思想准备。“留学”,是被处死的代名词。

集中营里杀人通常都是夜里执行,因此,每个人一到夜里,就提心吊胆怕被提审。在被提审人未回来之前,同室难友都在紧张的心情下等待着。如果久无消息,心惊胆颤之余,就只有悲愤交集、凄然无语了。

军统的刽子手,不只以杀人为职业,而且以杀人为娱乐。“他们对于死刑的执行,事前绝对秘密,事后则随便谈论,如何杀法,也说得有声有色。我从他们那里听到,杀人方法经常采用的是三种:即枪决、棒杀、活埋,而以枪决者为多。枪决又有‘快板’与‘慢板’之别……”李任夫写道。

在首任主任何子桢管理时期,犯人放风时被驱赶进大木笼里面。久不见阳光的囚犯,经不住风吹日晒,常有晕死过去的,但死者仍然是站立着,因为木笼里面人挨人,人挤人,每个犯人只有立锥之地。

何子桢的百般酷刑把息烽集中营变成了一个货真价实的活人墓。在国民党秘密监狱的14年,韩子栋从来没听说过哪個共产党员被判决过。“息烽监狱没有放过一个暴露共产党员身份的囚徒,没有,一个也没有!这是个死牢!”

如今,在息烽集中营旧址,仍能看到当年的刑讯室——“猫洞”,放风时的木笼,和围绕四周的“铜墙铁壁”。“天堂地狱,惟人自择”;“迷津无边,回头是岸”……墙上的感化标语,仍静静地诉说着那段血腥的历史。

不屈的抗争

由于政治犯的反抗,狱内风波迭起。戴笠惟恐影响军统名声,难以收场,遂于1941年将何子桢免职,改由“面善”的周养浩接替息烽集中营主任一职。

周养浩一上任,就打出“改革狱政,建设新监”的旗号,并提出“监狱学校化”、“监狱劳动化”的口号,一反何子桢的高压残暴之道,摆出一副“开明管理”的面貌。

于是,“修养人”每天可“散步”1小时,后来又改为上、下午各1小时,最后白天斋房门也不关了,可以在院子里自由活动。房间的窗户尽量多开,伙食虽始终未搞好,但比何子桢时强多了。

“实行‘新政’以来,我整日晒太阳,已经晒得成了‘黑人’,我的风湿病、皮肤病都因为经常实行日光浴的关系,渐渐痊愈。”这是韩子栋健康恢复的开始。

周养浩还将全监的犯人组织起来,参加生产劳动。集中营建了十几个生产单位:印刷所、缝纫部、雕刻部、木工部、泥工部、草鞋部、洗衣部……同时还直辖汽车运输队和消费合作社。没多久,息烽主任就成了军统内部人所共羡的肥缺了。

据李任夫回忆,集中营规模一再扩张,“有可容几千人的大礼堂,以及大小教室、大操场、球场、合作社、菜圃等,五花八门。监牢部分经常可住几千人之多,但仍时有人满之患,又屡加扩建。”

1941年,罗世文、车耀先、许晓轩、宋绮云、张露萍等政治犯从重庆押解到息烽。罗世文被捕前是中共四川省委书记、抗战时期八路军驻成都办事处主任,新华社分社社长。他和韩子栋关在一个牢房。

罗世文的到来,成为韩子栋狱中生活的一个转折点。他对韩子栋讲了抗战爆发后,全国青年向延安去的热烈情形、红军的现况等等。几天的谈话,点燃了韩子栋的希望,他开始以一种新的心情来对待狱中生活。

在罗世文的领导下,监狱成立了秘密党支部,罗世文任支书,车耀先和韩子栋任支委。车耀先还争取了被特务抓来做杂役的贫苦农民杨文富替他们在牢房之间传递信息,开展统一斗争。不久,宋绮云、许晓轩、张露萍等政治犯也加入了狱中支部。

针对周养浩宣布的“狱政革新”计划,狱中秘密支部进行了研究,决定将计就计,把敌人的“狱政革新”变成迷惑敌人、团结朋友、了解情况、改善处境、锻炼身体、开展斗争的机会,动员大家去参加各种活动。

站在监狱长(主任)的位置看,周养浩觉得政治犯并不比贪污、小偷、开小差的小特务更使他担心,因为思想犯都是有知识的,能衡量利害的,不会因一时感情冲动胡闹乱干。这也是他一再声明同志(特务纪律犯)、非同志一样待遇、不分彼此的原因。

“我们这批政治犯,在不损害我们思想信仰的原则下,获得了足够的空气,充分的阳光、运动、工作,使很多人的身体渐渐好起来。”韩子栋回忆道,“我们也得到了公开的或秘密的看报纸杂志的机会。最幸运的还是布置好了通信的方法。”

253号妈妈张露萍

1945年的春天来了,全世界都感受到这个春天带来的曙光:反法西斯战争胜利在望!第二次世界大战即将结束,中国历时8年的抗日战争即将胜利!息烽集中营的政治犯也同样看到了胜利的曙光。但他们清楚地知道,抗战胜利绝不等于他们个人厄运的结束。

果然,在抗战胜利前夕,蒋介石派军统特务头子戴笠来到息烽集中营。戴笠向周养浩传达了“蒋委员谕示”赶在战争结束之前,对集中营全部犯人进行一次清理。

1945年7月的一天,张露萍刚过24岁生日,就和张蔚林、王锡珍、冯传庆、陈国柱、杨洗、赵力耕等6人一起被押出集中营。特务告诉他们去重庆,但车至离阳朗坝数里的快活岭,他们全部遭秘密屠杀。

张露萍是1939年接受南方军事组派谴,打入国民党军统局里电讯总台的地下党员。她在电讯总台组织了军统局内的7人特别支部,为中共获取了军统局电讯总台人员的全部名单、军统局各处电台的呼号与波长等大量机密情报,像一把戳入国民党心脏的尖刀,搅得国民党上下惶惶不可终日。1941年,张露萍等7人全部落入戴笠的魔爪之中。

半个世纪后,一位作家在成都中国科学院生物研究所职工宿舍采访了息烽集中营最年轻的幸存者孙达孟。在集中营跟“253号妈妈”张露萍一起度过的4年铁窗生涯,让已年过花甲的孙达孟铭记了一辈子。

孙达孟出生在重庆渣滓洞监狱里。随父母到息烽集中营时,她刚刚过了一岁,呀呀的叫声,灿烂的笑容,让牢房里一下子充满生机和欢乐,难友们欣喜地叫她“监狱之花”。

刚到息烽时,孙达孟的身子比只猫大不了多少,哭起来几乎听不见声。妈妈告诉她,是露萍阿姨花钱请看守买了只鸡炖汤给孙达孟补身子。贵州太阳稀罕,只要太阳出来,露萍阿姨就将孙达孟抱到院子里。不到半年,孙达孟就长结实了,脸上有了血色,能独立行走,能大声哭,也能高声笑了。

“妈妈还告诉我,我说话也晚,一岁多了还只会呀呀地叫,像个小哑巴。忽然有一天,我跟着小萝卜头清清楚楚地喊了声‘253号妈妈’,露萍阿姨惊喜地看着我,然后就把我高高地举起来,在牢房里一面转圈子一面欢呼:‘我有女儿啦,监狱之花就是我的乖女儿!’”

3岁后,孙达孟就有清晰记忆了。她

记得息烽集中营的冬天特别难熬,露萍阿姨用被子把她和小萝卜头围起来,讲故事给她们听。张露萍牺牲时,孙达孟已经5岁,她曾经无数次哭着喊着:我要253号妈妈!我要253号妈妈!

逃出魔窟

解放战争开始了,国民党在广西败退,又准备放弃贵阳。戴笠路过息烽,命令集中营急速搬家。

1946年夏,被关在息烽集中营的数十名重要政治犯,被转移到重庆“渣滓洞”。不久,罗世文、车耀先被秘密杀害。韩子栋和宋绮云、许晓轩等人又被转押至白公馆。

随着人民解放军转入战略反攻,越来越多的共产党人、革命志士被秘密杀害,形势越来越严峻。狱中地下党支部根据情况认为,集体越狱很难,于是做出“逃出一个是一个”的决定。

為迷惑敌人,韩子栋借一次刑场“陪斩”受到惊吓装成了疯子,从此神情呆滞,蓬头垢面,无论刮风下雨,总在白公馆放风坝里小跑。特务看守叫他“疯老头”,对他也比较放心,常常让他随看守所的采买当挑夫,去磁器口镇上买菜。

1947年入夏,狱中党组织研究决定,让最有条件的“疯老头”韩子栋先行出逃。“小萝卜头”的妈妈知道后,用旧布给做了一件衣服和一个白布口袋,叫“小萝卜头”送给韩子栋。看到针线缝里有血迹,韩子栋的眼泪唰地流下来。

韩子栋是在息烽集中营认识“小萝卜头”一家的。“小萝卜头”是宋绮云的儿子,学名宋振中,因头大身细,像在砂砾乱石中生长的小萝卜头,因此得了这个外号。他和父母一起被捕时,还是个婴儿。

宋绮云一家被杀害时,“小萝卜头”只有9岁,他短暂的一生都是在监狱中度过,不知道监狱以外的天地。在息烽集中营,他们一家是被分开关押着的,“小萝卜头”和妈妈被关在山坡上“义斋”女牢。

“小萝卜头”到了上学的年龄,几经斗争,监狱同意在男监里找人教他。“小萝卜头”的第一个老师是罗世文,罗世文牺牲后,他又跟着黄显声学习。他趁上课的机会,在监狱里传递了不少信息。

1947年初秋的一天,韩子栋抓住机会,趁外出采购时逃跑了。靠着天天在白公馆跑步的锻炼,他日夜兼程,经过45天的长途跋涉,终于到达了解放区。当他终于找到党组织时,竟激动得语无伦次。

逃出魔窟后,韩子栋多次深情地谈到了“小萝卜头”这位在狱中传递情报的“老战友”。“他年龄小,这不假,但他在监狱里关了8年。更主要的他是我们党在这特殊环境下培养出来的可靠的秘密小交通员,他在监狱里所做的工作也是其他人无法代替的。他的事迹在中国、在全世界都是惟一的。”

阳朗坝的忠魂曲

“我们请他们(幸存者)来,他们都不来。”袁萍对记者说。

对幸存者来说,息烽集中营是一段无法抹去的阴影。苦难的战友、凶恶的敌人、残酷的刑罚……几十年来,噩梦始终萦绕着他们。

“当我想到最痛苦、最悲惨的地方,有好几次不能不放下笔,跑到河边上,默默地看那流水,一阵突然的愤怒,想把那河抓起来摔到天的那边去!”韩子栋这样写道。

韩子栋的女儿韩秀融记得,爸爸对炒菜的声音和弄钥匙的响声特别敏感和厌恨。听到菜放到热油锅里发出的吱吱声响,爸爸的头发、汗毛都会竖起来。这种声音使他回想起当年敌人对他用刑的情景,心里很不是滋味,饭也吃不下去。“有一次,爸爸非常生气地把一串钥匙从弟弟手里夺去,因为弟弟玩钥匙的叮当响声,让他想起监狱看守开牢门拉他或别的难友去审问、受刑甚至枪杀的情形。这使他很难受,往往要过好几天才会不想。”

1958年,韩子栋调到贵阳工作期间,重访了息烽集中营旧址,去“猫洞”凭吊自己死难的战友们。

当年的秘密监狱早已面目全非,军统修建的牢房早已了无痕迹,只剩下一片破旧的民居。“谁会知道,这些破烂的土屋,竟是一个时代真正面貌的历史见证?”韩子栋说。

据说,当年蒋介石选择息烽关押共产党人和革命志士,就是为了在这里“熄灭革命烽火”。但是,他的意图不仅没有实现,反而被共产党人和革命志士改写成一段可歌可泣的抗争史。

篇8:《息烽集中营》读后感作文

《息烽集中营》读后感

以前有许多革命者在战场上、监狱中牺牲了,可他们的爱国精神永远留在人民的心中,永远是我们的骄傲和榜样,《息烽集中营》读后感作文。在《息烽集中营》一书中,就记录了这么一批革命者。

息烽集中营是抗战期间国民党军统局设立的一所用以关押共产党人、抗日志士、进步和爱国人士的秘密监狱,是当时军统所设的三所秘密监狱(望龙门监狱、白宫馆监狱、息烽集中营)中规模最大,管理最严,等级最高的一所。

息烽集中营距贵阳64公里,地处息烽县城6公里的阳郎坝猫洞,所以又习惯地称为猫洞集中营。我无法想象许许多多革命者就牺牲在这里。

在息烽集中营里,先后关押了共产党员、爱国人士、进步青年等各类人员1220余人,杀害和折磨致死600余人。敌人用尽了各种折磨的手段:灌辣椒水、钻刺指甲和上电刑等······受刺指甲刑时,全身捆在木柱上,双手合十紧缚,用锥子从指尖钻进去,晕厥后,用冷水喷醒再钻,读后感《《息烽集中营》读后感作文》。

共产党人在狱中还建立了秘密党支部,以罗世文、车耀先、许晓轩等同志为核心,联络狱中共产党员开展对敌斗争。他们在敌人严刑逼供下不屈不挠,不出卖同志,始终保持共产党人的高贵气节。

小萝卜头,也就是宋振中,他也是共产党人的一员。他8岁就进了监狱,8岁应该是读书的年龄,可他却饱受苦难,真是一个可怜的小孩子呀!小萝卜头真不简单,二年来,他还是监狱里的小小交通员呢。在10岁的一天晚上,他和妈妈被刽子手用匕首杀害。

读了这本《息烽集中营》,我仿佛已经看见了有多少人牺牲在抗击敌人的战场上,有多少人牺牲在敌人残酷的折磨下。我真为他们感到骄傲和惋惜,他们真是不怕牺牲、不怕困难、英勇顽强的好烈士。我们应该好好学习,学习他们勇于和敌人做斗争的精神,学好革命的本领,将来更好地报效祖国。

长沙市砂子塘天华寄宿制学校

(四)班 李雪瑶

《息烽集中营》读后感作文700字

小学生作文(http:///)

篇9:红色之旅随感——观息烽集中营

四月中旬,我们赴贵阳、遵义等地参观学习,观看红色之旅,尤其是参观息烽集中营,我被烈士们的英雄事迹所深深感动,观后感觉不虚此行,受益非浅。

息烽集中营,是抗日战争时期国民党军统局设立的监狱中规模最大、等级最高的一所秘密监狱。息烽集中营先后关押共产党人、国民党爱国将领和社会各界进步人士1220多人,其中包括杨虎城、许晓轩、张露萍、黄显声、马寅初、以及共和国最年轻烈士“小萝卜头”宋振中等。宋振中(小萝卜头),随母入狱时才8个月,由于长期营养不良,长得面黄肌瘦,头大身细。难友们疼爱这个发育畸形的孩子,都叫他“小萝卜头”。狱中地下组织利用“小萝卜头”年幼,不引人注意的条件,让他传递口信,充当小小交通员,有组织的和敌人开展斗争,体现了共产党人不屈不挠的革命意志。一九四九年九月,刽子手残暴地用匕首将“小萝卜头”和他的父母一同杀害,“小萝卜头”牺牲时年仅10岁。

走进息烽集中营,看过旧址英烈事迹陈列馆,犹如重读一部血与火交织的史册。“萧萧易水友荆轲,千古犹传不朽歌。此日暂抛儿女态,莫将岁月再蹉跎”。这是黄显声将军的遗诗。无数共产党人不怕流血牺牲,前赴后继,英勇斗争,建立了新中国。他们殷红的鲜血和铮铮的铁骨已经化作了今日的春花秋实,他们的英雄事迹和坚贞不屈的精神鼓舞着今天的人们,他们远大的理想、坚定的信念、忘我的牺牲精神和不朽的革命气节,不断荡涤着我的灵魂,催我奋进。

今天,我们重温这段历史,就是要我们不要忘记,幸福生活来之不易,是无数先烈用鲜血和生命换来的。做为政法战线上的一名共产党员,就是要以革命先烈为榜样,时时刻刻牢记党的宗旨,实实在在做好本职工作,像他们那样坚定自己的理想信念,无私无畏勇于奉献,生命不息,奋斗不止,真正做到“心为民所想,情为民所系,权为民所谋”。用实际行动为复兴中华民族,最终实现党的目标,努力作出自己的一份贡献。

篇10:贵阳息烽集中营介绍导游词

1997年,贵州省和贵阳市将其列为省、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1988年,国务院将其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1927年,蒋介石发动“四.一二”反革命政变,逮捕了许多有影响的共产党人和进步人士,囚于国民党设在南京的“军人监狱”。

1937年“七.七”事变,日寇大举进犯,南京岌岌可危,蒋介石消极抗日,积极反共,令军统将这批人迁至武汉,不久再迁湖南益阳,最后转移到息烽关押。息烽集中营从1938年11月建立至1946年7月撤销,先后关押共产党人、进步人士1220余人,抗日将领杨虎城就关押在在此。数百名革命者为民族解放事业在这里献出了宝贵的生命。

位于息烽县城东8公里南望山麓有一个天然溶洞——玄天洞。洞顶高15米,宽54米,深130米,洞内总面积3400平方米,仅有一条小路与外界相通。洞前和洞内原有明朝以来修建的玉皇殿、三清宫、地母庙等建筑。抗日战争期间,玄天洞成为“息烽集中营”的监牢之一,1938——1946年,抗日爱国将领杨虎城将军与家眷被秘密囚禁于洞中,与世隔绝近8年。

篇11:息烽集中营心得

息烽地处川黔要道,历来是兵家必争之地。有苗、布依等17个少数民族,南连贵阳,北接遵义。息烽县由崇祯皇帝赐名,取“息息相关,烽火永靖”之意。但真正让息烽出名的,却是一座魔窟式的监狱息烽集中营。

1937年7月7日,卢沟桥事变爆发,抗日烽火席卷全国。在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旗帜下,全国人民奋起抗战。但是,以蒋介石为代表的国民党统治集团内的顽固派,仍坚持其一党独裁统治。为此,他们大力强化特务组织,设立集中营,继续逮捕和秘密关押共产党员、抗日民主人士和爱国进步人士。

1938年11月至1946年,国民党特务机关在大后方贵州息烽设立了秘密集中营,因其等级最高、规模最大、管理最严,而被国民党军统特务内部称之为监狱的“大学”。

这里四面环山,树木丛生,地势极为隐蔽。蒋介石所以把这个秘密监狱选在息烽,有取熄灭峰火之意。同时,蒋介石还把军统直属的“特训班”等16个机构设在息烽县城周围,这座仅2000多人的县城在1938年至1946年的8年中,就驻扎了国民党军统特务机关等各类人员15000多人,是当时县城人口的8倍

息烽集中营在8年中,先后关押了共产党员、爱国将领、进步青年等各类人士1220余人,其中被秘密杀害和折磨致死600多人,400多人下落不明。被关押的人员中包括著名的爱国将领杨虎城将军一家,中共地下党员宋绮云夫妇及儿子宋振中(外号“小萝卜头”),中共党员、著名爱国将领黄显声将军,爱国民主人士马寅初等。1946年息烽集中营撤销时,仅有72人被转移到重庆军统所属渣滓洞和白公馆监狱关押。

在息烽集中营这座阴森的人间魔窟里,特务们绞尽脑汁,对共产党人和进步人士软硬兼施,或酷刑拷打、肆意虐杀;或花言巧语、威胁利诱,企图在肉体上和精神上瓦解革命者的斗志,但他们的阴谋始终未能得逞,如意算盘一再落空。

1941年3月,被关押在息烽集中营的中共四川省委书记罗世文、中共川西特委军委委员车耀先,以及韩子栋(《红岩》中华子良原型)、许晓轩(《红岩》中许云峰原型)等一批各地党组织的重要骨干,利用放风和做工劳动的机会,秘密组建了狱中党支部。随后,秘密党支部又逐步吸收了宋绮云、张露萍等一批共产党员参加狱中党组织的工作。这样,一个狱中对敌斗争的坚强堡垒形成了,与党失去联系的党员又有了自己的组织,为他们在狱中与敌人斗争提供了组织保证。在狱中党支部的领导下,革命者们挫败了监狱当局的连座法,并取得了改善伙食、痛打叛徒等斗争的胜利。同时,党组织还利用敌人“狱政改革”的时机,用笔名在狱中的《复活月刊》上发表“一个月的世界与中国”、“七月里的石榴花”等文章诗歌,揭露国民党统治集团消极抗日、积极反共、迫害共产党人和抗日爱国民主人士的罪恶行径,宣扬中国共产党的抗日主张。他们还自编自演节目,鼓舞身陷囹圄的难友。张露萍将《日出》中的陈白露演得栩栩如生;赵力耕在话剧《反正》中用慷慨激昂地喊道:“起来吧,我们都是中国人,不能再当亡国奴了!”

狱中党组织的一系列活动虽然遭到敌人的残酷镇压,但息烽集中营里的革命烈火始终没有熄灭,使敌人在狱中的各项举措,“都遭在押共产党人之抵制,收效甚微”。

在迫害与反迫害、软化与反软化的斗争中,息烽集中营中的革命志士始终把监狱当作特殊的战场,与黑暗和反动进行着殊死的较量,谱写了一曲曲悲壮的诗篇,表现了革命者大无畏的英雄气概。

当中共狱中秘密支部领导党员、团结难友在息烽集中营恶劣的环境中艰苦斗争、千方百计与党联系的时候,党也在时刻关心着他们。1945年秋,毛泽东到重庆和蒋介石谈判时,与周恩来向蒋介石提出释放罗世文、车耀先等人的要求,这些消息在全国各大小报都报道了。车耀先在监狱图书室从报上看到这条消息,感动得热泪盈眶,并抄传到难友的手中,大家深深感到了党的温暖,更加增添了对敌斗争的信心和力量。

“愿以我血献后土,换得神州永太平”。车耀先烈士以自己的宝贵生命,实践了这庄严的誓言。

息烽集中营是中国现代历史上一个重要的文物遗址,也是国民党顽固派消极抗日积极反共的见证。发动西安事变促成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形成的杨虎城将军,在息烽集中营中,无论国民党当局采取任何非人的待遇,无论特务看守使用任何卑鄙的伎俩,将军始终坚持“不管蒋如何对我,我绝不后悔。只要问心对得起国人,死何足惜!”抗日爱国将领黄显声在给儿子耀华的家书中写到:“我现在虽然坐牢,并未犯法,是为团体、为国家、为义气而坐牢,问心无愧,将来生死存亡在所不计!”

在息烽集中营这个特殊的战场中,革命者的人格、意志在这里得到了充公展示。历史铸就了息烽,息烽因此而凝重。无数革命者在这个特殊的战场,面对摧残、折磨和屠刀,以“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的大无畏气概,与国民党进行了英勇顽强的斗争和殊死的较量。

上一篇:食品安全作文100字下一篇:支玉恒--教学实录《月光曲》第二课时第一部分 教案教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