候车厅设计美术教案

2024-04-30

候车厅设计美术教案(精选6篇)

篇1:候车厅设计美术教案

候车小常识

(中班安全教育)

执教:周云霞

活动目标:1了解不同的交通工具行驶的不同地方.2知道候车时的注意事项

3学习按照一定的顺序讲述图画内容 活动准备:1《候车小常识》挂图及幼儿用书

2有关汽车、火车站、机场、码头等场所的图片 活动过程: 1拿出各种交通工具及其停靠场所(如汽车、火车站、机场、码头等)的图片,请幼儿说一说:---------有没有到过这些地方?---------为什么去这些地方?---------在这些地方有什么发现呢?---------火车是在什么地方行驶呢?---------轮船在哪里行驶呢?

2指导幼儿观察挂图或幼儿用书《候车小常识》的画面,请幼儿想一想,说一说:----------你有没有等过车?----------你知道等车时要注意什么吗?----------在路边站台等公交车时,不要拥挤打闹,不要跑到马路上去.----------去候车大厅等车,不要带气球或其他容易挤爆挤碎的玩具.----------坐自动扶梯进出候车大厅时,要靠扶梯右边站立,把左边留出来,给急着上车的人快行.----------不要乱摸乱玩候车大厅里的设备和按钮.----------坐在大厅里等车时,不要把脚放在论座位上或伸在过道里,以免给其他的乘客带来不便.----------不要在等候的地方扔垃圾,保持环境卫生和整洁.----------在火车地铁站台等车时,不要站到黄色安全线外面,以免发生危险.3请幼儿两两一组,互相看图讲述候车小常识,注意提醒幼儿按照一定顺序进行讲述.

篇2:候车厅设计美术教案

活动目标:

1、了解不同的交通工具行驶的不同地方.2、知道候车时的注意事项

3、学习按照一定的顺序讲述图画内容

4、培养幼儿动脑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5、初步培养幼儿的安全意识,提高自我保护能力。

活动准备:

1、《候车小常识》挂图及幼儿用书

2、有关汽车、火车站、机场、码头等场所的图片

活动过程:

1、拿出各种交通工具及其停靠场所(如汽车、火车站、机场、码头等)的图片,请幼儿说一说:

---------有没有到过这些地方?

---------为什么去这些地方?

---------在这些地方有什么发现呢?

---------火车是在什么地方行驶呢?

---------轮船在哪里行驶呢?

2、指导幼儿观察挂图或幼儿用书《候车小常识》的画面,请幼儿想一想,说一说:

----------你有没有等过车?

----------你知道等车时要注意什么吗?

----------在路边站台等公交车时,不要拥挤打闹,不要跑到马路上去.----------去候车大厅等车,不要带气球或其他容易挤爆挤碎的玩具.----------坐自动扶梯进出候车大厅时,要靠扶梯右边站立,把左边留出来,给急着上车的人快行.----------不要乱摸乱玩候车大厅里的设备和按钮.----------坐在大厅里等车时,不要把脚放在论座位上或伸在过道里,以免给其他的乘客带来不便.----------不要在等候的地方扔垃圾,保持环境卫生和整洁.----------在火车地铁站台等车时,不要站到黄色安全线外面,以免发生危险.3、请幼儿两两一组,互相看图讲述候车小常识,注意提醒幼儿按照一定顺序进行讲述.教学反思:

作为一名中班的教师,班上的孩子年龄幼小,缺乏保护自己的能力,老师就要将工作做到最细微处。在今后的工作中我要多学习,积累,调整。我想,随着教育改革的深入,我们一定会有越来越多的好方法,那时,幼儿的安全问题不会再成为困扰我们的一个难题。

篇3:候车厅设计美术教案

天津西站高架候车大厅排烟系统参照中庭设计方法进行设计。中庭及大空间的防排烟问题是当前国际上防排烟领域的前沿课题之一,国内外有关的研究有Co×和Kumar的场模拟,Cooper和Forney及Mike和Frederick的区域模拟,Heskestad及Morgan的代数关联计算式,Hagglund等、Yamana和Tanaka的火灾实验,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火灾实验的“场区网模拟”等。不同中庭的大小和形状,防排烟系统的目标、与其相通的楼层的分隔方式不同,怎样考虑各个要素的影响是其防排烟系统设计的重点。

1 中庭自然排烟方式理论介绍

自然排烟系统的作用是使火灾的烟雾到达并停留在建筑物的上部后顺利排出,给逃生人员留下清晰的空气层(可见的清晰高度),即造成烟气的层化。烟气的层化是由热烟气的浮力所致,烟气在扩散与上升时,卷吸周围空气,形成累积的烟层并依靠热浮力从自然排烟装置排出。

(1)烟层高度。当烟气到达顶棚以后开始水平扩散,碰到墙壁或水平障碍后烟气开始下降,烟羽连续向烟气层供应烟气。随着烟气不断增加,烟气层开始下降,厚度增加,此时属于非稳定烟气层。如果排烟系统运行,当排烟的质量速率和烟羽供给烟气层的质量速率相等时,烟气层高度不发生变化,称为稳定烟气层高度。

(2)火灾规模的确定。火灾的规模对设计中庭自然排烟系统有很大影响。英国标准规定最小火灾面积为9.3m2,中庭空间火灾荷载为500 kW/m2,最小火灾规模为4.6 MW;商业空间火灾荷载为250 kW/m2,最小火灾规模为2.1 MW。针对天津西站,对高架候车厅内的售货亭进行控制,面积不大于20 m2,且售货亭之间的最小间距不应小于7 m。因此,可以计算当高架候车厅售货亭发生火灾时,最大火灾规模为10 MW (针对单个防火分隔,高架候车区平均分为3个防火分隔)。

(3)排烟量。当火灾发生在中心区域,会产生轴对称羽流。由于远离墙壁,烟层以下的空气从羽流的各个方向被卷吸。

质量产烟量为:

式中:M为质量产烟量,kg/s;Q为火源释放速率(火灾规模),kW;Qc为火源对流释放速率,kW;

Z为烟层高度,m;Z,为平均火焰高度,m;Qc=0.7Q。

(1)烟气层平均温度。烟气层平均温度计算公式为:

式中:Tm为烟气层平均温度,K;cp为空气比热,1.02kj/kg.K;T0为环境空气温度,K,假设为300K。

(2)体积产烟量。体积产烟量计算公式为:

式中:/为体积产烟量,m3/s;ρ0为环境空气密度,取1.2kg/m3。

(3)自然排烟口面积:

式中:A为自然排烟口面积,m2;Cv为过流系数,取0.6;d为排烟口中心线到烟气底层的距离,m;

2 天津西站排烟系统设计

天津西站高架候车厅上部为一个巨大的空腔,结合其具有大容量储烟的实际情况,经过分析计算,决定采用自然排烟方案,自然排烟口设置在高架两侧的旅服用房上部,排烟口中心标高22 m。图1为天津西站东西方向剖面的排烟示意图。自然排烟技术参数计算如下。

烟层高度。高架候车厅人员活动区最高点为高架夹层商业区,地面标高15 m,则烟层高度Z=15+3=18 m。

排烟量。根据天津西站站房性能化防火设计及评估分析报告。

取Q=10 000 kW,则Qc=7 000 kW。

根据式(3)计算:Z1=5.7m,Z>Z1。

则排烟量根据式(1)计算:M=180 kg/s。

烟气层平均温度。根据式(4)计算:Tm=354K。

体积产烟量。根据式(5)计算:V=1 77m3/s。

自然排烟口面积。排烟口中心线到烟气底层的距离d=4m,根据式(6)计算得:排烟口面积A=128m2,取安全系数为2,则A=256 m2,高架候车大厅中央候车部分总面积约38 500 m2,则单个防火分隔内面积为12 833 m2,自然排烟口面积为256 m2,则自然排烟口面积占地面面积2%。

由于高架候车厅东西两侧出入口及南北进站厅的大门开启面积非常大,因此可利用直通室外的门进行补风,不再单独设机械补风系统。

天津西站高架候车厅中央候车部分的排烟方案最后通过国家消防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进行性能化防火设计并经过专家评审确定为:根据天津西站站房高架候车区的空间特性,工程中心建议采用自然排烟的排烟方式,高架候车区穹顶设置自然排烟窗,自然排烟口面积按2%设计,并在高架候车区两侧旅服顶部设置自然排烟窗,面积按1%设计。火灾产生的热烟气蔓延到吊顶上后通过两侧的自然排烟口排出室外,补风口由高架候车区通往站台的开口满足要求。自然排烟口上部的部分(见图2中黑色填充部分)采用“冷烟清除”的方式处理。

从安全方面考虑,最后排烟方案的确定与原计算设计方案比较更有利于烟气的自然排出。

3 结论

自然排烟系统利用烟气的浮力为排烟的动力,排放速率主要取决于烟气的厚度和温度,对高大空间类建筑,由于高度较高,基本上都能满足一定时间内的蓄烟量,不会影响人员疏散。因此采用自然排烟系统简单易行且安全可靠。中庭及大空间防排烟是当前国际上防排烟领域的前沿课题之一,对于大空间建筑,性能化的排烟设计基于火灾烟气的运动规律,并结合建筑特性进行定量分析,与传统方法相比更合理。

参考文献

[1]李思成,杜红.中庭防排烟系统性能化设计[J].暖通空调,2003,33(4).

[2]裴蓓,程远平,李晓丽,等.中庭机械排烟量计算方法探讨[J].暖通空调,2007,37(4).

[3]国家消防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天津西站站房性能化防火设计及评估分析报告[S],201 0.

[4]NFPA 92B,Guide for smoke management systems in malls,atria,and large areas.Quincy,MA,1995.

篇4:候车厅设计美术教案

在产品同质化严重的今天,消费者对产品的关注不再局限于质量与功能,产品的增值服务逐渐被人们重视,这也促成了过去产品逻辑观念向服务逻辑观念上的转换。出租车行业作为城市公共服务的一部分,目的是为人们提供更好地服务。对出租车候车厅的设计研究,意在以出租车候车亭为基点,了解用户价值及需求,发现并提高服务质量,提升用户体验。

信息化时代背景下,市场竞争不再仅是产品力的竞争,还有对资源的整合,对产品附加价值的提升。设计所关心的重点由原来的以产品为中心向以用户为中心,以服务为中心,这种逻辑关系的转变促成了服务设计的发展。

服务设计

1.发展历史

服务设计是从用户的需求出发,运用创造性的思维、以人为本的方针、用户参与的方法,确定服务提供的方式和内容的过程。服务设计于20世纪90年代兴起,在欧美等国应用和实践最为广泛。2001年,英国诞生了第一所服务设计公司,一年后,美国设计公司IDEO也把服务设计纳入设计范围。在国内,清华大学美术学院服务设计工作室2007年开始服务设计的相关研究,洛可可公司是国内第一家引入服务设计理念并将其运用到实际业务中。

2.对工业设计的意义

国际设计研究协会给服务设计下的定义:“服务设计就客户的角度来设置服务,其目的是确保服务界面从用户的角度讲,包括有用、可用以及好用;从服务提供者来讲,包括有效、高效以及与众不同”。服务设计源自生活,追求更加完美的用户体验,为服务受众和服务提供者提供更好的服务的设计。与其说服务设计代表的是种设计流派,它更像是一种思维方式。工业设计研究的是功能和产品之间的关系,是技术导向的设计;服务设计从用户体验的角度出发,使得为人提供的服务有用、可用、被需要,是对工业设计领域的填补。服务设计创新模式不再是以技术为导向的创新,是在原有产品力基础上,增加了移动端软件的服务模式。由此角度讲,工业设计领域的服务设计,是依附于工业设计而存在,是在好的产品力基础上的增值服务。

服务设计理念下的出租车候车厅设计

1.出租车候车亭现状分析

为方便对出租车行业的规划管理,很多城市开始设置出租车候车亭,但整体使用率不高。主要原因是出租车候车亭并不能保证快速的叫到车,这导致了城市居民不使用,外来游客不知道是否能用的尴尬局面。设置出租车候车亭的时候,对于出租车行业的用户需求分析并不到位,导致以类似公交候车亭方案出现的出租车候车亭成为种摆设。

2.设计流程

服务发掘定位:针对出租车行业,发掘用户对于出租车的需求,建立用户模型。服务方案形成:对前期需求进行整合分析,制订一套解决需求体系,要求有效、高效,并对潜在需求进行个性化定制。服务整合说明:充分利用需求分析数据,合理分析用户需求的配合,杜绝服务浪费,提高用户的参与程度。服务产生:设计一个场景来支持、促进服务提供者与消费者的参与。服务体验与评估:对整个服务流程进行测试,整理反馈信息。服务应用评价。

3.出租车候车亭设计规划

在产品设计过程中,要对设计定位人群进行需求分析,对于公共服务设施的造型颜色设计,要应充分考虑现有环境因素,并对当地历史文化元素提炼运用,对候车厅座椅的人机工程学做好研究,材料的选择上,可以考虑地域因素及特色资源有效利用。

出租车候车厅最直观需求是为从业者提供客户,为客户提供出租车。出租车候车厅的服务设计,要以出租车候车厅为基点,对服务体系进行整体规划,智能化设备的引入使得消费者可以通过设备叫车,而出租车司机可以通过服务系统了解顾客的准确位置,这避免了出租车司机空车没目的性的驾驶。出租车公司还可以通过长时间的数据积累,对当地不同天气状况下,不同时间段,各个地点对于出租车的需求量进行分析,并将信息反馈给出租车司机,一来方便出租车的调度,二来可以为司机提供信息可以提高效率。

服务设计理念下的个非常重要的概念就是Co-creation。所谓Co-creation,就是共同创造,这就要求在设计的过程需要服务的提供者和消费者都参与到设计过程中来。服务的提供者的参与可以为消费者提供良好的用户体验。事实上在整个服务的产生过程中,消费者是从头到尾参与完整个流程的人。出租车公只提供出租车,司机负责接单,开车,打车软件的设计师有可能是外国人,而用户是把整个流程都体验下来的。所以在服务设计中只有服务提供者和消费者都参与到设计过程中来,才能够更好地找到设计接触点,设计更好地服务。在出租车候车厅的设计中,候车厅是个基点,是整个服务的载体,维持整个服务流程的是背后的运用系统。这就需设计一个场景来支持服务提供方和服务消费者进行对话,确定打车流程中的关键人物,列出他们之间的情绪关系,整理问题卡片,画出服务流程,最后可以进行原型测试,通过测试来反复发现问题并解决。

篇5:交通系统候车厅路障调研

A. 候车亭的现状

候车亭(bus shelter),一般是与公交站牌相配套的,为方便公交乘客候车时遮阳、防雨等,在车站、道路两旁或绿化带的港湾式公交停靠站上建设的交通设施。由于城市公交的日益发达,候车亭已发展成为城市一个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设计精美的候车亭也成为了城市一道美丽的风景。一般候车亭主要由支柱、顶棚和隔板组成,也有用广告灯箱更换隔板的。目前在温州洞头还发展出一种“亭牌一体”的简易公交招呼站,公交站牌和候车亭结合成为一个整体,可容纳2-5人遮雨、遮阳,占地面积仅2平方米左右,较适合在道路不宽、乘客不多的城乡公交线路上使用。

B. 鞍山市候车亭调研

鞍山市的候车亭候车亭灯箱设计不全面,很多站点根本就没有候车亭,人们等车时往往要暴晒在日光下。

站牌与候车亭距离较大,使人们看站牌时还要走出候车亭一段距离给人们带来不必要的麻烦,很不方便。

C. 候车亭常规尺寸

整高为2.6-2.8米,顶棚宽约1.6-2米,长约5-8米。单体灯箱1800mm*3600mm;广告画面1500mm*3500mm;顶棚1500mm*4500mm;高度2700mm--2800mm。D.候车亭灯箱

公交车站灯箱广告即可以帮助客户在最短时间里覆盖最大的目标受众群体,还可以迅速有效的提高客户品牌的知名度,其本身也是美化都市环境的一道风景线,通过制作精美的广告画面和生动的时尚信息内容,将目标受众群体带进丰富的资讯世界,从而快速达到令人满意的广告效果,灯箱广告的效率之高,表现形式之多,与传统媒体相比,灯箱广告的选择范围更加广泛,能够配合不同的市场,不同的季节,不同的地域,做到更加有效的广告宣传攻势。

E. 候车亭常用材料

主体立柱及灯箱外框:镀锌钢板、不锈钢、铝合金型材------

顶棚材料分为:耐力板、阳关板、铝塑板、钢化玻璃------视窗材料分为:钢化玻璃、PC耐力板------

表面处理分为:静点喷塑、氟碳烤漆、汽车金属烤漆、电镀处理------配件可选用:发光字、液晶显示器、滚动换画系统、亚克力吸塑------节能产品可选用:LED、导光板、太阳能、节能灯管------F.国内其他城市候车亭

苏州候车亭

设计

(1)挑檐式的仿古亭子

(2)采用建筑用的柱式结构,并结合基座。(3)背景墙还采用

了框景等造景手法,自然景色透过洞门若隐若现、虚实相间、富有变化,内外空间穿插,景深不尽。

(4)颜色大面积采用苏州典型的灰、白两色。

功能效用

(1)顶棚既美观又有特色

(2)颜色与周围颜色和谐统一的在一起,使人有一种“安静闲适”的感觉。(3)充分体现了当地古代园林建筑的特征,使整个城市赋有园林气息,为城市增加亮点 昆山候车亭

设计

镂窗设计、屏风造型、素雅色调,突出了江南元素和园林风情,具有鲜明的昆山品牌特色。功能效用

(1)采用退路进站,港湾式公交候车站亭,方便乘客上下车和公交车辆安全停靠。(2)拓展了公益宣传空间。

(3)遮阳避雨空间更大,座位结实耐用 沈阳奥体中心浑南大道候车亭

设计主要突出“大北方”的朴实、豪爽、宽广、简洁 G. 总结.标准化的产品:

公交候车亭灯箱通体采用不锈钢材质,外观简洁、美观,并且抗损坏力很强。候车亭灯箱画面尺寸3.5米 X 1.5米,双面展示,面向街道两侧,广告有效面积近12平方米。2.高品质和具备高传播性能的大众媒体: 公交候车亭高2.5米;灯箱距地面高:0.5米;灯箱展示高度: 0.5-2米;普通人的平均无意识展望高度为1.7米

公交候车亭灯箱电源接通路灯,每晚与路灯一同亮启,每夜可以提供6小时以上的照明时间。

每个灯箱内装有27支40W荧光灯,夜晚在50米距离内清晰阅读广告画面内容。3.毫无遮挡的最佳视觉角度:

公交灯箱广告传递的品牌信息简练而直接,不占用消费者的时间, 不会象电视,广播广告一样被轻易转台,不象报纸一样翻页,可以有效的避免媒体投放费用的流失。提供夜间照明系统,令画面更具视觉冲击力,以最贴近的方式将品牌信息随时随地传递给消费者,对消费者具有持久的影响力。

问题:、候车亭缺少休息设施而且比较脏乱

尤其在人流量较大的地区

2、站牌指示不清楚 对于整个站台的路线情况不能 使人一目了然

3、功能过于单一 越来越不能满足人们的使用习惯

4、造型呆滞 没有标志性

预期效果:根据市场的情况设计一款造型独特兼有其他功能的更大程度的满足人们需要的候车亭。比如加入智能系统满足人们的查询需要,造型上多变但是又符合城市形象使其具有标志性,更加容易辨识。2.隔离带、路障

隔离带:隔离带又称伸缩隔离带、一米线、栏杆座、警戒线、移动护栏杆等等,在日常工作和

生活中应用广泛,无论是在机场、银行、邮局、酒店,还是在机关、企业,都是隔离带广泛应用的领域。隔离带可以将人群做区域性的隔离以满足实际应用的需要。

分类:不锈钢隔离带、喷塑隔离带、钛金隔离带、铜、铝合金、木、PVC等材质制成 参数:圆柱直径:6cm,底盘直径:28cm!隔离带高:90cm

[1]伸缩带长:1米、2米、3米、4米、5米可选配

伸缩带宽:4.8cm和8cm要根据不同款式选配

伸缩带子由织带做成,规格:十字型、一字型、CCB型; 底部胶圈,保护地面、防止噪音 高强度涤纶伸缩带有多种颜色可供选择:绿、灰、墨绿、红、黑、白、蓝、工行灰、邮政绿色、电网绿、黄、蓝色等。

路障:道路上设置的障碍,主要用于阻止机动车辆通行。

分类:路障分为固定路障和活动路障(即可升降路障)固定路障:

活动路障:

固定路障一旦设置就无法移动,存在一定弊端。活动路障:

升降路障由于其可升起可降下的灵活性,被广泛的应用。自动路障:

1、有效的城市交通控制

自动路障由液压控制升降的金属圆柱体,具有很强的抗冲击和撞击能力。它们可以镶入路面用来控制交通和停车管理。

2、良好的机动性:最大的优势是它不改变原来空间的布局。主要作用:

1、国家机关和军队等重要单位大门:安装升降防暴路障,可电动、遥控或刷卡等方式控制升降,有效阻止外单位车辆进入和不法车辆闯入。

2、步行街:步行街路口安装升降式路障,平时路障处于升起状态,限制车辆进出,如遇紧急或特殊情况(如火灾、急救、领导视察等)可迅速降下路障,以便车辆通行。

3、道路隔离带:在非全封闭式道路隔离带中可采用升降式路障,平时阻止车辆左转或掉头行驶。如遇道路施工、道路阻塞等特殊情况,可放下路障,使车辆改道通行。

4、多用途广场:白天路障升起,禁止车辆进入广场,夜间利用广场作为临时停车场,放下路障,车辆可进入停车。

5、开放式公园:开放式公园路口安装升降式路障,平时路障升起,阻止车辆通行,游人可自由通过。遇特殊情况时,放下升降式路障,以便车辆通行。

6、小区、银行、学校等限制车辆进入的场所及保证消防通道的有效使用。

7、高速公路:需紧急封路,使用自动升降路桩,方便快捷,并可解决警力。

自行车存放设施 定义: 一种以停放自行车为主的金属架子,国内常见的有插槽式自行车停车架、高低式自行

车停车架、双层自行车停车架等

用途: 主要用于停放自行车或者简易电动车以起到防盗保护自行车和规范停放

自行车存放设施分析:

螺旋式自行车存放架 尺寸:长300cm 形态:螺旋状

色彩分析:白色干净整洁,但容易脏。优点:设有防盗装置。

缺点:间隔固定,较宽的电动车,摩托车,会占据两个到三个间隔,造成资源浪费。

色彩分析:金属颜色给人大气,结实,有力量的感觉。比较耀眼,人们比较容易看到。缺点:虽然造型随意自然,可利用低,占地面积也比较大。功能单一。

尺寸:总长

300cm 车间隙

28cm

色彩分析:蓝色容易引人注目。

优点:更加合理的利用空间更加便于管。理,减少管理成本。有利于整顿自行车摆放秩序。使自行车的停放更加安

自行车停放设施调研总结

问题:占地面积大,造型较为单一,容易损坏。

功能单一,存在自行车丢失现象。利用率也比较低。

篇6:候车

早出门是我的习惯。毕竟有过狼狈赶车的经历,实在是不忍回首,所以尽量早出门等着。不过像今天这样早到一个半小时也是有些失算。老实等着吧。候车厅人不多,找个人更少的角落猫着,看着来来往往形形色色的人群也是习惯。

我忘了跟谁说过,我说排除取票进站上车的拥挤,排除晚点的情况,我还是非常喜欢并且享受在火车上的状态,靠窗的位置就更好了,匀速闪过的窗外的景色,其实根本也没在看,很容易放空自己,甚至快速进入睡眠状态,不管什么时间。

在候车厅也是,人不多又不赶时间,除了去车站书店晃一眼,基本上都会坐下来看看来来往往的人。

拉着行李拼命奔跑的小伙,坐在我对面吃泡面和八宝粥的父女俩,让我帮忙照看下行李的陌生阿姨,来来往往巡视的警卫人员,今天还碰上了扛着相机举着话筒在取材的电视台记者,哦对了,还接了一个找房子的电话,一个男士问我可不可以带着女儿住。。。呵呵呵呵呵呵。。。

大概也只有过年回家这个时候,所有人都是大包小包,行李满满。没有体会过长途回家是一种怎样的体验,我的回家乘车时长最多1小时50分就已经是极限了,想起上午跟同事聊天说要16个小时的站票回家,简直不能想象。在此深表同情。倘若我是这样的体验回家,大概也不会说喜欢坐火车的状态。

于我来说火车回家其实并不算方便的交通方式,需要倒几次车才能回家。长途汽车直达看起来更方便。尽管这样,我还是每次选择火车回家,除去乘车体验的.不同,可能这中间的过程,看过的人和风景也是我更愿意去体会的。就好像每天骑车上班一样,我也可以坐公交车,但我更愿意骑车在路上,看这一条街上所有的一切,中山路口的拥堵,裕华路口的报业集团大楼,快到槐中路的面包房,在我前面同样骑车的人群,在我身边匆匆驶过的车流,以及每天发生的事儿。

在候车室待了一个半小时,车程才只有36分钟,困了但不敢睡,因为太容易做过站了。候车的那一刻,假期算是正式开始了,又一年到头,不知道这往返的路程,有没有结束的时候。

上一篇:大脚丫跳芭蕾阅读推荐下一篇:毗邻建筑物防护措施

本站热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