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莫高窟》说课设计

2024-05-13

小学语文《莫高窟》说课设计(精选13篇)

篇1:小学语文《莫高窟》说课设计

苏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莫高窟》说课稿 【教材分析】

老师们,大家好!我说课的课题是苏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的第三篇课文《莫高窟》。课文生动介绍了敦煌莫高窟的彩塑、壁画、和曾藏有数万件珍贵文物的藏经洞,把莫高窟这一举世闻名的艺术宝库展示在我们面前,赞扬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无穷智慧和伟大的创造力。课文是一篇写景的记叙文,作者以“总--分--总”的形式来结构全文。

【教学目标】

根据课标精神、教材特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我制定本课的活动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的7个生字,认识“敦”、“凛”、“肖”、“瑰”这四个二类生字,和一个多音字“佛”。

3.理解“威风凛凛”、“精妙绝伦”、“宏伟瑰丽”等词;会用“有的……有的……还有的……”说一段话。

4.凭借课文中的语言材料,体会“莫高窟是世界的文化瑰宝”,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教学重难点】

1.透过语言材料,引导学生与祖国的历史、祖国的文化艺术史对话,并能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引导迁移,引导发现,学习文章的语言规律和表达方法。

为了更好的完成活动目标,突出重点,突破难点,课前我做了如下准备:

【教学准备】

1.查找、了解莫高窟的资料; 2.课件。【设计理念】

1.体现“以读为本”的导读策略,以读带讲,读写结合。

2.尊重学生的个体,特别是对学习方式的选择,以学生自读自悟、自学探究为基础,教师指导为辅,提倡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充分调动每个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发挥师生双方的主动性和创造性。

【教学过程】

导与学是相辅相成的,在40分钟的课堂中,我设计了以下的导学流程:

一、激趣导入

1.同学们,在古老的丝绸路上,在神秘的三危山下,在茫茫的沙漠中,蕴藏着一颗璀璨的明珠,它就是——莫高窟。对,它就是世界上保存最完全、规模最宏大、艺术价值最高的石窟艺术宝库——莫高窟。(播放莫高窟的短片)

2.今天我们就一起学习《莫高窟》这篇课文(板书课题),跟随作者一起去欣赏这座石窟灿烂辉煌的艺术文化。

【设计意图: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对大多数学生而言,莫高窟充满了神秘感,它灿烂的文化、悠久的历史以及在我国和世界文化

史上的重要位置,都是推动学生学习的动力。以看录象为切入口,给学生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激发了他们的求知欲。】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请同学们自由地读读课文,边读边想:课文描写了莫高窟里的什么文物?提出自读要求:

(1)借助拼音读准生字字音,读准字音,读通课文。

(2)借助字典或联系上下文,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的意思。

【设计意图:明确读书的要求,可以提高读书的效率,有利于培养学生良好的读书习惯。】

2.检查自学效果:

(1)出示生字、词语,相机正音。

(2)提问:课文描写了莫高窟里的什么文物?(彩塑、壁画、藏经洞)

3.今天,先让我们跟随作者的脚步去欣赏精妙绝伦的彩塑。

三、主动探究,朗读感悟

(一)、读“彩塑”

1.请同学们打开课本,读读课文的第二自然段,一边读一边想:你在莫高窟看到了哪些彩塑?

2.老师今天带来了三幅图片,请大家看一看,猜一猜:哪幅是慈眉善目的菩萨?哪幅是威风凛凛的天王?哪幅是强壮勇猛的力士?你的依据是什么?

3.师述:这就是慈眉善目的菩萨,多么端庄温情,含笑自如;这天王身着戎装,身披铠甲,真是威风凛凛;这就是强壮勇猛的力士了,瞧他这模样,一定是力大无比!

4.这些彩塑有的“慈眉善目”,有的“威风凛凛”,有的“强壮勇猛”,样子各不相同,这就叫:个性鲜明,神态各异。

5.这些个性鲜明,神态各异的彩塑中,引读:有——慈眉善目的菩萨,有——威风凛凛的天王,还有——强壮勇猛的力士。

6.这两千多尊彩塑中,有一尊长达16米的卧佛,谁来读读描写卧佛的句子?指名读

7.这两千多尊彩塑中,据说最大的有9层楼那么高,最小的只有巴掌那么大,所有的都是精致巧妙,绝无仅有,这就叫“精妙绝伦”。

8.表达方法的指导:文章写这两千多尊彩塑,用了这一段文字,先总写了彩塑的特点,再分别介绍三种彩塑,接着描写一尊卧佛的特写镜头,最后总写游人的感受,写得多有条理啊!下面,我们一起来读读这段话。

【设计意图:学习总分总的构段方式,是本课的教学难点,教学时先“扶”学生一下,后面再放手训练,体现了一定的层次性。】

(二)精读“壁画”

1.过渡:莫高窟除了有两千多尊精妙绝伦的彩塑,还有四万五千多平方米,(相当于我们900多间教室)宏伟瑰丽的壁画。

2.课文的哪些地方让我们体会到壁画的“宏伟瑰丽”呢?请大家读课文的第三自然段。学生读书,交流。

(1)分写部分

壁画的宏伟瑰丽体现在内容的的丰富多彩,出示:壁画的内容丰富多彩,有记录佛教故事的,有描绘神佛形象的,有反映民间生活的,还有描摹自然风光的。

我们一起来欣赏瑰丽的壁画。(播放图片)

指导朗读:

①描述一:同学们,敦煌的壁画不是一个时期的作品,它连续记录了一千多年中国社会的变迁。如果把这些壁画连起来办一个1米宽的画展,这个画展就有60多里那么长。面积之大,实属罕见。画上画了些什么呢?请你读。

②描述二:同学们,就在甘肃省三危山和鸣沙山的怀抱中,在那断崖绝壁上,我国古代的劳动人民用他们勤劳的双手开凿了700多个洞窟,(现在保存下来的还有492个,)用他们非凡的智慧画出了四万五千多平方米宏伟瑰丽的壁画,是何等的不易,你心中是否涌起一种敬仰?请你读。

③描述三:看了这么多精美的壁画,你是否感到一代又一代的艺术家正前呼后拥地向我们走来,他们拿起手中的画笔不断地画呀,画呀……前一代的作品滋养着后一代人,后一代的作品又给再后代的人启示。他们画下了动人的故事,美好的回忆,画下了中华民族曲曲折折、分分合合、源远流长、灿烂辉煌的历史。请你意味深长地读这段话。

过渡:壁画中最有代表性的,成就最高的那就是“飞天”。

(2)特写部分:飞天

①简介“飞天”:飞天是神佛形象中能歌善舞的仙女。谁来读一读这段描写飞天的文字?

(播放飞天的视频)

②喜欢这些飞天吗?谁来读?指名1-2生读。

描述一:壁画上的飞天,她没有用背上的双翅,没有用脚上的祥云,只用了两根长长的丝绸就飞了起来,飞得那么美,穿越千年的时空,来到我们的课堂,给我们带来了迷人的花香。出示:壁画上的飞天,有的臂挎花篮,采摘鲜花;

描述二:~~~给我们带来了美妙的音乐。出示:有的怀抱琵琶,轻拨银弦;

描述三:~~~给我们带来了动人的舞蹈。出示:有的倒悬身子,自天而降;有的彩带飘拂,漫天遨游;有的舒展双臂,翩翩起舞……

描述四:~~~化作了我们眼前这段美妙的文字。③读着读着,你仿佛看到了什么?把你看到的读出来。④读着读着,你仿佛听到了什么?把你听到的读出来。⑤读着读着,你仿佛闻到了什么?把你闻到的读出来。⑥这段文字美吗?那我们就一起美美地读。

⑦请同学们看这一段描写“飞天”的文字,为了写这些飞天,课文一口气用了几个“有的”?有没有写完?你的依据是什么?

⑧请仿照课文的写法,用“有的-----,-----;有的-----,-----……”这样的句式把你看到的飞天姿态说一说,你可以说一句,也可以两句,三句,甚至发挥想象说得更多。(播放飞天图片)学生交流。

(4)小结:这就是敦煌的飞天,让我们把这瑰丽的飞天图久久地留在我们的记忆里。师生分工读。师引读: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那成百上千的飞天。——生:壁画上的飞天……

(三)精读“藏经洞”。

1.莫高窟里还有一个面积不大的洞窟——藏经洞。

2.请一位同学给大家介绍一下,其他同学想象:藏经洞以前是怎样的?现在是怎样的?学生读书,交流。

3.介绍背景:藏经洞一经发现,帝国主义探险家闻风而至,洞内大批文物被掠走,石窟石壁遭破坏。于是,日本的东京,英国的伦敦,法国的巴黎等,都有了中国敦煌莫高窟的文物。如果你现在到大英博物馆去,你会发现里面有一幅名为《引路观音》的画,它就是来自于中国的敦煌。

4.读了课文,听了介绍,心中有何感想,请你谈一谈。5.同学们,那就用朗读来表达我们此时的心情吧!

(四)总结升华

1.几千年来,在大漠深处,敦煌静静地守着孤寂,留给后人的,却是永远的辉煌。1987年,因为它有着两千多尊精妙绝伦的彩塑,四万五千多平方米宏伟瑰丽的壁画和曾经有过的众多文物,而被联合国科教文组织命名为“世界文化遗产”。

2.外国的旅游者也这样评价:

“看了敦煌莫高窟,就等于看到了全世界的古代文明。”

“敦煌艺术是人类文明的曙光。”

“它是世界现存佛教艺术中最伟大的宝库”。

3.作为中国人,我们自豪地说——(齐读最后自然段)(板书:智慧的结晶)

(六)布置作业

继续上网阅读,了解莫高窟更多的资料。

篇2:小学语文《莫高窟》说课设计

(一)教学内容

《莫高窟》一文介绍的是我国西北边陲敦煌莫高窟里的彩塑、壁画和藏经洞,赞扬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课文是一篇写景的文章,作者以“总—分—总”的形式来结构全文,叙述具体,文质兼美。课文共有5个自然段,分为三段,分别介绍了莫高窟的地理位置及其概貌、莫高窟的彩塑、壁画和藏经洞的特点以及莫高窟是举世闻名的艺术宝库。

这个文本既要领会语言文字的优美,更要从中学会写作方法。

(二)说教学目标和重难点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作者之间对话的过程。语文教学要注重语言的感悟、积累和运用,注重基本技能的训练,给学生打下扎实的语文基础。同时注重开发学生的创造潜能,促进学生持续发展。”结合课标对第三学段的要求,我拟定的《莫高窟》第二课时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能准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莫高窟的艺术特点,体会文中关键词句在表情达意方面的作用。

过程与方法:学会自主学习课文,读懂课文内容,学会提出问题,与他人合作进行探究性阅读。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借助多媒体及具体的语言材料,感受莫高窟的博大精深,体会敦煌莫高窟艺术在世界文化史上的地位,激发对祖国灿烂文化的热爱。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抓住重点词句,了解莫高窟的彩塑、壁画的艺术特点。

教学难点:凭借具体的语言材料体会莫高窟的美和古代劳动人民的伟大从而激励学生热爱我国灿烂民族文化。

二、说学生

本节课的教学对象是五年级学生,他们已经有了一定的思维和阅读能力。通过本单元前几篇课文的学习,学生对品读课文佳句,欣赏风景名胜,感悟作者的思想感情已经有了一定的基础;通过以前的学习他们掌握了一定的语文学习方法。

四、说教法、学法

1.创设情境教学法

课中,我采集了大量的“彩塑”、“壁画”、“藏经洞”等图片,挖掘图片中的情感意义,引发学生想象,让学生学会表达,多角度的思考。把学生带进真实的生活场景,让学生对照图片,理解课文。

2.阅读感悟法

阅读是体会民族语言之优美的重要途径,它能帮助学生加深对文本的理解,同时也可以帮助他们感受我们民族语言的声音之美。通过阅读想像画面是进入文本很好的策略。因此,在教学中我通过多种形式的阅读,让学生感悟体验,再通过读来表达自己所体验到的情感。

3.自主、合作、探究法

学生课堂自由研读、课后搜集等环节无不渗透着自主探究的方法。

五、说教学流程

(一)激趣引入教学

用优美的文字导入并点题,再加之重点语段的出示,让学生初步感受莫高窟的艺术,充分激发起学生对莫高窟的向往,既复习了上节课的内容,也为后文的学习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二)精读细品,领略风采

1.品味“彩塑”

课文第二自然段描写的是莫高窟的彩塑,我先让学生自读读课文,然后思考、交流:这一自然段里描写了什么,是围绕那句话来写的?让学生学会找中心句。

文中出现的佛教人物基本脱离了学生的生活经验,让学生感受神态各异的彩塑有助于学生理解课文,因此我适时地展现各种彩塑,使文字活了起来,让学生主动、自然地进入到了课文中。在接触了彩塑绚丽多姿的形象后,学生对文中词语的理解也愈加深刻。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从文字到图片再回归文字,使学生对莫高窟彩塑艺术有了全面深刻的认识。在这过程中点出点面结合的写作手法,然后进行追问:面对这一尊尊彩塑,游人们无不啧啧称赞。如果你是游人,你会怎样赞叹?引导学生思考、交流。最后,我充满激情地小结:感受着前人高超的彩塑艺术,我想在座的每一位同学心中都会涌起一股自豪感,你想不想记住这段文字,然后由填空开始指导背诵。

2.回味“壁画”

教学这一段时,我首先让学生自己读课文,画出能体会到壁画“宏伟瑰丽”的语句,在学生交流时引导学生欣赏图片,尤其是飞天图片,用文中的语言进行描述。然后引导学生学习文中的句群,再运用这种描述方法,写一写飞天还有哪些形态。所有这些都实实在在地引导学生理解、积累、运用祖国丰富的语言文字。

这一段的教学充分利用了信息技术的优势,通过丰富多彩的图片感知,有效地带领学生领略了壁画的“宏伟瑰丽”,激发了学生的阅读兴趣,深深地感受了作者用词的精确和祖国丰富的语言文化,语文教学与信息技术整合优化的方便快捷在这里得到了充分的显示。

3.体味“藏经洞”

“画出自己感受深刻的句子”抛出话题,让学生勾画。适时播放文物被盗的文字资料,“看了这些你有什么感想?”再次让学生体会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并激发他们对侵略者的憎恨。接着,教师顺势组织学生带着惋惜和憎恨之情朗读第四自然段。

4.学习最后一段。

小学阶段学生的思维处于形象思维阶段,教学中我采用直接切入重点段的学习,分别介绍洞穴里的“彩塑”、“壁画”、“藏经洞”,借助资源激发学生的想象力。《莫高窟》一文体现了作者强烈的民族自豪感,充分挖掘文本的情感因素,让学生反复品味,同时体会表达的精妙以及语言的内在情感,以激发学生的内心感受,从而引导学生“披文——入情——入境”,用“心理视线”去读书、去领悟语言文字,让学生得到情的激发、美的熏陶。

(三)写法指导

这一堂课的教学设计应力图体现工具性和人文性的和谐统一,偏废任何一方都不可取。所以在最后让学生自己总结写法,让学生不仅(会学课文,更会用课文来学语文,也为学生以后的写作打基础。

六、说板书设计

板书要引导学生把握教学重点,全面系统地理解教学内容。根据课文的内容,体现简洁明了、统领全文的原则,表现文章的结构特点,我设计了以下的板书:

彩塑:精妙 绝伦

壁画:宏伟瑰丽 智慧的结晶

藏经洞:珍贵文物

篇3:小学语文《莫高窟》说课设计

一、专题学习网站的构建理念

从技术的角度来说, 专题学习网站的设计要求有以下四个方面:丰富多样的学习资源、良好的学习交互能力、直观友好的界面设计和活泼生动的教学策略。

具体地讲, 专题学习网站就是在内容上, 以专题知识为导向的建设和应用项目 (不同于知识点或完整的课程) 。形态上, 它是一个网站, 具有网站的基本功能;功能上, 它是一个供学生开展课程专题知识学习和研究性学习的平台。

新课程强调面向全体学生, 这就意味着专题学习网站的设计应该关注每一个学生, 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 创造能引导全体学生主动参与的网络环境, 激发学习兴趣, 使他们通过学习, 能在原有水平上得到提高, 获得发展。

在网站设计中, 我充分考虑学生个体间的差异, 在保证全体学生共同发展的基础上, 注意发展每个学生的个性和特长。我把莫高窟的彩塑、壁画和藏经洞, 通过图片、电影、解说、动画等多种形式进行结构化重组与阐述, 淋漓尽致地展现它的历史, 使不同类型的学生都学有所得, 使每个学生都能体验成功的喜悦。

新课程允许学生对问题有自己独特的见解, 通过自己的独立思考, 发表各自不同的观点, 在讨论和交流过程中, 鼓励学生创造性学习。我通过专题网站, 努力为学生创设宽容、理解、和谐、平等的网络氛围。

新课程指出“评价要促进学生的发展”, 要“面向全体学生”。为了保证所有学生都有足够的机会来展示他们网络学习的全部学习成果, 我把学生的读后感、演示文稿、图画专题电子作品都放在网上, 全方位、多层次、多角度、客观公正地评价每一位学生, 关注学生的现状、潜力和发展趋势, 让他们始终充满自信和激情。

二、专题学习网站的功能架构

我利用静态网页 (HTML) 与动态网页 (ASP) 技术, 结合Access数据库, 建构专题动态Web网站, 主要设计分五个功能区。

1.“教学辅导区”——学生自主学习的桥梁

基于网络资源的学习方式是一种探索性的自主学习。这种自主学习仍需要教师的辅导。在专题学习网站中, 根据学生网络学习的特点与语文阅读的规律, 我将课文内容和要求以电子课本的形式有步骤、有指导地出示, 通过“读一读”、“学一学”、“练一练”, 让学生读准字音, 读顺课文, 初步感知理解莫高窟的历史, 为促进学生主动建构知识创设情境。

2.“网络资源区”——学生探索知识的导航器

网络资源是无限的, 我在资源区尽可能收集有关莫高窟的图、文、声、像等资源信息, 向学生展示了莫高窟灿烂的历史文化, 还链接了许多搜索引擎, 有效地整合Internet资源, 供学生研究参考。

3.“专题讨论区”——学生发表见解的窗口

专题讨论区是为学生专题学习而组织的论坛、聊天、短信等网络工具, 提供师生、生生以及师生与相关专家之间高效交流的途径, 实行在线指导或个别指导, 为学生创设会话、交流的平台和协同发展的空间。学生可以在讨论区提出各自在学习中不能解决的问题, 回复、发表自己的见解。通过这样的协作学习环境, 学习者群体 (包括教师和每位学生) 的思维与智慧就可以与整个群体共享。

4.“作品展示区”——学生展示的园地

提供师生展示研究成果的交互平台, 设置作业频道, 对学生的研究成果、习作、绘画、故事、演示文稿等进行展示。上传频道提供每一个师生共同参与资源建设、信息发布的平台。

整个网站结构图如下:

三、建构专题学习网站的理性反思

1. 人文性

《莫高窟》专题学习网站以中国古代历史文化和丰富的人文内涵为学习与探究的领域, 面向全体学生, 关注学生的需要体验, 关注每一个学生的成长, 尊重他们的个性差异, 使每个学生都能获得发展。我在设计时允许任何学生申请注册成为用户, 进行“用户中心”管理。每个人都有机会、有权利, 进行发表与讨论、探究与创造, 使学习成为每一个学生追求成功、积极体验的过程。

2. 综合性

本网站从学生的经验和发展需要出发, 对语文、历史、地理等多门学科进行了综合, 注重知识的关联性、整体性和开发性, 帮助学生获得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在拓展阅读活动中, 有的学生通过网站了解了莫高窟的发现者王道士的生平事迹, 从不同角度点评历史人物的是非功过;有的学生看到一幅幅彩塑与壁画, 不由得对我国古代劳动人民无穷的智慧和伟大的创造力发出深情的赞叹;有的学生从敦煌文化入手, 通过莫高窟历史的繁华与经历的种种磨难, 感受深刻的爱国主义教育……

3. 实践性

专题学习网站并不是让学生去被动地浏览、接受, 网站强大的交互性更加重视学生的参与性、探索性, 提倡体验、探究、参与、合作、讨论, 促进学生实践能力的发展。这在更大范围和更深层次上满足了学生实现自我的愿望, 为学生张扬个性创造了空间, 让学生交流和分享学习成果, 获得成功的愉悦。通过网站内容的更新、学习资源的补充、学习过程的呈现、与他人的互动、成果的呈现等工作, 一批I T小专家成长起来。通过教师指导、学生参与、师生共同管理和维护, 我们的专题学习网站真正成为学生喜欢的学习、交流、争论、提高的网络之家, 成为沟通师生情感的纽带。

4. 互动性

网络的及时性和交互性为我们发展性教学评价的实施起了传统方式无法替代的作用。对于我提出的“敦煌莫高窟那精妙绝伦的彩塑和宏伟瑰丽的壁画, 是我们中华民族的骄傲和自豪。你能用自己的方式向全校师生介绍莫高窟吗”这一问题, 学生们纷纷发帖, 有的要用绘画、泥塑等形式展现莫高窟风貌, 有的要用图案设计和小报等展示, 还有的学生在帖子中搜集了莫高窟其他相关的链接……

篇4:莫高窟的说课设计

教师:中国地图、课文朗读磁带、查找莫高窟图片并制作成灯片、搜集其它两大石窟的有关资料

学生:查找资料,了解莫高窟的相关知识,并尽量搜集有关图片

篇5:莫高窟的说课设计

总:一颗明珠/彩塑神态各异

分:壁画宏伟瑰丽

篇6:小学语文《莫高窟》说课设计

《莫高窟》选自苏教版第九册第五单元。本单元共有三篇课文,分别从锦绣山川和文化艺术的角度进行文字描述,培养学生爱家乡,爱祖国的情感。本课是最后一篇,介绍了我国西北边陲敦煌莫高窟里的彩塑、壁画和曾经藏有大量文物的藏经洞,赞扬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全文共有5个自然段,第一自然段介绍莫高窟的地理位置和概貌,第二、三、四自然段则用浅显的文字具体刻画莫高窟的彩塑、壁画和藏经洞。最后一小节总结全文。本课的教学重点,是通过语言材料的学习,使学生感受到敦煌艺术的博大精深,激发学生对祖国灿烂文化的热爱,对清王朝腐败无能的憎恨的情感,并仿照文中排比句进行说话和写话的训练。教学难点是再现莫高窟的彩塑、壁画生动的画面。

根据本单元的要求和本课及学生的特点,我设计本课的教学目标有三点:

1、学会生字新词,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第二至第四自然段。

2、学会自主学习课文,读懂课文内容;学会提出问题,与他人合作确立小组研究的问题;学会利用网络搜集、筛 选资料,对资料进行加工、组合。

3、借助多媒体及具体的语言材料,感受敦煌艺术的博大精深,体会敦煌艺术在文化史上的地位,激发对祖国灿烂文化的热爱,对清王朝腐败无能的憎恨的情感。

我们知道,在21世纪这个信息技术迅猛发展的时代,35分钟的语文课堂教学如果仅凭一支粉笔和几块黑板,已远远不能满足学生的发展需求。语文学科教学与信息技术整合优化,不仅是时代的要求,更是学生发展的需要。它给我们新一轮课程改革带来了生机与活力。新课标也明确提出:语文课程要“注重跨学科的学习和现代科技手段的运用,使学生在不同内容和方法的相互交叉、渗透和整合中开阔视野,提高学习效率,初步获得现代社会所需要的语文实践能力”因此,为了实现以上三点教学目标,在设计时,我准备凭借网络平台沟通课堂内外,将文字形象化、音效化,培养学生主动探究、团结合作、勇于创新的精神,促进学客服热线:025-68801918、68801919

学科王教育资源网

群,运用书中的描述方法,来进一步进行说写训练(根据画面,找出书中的相关语句;仿照书中的语句,来说一说壁画的内容;运用书中的句式进行想象训练;利用图片指导背诵)。实实在在地引导学生理解、积累、运用祖国丰富的语言文字。

这一段的教学充分利用信息技术的优势,通过大量主题丰富多彩的图片感知,有效地带领学生领略壁画的“宏伟瑰丽”,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深深地感受作者用词的精确和祖国丰富灿烂的语言文化。其中仿照文中的句式,进行听说读写等训练,顺利地突破了教学难点,语文学科教学与信息技术整合优化的方便快捷在这里得到了充分的显示。

藏经洞是莫高窟历史的浓缩。这一段的学习在时间安排上准备进行略处理。在学生自学的基础上,让学生交流读懂了什么。补充 “藏经洞的劫难史”这一材料,侧重训练学生快速阅读、捕捉信息、口语表达的能力。了解这段历史之后,让学生抒发自己的感受,然后指导有感情地朗读。让学生在感受祖国辉煌灿烂的文化的基础上,激起对清王朝腐败无能的憎恨。经过阅读文字,欣赏画面,了解历史,感受文化,再读最后一小节。学生情感的升华也就水到渠成了。

3、积累语言,熟读成诵

课文第二部分文质兼美,要求学生学完全文后会背。由于文章比较长,给学生记忆造成了一定的难度。我采取“挑战播音员”的方法给图配音,使文字和形象紧密结合,降低背诵难度,提高学生背诵兴趣。在学生背诵的时候,打开音乐,利用信息技术创设阅读情境,使学生在古朴空灵的音乐里,咀嚼文字的韵味,体验敦煌艺术的博大精深,享受文、图、声、像相结合的赏读意趣。

4、确定主题,拓展学习

学生在初读课文阶段提出的问题,有的通过前面的精读品味已经找到答案,有的还悬而未决。还有些学生在学习课文的时候又产生了新的问题。在这个环节,考虑到学生知识面的深度和广度不够,而且关于莫高窟的文化,网络上有丰富的内容,要充分利用网络环境的优越性,落实新课标里大语文教育观的思想,引导客服热线:025-68801918、68801919

篇7:小学语文《莫高窟》说课设计

一、喜:光辉灿烂的莫高文化

毫无疑问,莫高文化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飞天、卧佛、天王、力士、菩萨,已经成为许多人心目中莫高文化的典型符号,想到这些符号时,内心便洋溢着一种自豪与欢喜。然而,这却并不意味着学生在阅读本文之后也能有这样的惊叹。或者说,要让学生读则喜,还需要教师更多地努力。

读课文后可以发现,本文描写莫高文化的句子很多,也很传神。要让学生有所感悟,还需要引导学生进行细细的品味。如课文开头第一句“敦煌莫高窟是祖国西北的一颗明珠”,可以引导学生进行细节性的思考:何为明珠?什么样的对象可以被描述为明珠?为什么说敦煌莫高窟是颗明珠?第一个问题是引导学生进行基础性的理解,只有知道了明珠的价值才能知道以明珠来形容某个事物是多么的确切;第二个问题是引导学生利用已有的知识去进行联想,事实上当有学生说出“哥德巴赫猜想是数学王冠上的明珠”时,说者与听者其实都已经感受到了明珠所代表的含义;第三个问题是让学生去对敦煌莫高窟进行一定程度上的猜想,猜想的依据或者说标准,便是明珠。

二、怒:野蛮粗暴的西方掠夺

任何一个文本的阅读都不应当是孤立的,《莫高窟》一文也不例外。在本文中有一个细节着墨相对不是很多,应当引发学生的高度关注。那就是课文第四自然段中所描述的“大量珍贵的文物被帝国主义分子掠走”。小学语文教学固然不能播种仇恨,但让学生了解更为丰富、更为真实的历史,却也是语文人文性的应有使命。从实际教学的情况来说,这一句如果仅从字面来理解,学生是难以产生真实的感受的,因为学生一般不知道何为帝国主义,也不知道为什么他们可以公然掠走本属于我们的财富。

因此,笔者在教学中会结合本段的描写,并且将学生的视野进行适度拓展,笔者将余秋雨的《道士塔》、斯坦因的《发现藏经洞》等文本向学生呈现,让学生去了解这一简单描述背后更为丰富的历史现实,让学生知道现在我们所能看到的敦煌莫高窟其实只是劫后余生的文化残留,其很美,却是一种凄惨的美。其给我们留下的绝对不应当只是一种喜的感受,列强对我国的强取豪夺,应当激发起学生应有的怒。此怒乃士之怒,非为伏尸二人流血五步,乃为收复河山之冲冠之怒,是国人勇气的一种体现。

三、哀:软弱无能的清朝政府

无论是语文教学还是其它学科的教学,甚至是课后的交流中,笔者常常听到学生甚至是同行,都对某种社会现实有一种哀的情绪。且这种哀中常常有一种绝望的态度,笔者恰恰以为是不可取的,是需要在语文教学中应当予以适当关注的。事实上,在本文的教学中,笔者在课堂上也读到了哀的情绪,只是做了一些引导而已。

“清王朝的腐败无能”是一句抽象的话,清王朝有多腐败,有多无能,小学五年级的学生一般没有直觉的认识,因此应当进行适当的材料补充。从挪用军饷办寿宴,到正规军队的孱弱战斗力,其实都是腐败与无能的体现,教师要做的只是向学生提供这些材料而已。在此基础上,学生自然也就读懂了为什么国家对自己的文化保护是那么的无力。在这种感情的熏陶下,当学生阅读到“仅存的部分经卷,现陈列于故宫等处”一句中的“仅存”二字时,内心往往有一种一声叹息的感觉。但这样的哀需要引导,需要从懈怠的哀,导向必胜之兵的哀。其引导技巧则在于告诉学生只有自身强大,才能真正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才能不哀而乐。

四、乐:面向人类的中华文明

流失海外的中华文物只能通过文明的手段取回,即使暂时由于种种原因取不回,那也不影响中华文明在世界上的影响,只是,其可以同时提醒今天的国人:使命未竞,尚需努力。同时,只有面向人类发展去通过自身发展以为文明的延伸作出努力,那才是真正的文明的力量。

篇8:小学语文《莫高窟》说课设计

1、通过学文和观赏,知道敦煌莫高窟是世界闻名的艺术宝库,为我国璀璨的的古代艺术而骄傲。

2、掌握本课生字新词,能在词语中正确认读多音字“佛”;结合课文或图片理解部分词语的意思。

3、能给各段找出重点词句,朗读、积累语言。

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学会找出重点词句,正确理解一段话的主要意思。

难点:感悟敦煌莫高窟是世界闻名的艺术宝库。

教学设计流程:

一、激趣揭题

1、 同学们,你们喜欢旅游吗?老师也很喜欢旅游,还拍了一些照片,想不想看?(轻古典音乐) (长城图片)这是什么地方?(点击出示:万里长城)万里长城是我们中华民族的骄傲。 (故宫图片)你从电视上看到过吗?(点击出示:北京故宫) (兵马俑图片)去过吗?

我来告诉你,这是(点击出示:秦始皇兵马俑) (莫高窟图片)这是世界上规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佛教艺术宝库(点击:莫高窟,注音)一起读。它在甘肃省的敦煌市。(点击出示:敦煌,注音)一起读。谁能把这两个词连起来读? 今天,我们学习的课文题目就是《敦煌莫高窟》,请同学们伸出手和老师一起写题目(板书课题)齐读。

2、这是个怎样的地方呢?请看大屏幕。(播放录象) 看了录像,你有什么感受?从同学们的表情中,老师感受到你们已经迫不及待地想去那儿看一看了。

二、初读课文,学习生字词

其实,课文的语言描述更加优美,让我们先读为快吧。注意读准字音,读通课文,有困难的地方可以想老师和同学请教。 检查:课文中的这些词语会读了吗? pú sà pí pá (fó) 菩 萨 琵 琶 千佛洞 huī gé xián 金碧辉煌 亭台楼阁 拨动琴弦 (课件出示)

A、指名读第一行,多音字:佛。两个读音分别组词。师:莫高窟里面有3000余尊佛像,所以人们又叫它“千佛洞”。 指出前两个读轻声。师领读

B、指名读第二行。

C、 (去掉拼音)没有了拼音的帮忙,谁会读? 女生领读第二行,男生领读第三行。

三、第二次带着问题读课文,初步了解莫高窟的无限魅力。

1、把这些词语放到课文中你还会读吗?请再读课文,读给你同桌的小朋友听,相互学习。把自己喜欢的段落多读几遍。

2、谁能把自己最喜欢的那段读给大家听?[我刚才看见你在下面读的时候非常有感情,愿意读给大家听吗?谁是咱们班的朗读高手?你来读读你最喜欢的那段。] [随机卡片蹲、尊、洞窟、拔、拨] [你真象个播音员。他太紧张了,漏下了一个字。有流利,有正确,了不起。]

3、谁来说说课文向我们介绍了什么? (课件出示)敦煌莫高窟 。

四、学习第一自然段

1、(点击出示句子)敦煌莫高窟是世界闻名的艺术宝库。 齐读。有没有不理解的地方?怎样的地方才能叫“宝库”?[你提的问题很有价值]

2、为什么它能获得这样的称赞呢?自己读读第一节,(课件出示第一节)读着读着,有些词语就自己蹦出来了,告诉我们就应该称它为宝库。[可以把你想到的和周围的小伙伴说一说]

3、谁已经找到原因了?

A、 “1600多年”说明年代久远;(板书)

B、 “492个”说明现存洞窟多;(板书)

C、 “3000余尊”说明彩色塑像多:给“余”找个近义词(多)。“尊”在这里是量词。(板书)

师:我们XX小学全校师生加起来还不到800人,莫高窟的塑像跟我们4个XX小学的人数差不多,塑像可真(多)呀!

D、 “45000多平方米”说明壁画面积大:

(板书)45000多平方米有多大呢?大家看看我们这个大教室,如果在墙壁四周都画上壁画,大概可以画100平方米【板书演算45000÷100=450】足足可以画450个大教室呀!

师小结(指板书):敦煌莫高窟的历史这样悠久,保存下来的塑像和壁画这样多,怪不得称它为——(世界闻名的艺术宝库)

4、作为中国人,你觉得怎么样?(骄傲)能不能把这种感受读出来。

A、 自由读。[我感受到了你的自豪。谁能比他读得好?]

B、老师和你们合作来读:师读第一句,生读二、三两句。 [过渡:接下来的课文,向我们介绍了莫高窟的什么?(板书:塑像 壁画)大家快速找一找,找出概括写塑像和壁画的两句中心句,用——划出来。指名回答。用一个词形容?

(板书:精美 艳丽多姿)]

五、学习第二自然段

过渡:现在让我们走进莫高窟,亲近莫高窟,去看看莫高窟的彩塑像:

(课件出示第二节)你对哪句话最感兴趣?你能说说你的理解吗?[第二句话:最大的 九层楼(比现在的两幢教学楼还要高出一层);最小的只有十几厘米,比手掌还小。

师:原来大大小小的塑像都是艺术品呀!其实,塑像还神态各异呢!书上没有写,老师这里有一段文字介绍呢。

2、(出示)补充资料:敦煌莫高窟的彩色塑像神态各异,造型逼真。有慈眉善目的菩萨,有威风凛凛的天王,还有强壮勇猛的力士。其中有一尊卧佛长达16米,他侧身卧着,眼睛微闭,神态安详。看到这一尊尊栩栩如生的彩塑,游人无不赞叹。

自由读上面这段话,思考:从哪些词句可以看出彩塑的精美?(让学生回答后上台板书,记忆库积累)齐读词。

师:敦煌莫高窟的塑像不仅大小不一,而且神态各异,造型逼真,的确是精美的艺术品。

(再课件出示第二节)指导朗读:敦煌莫高窟千佛洞的塑像,每一尊都是一件精美的艺术品。

[“精美”一词你读得特别好,刚才我们读到的每一尊塑像都很精美,你已经感悟到了。谁还能再来读?你突出了“每一尊”,这里有两个“每一尊”,说明无论哪一尊都是艺术品。听你的朗读,我就知道你有多喜欢这些精美的塑像了。]

3、莫高窟真是举世闻名的艺术宝库啊。同学们,面对这样的彩塑,你们现在想不想亲眼目睹一下?( 播放配乐课件)。

4、此时你最想说一句什么话?(老师读了这段话,看了这些画面,真想说一句:祖先真了不起。)

(听了同学们的赞叹,我也想说:敦煌莫高窟,你就像那璀璨的明珠,永远闪耀的世界的东方!) [有时间的话写下来]

六、作业自选厅

1、上网领略敦煌美景

2、把敦煌莫高窟精美的塑像介绍给家人听。

篇9:《莫高窟》说课稿

通过《莫高窟》这一课的学习,让学生深刻感悟“彩塑”的特点,同时深刻体会莫高窟艺术宝库在世界文化史上的地位。

由于莫高窟距离学生比较遥远,理解起来有些难度,因此选择在多媒体环境下进行教学。

说教学目标,我将从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方面进行阐述。

说重难点,能凭借课文具体的语言材料,重点感悟“彩塑”的特点,牵移学法。学会编写段落提纲,感受神态各异的彩塑。

说教学过程,1、紧扣题目,设置疑念,激发情趣,引导初读2、再读课文,整体感知,编写提纲,寻文思路3、精读课文,欣赏彩塑,感悟语言,积累运用4、总结课文,编三字经,激发兴趣,拓展提高

这部分设计,主要让学生结合题目,猜猜莫高窟名字的由来,然后相机进行第一自然段的.学习,接着播放有关莫高窟简介的视频,这段视频让学生形象直观地了解了莫高窟的地理位置及其概貌,有效地激发了学生想要继续探究的兴趣。

这部分设计,主要让学生整体感知课文内容,并且学会编写段落提纲。看着这段形象直观的演示,学生很自然地理解了如何编写段落提纲,有效地突破了本课的难点。

这部分设计主要紧扣“形象鲜明,神态各异”八个字,从整体上把握彩塑的特点,然后出示相应表格。

看着这样的表格,学生很形象地理清了层次,并对彩塑的特点有了一个整体上的认识。

接下来让学生观看彩塑图片,当学生看到这幅图片时,很自然地联想到了这就是慈眉善目的菩萨。再看这幅图的时候,学生也很快辨别出这就是威风凛凛的天王。继续看这幅图的时候,学生同样也很快地知道这就是强壮勇猛的力士。最后看这幅图的时候,那神态安详的卧佛形象深深地刻在了学生的心中。

接下来,让学生尽情想象还有哪些彩塑形象,在充分调动起学生强烈的探究欲望时,再适时出示大量丰富的彩塑图片,并同时播放一段舒缓的背景音乐,以此来缓解学生的疲劳,让学生在这种舒适的环境下,更为全面地了解了莫高窟的彩塑文化。

最后指导学生进行第2小节的填空、背诵。

这部分设计,主要是指导学生编写三字经。三字经三字一句,通俗易懂,朗朗上口,很容易调动起学生的兴趣。

这就是最终编写的三字经内容。

接下来布置“预习3-5小节,尝试着编写三字经”的作业,定能在学生的内心掀起一股学习三字经的热潮。

最后提供莫高窟的官方网站,让学生上网了解更多的有关莫高窟的知识,有效地拓宽了学生的视野,使语文变得有趣、有效。

说整合点的诊断与解决方法:

1.媒体助学,激发情趣

在引导学生学习第一自然段的过程中,适时播放一段有关“莫高窟”的视频简介,这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也让学生更好地了解了莫高窟的地理位置及其概貌。

2.图片运用,增强感悟

适时地呈现相应彩塑图片,可以使学生的形象思维和抽象思维达到有效融合,增强了学生对莫高窟彩塑特点的感悟。

3.音乐渲染,创设氛围

在让学生观赏莫高窟彩塑的其他图片时,同时播放一段舒缓的背景音乐,有利于调动学生的情感,也能让学生身心得到放松,使学生获得良好的学习状态。

前途中有我的老师,后途中有我的学生,簇拥在这条七彩的路上,我唯有竭尽全力,方能坦然面对讲台下那一双双充满希冀的、求知若渴的眼睛。

篇10:《莫高窟》说课稿

柳南区实验小学 李欣欣

各位领导、老师:

大家好!很高兴,能在这里和大家一块分享我对《莫高窟》一课的教学设计。余秋雨先生曾经这样赞美莫高窟:“它是一种聚会,一种感召,它让人走进神话,走进寓言。”敦煌人也这样咏叹莫高窟“雪岭干青汉,云楼架碧空,重开千佛刹,旁出四天宫。”今天,我说的就是苏教版小学语文第九册第五单元的《莫高窟》一课,我说课的内容分为六部分:1.说教材;2.说学生;3.说设计理念;4.说教法、学法;5.说教学流程;6.说板书设计。

一、说教材

(一)教学内容

《莫高窟》一文介绍的是我国西北边陲敦煌莫高窟里的彩塑、壁画和藏经洞,赞扬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这是一篇写景的文章,共有5个自然段,作者以“总—分—总”的形式,分别介绍了莫高窟的地理位置及其概貌,莫高窟的彩塑、壁画和藏经洞的特点,以及莫高窟是举世闻名的艺术宝库。

这篇课文无论是用词造句,还是神态描写,表达方法,行文结构等方面,都有本年段的侧重训练点,教学中有必要深挖。文章结构清晰明快,对这样的文本,框架结构的把握在教学中也同样重要。

(二)说教学目标和重难点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作者之间对话的过程。教学要注重语言的感悟、积累和运用,注重基本技能的训练,给学生打下扎实的语文基础。”结合课标我拟定了本课的: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能准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莫高窟的艺术特点,体会文中关键词句在表情达意方面的作用。

过程与方法:学会自主学习课文,读懂课文内容,学会提出问题,与他人合作进行探究性阅读。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借助多媒体及具体的语言材料,感受莫高窟的博大精深,体会敦煌莫高窟艺术在世界文化史上的地位,激发学生对祖国灿烂文化的热爱。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抓住重点词句,了解莫高窟的艺术特点。

教学难点:凭借具体的语言材料体会莫高窟的美和古代劳动人民的伟大,从而激励学生热爱祖国灿烂的民族文化。

二、说学生

本节课的教学对象是五年级学生,他们已经有了一定的思维和阅读能力。通过本单元前几篇课文的学习,学生对品读课文佳句,欣赏风景名胜,感悟作者的思想感情已经有了一定的基础;通过以前的学习他们掌握了一定的语文学习方法。在第一课时,学生已经认识了生字,整体感知了课文内容。因此,本课我将立定于目标尽可能让学生确定,问题尽可能让学生提出,方法尽可能让学生掌握,内容尽可能让学生参与,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性,教师适当进行点拨引导。

三、设计理念

1.体现学习语文的规律,由整体到部分,再回归整体,使学生对所学的知识有完整的认识。2.体现学习语文的特点,听说读写的训练贯穿阅读教学的始终。

3.体现尊重学生的个体,以学生自读自悟为基础,提倡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充分发挥师生双方的主动性和创造性。

四、说教法、学法

1.创设情境教学法:课前,采集大量的图片资料,挖掘图片中的情感意义,引发学生想象,图文对照把学生带进真实的生活场景。

2.合作学习法:教学时把个人思考、小组讨论、全班交流等形式有机结合起来,提高课堂效率,优化集体智慧。

3.阅读感悟法:教学中通过多种形式的阅读,让学生通过阅读,想象画面进入文本感悟体验,再通过读,来表达自己所体验到的情感。

4.自主合作探究法:学生课堂自由研读、课后搜集等环节无不渗透着自主探究的方法。

五、说教学过程 教学流程图

(一)创设情景,走进文本

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本身,而在于激励,唤醒,鼓舞。课一开始,我便用引人入胜的语言导入:“同学们,上一节课我们已初步学习了《莫高窟》这篇课文,知道了敦煌莫高窟是丝绸之路上的一颗璀璨的明珠,在茫茫的沙漠中闪烁着绚丽的光彩,是各国旅游爱好者竟相前往的圣地。”乘势提问:“同学们想不想亲自到莫高窟走一走,看一看呢?”在学生还被导语的气势所吸引的时候,赶紧播放莫高窟画面,让学生利用多种感官感受莫高窟的宏伟瑰丽,充分激发起学生对莫高窟的向往。

(二)美读美诵,贴近文本

本文对莫高窟的彩塑、壁画和藏经洞作了深入细致地描写。如何更有效更巧妙地使用文本,引导学生体会石窟艺术的出神入化,学习作者用词造句的方法,并在想象中美读美诵?基于这些考虑。我设计了三个环节一一突破。

1.观“彩塑”

作者是怎样描写这些彩塑的?我分了几个步骤进行教学:

①(读)自由读第2自然段,看看读懂了什么,还有什么不理解的地方提出来; ②(画)让学生画出文中描写有哪些彩塑?

③(赏)通过欣赏各种神态的彩塑,想象彩塑不同的样子,理解“慈眉善目”、“威风凛凛”、“强壮勇猛”、“个性鲜明”、“神态各异”等词语的意思。帮助学生由直观形象上升到感受语言文字的魅力。

④(析)课文如何把这些栩栩如生的彩塑串联成一段的?通过学生自读合作等形式,找到(有-----有-----有-----还有------)排比句式。学习作者的写作方法。作者抓住卧佛的哪些特点来描写的?让学生自读自悟体会作者抓住“长达”、“侧身”、“眼睛”、“神态”等词语,再来看看相关图片来感受卧佛的惟妙惟肖。

⑤(思)基于学生的理解,我继续追问:试想古人,他们当时塑造神态各异的彩塑,心里是怎么想的?(这让学生真正与文本对话,与古人对话,与祖国的文化艺术史对话。)面对这一尊尊彩塑,游人们无不赞叹不已。如果你是游人,你会怎样赞叹?(引导学生思考、交流。)

⑥(读)最后,我充满激情地小结:欣赏了彩塑,感受了前人高超的雕塑艺术,我想在座的每一位同学心中都会涌起一股自豪感,就让我们带着这种自豪感来读一读、背一背吧!通过这样的美读、模仿,可以让学生体验、感悟、熏陶,在语言的海洋里领会情感。

2.赏“壁画”

对于高年段的学生,教师应引导他们自己总结出学习的方法。因此,在学习了第二自然段以后,我马上引导学生归纳出学习这一段的方法:(1)小声读第一遍,归纳段意,了解写法;(2)图文并茂地读第二遍,理解课文内(3)诵读第三遍,读中品味,读出感情。

第三自然段和第二自然段结构相似。所以我先组织学生按照刚总结的方法自学、讨论,然后检查自学效果。

在检查时,我首先呈现壁画,引导学生欣赏,用文中的语言进行描述。然后引导学生学习文中的句群。再运用这种描述方法,想一想、说一说飞天还有哪些形态。最后利用图片、音乐指导朗读、背诵。

这一段的教学通过丰富多彩的图片感知,有效地带领学生领略了壁画的“宏伟瑰丽”,并在品词品句的同时实实在在地引导学生理解、积累、运用。在情感上更是激发了学生的阅读兴趣,深深地感受了作者用词的精确和祖国丰富的语言文化。

3、探“藏经洞”

“从哪些句子可以看出莫高窟文物众多?”抛出话题,让学生勾画。适时播放珍贵文物和文物被盗的画面,“看了画面你有什么感想?”再次让学生体会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并激发他们对侵略者的憎恨。接着,教师顺势组织学生带着惋惜和憎恨之情朗读第四自然段。

(三)理清结构,钻进文本

刚才,同学们重点欣赏了莫高窟的景,但对文章的整体结构、写作特点等都不是很清楚。而这篇课文又是一篇结构清楚、条理清晰的文章,在这里,我设计了复述的环节,帮助学生驾驭文本。让以学生小组为单位,商量复述的方法,教师给以适当的点拔,充分尊重学生,信任学生、鼓励学生。让学生积累背诵,把课文语言内化为自己的语言。

复述课文要讲求一定的方法的,假若你是当地的导游,会抓住文中的哪些地方进行复述?这时,可让学生小组一起商量、讨论复述的方法。教师引导学生交流时,学生肯定会说到“彩塑”、“壁画”、“藏经洞”,教师立即引导“这几个部分之间有一句话很重要,把他们紧紧地联系在一起,能找出来吗?即日段与段之间的过渡句。学习作者这种写法。继续追问,学生又可能说到“明珠”、“艺术宝库”等词,即课文的1、4段(总写),教师随即板书,从而,弄清课文的总体结构。在弄清课文结构的基础上,再进行复述课文会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四)学以致用,融进文本

语文源于生活,又还原于生活。通过本文的学习,学生学到了一些用词造句的方法,表达方法、写作方法等。积累了一些好词佳句。我们知道学习是为了更好地运用,结合我们身边景点,指导学生仔细观察了解,模仿本课的方法来描写柳州的一处景点,从而激发学生爱家乡、爱艺术、爱表达。

六、说板书设计

板书要引导学生把握教学重点,全面系统地理解教学内容。根据课文的内容,体现简洁明了、统领全文的原则,表现文章的结构特点,我设计了以下的板书,彩 塑: 精妙绝伦

壁 画: 宏伟瑰丽 艺术宝库

藏经洞:藏品丰富

篇11:莫高窟说课稿

《敦煌莫高窟》是浙教版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语文第七册第一单元的阅读课文,本单元的训练重点是找出重点词句,理解一段话。它是继《赵州桥》之后的又一篇阅读训练课文。

这篇阅读课文介绍了世界闻名的艺术宝库——敦煌莫高窟中精美的塑像和艳丽多姿的壁画。全文共5个自然段。第1自然段概括地介绍“敦煌莫高窟是世界闻名的艺术宝库。”第2自然段,简要地描述了莫高窟千佛洞的塑像“每一尊都是一件精美的艺术品。”第3、4、5自然段,有面、有点地具体描写了敦煌壁画的艳丽多姿和栩栩如生。本文文质兼美,特别是课文第1、2、3自然段的结构相似,紧扣单元训练目标,适合对学生进行朗读训练和习作训练。

全文分两课时教学。我所执教的是第一课时。

四年级是小学阶段由低向高发展的关键时期,大纲明确要求:“能抓住重点词、句、段”,深入理解课文内容。根据大纲要求,语文教学的规律以及课文的特点,应达到以下教学目标:

①认知目标:知道敦煌莫高窟是世界闻名的艺术宝库

②技能目标:学生初步学会抓重点词句理解一段话的学习方法,提高学生的朗读能力、说话能力、思维能力。

③情感目标:感受敦煌莫高窟塑像的精美和壁画的艳丽多姿,体会我国劳动人民的智慧和才干。从而激发起学生的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

二、说教法

新课标里明确指出:要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在课堂上,我充分重视学生的朗读训练,通过学生抑扬顿挫、声情并茂的朗读,帮助学生体会语言的优美,感受敦煌莫高窟的雄伟壮丽,对学生进行有效的语感训练。

在紧扣朗读的同时,遵循情感发展的客观规律,通过“诱发、发展、升华”三个阶段,使教学的每个环节充实、完善起来,以激起学生思想感情上的共呜,使其受到深刻的情感熏染。

三、说学法

教学是学生在教师指导下自觉主动的学习过程,要真正让语文教学的课堂从过去的“讲堂”变成学生的“学堂”,必须优化课堂教学结构,提高教学效益,把课堂这一个广阔的舞台还给学生,提高学生素质,遵循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训练为主线的“三为主”原则,学生采用看、听、读、说、品的方法进行主动学习

四、教学设计

(一)、补充资料,激情导入

德国教育家第期多惠说过:“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鼓舞。”而别具匠心,引人入胜的一段新课导入也正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关键环节。课一开始,我便激情饱满的讲述:同学们,在我们中华民族五千年的历史长河中,古代劳动人民用他们的智慧和汗水,创造了许多闻名于世的奇迹,有巍峨屹立的长城,规模浩大的秦始皇兵马佣、还有著名的佛教四大石窟。接着出示四大名窟的图片,让学生仔细观察并说说这些石窟的特点,并通过介绍四大名窟,把学生引入课文,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紧紧抓住学生的注意力,使他们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学习中来。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朱熹曾说:大凡读书,须是熟读,熟读了则自然精读,精读后,理自见得。要理解、领悟文章的语言,首先就要把课文读通读顺。

在揭题之后,我安排了两次整体阅读。第一次是无问题阅读,目的就是检查学生对课文的熟悉程度。第二次让学生带着“为什么敦煌莫高窟会获得这么多的荣誉,这么多的称赞呢?”这个问题再次读课文,并用笔在文中划出有关的句子。从而了解学生领会和运用文章语言的程度。

(三)、细读品情,深究重点。

斯宾塞指出:在阅读教学中,应当引导儿童进行探计,让其自己去推论,给他们讲得应当尽量少些,而引导他们发现的应当多些。

在教学第一自然段中,先由老师进行示范朗读,让学生听后指出老师是怎么读的,为什么这样读,教师相机进行情感的诱发,让学生说说此时的感受,并把这种感受通过朗读表达出来。这样学生不仅理解了文章的内容,同时也深化了情感体验,在层层的剖析中,学生的情感也得到了发展。

彩色塑像在敦煌莫高窟中占着主体位置,而第二自然将它作为略写段进行训练。针对这点,我对它的文本进行了拓展,以期让学生感受到敦煌艺术的雄伟壮丽。在教学中,我紧紧扣住“精美”这个重点词展开教学。

先让学生从第二自然段中找找从哪些词句可以看出它的精美,让学生知道课文是通过最大佛像的宏伟和最小菩萨的精致来印证第1句每一尊都是一件精美的艺术品。如果只是这么一句话,显然是领略不到塑像的无穷魅力。

我再补充了一段资料,让学生边读边思考,还可以从哪些语句看出塑像的精美。通过读、说、品、悟,让学生感受敦煌艺术的博大精深。

紧接着,我又趁势播放一段敦煌莫高窟彩色塑像的剪辑片断,通过声情并茂的解说,给学生的视觉上造成冲击,也激起学生情感的涟漪。此时的学生正处于愤悱状态,我就不失时机地让学生把自己最想说的话写下来,并对着大屏幕大声地赞叹出来。这时学生的心中已经充满了对敦煌莫高窟的向往和骄傲之情,学生的情感得到了升华,达到了以情育人的目的。

篇12:莫高窟说课稿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能背诵课文第2~4自然段。

2、学会本课生字,绿线中的生字只识不写。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能用课文中的句子概括自然段意思。

4、理解课文内容,凭借课文具体的语言材料,体会“敦煌艺术宝库”在世界文化史上的地位,增强民族自豪感。

语文课程丰富的人文内涵对学生精神领域的影响是深广的,五年级的学生好奇心强,求知欲旺,一方面他们想更多地拓展视野,了解世界(特别是我国古代)灿烂的历史文化,另一方面,他们也想进一步增强自己的阅读理解和表达交流的能力。《莫高窟》文质兼美,既能满足学生的好奇感,丰富他们的知识面,又是促进学生语文能力提高的好教材。文章介绍了举世闻名的敦煌莫高窟的彩塑、壁画和藏经洞,学生对此很感兴趣。他们在欣赏图片,阅读美文的同时,也受到了一次深刻的爱国主义教育,但他们对课文的理解还不深入,自学能力还有待加强。因此,我把本文的教学重难点定为:

1、品读理解课文第二段并背诵。

2、学习围绕中心句把内容写具体的方法。

我设想分成两课时来教学。下面说说第一课时的教学设计。

一谈话激趣,揭示课题

同学们,在我国的西北部有一颗璀璨的明珠,那就是敦煌莫高窟,也叫“千佛洞”。相传前秦建元二年僧乐尊开始凿窟造像,经历隋唐以至元代,均有修建,是举世闻名的艺术宝库。你们想亲眼看一看吗?(想!)(学生看课文录象,配有解说)说说你留下了的印象。相机出示课题并板书课题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对大多数学生而言,莫高窟充满了神秘感,它灿烂的文化、悠久的历史以及在我国和世界文化史上的重要位置,都是推动学生学习的动力。以看录象为切入口,给学生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激发了他们的求知欲。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提出自读要求:(1)借助拼音读准生字字音,读准字音,读通课文。(2)借助字典或联系上下文,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的意思。(3)边读边想:课文描写了莫高窟里的什么文物?

这样做,明确读书的要求,可以提高读书的效率,有利于培养学生良好的读书习惯。

2、检查自学效果,在学生读通课文的基础上,指导分段,帮助学生理清脉络,提高阅读能力。

三布置作业:朗读课文,抄写词语。

我重点说说第二课时的教学。

一复习导入:我们游览了敦煌莫高窟,你主要看到了些什么?根据学生交流相机板书:彩塑、壁画、藏经洞。你最喜欢哪个景点,那就多停留片刻,仔细读读。这样,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有选择地进行重点品读,直奔课文重点。

二主动探究,朗读感悟学习第2自然段

(1)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第2自然段,思考:这一段写了什么?是围绕哪句话写的?用“—”画出来。

学习围绕中心句把内容写具体的方法,是本课的教学难点,教学时先“扶”学生一下,后面再放手训练,体现了一定的层次性。

(2)作者是怎样描写这些彩塑的?自由读第2自然段,看看读懂了什么,还有什么不理解的地方提出来。学生交流质疑,教师相机点拨。抓住以下几个方面:①利用媒体,引导学生浏览各种神态的彩塑,想像彩塑不同的样子,理解“慈眉善目”、“威风凛凛”、“强壮勇猛”、“个性鲜明”、“神态各异”等词。②课文是如何描述卧佛的呢?抓住神态安详等词语,再来看看相关图片来感受卧佛的惟妙惟肖。对于学生自己能读懂的,教师就不再多讲,让学生自读自悟,学会主动学习。在学生理解困难的地方,通过上网欣赏图片,引导学生图文对照,帮助学生直观形象地感受到语言文字的魅力。③面对这一尊尊想象力之丰富,色彩之绚丽,气魄之宏伟的彩塑,游人在观光时会想些什么,又会说些什么?怎样读才能让人也好像看到这些彩塑的样子?这样,结合评价,指导朗读。最后,按原文口头填空,指导背诵。教师小结学法。①找中心句②读文质疑③品读背诵,为学生自学下面的段落作一个范例。

2学习第3自然段

根据学第2自然段的方法,自学第3自然段,讨论交流自学效果,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养成合作学习的习惯。(出示“有„„有„„有„„还有„„”的排比句式)根据学生交流,欣赏各种姿态的飞天图,朗读体会作者优美细腻的描写笔触。学习“先概括写,后具体写”的写法。找找文中还有这样的句子吗?(出示句子“壁画上的飞天,有的臂挎花篮,采摘鲜花;有的„„”,引导学生改为“壁画上的飞天,有臂挎花篮,采摘鲜花的;有„„”的句式。)欣赏课文插图,你能用这样的句子来介绍图上的内容吗?让学生发挥想象,从游人说开去。这样,将造句训练渗透在“读’的训练中,既没有离开课文,破坏“读”的整体性,又培养了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最后引导学生背诵。学习第四自然段

引导学生用以上方法自读、质疑、讨论。指名介绍“藏经洞”的发现及遭帝国主义掠夺的情况。放手让学生自读自悟,培养自能读书的能力。学习课文第三段

利用媒体,介绍敦煌文化,让学生说说“举世闻名”的意思。联系课文内容,想想它什么举世闻名?由“每一尊彩塑、每一幅壁画”引导学生去联想古代劳动人民非凡的创造力和高超的智慧,理解“结晶”的意思。并引导学生朗读第一段,从“排列在悬崖断壁上,492个洞窟”等词语进一步感受古代劳动人民非凡的智慧,并引导学生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来理解“举世闻名”的恰当意思。

三听课文录音,看有关录象资料,再次感受莫高窟的灿烂辉煌的艺术文化

这是对全文的“反刍”,使学生对莫高窟有一个完整、深刻而又清晰的印象,并在感情上产生共鸣。

四创设情境,复述课文

同学们,刚才我们跟着作者一起欣赏了闻名世界、光辉灿烂的敦煌莫高窟,看到了洞窟中那精妙绝伦的彩塑和宏伟瑰丽的壁画,真是让我们大开眼界,它不愧是我们中华民族的骄傲和自豪。假如你是莫高窟的导游,你准备怎样向游客介绍?让学生积累背诵,把课文语言内化为自己的语言。

五课外延伸,构建联系

1、将课文改写成导游词,说给家人、同学听。

2、有兴趣的同学继续上网阅读、欣赏有关莫高窟的图文资料

让学生从事感兴趣的自主活动,有利于培养学生团结合作、勇于创新的精神。

板书设计:

莫高窟

彩塑

神态各异 个性鲜明

壁画

宏伟瑰丽 灿烂辉煌

古代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

篇13:《莫高窟》说课稿(精选)

北安市铁东小学

李忠艳 刘美荣

一、说教材

1.教材简析:《莫高窟》是教科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第六单元的一篇课文,文章介绍了敦煌莫高窟的彩塑、壁画和藏经洞,说明莫高窟是举世闻名的艺术宝库,歌颂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和才能。2.教学目标

根据新课程标准对四年级学生提出的阅读要求和学生现有的认知水平,我确定了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生字,理解“威风凛凛”、“惟妙惟肖”、“精妙绝伦”等词语。

(2)继续学习作者从多方面抓住事物的特点,领悟数字说明的方法及作用。

(3)培养学生热爱祖国历史文化遗产,热爱劳动人民的高尚品质。3.教学重难点。

本课重点是学习作者从多方面抓住事物特点的写作方法,领悟数字说明的作用及方法,难点是领会莫高窟的艺术价值。

二、说学生

本课教学对象为小学四年级学生,他们已经掌握了一定的读书方法和学习方法。语文课程丰富的人文内涵对学生精神领域的影响是深广的,四年级学生好奇心强,求知欲旺,他们想更多的拓展视野,了解世界(特别是我国古代)灿烂的历史文化。因此,一定会对本课很感兴趣。

三、说教法学法

新课标里明确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要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因此我运用启发式教学,精心设计富有启发生,针对性,层次性的问题,给学生充分的时间,让学生真正地与文本对话。充分重视学生的朗读训练,通过学生抑扬顿挫、声情并茂的朗读,帮助学生体会语言的优美,感受敦煌莫高窟的雄伟壮丽,对学生进行有效的语感训练。运用情景教学法,把学生带进真实的生活场景,让学生对照图片阅读课文,感受课文,理解课文。

教学是学生在教师指导下自觉主动的学习过程,针对问题,让学生在合作中取长补短,互相启发,促进学生全面深入地探究问题、理解课文的内容。遵循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训练为主线的“三为主”原则,学生采用看、听、读、说、品的方法进行主动学习。

四、说教学流程

新课标明确提出:语文课程要“注重跨学科的学习和现代科技手段的运用,使学生在不同内容和方法的相互交叉、渗透和整合中开阔视野,提高学习效率,初步获得现代社会所需要的语文实践能力”。在设计本课教学时,我借助多媒体沟通课堂内外,将文字形象化、音效化。培养学生主动探究、团结合作、勇于创新的精神,促进学生个性化阅读,力求体现开放性、主动性、实践性和探究性,使学生在感兴趣的自主活动中全面提高语文素养。为此我设计以下教学思路: ㈠创设情境,整体感知

首先我提出学生感兴趣的话题,你们喜欢旅游吗?都去过什么地方?然后利用多媒体把学生带入充满神秘色彩的莫高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很自然地进入学习情境中,师生共同走进莫高窟,去感受它那迷人的魅力。通过初读课文,整体感知课文内容。知道莫高窟是我国西北边陲一颗璀璨的明珠。

㈡品读感悟,内化体验

在课文重点段的教学中,我利用多媒体所展示的画面,把远离生活的彩塑和学生拉近了距离。为激发学生说的兴趣,设计了让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彩塑来介绍这一环节,引导学生观察图片谈自己的感受。为进一步训练学生语言表达能力,我先让学生用精炼的语言概括出彩塑特点,然后采用不同方式的朗读来表现彩塑不同的特点,最后在学生意犹未尽之时,展示出神态各异的彩塑,加深了学生对莫高窟彩塑艺术的全面认识。

在讲解莫高窟壁画这一环节,我不仅用多媒体为学生展示壁画中最美的飞天,还设计了让学生利用多媒体所展示的画面、音乐为飞天进行声情并茂的配音朗读,在读中去感受飞天那婀娜多姿的美。

当学生沉浸在莫高窟壁画的神奇之时,巧妙地引出了莫高窟的另一处景物——藏经洞,让学生在读中去体会藏经洞昔日的风采,同时在此处渗透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教育,激发学生保护祖国历史文化遗产的意识。

经过阅读文字、欣赏画面、了解历史、感受文化,再读课文最后一小节,学生情感的升华也就水到渠成了。

这是一篇写景的文章,朗读成为学生学习和探究的重要手段,让学生通过多媒体的展示,在感受美的基础上,自由选择不同的方式去朗读,尊重每个学生的个人感受和独特体验,鼓励学生发表富有个性的见解。

㈢拓展延伸,情感升华

莫高窟的每一处彩塑,每一处壁画都是一首歌,都有一段美好的历史回忆,让我们仿佛接受了一次中国古代艺术文化的洗礼,面对这艺术殿堂,同学们一定会感慨万千,此时此刻,抓住时机,让学生自由发表观点,说出自己的心里话,通过畅谈,深化对莫高窟的认识。

学生介绍莫高窟的相关资料,或以小导游的身份介绍这里的美丽风景,给莫高窟设计广告词,这样把知识消化透彻,把知识用活,让更多的人认识、了解莫高窟。学生在互动中,既锻炼了创作能力,同时又增加了民族自豪感。

上一篇:红领巾广播台播音稿下一篇:蔷薇有什么栽培的技术